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友人离别的诗句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友人离别的诗句范文1
关键词:情景交融
离别之情
成都近郊,杜甫草堂不远,至今耸立着一座薛涛的“吟诗楼”,点缀着蜀地的青山碧水,那是薛涛晚年所居之地。“万里桥边女校书,枇杷花里闭门居。扫眉才子知多少,管领春风总不如。”从王建的《寄蜀中薛涛校书》可知,她的美貌她的才情如何的倾倒一时。当时的大诗人元稹在薛涛四十岁时出现在她的生命里,并写了“锦江滑腻峨眉秀,幻出文君与薛涛”(《寄赠薛涛》)。卓文君和薛涛,两位才女,都是四川人。虽然薛涛生于长安,但她在年纪尚幼时就随父迁到了蜀地,可以说薛涛是在巴山蜀水的灵秀浸染中成长起来的。
薛涛,字洪度,幼时随父入蜀,因父早亡,遂沦为乐妓。虽为乐妓,但来往于幕府之间,以不凡的才艺而名躁一时的女才子有机会结识了很多的社会名流。她的文才也受到了当时许多大家的注目和赏识。她的诗情感真挚,意境优美。不论是送别友人,思乡念亲,还是酬唱寄赠,感怀民事,诗歌中都深蕴着诗人饱满的情感。昔人曾称道她“攻绝句,无雌声”。她的《送友人》是一首历来为人们所传诵的送别诗,也是薛涛诗中较为著名的一首,是可与“唐才子”们竟雄的名篇。
水国蒹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苍苍。谁言千里自今夕,离梦杳如关塞长。
——唐薛涛《送友人》
这首诗是情景交融的典范之作,常被编入各种唐诗选本中。诗歌以传统的送别为题,表现诗人对友人的依依难舍之情。诗人对于离情的渲染,在她营造的凄凉氛围中得到了完全的发挥。诗歌留给我们的,是需用心去体会的诗人对友人悠远缠绵,牵连不断的丝丝情谊。
前两句写别浦晚景:水中蒹葭,月夜寒霜,远山苍茫,离人凄怆。诗人不言秋,但秋山秋水秋月夜令人心生秋凉。正如王国维所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诗经·秦风·蒹葭》中有“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的吟咏。《诗经》中别离在水另一方的是梦寐以求的情人,而诗人将忍受的离别之苦则是因友人的远去而生发。这凄凉的夜景折散出的阵阵寒意,无不是来自诗人内心深处对于友人离别的凄寒感受。秋季相送格外难堪,“送君南浦,伤如之何”。
友人离别的诗句范文2
高小白的穿越笔记:十里长亭折柳别
“哎哟,痛死我了!”太久没坐“时光之旅”,跳出来的时候竟然摔了个大马趴,我一边拍着裤子上的灰一边直起腰来。抬眼的一瞬间,我立刻被眼前江南水乡的风景彻底征服了。远远望去,碧绿的湖水依偎着黛色远山,如丝的细雨给世界织了一张薄如蝉翼的网,杨柳穿过呢喃的烟雨,将柔美身姿舒展在微风中。
正在这时,我看见一位老伯伯走到柳树前,折断了几枝柳条。随后,他又携着柳条颤颤巍巍地向不远处的一座长亭走去。长亭那头围了一些人,隐隐约约地传来了音乐声。我觉得很好奇,就跟在老伯伯身后。走近了我才看清,原来这音乐声是演奏者用竹尺敲击一种像是古筝的弦乐器而发出的。乐声抑扬顿挫,周围的人轻轻唱和,哀而不伤。老伯伯走过去,将柳条递给一个背着行李的中年男子。他们拿起面前那一对前尖后翘、口沿外撇、圆腹略深的青铜三足杯,低声说了些什么,然后一饮而尽。
晚风吹进长亭,顿生凉意,看着碗里冒出的腾腾热气,我不禁产生疑问:这么凉的天,他们为什么要在这里喝酒奏乐,还要折柳枝呢?这其中到底有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
周博士的历史小课堂
高小白遇到的其实是送别的场景。这“折柳相送”,是古人送别朋友的一种方式。古时候“送别”的内容丰富多彩,除了折柳送别、饮酒饯别,还有音乐相送。而且,古人对于送别的地点也非常讲究,走陆路的一般在长亭或者短亭里,走水路的则在渡口边。在渡口送别时,又多在“渭阳”“南浦”。看到这里,不少同学又会问了:“这‘渭阳’‘南浦’是哪里?这些送别方式又有什么文化意义呢?”不要心急,让我来告诉你吧!
折柳赠别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是《诗经》中的诗句,充满了离别的伤感之情。在我国古代,亲朋好友分离时,送行者常常折一枝柳条赠给远行者。“柳”与“留”谐音,赠柳表达的是“惜别”的意思。柳树和其他树木相比,生命力顽强,具有“随地可活”的特点,这正好可以用来祝愿远行的人,希望他们随遇而安,到了异地他乡能够一切顺遂。
音乐赠别
音乐赠别,常见于古代的文人之间。“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唐代诗人李白的这首《赠汪伦》,就是一首描写音乐送别的典型诗作。
先秦有一首逸诗(即先秦古籍中出现的除《诗经》305篇以外的诗歌),名为《骊驹》,是人们在离别时所唱的歌。后来“骊歌”就被人们用来泛指有关离别的诗歌或歌曲。而现在,毕业季时毕业生们常唱起的《骊歌》(又叫《送别》),则是一首流行于我国上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的学堂乐歌,由李叔同作词,美国人奥德维作曲。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问君此去几时来,来时莫徘徊。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难得是欢聚,唯有别离多。”
音乐赠别这一方式从古时候起,经历代代演变,沿用至今,用以寄托人们离别时的不舍情感和美好祝愿。
渭阳、南浦
渭阳指的是渭水的北边。“渭阳”最早出现在《诗经》中:“我送舅氏,曰至渭阳。”在这之后,“渭阳”也就渐渐用来指代人们送别的地方。唐代大诗人杜甫用“寒空巫峡曙,落日渭阳明”来赠别友人,一位叫栖白的僧人也曾写过“寒空金锡响,欲过渭阳津”的诗句。
“南浦”是另一个诗中常见的水边送别地点,与“渭阳”有异曲同工之处。在屈原的《九歌・河伯》中有诗句“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从此诗人们也都喜欢用“南浦”来指代在水边送别,如唐代诗人白居易在他的五言绝句《南浦别》中就写道:“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友人离别的诗句范文3
一、读懂意识。
诗词鉴赏的基本前提是读懂,但是,事实上很大一部分学生走马观花匆忙读完一遍,根本没有弄懂诗意,只凭粗浅模糊的印象,甚至什么印象都没有,就开始生硬作答了,结果自然是言不及义。读不懂诗歌,这与考试时间紧有关,与答题时心情急躁有关,更主要的是与学生缺乏读懂意识有关,不明白“读懂”的重要性,不能静下心运用联系与想象来复活诗境,对诗境缺乏身临其境的真切体验,对诗人感情的认识似是而非。“理解”这一关过不了,接下来的答题就节节败退,答不到点也就在所难免了。
二、审题意识。
许多同学审题不清就贸然答题,结果是驴唇不对马嘴,造成失分。题干限制并提示着答题角度、范围、方向、思路等。有的要求分析作答,有的要求简洁概括,有的要求具体赏析,各不相同;有的需结合全诗,有的针对其中某一两句,千变万化。如不仔细读题,就会答有所漏甚至答非所问。只有审清题干,弄懂答题方向,才能有针对性的回答,答准,答全。
例如:
南浦别
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失分病例:同意。“看”,就是“回头看”。想看又不敢看,每一次回头都心痛无比,写出了依依不舍。
参考答案:同意。看,在诗中指“回望”。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肠寸断。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只一“看”字,就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离别的酸楚。
病例分析:审读题目,题干隐含的要求是对“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这一观点进行求证或。因而我们要回答的便是对这一观点予以解说。题干中已经暗示了“看”的妙处有两点:看似平常,其实传神;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答题只需结合诗句对这两点予以具体化即可。病例分析了“看”的意思和其中的感情,对它“传神”“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这一点未能有力的解析。题目问的是:“看”字看似平常实则传神,能真切透露主人公形象。病例答的却是:“看”字写出了不舍之情。答与问不够衔接,切题不准,答跟问契合度不够。
应对策略:做题之前一定要仔细审题,逐字逐句,不忽略每一个细节;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词语,反复推敲;划出题干中的显性信息,琢磨隐含信息;明确命题指向,答题角度、答题范围,确定答题要点。切实弄清楚题干是怎么问的,问的是什么。问什么,就答什么;怎么问,就怎么答,做到问答相扣无懈可击。
三、规范意识。
不少学生诗歌鉴赏题得分低,不是因为答案写得少,而是所写的答案或是泛泛而谈失之笼统,不能结合诗境具体分析;或是因缺乏一定的鉴赏知识而游离题意,不知所云;或是言之无序,言语混乱,随意性太大;或是答问脱离,答非所问,不够严密。这些大都与答题时缺乏足够的规范意识有关。
例如:
客至
杜甫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诗中展现的是怎样的诗人形象?请结合具体诗句分析。
失分病例:友人到来,心情很快乐。他孤独寂寞愁苦,他忧国忧民,漂泊不定,家贫而又很少有朋友来访,因而孤独寂寞。借景抒情,舍南舍北只有春水,成群的鸥鸟日日飞来,抒发了诗人寂寞的心情。这样伟大的诗人,生活却如此艰辛,令人感叹。
参考答案:诗中诗人因有人来访而十分喜悦,展现的是诗人快乐、质朴、率真的形象。“花径”、“蓬门”第一次为友人而打扫、敞开,可见诗人对友人到来的极为欢喜;酒菜不丰,“盘飧”、“旧醅”道出诗人的歉意与拙朴。酒到兴处隔篱呼取,这一细节透露出饮酒的畅快以及主客间的亲密无间,也展现出诗人的朴实率真。
病例分析:答题不规范。病例不规范的第一点体现是逻辑不紧,前后矛盾。先说了“心情很快乐”,紧接着就分析为何孤独寂寞,前后不连贯。第二点不规范是妄自作答,答非所问。题目问的是“诗中展现的是怎样的诗人形象”,而答案侧重于分析孤独寂寞的感情。第三点不规范是笼统作答,脱离诗境。题干要求结合具体诗句解答,病例笼统概括,脱离了诗境,对诗人形象解读不准确。
友人离别的诗句范文4
就诗作题材内容的不同,古诗词可分为写景抒情诗、记事咏怀诗、咏史怀古诗、咏物言志诗、山水田园诗、边塞征战诗等。
1.山水田园诗
南朝谢灵运开山水诗之先河,东晋陶渊明开田园诗之先河,发展到唐代,有山水田园诗派,代表人物是王维、孟浩然。山水田园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
2.边塞征战诗
从先秦就有了以边塞、战争为题材的诗,发展到唐代,由于战争频仍,统治者重武轻文,士人邀功边庭以博取功名比由科举进身容易得多,加之盛唐那种积极用世、昂扬奋进的时代气氛,于是奇情壮丽的边塞诗便迅速发展起来,形成一个新的诗歌流派,其代表人物是高适、岑参、王昌龄。
3.咏史怀古诗
咏史怀古诗是诗人对某一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的咏叹,一般融进了诗人独到的见识,以史咏怀,以史诵人,以史治史,以史喻今。如陶渊明、刘禹锡、杜牧等都有咏史诗的作品,一般是怀念古代的人物和事迹。咏史怀古诗往往将史实与现实扭结到一起,或感慨个人遭遇,或抨击社会现实。如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表达对朝廷苟且偷生的不满,抨击社会现实。也有的咏史怀古诗只是对历史作冷静的理性思考与评价,或仅是客观的叙述,诗人自身的遭遇不在其中,诗人的感慨只是画外之音而已。如刘禹锡的《乌衣巷》,今昔对比,表达了历史沧桑之感。
4.咏物言志诗
主要特点是托物言志。这类古诗中的“物”多具有特定意义的意象。如桃花象征美人、牡丹寄寓富贵、杨花有飘零之意等,不同的意象有不同的内涵。咏物诗的特点:内容上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抓住其某些特征着意描摹;思想上往往是托物言志,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常用比喻、象征、拟人、对比等表现手法。
二、分清各种风格流派
“风格”是指诗人在选择题材、塑造形象以及语言运用等方面形成的创作特色。如陶渊明的诗恬淡平和,王维的诗诗中有画,李白的诗豪放飘逸,杜甫的诗沉郁顿挫。
流派主要指诗歌的流派和词的流派。
1.诗歌流派:现实主义、浪漫主义
现实主义:提倡客观地观察现实生活,精确细腻地描写现实,真实地表现典型环境的典型人物。源头:《诗经》。代表人物:杜甫、白居易。
浪漫主义:善于抒发对理想的热烈追求,用热情奔放的语言、奇特的想象、夸张的手法以及神话故事来塑造形象。源头:《楚辞》。代表人物:屈原、李白。
2.词的流派:豪放派、婉约派
豪放派:气势磅礴,格调高昂,意境雄浑,感情激荡。代表人物:苏轼、辛弃疾。
婉约派:笔调柔和,感情细腻,委婉缠绵,韵味深远。代表人物:柳永、姜夔、秦观、李清照。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梅花引・荆溪阻雪
蒋 捷
白鸥问我泊孤舟,是身留,是心留?心若留时,何事锁眉头?风拍小帘灯晕舞,对闲影,冷清清,忆旧游。 旧游旧游今在否?花外楼,柳下舟。梦也梦也,梦不到,寒水空流。漠漠黄云,湿透木棉裘。都道无人愁似我,今夜雪,有梅花,似我愁。
(1)词的起笔,词人幻想一只拟人化的白鸥来设问,这样写对全词有何作用?
【答案示例】
词人幻想白鸥来设问,以虚写实,揭示了孤舟受阻这一题旨,还为通篇的结构――时而写“身留”,时而写心未留――提供了线索。
【解题思路】
解答此题要从内容和手法两方面思考。手法上,是以虚写实;内容上,揭示孤舟受阻这一题旨,为通篇结构提供线索。
(2)结合词中有关内容,简析“梦也梦也,梦不到,寒水空流”几句是如何抒发词人的思想感情的?
【答案示例】
孤舟夜泊的境遇,促使主人公追念起昔日同友人的欢聚,并引来他寻梦的渴望,然而他一再地努力入梦却没有成功,终于重新坠入冷清的现实。这三句反映了主人公翻腾的思绪,也与前面美好回忆形成对比,进一步揭示了他被迫滞留中的惆怅心情。
【解题思路】
解答此题首先要理解这三句的内容,句中“梦也梦也”的重叠,就表现了他寻梦的努力。好梦难寻,终于重新坠入冷清的现实──只见荆溪寒水空自流。这样与前面的美好回忆相比较,即可得出词人被迫滞留中的惆怅心情。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再授连州至
衡阳酬柳柳州赠别
刘禹锡
去国十年同赴召,渡湘千里又分歧。
重临事异黄丞相①,三黜名惭柳士师②。
归目并随回雁尽,愁肠正遇断猿时。
桂江③东过连山下,相望长吟有所思。
注:①黄丞相:西汉时贤相黄霸,受汉宣帝信任,两次出任颍川太守,清名满天下。②柳士师:柳下惠。士师:狱官。③桂江:漓江。
(1)诗中第三联是如何描写两人分手时的情景的?请简要分析。
【答案示例】
诗人想要归去的目光随着北归的大雁消失在天边,心中愁肠百结之时却又听到了凄厉的猿啼。一个“并”字,一个“尽”字,把他们共同的望乡之情极为凄婉地传达出来了。诗人还以“回雁”“断猿”衬托离别之情,诗境也变得凄厉了。
【解题思路】
回答本题,既要写出这两句诗的具体内容,还要抓住有关的关键字词进行分析,如“并”、“尽”、“回雁”、“断猿”。
(2)“桂江”和“连山”东西相隔遥远,并无相连之处,诗人是如何将两者联系在一起的?
【答案示例】
诗的末尾两句,并不是实说桂江东过连山,而是以虚写实,说连接双方的,正是山水相望的无限相思,这样把这一对志同道合又遭离别的友人的生死不渝的情谊形象地表现出来。
友人离别的诗句范文5
1.精读课文,感受诗人话别的情景。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教学重点:
通过课文与诗的对照阅读,理解课文内容及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与朋友依依惜别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放松心境,准备上课
二、吟诵诗歌,做好衔接
指名背诵有关“送别”的诗篇。
三、回味生活,再现情景。
欣赏音乐《长亭送别》,在《长亭送别》的音乐声中,学生回顾生活中与亲人、朋友离别的情景,适时导入新课。
四、读诗导入,揭题设疑
⒈“人生自古伤离别。”杨柳依依,长江岸边,说一声再见,道一声珍重,其中夹杂着多少无奈。刚才大家吟诵了不少有关送别的诗歌,下面我们就来看这一首由李白写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2.课件出示: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3.自读古诗,试说诗意,在自己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4.指名交流。
5.谈话激趣:学贵有疑。让我们打开课文,它文中包诗,对这首诗作了较好的扩展和阐释,我想通过认真读了课文后,不需要老师讲,同学们自己就明白了。
6.(媒体出示课题)黄鹤楼送别,读题质疑——谁与谁送别?
什么时候?怎样送别?黄鹤楼在哪儿?……
7.(媒体播放录象)黄鹤楼的简介。过渡:那么在这俯临长江、飞檐临空的黄鹤楼上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就让我们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吧!
五、初读课文,了解梗概
1.出示朗读要求。
(1)选择你喜欢的朗读方式认真读课文,遇到你喜欢读的或读不顺的地方多读几遍,做到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读通课文。
(2)弄明白课文写了谁与谁在哪里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3.交流板书(李白孟浩然)
4.出示第一小节,范读,(画面显示)。
5.(多媒体突出)“饯行”,齐读,联系生活,说说“饯行”的意思。
六、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1.钢笔描红。
2.积累送别诗。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出示词语,读一读:
烟雾迷蒙 繁花似锦 俯临长江 飞檐凌空
杨柳依依 沙鸥点点依依惜别 按捺不住
脍炙人口 誉满天下 浩浩荡荡 永世不绝
二、精读课文,引导探究
1.过渡:在这大好的季节里,景色美如画,可李白却要为好友孟浩然饯行,他们是怎样挥洒满腔的离别情的呢?
让我们进一步研读,到课文中去领略和感受吧!
2.出示阅读要求:
(1)仔细读课文第二、三自然段,找一找他们此时的心情可以从文中哪些语句感受到?用“——”线划出;
(2)与同桌一起品读所划的语句,通过朗读表达出自己对课文的理解。
3.学生研读课文,品位语言。
4.交流探讨,适时评价。
师:一对好朋友就要在这里分别了。他俩此时的心情怎样呢?
学生交流(板书 :依依惜别之情),出示相应句子:
“李白和孟浩然一会儿仰望蓝天白云,一会儿远眺江上景色,都有意不去触动藏在心底的依依惜别之情。”
⑴你是怎样理解“依依惜别”这种感情的?(难舍难分,谁也不愿意离开谁。)
⑵用“因为……所以……”的句式引读:因为李白和孟浩然难舍难分,谁也不愿意离开谁,所以……(生接读)。(因为他俩都有意不去触动藏在心底的依依惜别之情。)所以……(生接读)
⑶指导朗读这句话。(让我们把这种依依惜别之情读出来。)继续谈朗读体会。
⒈出示句子:
“孟夫子,您的人品令人敬仰,您的诗篇誉满天下。自从我结识了您,就一直把您当做我的兄长和老师。今天您就要顺江东下,前往扬州,不知我们何日才能再见面,就请您满饮此杯吧!”
⑴思考:从这段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⑵交流。(敬仰之情,依依惜别之情)
⑶再读课文,你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到李白对孟浩然的敬仰之情,依依惜别之情?
⑷交流。(指导:你通过课外的阅读,对孟浩然的人品或诗篇有哪些了解?相机指导读出敬仰之情和依依惜别之情。)
⑸指导朗读。指名看背景图表演读。
过渡:其实,孟夫子的内心又何尝不是这样呢,但他却把无限的眷恋之情深深地埋在心底,反而去宽慰自己的好兄弟李白。他是怎样宽慰的?
⒉根据回答出示句子:
“王勃说得好:‘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我们虽然暂时分别了,我们的友谊却像这长江的波涛永世不绝。”
⑴指导理解“知己”在文中指谁?
⑵“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这句话,在课文中就是指……生读(李白和孟浩然虽然分别了,但是他们的友谊却像这长江的波涛永世不绝。)
⑶你是怎样理解“永世不绝”的?
⑷指导朗读。
3.分角色表演话别的情景。(多媒体出示话别画面)
(1)同桌之间合作练习表演他们话别的情景(指导:注意他们的动作,读熟他们的语言,把他们的依依惜别之情表现出来)。
(2)指名表演,引导评价。
三、激情渲染,大胆想象
⒈引读第四小节。出示:
此时此刻,岸边杨柳依依,江上沙鸥点点。孟浩然(友人)
……(生接读)。他坐的船(白帆)……(生接读)。李白
……(生接读)。
⒉出示句子:
白帆随着江风渐渐远去,消失在蓝天的尽头。李白依然伫立在江边,凝视着远方,只见一江春水浩浩荡荡地流向天边……
⑴这时李白有些什么表现?(依然伫立、凝视远方)
⑵用表演的形式理解“依然伫立”和“凝视远方”这两个词。
⑶李白依然伫立在江边,凝视着远方,看着一江春水浩浩荡荡地流向天边……他会想些什么呢。(小组交流再指名交流。)
四、理解古诗,体会别情
1.(过渡)为好朋友送别,李白的心情非常激动,他把满腔的离情别绪浓缩在这首诗里——(出示古诗及要求):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读一读这脍炙人口的诗,找一找与文中与诗意相符的语句,连起来说一说诗句的意思。
2.指名学生口述诗意。
3.(配乐)在理解的基础上,让学生读出诗所蕴涵的依依惜别之情。配乐朗读,品读体会。
五、作业
(多媒体出示):
1、读一读,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课文的理解。
友人离别的诗句范文6
一、杨柳、扬花、柳絮
杨和柳同科不同属,杨枝上扬而柳枝下垂,但二者的干、枝、叶、花、种子都差不多,因此古诗文中杨柳常通用,杨也叫做柳,垂柳也叫垂杨。杨柳的花呈鹅黄色,成子后,上有白色绒毛,随风飘落如絮。古人花絮不分,既称杨花,也叫柳絮。
杨柳生命力强,分布地域极广。与小草一样,杨柳也是北方中原最早报春的信使。“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李白),柳芽初绽,淡绿鹅黄,洋溢着特殊的气韵,给人冬去春来、生机勃勃的感动。于是,新颖鲜妍的杨柳成为诗人歌咏春光美好的意象: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依依袅袅复青青,勾引春风无限情。白雪花繁空扑(满)地,绿丝条弱不胜莺”(白居易);“绿杨烟外晓云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宋祁)……
这些诗词名句,抓住了杨柳的形态、色彩,再现了春景之美,奔涌着诗人对春回大地的欢喜之情。
然而,事物还有另一面。草木鲜妍也会使一些人作对比联想而生悲哀。柳絮飘零,又会引起人们对时光易逝、人生无常的感慨。于是,杨柳又成为诗歌中感时伤春、怨离恨别的意象。
“一年之计在于春”,当然也就有许多人不得不在春天离开亲人而远走他乡。外出谋生固然不易,应征戍边更是生死难料。“昔我往矣,杨柳依依”(《诗经・小雅・采薇》),随风飘拂的杨柳反而更加深了这个离家赴边的士兵的痛苦。这里的杨柳,是用作反衬的意象,蕴含着离别的苦情。再看王昌龄的《闺怨》:“闺中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这里的杨柳,简直就是引爆离情别恨的导火索了。
出行者痛苦,关行的亲朋知己也同样心情沉重,分手时自然要有所表示,“折柳”就是古老的送别习俗之一。“柳”与“留”音近,可以表达留恋之意;柳枝清新可爱,兼又生命力强,插地便活,也有随遇而安的祝愿。况且柳树到处皆有,随手可折,柳枝自然成了送别的最佳赠物。其通好致意、以慰相思的情义绝不下于今天的送花之举。据史书记载,汉代长安人送客到城东门霸桥,折柳赠别,以后,“折柳”就成为送别之词了;汉代乐府中也有《折杨柳》笛吹曲,主题多是怀念征人,怨别思乡。
唐诗中有好多写到折柳送别的。如王之涣的《送别》:“杨柳东门树,青青夹御河。近来攀折苦,应是别离多。”白居易的《青门柳》:“青青一树伤心色,曾人几人离恨中。为近都门多送别,长条攀折减春风。”李白则有《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由此可见“折柳”与送别、怀人、思乡的关系。不仅柳枝含情,杨花、柳絮也成了离愁别恨的“代号”了:“撩乱春愁如柳絮”(冯延巳);“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苏轼)。郑谷有一首《淮上与友人别》:“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诗中的春、杨柳、杨花、笛声、离亭、傍晚等意象组合,强烈地表现了作者与友人一南一北分手时的沉重心情。
因此,我们在阅读古代诗歌时,可不能“走马看柳”,忽略杨柳杨花饱浸着的酸愁苦恨,要理解诗人运用杨柳意象的目的。例如李白的诗句“杨花落尽子规啼”,不单是点明暮春时节,更是一种抒情意象,蕴含着飘泊的愁苦、朋友间的挂念。再看柳永的抒情名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所写之景切合离别之情,缠绵的杨柳,冷湿的晓风,惨淡的残月,都是渲染离愁的意象。王实甫的杂剧《西厢记》中,崔莺莺送张生赴京赶考时有一句唱词:“柳丝长,玉骢难系。”她舍不得张生离去,幻想用路旁长长的柳条拴住张生的马,当然办不到。这样写,为的是抒情,这“柳丝”,骨子里就是“留恋之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