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有什么讲究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冬至有什么讲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冬至有什么讲究

冬至有什么讲究范文1

冬至前三天交运算冬至当天吗 不算冬至当天。

长期以来,人们对大运会的移交有很多议论和忌讳。作为一些地方的风俗,人们还有“藏星星”的习俗。归根结底,这些教义都蕴含着朴素的哲理,都希望通过大运河、小运河的交接过渡,带来一、十年的相对平稳祥和的好运。

交货非常重要。重要的是要记住交货时间,交货时要留在哪个方向,以及害怕碰撞。当天最好不要出门。你在家里,门窗都关上了。这与你的运气有关。如果是大问题,它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变坏。

冬至前三天交运有什么讲究 1、所谓交期是指大运会的过渡时间。所谓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此时,最好营造最和谐、最稳定、最吉祥的环境,以保证气的平稳过渡。

2、按照传统风水学说,送餐期间最好不要出门,自己一个人呆在家里,因为怕遇到和自己生肖不符的人。

此外,最好不要在交货期后的三天内参加庆祝和仪式,以免破坏您的运气。

3、如果你正好在冬至前三天的分娩期,一定要注意分娩的时间,分娩时要停留在哪个方向,分娩时不能与生肖相冲突。

冬至吃什么食物 1、饺子饺子的味道很好吃。很多人每天都喜欢吃饺子,尤其是在节假日有吃饺子的传统的时候。冬至是传统的二十四节气之一。在民间传统中,冬至节有吃饺子的饮食。传统上,冬至节气期间温度较低。一碗热气腾腾的饺子入胃后可以暖身,饺子中含有肉和蔬菜,食用时可补虚,有益于冬季健康。

2、白萝卜白萝卜是一种常见的蔬菜。白萝卜无论炖还是炒都非常好吃。在冬至期间,温度相对较低。喝一碗热气腾腾的白萝卜汤可以暖身。中医认为白萝卜入肺,性甘滑。吃白萝卜有降气、消食、祛病润肺、解毒生津、利尿通便的功效。适当食用一些白萝卜,可以防治肺萎缩和肺脏。热、便秘、吐血、腹胀、食滞、消化不良、痰多、小便不通、酗酒等功效对健康有益。

3、汤圆汤圆是一种以糯米为原料制成的米食。很多人都喜欢吃汤圆。在南方的一些地区,有在重要节日吃汤圆的饮食传统。冬至是一个重要的节气,民间有冬至节。据说冬至节气时气温较低。这时候适当食用一些汤圆,可以起到温热滋补的作用,有利于身体健康,而且汤圆味甜,适合年轻人的口味。起到养生保健的作用。

冬至有什么讲究范文2

擅长:慢支、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

遇春则发的哮喘

50岁的陈阿姨患哮喘已有20多年,每年到了百花烂漫的季节,她可就得受苦了。春风拂面,对她来说,好似有千百根小羽毛在喉咙挠痒,让她咳个不停。中医有什么好方法能控制哮喘?这次,她想听听专家的说法。

专家咨询台:

Q:以前我有慢性鼻炎,后来又发现自己患上了哮喘,喷嚏、咳嗽接二连三,每年春天特别难受,像我这样的情况该如何治?(陈阿姨 50岁)

A:哮喘患者常同时患有多种疾病,如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炎、慢性咽炎、胃食道反流症等,由于它们的存在,常使哮喘难以缓解。因此,中医强调全方位、多途径防治哮喘。鼻子是呼吸系统的大门,喉咙是它的房门,要是这两扇门关不住,过敏原就直接到房间里来了。所以,像这位患者的情况,既要治哮喘又要治鼻炎,而且治好鼻炎才能减少哮喘复发。在此推荐一种鼻腔清洗法,用一次性针筒灌入盐水,慢慢把盐水推进鼻内,让其从口腔中流出,这样能彻底清洁后鼻腔,每次清洗完,再喷药,这样鼻炎好得更彻底。

Q:每次哮喘发病后,服药也只能缓解一时的燃眉之急。我想问问,中医有什么调理方法能让我在春天减少发作,不再难受?(王先生 54岁)

A:与西医不同,中医治哮喘讲究内外结合,即内服中药和针灸、拔罐、敷贴等方法双管齐下,防病与治病相结合,必要时还要中西医结合。对于一接触过敏原就发病的速发型哮喘,必要时需用西药,快速缓解症状。同时,你可以在发作期内服用中药。中医治疗发作期的哮喘时,以宣肺化痰、解痉平喘为主,并结合辩证分型。所谓“宣肺”,就是帮支气器官把门打开;化痰则是借“扫帚”,把痰清除出去。

除了发作期用药,中医更重视哮喘缓解期的调理,这就像预防火灾比消防队救火更重要。中医在缓解期,以扶正固本为主,兼清余邪。扶正固本着重健脾益肺补肾,因为中医认为,肺为储痰之器,脾为生痰之源,也就是说,症状表现在肺,但根源在脾肾。而余邪指宿痰,因为痰是哮喘继发的致病因素,患者均有伏痰宿根,清痰才能预防哮喘复发。此外,患者可在大伏天和冬至前后进行季节性强化预防,如大伏天吃药西瓜、做敷贴;冬至吃膏方等。综合调治能达到较好的控制效果。

日常调理

1.中医理论认为,肺与皮毛相表里,因此,夏天空调温度不宜调得过低。

冬至有什么讲究范文3

关键词:福州方言歌谣 断层 唱响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2011版》明确要求除国家课程以外,地方和学校应结合当地人文地理环境和民族文化传统,开发具有地区、民族和学校特色的音乐课程资源,让乡土音乐渗透到音乐课程教学中。

福州儿童方言歌谣已经流传了一千多年,由于它短小韵美、易于传唱,深受孩子的喜爱。目前由于学校、家庭等语境的变化,中小学生中会讲方言的很少,会唱方言童谣的就更少了,福州方言歌谣吟唱在青少年中出现断层的现象。

在强调传统音乐学习的今天,福州方言歌谣无疑成为福州小学生母语音乐学习的首选,一些音乐教师也积极尝试把福州方言歌谣做为乡土教材渗透到音乐课堂中。由于福州方言歌谣的教学没有很规范的教材和比较成熟的教学经验,老师们教学时的随意性比较大,教学中难免存在一些问题。笔者结合实际工作,提供几点建议供大家参考。

一、内容的选择要健康不要媚俗

福州童谣、童歌通常带有浓厚的福州地方特色,诙谐幽默、音节和谐、形式简短,吟唱起来朗朗上口。它数量众多,题材包含了游戏歌、知识歌、感情歌,节日歌、摇篮曲、对答歌、叫卖调等,涵盖了自然、生产劳动、生活、学习,思想道德、男女情感等方面的内容。其中有许多是立意高尚、格调健康的,但也不乏品味底下媚俗的,因此选择童谣教学内容、是童谣教学的必要前提。

以两首“摇篮曲“题材为例,同样是母亲在哄小孩子睡觉时唱的催眠曲,但格调就有高低之分。如:

(一)《睏眠眠》

噢噢噜,爱睏噜,

爱睏眠眠噜。

贼公贼婆赶赶去,

眠公眠婆赶赶来,

噢噢噜,爱睏噜。

(二)《不惊》

天灵灵,地灵灵,

收惊娘娘第一灵。

乞(给)猫惊,乞鸡惊,

乞墙惊,乞壁惊。

我弟都不惊。

前一首摇篮曲意思十分简单,体现了妈妈的爱,希望小宝宝好好的地睡觉。学生学唱这首歌谣时,能感受到浓浓的母爱。

后面一首摇篮曲,给现在的孩子吟唱就不适合。首先有封建迷信的思想在里面;还有所表现的母爱很自私、狭隘——只要自己的孩子不害怕,把害怕都给别人。因此要给学生介绍福州方言“摇篮曲”,老师选择前面一首比后面一首更适合。

又如反映小孩思想品德的歌谣:

(一)《跋蜀倒》(跌一跤)

跋蜀倒,

拾著蜀头老鼠姆。

剥礼皮,做礼袄。

爹卜(要)至,奶卜讨。

乞(给)哥无够颂(穿),乞弟正正好。

这首童谣就像是一个美丽的童话,体现了歌谣中孩子对家人的关爱。

(二)眚盲歌(盲人歌)

眚盲眚盲,

走路倒弹。

日头未暗先去煮冥(煮晚饭)

这是一群小孩子无聊的时候取乐残疾人唱的歌谣。

所以教师进行福州方言歌谣教学时要对数目众多的歌谣进行必要辨别,必须选用立意高尚的,格调健康的,曲调优美、韵味浓厚的经典歌谣。这样才能体现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的教学理念,让孩子在学唱家乡歌谣中陶冶情操、关爱他人。

二、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要人为设置学习的难度

由于现在的孩子对福州方言掌握很少,对福州传统风习俗文化知之甚少等方面的原因,学唱福州方言歌谣会较学唱儿童歌曲有难度,难免产生畏难情绪,教师应该采用多种方式引发孩子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以公开课《搓米时歌》中“导入新课”这一环节为例:

(播放《搓米时歌》音乐)

1.师手捧糯米团走出,问:有谁知道,杨老师今天带来的这,是什么?(生:——)

师:对了,福州人把这叫做“米时”(念细)。因为再过两天,就是我们福州民间传统的节日——冬至。杨老师的这些“米时”(念细),就是为冬至准备的。

师:关于冬至还有一首非常好听的歌谣,这可是我们福州本地流传的非常经典的歌谣,你们想听听吗?

这个导入环节以学生的生活中的节日——冬至为导入点,老师把冬至搓米时用的米时带到了课堂,一下子拉近了音乐课堂与学生生活的距离,激发了学生聆听歌曲、学唱新歌的热情。

三、要与音乐学习相结合不能脱离音乐本体

福州方言歌谣无论在词、曲、演唱、表演等方面都有着丰富的音乐内涵。因此福州方言童谣学习要与音乐学习相结合,不能脱离音乐本体。教师要善于把握情感态度价值观、音乐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三个维度的目标,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学习福州方言童谣实践中积累鉴赏福州方言歌谣的知识,懂得品赏自己家乡的歌,喜爱自己家乡的歌。

1.童谣歌曲中的节奏学习

一以福州童谣《真鸟仔》一课中“歌词朗读”片段为例:

(课件出示歌词,旋律略)

《真鸟仔》

真鸟仔-啄坡坡-,

三岁.孩儿.吓唱歌-

不是.爸奶.教奴.唱-

是奴.腹老.通通歌-

通通歌-哎.哎伊.呀哎-

(1)请同学们试着轻声读一读(学生用已有的音乐知识尝试朗读)

(2)师范读,生跟读,并简单解释每句的意思。(慢速1遍)

(3)师生一同按节奏读方言。(慢速1遍)

(4)教师:发现了吗?音乐节奏与歌词的节奏有什么联系?

生:音乐节奏像讲话的节奏

《真鸟仔》看似一首简短福州童谣儿歌,其中就包含了四分音符、二分音符、附点四分音符、附点八分音符,也体现了福州方言歌谣的节奏与语言节奏紧密相联的特点。郑老师指导学生用学过的音乐节奏知识辅助朗读童谣歌词,找出歌谣中语言节奏与音乐节奏的关系,让孩子了解音乐节奏与语言节奏是紧密相连。这样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2.童谣歌曲中音乐知识的积累

(1)同样是《真鸟仔》这首童谣歌曲,旋律上有许多的装饰音,(谱例略)这正是福州方言歌谣的韵味所在。在指导装饰音的演唱时,老师可以用对比的方法让孩子们学好装饰音并体会方言童谣的音韵特点,感受福州童谣歌曲亦诵亦唱的独特风格。

3.童谣歌曲中音色的探讨

下列是《真鸟仔》一课“拓展部分”的一个片段:

教师:(师出示筷子与竹筒)这是什么呢?

教师:过去卖糖葫芦的小贩用的。只要一听到这个声音,即使是住

在深宅大院里的小朋友们都会拿着零花钱跑出来买,解解谗。

教师:你们听,音色一样吗?(师用两种不同的方式来甩)

教师:谁来甩一甩?

教师:筷子,大家都非常熟悉了。两种不同的甩法会有有两种不同的音色,区别一下哪种打法更好听,为什么?第一种…第二种…。

教师:谁来打打看?

教师:这就是伴随着我们这一代人长大的生活乐器,今天我把它们

带到课堂。

这个教学拓展环节不仅让孩子介绍了“卖糖葫芦“这个老福州的小吃风俗,还引导学生进行音色的探讨。鼓励孩子们发现身边的生活乐器,让孩子明白留心处处是音乐,避免了乡土教材教学中脱离音乐学习的拓展综合。

4.童谣歌曲中演唱的技能的提高

由于方言与普通话的发音相去甚远,福州话的音调比较低沉,真声多头腔共鸣少。在教学方言童谣歌曲时要注意孩子发声技能的指导,注意声音位置的统一。

如《冬至搓米时歌》中“歌词学唱”这一环节为例:

师:下面,我们跟琴用“lu”轻轻哼唱旋律。(提醒学生坐直,笑肌、眉毛提起。)

师:让我们带着唱“lu”感觉唱一唱歌词。(注意声音轻巧、富有弹性)

老师引导学生用“LU”来哼唱旋律,不仅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更重要的是“LU”的发声位置比较高,有这样的发声位置演唱歌词就可以避免孩子在方言演唱时位置低、卡喉咙的现象。

四、要深入挖掘歌谣的内涵不要走过场

福州方言歌谣,具有独特音调风格和语言特点,有很深厚的文化内涵。老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发现其中的特点,挖掘出最具特色的部分,让学生真正感受家乡歌谣的的独特魅力。

以公开课《搓米时歌》为例,在孩子们学会唱《搓米时歌》后,老师进一步挖掘福州方言童歌的歌词的特点:

搓米时

搓米时其搓搓,

依奶疼依哥,

依哥讨依嫂,

依弟单身哥。

依嫂带身喜(怀孕),

罢奶(父母)齐欢喜。

伲仔(孩子)段(掉)桶下,

依哥做郎罢(父亲)。

老师:请同学们找一找这首童谣每句的最后一个字读音有什么特点?

学生:每一句的最后一个字压韵。

杨老师:对了,地方方言的童谣也具有民歌歌词的特点,每一句的最后一个字有压韵。请同学们找一找。这里哪些字有压韵?

生:搓、哥、嫂、喜、下、罢(福州方言念这些字有压韵)

师:福州方言歌谣很讲究歌词的押韵,朗朗上口,这些带有民歌特点的地方童谣通俗易懂,唱起来朗朗上口,深受人们的喜爱。

又如新福州方言歌谣《榕树娃》一课,在歌曲学会后,老师进一步学生的情感:

(1)教师:我们在福州长大,你们见过榕树吗?今天郑老师就要给同学们介绍几种福州常见的榕树。

(2)现场模拟围“榕树王”。

(3)教师:这么高大的榕树,老寿星的榕树,我们拥有这样的榕树感到什么?在这样的榕树下玩耍,心情又是怎样?

(4)再次演唱童谣。

例一的教学中,学生感受福州方言歌谣歌词具有押韵的特点,读来朗朗上口;例二的教学中,老师结合《榕树娃》的课题,用多媒体向学生介绍了具有代表性的福州榕树,明白“榕城”的由来,同时感受在浓浓的树荫下玩耍的快乐,引发有感情的歌唱。

五、教学要有创新性不要模式化

听过的一些方言歌谣教学,总感觉到,有一种固有的模式化,特别在歌谣学会后,拓展的环节几乎都出现让学生说福州的风味小吃,福州风景等,并要求学生创编歌词这样的学习活动内容,成了一种约定俗成的教学模式。比如歌词的创编,有的老师,受自身的文字素养的制约,对学生编创的歌词,不能进行正确的评价指导,这样的编创没有很大的方言音乐学习的意义。笔者建议把编创的时间用来更好的演唱歌谣,或以不同的表现方式来表现歌谣,相信孩子们会更有收获的。教师应结合自身的优势、结合所在学校的地理环境、结合节假日、结合学校的活动、以不同的形式来进行方言歌谣的教学,这样才有多彩的课堂呈现。

以上是笔者对福州方言歌谣教学的几点思考。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教育,不能脱离乡土文化的根,将乡土音乐引入小学课堂是一种实践。今年,我们有志于福州方言歌谣教学的几个老师联合申报了由笔者主持的“福州方言歌谣进课堂有效途径研究”的福州市课题,我们以此为契机,潜心研究,探索福州方言歌谣教学有效途径,总结推广出乡土教材使用的经验。为我们的孩子会唱家乡的歌,喜爱家乡的歌、唱响家乡的歌尽自己微薄之力。

冬至有什么讲究范文4

其实,赤小豆的药材分两种,一种叫赤小豆,一种叫赤豆,前者品质好,可是现在很少了,所以基本都是赤豆了,统称赤小豆。

古人认为赤小豆有辟疫作用

估计大家可能想不到,在古人的眼里,赤小豆那叫一个神,可不是其他的食物能够匹敌的。

在古人的心中,赤小豆有特殊的本领,这是和迷信紧密相连的。如《杂五行书》云;“常以正月旦,亦以辟疫病甚灵验。正月七日,七月七,男吞赤小豆七颗,女吞十四枚,经无病,令疫病不相染。”显然,这种有择日讲究、男女区分等条件的小豆施术,并不是药物上的观念,怎么看都是做法术的一部分。再如《岁广记》曰:“立秋日,以秋水吞赤小豆十粒,止赤白痢疾”,其理相同。还有认为赤小豆就是厌鬼物的说法。《岁时杂记》云:“共工氏有不才子,冬至日死为疫鬼,畏赤豆,故是日作豆粥厌之。”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古人连服用赤豆的日子都规定好了,那是限于冬至,凡正旦、元宵、七夕、立秋,均有辟疫的灵验。

原来,在古人的眼里,这个赤小豆可不是一般的物件,它是辟邪的东西之一,一般辟邪的东西是水、火、铜镜等等的,其中就包括了赤小豆,也不知道赤小豆为什么如此被古人看重,总之是比别的食物高了一个级别。

治好了宋仁宗的腮腺炎

下面,再讲讲古人用赤小豆治病的故事。

根据《朱氏集验方》这本书记载:“宋仁宗在东宫时患痄腮,命道士赞宁治之”,这个痄腮就是现在的腮腺炎,宋朝的皇族和道士的关系很密切,有事儿没事儿都找道士来解决。

那么这位赞宁道士是如何治疗的呢?他是“取赤小豆四十九粒咒之,杂他药敷之而愈”。

大家一看,这个神啊,原来赤小豆果然是通灵的,居然用咒就可以调动它来治病。

当时,这个事情,有位中贵人,叫任承亮,这位亲眼看到了当时的情形,也是对道士的敬仰之情犹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后来,这位任兄“自患恶疮”,当时一个叫傅永的朋友,“投以药立愈”。这个任兄很好奇,就问傅永,说您用这是什么药呢?结果,傅永回答得很痛快,说:“这个,赤小豆也。”

任承亮这才明白,噢,原来这个赤小豆不用念咒,也能治病啊,敢情这个道士念咒,是一种故弄玄虚的做法啊。

看来,宋朝皇帝被道士给蒙得很惨。

结果,这个故事还没完,后来,任承亮路过豫章,看到一个医生,治疗“胁痈”很有效,就是胁部患的疮痈,老任琢磨半天,最后实在忍不住了,就多嘴问了句:“莫非赤小豆耶?”说您用的药,是不是就是赤小豆呢?

这医生一听,大惊失色,噗通一声跪倒,忙哀求:“老大,您眼力真是好的,可是,我就用这个方子养活家里面三十多口人呢(用此活三十余口),希望老大您千万别向其他的人说啊(愿勿复宣)。”

大家需要注意的是,这个记载,可不是跟郭璞那个一样神秘的,这个是有着很浓重的医学文献色彩的记载。

赤小豆的利水作用

那么,这个赤小豆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食物呢?它到底能做什么用呢?

原来,中医认为:赤小豆性平,味甘、酸。功能主治:利水消肿,解毒排脓。用于水肿胀满、脚气浮肿、黄疸尿赤、风湿热痹、痈肿疮毒、肠痈腹痛。入心、小肠经。

上面宋仁宗的故事,就是展示了赤小豆解毒的一面。

赤小豆最主要的功能,除了解毒,更主要的是利水湿。我们下面把古书中的几个用赤小豆利水湿消水肿的方子列举如下:

①治水肿坐卧不得,头面身体悉肿:桑枝烧灰、淋汁,煮赤小豆空心食令饱,饥即食尽,不得吃饭。(《梅师集验方》)

②治卒大腹水病:白茅根一大把,小豆三升,煮取干,去茅根食豆,水随小便下。(《补缺肘后方》)

③治水肿从脚起,入腹则杀人:赤小豆一升,煮令极烂,取汁四、五升,温渍膝以下;若已入腹,但服小豆,勿杂食。(《独行方》)

④治脚气气急,大小便涩,通身肿,两脚气胀,变成水者:赤小豆半升,桑根白皮(炙,锉)二两,紫苏茎叶一握(锉,焙)。上三味除小豆外,捣罗为末。每服先以豆一合,用水五盏煮熟,去豆,取汁二盏半,入药末四钱七,生姜一分,拍碎,煎至一盏半,空心温服,然后择取豆任意食,日再。(《圣济总录》赤小豆汤)

可以看到,古人对赤小豆的利水功能很是倚重,很多的方子里面都用赤小豆,而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也发现,这个赤小豆确实能够利水。

我们通常可以用一个简单的方法,食疗方子,就是用赤小豆一百克,然后用一条一斤以上的鲤鱼,一起熬汤,尽量少放盐和其他调料,喝汤吃鱼,在中医里面认为,这个鲤鱼本身就是利水的食物,和赤小豆一起煮以后,作用就更加强了。

一般情况下,很多人有时候水肿,比如腿部肿,是因为体内运化之力不足,导致的水肿,那么可以喝两次这个汤,很快就会消肿的,效果还是非常确切的。

当然,如果是严重的疾病引起的水肿,那么还是要去医院的。但是可以用这个方子作为配合治疗的方法。

本草中记载的通乳秘方

赤小豆还有什么作用呢?

文献报道,如果患了流行性腮腺炎,那么就可以利用赤小豆的解毒作用来治疗,用赤小豆五六十粒,研磨成粉,然后用鸡蛋清和清水调成糊状,摊在纱布上,然后敷在患处,对腮腺炎的恢复很有好处,可以起到迅速消肿的作用。

赤小豆还有一个作用,就是可以通乳,有的妇女在生产之后,乳汁的分泌出现问题,这个时候,也可以用赤小豆来解决问题,在南宋著名医家陈自明写的《妇人大全良方》一书中,他提到自己的妻子生孩子以后,没有奶,“产后乳脉不行已七十日”,结果身为妇科大师的陈自明也是没有办法,用了很多药都无效,把孩子搞得瘦弱不堪,很痛苦。

这个时候,有朋友偶然地送给他们家一些赤小豆,结果陈自明就煮了赤小豆汤给妻子喝,结果没有想到的是“当夜乳脉通行”。

陈自明是大吃一惊,于是赶快翻书,结果看到本草书里面记载过,说赤小豆有通乳的作用。

看来,无论是多大的名家,都有看书没看到的时候,这样应验了那句话,中医是要活到老学到老的。

湿热天赤小豆熬水能祛暑

在夏天的湿热天里,我们可以用赤小豆熬水来喝,一次用三十克左右就可以了,可以稍微的放入一点冰糖,如果脾胃不是虚寒型的,也可以放入一点绿豆,就可以增加祛暑的作用。

冬至有什么讲究范文5

诗歌鉴赏作为必考题近年已渐趋稳定。

首先是内容趋向稳定:一般从诗歌的意象、意境、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内容等方面来命题。

其次是考查的形式趋向稳定:即主观简答取代客观题成为主要形式。02年把客观题改为主观表达题,并由Ⅰ卷移到Ⅱ卷,这就出现了完全意义上的诗歌鉴赏,即对诗歌既要理解透彻又要表达清晰。06年至今只有北京上海两卷设计了选择题和简答题。11年北京卷另有200字的小作文,12年则是 “由景及理”诗歌技巧拓展赏析。题型稳定的同时数量也基本稳定在两小题,分值则普遍从09年之前的6分上升到8分。

第三是诗歌的样式趋向稳定:选材以诗为主、词为次、曲最少。06年17套试题中诗占12套之多,词3套,曲2套。08年18套试题中考查词的有3套,09年升到6套,曲两年都只有2套。近三年(2010——2012)则渐趋集中考查律诗、绝句和词三种体裁。

第四是取材范围稳中有变:以唐宋诗词为主,其它朝代作为点缀。唐诗高地名家辈出佳作如林。除了李杜双峰对峙的艺术颠峰外还形成了流派纷呈群星璀璨的局面。鲁迅说:“我以为一切好诗,到唐已被做完。”

宋诗是唐诗之后的另一支奇葩。宋人一生勤奋创作,著作等身,宋诗自有其独特魅力。唐诗代表了高度成熟的典范,宋诗则代表了求变求新的典型,形成了两大系统。宋人以议论理趣入诗,其哲理诗成为诗歌史上一道独特亮丽的风景线。南宋偏安江南,中原沦于敌手,爱国之士“位卑未感忘忧国。”陆游、辛弃疾、李清照等满怀赤诚地唱出了忧国忧民的时代最强音。他们把自己的终生追求和国家命运完全融为一体。作为民族精神核心的爱国主义结晶的作品受到重视也就不奇怪了,这也正是宋代诗歌渐受重视的原因。09年的江苏卷以岳飞的《满江红》入题,四川卷以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其二)入题就是明证。

09年的出题者也和08年的一样依然对唐宋诗词青睐有加,宋诗均占到50%,10年和11年分别有9首和10首,2012年有所下降考了7首,却也占了比例最高的41%。甚至在同一年有诗人的两首作品均入选(10年陈与义、12年杨万里)。唐诗则基本稳定在3首或4首,因此宋代诗词的复习应成为我们备考的重点。同时,从作者来看,以名家作品为主,但作者的范围在逐渐扩大。例如,09年的试卷中,杜甫、白居易、欧阳修、辛弃疾等名家大家的诗占到18套试题的77%。10年之后名家名作淡出,作品陌生化渐成命题者的共识。2012年“李杜欧苏”等著名诗人一个都没有,比较熟悉的仅贾岛、杨万里、元好问等六七个,学生少见甚至老师也感陌生的则不少:晚唐的修睦(大纲卷)、金朝的王寂(重庆卷)、元朝的白珽(广东卷)和曹伯启(四川卷)等。

以上简要梳理了近年诗歌鉴赏的几个变化,它是复习备考的基础。下面结合诗歌教学的特点和复习迎考要点谈谈如何引导学生学之有方、习之有得、用之有效。

一、积累

感性积累对语言的学习非常重要,“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笔者常引用香菱学诗鼓励学生乐于积累勤于积累。我们不妨来重温一下天才作家曹雪芹的高见:“我这里有《王摩诘全集》,你且把他的五言律诗读一百首,细心揣摩透熟了……你又是一个极聪敏伶俐的人,不用一年的工夫,不愁不是诗翁了!”当明白诗歌得用王、李、杜三家共计五百首左右的名作作为底子时,他们再次悟到积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二、复习

授之以渔,纲举目张。高考多从诗歌的意象、意境、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内容等方面来命题,下文就前三类进行举例分析。

(一)表达技巧历来是主要题型,我们要熟悉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法。答题时要准确全面地判断并规范地表达。典型例题:裴潾的《裴给事宅白牡丹》。这首诗是怎样描写白牡丹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解题思路:分析表达技巧就是分析诗人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因此要先整体把握从诗作的艺术构思入手。其次指出表现手法及其在诗歌中的具体运用。第三分析该手法的效果。参考答案:用“玉盘”作比形象地写出了白牡丹的高洁。以冷露、月白、风清衬托了白牡丹的超凡脱俗。观赏紫牡丹时车水马龙、观者如云的喧嚣情景与下联无人问津白牡丹、庭园寂寥的冷落景象构成了鲜明对比,写出了二者迥然不同的际遇。表达了作者对白牡丹冰清玉洁却无人赏识的同情,同时也抒发了自己无人赏识的幽怨之情。

(二)把握诗歌的意象和意境和诗歌的形象是感受诗情、领悟诗意的基本途径。

首先理解记忆参考资料中那些具有象征和比兴意义的自然物象即自然意象。它们往往是喻人之物,或是寓志之物,或是寄情之物,诗人借助特殊意象抒感。比如,诗人欲抒发闲情雅致,多以清风、明月、泉溪、花草等意象入诗;诗人想表达高洁坚贞之志,多借助松、菊、梅、竹等意象写意;诗人要抒发凄凉悲伤的思绪、孤独惆怅之情,又多凭冷雨、梧桐秋蝉、落日、古道等意象传递。意象包括“意”和“象”两方面的内容。这里的“意”指的是诗歌中的思想感情;这里的“象”指的是诗歌中人和物的形象。所谓“意象”就是作者主观情感和客观物象的融合。所谓“意境”就是寄托诗人情感的一系列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而成的意蕴丰富的境界,具体包含景、情、境三方面内容。唐代诗人王昌龄就提出“处身于境,视境于心,莹然掌中,然后用思,了然境象,故得形似”。同时,他把境界分为三类:物镜、情境、意境。意象是诗歌的基础,意境是诗歌的画面,诗情是诗歌的内涵。鉴赏一首诗歌必须从意象着手分析意境,再由意境感悟诗情。“意象——意境——诗情”是鉴赏诗歌从局部到整体的合理流程,不可倒置。常用的意境术语有“雄壮开阔、壮阔深远、生机勃勃、恬静优美、孤寂冷清、萧瑟凄凉”等。

古诗中有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诸如沙场将士与居所闲人、得志官宦与失路文人、建功立业者与报国无门之人、积极仕进者与江湖隐逸者等。这些知识多用于解答用典类题目。例如,08年浙江卷中“大夫泽畔行吟处,司马江头送别时”中的“大夫”和“司马”各指谁?12年江苏卷第二小题“词中三、四两句刻画了什么样的主人公形象?”

(三)分析诗歌的语言特色:诗歌是语言的艺术。古人历来讲究“炼字”“炼句”“推敲”,所以“诗眼”的考查是一个重要的考点。例如06年福建卷的“只有空床敌素秋”的“敌”,11年从表达技巧的角度对“折苇动有声,遥山淡无影”进行赏析以及12年简要赏析“箬笠但闻冰散响,蓑衣时振玉花空”精妙的描写。09年四川卷中分析“入”和“摩”的表达效果以及12年简析“空”字(11年天津12年湖北安徽均为炼字题型)。其次是语言风格的考查,答题术语: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委婉含蓄、雄浑豪壮、简练生动、都用口语等。

三、追本溯源,以简驭繁

复习当然不能集中突破,而应细水长流,讲究润物细无声的涵咏陶冶。12年所学的古诗是个重要宝藏,尤其高中三年的所学应充分挖掘其价值。分析讲解时要尽量联系课本知识,追本溯源以期源清流明。只有这样才可使学生免于题海跋涉。下面以2005年全国卷Ⅱ白居易的《邯郸冬至夜思家》为例,说明如何在课内外架设知识之桥,使学生真正体会到“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的甜头。

第一小题平易而直接,学生也多能从许多学过的思乡念亲的诗歌中推断出表达了“每逢佳节倍思亲”的孤寂之情。第二问是“作者怎样写‘思家’的?语言上又有什么特点?”一是通过“抱膝独坐”的细节来表现;二是通过一幅想象的画面,即冬至夜深时分,家人还围坐在灯前,谈论着自己这个远行之人,以此来表现“思家”的;三语言特色是朴实无华。这里考查了表现手法和语言风格。语言风格不难,“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爱唱《琵琶行》”白居易文如其名,老妪能解自然明白晓畅。前题难度较大,学生的答题情况也说明了这点。但笔者感到很遗憾,毕竟我们类似技巧的诗学了不少了。笔者开始引导他们温故而知新:很快找到了李商隐“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和柳永《雨霖铃》中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这种手法很重要,想象出来的虚境是还没有发生的,它表现的情感将延续到未来而不断绝。对面落笔,往往虚写,诗人不从自己的角度着笔,而从对方入手,进行悬想揣测,从而曲折达意。杜甫的《月夜》堪称典范。安史之乱,作者妻离子散,自己身在长安,妻子却远在鄜州,两地阻隔,生死莫测,诗人内心情感激荡,如波涛汹涌;但表现时却从对面落笔。另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也都用此法。经过这样的举例联系使学生看到了希望和方向,最重要的是克服了他们恐惧、浮躁心理。前者是从无从下手到无所是从最终无所事事一塌糊涂;后者是急于求成抛弃课本最终欲速则不达。

无独有偶,06四川卷又考了这一知识点:第二小题问“‘竹窗斜漏补衣灯’这一耐人寻味的画面中蕴含了哪些感情?”所以,只有真正扎实地掌握了技能,方可以不变应万变。

诗歌是美的,即使作为考题也无损她的艺术魅力,所以教师要授之以渔使之纲举目张、善于追本溯源教会以简驭繁。我们要突破诗歌鉴赏这一难点,使之成为亮点、兴奋点和审美点,既要学习继承灿烂的古代文化又要提高解题的技能技巧。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张斌.2012年高考诗歌鉴赏题盘点[J].语文建设,2012,(07—08).

冬至有什么讲究范文6

你是不是为药物的副作用而担心?

在自然养生越来越被重视的今天,

你是不是也在寻求一种更自然的治病方法?

现在,

就跟着我们一起走进中医诊室吧,

一起来寻找那些独特的治疗方法,

当孩子出现便秘、积食、腹泻、厌食等情况时,

除了吃药打针,

我们还有更多的治疗选择!

治病,可以有更多的方式

孩子生病了,要吃药、打针,这个过程很痛苦。有没有其他的治疗方法,不用吃药、打针,让孩子好受些?现在,我们就从传统的中国医学当中去寻找这样的治病方法。

我国的传统医学有两大特点,讲究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治。整体观念是指不仅人与自然界是一个统一体,而且人体本身也是一个统一体,我们人体内的五脏六腑和外在的五官九窍、皮肤黏膜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不是各自为政。所以,中医的治疗方法除了内服药物之外,还有更丰富的内容。而如今大家都越来越注重绿色、注重自然,这些更接近自然的疗法也越来越为我们所关注、所接受。

宝宝的免疫功能还不够健全,容易受到病原体侵袭,而宝宝对于药物的副作用又更为敏感,所以,药物之外的疗法对于家长和宝宝来说,都是一种值得关注的治疗选择,而且,这些方法不仅能治病,还有预防疾病、调理气血和阴阳平衡,增强体质的作用呢。

我们就先睹为快,来看看今天要参观的中医疗法有哪些?

带你走进中医治疗室

第一站 捏脊

主治:改善脾胃及肠道消化吸收,调节脏腑的功能,提高免疫力,对孩子食欲不振、便秘、遗尿有明显改善。

听听医生怎么说

捏脊其实就是在孩子的背部脊柱两侧进行一些手法治疗。可能大家都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捏捏这个地方就能治病呢?这要从人体的经络说起。

人体的背部正中和两侧是督脉、夹脊以及足膀胱经的分布所在,督脉和六阳经有联系,称为“阳脉之海”,主一身之阳。夹脊穴和膀胱经之腧穴及经络与脏腑都有很密切的联系,通过推、捏、拿等刺激,能振奋阳气、鼓舞气血、调节脾胃运化及肠道消化吸收,调节脏腑的功能,提高免疫力,可以明显改善孩子食欲不振、便秘、遗尿等现象。中医认为肺与膀胱相表里,通过对膀胱经的刺激,可以增强肺主皮毛的卫外功能。捏脊还能改善宝宝的脾胃运化功能,提高宝宝的抗病能力,对反复呼吸道感染的预防也有很好的作用。

看看医生怎么做

给宝宝捏脊时,医生会让宝宝趴在诊床上,助手或父母双手扶住宝宝两侧肩部及臀部,以固定。比较小的宝宝也可以让他两腿分开骑坐在家长的腿上,背部朝向医生,将衣服撩起来,使背部完全暴露。

医生双手蘸取按摩介质(通常是清热导滞的中药粉剂)后,从长强穴(尾骨处)至大椎推捏,具体手法为:用双手的中指、无名指和小指握成半拳状,食指半屈,拇指伸直对准食指前半段,然后顶住宝宝的皮肤,拇、食指前移,提拿皮肉,自尾椎两旁双手交替向前,边捏边捻,推动至大椎两旁,这样操作3遍,然后每捏3下加提拿1次,这样再捏3遍就完成了。

我想问:

听说不少人在家给孩子捏,在家里捏也有效吗?

家长学会了正确的方法后,在家里也可用,但要注意以下几项: 用力要适度。宝宝的皮肤及骨骼都很柔嫩,捏脊时要采取合适的力度,太轻达不到治疗效果,用力太重则容易伤了宝宝。

在家捏脊没有医生专用的蘸取粉剂,可以用其他材料来代替,比如爽身粉、按摩油。

时间要合适。选在上午或晚上睡觉前、饭前或饭后2小时捏比较好。因为捏脊可以全面调节宝宝的多项功能,这些时候捏脊起到的效果最好。

局部皮肤有破损、溃疡时,要暂时停止。

如果实在是不会捏,有没有其他方法代替?

如果家长觉得掌握不好,可以采用以下这种类似的方法来替代:顺着宝宝的脊柱两旁轻柔地揉捏,从下往上,大约6~8遍。

第二站 推拿

主治:厌食、便秘、积滞、反复呼吸道感染、腹泻、遗尿和斜颈,还可以配合捏脊治疗一些疾病。

听听医生怎么说

推拿也是一种通过外力作用于内脏的治疗方法。医生会根据孩子需要治疗的疾病来选择不同的身体部位进行推拿,比如选择手部、上肢、下肢、头部、颈部、腰背部、腹部的相关穴位,然后用推法、揉法、运法、捣法等手法治疗。

常用的穴位对应治疗的疾病如下:

脾土 :位于拇指罗纹面,主治脾胃系疾病,如呕吐、泄泻。

大肠:从食指端桡侧边缘到虎口成一直线,可以治疗积滞、便秘、泄泻。

板门:在手掌大鱼际的隆起处,主要治疗呕吐、积滞、腹满、食欲不振。

内八卦:以宝宝掌心为中心,掌心至掌指关节的一半为半径的圆圈。针对积滞、呕吐和食欲不振。

天河水:在前臂掌侧正中,自手腕横纹中点至肘横纹中点成一直线。用于身热烦躁或外感发热。自腕部向上推至肘弯处。

另外,推三关可以针对外感怕冷无汗、食欲不振。推六腑用于发热、便秘时。推七节主治泄泻、痢疾、食积腹胀、肠热便秘。揉关元主治遗尿、小便频数、泄泻、腹痛等。

医生会根据孩子的病情选择穴位,推几十下至几百下不等,而且每次选择的穴位不止一个,而是几个。我们可以通过几种不同的情况,来具体看看不同的推拿方法。

外感发热时:推脊、推天河水、推六腑、推三关,拿肩井、拿风池、提捏大椎穴。

厌食时:运内八卦、推大肠、推板门、顺时针摩腹、捏脊。

脾虚泻时:推脾土、逆时针摩腹、上推七节骨、揉龟尾、揉足三里、捏脊。

遗尿时:揉两侧三阴交、揉关元、揉百会、揉两侧肾、捏脊。

我想问:

刚才医生说到,有的用推法,有的用揉法,有的用运法,这些手法有什么区别?

推拿的手法很有讲究。推法是单方向的直线运动,拿法是指拿捏,运法是来回运动,揉法则是皮下运动,另外还有摇法,即让孩子的关节做被动的运动,捣法,指用手指敲打运动等。医生会根据所取穴位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推拿手法。

给孩子推拿手部和胳膊时,左右手有讲究吗?是不是也按男左女右来分?

我们习惯上以孩子的左手及左臂为首选,在必要时也可以左右手同时进行推拿,并不是男孩和女孩要区别对待。

第三站 外敷

主治:脾系疾病、肺系疾病及遗尿。根据不同的疾病,选取不同的穴位,通过在穴位处贴敷药物来治疗。

听听医生怎么说

脾系疾病包括厌食、呕吐、腹泻、腹痛、便秘等。所用药物及穴位根据疾病和中医辨证而有所不同。治疗脾系疾病的主要穴位多选用神阕穴、中脘及阿是穴,便秘时取中脘加两侧天枢穴。

神阕位于脐中,是任脉、督脉、冲脉的交汇之处,有“一源三歧”、“脐通百脉”之说。从现代医学分析,脐部没有皮下脂肪,所以药物容易渗透、吸收,神阕位置又正好在肠部,所以能调整胃肠功能,治疗胃肠疾病。

中脘位于脐上四寸之处,具有明显的调节脾胃功能的作用,刺激中脘穴,能明显增强胃及空肠的蠕动,从而达到治疗效果。

阿是穴为局部取穴,指疼痛明显或有压痛的部位,腹痛的治疗通常选取阿是穴。

看看医生怎么做

上面提到的这些穴位都位于腹部,脾胃、大小肠的络脉都循行于此,治疗时,医生会选取相应的药物敷贴在这些穴位进行治疗,通常会取得比较满意的治疗效果。

听听医生怎么说

肺系疾病包括反复呼吸道感染(如反复发作的咽炎、扁桃体炎、支气管炎及肺炎)、咳嗽、哮喘等。

中医学认为肺系疾病的病因既有内因,又有外因,小儿的生理特点为“脏腑娇嫩,形气未充”,“肺、脾、肾三脏不足”,是发病的主要内在因素。小儿形气未充,则卫外功能较差,加之寒暖不能自调,在气候骤变之时,易于感受外邪。脾常不足,易生痰浊,痰饮留伏。肾为一身之本,肾虚则不能温煦全身。外因主要为气候转变、寒温失调、劳倦过度、饮食内伤、情志不舒。内外因相合则导致反复呼吸道感染和哮喘。

看看医生怎么做

对肺系疾病的治疗包括节气治疗即“伏九贴”和即时治疗。

“伏九贴”是指在夏季三伏天阳气最旺之时和冬至一阳生之时,选取背部腧穴进行贴敷治疗,可以达到激发、补充人体阳气,逐寒祛痰的功效,不仅能调节体质,预防疾病,还能达到治疗的作用。另外,一些咳嗽时间较久,辨证属肺脾气虚、痰饮内停的孩子也可进行穴位贴敷。有的孩子患有肺炎,发热、咳嗽较重,肺部罗音明显,这时医生会采用另一些敷贴药物,在用药和选穴上会和前面所述不同,也能起到很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如果孩子遗尿,可在晚上睡前用中药外敷于关元穴,能起到温肾、止遗尿的作用。因为关元为任脉与足三阴经交会穴,有强壮作用,也是保健要穴。

我想问:

每到贴三伏贴和三九贴的时候,医院的人都特别多。药店有没有这样的药贴?可以自己买膏药在家给孩子贴吗?

目前可以买到现成的贴敷膏药,这类药主要作用是温经通络,化痰平喘等,作用相对平缓。而一些很早就开始用敷贴治疗的医院大都使用自己研制的敷贴,根据不同的疾病选择不同的药,在不同的穴位敷贴,更有针对性。如果想自己在家给孩子贴,一定要仔细阅读说明书,对照穴位图来贴。

第四站 拔罐

主治:咳嗽后期、肺炎后期热退但罗音不消,哮喘发作但热象不明显者。

听听医生怎么说

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经络内通脏腑,外连肌腠、皮毛,而上面说到的这些疾病都处于络脉阻滞、气血失畅、痰瘀内结的阶段,通过拔罐治疗,能使局部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速,起到活血化瘀、理气调血的作用,不仅能疏通经络,调节内脏,还能改善周围组织营养,从而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

看看医生怎么做

做拔罐治疗时,要根据部位的面积大小,孩子体质的强弱以及病情来选用大小适宜的罐具等。选好后,再进行擦洗消毒,先用毛巾浸开水洗净选好的治疗部位,再用干纱布擦干净。如果在冬季或深秋、初春,天气比较冷的时候,拔罐前可预先将罐放在火上燎烤一会儿,以罐子不凉,皮肤温度差不多或稍高于体温为宜。温好后就可以点火入罐了。点火时一般用一只手持罐,另一只手拿已点着火的探子,将着火的探子在罐中晃上几晃后撤出,将罐迅速放在要治疗的部位,让它吸附在皮肤上。

我想问:

孩子做拔罐的时间和大人的一样吗?多大的孩子可以做?

孩子拔罐的时间要比大人的短,8~10分钟就可以,拔的时间过长会起水泡。通常3岁以上的孩子就可以做,但有皮肤肿胀、疮疡等皮肤损伤以及患有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孩子不适合拔罐。

第五站 灌肠

主治:便秘、高热不退。

听听医生怎么说

孩子便秘、高热不退时,可以用这种方法治疗。有的孩子口服药物非常困难,无法喂入,或服药后随即发生呕吐,将药物和食物全部呕吐出来,这时也可以采用灌肠疗法。

看看医生怎么做

将煎好的中药汤药60~100毫升(根据年龄大小选择用量),凉至37℃,将药液缓缓灌肠,保留15~20分钟即可,每日1~2次。

我想问:

什么药都可以用这种方法吗?在家能用吗?

目前主要采用中药灌肠,西药不适合这种方法。灌肠药物主要通过肠黏膜吸收,保留时间长者吸收效果更好。这种方法通常由医院的护士进行操作,而不是在家操作。

第六站:超声导入

辅助治疗孩子的腹痛、腹泻、便秘、咳嗽、遗尿等疾病。

听听医生怎么说

医生会根据需要治疗疾病的不同,选用不同的穴位、药物进行超声导入。通常咳嗽会选双侧肺,腹痛选神阕及阿是穴,腹泻选神阕、水道穴,便秘选神阕和天枢。

看看医生怎么做

将中药制成易于透皮吸收的耦合剂,涂在一种特制的敷片上,然后将这种敷片粘贴在合适的穴位,再通过超声导入仪进行治疗。导入时,药物透过皮肤由表入里,不仅能刺激穴位,调节内在脏腑,还能使药物作用于局部经络所在,从而达到局部与整体及内外同调的作用,而且没有任何不适感,几个月的孩子都能做。

生活中的自然养护

传统医学讲究自然养生,药食同源。在我们的生活中,可以很方便、很容易地做这样的养生。

蔬菜大米能代替药物

大米、萝卜、山药……这些在市场上随处可见的食材,其实也是很好的保健、食疗材料呢,花费少,又没有副作用,吃起来还比药好吃多了。

止泻大米糊:将大米炒糊,再加水煮沸,然后在汤里加少许奶粉给腹泻的宝宝喝,可以有效止泻,帮助宝宝恢复健康。

健脾山药粥:山药100克洗净切薄片,小米100克洗净后加水适量,旺火煮开,然后文火慢煮至成稀粥状,分次喂服宝宝即可。

化痰萝卜水:白萝卜洗净,切下5~6片,加大半碗水,一起放在锅里煮。水开后改小火煮5分钟,凉温后给孩子喝,可以顺气、化痰、消食、健胃、生津。

擦擦捏捏能代替补品

强身健体不能依赖于补品,尤其是孩子,更不能随便进补。不过,你给他捏捏后背擦擦脸,也能起到保健作用呢。

捏脊:捏脊主要作用于督脉及两侧的膀胱经,按上面介绍的方法,平时可每晚给宝宝捏1次,可以增强体质、促进脾胃运化功能。

擦迎香:鼻翼两侧有两个穴位为迎香,寒冷的日子出门前,用手在鼻翼两侧上下摩擦数十次,并摩擦脸部,可以预防感冒。

摩腹:空腹时顺时针摩腹,有助于食物的消化,促进肠蠕动,解除便秘。

顺应自然就是养生

要想让孩子健康地成长,其实有时候很简单,看似再平常不过的一些作息习惯,其实也蕴涵着养生之道。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中医认为,白天阳气上升,劳动、学习、玩耍、吃饭等都是在阳气的支持下进行的,所以白天应该活动、工作。而夜里阴气上升,人会感觉到困,不想活动,所以应该休息、睡眠。“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就是说要顺应一天当中的阴阳变化来安排我们的生活。白天活动得好,晚上才能睡得香。早睡早起,不熬夜,不睡懒觉,可以代替很多保健品呢。

顺应季节养生“冬吃萝卜夏吃姜”,“春捂秋冻”,“要想小儿安,三分饥和寒”……这些古人总结的养生之道,之所以能流传到现在,是经得起时间的检验的,这当中蕴含着中医顺应自然的养生之道。把它运用到生活中来,不费力,收效却不小。

结束语

看了这么多的治疗方法,是不是大开眼界?这些方法有的可以在家自己操作,有的必须在医院治疗。你可以根据孩子的情况和医生讨论一下哪种方法最适合,当然,最终选择什么样的治疗方法,还是得听医生的。

而我们可以做的,是将传统医学的精髓融入到日常的生活中,让中医养生帮助孩子更健康地成长。

上一篇蜗居对白

下一篇治国犹栽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