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信息论基础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信息论基础范文1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6.03.025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problem of teaching model in fundamentals of "information theory", with the help of the model network and multimedia technology, the interactive network aided teaching platform system is build and used for this course. It shows that the teaching platform help the students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course in practices.
Key words Information Theory; interactive network aided teaching platform; Matlab
0 概述
“信息论基础”是高等院校信息类专业的非常重要的一门专业课。传统的信息论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呈现教学内容,注重于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的指导,解决教学中的重难点等。学生被动或机械地学习,学生的积极性没有充分调动起来。通过先进的网络通信技术,教学辅助网络平台可以将多媒体课件、课程试卷以及相关的参考资料集合在一起,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促进教学的良性发展。
针对“信息论基础”这门课程理论性强的特点,建立高效的交互式网络辅助教学平台网站,交互式网络教学平台可以构建教师与学生的沟通桥梁,利用网络多媒体技术扩展课堂教学的范围,可以有效地减轻教师负担,同时为学生提供多维度的课程辅导。因此,充分利用校园网络资源,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搭建和应用为“信息论基础”课程建设服务的网络化交互式辅助教学平台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 交互式网络教学辅助平台的搭建和开发
交互式网络辅助教学平台网站利用网络的多种优势为课堂教学服务,提高了教学效率和质量。从技术实现层面上来看,目前有两种主流方式的网络教学平台,一种是商用网络教学平台,另一种是按各自应用需求研发出的网络教学平台。其中商用平台价格不菲,且存在接口不开放,很难进行二次扩展以适用后续教学要求;而自行开发的教学平台系统紧随本地教学需求,适用性强,且易于与其他教学系统互联互通,同时其开发成本低。
考虑到成本因素,同时综合与目前还存在诸多的其他的辅助教学平台的互连互通问题,而商业教学平台普遍缺乏二次开发接口,很难做后续升级开发。因此根据“信息论基础”的教学内容的特点,本项目平台采用自主开发模式,利用基于开源MVC框架结构-Struts的体系结构,该结构能够适应现代网络辅助教学特别是学生相对分散、客户机配置不统一、网络传输带宽受限的情况,成为目前网络辅助教学系统的首选。
本系统中对用户采用不同的权限控制,通过设置不同的用户权限,保证了信息的安全性,本系统中主要包括教师和学生两者权限。按照教学管理原则,将系统用户登录进行一定的分组管理,给每个用户授予不同的操作权限,保证数据的安全。该教学辅助平台采用模块化设计方法,用户对每个功能模块都有自己的访问权限,只有对某个功能模块具有访问权限的用户才能访问该模块。
另外系统具有良好的扩展性,平台后期还可以按照需求增加软件功能模块,极大地考虑了系统平台的兼容性。
2 “信息论基础”教学辅助平台功能以及扩展
根据信息论理论性较强的特点,以及课堂教学的安排,本系统在功能设置上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 课堂教学内容的强化
在本系统中,我们会将多媒体课件以及参考资料等电子资料在平台中展示,便于学生在线查看和下载,以帮助学生复习巩固所学知识。
由于“信息论基础”课程理论性较强,涉及较多的公式推导,我们充分发挥现代多媒体教学的优点,强化多媒体课件制作,大量应用多媒体动画,力求让学生更清晰了解教学内容。比如讲解霍夫曼编码的时候,我们制作了码树生成过程的动画,丰富多媒体的形象化表示方式,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
为了开拓学生的知识视野,系统中也收集了国内外著名院校的信息论方面的开发课程资料,比如Thomas M.Cover 编著的Elements of Information Theory课程材料,通过这些原版的英文课程资料,让学生了解最新最权威的教学内容,也为部分准备出国留学深造的学生提前打好基础;同时系统平台也包含了相关课程的资料,比如现代通信的新技术等课程,由于“信息论基础”课程的理论较强的特点,借助目前学生能够接触到的通信新技术,将信息论的原理和实际的通信系统相结合的了解,这样便于学生将信息论中学到的基础理论与当今实际通信的发展相结合,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2 提供实践教学资源和软件运行环境
信息论基础范文2
关键词:微博信息传播 微博理论 信息传播模式
1 概述
近年来,微博客作为WEB2.0的核心应用之一,其对信息传播的广度和深度方面的影响改变着人们的沟通与交往模式,也无疑是信息传播研究的重要课题。考察微博客的信息传播特点,了解决定微博客信息传播机制的理论基础及微博客信息传播的未来趋势有助于合理利用微博平台,使微博平台高效运转,服务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现有文献中少有专门针对微博客信息传播机制的理论进行分析的,特别是微博客信息传播未来发展的方向和特点,大多数文献都是以SNS网络结构为对象提出信息传播的路径模型,再以微博为例来分析和研究。
本文首先总结了微博客信息传播的特点,然后对微博客信息传播机制的理论基础和模型进行具体阐述,最后指出微博客信息传播研究的发展方向。
2 微博客信息传播的特点
2.1 微博客信息沟通平台特点
微博沟通的平台是微博迅速流行的基础性条件。从微博服务平台的角度对微博进行分类,早期微博一般是由独立运营的服务提供商和门户网站推出,如欧美市场的专业性微博Twitter,国内微博则是门户网站占据主导地位,微博迅速流行后,各个网站都推出了微博。Riemer K和Richter A指出公司微博的使用主要是提供新信息和协调内部成员关系,个人微博则更侧重于人与人之间的沟通[1]。国内微博客网站都有较强的实用性、娱乐性,李燕萍比较了新浪和腾讯微博网站的基本功能、娱乐功能等,认为两大微博网站的界面整洁、功能多样,操作简单,且两大网站的微博的信息沟通与网站自身的特点有关,人们在腾讯微博交流的多是情感、人生价值观,而在新浪微博人们更多的是对热点话题、娱乐八卦发表评论[2]。此外,微博客平台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是微博客的大量垃圾信息和虚假信息阻碍了信息沟通的有效程度,垃圾信息的增长,将人们淹没在信息的中。梅泽勇和高舒认为微博的虚假信息使得微博沦为谣言的阵地,需不断提高微博网站的监测和过滤技术[3]。
2.2 微博信息内容特点
微博的与众不同在于一个“微”字,在140字数的限制内或者附带图片以精简的风格展示用户想要表达的内容来实现即时的信息分享。微博的即时性表明信息均是正在发生的。微博手机客户端的开发,微博信息可以在任意地点分享,不为地域网络所局限,可以使用户在没有网络的情况下处于微博客构建的社交网络中。微博实现了朋友间实时动态信息的共享。比较微博和其他媒体,可将微博定义为:一种博客形式的广播媒体。网络安全公司Purewire的调查报告显示,发表大量信息的用户占微博总体用户数量的20%,表明多数用户只是信息的接受者,而非信息的产生者。因而,当今微博客更多的表现为从个体到群体的传播媒介,微博信息的即时广播性具有巨大应用前景。
2.3 微博用户社会关系网络特点
微博社会网络关系特点是研究微博的信息传播模式的出发点与核心,微博信息的传播即是通过微博用户社会关系网络的传播。微博的社会关系网络,也称为微博的人际关系网络,指微博用户、他的关注对象和他的粉丝。微博信息在转发和评论的过程中,通过微博社会关系网络传播和扩散。王晓光、袁毅和滕思琪用核心-边缘分析、中心性分析和聚类分析的方法考察了微博社区用户交流网络的结构特点[4]。他们还研究了新浪微博的社会网络中心性分析,分析了微博社区内信息传播的特点。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可以发现腾讯微博社区的网络关系具有小世界特征。一个关系网络是由多个节点和各节点之间的连线组成的集合,处于每个节点的用户在节点中信息,因此每个节点既是信息的接受者又是信息的者。由以上观点,可以将微博社会网络分为微博用户自身的社会网络(个人的社会关系)和用户有关的节点网络(关注对象和粉丝)。按米尔格伦的“六度分割”理论,任何节点之间都可能存在某个路径,通过节点之间的路径关系将节点之间的关系划为“强关系”和“弱关系”。
2.4 微博信息传播路径特点
微博信息传播路径主要指微博信息的传播模式或模型问题,微博信息的传播路径描述了信息传播的方向与方式。现有文献认为微博信息的传播路径是裂变式传播和聚合式传播的结合。裂变模式是一条微博信息通过用户的社会关系网络进行一对多的传播(1-N-N),聚合式传播是在微博网站的热帖、热词的排名中形成聚焦模式。谷岩认为微博信息的裂变式传播是在嵌套交错的关系网络中以多个维度传播,以病毒方式裂变扩散。以微博为例,SNS网络社区的信息传播模式有多种,如“中心式”传播、“关键点传播”、“链式传播”、“蒲公英”式传播、“综合式”传播,微博信息的实际传播路径是随时间动态变化的,且各个传播模式会发生动态转换。
3 微博信息传播的理论基础
3.1 经典的信息传播模式
①拉斯韦尔的5W模式
图1描述了拉斯韦尔的5W模式。该模式提出了信息传播的5个基本要素:谁、说什么、通过什么渠道、对谁、以及取得什么效果;揭示了信息传播的普遍规律。
■
但该模式也存在缺陷。郭庆光指出:“拉斯韦尔虽然考虑到了受众者的反应(效果),却没有提供一条反馈渠道;因而这个模式没有揭示人类社会传播的双向和互动性质”。或者说,该模式是一种单向的信息传播过程,没有体现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关系。
②香农-韦弗的信息论模式
图2描述了香农-韦弗的信息论模式。该模式提出信息传播涉及的6个要素:信源、发射器、信道、接收器、信宿和噪音。相比5W模式,该模式引入了噪音这一要素。
■
图2 香农-韦弗的信息论模式
与5W模式类似,该模式仅关注信息传播的单向过程,而忽略了信息传播过程中的反馈与互动作用。
③德弗勒的互动过程模式
在香农-韦弗的信息论模式的基础上,德弗勒提出了一个传播互动模式,如图3所示。该模式的主要特点体现在:整个信息传播过程有双向互动性;勾勒出反馈的环路,在模式中融入了反馈机制;拓展了噪音的概念,认为噪音对信息、传播和反馈整个过程都有影响。
■
图3 德弗勒的互动过程模式
需要注意的是,该模式把信息传播过程看作是一个封闭的、循环的系统,却忽略了系统之外的其他影响因素。
④马莱兹克的系统模式
图4描述了马莱兹克的系统模式。马莱兹克从社会心理学视角里研究信息传播过程,认为信息传播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各种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该模式阐释了“传播者-媒介-接受者”这样一种基本模式;涉及三种关系:传播者与信息的关系,传播者与自身的关系,以及传播者与接受者的关系。
■
图4 马莱兹克的系统模式
3.2 网络信息传播模式
针对网络信息传播过程,不少学者以经典的信息传播模式为基础,结合网络信息传播的特性进行过有益探讨,并提出了一些网络信息传播模式。例如,邵培仁的“阳光模式”;孟庆兰的“六度传播模式”;谢新洲的“网络信息传播模式”。
孟庆兰的“六度传播模式”以六度分隔理论为基础。每个传播主体都具有双重身份:传播者C和接受者R。在传播过程中,每个传播主体受到诸多外界因素的影响;并可以通过不同形式的网络工具或应用来参与到与他人的信息交互中。
谢新洲提出的“网络信息传播模式”涉及的要素有传播者、信息、网络媒体(媒介)、受众以及反馈。其中网络媒体包括网络环境下的多种技术或应用,同时传播者和受众也受不同因素的影响。
4 微博客信息传播研究的主要发展方向
4.1 微博用户关系网络的演化动力影响微博信息传播的研究
现有文献关于微博用户关系网络和微博信息传播模型的研究是分割开来的,尤其是微博用户社会关系网络的研究,集中在微博用户社会关系网络的研究区分了节点的“强关系”和节点的“弱关系”,“强关系”与“弱关系”相互交织、相互影响共同影响微博信息传播的路径。目前,已有学者开始关注从微博用户关系和行为规律的角度研究微博信息传播,由于每个微博用户都是微博社会关系网络中的节点,挖掘核心用户和普通用户的行为特征,从他们之间的转发、评论等互动机制中发现信息的扩散流动路径与动态趋势已逐渐成为微博信息传播研究的热点。
4.2 微博信息的价值含量影响微博信息传播能力的研究
微博信息的价值从狭义上可以理解为微博用户对信息的需求,广义上的微博信息价值可定义为信息的社会价值、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等。由于微博信息的简短、琐碎使得微博信息呈“碎片化”的表现形式,因此信息的真伪难辨、信息的质量和价值无法保证,在大量信息涌入时,微博信息的传播具有深刻的复杂性。现有文献对微博信息的研究多数为微博热点话题和微博关系网络有影响力节点的挖掘研究,少有文献对微博信息价值如何影响微博信息传播的速度、强度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
4.3 微博网络社区关系的网络结构特征及其信息传播模型、交流模式的实证研究
微博社区实际上基于微博的网络社群,关于微博社区的挖掘研究大多是从微博的商业应用展开的。微博社区的信息传播理论模型和交流模式的实证分析将是未来舆情监控与信息安全的关注重点。根据现有文献对微博社区的分类,微博社区主要有单一、主题和相同应用平台微博社群三种,按相同应用平台微博社区的定义与特点,它被认为是信息传播速度更快、影响力更广的社区模式,但以上微博社区信息传播的理论分析缺乏相应的实证依据,很多关于微博社区信息传播的文献都停留在模型分析的基础上。实际上现有微博社区的挖掘研究是微博社会关系网络研究的深入扩展,已有实证研究表明,复杂网络的构成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由小的网络社区构成,社区结构是复杂网络都具有的普遍特性,微博社区是微博社会关系复杂网络的一种表现形式。基于社区结构发现的文献提出了大量的算法,而基于微博社区的网络结构特征的信息传播模式或者基于微博社区定义分类的网络结构特征的信息传播模式的实证研究还并未展开。
5 结论
微博的兴起,改变了人们的社会交往空间与沟通模式。微信息传播时代的到来,正在广泛深入地影响到每一位社会行动者的思想理念、生活方式,并对传统媒体的信息传播方式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冲击。现有微博环境下的信息沟通研究大都是以定性研究和理论分析为主,整体上看,微博信息传播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特别国内的微博信息传播研究,尚未形成系统的理论框架,缺乏相应的理论和实证依据,当前微博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微博信息传播的理论基础性研究还需不断更新。
参考文献:
[1]Riemer K,Richter A.Tweet inside Microblogging in a Corporate Context 23rd Bled eConference eTrust:Implication for the individual,Enterprises and Society June 20-23,2010; Bled,Slovenia,2010.
[2]李燕萍.微博比较研究[J].情报杂志,2012,31(3):77-83.
[3]梅泽勇,高舒.基于微博的网络社群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2(5):2-4.
[4]王晓光,袁毅,滕思琪.微博社区交流网络结构的实证分析[J].情报杂志,2011,30(2):39-43.
信息论基础范文3
1.1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在对信息技术课程进行教学设计时,应当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基本原则。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在组织学生展开活动时,应当注意学生是活动的主体。学生在进行整个活动时,能够充分展现自身的主动性,从互联网上收集活动所需要的各种资料,并对其进行整理,最终归纳成一个文档。学生在这一过程不但能够对学生的知识能力进行培养,同时还能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进行有效的训练。
1.2坚持实践活动原则
在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应当坚持实践活动的基本原则。众所周知,进入21世纪以后,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和信息技术之间的联系极为紧密,难以分割。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不断鼓舞学生,促使其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来,开动大脑,动手实践操作,以便有效的巩固课堂所学的信息知识。
2活动理论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设计
依据活动理论的教学设计形式,且结合信息技术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在活动理论基础之上的信息技术教学设计可以分成三个阶段,分别是准备阶段、实施阶段以及评价阶段。
2.1准备阶段
一般情况下,可以将准备阶段分为两个环节,即分析与设计环节。其中,分析环节主要是为明确学习目标而服务的,而学习目标的设计是课程教学设计的一个出发点,同时也是教学活动的核心,所以,教师必须对分析环节进行精心的准备[2]。分析环节的主要工作为分析学习的实际需要,具体而言就是明确基本的学习目标,且对教学活动的各大要素(主体、客体、规则、工具等)进行分析与研究。而设计环节的任务主要为设计信息技术学习的活动,即依据上述分析环节中的学习需要与活动目标,进一步提出详细的学习活动方案。由此可见,信息技术教学活动设计是围绕学习目标展开的。在设计环节中,主要的设计项目包括以下几点:(1)学习活动任务的设计;(2)学习环境的设计;(3)教学活动规则的设计;(4)示例作品与教学课件的制作。
2.2实施阶段
将学习方案展现在学生的眼前,把设计出来的教学活动方案付诸行动,同时在运用不同媒体材料的过程中,使用各种各样的信息资料,这就是实施阶段的任务[3]。教学方案的实施效果怎样,必须在实践应用中方能得到论证。在实际的学习情景中,方案必须依据具体的情况进行有效的调整,而并非是一成不变的套用。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对学生的反应进行密切的观察,且对学生的实践情况进行有效的评价,以调动课堂教学的氛围,使课堂学习环境更加的生动、活跃。
2.3评价阶段
在教学设计中,学习评价是一个关键部分。基于活动理论指导下的学习评价,不仅仅只是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同时还包括学生的自我评价。学生在自我评价的过程中发现自身所存在的问题,并对自身的学习方向、目标以及进度进行合理的调整。在学习评价的整个过程中,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确保学习的正常、有序展开。所以,在活动理论指导下的学习评价,具备目标导向、反馈调整、诊断引导等功能。对教学设计方案进行有效的评价,有助于教学设计的进一步完善,同时还能推动教学设计实现科学化、合理化的发展。
3结语
信息论基础范文4
论文摘要:学术界对信息商品价格形成的理论基础存在着几种不同的观点,有的观点夸大了某些影响因素的作用,有的观点将影响因素作为决定因素或形成基础。从信息商品的特征出发,进一步深入探讨这一问题,阐明劳动价值论是信息商品价格形成的理论基础。
一、关于信息商品价格形成的理论基础的几种主要观点
信息商品是指用来交换的,能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具有信息功能的劳动产品。它由赋予该商品外形的某种物质载体和负载于该载体之上的信息内容构成。作为商品,信息商品与物质商品一样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但与一般的物质商品相比较,信息商品具有知识性、独创性、共享性、高风险性、保存性、时效性和边际成本低廉性等显著特征。由于信息商品具有以上特征,使得信息商品价格的形成要比物质商品复杂得多,有的学者正是依据这一点,认为劳动价值论已不能解释信息商品价格的形成,进而提出了几种不同观点。目前围绕这一问题的争论始终没有停止,主要有以下五种观点:
1.价值价格论
价值价格论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认为信息商品与物质商品一样,其价格由价值决定,价值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信息商品的价格以价值为基础,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各种影响因素中,供求关系的变动对价格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信息商品的价格是在市场交换中形成的,一种商品要卖出去必须有使用价值,能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所以信息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价格形成的物质基础,使用价值在价格形成和实现中起着重要作用。
2.效用价格论
效用价格论的理论基础是效用价值理论,效用价值理论认为由于信息商品的生产是非重复性的,其生产不存在平均化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不能参与同其他商品的比较和社会平均,所以信息商品中没有一个稳定的价值实体,信息商品的价值不能作为比较的统一尺度和共同标准,不具备价值决定价格的条件。因此,信息商品的价格只能借助于它提供的效用来决定,信息商品的效用成为信息商品价格形成的基础。美国著名经济学家马尔萨克指出:信息的价值指获得信息后的最大目标收益与获得信息前的最大目标收益之差。美国著名数理经济学家,197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罗在分析决策状态的信息时,将它定义为有信息和无信息两种情况下,拥有一定资产的决策者进行优化决策时所得到的最大期望效用的差值。他认为,由于在市场交换中,总是存在着供求双方,因此效用可以理解为:信息商品供求双方根据经验或测算而估定的信息商品使用后可能产生的效用。阿罗还证明了,在效用函数采取对效形式的条件下,信息商品的效用等于该信息所含的信息量。马尔萨克,凯利等人还从信息供给的角度证明了信息商品的供给(成本)价值恰好等于该信息所含的信息量。总之,效用价格论认为信息商品的价格由信息商品使用后可能产生或实际产生的效用来确定。
3.成本价格论
成本价格论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多数的信息机构已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商品价格抵偿成本是最起码的要求。所以信息商品的价格应由信息商品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信息材料、物质材料、购买劳动力的货币数量和企业利润来确定。
4.供求价格论
供求价格论从供求规律出发论证信息商品的价格,认为信息商品的价格是由供求关系的变化,或买卖双方在市场交易中讨价还价、互相制约决定的。这种观点强调,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信息产品的供求对信息产品的价格,特别是短期内对信息产品价格有决定性作用。
5.垄断价格论
垄断价格论认为信息商品生产上的唯一性、独创性和非重复性,使得信息商品市场缺乏激烈的竞争,易于形成垄断,各种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如版权法、专利法等,为信息商品提供了对所有权的保护,进一步提高了信息产品的垄断性,因此信息商品价格是典型的垄断价格。
二、各种信息商品价格形成理论的缺陷
价值价格论简单套用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认为信息商品的价值与物质商品一样,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没有看到信息商品生产和消费的特殊性,不能有效地说明信息商品价值与价格的形成问题。除极少数不含复杂劳动或复杂劳动成分含量很低的信息产品,对于绝大多数信息商品而言,这一理论并不适用。
效用价格论将信息商品的效用作为其价格形成的基础。由于信息商品在消费或使用中仍需投人大量的复杂劳动,使信息商品效用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受消费者或使用者本身的物质条件、技术条件和智力条件等制约,同一种信息商品对于不同的使用者所产生的效用有很大差别。更何况这种观点认为信息商品的效用是由供求双方根据经验或测算而估定的,并且常常是在使用过程中逐渐地、多次地、间接地体现出来的。所以,消费者在使用信息商品之前无法确定其效用的大小,即信息商品的效用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用效用确定其价格,其计量难度和科学性可想而知。
同时,效用价格论还存在着一个效用归属问题,即信息商品在使用过程中因使用者的创造性使用而产生的效用应该归谁的问题。我们知道,当信息商品作为生产要素投入生产过程时,其使用者往往需要投人复杂劳动,其效用才能发挥出来,因此,信息商品的实际效用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信息商品本身所具有的效用,另一部分是信息商品在使用过程中由使用者复杂劳动新创造的效用。如果把这两部分效用都归于信息商品的生产者,生产者就凭空占有了使用者的劳动,这显然是不合理的。使用者复杂劳动创造的效用不应该也不能计人信息商品价格中,让使用者为自己的劳动创造支付费用。更何况使用者在信息商品用中创造的效用到底会有多少,也很难估计出来。因此信息商品的效用是不确定的、模糊的和不可控制的,由信息商品的效用来确定价格,可操作性较差。此外,这一理论只考虑了使用价值对价值的作用,不考虑成本,其缺陷和不适用性是很明显的。
成本价格论以产品成本定价,对于一般物质商品来说还是很实用的,因为其生产和再生产的成本并没有多少差别。但信息商品边际成本的低廉性特征说明信息商品生产和再生产的成本差是巨大的,如果信息商品的价格由成本决定,那么,复制和拷贝出来的产品,其成本会比原产品的成本低很多,按这样低的价格出售产品,生产者就赚不到多少钱了。如果考虑到原产品的成本,信息商品的价格由原产品的成本和再生产的成本决定,那么软件盗版、非法套录、复制会有相当高的利润,就会愈演愈烈,不利于知识产品的产权保护。并且,信息商品的生产成本中所消耗的信息材料,如租用或建立数据库、购买报刊、统计数据等成本难以计量,所以,用成本价格论很难确定信息商品的价格。
供求价格论从信息商品的外部—市场中寻找价格的决定因素,它过分夸大市场中供需双方的关系对信息商品价格的作用,把供求关系的变化和买卖双方的讨价还价当做了信息商品价格的决定因素,其错误就在于把价格的影响因素当做了决定因素。供求规律是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规律,它对商品价格包括信息商品价格的形成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作用,但它不是价格形成的基础,在市场中,卖方要价太高,就会有价无市,买方砍价也不可能让卖方无利可图。而且,供求价格论不能回答当供求一致时,商品的价格由什么决定这一问题。不能说明买卖双方讨价还价的基础,不能解释为什么买卖双方最终会以某一价格成交等问题。现代微观经济学的研究表明,供求价格论隐含着这样的假设前提:市场信息,尤其是价格信息是充分的、完全的,市场主体随时可以获得所需信息,不存在信息的不对称分布,而且不考虑寻找信息所花费的成本。离开了这些前提,供求价格论很难成立,又怎能正确解释信息商品的供求与价格之间的关系呢? 垄断价格论过分强调了信息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在交易中的地位,轻视了需求者在市场交易中的作用。我们知道,任何商品的交易都只有在买卖双方达成协议的基础上才能完成,若卖方一味追求垄断利润,最后不仅是买方的利益受到损害,卖方的利益也会受到影响。比如软件产品的定价偏高,超出了消费者的承受能力,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盗版市场的猖撅。而且,信息商品的垄断并非完全垄断,因为在一定时期内,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是一定的,所以在定价时,也不能不考虑价格高低对需求的影响。实际上,垄断价格之所以能高于价值,是因为它把其他生产者的利润和消费者的收入转移到自己手里,是商品价值或生产价格的组成部分在垄断和非垄断部门之间重新配置的结果。
三、劳动价值论是信息商品价格形成的理论基础
从劳动价值论考察,信息商品同其他商品一样,具有商品的二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信息商品具有价值是因为在生产过程中耗费了物质资料和一般人类劳动,是人类劳动的产物。由于信息商品的生产有其独特的规律,这些规律决定了信息商品价值的形成不同于一般的物质商品,有其特有的内涵和规律,主要表现在:
第一,信息商品的价值具有不确定性,但凝结的一般人类劳动仍是其价值形成的基础。信息商品知识性的特征决定了在生产过程中智力型劳动起着决定性作用,信息商品的生产受到生产者条件和素质的限制,同一信息商品(比如开发一个软件),有的人要经过长期艰苦的劳动才能获得或创造出来,有的人却可以轻而易举完成。因此,信息商品不像物质商品那样,能单从耗费的劳动量或劳动时间的长短来判断其价值的高低。但劳动价值论认为,不论生产某种商品的生产者有多少,生产它的劳动多么特殊,在它的生产过程中,都凝结了一定的人类劳动,这些劳动是社会劳动的一部分,其中必然包含着被社会所承认的社会必要劳动。所以,信息商品的价值仍然要以凝结的一般人类劳动为基础,只有承认这一点,才能使生产过程中消耗的劳动得到补偿,从而保证再生产的顺利进行。
第二,信息商品知识性和独创性的特征决定了它是复杂劳动的产品。对于复杂劳动产品价值的确定,马克思指出:“一个商品可能是最复杂的劳动的产品,但它的价值使它与简单劳动的产品相等。因而本身只表示一定量的简单劳动。如果我们把信息商品理解为“最复杂的劳动的产品”,那么生产信息商品的复杂劳动可以先还原为若干倍的简单劳动,再计算信息产品的价值。至于劳动复杂程度的确定,可以由专家根据某一领域平均的技术水平判定一个标准,在这一标准上,用递增的加权系数来表示技术难度。上面所提到的同一软件开发所用时间有较大差距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劳动的复杂程度不同。
第三,信息商品的价值取决于信息生产者的个别劳动时间,这里的个别劳动时间从某种意义上说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一般物质商品生产的基本特性之一是它生产的重复性,能够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确定其价值。如前所述,效用价格论认为信息商品独创性、非重复性的特征,决定了其不存在平均化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以,劳动价值论不适用于信息商品。但我们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形成的前提条件“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来考察,信息商品生产的独创性、非重复性的特征,决定了其唯一的生产条件即是“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其唯一的生产水平即是“社会平均的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这似乎可以说个别劳动时间等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其实不然,个别劳动时间并不能这样简单地等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我们必须了解,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形成,“是在生产者背后,由社会过程决定的”。正如马克思所指出:“不仅在每个商品上只使用必要的劳动时间,而且在社会总劳动时间中,也只把必要的比例量使用在不同类的商品上”,“社会劳动时间可分别用在各个特殊生产领域的份额的数量界限,不过是整个价值规律进一步发展的表现,虽然必要劳动时间在这里包括着另一种意义”。所以,在生产者背后,价值规律作用的结果是,生产者的一部分个别劳动时间并不能成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个别劳动时间会低于或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正是价值规律这一作用,促使信息商品生产者不断提高生产技术水平,缩短劳动时间,提高劳动效率。
信息论基础范文5
关键词: 初中信息技术 创新意识 培养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创新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指出:“要注意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对其他课程进行学习和探讨的能力。努力创造条件,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各类学科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创新精神是指要具有能够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信息、技能和方法,提出新方法、新观点的思维能力和进行发明创造、改革、革新的意志、信心、勇气和智慧。创新精神包括创新意识、创新兴趣、创新胆量、创新决心,以及相关的思维活动。可见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有意识地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十分重要的。只有具备强烈的创新意识,才能敢想前人没想过的事,敢创前人不曾创成的业。下面我就根据创新意识包含的内容谈谈我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几点尝试。
一、激发、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兴趣的水平对学习效果能产生很大的影响。学生只有有了兴趣,才会启动思维,苦思冥想,才会主动去寻找解决困难、问题的办法,才会在寻求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到快乐,才能充分发挥自身的聪明才智,才能有所创新、有所创造、有所发明。因此,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就必须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譬如学生在学习文字处理过程是比较枯燥的,我通过各种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兴趣。(1)制作表格。在学生已经掌握表格制作的基本方法后,让学生自己设计一张个性化的课程表。学生兴趣大增,通过自己的想象、创新,设计出了不同效果的课程表,其中不乏新颖之作。(2)图文混排。在掌握了图文混排的基本方法后,让学生设计一张自己的名片,学生这次表现得更好了。不少学生设计出了漂亮的名片,有的同学将自己名片设计得非常艺术化。我赞叹了他们独特的思维和创新能力。当然不同的学生产生的兴趣有的浓厚,有的一般,有的还可能由于某种原因兴趣还会消失,所以不能把培养和激发分开,需要在激发中继续培养,如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消失兴趣,就谈不上创新意识的培养了。
二、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
在教学中对一些学生提出的一些怪想法,不要训斥、轻易否定,那些看起来似乎很奇怪的、出乎老师意料之外的想法或问题,可能正是学生一瞬间产生的实现创造性思维的火花。
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不满足于现成的思想、观点、方法,要经常思考如何在原有的基础上创新、推陈出新,大脑里经常有“能否换个角度看问题?有没有更简捷有效的方法和途径”等问题。如在教给学生“画笔”时,在作业中给他们提出:怎样实现画立体镜框的问题。学生在掌握的知识基础上,积极思考,结果创造出了不止一种的解决方法。美术观念较强的学生,从光学的角度思考出一条三维的立体线段,就可以由从右到左或从下到上一道黑线、一道深灰线、两道浅灰线构成;而有的比较投机的学生将Windows窗口的边框线“在画笔”里放大发现边框的立体竖线也是有从右到左或从下到上的一道黑线、一道深灰线、两道浅灰线构成。在教学中要善于捕捉、发掘富有激发创造性的点滴,并将它有组织地付之于实践,我们就能轻松地点亮学生思维创造性的火花。
三、培养学生的质疑思维
疑是深入学习知识的起点,也是闪现智慧火花的开端,一种新的认识或发明,都跟疑紧密相关。不善于质疑求异的人,在学习和工作中一般不会有创新精神。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以疑激思,同时教师要善问善导,这样自然能激发学生探索真谛的欲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质疑、鼓励学生大胆地见疑求异,要敢于疑课本之说,疑教师之解,疑权威之言,在质疑、解疑中寻求真理、掌握知识,并在此过程中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体验“成功”,培养创新思维
成功得到快乐的情绪体验是一种巨大的力量,它能使学生产生学好一切的强烈欲望。强烈的创造欲能充满激情、能不言放弃、充满必胜的信念。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一定努力完成一项任务,都会产生成就感。这种成就感既是对学生的付出予以肯定,又能激励他们继续前进。因此,为了让学生获得成就感,教师应把握教学难易度,根据实际情况创设使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机会,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目标要求,让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成果得到展示的机会,营造享受成功的情境,因材施教,随机调节。如可邀请“成功”的学生来讲解,鼓励“能者为师”,当难度小时,可设置一些“障碍”;当难度过大时,要适当处理,分步进行。同时教师要对学生的成功予以期待,当学生失败时,应给予帮助和鼓励;当学生成功时,要给予表扬肯定,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乐趣。教师只有在恰当的、适宜的时机给学生以成功体验,才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才能使学生有勇气和信心战胜困难,勇于创新。如让学生制作自己的名片,并将他们的名片放到校园网上展览,进行适当鼓励的评价。当学生在网上看到自己亲手制作的名片,还有老师同学的点评,都非常激动和高兴。
总之,在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有意识地渗透和突出创新意识的培养,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同时,使学生获得了知识,学到了思考问题的方法,提高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也是在今后的教学中仍要不断探索,继续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李耀新.课堂教学的组织与管理.暨南大学出版社,2005.
信息论基础范文6
【摘要】文章就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形成的网络会计对传统会计的影响,会计电算化下会计信息的完整性和可用性还不是很完善,以及发展我国网络会计应采取的策略进行简单探讨。
【关键词】网络会计传统会计会计电算化影响发展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会计电算化越来越被广泛的应用。以网络为基础的电子商务作为信息革命最重要的标志,目前正在全球范围内迅猛发展,其规模和速度远远领先于整个信息产业。电子商务的发展对传统财务与会计管理模式和手段提出了挑战。然而,我们也应看到计算机在单位管理及会计信息处理中的迅速普及和广泛应用,给我们带来极大方便和效益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足。
1电子商务对传统会计实务的影响
1.1电子商务将改变传统财务会计管理模式
1.1.1会计职能发生转变
现时会计的基本职能是核算与监督,会计管理的主要范畴局限在对会计事项本身的记账、算账和审核上。单位进入网络化经营管理后,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职能必然相融合,形成高度发达的管理型会计信息系统。
1.1.2会计管理将进入全面信息化时代
与以往的会计信息系统相比较,未来的网络会计兼有会计业务处理层、信息管理层、会计决策层与决策支持层在内的多层次网络结构信息系统。
1.2电子商务将促进会计手段的全面创新
1.2.1会计核算与结算模式的改变
传统会计下,对商品交易的会计处理是通过大量的纸制单据、凭证,通过手工方式开具单据后再输入电脑完成的。在网络会计下,商品交易方式“无纸化”,电子票据、电子凭证和电子账簿将取代手工填制的单据、凭证,而且账务处理可以自动完成。
1.2.2会计信息的输入和传递方式的改变
在网络会计下,会计流程发生变化,大量的数据直接从单位内部或外部其他系统获取,单位信息将实现“数据共享”的信息集中管理。
财会部门也可通过网络把会计信息向单位的内部和外部网页上,并把有关信息传至银行、税务、证券交易所等机构,利用网络发送取代传统的纸质或软盘报送方式,财务信息的时效性和实用性将大大提高。
1.2.3财务报告形成方式的改变
网络会计下,可以实现财务信息的即时报告和定期报告,信息使用者可以随时在网上查阅有关信息,并获取财务分析的资料,提高决策的正确性。同时,在这一过程中,单位财务信息也将接受来自于外部使用者的监督。
2会计电算化下会计信息的完整性和可用性还不是很完善
第一,会计电算化未能完全站在单位管理信息化的高度进行研究。因过分注意软件的会计核算功能,而轻视了财务管理和控制、决策功能。会计软件固于传统的思维方式,模拟手工核算方法,缺少管理功能。财务系统大多以记账凭证输入开始,经过计算机处理,完成记账、算账、报账等工作,并局限在财务部门内部。目前流通的会计核算软件大多只能完成事后记账、算账、报账以及提供初级管理功能,不具有事前预测、事中控制、事后分析决策等管理功能。
第二,会计信息系统与单位管理信息系统未能完全有机结合。会计信息系统不仅与生产、设备、采购、销售、库存、运输、人事等子系统脱节,而且会计软件内部各子系统也只以转账凭证的方式联系。从而造成数据在系统之间不能共享,既影响财务管理功能的发挥,又不能满足单位对现代化管理的需要。在综合的单位管理信息系统中会计子系统应该从其他业务子系统获取诸如成本、折旧、销售、工资等原始数据,提高数据采集效率和管理能力等各业务子系统也应从财务子系统取得支持,但由于各自独立发展,互相之间不能实现数据共享。许多商品化会计软件在开发时,没有统一规划,而是采用单项开发,再通过“转账凭证”的方式传递各种数据,未能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各个核算模块是彼此孤立的“孤岛”。
第三,会计信息系统仍然是一个封闭式的系统。会计系统的开放性除了体现在单位内部各子系统之间的信息共享之外,更体现在会计向外界披露信息的内容和方式上。但目前会计信息系统只能简单实现通过Internet网络一些财务报表等综合信息和明细信息,不能完全实现通过网络直接向税务、财政、审计、银行等综合管理部门提供信息,更不能有选择地披露相关的人事、技术、设备等其他信息。
第四,会计电算化是建立在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安全技术等信息技术基础之上的,会计信息是以足够的安全技术为保障,以一定的计算机硬件支撑。在相应的软件管理下在网络中流通、存储和处理,并最终以人们需要的形式变现出来。
随着计算机应用的扩大,利用计算机进行贪污、舞弊、诈骗等犯罪现象屡见不鲜。在会计电算化环境下,会计信息以各种数据文件的形式记录在磁性存储介质上,这些存储介质上的信息机器可读形式存在的,因此很容易被复制、删除、篡改,而不留下任何痕迹。数据库技术的高度集中,未经授权的人员可以通过计算机和网络浏览全部数据文件,复制、伪造、销毁单位重要的财务数据。可见会计电算化犯罪是一种高科技、新技术下的新型犯罪,具有很大的隐蔽性和危害性,使会计信息安全风险大大增加。几乎所有的软件系统都为完善会计功能和适应财务制度大动脑筋,却没有真正研究数据的保密问题。对于安全性更是难尽人意,系统一旦遭遇自然灾害,瘫痪或遭病毒侵袭就很难恢复原来的数据。
3发展我国网络会计应采取的策略
3.1加快信息网络的建设,提高单位信息化程度
网络会计的发展首先有赖于单位信息化程度的提高。21世纪,中国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利用网络技术实现单位管理和运作上的根本性变革。
从单位自身来看,应实现观念上的转变,树立信息化观念和市场竞争的观念。只有观念转变了,才能促使技术的发展,而网络会计的发展才能成为现实。
3.2构建网络会计下的安全保障体系
在网络会计环境下,信息安全、资金安全等都将成为单位财务管理的重要问题。因而,必须采取必要的安全保障措施。
第一,从技术上保障。未经严格审核的凭证信息一旦进入网络系统,不仅影响会计信息的正确性,且很难查证。因此,应重点加强对信息输入、输出的控制和管理,保证输入数据的合法性和正确性。同时,单位应建立会计数据系统的防火墙,在单位内部财务网络和对外公开信息网络之间设立一道屏障,并对有关的访问用户进行多层次认证。此外,要加强核心数据的备份和硬件的维护,防止计算机出现故障导致的信息丢失等。
第二,从法律、政策上保障。应尽快建立和完善电子商务法律法规,制定网络会计环境下的有关会计准则,规范网上交易的购销及支付、核算行为。
3.3从实务上加强与网络会计相关问题的研究
网络会计必须以一些相关技术的发展为依托才能得以有效地运作,包括:
(1)电子银行问题。电子商务离不开金融电子化,电子银行成为网上交易和网络会计系统间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