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珍惜为话题的作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以珍惜为话题的作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以珍惜为话题的作文

以珍惜为话题的作文范文1

他,中山大学硕士毕业。四年前,手握几份让人艳羡的工作,他却最终放弃到大型国企上班的机会,选择到少林寺“就业”。他的工作有些神秘,大部分时间都待在寺里,却不是出家人;他执掌少林寺“武林秘籍圣地”藏经阁(少林寺图书馆),又时常接待一些大人物。近几年,他亲身经历了许多有关少林寺的舆论风波,处理危机的公关能力日渐显露,殚精竭虑地维护着少林寺品牌。他就是少林寺的“研究僧”朱炳帆。

“根据调研,我发现少林寺的文化产业非常薄弱,这也是我决定来少林寺工作的原因之一。它有足够多的空间、足够大的平台让我学习。”就这样,朱炳帆辞掉了已经签约的中国电信的工作,在少林寺一待就是四年。在寺里,少林寺的品牌公关是他的工作内容之一。他要向外界展示真实的少林寺和少林寺的出家人,有效地传播少林文化。有媒体采访或拍摄时,朱炳帆有时会全程陪同,协助调度工

请“站着”追星

【万能素材】

韩国男星朴施厚复出后的第一站是中国上海。看着虹桥机场接机处仍然人山人海的盛况,让人不禁感慨朴施厚“魅力依旧”,更让人感叹中国的粉丝们实在是太过“宽容”了――朴施厚是有名誉污点的人,在韩国基本不可能东山再起,而在中国却能“涛声依旧”。

为什么像朴施厚这样在本国混不下去的人,在中国仍有市场?为什么李敏镐、金宇彬在本国谦逊有加,来到中国却极其傲慢?为什么奥利沙文在英国接受采访时不敢吸烟,在中国却公然吞云吐雾……这些摆在台面上的“双重标准”,我们不仅视而不见,反而笑着接纳。想必,正是因为中国粉丝的“宽容”,正是因为中国粉丝的“低到尘埃里”,才让那些海外明星在中国挣了钱,却全然没有对“金主”的半点尊重。

追逐偶像,是年轻人青春期的权利,但追逐也应是有原则的。中国年轻人,喜欢偶像可以,但请作人员,安排日常行程,商量采访内容,俨然少林寺的“新闻发言人”。

【素材解读】

席慕蓉说:“生命是一条奔流不息的河,我们都是那个过河的人。”的确,我们的生命,就是一条不断地向前奔流的河,绕过高山,走过平原,穿过草地,越过山涧……一路向前。行走在人生道路上,我们笑看窗外花开花落、叶荣叶落,静观天外云卷云舒、风停风起……我们经历了太多的悲欢离合,学会了忘记该忘记的,铭记该铭记的,珍惜该珍惜的,放弃该放弃的……

【适用角度】

角度一:从朱炳帆喜欢少林寺的工作,在少林寺一待就是四年的角度,可以运用到以“做自己喜欢的事”“兴趣”“热爱”“位置”“幸福”等为话题作文中。

角度二:从朱炳帆在调研之后,发现少林寺的文化产业有很大发展空间的角度,可以运用到以“抉择”“自我价值”“展示自我”等为话题的作文中。

角度三:从朱炳帆放弃大型国企而选择到少林寺工作的角度,可以运用到以“放弃”“得与失”“精彩”“智慧”“收获”等为话题的作文中。“站着”喜欢。你有“态度”,他才会“看重”你,不然,一味“包容”,“人傻、钱多、速来”只会变本加厉地上演。

【素材解读】

大千世界,光怪陆离,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综合分析,把握全局,才能紧紧抓住时代的命脉,让一切发展都掌控于心中。不要因为身处一个花花世界,就让自己的灵魂无处安放。在我们的内心深处,一定有一个灵魂,在指引着我们的情感、心智,甚至命运。我们要不断地丰富自己、健全自己、完善自己、强大自己……我们的灵魂,是我们的另一颗心。

【适用角度】

角度一:从那些盲目追星的中国粉丝的角度,可以运用到以“理性”“严谨”“稳重”“生活之美”“精彩”等为话题的作文中。

以珍惜为话题的作文范文2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话题作文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4-0102-02

1 认真审题是写好话题作文的前提

审题,就是详细弄清题目的含义和要求。审题是作文的一项基本功。许多学生认为话题作文不存在审题,认为只要围绕材料的大致意思就可以了。其实这是不正确的,话题作文需要认真审题,我们不可等闲视之。

“先看话题,后看材料”这是因为“话题作文”审题立意的中心是话题,不是材料,也不是提示语。许多同学在审题时出现偏差,就是这个原因。如:以“共享生命”为话题,许多同学在审题时发生了错误,写偏了题。他们围绕“提示语”中“生命”做文章,写成了:珍惜生命、讴歌生命、生命的意义等,没有看到话题中“共享”一词的“题眼”作用,没在“共享”上做文章。

话题作文的话题,一般都是一个词或短语,话题的字越少,说明外延越大;反之字越多,外延就越小。字多的话题,观点比较明确,容易下笔。字少的话题,可在话题前加上一定的限制语,来缩小其外延。故审题时首先要准确地把握其内涵和外延,明确选材范围。如话题“初三生活的烦恼”,它是一个偏正短语,在“烦恼”前冠以“初三生活”,不仅是为了缩小“烦恼”的外延,更是为了丰富和深化“烦恼”的内涵。如写“初三生活的趣事”,“初二生活的烦恼”,等,就不符合题意了。

2 “拟好题目”是写好话题作文的基础

题好一半文,题目犹如文章的眼睛,它可以洞悉文章的灵魂,新颖独到的题目,可以引人入胜,发人深思,使内容丰富多彩,从而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话题作文也和其他非命题作文一样,一定要拟好题目,那么如何拟好题目呢?现在,以“书”为话题,介绍几种常见的拟题方法:

(1)加词法。所谓“加词法”,即在话题的前面或后面尽可能多地加上一些修饰、限制、补充性词或短语,将宽泛、抽象的话题具体化、形象化,再选择自己熟悉的方面确定写作范围和作文题目。如:《谈读书》、《书是我的挚友》等等,这种方法可使话题由大化小,避免了出现“下笔千言,离题万里”的现象,利于学生把握文章的重点。

(2)想象法。引导学生由所给的话题想象开去,让学生的思维在虚幻的世界里自由翱翔,从而拟出新颖独到的题目。如 《假如世界没有书》、《22世纪的书》等等。指导学生用想象法拟提,既训练了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又活跃了课堂气氛,同时也使写出的文章富有新意,读来令人耳目一新。

(3)拟人法。就是指导学生把所给的话题拟人化,拟出人性化的题目。如:《书与笔的对话》、《书的自白》等等,这样的题目使文章生动、形象,引人入胜。

(4)悬念法。即指导学生巧设悬念,拟出能充分激起读者兴趣的题目来。如将以上话题拟为:《书中这样说》、《你同意书中的观点吗?》,这样的题目颇具悬念,能使人产生不读不快之感。

除此之外,还可用引申法,引用法拟题,即分析话题的引申义,由引申义来确定作文的题目。或引用与话题有关的名言、诗词等加以变更作题目。

3 选好文体是写好话题作文的关键

话题作文的主要特点之一便是“文体不限”,打破了命题作文规定体裁的单一要求,让学生有广阔的选择余地。但 “文体不限”不等于 “不要文体”。因此,在话题作文的文体选择上,变随意为理性,变无序为有序,变不自觉为自觉,准确地选择好能整合自己智能优势,充分展示自己写作才能的文体,是写好话题作文的重要基础。

3.1 结合自身优势、扬长避短:文章是写作主体与客体互动的产物,面对同一话题的作文,作者主体素养的高低对文章的成败往往起决定作用,但主体素养千差万别,体现在作者的理想情趣、性格气质、学养专长、生活阅历等许多方面。

文本天性,所以宜顺性为文。性格与文体的对应选择也是相对的,后天的学习,可以使人移情更性,也可以使人擅长多种文体。

3.2 正确理解题意,因题选体:这一点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审题准确,切合题意,而不仅仅是“符合题意”或“基本符合题意”,更不能偏题;二是在正确审题的基础上,确定主题,然后根据主题的需要和作者主体的优势,选择恰当的文体。如果想直陈观点,发表见解,宜采用议论文;如果要针砭时弊,激浊扬清,宜采用杂文;如果要抒发感情,情理交融,宜采用散文;如果要写叙事,借事明理,宜采用记叙文体。总之,以最能表现主题为选择文体的基本原则。

4 构思上以小见大,立意上创新是写好话题作文的核心

话题作文的话题,范围一般是非常宽泛的,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构思、选材上下功夫,尽量做到以小见大,于“一点水中见世界,一粒沙里说乾坤”。文章要想出新、立意必须新奇。

以珍惜为话题的作文范文3

屠格涅夫说:“人生之最美,当是一边走,一边捡拾散落在路边的花朵,那么,你的人生,都将芬芳美丽。”走得太快了,四野的花朵就一朵一朵地消失了;遍地的草叶,就一片片地黯淡下去。在岁月的堤岸慢慢走,轻嗅草长的幽香,慢慢走,静听花开的声音……请以“在岁月的堤岸慢慢走”为话题作文。

要求:

1.立意自定,题目自拟。

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得少于600字。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人名和校名等。

【名师解读】

2015年日照卷的命题又有新的变化,继2013年命题作文“含泪的微笑”,2014年半命题作文“第一次_______”之后,今年又回归话题作文,且用屠格涅夫的名言引出,以“在岁月的堤岸慢慢走”为话题,倡导“慢生活”意识,对朝气蓬勃、青春昂扬的青少年来说,略微有些难度。

从内容上看,这一命题的关键词为“慢慢走”。“慢慢走”既指步子的频率,也指人生的态度。漫漫人生路,只有不停地经历着,不断地感悟着,慢慢走着,渐渐沉淀着,才会变得越来越精致,越来越明媚,越来越温婉优雅。因而这一话题的目的是倡导考生能秉持正确的生活态度,养成恬淡优雅的生活方式,提升生活的品位和质量。

话题作文标题拟订很重要。标题抢眼,能够赢得青睐。很多考生不注意这一问题,或直接照抄话题,或过于简单拟题,都失去了赢得好感的机会;在情节上很多考生忽视了“慢慢走”这一关键点,理解为单纯地慢慢走,缺乏诗意的建构,立意也不够高大上;话题富有诗意,因而唯有语言出彩,作品才能出众,很多考生语言苍白,平铺直叙,自然不能赢得高分。

【写作思路】

(1)关注自我,即以“我”为主体,展现“我”从“快走”到“慢慢走”所感受到的爱,体验到的生活等。

(2)关注他人,即“我”与他人之间的关系。某人“快”或“慢”的生活得失,给“我”启发,让“我”懂得了“慢”却能致远。

以珍惜为话题的作文范文4

1、重说复点 一考生在以“个性”为话题的写作中拟题《冬的个性》,主体部分出现“我爱冬。冬,是圣洁的象征”、“我爱冬。冬,是一位可敬的严师”、“我爱冬。冬,是孕育春天的摇篮”等段首句。结句又一次作点击:“我爱冬。我爱冬的圣洁、严厉和无私,我爱她那独有的个性!”“我爱冬”反复出现。读罢。读者如欣赏戛然而止的优美旋律,会沉醉于作者爱冬的深情中。

2、由叙生情 如果说渗透于叙事中的感情是暗流潜水,那么结尾处的抒情则是由此汇成的巨波大浪。某地中考作文题是“当我面对……的时候”,一考生在题中填上“征服”两字,运用寓言形式,用第一人称“我”代替英勇不屈的小蚂蚁,叙写“我”对“可恶的小男孩”种种置“我”于死地的暴行作顽强抗争的过程,作者的爱憎态度暗伏其间。至结尾,蕴蓄的感情终于爆发:“那个小家伙,他愚蠢地以为能征服我这个渺小蚂蚁,他却不知道,对自由的渴望和对生命的希求是无法用暴力熄灭的火焰!”看,“小家伙”、“愚蠢”等词强烈地表达着“我”对暴虐者的嘲讽之情,用“火焰”设喻,又倾泄着何等强烈的对自由和人生执著追求的感情!这样的由事生情,达到了事、情、理的谐合。

3、由此及彼 言在此而意在彼,这是立意的拓展、升华,须靠“点化”这根魔杖。一考生在以“改变”为话题的写作中拟题《耳朵“挑食”》。运用比拟法写耳朵“吃软不吃硬”、“吃麻不吃辣”、“吃肥不吃瘦”等三大变化,然后这样结尾:“如果耳朵变得更加会‘挑食’,恐怕真话要销声匿迹了!”原来,作者言在“耳”而意在人,言在耳之“挑食”,而意在批判社会现象――对媚上欺下、独断专行、见钱眼开等不良风气的针砭和对“真话”日见失落的忧虑。这种由此及彼、由小到大的笔法,显示出作者敏锐的洞察力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4、“点”中逆转 这里用作“点化”的,可以是议论,也可以是叙述,关键要出人意料,急转直下。湖南益阳市曾考全命题作文《感激》,有位考生写了患绝症的舅舅与舅妈之间动人的生活故事,插叙中曾出现舅舅患病前舅妈说过的一段调侃话:“你舅舅就知道贫嘴,一个空话匣子,从没见他写个只言片语,老了连一封可以翻看的情书也没有。”结尾处写到舅舅终于溘然长逝,作者没有就此打住,而是出人意料地“点”出以下内容:“舅舅死后第三天晨报上,我们看见了舅舅的‘情书’,登在‘征婚启事’栏里,用醒目的黑体字:‘吾妻。32岁,我以与她生活过5年的经历作证,她是最好的伙伴,是本人此生遇到的至宝,本想一生一世悉心珍藏,无奈天不遂人意,我将先她而去,谁能替我好好珍惜,我在天堂将感激不尽!’舅妈捧着这封情书,泪水直流。”这是叙述和抒情的双重点化,离奇而不失生活真实,既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由爱妻而荐妻与人,看似一百八十度大转弯,实则正是爱得真切、深沉的特殊表现形式,这种起逆向陡转作用的点化技法,新奇而充满魅力,值得借鉴。

以珍惜为话题的作文范文5

半命题作文是作文考题的一种常见形式,由于其处在“命”与“非命”,“限制”与“非限制”之间,考生对题目还具有“一半”,甚至是“一多半”的自主选择权,自主发挥、自由驰骋的空间还相当大。此外,有的话题作文其“话题”本身就包含了太多的“半命题元素”,实际上可称为“准半命题作文”,如以“感悟”、“渴望”、“珍惜”、“关爱”等为话题的作文,考生只需在“话题”前后补上一个巧妙新颖的词或短语即可动笔成文。

由于半命题作文有“限”的一面,考生中最常见的毛病便是拟题雷同。拟题雷同的现象在半命题作文中十分突出,写出的作文“撞车机率”也相当高。比如,半命题作文《难忘的》,极易雷同的拟题是《难忘的一天》、《难忘的假期生活》等,相当多的考生似乎只有“一天”、只有“假期生活”是“难忘的”;写《当我面对的时候》这一半命题作文时,题目拟为《当我面对挫折的时候》、《当我面对成功的时候》的作文便会成批出现,要“面对”的似乎不是“挫折”就是“成功”。试想,思维闭塞,缺乏创新,都是按照同样的思路去命题,岂有不出现“千人一面”、千“空”一“词”的拟题雷同现象!

其次是拟题宽泛,难以下笔。以《感悟》这一半命题作文来说,《感悟大自然》、《感悟青春》这类既无新意、涵盖范围又过大的拟题比比皆是,要“感悟”的惟“大自然”、“青春”是大。显然,拟出这样的题目,写起来不易把握,只能泛泛而谈,要写深写透很难,且不说内容的创新,连“标题”这一被称为作文的“第一张示人的面孔”也未能画好,实在可惜。

再次是考生对原题“补词”的随意性。半命题作文的拟题之所以会出现上面提到的“一窝蜂”的拟题现象,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不少考生看到半命题作文题时,不能根据所选材料确定一个最佳的词语或短语来将题目“补充完整”,也就是不能很好地将“选材”与“补词”同时加以考虑,而是匆匆提笔信手“补词”,前面提到的在半命题作文《难忘的》、《当我面对》后补上“一天”、“假期生活”和“成功”、“失败”这类词,不难看出“补词”的随意性。

总之,考生在拟题时不能充分利用半命题作文具有的“自我命一半题”这一有利条件,因“势”利“导”,仅仅着眼于内容是否“好写”,是否“耳熟能详”,而不是是否“写得好”,是否“能出新”,这种“先天不足”,势必导致自己拟的题目反“将”了自己“一军”,不是所拟题目限制了自己的手脚,思路打不开,就是拟题涵盖宽泛,想写的内容太多,不知从何入手。

个性化,是创新思维的一个最基本特征。半命题作文获得高分,固然像其它形式的作文考题一样,取决于考生的作文是否有多个“亮点”,是否张扬了个性,而拟一个切旨、切体,又求真、求趣的“亮丽”标题是十分重要的。拟标题,是考生遗词造句、概括能力等语文素质和能力的重要体现,要拟出富有创意的标题,必须打破惯有的思维定势,积极进行发散思维、逆向思维,必须多方位、多角度“出击”。常见的有如下几种拟题法:

一、具体事物拟题法。这种以具体事物入题的方式可以以小见大,使选材新颖具体。如上面提到的半命题作文《难忘的》,可填上“一条红丝带”,叙写关爱他人,关注生命的动人一幕;《当我面时候》,可填上“那片绿叶”,托物言志,抒写自己愿做绿叶、无私奉献的情操;也可填上“那座荒山”,呼吁绿化荒山,爱护家园,加强环境保护。此外,像《我好想早点结束这堂课》、《我好想有一个温暖的家》、《寻找爱的猪》等,均为具体事物拟题法。

二、抽象事物拟题法。这种拟题方式是化具体为抽象,便于抒写自己内心复杂的情感。以《当我面对的时候》为例,可以《当我面对虚荣的时候》为题,敞开心扉抒写自己对心灵的拷问;可以《当我面对他*的唠叨的时候》为题,叙写自己对母爱的独特感受。《感悟》则可以《感悟初三生活》为题,抒写对紧张、忙碌的“冲刺阶段”的学习生活的种种体验;可以《感悟春天》为题,豪情满怀地谱写充满勃勃生机的春的乐章。此外,像《寻找心灵的伊甸园》、《寻找人生的方程解》、《我好想有一片蓝天》等用的也是此种拟题法。

三、特定情景拟题法。这种拟题方式新颖别致,能创设一种特定氛围,给人一个让思絮飘逸、遐想的空间,极易引发人们丰富的联想。如《我好想再看你一眼》、《我好想当一天老师的“好学生”》、《当我面对心灵的抉择的时候》、《当我面对寒风凛冽的时候》、《我梦见范进参加中考》、《我梦见妈妈下岗》等标题采用的便是此种拟题法。前面提到的《当我面对的时候》这一半命题作文,若一定要选“成功”或“失败”的作文材料,采用特定情景拟题法,将题目拟为《当我面对掌声响起的时候》、《当我面对鲜红的“58分”的时候》等,便会获得另外一种奇妙的效果。

四、特殊符号拟题法。此法是借用数学、物理和化学等学科特殊符号或公式来拟题,适合于涉及几种因素、内容上相互关联的作文。这类标题的作文在行文中必须恰当地体现公式符号与社会现象、某种道理的契合点,使形式和内容统一。如以《当我面对“?”的时候》为题,来表达自己对社会上种种时弊的质疑;以《当我面对“A”、“B”、“C”的时候》为题,抒写自己对学习英语的乐趣和享受;以《当我面对“1”(哆)、“2”(来)、“3”(咪)的时候》为题,抒写自己对立音乐的感悟。此外,《我好想得到一个“A+”》、《感悟8—1>8》、《明天,我飞向β行星》等,这类题目形象生动,醒人耳目。

以珍惜为话题的作文范文6

关键词:语文课堂;人文精神;影响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3-0051-02

当今社会是人性化的社会,强调以人为本,重视人的个性的健康和谐的发展,这种以人为本位的人文主义社会发展观越来越明显地改变着人们的价值意识和社会行为模式。教育作为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在帮助人们解决显示的生存问题上的基础上,理应承担起提升人、发展人、解放人的崇高历史使命。因而,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人文素养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我们在语文教学活动中要挖掘其人文底蕴,创设育人环境,有意识、有计划地结合语文知识的传授,语文能力的培养,实施人格教育的活动,引导学生注重文化内涵,追求美好的人生,塑造他们健康的人格品质,促进他们全面和谐地发展。

1.教学内容要关注人文精神

语文教学,应该教给学生初级的审美体验以培养同情、怜悯、血性和良心。北京大学教授钱理群说:"我们所谈的个体生命指的是一个个具体的生命个体,一方面是具体的你我他,另一方面也指向所有的人,这里包含着一种'博爱'的观念,整个人类的生命都与我有关,甚至扩展到对人类以外的整个宇宙的关怀。"选择的作为教学例子的文章应侧重人文精神,并对学生加以引导。文章有两种:一是知识型的,教会你表达;另一种就包含了审美的感情,以高尚的情操影响人的一生,我们在教学中应该重视这个方面。单纯的描写,如游记也需要;但更应注重那种可以培养人文精神的选文,使学生既学会知识,又陶冶情操。我们必须用人文精神的眼光对汉语文传统进行重新理解,那种以割断文化根源、消除民族个性为代价而实现的现代化,必然是一个失去遗传功能的"骡子文化"。因此,我认为语文课中必须要有古典诗文课和当代文学精品课。中国古代文化在整个世界人类文化史上占有光辉夺目的一页。比如,儒家道家法家墨家是中国古代的四大主要思想流派,其思想内涵博大精深,其文学价值弥足珍贵。然而翻开现行中学语文教材,惟独难见墨家的作品,应该说墨子不仅在思想上有成就,在科学上也颇有建树,如"重力的发现""平衡静力学的发现""切线的发现以及弹性力学"等,其文章在先秦也颇有特色:主张尚质、反对尚文,因而墨家的文章有一种平易近人、娓娓道来的风格特色,阅读墨家的作品,有利于学生思想的陶冶、尤其是科学精神的树立,所以,要真正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墨家的作品也是必读之一。

2.阅读教学,力求要让语文贴近学生的心灵世界与情感世界

好书美文既能启迪智慧,又能滋补精神,优秀的文学作品是社会的镜子和时代的良心,学生多看这些作品,不仅是一种艺术享受,也是一种美的熏陶,更是对社会的一种考察,所以,要用有文化品位的精品读物,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校园文化活动,营造人文教育的浓郁气氛,使现代语文阅读教学成为学生情趣盎然的精神家园。教师要牵引学生的灵魂沉浮于字里行间,让心灵浸染着墨韵书香,使学生在同文本真真切切的畅谈中,获得青春激情的勃发和对生命的感悟,让语文贴近学生的心灵世界和情感世界。

语文课文中有大量的思想性极高的古今名篇,也不乏文笔犀利,思想深邃的历代佳作,关键是我们如何利用这些材料,我们要将作品中所蕴含的生命形态、情感形式有机地融入、转化到个体的审美体验中,才能让学生领悟到作品中所充溢的生命的鲜活和质感。教学诗歌,是"对人类灵魂与命运的一种探讨或者诠释"。那样自然质朴、毫无造作,那样胆大率直,不加掩饰的真情深深打动,这种真情穿越几千年的历史烟尘拨动了一个个现代人的心灵琴弦。教学散文,是对语言所漫润的情感的体悟。如《荷塘月色》,学生可以欣赏如诗如画的景物描写,品味直抒胸臆的言语形式,把握"另一个世界"与"这一个世界"的情景反差,让人生的无奈、生命的压抑作为本文的题旨,使学生在灵与肉的碰撞中会心地进朱自请那有着"最完整的人格"的生命之中,油然生出百读不厌的感受。教读小说,是启发学生对现实人生的冷静思考。

优秀的文本需学生潜心揣摩,生活教人求真,解读文本应该符合生活本真,只有如此,课内课外才能相得益彩,在讲授唐宋诗词和家教文等古典文献时,我们不是满足于向学生补充一些作品,而是花费较多的时间向学生介绍有关背景知识和一些作家的生平思想。让学生了解李杜、韩柳、欧苏……他们曲折坎坷的经历、忧时济世的热情、傲岸不羁的性格、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卓越不凡的才智识见、彪炳千载的文学创作,让他们知道苏轼不仅有丰富多彩的文学创作代代转诵,光照千古,而且也是曾经生活在我们这片饱经忧患的土地上的有着自己的喜怒哀乐的活生生的人;他曾蹲过监狱、惨遭非人的折磨,他曾一贩再贩,浪迹天涯,他滴居黄州,忧谗畏讥,他泛舟赤壁,浩歌江东,他关心民瘾,兴修水利……。只有这样,才能充分挖掘语文学科的人文底蕴,才能使学生的心灵一次有一次地感到震颤。教授现代文时,也应尽量地从人性的角度把握文章,并联系具体的社会实际。

3.作文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精神和健康的人格品质

作文其实就是说话,作文与做人是密不可分的。古人说:"心生而里,言力而文明,自然之道也。"鲁迅先生说,作文"固然要有精热的技巧,但更须有进步的思想与高尚的人格"。可见,在作文教学中,首先要培养学生的人文关精神,应到学生开括胸襟,学会关怀,找到写作的内在力量。一次成功的写作往往是热情参与的结果。如果学生精神世界过于贫瘠、过于匮乏的,不关心人与自然的状况、价值、命运,人的情感如何变得丰富、博大?没有兴趣、激情,以困惑、敫,又怎能拿出文质兼美的文章?司马迁总结过.圣贤发愤著述的事例,更出与切身体验,深刻指出,大抵经历过波折,"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人们才会有一种力量,拿起笔来写作。"愤"是写作的巨大推动力,但说到底,这种兴许还是发源于关爱。比如我们为什么会激扬文字,借助笔墨,"代草木立言,为河流清命"?因为我们知道,关怀它们就是关怀人类自己,草木被滥砍滥伐,河流、水源被污染,我们的生存质量也会随之降低。

此外,教师在作文的内容的安排和形式的设计上也要下一番工夫,不管是命题作文、材料作文还是话题作文,都要注意贴近生活,要有很强的时效性和现实针对性,尤其注意要尽量拓展学生的作文领域,使他们的作文内容涉及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在介绍司马迁、曹雪芹、鲁迅、钱钟书等古今大家所以能留下旷世之作,除了他们内心深有感触外,就在于其深厚的文化积淀以" 腹有诗书气自横"为题作文,将学生的视野引到文化传承、文化积累的领域;在组织学生观高科技产品、先进武器装备、预示世界未来发展 趋势的演示模型后,以"几年后的我"为话题进行作文,将学生的视野引到最新科技和想象创意领域;在观看了一组沙尘暴袭击、珍惜动物濒临灭绝、全球气候变暖等新闻报道后,以"我们的家园"为话题,将学生的视野引到人和自然、环境保护领域;在美侦察机撞毁我军用飞机、日本纂改教科书事件后,以"美国(日本),我想对你说"为题作文,将学生的视野引向社会现实人生领域……我们只有让学生积极地参与生活,感受生活,才能使他们焕发出内在、外在的激情和生命的活力,才能让他们学会作文的同时,自然而然地形成良好的人格品质。

语文学科与生活息息相关,与一切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联系紧密,最能引起学生的实践、创新的本质的飞跃,提高学生的认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地发展,正因为如此,我们的语文教学要破除唯理性教育的模式,在积累、涵泳、顿悟的过程中挖掘人文底蕴,重视情感、意志、审美情趣等的介入,引导学生求真、求善、求美,在心灵体验、激情燃烧、思想碰撞、精神对话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开放思想,即具有"海纳百川的文化胸襟,高屋建筑的人文视野,不良权势的民主意识,独立思考的批判精神"(李镇西语),使他们形成健康的人格品质。

参考文献:

[1]曹福成.《大教育与现代人的培养》.江苏教育出版社

[2]钱理群.《以"立人"为中心》. 〈语文学习〉,2000(1)

[3]杜时忠.《人文教育论》.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

[4]无名氏. 《语文教学与环保意识培养》. 教育网.2000

[5]戴苏伟 .《重在培养人文关怀精神》 .教育网.2000

上一篇西湖诗句

下一篇阮籍咏怀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