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弊审计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舞弊审计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舞弊审计范文1

【关键词】财务舞弊,舞弊审计失败,舞弊审计方法

一、背景介绍

财务舞弊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尽管各国监管机构多次出台各种政策法规,然而,财务舞弊现象仍屡禁不止。从我国来看,自1 9 9 3 年的中国第一例上市公司――原野股份欺诈案到轰动一时的琼民源案件,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案件及审计失败案例频频发生,上市公司的舞弊行为严重打击了公众对注册会计师的信任。随着 2006 年新会计准则的,对传统财务舞弊进行遏制的同时,又催生了许多新的舞弊手段,这使得对舞弊审计方法的研究变得尤为重要。

二、企业财务舞弊特征

财务舞弊是指行为人为了获取不正当经济利益或者非经济利益,而故意违反国家法律法规、政策制度和规章规范,并且实施有计划和有目的的故意行为,最终直接或间接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行为。利益驱动人们守法经营, 取得合法的利益, 也会促使一些人铤而走险, 利用虚假的会计信息,攫取非法的利益。

(一)利用会计政策、会计方法变更舞弊。由于部分会计政策和会计方法在实际运用中具有灵活性。一些企业便将其变成利润操纵的手段和借口。随意变更存货计价方法、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都是常见的舞弊手法。这不仅影响到企业当期会计利润,对企业未来的收益也会造成极大影响。

(二)利用关联方交易舞弊。关联方交易舞弊是指管理当局利用关联方交易掩饰亏损,虚构利润,并且未在报表及附注中按规定做恰当、充分的披露,由此生成的信息将会对报表使用者产生极大误导的一种舞弊方法。由于关联方可以在管理层的力量下促成交易,在确定价格的过程中存在着很大的弹性,从而有可能使交易的价格、方式等在非竞争的条件下出现不公正情况,形成对投资者,尤其是中小股东利益的侵犯。

(三)虚构经济业务舞弊。虚构经济业务舞弊是指用以编制财务报表所依据的经济交易是伪造、虚假的,导致财务报表所反映的数据和披露的内容与客观事实不符,甚至严重背离和弯曲。主要包括虚构交易,虚增销售收入、其他收益等。虚构销售业务是性质最为严重也最难以审查的舞弊方法之一。如以银广夏为代表的企业为了虚构销售业务往往从原始的销售合同开始就全套造假;黎明股份通过与关联企业或非关联企业对开增值税发票的形式,虚构购销业务,在回避增值税的情况下虚增收入和利润。

三、舞弊审计失败原因

从目前审计案例来看,财务舞弊审计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注册会计师这个角度来看,其舞弊审计执行方法上存在不足。

(一)对客户的业务经营状况了解不深。注册会计师接受委托,对客户的财务报表进行审计,以鉴证其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是否进行了公允反映。如果注册会计师对客户所处的经营环境没能掌握、对其所处产业结构认识不够、对客户的产品、制造过程及制造设备了解不够、对管理层的陈述及声明给予过分的信赖等,都有可能发表错误的审计意见,从而导致审计失败。

(二)注册会计师在舞弊审计中未能依法实施必要的审计程序。注册会计师能够发表正确的审计意见的基础是必须遵循独立审计准则的要求,实施必要的审计程序,搜集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但很多注册会计师由于受审计范围的限制,未充分运用分析性复核程序、未认真履行三级复核制度、未取得高质量的审计证据等,从而导致审计失败。

(三)专业胜任能力不足,综合素质有待提高。在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方法下,要求注册会计师具有判断企业是否具有生存能力和合理的经营计划的能力。注册会计师不仅要熟练掌握会计、审计知识,也要掌握管理知识、行业知识和法律知识等。目前,我国大多数的事务所从业人员缺乏经济、法律等多元化的专业背景。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有些会计师事务所在没有高超的审计专业水平及舞弊侦查能力,尤其是没有行业审计专长的情况下,承接专业胜任能力不足的业务,从而导致审计失败。

四、舞弊审计方法透视

(一)深入了解被审单位的经营状况。深入了解被审单位的经营状况能够使注册会计师洞察管理层的心思,从宏观层面把握财务报表存在的重大错报风险。评估客户的经营状况,注册会计师既要了解客户自身的经营管理情况、也要了解整个行业的运行状况。一般来说,财务舞弊总是会显示出比当前行业状况更好,或比公司自身历史水平更好的业绩。因此,只有对客户整体经营情况有深入了解后,审计人员才有可能发现其潜在的舞弊动机,从而把握审计重点。

(二)审查和评价内部控制系统。舞弊的存在与发生,很大程度上说明被审计单位组织管理上存在漏洞,内部控制存在薄弱环节。注册会计师在对企业内部控制进行分析评价时,可以利用现在世界范围内流行的《COSO 内部制框架》来审查和评估被审单位内控系统的健全性和有效性,确定在内部控制薄弱的领域扩展审计程序,制定实质性审计方案。

(三)加大现场调研工作。现场审计环节,为节约审计时间,很多审计人员经常忽视现场调研工作,使审计工作流于形式。但报表上的数字并不能完全代表全面、客观、真实的企业信息。因此,注册会计师应加大现场的调研工作的力度,特别应当加大执行存货、固定资产的监盘力度,巧妙使用询问程序,从而对企业经营情况有更直观、深刻的认识。

(四)加强分析性复核力度。分析性复核的内涵在于对被审计单位重要的财务比率或趋势进行的分析,以发现存在的不合理因素,并以此确定审计重点。当审计进入以风险导向为基础的审计阶段,分析性复核成了最主要的审计方法和程序之一。一套完善的分析性复核体系不仅包括对企业财务数据的会计分析、财务分析,还包括对非财务信息的高效利用。在现代审计中,分析性复核将以其不可忽视的地位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黄凯生.财务报告舞弊问题及审计对策[J].财会通讯,2010,(7)

舞弊审计范文2

    (一)舞弊的定义

    美国审计准则第99号公报(SAS No.99)对舞弊的定义是:“舞弊是一个宽泛的法律概念,审计人员不对舞弊是否发生做出法律判断。相反,审计师应关注导致财务报表重大错报的行为。区分舞弊和错误最重要的因素是导致财务报表错报的行为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舞弊是导致审计主体财务报表出现重大错报的故意行为。”

    我国《独立审计准则第1141号——财务报表审计中对舞弊的考虑》对舞弊定义为:“财务报表的错报可能由于舞弊或错误导致。舞弊和错误的区别在于,导致财务报表发生错报的行为是故意行为还是非故意行为。舞弊是指被审计单位的管理层、治理层、员工或第三方使用欺骗手段获取不当或非法利益的故意行为。舞弊是一个宽泛的法律概念,但准则并不要求注册会计师对舞弊是否已经发生做出法律意义上的判定,只要求关注导致财务报表发生重大错报的舞弊。”

    经比较发现,虽然中美审计准则的表述略有不同,但是本质基本一致。其阐述的基本思想为:舞弊是一种故意行为,而非错误,是有预谋的,带有欺骗的性质,一般会涉及到牟取正常情况下无法获得的利益。审计人员不对舞弊是否发生做出法律判断,只要求关注导致财务报表发生重大错报的舞弊。

    (二)舞弊诱因

    美国舞弊审计准则对舞弊诱因表述为:动机或压力、机会、态度或合理化;我国舞弊审计准则对舞弊诱因表述为:动机或压力、机会、借口。

舞弊审计范文3

    根据《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守则第1号——职业道德基本准则(2009)》第十七条的规定,注册会计师应当保持应有的关注,遵守职业准则和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勤勉尽责,认真、全面、及时地完成工作任务。所谓“应有的关注”,指的是谨慎的审计人员在计划和实施审计业务时必须保持的职业关注,也可理解为职业谨慎。尽管各国准则对职业关注的表述不尽相同,但其内涵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和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是判断注册会计师是否尽到职业关注责任的标准,也是对职业关注的最低要求;二是注册会计师应当注意评价自己的专业能力是否可以胜任所承担的责任,如果不具备这种能力,则应当考虑向专家咨询或拒绝接受委托;三是要求注册会计师提供专业服务时,勤勉尽责,积极充分地发挥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四是注册会计师应具备职业的敏感性,保持职业怀疑态度,以质疑的思维方式对可能表明由于错误或舞弊导致错报的迹象保持警觉,对审计程序和所获取的审计证据进行审慎评价。

    “职业关注”是一个职业概念,同时也是一个法律概念,在法律诉讼中,“未能勤勉尽责,尽到应有的职业关注”往往成为注册会计师承担法律责任的主要原因及量刑的依据。但无论从理论研究的角度还是司法判案的角度,如何判断注册会计师是否做到“勤勉尽责,尽到起码的关注”目前仍然是个难题。

    二、注册会计师保持高度职业关注的必要性

    (一)审计过程中大量职业判断的运用 职业判断,是指在审计准则、财务报告编制基础和职业道德要求的框架下,注册会计师综合运用相关知识、技能和经验,做出适合审计业务具体情况、有根据的行动决策。在整个审计过程中,从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识别和评估重大错报风险、实施应对措施、评价审计证据到得出审计结论、形成审计意见等所有重要审计环节都需要运用职业判断并保持职业怀疑。由于审计从本质上说并不是单纯的技术手段的运用,也不是按程序操作就能达到审计目的的流水线作业,而是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分析判断的过程,这就要求注会计师首先应是一名好的分析师,能够跳出财务知识的囿苑,从整体、全局的角度观察被审计单位本身及其所处的行业环境,关注异常的变化或信号,敏锐捕捉相关信息,确定主要风险因素和高风险领域,制定适当的审计策略。

    (二)审计的局限性及审计成本的限制 审计只能是合理保证财务报告中不存在由错误或舞弊导致的重大错报,而不能提供绝对保证,这是由审计的局限性所致。在实务中,注册会计师广泛使用审计抽样技术,这一技术虽然能提高审计效率,但对审计质量却可能构成损害。由于不能对所有的业务进行审计,需要注册会计师运用经验、判断和技巧,关注抽样过程中发现的情况,并充分关注未抽取样本可能存在的潜在的问题对财务报告的影响,以控制抽样风险和审计风险。另外,由于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局限性甚至是制度失效和管理层舞弊以及审计程序实施过程中可能遭遇的阻碍和困境,都需要注册会计师敏锐地关注到异常的信息。同时,对审计时间和成本的考虑也促使注册会计师必须保持职业关注。面对被审计单位庞大的信息量,要在合理的时间和成本要求下完成审计任务,注册会计师需要运用职业关注在设计最佳审计程序和获取证据的成本之间进行权衡,重点识别和查找可能导致重大错报的事项,合理安排,提高审计效率。

    (三)知识更新和客户反审计能力的提高对注册会计师审计能力的挑战 注册会计师是一个高准入的行业,专业胜任能力成为一种职业道德要求。注册会计师专业胜任能力可分为获取和保持两个阶段。专业能力的获取虽然不易,但要在知识更新迅速、对注册会计师执业能力要求不断提高的环境下,要始终保持与所提供专业服务相匹配的专业胜任能力却非常困难。尤其是在当前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下,注册会计师不仅要具备相当水平的会计、审计知识与能力,还要掌握法律、金融、税务、计算机、管理等知识;面对不同行业的客户,还要了解相关的业务性质特点、流程、技术和工艺等行业知识。同时,不能忽视的是,客户的反审计意识和能力也在不断提高,很多客户的财务人员就是注册会计师出身,熟悉审计程序和方法,大大增加了审计的难度。这些都要求注册会计师时刻关注自己是否具备应当具备的专业胜任能力。如果注册会计师承接了自己不能胜任的业务,则被认为是不道德的,就是未尽到应有的职业关注。

    (四)审计环境的变化提升注册会计师职业关注的重要性 接连曝光的会计舞弊案和随着越来越多的注册会计师卷入法律诉讼,注册会计师的道德水平受到普遍质疑,人们通常会指责注册会计师在这些会计舞弊案中没有尽到应有的职业关注。虽然审计并非专为发现舞弊,但是公众对于注册会计师查找舞弊的期望却日益增加,公众期望注册会计师能在舞弊审计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在2010年11月修订的《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41号——财务报表审计中与舞弊相关的责任》(以下简称1141号准则)中也明确了注册会计师在舞弊审计中的责任。实务中,舞弊已经成为注册会计师执业中面临的最重要、最棘手的问题之一;而且由于“深口袋理论”,在司法判案时也倾向加重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但事实情况是,既便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严格遵守执业准则和职业道德,保持了应有的职业谨慎,仍有可能出现失误导致审计失败。面对审计环境的变化,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保持高度的职业怀疑和职业关注的重要性空前提高。

舞弊审计范文4

【关键词】财务报表舞弊 审计 对策

放眼近几年的社会经济发展,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可以说是有了突飞猛进的增长。但是伴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各大集团公司中的财务报表却并不能如预期准确如实的反应实际情况。为了投资、利益回报,财务报表舞弊现象屡见不鲜。财务报表舞弊会对市场经济运行产生不良影响,持续的恶化势必会造成社会信誉危机。在舞弊现象越来越严重的今天,财务舞弊的审计工作应当被提起重视,重视审计对策,加强审计力度,以期实现相对健康的财务状况表现。针对财务报表舞弊的审计相关问题,需要我们对于财务报表舞弊出现的原因以及表现做出介绍,从而对症下药,找到相应有利的审计对策。

一、财务报表舞弊出现的原因以及产生的恶性影响

任何一个企业或者说会计主体,为了运营的需要必须向外界提供反映自身财务状况和经营的财务报表,专业的财务报表需要包含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或者是财务状况变动表、附表和附注[1]。在这一过程中出现的财务报表舞弊现象就是主观的对于报告中的数据进行欺骗性或者是错误的修改,以期实现欺骗报表使用者。在诸多的财务报表舞弊现象中比较常见的就是夸大自身资产和收入,在对于自身负债上主观减少虚报等等。

(一)财务报表舞弊出现的原因

首先财务报表体现出的盈利状况不仅能够在资本市场效率方面体现出一个企业集团的未来发展前景,并且有时这个财务报表的情况还与领导层面的股权分红相关联,很多高级领导职位的管理人员为了自身利益,会通过财务报表的虚报,增加个人利益。在实际的财务报表中,如果公司主观有一种战略就是要去满足或者超过预期的盈利状况,这就在无形中会迫使管理人员去虚报财务状况,甚至会得到某种程度上的鼓励去进行舞弊行为。

其次现在上市公司为了在股票市场上得到更多的资金,会导致出现肆意编造财务信息的情况。像这种超额的经济利益驱使也是财务报表舞弊发生的诱因之一,通过财务报表的虚报可以获得更加长期的融资和额外的资本投资;进行股票价值的维持或增加;即便是不好的财务绩效也要通过虚假信息进行舞弊,从表面上解决财务困难[1]。

再次就是会计人员的职业素养问题。不管怎么说,财务报表是直接出自财务人员之手,出现舞弊现象,财务会计人员是直接的参与者,如果在这种情况下总是不注重自身职业道德,再加上企业不去制定统一的会计职业准则,就会在法律意识薄弱的前提下为了迎合公司利益需求做出违法乱纪的舞弊现象。当然在此其中,也不缺少个人利益的趋势,利用职务之便进行舞弊。

(二)财务报表舞弊造成的恶性影响

财务报表对于一个企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参考作用,企业管理的决策层是依据财务报表来把握企业过程的成就与企业成长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财务报表的数据预测对企业未来发展做出一个比较合理的预测和规划。因此财务报表舞弊的话,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会产生极大的危害。在追求企业利益最大化的目的下,进行财务报表舞弊操作,从长远来看会使得相关决策没有理论依据,并且严重弱化了财务报表本身所具有的职能。久而久之,就会导致管理当局决策失真。长此以往,企业基础管理与内控机制就会受到威胁,严重制约企业的成长与发展。

除此之外,财务报表还影响三大相关方的决策。如果舞弊失实,就会对于很多相关的决策造成颠覆性的危害。相关方包含潜在的投资者,还有企业员工和政府调控部门。潜在的投资者根据企业财务报表的表现决定是否要投资该企业,公司内部员工也是通过企业财务报表看到自己的应有权益是否得以实现并据此与自己的职业发展进行对比,决定是否符合自己预期目标,而政府部门根据财务报表的情况进行宏观经济运行状态的把握,从而制定合理的调控政策[2]。如果财务报表舞弊,三方就会做出错误甚至截然相反的决定,这样一来就会五行中破坏了市场秩序和环境,对于社会经济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背道而驰。

再有就是一种诚信体系建设的问题,财务报表舞弊必然不利于诚信体系建设。在会计行业中,参与者的诚信是本行业诚信的重要组成部分。虚假的财务信息或者说财务报表舞弊的行为会严重的破坏经济效率和效益,造成市场秩序破坏,出现诚信危机,对社会经济发展会产生极大的阻碍。

二、对于财务报表舞弊现象审计的相关有力对策

针对财务报表舞弊现象对于审计需要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

(一)财务报表舞弊的审计程序需要规范

首先要求审计人员要加强舞弊迹象的识别。要加强审计参与人员的职业素养,能够准确识别出潜在或者存在的财务报表舞弊迹象。其次要能够准确科学的对于财务报表进行评价,对于财务报表中存在的错报风险要及时纠正,因为相关数据之间与公司的发展存在着很大关系,影响着决策的准确性。再次对于审计的实施要有一定的计划性。要有一个特定的小组,小组的参与人员必须是经验丰富或者是技能出众的人员。审计中的相关程序和不当之处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时调整,以适应会计报表整体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水平[2]。最后审计一定要实施才能得到效果,尤其是进行风险再评估及修改审计计划,针对于此必须要对审计的范围进行扩大,甚至修改审计的程序,并且还要对于审计意见与结论进行合理保证。除此之外,要着重强调对于审计方法的优化,要通过专业的辨识进行合理审计。

(二)在进行审计的同时最终要的一点是需要了解所需要审计客户的经营状况

审计的目的就是对于企业运行状况提出意见和问题,因为要对客户的经济情况做好深入地剖析和探究,参与人员要深入的了解和把握客户信息。不仅需要了解企业的所存在外在竞争情况和经济发展程度,而且还需要了解企业的经营绩效水平和实际的财务结构。只有深入地对企业进行了解,才能在实际的审计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对于财务报表的舞弊迹象进行准确把握。使得参与审计的工作人员能在实施工作当中了解到所可能会碰到的困难和问题,以便提前找到应对策略,从而进一步加强财务报表舞弊的审计质量和水平[1]。

(三)在实际的操作中还需要做好实地调查,并且在实践过程中多邀请业界经验丰富的专家

审计参与人员在进行拓宽范围同时能够提高发现财务报表舞弊的概率。在进行调查工作的时候,审计人员要做好外部和内部的双重调查。作为外部的要加强企业生产现场的调查,对于企业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有个比较详细的了解;作为内部的审计调查,要加强与内部工作人员的调查询问,以此来获得企业详尽并且准确的信息。

三、小结

中国的市场经济发展比较迅速,但是我们需要认清的是中国经济尚处于市场经济初期,对于财务报表舞弊现在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同时也是更深层次道德信念的凸显。因此,对于财务报表舞弊审计的相关工作是一个长期的系统问题,需要企业以及投资者还有政府三方做好三位一体的监督和相互之间的沟通协调。我们只有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才能加强舞弊现象的缩减,才能使市场经济秩序恢复平稳,使中国经济发展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季君.财务报表舞弊的审计对策[J].商.会计审计.

舞弊审计范文5

    1、销售人员截留部分应收款,主要指现金收款部分;审计方法:通过对应收账款进行符合性测试,发现收款异常客户及大额收款客户,尤其是现金付款客户,对此类客户进行重点审查,认为可以采用邮寄对账单的方式进行对账(当然应由审计人员进行),或上门拜访,直接对账(主要针对经销商客户

    2、销售人员同时供职于好几家同类型公司,出卖公司客户资料,或与经销商合伙蒙骗公司(本来可以进行直销的业务确将客户信息告诉经销商,通过经销商销售,从经销商处获得好处);

    审计方法:通过对销售结构的对比进行分析,分析直销与经销结构占比的变化,查看有无异常;本人感觉此处较难审计,各位有什么好的办法,欢迎跟贴讨论;

    3、虚报销售费用:销售人员虚报差旅费,尤其是针对未进行包干制的销售人员及售后服务人员,如:销售人员虚报差旅费,如未出差却找车票进行报销,

    审计方法:针对此种情况,可以采取与出差目的地客户进行回访核对,或通过查询该业务人员的通话记录进行确认,查看其漫游地既能发现问题,但此法的前提是业务人员均使用公司统一配用的电话号码。另外觉得此环节最难的应该是招待费的审查,业务员虚报招待费用,实际是过节给丈母娘送礼的费用发票

舞弊审计范文6

[关键词]企业会计 舞弊

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和逐步完善的过程中,注册会计师审计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近年来我国各类公司大量会计舞弊案的爆发使注册会计师审计面临着更为艰巨的挑战。尽管国内外对企业会计舞弊的手段及应采取的对策做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但如何结合我国实际情况,针对企业会计舞弊采取有效的审计策略,仍是摆在我国各界面前的紧迫任务。

一、舞弊与企业会计舞弊的定义

1.舞弊定义及舞弊定义的由来

“舞弊”的外延很广泛,从不同角度可以赋予其不同的定义。舞弊既可以包括法律舞弊、经济舞弊,也可以包括政治舞弊以及其他形式的舞弊。从民事角度来看,美国最高法院认为:“舞弊是一种民事侵权行为。”

2.企业会计舞弊的定义

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层出不穷的财务造假案以及国外一个又一个企业集团的轰然倒塌,使社会公众对于“舞弊”一词印象深刻。企业会计舞弊成为学术界、法律界以及会计审计界所密切关注的焦点。各国也争相对企业会计舞弊进行了深入研究。

我国的《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8号――错误与舞弊》中这样定义:“舞弊是指会计报表中存在不实反映的故意行为。”舞弊主要包括:(1)伪造、编造记录或凭证;(2)侵占资产;(3)隐瞒或删除交易或事项;(4)记录虚假的交易或事项;(5)蓄意使用不当的会计政策。上述定义虽然表达不完全一致,但其基本含义是一致的。

二、企业会计舞弊的动因和手段

1.企业会计舞弊的动因

关于企业会计舞弊的动因,国内外都有较为深入的研究。其中最具权威的理论成果是由英国会计学家 W•Steve Albrecht 于1995年提出的舞弊三角理论。

2.企业会计舞弊动因的剖析

造成企业会计舞弊的动因有很多种,下面结合几个典型案例对其进行剖析。

我国《公司法》和《证券法》对于上市公司发行股票有着较为严格的要求。如:“发起人认购的股本数不少于公司拟发行股本总额的35%;在公司拟发行的股本总额中,发起人认购的部分不少于人民币3000万元(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发行股票前一年末的净资产在资产总额中的比例不低于30%,无形资产在净资产中所占的比例不高于20%(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另有规定的除外)”等等。一些公司为达到发行股票,上市“圈钱”的目的,不惜粉饰报表,虚增资产。

上市公司为获得非正常利润,也会通过制造虚假会计信息在二级市场中操纵股价。我国企业会计舞弊层出不穷的另一原因是由于各方面的体制的不完善为舞弊制造了机会。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是创造舞弊机会的主要原因。地方政府不能发挥有效的监督作用,甚至帮助其造假,大大助长了其舞弊气焰;民间监督――注册会计师审计违反职业道德,出具虚假报告为会计舞弊打开了方便之门;而我国对于会计舞弊的惩罚力度不足,更使其有恃无恐。

3.企业会计舞弊的手段

企业为达到非法目的,会采取多种多样的舞弊手段,且舞弊手段越来越隐蔽化。下面结合案例,将我国企业会计舞弊的手段作以归纳。

(1)虚拟股东和出资。由于我国《公司法》和《证券法》对公司上市或发行股票在股东数和出资方面都有着较为严格的规定,一些公司为达到上市或发行股票的目的常虚构股东和出资。

(2)虚构交易。虚构交易是我国企业会计造假的主要手段之一。通过虚构交易达到虚增利润或虚减费用的目的。具体来讲,企业一般通过虚构购销合同,虚构出库单、入库单,虚构报关单、虚开发票和增值税专用发票等票据达到虚构交易的目的。

(3)滥用会计处理方法。我国会计准则和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尚不完善,对于实际工作中的一些会计处理需要会计人员应用职业判断来采取恰当的会计处理方法。而企业恰好是利用这一点来达到操纵利润的目的。

(4)隐瞒重大事项。企业的一些重大事项如诉讼、大额担保、变更经营方针等虽然是表外事项,但却对企业有着重大影响,很可能为企业带来重大损失。正因为如此,企业常常在提供会计信息时故意遗漏对企业不利的重大事项,以达到稳定外部投资者、债权人信心的目的。

三、注册会计师在进行对企业舞弊审计时应采取的方法、对策

1.当前注册会计师在进行对企业舞弊审计时采取的方法、对策

我国注册会计师的审计目标是对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的合法性和公允性发表意见,对企业会计舞弊的审计是包含在审计总目标当中的。因此,下面所述的注册会计师对企业舞弊所采取的审计方法也是基于常规审计基础上的。一般来讲,注册会计师所采取的审计方法包括检查、监盘、观察、查询及函证,计算和分析性复核六种。

2.对当前企业会计舞弊审计时所使用方法、对策的不足

(1)审计模式的选择定位不准。在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发展过程中,审计模式经历了账项基础审计、制度基础审计和风险基础审计三个阶段。账项基础审计主要通过对账表上的数字进行详细的核实来判断是否存在舞弊行为和技术上的错误。随着企业业务量的增多,账项基础审计难以满足需要,进而审计人员开始依赖于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通过发现内部控制系统中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扩大审计范围,这就是制度基础审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