凄美的诗词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凄美的诗词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凄美的诗词

凄美的诗词范文1

翡强原石

翡翠之名由来已久,北宋欧阳修《归田录》卷二载:“余(欧阳修)家有一玉罂,形制甚古而精巧,始得之梅圣俞,以为碧玉。在颍州时,尝以示僚属。坐有兵马钤辖邓保吉者,真宗朝老内臣也,识之,日:此宝器也,谓之翡翠。云禁中宝物皆藏宜圣库,库中有翡翠盏一只,所以识也。”此翡翠原石体积硕大,密度高分量重,其质地细腻纯净无瑕疵,露色处可见其翠色纯正,明亮,浓郁,均匀;颜色鲜嫩灵动,多处透光性极好,水种性极佳,更难能可贵的是如此硕大的原石几乎满翠,浑然天成,为不可多得之精品!

随着收藏的普及,奇石早已引起了越来越多收藏者的兴趣,不少奇石爱好者都纷纷加入了奇石收藏队伍。奇石收藏的价值大小,取决于美观与否,美是奇石的灵魂,而奇石表现的美是多角度的,大致可分为形态美、色彩美和神韵美。(图1)

“天狗”奇石

这件奇石纯天然形成,无任何人为加工,此奇石,经过大自然的雕琢,其形状独特,石质细腻,其纹理和图案优美,不仅具备天然性还具备自然性。这件奇石无论从它的形、色、质、纹来说,都可谓是精品,从它的形来说,石形完整;从纹饰来说,图纹清晰,质纹流畅,线条柔和。惟妙睢肖显大自然鬼斧神工之精妙,可谓奇石中的绝品。总之,这件奇石,石形奇异、石色奇丽、石质奇坚、石纹奇妙。整体形态浑然天成,非常的难得一见,具有非常高的观赏和收藏价值。(图2)

市上今传釉里红,唐窑独善百年中;暗然淡简温而理,都识先生尚古风。釉里红,瓷器釉下彩装饰手法之一,创烧于元代。

凄美的诗词范文2

【关键词】 次贷危机;成因;启示

美国次贷危机,全称为美国房地产市场上的次级按揭贷款危机。美国银行把能够按时付款的消费者的信用级别定为优级,把那些不能按时付款的消费者的信用级别定为次级。近年来,次贷危机成为影响国际经济环境的不确定因素,给全球金融和经济带来损失的规模和波及的范围越来越大。美国次贷危机是从2006年春季开始逐步显现,至2007年8月席卷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同时对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市场也造成巨大的冲击,至今仍呈愈演愈烈的趋势。

一、美国次贷危机的形成与发展、危害

引起美国次贷危机的直接原因是美国利率的连续上升和房地产市场持续降温。美联储在2004年6月30日至2006年6月30日两年内连续17次加息,把利息率由1.25%提升到5.25%;从2006年第二季度起房地产市场开始持续降温,房地产业也大量裁员,两方的结果必然导致那些信用程度较差和收入不高的借款人(即次级抵押贷款人)还款压力增大,出现违约的可能,对抵押贷款公司和银行资金回笼造成极大的不利影响。这种现象持续的结果是从2007年4月开始,以美国第二大次级抵押贷款公司―――新世纪金融公司为标志的多家次级抵押贷款公司宣布破产年月美国抵押贷款公司十强之一的“美国房屋抵押贷款投资公司”申请破产保护,2008年9月,美国两大住宅抵押贷款巨头房利美(Fannie Mae)与房地美(Freddie Mac)宣布正式破产;2008年10月,以全球最大的对冲基金之一大本营投资集团(Citadel In-vestment Group LLC)为标志的多家对冲基金破产或面临破产;2007年10月4日至2008年10月26日包括华盛顿互惠银行和阿尔法银行在内的16家银行宣布倒闭。

随着美国次贷危机的进一步恶化,亚太股市遭遇“9.11”以来最为严重的下跌走势,2008年1月中旬披露的数据显示,花旗、美林和美国银行这几家大牌金融机构,2007年第四季度出现高达350亿美元的资产减值,由此触发全球股市地震,造成20年来最严重的股灾,以至有的国家濒临破产(如巴基斯坦,冰岛),引起全球金融动荡。自从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以来,正在破灭的房地产泡沫使美国经济在8月份信贷市场出现动荡之前就已经变得比较脆弱,信贷困境使房地产市场雪上加霜,并由此拖累其它产业。美国是世界最大的经济体,也是全球最大的资本市场,如果美国经济发生严重问题,世界各国也会受到极大的影响。

在次贷危机爆发后,美联储虽然也对股市采取了大规模救助行动,但是欧洲央行的救市行动规模比美联储要大得多,美联储到去年为止大约对股市投入了1400亿美元,欧洲前一阶段则投入了近3000亿欧元,这说明欧洲人所持有的美国次贷数额可能最多。初步统计表明,目前停留在美国的国际资本约有9万亿美元,其中发展中国家目前的外汇储备约4万亿美元中约有3万亿是美元形态,是投放在了美国,但发展中国家一般是买美国的国债和政府机构债,在余下的6万亿美元中,日本可能持有2万亿美元的美国金融资产,还有4万亿美元可能就是为欧洲人所持有。由于欧洲人所持有的美国金融资产是最多的,其所持有的美国次贷就可能是最多的。美国的次贷风波,就会通过与世界各经济体的金融联系通道,向全世界扩散,由此世界各国将遭受次贷危机的不同损失。

二、次贷危机的形成原因

(一)投资银行的恶性竞争使危机得以开始孕育

在次贷资产证券化个过程中,投资银行直接购买次级按揭贷款、ABS资产、CDO资产,然后设立特别法律实体SPV,通过SPV实现风险隔离;其次对资产池进行设计,评估资产池质量,构建金融产品,通过信用评级机构获得信用评级;最后确定不同等级次级债产品的利率,并销售给不同风险偏好的投资者,由此形成完整的次贷产品市场。投资银行是次贷资产证券化的推动者,其角色包括次贷证券的构建、承销和做市、直接投资、杠杆融资等多种重要角色,在次贷资产多次证券化过程中,投资银行始终处于最核心的地位。投资银行之所以不遗余力的推动次贷资产证券化,根源就在于其利益诉求。

首先,从收入来源来分析投资银行的利益诉求

投资银行的收入来源主要有以下几大块:一块是承销发行次级债所取得的佣金;一块来源于投资银行固定收益部门次级债投资;一块是投资银行旗下的对冲基金通过高财务杠杆操作大比例投资于次级债,进一步获取收益。三块收入相关是度如此之高,以至于达到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格局。这表明,如果要取得收益最大化,投资银行不仅要大力推动次级债产品的发行,还要保证次级债产品在收益率上对投资者具有吸引力,才能不断推动次级债价格的上涨,实现投资银行自身的多重收益。次级债本身具有的高风险,使保险公司等大部分的机构投资者望而却步,为吸引这些投资者,投资银行对次贷产品进行了多次包装。应该说,在次级债产品的创新中,各种步骤的设立是科学合理的,在实作中,利益推动下的投资银行却可能有意无意的掩盖次贷资产的高风险事实资产证券化中必备的SPV,大多设立在离岸金融中心,这一方面可以为投资节约成本,另一方面也相当程度上躲避了金融监管,与此同时大多数SPV的运作也缺乏透明性和可控性,这都使投资银行道德风险成为可能。再比如CDO产品结构非常复杂,投资银行往往利用内部模型计算违约率和风险,信息透明度较低,投资者只能依靠评级机构的评级进行判断,在评级机构自身独立性受到业务扩张的压力情况下,二者存在串谋的可能性。

其次,现资银行拥有复杂的组织机构

在金融业混业经营的背景下,投资银行已经涉足大部分的金融业务,其中就包括了固定收益部门和对冲基金。尽管大多数投资银行都按照法律规定建立了公司内部防火墙,避免各部门交叉影响,但同一公司的各个部门,在高额利润的诱惑下,事实上很难实现真正的隔离,投资银行的发行承销部门、研究部门、投资部门在次债投资中存在暗通款曲共同推高次债价格而谋取收益的可能,只要最后一个投资者不是投资银行,其投资部门的收益就是安全的。雷曼兄弟2007年11月底持有772亿美元按揭资产,其中就包括294亿美元按揭贷款证券,在系统风险来临之时,任何投资都不是安全的,投资银行对次级债券估值存在很大缺陷,通常采用的是市价法估值。根据市场价格信息,参考信用评级,使用其内部模型对按揭证券进行估值。由于按揭证券缺乏二级市场流动性,成交并不活跃,价格信息并不能反映资产真实价值,有可能因价值高估导致投资银行低估当期损失。

随着按揭贷款违约率上升,投资银行不断面临巨大的资产减记。2008年7月,美林宣布将持有的306亿美元CDO资产仅按面值的22%打折出售,其资产减记总额合计已经高达504亿美元。在风险控制上,投资银行也有诸多失误,尽管对次债的高风险有详尽了解,更高收益的诱惑仍使投资银行大量向对冲基金提供抵押融资服务。对冲基金采用过高杠杆比率和大量的资产抵押再融资进行次债投资,但次债市场的下行很快使其面临追加保证金的巨大压力,由于次级债流动性较差,相当部分基金不能及时补足保证金,银行对其抵押的次债资产的平仓交易,将不仅导致次债价格的大幅下跌,也导致更多的追加保证金压力,导致基金破产,进而使投资银行损失惨重。2008年初,凯雷资本(高杠杆投资CDO的对冲基金)由于抵押的房利美公司债券价格下跌,又难以满足银行追加保证金要求,最后只能宣布破产,不得不对持有的166亿美元按揭证券进行清算。凯雷资本的借款银行包括瑞银、美林、雷曼兄弟等几乎所有顶级投资银行,它们因此遭受重大损失。对于旗下的对冲基金,投资银行为了公司声誉,在其面临困境时,向其提供了大量的财务援助,更使投资银行的损失雪上加霜。

(二)次级抵押债券市场的先天缺陷

美国的住宅抵押贷款市场按照FICO信用分数(由FICO公司评定的信用分数)从高到低大致可以分为最优贷款市场(Pri me Market)、“ALT-A”贷款市场和次级贷款市场(Sub-prime Market)三个层次。次级贷款市场主要面向信用分数低于620分的借款人,对贷款者信用记录和还款能力要求不高,购房人无需提供任何偿还能力证明,往往采用先低后高的还款方式,主要向借款者提供首付低于15%或月供超过收入55%的浮动利率按揭贷款。这样因信用纪录不好或偿还能力较弱而被银行拒绝无法获得优质抵押贷款的人,可以通过申请次级抵押贷款来购买住房。次级抵押债券之所以被开发的原因在于:(1)次级抵押贷款拥有更高的收益率; (2)虽然次级抵押贷款的违约率较高,只要作为抵押品的房地产价值上升,即使出现违约情况,房地产金融机构也可以通过没收抵押品来收回贷款本息;(3)房地产金融机构可以通过证券化将与次级抵押贷款相关的风险完全转移给资本市场。

但次级抵押债券具有无法回避的风险,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次级抵押债券价格对违约率极其敏感,违约率的变化则取决于次级债券所依赖的资产组合质量。次级抵押贷款往往采用先低后高甚至先无后高的还款模式,贷款对象是信用记录较差和无法出具收入证明的借款人,这意味着除却恶意贷款者之外,按揭购房者要想及时还款,必须保证收入水平或者还款能力在还款水平提高之时能够随之上升,要求还款者能够稳步提高自身的收入水平,但次级贷款客户大多来自社会底层人群,技能较差,收入来源单一,很难在短期内提高收入水平,一旦经济出现波动,收入堪虞,在还款水平提高时将很难保证及时还款。

第二,除违约率之外,次级债券的稳定收益还源于另外一个基本假定:即使违约率上升,房价的上涨也足以弥补违约率上升带来的损失。很明显,这个假定忽视了房地产市场本身的波动性。作为商品,房地产价格的变化由市场供需力量决定,需求大于供给的现象不可能永远持续,房地产市场自身的周期变化使房产这一看似安全的抵押不再安全,也使得次级债券收益最后的安全阀门在房地产价格下行时洞开。

第三,按照美联储的定义,次级债券是指期限在五年以上、不能提前兑付、不能被担保、没有联邦机构的保险和担保,在发债机构破产时,清偿次序相对靠后的证券。这意味着,次级债券在发债机构进入破产清算程序时,清偿顺序仅仅在股东权益之前,投资者在实质上承担了发债机构相当大的经营风险。

第四,投资银行界对债券定价通常用未来现金流折现的模式,定价过程中存在很多假设,其中就包括每年平均的违约率。由于假设条件的差异,这些债券的定价在不同的投资银行里存在着不小的差异,该定价只具有指导意义,并非实际买卖的价格。在市场定价方面,投资者也只是根据主观上的“合理价值”进行交易。由于二级市场交易并不活跃和债券本身的特点,次级债持有者倾向于持有这些债券以获得长期收益,整个次级债市场交易并不活跃,投资者在次级债上获得的收益大部分仅仅表现在账面上。一旦住房抵押贷款的违约率开始上升,这些债券的市场价格也会下跌,对冲基金抵押在投资银行的资产也相应缩水。此时,投资银行就会按照回购协议向对冲基金追讨抵押借款,基金手中的债券不仅贬值,而且流动性极差,出售往往不能及时完成。拿不到钱的投资银行,会马上将基金抵押的债券拿出来“大甩卖”,甩卖的价格可能只有评估价格的一半,几个回合之后,基金的现金也很快枯竭,落得巨亏甚至倒闭的下场。

第五,次级抵押债券的生成过程实际上也就是流动性释放、信用倍增、放大资本市场风险的过程。首先按揭购房者通过抵押贷款公司申请抵押贷款,获得现金购买住房;接着抵押贷款公司将这些次级抵押贷款组合成资产证券化产品,卖给投行和商业银行,获取现金;然后投资银行再次将该部分资产证券化成衍生产品,形成不同层级的担保债务凭证(CDO)并卖给对冲基金;对冲基金与投资银行通过回购协议来制造杠杆效用,对冲基金通过杠杆操作再次成倍放大风险。与此同时,对冲基金同时也是银行担保贷款支持抵押债券(CLO)最大的购买者之一,一旦杠杆操作的对冲基金在CDO价格下降时被迫抛出CLO或者直接破产,通过CLO市场影响到银行贷款,将风险扩散到整个金融市场。

(三)美国畸形经济结构及其经济政策是次贷危机爆发的重要因素

次级债产品的稳定收益源于其“双重保险”:(1)违约率保持相对稳定;(2)即使违约率上升,房价的上涨足以弥补违约率上升带来的损失。一旦这两个基本保障出现问题,次级债价格就会面临下行风险,次贷危机的爆发正是由于这两个保障出了问题。从理论上来讲,违约率与利率、储蓄率具有极大的相关性,利率明显影响贷款者的支付水平,储蓄率制约着居民的支付能力,由于储蓄率变化的周期较长而利率则不断变化,利率对次级债违约率具有更直接影响性。房价变化则与房地产市场的周期同步变化,利率与房价变化应该是次贷危机爆发的直接原因。从次贷危机爆发源头来看,由于利率的迅速提高,使次级贷款者偿付水平提高,导致违约率迅速上升。美国房地产市场的降温,导致依靠再融资维持运转的次优抵押贷款市场的拖欠率和丧失抵押品赎回权率大幅上升,直接导致了放贷机构的资产损失和次贷危机的形成。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在事实上利率提高与房地产泡沫的破灭都是次贷危机发生的直接原因,分析房地产泡沫、储蓄率、利率对解释次贷危机具有重要的意义。

始于20世纪末的低利率政策催生了房地产泡沫的出现与扩大。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为了刺激经济增长,不断降低利率,这一行为极大促进了美房地产业价格的狂涨。整个90年代的美国利率政策都选择了低利率为基准的中性利率政策,这一政策为投资者提供了机会和心理预期,可以以低成本投资于不断飙升的房地产行业,而不断攀升的房产价格也给了投资者更大的信心和预期。美国经济在2000年末出现新经济危机,膨胀到极高程度的互联网经济泡沫被刺破,加上2001年的“9.11”事件的影响,美国GDP在2001出现了负增长。为了刺激经济增长,保持经济的繁荣景象,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从2001年开始,在短短两年时间内,将美国联邦基金利率由5.50%骤降到1%,房地产市场受到激励开始迅速膨胀,炒房投资盛极一时。受到利益驱动,一些收入不高、有不良信用记录的人也申请贷款买房。银行为了获取较高贷款利息,降低了住房贷款门槛,即使借款人还不起贷款,也可以变卖其房屋,一些贷款机构甚至推出了“零首付的贷款方式。

股价狂跌和经济稍显衰退的同时,房产市场却一片繁荣,房价依然在持续上涨。房地产市场支撑了2000年的股票价格泡沫被刺破之后的衰退经济,使美国经济看起来还是持续的繁荣,特别是2004年到2005年间,房地产泡沫刺激了美国经济的发展。美联储2001年到2003年的13次降息行动是房地产价格一路飙升,房地产泡沫继续膨胀的一个基本保证。2004年6月,美国利率进入加息通道,在截至2006年6月的两年时间里,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连续17次提息,将联邦基金利率从1%提升到5.25%。高房价和利率的上升抑制了房地产消费,房地产消费量房地产上涨的势头减缓,房地产销售额开始下滑,房地产泡沫的破灭对次贷危机产生了致命的影响。

在利率不断提升的前提下,房价的下跌使许多房产成为负资产,许多次级抵押贷款者丧失了再融资能力,采取拖欠或者直接放弃房产成为不少人的选择,导致违约率急升,房价下跌也使资金贷出者无法用收回的房产抵消损失,更使流动资金大大减少。这两项因素导致次级债衍生产品资金断流,再加上信用评级机构突然大幅调低次级债信用评级,导致次级债价格大幅下跌。由于机构投资者的高杠杆,次级债价格跳水,极大了恶化了机构投资者的资产负债表,赎回压力迫使其大量抛售各种资产,使次贷危机扩散到整个金融市场。由于美国金融市场的核心地位,大多数金融机构遭受亏损,投资者信心受到打击,市场系统性风险放大,加上流动性紧张导致惜贷现象,全球经济危机最终爆发。

三、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的启示

(一)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房贷市场的启示

美国次贷危机无疑为中国金融风险的防范与监管提供了教训,尤其是引起人们对我国住房按揭贷款市场潜在风险的高度关注,美国次贷危机对完善我国金融风险的防范与监管有着重要启示。次贷危机在表面上是美国房价走低、利率走高所致,根本原因是资金供应方降低信贷门槛,忽视风险管理,需求方过度借贷,反复抵押融资。尽管通过证券化的方式分散风险,这些风险是潜在的,只要条件具备,就会暴露出来。目前,我国的房贷市场与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前的某些特征有相似之处,我国商业银行普遍认为只要持有不断增长的房地产抵押品就无需担忧,将个人住房抵押贷款当成是低风险的优质资产,扩张住房按揭业务。通过降低审批标准,简化贷款流程等手段,放宽个人住房按揭贷款的市场准入条件,增大了房贷资产的风险。我国尚未进行银行资产证券化过程,银行风险无法转移,一旦我国房地产价格出现大的逆转,潜在的金融风险就会充分暴露出来,国内银行也会面临严重的危机。

鉴于我国房贷市场的现状,为了避免危机的出现,必须吸取美国次贷危机的教训,严格防范我国金融市场的风险:

第一、加强宏观经济形势的判断,关注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

导致美国次贷危机的直接原因是美国房地产市场周期性的变化,美联储为抑制经济过热,在两年时间内先后加息17次,大幅度地提高了抵押贷款成本,使美国房地产业由盛转衰,我国宏观的货币政策需要引起我国商业银行的高度关注。为防止经济及投资过快增长,我国在2003年至2008年19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达到历史最高水平。我国房地产价格居高不下,资本市场波动加大。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商业银行应该从次贷危机中吸取教训,密切关注国家宏观经济形势,尤其是政策变动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重视房地产价格波动带来的潜在风险。

第二,转变贷款利率的类型,有效控制贷款人的风险

我国的房贷实行的主要是浮动利率贷款,加息会加大原有贷款者的偿贷成本。美国次贷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浮动利率下,美联储的多次加息使贷款人的成本大大提高,使贷款人的风险扩大,遭遇债务危机,并最终导致贷款机构坏账的增加。我国也不能忽视利率调整对贷款人偿债能力的影响,应尝试按揭贷款从浮动利率向固定利率的转变,这样不仅可以使贷款人在贷款初期就锁定了风险,也使央行在制定货币政策时减少牵制和顾虑因素。

(二)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金融市场的启示

美国次贷危机愈演愈烈,已发展成为一场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中国经济所受影响也逐步显现,从这场危机中获得一些有益的启示显得尤为必要:

第一,拟定保证金融稳健运行的个项应对预案,建立完善国际金融危机检测及应对工作机制

就美国次贷危机看,金融检测无力也是其发生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这就要加强对国际金融形势演变的监测,重视与其他主要央行的沟通,加强与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之间的信息共享与合作,密切关注国内金融机构经营状况,及时制定完善应对各种紧急情况的预案,努力减少危机对我国经济的造成的损失,同时也避免同类危机在中国发生。

第二,加强对中国房地产金融的监测,改进房地产金融服务

房价持续上涨,楼市过热导致了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美国次贷危机之于中国同样意味深远。对于中国来说,楼市过热也是不争的事实,没有只涨不跌的市场,楼市也不例外。部分中国购房者依然沉浸在房价只会升不会降的幻想中,对逐渐上升的利率水平却视而不见;一些金融机构在高额的利润率面前迷失了自己,无视风险的存在;一些银行对房地产按揭贷款的资质审核形同虚设,这些无疑是危险的信号。需要建立健全房地产金融监测机制,密切跟踪房地产市场发展态势;简化和规范住房贷款制度,理顺住房消费贷款政策;引导商业银行科学评估房地产业的风险,在完善风险控制的前提下,进一步改进金融服务,支持房地产业的合理有效信贷需求,促进房地产信贷市场平稳运行。

第三,必须不断优化金融机构的信贷资产结构,分散风险

在当前房地产业迅猛发展、风险不断积聚的形势下,中国金融机构(主要是银行)面临的最大风险就是房地产贷款在信贷资产中占比过大,一旦市场形势出现逆转,各银行将不可避免地出现大量坏账,损失将极为惨重。各银行机构应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和手段,尽快收回有可能出现风险的房地产贷款,尤其是资质、实力较弱的房地产开发商的贷款,降低房地产贷款在信贷资产中的比例,“将鸡蛋放在多个篮子中”,以分散风险。

第四,慎重对待金融创新

美国许多金融创新使得以前得不到贷款的人获得资金,这是好的一面,房地产按揭贷款证券化就是一个好的金融创新,不能因为这一次次贷危机的出现而全面否定它,要学习、借鉴美国金融创新中好的方面,找到适合中国自己的金融创新,还要加强对金融创新中金融衍生物的研究、监管和适当利用。

第五,中国的金融机构要慎选海外投资

自2007年8月以来,随着次贷危机的不断加深,引发了全球资本市场的剧烈调整,中国金融机构的海外投资遭遇了市场系统性风险,遭受了一定的损失,这就要求中国金融机构在选择海外投资时必须考虑至少四个方面的问题: (1)做好资产的长期配置;(2)要从经济周期的评判、国家或地区风险的评判、目标市场成熟度的评判来选择目标市场; (3)合理预测目标市场的预期收益和风险;(4)充分考虑汇率风险,根据企业的发展战略和资本运作情况合理界定投资者的风向偏好,争取把海外投资风险降到最低。

第六,加强外汇管理,防范短期资本流动冲击我国金融体系

此次危机,相比欧美发达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中国所受影响相对较小,再加上美元贬值人民币升值,或投资或投机使得国际大量热钱涌入中国。央行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3月份,中国外汇储备余额已超过20000亿美元。中国必须要加强跨境资本流动的监测管理,完善针对资金不同流入渠道的管理措施,防范投机资本大规模流动对我国经济造成大的冲击。

(三)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政府监管的启示

第一,应进一步规范我国商业银行的房贷程序,严格市场准入

据统计,2005年7月到2007年2月,上海中资银行房贷不良率达到0. 95%,3年间,猛增10倍。由此个例可见,银行很大程度上不能足额收回支持证券的贷款本息,如果不能收回或全部收回的话,必然使持有证券者利益受损,这就为银行发放贷款的行为敲响了警钟。美国次级债券危机的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在房地产价格上扬时,银行往往让大量无偿还能力的客户获得了贷款,忽视了房价逆转时可能产生的违约风险,为次贷危机埋下了祸根。

在中国,住房按揭贷款一直被银行视为优质资产,在房价高速上涨过程中,出现银行业忽视贷款申请条件,给予按揭贷款的现象,在房价上涨时,这些现象的风险容易被掩盖,然而房价一旦发生逆转,隐藏的风险就会暴露出来,使得银行业面临大量的不良资产。对贷款条件的审核应该进一步规范,比如对按揭购房人的资质审查,还款能力,不能还款后的处理程序等。各商业银行在房贷市场上的竞争,有可能会进一步弱化银行放贷的风险控制能力,如何通过改善银行间的外部竞争机制和内部考核机制,以强化贷款制度的完善和有效落实,是金融监管部门要着手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要正确地认识和看待个人住房贷款的风险,对个人贷款买房的条件进行严格审查和考核,杜绝风险的发生。

第二,应强化发行机构和受托机构信息披露不实的责任

在信贷资产证券化过程中,信贷资产信息披露的真实、完整、及时与否,对于能否保障投资人的利益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在信贷资产证券投资中,投资人通常只能以发行机构和受托机构披露的相关信息作为投资与否的参考依据,如果发行机构和受托机构向投资人提供的信息不完整、不准确、不及时,就会导致其投资判断的失误,造成投资损失。目前很多评估机构提供的信息、数据过于宏观、笼统,充其量只是一个综合性的情况报表,这使投资人很难通过具体的个贷来鉴别,我国资产证券化发展需要更严格的监管及更有效的信息披露制度。法律永远是权利维护的最后一道屏障,让法律制裁的权威性给金融机构打下预防针,用高悬于其头顶的严厉之剑,逼迫它们加强内部控制,披露真实有效的信息。只有披露的信息完整、准确、真实,投资人才能据此作出理性的判断,监管机构才能实行有效的监管。

第三,改善信用评级机制,增强信用评定的可信度

评级机构被市场行为暗中操纵,衍生产品经层层包装日趋复杂,不具备“精英”级别计算能力的广大投资者,只能依赖信用评级的专业眼光。然而,最著名的穆迪、标准普尔、惠誉三大评级机构,一直向评级对象收取费用,高评级收费是低评级的2倍。其内部一些高风险次贷产品的信用评级人员,甚至直接参与评级费用的商讨。我国应引以为戒,建立完善的资产评估标准体系,采用科学的评级方法,提高我国信用评级机构的素质和业务水平,注重培养和建立一支强大的专业人才队伍。完善我国信用评级制度,要保持评级机构的独立性,法律并未禁止“次级债”进入市场,只是希望通过信用评级机构给这些次一级的债券贴上“我有风险”的标签,以警示投资人。

无论从哪个角度看,这种工作都马虎不得,更不能任由评级机构利欲熏心地置投资人权益于不顾。说到底,评级机构也是普通的市场主体,过度的恶性竞争也会让它们失去自我,为了避免信用评估机构之间恶性竞争给评估结果准确性造成的负面影响,需要通过制定科学的评估机构准入机制,信用评估所依据的基础资料和数据必须做得更扎实一些。从法律角度完善相关信用评级制度,可以加强法律风险监管,提高资产证券化产品的信息透明度,降低信息不对称。提高资产证券化产品的流动性,降低投资者的流动性风险,降低产品的风险溢,提高投资产品的竞争力。

第四,应谨慎的为应对经济周期而制订宏观调控政策

本次美国次贷危机的最大警示在于,要警惕为应对经济周期而制订的宏观调控政策对某个特定市场造成的冲击。中国则还没有经历过一个完整的经济周期,即使从改革开放算起到现在也只有30年的历程。此外,中美房市的周期也有所不同,中国实施房改后,结束了此前多年无住房市场的局面,需求大幅飙升。虽然中国房市也存在投机因素的推动,但需求大而供给有限是促使房价走高的最重要原因。

对于中国房市,政府有调控余地:(1)有必要把资产价格纳入中央银行成为实施货币政策时的监测对象。一旦资产价格通过许多渠道最终影响到总需求或总供给,就会对通货膨胀率产生影响。即使是实施通货膨胀目标制的中央银行,也很有必要把资产价格的涨落作为制订货币政策的重要参考之一。(2)进行宏观调控时必须综合地考虑调控政策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例如美联储连续加息可能对房地产市场因此而承担的压力重视不够。(3)政府不要轻易对危机提供救援。危机是对盲目投资和盲目多元化行为的惩罚,如果政府对这种行为提供救援,将会导致道德风险的滋生。

凄美的诗词范文3

关键词:美国;李清照词;汉学英译;创意英译

中图分类号:I207.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751(2014)01-0161-06

中国“婉约派”词宗李清照及其词作在美国的流传史已近百年,逐渐成为汉学研究中的显学,并日益为美国诗坛所关注。期间,李清照词的英语译本(文)陆续问世,译者多达数十人。综观各种译本(文),类型繁多,形态各异,但从宏观而言,大致可以分为两类:汉学英译和创意英译。

“汉学英译”是“由生活或学习在西方国家且谙熟汉语文化的汉学家或汉学研究者所进行的汉语文本翻译。”①那么,“汉学英译”属于汉学翻译,其译文文本表述语言为英语。汉学英译追求的是源语与译语文本之间信息转换的完整性,既包括内容传递的完整性,又包括形式、风格再现的完整性。汉学英译的目标是原文与译文之间“相似性”的最大化,即意、形、体的“极似”。“创意英译”,在美国译者尤其在美国现当代诗人翻译家中,极为盛行,是美国特色鲜明的一种翻译传统。香港学者钟玲认为,具体落实到诗歌翻译而言,创意英译以表达美感经验、将诗人译者对原诗的主观感受以优美的英文呈现出来为目的。②这有别于以学术研究为目的的汉学英译。创意英译是一种译者吸纳原作内容并将其转化为自我创作灵感、彰显诗人译者自身诗学观念的翻译方法。

在众多美国李清照词英译文本中,许芥昱等学者的汉学英译译作被认为是经典之作,收录进美国高校的中国文学教材,沿用至今;肯尼斯·雷克斯罗斯的译本则是创意英译的典范,被收录进美国各种诗集,影响了广大美国读者,甚至被不懂中文的读者误认为优美的英文“原创诗歌”。美国李清照词的学者译者与诗人译者分别采用汉学英译与创意英译的主导性原因是译者的文化身份,因为其文化身份在很大程度上承载了他们的译介实践任务,也决定了他们对英译方法的取舍。

笔者以美国李清照词的学者与诗人英译文本为研究对象,分析、比较两类译者群体选取汉学英译与创意英译的动因及具体翻译操作,以期总结方法,归纳经验,为中国文学“走出去”战略提供借鉴与启示。

一、汉学英译:学者的学术性翻译方法

“文学翻译离不开文学研究,文学研究是文学翻译的前提。”③美国汉学界的李清照词翻译与研究是同时进行的。美国的汉学家、中国古典文学研究者将李清照词进行英译,以方便相关研究或教学的开展。这些以学术性为旨归的英译方法正是汉学英译。正因如此,美国李清照词的学术性翻译方法始终坚持“忠实”原则,译者的中国古典文学素养也能在最大程度上保证语言信息在翻译中的传神达意。许芥昱、叶维廉、欧阳桢等学者型翻译家便是典型代表。

许芥昱(Kai-yu Hsu, 1922—1982),著名美籍华裔学者、翻译家,终生致力于研究、向西方介绍中国文学。1959年,许氏获斯坦福大学文学博士学位,随后在美国数家大学任中国文学教授、系部主任。“许芥昱学养深厚,并不缺少研究、介绍古老汉学的能力。”④他在中国文学研究与翻译方面著述颇丰,治学严谨,为美国学界所称道。

1962年,许芥昱在美国语言文学研究领域的权威刊物《现代语言协会会刊》(PMLA)《李清照诗词(1084—1141)》。这是美国较早的李清照词研究文章。作者详述了李清照的生平背景、作词经历,深刻分析、总结了李清照词的五大特点:口语入词,形象生动,善用叠词,音乐性强,借景抒情。值得关注的是,作者在文中英译了李清照词20首,作为论文论述的例证。这是李清照词在美国最直接、最具代表性的汉学英译译文。例如《如梦令·一》的翻译。

常记溪亭日暮,

Often remembered are the evenings on the creek,

沉醉不知归路。

When wine flowed in the arbor and we lost our way.

兴尽晚回舟,

It was late, our boat returned after a happy day

误入藕花深处。

Entering, by mistake, the thicket of lotus clusters.

争渡,

As we hurried to get through,

争渡,

Hurried to get through,

惊起一滩鸥鹭。

A flock of herons, startled, rose to the sky. ⑤

这首小令回忆了词人年少时的一次游记,语言平实又不乏生动之处,景物描写细致,烘托出词人的欢愉之情。许芥昱的译文以意译为主,以传达原词原意为准则,又能展现原词的特征。译者几乎“字对字”的翻译,如首句“常(often)记(remembered)溪(creek)亭(arbor)日暮(evenings)”,却又以英文语法、句法规则加以整合,措词简洁,是地道的现代英语,符合英文读者的阅读习惯。译者在第二、三句译文中使用了尾韵,“way”与“day”,五、六句“争渡”叠词(hurried to get through)也得以忠实再现。译者将末句“惊起一滩鸥鹭”译为“一群鸥鹭,受惊,飞向天际。”这是一种深化的翻译方法,将原词景物的描述视线由地面延伸至天空,视野更加宽阔,至此,词戛然而止,言尽而意未尽,耐人寻味。译文与原词借景抒情的效果异曲同工。

叶维廉(Wai-lim Yip,1937—)是美国著名的华裔比较文学学者、翻译家、美国比较文学学会顾问。叶氏1967年在普林斯顿大学获得比较文学博士学位之后,一直在美国的若干大学任比较文学教授。他的文学创作、汉诗英译与比较文学研究并行不悖,建树颇丰。数十年来,叶维廉致力于中西文化交流和中美诗学汇通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早在20世纪九十年代,叶氏在学界就享有极高的声誉:“在比较文学、诗歌创作、文学批评,以及翻译的领域,叶维廉教授无疑是颗耀眼的明星!”⑥叶维廉作为汇通中美诗学与文化传统的学者,情系大洋彼岸的中国,始终“致力于两种传统:美国溯源自庞德一系的现代主义和中国诗学传统,相向地传递信息。”⑦因此,叶氏坚持英译汉诗的“定向叠景”原则,其目的是为了将中国古诗中的语言模式、文化认知与思维角度最大限度地传递到译文中去。这既可以纠正西方译者对汉语的误解与扭曲,又可以为英语读者提供更为自由开放的诗歌审美体验空间,例如《如梦令·二》的英译文,

1.昨 夜 雨 疏 风 骤

1.last night rain sparse wind sudden〔6〕

1. Last night, scattering rains, sudden winds.

2. 浓 睡 不 消 残 酒

2. deep slumber not dispel remaining wine〔6〕

2. Deep sleep abates not the remaining wine.

3. 试 问 卷 帘 人

3. try ask roll- blind- person〔5〕

3. Try ask he who rolls up the blind:

4. 却 道 海棠 依 旧

4. but say begonia --- remain--- the-same〔6〕

4. Thinking the begonia blooming as before.

5. 知 否 知 否

5. Know ?〔2〕 Know ? 〔2〕

5. Know it? Know it?

6. 应 是 绿 肥 红 瘦

6. should-be --- green fat red thin〔6〕

6. Fattening leaves’ green, thinning petals’ red. ⑧

在具体翻译实践中,叶维廉设计了“三步走”的汉学英译方法:第一步,给出汉语原诗;第二步,进行“字对字”的释义;第三步,按照英语文法进行最小限度的修改,得出最终译文。从上述例子中可以看出,叶维廉在对《如梦令》进行“字对字”注释的同时,还标明了每句原文的字数或音节,甚至以问号“?”对译“否”字。译者对第二步所作最小限度的修改是为了最大限度地传递原词的语言特质,如第二句的译文中没有使用符合常规英语文法的“does not abate”,而是以“abates not”英译“不消”。译文第三四句中也没有增译“我问”和“卷帘人答”,两句译文均为“无主语句”,意在再现汉语语言的专有模式和原词中的“无我”境界。由此,“定向叠景”的译诗理念得以实践:译文中助动词与主语均省略不译,使得原词中并置的意象一一罗列,令英语读者有“移步换景”的阅读体验。叶维廉这种几乎“偏执”“极端”的汉学英译方法虽然罕见,但“无疑传译出两大文化系统内更多的信息,从内容到形式更为开放,留给读者更多的联想空间。”⑨

欧阳桢(Eugene Ouyang, 1939—)是美籍华裔比较文学家、教授、翻译家。他早年求学于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印第安纳大学,获比较文学博士学位。此后,他任印第安纳大学比较文学教授、文学院东方文化系教授。在美国汉学英译李清照词诸位译者中,欧阳桢是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他共翻译李清照词24首,其中13首收录在1975年由柳无忌与罗郁正合编的《葵哗集:中国历代诗歌选集》。该选集刊行后即在美国学界广为流传,随即被许多大学选为教程,此后数十年间多次再版。这为李清照诗词在美国社会的流布产生了深远影响。”⑩1999年,在早年13首英译李清照词的基础上,欧阳桢又增译11首,共计24首入选著名学者孙康宜等人主编的《中国传统女诗人:诗集与评论》。

欧阳桢对翻译理论与技巧有较深的研究。他认为,翻译对人类文明史、对各国文化的发展都起了重要的作用,不可等闲视之。他把翻译区分为纯粹的翻译——科技翻译,与传神示意的翻译——文学翻译,前者容易后者难。他认为,鉴别文学翻译有三条标准:“自明”“信达”“透明”。“自明”即译文像原文一样,无需借助其他文献即可让读者鉴赏、理解;“信达”即原文的意义要完整无遗地译出来,原文与译文的“情调”要一致;“透明”即让读者透过译作看到原著,而不应让他们看出这是翻译过来的。由此可见,欧阳氏以学者的身份,侧重翻译中以原作为中心,强调译文的基调应和原文一致,译文要反映出原作者的特点,而不能反映译者自己的特点。他尤其指出,李少英和李清照就应有不同的特点。两个不同的作家或诗人,译文就应该分别反映出两种不同的风格。这也是他翻译原则“传神示意”的另一种阐释。

例如《减字木兰花》的英译:

减字木兰花

Jian zi mulanhua

卖花担上,

From the pole of the flower vendor

买得一枝春欲放。

I bought a sprig of spring about to bloom,

泪染轻匀,

Tear-speckled, slightly sprinkled,

犹带彤霞晓露痕。

Still touched by rose mist and dawn’s early dew.

怕郎猜道,

Should my beloved chance to ask

奴面不如花面好。

If my face is as fair as a flower’s,

云鬓斜簪,

I’ll put one aslant in my hair,

徒要教郎比并看。

Then ask him to look and compare.

此词写词人对春花的喜爱,对容貌美及爱情的追求,擅用心理描写、拟人等手法,语言通俗、易懂,含蓄地描写两人的爱情。欧阳桢的英译文十分忠于原词,以浅显易懂的英文再现了原作的原意,还原了原词语言平实、口语入词的特点,无需译注或其他辅助文献即可让英文读者理解,是为“自明”。同时,译文不增译,不漏译,上阕中“一枝春”比喻“一枝花”,译者直译为“a sprig of spring”;下阕中将春花拟人,以人面与花作比,译者仍直译为“my face is as fair as a flower’s”,译者将比喻与拟人修辞格照直译出,并且皆押头韵,再现了李清照词音乐性强的特质。原词以花喻人,尤其是下阕含蓄的心理活动委婉地描写夫妻之间的恩爱。这是东方式的爱情表达,与西方直接、热烈的情感流露完全不同,而译文阐释的仍旧是原词含蓄的“情调”。译者坦言:“我们必须努力展示的不仅仅是我们彼此文化间的共同点,还有彼此文化间的差异。”是为“信达”。译文直接脱胎于原词,其中译者主体性几乎没有发挥,没有任何创造性翻译,真正做到了“译者的隐身”,是为“透明”。

除此之外,冰心的硕士学位论文《李易安女士词的翻译与编辑》(1926)、何赵婉贞的硕士学位论文《人比黄花瘦:李清照生平与作品》(1968)、库克(C.H.Kwock)与文森特(Mchugh Vincent)合译的《有朋自远方来:圣朝汉诗百五十首》中21首英译词(1980)以及詹姆斯·克莱尔(James Cryer)的《梅花:李清照词选》(1984)均为李清照词在美国较有特色的汉学英译译本。囿于篇幅,笔者在此不做一一举例论述。

二、创意英译:诗人的创造性翻译方法

在20世纪初叶的美国新诗运动中,庞德开启了一种以诗歌创作为导向的诗人译诗传统。美国诗人译者主要以东方诗歌——尤其是中国古诗——翻译为主,他们以诗人的视角与灵感解读中国古诗,在翻译过程中掺杂了自己的创作成分。这种“大胆”的、出人意料的翻译,可以说创造出了另一首诗,却往往与原诗的精神想通。这就是中国诗歌的创意英译。肯尼斯·雷克斯罗斯是最富代表性的创意英译诗人翻译家之一。

肯尼斯·雷克斯罗斯(Kenneth Rexroth, 1904—1982)是美国著名现代诗人兼翻译家,是“旧金山复兴”运动的倡导者,对美国诗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一生诗歌创作与翻译多达50余部,其中四部汉诗译集中均有李清照诗词的出现:《汉诗百首》(1956)包含7首,《爱与流年:续汉诗百首》(1970)译介6首,《兰舟:中国女诗人诗选》(1972)英译7首,《李清照诗词全集》(1979)全译67首。在美国,像雷氏这样对译介李清照词如此倾心的译者十分罕见。雷克斯罗斯创意英译汉诗——特别是李清照词——的方法缘起于他的诗人身份,他在《诗人译者》一文中陈述了他的“同情”诗歌翻译观:

以诗译诗是同情行为——将自己与他人相认同,翻译他人的话为自己的话。众所周知,一位好的译者是不会对字对字翻译的。他不是人,而是拼尽全力的辩护律师。他的责任是一种特殊的请愿。诗歌翻译成功与否的标准是同化,即陪审团是否被说服。

在此,雷氏将译者视为原诗作者的“辩护律师”,要求译者要按照作者的“意愿”和“精神”去感动读者,即“陪审团”,译者是作者与译文读者情感传递的纽带。他反对诗歌的直译,注重译本读者感悟到译者与作者同样的诗歌“灵感”,因此译者要积极主动地靠近原诗作者的精神层面。在雷氏眼中,“作者和译者都是靠灵感进行诗歌创作和翻译的,他们之间其实没有主与仆的区别。”这正为雷氏在翻译过程中发挥诗人译者主体性奠定了基础。译者只有以平等的地位洞察原诗及作者的精神实质,达到“感同身受”,然后以英语将这种“同情”表达出来,此时译文与原诗之间语言是否“忠实”则无关紧要了,“我并未期待该集(《汉诗百首》)成为东方文化研究的学术之作,它们(译诗)只不过是若干(英语)‘诗篇’而已。”这也是汉学英译与创意英译的根本差异。

如《一剪梅》的英译:

一剪梅

SORROW OF DEPARTURE: TO THE TUNE

“CUTTING A FLOWERING PLUM BRANGCH”

红藕香残玉藫秋。

Red lotus incense fades on

The jeweled curtain. Autumn

Comes again. Gently I open

轻解罗裳,

My silk dress and float alone

独上兰舟。

On the orchid boat. Who can

云中谁寄锦书来,

Take a letter beyond the clouds?

雁字回时,

Only the wild geese come back

And write their ideograms

On the sky under the full

月满西楼。

Moon that floods the West Chamber.

花自飘零水自流。

Flowers, after their kind, flutter

And scatter. Water after

Its nature, when spilt, at last

Gathers again in one place

一种相思,

Creatures of the same species

Long for each other. But we

两处闲愁。

Are far apart and I have

Grown learned in sorrow.

此情无计可消除,

Nothing can make it dissolve

And go away. One moment,

才下眉头,

It is on my eyebrows.

却上心头。

The next, it weighs on my heart.

该词作于词人新婚不久丈夫即外出之时,寄寓着作者不忍离别的一腔深情,反映出初婚沉溺于情海之中的纯洁心灵。擅长创作情诗的雷克斯罗斯以其诗人对爱情独有的感悟,去“同情”李清照,真切感受词人当时的心境,并将这种情思付诸于英语的载体,以创意英译的方法,再现了原词的离愁别绪与思念之情。首先,译者不以原词的行数为准则,果敢地采用大量的不规则断句与跨行,形成一种急促、直接的情感宣泄节奏,以西方英诗的外在形式与情感表达手法表露词人原本含蓄的情感。其次,原词中的若干意象被译者改写,以更加深刻地烘托全词的抒情氛围。上阕中“玉藫秋”之“秋”译为“秋天又一次到来”(Autumn comes again),使得哀愁更加忧郁。“雁字”本意为大雁飞行时排成的“一”字或“人”字形状,译者在此译为“唯有大雁归来,在天空中画着表意的字符”(Only the wild geese come back / On the sky /And write their ideograms),将其意象具体化,与“锦书”(letter)相呼应,因为译者认为,“大雁是中国古诗中‘信使’的惯用意象”。下阕中的创造性英译方法更为明显。“花自飘零水自流”中“落花”“流水”本是充满悲伤、无奈、绝望的意象,而译者描述完“落花”之后,笔锋一转,将“流水”译为“水流分开后,终将归复一处”(Water after / Its nature, when spilt, at last / Gathers again in one place),“落花”“流水”两个意象在译文中相反相成,将原本离别的愁苦状写为“苦尽甘来,聚散有时”的积极向上的爱情期待。末句更将“此情”(sorrow)外化为一种“可观”(on)、“可感”(weighs)的客观存在,“雷氏在此极力传递女词人不可消除的思念之情的全部重量!”再次,译者成功地将女词人的情感“同化”,以现代英语表达出来。原词由于汉语特有的语法特点,全词没有出现以第一人称“我”的叙述。但在译文中,译者六次将“我”(“I”“we”“my”)显现,在英语语境中,这有利于全词抒情的发挥。有学者认为,雷氏的李清照词本身就是优美的英诗,此处把“无我”的境界化为“有我”的境界,于(英语)读者而言,具有极大的情感感染力。

雷克斯罗斯创意英译的李清照词在美国影响很大,美国现代诗坛中的很多诗人正是通过雷译的李清照词结识了中国婉约派词宗,并对其诗学加以师承,融合到自身的诗歌创作中。美国著名汉学家、文学评论家荣之颖对雷氏的《李清照诗词全集》评论道,雷克斯罗斯作为痴迷于中国诗词的美国著名诗人,克服困难将其译为母语(英语),无论忠于原作与否,其译文文学上的优点理应被肯定。

三、美国李清照词英译对中国文学“走出去”的启示

李清照词在美国的英译与传播是翻译文学史上的重要个案,这得益于汉学英译与创意英译两种主要的翻译方法。在着力于中国文学“走出去”战略实施的当下,李清照词作为“走出去”的成功典范,对中国文学对外译介评判标准、译者的文化身份及译作的传播途径等方面均有启示意义。主要启示有三个“多元化”:

第一,翻译评判标准的多元化。通过美国李清照词英译可以发现,汉学英译与创意英译翻译方法下产生的文本多姿多彩、百家争鸣。若以中国传统译论的圭臬“信、达、雅”加以衡量,则多数为“失败”的翻译作品;但是事实却是,它们都在不同领域、不同读者群中被比较广泛地接受。这是为什么呢?以这样的翻译实践反思评价翻译的标准,我们不得不承认,在全球化的今天,文学翻译的评判标准必须多元化,不能以是否忠于原作作为唯一标准。正如翻译目的功能学派所倡导的“目的决定手段”的宗旨,文学译者有权根据特定的翻译目的与用途,如汉学研究或诗歌创作,以及译本在目的语中需要完成的特定功能而选择不同的翻译方法,而“不必考虑翻译是否按照‘标准’的方式进行。”

第二,译者构成的多元化。吸纳海外译者,需求“合译”模式。由美国李清照词英译的案例可以发现,海外多元文化身份的译者是中国诗歌外译的有生力量,他们中有汉学家、有诗人,甚至有的译者既是学者又是诗人。尤其是汉学英译的译者多为美籍华裔学者,他们既有扎实的汉诗素养,又有美国地域的文化体验。国内译者理应与海外译者加强合作,寻求合理有效的“合译”模式。“树立国际合作的眼光,积极联合和依靠国外广大从事中译外工作的汉学家、翻译家,加强与他们的交流与合作。”雷克斯罗斯与中国学者、诗人钟玲成功合译《李清照诗词全集》也证明了这一点。

第三,译本传播渠道的多元化。从英译的李清照词在美国的传播渠道可以发现,以作家为中心的译作单行本虽然是传播的主要形态,但不是唯一渠道。中国文学的对外译介,还可以有其他诸多方式,如高校的硕、博士学位论文、学术论文、主流中国文学选集,甚至中国文学研讨会等形式。笔者还曾搜索到在美国多个外国文学网站中有李清照词英译文的出现,虽然译者多不可考证,但这也不失为中国文学“走出去”的一个颇为便捷的现代化媒介。

翻译是文本跨语际的转换活动,更是跨文化的交际活动。受到各种原因、目的的影响,不同翻译方法的使用会产生与原作或亲近(忠实)、或疏离(叛逆)的译本。李清照词在美国的汉学英译与创意英译是核心观念迥异的两种翻译方法,这是由译者的文化身份、翻译目的造成的。但是,这又是两种在异域成功传播中国文学的翻译方法。对其进行辩证的考察与分析,对于拓展中国文学“走出去”之翻译标准、译者模式以及译作传播渠道,都具有积极的启示意义。

凄美的诗词范文4

刚接手新班,换了班主任,学生需要一段时间来适应,就有很多孩子“浑水摸鱼”……开学初,笔者要面对很多亟待解决的班级管理事务,但是,为了响应并完成教育厅及学校“访万家”的号召,我排除万难,将家访和班级管理融为一体,将每次家访当作一次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契机,力求在每一次家访中解决孩子或家长在教育、学习中的一个问题。开学至今,笔者一共走访了学生家庭40余家,并全部按要求写了“手记”,每次家访用时都在1到2小时。家访时,笔者耐心与孩子及家长交流互动,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解决家长在教育孩子中的困惑,帮助孩子克服一个个学习生活中的困难。在家访中,有很多孩子和家长给笔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尤其难忘的是对肖楚葳和方灏哲两位同学的家访。

笔者家访的第一个学生叫肖楚葳,她是一个很自觉的懂事的女孩,很喜欢学习,平时也很努力,爱好也很多,美术很好。可是学习成绩一直不拔尖,达不到家长的期望。慢慢地,她对学习也渐渐失去了信心。在家访中,笔者建议家长降低对孩子的期望值,多鼓励孩子,找个突破口让孩子建立自信心。喜欢画画是肖楚葳的爱好,其所画作品常常被美术老师表扬。家长像我说的那样,以此为突破口,经常鼓励孩子在绘画中的点滴进步,逐渐让孩子找回了自信。以绘画带动孩子其他方面的发展,孩子的学习成绩也比以前提高了……我为自己的家访成效感到欣慰,家长及时采取的赏识教育也很值得其他家长学习。

另一个比较特殊的学生就是方灏哲,他聪明机灵,可是平时非常好动,爱玩,对学习没有兴趣,上课开小差,各种习惯都很差。第一单元词语听写不及格,单元测试成绩居班上倒数。家长和孩子都有留级的想法了……到了他家后,笔者耐心地与家长面对面地交谈,在交流中我了解到,他爸爸性子急,一看到孩子的作业或试卷不满意,就是斥责打骂。他妈妈虽能发现孩子的闪光点,但总是不能正确引导孩子,只会当着孩子的面说爸爸的不是。在谈话中,笔者似乎成了一个调解员,最后我请家长平心静气地商量孩子的教育方法,建议他们与孩子多谈话多沟通,慢慢把孩子引导到细心学习中来。并且,家长在孩子学习需要帮助的时候,一定要耐心帮扶孩子。家长在与我沟通后,很感谢我的指点,并欣然接受了我的建议,每天帮着孩子报报词语听写、听听孩子的朗读、一起谈谈课后问题的看法……这样一来,孩子乐了,学习不再无趣了,后来的几次听写都达到90分以上。笔者也及时对孩子的进步给予了表扬,在经历了40多次的家访后,我对家访有了一些自己的体会和感悟:

1.家访要多一些鼓励表扬、少一些斥责批评。每个孩子都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和鼓励,因此,当孩子有了进步或在某一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时,教师就要发自内心地进行赞扬,并通过家访的形式告诉家长,使学生感受到自身的成就感。那么,他的学习就会更加努力,他的思想就会更加进步。同时,家长也会分享孩子的快乐,会更加关注孩子,关注学校。教师应善于发掘学生的每一个闪光点,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正确认识自身存在的问题,促使学生健康发展。

2.家访要全方位关注孩子的成长。以前我们可能更多注重的是学生的成绩,可如今家长关注的已经不再是成绩,而是孩子各方面的发展。因此,我们在教学上要多为孩子提供展示他们才能的舞台。在家访中,笔者也时时处处关注孩子们各方面的情况,与家长交流时也不仅仅只谈学习了。

凄美的诗词范文5

【关键词】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 CDO 信用衍生品

1次级抵押贷款危机回顾

1.1次级抵押贷款的内涵

次级抵押贷款(subprime mortgage loan,即“次级按揭贷款”),是指一些贷款机构向信用程度较差和收入不高的借款人提供的贷款。但由于借款者信用记录较差,很多借贷者不需要任何抵押和收入证明就能贷到款,因此次级房贷机构面临的风险也更大,其贷款利率通常比一般抵押贷款高出2 %至3 %。

1.2危机爆发的过程

2007年2月末,统计数据显示,次级债贷款违约率正在上升,住宅贷款机构股票大幅下降。全球金融巨头相继对美国次级贷款可能发生的损失大幅增加坏账准备,引起市场不安。

4月2日,美国第二大次级贷款公司“新世纪金融公司”申请破产保护。

2007年夏季,大型投资银行贝尔斯登旗下的两支对冲基金因大量投资基于次级债的CDO,出现重大损失而陷于破产。

7月中旬,三大评级公司对一千多个住宅贷款MBS调低评级。

这场危机迅速蔓延到欧洲市场。欧元区短期金融市场流动性紧缺,短期市场利率急剧上升。英国北岩银行(Northern Rock)出现了英国近140年来首次“挤兑现象”。

至此,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全面爆发。为防止市场陷入流动性危机,欧、美中央银行积极进行了干预。

10月下旬,欧美大金融机构陆续公布第三季度财务状况,巨额财务损失远远超出市场预期,市场再次出现恐慌。各中央银行不得不再次联手干预救市。

进入2008年,美国大金融机构公布新的季报,损失又一次超过预期。次级债引发信用紧缩对实际经济的影响开始显现,美国年经济增长率在2007年第四季度已经降到0.6%。此外,2008年初的失业率、零售商品指数等主要经济指标开始恶化;IMF在2008年2月初将全年的经济增长预测下调了0.5个百分点。

2危机爆发的原因

2.1次级房地产抵押贷款制度是形成美国次级债危机的客观原因

美国住房抵押贷款市场大致可以分为最优贷款市场(Prime Market)、“ALT-A”贷款市场和次级贷款市场(Subprime Market)三个层次。次级贷款市场面向信用较低的借款人,无需提供任何偿还能力证明。美国次级贷款市场的存在和发展依赖于房价持续上涨,凭借抵押物剩余价值大于贷款本息规避市场风险,并不依赖借款人的还款能力保障市场存续。正是如此,随着上世纪90年代后期美国房价不断攀升,次级贷款市场迅速发展。目前全美抵押贷款规模约10万亿美元,而次级抵押贷款就达1.5万亿美元左右,已经具备了形成危机的制度基础和物质条件。

2.2应对流动性过剩的货币政策是促成美国次级债危机的人为原因

从2004年6月至2006年6月,美联储连续加息,联邦基金利率从1%提至5.25%,标志着此前扩张性政策的完全逆转。另一方面,自2006年2季度以来,美国房地产价格出现了负增长,抵押品价值下降,还款压力大幅度上升,次级贷款的购房投资者,倾向放弃房产,止损出局。不断上升的利率和下降的房价冲垮了次级按揭贷款市场。

2.3对房地产市场的过度乐观,使得贷款机构进行恶性竞争,盲目降低贷款条件

随着美国房地产市场价格不断冲高,市场的竞争压力不断加大。为了能在激烈的竞争之中不断扩大市场份额,一些次级贷款公司甚至推出“零首付”、“零文件”等贷款方式,s使得贷款人可以在没有资金的情况下购房,仅需声明其收入情况,而无须提供任何有关偿还能力的证明。一些放贷公司甚至编造虚假信息,使不合格借贷人的借贷申请获得通过。

2.4评级机构反应滞后影响市场信心及市场的过度反应

按揭贷款拖欠率从2006 年开始上升,银行界提示过、预警过,但直到2007 年,评级公司才大幅降低了评级,导致了市场的恐慌和抛售。

市场的过度反应和普遍的恐慌情绪,使得这次危机对全球市场的影响却远远超过的它本身的能量。当市场出现丧失抵押品赎回权的借款人增多,导致房地产市场空置现象加剧,市场恐慌情绪加剧,使得贷款机构低价脱手,从而导致房价进一步下跌,借款人信用问题进一步加剧,以致更多的抵押品无法赎回。

3信用衍生品――CDO在次级抵押贷款危机中的角色

次贷危机的发生反映了整个金融市场的信用环境的重要变化,在这次危机中,CDO这种信用衍生产品的作用不可小视。

3.1 CDO的概念

CDO(Collateralized Debt Obligation)担保债务凭证,它是市场为了弥补ABS(房产贷款支持证券)的不足,而创造出来的信用产品。它的最大特点就是通过自身结构为自己提供“信用增级”,即通常会有一个次级系列(Subordinated Tranche)或一个股本系列(Equity Tranche or Income Notes),由这些系列来充当缓冲。当CDO 资产出现信用问题时,首先损失的是股本系列和次级系列(股本系列多由发行人自己持有)。

同时,CDO的资产组合十分分散,包括ABS、MBS 等结构性产品、垃圾债券、新兴市场债券、银行贷款等高风险固定收益资产的分散组合,这就保证了在不出现违约时,CDO可能获得超额收益。

3.2 CDO产品的特点

3.2.1 CDO 的“信用分级”技术实际上将资产池中的信用风险进行了再分配。这种结构将大量的信用风险集中给予了次级系列和股本系列。如果金融市场存在很大的流动性,使得大量资金投资了次级类型,当CDO 资产池中较大比例的资产发生违约时,投资次级系列的投资者将血本无归。这对金融市场无疑是很大的冲击。而且由于CDO2 产品的存在,使得一份标的资产衍生出的衍生证券有许多份。当标的资产发生信用风险时,就会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造成几倍于基本债券数量的衍生债券同时受到损失。

3.2.2 CDO产品几乎没有流动性。CDO 是一种高度个性化的产品,他们被设计专门满足某个机构的需求。CDO 大多只被设计给“买入持有”型的投资者,比如养老基金、保险公司等机构,而这些机构正是看准了这种产品的高收益与高信用评级的特征。低的流动性意味着,一旦这些机构在CDO火爆的时候持有了过多的CDO,以后的转让将十分困难。而市场参与者的同质性又使CDO 的流动性进一步降低。

3.3 CDO在这次危机中所扮演的角色:

3.3.1放大器、助推器、加速器的作用

它将实体经济的危机放大到信用衍生品市场、推广到全球金融市场,并加速了危机的蔓延:实体经济的危机被信用衍生品放大和加速,首先传导为CDO 的贬值和整个信用衍生品市场动荡,投资这类衍生证券的对冲基金开始大幅缩水。然后,发行衍生品和管理衍生品的公司股价开始下跌,这又引发投资者对金融类公司的普遍忧虑,进而有可能引发金融市场的动荡。金融市场的动荡有可能再反过来恶化实体经济,进而形成恶性循环而导致实体经济衰退。

3.3.2风险的隔离与转嫁的作用

它将银行体系的风险转嫁给了其他的投资者,也就是前面提到的养老基金、共同基金、保险公司、对冲基金等等。所以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个放大器同时也是一个警报器、减震器,它使得积累在金融系统中的信用风险能够及时被社会所认知并释放,以避免风险的继续聚集和放大。

4危机的启示

虽然,此次危机暴露出信用衍生品的一系列问题,但次级债及其衍生产品却将信用风险进行了跨国界的分散,使美国独立支撑的金融困境演变成具有扩散及传染效应的系统性难题。为维护我国的金融安全,信用衍生产品的发展就显得十分重要:

首先,是人民币债券国际化中心建设的需要。发展信用衍生产品是将我国建设成为人民币债券市场定价中心和交易中心的重要保障,亦有助于我国成为国际经济金融格局中的一极。其次,是银行间市场参与者分散风险的需要。通过将信贷资产证券化和衍生化及使用分层技术,可以使原本单一的信用资产构造出各种不同风险水平的产品及组合,从而满足银行间市场参与者的不同风险承受能力和避险需要。再次,是跨市场分散风险的需要。通过贷款和债券的信用风险衍生化,可以将原本固定收益市场的风险演化为其他金融市场风险,从而在不同的市场间分散了风险。第四是跨币种分散风险的需要。通过衍生产品技术可以将人民币市场的信用风险演化成美元、欧元等其他币种市场的风险。

但是,信用衍生品产品是衍生品工具中较为复杂的品种,无论在设计上、操作上以及风险管理上均呈现出高度的复杂性。因此在建设信用衍生品时,必须要有完善的基础市场设施作为保障:

首先,要推动原生产品和基础产品的深度发展,特别是以企业信用为依托的基础产品(如贷款和债券)。其次,要注意存量信贷资产的二级市场流动性安排,使商业银行从过去单纯发放贷款向贷款可交易机制安排上转变。由监管机构统一协调制定标准化的贷款合同,并要求引入外部评级机构的信用评级,以保证贷款资产的二级可转让性。再次,文本及基本制度框架要进一步规范,以便为发展信用衍生产品创造条件。此外,要推动中介机构的发展,以便为衍生产品市场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最后,要推动OTC平台的建设,即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展信用衍生产品,并在银行间债券市场上统筹市场参与者,以便使产品的供求形成差异化、层次化的结合。

参考文献:

[1]次贷危机演变三大深化阶段.金融界,2008-2-22.

[2]美国次级房贷危机原因分析及启示.金融界,2007-10-8.

[3]美国次贷危机形成原因问题现状之大观园.中国金融网,2008-1-27.

[4]21世纪经济报道――梅新育:市场反应放大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

[5]资本市场与大国崛起.中国证券报.

[6]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漩涡中心的信用衍生品.中投证券,2007-8-30.

[7]美国次级按揭危机成因分析.金融会计,2007,(11).

[8]次贷危机火了衍生品市场.中金在线,2007-11-23.

凄美的诗词范文6

关键词:次贷危机;投资风险;经济增长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了全球金融市场的震荡,是今年中国宏观调控面临的一大挑战。对美、欧金融和经济都产生了很大的冲击,那么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的金融机构和经济发展会有什么影响?给我们中国经济发展带来什么启示呢?

一、美国次贷危机的分析及对全球的影响

1 对美国次贷危机的背景透析

次级债危机是指银行因针对信用记录较差的客户发放房贷而引起的危机。次级抵押贷款是指一些贷款机构向信用程度较差和收入不高的借款人提供的贷款。次级抵押贷款是相对于标准抵押贷款来说的,次级抵押贷款对贷款者的信用记录和还款能力要求不高,在前几年火热的美国房市刺激下,那些因信用纪录不好或偿还能力较弱而被银行拒绝提供优质抵押贷款的人,往往通过申请次级抵押贷款购买住房,虽然贷款利率比一般抵押贷款高得多,但是通过投资房产而给投资者带来的收益远远高于贷款所承担的成本。因此,美国存在着大规模的次级抵押贷款就不言而喻了。但由于近一年来,美国房市迅速降温,那些原本依赖于次级抵押贷款投资房产的投资者,不仅无法继续享受房价上涨带来的收益,甚至出现了严重的还贷困难,这不仅造成了大量的发放次级抵押贷款公司的停业,而且也给一些购买次级债的对冲基金带来了巨大损失。这些利空事件的不断出现最终酿成了由花旗美林的亏损为导火索的美国次级债危机即次贷危机。

美林和花旗本身都是上市公司,经营亏损对于股价自然是有影响的,其股价下跌也是必然的。而他们股价的下跌同时也会影响美国的股市故次级债危机对美国经济的打击无疑是沉重的。美联储为救市已经降息75个基点,有消息称可能还会有第二次的降息,历史上这种连续大幅度的降息是很少见的,这说明美国经济的确是出现了很严重的问题。

2 对全球经济的影响

从去年开始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危机影响愈演愈烈呈现扩大态势,使欧洲及亚洲金融市场出现较大波动。直接导致了欧美证券市场的暴跌,并迅速波及全球其它多个市场,颇有引发一场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势头。2009年1月21、22日,全球股市发生罕见股灾。21日,欧洲三大股指跌幅均超过5%,创“9・11”以来最大跌幅。22日,日本股市收盘跌5.65%,香港恒指大跌8.65%,印度股市下跌10%后一度暂停交易,中国A股沪指收盘暴跌354点,933只个股跌停。23日,索罗斯在《金融日报》撰文指出:全球正面临着二战以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截至目前,美国次级债危机至少已经波及了欧、美、日、韩以及中国香港。

二、美国次级债危机对中国的影响及启示

1 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次贷危机从去年夏天开始,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真正见底,所以不可小视。对我们中国的影响有:

第一,对金融机构的直接影响。中国的金融机构在次债方面也是有一些投资的,据美国财政部近日公布的一项研究指出,截止到2007年6月底,中国机构购入美国按揭证券1075亿美元,其中相当部分是次贷业务。我国少数商业银行如中行、工行因为次贷危机也蒙受了一些损失,据悉购买了美国次级贷款债券的中国商业银行的经营业绩就已经受到影响。另有消息称中国银行受79.5亿美元次级债相关债券投资巨额冲减的拖累已公布其2007年净利润大幅下降甚至亏损。因此,这次危机提醒我们,国内企业在进入境外高风险行业时必须慎之又慎。

第二,间接的影响。股市有联动效应,全球的股价有攀比效应,美国股市下挫对欧洲,亚洲市场都会有重大影响。另外,美国经济带动全球经济也会产生一些变化,包括在国际贸易方面产生的变化,这些对中国经济会有进一步的影响,这个影响究竟有多大还有待观察。另外,这个影响有可能是一轮一轮的,美国的经济可能第一轮会影响到其他国家,比如说欧洲等方面,欧洲又间接的对中国经济有影响。所以对此要有充分的估计。

第三,从政策层面来看,美国通过降低利率来应对可能出现的经济衰退,美国降低利率以后,对中国的利率或者中国的货币政策是会有影响的。同时,当今的全球经济,相互影响比以前大多了。过去在一定前提条件下,利率政策都是相对独立的,但是现在各国利率的相互依赖性比以前增大,对我们来讲也是需要观察的挑战。具体而言有以下几点:

(1)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

美国次级债券危机使美国经济减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中国经济的增长,尤其是在对外贸易方面,美国对中国产品的需求不像以前那样旺盛。给中国的出口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中国是出口导向型经济,出口拉动了经济增长,而其中对美国的出口占了很大比重。

(2)对我国经济宏观调控的影响

美联储通过降息来刺激美国经济发展,给中国的货币政策运用、宏观调控带来很大困难。中国基于防止人民币过快升值的压力不能提高利率,美国降息使中国对利率这种货币工具的运用没有很大的回旋余地,中国政府可能会用再提高准备金率来遏制流动性过剩。而美元加快贬值、美联储货币政策稳中趋松,在国内货币政策将进一步紧缩的背景下,人民币对美元可能面临更大的升值压力。

总之,在全球化深化的局面下,有很多影响是超出我们以往的经验和以往的分析套路的,所以我们需要给予密切关注。

2 对中国经济的启示

启示一:注意投资风险

商业银行要加强风险控制,以前我们的商业银行只注重防范信贷风险,以后还要注意投资风险,投资包括国内金融资产和国外金融资产。中国拥有庞大的外汇储备,必然会成为次贷业务极力促销的对象,而次贷因为高回报吸引投资,当然也是具有高风险的。日前,央行、汇金公司高层人士批评国内此时购买美国次贷证券,等于是用中国的外汇储备替美国人买单,为美国人承担风险。但是事情都是具有两面性的,美国经济减速虽然对中国出口带来影响,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机会。国际投资资本可能撤离经济减速的美国选择中国等其他经济增长更好的国家地区,这对于我国的出口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调整都是有帮助的。而美联储降息使更多的钱涌向中国,在理论上也可能会推动中国股市的上涨。

启示二:加强基础信息提高监管的精确性

美国对银行体系内部的基础信息研究得非常精确,仅美联储就有3000人的基础信息研究队伍,基于此,美联储每次进行利率调整,都可以较为准确的算出房贷市场的违约率。目前中国对个人住房抵押贷款的信用风险还没有分层次。为此应当在银行体系内加快做好低端的、基础性的工作,对贷款的风险、信用状况、违约概率等方面的最初信息要做得非常精确,国内监管部门也要更加注意这种信息监管的精确性。只有完全掌握了这些信息,才能发现问题的根源做到对症下药。具体而言就是做到两点:

(1)贷款注重还款能力;

(2)房地产贷款证券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