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公式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物理公式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物理公式

物理公式范文1

力学部分

一、速度公式

火车过桥(洞)时通过的路程s=L桥+L车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

二、密度公式

(ρ水=1.0×103kg/ m3)

冰与水之间状态发生变化时m水=m冰 ρ水>ρ冰 v水

同一个容器装满不同的液体时,不同液体的体积相等,密度大的质量大

空心球空心部分体积V空=V总-V实

三、重力公式

G=mg (通常g取10N/kg,题目未交待时g取9.8N/kg)

同一物体G月=1/6G地 m月=m地

四、杠杆平衡条件公式

F1l1=F2l2 F1 /F2=l2/l1

五、动滑轮公式

不计绳重和摩擦时F=1/2(G动+G物)s=2h

六、滑轮组公式

不计绳重和摩擦时F=1/n(G动+G物)s=nh

七、压强公式(普适)

P=F/S固体平放时F=G=mg

S的国际主单位是m21m2=102dm2=106mm2

八、液体压强公式

P=ρgh

液体压力公式F=PS=ρghS

规则物体(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公式通用

九、浮力公式

(1)F浮=F’-F (压力差法)

(2)F浮=G-F (视重法)

(3)F浮=G (漂浮、悬浮法)

(4)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ρ液gV排 (排水法)

十、功的公式

W=FS把物体举高时W=GhW=Pt

十一、功率公式

P=W/tP=W/t=Fs/t=Fv(v=P/F)

十二、有用功公式

举高W有=Gh水平W有=FsW有=W总-W额

十三、总功公式

W总=FS(S=nh)W总=W有/ηW总= W有+W额 W总=P总t

十四、机械效率公式

η=W有/W总 η=P有/ P总

(在滑轮组中η=G/Fn)

(1)η=G/ nF(竖直方向)

(2)η=G/(G+G动) (竖直方向不计摩擦)

(3)η=f / nF (水平方向)

热学公式

C水=4.2×103J/(Kg·℃)

一、吸热

Q吸=Cm(t-t0)=CmΔt升

二、放热

Q放=Cm(t0-t)=CmΔt降

三、热值

q=Q/m

四、炉子和热机的效率

η=Q有效利用/Q燃料

五、热平衡方程

Q放=Q吸

六、热力学温度

T=t+273K

七、燃料燃烧放热公式

Q吸=mq或Q吸=Vq(适用于天然气等)

电学部分

一、电流强度

I=Q电量/t

二、电阻

R=ρL/S

三、欧姆定律

I=U/R

四、焦耳定律

(1)Q=I2Rt普适公式)

(2)Q=UIt=Pt=UQ电量=U2t/R (纯电阻公式)

五、串联电路

(1)I=I1=I2

(2)U=U1+U2

(3)R=R1+R2

(4)W=UIt=Pt=UQ (普适公式)

(5)W=I2Rt=U2t/R (纯电阻公式)

(6)U1/U2=R1/R2 (分压公式)

(7)P1/P2=R1/R2

六、并联电路

(1)I=I1+I2

(2)U=U1=U2

(3)1/R=1/R1+1/R2 [ R=R1R2/(R1+R2)]

(4)I1/I2=R2/R1(分流公式)

(5)P1/P2=R2/R1

七、定值电阻

(1)I1/I2=U1/U2

(2)P1/P2=I12/I22

(3)P1/P2=U12/U22

八、电功

(1)W=UIt=Pt=UQ (普适公式)

(2)W=I2Rt=U2t/R (纯电阻公式)

九、电功率

(1)P=W/t=UI (普适公式)

(2)P=I 2R=U2/R (纯电阻公式)

常用物理

一、光速:C=3×108m/s (真空中)

二、声速:V=340m/s (15℃)

三、人耳区分回声:≥0.1s

四、重力加速度:g=9.8N/kg≈10N/kg

五、标准大气压值:760毫米水银柱高=1.01×105Pa

六、水的密度:ρ=1.0×103kg/m3

七、水的凝固点:0℃

八、水的沸点:100℃

九、水的比热容:C=4.2×103J/(kg·℃)

十、元电荷:e=1.6×10-19C

十一、一节干电池电压:1.5V

十二、一节铅蓄电池电压:2V

十三、对于人体的安全电压:≤36V(不高于36V)

十四、动力电路的电压:380V

十五、家庭电路电压220V

十六、单位换算

(1)1m/s=3.6km/h

物理公式范文2

在学习中,很多学生把重点放在背公式上,背熟一个公式,当然很简单,但我们都知道,物理学习中切忌死背公式.即使背熟了公式,由于没有很好的理解和掌握公式,在用公式去解决实际问题时,总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总认为自己已经记住了公式,但在使用时却不会用.用的时侯,只会机械的去套,题型稍有变化就不知道怎么办.有时即使公式用对了,各个量之间的关系没弄清楚,带错误的数据去计算,结果仍然错误.有时要解决的问题本来不满足这个公式的使用条件,只因这个问题中有公式中需要的物理量,于是就用这个公式去计算,结果仍然错误.有时计算时,不注意单位的统一,结果当然也是错误的.有时要用公式去对一些变化的量作定性的分析,判断时,不会根据情况的变化去作出正确的分析和判断等问题都会在学生的学习中出现.

综上述,究其原因,就是学生在学习中,没有完整的,系统的掌握好物理公式而导至的结果.

如何才能完整,系统的掌握物理公式,达到熟练应用的目的呢?笔者认为,在学习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理解.

1 认真理解公式的物理意义

每个公式后面都是一个物理规律,公式是物理规律的数学表达式,所以,首先应认真的去理解物理规律,规律中的每一个字都要去认真地理解,做到咬文嚼字,也就正确是理解公式的物理意义.以欧姆定律为例;I=U/R;它的物理意义是:在电路中,通过导体的电流,等于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与导体的电阻的比值.仔细的去体会这些文字,而不是去背:I等于U 除以 R .又如密度公式ρ=m/V,它的物理意义是:物体的密度,等于物体的质量与物体的体积的比值(即,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而不应简单的去背ρ等于m除以V.前些年,中考时可以使用理化手册,很多学生,找到了公式,但仍然不会做.不理解公式的物理意义,只背公式是没有意义的.

2 弄清公式中各个字母的含义

在物理学中,一般每个物理量都有一个相应的字母表示.例如在电学中: I 表示电流,U表示电压,R表示电阻,P表示电功率,W表示电功,E表示电场强度,B表示磁感应强度.在力学中:m表示质量,V表示体积,ρ表示密度,F表示力,s表示距离,t表示时间,v表示速度,a表示加速度,p表示压强.也有一个字母在不同的地方表示不同的量,在速度公式中s表示距离,在压强公式中,S表示受力面积.在压强公式中,p表示压强,在功率公式中,P表示功率.在速度公式中,t表示时间,在热量计算公式中,t表示温度.公式中各个字母表示什么物理量,一定要弄清楚,不然就会出现张冠李戴的现象.

3 弄清公式中各个量之间的对应关系

物理公式中各个物理量之间都有一定的对应关系,在应用公式进行计算时,要找准对应的量.很多学生在这方面出的问题较多,以下面几个问题为例.

例1 一个标有“220 V 100 W”的灯泡,接在实际电压为110 V的电路中,求灯泡消耗的实际功率?

有的学生的解答是这样的:

解:据公式P=UI得

I=PU=100 W220 V=511 A.

又P=UI=110 V×511 A=50 W.

出现这种错误,就是没有把U和I的对应关系找准.因为此时的电压是110 V,对应的电流不是511 A.正确的解答,应把110 V电压时的电流算出,即:

据公式P=U2R,

R=U2P=(220 V)2100 W=484 Ω,

又I=UR=110 V484 Ω,

P=UI=110 V×110 V484 Ω=25 W.

(当然可以直接用公式P=U2R计算).

例2 在利用密度公式测液体密度的实验中,第一种方法,先用天平测出小烧杯的质量m1,再把液体倒入小烧杯,用天平测出总质量m2,液体质量m=m2-m1,把烧杯中的液体倒入量筒,测出液体体积V,代入密度公式ρ=mV,得ρ液=m2-m1V.第二种方法,先用天平测出小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m1,把一部份液体倒入量筒,测出倒出液体的体积V,把剩余液体和小烧杯放到天平上,测出其质量m2,倒出液体的质量m=m1-m2,代入密度公式ρ=mV,得ρ液=m1-m2V.比较这两种测量方法,第二种比第一种精确,很多学生不理解.究其原因,还是没把密度公式中m和V的对应关系弄明白.在应用密度公式ρ=mV计算密度时,m和V是同一个物体的质量和体积.第一种方法中,m2-m1是烧杯中所有液体的质量,而倒入量筒测体积时,由于总有一小部份液体残留在烧杯中,所以量筒内测出的体积V不是所有液体的体积,只是一部份液体的体积.也就是说这时的质量m2-m1与体积V是不对应的,算出的密度也就不精确.第二种方法中,m1-m2是倒入量筒的液体的质量,V是所有液体的体积.也就是说,这时的质量m1-m2与体积V是对应的,算出的密度就是精确的.

例3 一位短跑运动员参加百米赛跑,一只跑靴的质量300 g,平均每跑三步前进2 m,每步跑靴离地面的最大高度均为30 cm,运动员跑完全程对跑靴做了多少功?

有的学生是这样解答的:

解 运动员作用在跑靴上的力

F=mg=0.3 kg×10 N/kg=3 N,

s=100 m,

据公式W=Fs=3 N×100 m=300 J.

同样是没把F和s这两个量的对应关系搞清楚,因为在应用公式W=Fs计算功的时候,F和s是对应的,F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s是物体在F的作用下,沿F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题中运动员对跑靴的力F=3 N,它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运动员通过的距离100 m在水平方向,它们之间不对应,不能代入公式计算.与F对应的距离是30 cm,正确的解答是:运动员作用在跑靴上的力

F=0.3 kg×10 N/kg=3 N,

s=0.3 m,

跑一步对跑靴做的功

W=Fs=3 N×0.3 m=0.9 J,

跑完全程的步数

n=1002×3=150,

跑完全程所做的功

W=0.9 J×150=135 J.

4 熟练掌握公式的变换

在学习每一个公式时,都要清楚公式中有几个量,知道其中的一些量就可以求另一个量.例如,学习欧姆定律I=U/R时,要清楚公式中有三个量:电流(I)、电压(U)、电阻(R).只要知道其中任意两个量就可以求第三个量,即对公式进行数学变化,由公式I=U/R变化为U=IR和R=U/I.又如重力公式G=mg中,因为g是常量,公式中只有两个变量G和m,只要知道其中的任意一个就可以求另一个,即知道m,由G=mg可以求G,知道G,由m=G/g可以求m.但是对公式进行数学变化时,不能从纯数学的角度去理解,例如由公式I=U/R变化为U=IR,从数学的角度看,两个算式只是作了恒等变形,两个算式的意义是一样的,但从物理学的角度看,两个算式的物理意义是不一样的,算式I=U/R的物理意义是:通过电阻的电流,等于电阻两端的电压除以电阻的阻值.变为U=IR后,其物理意义为:加在电阻两端的电压,等于通过电阻的电流乘以电阻的阻值.从纯数学的角度去分析往往会脱离实际的物理问题,如,由公式R=U/I,从数学的角度分析,电阻与电压和电流的变化有关,实际是:电阻是导体本身具有的性质,与电压和电流的变化无关.又如,由公式ρ=m/V,从数学的角度分析,密度与质量和体积的变化有关.实际是: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同种物质的密度是不变的,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的变化无关.利用公式结合数学知识分析问题时,一定要清楚哪些量是不变的,哪些量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然后再分析要判断的量是如何变化的.例如,有一轻质等臂杠杆,两边分别挂上质量相等的铜块和铝块,把它们浸没在水中,则杠杆还平衡吗?如不平衡杠杆向哪边倾斜?分析:由公式V=m/ρ,质量相等,铜的密度大于铝的密度,所以铜块的体积小于铝块的体积,浸没在水中,铜块排开的体积小于铝块排开的体积,由公式F浮=ρ液gV排,因为ρ液与g不变,铜块排开的体积小于铝块排开的体积,则铜块所受的浮力小于铝块所受的浮力,则此时铜块向下拉杠杆的力大于铝块向下拉杠杆的力,又由公式

F1×L1=F2×L2

因为力臂相等,而拉力不等,所以杠杆不能平衡,铜块的拉力大于铝块的拉力,所以向铜块那边倾斜.

5 单位的统一

每一个公式都有一套完整的单位,有的公式有两套,在学习时要记住公式中各个量的单位.在计算时如果问题中所给的单位与公式中要求的单位不一致,就要先把单位化了与公式中要求的一致,一般都统一化为国际单位,有时要根据题目中给的条件,以及要求来统一单位.如:用公式P=W/t计算电功率时,它的单位有两套,一套是:电功的单位是J,时间的单位s,电功率的单位W.另一套是:电功的单位kW/h,时间的单位h,电功率的单位kW.如果问题中所给的电功的单位是J,时间的单位是h,要求电功率是多少kW?那么就要把电功的单位由J化为kW/h,再代入公式进行计算,得到电功率的单位就是kW.当然也可以统一任意一套进行计算,最后再化.总之,无论用哪一套单位都要统一,不能混在一起.

6 注意公式的适用条件

每一个公式都有一定的适用条件,学习中要清楚公式的适用条件,在用公式来解决实际问题时,如果问题中的条件不满足公式的适用条件,即使问题中有公式中需要的量,也不能用这个公式去解答.如,牛顿定律只在宏观、低速下适用,如果用牛顿定律去解答微观、高速的问题,结果当然是错误的.又如电功率的计算公式:P=U2/R,这个公式只适用于纯电阻电路,如果用它去计算电动机的功率,结果也是错误的.

物理公式范文3

从公式的意义上熟悉物理公式

在高中物理的学习过程中,很多公式只要对其意义充分理解,就能对公式做到学习一次之后就不会忘却,即熟悉高中物理公式可以从理解公式的意义的角度出发。例如自由落体运动的有关公式:假设方向向下为正方向,物体的瞬时速度大小v=gt,物体的位移大小h= gt2,物体的动量大小I=mgt,物理的动能变化量Ek= mg2t2,物体重力势能的变化量Ep=- mg2t2,重力对物体做的功WG= mg2t2。这一系列的公式看似非常繁琐,而且强记的话还很容易记错,但只要理解了这些公式的意义,找到这些公式之间的相互联系,就非常简单了。

首先,学习物理的过程中要记住以上公式要对自由落体的过程有一个比较深刻的理解。一个物体做自由落体,其速度和位移方向都肯定是向下的,动量与速度的方向一致所以其方向也肯定向下,而在这个过程中,物体的速度不断增加,其动能肯定是增加的,所以其动能的变化量符号一定为正。自由落体不考虑空气的阻力,所以物体下落过程中只受到重力的作用,其动能增加了便可以判断出重力一定做的是正功,故重力做功的符号一定是为正的。至于重力势能变化量的符号,就有三种方法可以判断了。首先,可以根据能量守恒来判断,物体下落过程能量守恒,动能增加了则重力势能必定减少。其次,可以根据做功的观点来判断,重力势能做正功,重力势能肯定是减小的。最后,可以根据重力势能的定义来判断,假设水平面的高度为0,物体从高度h1下降到高度h2,重力势能的变化量为Ep=mgh2-mgh1,h2大于h1,所以重力势能变化量的符号为负。这样,在记高中物理公式的时候就不会把公式的正负号搞错了。

其次,要搞清楚哪些是矢量,哪些是标量,速度、位移、动量都是不仅有大小而且有方向的矢量,其正负号表示的是矢量的方向。而动能、重力?菽堋⒐φ庑┒际潜炅浚?只有大小没有方向,功的正负只是指其促进了物体的运动还是阻碍了物理的运动,能量变化量的符号只是指其变大还是变小。但有些时候难免搞不清楚,这时候可以运用一个规律,矢量乘以一个标量一定是矢量,比如说,重力加速g是矢量,v=gt是矢量g乘以一个标量时间t,那速度v一定是矢量。而动量I=mv,质量m是标量而速度v是矢量,所以可以知道动量v一定是矢量。另外,矢量乘以一个矢量一定是一个标量,比如说做功W=Fs= mg2t2,位移s是矢量,力F是矢量,所以功W=Fs一定是标量,重力加速度g是矢量,其平方后乘以一串标量也一定是标量,故W= mg2t2一定是标量。按照这种方法,只要能理解公式中每个符号是矢量还是标量,就能知道这些符号的乘积是矢量还是标量,从而知道其正负号表示的意义。

最后,要找到这一系列公式之间的联系,就拿自由落体的相关公式来说,如果能找到公式之间的联系,记住一个v=gt就可以推导出其他公式。比如位移s,s=(v0+v/2)t,而v=gt,v0=0,带入就可以得到s= gt2;而动量I=mv,将v=gt带入就能得到I=mvt。同理,对于功W,W=FS,F=mg,将s= gt2便可得到WG= mg2t2。此时如果根据功与能量的关系判断的话,物体的动能和势能的变化量就都可以得出了。此外根据物体的动能Ek=mv2,将v=gt带入也是可以得出物体此时的动能为Ek= mg2t2,再根据能量守恒原理,物体动能和势能的变化量自然一目了然[1]。

做到了以上三步,自然对自由落体的有关公式都非常熟悉了,但是自由落体的公式远远不只可以在自由落体运动过程中运用。对于物体在光滑的斜面上只受到重力作用而滑下的问题,其实就是一个设θ为斜面与水平面间的夹角,加速度为a=gsinθ的一个问题。只需要根据前述自由落体的公式推导方法,将g全部换为gsinθ,物体运动过程所有的能求出物理量的公式都能轻易推导出来。再比如平抛运动,平抛运动可以分解为一个水平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其竖直方向的分速度、位移、动量等矢量全都可以通过自由落体的公式求出。但必须注意的是,能量是不可能有分量这一说法的,因为能量是标量,所以自由落体中的能量及功的有关公式是无法带入平抛运动的,平抛运动的某一时刻的动能必须通过计算出此时的竖直速度和水平方向的合速度,然后应用Ek=mv2求此时的动能和物体被抛出那一刻的动能,两个时刻的动能之差就是重力对物体做的功,据此也能推算出势能的变化量[2]。对于斜抛运动,物体在竖直方向的运动也可以看成是一个向上的匀速直线运动和一个自由落体运动的合运动,其竖直方向的速度、位移、动量全部可由自由落体的公式再减去一个匀速直线运动对应的值而得出。

对公式进行推导熟悉高中物理公式

高中物理中一些公式很实用,在做选择填空填的时候可以无需推导直接拿出来用,比如物体在一粗糙与地面倾角为θ斜面上自锁的临界条件为摩擦系数μ=θ,摩擦系数大于倾角的弧度值,物体无论如何都不可能与斜面做相对运动。再如光滑的水平面上两个弹性势能可以忽略不计的物体,发生完全弹性碰撞时两物体速度的绝对值大小交换,即如果物体m1的初速度大小是v1,m2的初速度大小是v2的话,那发生完全弹性碰撞后m1的速度大小为v2,m2的速度大小为v1。这样的公式是可以在考试中直接拿出来用的,但必须平时多推导才能记住。

就以两物体完全弹性碰撞为例,两物体弹性碰撞动量守恒,以物体m1的运动方向为正方向,有m1v1-m2v2=m2v2’-m1v1’,由光滑水平面上的弹性碰撞动能守恒 m1v12+ m2v22= m2v2’2+ m1v1’2,两个方程解两个未知数,很容易求得v1’=v2,v2’=v1。经过一两次这样的推导,这样的经验公式就很难被忘记了[3]。

物理公式范文4

关键词: 二重积分 物理意义 公式

在高等数学的教材中,二重积分的实际意义有几何意义和物理意义两种,分别代表是曲顶柱体的体积和平面薄片的质量,但是传统教材中只是从几何意义出发,给出二重积分的计算公式。在本文中将从物理意义出发,给出直角坐标系下二重积分的计算公式。

假设区域D为X型区域,f(x,y)在区域D内连续,则区域D上二重积分的计算公式为

■f(x,y)dxdy=?蘩■■dx?蘩■■f(x,y)dy(1)

引理:设有一杆粗细可以忽略,占有实数轴上的区间[x■,x■],其线密度为ρ(x),则此杆的质量为m=?蘩■■ρ(x)dx。

设有一平面薄片占有平面区域D,其面密度为f(x,y),由二重积分的物理意义可知,此薄片的质量为

m=■f(x,y)dxdy(2)

下面推导公式(1)。

?坌x∈[a,b],过x作平行于y轴的直线,分别交区域D的边界于点A、B,则区域D可以看成是这些平行于y轴的直线段AB的集合,从而平面薄片的质量为所有这些直线段质量的总和,直线段AB上的点横坐标都为x,纵坐标y由φ■(x)到φ■(x),其线密度为f(x,y)(x看作常数),由引理知其质量为

m(x)=?蘩■■ρ(y)dy=?蘩■■f(x,y)dy(3)

另外,将直线段AB投影于x轴,投影点即为x,相应地将直线段AB的质量压缩在点x上,则平面薄片的质量亦即为闭区间[a,b]的质量。由(3)可知,闭区间[a,b]的线密度为m(x),于是闭区间[a,b]的质量为

m=?蘩■■m(x)dx=?蘩■■[?蘩■■f(x,y)dy]dx

=?蘩■■dx?蘩■■f(x,y)dy

由(2)式可知,

■f(x,y)dxdy=?蘩■■dx?蘩■■f(x,y)dy

同理,此方法对Y型区域也成立。

特别的,当f(x,y)=1,(x,y)∈D时,面密度为常数1,此时由公式

m=μ×σ

其中μ为面密度,σ薄片的面积,可知二重积分

■f(x,y)dxdy=■1dxdy=σ

这是和几何意义推导二重积分的计算公式是不相违背的。

用物理意义来推导二重积分的计算公式,能加强对二重积分物理意义的理解,也加强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也让学生理解到二重积分能够解决能用这一类和式的极限■■f(ξ■,η■)σ■求解的实际的问题。类似的,三重积分利用物理意义,在直角坐标系下将立体分别投影在坐标面上和数轴上,可得“2+1”模式的投影法和“1+2”模式的截面法。

参考文献:

物理公式范文5

(一)直流电路

1、电流的定义: I = (微观表示: I=nesv,n为单位体积内的电荷数)

2、电阻定律: R=ρ (电阻率ρ只与导体材料性质和温度有关,与导体横截面积和长度无关)

3、电阻串联、并联:

串联:R=R1+R2+R3 +……+Rn

并联: 两个电阻并联: R=

4、欧姆定律: (1)部分电路欧姆定律: U=IR

(2)闭合电路欧姆定律:I =

路端电压: U = e -I r= IR

电源输出功率: = Iε-I r =

电源热功率:

电源效率: = =RR+r

(3)电功和电功率:

电功:W=IUt 电热:Q= 电功率 :P=IU

对于纯电阻电路: W=IUt= P=IU =

对于非纯电阻电路: W=Iut > P=IU>

物理公式范文6

功率是指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的多少,即功率是描述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功的数量一定,时间越短,功率值就越大。求功率的公式为功率=功/时间。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高中物理功与功率知识点,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高中物理功与功率知识11、功

(1)定义: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并在力的方向上发生一段位移,就说该力对物体做了功.

(2)两个必要条件:

做功的两个必要条件是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的位移,两者缺一不可,功是过程量,即做功必定对应一个过程(位移),应明确是哪个力在哪个过程中的功.

(3)公式:(适用于恒力做功).

(4)对公式的理解:

①力F和s、的乘积(其中α是F和s两矢量的正向夹角).

②力F和scosα(位移在力的方向上的分量)的乘积.

③Fcosα(力在位移方向上的分量)和s的乘积.

其中α为F、s正方向之间的夹角,s为物体对地的位移.

(5)功是标量,但有正负之分.

①当时,W>0,力对物体做正功.

②当90°

③当α=90°时,W=0,力对物体不做功,典型的实例有向心力不做功,洛仑兹力不做功.

(6)判断一个力做正功还是负功的方法

①根据力和位移方向的夹角判断,此法常用于判断恒力做的功.由于功,当α=90°,即力和作用点的位移方向垂直时,力做的功为零.

②根据力和瞬时速度方向的夹角判断,此法常用于判断质点做曲线运动时变力做的功,当力的方向和瞬时速度方向垂直时,力不做功.

③根据物体或系统能量是否变化,彼此是否有能量的转移或转化进行判断,若有能量的变化,或系统内各物体间彼此有能量的转移或转化,则必定有力做功.

④以正负功的物理意义为依据,从阻碍运动还是推动运动入手分析,阻碍运动是阻力,阻力对物体做负功;推动物体运动是动力,动力做正功;对物体运动既不起阻碍作用,也不起推动作用,不做功.此法关键是分析出某力是动力还是阻力.

(7)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做功过程一定伴随能量转化,并且做多少功就有多少能量发生转化.

高中物理功与功率知识2功率的概念

1.功率

(1)定义:功跟完成这些功所用的时间的比叫做功率,是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标量.

(2)公式:①,②

式中v为瞬时速度,对于机车,式中F为牵引力而非合外力.

(3)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功率单位为W,常用的还有kW.

2.平均功率和瞬时功率

(1)平均功率:表示力在一段时间内做功的平均快慢,。

(2)瞬时功率:表示力在某一时刻做功的快慢,大小为,θ为力的方向和速度方向之间的夹角,若θ=0,即F与v同向,有P=Fv.

(3)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

①额定功率是指动力机器长时间正常工作时的最大输出功率,额定功率是动力机器的重要性能指标,一个动力机器的额定功率是一定的.

②实际功率:指机器工作时的实际输出功率,即发动机产生的牵引力做功的功率.实际功率可以等于或小于额定功率,实际功率长时间大于额定功率时会损坏机器.

高中物理考试答题技巧选择题的答题技巧

解答选择题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注意题干要求,让你选择的是“不正确的”、“可能的”还是“一定的”。

(2)相信第一判断:只有当你发现第一次判断肯定错了,另一个百分之百是正确答案时,才能做出改动,而当你拿不定主意时千万不要改。特别是对中等程度及偏下的同学尤为重要。

切记:每年高考选择题错误率高的不是难题,而是开头三个简单题。不要再最简单的地方,轻敌栽坑!

实验题的做题技巧

(1)实验题一般采用填空题或作图题的形式出现。

填空题:数值、单位、方向或正负号都应填全面;

作图题:

①对函数图像应注明纵、横轴表示的物理量、单位、标度及坐标原点。

②对电学实物图,则电表量程、正负极性,电流表内、外接法,变阻器接法,滑动触头位置都应考虑周全。

③对光路图不能漏箭头,要正确使用虚、实线,各种仪器、仪表的读数一定要注意有效数字和单位;实物连接图一定要先画出电路图(仪器位置要对应);各种作图及连线要先用铅笔(有利于修改),最后用黑色签字笔涂黑。

切记: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多用电表的读数历来都是考察的重点。

切记:选择题有8-10分是送你的,但你可能拿不到(单位、有效数字、小数点后保留几位、坐标原点等)。

(2)常规实验题:主要考查课本实验,几年来考查比较多的是试验器材、原理、步骤、读数、注意问题、数据处理和误差分析,解答常规实验题时,这种题目考得比较细,要在细、实、全上下足功夫。

(3)设计型实验重在考查实验的原理。要求同学们能审清题意,明确实验目的,应用迁移能力,联想相关实验原理。在设计电学实验时,要把安全性【所谓的安全不是对人来说,而是对仪器来说的】放在第一位,同时还要尽可能减小实验的误差【误差从偶然和系统两个方面考虑,系统免不了,偶然可减小】,避免出现大量程测量小数值的情况。

计算题的答题技巧

(1)仔细审题,明确题意。每一道计算题,首先要认真读题,弄清题意。审题是对题目中的信息进行搜索、提取、加工的过程。在审题中,要特别重视题中的关键词和数据,如静止、匀速、最大速度、一定、可能、刚好等。一个较为复杂的运动过程要分解成几个不同的阶段。否则,一旦做题方向偏了,只能是白忙一场。

(2)敢于做题,贴近规律。解题就是建立起与未知数数量相等的方程个数,怎样建立方程呢?方程蕴含在物理过程中以及整个过程的各个阶段中,存在于状态或状态变化之中;隐藏在约束关系之中。应由题目中的物理现象及过程所对应的或贴近的物理规律,建立主体关系式。

(3)敢于解题,深于研究。遇到设问多、信息多、过程复杂的题目,在审题过程中,若明确了某一阶段的情景,并列出了方程。要敢于先把结果解出来,这对完全理顺题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很多情况下第二阶段的情景要由第一阶段的结果来判定,所以第一阶段的结果成为打通障碍的重要武器。

(4)答题要规范,得分有技巧

①简洁文字说明与方程式相结合

②尽量用常规方法,使用通用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