文学英语论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文学英语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文学英语论文

文学英语论文范文1

1.效率取向:中学英语课堂时间管理研究

2.提高中学英语课堂教学效率的探索  

3.中学英语教学中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的现状调查与思考

4.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校与中学英语教师教育的契合

5.浅析中学英语教学中的错误分析 

6.创新教育下的中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分析

7.中学英语课堂教师反馈语的类型与特征研究

8.中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误区 

9.中学英语教学应加强标准听写训练——一项关于听写在上海市中学英语教学中使用现状的调查

10.2000~2009年我国中学英语口语教学研究述评 

11.论中学英语课堂教学的生态化 

12.中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现状及其需求分析

13.中学英语教师教学效能感调查研究  

14.中学英语教师话语状况调查与分析 

15.中学英语教师培训模式综述 

16.中学英语课堂教学需要关注的三个问题 

17.农村中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现状及改进方案

18.中学英语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策略 

19.中学英语教师课堂话语语法复杂度——一项基于课堂话语语料库的对比研究

20.中学英语课堂培养学生英语文化素养分析

21.缓解教师职业压力 关注教师身心健康——关于中学英语教师职业压力状况的问卷调查分析 

22.浅谈中学英语词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23.浅谈中学英语听力教学 

24.中学英语教材的活化策略 

25.中学英语语法教学的方法及其分析 

26.行动研究在中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中的作用  

27.中学英语阅读教学中有效词汇教学的研究 

28.情景教学法在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29.河北省中学英语教学模式调查报告

30.中学英语课堂反思性教学的探讨

31.新课程改革环境下中学英语教师教学观念与教学行为特征及其相关性研究

32.中学英语教学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现实问题与对策

33.新课程改革下中学英语教师教育的目标与模式研究

34.中学英语教学与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  

35.新课改背景下的中学英语教师现状调查研究

36.努力提高英语教师的英语文化素养——谈对中学英语教师的继续教育

37.例析中学英语阅读教学中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38.浅谈中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误区及策略 

39.农村中学英语教学问题与对策研究  

40.中学英语新课标实施中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内涵特点 

41.对中学英语阅读课常见问题的分析及改进建议 

42.中学英语课堂中教师语码转换使用的态度研究 

43.浅谈中学英语课堂教学活动设计的有效性

44.新课改背景下的中学英语课堂互动探究 

45.从教学模式的改革谈中学英语大学英语教学的衔接 

46.中学英语教师教学准备行为现状调查报告

47.自媒体时代中学英语教学的思考

48.中学英语教师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现状调查及思考 

49.浅析中学英语阅读的整体教学法  

50.职前中学英语教师教学实习中的认知发展:一项基于日志的个案研究  

51.探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问题

52.中学英语阅读障碍分析及对策  

53.中学英语教师业务素质评估标准研究 

54.论中学英语教师实践性知识的生成、创新及共享——基于知识创生理论的视角 

55.认知视角下中学英语与大学英语教材衔接问题之探析

56.中学英语教育中创新性教育模式探讨

57.中学英语课堂教学质量的三维解析

58.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中学英语教师的角色定位

59.以评价导引为依托的中学英语写作同伴互评

60.关于大学英语与中学英语教学衔接的实证研究 

61.中学英语初任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自主路径

62.中学英语读写教学实验研究:基于文学读本的阅读与写作

63.中学英语写作研究现状的调查与思考  

64.中学英语教师文化意识现状调查与对策 

65.关联理论视域下的中学英语阅读教学

66.中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现象归因与发展途径探究——以省级教学名师为研究个案

67.以合作学习策略为指导的中学英语阅读教学实验  

68.对中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教育的调查  

69.社会文化视域下的中学英语课堂话语实证研究(英文) 

70.基于多元智能理论谈中学英语教学  

71.中学英语阅读教学的语篇分析理论教学体现

72.论21世纪中学英语听力的培养 

73.新课改下的中学英语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74.中学英语课堂中的互动式教学方式解读与分析

75.关于中国西部地区中学英语教师职业倦怠调查与研究(英文) 

76.中学英语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反思

77.对中学英语教师课堂活动组织的调查与分析

78.中学英语课堂合作教学模式探究 

79.“零适应期”中学英语教师培养模式研究——影响教师成为未来“零适应期”中学英语教师诸因素的调查与分析

80.情景教学法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81.浅谈中学英语教学策略的创设

82.关于中学英语阅读能力培养的策略分析

83.论中学英语教师继续教育的课程开发

84.少数民族地区中学英语教育现状与对策分析——以西藏拉萨市城关区初高中为例

85.关于中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哲学思考 

86.基于混合式学习的中学英语课堂教学设计

87.基于语料库的中学英语课堂规约话语研究 

88.浅谈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89.西部地区中学英语教师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90.建立轻松活跃的中学英语课堂 

91.基于语料库的中学英语教师课堂话语标记语研究  

92.图示理论在中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运用  

93.中学英语教师教育科研中的问题与对策

94.中学英语课堂互动教学的策略研究 

95.基于信念意识下中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策略

96.论如何把深层阅读技巧与方法引入中学英语教学

97.浅析中学英语学困生及其转化策略 

98.中学英语教师教学策略设计的现状研究

99.中学英语教学要重视文化教育

100.中学英语教学所面临的困境  

101.蒙古族中学英语教师素质现状调查研究报告

102.谈中学英语教师的角色转换 

103.中学英语听力障碍分析及教学策略研究 

104.提高中学英语课堂教学效率的探索 

105.中学英语课程优化国际理解教育的措施 

106.基于情感因素的中学英语教学方法 

107.中学英语写作教学中形成性评价的应用

108.浅析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策略研究

109.基于MS-EEPO有效教育的中学英语课堂互动有效性研究——以福绵二中为例 

110.国际理解教育实施的有效策略——以中学英语课程为例

111.中学英语阅读教学探析 

112.城乡中学英语教师专业素质对比研究 

113.新教材下中学英语教师提高专业能力策略研究

114.浅谈中学英语词汇教学  

115.情境教学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116.中学英语教师能力提高的内容及策略

117.中学英语阅读教学的原则和策略 

118.中学英语语音教学的问题与思考

119.浅谈中学英语词汇教学  

120.中学英语课堂教学的问题与对策 

121.探讨中学英语听力教学 

122.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语码转换现象分析 

123.在中学英语教学中正确认识和使用交际法教学

124.新课标下中学英语课堂互动现状调查与分析

125.探讨如何在情景中进行中学英语语法教学

126.中学英语口语教学的困难与应对措施刍议 

127.如何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实施有效的同伴合作学习策略

128.实践经验对中学英语教师PCK发展的影响研究

文学英语论文范文2

大学生的英语文学素养的培养非常重要,然而在大学的英语教学中教师对于学生文学素养的重视不够,并且学生自身没有较强的意识注重文学素养的培养。大学的英语教学,尤其是非英语专业的英语教学,主要是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在教学中对于学生的文学素养培养没有足够的重视。第一,大学英语的教学主要以学生语言技巧为主,以英语词汇、知识点、语法等为主要讲授内容,教师很少讲授到英美文学的知识,也较少布置有关文学阅读的任务,对于大学生的英语文学素养培养非常不利。第二,英语四级、六级考试,作为国家级考试对于学生的学习要求也主要为英语语言自身的应用,但是对于英语文学方面没有很多的要求,影响着全国大学生的英语学习。从学生角度来说,大学生尤其是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对于英语兴趣不高,很少学生去阅读英语文学的相关资料,或者有兴趣但是英语能力不足,慢慢失去了对于英语文学的喜爱

二、大学生英语文学素养培养的策略

1.针对大学生英语文学素养的现状,我们必须注重大学生英语文学素养的培养,从多方面提高大学生的英语文学素养,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英语课堂上教师注意培养学生对于英语文学的兴趣。大学的英语课,多是大学英语的课程,很多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基础较差,对英语不感兴趣,对于英语文学的兴趣就更小。为了提高大学生的英语文学素养,在英语课堂上教师可以注意学生文学的兴趣培养。在讲授教学内容时,继续增强学生对英语语言的喜爱,恰当地为学生介绍文学作品,联系更多的文学信息,将教学内容与英美的文学知识结合在一起,引起学生对英语文学的兴趣。教学内容多介绍英语文学的相关知识,带领学生学会文学赏析、评论等。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要内容都是大学英语课程的内容,教师讲授教学内容时比较偏重与英语语言的应用,对于文学作品的分析、文学作品的赏析进行地很少。为了培养学生的英语文学素养,教师可以讲课时注意突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文学知识,在为学生讲解知识点的同时带领学生去学习如何赏析文学作品,对于文学作品进行分析评论,为学生推荐适合的文学作品,让学生从文学作品中获得更多的知识,也获得更多的关于世界、人生的思考。

文学英语论文范文3

正是由于英语语言在世界文化范围内基本成为了一种通用语(LingualFranca),被世界大部分地区的人们当做成一种与外界沟通的媒介[5],所以人们对于英语实用性的需求才越来越大。虽然英语作为通用语种被人们所使用,但当它在不同文化环境中被使用时,体现着当地的文化特色,正如在本文开头提到的在不同英语语言使用国家对于cheers的不同使用方式。因此,在英语教学中,盲目地对文化进行介绍或教学是不可取的。文化教学所要达到的目的,是让学生能够通过英语语言了解目标文化与自身所在文化的差异性,真正意识到英语语言在其中作为信息传递媒介的功能。因此,教师要尽可能地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突出英语作为通用语传递信息的功能,激发学生对于差异性探索的热情,而并非强调英语作为一种语言或是一门课程进行学习。这里所谈的可以接受的范围,指的是英语教学中不必完全被英语语言规则所束缚而导致其失去了真正进行信息交流的作用,例如在英语教学中过多地强调语法与拼读的准确性、过多地纠正或是死记硬背的方法等,只会使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排斥性。Baker曾在泰国对几个泰国的英语学习者进行了一项调查,调查发现,泰国学生在使用英语作为第二语言进行交流时,其使用方式不同于其使用泰语的方式。这个结论似乎是理所当然的,因为泰语与英文具有不同的语言系统,而且使用国家也有地域文化差异,这都可能导致泰国学生在使用英语时改变其固有的使用泰语的方式。然而,即使研究也表明,英语语言系统与文化都对泰国学生交流方式有或多或少的影响,但英语中的语言习惯并没有在这些泰国学生交流中起到主导作用。因此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这些英语学习者在使用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时,既脱离了泰语的思维束缚,同时也没有被英语语言中的规则所禁锢。泰国学生在用英语进行交流时,甚至会利用英语语言规则并结合自己的交流需求进行调整来达到他们的交流目的。这同ScollonR.和ScollonS.W.得出的结论相似:外语学了可以作为文化沟通的媒介外,同时还要满足使用者个人不同的使用目的,这其实也就是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之一。

2跨文化英语教学

跨文化英语教学的主要教学目标,既包括培养学生在听、说、读、写方面使用语言能力外,还强调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interculturalcommunicativecompetence)。这种能力可使学生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下能将英语语言看做是信息传递的媒介,将英语当做工具来使用,融合目标文化与自己所在国家文化。目前很多学生在英语学习时,通常把重心放在掌握更多的词汇或是学习语法规则上,这都是老师在英语教学中不恰当的引导所导致的。英语教学中,知识通常被大量地灌输,但学生缺乏在真实环境中使用的机会,使得在课堂学习的大部分知识被白白浪费掉。跨文化英语教学法的实施,不仅能使学生了解英语词汇或语法的正确使用环境与规则,而且可以在考试中作为联想记忆法的依据,使学生快速回忆词组或语法的正确使用法则。但是包括Valdes在内的一部分教学研究者一直质疑在英语教学中植入文化的想法,因为他们认为文化与语言不分家,语言教学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会对文化元素进行讲解。其实,语言教学中文化的教学部分远远不够,这也就是为什么即使在国内我们每天都在使用汉语,但仍要在中小学开设语文课程来提高学生对于祖国文化的了解。英语教学中的教科书,许多只是为了达到教学目的,有些甚至出现了在英语语言中都不常出现的用法,完全失去文化的真实性。最近Kramsch的一项研究同样也证明了在教学中对文化进行教学或有意识地将文化融入课堂教学活动中的重要性、。Kramsch在其研究中分析了运用交际教学法(CommunicativeLanguageTeachingMethod)和任务型教学法(Task-basedTeachingMethod)的效果。两个课堂虽都很好地利用课堂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例如课堂讨论以及角色扮演活动等,增加学生对语言进行练习的机会。但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流仅仅局限在对于语言语法准确性或是教科书中语言点的讨论,丝毫没有对教科书中文章真正要表达的文化意义感兴趣,仅仅局限在学习语言学方面的知识。这样的教学效果使得教科书中精心挑选的课文变得毫无意义。因此,即使语言教学中确实存在文化的因素,但对文化进行明确的教学也是必要的。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学生跳出语言的束缚,将语言真正地当做信息传递与交换的工具。当学生在看待英语语言时,能够从单纯地把它当做是一门课程转变到把其当做是一种信息传递的媒介,英语教学也应该会变得更容易进行。Kramsch还提出,跨文化语言教学(InterculturalLanguageTeaching)是交际语言教学的升华,但似乎两者其实并没有先后顺序,教学中植入文化甚至可以说促进了交际教学法的实施。

3课堂教学实例分析

这里要介绍的实例是澳大利亚悉尼TESOL专业(对外英语教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成功地将中西方文化元素融入教学中,使课堂气氛变得融洽活跃。特别要声明的一点是,以此课堂教学作为实例分析,主要是鉴于其对于我国国内高校英语教学启发的特殊性。在TESOL专业,中国学生较多,与国内高校英语学习者相似,将英语作为第二语言在学习与使用。虽然与国内中学课堂还是有所区别,例如,授课教师母语为英语,班级中会有来自世界不同地方具有文化差异的同学,这些条件都更适合对于跨文化语言教学法的施行。但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教学模式是可以被用来借鉴的。在教学案例中,教师首先对学生进行分组,然后要求每个小组对两段典型的分别为澳洲以及中国小朋友设计的寓言故事进行讨论。小组先进行组内讨论,之后再进行组间讨论。澳洲的故事以袋熊(wombat;澳洲特有的动物)自我成长的故事为主线,而中国的故事是以3只小猪如何从不听话的小猪变成听妈妈话的乖巧3兄弟的故事为主线。故事显著的区别激发了学生们很高的热情,课堂上,很多中国学生都踊跃发言,从不同角度解读故事背后所蕴涵的两种文化间的差异,包括澳洲文化中的个人主义以及中国文化中的孝道。中国学生在讨论中使用英语进行表达时,语法错误仍然很多,口语表达也不是很流利,但教师没有刻意去纠正所有的错误,而是以抓住他们要表达的意思为主。由于有故事情节作为参照,虽然老师不会过多纠正语言上的错误,但可以很明显地发现不少中国学生能够根据寓言材料,自发对出错的语句进行修改。讨论之后,老师才开始对寓言中的一般现在时用法进行归纳。新鲜的文化差异能够激发学生对于英语文化的探索,其中的过程便是学生进行自主性英语学习的过程,这比教师苦口婆心反复重复语言点效果要好得多。这样的教学模式成功地在不降低英语语言学习效果的前提下,将英语课程转型为文化差异性讨论。在课程内容上,也更符合大学生的口味。

4结语

文学英语论文范文4

关键词:整体语言教学;大学英语教学;教学理论

《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修订版)中明确指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一定的听、说、写、译能力,使他们能用英语交流信息。”因此,提高大学生英语综合能力已成为当前大学英语教育的当务之急。整体语言教学因其崭新的教学理念,实用的教学方法引起了教育界广泛的重视。

一、整体语言教学

整体语言教学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最初应用于美国中小学语言阶段教授本族语儿童的语言艺术及阅读教学中。整体语言教学强调语言的整体性,反对把语言肢解成音素、词素、词汇、语法等;它强调口头语言(听、说)和书面语言(读、写)之间的互动性及内在联系,认为在自然的环境中,儿童书面语言能力的发展过程与口头语言能力的发展过程十分相似。因此,主张在教学中同时培养儿童的听、说、读、写能力,后来,整体语言教学法广泛应用于外语教学等领域之中。

从此,整体语言教学在各国的语言教育者的共同努力下,被不断赋予新的内涵和解释。语言学家Goodman认为,整体语言教学不是一种简单的语言教学方法和技巧,而是关于语言学习语言教学语言内容及学习环境的一整套理论和原则(1992)。Brown概括了整体语言的内涵。它包括:合作学习;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对学习社团的集中关注;语言的社会性;真实自然环境下的语言使用;以意义为中心的语言学习;整体的、非传统的评估技巧;四种语言技巧的结合(1994)。

二、整体语言教学的理论依据与教学原则

整体语言教学是建立与构建主义心理学、功能语言学、心理语言学等多种学科研究成果上的一种新的教育理念。整体语言教学法的研究者们认为,事物的整体不是部分的简单总和,整体永远大于部分的相加,学习和被学习的对象不能割裂开来(Weaver,1988)。Rigg也强调,语言是一个整体,不应当被分割成一个个独立的成分,任何企图把语言分为语音、词汇、语法、句形等部分都会使语言丧失其完整性(1991)。Genesee也认为,听、说、读、写是语言作为功能结构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语言技能不应当被分成听、说、读、写,而应当同时教(1994)。整体语言教学法的主要倡导者Goodman指出,儿童对文字和书面语言的知识以及读写能力,并不是等口语能力发展完善以后才开始发展,而是很早就开始与听说能力同时发展的,很早就对书面语言已有一定的认识并在一定的程度上使用其形式和功能(Goodman,1992)。在自然的环境中,儿童能像学会听说一样学会读写,他们读写能力的发展过程与听说能力的发展过程是并驾齐驱的,是自然语言学习的延伸(Goodman,1987)。因此,把语言分为听、说、读、写的传统教学法是不符合语言学习规律的,是不科学的。

整体语言教学的主要原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语言学习的整体性。整体语言教学理论认为语言教学应从整体入手,而后再从整体到部分。Goodman提出,“应将语言作为一个整体,而不是孤立、零散的部分学习。”语言不应被分解成语音、语法、词汇,语言技能也不应被分为听、说、读、写。语言教学应从整体出发,听、说、读、写同时发展。

2.语言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要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能力、兴趣、动机、目的和差异,调动学生的主动性,鼓励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使学生能够有目地的学习和运用语言。通过观察,根据学生的差异,分别给予不同的指导和要求,使学生能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个性化的指导与提高,有效地促进个人的学习。

3.通过自然的语言环境来培养语言知识和应用技能。不应人为地把语言知识和技能分割开来孤立地进行培养。语言环境对语言学习具有直接影响,因此,要为学生提供一种自然良好的语言环境,创造一种即自然、轻松又备受重视,能够展现自我价值的学习氛围和语言实践机会。课堂上要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进行语言实践,课后要鼓励他们积极参加第二课堂、英语俱乐部等活动,使他们能够更多地生活在英语语言的环境之中。

4.学生之间的互助同伴关系。学生之间不是竞争对手,而是相互合作、相互促进的伙伴关系。他们可以一起阅读、一起讨论,互相批改作文,互相辅导;还可以小组的形式就某些话题或某些内容进行辩论,可以把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并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种互助合作学习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有利于学生的语言交际活动。5.学生听、说、读、写技能同步发展。英语教学一直遵循着“听说领先,读写在后”的传统规则,即必须在听说能力达到相应程度时才能进行读写能力的培养。相反,整体语言教学认为听、说、读、写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应该同时教授,而不是按技能分别培养。在听说语言的同时,对学生进行读写训练,使学生的听、说、读、写综合能力在自然的环境中得到同步发展。

6.教师的功能从语言知识和技能传授者转变为策划者、鼓励者和启发者。课堂教学的目的就是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上的语言实践活动,使学生通过实践培养自己运用语言的综合能力。

7.允许用学生的母语组织教学。整体语言教学法认为使用母语组织教学有助于学生建立概念,促进学生的英语习得。在成人教育中,适当地使用学生的母语组织教学能使学生更迅速地理解教学意图与内容。

三、整体语言教学实践

整体语言教学主张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课上活动的主角,一切活动都以全体学生的主动参与并得到提高为目的。教师要清楚自己的多重角色的作用——既是问题的提出者,提出问题使学生通过解决问题提高语言能力;又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和组织者,通过设计组织教学中的语言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语言实践,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挖掘他们的学习潜力,进一步提高运用语言的综合能力。

整体语言教学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实践可分为三个步骤:

1.课前活动。

作为整体语言教学的第一环节,读前活动的主要目的在于促使学生积极思维,使他们对即将学习的课文产生兴趣,以探究的心理完成课文的学习。教师通过引入课文的背景知识,或者提出与主题相关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兴趣。

2.读中活动。

读中活动的主要目的在于引导学生从宏观上加强对课文的理解与分析。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用“skinning,scanning,skipping”等阅读技巧快速完成对课文的阅读,同时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对课文进行思考与讨论。讲解课文时,既要注重语篇教学,又要兼顾语言点的解释,使学生在对课文通篇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文中的语言点。对于结构复杂较难理解的句子,可以通过分析语法结构译成中文的方法进行讲解。讲解课文时,对语言点只需指出基本意义,不必详细讲解,以免误导学生过于注重词句而忽略语篇,语言点的详细讲解可以放在词汇学习时进行。整体语言教学这种由面到点的教学方法不仅能使学生深入地理解课文,而且所学的语言知识也更加扎实。

3.读后活动。

读后活动的目的就是进一步巩固所学的语言知识与语言能力。教师应为学生创造大量的语言实践机会,如可以就课文中感兴趣的话题进行讨论,可以让学生对课文中的片段进行角色表演,锻炼学生英语思维与表达能力,进一步巩固与提高学生运用英语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Brown,H.Douglas.TeachingbyPrinciples:AnInteractiveApproachtolanguagePedagogy[M].NJ:PrenticeHALL

Regents,PrenticeHallINC,1994.

[2]Geneese,Fred.SomeHolesinWholeLanguage[J].TESOl,1994,4(6,7).

[3]Goodman,K.Ididn'tFoundWholeLanguage[J].TheReadingTeacher,1992,46(3).

[4]Rigg.Pat.WholeLanguageinTESOL[J].TESOLQuarterly,1991,25(3).

文学英语论文范文5

英语文学的翻译过程是一项复杂的翻译过程,其中英语与汉语存在着诸多文化方面的差异,如果在英语文学的翻译过程中,对彼此的文化差异重视程度不够,就会给英语文学作品的正确翻译带来障碍,直接的影响到了英语文学翻译的实效性发挥,那么反之,只有在英语文学作品翻译的过程中,充分的关注英语文化与汉语文化之间存在的具体差异,并根据存在的差异巧妙的在翻译过程中,加以恰当的翻译处理,英语文学的翻译才能更具实效性,所以在具体的翻译过程中,能否采用正确的翻译方法处理英语文学翻译中出现的两种语言文化所带来的差异,对于英语文学翻译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也只有在翻译的过程中正确的把握彼此的文化差异,并且恰当的处理好由于这种文化差异所带来的翻译障碍,那么其所翻译的文学作品的准确性才值得信赖。文化因素应是英语文学翻译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在翻译中只用语言直译的方式进行翻译,即使翻译的没问题,在忽略了英汉文化差异情况下,也很难让人有一个正确的理解,所以在翻译的过程中不仅要让其直接理解语言的内容,更重要的是让其理解语言背后具有迥异文化元素的内在含义,只有突破这种文化的障碍才能真正的翻译出好的英语文学作品。

二、英语文学翻译过程中正确处理文化差异的策略

1.认识作品的体裁,正确处理彼此之间的文化差异英语文学的翻译与其文学体裁有着密切的联系,不同的文学体裁所具有的特点也是不相同的,针对不同体裁的独有特点,根据源语言与翻译目的语言特点之间的差异性特征,熟练的运用这些语言存在的特征,才能真正把英语文学作品翻译的更加完美,体现出不同体裁作品的不同风格。但是,我们也要明确文学体裁的差异不等于其文化内涵与文化元素也存在着多大的差别,如针对科技内容英语文章的翻译,其蕴含的文化元素就相对较少,因此,对这一类文章的翻译,就很少考虑文化的差异,而针对小说、话剧的英语文学体裁文章的翻译,则在具体的翻译过程中,必须要考虑其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如果不考虑其文化的元素而进行翻译,其作品翻译出来一定让人感到枯燥和乏味,而失去了作品独有的文化魅力。因此,在英语文学的翻译过程中,一定要考虑其文体的差异,根据不同文体所具有的自身文化差异,运用与之相适应的正确翻译方法来进行翻译,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翻译出好的文学作品。

2.运用动态对等的方式来正确处理其文化间的差异在英语文学的翻译中,要把整篇的文章完整的翻译出来,使这个文章的内容全面、具体的呈现在读者的面前,把原有的英文内容用汉语的内容完整的表达出来,使英文所表达的含义运用汉语的表达方式展现出来。但是,我们要看到英语的语言与汉语的语言在很多方面存在差异,尤其是在文化方面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别,在具体的翻译过程中,不仅要对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进行充分的了解,翻译时还要学会运用动态对等的方式来处理彼此之间的文化差异,对等翻译是指将英语原文中不同的单词或者词组翻译出与之对等的汉语的表达意思,而在实际的英语文学的翻译过程中,单纯的运用僵化的对等翻译方式来对等翻译彼此相应的意思,则其翻译的意思就可能出现严重的偏差,翻译的结果往往不正确。动态对等翻译的含义则是指在翻译的过程中,可以将词语的翻译进行对等翻译,也要将语法的翻译进行对等翻译,并且在其翻译的过程中,其体裁的特征也要彼此的对等相应,在翻译中,我们要充分的考虑这几方面的问题,让所翻译的作品尽量的保持原文的文化内涵与风格。

文学英语论文范文6

【关键词】英语教学英文辩论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08-0159-02

现代科技的发展已经把整个世界变成了“地球村”,互联网使英语作为世界通用语言应用到了各个角落。随着中国加入WTO,社会需要更多既有专业技术,又能讲英语的人才。为了适应这一要求,各类专业院校也纷纷在强化技能训练的同时,加强了对学生的外语应用技能的培养。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际语言运用能力是非常重要的。笔者在自己的英语教学活动中发现,如果把篇章课文的学习转化为让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进行辩论,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和英语口语水平。

一 英文辩论的类型

英文辩论大致可以分为两类,即兴辩论和任务型辩论。

1.即兴辩论

在精读课文的学习过程中,我们总是会发现一些令人关注的主题,发人深省的内容,以及富含哲理的语句。这时,教师就可以临时定题,给学生几分钟准备时间,然后展开辩论。这种辩论形式是非正式的。学生可以就自己的观点确定立场。比如,我在学习“Psychological Speaking”一课时,Eve提出了“experimental marriage”的想法,我们就以“Experimental Marriage”为题,进行了一场即兴辩论。支持者们认为“婚姻是两个人的事情,不应该制度化,而且可以避免嫁错人的终生遗憾”。而反对者也是理由充分,他们认为“试婚是不合法的,也是违反道德的,而且威胁到了家庭这一重要社会组织形式”。即兴辩论可以创造课堂中的“兴奋点”,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活跃课堂气氛。

2.任务型辩论

任务型辩论是一种正式的辩论形式,主要表现为英文辩论会。这种正式的英文辩论赛一般在课文结束后进行,老师应提前一周告知学生“辩题”并将学生分组,使双方阵容相当。这是一种有准备的辩论,正反双方必须充分了解和熟悉课文内容,搜集相关信息,组织辩论材料,真正做到有的放

矢。我们在学习完“Angels on a pin”后,组织了“Examinations do more good/Examinations do more harm”的辩论。在学习完“Touched by the moon”之后,我们组织了“Economic Development/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s more important”的辩论,均获得了极大的成功。

二 英文辩论会的步骤

英文辩论会由正反双方进行辩论,因此,笔者在组织辩论会时,首先将全班同学(一般为21~25人)按宿舍分成两大组,并注意保持双方男女生人数平衡,要求辩论双方至少有一名男生辩手。之后,教师可以给学生讲述辩论的要求及规则,笔者要求两组同学均要出四名辩手,两名裁判及一名计时员,以确保比赛在公正和谐的气氛中进行。

整个辩论会通常持续一节课(50分钟)左右,如下表所示。

以单方为例显示辩论过程

辩手 一辩 二辩 三辩 小组 辩手 辩手 四辩

内容 立论陈词 问答 问答 戏剧 自由辩论 答观众问 总结陈词

时间 3分钟 2分钟 2分钟 5分钟 5分钟 3分钟 3分钟

首先,正反双方一辩立论陈词,时间为3分钟;其次,正方二辩选择反方二辩或三辩提问,时间为2分钟,反之亦然,三辩也是选择对方二、三辩提问,时间亦为2分钟。第三项为小剧表演,要求两组人员(辩手或非辩手均可)均以一个5分钟戏剧来表述该方观点,之后,即是自由辩论时间,双方的辩论时间均为5分钟。下面为观众提问时间,双方都要回答观众的两个问题;最后,由双方四辩作总结陈词,时间为3分钟。

由于两组均出了两名裁判,加上教师,共五名裁判。评判时,每位辩手的总分为100分,另外小剧与合作各占100分,这样,正反双方的满分均为700分。总分时,每项分数均去掉裁判所给分的一个最高分,一个最低分,然后取平均值,七项分数的较高者为胜方。此外,在每次的辩论赛中,我们都会评出一名最佳辩手,这名辩手会在学期期末英语考试中,可以得到3分的附加分,这样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

三 组织英文辩论的作用

1.即兴英文辩论能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成功的外语教学应该为学生提供大量实践训练的机会。而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相互作用的双方往往只局限于教师和某位学生,当教师和一位学生在一问一答地对讲时,其他学生常常处在被动的听众席上。一堂课下来,每位学生实际上只有屈指可数的几次开口说的机会。更有甚者,有的学生干脆以“坐冷板凳”来结束一堂课。而即兴英文辩论则给学生提供了充分表达自己观点的机会。通常情况下,辩题是联系课文内容与实际生活的热门话题。比如,与课文“the kindness of strangers”相关的辩题为“We can still depend on the kindness of strangers or not”,与课文“Another school year…what for?”相关的辩题为“Is education for living or making a living?”与“More crime and less punishment”相关的辩题为“Which is the better way to deter crime,punishment or moral education?”这些辩题都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密切相关,大多数同学都能积极参与,陈述自己的观点。有时一位同学刚刚讲完,就有几位同学同时举手要与之辩论,整个课堂气氛十分热烈,学生兴趣盎然,并不时报以热烈的掌声,为精彩的辩论喝彩。这样,在课文教学中进行即兴辩论,一方面活跃了课堂气氛,另一方面也激发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学习兴趣,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提高了鉴赏能力。

2.组织辩论会能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

英文辩论会是在论辩双方得到辩题后一周后进行,因此,双方同学都有一周的准备时间。在此期间,学生是以小组活动的形式来为辩论会作准备的。研究表明,小组活动比起大课堂的环境来,更有利于激发学生在学习中的自主性和主动性。以往,每个班级都会有几个在课堂上相当“沉默”的学生,他们往往不主动回答问题,更不会积极参与讨论。其实不然,通过认真的观察会发现,他们在人数明显减少并且没有老师参与的小组活动中比在大课堂上显得活跃得多。显然,小组活动的氛围大大减轻了这些性格内向的学生的压力。

英文辩论会是一个整体参与的活动。如前所述,全班同学被分成两大组,各组均由10~12人组成,其中,四名辩手,两名裁判,一名计时员,其余同学要作为演员表演小剧,也可以作为观众向对方提问。因此,每位同学在辩论会中从准备到进行都给予高度关注。由此可见,通过组织英文辩论会,学生由被动接受转为积极参与,随着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外语实践训练的加强,学生的外语交际能力也就随之得到了提高。

3.组织英文辩论有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不论从即兴辩论还是从任务型辩论中,我们都会发现学生的思维是活跃的,潜力是巨大的,知识也是丰富的。从多次的辩论中,我们都可以从学生身上我们能学到很多东西。比如,在一次有关“不同种族通婚(Mixed Marriage)”即兴辩论中,一位同学讲到“Some Chinese girls in America put a sign on her body,and my phone number is ...”这位同学在陈述自己观点的同时,也告诉了我们某些社会文化知识。此外,在每次正式的辩论会中,同学们的创造性也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比如,在题为“Economic Development/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s more important”辩论中,反方同学表演的小品就很有创意。他们表演的小品为“白雪皇后(snowwhite)”,故事大意是这样的:从前,国王和白雪皇后生活得很快乐,但国王为了发展经济,把树木桑田变成了高楼大厦,而污染则危害了人们的健康。白雪皇后也由于呼吸不到新鲜空气而日益憔悴。国王最后退耕还林,改善环境,白雪皇后恢复了健康,国家也重新变得美丽了。5分钟的小剧表演集长笛伴奏、英文歌曲及故事对白于一体,博得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这些极富创意的戏剧表演一方面活跃了辩论课的气氛,另一方面也给学生提供了展示才华的舞台。

总之,英文辩论使学生的注意力更为集中,思维的潜力得到了更充分地发掘,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了更充分地发挥,他们在课内外学到的知识得到了更好地运用,外语语言和外语交际能力得到了有效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林海春.英语辩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