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技能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语言技能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语言技能

语言技能范文1

【关键词】 英语教学 语言技能 语言运用

如何在一节课的教学活动中既突出重要的语言技能,又保持该技能与其他语言技能的平衡?如何使听、说、读、写四种技能与语音、词汇、语法、功能、话题达到有机融合?下面结合一节英语口语课教学实录,详细探讨八年级(上)第二单元What’s the matter?中的Section A Speaking。

Step 1:Warming up

The teacher greets students by asking them, “How are you today?” Then writes the sentence “I’m not feeling well today.” on the blackboard and guides students to read it. Students will ask teacher the reason. Teacher can answer, “I didn’t have a good sleep last night. So I have a headache (while making a gesture).”

这样的热身活动设计,通过师生间的问候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使学生快速融入英语课堂。要求学生猜测教师身体不适的原因,激发学生的背景知识,为之后的知识输入作好铺垫。

Step 2: Presentation (of words about illness)

相关话题的词语呈现活动可以由教师本人完成,也可以在教师的引导、激活、启发下由学生完成。例如,教师在课堂上出示医疗用具“绷带”,充分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并通过绷带所绑的不同位置和肢体语言,自然地引出有关疾病的单词。这种方式简单、直观,更易被学生接受,所以学生会更加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

Step 3: Pair work / Group work

The teacher puts the bandage on the part of a student’s body and asks,“What’s the matter?” Then the teacher guides him to use the pattern “I’m not feeling well. I have a ...” After that, the teacher asks students to work in pairs and talk about health problems by using the bandage given and using the target language: What’s the matter? I’m not feeling well. I have a ...

八年级学生的表演欲望依然很强。教师可以设计两人一组的小组活动,为每一个小组提供必要的道具(也可以在上次课后就安排学生选带一些类似的道具),从而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扩大参与面。

Step 4: Drill (of giving advice)

(1) T: I have a cold. What should I do?

S: You should / shouldn’t do ... (lie down and rest / drink hot tea with honey / see a dentist/ drink lots of water / take some medicine, etc.)

(2) The teacher prepares two bags. In one bag, there are pieces of paper with problems while pieces of paper with advice in the other. Pairs of students take turns to get paper from the bags, and then ask and answer according to the situations. For example:

S1: What’s the matter with you?

S2: I’m not feeling well. I have a …

S3: (Oh!I’m sorry to hear it.) You should ... / You shouldn’t ...

这样的活动设计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复习新学的词语和句型,而且还自然地引入新的话题:针对不同的疾病给出相应的有效建议。同时,使学生增长了相关知识,增强了健康意识,而这可能就是本次课堂教学相应的情感目标。

Step 5: Practice (of giving advice)

The teacher shows students the picture of Section A, then asks them to talk about the picture, trying to figure out what the people in the picture are talking aloud (helping the students to predict the content by life experience). Then the teacher asks students to role-play their predictions.

A: What’s the matter with you?

B: I’m not feeling well. I have a _______.

A: When did it start?

B: About ________ ago.

A: Oh, that’s too bad. / I’m sorry to hear that. You should / shouldn’t ______ and you should /shouldn’t _______.

B: Yes. I think so.

A: ________.

B: Thank you, doctor.

这样的教学活动设计,把真实生活中的交际活动搬进课堂,使课堂变为一种具体的社会交往环境,使教学过程成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一个交际过程,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兴趣。这样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感觉所学内容更贴近生活,自然而然地就对英语产生兴趣,把学英语当做一种乐趣,进而他们会在课堂活动之中充分发挥创造性,最后真正达到社会生活与课堂学习融为一体的目标。

语言技能范文2

关键词:听说能力 各种资源

一、 教师方面

1. 积极正确的引导

从七年级开学的第一堂课,我就强调听、说能力及语音语调对英语学习的重要性。我经常告诫学生:“我们学习语言的目的是为了运用语言与人交流,如果我们的发音不准确,那么,别人听不懂我们的话,我们要理解别人的话也有困难。因此,掌握良好的语音、语调是学好英语的前提。而要听得懂,说得好,就必须多听磁带,多跟读,多模仿,并且大胆地开口说英语。”

2. 提高自身的语音修养,言传身教

在教学中,教师的语音、语调是否标准对学生产生的影响是终身的,尤其是对于起始阶段的学生。我平时十分注重自己的语言语调,不因为自己是一名初中教师就以为自己在大学中所学的语言知识和技能就足够了,而是时时为自己“充电”。我每天都抽时间看CCTV9的英语节目,经常收听BBC和VOA的广播节目,模仿地道的发音。

在上每一个模块前,我坚持跟读课文磁带,直到模仿得惟妙惟肖。经过不断的努力,在课堂上我能运用清晰、标准的英语口语组织教学,给学生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二、 学生方面

1. 课堂创设情景,用英语交际

《英语》(新标准)的每个模块都有一个题材内容,课堂上在学习词汇、语法及功能用语后,我尽量创设贴近生活的场景,让学生运用所学的语言材料围绕题材展开听说训练。例如《英语》(新标准)七年级下册Module 5 My Hometown and Country是以家乡为题材,要求学生理解掌握本模块学习材料中关于方位、位置等语言现象。我设计了一个话题,要求学生先介绍自己家乡的人口、地理位置、气候、风景名胜、著名特产等,然后完整地介绍自己的家乡,这个话题引起学生的兴趣,即使平时不愿开口的学生也积极参与说的活动。

2. 利用早读,跟读课文

《英语》(新标准)的录音都是以英语为母语的人士分角色配声录制,语音语调标准、地道,人物特征明显,可模仿性强。而课堂教学有限,学生不能充分利用磁带训练,因此每周轮到我指导早读的那几天我都早早来到学校,准备好录音机和磁带,要求学生模仿磁带中的语音语调进行跟读,一遍遍地朗读,强化了学生的语音语调。

3. 利用录音作业,培养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

在学校训练后,我布置了课后朗读录音作业。要求学生回家后模仿磁带上的语音语调朗读,然后用录音机或MP3把每个模块的Unit 1的对话和Unit 2的课文录下来交给我。我听审每位同学的录音,写上评语,如“Well done!” “Good!” “Excellent!”等,并选出优秀的作业,播放给全体同学听。对于发音存在问题的学生,我利用下课时间进行个别纠正,直到发音标准为止,经过七年级一年的录音作业录制,许多同学的口语已经相当纯正,听力水平也有很大提高,课堂上能比较自如地和老师交流,提高了课堂效率。有的学生为了能得到老师和同学的好评,在录音前反复跟读,直到能够背诵,形成了良好的语感,积累了丰富的语言材料,为阅读和写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 采用竞赛,激励学生注重听说技能的训练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我在初中三年的各个阶段举行不同的竞赛:

1. 七年级举行朗读比赛

起始阶段的听说教学非常重要,而且学生对一门新的语言充满了好奇。我采用不同的形式分阶段进行朗读比赛,先进行对话朗读,然后进行课文朗读,最后,自己选取课外书刊杂志上优美的诗歌、散文及故事进行朗读。每一次都对优胜者进行张榜表扬。每次参加比赛,学生们都反复练习,积极准备,良好的语音、语调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了。

2. 八年级举行英语演讲比赛

随着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我在班级中积极倡导英语演讲比赛,比赛的演讲稿是学生围绕所学模块的题材结合生活实际所学的作文。例如学习了初中二年级上册Module 8 Animals in Danger之后,可以用How to protect animals, How to protect the environment为题进行演讲。为了能在比赛中有良好的表现,在平时的学习中,学生不仅注重口语,而且还注重写作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因此,演讲比赛既促进了口语运用能力的提高,也提升了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语言技能范文3

关键词:导游;游客;语言技巧

导游每天都会面对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的游客,因而经常会被游客提出的各种各样的问题所困扰,导游员应该发怒吗?应该与游客争执不休吗?应该转脸走人吗?答案是:NO!作为一名导游,协调和引领游客跟随自己的步伐进行游览是基本的工作职责。因而,中职导游专业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就应该充分了解可能遇到的各类特殊情况,对将来工作中可能遇到的特殊情况有一定的应对能力和方法。

一、多多交流,增进情感

参观游览、听导游讲解,并非旅行的全部内容,游览、讲解之余,导游员还要与游客进行各种交流活动。如,与游客促膝谈心、帮游客排忧解难、消除游客的不满和不快等。导游员如果能灵活驾驭自己的语言表达,具有较好的语言技巧,处于上述场合时就能不慌不忙,游刃有余。

二、怎样对游客说“不”字

一般情况下,导游人员对于游客提出的要求都应尽量给予满足。但如果游客提出的要求不合理或不可能办到的话,最好先肯定对方的动机,然后婉言谢绝。最好不要当即就说“不”“不行”“不可能”“办不到”等。如,旅游者要求增加计划之外的景点但时间又不允许时,为了不给旅游者泼冷水,应对游客说:“你们的意见很重要,如果时间来得及,我们尽量安排。”对于某些明显怀有恶意的要求,应是内刚外柔的“婉拒”,但意思应明确无误地表达出来。

三、怎样向游客道“对不起”

微笑致歉,行动致歉,勇于自责。道歉的注意事项有:向游客道歉时不管采用何种道歉方式,道歉首先必须是诚恳的。其次,道歉后立即改正,即知错必改,这样才能取得游客的谅解。最后,道歉要把握好分寸,不能因为游客一有不快就道歉,要分清仅表遗憾与道歉的区别。使用道歉语言,方式要灵活,要根据不同的人群和不同的事态把握好分寸。

四、答问的艺术

对于正常的求知、好奇,一般是有问必答,但对于游客的误解、错觉,甚至故意提出的有关政治方面的问题,导游人员必须作出慎重的回答。回答时需注意:头脑冷静,导游员应时刻牢记自己是主人,主人要坚持热情好客的态度和度量,要对客人礼让三分。坚持原则,对一些涉及原则性的问题,诸如民族团结等,应予以明确回答,不可含糊其辞,且要耐心、冷静、有理有据。

五、审慎与外国游客交谈

涉外导游应当回避敏感话题,对意外事件灵活地作出应变。涉外导游应变四忌:忌反应迟钝;忌支吾搪塞;忌心直口快;忌信口开河。应团结游客,发挥亲和效应;增强凝聚力;化解纷争;避免一刀切。涉外导游应尊重游客,牢记游客的姓名,倾听游客的要求,真诚赞美游客。

六、“卡壳”情况的处理

一旦卡壳,不要着急,不要做出任何有损形象的怪动作,如吐舌头、抓脑袋、耸肩膀等。要稳定、平静,立刻插入一两句与导游内容关系不大的问话,利用短暂的时间加速回忆下面要讲的内容。还可以把最后一句话加重语气再重复一遍。如果你已感到心慌意乱,那么最好的挽救办法就是:利用最后一段发言的最后几个字,最后那个句子或是最后那个主题作为新段落或新句子的开头。还是希望每位导游员在每次导游前都能作好充分的准备,未雨绸缪,一气呵成。

语言技能范文4

外语技能和外语知识是外语能力的两个基本构成要素,因此,外语言语技能是对于一个人的外语能力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外语教学的实践上,人们对外语知识和外语言语技能两个方面都给予了相当的重视,然而,在理论研究上,人们把更多的关注投向了外语的知识方面,而忽略了对外语言语技能的了解和研究,这种情况的结果也自然影响到外语言语技能的教学实践。事实上,外语言语技能要比人们平时所想象到的要复杂得多。外语言语技能有其自身的内在结构规律。根据结构一定向教学理论,“结构”指的是教学应以建构一定的心理结构为中心任务,“定向”就是要“依据心理结构形成,发展的规律,实现定向培养”,因此,对外语言语技能心理结构的探讨,既有理论意义,也有教学实践意义。

二、外语言语技能心理结构

(一)外语言语技能与外语能力结构

首先,外语能力是一个总的概念。从总的来讲,它包含外语知识和外语技能两个部分。显然,在整个外语能力结构中,外语言语技能只是外语能力的两个最基本因素之一,是构成一个人的外语能力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其基本结构如图1。

然而,从技能的心理形成阶段和过程而言,根据前苏联教育心理学家加里培林的智力活动的按阶段形成理论,外语言语技能显然又应为外语言语动作技能和外语言语智力技能,后者是前者的高级形式,是前者不断内化的结构。个体的智力技能的发展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形成过程,其中要经历加里培林所描述的从活动的定向阶段,物质活动和物质化阶段,出声的外在言语阶段,无声的“外部”言语阶段直到内部言语形成的五个阶段。

由此可见,外语言语技能并不是一个确定的静态的整体,而是具有不同阶段特征的动态发展体。这个动态发展体的一端是外语言语动作技能,即技能的低级形式,另一端则是外语言语智力技能,技能的高级形式。由于外语言语技能的动作技能和智力技能的二维结构的分化,外语能力结构便衍生成一个由外语知识,外语言语动作技能和外语言语智力技能的三维结构。如图2。

在上图2的外语能力的三维结构中,我们可以借用现代知识论的观点对其结构进行理解。首先,现代知识论将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三个大类。显然,在整个外语能力结构中,图2中的外语知识就相当于陈述性知识;而由于策略性知识负责对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监督和管理,因而,它是处于这个三维结构的中心,它与外语学习的知识学习、动作技能和智力技能各个方面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外语技能就相当于程序性知识了。

另外,如图2所示,外语技能又分为外语智力技能和动作技能两种。动作技能作为技能的低级形式,相对而言,较能为人们理解。那么,作为技能的高级形式的智力技能应是怎样的技能呢?目前,人们对智力技能的理解主要有三种不同的观点:第一,认知活动方式说,认为智力技能是“在头脑中以简约形式进行的认知活动方式”,该理论源于前苏联列昂节夫的活动理论。第二,层次顺序说,智力技能是“使用符号来学习与环境相互发生作用”,实际上就是学习、掌握和运用概念及规则的能力。此观点源于美国著名认知教育心理学家R.M.加涅的层次学习理论。第三,程序知识说,认为智力技能相当于程序性知识。此观点源于将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的现代知识分类理论。尽管如此,人们普遍认为,智力技能的构成要素是心智操作,即运用综合、比较、分类、抽象、概括和具体化等方式所进行的高级认知方式。其主要表现为思维方式和认知策略,负责认知活动的总的监控和执行。而当人们运用智力技能,即心智操作从事某一具体知识领域的学习时,就形成了程序性知识。

(二)外语言语动作技能和智力技能结构

美国心理学家对动作技能进行了分类。根据其动作技能分类理论,外语言语动作技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听力动作技能。包括了解一门外语的基本言语及基本的语言知识,语言构成等方面的知识,例如英语中的重音,汉语中的每个拼音的几个语调等,并且能够从听力的角度辨别这些不同的发音。

2.口语动作技能。主要包括对一门外语的发音知识,如发音部位,发音方式,语调等方面的知识,以及一门外语的一些特定的对口语表达起辅助作用的身体、面部、手势语言方面的知识,并且能够准确熟练地进行外语词语、语句的发音和运用相应的身体、面部、手势语言。

3.阅读动作技能。主要包括掌握一门外语特定的音形知识,有声阅读和默读知识和准确流利地进行不同文体的外语语言的有声阅读,熟练运用默读技巧、方式、方法等。

4.写作动作技能。主要包括外语视觉符号的书写知识,如字型、字体、标点符号等方面的知识和熟练流利地进行外语的音标,词汇、句子,篇章及标点符号等方面的纯视觉意义上的书写。

5.翻译动作技能。由于其技能要求的特殊性,翻译既有口译又有笔译,因此,翻译所需要动作技能则包括了所有听、说、读、写的技能。

相比之下,外语言语智力技能所要求的技能则要复杂得多,它主要指外语的内部心理处理和加工。要完成一定的外语言语操作功能所需要的智力技能,既要建立在对外语的音形的物理特性上的心理处理,更重要的是对外语语法、语义层次上的综合处理。外语言语智力技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外语听力智力技能主要指建立在外语语言上。诸如语言、语调和语气的辨析及音义转换、分析、综合等的语义处理。

2.外语口语智力技能。主要包括语境的认知,如话语对象,情境,目的等方面的认知,另外还有语义的构思、计划,及语义的音形编码等,如用词,语音语调的选择,句型的选择等。

3.阅读智力技能。包括具备阅读策略知识和运用阅读策略的意识,能够熟练进行外语音义和形义转换,及语义的分析,综合等。

4.写作智力技能。包括不同情境下的话语或文本的语义表达计划及相应语义的恰当义形或文本转换,或语义的文本化构思,如一个单句或一段对话,或小说或论文或诗歌等。

5.翻译智力技能分为口译智力技能和笔译智力技能。口译则主要包括听力和口语智力技能。笔译则包括阅读智力技能和写作智力技能。外语言语技能结构如图3。

外语言语技能心理结构说明,外语言语技能并不是一步式的心理行为过程,而是外语言语智力技能和外语言语动作技能两种技能的合体。其中,外语言语智力技能是外语言语技能高端形式和隐约形式,主要指主体对语义及语言符号之间的大脑内部处理加工过程,既语义的译码和编码过程;外语言语动作技能是外语言语技能,即外语的听、说、读、写、译等终端形式和外显形式,主要是指外语言语技能活动所涉及的可观察的动作和技巧。

外语言语动作技能与外语言语智力技能是外语言语技能的两个有机构成部分。首先,在发生起源上,根据前苏联心理学家加里培林的智力活动的按阶段形成理论,个体的智力技能的发展是一个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形成过程。

外语言语技能正是这样的智力活动。智力活动是一个从外部的物质活动向内部的心理活动的转化过程,这个过程可依次分为五个阶段:一是在活动中,言语交际的第一阶段称为活动的定向阶段,即活动的准备阶段。学习者需要获得必要的关于活动的目的、客体对象等方面的说明,并初步熟悉操作,以形成关于活动本身及结果的表象。二是物质活动和物质化活动阶段。这个阶段是主体直接在外在物质条件的支配下进行智力活动。三是出声的外在言语阶段。处于这个阶段的外语学习者已能够不需要老师的示范和其他直接的外在参照物而可以进行独立但伴随着言语做支持的外语言语操作行为活动。四是无声的“外部”言语阶段。这一阶段的智力活动的完成是以不出声的外部言语活动来进行的。五是内部言语阶段。这是智力活动形成的最高和最后阶段,这个阶段的智力活动达到简约化、自动化,几乎无外显行为,也无需形成或获得过程中,虽然不会出现这整个五个阶段过程的“复演”情况,但技能形成的总体趋势和方向却是不会改变的。这就在客观上为外语言语技能的培养和形成提供了参照和借鉴。

(三)外语言语技能内在处理方式

基本的言语操作行为方式上,外语言语技能分为听、说、读、写、译五个方面。而从信息加工的角度来看,这五个方面的言语技能的主要区别在于它们各自所涉及到的感觉器官和心理处理方式上,其中,心理处理方式分为两种:接受式处理(re.Captiveprocessing)和产生式处理(productiveprocessing)。接受式处理即语义信息的译码处理,外语言语的听和阅读则主要属于这类处理;产生式处理,即语义信息的编码处理,外语言语的说和写则主要属于语义信息的编码处理。而外语的译,无论是口译或笔译,则兼具两种处理形式,既有译码处理,又有编码处理。见图4。

三、结语

文章主要分析和揭示了外语言语技能的心理结构。

首先,在理论上,外语言语技能的心理结构揭示了外语言语技能的结构要素及其各要素之间的内在运作机制,对研究和了解言语技能的内在结构和形成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外语言语技能包含了动作技能与智力技能两种不同层次的技能。外语言语动作技能是外语言语技能整个形成过程的基础。一方面没有物质化的听说读写的基础动作技能的训练和培养,就不可能形成内化了的“高级”的言语行为的高级心理处理加工的行为,即言语行为的智力技能。另一方面,言语行为的智力技能是言语技能的高级的核心组成成分,离开了高级言语活动的智力技能,就无法进行正常的言语活动。言语技能的动作技能与智力技能是统一的、相互联系的,它们共同作用于言语活动和言语技能的形成。

语言技能范文5

关键词:中学生;英语阅读;语言才能;精读

《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要求教师教学侧重于加强学生阅读能力,使得培养和提高学生阅读技能成为英语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虽然大多数中学生不能处于纯英语的环境中学习,也不能生活在大城市里享有各种高水准的学习资源,但是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其他资源为学生创造培养英语阅读技能的机会,帮助学生在英语学习的道路上少走弯路。

教师应在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兴趣的基础上,以听、说、读、写等各方面技能培养为辅助,结合精读与泛读,通过英语阅读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加强词汇量的积累,提高学生的语言才能。

一、结合精读与泛读,增加学生的阅读量

攻克阅读是中学生学好英语必经之路。阅读也强调语言学习的综合能力。对广大高中生而言,如要在高考英语中取得较好的成绩,在平时英语学习中掌握精读的技能尤为重要。但从长远角度来看,良好的高考成绩不是学生英语学习的终点,因为学习英语的目的是学以致用。

精读帮助学生提高阅读技能,泛读有助于学生拓宽知识面。结合精读与泛读,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阅读量,而且可以帮助学生达到知识面与词汇量并进。

所谓精读,就是选取适合适量的文章,通过逐字逐句的方法对文章认真读、反复读,在理解重要语句和文章中心思想的基础上,体会并积累常用词汇、词组及重要句式的用法。所谓泛读,就是大略地读。通过很短的时间可以接触大量的信息,为精读理解预备更多的背景知识,所以也是精读的基础。有时候,我们也可以通过泛读来确定这篇材料是否适合做精读训练。

二、指导并督促学生广泛阅读,提高泛读的质量

作为精读的重要补充,做好英语泛读不但可以帮助学生巩固精读时学到的词汇,也极大地扩大了中学生的知识面,是培养中学生对文化差异敏感性的有效手段,同时也有助于中学生的阅读习惯的培养,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另外,他们获得的英语阅读方法和技巧也适用于以后的大学英语学习。

为了获得有效的信息,学生在进行泛读时要注重泛读的方法。一般来说,泛读有略读(skimming)、寻读(scanning)和猜读(guessing)等常用方法。略读(skimming)在朗文字典中的释义为“to read something quickly to find the main facts or ideas in it”。寻读(scanning)在朗文字典中的释义为“to read something quickly in order to find some particular information”。不管是略读还是寻读都是以快速的方式获得所需要的信息,只不过寻读所获的信息更加具体,而略读则是注重对文章的整体把握。猜读是基于学生的词汇量及对上下文的理解,对阅读过程中遇到的一些不确定的词进行词义猜测,在不影响文章整体理解的基础上避免过多地使用工具书来查生词,以此来节省阅读时间,提高阅读效率。

学生自由选择泛读材料会出现盲目性,教师要做适当的指导,适度把握学生的阅读动态和能力发展的趋势,在学生遇到困难时要及时帮助,对自己选择的精读材料时也要能做到心中有数。

此外,为了检查学生泛读的效果,教师可以定期举办一些活动,例如尝试让学生轮流做report或者组成互助小组及时交流自己阅读的所获与心得,这样可以让能力不同的学生在讨论中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同时这也是增加学生学习英语兴趣的有效方法。

三、对精读做适当的阅读训练,加强学生的高考阅读解题

技能

学生在通过良好的英语阅读习惯收获了各项阅读技能及适量的词汇积累之后,在做英语精读训练时会显得更有信心和兴趣。有了这样的基础,教师在开展精读训练时就可以专心地以专题的形式组织各种题型的训练。同时,教师还要总结并告知学生近年高考阅读理解考题的出题模式,让学生在做考题的时候心中有数,不至于拿到题目后慌乱无章,以致浪费宝贵的考试时间,影响了阅读考试的答题效率。

在大多数英语考试中,阅读和完形的答题效率是这场考试的成败所在。因此,教师只有平时注重这些答题技能的培养,学生在考试中才能最好地发挥,虽然不能达到零错误,但也能大大地降低错误率。高考英语阅读理解中常见的题型有词义猜测、推理判断、捕捉细节、概括主旨、解读图表等,其中推理判断题和捕捉细节题型居多。教师在组织专题训练时应以高考真题为原型,结合自己的阅读材料库,选取适当的材料和考题,训练学生的各项解题技能。例如在词义猜测专题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使用构词法、同义词、反义词、从句或根据上下文猜测词义等方法做该专题的训练,帮助学生提高高考阅读理解题型的解题技巧。

总之,英语阅读是中学生英语学习中极关重要的一步,我们只有让学生进行大量的阅读与细心的积累,并在教学过程中坚持听、说、读、写的操练,才能真正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语言才能。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

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关金龙.巧妙运用阅读策略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J].中

国校外教育,2008(S1).

[3]范泽民.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J].考试周刊,

语言技能范文6

关键词:数学教师 语言技能

教学语言是教师进行教学不可缺少的职业语言,不同的课程有着不同的职业性。数学课是一门内容抽象,结构严谨,应用广泛的学科,把数学课讲清是对数学教师的基本要求,而讲活、讲懂、讲深、讲透则是数学教师努力实现的目标。这就要求教师既要真正掌握数学教学语言技能,又能在教学过程中灵活有效地运用数学教学语言技能。

一、数学教学语言技能及其作用

数学课堂上,教师要向学生阐明教学内容,传授数学知识,组织学生讨论、练习,促进学生思维的建构,都要使用语言。语言是信息的载体,数学教师语言技能应用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接受和数学能力的发展。如果教师语言简明,能把复杂问题简单化,就能把问题讲清、讲懂;语言逻辑性强,能把问题的思路有条理的展示清楚,就能把问题讲深,讲透;语言生动形象,能把抽象问题具体化,就能把问题讲活;语言感情充沛真挚,就能使知识深入学生心中,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否则,语言无章无绪、平淡无奇、甚至没有分寸,不仅讲不清知识,甚至刺伤学生的自尊心,危害很大。因此,数学教师良好的数学教学语言技能,是使学生进行数学思维的基础,接受知识信息和实现教学目标的关键。

二、数学教学语言技能的要素

数学教学语言技能由基本语言技能,一般教学语言技能和数学教学语言技能构成。

基本语言技能是在社会的交流中,人人都必备的语言技能。包括:语音、音量、语速、节奏、声调和词汇等要素。一般教学语言技能是教师在利用这些基本语言技能进行数学教学时所采取的行为模式和技巧。

数学教学语言技能则是数学特有的专业成分。主要有:数学词汇、数学符号和数学语言。

数学词汇就是数学名词,是表述数学事实的数学语言的基本材料,如通常的概念、定义等。要求每个词汇都必须确切表示某一数学事实,不能混用。

数学符号是交流和传播数学知识、数学思维的直接媒介,是唯一的完全国际化的通用语言。常用的有元素符号、关系符号、运算符号和辅助符号。

数学语言,一般包括数学科学语言、教学型数学语言和通俗语言。

数学科学语言包括文字型数学语言、符号型数学语言和文字符号混合型数学语言。

三、数学教学语言技能的应用要点

1.数学教学语言技能要具备基本语言技能的要素

语音是表达信息的语言载体。表达数学事实的语言是以声音的形式发出传递,并被感知的。因此,要求数学教师发音吐字正确、清晰准确。同时要求教师的声音保持适当正确的音量,把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都清楚地送到每个学生的听觉内。教师要根据教材和学生情况采用稳、急、缓的语速进行教学,并观察学生神态,促进学生思维。有时为了强调某个事实可以反常强调,引起学生注意,也可以用声调表示疑问、感叹、惊喜、沉思、肯定等情感。

2.数学教学语言技能要具有一般教学语言技能的功能

数学教学语言技能要具有一般教学语言技能具备功能:

(1)教育性:教师的职业决定教学语言对学生的思想情感,行为等个性品质存在潜移默化的影响,决不能单独理解为是传授知识的语言。因此要结合教材通过自己的语言,不仅传授知识,同时还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热爱祖国、热爱科学等思想品德教育,达到既教书又育人的目的。

(2)传授性:数学教学主要是传授数学知识、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教师必须组织恰当的语言,在学生知识和经验范畴内,引发学生积极学习的心理状态。

(3)情感性:教育是知识与能力的传授和培养,也是道德品质的教育与感化,学高为师,身正为范,都需通过语言来交流。教师的语言一定要富有真挚的情感。

(4)表演性:语言要求有艺术情趣和魅力,达到传神达意,吸引注意力激感的目的。

教师要语注重词汇积累,从而规范、准确、形象、生动、熟练地组成教学语言,使学生接受启发、激发兴趣,加深理解。

3.数学教学语言技能要符合数学本身的专业性要求

数学语言是数学学习的目的之一,是用来表述数学事实的。要使学生准确理解所讲的数学问题,促使学生学习和掌握数学语言,数学教师的教学语言就要具有专业性。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极强的学科,科学性是最基本的要求。主要体现在数学教学中对数学事实阐述的准确性、严谨性和逻辑性上。

准确性:教师的语言要合乎语言、语法规则,更要符合数学知识的内涵和外延,准确无误、清楚明白。如:lga=lgb消去lg后就有a=b,这是不正确的。

严谨性:教师说话要简单明了,对数学问题的阐述,使用的数学语言要非常严谨,有时不能多一个或少一个字。如:“a除以b”,就不能说成“a除b”。

逻辑性: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科学,推理论证,计算推导必须合乎逻辑。语言讲解更不例外,要求教师语言条理、层次分明、叙述严密,论据充分、系统、连贯。

例:如a(a>0,a≠1)的b次幂等于N,就是ab=N,数b就叫做以a为底N的对数。

记做logaN=b,其中:a叫做底数(简称底)N叫做真数(这是用数学语言进行严谨叙述)。

数学又是一门抽象性科学。打开教科书,映入眼帘的是字母的堆积和公式的积累,给人以枯燥乏味之感。数学教师的教学语言还必须具有启发性。教师要用语言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使抽象概念具体化,深邃道理形象化。为防止平淡细致的陈述,教师要用形象、具体、感染力强的语言创设问题的情境,引起学生强烈的探究反射,从而激发学生对数学及数学学习的兴趣。

4.数学教学语言技能要与多种教学语言配合使用

数学教师使用的通俗语言、教学型数学语言和数学语言的作用意义是不同的。其相互关系是:通俗语言服务教学型数学语言,教学型数学语言又服务于文字型或文字符号混合型数学语言,而文字型或文字符号混合型数学语言又是为学生更好地掌握符号型数学语言奠定基础的。教师往往较多的使用教学型数学语言,最后落实到学生对数学语言的掌握上。

因为数学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数学语言,教科书上使用的是抽象、简练、概括、涵义丰富数学语言,不便于学生接受和理解,教师必须加工改造成较为通俗的教学型数学语言。教师应该把教科书中的符号型数学语言,用文字型或通俗型数学语言进行解释,按照解题依据和论证的关键步骤,来疏通学生的逻辑思维过程。为了便于师生情感交流、克服数学知识枯燥带来的弊端,教师还应将教学型数学语言与通俗语言结合,使学生从情感上与理性上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教学型数学语言的使用要恰到好处。因此,教师要既备教材、又备学生。任何高深的理论在深思熟虑得基础上,都可以找到清晰准确的表达语言,都可以用通俗语言表达出来。要能自如地使用通俗流畅的、又能揭示数学事实某个侧面的语言进行教学,教师必须具有较好的文学修养和广博的科学知识,并且对教材深入体会,在深思熟虑的基础上,才能把一个数学问题从不同角度分开,运用不同的语言阐述,才能使学生感到说理透彻,左右逢源,达到讲清、讲懂、讲深、讲透的目的。

数学教学语言技能还应与其他教学技能配合,语言再好没有其他技能的配合也不完美,红花还得绿叶托,所以语言应与表现、动作、板书、音像等配合使用会效果更好。

参考文献

[1]陈传锋.微格教学.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9.

[2]孟宪凯.微格教学基本课程.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3]崔冠之.数学教学技能浅析.中央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

上一篇六五普法规划

下一篇物流运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