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敬业与乐业阅读答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敬业与乐业阅读答案范文1
享 受 工 作
张修富
①人生,始终与工作密切相伴,紧密相联。对工作的认识和态度,不仅关系事业的成败,而且决定人生是否幸福快乐。
②综观古今中外,人们对工作的认识和态度主要有三种:一是当“副业”,认为“岗位”就像“笼子”,既艰苦又无自由,不想干;二是当“职业”,认为“有碗饭吃就行”,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干不好;三是当“事业”,认为生命与工作不能分离,将工作与快乐合而为一,既不因辛苦而抱怨,也不因困难而退缩。由此可见,把工作当享受,才是科学而睿智的选择,才能达到“人因工作而完美,工作因人而完善”的境界。著名作家罗曼・罗兰说过:“一个人慢慢被时代淘汰的最大原因,不是年龄的增长,而是学习热情的下降、工作激情的减退。”有鉴于此,引导人们牢固树立“享受工作”的思想观念才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人生,不仅为了成功而工作,更应为了享受而工作。也许有人会说,“把工作当享受,这怎么可能?”其实世上的许多事情都正如美国前总统林肯所言:“一些事情人们之所以不去做,只是认为不可能。而许多的不可能,只存在于我们的想象之中。”“享受工作”也是这样,只要我们始终做到“心态积极,热爱工作,提高素质”,就能跨入“把工作当享受”的天地。
③心态至关重要。同样一件事,积极心态带来的是愉快和成功,消极心态带来的则是痛苦和失败。人
()把工作当享受,()能保持良好的
情绪,()是什么工作,( )什么样的环
境,( )会感到快乐,()是越快乐越有成效,越有成效越快乐。反之,如果把工作当负担、当痛苦,就会越干越难受,任何简单的事情都会变得无聊和困难,即使工作不卖力气,也会感到精疲力竭。
④热爱,既是一种高尚的情感和行为,更是一种崇高的素质和能力。而且它不是一时的激动和热情,而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持久的动力,表现的是一种社会责任感、一种职业素质、一种做人做事的境界。只有热爱,才能产生激情、产生力量,激发无限的潜能。也只有热爱,才会自觉地将外在的社会规范和要求内化为自身成长和发展的需要,才能在内心获得一种提升境界、完美人生的崇高享受。
⑤工作随着志向走,成就随着工作来。人生定位越高,奋进的动力就越大,获得的成就也就越大。实践表明,只有把工作定位在“享受”的高度,才能不断地追求高素质。素质高、能力强,无论多么艰巨复杂的工作都能轻松且高标准地完成,感到是一种享受。因此要通过不断的提高学习能力,不断的工作实践,确保不断的具备高素质。只有这样,才能自如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由衷地感到“工作的确是一种非常崇高的享受”。
(选自《湖北日报・发展论丛》)
1.请在文章第③段的括号里写出应填的关联词。
2.依据文章内容,请回答对工作的认识和态度对事业和人生的重要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古今中外,人们对工作的认识和态度主要有哪几种?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在对工作的认识和态度上持什么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文章中的原话回答作者说“心态至关重要”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这篇文章与《敬业与乐业》一文论述的侧重点是否相同?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比较这篇文章与《敬业与乐业》一文的论证方法有何不同。
敬业与乐业阅读答案范文2
本成功进行解读,那么 “创新思维,”“与时俱进”“教法多样”等都是空谈。
文本是我们学习语文知识、提高语文素养的一个载体,教学中不但要解读文本的表面意思,更要体会文本的深层含义,让学生能准确理解和感悟文本。那么,如何做到成功解读文本呢?
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教学和评价的出发点与归宿,无论教材、教学还是评价,出发点都是为了实现课程标准中所规定的那些素质的培养。因此,要想做到准确解读文本,必须依据《语文课程标准》,掌握难易程度。
成功解读文本,追溯作者的写作目的或写作背景,应该首当其冲。因为文本解读中,不了解作者就无法把握“作者之思”和“文本之志”,孟子曾经说过:“读其书,颂其诗,不知其人,可乎?是以知人论世也。”真正的文学作品都传达出一种强烈的生命感受,对作者的了解,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深刻的理解文本,还可以更好的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例如在教学《故乡》时,对小说主题思想和篇末议论语句的理解无疑是教学的难点,这时就需要教师了解鲁迅当时的时代背景和思想状况。1921年的中国,虽然已经过去十余年了。但军阀各霸一方,在帝国主义操纵下,混战不已。各地军阀自设关卡,自立税局,自订税额,对老百姓横征暴敛,层层盘剥,生活在这种社会现实中的广大劳动人民,身受双重压迫,在饥寒交迫中痛苦挣扎,农民生活日益贫困,农村经济衰败。面对残酷的社会现实,鲁迅非常失望,希望找到一条实现新生活的道路,并始终不渝地去斗争,实践。明确了小说当时的写作背景,这时再去理解小说的主题思想和篇末画龙点睛的议论句就容易得多。
初中阶段的每一册语文教材,都分为六个单元,每个单元的课文都是按一定的规律体现编者的意图的。因此,成功解读文本,理顺编排意图也显得至关重要。再以《故乡》为例,这篇课文在整册教材中处于第三单元,本单元的课文还有《我的叔叔于勒》《孤独之旅》《心声》。这是一组写少年生活的小说,并不是都像《孤独之旅》《心声》这样,完全以少年人物为中心。《故乡》重在写故乡的人物变化,但是描写少年闰土的片段妙趣横生,脍炙人口,让人印象深刻。《我的叔叔于勒》主要写菲利普夫妇对亲弟弟于勒的无义寡情,但它是通过少年若瑟夫的视角来表现这一人间悲剧的,其中也包含了若瑟夫对人生、社会的某种认识。弄清四篇文章的相同和不同之处再去解读文本就得其要领,各有侧重了。
要想真正上好语文课,必须学会解读文本,走进文本,深入挖掘教材,不能片面的停留在文本的表面,要挖出文字背后蕴藏的东西,只有钻研出语文的味道来,才能上出有语文味道的课来。作为教师,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应站在读者的角度,尽量发挥阅读主体的能动作用,运用已有的对文本解读的经验,跨越时空,与文本的作者达成心灵的共识,产生思想的共鸣。如我在教《风筝》一课时,对于文中所折射出的批判与哲理的精神有时确让学生感到茫然。由于时代背景的久远和学生生活经历的缺乏,要想让初一学生能深入地理解鲁迅文章思想的深刻性,难度实在太大。在这里,学生就此文提出了许多疑问,有的学生问到:“既然作者的弟弟已经忘记了不好的往事,为什么作者还要自责不已呢?”有的学生还问到:“当作者想起往事,心仿佛变了铅块很重地堕落下去,但又不竟断绝,只是很重地堕着,这又如何理解呢?”还有的学生问到:“‘无怨的恕,说谎罢了’,那怎样才是真正的宽恕?”等等。从中可见学生的思维很活跃,也想急于了解作者内心的真正感受,这时教师如果不认真解读文本,深入挖掘教材,与文本的作者达成心灵的共识,很难解开学生的心结,更不可能理解作者的写作主旨和思想感情。当然,对于学生的见解,也不强求唯一答案,能够形成自己的见解就应极力赞赏,给予肯定。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根据自己的个性化经验得出许多新颖的个性化的观点,我在文本解读时就站在学生的角度充分预设,有充分的准备来应对学生对文本的多元解读。“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师只有吃透教材,事先考虑在文本解读时可能出现的种种情况,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得心应手。例如在教学《敬业与乐业》时,当我分析完全文的内容和结构后,一名学生突然提出:“作者所论述的‘敬业与乐业’中的‘业’仅局限于职业吗?”我笑着说:“请你认真读第7自然段,文中有一句话对‘业’作了诠释。”不一会儿,就有不少学生举手回答:“由文中‘凡可以名为一件事的,其性质都是可敬的’这句话可以看出,‘业’的含义并不局限于狭义的职业,也可以指生活中任何一件有价值的事情,也可以包括学生的学习。”……学生的质疑是我始料不及的,但由于我在课前解读课程标准,钻研教材时,站在学生的角度,在预设中充分尊重学生,提供学生探索“未知”的时间和空间,因此,这全方位的预设就能使我在课堂上左右逢源,适时关注课堂上生成的新问题、新内容、新方法、新过程,关注学生在课堂中个性化的生命活动,体现真正意义上的多元解读。同时,我在课堂教学中还注意学法指导和目标教学相结合。如教《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就针对解读中明确的训练重点:记叙的感彩;两相比照的结构;准确的细节描写,动词的成功运用等与学法指导中的“使用工具书的技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朗读的技能”、‘理解题目的技能”、“理解体会词语和句子含义的技能”、“根据文章内容分段的技能”等相结合,紧扣中考的出题方向和答题技巧进行训练。这样,既完成了教学目标的要求,又培养了学生的智力品质,提高了学生的智能素质。
敬业与乐业阅读答案范文3
【关键词】精心备课;营造氛围;丰富手段;评价激励;反思总结
目前,课堂教学的高效性正风靡语文教学界。如何才是高效?怎样才能做到高效?如何评价一堂课是否高校?这一系列的问题困扰着我们一线的教师。我一边努力践行着高效课堂,一边思考着真正高效的内涵。
那么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呢?下面就我在初中语文高效课的实践过程中的谈谈自己的几点粗浅的认识:
1. 精心备课,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先决条件 每次上课之前,作为老师一定要认真备课。首先是备教材,即教师要对文本进行成功地再解读。既要考虑问题的深浅程度,又要考虑学生的自身水平,设计好课堂提问的顺序,使一个个问题由浅入深依次逐个解决。
倘使有的文章难以看出由浅入深的序列,段落之间大致是一种并列关系但又有不少的共同点,那么,教师就可以从教学目标出发,确立一个核心,以此来设计一个由浅入深、由此及彼、层层推进的提问和教学序列。如朱自清的《春》中全文有五幅画:“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这五幅画都是抓住了春天的特征,而且词语非常优美,历来是大家学习的典范。那我们就可以围绕品味语言这一重点,可按这样的思路设计提问:抓住最容易理解的“春花图”这一段,反复对比品位;接着利用品味到的“春花图”的语言知识,去描绘相似的景物,最后留下空白“春雨图”、“迎春图”让学生课后体会。
再次是备学生。“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根据自己的个性化经验可能会得出许多新颖的个性化的观点,这就要求教师在文本解读时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充分预设,有充分的准备来应对学生对文本的多元解读。因而教师在只有吃透教材的基础上,要细细考虑在文本解读时可能出现的种种情况,才能在课堂中得心应手。例如我在教学《敬业与乐业》时,当我分析完全文的内容和结构后,一名学生突然提出:“作者所论述的'敬业与乐业'中的'业'仅局限于狭义的职业吗”我笑着说:“请你认真读第7自然段,文中有一句话对'业'作了诠释。”不一会儿,就有不少学生举手回答:“由文中'凡可以名为一件事的,其性质都是可敬的'这句话可以看出,'业'的含义并不局限于狭义的职业,也可以指生活中任何一件有价值的事情,也可以包括学生的学习。”……学生的质疑是我始料不及的,但由于我在课前解读课程标准,钻研教材时,站在学生的角度,在预设中充分尊重学生,提供学生探索“未知”的时间和空间,因此,这全方位的预设就能使我在课堂上左右逢源,适时关注课堂上生成的新问题、新内容、新方法、新过程,关注学生在课堂中个性化的生命活动,体现真正意义上的多元解读。
只有精心备课了,预设才能充分;预设充分了,生成环节才能游刃有余,高效课堂由此而生。
2. 营造和谐快乐的学习氛围,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前提 打造高效的语文课堂,每个教师都应该有服务学生的意识,在自由宽松、民主平等、相互理解、真诚交流的学习氛围中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这种观念下的语文课是轻松愉悦的语文课,是没有任何包袱和压力的语文课。语文老师要在课堂上体现三个字:精――精力充沛;气――气势旺盛;神――神采飞扬。同时,尊重学生的智慧,倾听学生的声音,应该把每一位学生的头脑都看作是一个宝库,想尽办法去激活它、开采它。只有精彩的课堂,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才能引领学生的学习之旅。
首先让课堂“活”起来。尝试给学生一个“情感的课堂”,用自己饱满的情绪感染学生,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给学生一个“交流的课堂”,在课堂上尝试,把更多的时间还给学生,实现课堂上“文本对话”、“师生交流”和“生生交流”;给学生一个“感悟的课堂”,孩子虽说年纪小,可自己的思想还是挺多的,我们在解决知识性的同时不能忽视了他们对文章的感悟。
其次,让学生“动”起来,给学生一些权利,让他自己去选择;给学生一些机会,让他自己去体验;给学生一点困难,让他自己去解决;给学生一个问题,让他自己去找答案;给学生一种条件,让他自己去锻炼;给学生一片空间,让他自己向前走。
只有这样,才能营造和谐快乐的学习氛围,才能充分地调动学生积极性。学生才愿意积极思考,大胆发言,才能打造真正意义上的高效课堂。
3. 丰富教学手段,注重全员参与,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关键
打造高效的语文课堂,就必须丰富教学手段。现在各大学校都配备了多媒体设施。多媒体技术教学,可将图、文、声、像融为一体,使教与学的活动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又可以寓知识学习、技能训练、智力开发于生动活泼的形象之中,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苦学为乐学,丰富学生想象力。作为语文老师,应该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直观教学。比如《看云识天气》这篇文章,我就下载一些形象的云和霞的图片,帮助学生了解什么是卷云,卷积云,积云,高积云,卷层云,高层云,雨层云,积雨云,让他们借助图片发现他们的区别,从而增长科学知识。
打造高效的语文课堂,还应注重全员参与。美国学者、著名的学习专家爱德加o戴尔1946年首先发现并提出学习金字塔理论。它用数字形式形象显示了: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学习者在两周以后还能记住内容(平均学习保持率)的多少。它是一种现代学习方式的理论。
根据金字塔基座位置的学习方式,是“教别人”或者“马上应用”,可以记住90%的学习内容。爱德加o戴尔提出,学习效果在30%以下的几种传统方式,都是个人学习或被动学习;而学习效果在50%以上的,都是团队学习、主动学习和参与式学习。
因而,教师要学会调整甚至改变教学方式和角色,充分尊重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自觉地参加合作学习,引导学生要努力转变学习方法,要由被动听转到主动学,要多种器官综合使用,要耳、眼、脑、口、手并用。让学生在合作探究学习中展示自我,体验成功,从而提升学习兴趣,这样我们的课堂教学才会变得高效,学生的学习才会变得高效。
我们可以根据课型,运用不同的教学手段,诸如讲授、问题讨论、欣赏、自主合作探究等。比如课前,可以尝试着安排三分钟的演讲活动。要求每位同学都要准备,这就为全体学生提供了参与的平台。为了演讲成功,获得大家的肯定,每个学生都在积极准备。他们精心地去搜集材料、组织材料、反复练习。这样,就极大地调动起学生们积极性主动性。
再比如复习古诗歌时,可以尝试在课堂上以“击鼓传花”的方式让学生背诗,学生们都感到紧张有趣,在热闹的游戏中,学生的诗也背熟。再比如学习《变色龙》《一碗阳春面》《唐雎不辱使命》《邹忌讽齐王纳谏》时,可以尝试着让学生表演课本剧,这样,学生在表演中就很容易地就把握了人物性格。
如果有些课可以通过辩论加深同学们对课文的理解,那就分组展开辩论。比如《愚公移山》这篇课文,就可以把男女生分成正方反方两组进行辩论:愚公应该搬家还是移山?
再比如,教授《我的叔叔于勒》是,课文中涉及人物很多,到底谁是最不幸的人,像这样开放性很强,弹性很大的问题,完全可以交给学生讨论完成。根据座位,学生六人一小组集中讨论。每个人由组长带领记录,最后选派一个组员代表发言,大家共享讨论成果。
还可以根据课型还可以采用分角色朗读、一人背诵一段竞背比赛等方法来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的眼、口、耳、脑等动起来,让思维也运转起来,让个性得到自由的张扬。这种全员参与的课堂,岂能不高校?
4. 提问讲艺术,发言重赏识,评价要中肯,这是打造高效语文课堂的法宝 要想打造高效的语文课堂,提问艺术是很重要的。课堂上教师提问方法正确得当,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达到启发式教学的目的,对于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首先提问要讲究艺术,提一些有价值有意义的问题,复杂的问题可以降低难度提问。我在教授《爸爸的花儿落了》这篇课文的时候,由于初一的学生年龄小,阅历浅,阅读知识储备少,68个自然段的两条线索多处插叙的复杂的文章,要想达到长课短教,如果按课后练习题提问:哪些是眼前的事情?哪些是回忆的事情?回忆的事情又是怎样引出的?学生会一头雾水,十分钟都理不出头绪。我仔细琢磨,认真推敲,精心的设置了这样的问题:课文围绕着英子集中写了一件什么事情?学生很快就找到了答案,就是毕业典礼。那么围绕着毕业典礼,英子又回忆了有关爸爸的哪些事情… …这样两条线索,以花喻人,顺理成章,自然导出。
其次对于提问的设计,要遵循学生循序渐进的认知规律,组成由浅入深、由简到难、先简后繁的阶梯式层层推进和扩展的序。按照这样一个序,教师能节时高效地实现教学目标,而且教师在提问的时候要能够视不同情况,做出灵活的变动,可以重点突破,从重点问题入手,灵活运用各种方法与手段。比如《愚公移山》这篇文言文本身的就是一个由浅入深的、结构严密有序的组合体。我提问的时候就是从标题入手的。移什么山?谁移山?为什么要移山?对移山有几种不同的态度等。按照这样的顺序来设计提问,使前一个问题成为后一个问题的铺垫,环环相扣,不至于思维跳跃太大学生一下接受不了。
再者在考虑提问普遍性的前提下,还要考虑示范性,既面向全体学生,又使不同层次的学生拥有同等的参与机会和成功感,为部分优秀的学生设计思维水平较高的题目,给他们施展才华的机会。问题提得好,学生就能答对。学生答对后,就有自信心,从而带动其他同学举手发言。精彩的答题又能产生很好的示范与带动作用,能促进学生较高水平的思维活动。
有问必有答,对于学生的发言在赏识肯定的基础上进行中肯的评价,这也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制胜法宝。
因为初中生心理还是较稚嫩、欠成熟的,心理承受能力还比较弱,所以教师针对他们这一心理结构特征,在作出总结评价的时候,若方法不当,评价过激,极可能会使学生的自尊心受到伤害,久而久之,就会形成学生怕回答问题,怕讲错的心理特点,时间一长就会很少有人敢回答问题,课堂气氛就会变得沉闷,养成学生不爱思考问题的惰性。
因而,对于学生的发言,教师不应直截了当告诉其答案就完事,应该用委婉的口吻告诉他们回答有理的地方在哪,不足之处何在,在肯定成绩的基础上,加以委婉指出其不足。比如:这位同学回答问题的思路还不错,这很好,但是某某地方还有一点小小的不足,总体还是不错的这类话来激发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再比如:你的语言概括力很强;你很有思想;你读书细致;你课外知识广博;你视角独特,回答精彩,如果……,就会更好了等等。
5. 课后全面反思,及时记录,是进一步打造高效课堂的延续 我们每位语文老师不止带一个班的课,通常是两个班,甚至三个班。在这个班里出现的问题,如果及时反思,全面总结,在那个班里就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因而每上完一节课,在时间精力的允许下,及时记录下来,对我们每个人的提升都有很大的帮助。
北师大教授钱志亮曾这样说:一节好课应该做到饱满的激情、殷切的希冀、热情的关注、亲切的语言、丰富的体语、出神入化的演示、深入浅出的讲授、恰到好处的点拨、游刃有余的教材驾驭、收放得体的课堂调控、紧张有序的分层递进… …
总之,高效课堂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社会不断进步,学情不断变化,我们只有把爱放大,不断创新,踏实工作,把高效课堂当作阵地,高效的课堂就会从这儿来。
参考文献
[1] 钱志亮教授的讲义《有效课堂从哪里来――兼论怎样上好一堂课》
敬业与乐业阅读答案范文4
关键词:语文教学归真 创新 提炼 三味
语文素养是人作为社会人的一项十分重要的素养,在人自身发展过程中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然而,在时下的中职语文教学中还存在着两大状况:一方面学生学习兴趣淡薄、学习动能乏力、学习成效低下,另一方面教学改革力度不足、教学内容和方式传统、教师有苦难言。语文教学质量普遍不尽如人意的结果,既影响了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也影响着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因此,如何在三年的中职语文教学中让学生重新找回语文学习的乐趣,调动语文学习的自主性,正是摆在每位中职语文教师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
随着语文教改的日益深入,以学生终身发展为出发点和终结点的语文教学理念已经初步确立,这为中职语文教学的归真和创新指明了方向。同时“语文教学回归生活现实、服务专业”的这一本真,提炼和突显中职语文教学的“三味”——生活味、文化味和活动味,为实践语文教育对学生良好个性的塑造和全面素质的培育开启了认知的思路和通道。
一、通过归真和创新,提炼中职语文教学的生活味
“语文教学要密切联系社会生活,充分利用各种语文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拓展视野、重视积累,从而提高认识客观世界的能力,在生活实践中学习语文。”阅读是生活的再现和回归。可见文本的阅读首先要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然后缩小学生和文本的距离,让学生在生活味浓郁的课堂教学气氛中,达成生活化的语文情感体验。归真与创新就是教学内容和手段的生活化和最优化。
在讲授《卖白菜》一文时,为了让学生借助小说情节理解主题及现实意义,可先让学生观看有关介绍作家莫言的录像,用作家生活化的创作观和文本浓郁的乡土味将学生自然引入课堂。然后,让学生围绕如下几个极富生活味的问题分析理解细节描写的特点和作用:细读开头和结尾部分的细节描写,理解写母亲流泪的用意;母亲“让我终生难忘的声音”里包含了哪些复杂的情感,对作者又有哪些影响;回忆生活中父母亲对你影响最深的一件事,感受亲情的力量;说说你在生活和学习中面临困难时对诚信认识的改变。这些问题提出后,教师还要努力引导学生通过讲述生活中的此类故事,以生活化的多元交谈和讨论活动,使学生对小说中的母亲形象和主题意义形成更具体深刻的认识和感悟。从文本中得到生活化的启示和坚守,这样文本解读的答案也就不言而喻。
通过阅读教材文本中表现的人物、事件和主旨等来感知生活和品味生活,这是语文教学归真、创新的目的和手段。如教学《好雪片片》和《假如给三天视力》等课文时,可运用复述、演讲和课本剧等教学形式和手段,积极引导学生以现实生活为范本讲解文本中的人和事。如《好雪片片》让学生对“好雪片片,不落别处”产生“如雪般晶莹剔透的善意温暖着我们的心灵,我们也应像作者笔下的那位流浪老人,让心灵的‘好雪’当下即下”的认知。
生活化的语文教学使学生成为生活中的有心人和发现者,进而帮助学生确定了语文的学习目标,掌握了学习策略和能力。归真与创新最终让学生在生活味极浓的语文情境化教学中轻松自然地接受情感熏陶、思想教育和人生体验。
二、通过归真和创新,提炼中职语文教学的文化味
在现实中,中职语文教学中存在这样一种情况,往往因为重视专业知识和技能教学而忽视了文化课的教学,甚至因忽视语文等基础课程的教学而制约和伤害了专业课的学习。为此,可通过归真与创新的教学观念、内容和手段,促进文化融合和弘扬,进而提炼中职语文教学的文化味。
首先要注重语文课堂人文环境的文化整合和优化,要重新构建好语文课堂中师生和生生之间平等、和谐、愉悦的人际关系,努力增强学生语文教学中的认同感和归宿感,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实践中获得成就感。其次要注重语文教学内容和手段的文化整合和优化,要以丰富经典作品的内容和手段来提炼语文教学的文化味。如教学《胡同文化》时,运用媒体图片和音响资料介绍北京胡同等风土民情,充分发挥北京丰厚的文化元素和影响力,吸引并点燃学生对文本的兴趣,在浓郁的课堂文化氛围中,引导学生阅读、分析、品味文本的内容、结构和语言。从理解北京胡同民居特点的角度来认识北京居民的文化心态即胡同文化的内涵这一教与学的文化互动目标。同时,应设计如下话题让学生思考和讨论。(1)胡同的物质部分保留下来了,那么精神部分呢?(2)怎样评价“胡同文化”与“高楼文化”的关系?通过师生互动式的交流,学生对文化的理性思辨能力有了进一步提高。在反复阅读文本中普遍认识到:不仅希望北京以新的市容市貌出现在世界观众面前,更期待它能以崭新的精神面貌出现。高楼文化并不是完美的文化,还有很多局限性,但高楼文化是时展的产物,具有胡同文化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应以坦然的心态接受它,这就是对传统文化的创新性理解和传承。
另外,现在中职语文文本也选录了众多古典诗文,如《论语》《老子》《庄子》,以及李白、杜甫等名家的作品。这些都是经典文化的精华,要增强学生阅读能力,需要教师组织和引导。如可以通过《拿来主义》来谈谈“韩流”文化,可以通过《像山那样思考》谈谈环保文化,可以通过《敬业与乐业》来谈谈职业文化,可以通过《赤壁赋》来谈谈对人生文化。
在教学手段方面,教师可以运用故事教学法、经典作品精读法、名言教学法和美文朗读教学法等,同时可借助校园文化建设等平台,开展《三字经》《弟子规》《增广贤文》等的诵读活动。让语文教学洋溢文化的诗意,弥漫文化的芳香,让师生在醉人的文化课堂中提高语文教学的文化感染力和文化艺术力。
三、通过归真和创新,提炼中职语文教学的活动味
中职语文教学要源于生活,服务于专业,更应落脚于实践活动,坚持“学以致用”的原则,以活动教学为先。语文教学应该与学生的生活实际、专业学习的特点联系起来。在遵循语文教学规律的前提下,渗透专业因素,增加与专业相关的语文知识和训练,突出语文的实践活动特点。这方面的归真与创新就更要求教师加强写作和口语等表达交流活动,结合能力训练,通过针对性强、操作性强的课程改革与教学实践活动,上好语文活动课,从而促进学生语文实践生活动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中职语文教学活动课其实具有很多优势,这就要求教师充分发挥好语文教学与专业教学紧密结合的特点,让学生到专业学习的实践活动中去训练写作。如第一次进企业参观学习、第一次下车间实习实训等等,学生都会有很多新鲜、新奇的感受,只要教师善于引导,学生就会有不吐不快的愿望和冲动。这时,让学生针对“我的专业”、“第一次走进工厂”和“我最喜欢的一节专业课”等内容进行写作,学生也能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针对中职学生的写作差异性,要讲究写作要求的现实性和活动味。如在作文题目、主题、题材、表达等各方面都不加以限制,先让学生会动笔,学生愿写什么就写什么,愿怎么写就怎么写,只要他运用适当的形式表达内心的思想情感且是积极向上的都要肯定。同时写作命题要尽量贴近学生专业,如烹饪专业的学生可以写做菜实践活动的过程和体会,幼教专业可以谈谈美丽动感的舞蹈活动课,机械专业的学生可以写第一次开动机器的活动情景等。让写作教学与专业学习活动结合起来,学生就会有东西可写,也能为专业学习提供语文保障。
“口语交际”活动课是中职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语文教学与专业学习实践活动结合的又一纽带。在教学口语训练时,可以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选择不同的口语训练内容和模拟不同的活动情景,获得专业学习与口语训练的双丰收。如对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可在课堂上开展向客人介绍商品的模拟活动;旅游专业的学生,开展向游客介绍景点的模拟活动;幼儿教学专业的学生,则可开展向小朋友讲故事的模拟活动。这里以举办的学生技能比武展示活动为例,说说烹饪专业学生在“厨师模拟招聘会”中口语交际的一系列训练和活动。这一过程以实际活动的体验性学习为主体,包括招聘会策划、实习训练、应聘自荐、烹饪操作、现场点评等环节。其中第三个环节进行应聘自荐模拟准备。为了使应聘自荐获得成功,要让学生学会口头自荐时的一些技巧,做好充分准备,包括心理准备和材料准备。明确应聘自荐的有关知识后,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实际的口语练习。这样,使语文教学的活动味也得到了提炼和突显。
语文作为中职学生必修的一门重要基础学科,学生语文素质的高低,不仅影响着其他学科的学习,而且会对学生今后的工作与生活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中职语文教育工作者要坚持以学生为本,及时更新教育教学理念,自觉运用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和方式,通过归真与创新,不断提炼和突显中职语文教学的生活味、文化味和活动味,最终实现学生现代职业素养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束玉良.变革课堂管理的几点思考[J].扬州教育,2003.
[2]雷实.以标准和评价推动语文课程改革[J].中学语文教与学,2004.
[3]万明钢,王平.教学改革中的文化冲击与文化适应问题[J].教育研究,2005.
敬业与乐业阅读答案范文5
论文摘要:由于会计人员缺乏职业道德而带来的会计信息失真给社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作为一名会计专业的教育工作者,我深感在会计教学中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本文阐述了在会计教学中应采取多种形式,充分利用有关案例和实例丰富会计教学内容,将会计职业道德教育贯穿于会计教学始终,从而提高学生的职业判断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平。
近几年来,由于我国会计信息造假失真所引起的公众事件层出不穷,会计行业的职业道德问题已经引起了整个社会的关注。会计作为市场经济中的一项重要职业,提供的信息质量如何,将直接影响经营者、投资者、社会公众、政府决策和相关利益,从而影响整个社会经济秩序,而会计职业道德作为对会计信息直接生产者的一种约束,是促进会计人员诚信工作的重要精神力量。因此,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是当前会计教学中的一大重要课题。
一、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在会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会计课程设置没有把职业道德教育放在应有的地位
会计学科设置比较重视专业技能的培养和教育,而没有认识到会计人员不仅与数字打交道,在执行会计制度中还需要与人打交道,面临利益诱惑和道德冲突,处理的是复杂的人际关系,会计问题及其解决方法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时常面临着利益和道德的冲突。正因为如此,没有把职业道德教育作为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
2、会计教学重视专业技能的培养,忽视职业道德教育
大多数学校开设了道德课程,但均属公德方面的内容,开设会计职业道德修养课程的学校很少。因在校学习期间,学校不重视给学生灌输会计职业道德观念、职业风险意识、保密意识、责任意识、学生面临实际工作中的道德冲突无所适从,因而导致部分毕业的学生虽然具有较高的会计专业理论和技能,但缺乏会计法律观念和会计职业道德观念。
二、在会计教学中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职业道德教育在会计教学中的重要性不同于其他专业。会计是一种经济语言,它所传达的信息是投资者、债权人、政府等各种信息使用者进行决策的依据。如果会计信息的提供者处于各种目的而编制虚假会计报告,其危害的范围和程度是无法预计和防范的,尤其在当今这样一个全面参股的市场经济社会中,我们已经震惊地看到了虚假会计信息带来的损失。朱容基总理视察上海、北京国家会计学院时,欣然题写了“诚信为本、操守为重、遵循准则、不做假账”的十六字诤言,至今仍然震耳发聩。教育治本,法纪治表;教育治远,法纪治近;教育和法纪,德治和法治并举,才能从根本上遏止造假行为。不可否认会计职业道德需要他律,但是我们在不断完善法规建设的同时往往忽视了会计职业道德的自律要求。虽然安然事件终结了美国注册会计师行业自律的历史,但是这并不等于说自律不重要,相反,这恰恰是因为自律做得不够。为什么会计做假事件频频发生呢?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会计人员缺乏应有的职业道德,直接参与制假。所以,会计职业教育道德教育必须从“会计源头”抓起,学校教育作为灌输其价值观和道德原则的重要场所,使其在未来的职业活动中,必须具备与其职能相适应的职业道德水准。概而言之,强化学校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势在必行。
三、在会计教学中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措施
1、加强会计职业基本教育
在介绍会计专业知识之前,必须进行会计职业介绍。首先,介绍会计职业的重要性和优越性,使学生认识会计工作在国民经济和单位生产经营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会计工作的社会意义和价值,从而喜爱这一职业,并将该职业作为自己的理想,作为自己的追求,进而对会计学习产生兴趣,在以后的工作中,真正做到敬业、爱业和乐业。其次,要介绍会计专业知识的构成体系及复杂性、系统性,以及其不断的更新和变化的特点,使学生了解从事这一职业必须有勤奋的学习态度,浓厚的学习热情。要求学生不断钻研业务、精益求精,优化会计知识结构,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水平,最终成为一个具有国际化标准和现代经营理念的优秀会计人员,为我国会计事业的发展和单位会计工作水平的提高做出贡献。
2、充分利用会计职业道德的案例来丰富会计教学内容
由于中专层次的财会教学是会计专业学习的起点,教材中对涉及到的知识没有深入地展开,因此,应充分挖掘教材的潜力,使知识的外延得以延伸,将涉及到职业道德方面的知识及时地用浅显的案例加以讲解,以增强学生的诚信观念。例如:某公司2009年12月份预付下年度保险费12000元,其账务处理时将12000元计入了当月管理费用,则会虚增当期费用,低估当期收益,从而引起偷税漏税。
我们的学生大都已习惯于“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而我们的会计教材在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内容方面是所欠缺的,因此,教师应结合社会实际及时地将报纸、电视、杂志、网站所报道的各种新闻和案例作为教学内容的补充,来弥补教材的不足,多引导学生更多的关注身边的有关信息,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阅读某些财会方面的报刊、杂志、书籍和网站,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学会如何识别和判断虚假会计信息,学会如何拒绝各种经济利益的诱惑而坚守职业道德标准,这样学生的职业判断能力职业道德水平一定可以得到逐步提高,从而更好地运用所学会计知识为社会经济服务。
3、聘请专家学者进行专题讲座
在当前的会计教学中,我们的专业教师长期从事专业理论教育,对实物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往往知之甚少,基本上是从大学毕业直接走上讲台,实践知识比较欠缺,从而在职业道德教育中显得说服力不够。基于这种不足,学校可以聘请法律界、财税部门、会计师事务所、企业会计主管等学识丰富的人员以讲座、班会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和职业判断教育。这些具有实践经验的专家学者、行业名家对会计界的动态了解的非常清楚,他们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工作实践或经验教训向学生讲述会计行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未来发展方向,宣传遵守职业道德的模范,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间接了解我国会计职业道德线装,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达到在校期间培养自己良好道德品质的目的,从而使自己成为国家有用的人才。实践证明,这是一种较好的教学模式,既丰富了课堂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达到了教育学生的目的,使学生更直接、更深刻地感受到职业道德对做好会计工作的重要性,从而可以使学生牢固地树立职业道德观念。
4、开展有关会计职业道德专题的讨论
在会计教学过程中可以开展有关会计职业道德专题的讨论,学生很乐于通过讨论这种形式积极参与到会计知识的主动学习和思考中,尤其是对当前社会发生的各种案例,他们会不遗余力地查找资料,力争以充足的论据,鲜明的观点表达自己的见解。例如:组织学生讨论著名的美国安然事件。安然公司自1985年成立以来,一直在能源领域从事相关工作,到1999年已发展成为美国最大的能源交易商,并吸引了大量的投资,1997年到2000年之间在纽约上市的安然公司股价翻了两番。但在2001年10月,安然震动了整个华尔街,它突然宣布第三季度的亏损达到了6亿美元,三个星期后,安然重新公布了1997年至2000年的财务报表,结果显示累积利润比原来减少了5.91亿美元,债务却增加了6.38亿美元。其审计师安达信解释称:这是因为安然在股权交易过程中将公司发行的股权换取了应收票据,这些应收票据在公司的账簿中记录为资产,发行的股票则被记录为股东权益。并承认自己确实判断失误,以至纵容了安然在会计方面进行的一些违规操作。安达信真的是职业判断失误还是违背职业道德作假?我们可以让学生讨论,让学生自己去寻找答案比教师直接告诉结果要深刻得多。
“诚信兴企,失信败企”,不仅对于会计行业,对于任何一个行业,诚信教育的重要性都是无庸置疑的。作为会计专业教师,我们有责任、有义务正确引导学生树立“诚信为本”的职业道德观念。如果会计人员都能视职业道德为行动准则,那么无论其专业技能和理论水平上升到什么层次,都不会做出造假违规损害国家和公众利益的事情了。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制定.企业会计准则(2006).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02.
[2]孙长峰.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之我见[j].财会月刊(综合版),2006,(11):78-80.
[3]李永波.高职院校应加强会计专业的职业道德教育[j].时代教育,20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