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的文章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写景的文章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写景的文章

写景的文章范文1

王国维说,成大事业的学者,必须经过三种境界。“三境说”几乎可通用于凡事凡物。那么,写作呢?是不是也有“三境”可说?我的答案是肯定的。

第一境:让学生“笑”谓之“感染” 或言“快乐性写作”。学会观察,亲近自然,融入自然。生命的原色应该是鲜活的。风的私语,花的叹息,高耸入云的山峰,波涛汹涌的江河,游荡在寒冬中几点残雪,跃然在湖面上的一抹斜阳,密林深处午后的蝉噪,稻花香里半夜蛙鸣……都是自然赐予人类的跳动的音符,在我们看到的色彩斑斓的世界里,我们的视野、我们的情感、我们的思维、我们的个性、我们的胸怀,无不想用语言来表达。从大自然中感悟美丽、和谐,旺盛的生命力,来演绎无数个美丽童话。只要能用敏感的心及时捕捉,就能谱写一首首悦耳动听的歌。学生在观察自然,描绘美景,抒写真景真情,写得明白流畅,清新朴实。

第二境:让学生“哭”谓之“感动”,或言“体验性写作”。生活中不是缺少感动的人和事,而是缺少感动的灵魂。要学生有灵魂震动,师生间要建立一种相互接纳、相互理解、相互促进的民主、平等、和谐的关系。相信每一个学生,让他们“抬起头来走路”,营造一个宽松的环境,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们尊严、权利、灵感和积极性的尊重,让学生更多地体验到被人关注、被人爱护的温暖与幸福,更多地感受到人性的光明与和煦,感受到仁慈、宽容、尊重和力量。同时借助文学作品了解社会,关注生活。在我们看到的色彩纷呈的世界里,或美丽绝伦,或丑恶无比;或惊世骇俗,或平淡无奇,用我们的智慧、我们的思考、我们的语言来观察、理解、分辨。对于人间冷暖、众生百姿、世态万象,只要抓住撩拨我们心海的某一事物或现象,反复咀嚼,仔细玩味,交流沟通,用笔展示出心灵通道,用心钻燧出思想的火花,那么即使是从生活中司空见惯的平凡小事中,也能感悟人生,透露出热爱生命、热爱生活之情,或写成警人警世的隽永奇文。阅人间沧桑,叹人生无常,或写实,或想象,真假结合,虚实相生。

写景的文章范文2

毫无疑问,汉字的拼音化和简化方案在短时期内,起到了较好的社会效果,尤其是在扫盲和文化普及方面,效果显著。但在文化继承和创造性方面,这些方案反而是画蛇添足。事实上,对于儿童来说,学习一个简体字和学习一个繁体字,难度相当。额外地学习一套拼音符号,反而是一个负担。即使是到了计算机时代,简化和拼音化也没有显示出特别的优势。计算机汉字输入法在输入繁体字时,跟输入简体字一样。

很显然,在现代文明中,拼音文字占据着主导性的地位。拼音文字以横向的、连续性的书写,记录着语言的声音性,记录着声音流逝的过程,更像是一个时间性的构造。正因为如此,西方思想文化中才有所谓“语音中心主义”一说。语义由口说言词的语音说决定,“逻各斯”就是言说,就是真理。由是而引申出所谓“逻各斯中心主义”问题。消解或解构如此这般的“中心主义”,或者说实现精神文化领域的“去中心化”,成为后现代主义的基本使命。

而汉字则不然。众所周知,汉字是一种象形文字,是诉诸视觉形象的,它首先是对物象的视觉形象的描摹的结果。汉字的“六书”中,居首位的就是“象形”。尽管汉字也有音符的部分,但从根本上说,汉字是一种视觉性占主导的符号。汉字书写实际上并不受横向或纵向的影响,每一个汉字存在于一个方块空间里,有其自身的完整性。汉字是空间性的。这种自闭性的空间存在,形成了汉语的“字”文化,即是以单个的字为单位,构成语词和语言结构。汉字记录的主要不是声音在时间中的消失,而是事物存在的空间状态和图像。甚至,每一个汉字本身就是一个符号系统,它由不同的偏旁和笔画建构而成。在这个小宇宙的内部,有着上下、左右、内外,甚至主次、中心―边缘等空间关系,构成一个微型的世界图式。

书写性对于汉字而言,是本质性的。不仅是字符,甚至是书写行为本身也是一种符号生产。尤其是士人对于这个书写性符号的崇拜,达到一种“准宗教”的程度。道士及其他术士则热衷于将书写行为神秘化。通过一种神秘的书写行为(道家的符),建立起与鬼神世界沟通的管道。在文化神秘主义符号学家看来,汉字并不只是一个记录形态或声音的符号,它是一种极其复杂的文化记忆体。汉字通过象形来表意,同时也记载着复杂而又神秘的文化信息。测字占卜即是这样一种观念的产物。

但在计算机时代,人们用笔书写的机会越来越少,对纸笔的依赖越来越小,“提笔忘字”的现象也越来越严重。最通行的拼音输入法,将象形字转化为象声符号,以读音来显示文字,以致在互联网上,以同音字代替的别字,如“酱紫”(这样子)、“童鞋”(同学),等等,成为汉语互联网语言的基本构成。

由此来看,要复兴文化,重建对母语的认知,是必不可少的。近年来的“国学热”和最近的“汉字书写热”,在一定程度上呼应了这一文化潮流。据报道,正在热播的中央电视台和河南卫视分别推出的有关“写字”的节目《汉字听写大会》和《汉字英雄》都赢得了好评,其收视率与时下火热的选秀节目相比毫不逊色。据说,教育部也将在全国落实“书法进课堂”,分年龄分阶段修习硬笔和毛笔书法课。这些,都可以看出人们挽救汉字文化于衰退的努力,这显然是很有意义的。

不过,在我看来,这些依然是舍本逐末之举。写字固然可以娱乐,但仅仅依靠娱乐节目来挽救汉字,这本身就是一场荒谬的闹剧。同样,要求中小学生写汉字,无疑是一件好事,但不尊重汉语的根本属性和特有的认知方式,不改变汉语教学的基本方式,依然以教拼音认字为主,仅把写字当作一门类似于唱歌、画画的所谓提高“素质”的闲课来对待,很难有实际的效果。

写景的文章范文3

写景,主要是突出景物的特征,写出此景与他景的不同,向读者描绘出一幅独具特色的风景画。怎样才能抓住景物的特征呢?

首先要注意观察。在确定观察对象以后,要进行长时间、全面、深入地观察,既要观察它的整体,又要观察它的局部,既要观察它的静态(颜色、姿态等),也要观察它的动态(生长过程、四季变化、刮风下雨等);还要善于从不同角度进行观察,力求形象、生动、明晰、特点显著。还要与其他景物进行比较,找出其相同与不同之处。通过比较,把握其与众不同的地方,才能把握住景物的特征。

另外,写景要选好观察点,按一定的顺序写。有的先写全貌,再写部分,有的从上到下,有的由内而外,有的自远及近……总之,要有一个基点,确定观察的顺序。

再有,写景作文离不开抒情,写景是手段,抒情才是目的,绝没有单纯为写景而写景的文章。通过生动、细致的描写,把自己的感情表达出来。只有渗透了作者真实的情感,才能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中心,起到它应有的作用。

写景的文章范文4

关键词:中学语文 作文教学 景物描写

生活中,每个人都会接触到许多自然景物,写景就是用语言文字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接触到的自然景物具体、生动地描绘出来,以此来烘托环境气氛,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这样的文章写好了,让人读来赏心悦目,如临其境,陶冶情操;那么,怎样才能把观察到的美好景物记录下来呢?

一、全面细致地观察,抓住景物特征

观察时,只有抓住了景物特征,写作时才能具体,才能真切地把所描写的景物展现在读者的面前,也才能感染读者。观察是认识事物的窗口,是作文的基础。南宋诗人杨万里如果没有看见夏日西湖荷花盛开的美景,就不会写出“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优美诗句。同样,唐代诗人杜牧被深秋时节的枫林美景深深地陶醉了,达到了流连忘返的程度,才能描绘出“霜叶红于二月花”的奇观。一个景物,从不同角度描写,就有不同效果。著名诗人苏轼写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就写出了从不同角度看到庐山的样子。观察和感受景物还需要发动各种感觉器官。如:“听见海浪撞击岩石的声响,看见空际细雨似的,朝雾似的,暮烟似的飞沫升落;有时它带着腥气,带着咸味,粘在我们身上。”就从不同感觉,有动有静地写景,让人读来身临其境。

二、把握写景顺序,写出层次

我们讲话、做事都要有先有后,有主有次,这样显得有条不紊、清楚明白。写文章如同讲话、做事,也讲个先后、主次,这就是顺序,我们所见到的景物有高有低,有远有近,有动有静,甚至是景中有人。我们就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去写,可以由高到低,由远到近,由整体到局部等。总之,把握住了写景的顺序,描绘出的景物才能层次分明、清晰自然。

如我们要写一处公园的景物,就要先抓住公园这一景物的总体特征,然后再把公园的湖水、假山、拱桥、游乐区的特点一一写出来,让人读后感到条理清晰。

三、展开合理想象

在对景物进行观察的基础上,张开想象的翅膀,根据所见所感展开合理想象,再把景物的状态、颜色、声音、气味描写出来,不仅能使文章具体、生动、形象,让人产生遐想,而且能展现很深的意境,增强文章的感染力,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如深秋时节观察枫叶人们自然会联想到那红红的枫叶“如丹、如霞、如火……”。再如: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就形象地写出了春草的蓬勃生机与春的美丽。

四、注意情景交融

写景的文章范文5

人类生活在五光十色的自然之中。春、夏、秋、冬,风、霜、雨、雪等气候现象;春种秋收、日出日落等节令时序;鸟兽虫鱼、花草树木等动物植物,还有那数不胜数的名山大川,富饶的沃野、草原,浩瀚的沙漠、海洋,构成了这个丰富的大千世界。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中,必须要接触它,并了解、观察、感受它,以至加以描绘。把这些再现于字里行间,就是景物描写。那么,怎样才能写好这样的作文呢?

一、立足于观察

观察是写好作文的基础,尤其对于写景作文,离开了细致准确的观察,是绝对写不好的。

观察必须确立好立足点。立足点可以是固定的 ( 空间方位 ) ,也可以是变换的 ( 移步换景 ) 。但无论怎样必须层次清楚,文章的思路也就清楚了。

二、抓住特征

写景物,要善于抓住在不同地区、不同季节、不同时间里的景物颜色、形态、声响、变化等方面的特征,不能生搬硬套,春天就是春光明媚,秋天就是秋高气爽。这样,你笔下的景象就会生动起来。

三、要层次分明

层次就是文章的内容顺序,也即表达顺序。一般来说,写景文章有如下几种顺序。

1 .空间方位顺序。上下、左右、前后、远近等等。

2 .时间顺序。可按季节时令和一日的时间变化 ( 春夏秋冬早午晚 ) 。

3 .地点转换顺序。也称移步换景,或参观、游览顺序。

四、要动静结合

所谓动静结合,就是指描写景色时,不仅要写出景色的静态,而且要写出它的动态,使他们很和谐地呈现在读者眼前。只有这样、你笔下的景色才能活起来,才能使读者的印象更深刻。

五、要抒发感情

任何景物都是客观存在的,但这种客观存在的景物却能给人不同的感受。我们写景要写自己热爱的景色,表达一定的主题思想,要表达出对自然的热爱,这就是借景抒情。

六、要文辞优美

自然景色是美丽的,令人陶醉的。因此,我们在写景色时,一定要文辞优美,语气生动形象,恰当地运用一些修辞方法。这样,文章才会给读者以美的享受。

写景作文范文:

美丽的雪景

今天,下了一场鹅毛大雪,一片片雪花在天空中飞舞。

雪花落在树姑娘的身上,树姑娘好像披上了雪白雪的的婚纱。雪花落在屋顶上,屋顶好像带上了雪白雪的帽子。雪花落在大地上,大地好像盖上了雪白雪白的羊毛毯。

我双手接过晶莹的雪花,想数一数它有几朵花瓣,谁知它到手上就不见了,变成了小水珠。

小朋友们可高兴了!

写景的文章范文6

1、抓住景物的特征

游览的对象无论是山川风景还是城乡面貌,它们都有不同于其他地方的形态、布局、格调、氛围等等,我们要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在比较中抓住该处景物所独有的、他处景物不会有或者不会跟它全然相同的特征,只有这样,才能给人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例如郁达夫的《故都的秋》一文,紧紧扣住“清、静、悲凉”的特征,以细腻的笔触写出了特定时间(20世纪30年代)、特定地点(故都北平)、特定季节(秋)的特色景观。

2、掌握写景的方法

写景的方法有多种多样,没有固定的格式,我们应根据文章内容和表达的需要,恰当地选用某种方法。常见的方法有:

(1)定点观察,移步换景

观察景物时,观察点如果是固定的,我们可仰视,也可俯瞰;可近观,也可远眺,把站在同一位置上看到的景观记录下来,这就是定点观察。观察点如果是变换的,可以边走边看,把在不同地方看到的不同景观依次描写下来,这是移步换景的写法。对于同一景物,我们还可以从高低、远近、前后、左右等不同角度去观察,这样可以多侧面、多层次地去反映景物的形貌地势,给人以立体感,从而更好地突出景物的特征。

(2)粗笔勾勒,工笔细描

要把看到的景观描摹下来,可以从大处着笔,就像画家写生一样,勾画出景观的大致轮廓,让人对景观有个整体的感受和印象;也可以对某一具体的景象,从形、声、色等多个方面进行生动细致的描绘,以便让人更好地了解这个地方的特色。

(3)动静结合,虚实相间

在行文过程中,可以如实地记录下自己在游览过程中听到的声音、看到的实景。为了增强形象可感性,可将动景写成静景;为了增强描写的生动性,可以把景物的静止状态写成动态,化静为动,写出景物的生机和活力。为了唤起读者的联想和想象,可以由眼前的景观写到记忆中的类似景观,写到自己想象中的景观,可以将虚像写成实景,将实景写成虚像,自然会将读者带入一种美妙的境界。

3、合理安排写作内容

写景游记散文,一般按照游踪来组织材料,便于写清楚方位和沿途的具体景观,给人一目了然之感,文章也显得井然有序。同时写景要有详有略,详略处理可根据内容的需要而定,一般地说,主要景点或有特色的景物应详写,次要景点或感受不深的景物可以略写或者干脆不写。

4、融注自己的情感

游览不是科学考察,它是一种文化娱乐活动,因此在此过程中,必然要渗透某种情愫,是喜是惊,是爱是怜,要写出你的感受,你的情感,以及它在游览过程中的波动、陡转和变化。没有情感渗透和灌注的风景只是一幅没有生气的呆板的画面。有情,景才会生动,才会有声有色;有景,情才能有所依附,有所寄托。写此类文章时应做到景中含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浑然一体。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同时这种情感还要贯穿全文,成为一条隐于文中的感情线索,这样的文章才能焕发出人性的光辉和艺术的魅力。

5、处理好文章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