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建筑建材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建筑建材范文1
1研究方向
1)材料组成以及结构和性能。在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的时候,需要涉及到材料在生命周期之中的基础性问题,在对其规律进行研究的时候一定要坚持节能和高性能。
2)材料加工和制造。在对建筑材料进行加工与制造的时候,一定要坚持高效性以及节能型,因此,要在低能耗以及避免环境污染的条件下对材料和产品进行生产。相关技术研究主要包括先进制造技术以及产品性能优化技术还有低负荷生产技术等。
3)材料寿命。实验室要对材料耐久性和寿命进行研究,采用先进的科技理论以及方法,使其寿命得以延长,对其耐久性机理以及方法等进行研究。4)检测方法。实验室要对检测方法进行研究,利用材料评价模型对其性能进行研究,研究相关检测仪器与软件等。
2实验室建设
1)制定相关管理制度。在对实验室进行建设的时候,要制定相关管理制度并对其进行细化,将运行管理办法制定出来,并制定开放基金指南和相关管理条例,确保在较短的时间内顺利保证实验室的正常建设和运行。
2)建设人才队伍。实验室需要建设一批技术水平较高以及结构合理的队伍,引进高级人才。在对队伍进行建设的时候,要坚持精悍和竞争的原则,选择学术性和产业型的相关人才。
3)开展学术活动。实验室要坚持开放以及交流和合作等原则,吸引比较优秀的科研人员在实验室中进行合作或者是开展研究。另外,还要结合自身的研究平台,开展国际交流,邀请相关专家和学者交流,不仅达到合作交流效果,也扩大其学术影响力。
3发展措施
1)和企业之间进行合作。实验室要结合自身优势,和大型以及中型的建筑材料生产企业之间进行深入合作,构建一种战略性的关系,并开展学术研讨会,对企业的各种需求信息进行及时收集,从而组织相关科研力量进行攻关,使企业在对建材进行生产中遇到的关键性技术难题得以解决。实验室要结合国家经济和行业形势,和大型企业之间加强技术交流与沟通,邀请企业的相关技术负责人进行交流和沟通,同时还可以安排专门的科技人员深入企业之中对实际状况和企业关键需求进行及时了解。另外,实验室还要和中小型企业之间加强沟通和交流,协助这些企业将自己的技术难题解决掉,从而提升其竞争力。还要及时实验室的各种研究成果,使得成果转化过程缩短,另外,还要吸收企业中的技术人员进行研究,鼓励企业的研究人员以及进修人员在实验室进行研究,确保科研和生产之间的有效结合。另外,还要结合我国实际,制定相关标准,促进产业不断发展。
2)和高校之间加强合作,促进成果的及时转化。实验室中的科研骨干以及带头人要和相关领域的各个高校和学术专家等进行长期合作,并进一步深化。结合实验室在社会资源方面的优势,促进高校理论研究和企业需求两者之间实现有效的结合和转化。实验室要对工业化和产业化发展过程之中高校理论成果的关键性问题,在高校理论研究直至用反馈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技术问题,促进原创科研成果的实现,减少成果实现产业化的时间。另外,在高校中还可以构建各个分实验室,对行业中的软件资源以及硬件资源还有人才资源和技术资源等进行整合,将实验室建设成为重要的建材技术研究平台。
3)加强国际交流。我国的建筑材料市场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从当前情况看,很多国际上的大型建筑材料企业进入我国市场,其发展战略一般都是长期化和本土化,此外,我国需要先进的生产技术来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和我国经济的进步。因此,实验室要依据自己在国际合作方面的关系,把自己的研究成果推广到国际市场中去,并把国际市场上对于技术的需求向实验室进行反馈,使得实验室能够和国际上的先进科研成果进行挂钩,结合国际市场上对于绿色建筑材料的具体技术需求,确保实验室能够在国内市场发展的同时,在国际科研和企业市场中有着一定的竞争力,构建良好的绿色建筑材料科研和创新平台。依托企业构建绿色建筑材料实验室是对科技进行创新的一个重要措施,要将企业当做是重要的创新主体,给该领域提供先进的技术原型,并推动企业不断实现技术发展,同时使产业结构实现有效的升级。所以,在对实验室进行构建的过程中,要不断解决行业中的关键性技术,打造技术较高的团队,构建良好科研平台,对绿色建筑材料的相关应用基础问题进行研究,强化原始创新以及集成创新,对标准和专利进行重视,重视国际交流工作,并努力培养一批素质比较高的创新人才,特别是要培养学科带头人以及科技骨干。实验室要依托企业进行构建,是和别的实验室存在较大的区别的,具有工作基础比较扎实以及组织能力比较强的特点,需要将行业中的科技资源组织起来,和企业以及高校与研究院所等之间进行合作和联系,尽快构建良好的学研平台,使科技成果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及时的转化,使实验室发挥自己在理论研究和产业化之间的桥梁作用,促进科技不断发展,将我国经济发展以及社会进步的各种关键性问题解决掉,促进绿色建筑材料的不断研究和进步,推动绿色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
4结语
建筑建材范文2
关键词 生态建筑 生态建材 研究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随着现代化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业也呈现出日新月异的变化,但是在发展的同时,对环境的破坏也是让人瞠目结舌的,在资源、能源、环境等各方面的破坏都是有目共睹的,而这其中建筑破坏所占比例非常大。
二、生态建筑和生态建材的概念
所谓生态建筑就是以合理利用资源、能源,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坚持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建筑理念,始终落实环境保护原则。
生态建筑造就了生态建材的概念,生态建筑必然要依靠生态建材来实现,其主要特征第一是节约资源和能源;第二是减少环境污染,避免温室效应与臭氧层的破坏;最后是容易回收和循环利用。生态建材不只是指建材使用,而是整个的循环过程,包括其生产一直到废弃以至变废为宝再次利用整个过程。之所以称为生态建材,当然是要在其存在的过程中与环境相协调,使能源消耗降到最低,同时还要更大程度上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三、生态建材发展理念
上文已经提到生态建材是一个循环过程,因此生态建材要从材料的生产原料、生产过程、使用过程、使用工程和废料处理 五个主要环节综合考虑它对生态平衡的各种影响,在实现其作为材料使用价值的前提下,还要注重其对人体健康、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生态作用。 生态建材发展理念归纳如下:第一,建立建筑材料生命周期的理论和方法。第二,以最低资源和能源消耗、最小环境污染的代价生产传统建筑材料。 第三,发展大幅度减少建筑能耗的建材制品。 第四,开发具有高性能长寿命的建筑材料。第五,发展具有改善居室生态环境和保健功能的建筑材料。第六,开发工业废弃物再生资源化技术。 第七,发展能治理工业污染、净化修复环境或能扩大人类生存空间的新型建筑材料。第八,扩大可用原料和燃料范围。
四、生态建材相关研究以及成果
4.1 天然建材
天然建材就是指具有纯天然特性的比如天然矿物、木材等建筑材料。目前,一度被冷落的木材在发达国家又重获恩宠,受到大家的重视,尤其是经过特殊处理的胶合木,既能保持木材的传统美观和设计强度,还具备了超强的耐火能力、绝缘性和尺寸稳定性能,可制作大跨度的直线或拱形构建,对于建造各种不同类型的公共建筑都实用,成为一种很有前途且利于环保的新型建材。以可持续发展为前提,木构建筑便符合了这一要求,受到全世界的青睐。欧洲一些具有先进意识的建筑大师们已成功地探索了当代木构建筑的发展。目前我国城市建筑也开始重视起环保问题,建筑专家门也开始着手研究各种环保材料以及环保技术在建筑中的应用。
4.2 循环再生建材
循环再生显然就是生态建材的表现。现在建筑材料的耐久性已大大提高,循环使用是很安全的做法。 举例子说在建筑拆除时留用相关材料便是建筑材料的再利用,这种做法既保持历史的延续性,还可以节省大量的能源消耗。建筑材料的循环利用则是针对那些无法再利用的材料经过特殊的加工处理,可以用来生产建筑材料,进行循环利用,这虽然也要消耗一定的能源,但是对于资源的节约使用,特别是稀缺资源的节约作用,总体来说利大于弊。 同时,这对于减少建筑废弃垃圾、减少对自然系统的破坏都有重要意义。现在绿色建筑已经成为一个热词,各种建筑都使用不同种类的生态材料,实际上,最好的生态材料便是能够循环再利用。
4.3 低环境负荷建材
指在其寿命周期的整个过程中具有低的环境负荷值,即对环境的负面影响相对最小。 传统的建材产品的生产消耗大量的能源、资源,环境负荷非常严重。 减少环境负荷和利用工业废弃物生产高性能的建筑材料是生态建材的一个重要方面。 具有代表性的新型材料有;节能、节资源、环保型水泥、低水泥耗量的高性能绿色混凝土以及利用工业废弃物生产的高性能建筑材料等等,其优点在于;有效地利用废弃物为原料,降低烧成温度,节约能源,同时也减少了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毒物质的排放量,减少空气污染。
4.4 环境功能性建材
环境功能性材料就是要具有净化、治理、修复环境,不形成二次污染,易于回收或再生等特性和功能的建筑材料。目前正在研究开发中或已取得阶段性成果的这类材料主要有:光催化分解氮氧化物、除臭、杀菌的生态建材;抗菌、防霉的建筑卫生陶瓷和涂料;具有红外辐射保健功能的内墙涂料;可调湿度的建筑内墙板等。具体如下:
第一、节能调温建材
自从绿色建筑、生态建筑理念出来以后,建筑节能材料的研究就成为了相关热门研究。调温材料是利用相变材料在相变点附近低于相变点吸热,高于相变点放热的性质,将能量储存起来,达到节能调温的目的。隔热性建材主要是在建筑墙体中使用,比如外墙保温系统,这种材料的应用可以大大地降低能耗。
第二、舒适功能建材
很多材料都是在发达国家先热用起来的,比如调湿材料,最先在日本建筑中使用和发展,他们将调湿材料应用于博物馆、资料馆、图书馆和书库等大型建筑中,对文物保护起到了很好的效果。调湿材料主要有木纤维、天然吸湿性材料(如石膏)、天然多孔矿物材料(如硅藻土、蛭石、海泡石等)和其它非晶多孔材料等。该种材料具有吸湿作用,可以保持空间一定的湿度,保护置于其中的各种家具等等。
第三、健康功能建材
室内环境的污染是复杂多样的,主要包括微生物污染、有害化学气体污染和物理污染。 根据不同的污染物,利用不同机理来净化室内环境是室内环境健康材料所必须的。健康功能建材就是要对室内环境有自然的净化作用。
第四、抗菌建材
抗菌建材中的抗菌剂主要为无机抗菌剂,主要有离子型抗菌剂、金属盐抗菌剂和纳米半导体催化材料。各种不同类型的抗菌剂建材其适用的建筑类型也是不同的,选用时定要慎重选择,才能更好地发挥其环保作用。
第五、空气净化功能建材
净化空气材料有两种,一是吸附材料,二是纳米半导体光催化材料。 大家也许更加重视由于建筑材料、装饰装修材料和吸烟以及家用洗涤剂、杀虫剂等带来的污染,其实人体的排泄和分泌物也是影响室内空气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大家不可忽视。而空气净化功能建材便有净化因此种原因产生的污染。
第六、防噪音、防射线建材
现代住房基本都是商品房,商品房对于隔音要求是比较高的,因此住宅中采用隔音材料,对维护人的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多孔材料和压电热电材料,能够吸收声波能量减小噪音,吸收电磁辐射减小电磁污染的作用。这种材料特别适合日益发展的现代社会。
第七、产生负离子功能建材
影响室内空气负离子浓度的因素包括人员密度、污染物浓度、家用电器装饰材料的使用等。一些建筑材料,特别是涂料具有诱发空气产生负离子,这些负离子就具备改善室内环境的作用。
五、利用可再生能源的复合型材料
5.1 透明绝热材料
透明绝热材料简称为TIM ,将该种材料和外墙复合成透明隔热墙,简称TIW。 TIW 由保护玻璃、遮阳卷帘、TIM 层、空气间层、吸热面层和结构墙体组成。既有获取太阳辐射热的作用,还有获得材料反射能的效果。TIM 层在黑色吸热面外侧, 冬可保温夏可驱热。 玻璃内的遮阳卷帘(卷帘外表面为高反射面)可调节抵达墙面的太阳辐射量。
5.2 玻璃材料
目前建筑建材中的玻璃材料应用非常广泛,种类繁多,比如吸热玻璃、热反射玻璃、低辐射玻璃、电敏感玻璃、调光玻璃、电磁波屏蔽玻璃等。并且还可以将各种类型进行合理地组合,保证建筑的保温和采光,并达到降低能耗的环保功能。
5.3 太阳能光电材料
太阳能在现代生活中应用也日趋广泛,太阳能电池可与建筑材料和构件融为一体,形成一种新的建材,如太阳能光电屋顶、太阳能电力墙及太阳光电玻璃。可以获取更多的阳光产生更多的能量;太阳能可以用来热水、采光等,功用很多。
小结
生态建材的使用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因为它既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更重要的是它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现在生态建材呈现多功能化、复合化以及传统建材和环境功能建材一体化的特点,只有这种复合创新式发展才能满足目前生态建筑对其的综合性要求,经过高新技术的提炼复合,传统建材可以拥有前所未有的新功能,只是还有很多技术有待进一步的开发创新。
参考文献
[1]曹伟. 生态建材·生态建筑·发展战略[J]. 新建筑,2001,05:74-77.
[2]罗红安. 生态建筑与生态建材[J]. 今日科苑,2007,16:92.
建筑建材范文3
【关键字】绿色建筑;建材;生态
当今社会各项事业发展飞快,而且,伴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人们对于建筑有了更高的要求,不再只是为了满足最基本的生存需求,人们对于建筑在环境上、功能上的标准也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因为,当前全球气候变暖现象越来越严重,世界各地也不断地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自然灾害,并且资源也面临着严重枯竭,这些都给人们敲醒了警钟,由此对绿色建筑的重视程度也不断地得到加强。为了更好地控制建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让人们拥有绿色的居住条件,进行绿色建筑设计并进行正确的建材选用对于城市建设便显得尤为重要。
一、绿色建筑的定义
对于绿色建筑来说,首先要对“绿色”一词有正确的理解,这种绿色不是指一种颜色,而是代表着一种象征,是指对环境的无破坏,能更科学地利用自然资源。而以此为基础建造的一种建筑就是绿色建筑,绿色建筑能让能源得到最高效率的利用,并且也符合生态平衡的需要,能够达到保护环境、减少污染的作用。让人们在舒适、健康和高效的环境下,实现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在这样的环境下,人们更会感受到那种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和谐发展模式。而对于绿色建筑来说,也可分为生态建筑、节能环保建筑和可持续发展建筑这样三种。
二、对当前的绿色建筑进行现状和前景分析
关注地球的生态环境变化已经不是一个新话题,而环境问题还有能源上的问题也跟我们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并且也是核心的问题。国际上也为此召开了很多重要的国际会议,促使人们更为关注环境和能源问题,而这也更好地响应了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在人们生活质量不断得到提高的同时,当然也伴随着各种生活压力,还有在空调环境中导致的一些病态的建筑综合症,这些也都会引起人们的思考,人们更愿意去接受更为高水平的、更为舒适的生活环境,有必要在建筑设计中考虑能源资源的合理利用,对环境进行保护,对健康舒适也要全面地进行研究。这是与绿色建筑的理论和实践相适应的。绿色建筑是设计发展的一个理想状态,也是必然的结果。
世界各国对绿色建筑的研究都得到很大程度的重视,在过去和目前的一些建筑来说,其耗费了大量的资源,给环境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加重了环境负荷。而绿色建筑便在对功能进行满足后,更提出了舒适、健康、节能、节材的新要求。虽然如今世界各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很大的差异,而且在该方面的研究也有着不一样的进度,但在大方向上却达到了统一。我国在该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一些,在2004年我国才在绿色建筑发展方面进入全面发展的阶段,但我国并不甘落后,加快了进行绿色建筑关键技术的探索和研究,并且国家还给予了政策上的支持,这极大地促进了我国更好地应对这场建筑业中的机遇和挑战,同时,我国也在不断地健全绿色建筑的技术标准,对该方面的评价系统也更为完善,这些都会让绿色建筑体系的建设脚步不断加快。
三、在绿色建筑中对于设计讲究的原则
在绿色建筑中,使该建筑体系与城市规划设计和生态平衡互相依存、互相调节,从而得到互相促进的更为多元化、多层次的和谐发展系统。而这需要在绿色建筑中遵循如下一系列原则,进而实现建筑设计最优化的状态,构筑最舒适的生活环境。
1、注重系统和整体的原则
为了达到建筑舒适的使用效果,要对居住空间进行多样化的设计,来扩大其弹性空间,这样才能更好地应对人们的需求的不断变化。为了实现自然与人的和谐统一,利用建筑本身进行调节,调节建筑空间和各项功能,这样人们会觉得该建筑更有情趣。这也会让建筑空间在组织上有疏有密,有着鲜明的层次感。当然在设计上对于建筑本身的外部还要进行形体上的处理,这样会让该建筑更有特点,更有识别性。
2、进行整体性设计的原则
在建筑行业,建筑满足人们最基本的需求是极为关键的,而在绿色建筑的设计过程中,不应该只是注重其外在的建筑风格和独特的景观特点,更应该对自然系统和人工系统加以紧密地结合,共同创造一个完整的建筑空间,使整体能够满足各个方面协调发展的需要,对各个建筑空间都有涉及和强化,从而让建筑的整体性不断得到加强,让建筑更具有文化气息、韵味十足。
3、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考虑的不仅是当下发展的需要,更是对未来发展的一种负责任的态度。可持续发展追求的是人类社会世世代代延续不绝的发展,它不仅要实现当代人自身的发展,而且也要实现未来世代人的发展。建筑业的发展也必须限定在自然和生态系统可以支持的范围之内,发展不能靠耗尽资源和牺牲环境为代价,不应危害支持地球生命长期存在的生态系统。这就要求建筑业在发展过程中尽可能地去使用可再生的、低碳的建筑材料,可再生材料能够加以恢复并保持原有的生命力和出产能力,来使人们的生态环境得到改善,最终让绿色设计更能够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四、对于绿色建筑建材上的选用
为了更好地实现低碳生活,人们可以利用高科技的手段,而对于合成材料的使用应该尽量减少甚至是避免使用,并应对阳光进行充分的利用。采用绿色建材,多运用清洁生产技术,并且对于在城市和工业里由固态废物产生的建筑材料进行更为合理地利用,当然也要确保这些材料的无污染、无毒害性,当然这些材料有些还具备隔热、防火、消声、消磁和抗静电的性能,这便能够更好地调节人的身体机能。而且应该注重内部墙壁涂料的天然性。还可以利用大面积的空玻璃塑钢窗,这能使外墙成为一个保温层,太阳能还能得到更为充分的利用,节约了热能资源。此外,太阳能热水系统的利用也充分实现了太阳能的利用。这样的绿色节能标准是很可行的,节能且环保。当然,绿色建筑的设计和应用更重要的是要考虑当地人们的经济水平及对建筑成本的可接受程度,这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在建筑材料上选用天然的材料,并且材料要具有可循环性。这不但可以更好地满足人们健康舒适的生活理念,而且有利于节能和环保。用最优的建筑节能设计,将先进的材料和技术进行完美的结合,这样可以把能源消耗降低到一个很低的程度,并且采用可再生能源来进行能源上的补足,这必然会很大程度上实现节能,推动了节能工作更深入地进行。而对于一些住宅小区来说,把这种建筑上的节能理念与住宅现代化的推进相结合,也会加快绿色建筑在住宅上应用的脚步。当然,这一切都需要科技的进步,只有科技不断进行发展和创新,才能引导建筑品质的提升,才能对建筑的性能有更好的改进,从而让可持续发展得到更好的发扬。
总之,绿色建筑在设计和构造上都是一项很具有探索性的课题,而它也更符合当今社会发展的新阶段、新特点。而这种对于绿色建筑的需求,更表明低碳生活理念已经走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而建造绿色建筑、创造更美好的生态环境也是人们所追求的共同目标!
参考文献:
[1]韩金洋,韩金廷. 绿色建筑及绿色建筑的发展现状[J]. 科技致富向导 2012年02期
建筑建材范文4
引言
随着我国大力推进低碳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绿色建筑材料逐渐被建筑厂商所认可,世界经济结构不断调整,逐渐形成了一种绿色战略趋势,具体来说就是以环境污染少、资源利用率高、资源消耗低为发展方向。在此背景下,绿色建筑材料应运而生,在现代城市设计与建造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因此,开发和应用绿色建筑材料显得十分重要。
1 基于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发展绿色建筑材料的必要性
1.1建筑材料发展趋势的影响
随着全球经济环境意识的提高,绿色建筑材料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一些西方学者曾提出开发“绿色建筑材料和工艺”,并且强调健康、环保,研究出资源利用率高、环境污染少的良性建筑材料和工艺,保证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上世纪末以来,西方学者定义材料科学为有关建筑材料的性质及性能、制备与加工、组成与结构之间关系的应用科学,并且用合成与加工、性质和性能以及组成与结构等要素组成材料科学的内容,并且构成相互关系。在谋求生存和发展的过程中,人类要不断反思所用建筑材料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使建筑材料的产生过程与再生过程的各种材料所造成的环境负荷和建筑材料的·性能相协调,相统一。开发绿色建筑材料是为了在满足人们生存以及发展需要的基础上减轻对环境造成的负荷,这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人文精神。
1.2资源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21世纪人类面临着环境、资源、人口、土地等方面的压力,为了协调利用资源与保护环境的关系,我们迫切需要良性建筑材料。开发和应用绿色建材产品以及设计和建造适宜人们居住的生态环境日益受到重视,将成为未来研究的方向,也逐步成为绿色建筑材料未来研究发展的热点。在这种条件下,我们要结合市场经济以及人们的健康需求,变革传统的建材体系以满足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以及不断增长的经济的需要,自主创新是必要条件。我们要利用高新技术来改造传统的建材产业,提高产品的性价比,促进产品的更新换代,继续保持建材产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
1.3满足建筑材料与环境的适应性的需要
改革开放后,我国建筑材料工业走的是一条高资源消耗、高投入、高污染、高能耗的道路,传统的建筑材料往往追求的是建筑材料的使用性能,但是忽视了建筑材料与环境舒适性和协调性,迄今为止我国工业发展仍然主要依赖塑料、陶瓷、水泥、玻璃、钢铁等传统建材。由于传统建筑材料通常具有针对性,主要是针对某些特定场合而研究开发的,这就造成了传统建筑材料的多样性,导致传统的建筑材料无法充分回收以及再生利用,因此传统的建筑材料的环境协调性比较差。更糟糕的是,这种情况不可能在近期内发生根本改变,也不可能以少数的良性绿色建筑材料来取代量大面广的传统建材。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科学工作者更应该积极追求,知难而进。一方面,在设计和生产以及使用传统建材和传统建材再生的过程中、在建筑设计时,要更加注重生态环境问题,加强保护环境措施,减轻传统建材对环境造成的负荷,协调好传统建材与环境的关系,引进高科技促使传统建材自主创新,最终发展为具有舒适性和环境协调性的良性绿色建材;另一方面,我们的科学工作者要积极研究与绿色建筑材料相关的基础理论,提高全民和材料工作者的环境保护意识。
2 发展和推广绿色建筑材料的基础
2.1以绿色建材观推动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20世纪80年代,我国首次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一个非常复杂而又系统的工程,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指的是把可持续发展这一概念运用到社会事业和经济工作中去,它涉及到各个行业的方方面面,实践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力量是科技工作者和各级政府。目前,加速生态经济发展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同时也是发展生态城市的必要途径。根据生态经济的理念不断调整新兴产业,特别是包括知识经济在内的高新技术产业以及第三产业,淘汰那些容易对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的老产业。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认识新时期的绿色建材观。
首先,我们应该重视生态经济领域的研究和实践,然后积极开发和运用可持续发展的先进技术,为实践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保证和技术支持。其次,建筑材料尽可能地再循环、再利用,与自然环境相互协调,从而解决生态环境恶化问题、大量废弃物存放问题、资源日益短缺的问题,例如目前住宅装修对人居生态环境的污染已经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人们开始高度重视生态住宅问题。最后我们要有生态环境资本意识,遵循市场规律,做好资本运营,为可持续发展拓宽路径。
2.2运用创新理念促进技术的推陈求新
绿色建筑材料的推广需要运用技术革新,采用新技术促使传统建材自主创新,不断研制开发系列绿色建材,在技术层面,需要有创新突破,例如:从医疗和食品方面运用的抗菌剂预测在21世纪将普遍运用到新型建筑材料和日常生活方面,从而发展成为兼有净化和抗菌功能的新型绿色建筑材料。这种绿色建筑材料是把传统建筑材料作为载体,然后加入抗菌剂和催化剂使其具有抗菌和催化的功能;接下来选用适合的催化剂使新型建筑材料催生出新功能;最终开发出一系列的绿色建筑材料,主要有以下几种:具有空气净化作用的涂料及内墙材料;具有抗菌、除臭、净化功能的卫生间;具有除臭、防射线、抗菌、调光的玻璃窗;具有防污、抗菌、除臭、防霉的室内装饰。
3 改善建筑材料与环境保护关系的创新举措
3.1实现技术创新,以高新技术研发新材料
为了改善建筑材料和环境保护的关系,我国采用高新技术来开发绿色建筑材料。诸如具有净化功能的建筑材料有净化室内的除臭材料、净化大气的净化材料、净化细菌的抗菌材料。凡是具有杀菌或抗菌作用的材料都叫做抗菌材料。抗菌材料或抗菌制品通常为制品表面或薄膜上的涂料,往往以粉末、块体的形式出现。现在的绿色建筑材料有:可调湿、防远红外、防霉的内墙涂料,良性高效黏结剂,不挥发的有机水性涂料,其中部分产品已经面市,部分产品还处在试制阶段。而目前促使传统建筑材料自主创新的新技术主要是指:多孔材料和超微颗粒的制备技术;材料环境和细菌的作用以及优化细菌技术;有害物体对人们健康的影响以及防治技术;制备技术和复合材料设计,诸如离子交换法、光CVD法、水热合成法等;大气净化和光合作用技术;生物化学技术和光电化学;光分解、化合以及催化吸收的净化新技术。
3.2传统工艺改造,实现材料的循环再利用
把页岩、粉煤灰、炉渣、煤岩石、矿渣等废弃物作为基础材料,制成砌块、空心砖、实心砖等产品。目前这些产品已经取代了粘土砖,普遍运用于工程之中。这样做不仅可以节省能耗、降低成本、而且减少环境污染,有利于建设生态环境,落实科学发展观。经研究,我们可以把城市垃圾、工业废渣赤泥、下水道污泥等作为原料,再加入铁粉、薄土、石灰石等经过一定的加工可以制成与环境相协调的生态水泥。生态水泥的特点是凝结时间比较短,在没有添加任何缓凝剂时,前期强度高,干缩率不大。然而这种生态水泥中氯离子的含量高,容易侵蚀钢筋等材料,所以应用于增强混凝土、PC钢丝以及钢筋混凝土以外的领域,例如建筑灰浆,还可以作为固化土壤的材料。研发和应用生态水泥是废弃物循环利用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建设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另外,还可以利用刨花板的生产技术制造,复合板材产品和保温板产品来取代传统木材。
3.3产学研结合,开发新的绿色材料品种
现在我国大力提倡“产、学、研”相结合的发展模式,研发和运用新技术来变废为宝,开发绿色建筑材料。在新材料的开发中,能够积极的将企业的发展、市场的需要和国际国内的科研成果进行转化,同时寻求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支持,注意引进国外先进的生产线的配套设备以及生产技术,与国内的科研机构和大学联手合作,进行符合市场化需求的实验和探索。有时良好的产学研结合途径能够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开发的产品能够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4 结语
为了改善我们的生存环境,减轻环境污染问题,建设生态环境,我们要彻底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建材观,开发和应用绿色建筑材料是未来发展的方向。作为二十一世纪的公民,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们要力所能及地积极推广和使用绿色建材,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建筑建材范文5
关键词:混凝土;建筑材料;试验检测;质量控制
引言
各种高层、超高层建筑的一个共同特点是对材料的质量要求非常高。无论是建筑工程中的主体结构,还是其他辅助结构的建设,都需要使用大量高质量的材料,否则很难保障建筑工程的质量,最终引发一系列的建筑质量和安全问题,甚至危害建筑工程施工人员和使用人员的生命安全。
1 建筑材料检测的重要性
在建筑工程项目中,所涉及的建筑材料具有种类繁多、数量庞大的特征,施工产品、成品与半成品、原材料等都属于建筑材料的范畴,比如,砂子、石子与水泥、砌块、钢筋混凝土、普通混凝土。总之,在不同的施工阶段与环节,所涉及的建筑材料有所不同,这些材料的性能、质量是否合格将会关系到建筑结构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因此,在建筑工程中,建筑材料将会是影响工程质量的一个关键性因素,决定着建筑工程的使用性能与结构特征。作为工程中的关键要素,任何的工程项目中,施工企业都必须要切实做好施工材料的检测工作,使得建筑材料能够符合材料的使用标准与要求,提高建筑的整体性能、结构稳定性,为人们创造更为舒适的居住环境,避免劣质材料使用所造成的安全与质量威胁,实现工程成本、安全与质量的控制目标。
2 建筑工程材料质量检测的影响因素
2.1 检测人员
检测人员是建筑工程材料质量检测的直接影响因素,检测人员的操作和专业能力水平直接影响材料的质量检测结果,检测人员的水平越高,得到的检测结果越精准。检测人员的技术水平如不能胜任材料质量检测工作,就会在检测试验时出现各种问题,影响材料质量检测结果的准确度。检测人员人工操作失误是影响材料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如果检测人员在记录数据过程中出现失误,那么检测复杂试验时,就更容易导致试验结果不准确。
2.2 检测仪器设备因素
建筑材料检测具有复杂性,要保障检测工作的顺利进行,往往需借助于专业的检测仪器与设备来完成,检测仪器设备的先进性、精准性将会关系到检测结果的精确性。检测仪器能否正常使用,是由仪器设备的安装、使用、维修与养护来决定的,主要包含了仪器设备的期间核查、运行检查与校准。为了将检测结果与实际的误差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必须要正确安装、使用与维修仪器,创造良好的检测条件,发挥仪器设备的辅助作用。不同的建筑材料在检测时,所使用的仪器设备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不论是何种材料的检测任务,都需要结合其检测要求,选定恰当的检测设备与仪器。在建筑材料检测仪器设备的选择过程中,有关人员必须要切实加强对仪器设备的选购与使用,在选购的过程中,需尽量采用先进的检测仪器与设备,因为先进的检测仪器与设备能够具有更多的功能,且具有更高的检测精度,在保障操作正确的前提下,就能够保障检测结果的精度。在检测仪器与设备的使用过程中,相关人员需要严格遵守相应的操作规范与流程,避免不当操作所引起的检测结果误差。
2.3 检测环境
检测环境是影响建筑工程材料质量的次要因素,环境因素分为温湿度、噪音、震动、粉尘等,影响建筑工程材料质量的主要环境因素为温度和湿度。检测人员在检测试验过程中需要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一般来说,环境中的温度和湿度是固定的,如果实验过程中温度和湿度等环境因素发生变化,检测材料的性能也随之发生变化,最终影响材料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3 建筑工程材料质量检测的主要方法
3.1 严格控制混凝土收缩变形
在符合泵送的情况中,应该对混凝土的坍落度进行严格的控制,从而使得混凝土收缩变形程度得到降低。采用高效减水剂来代替混凝土中的水泥,降低水化热;并且,在进行混凝土配置的时候选择粗骨料来进行连续级配,这样能够良好的减少水泥的使用数量。并不断强化混凝土抵抗渗透和强度的测试,并在整个基础之上对混凝土配方进行完善和明确,对于混凝土调配的过程应当加以控制,特别是混凝土的密实度更应当得到完善。工作人员可以通过表面蓄水的方法来对混凝土实施养护,并将剪力墙板拆除的时间加油延伸,当混凝土浇筑完成之后,还必须进行二次振捣,这次振捣的目的在于将混凝土里面的缝隙消除,这样可以提高钢筋和混凝土的握力,加强混凝土的抗压性和抗裂性。在混凝土浇筑完成以后,应该对其表面进行良好的处理工作。而泵送混凝土,其板的表面会有一层厚厚的水泥浆,这时将其按设计标高实行刮压,彻底消除集水裂缝。
3.2 提高对材料检测环境的控制
检测人员在建筑工程材料检测过程中必须控制好检测环境稳定,保证温度、湿度、震动、粉尘等因素不会影响材料检测试验。检测人员在试验过程中需要通过温度和湿度检测器观测参数是否发生变化,尽量保证实验室隔音和干净,最好通过电子设备实现对检测环境的自动化控制。
3.3 强化对人员的监督和管理
人员因素同样是建筑材料检测时需要关注的重点问题,如果在检测过程中存在相关人员的不规范操作,同样会使得检测结果的可靠性不足。因此,提高检测结果的可靠性中,需注意对人员的监督与管理,尽量避免由于人为因素而造成的检测误差。在建筑材料检测工作开始之前,企业要组织相应的检测人员开展培训,通过培训来使得所有的检测人员都能够掌握相应的检测操作规程、技术要点,使得在后续的检测过程中,这些人员能够严格根据相应的要求,开展标准化的试验检测。在实际的检测工作进行时,有关管理人员需对所有的检测过程、要素加以控制,保障所有的检测工作都能够严格按照特定的标准与规范来进行,尽量保障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减小检测结果与实际的误差。在检测过程中,检测人员还需要进行各种检测数据的记录,将这些检测过程中产生的数据作为后续质量控制的重要依据。如果在后期的检测结果分析中发现检测结果存在较大的误差,可以对检测过程中的检测记录加以分析,通过分析来判定可能出现问题的环节,进而进行检测结果的修正。检测过程中的人员监督与管理,是为了从根本上消除人为因素对检测结果造成的误差,使得检测工作能够顺利、高效开展。
3.4 重视取样和样品处理工作
检测人员必须重视取样工作,并积极提高自己的取样水平。材料样品自身的性质决定了检测结果的上限,所以,检测人员必须保证自己选取的试验样品具有随机性和代表性,并在试验过程中保证取样样品密封良好,降低检测环境干扰样品。
结语
综上所述,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混凝土质量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对混凝土的质量进行检测,是为了保证整个工程的质量安全。因此,我们应该认真对混凝土的质量进行检测,及时找出原因并解决问题,有效保证所有施工人员的安全和施工单位的利益,进一步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白玉瑾.混凝土建筑材料试验检测控制措施分析[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8 (12 ):492 ,494.
[2]杨文芳.混凝土建筑材料试验检测及相关质量控制[J].智能城市,2018 ,4 (18 ):99-100.
建筑建材范文6
关键词:建筑材料检测;取样;方法;影响因素;数据处理;检测手段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快速发展,工程试验检测技术也相应地得到了广泛重视和发展,对保证建设工程质量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在日常的建筑材料检测和试验的几个环节中,检测人员常容易忽视一些细节问题,容易造成检测和试验结果的不正确,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一 建筑材料检测的项目
房屋建筑材料根据其在建筑物中的部位或使用性能,大体上分为三大类,即建筑结构材料、墙体材料、建筑功能材料。施工现场所用的建筑材料品种繁多,进场检测、试验材料项目要服从国家、行业及当地建设主管部门的规定,并服从《省建筑工程竣工技术档案编制办法》。材料检测试验项目的确定应以确保工程质量为前提,只检验其原始合格证明而不按规定抽样试验,或虽抽样试验但检测项目不全,都是不符合要求的。
二 建筑材料检测取样
(1)建筑材料检测中规范取样的重要性
建筑材料检测过程中样品的分析数据决定着材料检测报告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反映了整批材料才质量,性质,和使用性能,因此规范的采集、取样在整个检测过程中决定着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决定着检测报告的科学性,有着及其重要的作用。
(2)获得具有代表性的样品的方法
样品的代表性就是指由多个样品抽查结果所构成的观测结果与实际总体材料的实际情况的统一程度。任何材料都有其共性和特性,因此在进行材料检测过程中,抽取的不同样品所得到的结果和总体材料的实际状况是有着差异的,有些差异较小,说明材料整体水平质量均匀,样品能反映材料的特点,这样的样品代表性较强,如果抽样的结果与实际总体质量差异较大,则应重复取样,进行分析评估。样品代表性取决于抽样对象的变化,同时还取决于样品的数量,采样方法等。
三 建筑材料检测方法
建筑材料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其使用和特性的不同应采用不同的检测方法进行检测,我们常见的材料质量检测方法主要有下面几种:1)外观检测:是指直观的对建材的品种、规格尺寸及相关标志进行检查,以查看是否存在外观缺陷等质量问题。2)有损检测:是指借助试验设备及仪器对建材的力学性能及化学成分进行质量检测,常见的检测方法有拔出法、拉剥试验法、钻芯法、射钉法。3)无损检测:是指在不损坏受检件的物理和化学性能的前提下,对受检件内部及其表面的不连续和物理量进行检查和测试的方法,常用的检查方法有超声导波检测、磁粉检测、渗透检测。工程中通常不仅使用一种检测方法,由于有损检测费用较高,而无损检测方法稳定性不高,因此国内外都主张把钻芯法与其他非破损方法结合使用,一方面利用非破损法来减少钻心的数量,另一方面又利用钻芯法来提高非破损法的可靠性。
四 建筑材料检测的影响因素
1)检测过程中周围环境对检测的影响。在进行检测试验过程中对材料检测时的温度我国有关检测规范中都有着明确的标准,不同的温度和湿度情况下,同一材料其得到的检测结果是不相同的,如果忽略温度和湿度进行试验,那么会出现温度较高时水泥强度值高,温度低时水泥强度值低,造成试验结果的不确定性。2)在进行强度测试时,材料测试时的加快速度会对材料强度的测试结果产生不同的影响。速度快的,所得到的强度值一般较高。针对这种情况要求我们要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取一定范围内的最低值。3)进行力学性能测试时,样品的尺寸应该为该材料的标准尺寸,只有在规定范围内合格的样品才能真正反映材料的性能,试件尺寸及精度直接影响着试验的准确程度。4)在实际检测过程中,存在不同程度的检测误差,主要有:操作人员的熟练程度的差异;材料的匀质性、设备仪器、环境条件等因素的影响;材料匀质性导致同一样品的不同小样在相同的仪表上采用同一种方法所得到的结果会出现些微的误差。通常称为平行误差,一般情况下这种误差值都很小。
五 建筑材料检测的数据处理方法
由于各种原因,同一组试件中有时试验数据结果离散性较大。为使试验结果准确,标准规定对一些材料的试验结果数据有取舍的要求。若不符合要求,则须重新检验。同时还应注意,切不可简单地把数据相加计算了事。计算后的数据处理的方法按GB/T8170进行,其尾数要按四舍五入单双法进位,并按标准规定保留数据的位数。试验结果数据有时会出现比预期的过高或过低,同一组试件中数据相差悬殊,或同一试件各项性能指标相互矛盾等异常现象,这需要认真对待,查明原因,并及时复试和复验。
六 提高建筑材料检测手段
1)从源头上杜绝不合格的建筑材料,严守建筑材料三证关,加强对材料的检测是保证材料质量的重要环节。材料进场时,应对照设计要求进行检测验收,查证材料进场复验频次、数量、报告结果是否满足要求,是否存在先用后检等问题。不同种类、不同厂家、不同品种、不同型号、不同批号的材料是否分别堆放,界限清晰,并有专人管理。对于发现问题的,应及时签发监督文书,便于追踪工程质量,对分析质量事故的原因也有很大帮助,并对责任单位进行不良行为记录。2)见证取样是进行检测的关键环节,材料性能的检测报告是从样品检测中得出,检测报告得出的数据准确与否取决于所采的样品是否有代表性。要科学,规范,代表性地取样,取样量过少或取样部位,取样方法的偏差,都会造成检测的误差,从而影响整个材料的质量检测。不合格产品坚决不准用于工程。3)检测单位所有的检测项目也应该按照相关的规范和实验室准则建立程序文件和作业指导书,并严格按照其执行检测,同时在检测的过程中注意人为因素、设备环境因素、样品因素等对检测结果的影响。同时,检测单位应该建立更加客观公正的检测手段,杜绝行政干预,公正,科学地开展各项工作,并根据检测结果出具检测报告。
七 结束语
建筑材料的检测关系到建筑质量,关系到人生财产安全,建筑施工过程中必须充分认识到材料检测以对工程质量的重要意义。建筑材料检测机构必须根据各自的具体情况,严格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准则,将检测的每个过程和标准,法律法规的要求有机结合起来,并在各个环节有效地实施。
参考文献
[1] 施川燕.《建筑材料的检测与试验应注意的几个环节》.2009年.
[2] 时晓艳.建材质量检测技术与质量控制.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年8月.
[3] 梁慧敏《对建筑材料质量检测技术的探讨》.200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