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初等教育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初等教育范文1
如何将这批学生培养成“全能型”教师,使他们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能够承担小学各门课程的教学任务,且基本具备从事小学教育教研和管理的能力?体育作为全能的一面,如何进行体育教学,我们从体育教学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及实施方案等方面作了探讨。
一、体育教学目标
我们认为,五年制初等教育专业的体育教学必须使教育对象达到专科人才的一般素质要求,而同时作为高等专科的一个特定专业——初等教育专业的体育教学,还必须达到两个要求。
(1)必须达到“专科”体育水平的要求。五年制师范的体育课程是公共必修课之一,教学重要点是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提高体育文化素养,培养优良思想品德,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2)必须达到培养合格“小学教师”的要求,即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要体现“师范性”,从世界小学教育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来看,小学教师须能从事多门课程的教学,其中当然也包括体育教学。因此,除了让学生掌握一些必备的体育专业知识和拥有健壮的身体外,还要求他们掌握小学体育的基础理论、小学体育的教材教法,培养其初步具有担任小学体育课教学、卫生保健工作以及组织小学体育活动的能力。发展学生特长,对部分有体育特长的学生,通过选修体育课,进一步提高运动技能和从事小学体育工作的能力,使其能够基本胜任小学体育的工作。
二、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安排
湖南省五年制专科层次的《体育与健康》教材的教学内容是分学年按理论与实践两大部分编写的,没有分课次进行编写,这样增加了教学的灵活性和教师的主动性,便于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安排和组织教学。初等教育专业的学生大都来自农村中学,他们的体育基础相当薄弱。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们在教学内容安排上尽量与小学有关的体育项目相结合,讲求基本技术、基本动作,抓住细节。课程由必修课、活动课、选修课和教育实践组成。
三、教学方法的改革
以往培养小学教师是三年制,现在是五年制专科,教师必须明确五年制体育教学的培养目标,学习并领会五年制教育纲要和课程要求,通盘考虑和安排教学内容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同时,要有创新意识,致力于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努力探素一条适合初等教育专业体育教学的新路。教师要加强业务进修,研究教学改革,提高业务素质。
要优化教学内容的结构,改进教学方法,教师必须具备现代教育观念和教学技能,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软件等把精彩的比赛视频、动作要领、动作结构原理直观地展现给学生,增加教学知识密度,扩大教学容量,节省教学时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热情,提高教学效率。
初等教育范文2
“脑中地图”有多种叫法,如“心理地图”、“心智地图”、“概念地图”等,它们的基本涵义一致。脑中地图(MentalMap)是指将地理事物的空间结构与联系,加以适当的整理和概括,在头脑中编制的一幅“地图”,以有效地C:存和记忆各种自然和人文地理信息。脑中地图具有概括性和不完整性、逼真性和变形性、差异性和鉴别性、可表现性和可塑性以及动态性等特点。脑中地图的培养有如下意义:
第一,脑中地图有助于学生深刻理解地理原理、地理规律、地理过程等,便于学生掌握地理知识,提高学生地理学习效率。
第二,脑中地图有助于学生认识地理事物、比较分析地理现象。脑中地图越完善,地理思维越活跃,综合分析能力也越强。
第三,脑中地图有助于实现地理学习迁移,已习得的地理知识对后续的学习有影响,后来学习的地理知识对加深先前的学习的理解也起到积极的作用。
第四,脑中地图有助于学生收集和组织地理信息,并分析这些信息的地理位置、空间分布和区域差异,这些都是形成空间观点的重要因素。
2初等教育专业学生脑中地图现状分析
初等教育专业旨在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掌握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小学教师。初等教育专业培养的学生应具备丰富的小学生发展知识、学科知识、教育教学知识和通识性知识等。目前,我校有初中起点五年制初等教育和高中起点三年制初等教育(科学双语)两个专业,鉴于初等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我校始终把培养知识丰富、技能全面的毕业生放在首位,在该专业开设地理课程,前者课程名称为《地理》,在第五、六学期开设,后者课程名称为《地球科学导论》,在第五学期开设。笔者自参加工作以来,一直教授这两门课程,并坚持将地图训练作为教学重点之一,达到培养初等教育专业学生脑中地图的教学目标。
(一)研究对象
本文研究对象为初等教育专业2006级-2011级学生和初等教育(科学双语)专业2007-2012级学生,共计931人,其中男生183人,城市生源的学生仅占学生总数的16.6%,其他学生均来自农村或县镇。
(二)研究内容
围绕脑中地图培养的教学目标,每年地理课程开始时,对初等教育专业学生进行地图测验,让学生在白纸上画出校园平面图、铁岭市地图、中国地图和世界地图,考察学生脑中地图的水平。
(三)研究结果
通过对地图测验结果的研究表明,初等教育专业学生地图内容的掌握比较简略,脑中地图的水平较差,主要表现在:①学生能够较完整地画出校园平面图,但比例关系和相对位置不准确;②学生能够画出铁岭市的7个县区,但位置不准确、地区形状走形;③学生能画出中国地图的轮廓,但仅能标出北京、上海和东北三省的位置;④学生基本无法画出世界七大洲的相对位置,但有的学生尝试标记中国、美国、朝鲜、伊拉克等新闻热点地区。
2.1性别差异
测验结果表明,男生画出的地图精度要高于女生,其中男生对各大洲的定位较女生更详细、准确。
2.2年龄差异测验结果表明,初等教育(科学双语)专业学生画出的地图精度要髙于初等教育专业学生,前者年龄段处于21——22岁之间,后者年龄段处于17——18岁之间。
2.3邻近性差异
测验结果表明,学生对于这四幅图的描绘由好到差依次为校园平面图、铁岭市地图、中国地图、世界地图,说明学生对接触较多、较为熟悉的区域掌握情况更好。
2.4地理教育水平差异
测验结果表明,初等教育(科学双语)专业学生的脑中地图水平要高于初等教育专业学生,城市生源的学生要高于县镇或农村生源的学生。接受过高中教育的学生知识较为全面,城市学生拥有较好的教育资源和条件,因此他们的地理知识水平较好。
(四)原因分析
4.1原有知识量较少
学生对一些地名和地理事物不熟悉,无法快速、准确地找到地理位置。一方面,学生在初中、高中阶段的地理知识积累较少;另一方面,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于一些常识性的地理知识关注较少。学生头脑中若有简单的脑中地图,就会很容易辨别出那些常见的区域,也能简要地分析和评价该区域地理位置的优劣。
4.2学习迁移水平不强
学生无法有效地将头脑中原有的相关信息迁移到面临的问题上来。迁移使得地理知识得以概括化、系统化,学生在地理课堂上获得大量的知识,这些知识不断积累,有助于学生理解地理信息的本质联系,提高地理知识的迁移能力。
4.3空间觉察能力较差
学生无法快速、准确地觉察出地理事物的空间位置关系、空间形态、空间组成和空间排列方式等。在遇到地理问题时,学生头脑中没有可调用的“地图”,无法判断各个区域的空间关系及成因,不利于学生空间智力的发展。
4.4对地图不熟悉
初中、高中的教学资源有限,对地理课的重视程度较低,导致学生接触地图的机会较少,对地理的认识较为模糊。若能引导学生利用地图研究和分析地理事物的分布特点、相互关系和动态变化趋势,使学生不断熟悉地图,就能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使学生迅速地在头脑中形成地理知识的空间联系。
4.5教师的教学方法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否对学生进行地图训练直接影响学生头脑中地理知识的系统化。在运用各种常见的教学方法教学时,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形象、准确的地图,指导学生利用地图分析地理问题,学生会逐渐将地理知识附着到地图上,头脑中就会形成地理框架。
3初等教育专业学生脑中地图的培养策略
地图是表达地理空间现象的一种主要的图形形式,是传递信息的载体,“纸”地图的记忆、理解和运用对于脑中地图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地图教学是脑中地图培养的重要途径。教师要引导学生依托地图分析问题,凭借地图记忆知识,由读图想象地理空间格局,根据文字描述画出简单的分布略图,从地图中找规律下结论。在地理教学中不断强化学生的地图意识,让学生在运用地图的过程中,就会形成丰富的脑中地图。
3.1利用先进的地图教学手段
地理事物和现象是动态变化的,教师除了利用传统的地理挂图或板图等教具之外,还要充分合理利用多媒体,提高教学效率,使学生清楚地看到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变化过程及其前后联系。但是多媒体的使用要与教学内容相适应,使教学内容与地图有机地结合起来,有助于学生脑中地图的形成。
3.2呈现多种类型的地图
教师要将地图运用到整个地理教学中,频繁呈现地图来讲解释地理知识,使学生意识到地理问题离不开地图。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呈现的地图应是各式各样的,如不同区域范围的地图(有世界地图、国家地图等)、不同专题的地图(有自然地图、人口图等)和不同投影方式的地图(有墨卡托投影地图、高斯-克吕格投影地图等),指导学生进行辨别和区分,学生通过反复读图、用图,丰富头脑中的地图框架。
3.3加大地图分析力度
地图的空间性突出,是地理课堂的第二语言,是地理信息的重要载体,具有形象、直观、简明、生动等特点。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观察地图,分析地图中隐含的信息,但是教学中使用的地图一般不宜太复杂,应简单明了,如果增加读图难度,就会降低学生读图、识图的兴趣,不利于地图教学的开展和脑中地图的形成。教师可以通过一图多思、多图叠加的方法教会学生分析比较复杂的地理问题,可以指导学生通过观察几张内容单一的地图后再逐次叠加综合分析,也可以针对一幅地图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
3.4加强绘图能力的训练
教师要注重地图训练,包括识记地图、仿绘地图、分析地图等。通过多次勾绘地图,学生对区域的轮靡、位置关系就有了深刻记忆。笔者在七年的教学实践中注重学生地图能力的培养,有目的地设计了一系列教学内容,学生对地理方位有了准确的认识,能够对主要区域进行空间定位,脑中地图的水平有一定的提升,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
教师还可以要求学生利用业余时间丰富地理知识,再将知识落到地图上。如在观看新闻时,对听到的国内外重大事件的发生地比较陌生时,利用自己的脑中地图找到此事件发生的地理方位。通过多次使用地图加深印象,学生的脑中地图会更加完整充实。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地理能力的培养来培养学生的脑中地图。
第一,注重初等教育专业学生空间定位能力的培养。教师要教会学生能运用地图上的经纬度、经纬线范围或区域轮廓来确定地理位置,能运用地图上的信息分析区位条件优劣。教师要训练学生通过读图、绘图等方式反复对区域经纬度位置进行强化,建立世界和区域地理整体或局部网格,强化学生空间概念,当面对某一区域时,头脑中会呈现出一幅与该区域相关的“地图”,迅速对该区域进行定位。
第二,注重初等教育专业学生空间格局的觉察力的培养。教师要不断引导学生运用整体到部分、
比较、分析、综合等方法观察、辨识、评价地理事物的位置关系、空间形态和空间排列方式;指导学生通过对已有的地图、文字表述进行加工和想象,使学生在头脑中建立地理空间分布格局。
第三,注重初等教育专业学生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知识迁移能力是将所学知识应用到新的情境,解决新问题时所体现出的一种素质和能力,旧知识是新知识的基础,新知识的学习能够进一步巩固旧知识。学生在新情境中提取、分析有效信息,与旧知识比较,发现知识的关联性,实现知识迁移,有助于问题的解决。
第四,注重初等教育专业学生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学生要带着明确的学习目标学习地理,学会运用地理知识和脑中地图去分析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教师要利用各类灵活、生动的教学方式,通过图象、事例、图片等手段指导学生进行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动机,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正确理解地理知识,构建地理认知结构和脑中地图,提高分析问题能力。
初等教育范文3
一、初级教育专业实践课程设置
在我国,初等教育专业是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出现的新专业,主要培养适应小学教育教学的专业教师,其培养目标定“性”在教育,定“格”在本科,定“向”在小学。
从社会需求的角度上看,随着我国人口政策的有效实施和义务教育基本普及,普通高中的普及率也逐渐提高,近些年适龄学生的入学高峰逐渐上移。[1]学生入学高峰的逐渐上移,使社会对小学和初中教师的需求日益减少,加之高等教育扩招及教师资格制度的全面实施,教师供给呈结构性过剩之势。
[2]因此,正如教育部管培俊司长所言,“我国对师资的需求已经进入了一个从数量满足向结构调整和质量提高转变的历史新时期。”[3]各所高校都在积极探索初等教育专业建设和发展,现实状况是大多数院校的培养模式多以理论学习为主,在课程设置上重视理论课程的开设,偏重书本知识的传授,借以突出“学术性”。
然而,小学教师的从业标准是具有复合性知识结构并具有多种能力及综合素养的“通才”,小学教育的基础性和综合性特征也决定了小学教师的工作重点和难点不是“教什么”的问题,而是“怎么教”的问题。因为小学教学不在于教师如何精通所传授的学科知识,而在于教师是否有能力使小学生对某一学科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和浓厚的学习兴趣,产生较强的学习自信心和热爱学习的积极情感,形成顽强的学历毅力和独特的探索意识及创造能力。
[4]所以,小学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才是衡量其职业水平高低的核心所在。过分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轻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教学技能的训练,必然导致毕业生的学术性和理论性较强,而师范性和适应性较弱,难以较快适应和胜任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甚至会出现教了几年书,板书等基本的教师职业技能仍然不过关的现象。令许多小学校长发出无奈的感慨,现在本科毕业的小学教师反而不如过去中师毕业生能较快的适应小学教育工作。[5]人才具有的知识能力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以显现,因此,实践课程设置与评价体系的构建是反映学生学习效能最好的衡量标准。
国家教委教师司[1992]39号文件《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基本要求(试行稿)》和[1994]2号文件《高等学校师范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大纲(试行)》要求对高师生切实加强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并印发了《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教师技能训练基本要求》。根据国家对高等师范学生教学技能的要求及初等教育的专业特点,要想使学生能够全面扎实的掌握教育教学基本技能,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适应小学教育发展的需要,精心设置实践课程和实践环节,构建规范标准的评价体系就显得尤其重要。
以安康学院为例,作为新建本科院校,教育科学系成立于2006年,承办初等教育专业,分设语文、数学、英语三个专业方向,致力于培养知识面广,教育理论知识和学科专业系统均衡,教育教学技能扎实的小学教师,使之能够从事小学多门课程的教学与开发,并在某门课程方向具有特长。
人才培养模式定位为“分科型”,即在综合培养的基础上,对应小学开设的学科分方向培养“学有专长”的小学教师。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紧密围绕小学新课程改革,以加大教育理论知识教学为基础,重视教师口语、现代教育技术、三笔字、简笔画、课堂教学技能训练等培养和发展教师专业技能的实践课程,加强说课、试讲、见习和实习等实践性教学环节,逐渐摸索出一条综合发展、突出专业特长的教育教学新路子,毕业生受到周边小学的欢迎和好评。
二、课堂教学技能实践课程特色
在师范类专业课程设置中,多以理论知识讲解类型的课程为主,缺乏对学生实践操作层面的锻炼与培养。“重学术轻师范,重理论轻实践,重深度轻广度”已成为各高校课程设置上普遍存在的问题。例如教师口语,从名称上看似乎是一门针对教师职业而专门开设的实践性训练课程,然而多数高校将此课程定位为师范生通识必修课,在大一开设,由中文系或公共教研室承担教学任务,教学内容以普通话水平测试为主,缺乏与教师职业技能和课堂教学直接对接的技能训练。初等教育专业培养的是能够胜任小学各科教学的应用型教师,而不是培养理论科研型人才,因此,在广泛涉猎相关教育教学理论的基础上,强化实践技能训练就成为检测培养目标的关键。
小学教师课堂教学技能训练的主要内容包括:语言表达技能、板书设计技能、课堂教学基本技能、信息技术应用技能等四个方面。说一口标准的普通话,写一手规范的正楷字,做一套生动的多媒体课件,讲一堂流畅的教学课,“四位一体”的教学技能训练体系从大一贯穿到大四,使初等教育专业的学生切实增强教师职业技能,提升从教本领。
课堂教学技能训练实践课程从第三学期开始,连续开设四个学期,教学内容分别从口语表达、板书设计、课堂教学和说课试讲等课堂教学各环节,分步骤、分层次,由点到面,由浅入深,逐一对每一名学生进行针对性训练和考核。各训练板块全部合格才准予进入综合实践环节,参加教育实习。考核不合格则需要重修相关课程,强化训练,直至符合考核标准为止,否则取消参加教育实习的资格。
三、适应新课程的实践课程评价
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评价强调:评价功能从注重甄别与选拔转向激励、反馈与调整;评价内容从过分注重学业成绩转向注重多方面发展的潜能;评价技术从过分强调量化转向更加重视质的分析;评价主体从单一转向多元;评价的角度从终结性转向过程性、发展性,更加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评价方式更多地采取诸如观察、面谈、调查、作品展示、项目活动报告等开放的及多样化的方式,而不仅仅靠笔试的结果;更多的关注学生的现状、潜力和发展趋势。
课堂教学技能训练课程本身就是以平日练习、积累为主的实践课程,以往的课程评价只关注训练的结果,多是终结性评价,且从不考虑学生个体的差异,评价标准单一,学生处于被动练习和被动考评的状态,参与训练的积极性不高。初等教育专业培养的是未来的小学教师,他们将是新课程深入发展的生力军。将新课程的评价理念通过他们的切身体会,感受和领悟新理念的新变化,让晦涩乏味的理论知识转化成切实可感的情感体验,深入他们的心底,当他们站上三尺讲台的时候,新课程的评价就不再是流于形式的书本理念了。
以发展性评价为主要评价方式,在课堂教学技能各个环节的训练过程中,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成长,建立个人成长记录袋,将学生训练过程中的每一点进步,每一次成绩都通过作品展示、考核记录单等多种形式如实的记录在案,镌刻学生成长的点点滴滴。以小组评价和自我评价为辅助评价方式,激励学生合作学习,互相学习。
初等教育范文4
论文摘要: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课堂教学的全面提升对师范生教学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等院校初等教育专业作为承担基础教育师资培养的重要阵地,理应透彻解读课程标准,改革教学方法,加强教学训练和实践,为基础教育输送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新型小学教师。
高等院校开设的初等教育专业现已成为培养小学教师的主要阵地,但由于各高校开设此专业时间不长,要么受上世纪八十年代中等师范学校培养小学教师的教学模式影响,要么照搬高等师范院校其他专业的学生培养模式,课程设置均未能体现小学教育专业的特色,尤其是教学技能课程的缺席直接影响到师范生的教学技能水平。
一、新课程改革促生崭新的小学课堂教学
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于2001年秋季在全国27个省市38个实验区展开,在“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核心理念的指引下,小学课堂悄然发生了改变,教师按部就班的讲解少了,师生共同讨论的交流多了;唯一固定的问答少了,丰富多彩的答案多了;抄写背诵的作业少了,拓展的课外阅读多了;局限在课堂的思考分析少了,联系生活的实践活动多了……朗朗书声悦耳动听,课堂活动新颖活泼,师生交流平等融洽。课堂气氛活跃了,学生动起来了。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技能水平可以直接影响教学效果。教学技能娴熟的教师可以游刃有余的利用各种教学手段,调动各种学习资源,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课堂气氛活跃而井然有序;教学技能欠缺的教师,尤其是新教师却往往受备课教案束缚,无暇顾及学生的学习反映而又被组织课堂纪律所困扰。诚然,教学经验的积累可以促进教学技能水平的提高,然而教学技能的掌握却不能依赖于教学时间的增长。无论职前还是职后,都需要教学技能训练。
二、小学课堂提升对师范生教学技能要求
教学技能是指教师运用已有的教学理论知识,通过练习而形成的稳固的复杂的教学动作系统。它既包括在教学理论基础上,按照一定方式进行反复练习或由于模仿而形成的初级教学技能,也包括在教学理论基础上按一定方式经多次练习,使教学活动方式的基本成分达到自动化水平的高级教学技能即教学技巧。[1]原国家教委1992年印发的《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基本要求》中,把教学技能定为教师的职业技能,要求师范生“在校学习期间,必须积极、自觉、主动地进行教师职业技能的训练,掌握教师职业基本技能。”把具备教师职业技能作为师范生从师任教的基本素质。
师范生在校期间接受的课堂教学技能训练主要包括课堂导入、提问、讲解、板书、演示和结束等技能。新课程改革促生了崭新的小学课堂教学,相应的也就提高了对教师教学技能掌握的标准和要求,还要求教师应具有:设计教学问题情境的技能,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技能,组织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技能和教学生学会学习的技能。[2]
三、初等教育专业教学技能课程教学改革
初等教育专业针对性培养小学教师,大学学历的小学教师应具有较宽厚的文化科学知识,全面系统的教育理论修养,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扎实的教育教学技能,初步的教育科研能力和一定的学科专业知识,能够从事小学多门课程的教学和开发,同时在某一学科方向上有所专长。[3]初等教育专业的教学技能课程主要依托于学科教学法课程,例如,初等教育专业语文方向开设“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学内容包括小学语文课程理论和小学语文实践教学两大板块。小学课程涉及的知识深度和难度都不大,如何教比教什么更重要。因此,针对小学语文课堂的新变化,小学语文教学技能课程的学习方式和方法也应做出相应的调整,以顺应师范生的学习需求。
1、课程理念先行,透彻解读课程标准
《语文课程标准》是语文教学的指导性纲领文件,只有透彻解读《语文课程标准》,正确把握语文课程的性质和地位,理解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掌握语文课程的教学目标,才能在课堂教学中贯彻和落实新课程改革的精神,上出新意和特色来。所以,必须把课程理论的学习放在首位,理念先行,从思想上全面认识小学语文课程的新变化和新发展,为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打下牢固的理论基础。
2、教学实录观摩,形象感知真实课堂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这门课程的学习虽然是理论与实践相辅相成,但是有限的课时无法安排足够的实践环节,主要还是以教师的讲解为主。名师大家的精彩课堂教学也多是由授课教师语言转述达成感知传递的,学生对真实的小学语文课堂缺乏整体的感知认识。
在课堂上引入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根据教学内容选取适当的小学课堂教学实录可以有效地解决学生对真实教学课堂缺乏形象感知的问题。例如,在介绍情境创设时,结合情境的特点选取窦桂梅老师《再见了,亲人》的导入教学片断。窦老师从学生切身的生活感受开始,抓住“亲人”这个词语,由“有血缘关系的人是亲人”到“没有血缘关系,但同根同族的炎黄子孙也是亲人”再到“没有血缘关系,也没有宗族关系的人也可能是亲人”,图文声影,多感官多角度地调动起学生的情感体验,使朝鲜人民与中国人民志愿军依依惜别的场景犹如就在眼前,成功的创设出亲人惜别的感人情境。通过观摩教学实录,学生不仅对情境创设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而且有了最直接的整体感受,也知道了如何结合课文寻找情境创设的切入点。
3、微格教学训练,有效查找教学缺陷
师范生初登讲台欠缺的往往不是知识的储备,而是对教学技能的灵活运用。例如,肢体动作频繁,口头语多,语调平淡,说话绕弯子,提问不明确,应变迟缓等等。如果将这些问题放任到真实的教学课堂上,即使是实习生的身份,也会让师范生产生失败感,挫伤他们从教的信心。
利用微格教学训练既可以在特定的教学环境中检验对教学理论的理解程度,又可以有效查找出每一位师范生身上的教学缺陷,将教学问题留在课堂。小学语文课堂,教师与学生的互动问答与交流是必不可少的,许多教学活动的展开都需要学生的参与和配合。对教学技能掌握的优劣关键也是看教师如何组织和引导学生开展各项教学活动,如何灵活应对和利用课堂生成的教学资源。因此,在对师范生进行微格教学训练时,为了营造真实的课堂教学情境,以小组为单位,一名学生上台试讲,其他小组成员扮演小学生,尤其是刻意扮演调皮捣蛋的小学生,有意为难试讲的学生,锻炼其在课堂上解决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通过“角色扮演”不仅是锻炼了师范生的教学技能,而且也使他们能够更好的站在小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贴近小学生的生活,提高备课的针对性和质量。
4、课程教育见习,实践提高教学技能
经过多年的教育探索,我院教育科学系建立了稳定的教育见习基地,初等教育专业的学生从大一开始就有机会深入到小学课堂进行教育见习,使学生能尽早接触小学教师,了解小学生。教育见习分为综合见习和课程见习两种,第二、三学期为综合见习,主要通过教育见习使学生了解小学校教育情况及教改的动向,从中受到深刻的专业思想教育,近一步树立忠于人民教育事业的信心。第四学期开设学科教学法课程后,教育见习由专业课教师组织安排见习内容,主要针对教学技能训练布置见习任务,待见习回校后再组织学生进行模拟教学试讲,并将试讲成绩纳入课程结业成绩当中。课程教育见习与教学技能课程相结合,在明确的见习任务指引下,师范生通过观摩教学积极思考问题,再配合以模拟教学,大大提高了教学技能的实践水平。
高等师范类院校作为培养小学师资力量的主要基地,必须紧密配合基础教育改革,调整并合理开发相应课程设置,转变陈旧的教学技能课程教学观念及方式、方法,培养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型小学教师。
【注 释】
[1] 胡淑珍,胡清薇.教学技能观的辨析与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02,(2).
初等教育范文5
[文章编号]:1002-2139(2013)-2--01
1947年印度推翻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的独立。这为教育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初等教育借此机会得到快速发展,成就引人瞩目,甚至成为发展中国家发展教育的典范。因此,研究印度独立后初等教育发展过程,对于推进当前我国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印度独立后初等教育取得的成就
(一)初等教育得到大力普及
独立后的印度政府不仅视教育为“促进公众意识发展和社会重建”的基本工具,将6-14岁的普及教育作为国家建设的重要投资项目写进了宪法和经济发展的五年计划。1993年出台了“县初等教育计划”(简称DPEP),提出以县为普及初等教育的规划单位,从而保证了初等教育的落实。正是在政府的支持和引导下,印度初等教育得到大力普及。从50年印度初等教育阶段(一年级至八年级)的毛入学率只有42.6%到2005年毛入学率为93.5%,再到如今小学入学率接近100%2。为了巩固这一成果,2007年制定的《“十一五”规划》中,印度政府继续把初等教育的全面普及作为一项重要的战略发展任务3。
(二)初等教育的质量得到提升
为了保证初等教育质量,印度1986年颁布的《国家教育政策》提出“办学基本计划”(Operation Blackboard)以改善正规初级小学(1-5年级)的基本设施。与此同时,政府为了实现义务教育目标和促进每个学生发展,1988年印度颁布的《国家初等和中等教育课程框架》中提出了最低的学习标准的概念,指出了初等教育的学生在知识、能力方面应达到的最低水平。这一概念词的提出,既有利于在全国形成一种普遍一致的认识,保证教育的公正,又有利于提升初等教育质量。
二、印度独立后初等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经费不足
对于初等教育的普及和发展,印度政府虽然在资金和政策上给予了大量支持,但是随着学校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教育经费支出的增加,教育财政日益显得捉襟见肘。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政府把一半以上的教育经费(56%)拨给了初等教育,但在以后的五年计划中初等教育所占经费比重大幅下降,平均只有30%多一点4。不能满足人们对教育的需求。因此,要解决好这个问题,除了要继续依靠政府的扶持性政策外,似乎也要树立“教育产业化”的观点,即依靠教育本身的优势,想方设法,广开渠道,走教育产业化发展的道路,从多方面筹措教育资金。
(二)教育发展不平衡
印度作为联邦制国家,邦与邦之间以及城市和农村之间经济上还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就教育水平来说,一般也是教育先进的邦远远超过那些落后的邦。此外,城市和农村也有较大的差异。教育资源充足质高量多的学校多分布在中心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而在广大农村和边远地区,学校不仅数量少,而且质量不高,学校教育设施陈旧简陋,儿童失学率较高,某种程度上可以说这些地方教育状况十分落后。教育发展不均衡是摆在印度政府面前的重大课题。
(三)教育不平等仍然存在
尽管印度独立已经60多年了,但今天的印度仍是一个等级分化明显的社会。那些弱表列种姓、表列部落因地位低下、备受歧视而很难得到公平教育的机会,儿童辍学率居高不下。同时,受印度传统文化及习俗的影响,低种姓的国民从思想上认为受教育是高种姓的事,行动上则迫使子女放弃学校教育机会而接受家庭传统职业训练如屠宰、制革等以适应未来生活,这使许多低种姓子女失去受教育的机会,文盲的队伍不断扩大。特别是女童,很多家长把送女儿上学看作是“额外的负担”,很多印度女性由于各种原因不能跟男性一样享受平等的教育权利。
三、印度独立后初等教育发展的启示
(一)政府重视,注重教育立法
印度教育特别是初等教育能取得如此不错的成绩,是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分不开的。从最初的印度政府将发展义务教育写入宪法,在其宪法中对教育作了原则性规定,进而为后来印度初等教育的发展提供法律保障,到之后政府采纳计划委员会的意见将初等教育分为两步走,到1986年《国家教育政策》的颁布,再到1993年“县初等计划”的正式实施,这种将政府行为和政府主导意识“双重携带”的教育观,不仅是印度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取得长足发展的原动力之所在,也是我国在政府行为方面值得效仿的地方。
(二)教育改革循序渐进,保持连贯性
印度在初等教育的普及过程遇到很多困难,但是保持改革的循序渐进和连贯性是其成功的重要因素。印度政府曾多次修改普及初等教育的日期的状况,因为当局认识到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实现普及初等教育不能急于求成相反应该循序渐进。印度的教育发展应该跟它的特殊国情相适应,“初等教育普及化是有条件的”。针对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印度提出了适合它国情的“县初等教育计划”,积极开展非正规教育更好地促进了初等教育的普及。此外,印度教育委员会所制定的教育政策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总是会根据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适时地进行调整。这无疑也是值得我们借鉴之处。
(三)成立专门的教育咨询和建议机构
印度初等教育之所以能取得较大的发展,除了政府重视,并通过立法形式予以保证教育先行的原则外,早在60年代初就成立了专业的教育委员会。此外还有一些中央级别的教育研究或咨询机构,其中全国教育规划与管理研究所具体承担与全国教育规划和教育管理有关的研究工作,召开各种研讨会和会议。这是印度初等教育甚至印度教育取得成功的一个最为关键的举措。
初等教育范文6
关键词 初等教育 教育管理模式 比较 思考
初等教育即小学教育,或称基础教育,是使受教育者打下文化知识基础和作好初步生活准备的教育。通常指一个国家学制中的第一个阶段的教育,对象一般为6~12岁儿童。这种教育对提高国家民族文化水平极为重要,因此各国在其经济文化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都把它定为实施义务教育或普及教育的目标。
一、中外文化差异
谈到中外文化差异,我认为教育管理模式是最大的差异,在教育管理理念上中外父母持有不同的观点:
中国父母的观点:(1)孩子跌倒时,绝大数父母选择立刻上前扶起孩子,哄他别哭。(2)只有上好的大学才有好的未来,学历越高本领就越大。(3)只看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对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心理健康程度、道德情操以及公民意识等则关心甚少。
外国父母的观点:(1)外国父母绝大多数则会鼓励孩子自己站起来,并表扬他真勇敢。(2)西方文化尊重孩子的个性,教育在千方百计考虑如何适合孩子的个性发展上,能力第一位。(3)在外国的一些学校,他们很多课都可以自由选择,家庭作业不会很多,他们认为:孩子现在就是需要玩的。
二、外国初等教育管理模式(以美国为例)
美国文化教育的一个重要特色是渗透式教育,它是美国文化与教育相互作用的产物,影响着家庭、学校,是美国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一) 地方管理下办学的灵活性和多样性
基础教育由地方管理是美国教育的一个突出特点。美国的中小学有相当的自,从某种角度上讲,每个学区都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以及本社区经济发展的需要来决定办学的模 式和课程的设置。
(二)知识传授时间迟
以算术为例,美国小学三年级教授100以内的四则运算,只相当于我国小学一年级下学期水平,六年级小学生作文长度及表达能力大体相当于我国小学四年级水准。课程、教材虽浅,但涉及的面宽。如“科学”课较我国“自然”课内容多,另有介绍政府、政治等内容的课程。
(三)校内活动丰富,教学管理气氛轻松
除算术、英语、科学等课程外,其他课程均以活动形式进行,就是“玩”,如游戏、绘画、手工制作、植物栽培、表演等。众多教学科目教师只负责组织,具体的由孩子凭想象去干。例如手工制作,孩子可利用各种工具、材料“为所欲为”,教师不多干预,作品五花八门,别出心裁。
(四)课外作业注重培养能力
作业形式大都符合孩子的心理,如观察某一现象、制作一手工制品、编个故事等。孩子完成的作业虽然幼稚,但毫无思想制约,开启了孩子们的想象力、创造力。我国驻美机构时常收到美国小学生来信索要有关中国的材料,他们要用这些材料办展览,作报告,从中不难体会到美国小学生的勇气和自信。
(五)广泛接触自然和社会,发展个性
学校经常组织学生外出参观、旅游,使他们接触自然、认识自然、了解社会。美国的风景区、历史和文化设施均给学生参观优惠。美国是政治、文化多元化社会,注重人的个性,学校不以统一模式“铸造”学生,教师对学生“管”得不多,评语多是鼓励性的,以国内观点看,未免有些“放任自流”。
三、我国初等教育管理模式
(一)正面教育模式
这是一种传统的模式,也是教育面最广的,效果最好的一种模式。充分利用学生大会、主题班团会、各种报告会、小组讨论会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等多方面的教育;也可以请往届优秀毕业生回来为在校生做报告;组织学生到博物馆等思想教育基地参观学习。正面教育要有所侧重,对前三年的学生侧重于政治信仰、世界观、行为规范等方面的培养;后两年的学生侧重于专业思想、教师职业道德、公益活动等方面的教育;对未成年与成年过度年龄的学生更要侧重心理健康方面的引导,使学生向身心健康的方向发展。
(二)自强自律模式
学生在发展过程中能否有主观能动性、自我控制力等教育能力对其成长尤为重要。时代要求我们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其中主动性是核心因素。自律模式就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自己管理自己。
(三)感化沟通模式
建立感化沟通模式,就是要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教育力量,挖掘一切可以挖掘的教育因素,在学生的周围创设一种浓厚的思想文化氛围,生成一个涤荡心灵、沐浴灵魂的精神空间,从而使学生感悟心灵的净化、精神的升华。
(四)阶段成长模式
学生在校五年,其生理、心理以及社会性方面会发生相当大的量变和质变。传统的工作模式,尽管考虑和照顾到了学生发展的实际,但是工作的重心还是偏于教育者的主观要求,是一种让成长适应教育、而非让教育促进生长的教育模式。
(五)协同合作模式
协同合作模式,就是以学校教育为教育主干力量,同时协同社会、家庭等各方面的力量共同去教育学生,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广阔的舞台和丰富的教育资源。构建协同模式:首先,要转变教育观念;其次,要做好各种教育力量的协调、沟通工作,避免负教育因素的出现;最后,合理调配各种教育力量,以求得工作上的最大效率。
四、总结
初等教育是一个人一生中最为重要的时期,然而我国在这方面却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因此我们必须改革教育,吸收西方教育的精华来补齐我们的不足。在培养孩子时,应当引导孩子,而不是“教”孩子。
参考文献:
[1]鲁江.中美基础教育比较:差异、融合、选择[N].广东教育报,2009(12)
[2]刘敏,李新生.《五年制师范生思想特点及教育管理工作现状调查分析》200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