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美术教学计划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小学一年级美术教学计划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小学一年级美术教学计划

小学一年级美术教学计划范文1

一、指导思想:

进一步贯彻和学习美术新课程标准,更新教学观念和理念,并运用新的理论来指导自己的日常教学工作,使我校的美术教学工作有一个新的突破。

二、教学目标:

本学期我担任二、四、年级的美术教学工作,周课时每班两节课.我将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针对于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情况,通过美术课教学,将欣赏、绘画、工艺、手工融合贯通在一起,以多种有趣的教学手段来开阔学生的美术视野,使学生掌握绘画技法,继续接受色彩的传统教学和画画的技法、方法、设计和手工继续深入学习。提高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爱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并在教学当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和动手能力的提高。让学生能够脱离开书本教材,自己独立的、大胆的去完成学习任务。

三、具体工作:

1、继续加强美术新课程标准和业务培训,深化教学观念和理念。

本学期,我将继续加强自身的业务培训,利用一切时间,自学、勤练、寻找自身的不足,要以课堂教学研讨为主要研究活动,加强自己对案例研究,使自己由认识新课程到走进新课程。

2、课堂教学活动。

加强课堂教学新理念、新模式及新教法的研究。在美术课堂教学中要开展把“美术作为一种文化学习,作为一种文化传承的教学研究。”同时发挥自己的创造精神,结合实际情况开发教材内容、运用新理念、尝试新教法,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针对于学生在心理上渐渐成熟的特点,针对于对知识高要求、学生对知识的探索、研究的心理,我在课堂上将讨论交流、分工合作、资料调查、情境模拟和角色扮演、欣赏等教学活动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以调动学生积极性有主,使学生开阔眼界、扩展学习的兴趣和技能。

3、为促进学生发展而进行评价

我在教学中改变过去的评价观念,应关注学生在学习情境中的表现-----兴趣、投入、积极、对探讨问题的贡献、对问题反应的敏感程度,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与学习策略-----主动探究,能否与他人合作交流,能否汲取信息和运用信息形成个人观点,关注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业效果和对自己观点的自圆其说,以及的体验和对学习方法的领悟等方面的评价。评价用语也要改变。过去教师习惯的“选出谁画得最好”、“那张最差”之类的语言,应改为“选出你最喜欢的画”------强调个性审美取向;“你能改进他的创造吗?-----启发创造思维,完善他人创造的语言。

四、教材的特殊处理:

1、新课程改革中虽然不提倡教师板演,但是我觉得一年级可以适当的示范,也能促进课程的学习。

2、一些手工课需要涉及一些现成的实物,而课本中的平面实物图像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为克服这一不足,我在教学将准备一些实物,使教学更直观,提高教学质量。

3、根据实际教学的需要,将有些课题进行删减或增加其它的内容,从而更利于学生的实际情况,突出本校美术课的特色教学。

4、要求学生作好材料的准备工作。要做到:课前布置,课时检查,课后整理。材料的准备宁可充足有余,不可临时不足,影响教学进程。

五、教学要注意的问题:

1、注意课堂秩序,防止意外发生。美术课在操作过程中比较活跃是正常的。但不能因此影响教学秩序,影响其他班级上课。

小学一年级美术教学计划范文2

摘要:2001年,国家启动了新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经过十三年的实践探索,课程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构建了有中国特色、反映时代精神、体现素质教育理念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各学科课程标准得到中小学教师的广泛认同。同时,在课程标准的执行过程中,也发现一些标准的内容、要求有待调整和完善。新修订的课程标准涵盖了小学一年级到初中三年级的所有学科,包括语文、数学、物理、外语、品德与社会、音乐、美术、体育等学科。因此,研究把握新课改,彰显新理念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对新课改下的美术教学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 :新课改;新理念;美术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4)12-0048-02

一、美术课程的性质和基本理念分析

修订后的美术标准更具有人文追求的前瞻眼光,基础教育的美术课程不是专业方式的学习,而是满足学生个体成长需要的素质教育,更具有人文追求的前瞻眼光。《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注:下文简称课标)开宗明义到,“美术课程以对视觉形象的感知、理解和创造为特征。”美术课程愈发凸显了其“视觉性”因素,同时也进一步强化了美术教育的一个根本性特点,这是因为学科本体始终是理解美术教育的基础和立足点所在。此外,课标也强调美术课程本身所具有的实践性和愉悦性,学生应该习得具体的美术操作技能。这一方面旨在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同时也为了使学生享受美术学习过程的乐趣,这是培养学生自信心、养成其健康人格的必要前提。课标对美术教育“基本理念”的陈述立足于原有“实验稿”的基础,指出了美术课程所应具备的四大理念:面向全体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关注文化与生活、注重创新精神。其中,“面向全体学生”是课标理念突出强调的一条,旨在尊重每一个学生学习美术的权利。就教师教学实践来讲,此要义可做两方面解释:①要注意因材施教,兼顾班级内不同程度学生美术学习的需要,使之能够各取所需,同时实现互相合作。②从大体的教育环境上讲,农村和边远地区学校的美术教育应引起重视。这要求一线美术教师能够积极开展地方美术文化资源、开发具有适应性的美术教学方法和手段,等等。基础教育的美术课程不是专业方式的学习,而是满足学生个体成长需要的素质教育。

二、美术课程的目标与呈现

美术课程总目标按“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定,其目的是便于教师制定教学计划、写教案时更明确、更方便。课标鲜明地提出了美术课程所应具有的三个维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并将其纳入到课程总目标的基本陈述之中。明确了学校美术教育不是单纯传授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它同时也需要使学生学会学习,学有所成、学有所乐,并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正确的价值选择和情感态度取向。

1.“三个维度”的提出涉及教学观念的深层次转型,是美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所需要把握的一个基本原则,同时也对四大学习领域所应具有的分目标做出了详尽说明。

2.“造型·表现”学习领域从美术语言、美术题材和制作技巧、造型活动的过程这三方面指出了该学习领域所要达成的目标。本学习领域突出了学生学习活动的方式,淡化了过于强调学科特色的倾向。

3.在“设计·应用”学习领域中,主要有以下几点变化:第一,“了解设计与工艺的知识、意义与价值”,强化了设计与工艺之间的具体差别;第二,“逐步发展、关注身边事物、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从功能的角度思考问题,旨在培养学生将所学内容应用于实际,这是对“物以致用”设计思想的具体执行;第三,“根据意图选择媒介”,强调了人在进行设计行为之前的构想、预见和选择过程;第四,“体验设计和制作的过程”是“过程与方法”维度在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的具体体现。

4.“欣赏·评述”学习领域将形成学生的审美判断能力,了解美术与文化情境、生活的关系及培养健康和多元的审美情趣作为主要教学目标。学生在追求此目标的过程中,一来可以对美术作品获得直观的感性理解,二来也可以锻炼自身的理性思考与判断能力。

5.“综合·探索”学习领域的分目标在修订后的课程标准别提及了“综合”的具体内容和层次——“了解美术各学习领域的联系,以及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并指出“学会以社会议题为中心,将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融会贯通的方法”等具体教学方法。

三、要在美术教学中真正体现新课标的指导性作用

美术教育在审美教育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学校对学生实施美育的重要手段和途径,美术教育担负着贯彻素质教育、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这一历史重任。其任务是: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培养适应的审美能力;确定高远的人生理想。

“重视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是本次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特点。”课标提出了一些具体和实在的做法,如设置问题情境、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形成创意并运用美术语言和多种素材创造性地加以表达,解决问题。笔者通过近期的教学实践与探索总结出了以下几点:

1.要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教育家第斯多惠在教师规则中明确指出:“我以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没有兴奋的情绪怎么激励人?没有主动性怎么能唤醒沉睡的人?”教师的教育对象是处在儿童期的小学生,教学形式、教学方法和手段应是丰富、生动、多样的。因此,每当笔者走进教室,总是神采奕奕地出现在学生面前,慢慢的,学生都把笔者当成了他们最亲近的人。同时,教师在上课时除了要注意表情丰富,语言要亲切以外,声调还应有高低变化。比如,在讲《我的太阳》一课时,笔者就出示画有太阳的投影片,一边唱着、一边跳着:我们一起摇呀摇太阳……让学生充分感受热烈、活泼的特点。在讲《谁画的鱼最大》时,笔者就在学生们面前做颈、肩、胯、四肢的动作,并带着他们一起活动,随着舞曲跳几步优美的舞,使之从动作中体会到:鱼在水中轻快地游动着,它们在水中是那么欢快地唱着、跳着、摇摆着。讲《大家一起画》时,笔者又打破常规,让学生走出课堂,在操场上用各自喜欢的方式画画,全体学生都极其兴奋,极大地调动了他们学习与探究的积极性。

2.在教学中,笔者采用启发式教学,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着手,使学生的思维充分扩展开来。人们都认为美术教育是激发创造性和获取创造性表现能力的手段之一。众所周知,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创新,西方从文艺复兴时期就有艺术家搞创造性活动:“斯普托尼克打击”曾震惊了美国,美国从1958年开始注重个人能力的培养与人才的开发教育;日本早在1952年就开始美术教育中创造力的培养。因此,教师在美术教学活动中要引导学生沿着不同的途径,突破习惯的限制,产生大量的变异见解,并有意识地促使学生从多位、多角度地思维操作。

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应是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共同发展的课堂。它既注重了知识的生成过程,又注重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应该更加主动地学习、探索、实践,走出过去美术教学的传统模式,展示全新的自我,让每一堂美术课都有精彩的体现,激励、唤醒每一个学生潜在的能力,使每一个学生都散发出灿烂的光芒!

参考文献:

[1]靳馥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提高美术教学质量[J].甘肃教育,2010,(10).

[2]孙永宝.浅谈美术学习兴趣的持久性[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8,(7).

[3]杨洪军.浅谈对新课改下美术教学的几点感受[J].中国校外教育,2009,(S4).

小学一年级美术教学计划范文3

尊敬的各位家长朋友:

    您好!

    感谢各位家长从百忙之中来参加今天的家长会,这既是对孩子的关心,也是对学校工作特别是对我的工作的支持。很多家长,虽然我们很少见面,但我们的心是相通的,都是为了孩子。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起着举重轻重的作用,老师是孩子成长的引路人,对于孩子的成长起着深刻的影响,只有将家庭,学校,社会溶为一体,才能更好的培养孩子,全面发展,成为有用之才,相信我们能有共同的话题……为了让所有的小朋友尽快适应小学生活,尽快养成很好的学习习惯,尽管这个学期已经过去一半了。举办家长会目的非常清楚,就是要通过这样的形式建立家校联系的平台,互通小朋友在学校与家庭生活、学习、工作的信息,寻求最佳的教育方法,形成家校教育的合力,努力使我们的下一代健康、快乐的成长。下面我就自己的几方面想法和各位家长商讨一下,向各位家长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孩子一上学便开始接受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学校教育。这是孩子成长中的一件大事,也是他们成长过程中的一个新起点,它必然引起孩子生活环境、生活内容、生活节奏、生活习惯和学习活动的一系列变化,并面临许多新的问题--社会要求的提高,生活制度的变化,生活环境的改观,教育内容的加深等等。因此,只有做好学前教育向小学教育的过渡准备工作,才能保证孩子进入学校很快适应新的学习生活,健康向上地发展。目前从我们了解的这个时期家长的一般情况是:

    1、对孩子满怀期望,舍得投入时间、精力和金钱,但由此也出现一些无视孩子身心发展规律、特点和需要,拔苗助长、压抑孩子个性健康成长的现象。

    2、关注子女的知识、智力与成绩,但对培养良好的品德行为、学习态度习惯重视不够。

    3、关心子女的身体健康,对心理健康的认识与指导不足。

各位家长,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当你的孩子处在人生道路上一个重要的起跑线上时,应该作些什么准备?作为家长应该做些什么?

一、物质准备

    1.除了必要的文具(如数学的学具、美术用品等),还应该为孩子提供一个安静、健康的学习环境。大人的一些娱乐活动,注意不要影响做作业的孩子。古人说“宁静致远”,“非学无以广才,非宁静无以成学”,应该很有道理。

    2.身体方面的准备。

孩子未入学前,虽然家长和幼儿教师也向孩子传授知识,但同小学的上课,学习的要求与形式都不同,而且学习也不是孩子的义务,更没有强制性的规定。但孩子一上学,学习就是儿童的主要活动和社会义务。小学是对儿童进行正规学校教育的专门机构,孩子一上学就要独立地参加学习,开始按照国家统一规定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科书学好所规定的课程,接受各种基本技能的训练,每天就需要消耗较多的体力,这要有较强的精力和耐力,需要有健康的体魄。为此,家长在孩子入学的身体准备方面要做到:

   (1)要保证孩子充足的营养和休息,防止疾病,使他们身心健康;

   (2)要求孩子积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3)鉴于小学生在校大部分时间是上课,课间休息和游戏时间短,课后又有作业,而上学放学,上下课都有严格的时间规定,课堂学习也有严格的纪律约束等情况,就增加了孩子的紧张度,加快了生活节奏。为了使他们较快地适应小学紧张的生活节奏,家长要适当地减少孩子睡眠和游戏时间,延长学习时间,使孩子在家的作息时间与学校的作息制度保持一致,以免因不适应而损害健康;

   (4)保护好孩子的感觉器官,尤其是眼(视力)和耳(听力);

   (5)教育孩子注意安全。为了孩子的生命安全,让孩子懂得并遵守交通规则,学会看红、绿灯,走人行道。迷路找民警。教育孩子不能玩水、玩火,拨弄电源开关等,以免发生事故;

二、独立生活能力的准备

    孩子在家里,衣食住行,吃喝拉撒睡几乎都有父母细心照顾,在父母照料下生

活,孩子能独立支配的活动和事情很少,独立生活的能力,自理能力,独立学习的能力和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都较差。为此,家长要提前从以下方面做好孩子独立生活能力的准备,及早培养他们独立生活的能力。

    (一)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

要让孩子知道,自己长大了,即将成为一个小学生了,生活、学习不能完全依靠父母和教师,要慢慢地学会生存、生活、学习和劳动,能自己的事自己做,遇到问题和困难自己要想办法解快。要培养孩子的自我教育能力,在学习生活中,要自我观察、自我体验、自我监督、自我批评、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等,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让他们懂得什么时候应该做什么事并一定做好;什么时候不该做事并控制自己的愿望和行为。

   (二)培养孩子生活自理能力

培养孩子衣食住行,吃喝拉撒等方面的自理能力和习惯,逐渐减少父母或其它成人的照顾,学会生存。在日常生活中,让他们学会自己起床睡觉,脱穿衣服鞋袜,铺床叠被,学会洗脸、漱口、刷牙、洗手、洗脚、自己大小便,学会摆放、洗涮碗筷、端菜盛饭,收拾饭桌;学会洗简单的衣物,如小手绢、袜子等。

   (三)培养孩子学习方面的动手操作能力

教给孩子有关学校生活的常规知识,要求孩子爱护和整理书包、课本、画册、文具和玩具;学会使用剪刀、铅笔刀、橡皮和其它工具,会削铅笔,并能制作简单的玩具等。

   (四)培养孩子服务性劳动的能力

要求孩子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学点简单的劳动技能,会开、关门窗,扫地、抹桌椅,在活动、游戏或开饭前后,拿出或放回餐具、玩具、用具、其它用具和图书等。

三、学习方面的准备

孩子一上学就接受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正规学校教育,在教师的专门指导下进行学习。学习是他们的基本活动,上课是他们获得知识、技能和培养品德的主要途径。上学之后他们是否愿学、爱学?能否学好?受诸多因素的制约,涉及到学习兴趣、欲望、态度、习惯和意志品质等问题。家长要为孩子的学习做准备就应从以下几点加以培养。

   (一)培养孩子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兴趣是儿童对一定事物所抱的积极态度。它是儿童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意识倾向。

求知欲是儿童力求认识、探索客观世界,渴望获得知识和不断追求真理并带有强烈的情绪色彩的一种意向活动。孩子对周围不明白的事物或现象,总爱问个"是什么"、"为什么",都想知道,都想懂得、这就是求知欲的表现。孩子一旦有了兴趣和求知欲,就能对感兴趣的事物进行积极地去探究,也就能自觉自愿,主动愉快地去学习。所以说,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是他们探究新事物的动力,也是推动他们学习新知识和从事活动的一种精神力量。孩子上学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学习的主要工具又是书本。家长应经常找一些图画书给孩子看,要经常念一些内容有趣的书给孩子听,这是很有益处的。可以告诉孩子:"你看,书里可以让人懂得许多事情的,上学以后,自己识字多;自己就可以看书,能懂得许许多多的道理,那多好!"从而激发孩子热爱课本的兴趣,促进迫切上学的愿望。

    (二)培养孩子正确的学习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