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解方程练习题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六年级解方程练习题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六年级解方程练习题

六年级解方程练习题范文1

一、正确理解教材,弄清教材意图

1、从弄清“教什么内容”去理解教材。在研读教材时,要清楚所教内容是什么,本内容的教学地位和作用是什么。要理解教材中各个内容的编排顺序,善于将本知识点放置在本单元、本学段甚至整个知识体系来审视,这样,才能进一步明确该知识点在教学中的地位、作用,即这一知识点是在怎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又是怎样为后面知识的学习做准备的。如在教学《比和比的应用》的时候,要明确这一知识是在学习了除法的基础上学习的,也可以说是除法的另一种方式的延伸,这个知识点也是为以后学习比例做准备的。这样从整体去把握本知识点的地位和作用,课堂上就能引导学生轻松地进行新旧知识的迁移,为高效课堂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从弄清“教学的起点是什么”去理解教材。由于影响学生学习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知的内容。而且新知识是建构在旧知识与生活经验的基础上的,因此,在解读教材时,一定要弄清新知识是产生在哪些旧知识的基础上的,它以后的发展是怎样的。在选择教学方法时还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要特别重视的是讲授新课前必须了解学生是否具备学习新知识的准备知识、学生对学习新知识的兴趣和可能产生的困难与障碍。做到心中有教材和学生。如:在教学比的基本性质时,就要弄清楚它的起点有两个:①比与除法以及分数的关系。②商不变性质以及比分数的基本性质。并且利用这些知识起点去迁移、类推、验证,从而推出新的知识。通过这样由旧引新、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引导,使学生的新旧知识得到迁移,达到更深的理解和掌握。

3、从弄清“学到什么程度”去理解教材。小学数学的教学,同一个知识体系,每个学段都有不同的要求,所以教师要对每一个知识点要学生要学到什么程度一定要清楚。要不然就会造成:知识学得过浅,不能达到目的;知识学得过深,教师也教得累,学生学得也苦,吃力不讨好。如:五年级解方程的教学,未知数是除数和减数这两种类型方程,是不要求学生掌握的,所以教材中没有例题和习题,然而很多教辅资料的习题都会出现以上两种类型的方程。这种两类型的方程学还是不学?如果教师没有准确把握教材,把它教了,不光费时费力,而且把教材深化了。

二、创造性地加工教材,用好教材

1、改编教材内容,使教材中的知识更加贴近学生生活,利于学生更容易掌握知识。一方面,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如果教材中例题的题材如果不是很适合学生的,就可以大胆地把例题的题材改为贴近学生生活的。如:六年级对《百分率》的学习,教材里的例题是有关达标率的,如果所教的学生是在农村的,假如他们对种子的发芽率更感兴趣的话,那就把题材改为求发芽率,这样改编教材内容,使教材中的知识更加贴近学生生活,有利于学生更容易掌握知识。从而为高效课堂打下良好的基础。

另一方面,如果自己的学生基础比较差,而例题的难度又比较大的,那么也可以通过把例题改编,分成几个层次来教学。从而达到高效的目的。如:在去年教学六年级上册的《圆的周长》的时候,由于教材中是这样编排的:一推导完圆的周长公式,就给出了一道很复杂的例题:圆形花坛的直径是20米,它的周长是多少米?小自行车车轮的直径是50厘米,绕花坛一周车轮大约转动多少周?

由于当年六年级的学生基础比较差,于是我对教材进行改编:推导完圆的周长公式后,编了两道基础例题:(例1、已知花园的直径是20米,求周长?

例2、已知自行车外轮半径是50厘米,外轮周长是多少?)作为铺垫,然后再出示教材的例题。通过这样分几个层次,小步走,从而达到高效的目的。

2、开发挖掘教材,使教材的数学知识更有深度和广度。挖掘教材中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引导学生了解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挖掘教材中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相互联系,培养学生的应用知识的意识。挖掘教材中所蕴涵的思维方法,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挖掘教材中的情感教育因素,培养学生的思想素养。通过这样开发处理教材,使数学知识更丰满,学生的智力和人格的发展更完善。如:在教学六年级的分数应用题时,作为老师在正确处理教材时,不能单从教学分数应用题考虑,而应该联系以前学习的倍数应用题和以后学习的百分数应用题,因为它们是同一个知识体系的,且它们的本质规律是一样的,如果在教学时你能引导学生弄清了这些知识的“来龙去脉”,那学生学起来轻松多了,课堂效率就高多了。而且有利于学生整体把握知识。

三、发展性地拓展教材

1、通过对知识的延伸进行拓展。教材中有的知识点只是抛砖引玉,是不够完整的的。如果我们太死守教材的话,学生的知识面是很狭窄的,而且是不全面的。我们在处理教材时应当把这些知识点进行延伸拓展,从而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思维。如:小学数学的行程问题,只出现一般的行程问题,至于相遇问题是不作为新知识来学的,但它又要求学生掌握,所以作为教师在处理教材时,一定要在学生学习了一般的行程问题(四年级学习的)的基础上,有计划地在适当的时候(可放在五年级)对行程问题延伸拓展,学习相遇问题。为初中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六年级解方程练习题范文2

一、计算自检的含义

学生计算错误率居高不下,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学生计算程序的不完整,而“自检”习惯的培养有助于完善计算程序的完整性,从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自检”指教师引导学生借助有效的检查手段,促其独立、自主地进行算后检查,使学生能熟练、灵活地运用计算技能,它是对计算正误判断及自我修复的一种行为。

二、计算检查的现象

为更好地了解学生习题检查中存在的问题,我对本校五、六年级的学生进行了一次针对性的问卷调查,通过对调查表的分析与整理,归纳出了五种情况。

第一种:及时上交型

[\&经常检查\&有时检查\&不检查\&做完课堂作业后你是否检查?\&41.3%\&58.7%\&\&做完家庭作业后你是否检查?\&39.1%\&58.7%\&2.2%\&测试时,你是否检查?\&78.3%\&21.7%\&\&]

从上述三个问题中不难发现,学生对数学作业的自我检查缺乏主动性和连续性,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随意行为,反映了学生做完作业便及时上交的普遍现象,导致让作业自己来经历教师“宣判”的过程。

第二种:自我欣赏型

“你一般采用什么方法检查计算题?”分别有8.7%、2.2%、2.2%的学生采用“随便看一下”、“重复看”、“读一遍”的方法,占到了总学生数的13.1%。这种“自我欣赏型”的检查方式往往导致学生作业较高的错误率,无形之中增强了学生对计算的恐惧心理。

还有8.7%的学生采用了“与别人校对”的检查方法,而这些学生往往都是学习成绩比较优秀的,他们需要在教师和同学面前为自己树立一个优秀学生的形象,做到作业能够次次正确,证明自己是一个认真、优秀的好学生;其二,由于教师对这部分学生比较看重,对他们比较信任,往往允许其参与同学之间的讨论和交流,久而久之形成了这种校对的自检习惯。

第四种:家长代劳型

[\&自己\&家庭老师\&家长\&家庭作业一般由谁检查?\&26.1%\&4.3%\&69.6%\&]

从家长代为检查作业的数据69.6%来看,学生在完成家庭作业时并没有认识到家庭作业的巩固作用。还有就是,教师为了使学生家庭作业有较高的准确率,经常提醒学生作业完成后要让家长检查并签名。这两种情况的发生,使家长代劳的检查慢慢磨灭了学生内心的检查“冲动”与本能。

第五种:寻求帮助型

“你还知道有什么检查方法?”有2.2%的学生提到了查电脑。它说明学生有检查的习惯和对自己作业高正确率的愿望。这种方式我们只能适时采用,不应该提倡,因为它容易使部分学生产生依赖性。

三、培养自检方法

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养成良好自检技能与自检习惯,我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尝试。

1.方法指导,注重优化

[\&怕烦\&不想检查\&不知道怎么检查\&计算题不检查的理由是什么?\&37.0%\&32.6%\&30.4%\&]

从上面的统计结果中,能清楚地发现:有将近三分之一的学生不知检查的方法,这也就导致了学生计算错误率的居高不下,更是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因此,交给学生检查的方法,并对方法进行合理的优化处理就变得尤为重要。下面我就三种计算题型自检程序进行简要的操作说明。

A.竖式题自检方法:检查数字——重新计算(换数计算)——得数比较

如教学《应用商不变性质的简便计算》后,给学生出示了“2700÷500”的计算题,结果有很大一部分学生这样写道“2700÷500=5……2”。于是我就要求学生进行自检,有一学生马上发现了错误低下头进行改正。等他改完我让其说一说修改的理由,他解释道:“数字正确,我只要用有余数除法的验算方法检验一下就行了,‘500×5+2=2502’,而‘2502≠2700’,所以结果错了。我发现,在竖式上计算式将被除数、除数同时缩小100倍,商5是不变的,但余数其实也缩小了100倍,竖式中的余数‘2’其实表示200。‘500×5+200=2700’,在横式上写得数时要特别注意。”

B.脱式题自检方法:运算顺序(简便运算)——检查数字——得数计算——前后对比

脱式计算的解答往往比较困难,原因在于它所包含的知识点比较“丰富”,不仅要求学生快速判断出是否应用运算定律,还要求学生能较熟练地掌握整数、小数、分数之间的四则计算方法,任何一环的失误都将导致最终得数的错误。

下面用一些学生的错例作以说明。

①÷-÷=÷(-)=0。

②÷÷=÷ =。

③(+)÷ =×+× =+1=+1=1。

④(+)÷=÷ =。

①乘法分配律掌握不过关,数字上的一些联系误导了学生乱用运算定律。②没有写最简分数,考虑不仔细。③假分数、带分数意义不清,也带着一些随意。④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没有掌握,导致分母加分母、分子加分子的错误。同时还存在乱抄数字的错误——将24写成了26。

C.解方程自检方法:代入检验——左右判断(不等)——检查数字——计算方法——重新解答

解方程如果计算方法正确,那么其判断错误的方法尤其简单,只需要将方程的解代入到原方程中,等号两边相等则解正确,反之错误,需重新解方程。但就是这种简单的自检方法也很少有学生能主动运用,多数学生是眼睛一瞄就过。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重复对学生进行方法的使用强化与指导,使其能自觉利用自检方法进行检验。

2.估算强化,巧妙运用

数学课程标准在4~6年级学段强调:“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能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养成估算的习惯。”估算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工作和生产中,对一些无法或没有必要进行精确测量和计算的数量所进行的近似或粗略估计的一种方法。它是一种技能,更是学生进行计算自检的有效方法。

在教学《商中间有0的除法》时,我要求学生用竖式计算“2957÷29”,本以为挺简单的一道模仿性习题,结果却有10多个学生的答案是13。正在我疑惑不解时,一个学生马上站了起来说:“这很明显是做错了。”“你怎么这么快就能判断出对与错?”我问道。他接着解释:“把2975看做3000,把29看做30,那么3000÷30=100。我想答案应该在100左右,不可能只有13吧,相差也太多了。”这时又有一个学生说:“是的,如果13看做15, 29看做30,15×30=450也与2975相差太多。”其他学生听了后都露出了了然的表情。

适时利用估算方法来自检习题,不仅有效发挥了估算的作用,也提高了学生计算的正确率,起到了一举两得的功效。但应用估算自检,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实现,更不能一蹴而就,需要教师长时间、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学生进行引导和训练。

3.榜样驱动,激发上进

有37.0%的学生怕烦、32.6%的学生不想检查,充分说明了学生对计算自检行为的缺失。因此在总结学习数学经验时,一方面邀请学生介绍自己自检的方法及成效,表扬计算自检的学生,另一方面也为部分学生学习他人经验提供平台。

每周一节的兴趣课对学生一周的表现进行阶段小结,是我从教以来雷打不动的教学习惯。在教学完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分数乘法》后,我利用这个宝贵的时间对学生学习的情况进行了一次评价。首先表扬一周来学习表现突出的学生,接着抛给学生三个问题进行交流:(1)对于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你有什么看法?(2)计算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3)做完计算题后你是否进行了自检?有什么好方法?

一般我会留给学生10分钟左右的讨论时间,然后再进行全班的汇报。有一学生这样说道:“分数乘法计算方法应该还是比较简单的,主要是分子乘分子的积作分子,分母乘分母的积作为分母,但要注意先约分后相乘这样做比较简单;对于分数加减法与乘法混合的运算,我们首先要考虑的是运算顺序,再考虑各种计算的方法。这里我要提示大家的是,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是先通分,再按同分母加减法计算,最后要化成最简分数也就是要约分;而分数乘法与其不同,要注意区分避免混淆。对于计算后的自检我认为很重要,我们不能随意地用眼睛看看,而要充分利用草稿本进行再一次的重复计算(时间需充裕),以保证准确率。”他一说完,同学们就自发地给予其热烈的掌声,我也在第一时间肯定了他的说法。

这种利用榜样驱动的方式可谓一举两得,通过经验的阐述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自检行为重要性的理解,激发自检学生的自信心与荣誉感,更能有效促使其他学生进行自检。

4.反复督促,形成反射

为了能使学生在思想上建立自检意识,慢慢地养成这种能力,我在教学中主要分三个步骤进行:

第一步,醒目标语提示。在教室的醒目位置张贴一些提示语,如“检查好习惯,时刻要保持”,“请你重新算一算”,等等,并要求学生努力做到“两问”:自问“我检查了吗?”组长问“你检查了吗?”。

第二步,专用草稿设立。为了能使学生养成计算题独立自检的习惯,我为每一位学生准备了单独的计算草稿本,专供学生练习题的计算与自检时计算所用,避免学生打草稿的随意性及不良的计算行为。

第三步,同桌互相监督。建立起同桌监督制度,要求完成作业以后同桌督促检查,意思就是要提醒自己的同桌在完成数学作业后能够独立自检,而不是马上上交,敷衍了事。对于督促积极、成效显著的学生及时给予表扬和奖励,提升他们的自信心与积极性。

六年级解方程练习题范文3

我想可能有以下几方面。

1.对复习的进度以及内容没有做好规划,复习没有针对性,不能清楚地掌握教学重点以及考试内容,教师也不知道学生掌握了那些知识,遗忘了哪些知识,怎样进行复习教学,对考试重点也是迷糊不清,只是草草按课本讲讲,做做试卷,效率不高。

2.备课时不能横向、纵向把知识穿成串,形成知识体系。

3.忽视学生的水平差异。因多方面原因,学生在知识水平以及学习能力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教师如果忽视学生的水平差异,这样学习好的学生就会感觉到课上老师讲解的知识索然无味,产生浮躁心理,而那些学习较差的学生则会感觉到老师所教授的知识比天书还难。

4.方法单一、知识零散。有的老师一说复习就想到做试卷,做习题,然后讲试卷,讲习题,主要目的就是想利用做卷、习题这种方式,来了解学生还有哪方面存在不足,进而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此种方法的确具有一定的复习效果,可是这种题海战术也有缺陷存在,导致学生复习的知识较为零散,不具备系统的学习过程,这样在复习的时候会因为知识点的零散使学生在复习数学知识的时候缺乏整体性、系统性,经常会针对一个知识点做一遍又一遍的习题,而还有很多的知识点却没来得及复习,这样就会对复习效果造成一定的影响。

 二、谈自己在毕业班复习中自认为高效的几点做法。

1.通过课堂数学活动,梳理知识体系,提高课堂效率。

作为复习课的重要特点就是引导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把分散的知识综合成一个整体,使之形成一个较完整的知识体系可以整理成图表。数学知识相互之间有密切联系的,总复习时不能把它们孤立起来死记硬背。要注意知识的系统性,把有关的知识串连起来,能帮助我们理解,帮助我们记忆。如比、分数和整数除法之间是有关的,比的性质、分数的性质和除法的商不变规律也是一致的,弄清它们之间的联系,就能掌握住一大片知识。这些知识都是通过课堂数学活动进行,通过一道题把知识融会贯通。复习时做到梳理——训练——拓展有序发展,真正提高复习的效率。

2实施分层复习,关注学困生,提高教学质量

数学的理念是:“让不同的学生学到不同的数学知识,得到不同的发展”。数学总复习不同于单元复习,对学生来说,知识容量多、跨度大、时间长、所学的知识遗忘率高;学生数学学习之间的差异越来越大,如何应对这种差异,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我个人认为采取分层复习是解决这种差异的最有效方法。实施学生分层:教师先深入了解全班每一个学生的特点,然后把全班学生相对分成优、中、差三个小组。当然学生所处的层次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师要以动态的观点、发展的眼光观察学生,随时注意学生的考试成绩、课堂表现、课后作业等,合理进行调整,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大家都知道,好的学生比较自觉,老师不用怎么理他,他们也会学得很好,对于学困生如果老师不盯着他,不面对面批改他的作业,他的成绩就会一落千丈。所以我对这些学习不认真,基础又不好的同学有时还要一对一地进行辅导,根据他们学习的不足,全面进行辅导,有些知识点要经过好几次的讲解和练习,他们才能记住。说实在的,教这部分学生就是在考验老师的恒心和耐心。

学习方面的“学困生”。同时在班上组织一帮一,一拉一活动,教育学生合作学习的意义,使成绩好的学生和成绩差的学生共同进步。在学困、德困“一帮一”的转化过程中,把最困难的留给教师,把相对轻松的交给优等学生,通过实践,取得了好的效果。全班学生和睦相处,学习氛围很浓,学习激情高昂。常常会为一道题的争论不休止,我看了好高兴哦!

3.利用数学日记,巩固所学知识。

六年级的孩子有一定的写作能力、总结能力,每天利用写数学日记的方式对数学知识体系进行回顾整理,可以是一天复习的内容我掌握的怎么样?我学会了什么?我今天又有什么提高了?例如对数的认识复习前我提了几个问题1你学过什么数?2.意义是什么?举例说明。3.整数小数分数负数正数等这些数怎么分类?4.数位顺序表你会画吗?分数百分数的联系区别等知识让学生用数学日记的形式整理复习。图片展示:

也可以一个知识点掌握的怎样?还可以一个单元或一个知识点的整理,到复习后期,还可以是典型体例的整理,例如简便计算复习过后,我让学生编写十道简便计算题,第二天交流,看谁编写的有代表性。复习过分数应用题后,让学生利用手中的资料编写两步计算级以上的分数应用题乘法除法各十道。考试过后的错题汇编,典型题的汇总。图片展示:

4.发挥团队力量,提高成绩。

学校领导、任课教师与学生实行捆绑制,每届毕业班的学生都分成若干小组,学校一个领导和任课教师负责一个小组学生,数学是周三周五中午和下午过关时间,由两位任课教师出专项训练题目,学校领导和任课教师负责这些作业人人过关,达到弄懂,学会,然后全班测试,给每小组排队。例如:今天专项训练是(特别熟记1公顷=10000平发米,1千米=100000厘米,因为这两个单位在求面积、比例尺时用的很广,熟记几个特殊的数比如0是整数,2是最小的质数,4是最小的合数。熟记二分之一四分之一五分之二五分之三五分之四八分之一八分之三八分之五八分之七化成小数是多少。然后有练习题。)

5.最后的模拟考试和往年试卷的刷题

主要是通过模拟题来查验学生掌握知识的漏洞,模拟题的设计要有梯度。设计每份题时都要做到将全部的内容面面俱到,且合符本班学生的实际,把握难度,千万不能一张两张试题就把学生吓住了,伤了学生兴趣和自信心,造成怕考试的现象,逐渐加深,也就是说,由易到难,再由难到易。有鼓舞士气的题,也有抑制傲气的题。往年试卷收集,我收集了近三年的区、市毕业试卷,每一次测试都是一次大考试,每一次教师都认真批改,评讲试卷,学生都认真用红笔改试卷,人人过关。达到计算正确率高,动手操作作图规范,解决问题学生审题认真,思路清晰,解题规范完整。((1)解题要规范。即:解比例、解方程写“设”和“解”;简算应写主要过程;看图计算,结果要带单位,须写出答语;计算题,有精确度要求的按要求处理,没要求的,计算过程和结果都用分数表示。(2)运算符号的规范化。如>、<、=、≈等。(3)实际问题运算结果的规范。如元、角、分的计算结果,只能保留到分,植树、装油等用“去尾法”保留得数等。(4)字迹的规范化。)对较难的、没见过的试题会思考。对每次测试分数进行排队。最后有吸引学生的奖励措施。达到真正大考试学生看到题不慌张,按照平时的考试方法做题 ,让学生知道怎样考试数学。

六年级复习分三步走,基础知识梳理回顾,专题复习,模拟冲刺。 基础知识梳理回顾,让学生利用数学日记自己整理,专题复习在课堂数学活动中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模拟冲刺主要训练学生综合掌握知识的情况,数学各项素养能力测验

上一篇因为寂寞

下一篇照顾孤寡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