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撼祖国强盛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撼祖国强盛范文1
但故宫大盗这一称谓并不夸张,其意义似乎并不在于要展示窃贼如何神勇或者罪大恶极,而是在强调故宫藏品的价值和重要性。不过这样的处罚,同时也加深了公众对故宫文物管理和安防方面的疑虑:首先,法律对北京故宫博物院是不是过度保护了?直面迄今几乎每十年就发生一起北京故宫窃案,可以得出结论,单纯依靠严刑峻法,似乎并不足以威慑窃贼,而为北京故宫博物院建立一个万无一失的安全防护网。至少,就目前已知的事实看,就没有彻底地杜绝窃案。
其次,不仅仅窃案,还有许多迹象表明,理当为故宫近两百万件珍贵文物管理和安全负责的北京故宫博物院,在管理水平和安保机制诸方面,都实在让人难以放心。
近来发生在故宫身上的多起负面新闻,是引起并加重公众焦虑和担忧的根源。2011年4月底,上述窃案发生。嗣后,在因窃案破获赠送给警方的感谢锦旗上,故宫方面将“捍祖国强盛”写为“撼祖国强盛”,犯下了极其低级的错误,不幸沦为世人的笑料。同年5月,有人爆料称,北京故宫博物院为了营利,擅自将故宫内建福宫花园与某知名企业合作,改建为全球顶级富豪们独享的私人会所。同年7月,发生了国家一级文物宋代哥窑代表作品青釉葵瓣口盘严重损毁事件。尤其恶劣的是,该事故发生后,故宫管理方在舆论压力下,历时近一月才出面说明。这些事件的累积效应,将北京故宫博物院推至公众舆论的风口浪尖,显示了其不仅在管理和安防等方面有明显的缺失,而且在职业道德、专业技能甚至文化素养上,都存在严重的问题。同时必须指出的是,这些问题,仅仅是在故宫行政和专业管理封闭、信息基本不透明的情况下暴露出来的弊端。至于在此之外,故宫管理上尚有多少未能见光的问题和隐患,外界基本无从知晓。
撼祖国强盛范文2
近日的故宫,真是一地鸡毛。这番乱象,肯定不符合人们的文化想象。故宫曾是皇权的象征,现在,它更是重要的世界文化遗产,它的地位与价值,有难以替代的高度与深度。
丢掉文化的故宫,注定要遭遇尴尬。不论是展品被盗,还是沦为“私人会所”,背后都有商业化的幽灵,在掳掠历史文化的灵魂。毕竟,故宫作为公共文化场域,是不应该被特权与利益裹挟的。
仔细思考故宫失窃的线索追踪,案件的诸多谜团不能令人释疑。在人防、物防、技防等多项安保措施中,最关键的环节应该是体现作为“故宫人”责任意识的“人防”。而我们不难发现,这一关,恰恰是故宫安防中最薄弱的环节。在嫌疑人并不高明的盗窃技术前面,故宫的责任心令人生疑。
而关于复建会馆的诸多说法并不能令人信服。有资料显示,建福宫虽然不对公众开放,但大企业仍然是建福宫的座上宾。昔日的“斯文之地”如何演变为有钱有势之人行乐的“聚义堂”?其中的路径值得探究。市场经济下的唯利是图已成为制约文化民生发展的“死角”。
在键盘时代,写出“故宫博物院”几个字并不难,写下像“撼祖国强盛”这样的错别字也不是什么了不得的大事。但是,难的是,在瞬息变幻的时代风云中、在面对金钱的不断诱惑中、在裙带交换的权力寻租中、在明哲保身的官僚语境中,广大像“故宫人”一样的文化工作者,如何保持对于历史文化的敬重、如何坚持对文化操守的捍卫。
一言以蔽之,正所谓苍蝇不叮无缝的蛋,当本该秉持公益性的故宫博物院,多了商业倾向,甚至有了下属的公司,利润的趋势最终导致故宫本身的商业化开发,也就在所难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