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沁园春长沙课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沁园春长沙课件范文1
多媒体技术集电脑、录像、电视、播放四者于一体,打破了计算机跟其他电教设备的界限,教师借助多媒体技术能同时处理、获取、存取以及展示两种及其以上类型不同的信息,创造良好、高效的教学环境。多媒体技术具备集成性、交互性、共享性、实时性等特点,在运用多媒体技术时教师应合理把握度。
一、多媒体技术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优势
1.多媒体技术能创设逼真教学情境。借助多媒体技术能将文字、图片等静态的知识动态化呈现在学生面前,创造逼真的教学情境,让学生犹如身临其境,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如在《沁园春·长沙》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用多媒体播放背景音乐引导学生朗读,并展示著名画家傅抱石以《沁园春·长沙》为素材创作的国画“江山如此多娇”,让学生犹如真的身在辽阔的冰天雪地里,真的在与指点江山的伟人对话。
2.多媒体技术能凸显教学重点难点。借助多媒体技术能将复杂难懂且枯燥的内容具体、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如在《荷塘月色》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先用多媒体图像、声音等将荷花的颜色、外观、姿态、习性等展现出来,让学生更全面、更直观地欣赏荷花,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文中的“借景抒情”。
3.多媒体技术能有效拓展学生视野。电脑里有丰富的信息资源和教学素材,能有效解决传统语文教学中语文素材少的问题,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需要随时进行检索和超链接,查询需要的教学资源,有效拓展学生的语文视野。
4.多媒体技术能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传统语文教学注重给学生灌输知识,通常学生都是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状态,禁锢了学生思维。借助多媒体教学能激发学生学习欲望,促使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打开和运用思维,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多媒体技术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弊端
1.减少师生情感交流。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后,在课堂上教师更多的是注重正常播放课件,学生注意更多的是屏幕上的播放内容,本应是师生间的交流也演变成了“人与机”的关系,师生间缺乏情感交流。
2.学生思维发展受到抑制。多媒体课件都是教师先制作好的,要临时更改很难,这就使得教师很难结合课堂上学生的实际表现适当调整教学思路,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学生思维的深度与强度难以得到有效培养。
3.不能有效培养学生语感。在语文教学和学习中文本阅读永远都占据着难以替代的地位,学生要领悟语言,培养语感,必须要注重积累、仔细推敲、品味和比较,但很多时候这些都被多媒体呈现的动态画面和音乐替代了,很难达到深入培养学生语文语感的目的。
4.限制了教师主导地位的发挥。教师借助多媒体教学就将显示屏当做了黑板,鉴于屏幕只能一幕幕显示讲课内容,不能将整堂课的教学内容和重点难点在一页显示完全,这必然会对学生把握整篇文章造成影响,加之教师难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已经设计好的课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就容易处于被动地位,难以充分发挥主导作用。
三、中学语文课堂应突出文字魅力
通过分析多媒体技术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利弊,本文认为,教师在运用多媒体技术时要把握好度,教学重点还是应该放在如何突出文字魅力上,这是由语文学科的本质特点决定的。具体可以从以下两点着手:
1.注重朗读。在语文教学中,朗读是将书面语言转变成有声语言的再创作活动,是学生学习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语感、提升语文素养的重要环节。通过朗读,让学生体会语言文字的含义和美感,领悟课文的思想情感,甘愿被语文文字魅力折服。
2.注重联系实际。语文教材中很多知识都与实际生活息息相关,教师在备课的时候要注重挖掘教材里的实际元素,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将这些元素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便于学生接受和理解,也让学生能更深入的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
如徐志摩《再别康桥》的教学,这是一首十分出色的离别诗,要让学生感受诗里的离别美和诗意美,首先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播放《故乡》、《蓝莲花》等具有离别气息的歌曲作为背景音乐,营造一种充满离别美的氛围,让学生讲讲自己有没有跟家人和朋友离别的经历,勾起学生心中浓浓的爱和离别之情;然后通过教师示范朗读、学生表演性朗读、分角色朗读等多种方式,跟着背景音乐带入情感朗读课文。课文里有这样一句话:“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这句话里的“轻轻”、“走”、“来”都无不展现了作者的缅怀之情和离别之情,这就是文字魅力的体现。这句话也成为了中国传诵一时的名句。
沁园春长沙课件范文2
关键词:多媒体 教学立体化 实施的现状 变革
当今“注入式”、“填鸭式”的传统教学依然在语文教学中占据统治地位。我们时常发现教师在讲台上大讲特讲,一大批学生在教室里昏昏欲睡,师生在课堂上均处于被动的相对静止状态,思维难以活跃,彼此交流有限,课堂气氛沉闷,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为了克服这些弊端,语文界的许多有识之士纷纷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课堂语文教学进行了一次又一次大胆的改革和有益的探讨。
随着经济科技的迅速发展,多媒体技术应运而生。当今世界各国都在研究多媒体技术,它将会改变人类社会生活的所有领域,教育领域也不例外。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不能不重视这场革命,不能不及早研究它对目前教育的巨大冲击。中国语文教育界应尽快利用多媒体改进教学,带来语文教学的又一个新春天。
一、多媒体实施的意义――使语文教学立体化
1.有助于形成“四环节语文立体教学艺术模式”。
所谓“四环节语文立体教学艺术模式”是指在课堂教学的开头、过渡、和结尾四环节上,要系统设计,艺术处理,优化整合,启思开智。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需要,随时调整教学顺序和教学内容,充分利用计算机、多媒体CAI课件或网络优势,共享文字、图片、图像、画面、音乐及语言等多媒体资源,全面实现视听教学,引导学生尽早进入对文本的学习。例如在教《长江三峡》一文时,许多学生没有亲眼见过长江,无法领会刘白羽笔下三峡那雄伟又瑰丽的特点,我就在播放《长江之歌》的同时,让学生看当年刘白羽乘“江津号”在长江上畅游的录像。瞿塘峡的雄奇、巫峡的秀美、西陵峡的险恶,让学生仿佛置身其境,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
2.创立了文本――教师――学生动态立体教学模式。
从空间看,语文课堂教学系统最基本的要素是教师、学生和教材(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教学三要素)。这三个要素立体交叉形成复杂的多边关系。多媒体参与教学,教师可以将教材选择性、创造性地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呈现出来,从而缩短学生消化教材的时间并激发学生对教材更大的兴趣。同时,教师用多媒体制作课件可以有机地将备教材与备学生结合起来。就师生互动而言,以往的“注入式”教学,它的信息传递是单向的,仅仅是教师学生,教师不能及时、全面地获得反馈信息,因而“教”得不到及时调节;学生在课堂上的地位是被动的,活动是静止的,因而“学”的积极性被抑制。即使是“问答式”教学,虽开辟了教师学生之间信息传递的双向轨道,但获得的反馈信息是有限的,仅来自于少数或部分学生;由于学生在课堂上处于被动应答的地位,因而“学”的积极性仍然得不到充分调动。与上两者相比,多媒体教学带来师生间的立体交流,不仅有教师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而且有学生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它有助于教学双方充分的信息反馈,能使学生从被动接受信息状态转变为富于强烈的参与意识的主动灵活地接受和及时处理信息的积极状态,最大限度地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
3.学生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呈连动性、多向性、跨越性。
衡量教学最优化有两个标准,一是教学效果,二是时间消耗,即在规定时间内,取得一般教师所不能取得的效益。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教学提供了传递信息量大、速度快,质量高、交互性强、教学内容丰富、应用范围广的教学信息,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提高,多感官参与学习,课堂气氛活跃,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开阔了学生的知识视野,有效地促进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和审美能力的提高。在教的词《沁园春・长沙》时,我在(3)班和(8)班采用了不同的教学方法。3班按照传统的方法,主要靠讲解和板书;而8班除去讲解分析外,还播放了《沁园春・长沙》的歌曲,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高,并能在很短的时间学会唱这首歌。课后同样要求背诵这首词。两周后用书面默写形式进行抽查(无准备情况下),结果8班比3班成绩好很多,表明运用音乐配合,教学效果更好,学生以唱带背印象深刻,记得牢。8班有几个学生说,当我默不下去时,《沁园春・长沙》的曲调回旋在我的脑际,曲调哼出来,歌词也就忘不了。
同时多媒体教学可以重复教学过程,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重温教学重点和难点分析,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具有不同难度的教学内容和作业,即在教学内容、时间、方式、方法和辅导形式等方面进行控制和调整,把静态的教学内容和平面的教学方式转化为多媒体的动态形式和立体型的教学模式。
4.学生学习语文的时间延伸到课外。
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往往是学生嫌课堂时间太少,一些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不可能完全在课上解决,这就必须利用课余时间上网查资料,拓宽知识面。例如在上《胡同文化》时,我简单介绍了茶文化、酒文化等,学生意犹未尽,很多学生课后自发去了解各种文化,第二天他们能向我说出更多的宗教文化、脸谱文化等。
5.多媒体的语文教学重视因材施教,集训练、辅导、达标于一体。
在中学语文教育中,师生利用网络环境,建立语文教学网页或语文学习的专题网站,不仅可以通过网页将课文的作者生平、历史背景、写作意图、主旨内容、知识体系等进行多方位、多层面、立体式的展现,还可以将复习巩固的练习题和测试题直接在网络上完成,并能迅速得到信息反馈,大大减轻了教师批阅作业的工作量。减少了教室大量解释、答疑性的工作和教学准备工作,教师的精力可以放在根据专家设计的教学预案中,针对学生个体差异组织因材施教。师生也可利用网页上的留言簿、教师信箱或设计聊天室进行教学问题讨论,提高学生研究问题的能力,促进教学改革。在网页方式的教学中,教师真正能够从课堂讲授中解脱出来,可把大量的时间留给学生,实现了“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转移,使学生由“被动地接受知识”转化为“主动获取和消化知识”。因此,可以说正确运用多媒体会极大地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这将引起语文教学的一场革命。
6.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科学性与艺术性的完美结合。
优质的课堂教学应是严密的科学性与巧妙的艺术性高度结合的教学,它以科学性为基础,为前提;以艺术性为先导,为手法。二者相辅相成,和谐一致。多媒体进入教学领域后,新型的现代化的教材体系出现了幻灯、投影、录音、电影、电视、光盘、计算机软件等新型音像教材,符合人的认识规律;以文字、图形、动画、影像和声音等多媒体的方式显示教学信息,丰富教材内容,使学生在学习中接受了一次艺术熏陶,这是教育领域内一场深刻的变革。
二、多媒体实施的现状
多媒体是一把“双刃剑”:在高职语文教育中运用得当,必然会推动语文教育的全面改革,使语文教育走出困境;如果运用不当,不但收不到预想的效果,反而会阻碍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在现实具体操作中还存在一些误区,这给语文教学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使发展态势良好的语文立体教学又趋于平面化。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为运用现代教学技术而运用多媒体。
多媒体可以通过声音、色彩、图象、动画等各种手段直接作用于学生的感官,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这一点是被多数人认可的。但是部分教师有为运用多媒体而运用多媒体的毛病。例如:将大段大段的课文原文搬到屏幕上,然后提出问题让学生分析讨论,难道学生看教材原文就不能更好地理解吗?另外,一些教师认为一个多媒体软件必须完整地包含多媒体各要素,才能达到全方位刺激学生感官的目的,所以就出现了不管内容是否需要,总要生搬硬凑些声音、影象以体现多媒体的现象。一些让学生自己阅读的部分,硬是配以朗读声音;当一个选择题做错时,呈现一张哭丧的卡通脸并来上好大的一声警告,吓人一跳。
2.剥夺学生与文本亲密接触的时间。
语文学习中要讲究凝神谛听,用心感悟,无论是新的教学大纲还是旧的教学大纲,都强调要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悟的能力,而多媒体使得学生失去了领悟文章意蕴的时间。当一首首精美的唐诗宋词被制成卡通画面,语文的诗意不再;当一个个栩栩如生的文学形象被定型为影视里的人物造型,语文的想象不再。这些不利于学生对文章深层含义的理解,也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3.学生成了“网网先生”,少了独立思考的时间。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创新型人才,多媒体本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有力保障。而过度运用多媒体,可能使学生过分依赖于网络,有什么问题只要上网查找就行了,头脑里空空如也,长此发展下去,学生懒于去记忆一些名句名篇。对于写作需要的素材也只能在电脑上查找,甚至是写作构思、谋篇布局也不去独立思考,寻找网络来帮忙……这样的教育令人担忧,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只能是“水中月,镜中花”。
4.师生情感的“冷漠化”。
由于传统教育中教师与学生面对面的直接交流是经常性的。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个细微的表情往往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师生情感交流较频繁。而使用多媒体,在师生之间隔了一层现代教学媒体,使得师生情感互动趋于“冷漠化”。学生在多媒体环境下,很难体会到“如沐春风”的感觉,更无法感受到教师独特的教学风格和与众不同的人格魅力。教师也无法看到学生充满求知欲望的眼神或充满成功喜悦的目光。
5.作文语言趋于“网络化”。
近两年兴起的写作新类型――博客,虽具有传统日记写作的某些特征,但学生大量使用的网络语言口语化、简洁化、符号化,一定程度上冲淡了书面表达的严谨、规范和精致。从实用角度来说,一些新鲜的网络术语无法得到高考作文阅卷老师的欣赏,从而大大降低作文的等级。
三、面对多媒体:高职语文教学的思考与变革
凡事都有其两面性,我认为要使多媒体与中学语文教育有机结合,首先要充分认识多媒体的特点和中学语文学科的特点。另外,还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课件要有鲜明的教学主题,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和针对性。
课件制作必须上升到知识、能力、智力相结合的三维高度,没有主题的课堂教学谈不上什么科学性,主题不鲜明的课堂也就是科学性不强的课堂。我国著名思想家王夫之说过:“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无“帅”的课堂教学也就是“乌合”的教学。课件制作不能为运用而运用,并不一定每堂语文课都运用现代教育手段,运用不当,只会节外生枝,喧宾夺主,破坏语文教学。我们利用多媒体就应该充分发挥它的优势,弥补教材的不足。多媒体的最大特点在于信息量大,在于突破时空束缚,在于学生可以有自主的学习空间,所以利用多媒体,应着重于丰富学生的课外阅读,了解课文中无法了解的东西,将语文的触角伸向更广阔的空间。
2.正确处理好多媒体与传统语文教育的关系。
纵观人类几千年的教育史,传统媒体发挥了它极其重要的作用,而且至今“魅力不减”,我们现在的很多教师都在继续使用着这些方式,并且这些方式将永远使用下去,永远也不可能“过时”。科学技术的进步,必定带来教育的变革与进步,现代教育的新手段、新方式已悄然走近我们,也使我们无法拒绝、不敢拒绝;现代教育的高速发展迫使我们以最快的速度走近它。因此,我们一方面不能抛弃传统教育方式,另一方面也不能拒绝现代教育手段;我们要做的,就是把它们统一起来,发挥其最大的作用,为教育、教学服务。例如传统语文教学中对名篇、名句的背诵,对学生文字书写能力的培养,我们仍然应该给予高度的重视。
3.要尽量排除网络的负面影响。
网络环境鱼龙混杂,其无序化容易造成学生注意力的分散,也容易使学生造成思想混乱。例如:网络上一些不健康的图片,影视资料等往往使学生挡不住诱惑。因此,对于学生上网查资料要给以严格把关,尽可能地发挥网络积极的作用。
4.多媒体教学只是一种教学手段。
电脑多媒体教学不是万能的,真正万能的是教师和学生的头脑;电脑多媒体教学仅仅是手段而已,而不是目的。我们不能依赖这些手段,而忽视了教师的主导作用。电脑多媒体教学能使教师轻松起来,但不是完全地放弃“教”,让学生完全自由地“学”。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切不可把过多精力放在课件制作上,一味的追求课件的花里胡哨,追求视听效果,而忽视对学生知识、能力的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能迷信多媒体,要重视将知识内化为自己的东西。
综上所述,对教学而言,多媒体可以虚拟各种情景,引起学生兴趣;注重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地因材施教;提高教学质量,解放教师重复机械的一些教学活动。然而正如所有新兴事物一样,发展到一定程度若不加以正确引导就会带来负面影响。因此如何将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完全发挥出来、杜绝其弊端将是语文教学界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参考文献:
[1]中学语文教与学[J].2004年第六、七、八期.
[2]语文学习[J].2004年第四、五期.
[3]何克抗.论多媒体与教育深化改革――关于ME命题的论证[J].北京师范大学多媒体研究所.
[4]温振祥.现代信息技术与中学语文教学之结合[J].
[5]孙春成.语文课堂立体教学模式[M].广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8月第一版
[6]周立夏.使用多媒体授课优化课堂教学探讨[J].多媒体,2004.1.
沁园春长沙课件范文3
一.多媒体CAI课件的优越性
1、丰富的表现力: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模拟仿真各类情境,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综合运用声音、图像、视频、动画等多媒体手段创设情境,化不可见为可见,化静态为动态,化抽象为直观,化复杂多变为简洁明了,可以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不易理解的知识点,一旦运用视频或动画手段展示其过程,则可以顺利的引导学生突破思维障碍,使原本艰难的教学活动充满了魅力,有效提高了教学效果。
2、巨大的容量: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增大课堂教学容量,给学生提供与作者和作品内容相关的文字、图片资料或视频剪辑。开拓学生视野,提高教学效率。
3、良好的交互性:多媒体课件不仅可以在内容的学习使用上提供良好的交互控制,而且可运用适当的教学策略,指导学生学习,更好的体现出“因材施教”的原则。
4、极大的共享性:网络技术的发展,多媒体信息的自由传输,使得教育在全世界的交换、共享成为可能。以网络为载体的多媒体课件,使教学资源的的共享成为可能。
二.自制CAI多媒体课件的时效性
传统的文言文教学,通常都采用教师分阶段、分层次讲解的办法,逐字逐句串讲,学生知识被动的去接受老师所灌输的文言知识,根本不懂得如何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去理解掌握新的知识。我们知道,授学生以鱼,不如授学生以渔。为此,我们提出了文言文教学以多媒体课件辅助引导学生自主阅读的教学设想。
在教学实践中,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从CAI中选取适合教学需要的图片、声音、录像、文字等资料,使他们对课文有了形象生动的感性认识,在学生欣赏的同时加以点拨,在直观教学的过程中能够很大程度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如在教《登泰山记》一文时,配以委婉的古曲,再加上泰山优美的云雾图和日出景观图,一下子就把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了,想借姚鼐之笔领路泰山壮景。又如在教《病梅馆记》一文时,由文中提到的社会以“夭梅”、“病梅”为美的现象衍生开去,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和思想情操的教育。我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图文并茂的展示了人类历史上很多以畸形为美的现象,从盆景到中国古代的缠足、西方的束腰,再到特定时期民众思想的扭曲。触目惊心的图片震撼了学生的心灵,使他们深深的理解了龚自珍“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的伟大情怀。
现代文教学中,多媒体更是能够以其化静为动的优势在辅助教学中大显身手了。就如讲授《沁园春・长沙》一文时,为了理解的伟襟和豪情,可以列举古诗文中同是描写“秋色”的语句,再配上音乐和画面,与课文内容进行比较,引导学生思考,从而感受作者的情感。即使是那些比较繁复的课文,如《物种起源》、《神奇的激光》等,我们也可以利用多媒体,具体形象的再现各种事物的形状、发展过程,有效的揭示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联系,制作幻灯片展示有关的教学图片,展示文章结构思路以及较难理解的字词句分析,并配以适当的练习,巩固教学知识。这样既扩展了教学空间,又能化繁为简,变难为易,使学生对教学内容更容易理解和掌握。
三.自制多媒体课件设计的重要性
沁园春长沙课件范文4
就语文教学而言,该如何创造性地使用这个工具呢?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运用现代电化教育手段可以创设情境,新颖有趣的动画情境,融直观性、多变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为学生营造一个图文并茂、动静相融的教学场景,促使学生多种感官同时接受刺激,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达到吸引学生注意力、拓展其思维的目的。
在语文教学中,要根据文本内容及教学目标,恰当地使用录音录像,取得以声传情、以形达意、寓教于乐的效果。
(一)乐曲导入,调动情感
在新课开启时播放与课文内容相关的乐曲,能很好地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把学生导入课文的特定情境。如教《孔雀东南飞》时,我先播放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优美而忧伤的旋律,辅之以适当的解说,启动了学生的情感与想象,把学生带进了“君尔妾亦然”“二情同依依”的特定情境。
(二)播放范读,唤起美感
由于听觉形象和美感之间能构成直接的情感呼应关系,所以,教师播放发音标准且富感情的课文朗读(录音),让学生边看边听,当学生的心弦被拨动起来后,对课文具体而真切的美感体验就油然而生了。如教《沁园春·长沙》一词,我先播放朗读录音,让学生边听边想,使他们想象词中壮丽的图景、豪迈的情怀。这样,学生就自然而然地进入到词中的艺术境界。
(三)配乐朗诵,加深体验
借助音乐伴奏进行感情朗读,能使学生沉浸在喜怒哀乐的情境之中,深入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如教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以《渔舟唱晚》的优美旋律伴随着富于感情的课文诵读,无声的文字变成了有声的语言。在美妙的声响效果下,抽象的意念变成了真实的、可感的、动人心弦的感情,那种恬淡、闲适的“复得返自然”的画面随之浮现于学生的脑海。这样,学生对文本的体验就加深了。
(四)录像播映,增强印象
电视媒体能以境传情,使学生在愉悦中进入课文的特定氛围,并使之见其形、闻其声,如临其境,有助于加深对课文的印象。如教学《雄关赋》,因学生未到过山海关,对文本体验不深。在学生阅读了课文后,我放映了有关长城的录像,随着荧屏画面的转换,那气势磅礴的万里长城,雄伟壮丽的箭楼,波涛汹涌的大海,使学生的内心引起一阵阵的颤动。看完录像,学生在分析课文时对“眼前的雄关”和“心中的雄关”就不难理解了,课文在他们的头脑里打上了深刻的烙印。
二、把抽象的教学内容转变为具体生动的画面,突出重点
语文教学内容包罗万象,由于受年龄、知识储备的限制,教学中,常常会遇到难以理解的问题。这时,就需要老师运用现代电化教育手段,把枯燥无味的文字变为生动有趣的画面。多媒体课件具有文字、图片、动画、声音、图像等直观媒体信息可同步呈现的优点。教学中,若能充分利用这一优点,变抽象为直观,变静为动,通过向学生展示教学情境,思维过程,提供丰富的感知、表象,构成一个活跃的“思维场”,使难以觉察的事件能清晰地在学生感觉能力可及的范围之内,便可为学生实现由具体的感知到抽象思维的飞跃架设一座桥梁。
投影仪简便实用,利用具体、直观的图文,辅助教学,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借助图表投影,化抽象为具体
在文言文教学中,常涉及古代地理等文化常识,给理解课文造成了障碍。如《崤之战》一课记叙的是春秋时期秦晋之间一场争夺中原霸权的战争。如果学生清楚秦晋郑三国的地理位置,了解秦东征郑国的行军路线,那学起课文来就容易得多了,所以,在新课导入时展示投影《崤之战地形示意图》,加上教师的导语,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又化抽象为具体。
(二)巧设板书投影,加大教学容量
投影教学可节省繁复的板书时间,加大课堂教学信息量,使学生在相同的时间内学到更多的知识,提高教学效率。特别是学习文言文时,需要板书的内容多,使用投影板书,增加教学信息量及省时的作用就更明显。
(三)运用实物投影,提高训练效果
实物投影仪的最大好处是对投影材料的要求较低,在课堂教学中,它有“就地取材”“立竿见影”的特点,如在进行“修改病句”“作文评点”训练时,课堂上可直接摄取学生的答题卡(纸),置于投影仪上,然后学生老师可在原件上圈点,指陈利弊,这样做,既直观,又便捷,效果很好。
三、突破难点,化难为易,人机交互,自主发展
在语文教学中,每篇课文的重点难点词、句、段需要详解,在课堂上,单 凭教师的提问,学生的回答,往往收不到理想的效果,这时,恰当运用现代电化教育手段,常会使一些难以理解的知识迎刃而解。借助电脑课件,提升课堂品位。
计算机辅助教学(CAI)作为一种先进教学手段,已经逐步进入课堂,它能够音形并茂地把授课内容形象地表现出来,收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一)移植现有软件,丰富课堂内容
随着电脑的普及,CAI软件日渐丰富,现有众多的教学光盘,丰富多彩的网上资源,都是我们移植信息的重要源泉。如我在教《项链》一文时,就借助了科利华教学软件中的文字、图像、录音材料,使得课堂内容丰富多彩,让学生在立体化教学中更好地把握课文内容。
(二)自制多媒体课件,补充教学要素
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要想使课件贴近学生的实际,更应该自己动手制作课件,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我在教宋词《雨霖铃》时,便自制了课件。立体化的课件,将诗情、画意、乐韵和谐统一起来,使学生在课件设置的情境中,在视听和思维的过程中,生发想象和联想,感悟人物内心世界,从而深入理解全词的感情和意境。在巩固学习这一阶段中,电教媒体有效地调动了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使所学的知识得以巩固和扩展。这样做,有效地训练和培养了学生正确理解、掌握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此外,运用电教媒体辅助语文教学,特别要注意它的“辅”,要寻找它与本学科教学的最佳结合点,何为“最佳”?“最佳” 就是不“为了电化而电化”,就是恰当、适时、有效,避免装饰性、克服随意性,杜绝无效性。
首先,教师根据学习内容的特点、重点、难点,从教学要求和学生心理特点出发,创设具体生动的可感可知的教学情境,使学生真实、形象地去感知所学内容,这就是运用电教媒体和理解学习内容的最佳结合点。
沁园春长沙课件范文5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利弊课堂教学高中语文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360015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时展的要求。自从多媒体技术出现,并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广泛使用,语文课堂教学出现了新的转机。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通过图形、视频、声音等多种形式将课本内容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感觉到听觉、视觉上的冲击,由此激发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让学生在欢乐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语文,从而真正爱上语文。
一、认识多媒体教学优势,改变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效率
1.促使教学形象生动,激发学习兴趣
多媒体技术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使得课堂更具有吸引力,它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也给学生带来视觉和听觉上的享受,从而大大提高了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例如,在学习《沁园春・长沙》这一课的教学内容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为学生播放视频,让学生看到祖国大好河山的美丽景色,获得视觉和听觉上的愉悦。在观看结束后,教师再及时地提问,学生就会产生很大的兴趣去阅读课文,这样也便于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与记忆。
2.提高课堂教学容量,开阔学生视野
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不仅将教学内容生动、形象地呈现给学生,而且还极大地扩充了课堂的教学容量,使得课堂教学内容更加丰满,从而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运用多媒体教学,将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以幻灯片的形式出现,这样便于学生接受和理解。例如,在学习《滕王阁序》这一课的教学内容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古代的四大名楼,让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到古代建筑的美丽,同时也了解到我国历史上人类的灿烂文明。
3.丰富课堂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效率
多媒体教学逐渐代替了黑板粉笔板书,通过声音与图形的结合,能够直接刺激学生的各个感官,从而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快课堂的教学速度,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例如,在进行典型诗歌赏析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将诗词设置动画效果,同时配以优美的背景音乐,让学生体会到一种新的学习诗歌的感受;在进行文言文翻译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将文章中学生翻译时容易出错的字、词、句表示出来,并进行重点的讲解,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提高了,同时还可以提高课堂的效率。
二、一分为二地看待问题,扬长避短力求提高课堂教学
1.追求时髦,忽视语文教学基础
在语文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并没有理解如何有效地结合多媒体进行教学。只是一味地追求时髦,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视频代替了课文讲解,录音代替了课文朗读,幻灯片代替了黑板板书,传统的教学已经完全抛诸脑后。一节课下来,学生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观看屏幕,课堂笔记来不及做,更加不用提课文的朗读。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的学科,不读如何发现文章的韵味,如何欣赏文章的巧妙,如何体会作者的感情?因此,过度采用多媒体教学导致严重忽略了语文教学基础。
2.强调媒体,忽视教师主导作用
在语文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过分依赖多媒体课件,那么学生还是处于被动听的状态,只不过是由过去依赖教师,转变成了依赖多媒体课件。解题思路和答案都通过多媒体直接地显示在学生面前,这样会导致学生的思考能力、学习热情都会下降。虽然说多媒体教学具有相当大的优势,但语文的教学还是需要以人为本,离开了教师的指导,往往会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反而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3.注重形式,忽视课文解读品味
沁园春长沙课件范文6
关键词:高中语文;高效;阅读
一、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1.尊重学生
教学是由师生双方面相互配合、相互协作来完成的,只有双方在互相理解、互相尊重的情况下才能使课堂变得和谐。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将自己的真实情感融入其中,学生才能感受到温度,自愿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并乐于学习、乐于请教,使快乐教学真正地落到实处。例如,师生间在情感上有矛盾,教师对学生毫无热情,学生见到教师也只有讨厌的感觉,甚至是害怕教师,那么在思想上双方就会有负担。
2.关爱学生
师生之间的关系是否融洽,主要取决于教师的态度。教师在面对自己的学生时,要有一种亲切感,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真正地关心他们的学习和生活,走进他们心里,这样才能建立起一个稳固的感情桥梁。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要把“爱”摆在首位,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尊重自己的学生,爱护自己的学生,这样才会得到学生的尊重和爱戴,学生也会自然而然地因为喜欢这个教师而乐于学习。而且,教师对待每一名学生都要一视同仁,不能遇到问题就偏袒优等生而忽略了学困生的感受,学生无论学习好坏,都是自己的孩子,不能有偏见,因而造成师生之间情感不和。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每一名学生,相信他们,鼓舞他们。
二、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随着社会的发展,在现代语文教学中已经广泛地应用多媒体手段。利用多媒体将图像和相关的视频展现给学生,这样既直观又新颖。教师在上课前把教材利用多媒体制作成课件,这种课件虽然源于教材但是又高于教材,使教学的重难点一目了然,教学的设计层次分明,更利于学生掌握知识。
1.利用多媒体手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利用多媒体手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例如,教师在讲授李煜的《虞美人》这一课时,可以插入电视剧《问君能有几多愁》中的视频,让学生观察到当时的历史背景,体悟到李煜与其夫人之间的真挚感情,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性。
2.利用多媒体手段,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高中语文的教学中,阅读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在语文课上,一般铿锵有力的诗词教师都会进行范读,但是单调的范读也难免会使学生产生厌倦的心理。而利用多媒体手段进行伴乐朗读,可以大大地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朗读的水平,加强学生对语感的培养。例如,在讲授的《沁园春・长沙》的时候,教师利用多媒体手段播放不同版本的配乐朗读,让学生细细地体会其中的韵味。
三、个性化阅读的引用
个性化阅读在教学过程中的引入,就是将教学重点由死板的知识转移到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情感体验上来,使学生能够将书本上的文字转化为自身的情感,并转化为自己语言的表达。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将个性化阅读引入教学过程:
1.扩展阅读范围,帮助学生选择合适的读物
高中生的阅读不能仅仅限于课本,这已经不能满足他们对知识和信息的需求,教师要扩大他们的阅读范围,扩充他们的阅读量。高中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已经有了一定的增长,但自我选择能力不强,对一些不良书籍的抵抗力弱。教师不仅要让他们博览群书,更要让他们读好书,读对书。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的个性化进行正确的引导,选择适合他们的读物。
2.做好阅读记录,学习阅读方法,教会学生进行反思
学生的个性化阅读不是看热闹,而是学知识长能力。教师要帮助学生学会正确的读书方法,在阅读的过程中做好自己的疑难点记录,对阅读文章进行自我分析和反思。例如,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制作阅读卡,共分三项。第一项为阅读预习,主要解决阅读过程中的字词和主旨进行记录和总结,对自己学习到的写作方法进行记录。第二项为阅读心得,学生可以在这项中记录自己在阅读过程中的道德情感体验,以及自己的一些思考。第三项为见解发表,学生在阅读后可以写下自己的感悟,并发表演讲,对一些争议性的问题开展辩论,教师要帮助学生正确发挥自己的见解。
要成为一名合格的高中语文教师,就要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不断地总结经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且要把每一名学生都当作自己的孩子一样看待,真正地怀有一颗仁爱的心,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地乐在其中。
参考文献:
[1]刘元春.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缺失之拙见[J].阅读与鉴赏:教研版,20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