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降血脂药物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降血脂药物范文1
[关键词] 降糖药;降血脂药;2型糖尿病;疗效
[中图分类号] R58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6)11(b)-0027-02
糖尿病是一种多病因引起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障碍性慢性疾病,糖尿病患者中多数为2型糖尿病,占糖尿病患者的90%以上,病因主要因机体内胰岛素抵抗和抗胰岛β细胞功能减弱导致胰岛素缺乏,从而无法控制体内血糖水平[1]。糖尿病人最常见的脂质代谢障碍是甘油三酯的升高和高密度脂蛋白(HDL-C)的下降。临床上治疗糖尿病不仅要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另外控制患者的高血脂水平,也是不容忽视的,控制达到一定效果可延缓或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以此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2]。该次研究旨在探讨降糖类药物联降血脂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该院治疗的80例2型糖尿病患者,所有患者经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测定均符合2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3]。所选患者中已排除1型糖尿病患者、严重心力衰竭患者、心肺功能严重不全患者、对该次研究所选药物过敏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0例,男23例,女17例,年龄38~68岁,平均年龄(55.3±3.3)岁,病程1~6年,平均病程(3.6±1.2)年;观察组40例,男22例,女18例,年龄35~69岁,平均年龄(54.3±3.5)岁,病程1~7年,平均病程(3.5±1.6)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别(P>0.05),组间可进行比较。所有患者均同意参与该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降糖药治疗,该次研究所选药物为吡格列酮(批准文号: 国药准字H20051164),患者初始用药剂量为15 mg/d,1次/d。可根据患者血糖水平对用药剂量进行适当调整,每天用药最大剂量不得超过45 mg。观察组采用降糖类药物联合降血脂类药物治疗。所选降糖类药物与对照组相同,降血脂类药物选择辛伐他汀(立普妥,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51408),立普妥初始用药剂量为20 mg/d,1次/d,可根据患者血脂水平对用药剂量进行适当调整,但最大用药剂量不得超过80 mg/d。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医护人员对患者饮食、生活方式等进行调节。两组患者均接受3个月的治疗。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和血脂水平。血糖指标包括糖化血红蛋白(HbAlc)、餐后2 h血糖(P2hBG)、空腹血糖(FPG);血脂指标主要包括总胆固醇(CHO)、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脂和血糖均采用日本东芝全自动化分析仪进行测定。
1.4 统计方法
使用统计软件SPSS 17.0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行χ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各指标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HbA1c、P2hBG、FB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各项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各项指标水平比较
治疗前,对照组CHO、TG、LDL-C三项指标分别为(4.78±1.11)mmol/L、(2.46±0.84)mmol/L、(2.91±0.67)mmol/L,观察组三项指标分别为(4.82±1.31)mmol/L、(2.51±0.77)mmol/L、(2.87±0.66)mmol/L;治疗后,对照组CHO、TG、LDL-C三项指标分别为(4.35±1.52)mmol/L、(2.23±0.61)mmol/L、(2.26±0.48)mmol/L,观察组三项指标分别为(3.41±1.15)mmol/L、(1.82±0.63)mmol/L、(1.63±0.52)mmol/L。治疗前两组血脂各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脂各项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2型糖尿病是临床中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疾病,因遗传因素、微生物感染、精神因素、免疫功能等原因对患者造成影响,从而发生胰岛素功能减退、胰岛素抵抗等,从而会引发糖、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2型糖尿病是糖尿病中最常见的类型。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产生胰岛素的能力并未完全丧失,但患者仍需补充胰岛素。2型糖尿病的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遗传因素是一方面重要因素,2型糖尿病患者一般都具有较为明显的家族史[4]。另外环境因素也是一方面重要的影响因素,患者肥胖、长期高热量饮食、体力活动不足等均是重要的环境因素。此外,年龄和种族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2型糖尿病的发生。
目前,糖尿病的治疗主要是对患者的血糖水平进行有效控制, 2型糖尿病的治疗除需控制血糖外,还需控制好血脂水平,患者血脂紊乱容易导致心血管疾病发生,患者糖尿病症状也难得到有效改善,良好的血糖控制水平可有效减少2型糖尿病并发心血管并发症的几率。该次研究所选取的药物是吡格列酮和立普妥,吡格列酮是噻唑烷二酮类降糖药,其具有的显著作用是提高胰岛素的活性,对胰岛素抵抗患者具有良好的疗效,另外吡格列酮可使胰岛素对细胞的敏感性显著增加,胰岛素对葡萄糖作用的活性也可得到有效提高[5]。吡格列酮可有效减少肝糖生成葡萄糖的途径,肝脏对胰岛素的抵抗作用可得到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得到有效控制可有效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几率。临床上降脂多采用他汀类药物,他汀类药可以通过竞争性抑制内源性胆固醇合成限速酶还原酶,有效阻断细胞内羟甲戊酸代谢途径,细胞内胆固醇合成可有效减少,血清胆固醇也可得到有效清除,胆固醇水平会得到显著降低。他汀类药物还具有抑制肝脏合成载脂蛋白B-100的作用,能有效减少富含甘油三酯AV的分泌和合成。立普妥是一种新型的降脂类药物,其可有效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胆固醇的水平,使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得到有效改善,炎症反应可得到有效控制,抗血栓形成作用也更为显著[6]。这两种药物作用机制有所差别,吡格列酮的主要作用机制是特异性激活过氧化酶小体生长因子活化受体PPDR-γ,对葡萄糖与脂类代谢的胰岛素的相关基因表达进行调节。立普妥的主要作用机制则为抑制HMG-CoA还原酶活性,减少胆固醇在肝脏的生物合成,两种药物同时使用可发挥出良好的协同作用,治疗糖尿病效果更为显著。该次研究中,对照组单纯使用吡格列酮治疗,观察组则使用吡格列酮联合立普妥治疗,治疗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HbA1c、P2hBG、FBG、CHO、TG、LDL-C各项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降糖类药物联合降血脂药物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显著,患者血糖和血脂水平可得到有效改善,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李露露, 张敏丽, 张大庆.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中联合降脂的效果[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13, 42(11):985-988.
[2] 何飞. 贝特类降脂药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降脂作用及脑血管病变的影响[J]. 中国医药指南, 2012,10(29):157-158.
[3] 吴剑利, 王俊.瑞舒伐他汀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降脂疗效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 2014, 52(6):63-65.
[4] 麻丽军.贝特类降脂药对2型糖尿病患者脑血管发生病变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3,22(31):3453-3455.
[5] 蔡辉祥. 两种联合用药方案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分析[J]. 糖尿病新世界, 2015(5):30.
降血脂药物范文2
在生活中,像老王这样因服用降压药而导致血脂异常的患者确实不少。近年来,治疗高血压病的药物层出不穷,患者在医师指导下合理控制饮食,科学服用药物,血压整体控制得比较好。然而,许多高血压患者在使用药物治疗过程中却出现血脂水平异常的现象。由于血脂增高,血液黏度增高,容易发生血管栓塞,有可能引起缺血性心脏病和缺血性脑中风,因此在选择降压药时要认真考虑其对血脂的影响。目前临床发现的影响血脂代谢的药物主要有以下几类。
利尿药
本类药物可升高血浆总胆固醇和三酰甘油水平。随着剂量的增加,血浆总胆固醇升高的程度则较大,血浆低密度脂蛋白的浓度也随着增加。本类药物对升高高密度脂蛋白的作用和对三酰甘油水平的影响男性较女性明显。在各种利尿药中,以噻嗪类升高胆固醇的作用最明显。此类药物目前主张以小剂量为宜,并且与保钾利尿药特别是其他一线降压药合用更为合适,现在的复方制剂如氯沙坦-氢氯噻嗪、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在临床上使用较多,也较安全。
β-受体阻滞药
本类药物如普萘洛尔(心得安)、阿替洛尔(氨酰心安)等对血浆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一般无明显影响,而可使血浆三酰甘油水平升高,使血浆高密度脂蛋白水平降低,但使用缓控释制剂时发生较少。
α-受体阻滞药
本类药物如哌唑嗪、特拉唑嗪等可降低血浆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同时还可降低血浆三酰甘油水平和高密度脂蛋白。对于血浆中低密度脂蛋白水平的降低作用,哌唑嗪较其他α-受体阻滞药更为显著。
中枢感神经抑制药
本类药物如可乐定、甲基多巴等可降低胆固醇水平,但同时也使高密度脂蛋白水平轻微地下降。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
本类药物如卡托普利、洛沙坦等可使糖尿病患者的血浆胆固醇水平降低,也可使血浆三酰甘油水平下降,尤其是对于基础血浆三酰甘油水平较高者更是如此。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的降三酰甘油作用对老年人较弱。
钙离子拮抗药
本类药物如硝苯地平有较好的降压和扩张血管作用,但服用此药后,血液中的三酰甘油和胆固醇浓度会显著上升。
其他
复方降压片可使血压缓慢下降,但三酰甘油和胆固醇水平却明显增高,因此可使患者更易动脉硬化。比如老王就是使用本品导致血脂异常。
降血脂药物范文3
关键词:护理;药物中毒;血浆置换
血浆置换是治疗胰腺癌,结肠癌,高粘滞综合征,药物中毒,糖尿病,肝昏迷,血友病,急性多发性神经根炎,系统性红斑狼疮,重症肌无力,肾脏疾病和其他几百种疾病的治疗方法[1]。现在,血浆置换是广泛应用于神经系统疾病,药物中毒等疾病,我将22例药物中毒患者采取血浆置换治疗护理进行总结,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22例药物中毒患者进行血浆置换,其中6例男患者, 16例女患者,年龄19~70岁,平均年龄38岁,血浆置换时间是34h。14例患者安眠药中毒,8例患者灭鼠药中毒。传统的方法如输液、保护胃粘膜,洗胃,呕吐等支持疗法和对症治疗和护理。入院的患者在2h内给予血浆置换治疗。药物中毒患者临床症状为昏迷,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压眶反射、对光反射均迟钝,血压平均90/60mmHg。
1.2方法 所有药物中毒患者床旁血液滤过器静脉血浆置换治疗,用血浆置换液在对侧上肢建立静脉通道,新鲜冰冻血浆2000ml作为置换液使用。
2 结果
6例药物中毒患者血浆置换治疗结束时是有意识的,16例药物中毒患者在血浆置换治疗结束10h的意识恢复,所有药物中毒患者均治愈,平均住院时间4d。
3 护理
3.1药物中毒患者仰卧位,由医护人员护理药物中毒患者肢体,注意保温。对上肢和下肢的最佳血管安排置换液静脉通路和血管通路,充分消除更换有毒素的血浆。维持血管通路流量是血浆置换治疗的关键,患者肢体的护理,防止管道弯曲或脱落而影响治疗引起骚动[2]。
3.2无菌操作严格 每1条输液管,要紧密连接血浆分离器,不要进入空气。掌握技巧,选择粗血管,争取1次成功穿刺。血管通道的建立穿刺成功后,连接血管路,与血浆交换打开流泵。
3.3血浆过滤血浆量的输入和调整速度要根据血压的变化 血压的变化注意观察,每30min血压测量,随时可监测血压的变化,测量和记录下来。病情平稳,血压稳定,过滤血浆量和输入新鲜血浆量可以相等;降低血压,降低血浆过滤体积,促进新鲜血浆量输入,使血压上升,注意调整出入量。
3.4注意是否血液过滤膜破裂,在血浆置换过程中观察到破膜时,为了避免血液污染,不应该回血,把血滤器破膜换掉。如果发现血液过滤器有黑暗的血液应立即查找原因,对出血原因分析纠正。可能的话,适当增加血流速度,调整抗凝剂的剂量[3]。
3.5密切观察药物中毒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及药物中毒患者的意识,做好变化的记录,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给予药物中毒患者连续心电监护、血氧监护,给予氧气吸入。观察药物中毒患者的变化,如果饮食轨道反射恢复的患者中发现,呼唤有反应,意识清醒,注意保护患肢静脉管,以避免发生脱管和意想不到的情况。
3.6观察低钙血症和过敏性反应的不良反应 常规静脉注射地塞米松5mg治疗,20mg苯海拉明肌肉注射或异丙嗪25mg肌肉注射。观察患者是否有发热,荨麻疹,皮肤瘙痒等表现。8例药物中毒患者低钙血症表现,静脉注射10%葡萄糖酸钙10ml后症状消失。
4 体会
在治疗前接受了洗胃血浆置换治疗的,可能残留的洗胃液;胃管刺激咽喉。可引起恶心和呕吐。因此,血浆置换护理确保患者仰卧,头偏向一侧,患者口腔异物及时清除,防止误吸。谵妄患者,但仍有体力活动,甚至不安。床上跌落,弯管和脱落会影响治愈过程。所以对血浆置换前护理应用约束固定四肢,手部护理。本组2例发生过敏反应。过敏反应的发生,更重要的是。药物中毒患者是否有寒战、发烧等过敏症状,护士应该密切观察到,在护理过程中,一旦发现,及时治疗。低血压。本组4例药物中毒患者。大多发生血浆置换1h内。血浆置换在体外血铅,可引起血流动力学障碍;过滤等离子体速度太快,血浆置换可引起血压下降。护士监测和维持药物中毒患者血压变化,记录血浆置换过程。在第1次输入新鲜血浆置换过程中置换10min,注意控制滤波器的输入速度。低钙血症8例,新鲜冰冻血浆含有枸橼酸盐,进入人体后可引起血钙降低。应准备好急救医学的替代过程,然后观察低钙血症表现。一旦发现立即抢救[4]。穿刺部位血肿。本组未发现。我们的经验是要杜绝同一部位反复穿刺,尽量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并适当延长局部压迫时间。感染。本组未发现。我们的经验是,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采用一次性管道,透析室内紫外线消毒1~2h/d。
5 小结
血浆置换是药物中毒患者治疗的重要手段,治疗效果明显,不良反应少,造成药物中毒少,缩短疗程。在血浆置换治疗,护士是主要的技术操作者,血浆置换技术的严格控制,医护密切配合,密切观察病情,是保证血浆置换术成功。
参考文献:
[1]MacLellan SJ,MacKay HJ,Ringash J.Laparoscopic gastrectomy for patientswith advanced gastric cancer produces oncologic outcomes similarto those for open resection[J].Surg Endose,2012,26(7):1813-1821.
[2]黎磊石,季大玺.连续性血液净化[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318.
降血脂药物范文4
【关键词】 高血压;降压药物;联合使用;临床观察
作者单位:456250河南浚县人民医院心内科
高血压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虽然高血压的诊治已有巨大进展,但患病率仍在增加,患者数量大,而控制率仍极低。如何改进治疗是近年倍受关注的问题,与单用药比较,联合用药在理论上具有许多优点,笔者对171例患者采用常用药物小剂量联合治疗高血压,在临床上取得较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171例患者均为本科2003年8月至2007年8月门诊高血压病患者。其中男97例,女74例;年龄(58.6±7.9)岁;BMI (24.5±3.2) kg/m2;病程( 9.2±8.8) 年;吸烟 21.8%。所有患者经不同日测定坐位右上臂血压≥140/90 mm Hg,
1.2 治疗方法 采用卡托普利+尼群地平治疗。初始给卡托普利12.5 mg及尼群地平5 mg, 2次/d,无不良反应可分别给12.5~25 mg及5~10 mg,2次/d。平均剂量卡托普利45 mg+尼群地平18 mg。经1个月治疗血压仍≥180/105 mm Hg者,加用双氢克尿塞12.5~25 mg/d。观察血压下降幅度、稳定性、心率变化,开始每周1~2次,1个月后2~4周随访1次。随访6个月,观察疗效。
2 结果
治疗1个月后血压
3 讨论
近年来,脑卒中、冠心病、心力衰竭与肾功不全明显增加,其中重要原因之一是高血压控制不理想。一般单一药物治疗仅能控制40%~60%的血压,重度高血压效果常更差;效果不好增加剂量时,疗效增加不多,而毒副作用可能呈对数级增加[1] 。采用药物小剂量联合使用,可以使作用机制不同的药物降压作用迭加,小剂量联合可减少单一药物不良作用,药物可互相限制并用药物的代偿机制使患者多种危险因素或并存病得到最佳控制[2]。卡托普利和尼群地平是两种临床上常用的降压药,药物疗效肯定而价廉。笔者采用两种药物联合治疗高血压取得了临床满意的效果。本研究资料显示,联合用药能在1周左右即明显降压,且稳定维持至6个月无回升现象,平均降压幅度SBP约30~36 mm Hg,DBP约14~15 mm Hg。本组血压控制率达70.6%,与文献报道钙拮抗剂加ACEI控制率69.2%十分类似[3]。联合用药无效者需加用双氢克尿噻控制血压,且血压控制质量更佳。
联合用药尽管有很多优点,但它有可能增加不良反应,费用相对更高,一些药物并用可能有不良反应,因而应有一定指针,而非无选择的普遍应用,尤其是对轻中度高血压患者。笔者认为以下情况可优先考虑采用:①重度高血压或有明显靶器官改变,需尽快有效控制血压;②病史中对多种药物有耐受现象;③需药物治疗,而由于多种原因,不能经常观察或无法坚持每日频繁用药者;④某些药物需大剂量才能控制血压,而患者无法耐受时。小剂量联合用药可有效降压,提高控制质量,增大降压幅度,减轻机体反调节,减少利尿剂使用,心率更稳定,不良反应程度减轻或频率减少,更全面改善生活质量,提高依从性,是一种很好的治疗方法。虽然联合用药具有多种优点,但必需强调剂量应更小,否则疗效增加的代价将是更高的不良反应[4]。
参考文献
[1] Opie LH, Messerli FH. Combination drug therapy for hypertension. 1th ed. New York:Author′s Publishing House, 1997,17:311-323.
[2] Moser M, Prisant LM. Low-dose combinaed therapy in hypertension. Am Fam Physician,1997,56:1275-1276.
降血脂药物范文5
【关键词】 气相色谱法;血浆监测;卵磷脂络合碘;生物等效性
DOI:10.14163/ki.11-5547/r.2015.17.091
由于含有碘元素的药物性质比较特殊, 人们通常会使用电化学法、动力学光谱法等手段检测含碘药物中, 碘元素的浓度。不过, 截止到目前为止, 有关人血浆中卵磷脂络合碘浓度测定的课题报道仍然十分少见[1]。为此, 本文采用GC法, 通过对人血浆中卵磷脂络合碘的定量分析, 对卵磷脂络合碘的生物等效性进行研究, 为进一步临床研究奠定良好基石。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本次试验经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伦理委员会批准后, 正式启动。在所有志愿者中, 选取6例健康男性受试者, 全体受试者均知晓本次实验详情, 签署知情同意书后正式参与本次研究。6例健康男性受试者年龄23~31岁, 平均年龄(27.0±5.8)岁;体重63~74 kg, 平均体重(68.5±5.2)kg;身高175~184 cm, 平均身高(179.5±4.5)cm。全体受试者经体检, 未发现血常规、尿常规、心电图、肝、肾功能异常。经询问调查, 所有受试者均无烟酒嗜好, 参与实验前4周内未服用任何药物。
1. 2 方法 使用双制剂双周期随机交叉试验, 将6例健康男性以自身为对照, 随机交叉, 分别服用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全体受试者在正式参与研究前1 d, 饮食以清淡、易消化食物为主, 晚上8:30以后禁止进食。研究开始当日, 所有受试者晨起在空腹状态下服用药物, 服用药物为卵磷脂络合碘受试剂或参比制剂各8片(粒)[含碘100 μg/片(粒)]。服药后5 h内不可进食, 5 h后可食用无碘、低碘一类的食物。实验过程中, 医护人员应密切关注患者生命体征, 做好充分的抢救工作, 以便不时之需。
血药浓度测定:精取空白血浆0.45 ml, 加入碘化钾系列标准溶液0.05 ml, 制成浓度为0.04、0.12以及0.2 μg/ml的质量控制样品。精取血样0.05 ml并加入0.45 ml空白血浆。兑入5 ml蒸馏水均匀搅拌后加入2.5 mol/L硫酸0.1 ml。摇匀后加入0.2 ml浓度为0.5 g/L的硫代硫酸钠, 摇匀后加入0.5 ml丁酮, 混合均匀后加入1 ml浓度为0.5 g/L重铬酸钾, 混合均匀后静置。10 min后加入1 ml环己烷, 反复摇匀后静置, 待混合液分层后取上清液1 μl进样分析。各浓度至少进行6样本分析, 连续测定3 d, 并结合当日标准曲线, 计算质量控制样品的测的浓度。
色谱条件:毛细管色谱柱OV-1701(50 m×0.53 mm);气化室温度:250℃;柱温:110℃;检测器温度:280℃;载气:高纯氮气;进样量:1 μl;载气流速:10 ml/min。
1. 3 观察指标 将受试者服用受试制剂以及参比制剂后, 不同时间段血浆中卵磷脂络合碘浓度检测结果, 录入计算机内。利用梯形法计算AUCO-t值以及AUCO-∞值。结合受试剂与参比制剂中卵磷脂络合碘的AUCO-t值, 计算相对的生物利用度。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6例健康男性受试者通过随机交叉法, 分别口服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后, 血浆内卵磷脂络合碘的Tmax分别为(1.053±0.21)h和(1.053±0.21)h;Cmax分别为(2.84±0.85) μg/ml
和(2.67±0.96) μg/ml。患者口服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后, AUCO-t分别为(19.54±6.32)(μg・h)/ml和(18.54±4.87)(μg・h)/ml;AUCO-∞值分别为(46.54±18.31)(μg・h)/ml和(50.52±23.18)(μg・h)/ml。使用AUCO-t进行计算, 卵磷脂络合碘胶囊的相对生物利用率93.4%~120.0%;使用AUCO-∞进行计算, 卵磷脂络合碘胶囊的相对生物利用率59.9%~134.7%。6例受试者口服受试制剂后各时间段血浆样品监测结果显示, 服药后, 第1位受试者0~2 h内血浆样品检测结果依次为:ND、0.93 μg/ml、1.61 μg/ml、
0.86 μg/ml、0.71 μg/ml;第2位受试者:ND、1.79 μg/ml、2.33 μg/ml、1.87 μg/ml、1.27 μg/ml;第3位受试者:0.6 μg/ml、2.29 μg/ml、2.56 μg/ml、3.76 μg/ml、2.34 μg/ml;第4位受试者:0.8 μg/ml、1.27 μg/ml、1.70 μg/ml、1.20 μg/ml、0.99 μg/ml;第5位受试者:ND、1.46 μg/ml、1.62 μg/ml、1.40 μg/ml、1.44 μg/ml;第6位受试者:0.64 μg/ml、1.86 μg/ml、3.71 μg/ml、1.86 μg/ml、0.99 μg/ml。
6例受试者口服参比制剂后各时间段血浆样品监测结果显示, 服药后, 第1位受试者0~2 h内血浆样品检测结果依次为:ND、0.73 μg/ml、1.60 μg/ml、0.82 μg/ml、0.82 μg/ml;第2位受试者:ND、1.45 μg/ml、1.79 μg/ml、1.24 μg/ml、1.12 μg/ml;第3位受试者:0.73 μg/ml、2.01 μg/ml、2.68 μg/ml、3.62 μg/ml、2.02 μg/ml;第4位受试者:0.81 μg/ml、1.27 μg/ml、1.70 μg/ml、1.20 μg/ml、0.99 μg/ml;第5位受试者:ND、1.92 μg/ml、2.25 μg/ml、1.51 μg/ml、1.56 μg/ml;第6位受试者:0.72 μg/ml、0.72 μg/ml、2.75 μg/ml、1.07 μg/ml、1.06 μg/ml。
3 讨论
卵磷脂络合碘药物经口服, 会经消化道分解并被血液吸收。多数卵磷脂络合碘药物经消化道分解后, 都是以无机碘的形式存在的, 并由机体运送至甲状腺, 参与到甲状腺素的合成与释放过程。多余的碘则以无机碘的形式, 经排泄物排出体外。目前, 研究人员多使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以及滴定法, 测定碘制剂的含量, 考虑到这些检测方式均容易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所以检测准确度还有待考究。而GC测定法的出现, 则有效解决了这一问题。相较于其他检测方法, GC检测法操作便捷, 对实验环境无过多要求, 同时样品耗损量少, 微量检测准确率高, 具备于临床推广应用的意义与价值[2]。
另外, 在本组研究中, 结合AUCO-∞以及峰深度Cmax值, 发现使用AUCO-t进行计算, 卵磷脂络合碘胶囊的相对生物利用率93.4%~120.0%;使用AUCO-∞进行计算, 卵磷脂络合碘胶囊的相对生物利用率59.9%~134.7%。故推断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生物等效性, 该研究结果与朱余兵等[3]报道内容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 GC法适用于测定人血浆中卵磷脂络合碘药物浓度, 参比制剂与受试制剂存在生物等效性。
参考文献
[1] 王晓琳, 张丽娜, 杜爱华, 等.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人血浆中格列喹酮及其2种片剂的生物等效性研究.药物分析杂志, 2013, 15(2):250-254.
[2] 张丹, 何杰, 杨漫, 等. LC-MS/MS法测定人血浆氯雷他定浓度及生物等效性研究.中国新药杂志, 2013, 13(8):1560-1565.
降血脂药物范文6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利钠肽,脑;冠状血管造影;支架
effects of drugeluting stents on 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 in patients with stable coronary artery diseaseyin zhaofang,fang weiyi,ren yirong,xu zuojun,shi chunzhi,gu aichun,xie yushui,huang zhenhua,yan yuqin,wu shiyaodepartment of cardiology, 9th people′s hospital affiliated to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shanghai,200011,chinaabstract:objective:to observe the changes of bnp levels after drug-eluting stent (des)implantation and to explore the prognostic effect of bnp levels on cardiovascular events in patients with stable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cad).methods:between 2007 and 2009, a cohort study involving 88 patients with stable cad in our hospital was conducted. all patients were proved by coronary angiography (cag). after des implantation, cag and bnp of 29 patients with stable cad were measured again. patients were followed-up one year.results:in higher gensini (cag)scores group(44 cases),the bnp levels increased than that of lower gensini scores group(44 cases),p=0.046.after pci, bnp levels of 29 patients decreased[(230.43±48.81) pg/ml vs.(149.33±17.49)pg/ml,p=0.0382].after 10.5 months follow-up, patients with higher baseline bnp levels associated with significantly increase of death, nonfatal acs, repeated pci and rehospitalization (p=0.001).conclusion:results confirms high bnp levels are associated with severity of myocardial ischemia and predict more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 in patients with stable cad after drug-eluting stent implantation.
key words:coronary artery disease;natriuretic peptide, brain;coronary angiography;stent
目前还缺少稳定型冠心病(cad)患者在药物洗脱支架(des)植入后b型利钠肽(bnp)变化对预后影响的长期前瞻性研究。本研究在过去研究[1]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样本,探讨血浆bnp水平与稳定cad冠脉病变范围和严重程度的关系;观察des植入后bnp浓度的变化;探讨基线bnp水平分层与心血管事件的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90例对象选自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心脏科病房2007年8月至2008年12月患者,随访一年。其中2例无法联系,最后有效分析病例86例。稳定型cad患者88例,均经冠脉造影证实,其中慢性稳定性心绞痛44例,陈旧性心肌梗塞25例, pci术后15例,冠脉搭桥术后3例,pci合并旁路移植术1例。男59例,女29例,年龄45~92,平均(69.2±1.2)岁;合并糖尿病26例(30%),高血压65例(74%),高脂血症26例(30%),吸烟史27例(31%)。左室射血分数(lvef)0.27~0.69,平均(0.57±0.01)%。合并用药:阿司匹林83%,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rb)80%,他汀类78%,β受体阻滞剂42%。除外贫血、肿瘤(预期寿命较短)、心肌病、甲状腺机能亢进、急性病毒性心肌炎、严重的肝肾功能不全、感染等。研究个体之间不重复,并且无亲缘关系。冠脉造影、pci及采血前获取知情同意。
冠脉造影和pci资料:88例稳定型冠心病,38例合并有前降支近段病变,62例患者支架植入(完全血管化8例,部分血管化54例),共植入90枚支架(平均1.45枚/例),支架总长度2349mm(平均38mm/例),其中des 60例,西莫罗司涂层支架58例(86枚),紫杉醇2例(2枚),金属裸支架2例(2枚)。2例仅行ptca(冠脉严重钙化支架未能通过)。24例因为患者本人拒绝、病变更适合冠脉搭桥或者医生认为应该先接受药物优化治疗等而未行pci。即刻pci均成功。发生较严重并发症3例(1例冠脉穿孔,球囊低压封堵后好转;1例pci过程中发生血栓,应用替罗非班好转;1例改用股动脉进行pci,术后发生大血肿和假性动脉瘤,血管外科手术治疗后好转)。
随访:接受复查冠脉造影和bnp检测29例,均为西莫罗司涂层支架植入患者。男23例,女6例,两次冠脉造影平均间隔时间(即两次取样间隔)24~413,平均(262.68±24.14)d。4例造影发现再狭窄(其中有2例因心绞痛复发再次就诊并再次行pci,另外2例继续临床随访)。17例(59%)药物洗脱支架植入前合并前降支近段病变。15例植入2枚以上支架,14例植入1枚支架。到随访时,29例(100%)均应用阿司匹林和波立维,应用acei 23例(79%),他汀类28例(96%)。
1.2 方法
1.2.1 血浆bnp检测:血浆制备同以前研究[1]。造影前,卧位,在穿刺桡动脉对侧的前臂贵要静脉前采取静脉血2ml,用乙二胺四乙酸(edta)抗凝,如贵要静脉不成功,则从正中静脉采血。所有血样的留取均在肝素化前完成。3000转/min离心,转移上层血浆,-20℃保存备用。血浆转移过程及保存均为塑料管。检测前-20℃冰箱取出血浆样本,室温冻融;由非检验人员独立编号;标本混排,由独立检测人员完成实验室测定。微粒子酶免分析法在abott axsym仪(雅培,化学发光检测系统)上自动完成测定bnp浓度。
1.2.2 冠状动脉病变支数表示冠状动脉病变范围:judkins法冠脉造影结果采用计算机辅助定量冠脉造影( qca)评估。冠脉管腔直径狭窄≥50%诊断为有意义的冠脉病变。前降支、回旋支或右冠状动脉狭窄程度≥50%(合并对角支或缘支病变也归为单支病变)定义为单支病变;上述2支或3支主要血管狭窄程度≥50%分别定义为2支病变和3支病变;左主干病变归为2支病变。
1.2.3 冠状动脉病变积分根据gensini评分[2]:对每支血管病变程度进行定量计算,反映冠脉病变程度:将病变血管分为左主干、左前降支、回旋支和右冠状动脉;对每支血管病变狭窄程度进行定量评定:狭窄≤25%计1分,26%~50%计2分,51%~75%计4分,76%~90%计8分,91%~99%计16分,100%计32分;不同节段冠状动脉得分乘以相应系数为该节段积分:左主干病变,得分×5;左前降支近段×2.5,中段得分×1.5,远段得分×1;第一对角支×1;第二对角支×0.5;左回旋支近段×2.5,远段和后降支均×1,后侧支×0.5;右冠近、中、远段和后降支均×1。最终积分为各分支积分之和。由2位熟练的心脏科医师独立评估,计算均值。
1.2.4 静脉血浆bnp浓度≥108pg/ml为高水平组(44例),bnp<108pg/ml组为低水平组(44例)。
1.3 数据分析
应用sas 6.12统计分析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方差分析前均作方差齐性检验,组间比较用方差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和studentnewmankeuls法等); bnp与gensini评分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 果
2.1 88例稳定冠心病pci前静脉血浆bnp浓度
所有患者pci前bnp浓度为(147.99±15.53)pg/ml。其中单支病变30例,2支病变28例,3支病变30例。以病变支数分组,bnp相应血浆水平:单支病变组(123.51±18.50)pg/ml,2支病变组(148.32±34.97)pg/ml,3支病变(166.11±28.53)pg/ml。尽管bnp水平有随着病变支数增多而升高的趋势,但三组间bnp浓度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4933)。
2.2 按冠脉病变gensini积分分组
88例稳定cad中,gensini积分4~132, 平均(35.31±3.38)分。gensini积分≤33[4~33,平均(15.38±1.10)]分为一组(44例);>33[34~132,平均(58.46±3.71)]分为另一组(44例)。两组lvef[(0.58±0.01)%∶(0.56±0.01)%, p=0.3008]、年龄[(70.46±1.54)岁∶ (68.17±1.77)岁, p=0.3286]、肌酐清除率[(65.29±5.50)∶(68.49±4.26), p=0.6512]等均无明显差异。bnp浓度比较:gensini低分组的(118.94±16.47)pg/ml显著低于高分组的(180.59±27.35)pg/ml,p=0.0468。 bnp与gensini积分的相关分析: r=0.2488,p=0.0553。
2.3 静脉血浆bnp浓度:29例患者随访时(pci后)血浆bnp浓度较pci前浓度明显降低(149.33±17.49)pg/ml∶(230.43±48.81)pg/ml, p=0.0382。
2.4 bnp在2枚以上支架组(15例)与1枚支架组(14例)前后浓度变化的趋势(见图1)。说明植入2枚以上支架组与植入1枚支架组在pci前后(平均间隔8个月)血浆bnp浓度变化的差值无显著性差异(p=0.6517)。
2.5 基线bnp水平与心血管事件
86例随访患者平均随访(10.5±0.6) 月。死亡3例(1例左主干病变在等待冠脉搭桥时猝死,1例因acs死亡,1例发生心衰死亡),再次住院26人次。急诊或择期冠脉造影12例(单纯随访复查冠脉造影除外),再次pci术7人次。
血浆bnp浓度高水平(≥108 pg/ml)组平均随访9.5个月,bnp低水平(<108 pg/ml)组平均随访时间12.6个月。除bnp高水平组的因心血管原因再次入院显著多于bnp低水平组(p=0.003)外,其余指标均无显著差异(图2)。
3 讨 论
正常情况下,bnp合成及分泌约70%来自心室,而病理情况下可能达到88%[3]。动物急性心肌梗塞模型证实急性缺血性损伤后心脏bnp系统可以迅速被激活[4]。心肌缺血发生后,继发左心室收缩和/或舒张功能障碍,由此引起的心肌牵拉力量增加可能是最重要的刺激bnp分泌因素[5,6]。即使没有明显的血流动力学变化,缺血和细胞缺氧时也能刺激bnp的产生。我们的研究还发现稳定冠心病随着病变范围的扩大(表现为冠脉病变数目的增多),血浆bnp水平有次第升高的趋势,冠脉病变程度(gensini积分)越严重,则循环bnp水平显著升高(p=0.0468)。最近的研究发现在评价了左室结构和功能异常后,发现了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和nt-probnp水平间的有一定的联系[7,8]。我们的研究结合现有证据表明,冠脉病变范围广尤其是冠脉病变程度重预示心肌缺血更加明显,即便是没有表现出收缩性心力衰竭,也已经存在舒张功能不全或潜在的收缩功能受损,心室肌张力增加,因此心脏分泌bnp增加,循环bnp水平升高。
外周静脉bnp在冠脉造影后即刻是升高的。如mcclure等[9]的研究所显示的一样,我们研究证实在pci后8个月bnp水平有明显下降, 而我们冠脉造影随访的29例患者中59%合并前降支病变。显然,pci后心脏血流灌注增加,可能显著改善了稳定cad患者严重狭窄病变所引致的潜在收缩或舒张功能不全。心脏功能的恢复,使心室容量和压力负荷降低,导致bnp分泌释放减少。同时,acei等药物的长期应用对患者减轻心脏负荷,改善心功能是有益的,可能对bnp的降低也有帮助。
尽管样本偏少以及随访时间比较短,我们仍然在bnp基线水平分层研究中发现,基线bnp水平高的一组再次住院者显著多于bup低水平组,其原因可能与心力衰竭发病率高,临床症状多有关。
总之,我们的研究显示血浆bnp水平是反映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一个指标;pci后血浆bnp水平可以降低;较高的bnp基线水平与较高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有关。
【参考文献】
1]殷兆芳,方唯一,任义荣,等.冠心病患者动静脉血浆b型利钠肽浓度变化及其意义[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08,18(1):44-46.
[2]gensini gg.a more meaningful scoring system for determining the severity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j].am j cardiol,1983, 51(3):606.
[3]mukoyama m, nakao k, saito y, et al.human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a novel cardiac hormone[j].lancet,1990, 335(8692):801-802.
[4]hama n, itoh h, shirakami g, et al.rapid ventricular induction of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gene expression in experimental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j].circulation,1995, 92(6):1558-1564.
[5]de lemos ja, mcguire dk, drazner mh.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 in cardiovascular disease[j].lancet,2003, 362(9380):316-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