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的作品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季羡林的作品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季羡林的作品

季羡林的作品范文1

一、季羡林的成就

季羡林1911年8月6日出生于山东省临清市康庄镇,10岁时开始正式学习英文,高中开始学习德文,并对外国文学发生兴趣。18岁时在省立济南高中求学,其国学老师,翻译家与教育家董秋芳的指教决定了季羡林一生的写作活动。1930年进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专业方向是德文。向吴宓、叶公超学习东西诗比较、英文,同时选修陈寅恪的佛经翻译文学等,在此期间对梵文产生了深厚的兴趣。1935年考取清华大学与德国的交换研究生,赴德国至哥廷根大学学习。在长期的学习研究中,季羡林认为中国文化受印度文化影响巨大,1936年决定选择梵文,对中印文化关系进行彻底的研究。季羡林在哥廷根大学梵文研究所期间主修印度学,学习梵文及巴利文。同时选修英国语言学、斯拉夫语言学,加学南斯拉夫文。师从梵文讲座主持人、著名梵文学者瓦尔德施米特教授,同时也是他唯一的听课者。1941年季羡林在论文答辩和斯拉夫语言、印度学、英文考试中得到4个优,获得博士学位。同年成为语言学家艾密尔西克的入室弟子研究吐火罗语。10月在哥廷根大学汉学研究所担任教员并继续研究佛教及梵语,在德国期间季羡林发表了多篇重要论文,获得了高度评价,奠定了其在国际东方学和印度学界的地位。因战争归国无路的季羡林在二战结束后不久经瑞士辗转取道东归,经恩师陈寅恪推荐于1946年进入北京大学任教至1983年,创建东方语言文学并一直担任系主任,从事系务、科研和翻译工作。北大是我国最早成立东方语文系的大学,培养出了大量东方学的专业人才。1956年季羡林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期间历经磨难受尽屈辱。结束后于1978年复出任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及北京大学合办的南亚研究所所长。1984年,改任北京大学南亚东南亚研究所所长。2009年7月11日因病辞世[1]50。

二、季羡林与外国文学的翻译

季羡林在佛典语言、印度古代语言、印度历史与文化、中国文化和东方文化、中印文化关系史、佛教史、印度史和比较文学等领域创作颇多,著作等身,他还精通英文、德文、梵文、巴利文,能阅俄、法文,同时还是世界上精于吐火罗文的几位学者之一。成为享誉海内外的东方学大师。季羡林曾评价自己是杂家,梵学、佛学、吐火罗文研究并举,中国文学、比较文学、文艺理论研究齐飞。季羡林一生著述颇丰,著作书目有《中印文化关系史论丛》、《〈罗摩衍那〉初探》、《天竺心影》、《朗润集》、《季羡林散文集》、《糖史》等,大都被收集入24卷的《季羡林文集》中。其中翻译方面的著作包括有译自德文的马克思所著《论印度》、《安娜西格斯短篇小说集》;译自英文的《家庭中的泰戈乐》等;译自梵文的印度古代长篇史诗《罗摩衍那》、印度著名剧作家迦梨陀娑的七幕诗剧《沙恭达罗》和五幕诗剧《优哩婆湿》、反映印度民间故事的《五卷书》等等,涵盖了印度古代语言、佛经、梵语、吐火罗语、印度的历史和文化等内容。《罗摩衍那》是印度两大史诗之一,被奉为印度叙事诗的典范,在印度文学史上占据着崇高的地位,对整个南亚地区和宗教都产生过深远广泛的影响。在中饱受折磨,被下放看门的季羡林在创作与研究都不能进行的困境中,继续坚持翻译方面的工作,并选中了这部气势恢宏的史诗巨篇《罗摩衍那》,由于历史环境的限制,季羡林只能偷偷地进行翻译,由于《罗摩衍那》是以诗体的形式写就,季羡林坚持译文也应是诗体,要将每首三十二音节的颂译成四行汉诗是非常不容易的,更何况还要考虑到八万行诗的押韵,常常为了找到一个合适的词而失魂落魄,在四年时间里,七篇的《罗摩衍那》译了还不到三篇。结束后,季羡林的翻译工作才光明正大地进行,终于在1983年2月将《罗摩衍那》翻译完毕,这是除英译本之外世界上仅有的外文全译本。十年风雨、十载心血,方铸就了这部长达两万颂,译文达九万行,五千余页的巨著。《罗摩衍那》的翻译是中国翻译史上的一件大事,为中印的文化交流铸起了一座丰碑,季羡林因此被印度指定为印度和亚洲文学会分会主席,被印度文学院授予名誉院士,2008年印度更是首次将印度公民荣誉奖授予当时已97岁高龄的季羡林[2]101。季羡林在梵文翻译上的成就众所周知,而在吐火罗文的译述上也取得了惊人的成就。这种本已经失传的语言,仅凭着20世纪初在中国新疆发现的一些残卷而重新面世。季羡林在德国留学时曾经师从艾密尔西克对吐火罗文进行过学习与研究。1974年时,在新疆又出土了44页88面残卷,当时全世界只有不到二十个人懂这种语言,而整个中国只有季羡林懂这些文字,时年63岁的季羡林经过17年的研究,终于破译了全部残卷,并译著出《弥勒会见记》,那时候他已经是80岁高龄的老人了。《弥勒会见记》的译释,对佛教传入中国的经历,佛教在中亚的传播史等的研究都提供了新的依据。季羡林多年从事各种文字文学作品的研究与翻译,出版的译作将近四百万字。中国翻译协会2006年将首次颁发的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给予了季羡林,是对他为中国翻译事业所作贡献的一种肯定。

三、季羡林的翻译思想

季羡林一生所获荣誉与头衔非常多,但他自己乐于接受并承认的只有两个,一是教授,一是翻译家。很长一段时间内季羡林谢绝所有聘任,唯独在2004年欣然出任中国翻译协会名誉会长,其目的竟是为了便于为翻译工作提意见。季羡林认为,中国文化从未枯竭的原因是因为不停地有新思想注入,而最大的两次思想注入,一次是来自印度,一次是来自西方。这两次大注入依靠的都是翻译,因此翻译之为用大矣哉。季羡林与他在清华的恩师之一吴宓一样,赞同严复在翻译上提出的信、达、雅的标准。他认为信是忠于原著,达是忠于读者,雅则是对于文学语言的忠诚。即译者需要同时忠于作品、作者和语言。同时做到这三个字,就是上等,可以说是尽翻译之能事了。若是能信而达雅不足,则是中等,而不信不达不雅则为下等。他认为信是翻译的基础,如果不能做到忠实于原文,就不叫翻译。

直译是压倒一切的原则。这点在他翻译《罗摩衍那》这部印度原始的诗时表现得尤为明显。为了将原文的诗体译成中国的诗体,他决定采用顺口溜似的民歌体。同时将原文分两行写的32个章节的颂译成四行,每行的字数基本整齐,并且押大体上能够上口的韵,季羡林可谓用心良苦。译至第六篇《战斗篇》下半部时,季羡林更为严格地将每行定为七言绝句,间或也有五言,从而更接近于民歌体。除了译文更加简洁精练,保留了原文的节奏,尽可能地忠实于原文。季羡林在翻译中不但忠实保留了原诗的信息,还尽量押大致上口的韵,在忠实原著的前提下追求文体之雅[3]133。在音韵上以偶数行押韵,韵脚灵活,音韵协调上口,译文达到了信与美的效果。

季羡林的作品范文2

佛教东传中土近二千年,其间经历代高僧大德之弘扬,帝王将相、饱学之士之推崇,逐渐深入到中国社会各个思想层面,佛学哲理与儒道相融相契激荡出耀眼的思想火花。佛教的研究者代不乏人,鸠摩罗什一生翻译三藏经论74部、凡384卷,玄奘西行归国后将约一千三百三十卷经文译成汉文,功莫大焉。至隋、唐,佛教达到鼎盛,名僧辈出,并形成中国的宗派,即天台宗、三论宗、法相宗、律宗、禅宗、净土宗、华严宗、密宗。到唐末、五代时期,因统治者抑佛政策及战乱,佛教逐渐衰弱。尽管如此,佛教的影响并未稍减,自隋唐到宋明清,许多文人仍深受佛教思想的影响,如宋明时期的“二程”、朱熹、陆九渊、王守仁、李贽以及近代的龚自珍、魏源、康有为、谭嗣同、严复、梁启超、章太炎等,均能见出佛教文化在他们身上留下的烙印。可见,佛学思想在中国的传播一直没有间断,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下学界精通佛教文化者并不在少数,但能够同时对梵语、吠陀语、巴利语、吐火罗语做过深入研究者则堪称寥寥,而能够将上述领域都融会贯通者非季羡林莫属。季羡林毕业于清华大学,1935年到德国哥廷根大学留学,以梵文、巴利文、吐火罗文为对象开始了数十年的研究。季先生自己说,从那时起他就开始研究佛教文化。不过,与绝大多数学者不同的是,他的研究是从语言开始的,而这也造就了季羡林先生在佛教研究上的与众不同。由上海三联书店出版、荣宏君编注的《季羡林说佛遗稿汇编》一经面世,便获得了学界和书法界的好评。这本著作收录了三十余位高僧关于佛教的诗句或偈语。从前秦的道安开始至近代海灯法师止,这些高僧大德在中国佛教文化史上不可或缺,其珍贵的佛教思想历经二千年而熠熠生辉。书中所有佛教诗句和佛家偈语均由季羡林先生手书而成,尽管季先生并非专业的书法家,但作为一个学贯中西的大学者,其书法无疑也是弥足珍贵的。本书中所收录的季先生书迹,意态生动,体势兼具,遒媚不凡,有俊逸空灵之妙,虽与专业书法家相比亦毫不逊色。这些表现佛教经典语句的书法作品为我们揭开了一扇通往精深佛学世界的窗户。

本书首先对历代高僧进行追根溯源,以流畅生动的文字为我们勾画出高僧们学习佛经以及弘扬佛法的足迹,再对季先生所书偈语或话语录释义。作者并没有简单地描述高僧们的人生和弘扬佛法的历程,而是注重深入地揭示他们的思想,在解释偈语时作者采用了一种散文化的写作方式,在诠释诗句中所蕴含深邃思想的同时又带给读者阅读上的愉悦。

荣宏君在撰写这本专著之前,曾经多次拜访季羡林先生,就佛教文化做了长时间交谈,在撰写过程中又不辞辛劳多方寻找资料,几易其稿,终成此书。《季羡林说佛遗稿汇编》是他最新的研究成果,从中既可以看到他对于佛教文化的挚爱和理解,也能从中感受到他对季羡林先生的尊重和崇敬。在书中,季先生抄录偈语“门前自有千江月,室内却无一点尘”,可谓微言大义,恰可形容季羡林先生数十年如一日的学术研究心态—宁静而执著。

季羡林的作品范文3

“山月丹青·关山月诞辰100周年展”19日在岭南画派发祥地——东莞岭南美术馆开展。本次展览共展出关山月各个时期的50多件代表作,全面展示这位岭南画派艺术家的艺术魅力。

关山月是现代著名国画家、岭南画派代表人物。其早年拜师于“岭南画派”奠基人高剑父,不仅熟悉高氏所提出的“折衷中西,融汇古今”的绘画理念,而且在观念上强调反映现实人生和为大众服务的社会功能学说。

展览以关山月的艺术探索历程为主线,分三部分陈列关山月作品,辅以相关的手稿书信、书刊、剪报、相片等文献,力图通过实物、音乐、图像等多种手段呈现关山月的艺术心路历程。

■季羡林之子季承诉北大一案正式立案

近日,季羡林之子季承北京大学一案正式由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立案。在诉状中,季承要求北大立刻返还季羡林文物、字画577件,其中207幅是古字画。季承表示,自己和律师将这些物品做了初步估价,价值约在一亿左右。“我已经坚持了4年,这次不论官司打多久,我都会一直等下去。”

季承的律师卞宜民透露,法院已通知其相关案件材料,已由立案庭转到了审判庭。但是由于案件标的额较大,涉及的诉讼费数目也很大,季承方面已向法院申请了缓交诉讼费,法院已通知季承方面提交相关可以证明季承无力承担诉讼费的材料。

■故宫周一将闭馆半天

北京故宫博物院3月18日表示,从4月1日起,全年实行周一下午闭馆的措施。

据悉,自2013年淡季试行周一闭馆半天以来,故宫充分利用闭馆时间,及时有效地对古建筑、原状陈列、文物藏品、展览设施、基础设施、安防消防设备等进行检查、保养与维护,以及对一线员工进行培训,得到了社会公众的普遍理解。实践证明,周一下午闭馆的措施行之有效。有鉴于此,故宫博物院将从4月1日起,除法定节假日和暑期(每年7月1日至8月31日)外,全年实行周一下午闭馆的措施。

■吴冠中等名家作品限制出境

近日国家文物局颁布的《1949年后已故著名书画家作品限制出境鉴定标准(第二批)》明确将24位2001年以后逝世的著名书画家的作品列入文物出境限制范围。其中,吴冠中作品一律不准出境,关山月、陈逸飞作品原则上不准出境,代表作不准出境者则有刘旦宅、启功、张仃、程十发等21人。

■合肥汉墓群已发现160余处古墓

从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位于合肥市方兴大道附近的一处大型汉代墓葬群正在进行抢救性发掘,目前已发现160余处古墓,完成发掘130座,出土文物上千件。

“已挖掘的墓葬大部分是土坑墓,还有部分砖室墓。”现场负责人、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专家周崇文说,“清理出的随葬品中包括大量完整的陶器、青铜器等,还有部分玉器。近日出土的一枚两头都刻有人名的玉印章,还有一把比较完整的铜剑都比较珍贵。”

■宝鸡发现现存最早青铜护甲

日前,陕西考古学家通过对去年意外发现的宝鸡石鼓山墓地出土文物的清理和研究,发现了现存时代最早的青铜护甲(距今约3000年)。

主持宝鸡石鼓山墓地考古发掘的刘军社说,经室内清理和保护后,发现一件残长29厘米的铜甲,整体呈卷筒状,犹如人的腿部形状,应是包裹腿部的护甲。除了护腿甲衣保存较好外,另两件弧形薄片状的护甲保存情况较差。

■300多件古埃及文物亮相深圳

季羡林的作品范文4

人这辈子最痛苦的事情是什么你知道不?就是人死了,钱没花了!

如今再看小沈阳这句话,还真是至理名言。不信你问问侯耀文、迈克尔・杰克逊或者季羡林先生。先后辞世的这3位中外文艺工作者生前八竿子打不着,死后终于有了共同语言――回头下望人寰处,但见亲朋抢遗物。3位老师生前寂寞不寂寞咱不知道,反正现在家里都热闹着呢,一派“分田分地真忙”的大好景象。有的是斯文了一辈子,尸骨未寒有人就在葬礼上迫不及待地搞事,把本该悲痛肃穆的场合弄得鸡飞狗跳,斯文扫地。有的恰恰相反,尸骨已寒还没能够下葬,而且看目前的情况,入土为安遥遥无期,看来死者还得再挺一阵子。这些经常在电视台“情感纪实节目”中看到的俗套故事,在故去的名人身上一再上演。

怨谁呢?都是遗产惹的祸!

据媒体报道,季羡林先生的遗产包括他收藏的齐白石字画,珍藏版古籍、古墨、田黄、名人信札,先生朋友赠送的字画、艺术品以及数以百万计的稿费等。据说,季羡林先生收藏的齐白石作品多且精,有些是完全超出常人想像的。比如,他藏有齐白石的整开巨幅豹子。偶一挂出,精彩流淌,满屋生辉,观者无不目瞪口呆,不敢发一词。

相声名家侯耀文的家产据称也有千万之巨。他的徒弟郭德纲就在博客中质问:“师父的万贯家财哪去了?那些珠宝名表田黄石羊脂玉哪去了?那些饰品家具字画藏品哪去了?”

一向挥金如土的杰克逊最近10多年陷入财务危机,生前负债约5亿美元。尽管如此,他死后仍遗留了巨额遗产,估计将逾12亿美元,加上歌迷抢购他的唱片及纪念品,均令他的遗产仍会有逾亿元增长,甚至有人说迈克尔死后的身价反较生前更高。

除了前面提到的3位,最近还有一宗遗产纠纷很引人关注:海峡彼岸的商业巨子王永庆去年10月去世,围绕3300亿台币遗产的一场豪门家族争战,在王永庆去世半年后骤然激化。王永庆长子王文洋在美国当地法院要求法官公布王永庆遗产总额,并指定他担任遗产管理人。

看看,这就是“钱没花了”的害处。死者无罪,怀璧其罪。数额巨大的遗产,不惹出麻烦才怪。

学者们忙着缅怀季老留下的学术遗产和精神遗产,有的人则对这些不感兴趣,他们紧盯着的,是物质遗产。如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跟大熊猫一样罕见,“非精神文化遗产传承人”却从来都不缺。这几天,一句“贾君鹏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成了网络流行语,还被很多专家研究出了社会学意义。其实,贾君鹏之所以迟迟不露面,是因为“回家吃饭”太没有诱惑力了,如果改成“回家争遗产”,无数个贾君鹏马上会站出来。

有遗产还不是最要命的,最怕的是有遗产,无遗嘱。在这一点上,季老和侯耀文犯了共同的错误。

季羡林的作品范文5

显而易见,时下浅阅读变得很时髦,追求轻松、享受的浅阅读本无可厚非,但是,阅读是人提升自我的方式,是一种长久的学习,而不仅仅是为了娱乐和放松。一个学生,一个对自己负责的人,更需懂得如何深入阅读、如何研习经典。

一味地浅阅读,我们就不会有深厚的积淀和底蕴。一代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一生安安静静地阅读、写作、研究,青灯黄卷,他何曾轻松?他几时轻松?一部几十万字的文献他翻阅数十遍,才有了那些著作,那些成果。我们读季老的散文,虽少有华丽的词藻,却散发出一种独特的幽香,这香气,便是文化,便是经典酝酿出的馥郁的芬芳。浅阅读虽然可能令我们见多识广,但给不了我们文化的气质与底蕴。

一味地浅阅读,我们就不会有对天地人生的深刻感悟。苏子曰:“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雄厚的积累绝不是只有广度,更应该有深度。苏轼“尝读 《汉书》 矣,盖数过而始尽之”。他注重反复品读与思考,“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正是没有浅尝辄止,苏轼才成了名垂千古的大文学家。

诚然,浅阅读的确能让我们轻松地了解很多知识,但文化的经典与精髓更需要深入地阅读与研究,这样才能传承好祖先留给我们的财富,文化的长河才能够生生不息地流淌。

几千年前,孔子读 《易》,韦编三绝。而今,我们早已不再用竹简,取而代之的是纸质书、电子书。当我们的阅读方式更多元化的时候,我们更应当保留孔子那种研究的态度,不断感悟出更有价值的东西。

有目的、有重点地深入研究,而不是浅尝辄止的阅读态度,是一个民族对待文化的优秀品质。就如唐有诗,宋有词,元有曲,我们只有认真地对待经典,并深入阅读,切身体会,才不会愧对诗、词、曲那样的经典;也只有深入阅读,提升自己的文化品位,才有可能创作出优秀的作品。

整体评价:

季羡林的作品范文6

但是,总有那么一些人,甘愿沉淀在时代潮流的底层,任凭巨浪滔天,也不愿成为浪尖上的泡沫。他们有种甘愿成为“异类”的情怀,在行为高调的人群中显得格格不入。他们退守于仅仅属于自己的一隅,在心墙外筑上一圈藩篱,守护一方宁静的心田。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中国人欣喜了,沸腾了,疯狂了——这是何等的大事、喜事啊!诺贝尔文学奖啊!从它诞生之日起就没有光临过中国,而今却终于成为中国人的囊中之物,这是一件多么具有历史意义的事件!记者的闪光灯将原本憨厚淳朴的莫言包装成了一尊金光闪闪的雕像,进而捧上神坛。而莫言却有点儿“不识抬举”,嚷嚷着要回到书桌前,用新作回报读者,回归最初的自我。于是,人们一方面对莫言的低调赞不绝口,另一方面又压抑不住内心的高调冲动,对莫言赋予更加华丽的赞美。

就在人们用高调的宣传来表达对低调的赞美时,莫言默默地回到了故乡,用一个作家犀利的眼光冷静地观照着眼前的喧嚣世界,他渴望在平淡与宁静中创作出更多的作品,在文学史上真正留下属于自己的一笔。

细细想来,中华五千年历史中,这样笔耕不辍的作家、学者数不胜数——钱钟书面对热情的读者以“下蛋的母鸡”自比,躲开追捧者;季羡林对于“国宝”“学界泰斗”的称呼一笑置之,潜心钻研学问……就是这样的淡泊与宁静,造就出了一个个文学巨匠?

当有些作家专注于在闪光灯前精心地“秀”着自己的姿容和言语的时候,他的心早已被名利所束缚。他们注定被高调所困,很难展翅高飞了。

其实,高调和低调的表达只是一念之差,面对这样的选项,不妨选择用低姿态来成就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