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义词辨析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近义词辨析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近义词辨析范文1

A. power B. force

C. strength D. energy

2. ― How is everything going on with you in Europe?

― Quite well. Not so smoothly as I hoped, ___ .

A. though B. instead

C. either D. yet

3. There are not many colour chalks left in the classroom. Would you please ___ some for me right now?

A. bring B. take

C. carry D. fetch

4. I’m afraid the time doesn’t ___ me very well, for I will have an important meeting to attend.

A. fit B. suit

C. match D. agree

5. Mary, which of these ties do you suggest I buy to ___ my new suit?

A. match B. fit

C. have D. dress

6. Nothing can ___ her loving the young man any less.

A. forbid B. disagree

C. keep D. prevent

7. It’s now quite common ___ for married women not to take their husband’s last name.

A. habit B. practice

C. custom D. action

8. ― Which do you prefer, coffee or tea?

― Either will ___ .

A. do B. work

C. help D. fit

9. The people present at the meeting were ___ young people between the ages of sixteen and twenty.

A. most B. mostly

C. almost D. entirely

10. ― Have you ever been to the cinema ___ ?

― Yes, I went to the cinema ___ yesterday.

A. late; lately B. later; late

C. lately; late D. latest; lately

11. We are not ___ strong, and ___ none of us can move it.

A. nearly; almost B. almost; nearly

C. nearly; mostly D. almost; almost

12. The bus driver was badly ___ on both legs in the traffic accident.

A. wounded B. ruined

C. injured D. destroyed

13. ― I’m ___ to have a holiday in such fine weather.

― I hope you’ll have a ___ holiday.

A. pleased; pleasure B. pleasing; pleasant

C. pleasant; pleasant D. pleased; pleasant

14. ― What’s the ___ population of Shanghai?

― Over ten million.

A. total B. whole

C. all D. complete

15. He is ___ to win the political campaign and become the president.

A. possible B. likely

C. probable D. perhaps

16. The new research team was led by the ___ engineer.

A. main B. major

C. chief D. high

17. It must have rained last night, ___ the ground is wet this morning.

A. because B. since

C. for D. as

18. Our English teacher required us to try to ___ in English in class.

A. say B. talk

C. speak D. tell

19. I bought the radio yesterday, but it doesn’t ___ now.

A. work B. do

C. play D. broadcast

20. With no rain for three months, and the food supplies running out, the present ___ here is getting worse.

A. case B. condition

C. state D. situation

21. My watch can’t tell the right time, so I have to have it ___ right.

A. set B. mended

C. repaired D. fixed

22. In order to ___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Internaional Olympic Committee, London built a lot of equipment.

A. realize B. answer

C. meet D. gain

23. The price ___ should have made you realize it was a trick.

A. just B. only

C. simply D. alone

24. In a way I can see what you mean, even though I don’t ___ your point of view.

A. agree B. permit

C. recognize D. share

25. We’re expecting Lily because she’s our ___ visitor who comes here for holiday every summer.

A. familiar B. popular

C. usual D. regular

26. The girl ___ to be a good dancer if she is well trained in an art school.

A. expects B. wishes

C. promises D. hopes

27. His letter was so confusing that I could hardly make any ___ of it.

A. explanation B. meaning

C. understanding D. sense

28. Unfortunately, when he got off the crowded bus, he found his pockets ___ .

A. stolen B. lost

C. picked D. gone

29. The clock ___ twelve and I realized it was too late.

A. hit B. beat

C. struck D. rang

30. They ___ the train until it disappeared in the distance.

A. watched B. saw

C. noticed D. stared

31. At that time we ___ each other the best of luck in the examination.

A. expected B . wished

C. hoped D. congratulated

32. We won’t take any measures until further ___ .

A. message B. knowledge

C. notice D. news

33. At school we are learning such ___ as English, Chinese, Maths and so on.

A. lessons B. subjects

C. courses D. classes

34. I wonder how long I am allowed to ___ the books.

A. borrow B. keep

C. lend D. remain

35. Speak in a louder ___ , or you can’t make yourself heard.

A. sound B. voice

C. noise D. whisper

36. It is raining heavily and there is still no ___ of clearing up.

A. sign B. mark

C. suggestion D. signal

37. I ___ him to give up the smoking habit but he turned a deaf ear to me.

A. persuaded B. advised

C. suggested D. demanded

38. In order to make everyone hear me, I had to ___ my voice.

A. rise B. lift

C. raise D. improve

39. Recently he has been working very hard, so ___ progress has been made in his English.

A. fast B. rapid

C. quick D. large

40. Standing on the top of the building, you will have a good ___ of the whole city.

A. view B. scene

C. sight D. look

41. Take it easy. You have only had a ___ injury.

A. light B. slight

C. serious D. gentle

42. Mr Smith used to smoke ___ but he has given it up.

A. seriously B. heavily

C. badly D. hardly

43. Does this meal cost $50? I ___ something far better than this!

A. suggest B. expect

C. prefer D. suppose

44. After two years’ research, we now have a ___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disease.

A. very B. far

C. fairly D. quite

45. Some people choose jobs for other reasons ___ money these days.

A. for B. except

C. besides D. with

46. Why don’t you just ___ your own business and leave me alone?

A. make B. open

C. consider D. mind

47. You have failed two tests. You’d better start working harder, ___ you won’t pass the course.

A. and B. so

C. but D. or

48. In crowded places like airports and railway stations, you ___ take care of your luggage.

A. can B. may

C. must D. will

49. A new ___ bus service to Tianjin Airport started to operate two months ago.

A. normal B. usual

C. regular D. common

50. One thousand dollars a month is not a fortune but would help cover my living ___ .

A. bills B. expenses

C. prices D. charges

51. The final score of the basketball match was 93-94. We were only ___ beaten.

A. nearly B. slightly

C. narrowly D. lightly

52. It’s hard for him playing against me. I’ve got nothing to play for, but for him, he needs to win so ___ .

A. far B. well

C. little D. badly

53. This magazine is very ___ with young people, who like its content and style.

A. familiar B. popular

C. similar D. particular

54. Emergency line operators must always ___ calm and make sure that they get all the information they need to send help.

A. grow B. appear

C. become D. stay

55. Despite such a big difference in ___ towards what one eats, there is no doubt that people in the west regard the Chinese food as something special.

A. point B. idea

C. attitude D. sight

56. She devoted herself ___ to her research and it earned her a good reputation in her field.

A. strongly B. extremely

C. entirely D. freely

57. He began to take political science ___ only when he left school.

A. strictly B. truly

C. carefully D. seriously

58. ― Look! He’s running so fast!

― Hard to ___ his legs were once broken.

A. know B. imagine

C. realize D. find

59. I can’t say which wine is best―it’s a(n) ___ of personal taste.

A. affair B. event

C. matter D. variety

60. In this seaside resort, you can ___ all the comfort and convenience of modern tourism.

近义词辨析范文2

具体变化用变换,抽象变化用变幻;

原来意图用本意,本来意义用本义;

倍增加剧用倍受,艰苦尝尽用备受;

安排陈列用布置,安排布置用部署;

包括含有用包含,宽容原谅用包涵;

特征符号用标志,风度美丽用标致;

山洪突发用暴发,情绪发作用爆发;

作伪改动用篡改,改为文字用窜改;

条理说出用陈述,说苦诉冤用陈诉;

经历时间用度过,经历空间用渡过;

感情不深用淡薄,不求名利用淡泊;

认识表面用肤浅,空虚无基用浮浅;

同意提议用附议,再次讨论用复议;

爱护教养用抚养,养活孩子用扶养;

互相交流用沟通,暗中勾结用勾通;

开阔通达用豁然,迅速突然用霍然;

嫌疑消释用涣然,光彩一新用焕然;

总共计算用合计,审核计算用核计;

简单合同用合约,和平条约用和约;

心情紧张用慌乱,社会动荡用荒乱;

抽象分界用界限,具体分界用界线;

主观否定用决不,严正否决用绝不;

校对改正用校正,指教改正用教正;

变化迅猛用急剧,非常急速用急遽;

突然中止用戛然,嘹亮短促用嘎然;

标准衡量用考查,实地观察用考察;

沿袭采用用袭用,经常使用用习用;

位置接近用邻近,时间靠近用临近;

连绵不断用漫延,不断扩展用蔓延;

轻慢辱骂用谩骂,无向乱骂用漫骂;

设法取得用谋取,谋取名利用牟取;

腐化堕落用蜕化,机能衰退用退化;

确实足数用实足,十分充足用十足;

高远空旷用寥廓,宽广平面用辽阔;

传播久远用流传,留给后人用留传;

刚刚睡醒用,光线模糊用朦胧;

阅读批示用批阅,披览阅读用披阅;

向人讨取用乞求,恳切希望用祈求;

进程结果用以至,不良后果用以致;

不良爱好用嗜好,一般爱好用癖好;

除敌去兽用驱除,除病去邪用祛除;

开始使用用启用,重新任用用起用;

对下细听用倾听,对上细听用聆听;

审查决定用审定,审阅修订用审订;

尝试办理用试行,付诸执行用施行;

借故拒绝用推托,摆脱职责用推脱;

到处寻找用搜集,聚集散在用收集;

远道看望用探望,一般范围用看望;

统辖率领用统率,全军首脑用统帅;

题写名字用题名,提出名字用提名;

慢慢变化用逐渐,阶段变化用逐步;

暗中等待用伺机,等待时机用俟机;

事物形态用形式,现状趋势用形势;

接受权力用受权,委托权力用授权;

实际效果用实效,定时功用用时效;

知错悟解用醒悟,明白觉悟用省悟;

徒然无益用枉然,心理失意用惘然;

近义词辨析范文3

搏斗 bódu 格斗 gédu 肉搏 rubó

【搏斗】徒手或用刀、棒等激烈地对打。如:

1.这已经不单是有趣的故事,而是真实的血淋淋的搏斗了。

【格斗】紧张激烈地搏斗。如:

2.台上鼓声响得像爆豆,敌对双方正进行着生死格斗!

【肉搏】徒手或用短兵器搏斗。如:

近义词辨析范文4

【关键词】近义词辨析;语料库;BROWN;CLEC

1、引言

近义词是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尤其是在英语中占有很大比例。它指的是“使两个对象类似或同一的词汇关系”(Cruse,1986),也就是意义相近或相同的词。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意义完全相同(与synonym相对应),这类词不多,也甚少对语言学习产生阻碍。更常见的是词义相近但不完全等同(与near-synonym对应)。因此,后者往往是研究的重点,“在基于语料库的词汇研究中,近义词指的是两个或多个概念意义相近,但在搭配行为和语义韵方面有明显差异的词”(朱文慧、马立东,2010)。本文以动词“doubt”和“suspect”为例,使用AntConc (3.2.1.0)对其分别在BROWN和CLEC中进行检索,旨在通过语料分析,挖掘出二者在用法、义项上的不同,并通过对两个语料库的对比,发现中国学习者在使用此组近义词时与本族语使用者的不同之处。

2、数据获取与分析

2.1出现频率

两个词的词频是研究两者用法模式的基础;因为“doubt”和“suspect”都不只动词一种词性,因此,必须先将其动词的用法与其它词性的用法区分开来。

BROWN含词量为1014232, 其中, “doubt”出现142次(包括doubts、doubted和 doubting); “suspect” 出现57次(包括suspects、suspected和suspecting)。 在142次 “doubt”中,动词出现28次,余下114次均为名词用法; 在57次“suspect”之中, 动词出现47次,形容词出现3次,名词性出现7次。由以上数据可以看出, 操英语的人在使用“doubt”和“suspect”时, 前者的动词用法并不是该词的典型用法, 仅占总数的19.72%; 与之相反, 后者的动词性用法却是该词的典型用法, 占总数的82.46%。

CLEC含词量为1175656, 其中,“doubt”出现92次(包括doubts、doubted和 doubting);“suspect”出现9次(包括suspects、suspected和suspecting)。在92次“doubt”中,动词出现15次,余下80次均为名词用法; 在9次“suspect”之中, 动词出现5次, 名词出现4次。由此可见, 在中国英语学习者的使用中,“doubt”的典型性用法仍然是名词用法, 占总用法的86.96%, 然而, 对于“suspect”却明显存在着使用不足的现象,并且“suspect”的形容词性用法已被完全忽略。本文的重点在于研究动词 “doubt”和“suspect”。

从表1中可以看出,“suspect”在本族语语料库出现的频率大大高于“doubt”,但是,在中国学习者语料库,情况却相反,前者的频率远远低于后者。“suspect”在中国学习者语料库中出现的频率大大低于其在本族语语料库中出现的频率。

综上所述,中国学习者与本族语使用者在面对“suspect”与“doubt”这对动词近义词组时,倾向选择各有不同:前者倾向于使用词形简短的“doubt”,而后者更多地选择了“suspect”。

2.2“doubt”(动词)义项、用法分析

基于对BROWN中“doubt”索引的分析,“doubt”的用法分为三类 (例句来自BROWN):

(1) “doubt”+that引导的宾语从句,例如:

actually, I rather doubt that we'll have to do this

elcome place though I doubted that he would understand me

(2) “doubt”+if\whether引导的宾语从句,例如:

sies are gluttons I doubt if it is possible to overfeed

y were receding he doubted if a man could wade as far

(3) “doubt”+名词短语,例如:

he didn't doubt her truthfulness although he

hat his own country begins to doubt his patriotism and

以此为基础,可以统计出动词“doubt”在CLEC用法分布频率,二者异同见表2:

从表2可以看出中国学习者和本族语使用者对于doubt一词使用方法上的异同点:

首先,中国学习者使用“doubt”+that引导的宾语从句频率高,这一点与本族语使用者基本相同。在两个语料库中,这种用法出现的频率都是远远高过其他用法模式,由此可以推测对于本族语使用者和中国学习者,这种搭配都是“doubt”的典型搭配。分析例句,可以发现当“doubt”后接that引导的宾语从句时,它通常指“认为某事并非真实”。因此,当“doubt”用作动词时,“认为某事并非真实”是其重要义项。

其次,中国学习者并不像本族语使用者那样频繁的使用“doubt”+if\whether引导的宾语从句。对于本族语使用者来说,这种搭配是仅次于“doubt”+that引导的宾语从句,第二重要的用法,但是在中国学习者中,这种用法的使用频率仅仅为13.3%。通过对例句的分析,可以发现“doubt”在和if\whether引导的宾语从句搭配时,总是意味着“认为某事发生的可能性不大”,因此,“认为某事发生的可能性不大”也是“doubt”较为重要的义项。然而,中国学习者却对这种用法使用不足,表明中国学习者对于“doubt”的这个义项理解不足从而导致了中国学习者与本族语使用者在这种用法使用频率上产生较大差别。

再次,中国学习者更为倾向于“doubt”+名词短语的使用模式,在总数15个例句中存在4个例句使用“doubt”+名词短语。基于对此类用法例句的分析,发现“doubt”在这种搭配中时,可以理解为“对某人或某物不信任”,这种用法在本族语使用者中使用较为频繁,因此“对某人或某物不信任”也是“doubt”的重要义项之一。这种用法在CLEC中出现频率较高可以证明中国学习者对于这一义项可以运用自如。

最后,除了以上三种主要用法以外,本族语使用者很少将“doubt”用在其他搭配中,但是在中国学习者中存在这样的使用方法:no one will doubt about that it is a great thing(例句来自CLEC)。在例句中, “doubt”被用作不及物动词,而BROWN中却不存在“doubt”的不及物动词用法。因此,可以发现在中国学子者中存在对“doubt”误用现象,这种误用现象也是导致中国学习者与本族语学习者在“doubt”的用法上存在差异的原因。

2.3“suspect”(动词)义项、用法分析

基于BROWN中 “suspect”索引分析,“suspect”的用法进行分类(例句来自BROWN):

(1) suspect + (that) 引导的宾语从句,例如:

eek, however, I began to suspect that something was wrong

e Forellen movement, and I suspect that this is due to imperfect_

(2) suspect somebody of / some body be + suspected + of,例如:

who were always suspected of being shy on virility

Eugenia suspected her of deliberately overturning

(3) suspect + 名词短语,例如:

now the cops didn't suspect a thing, and I thought it

icer had asked Lizzie if she suspected her Uncle Morse, and she

通过对“suspect”的三种主要用法的分析,可以挖掘出“suspect”的三个主要义项:(1)当其后接(that)引导的宾语从句时,意味着“认为某事(消极意义)是真实的”;(2)当使用“suspect”的特殊搭配suspect somebody of / some body be + suspected + of时,“suspect”是指“认为某人做了某事(消极意义或犯罪行为)”;(3)当其与名词短语搭配时,可以理解为“认为某事不是真实的”。对比“doubt”的三个义项,可以发现虽然“doubt”和“suspect”之后都可以接that引导的宾语从句和名词短语,然而两者的意思却不尽然相同。形式相同意义却不同这就可能导致近义词之间的错误混用。

从对“suspect”在BROWN和CLEC两个语料库中的出现频率的对比可以看出,中国学习者对“suspect”的使用严重不足,基于对CLEC中语料的仔细分析,可以发现近义词之间的错误混用是导致中国学习者较少使用“suspect”的主要原因,例如:some may doubt that legalized euthanasia would invite abuse(来自CLEC),例句想要表达的是对将安乐死合法化这一行为将会引起安乐死的滥用这一消极事件的产生,符合“suspect”的第一个义项“认为某事(消极意义)是真实的”,因此在这个语境下, “suspect”比“doubt”更为合适。因此,这里的“doubt”是一种近义词之间的错误混用,这种错误混用,正是造成“suspect”在CLEC中的出现频率才会大大低于其在BROWN中的出现频率的主要原因之一。而另一主要原因就在于中国学习者对“suspect”用法掌握不足。这种掌握不足尤其体现在“suspect”的特殊用法“suspect somebody of / some body be + suspected + of”上。

通过对CLEC中的5条索引的分析,发现并不存在suspect somebody of / some body be + suspected + of这种搭配,证明中国学习者对于“suspect”的特殊用法与搭配几乎没有掌握。 然而,这种用法不仅仅是“suspect”的主要用法之一,它还是能够区分“suspect”和“doubt”的用法。当“suspect”用在这种特殊搭配时,它的意义也是完全不同于“doubt”:认为某人做了某事(消极意义或犯罪行为),因为“doubt”既没有这种用法也没有这个义项。但是,中国学习者并没有掌握这一用法,对这种特殊用法的掌握不足也是导致“suspect”在CLEC中的出现频率才会大大低于其在BROWN中的出现频率的主要原因,并且还会造成中国学习者不能很好地认识到“doubt”和“suspect”之间的区别。

3、总结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中国学习者在学习动词组“doubt”和“suspect”时,对前者的掌握比对后者的掌握要充分,虽然存在一定的误用现象,但是总体来说能够自如的使用“doubt”重要搭配;但在使用“suspect”时,中国学习者不仅将之与“doubt”错误混用,并且没能完全认识到“suspect”的典型义项,对中国学习者分辨这组近义词造成困难。借用语料库的分析可以更好的了解学习者在近义词辨析方面的误区,有助于有针对性的提高近义词辨析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

[1].Cruse, D. A. Lexical Semantics [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6.

[2] Liu, D.“Is it a chief, main, major, primary, or principal concern?” [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rpus Linguistics,2010.

近义词辨析范文5

关键词:词义 文化 双语学习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4)04-0137-01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自古以来就是是一个多民族聚居族地,历史上有塞人、羌人、汉人、匈奴、月氏、乌孙、铁勒、高车、柔然、鲜卑、突厥、粟特、回鹘、黠戛斯、契丹、蒙古等民族,建国以来有维吾尔、蒙古、满、汉、哈萨克、柯尔克孜、乌孜别克、塔吉克、塔塔尔、俄罗斯、回、锡伯、达斡尔等十三个世居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久远传承下来的信仰、习俗。伊犁13个世居民族中有着不同的文化特色如维吾尔塔兰奇的农业文化,蒙古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的传统游牧文化,回族融合了中原文化与伊斯兰文化,乌兹别克族、塔塔尔族的西域商业文化,俄罗斯族的西方文化。这就构成了伊犁多民族聚居、多文化并存的多元一体格局。本文由于篇幅限制主要以汉语和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的主体民族--哈萨克族的哈萨克语来举例。

语言作为文化的组成部分 ,其特殊性是人在学习和运用语言中获得整个文化,它是学习文化的主要工具 。它与民族、历史、文化密切联系。要具备一定的语言交际能力 ,就必须了解其交际文化。语言交际是社会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不同语言的使用者 ,思想、信仰、习俗都具有不同程度的差异。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并对文化起着重要作用。它们之间互相影响、互相作用,要深刻的理解语言必须了解文化,挖掘文化必须了解语言。

因为文化背景不同,持不同语言的人交流时,会发生尽管语法准确、语句通顺却产生不得体、不达意的表达现象。同样的含义面对不同对话对象时,也许需要使用不同的词汇、语气。同样的话语在不同的语境可以产生不同的意义。这就是文化上差异。

从人类文化学的观点看 ,文化有两层含义:一是正式文化 ,包括文化学、历史、哲学、政治等;另一个是普通文化 ,即普通的社会习俗和惯例语言的使用要受其他文化因素的制约。在本文中我们主要以普通文化为例。

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如何避免因不同文化引起的交流困难,增进互相了解不容易。这需要我们在双语教学中留意穿插已文化为背景的语言教学。使学习者在品味这些独具特色的、丰富的文化蕴含时,最终实现在自我认同的基础上对其他民族文化的认同。

一、禁忌语、暗含意义

日常交际中忌讳但又必须涉及的词, 人们巧妙地使用比较含蓄、委婉的词语来替代,久而久之 ,原本没有这些意义的词就暗含了这些意义,词的暗示意义产生。汉语中一些源于中国古代封建阶级制度的避讳语、禁忌语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消亡了。一些避亵语和多用于书面语的委婉语仍在使用,如“闹情绪”“去洗手间”等等。哈萨克族的有些避讳词义是全民性、普遍性的,所以当前使用含蓄语言委婉表达不便直说的涉及日常生活的许多方面。各民族语言中表达忌讳直言的事情,运用词语的暗示意义的词语有很多,以哈萨克语为例,有些词语概念意义在哈语和汉语中都有,但它们在各自民族中表达的意义又不完全。eki 两 + qabat 层 = ekiqabat 怀孕 , dynije 世界+ salw 放入 = dynije salw 逝世, d ret 净身 + xana 室 = d retxana 厕所d retke 净身+ otrw 坐下 = d retke otrw 上厕所等等。

二、就数字来说

哈萨克族忌讳偶数,喜欢基数,汉族正好相反喜欢偶数。汉民族偏爱六、八、九和十,如:六六大顺、八八发财、十全十美。现代人开始偏爱七,七上八下,有升官发财、步步高升的隐含义。不喜欢十三,这个源于西方国家的不吉祥数字,随着西方文化的侵染大家也对它产生了反面联想。哈萨克族偏爱四十和七 , 认为四十为“多数”,是数目的最大极限。

三、就颜色词来说

一些颜色词所代表的感彩也不尽相同,汉语与“白”有关的词义多消极而哈语中与“白”有关的词义多表示积极,汉语的红心――黑心在忠心不忠心的意义上,红与黑构成反义关系,哈萨克语中用aq yrek (白心)――qa yrek(黑心)这与不同民族的的社会历史、思想意识有密切关系。

四、习惯用语

汉语中当人们用反义词中的某个词时,通常会联想到与之相对的另一个词。如:当人们听到“别慢腾腾的!”就会自然理解为“快点儿!”当听到“别不疼不痒的!”会联想到“说最重要的问题!”因为这里“不疼不痒!”的意思是“避重就轻”而哈语中“避重就轻”不用“不疼不痒!”表示。因此不会有这种联想。还可能把“不疼不痒!”理解为“没病”同样哈萨克族听到“aw zben oraq orma!”(别用嘴割麦子!――别说大话!)就会联想到“实事求是点”而汉族人就不会有这种联想。

每个民族的文化都历史悠久,有大量的熟语、典故,学好语言不了解文化、没有背景知识是不可行的。语言是文化一部分,在学习、运用语言中习得文化,是文化中的一种特殊文化。双语教学的目的是“克服”交际中可能出现的困难,以便能顺利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参考文献

[1]王靖,陈卫东. 高校双语教学的系统化设计[J]. 现代教育技术,2011,07:67-71.

近义词辨析范文6

【关键词】对外汉语同义词界定问题 辨析问题

【中图分类号】H1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10)02-0026-03

一、汉语本体关于“同义词”研究综述

汉语词汇中存在着大量的同义词,一方面它们丰富着人们的语言表达,使之更为精准多样;但另一方面,同义词其自身细微的差异和多面的复杂性,使人们在使用过程中存在许多误用现象,尤其对于第二语言习得者来说,同义词的辨析和正确的使用是他们学习汉语词汇的难点,也是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重点。

对外汉语同义词的教学,是以汉语的本体研究为基础。

在汉语本体研究中,关于同义词的界定,学界集中有以下几方面的争议:第一,关于同义词内部的分合问题。有学者认为同义词包括等义词和近义词,如吕叔湘(1952)、张永言(1982)、胡裕树(1995),这一观点普遍被许多教材所接受;还有学者认为同义词不应该包括近义词,应该分开,二者是完全不同的两种词,如王理嘉、候学超(1963)、刘叔新(1980)、葛本仪(2002、2003)等。学界对此争议采取了综合的做法,将同义词的界定分为广义和狭义,广义上的“同义词”是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狭义的“同义词”仅指意义相近的词。(黄伯荣、廖旭东,1999)第二,关于同义词判定标准的问题。学界对同义词的判定标准,一是意义标准,即“反映同一概念”(石安石,1961),“反映同一事物”(刘叔新,1980),“义位相同或相近的一组词叫同义词”(钱乃荣,1995)。一是意义形式标准,主要要有两种判定方法,其一,如果可以互相替代而不改变意义,就是同义词,意义上有共性,但不能互相替换的是同义词(王理嘉、侯学超,1963),这是替换法;还有同形结合法,确定不同词语所指对象是否同一,从而鉴定同义和近义词(刘叔新,1980)。可以看出,同义判定标准中,意义形式标准避免了意义标准主观性过强的弊端,较为客观。第三,关于词性不同是否为同义词的问题。有学者认为词性不同就不能算作同义词,如周祖谟(1956)、孙汝建(1982)等,而如张世禄(1956)、吕叔湘(1979)、谢文庆(1982)、梅立崇(1987)等认为同义词的同义,是指词汇意义相同,语法意义不一定要相同。

在汉语本体研究中,关于同义词的辨析,学界达成了普遍的共识。首先,从理性意义方面进行辨析,在指称范围、词义的着重点、语义轻重的程度以及词义的抽象和具体方面的不同展开;其次,从色彩义方面进行辨析,在感彩、语体色彩以及形象色彩的差异辨析中展开;再次,从用法方面进行辨析,对比词性、搭配对象、造句能力以及构词能力和构形变化。汉语本体在同义词辨析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意义和用法的辨析,这也是对外汉语同义词教学从本体同义词研究中汲取最多的部分,最大程度地保存着意义和用法辨析的基本框架。

汉语本体同义词的研究,虽然关于同义词界定的三个方面问题仍未有明确的结论,但对于对外汉语同义词教学和研究都有很大的借鉴和促进作用,特别是二十一世纪以来对外汉语教学的蓬勃发展,同义词的研究更加深入,视角更为深入和广泛,对外汉语教学界对同义词的研究更具有对外汉语教学自身的特色。

本文就二十一世纪以来对外汉语教学界在同义词的界定、标准和范围的探讨,以及同义词辨析等诸多方面的研究成果作以回顾和评析,同时浅谈个人的观点,以期对学者们的继续研究提供参考性意见。

二、对外汉语教学中关于同义词的界定问题

对外汉语教学界较之本体语言学界,在同义词的界定方面分歧不大。总体都是采取更为宽泛的理解。在上世纪90年代就有学者提出,“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一定不能局限于同、近义词的辨析”(刘缙,1996)。本世纪以来,对外汉语教学界便沿着这条路走,在本体语言学广义的同义词――意义相同或相近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拓展。

具体来说,对外汉语教学界对于同义词界定的看法,根据其界定范围的宽泛程度,可大致分为如下几种观点:

其一,大体上遵从本体研究对于同义词定义和范围的界定。例如陈杰(2005)所认为的同义词界定就采取了本体研究中广义同义词的定义,甚至还提到,“近义词是指基本意义大体相同或大部分重合的词,那些基本意义无共同点的不能算同义词,基本意义只有一小部分重合的也不能看作近义词。”还如吴琳(2008)认为,“同义词”至少在某个义项上存在着意义大同小异的关系,“大同”的基础是该义项的核心理性意义相同,“小异”存在于该义项的周边理性意义、附加意义、组合方式、聚合方式或者在其他义项的以上任何一个方面存在差异。其他的如张丽娟、李芳芳(2005)、姜雪(2008)、郭雪玫(2008)都持遵从本体研究的同义词的概念。

可以看出,这些学者都将核心的理性意义或基本意义的绝大部分相同作为同义词组的存在的基础,他们的论述进一步深化了本体研究中界定笼统模糊的广义同义词的概念,但这些学者由于从对外汉语教学的角度出发,关于同义词与近义词的分合问题、同义词的标准问题以及是否为同一词性问题,这些在本体研究中有着强烈争议的问题,在这里都不再是讨论的对象,只要核心理性意义或基本意义相同,其他方面并无严格的要求。同义词、近义词皆成为对外汉语教学的内容,而且同义词不一定要求词性相同。正如姜雪(2008)所说,“不采用‘等义词’和‘近义词’的分类,而是采用‘完全同义词’和‘不完全同义词’”。以防留学生在这些术语的争议下困惑。

其二,很大程度拓宽本体研究中同义词的界定标准和范围。如赵新、李英(2001)认为,“有些意义相近的词(特别是单音节虚词)、惯用语、固定结构,虽然中国人不会弄错,但外国人却容易混淆。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应该注意这类词的辨析。”还如,刘晓梅(2004)提到,要从学生实际需要出发,从而对对外汉语教学中同义词的标准和范围作了如下界定:“①以相同的意义成分为单位,而不只是以义项为单位;②部分语素相同的词;③不限音节数;④不限词性。”其他的如邹雪(2004)、周莉(2004)也持相同或类似的观点。

这些学者的观点是本世纪以来对外汉语教学界关于同义词界定方面的主流观点。他们的论述中“同义词”已完全跳出了本体研究中同义词的框限,着眼于词义出发,只要意思上有联系,能引起留学生的混淆,就将其划定为同义词的范畴。这一范畴下的“同义词”,不再拘泥于指称同一事物或同一概念,不再限于音节数的对等,不再囿于词性的同一,可以仅仅有相同的语素,意义上有一些联系。这些“同义词”,哪怕在母语是汉语的人眼里,差异十分大,但还是被纳入进对外汉语同义词辨析的对象中,如刘晓梅(2004)论文中举出的例子“错开/错过”。持此观点的学者,主要基于对外汉语教学的实际状况和第二语言习得者认知的状况,提出了如此的同义词标准和范围。然而,对外汉语教学界对此宽泛的界定,突破了本体研究中“同义词”、“近义词”的标尺,在一定程度上再次引发争议,使人们在概念理解上陷入混乱,词义相同或相近的标准遇到了极大的挑战。对此,学界中就有学者提出另外的概念,来代替本体汉语“同义词”或“近义词”的称说,以免造成这些基本术语范畴性质的混乱。

其三,彻底走出本体“同义词”、“近义词”的界定,并改换称说。对外汉语教学界持此主张的代表是张博(2008),他认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词语辨析应当放弃‘同义’、‘近义’这类汉语本体研究提供的标尺,真正转换视角,基于中介语词语混用的现实进行词语辨析,所辨析的对象就是‘易混淆词’。”他认为这些“易混淆词”不仅包括在意义上有联系的词,而且音形方面易混淆的因素都可以包括在内。为避免易混淆词与本体“同义词”、“近义词”在概念和范畴上的模糊,张博在其论文中分析三者的关系是相互交叉,并非包含或并列的关系,进而说明“‘易混淆词’是站在中介语的立场、着眼于目的语理解和使用中的词语混淆现象并根据混淆的普遍程度归纳出来的词语类聚。”他将汉语中介语易混淆词的类型概括为七大类:①理性意义基本相同的词,也就是狭义的近义词;②有相同语素的词。在汉语中,大量复合词因含有相同的语素,在意义和书写形式上都有相同之处,最容易发生混淆;③语音相同或相近的词;④字形相近的词;⑤母语一词多义对应的汉语词;⑥母语汉字词与对应的汉语词;⑦方言词与对应的普通话词。张博关于“易混淆词”的称说在学界引起了一定的共鸣,其他的学者如张蕾(2009)对此表示认可。

笔者认为,采用“易混淆词”的称说作为对外汉语教学中词汇辨析的对象是合适的。本体语言中关于“同义词”的定义笼统模糊,关于同义词的相关问题也存在较大争议,而对外汉语教学界所涉及的辨析对象,又较本体语言的“同义词”或“近义词”的标准或范围宽泛,这样使原本有着较大争议的本体同义词界定问题的研究,更为混乱。再者,对外汉语教学界应该切实根据学习者的语言特点、中介语的实际状况来确定词汇辨析的对象,然而这其中包含相当一部分是不为本体同义词范畴所收纳的词语,当然本体同义词范畴下的一些词语由于使用频率低或某种原因,没有对留学生造成理解和使用上的偏误,就不再作为辨析的对象。综合这些因素,可以认为,“易混淆词”的叫法,不论从称说方面,还是从它涵盖的范围来说,都是较为科学的。“易混淆词”的确定,对于今后学界的研究有了明晰的方向。

三、对外汉语教学中关于同义词的辨析问题

对外汉语教学界在二十一世纪来对于同义词的辨析,基本延续着本体语言研究的同义词辨析的传统。例如,赵新、李英(2001)提到同义词辨析应该是综合的、全面的,在教学中应该着眼于从语义特征、语法限制、语用选择各方面对同义词进行全面辨析。杨寄洲(2004)认为,根据课堂教学的需要,对比两个词语意义的异同可从基本意义、感情意义、语体意义角度入手,对比两个词语用法的异同可从词性、搭配对象、造句功能、构词能力、构形变化、使用场合和使用频率等方面进行研究。学界中陈杰(2005)、郭雪玫(2008)、张蕾(2009)等都持相同或相似的观点,表示同义词的对比辨析应该从这些方面进行。

随着对外汉语教学学科理论和教师经验的积累与发展,学者们对于怎样辨析这些留学生易混淆的词语,在传统辨析内容的基础上,有的学者从理论上进行研究,有的学者从技巧上进行探索,有的学者综合各方面因素进行研究。

1.从理论角度对易混淆词的辨析方法和步骤进行研究的,例如,周莉(2004)从聚合和组合角度探讨了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近义词辨析。从聚合角度,着重于近义词内部的对比分析,词义的范围、轻重、感彩、语体色彩、运用对象和句法功能的不同方面对比;从组合角度,运用典型例句来理解同义的微妙关系。邹雪(2005)认为应当根据不同类型的词、采用不同方法辨析,即:语音相近和词义交叉的词组,如果学习者出现混淆的原因主要有单纯的语音干扰、义项干扰,教师就只需向学习者区分词的读音,明确词的意义就行了。至于同义词、近义词,首先可以根据词义的具体性和概念同一的标准,将意义相近的词分为同义词和近义词两种,再分别根据词性有针对性地进行辨析。在聚合和组合的维度基础上,吴琳(2008)从同义词的“同”“异”内部构造出发,发现同义词之间的“异同”项目分布在不同的层面上,并创新性地提出明晰同义词的操作流程:即通过静态的系统化实现动态的程序化,使对外汉语同义词教学摆脱无序所导致的繁杂状态。可以看出,吴琳系统化、程序化的同义词教学法也是基于前面学者的探索和总结,这种词汇辨析教学的系统观是不断发展的。

还有学者从相关领域借鉴理论来尝试对外汉语的词汇教学,如邹雪(2005)提出参考认知或者心理学的一些规律来观察、定义、划分同义词。还如,张蕾(2009)认为借鉴“语块理论”来应用到对外汉语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但并未深入具体地谈到。

2.从技巧角度对易混淆词的辨析进行探索的,例如,张丽娟、李芳芳(2005)提到,大量感性材料应用有助于同义词的辨析,配备形象生动的例句是有效的方法。此外还要不断反复地强化,包括课堂上有节奏的重复,也包括课下的作业和有意识的交谈。还如,许晓华(2007)从对外汉语教学的视角探讨了同义词的替换问题,她指出,“①同义组成员在习惯搭配上存在明显分工,则不能替换;②同义组成员在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完全不同时,不能替换;③同义组成员的适用对象明显不同,不存在任何交叉,不能替换;④替换后语意发生明显改变的,不能相互替换。⑤同义组成员在色彩方面存在较大反差的,不能互相替换。”可以看出,这些学者往往是通过例句来探索语境模拟对词汇辨析的作用,然而究竟准备什么样典型的例句,怎样展示等一系列的细节问题,仍需要继续的研究。

3.综合各方面因素进行探讨易混淆词语辨析的,刘晓梅(2004)在论文中,就辨析内容、辨析语言、用例、辨析原则、方法等这些方面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论述。值得指出的是,用例中提到的“①小语境清晰、丰富,在小语境中要体现出足够的信息量,尽量保持语言的自然状态,有利于学生记忆;②对比句要有明显的对比度,强化对比点。把同义词放到非常相近的语境中,对比度强,学生易于掌握其异同;③句子的难易要有梯度;④提供错误用例。”可以看作是对上述那些学者采用例句或替换技巧的一个原则上或方法上的指导性补充。在方法部分,她提到了“先列对比句,让学生依靠例句来体会差异,然后再给出语境让学生造句练习,也可以先写出学生错误的句子,让全班同学在老师的暗示或提醒下改正,之后再归纳出每组对比词的异同。”可以看出,这种方法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能够加强学生的印象,有助于提高教学的效率。但笔者认为,错误例子的给出应该把握一定的“度”,以免混淆学生的理解,造成相反的教学效果。

此外,学界还有学者针对易混淆词中的特殊类别进行辨析论述。如程娟、徐晓华(2004)以HSK(汉语水平考试)单双音同义动词为研究对象,将同义动词的辨析角度与方法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还如,刘春梅(2006)筛选了《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中的185组单双音同义名词,通过对比释义和考察应用实例,探寻了单双音同义名词在词义、色彩、功用等方面的差异,现代汉语单双音同义名词的主要差异。再如,陈静(2009)针对名、动、形三种词的偏误原因,着重辨析语素意义、巧设语境,精讲多练,结合中国文化知识,采取了“考察词典释义,简化词义模式,分析归结异同”的辨析步骤。这些学者都是从对外汉语教学混淆词辨析的某个类别词入手,对留学生出现偏误的词语进行详细地描写分析,从而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对今后学界词汇辨析研究的深入化、细节化方向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四、个人观点简述

通过对二十一世纪以来学界在同义词教学研究成果的回顾和简要的评析,在此表达一些对此的个人观点。

第一,众所周知,本体语言学界在同义词方面的研究成果为对外汉语教学界输送了丰富的营养,不论是同义词的界定方面,还是同义词的辨析方面,上个世纪对外汉语教学界都基本借鉴过来。然而我们发现,随着对外汉语教学界自身学科理论建设的发展及经验的积累,从90年代末,对外汉语教学界对于“同义词”的界定,已经超越了本体语言中“同义词”的界定,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关于这一术语的范围和标准一再地拓展,从而出现了以新的称说代替了语言本体范畴下的“同义词”的标尺。从对这一称谓脱离了本体限制,到其标准、范围和性质的确定的这些发展历程,我们看到了对外汉语教学界基于本体语言研究,又探索出适合自身教学和研究的对象,真正地走向成熟、走向完善。尽管“易混淆词”的称谓在学界还未达成共识,其辨析的性质和范围依旧有很大的分歧,但较之以前与本体语言相同的“同义词”的称谓,是科学的。关于“易混淆词”的研究,目前还缺乏相当系统的探索,而这些,也恰恰说明了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方面存在着巨大的研究潜力,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还需要学界众多学者们的群策群力。

第二,对外汉语教学界对于“同义词”的辨析内容基本承袭本体语言的框架,在于对意义和用法两大方面进行辨析。对于如何辨析的问题,是对外汉语教学界探讨的热点。学者们从不同角度进行理论及技巧方面的摸索。在理论方面,我们从上述内容中看到了发展相对完善的聚合和组合结合使用的系统辨析方法,然而,这种方法,看似系统性强,面面俱到,但笔者认为,在实际的教学操作中,可行性还有待验证。看似毫无疏漏的对比,会使学生加重记忆的负担,忽略对比差异的重点,对于其理解和实际的使用帮助不大。在技巧方面,学者们提出的方法十分有效,但选取一些什么样的句例,应该根据留学生中介语库的资料及日常生活中高频的偏误进行说明,在加强学生的实际辨别能力方面才会有积极地作用。此外,对外汉语教学界不管是在“同义词”、“近义词”还是“易混淆词”的辨析上,对于辨析的原则、语言、内容、方法等具体方面,缺乏系统理论的梳理,主要是基于经验式的论述,而且选取教学对象的层次局限,在普遍代表性上还不具备一定的说服力。这也是对外汉语教学界今后需要加强致力的方面。

最后,笔者还想从引起留学生混淆词语的原因角度谈一点关于易混淆词语的教学。众所周知,留学生母语的负迁移以及缺乏对中国相关词语文化的了解,也是其将一些意义不怎么相关的词语混淆的重要原因之一。鉴于此,我们可以在进行对比辨析相关词语的时候,适当地导入中国文化的因素,使学生了解词语背后深层的因素,抓住最核心的理性意义。当然如何在辨析易混淆词语的语言教学的同时导入相关文化因素,还需要学界进一步的理论和实践的探索。

参考文献

1 陈 杰.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同义词辨析[J].理论界,2005.12

2 吴 琳.系统化、程序化的对外汉语同义词教学[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8(1)

3 张丽娟、李芳芳.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同义词辨析[J].台声•新视角,2005(11)

4 姜 雪.同义词研究与对外汉语词汇教学[J].考试周刊,2008(12)

5 郭雪玫.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同义词辨析与教学[J].商情•科学教育家,2008(1)

6 赵 新、李 英.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同义词辨析[J].世界汉语教学,2001

7 刘晓梅.对外汉语高级阶段同义词的范围与辨析[A].见:周小兵、朱其智.对外汉语教学习得研究[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5:443~454

8 邹 雪.同义词、近义词研究与对外汉语词汇教学[J].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5

9 周 莉.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近义词辨析[J].理论观察,2004(1)

10 张 博.同义词、近义词、易混淆词:从汉语到中介语的视角转移[J].世界汉语教学,2007(3)

11 张 蕾.浅析对外汉语易混淆词教学[J].语文教学(中旬刊),2009(4)

12 杨寄洲.课堂教学中怎么进行近义词语用法对比[J].世界汉语教学,2004(3)

13 徐晓华.从对外汉语教学的视角看同义词的替换问题[J].现代语文,20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