蜗居对白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蜗居对白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蜗居对白范文1

【关键词】《蜗居》 住宅 媒介 隐喻

一、住宅――需求的嬗变

1、人的基本需求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将决定个体人格发展的需求从高到低分为五个层次:自我实现,尊重需求,社交需求,安全需求,生理需求,住宅是其中最基本的一层。但是在现代大都市的生活中,住宅的地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它既是人们最基本的生活需求,也是某些人自我价值实现的需求,意义日益分化。

2、住宅,日常生活的仪式和景观

住宅被称为家,没有家,人们时常会感到一种内在的空虚。人们通过对房屋的占有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一种类似“本地人”的心理平衡。住宅,构成了我们的日常生活和意识形态,塑造着我们关于自己和他者的观念,制约着我们的价值观、情感和对世界的理解,甚至变成我们日常生活的仪式和景观。

海萍:“所以说,女孩子不要读得好,读那么好有什么用啊,读得好不如嫁得好了。”――《蜗居》第二集

住宅的意义在于拥有者在一个城市安家立业。在《蜗居》中,融入大城市,并在那里安家立业是来大城市的主要目标。住宅限制牵扯人的所有活动和生活,人们呈现被奴隶化的倾向。为了买房,海萍能够做到只吃挂面拌榨菜,一星期只吃一顿肉。没有房子,海萍甚至连孩子都不敢生。住宅的环境影响亲子关系的模式,住宅的拥挤导致骨肉分离,孩子被送回老家。住宅的这种窘迫感、拥挤感在剧中被过分夸张。

海萍:“你是外地人,不是本地人,就算那些本地人不干的工作你都肯干,这样你才能在这个地方站稳脚……现在的条件是工作挑你,不是你挑工作”――《蜗居》第一集

海萍这段源于现实情境的对白和受众现实中的想法很吻合,在一定意义上, “蜗居”是当代大学生毕业后的真实呈现,在择业、择偶观的问题上,《蜗居》把现实中的某些经典对话搬上了荧屏。

二、从符号学角度看住宅

1、住宅的符号意义

现实世界是通过对符号的创造、理解和使用而被制造出来的。巴特认为,外延反映了明明白白的意义②。房子是一种符号,穿衣、打扮更是符号、代码。人们的穿着、吃住、社交等都可以作为符号和文本来研究。凯瑞提出:媒介已不再是单纯的介质和载体,它本身就是一个符号和隐喻,成为一系列符号体系的一部分。住房也变得更加符号化。

2、符号消费下的住房

鲍德里亚认为,消费是沟通和交换的系统,是被持续发送接受并被重新创造的符号编码,是一种语言。消费与文化合二为一。人们消费的不仅仅是物品的使用价值,更多的是消费其符号价值,物已经成为一种符号体系,当消费与某种社会地位、名望、荣誉相联系的时候,即是符号消费③。当大量的符号泛滥时,社会变成了拟象的社会。

小贝:“你说你们这些人,为了攀比,给自己背上套那么大一个蜗牛壳,累不累啊?”――《蜗居》第九集

三、从身份认同角度看住宅

1、自我,本我与超我

自我、本我和超我是弗洛伊德对于人格结构进行分析时所提出的概念。本我是本能和欲望的意思,意识的制约;自我代表理智和机智,遵从现实,受到现实规范的制约;超我代表良心、社会准则和自我理想,是人格的高层境界。剧中,房子在一定意义上已成为实现超我的衡量指标。

2、身份认同下的人们

吉登斯认为,身份是一种关于我们自己的思考模式,我们对自身的看法会随着时空变化及情景的差异而变化。霍尔认为:人们通过与社会关系中重要他者的文化传达来形成自己的文化建构。社会认同就是“我是谁”的问题。是别人赋予某个人的属性,基本上可以看作是表明一个人是谁的标志。现代社会迫使我们去发现自我,不断地创造新的自我。

海萍:“女儿和房子是拴在一起的。”――《蜗居》第三集

海萍:“真的,其实如果没有孩子,我住哪儿都无所谓……可是我总觉得我能苦,我不能让孩子苦”――《蜗居》第十集

这段对白表现了海萍在买房重压下对自己身份的模糊与失落。妈妈就是一种象征,一种符号。女儿冉冉作为家庭的重要成员,海萍的身份角色在很大程度上是在与女儿的交往中构建的。

3、家庭的宏大叙事

家庭,就是内部成员不断向新的空间挺进的过程。其日常生活,即家人蓄积所有能量买房的进程,在购房的那一刹那,沉重的负担压在了每个家庭成员紧绷的肩上。住宅,一方面是住的场所,同时又是家庭的枷锁,居住空间频繁地促使家庭情感的爆发。

苏淳:“每天挤对我,看我这个不顺眼,看我那个不顺眼,我都快被你逼得走投无路了”――《蜗居》第七集

居室存在着权力的博弈,而装修则是在一定程度上对权力结构的美化。装修掩饰着水泥的刚硬,从而呈现出家庭独特的温暖。家庭空间实质上是对于社会空间的一个隐喻,是一个潜在的替代,并继续着社会空间的叙事。海藻奢华的居室正是宋太太梦寐以求的,强烈的不平衡感在宋太太心中产生。

宋太太的一段内心独白:“她细细抚摸着实木的纹路,那种哑光的暗红色,散发着贵族气质,是她多少次经过橱窗想买而抑制住冲动的款式。”――《蜗居》第三十三集

四、住宅――空间意义上的媒介

1、身体与空间

从考夫曼的前景与后景模式中看,住宅中人的活动是一种“后台”活动,在某种意义上是个人领域的非正式的活动。但是,在一定的境况下,前台和后台也会发生转换,房子会作为一种“舞台表演”前台控制影响着人们的活动。

“身体是事件被铭写的表面,是自我被拆解的处所,是一个永远在风化瓦解的器具”④。而今天,身体处在消费主义的历史当中,权利让身体成为了消费主义的对象。福柯的身体和权利的理论认为:权利关系总是直接控制身体,干预,操纵,强迫它完成某种任务,这样的身体是被反复训练的身体。《蜗居》当中,海藻面对二奶富足的诱惑时,虽然保持了最初的理智和抵抗,但从最后她心安理得地享受“职业二奶生活时”,我们不难看出,物质已经构成了她享受的一个强大诱惑。

2、从文化地理学的视角

文化地理学是研究人类文化的空间组合。索尔提出了关于文化地理的重要论点,主张用文化景观来表达人类文化对景观的冲击。开发商将拆迁的区域理解为一个经济障碍和空间障碍,每一次的拆迁都困难重重。开发商与被拆迁的住户对住宅的空间意义有着不同的解释和维护,这就是开发商和拆迁户的矛盾。剧中,李奶奶以一个钉子户的身份想阻止拆迁的进行。

李奶奶:“拆迁这种事谁最快活,买我们地的人,他们一转手,几百万,几千万,就往袋袋里装啊,他们呐,这是做生意的人,能让我们便宜呀?他们会吃亏啊?”――《蜗居》第四集

五、住宅――作为一种媒介的隐喻

任何媒介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都是由于新的尺度产生的;我们的任何一种延伸,都要在我们的事务中引进一种新的尺度,从而创造出了独特的话语符号。这就是麦克卢汉所说的“媒介即信息”。我们创造的每一种工具都蕴含着超越其自身的意义。媒介即隐喻,用一种隐蔽但有利的暗示来定义现实世界,这种关系将整个世界进行着分类、排序、构建放大和缩小、着色,并证明着一切存在的理由。⑤隐喻要求人们做积极的、富有想象力的解释。买个大房子不单单是为自己住着舒服,更是一种为自己身份编码的行为,编码人希望得到解码人的积极回应和阐释。房子不单单是避寒休息的场所,更传达着一种安全感,归属感和情感构建。通常一间住宅代表一个家庭,或一个社会团体的组合模式。

结 语

马甲伯认为:电视文本可以用来表达各种观点,不过首先青睐的依然是一种现实。有一种占主导地位的观点即叙事者的观点,某一话语控制着其他话语。《蜗居》中的住宅不仅是人传递情感的媒介,更是承载社会交往的媒介。■

参考文献

①[美]尼尔・波兹曼著,章艳译:《娱乐致死》[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2

②陈卫星:《传播的观念》,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138

③许正林:《欧洲传播思想史》,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5,491

④[匈]赫勒著,李瑞华译:《现代性理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272

⑤[英]迈克・克朗著,杨淑华译:《文化地理学》[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

⑥[加]麦克卢汉著,何道宽译:《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⑦汪民安:《身体、空间与后现代性》,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⑧[英]吉登斯著,赵旭东等译:《社会学》(第4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9

⑨[法]鲍德里亚著,刘成富,全志刚译:《消费社会》[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⑩[英]戴维・莫利、凯文・罗宾斯著,司艳译:《认同的空间――全球媒介、电子世界景观与文化边界》[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

蜗居对白范文2

从早年的《我爱我家》到今天的《大丈夫》,随着时代的变迁,电视剧的着眼点一直在变,随着当下热门话题找方向,其结果是很容易引起全民大讨论,引起广泛的社会效应。对主人公不同属性的设定,我们有了《蜗居》,《裸婚时代》、《新结婚时代》、《北京爱情故事》……各种社会现象扒完之后,还是在不停涌现着味同嚼蜡的电视剧,俊男美女凑成对儿,配上说不完的俏皮话,看似有哲理其实毫无深度,在这个当口,《大丈夫》上映了,在我看来,婚恋关系中,老少配似乎是个很少被人触及,再加上一宗接一宗的虐童案,更是有把老师、教授妖魔化的趋势,况且,就算这些都没有,老少配也有悖传统,老百姓很难正确看待,《大丈夫》以此为题材,尽管是开辟新战场,也有足够的话题性来吸引观众注意,提升收视率,但能不能立得住,得到观众正面的回应,其实是很凶险的,好在导演姚晓峰hold住了,把《大丈夫》打造成了一部有话题性、趣味性,又很有品质的好剧。

喜欢《大丈夫》,主要有几个原因。首先是演员阵容,王志文和韩童生两个老戏骨都非常喜欢,随便拎出来一个都够撑起一部剧,何况两个人又以这样一种有趣的关系组合在一起,基本就是两条健壮的大腿,把《大丈夫》给撑起来了。王志文这几年拍了不少剧,追着看完的《手机》、《旗袍》、《青瓷》和《人到四十》都非常不错,这是我对《大丈夫》很期待的缘由,在这部剧里,王志文饰演“老夫”欧阳剑,非常入戏,在不同的身份中处理的非常自然,电视剧源于生活,但近两年看的婚恋剧很多都觉着“没人味儿”,总让人觉得,现实中不该这样,在这方面《大丈夫》的演员们把握的非常好,群戏很精彩,并且,从第一集开始就非常抓人,那场以抓狂告终的家宴,王志文和韩童生两个人的对手戏张力十足,拉开了旷日持久针锋相对的序幕,这两个人的出色表现,就让这部剧成功了一半。

其次是节奏的把握和接地气的台词。《失恋33天》的成功,掀起了一股很不好的风气,就是大家都喜欢拿俏皮话当台词,殊不知台词只是点缀,没有好的剧情和节奏,再好的台词也白搭。《大丈夫》给几个家庭设定了各自独特的属性,把顾家打造成了一个社会的小缩影,以小见大,恋爱婚姻中的种种问题作梗,然后丢给观众,表达观点,不给结论,非常聪明的做法。对白平实,也没有国产剧喜欢将桥段拉的又臭又长的毛病,每一集都看的很带劲,不枯燥。

另外,通过《大丈夫》,是能够看出编剧、导演,以及众演员是投入了真情实感的,尽管导演着力将电视剧赋予轻快、幽默的氛围,意欲打造成一部合家欢的作品,但顾晓和欧阳剑的苦恋依旧难免让人唏嘘,来自社会和家庭的双重压力无论如何无法回避的,顾大海从第一集的爆发,到婚礼上的告白,将对女儿的爱首尾衔接,特别感人,顾大海在婚礼上说,“你爸我就是个厨子,今儿闺女出嫁,厨子做顿最好吃的送闺女,做父亲的责任都尽了,我老了,再也操不动心了。”他的一段话化解了所有心结,也是对当下两代人矛盾的真切拷问,父爱如山,不是每个人都是富二代,老爹是不是爱你,看的不是给你多少,而在于他是不是把他有的都给了你。也许,我们永远也拍不出《生活大爆炸》的幽默和《纸牌屋》的智慧,但《大丈夫》这样的作品,也算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好剧了,最起码它够真诚。

蜗居对白范文3

[关键词]《北京爱情故事》;热播;成因;创作;解析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2年度陕西省社科基金项目“新西部片崛起与陕西电影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研究”(项目编号:12J025);陕西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地方高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学生艺术素养培养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SGH12441)。

2012年1月39集电视连续剧《北京爱情故事》(以下简称《北爱》)从谍战剧、家庭伦理剧等热门类型电视剧中突围而出,拔得收视头筹,成为新年以来的热播电视剧。首先《北爱》的投资方是事业蒸蒸日上的新丽传媒,其专业实力不俗,在业内已经获得了良好口碑,正是这样一个优秀的影视公司为《北爱》提供了从制作到发行最大的专业保障。其次,演员出身的陈思成对这部电视剧投入了巨大精力,从兢兢业业的剧本创作到一丝不苟的实际拍摄,最终呈现给观众的不仅仅是优良的影像品质。如果说制作上的投入与努力是其热播成功的基础,那么其高质量的艺术品质及表现出来的具体的艺术形态来说,主旨的关照现实、艺术创作的写实态度、类型与生活并重的角色构思以及幽默智慧的台词设计则是其成功的关键所在。

一、主旨表达:“80后”的理想与现实

自2007年电视剧《奋斗》开播至今,中国电视屏幕上开始出现了一批以“80后”的生活为题材的电视剧,几乎都保持了较高的收视率及持续不断的热度讨论。从青春洋溢的《奋斗》开始到被称作“80后”的一面镜子的《北爱》,能清楚地看到这些电视剧作品在对“80后”生活及情感上关照方式及表现轨迹的改变。

赵宝刚导演的电视剧《奋斗》以爱情能战胜一切为剧作核心,尽管剧中大学毕业的“80后”大学生面临着毕业后的一系列现实难题,尽管剧中主人公面对现实理想也遭遇了破灭,也为爱情挣扎痛苦,但最终这些年轻的“80后”几乎没经过奋斗,就过上了各自想要的生活,剧中所展现的那些现实困难变成了被虚化了的背景,与处在社会中心的“80后”若即若离,现实放在被遮掩的后台,前台主体依然在香车美女、灯红酒绿中构建自己的爱情、生活美景,剧中的“80后”的处境与现实相比显得虚假、空乏。

随后的《蜗居》《裸婚时代》与《奋斗》在主旨表达上有很大的不同,不再以爱情为核心,而是直面当下最敏感的“80后”的住房问题,表现出了“80后”在高物价、高房价的大环境的现实压力下几乎没有还手之力的现实生存状态。对于观众来讲,《蜗居》《裸婚时代》让观众看到了“80后”的成长,尤其是同为“80后”的年轻观众群体,体会更加深刻,面对青春的尾巴以及现实生活的焦虑和不安,再大的个人能力依然无法与社会大环境所施加的压力相抗衡,敢于直面现实之后才发现爱情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至此,以“80后”为主题的电视剧已经开始从理想主义走向了现实。

到了2012年,《北爱》进一步从现实表现转向直面残酷的现实,已经从香车美女、虚假美好的自我麻醉和包裹中蜕变出来,面对残酷现实开始疗伤与自省。《北爱》已经毫不掩饰,在现实里摸爬滚打的“80后”认识到爱情与现实是并置关系,爱情可以与金钱互换,人生的交易远不止一桩,每个人都有自私与欲求的一面,抛开金钱的诱惑,爱情没那么简单是因为每个人最爱的其实是自己;奋斗很残酷,身处职场,蒙头拼命工作并不一定就能蒸蒸日上,美德与良知并不能换来赞赏与成功,职场如战场,没有温度的理智与懂得杀戮的狼性才是摆脱困境的关键。更为重要的是,《北爱》不再以年少轻狂、不识世情为借口,迫使在奔三的节骨眼上还在理想和现实之间挣扎的“80后”观众正视自己所遭遇的现实困境,正视自己甚至是集体性的性格软弱。

二、艺术创作:幻象与真实

作为中国电视剧市场上反映“80后”的第一部电视剧《奋斗》,饱受诟病的地方就在于剧中的主人公们几乎没有经过个人奋斗就迎来了美好生活,而且表达了爱情可以战胜一切的理想。后来以房子为切入点的《蜗居》与《裸婚时代》尽管已经将主人公推向了现实困境,但漂亮的空间设计以及主人公鲜活而亮丽的造型,仍然缺乏现实质感。由此可见,从《奋斗》到《裸婚时代》皆是以收视率为成功标准的好莱坞式的类型创作思维。另外,从赵宝刚到滕华弢对石康、六六以及唐欣恬的《裸婚——80后的新结婚时代》原著小说的改编来看,其艺术创作材料均来源于间接,尤其是导演赵宝刚和“80后”之间的较大的年龄差距,则直接导致创作与“80后”观众群体之间理解及交流障碍,这一切就决定了其从幻象出发,营造出来的必然是虚拟的理想世界,美好的大团圆结局更是这类电视剧商品属性的鲜明标签。

而《北爱》以现实为艺术创作的动力。电视剧里的北京城褪去了惯有的梦幻色彩。导演陈思成想在电视剧中呈现一个真实的北京,真实的故事环境的营造才能给情节的展开提供基础。石小猛的出租房,程峰的豪华别墅,为了真实的环境质感,都是摄制组踏破铁鞋在北京细致找寻的,这两处重要的内景拍摄点也在剧情上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剧中第二集结尾石小猛和程峰在北京车站接沈冰的那一场戏,为了突出真实,摄制组采用了偷拍的形式,拍得很写实,除了剧中的主演之外,其他过往路人并不知情。除了在拍摄上极力贴近现实之外,在故事创作及具体情节的建构上,甚至都有生活的出处,导演兼编剧陈思成说,剧中的故事是“投入自己三十年来的所有感悟”,剧中的故事有些就发生在他自己和朋友的身上。以30年生活的积累为原型,获得了故事创作的第一手资料,创作材料来源于直接的生活体验加之直面现实的创作态度以及该剧开放式的结局中几乎所有的角色都陷入两难的选择境地,注定其区别于简单的商品制作的难得的艺术品质。

三、角色塑造:类型与生活

在角色构思上,《北爱》与以往的关于“80后”的青春都市剧相比较有其独到之处。角色的性格设置、社会养成具备类型特征,可以进行类别的划分,又能贴近生活,真实、生动,能给观众一种自然的亲切感,总体来讲,性格个性明显,性格形象饱满。

导演陈思成就角色构思谈到,编剧在每个角色的设计初期,就充分考虑了其缺点及优点,在正面形象树立之后,然后再确定角色人物性格自身的对立面,编剧希望表现出个性产生的深层次的社会原因。所以最终呈现在观众面前的角色既有让人爱的一面,也有让人憎的一面,同时又有让人怜的一面。因为在剧作当中融入了创作者的自身体会,最终真正做到了用年轻人的视角展现年轻人的故事的创作初衷,对于大多数“80后”的观众来说,从《北爱》这面镜子里面,可以照见自己。

剧中的四位女主角类型特征鲜明,导演把这四位女主角比作一年当中的四季,代表四种类型的女人,“杨紫曦代表春天,最短暂,最美好,最容易腐烂腐败;林夏的热情好比夏天,为爱执著不悔,浓郁奔放;伍媚是秋天,最丰硕、稳重,又风情万种。沈冰外冷坚强,万物在暗自生长,小龙女的感觉,感觉是冬天。”①而这其中,最容易“腐烂腐败”的拜金女杨紫曦并没有招致观众的一片骂声,而是成为让观众既恨又怜的典型。她作为典型能够直接照射到社会现实,在她成长中物质的缺失,导致了她性格当中由此引发的自卑,成人之后,这种自卑空洞需要物质来填满,但面对残酷的现实,弱小的女性选择了依靠别人,放弃了自己的努力,用精神自由来换取物质享受,但最终却陷入两难境地:“在宝马车里哭,在自行车上也哭”。环视现实,可以说杨紫曦代表了一类人,而这类人就在我们的生活当中。现实依据以及她的矛盾处境让这个角色可信、可感。

《北爱》里的男主角吴狄、程峰、石小猛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代表几种类型的“80后”男人,吴狄代表理想、程峰代表成长、石小猛则代表欲望。吴狄坚持自己的梦想,是理想的化身。富二代程峰,在丰富的物质包裹下,只对风花雪月感兴趣,最终却在对沈冰的爱恋中懂得了成长。出身卑微的石小猛一心想要在大城市北京立足,干出一番事业,和女友沈冰过上美满的日子,本来简单的生活理想在现实和利益诱惑的冲击之下支离破碎,金钱、房子太多的欲求将石小猛逼向绝境,为了过高的欲望付出了太大代价,他也成为《北爱》里面男主人公中最接地气的一个,符合绝大部分“北漂”的现实处境,要么放弃要么坚持,可是不管是坚持还是放弃,最终受伤的总是自己,这样的角色塑造有血有肉,贴近生活,最能引发共鸣。

四、台词设计:幽默与智慧

无论是在电影还是电视的语言创作中,人物语言相较叙述性的语言所占比例要大得多,而在人物语言中,对白是绝对的主体。电影、电视中对话场面承担着体现角色性格、推动剧情发展的重要作用。因电视受到传播媒介的限制,无法在相对电影较小的屏幕上表现大场面,呈现更多的场面细节,再加上电视剧相对电影而言,其创作周期短,整体投资偏低,所以相对影像品质较低。在此种情形之下,电视剧当中的对话场面成为绝对的主角,所以说,一部电视剧台词的设计与撰写能不能抓住观众,成为将观众留在电视机旁边的关键,甚至关系到整部电视剧成败。而在台词设计方面,《北爱》做到了幽默与智慧并重,在北京大的地域环境下,充分发掘了“京腔”的魅力,真正能够体现出这座城市特色和趣味,还有浓厚地方特色,相对以前的“80后”电视剧作品,既有继承又有发展,很多台词已经成为当下的流行语,传播范围极广。如“我觉得爱情一点都不复杂,来来去去就这3个字:我爱你,我恨你,分手吧,在一起”。尤其是林夏一再追求程峰但一直被拒绝的情形之下对程峰说:“你愿意喜欢谁就喜欢谁,反正我是喜欢你。你愿意爱谁就爱谁,反正我爱你。我爱你跟你没关系。”这样的表达既坚定又充满了机智。剧中也有映射现实,极具时代特色的台词:“一个人的价值不是在于他有多少钱,而是他一无所有时还值多少钱。”名利附身往往成为当下社会判断一个人价值的标准,但当浮华褪尽之后他还有什么值得珍惜的才是真正的一个人的价值所在。当然,更有力量的是借主人公直面现实的台词,剧中当石小猛在谈到为什么一定要买房时说:“你不租房子哪里知道租房子的人苦啊。心里面没根,你永远睡觉不踏实,那滋味就是——漂。”石小猛道出了自己真实的心理状态,也说出了《北爱》的整体创作本意,那就是现实,残酷的现实。

注释:

① 《〈北爱〉揭80后真实现状 陈思成:它是一面镜子》,网易娱乐:。

[参考文献]

[1] 张凤铸.中国电视文艺学[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1999.

[2] 黄会林.中国电视艺术发展史教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 吴素玲.电视剧艺术类型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3.

蜗居对白范文4

2、花蕾是你的年华,包在丛丛的绿叶之间;春天是你的节日,歌声装满了你的书卷;繁华是你的等待,五彩斑烂的梦想随你实现。六一儿童节,愿快乐为你呈现!

3、百花开放笑声甜,拂面浓馥六月天。对对白鸭游碧水,双双木桨荡画船。嫦娥羡慕儿童节,织女思凡懒做仙。敢问瑶台谁是主?新蕾初绽正童年。六一欢开颜!

4、人人都是儿童。儿童属于你,儿童属于我,儿童属于他,儿童属于我们大家。六一儿童节来啦,祝福你,祝福我,祝福他,祝福我们大家!

5、唉哟,我的妈也,今天差点闹笑话了,你不知道嗷,不晓得咋的,裤裆破了,路上一大妈指着说,这么大人了,怎么不注意,我赶紧说嗷,谁叫今天是六一呢~

6、花园里,鲜花开,鲜花开;一朵朵,真可爱,真可爱;一条短信啊,快快乐乐纷飞呀,飞来飞去多呀多愉快;祝你幸福满胸怀,六一儿童节里喜开怀!

7、生生不息,永不停息,年年不息,岁岁不息,儿童是最珍贵的天然资源,儿童是最丰富的物资财产,儿童是希望,儿童是梦想,儿童节快乐。

8、花的海洋总芬芳,纯真时节好希望,无忧无虑一首歌,快乐追逐有梦想。六一祝福给力量,欢乐童年送健康:爱的旋律在流淌,笑的温馨暖心房,快快努力的成长,美好人生已起航。

9、童年好,童年妙,童年时代乐逍遥。童话故事心里飘,贴画海报床头绕。动画世界欢声笑,五彩画笔心中宝。一年一度节日到,欢声笑语乐淘淘。儿童节到了,愿童年时代的而美丽永远回荡在我们心中。

10、在繁琐的日子里,记得给自己留点空间;在辛苦的工作中,别忘给自己留一片清净;在六一的节日里,更要为自己庆祝一下,时常让自己回到童年,保持一颗童心,释放一下生活的压力。儿童节快乐无边。

11、年龄大小不是问题,身材高低不是距离,穿开裆裤不为透气,抹着腮红不是出奇,娇声嗲气博取欢喜,吸引目光你数第一,瞧你装扮如此神气,那就祝你快乐六一!

12、用纯真的目光,看透世事的黑白;用开心的童颜,锁定幸福的笑脸;用柔软的小手,把握住美好的现在;用善良的心灵,驱散浮世的打扰;儿童节,跟着快乐的节拍,演绎快乐的幸福!

13、六一节,喜相逢,祝福送你好心情。小朋友,笑脸迎,祖国花朵别样红。喜洋洋,笑声声,快乐童年有憧憬。同努力,共追梦,幸福时光一路行。儿童节祝福语

14、灰太狼的平底锅,还在脑门上敲;孙悟空的金箍棒,还在变大变小;葫芦娃挂在藤萝上,还在摇头晃脑;繁华褪去,怀揣的童心依旧不老。六一节,祝你心情乐陶陶!

15、有一种表情,叫破涕为笑;有一种快乐,叫简单就好;有一种满足,叫衣暖饭饱;有一个世界,叫阳光普照;有一种心态,叫童心未老。六一节,祝你心情好!

16、儿童节日已来到,新衣花裙欢心跳。我们新时代儿童孩,红领巾光辉来照耀。争先恐后比赛跑,儿歌唱完赛童谣。奔跳喜地天真跃,无邪无虑阳光照。祝君:永驻童心六一乐,鹤颜童心百年寿。

17、晨读书声琅琅,写字字字漂亮,就为六一那颗小小星章;歌儿天天遍遍唱,舞蹈日日曲曲练,就为六一那天精彩表演;快乐的节日,最美的期盼。心中的梦想,就在眼前。六一快乐!

18、曾记否,手牵手儿上学校;曾记否,游戏唱歌和舞蹈;曾记否,一同上树把鸟掏;曾记否,六一到来共欢笑。六一到了,愿我们的友谊永远不老。祝六一节快乐!

19、想撒泼就撒泼吧,发泄心中不快;想撒娇就撒娇吧,其实你蛮可爱;想装嫩就装嫩吧,做个长不大的小孩;想装萌就装萌吧,今天你可以最拽。祝六一节快乐!

20、人最可宝贵的是童年!童年只有一次,岁月给了你金色的童年,你就应该用它来玩弹子哭鼻子尿裤子耍小性子。如果你没有这样,趁今天六一儿童节,补上吧!

21、重拾童年的美好,心灵无暇像块宝。洒落淋漓的欢笑,自由自在的奔跑,充满好奇的思考,没有长久的烦恼。儿童节到了,唤醒快乐童心,愿你青春永葆!

22、六一节到啦,端午节也不远了,父亲节也在后头,先祝你儿童节快乐,永保一颗童心;再祝你端午快乐,健康平安;最后,祝福天下老豆节日快乐!

23、虽然从年龄上说你超龄了,但你一直保持着一颗童心,智力接近或赶超儿童水平,经严格筛选,你已成功入选全国 十佳留守儿童 ,谨表祝贺!

24、遇见你是无意,认识你是天意,想着你是情意,不见你时有思意,见了你却没有主意,想来想去并无它意,只希望短信为生活增添情趣!六一快乐!

25、六一六一,回味童年,想想趣事,找找欢笑,觅觅童真,叙叙旧事,欢笑没减,快乐无限,笑声可爱,祝福依然,问候到了:儿童节快乐!

26、给天空画上信任的模样,就晴朗了,给大海画上信任的模样,就平静了,给空气画上信任的模样,就温暖了,给快乐画上信任的模样,就幸福了,儿童节快乐!

27、一点久违的童趣,二点美好的回忆,三点难得的天真,四点年少的无邪,五点真心笑嘻嘻,六点幸福乐呵呵,祝你六六大顺,六一儿童节快乐!

28、祖国花朵的绚丽,青梅竹马的回忆,纯洁天真的童趣,两小无猜的情意,如歌岁月的旋律,多彩人生的足迹,儿童节愿你童心童趣常相伴,开心快乐天天!

29、开心迎六一,非常 6+1 :祝超龄儿童们生活非常轻松,心情非常愉快,日子非常开心,工作非常顺利,爱情非常浪漫,家庭非常幸福,心态非常童真~

30、风长不大,时而乱舞时而飘忽;雨长不大,噼啪变成羞答;你长不大,光想不是办法。儿童节到了,祝你快快长大免我牵挂!

31、保留你的童心,让快乐与你轻轻拥抱,保留你的童真,让困难见你偷偷跑掉,保留你的童颜,让吉祥与幸福对你永远微笑,六一儿童节到,祝你永远开心,活泼,安心。

32、拿一只童手,绘张张神奇画面;借一双童眼,看人人真情实意;用一张童脸,露天天快乐无边!国际儿童节,祝你返老还童,保留童真、童心、童趣,快乐一辈子!

33、有了扣扣,我们却少了见面;有了手机,我们却少了交心;有了金钱,我们却少了健康;六一节,愿你我能重回儿童时代,即使什么都没有,我们却是最快乐的。

34、儿童节,愿你保持一颗纯真的心,享受无忧无虑的生活,拥有甜蜜温馨的笑容,把握无拘无束的自由。

35、站在地上打过枣,爬到树上啃过梨,钻进田里摘过瓜,下到水里摸过鱼。儿时的生活很调皮,儿时的生活很有趣。不知你是否常忆起?儿童节,愿你的生活有童趣,愿你的生活有童真,无忧无虑快乐心!

36、真情本无价,万物皆有情,六一儿童节,短信问候你,可否已想起,童年的甜蜜,温暖的阳光,淅沥沥的小雨,熟悉的路上,你我已分离,时常想起你,愿好运追着你跑,吉祥围着你闹,幸福天天把你抱!

37、六一节,愿你保持纯真童心,与快乐相拥;烦恼少少,开心多多,忧愁寥寥,幸福满满,疾病屈屈,健康久久。

38、一年之计在于春,祖国未来属儿童,好好教育多呵护,茁壮成长有工夫。健全人格雄心在,绘制蓝图主人公。

39、送你一双童手,绘制明天的七彩阳光;送你一双童眼,发现世界的多姿多彩;送你一封短信,愿你重拾童心乐哈哈,六一,给自己一个回忆的空间。

40、笑容如孩子一样灿烂,容颜像孩子一样俊俏,追求如孩子一样纯真,心情像孩子一样幸福。六一节,愿你拥有孩子一样美丽的生活。

41、科技在发展,人类变蜗居,宅出家万贯,蜗出隔世佬,儿童节,请走出家门,鸟儿欢乐唱,柳儿轻轻摇,一片清新图,伴你游童年。

42、抛弃忧愁烦恼,放松心请快乐来找;抹去憔悴疲惫,快乐纯真笑容展现;除却疾病感伤,幸福平安健康相随;六一儿童节,愿你拥有一颗纯真快乐的童心,一直无忧无虑的生活。

43、光脚走过路,扛锹扬过沙,田里抓过蛙,树上掏过鸟,怀念旧时日,有你把伴做,六一儿童节,返老还童时,愿你多快乐,永远笑哈哈。

44、在每一个人的内心深处,总有一片美好却又短暂的记忆,那就是属于宝贵童年的美好回忆。儿童节,唤起你的童心童趣,愿你用童心,赶走你的忧伤,工作顺利好运帮;愿你用童趣,增添生活色彩,幸福生活天天乐。

45、青春短暂,不要叹老,人生中最重要的就是保持几分天真童心,这样才能使自己永远快乐、永远幸福。今天是特殊的日子,祝你童心不老。

46、儿童节,祝愿面留童颜永不老,心满童真不烦愁;童心对事多探索,童心交友尽真诚。日日快乐会童年,无忧无虑乐哈哈。祝愿朋友健康,快乐,童心永驻!

47、一曲同桌的你唤回多少回忆,谁还能记起争执的起因是半块橡皮,多少日夜的纸醉金迷,谁还会执著的写下日记,儿童节,回味已经逝去的美丽!

48、六一儿童节,愿你童心未泯,事事都有好奇心;童叟无欺,人人面前显诚心;童颜鹤发,天天都是活神仙。祝你快乐无忧,健康长寿!

蜗居对白范文5

从一个特定角度讲,所谓消费社会,就是一个对商品符号价值的关注超过对其实用价值关注的社会,而所谓符号价值,也就是指一件商品对个人身份的标志作用和修辞意义。因而,我们可以说,消费社会中一些人对符号化商品的饥渴症,与他们对自我身份的不确定感和焦虑感是紧密相连的。职是之故,虽然消费主义意识形态一视同仁地向每一位社会成员都发出了呼唤,但是,对于那些拥有稳固的社会身份,且他们自己对此有明确认知的阶层和群体来说,他们几乎不受其影响,如贵族和底层。相反,对于那些社会地位正处于模棱两可的不定状态的中间阶层来说,消费主义意识形态的影响尤为巨大,他们的消费欲望也表现得尤为强烈。根据布尔迪厄的分析,“基本的生存状况的差异产生了‘奢侈的趣味与必需品的趣味之间的一个基本对立’,也产生了其经济状况允许其追求身份差异的行动者与不能有这种奢侈的行动者之间的对立”(戴维·斯沃茨:《文化与权力》,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P190)。“新穷人”在我们的社会中就处于中间阶层,因而,与下等阶层的置身事外不同,他们更容易被吸引到这场身份区隔的游戏中,并成为其中最为活跃的分子。这是因为:一方面,“新穷人”拥有一定的经济基础,这使他们有能力和意愿去避免与社会下等阶层相认同;另一方面,他们又缺少足够的资源去培育上等阶层的生活方式。这种不尴不尬的社会处境使他们热衷于(也只能够)依靠零星地采撷一些符号化的商品,来完成个人社会身份的区隔和认同。

“新穷人”的身份焦虑既与他们在社会分层中的位置密切相关,同时,也是由他们自我身份想象的破产所导致。一方面,“新穷人”大都受过高等教育,工作于高档写字楼,外表光鲜亮丽,对自己的白领身份有很高的期待和想象;但另一方面,无论在工作的枯燥程度上,还是在收入水平上,他们都已与蓝领工人没有实质性的区别。正如拉斯奇所分析的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美国社会状况一样,“有许多人仅仅因为他们穿着西装革履去上班而被委婉动听地称为中产阶级,然而他们中的许多人的生活水平已降到无产阶级的水平。很多白领工人的工作并不比蓝领工人的工作更需要技术,而且所得报酬也不如蓝领工人。这些工作既不能给人以身份,又不能给人以安全”(克里斯多夫·拉斯奇:《自恋主义文化》,上海文化出版社,1983,P76)。如果说西方社会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见证了白领阶层的衰落,那么,在我们当前的社会中同样的趋势也正在启动,“新穷人”的身份认同也开始遭遇同样的无奈和失落:曾经,对白领生活的华丽想象流行一时,现如今,它却早已坠落于现实的冷硬地面之上。对此,我们可以认为,电影《杜拉拉升职记》的虚假矫情和电视剧《蜗居》的真实沉重之间的对比,恰如其分地丈量出了白领的身份想象和现实之间的巨大差距。一方面是跻身于上层社会的期待和幻觉,另一方面是堕入下层社会的无情趋势,面对如此巨大的心理落差,消费恰逢其时地出现了。它不仅安慰人们“穿什么就是什么”,告诉人们个人身份只不过是一个可以随意打扮的小姑娘;而且还为人提供了一整套具有结构差异性的符号化商品,任人选择,身兼两职地扮演起心灵按摩师和解围之神的双重角色。因而,消费受到“新穷人”的青睐也就不足为奇了。

然而,消费真的有此神力,能够帮助“新穷人”溯流而上,成功泅渡到上一个社会阶层吗?对此,鲍德里亚的回答可谓一针见血,他说,“有时候,物的变化反映了一个既定社会阶层上升了的地位,物是对这一上升地位的积极指认;而有的时候则相反,物成为了对那些无法变动的个人或者群体的一种补偿,他们对于试图变化的希望破灭了,于是物通过一种装饰、人为的变动来指认这一点”(让·鲍德里亚:《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P28)。不幸的是,对于“新穷人”来说,情况显然属于后者。也就是说,他们对于社会地位升迁的期望破灭了,消费无力改变这一现实,只不过为他们提供了一种心理慰藉而已。为了弥合自我身份期待和无情现实之间的巨大沟壑,“新穷人”噬“物”如命,通过盗用本属于上一个社会阶层的各种消费品,来装点自己那不如人意的生活;通过营造一种上等阶层生活的氛围,来满足自己那不堪一击的骄傲。因而,在他们以随性惬意相标榜的消费美学背后,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刚刚成长起来的社会群体对自我身份的深重焦虑和不安。

那么,“新穷人”为何如此执著于通过对各种消费品的占有来经营个人身份呢?在我们看来,这首先与我们当前社会结构的整体变迁密切相关。许多理论家都已指出,20世纪中叶以后,西方社会率先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不管怎样命名这一时期,它的基本特征之一就是生产的相对重要性的降低,以及与之相应的消费的重要性的提升。如果说在一个工业社会中,人们在生产过程中拥有不同的地位,一个人的社会身份正是取决于他在这一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那么,在一个后工业社会或曰消费社会中,随着社会分工程度的加深和生产自动化程度的提高,每一种工作都只需要很少的技能,每一个人的工作实际上都不过是劳动力的单纯消耗,在生产领域中人与人之间越来越不具有显明的身份差别。于是,当代人身份认同的基础就逐渐由生产领域转向了消费领域,消费成为彰显个人身份的主要手段。很多人都认为,一个人的身份不是无可选择地取决于他在生产过程中的角色,而是一种可以通过消费活动随意进行建构的产物。这不仅提升了消费的重要性,而且还使越来越多的人将自我身份与自己呈现于他人的形象相等同。对于我们来说,虽然声言消费社会的来临仍为时尚早,但毫无疑问的是,这种社会结构的转型也正在发生, “新穷人”的身份认同基础也由工作领域转向了消费领域。对于他们来说,消费越来越不是一种以实用性为目的的购买行为,而是一种表达自我身份的文化行为和修饰自我形象的审美行为。

由于“新穷人”的身份认同基础由生产领域转向了消费领域,且越来越把个人身份等同于自我呈现于他人的形象,所以,他们的身份焦虑也就必然滋生出对消费的过旺需求,以及对自我形象的过度关注。大卫·里斯曼在《孤独的人群》中将当代社会的特征概括为“他人导向”,在他看来,“他人导向”意味着过分重视其他人对自己的评价,过分在意自己呈现于他人的形象。因而,这种人终日生活在他人注视的假想之中,对自我形象有一种强烈的焦虑感。如果说内在导向者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生产活动之中,那么,他人导向者则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个人形象的打理亦即消费活动之中。我们认为,“新穷人”对各种消费品永不餍足的追求,也与这一转变密切相关。由于他人而非物质环境已经成为一个人获得肯定的关键所在,所以,在“新穷人”那里,传统的在人类与物质环境打交道的过程中所发展出来的各种美德(如吃苦耐劳、进取心等)已经变得不再重要,相反,如何打理出一个可人的自我形象越来越成为他们的核心关切。消费主义意识形态之所以大行其道,是因为它不仅承诺为这一自我形象打理的系统工程提供各种原料,而且还为之提供了周到的建议和方案。

无独有偶,拉斯奇也注意到了当代人对自我形象的过分关注,以及对消费的神奇力量的迷信,但是从他的论述角度看,这是当代社会自恋主义文化兴起的必然后果。他提出,当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越来越处于一种相互隔离和对抗的状态,这种社会条件不仅使自恋性格取代弗洛伊德时代的歇斯底里性格成为当代人主要的心理病态类型,而且还倾向于培养出每一个人身上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的自恋因素,从而在社会中营造出一种自恋主义文化。这种自恋主义文化促成了消费主义的形成,因为,当代社会中的大多数自恋者都是悲观主义者,他们对自我和社会的前途都不抱任何希望,这种前途无望感的后果之一就是,越来越多的人沉溺于对各种消费品和感官体验的末日狂欢般的饕餮享受。正如拉斯奇所说,“在一个前程日益黯淡的时代,新教的美德已不再能振奋人心。通货膨胀削弱了投资和储蓄,广告减少了人们对负债的恐惧,并鼓励消费者先买后付。未来既然已经变得充满威胁、不可捉摸,那只有傻瓜才不会及时行乐”(克里斯多夫·拉斯奇:《自恋主义文化》,上海文化出版社,1983,P59-60)。及时行乐、不关心未来也正是“新穷人”的群体特征之一,从这一角度看,在他们享乐主义生活态度的明快色调背后,我们似乎也可以发现一些悲观主义的沉重底色。颇能说明这一问题的是,越来越多的“新穷人”选择成为“丁克”,这一现象既反映出他们对自我的过分关注,同时也反映出他们对自我能力的不信任,以及对我们这个社会是否还有必要继续繁衍下去的普遍怀疑。

因为“新穷人”的享乐主义有一层抹不去的悲观主义底色,所以,他们对自我的形象也十分挑剔和苛刻,与纳西斯迷恋于自己水中的倒影大相径庭,这种自恋者总是忧心忡忡地审视自己的形象。“为了使他为自己设计的过去达到完美无缺的境地,新自恋者凝视自己影子时的目光与其说像是在自我欣赏,还不如说像是在毫不留情地搜寻自己身上的瑕疵、倦怠的痕迹和衰败的迹象”(克里斯多夫·拉斯奇:《自恋主义文化》,上海文化出版社,1983,P102)。虽然这种对自我的新的不满形式完全是由消费主义意识形态一手炮制的,但它们确实已经内化为很多人真实的生存体验,并为不断花样翻新的消费品准备了市场。消费主义意识形态深谙诱惑的技巧,它永远不会让人满足于自己的现在所有,而总是自信满满地告诉人们,你的生活是有所欠缺的,而弥补这一欠缺的方法又是简单易行、触手可及的,即为你的生活增添一件消费品。然而,它又通过不断给人制造出各种新的不幸感、对自我的不满感和厌恶感,使最终的满足变成一个不断被延迟、始终未兑现的承诺。在它的蛊惑下,很多人疲惫而无望地紧跟其后,一些人甚至不惜去挨刀整形。毫无疑问,“新穷人”也是一个为消费主义意识形态所俘获的群体,他们不仅照单全收了它所制造的各种不满形式,而且盲目信赖消费的神奇力量,认为消费不仅能够治愈这种种不幸、化解这种种不满,而且还能够为人带来自己随心所欲的身份,以及一种审美化的生活。

然而,消费真的能够化解“新穷人”的身份焦虑,并为他们带来一种轻松惬意的审美化生活吗?对此,我们深表怀疑。如前所述,消费社会其实就是一个符号消费的社会,而众所周知的是,符号的价值只有在彼此之间的差异中才能得到体现,因而,消费社会也是一个以差异性的生产和消费为标志的社会。许多西方理论家都已指出,消费社会中人们对差异性的追求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当一个本来专属于上等阶层的符号被越来越多的人占有后,它就会自行贬值,于是,上等阶层为了恢复原有的社会阶层之间的距离,就会去追求新的能够标示自我独特身份的符号,而这一新的符号同样也逃不过因被下等阶层僭用而逐渐贬值的命运。因而,消费领域的竞争注定是一场没有终点的犬兔相逐的游戏,它既不断给人以兴奋,也让人疲惫不堪。由于“新穷人”加入了这场竞争,却又不像上等阶层那样拥有雄厚的资本可以轻松应对,所以,他们注定要在时尚潮流的拖拽下疲惫地奔跑。

在这一漫无终点的你追我赶的竞争中,虽然“新穷人”也时常能体验到一种满足感,但这种满足却总是如此短暂,以至于转瞬间就会为新的不满形式所冲散。消费的魔力与其说在于它能给人带来满足,不如说它为人营造了一种自由的幻觉。这不仅表现在,在挑选消费品时一个人仿佛拥有君主般的权力,而且还表现在,在消费活动中,一个人社会身份的不可更改的坚固性仿佛已经彻底融化,以致于可以任由人的拿捏和塑型。然而,人们常常忘记了,这种消费的代价却是日益紧张和繁重的工作,正如鲍德里亚所指出的,在消费社会中,收入、购买奢侈品和超工作量三者之间已经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这也就意味着,“新穷人”消费的自由与工作的不自由是互相推进的,他们日益膨胀的消费胃口只能通过越来越繁重的工作来埋单,只不过,消费社会乐于向人展示的是“新穷人”在消费市场上的欢畅,而倾向于掩盖的则是他们在写字楼里的倦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