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可欣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俞可欣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俞可欣范文1

关键词:德育;信息技术;整合

中图分类号:G4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14-096-1

德育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没有德育就没有人才。作为信息技术教师,我们要利用学科特点,让信息技术教学与德育有机地整合。

一、利用信息技术中的德育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在信息技术备课时,教师要精心组织和准备好教学内容,认真地钻研教材,创造性地分析和处理教材,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内容,合理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学习知识技术的同时又能受到良好的道德教育。比如在教学WORD时,可以让学生制作一些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学校以及文明礼仪等内容的WORD小报,并在课堂上和学校网站上展示优秀的作品。在制作中同学们热情高涨,这样不仅增进了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也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德育熏陶。

二、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开展学生德育

1.教育学生爱护机房设备、遵守机房使用规则的良好习惯。习惯的培养要从点滴做起。我们应该在日常教学中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使用计算机的习惯。比如监督学生进机房上课必须穿鞋套;爱护电脑等设备,不搞破坏,不在电脑桌和显示器外壳上乱涂乱画;爱护公共卫生,不在机房内吃零食,不制造垃圾。

2.尊重他人的信息权利,机房的电脑是大家公用的,未经他人同意不删除、修改别人的文件,不窃取别人的作业等等。

3.在上机实践过程中,强调正确规范的操作。

在课堂上,教师要善于结合教学内容,注意分析教材中的思想教育因素,针对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教育,循循善诱、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使他们认识到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性。比如在介绍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时候,要特别强调Windows xp的关机步骤:先关主机,再关显示器,并让他们知道这样做是为了保护计算机内数据的安全,延长计算机的使用寿命,下课离开机房的时候要求学生把键盘推进去,把凳子摆放整齐,有顺序地离开机房。

4.教师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在学生心目中,教师不仅应该是水平高超的电脑高手,而且应是道德修养的榜样,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俗话说:“身教重于言教”,每位教师本身就是学生的一本活的德育教材。教师在机房也要带头穿鞋套,在课堂示范教学和上机指导过程中,要有良好的使用计算机的习惯。比如,要教育学生养成把用户文件分门别类地存放的良好习惯,除了一开始让学生建立以自己名字命名的专属文件,并在该文件夹下建立“作业”、“图片素材”、“声音素材”、“文字素材”等子文件夹外,教师平时在课堂演示的时候,特别是在保存或另存文件的时候,也要注意规范操作,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把用户文件分门别类地存放的良好习惯。

三、引导学生文明上网,充分利用网络进行德育

网络的应用领域已越来越广泛,网络的普及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法律与道德问题。面对网络,我们不能“谈网色变”,而应积极地采取各种措施,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理解,让学生安全上网、健康上网,利用网络为自己的学习生活服务,使网络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新平台,提高广大青少年学生的辨别是非能力与自控能力、自我约束能力,使他们在独立面对问题的时候能够以健康的价值观与人生观去解决,在法律与道德的指引下,安全、有效、健康地处理各种问题,从而健康向上地成长,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

1.加强《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的学习,大力推进青少年绿色上网活动,建立健全学校网络教育管理中心,加强网络信息的监督与过滤,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因势利导,加强网络法制教育、网络爱国主义教育,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的上网意识,培养健康的上网人格,不断提高学生对网络文化的识别、自律、抗诱惑能力;

2.在技术上阻止不良信息的传播,尽可能阻断学生与不健康内容的接触机会,如安装防火墙、杀毒软件、绿坝—花季护航等防护软件,净化网络环境,避免学生受互联网不良信息的影响和毒害。

3.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培养学生文明上网、维护网络安全的道德。在介绍有关计算机病毒的知识时,可通过熊猫烧香等实例使学生明白:计算机病毒一旦爆发,会产生严重的后果。它会破坏计算机的数据信息,造成系统崩溃,损坏计算机的硬件,甚至使局域网和广域网瘫痪。因此,设计、制造、传播计算机病毒都是非常不道德的,将会受到法律的严惩。

四、利用网络平台与学生平等交流,作学生的思想工作

如利用Email开设心理咨询信箱,与学生进行交流,学生有些心理话或一些青春期敏感的话题,心里存在困惑又不便当众讨论,就可以用Email的方式寄给老师,老师针对这个学生的疑问直接答复,这样既解决了思想上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又不会让学生“丢面子”。这样交流避免了面对面的尴尬,有利于克服心理障碍,能够谈心理话,更容易沟通。此外,还可以建立心理网站、学校论坛等,使师生可以跨越时空进行网上交流,教师可以关注学生的网络心理,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或学习问题。

俞可欣范文2

那么,如何实现新课改背景下的英语课堂教学的生命化、智慧型、有效性呢?

一、教学理念的全新化

作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英语教师,必须适应素质教育的时代背景,转变角色观念,在课堂教学中扮演不同的角色,既要引导学生学习,又要建立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因此,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特别是具有新的人才观。要充分发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要把以教为重心逐渐转移到以学为重心,把以研究教法为重心逐渐转移到以研究学法为重心,做到教与学的最佳结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学习动机。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发挥出的主体作用反过来又促进了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教与学真正进入良性循环。

二、课堂教学的信息化

在新课程背景下,网络上的英语资源发展迅速,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也迅速发展,英语课堂的教学方向也是灵活的,更由于在英语教学中,直观教学优于一般的讲解。因此,这就需要恰当利用生动、形象的电化教学手段进行听、说训练容易使学生产生新奇感,注意力集中,犹如身临其境,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教师是否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是教学成败的一个重要因素。一个好的课堂组织形式,将对整堂课的教学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英语课前的2~3分钟,放一些简单易学、节奏鲜明的歌曲或是一些琅琅上口的英语小诗,让学生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入英语课堂;或对学生进行语音训练,充分利用录音设备,多听标准的语音,让学生感知语音的优美、语调的自然流畅,以此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就显得更有必要。

三、赏识教育的渗透化

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情感交流的主场所,激励与赏识是主题。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欣赏每位学生的长处,肯定他们点点滴滴的进步。赏识教育的内涵包括教师的人文关怀和宽容心态。教师的人文关怀体现在对语言教学上如何正确对待纠正错误的态度和方法,以及排除学生学习心理上的焦虑与挫折,在处理上体现关心、体贴与平等交流。它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和兴趣,能用平常的心态接受新的文化、价值观,健康地树立个人的信念与意志。课堂教学的反馈交流,是对学生认知的“假设——检验”过程,同时教师对学生表现的每一个反应都会对学生的学习情感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而基于真情实意的评价,激励、赏识学生的“闪光点”,会给学生带来更多的正面影响。

四、文化差异的意识化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拥有自己的文化。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渗透个人对中西文化差异的理解和尊重,这是构建深层课堂文化的实质。《英语课程标准》五级目标主要考查学生文化意识,如对说英语的各国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等方面要有初步了解,逐渐形成“英语地球村”的概念。要培养学生对中西文化差异的理解与尊重,这不但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和社会风俗习惯,同时也可以扩大他们的知识视野,开阔胸怀,拓宽思维,以便将来更好地传播我们伟大民族的文化。

五、学生地位的主体化

学生是学习的承担者,是保障其主体地位的决定者。教师应努力做好以下两项工作:

1.引导学生明确学习英语的目的。学生只有把学习英语的目的与自己全部生活的目标联系起来,他们才能把英语学习真正作为自己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才能真正增强自己的主体意识,在学习中发挥主体能动作用。

俞可欣范文3

学生的身心应是一个和谐发展的整体,语文学习的每一个活动,都会引起学生知识、能力与情感诸多方面的变化。课程标准正是从这一新的视角,将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这三方面整合,列为语文课程追求的目标,既体现了教学中应倡导的“以学定教,主体凸现”的学生主体性,又体现了认知与情感的统一、结论与过程的统一。在以往教学实践中,由于种种因素影响有相当多的学生对语文学习没有兴趣,简直是在沉重压抑下度日,这是语文教育莫大的悲哀,而像于漪老师那样,适时自然地融入情感教育,注重学习“过程和方法”这正是课程标准所大力倡导的,也是极富创意的,现代教育学论认为,各门学科都必须摆脱唯知主义框框,力求做到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和谐统一。这正是课程标准力求达到的目标。

2.学习方式具有多元性

变单一、被动的语文学习方式为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和操作实践等多种学习方式,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根本变化,成为这次课程改革的最亮点。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出“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不难看出“综合性学习”这一要求,第一,打破了“学科中心论”。最终是为了培养综合能力。第二,要重视体验。在学习过程中,获得对探究方法的体验,重视参与,培养个性和人格。第三,要培养课程资源意识。自然山水、人文景观都可成为课程资源,培养学生开发利用资源意识,学校语文教育工作者应重视潜在课程的开发和利用。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指学习方式的转变。自主,就是学习过程突现学生主体性。教师要激发、引导学生的好奇心,创造欲,同时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探究学习方法是让学生学会自己去思考、去寻找答案,它不是一项课外活动,是在教学过程中一以贯之的学习方式和态度。决不是那种教师先设定一个答案,然后千方百计引导学生钻入圈套的那种教学,探究的目的不是要学生完成一个课题,发明创造出新的成果,而是培养他们的意识和能力。现代教育论认为,学习方式是决定学习质量的重要环节。因而,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构建旨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学习方式,势在必行。

3.课程内容具有开放性

打破学科中心论,强调综合性、跨学科、跨领域学习,重视语文和生活的联系,是课程标准改革最大的突破点,大大拓展了语文学习的内容。课程标准强调:“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的同时,更提出“注重跨学科的学习”,使学生在不同内容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学生视野”,这是过去语文教学大纲从未涉及的领域,从而进一步拓宽了语文课程内容的空间。为改变长期以来分科教学形成的知识相隔断的局面,强化语文学科同其它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构建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课程体系,迈开了实质性的步伐。

4.课程地位具有新高度

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的性质和地位作了新的表述,“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是对语文课程性质,至今为止最为恰当的表述,课程标准还指出:“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由此可见,课程标准把语文课程的地位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5.支撑课程具有新理念

课程标准以四大基本理念为支撑。其中最突出的是第三条:“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出“综合性学习”的要求。这一理念贯穿于课程标准的始终。首先,强调自主性,语文学习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学习的过程是主动构建知识的过程,而不是被动接受外界的刺激。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毫无疑问,二者的主体是学生,必须十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其次,强调合作性。学生对课文及人物形象理解受多种因素影响,心得各异,体会不同。外国说:“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就是这个意思,这就特别需要加强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互相取长补短,不断丰富自己。再次,强调探究性,教学过程是引导学生发现的过程,学生对学习对象采取研究的态度,作为一种学习方式,重在学习过程和方法培养,决不是追求学生探究的结论。探究中包含有训练,探究学习不排斥接受性学习。

课程标准还强调语文是“实践性强”的课程,“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并明确指出:“语法、修辞知识不作为考试内容。”这无疑也是一个引人注意的基本理念。6.教育过程具有新特点

新的课程标准倡导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新特点。要求我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一是准确把握课程标准所倡导的语文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反对离开教材思想内容的纯工具训练。二是要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用丰富的人文内涵影响学生的精神领域,注重潜移默化。三是尊重学生的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母语运用水平。四是开辟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注重对潜在课程的开发和利用,重视隐性教育。五是教学中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能力,用心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联想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等。

7.教师素质具有新要求

新的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做好“组织者”“引导者”工作,无疑是对语文教育工作提出的全新而具体的要求,教师首先要有开放意识,对学生、对教材、对评价尺度都要有开放意识。其次,是自身学习能力的提高,我们要求学生自主学习,教师首先要会自主学习。一个常年不读书、不看报、不思考的语文教师是不可能适应新要求的。再次,在更新自己知识的前提下,积极参与教育改革实验,改革创新教学方法,这是贯彻实施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

任何改革都不是一步到位的,它是一个不断完善发展的过程。新课程改革也不例外。作为一线的教师,在实践的欣喜中也发现了新课程标准在制定时的一些不足之处,这些应该引起所有关注教育和从事教育教学人的思考。

1﹑目标制订大一统,缺少层次。各地情况不一,学生差异很大,统一目标,不可能适合全体学生。如城市学校与农村学校,经济发达地区与山区学校等。因此,目标一元化,不利学生个性发展。

2﹑实践操作缺少必要的指导。课程标准怎样更有可操作性。它的实践性不强,因为很多目标是带前瞻性的,接受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的关系如何处理好,有待实践中不断完善。要把先进的理念落实到实践中去,还需要进行大量探索。

3﹑教师充电学习的力度不够不够。《语文课程标准》对教师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现代教师要彻底根除一桶水的陈旧观念,树立源流活水的思想。面对现实,迎接挑战,归根结底要加强学习和培训,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才能真正使课程标准落到实处、发挥实效。

4﹑教育评价尺度没有与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同步。落实新课程标准,必须改革固有的评价机制,评分、评估、评语相结合,结果评价和过程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结合定性评价。建立适应素质教育的评价机制,摒弃以考试为唯一尺度的做法和唯分数论的评价。努力使语文教学评价科学化、规范化、客观化。

俞可欣范文4

第一、教师的良好的业务素质是上好一堂课的重要前提和保证。我发现优秀的教师都有几个共同特点:1、口语流利,发音标准,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孩子对教学全过程的理解,才能让孩子学到正确的知识;2、善于利用多媒体,使孩子接触到的知识更立体,更直观,更生动;3、教态自然,表情丰富,在课堂上能营造轻松、愉快、活泼的教学氛围,富有艺术性;4、有扎实的英语基础知识和教学功底作为后盾,使得课堂更加充实。

第二、英语课件的精心制作,充分发挥了多媒体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本次参加讲课的教师所制作的课件都是用幻灯片制作的,都非常富有创意,既形象又生动。通过各种直观形象得图片来帮助学生加深对单词句型以及课文的理解,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牢固掌握。

第三、导入新颖,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导语设计巧妙、风趣,导入的形式也多种多样。课题的引入与各教学环节之间的衔接是课程设计的重点,各地老师都采用多种形导入新课,有的用图画、有的用当时的天气、学生对这些导入方式很感兴趣,注意力很集中。

第四、高效的阅读课模式。

大多数的老师都采用了大声朗读课文的方式,并呈现出阅读的方法及具体指导, 培养学生好的阅读习惯。而且每个阅读环节都设有一定的任务,有一位老师的设计很有新意,每个环节都给学生设定一定难度得任务,任务由易到难特别恰当,并指出了难度指数,使阅读步步深入,让不同水平的学生都得到展示,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得学生们读有所获。

第五、课堂体现了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这是新课标的重要特点,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通过听课我发现教师的教学理念都发生了转变,都树立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把整个课堂还给了学生,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注重主体参与,,并巧用本节课所学内容,激起了学生们对英语学习的兴趣,营造了宽松,民主,和谐的教与学的氛围,让学生真正成为了课堂的主人。

第六、重知识的运用。

俞可欣范文5

一、树立课程理念

树立语文学科的课程理念是新课程的语文课的指导思想。

新课程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全新的课程基本理念。课程基本理念是课程标准的基石,反映了该课程服务于时代要求,实现新课程培养目标的课改方向。语文课程基本理念应成为我们实施新课程,进行语文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提出四点课程基本理念: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2.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4.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经过一段实践,我们觉得语文课一定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语文素养:即在语文课程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内化汉语言的优秀文化成果,最终在学生身上养成一种涵养水平。语文素养的基本要点应包括:热爱祖国语文,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的态度,丰富语文的知识,发展语文能力,培养语感,养成良好个性等。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一个宏大的工程。

语文教育的基本特点:即语文课程的人文性、语文学习的实践性、语言文字的独特性。

语文课程的人文性。语文课程的人文性特点决定了语文课不能过分地进行理性分析,必须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和学生的情感投入,提倡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和独创的理解,还必须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

语文学习的实践性。语文学习的过程不在于传授系统的语文知识,而在于学生听说读写的实践活动。以阅读教学为例,《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种对话首先是学生的读书实践。阅读教学“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修订版《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所以,阅读教学的主要形式应是“以读为主,讨论交流”,一节课大部分时间应是学生的读书交流活动。当然,这种读书活动决不是简单地让学生自己去读书。教师应作为读书交流活动的组织者、促进者和参与者,要有层次地安排学习过程,进行必要的对话式的指导和讲解,使学生的读书交流活动有序、有质地推进。

语言文字的独特性。汉语言文字在世界语言系统中属汉藏语系的汉泰语族,它的总体特点是以形表义,音、形、义结合。因而语文教育不仅要进行理性分析,更要重视整体感悟。值得注意的是,《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它包含两层意思:一是不能从语文学科本身的知识体系出发构建语文课程体系。二是不能从语文学科本身的知识体系出发设计语文教学活动。

二、把握课程目标

把握课程目标,是上好新课程的语文课的关键。

新课程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规定了全面的课程目标,体现了课程功能的转变,其目的是实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课程目标是一个整体。三维目标互相联系,融为一体,在教学中统一在同一过程之中。很明显,新课程不是不要“双基”,但是新课程的“知识与技能”与传统教学的“双基”不同。

首先,传统教学老师传授的“双基”是系统的基础知识,而学生主要是接受、储存这种知识。这种“双基”知识的运用就需要进行基本技能训练。尽管十几年来我们强调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但是这种知识为本的“双基”并未改变。在应试教育愈演愈烈的今天,学应试的知识、练应试的技能、培养应试的心态成了时尚,“双基”成了升学的敲门砖。

新课程则不然。新课程需要的是学生“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这里,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前面有个定语“适应终身学习”,这就和传统教学的“双基”区别开来了。新的语文课程不再是系统的语文知识的教学内容和单纯的基本功训练。新课程的语文教育提出教学的开放性和生成性,注重学生的兴趣和体验,注重学生的经验,注重学生的实践与探究。这正是终身学习所需要的。

其次,“学习”这个词的本义不仅是对前人经验的继承,更是学习者自己发现、探索的实践活动。

传统教学过分强调接受学习,学习以书本为主、以认知为主、以获得间接经验为主。尽管这种学习保证了人类文明高效率的继承和发展,功不可没,但是这种学习却是以牺牲个体的直接生长体验为代价的。学生在获得“浓缩果汁式”知识的同时,失去了成长过程中所必需的直接经历和体会,失去了人类发展取之不竭的动力——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失去的是生命的丰富性和完整性。这种传统的学习已丧失了学习的基本内涵——实践性。

新课程改革坚持学习的实践性观点,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的过程,无论新知识的获得或是现成知识的掌握,都离不开学习者的积极参与,离不开认知主体的活动。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实质上是一种探究的过程、选择的过程、创造的过程,也是学习科学精神、创新精神,乃至正确世界观逐步形成的过程。因此,本次课程改革使我们在信息化的基础上回归“学习”的本义,让我们的学生不仅仅用接受的方式学习,更多地是在发现、探究的实践活动中学习,学习生活的知识,学习生存的技能,学习生命的意义。这也就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1世纪国际委员会提出的终身学习的内涵: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

语文教育过程中,教师应根据课程目标,教材内容及学生实际(生活、经验)制定出具体的可操作性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对学生的学习有定向、激励、调控作用。教师要善于将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的学习目标,激起学生对达到预定目标的强烈愿望,从而积极主动地学习。

教学的本质是一种“沟通”与“合作”的活动。在教学过程中,不只有教师预设的文本,而且有在师生互动、学生互动中生成的文本。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经验和需求是重要的。新课程不再是“学生适合教师的教学”,而是“教师创造适合学生的教学”。因此,预设的教学目标不应是固定不定的,而应该是开放的、生成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根据学生的经验和需求,及时调整教学目标。

三、开放语文课程

开放语文课程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新课程的语文课的一个重要标志。

开放性的语文课具有显著的时代性、社会性、全程性、实效性。

开放语文课程,要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开放设计;要包括语文学科课程,也包括语文活动课程和语文综合学习课程;要不局限于课本、教室、校园,还应与社会、家庭、学生生活相沟通;要求教师、学生与文本之间交流、互动,强调师生对课程、教材、教法的意义重建;要根植现实,面向未来,还应密切关注社会信息化的进程,推进语文课程的变革和发展。新时期的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的、变化的、发展的、有活力的。

四、改变学习方式

改变学习方式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新课程的语文课的核心任务。

传统教学主张课堂为中心、课本为中心、教师为中心,是一种“目中无人”的教育,是“大批量”培养规格化人才的教育,强调的是对受教育者的直接塑造和改变。对学生来讲,这种教育采用的是一种单一的、被动的学习方式。这种教育的教学忽视情感,忽视创新精神的培养,造就了大量“高分低能”的学生,不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

我们过去的教学改革,尽管也强调学生为主体,但是到了具体教学上,考虑的还是教师怎样教,结果还是教师牵着学生走的所谓“主体学习”。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学生的自主学习应该是:

爱学习,体验学习的快乐。

积极参与学习过程,在教师的帮助下,和同学们一道在自己的学习实践活动中学习。

学语文,就应该是学生自己学习识字写字,自己学习读书,自己去进行口语交际,自己学习写作文。以阅读教学为例,阅读教学的过程应该是在教师的组织下,学生有层次地读书,由“读通”到“读懂”再到“品读”。正如课程标准提倡的“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得到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在学习过程中,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在解决问题中学习。

无庸置疑,过去我们在学法指导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有两个偏向:一是具体情境下的学法指导多,一般情况下的学法指导少;二是教师教给学生统一的学法多,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法方法少。这两个偏向要注意纠正。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学习群体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学习”。

课堂教学中要根据教学内容和目标来进行合作学习,而不是任何情况下都要合作学习。要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习,这包括合作学习的组织及学习活动。学习任务要明确。小组中每个成员都要积极参与,为完成共同的任务组织活动,积极交流、沟通,互相支持、互相配合,还应有必要的让步。还要学会学习别人、赞赏别人,在共同活动中进行评价。

探究学习,是指学生独立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获得自主发展的学习方式。

探求是人类的本能,求知欲是人类本性中最大的驱动力之一。探究学习正是适应人类的探求本能、发展每个人的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的一种学习方式。

传统教学以学生的接受学习为主要学习方式。这次课程改革倡导新的学习方式,就是要让学生在已习惯的接受学习之外学会探究学习。

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人格,尊重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这是探究学习的前提。天底下没有一个不爱求知的孩子。青少年为探究提出的任何问题和答案都是有他们的逻辑和道理的,有价值的,哪怕是“鸡毛蒜皮”的问题。

要鼓励和帮助每一个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寻找答案。

要鼓励和帮助每一个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尝试不同的方法,摸索适合自己获取新知能力的途径。这种“新知”可以是对所有的人都是新的,也可以只是对自己是新的,对别人并不新。

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世界上的事物是复杂的,因此学生探究的答案可能是多种多样的,有的还可能是错误的。探索的经历和体验对学生的发展是有意义的,错误对学生的学习也是有意义的。我们不以成败论英雄,关键是“我经历了,我努力了”。

当然,探究学习并不是在所有语文学习过程中都是必需的。我们的提法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根据教学的需要,决定是否进行必要的探究学习。

五、关注课程评价

关注课程评价是新课程的语文课的重要内容。

新课程的评价不再仅仅是为了甄别和选拔,不再仅仅是得一个分数。评价的目的是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改进教学。

评价内容应多样化。除关注学业成就外,还要重视学生多方面潜能的发展,尤其是要关注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评价标准既要体现对学生的基本要求,也要关注学生个体的差异以及发展的不同需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用一句形象的话来说就是:“评价——多了几把尺子。”

评价方法要多样化。评价方式应灵活多样。评价不仅要注重结果,更要注重过程,使学生成长的过程成为评价的组成部分。

评价的主体应是多元化的、互动的。要改变单一由教师评价学生的状况,使评价成为教师、管理者、学生、家长共同积极参与的交互活动。

日常评价是与教学活动同步的最经常的评价方式。新课程要做好日常评价的改革。

语文课程标准所规定的课程目标,是日常评价的评价标准。教师要根据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结合教学实际,制定具有可操作的教学目标,作为日常评价的目标。

语文课的日常评价应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1.学业评价与非学业评价。新课程不是原有的学业评价再加上几项非学业评价项目。二者是一个整体,应统一在同一个过程之中。

2.激励性评价与一味表扬。激励不等于表扬。表扬只是激励的一种方式,恰当的批评也是激励。一味表扬不利于学生成长。发展性评价强调评价过程中评价主体间的互相关怀、互相协商、沟通、理解和让步。激励性评价有利于这种充满人文关怀评价的实施。

3.无错误原则与纠正错误。无错误原则是对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学习兴趣而言的,决不是不纠正错误。问题在于我们用什么态度来纠正错误,用怎样的有利于学生接受的方式来纠正。

4.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新课程的评价注重纵向比较,让学生自己和自己比,从而认识自我,体验成功。新课程评价将使每一个学生都成为成功者,促使他们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选拔性考试则是另外一回事。

5.物质奖励与内部奖励。物质奖励不能滥用。在学习中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感受学习的快乐、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获得内部奖励。与此同时,适当给予必要的外部奖励,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有利于形成爱学习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6.关注划等与关注反思提高。划等需要,反思更重要。反思是一种重要的学习策略,学会反思,终身受益。

俞可欣范文6

文本是指课本和辅助读本,课堂教学的依托,也是学生学习语言、陶冶情操、进行人文感染的载体。教师要想上好语文常态课,首先要做好文本解读工作。那么,应该如何解读文本呢?笔者认为要做到“三读”。

1.初读。顾名思义,就是在教学开始前,学生初步阅读文本。在这个过程中,没有教师的指导和讲解,学生只是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进行阅读,在阅读中去感知、领悟、体验文本内容、作者的所思所想。初读时,学生在第一时间对文本的解读奠定了他们对文本的理解程度,学生据此规划课堂听讲的落点,并在教师讲解时不断生成理解与自我理解。因此,语文教师在课前要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进行自主阅读,并尊重学生的亲身体验,不轻易否定他们的对文本的原始理解,使学生带着这种原初理解,去感悟教师在解读文本时呈现的新的意义。

2.细读。即细细地解读文本,语言文字、篇章结构,人物形象、特点个性,甚至每个细节描写都要详细解读,最重要的是在解读中感悟。学习语文课程,不仅要学习语文知识,还要熏陶情感,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在细读的过程中,学生根据教师的讲解,会进一步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体验,进而感悟文本,对初读时形成的原始理解进行修正,并从中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感悟是很微妙的东西,有深有浅,尤其对初中学生来说,生活经验不足,形象思维处于主导地位,在文本阅读中,得到的往往是肤浅的感悟。所以教师在对文本进行解读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去领会、感悟,这个过程可能需要几分钟,也可能需要几个小时、几天,甚至更长时间,但要相信,只要方法得当,功夫用得深,学生的感悟一定会得到进一步升华,进而获得新的生命体验。

3.创读。即创造性地解读文本,也就是多元解读文本。“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的学生对文本有不同的解读。倪文锦教授主编的《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提出:“文本有确定的一面,也有不确定的一面,教学过程中往往注意了确定的一面,而忽略了不确定的一面。”教师受成人思维和惯性思维的影响,看问题有时反而不会那么全面。初中学生的特点是思维活跃,虽然他们的思想通常不是很成熟,但不能否定的一点是,学生往往会看到教师忽视的方面。因此,教师在解读文本的时候,要尊重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抓住他们思想的闪光点,进行深层次引导,使他们多角度解读文本,创造性地解读文本,在文本阅读中创新、发展。

(二)做好语文课堂教学工作

一堂好课不在于形式多复杂,也不在于向学生传授的知识多庞杂,而是应力求做到扎实、简单、高效。

1.课堂教学要力求简单。简单不是空无一物,也不是一带而过,而是教学内容要简约,该略讲的略讲,该精讲的精讲,重点突出,条理分明;教学语言要简洁,做到精练、准确、生动。每篇文章都有它的中心点,由点及线,由线及面,只要抓住了这些关键点,就能很好地感悟和把握文本,对文本进行解读,上好一堂课。这些关键点是:文章的题目,起统领全文的作用;首尾段,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揭示中心思想;过渡段,承上启下,对上文进行总结,对下文进行概括;中心句、关键词语,揭示内涵,表明作者意图,流露作者情感。

2.课堂教学要力求扎实、高效。初中语文教学的一项基本任务是,教授学生基本知识。语文的基本知识包括字、词、句、段、篇等,初中语文侧重教授学生词语和句子。中国的语言文字博大精深,不同的语词、不同的句式、不同的语序往往表达出不同的意味。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词语、句子的教学要力求扎实、高效,对于文中的佳词妙句要进行详细解读、细致品评,使学生领会语言的精妙,以及潜藏的意蕴和情味,从而对语言和语境有所感悟。

相关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