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中的爱情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等待中的爱情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等待中的爱情

等待中的爱情范文1

  等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在等待中无所事事,被时间,空虚,无聊,压抑,猜疑,等等一些,把自己丢失,然后丢失了你们那不堪一击的爱情,过后,还要独自的伤感,感伤,不再相信爱情,却渴望爱情。让自己挫伤在记忆的温存与漩涡里,不愿逃离,也没法逃离,最后忘记了的,是真正的自己,和最初纯真的梦想。伤痛不是用来忘记的,而是用来铭记,用来纪念,在多年之后,当适应社会,适应情场,我们还记得,曾经,只是曾经,还那么痛彻心扉的爱过一个人,爱的死去活来,爱的甚至她失去的一瞬间天翻地覆,没有人可以替代和磨灭她的存在。这是我们心中的慰籍,知道我们自己还是有情人,有心人,有爱人……

  过去的就不可能重来,爱情和婚姻不同,婚姻可以复合,爱情却不同,即使有“重新开始”这个词,但怎么样都回不到过去;即使又在一起了,却害怕历史重演,再次失去的滋味谁都不想重新来过,而所谓的分手以后还是朋友,就无可谈起了,因为我没有资格谈这个词,谈这个意思,能真正做朋友的有几个,能真正只是像朋友一样的关心的又有几个,能真正见到那个人不让你心跳,或者不让你感情一动,心有波澜的,又有几个?

  我们在等待中想要得到什么?我们在等待中有得到了什么?最后,往往是失去了自己,失去了斗志,失去了信心,失去了爱情,最后连自己失去了什么都不记得了,只是记得那个人离开了,我们也该离开了那个等待的世界……

等待中的爱情范文2

《独自等待》中的那个叫做李静的女孩给我的印象最深,最后一幕离开的时候,她趴在陈文的肩头默默的微笑着掉眼泪,眼泪的揪心和委屈让我感同身受,无数的曾经抑或是现在的遗憾,还有那些过去沉淀的回忆都随着泪水汩汩而下,她美丽,纯情,为所爱的人默默的贡献着一切,工作中对陈文时时鼓励,生活中对陈文处处关怀,假扮女友帮着陈文追梦中情人,安慰陪伴失恋的陈文,当抱着被梦中情人打击醉酒痛哭的陈文时,这个善良的女孩眼神里透露出的悲伤比陈文更甚!但那又怎样呢!这么久以来一直被当做哥们,妹妹,死党。现实太残酷,人的一生能有几次独自等待的机会呢?多少陈文一样的人,在痴痴努力等待着总是中伤自己的梦中情人,却忽视着身边默默关怀自己暗恋自己所谓的哥们。

不错,是这个奉劝陈文”要么好好活着,要么赶紧去死"的女孩李静一直在给陈文前进的力量,包括时时给这个男人追求心仪人的勇气,而那个随时利用陈文,同陈文狡辩,“我只不过想活的快乐,生活本来就不容易……”的女孩刘蓉,却时时诱惑他,摆布他,把他整的跟蠢驴一样,当懂得珍惜以后归来,为他独自等待的那个人已经离开,为他守候的那份爱也已不在。把一切都献给了生活现实,却来不及珍惜身边的那份爱!随风而逝的还有对苦等自己的人那份内疚和亏欠。

李静对于陈文,她是如此普通,是再平常不过的存在。平常到,那日看到稍加修饰的她竟不由惊叹,原来你也这么好看。其实,还有那么多陈文不知道的原来,原来,她收藏着每一个他送自己的全部点滴,原来,她珍惜着他顺手折给自己的一个纸圈,原来,她对他一个随便的允诺便满足雀跃,原来,为给生日的他一个惊喜特意请求他的的梦中情人来庆贺。对陈文来说,李静始终只是一起去夜店的死党,只是在会投入地看你每一部被出版社退稿的小说的哥儿们,只是在他宿醉的早晨惦记你还没进食会敲开你的门送你早餐的兄弟,只是在你接到女友电话便会识趣自动退居一旁的人,只是那个没心没肺的丫头。

等待中的爱情范文3

1、有没有一种爱情可以是深爱,有没有一种爱情可以多一点理解关心跟疼爱,而少一点等待跟猜疑,两个人在一起不只是为了打发寂寞。

2、心,在等待那淡淡的美丽,雪却冻结着心的跳动,爱因为心的冻结而死去。

3、见吗?明日,也许是天涯之遥。

4、我习惯了等待,于是,在轮回中我无法抗拒的站回等待的原点。我不知道,这样我还要等多久才能看到一个答案;我不知道,如此我还能坚持的等待多久去等一个结果?

5、等待你的关心,等到我关上了心。

6、我用铅笔素描这幅爱情,残留着黑白又短暂的记忆,难道对于你,我只能慢慢的等待吗?如果要等,那我愿意的等。

7、有些人注定是等待别人的,有些人是注定被人等的。

8、因为有你牵我的手,我才会觉得自己比一个人幸福。

9、不管你怎么了,我爱的还是你,就算你忘了我,我还是不会恨你,只希望能在转角处,静静等待你的出现。

10、我愿在星空下等待,等到一颗星星被我感动。划破寂静的长空,载满我的心愿,滑落在你的枕边。

11、认识了你,是你让我学会了等待,虽然等待有时会换来失望,但是我还是选择了等待!你若不离,我定不弃!

12、我要你知道,这世界上有一个人是永远等着你的,不管是在什么时候,不管你是在什么地方,反正你知道,总有这样一个人。

13、在自己面前,应该一直留有一个地方,独自留在那里。然后去爱。不知道是什么,不知道是谁,不知道如何去爱,也不知道可以爱多久。只是等待一次爱情,也许永远都没有人。可是,这种等待,就是爱情本身。

14、你说我是傻瓜我天生一对中的经典台词承认了明知已回不去却还在那个季节里等待。

15、一个人在等,等一份相依相伴,等一份天长地久,等一段童话般的爱情,等幸福如同山涧小溪——清澈透底绵绵不绝从容而来。

16、人生就像旅程,在乎的不是目的地,而是沿路的风景,和一起看风景的人。所以我在等和我一起看风景的人。如果等不到,那么就学着独自去欣赏吧。

17、成熟的爱情,敬意忠心并不轻易表现出来,它的声音是低的,它是谦逊的退让的潜伏的,等待了又等待。

18、在什么都不确定的年代,我们总是爱得太早,放弃的太快,轻易付出承诺,又不想等待结果。

19、多少人在说,我会等你,等你回心转意的那一天;我会等你,等你愿意和我在一起的那一天;我会等你,()等你离开那个人来到我身边的那一天;我会等你,等你……然而人们可曾知道,世上的爱情,没有几份真的经得起等待。

20、似乎习惯了等待,单纯的以为等待就会到来。但却在等待中错过了,那些可以幸福的幸福。在失去时后悔,为什么没有抓住。其实等待本身就是一种可笑的错误。明知道等待着一份不知能否到来的幸福。

21、一颗心与另一颗心到底有多远的距离,是咫尺?是天涯?而我会默默地等待,等待你和我一个浪漫的开始。

22、你说我是傻瓜我承认了明知已回不去却还在那个季节里等待。

23、很多年以后,我抬头望着天空,飞鸟飞过的痕迹已经找不到,等待了许久终究没有等到你的承诺,虽然很难过,但我依然是你的路人甲乙丙丁,现在是,以后也是。

24、明知道有些理想永远也无法实现,有些问题永远没有答案,有些故事永远没有结局,有些人永远只是熟悉的陌生人,可还是会在苦苦等待着,幻想着。

等待中的爱情范文4

关键词:素昧平生的友人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上帝 爱情 价值观

世界文学史上,俄罗斯作家伊凡蒲宁的短篇小说《素昧平生的友人》(1923)(以下简称《友人》)与奥地利作家斯苔芬茨威格的中篇小说《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1922)(以下简称《来信》)有着相似的爱情悲剧:女子深情地倾心于男子,却始终得不到对方有效的回应。然而,两位女子在爱情的结局上却大相径庭,前者怀着与对方在另一个世界里相见的希望与之永别,后者却在死亡面前与对方绝望地永别。希望与绝望之间,见证着两者的信仰问题,上帝抑或爱情?甚或其它?这也折射出两位作者精神世界的价值取向有所区别。

《友人》由一个女子写给一位未曾谋面过的名作家十六封长短不一的没有署名的信组成。在信中女子袒露了自己阅读作家的作品后与作家产生精神上的共鸣,期盼与作者通信交流,却得不到任何只字片言。在无望地等待中,她在最后一封信中表示“永别”。《来信》是一个对爱情忠贞不二的痴情少女的绝笔信。这位少女十三岁时就喜欢上了邻居青年作家R,作家对她始终不存丁点印象。直到他俩的孩子得病夭折,她自己也身患重病即将辞世,才写下这封没有具名的长信。

在单恋的感情中,两位女子不仅都采用了书信体的表达方式,并且在感情的发展过程中也有着惊人的相似表现。两位女子在未认识对方前,皆在梦中梦到过自己的心上人。在爱情的等待中,两人同样的痛苦与无望。虽然两位在单恋中受尽了等待的折磨,但是两人却不约而同地表示,不但不责怪、怨恨对方毫无回应,反而对对方充满了感激之情。

一个是有儿有女的已婚妇女,一个是未婚的年轻女子,在爱上名作家之前,自身的生活状况是孤寂、压抑的,心理的情感需求是缺失的。《友人》中,女子生活的自然环境让人压抑,就是在精神上,也是孤寂的,既无男友,也无女友,与亲属极少通信,甚至对家庭和子女,也不把他们当成自己全部的生活。而《来信》中,在作家R出现前,这个十三岁的小女孩与寒酸的母亲过着清苦的生活,承受着物质和精神上的双重窘迫、孤寂。根据精神分析家雅克拉康的镜像理论,作家是女人的“他者”,是她的“镜像”。所以,当《友人》中的女子阅读了作家的新作后,感觉两人在世界上所共有一个灵魂,迫切想与对方交流,一场精神之单恋不可避免;而《来信》中的那个还未正式登场的作家R,对这个生命还没开始的小女孩产生了难以想像的迷人的吸引力,此后,她执拗地沉迷在单相思的苦恋中,苦心经营着她那毫无回报的爱。

据上所述,两位女子的爱情发展中的表现是类似的——等待、痛苦、感激,爱情发生前的自身状态是相似的——精神上的孤寂、压抑,爱情的性质也是同样的——单方面的思恋与爱慕,然而,她们各自的感情结局却大相径庭。由于这个“他者”的“镜像”是如此的可望而不可及,《友人》中的女子在一个多月的苦苦等待没有回应后,不再写信给对方,结束了这场单方的爱情。而《来信》的小女孩,十三岁时爱上作家R之后,多年来,她的爱情有增无减。直到孩子死后,自己也濒临死亡,她才将这段单方的充满激情的苦恋写信告诉了对方,而对方对此一无所知。

为什么两份感情的轨迹是相似的,而最后的着落点却大相径庭呢?

《友人》中的女子届时享有一份安稳的婚姻生活,丈夫有着不低的社会地位,也没有对丈夫流露过一丝不满,她的感情世界并非完全真空。生活与感情的阅历,使她没有丧失最后的理智,在一个多月的痛苦单相思后,不但没有产生与对方非见面不可的念头,而且最后选择了放开。《来信》中,小女孩爱上作家R时,年仅十三岁,一无所知,毫无阅历,毫无思想准备。或许可以说,这个小女孩从爱上作家R的那一刻起,就决定了她未来的命运结局。

这个解释不够充分。因为在关乎爱情悲剧的文学作品中,不免有已婚有子的女子为了爱情,抛夫别子,忍受世俗的舆论与压力,甚至不惜自己的生命,来成全自己的爱情。那么,这其中核心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先来细细比较一下两篇小说的最后值得我们注意的地方:

“再过十五年、二十年后,在这个世界上大概既没有您也没有我了。让我们在另一个世界上相会吧!谁能肯定没有另一个世界呢?要知道我们甚至对自己的想象力所创造出来的梦也并不了解。那种想像力,或者更确切地说,我们称之为我们的那种想象力、我们的那种臆想、我们的那种幻觉,果真是我们的吗?当我们竭力去同某一个灵魂结合时,就像我竭力想同您的灵魂结合,是出于我们自己的意志吗?(着重号为笔者所加,以下同)

永别了。或者不,毕竟是再见。”——《友人》①

“照我说的去做吧,亲爱的,就像别人一年一度为一个亲爱的死者做一台弥撒一样。可我已经不相信天主,不要人家给我做弥撒,我只相信你,我只爱你,只愿在你身上继续活下去……,……我爱你……永别了……”——《来信》②

在前一段文字中,女子怀有一种希望,希望在另一个世界里与自己爱慕的人的灵魂结合。这个可能性,至少在这个女子看来,是存在的。“于是,两种世界形态在他面前出现了:现存的世界与超验的世界,用基督教的语言说,就是现世的世界与上帝的世界。”她最后选择的“永别”只是“再见”的代名词。这份希望使得她之前等待过程中绝望的色彩减轻了不少,毕竟,“此世的绝望成为彼岸的希望的摇篮。”③ 而在后一段文字中,女子流露出来的是一种深深的绝望,她不相信天主,不相信另一个世界的存在,不相信这个世界有此岸与彼岸之分。她的世界只是一重世界。她只愿意相信自己的爱情,但这份爱情是单恋,是根本无望的,如此,女子将之前十几年来等待对方有效回应的绝望再一次推向了极致。

由此可以看出,虽然两位女子在所遭遇的爱情面前没有太大的不同,但是她们内心的生活价值观完全不同,前者坚信另一个世界的存在,信仰上帝,而后者却将一生的赌注全押在爱慕的男子身上,将爱情当成唯一信仰。

因此,在遭遇同等性质的爱情面前,《友人》中的女子在等待对方回信的过程中虽然痛不欲生,但是她还是怀着美好的希望。“不管我如何再三再四地叫自己相信不会有信来,我没有什么可等待的,可我还是在等待:谁能担保一定不会来信呢?唉,要是我能确切知道您决不会来信,该有多好!倒也可以死了这条心!然而,不,不,我还是指望情况不致坏到这个地步。我怀着希望,我要等待。”④这位女子心中信仰上帝,只有上帝才知道一定来信或一定不会来信,因为“上帝是区分善恶的价值根据。”“在现世恶中承负恶而又不被恶吞噬的希望,来自上帝在现世恶中受苦的爱。”⑤所以,女子有理由怀着希望等待来信。

而《来信》中的女子,一次又一次地接近作家R,希望对方能认出自己,仅仅是认出自己,并非奢望对方爱上自己,却一次又一次地失望。尤其是她的孩子去世后,她已是彻底的绝望。这个将爱情当成唯一信仰的女子,忽视了身边无数宜人的风景。在亲情和爱情之间,她只陶醉于爱情,忽视了宝贵的亲情。又在众多可能性的爱情中,她只选择了对作家R的爱情,不仅年轻时拒绝了其它年轻人的追求,甚至有了孩子后,也放弃过稳定富有的婚姻生活。当最后的希望——孩子死后,她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孤苦伶仃。这个女子同样是怀有希望的,希望随着时间的流逝,作家R能注意到她,会认出她,爱上她。她的希望是在未来,但这个未来存在现世中。这种希望其实就等于绝望。“以为凡高等动物,都从幼到壮到老到死地过去,希望在将来,老的、旧的应该顺应自然的规律,无异于说‘希望’的原则是生物性原则。希望的根据基于自然生命法则,生命的自然代谢就是历史的价值尺度,恰是启蒙诉求的价值根据。希望的意义就在生命的自然更进,这是一种什么了不起的思想?”⑥

现世是无望的,“自然世界的存在对人来说是陌生、冷漠、甚至是敌对的,那些自古被人们尊为神圣的东西,对人来说同样是陌生、冷漠、甚至敌对的——因为它们显得是对生而受苦的人的惩罚。这种双重陌生、双重异在的思想引出这样的生存感觉:活着,但却被判了莫名的罪,人在任何地方都无法澄清自己存在的感觉。”⑦所以,真正的希望存在于神义的世界。因为相信另一个世界,《友人》中的女子是在现世的绝望中心怀神的希望;因为不信天主,《来信》中的女子是在现世虚妄的希望中走向绝望。两者皆是必然。

文学创作是作家精神世界的投射。这两篇貌似类同,实则有着本质区别的作品恰恰反映了两位作家价值观的不同。

蒲宁和茨威格同时经历两次世界大战,同样对人类的堕落痛心不已,都有着很长时间的国外流浪经历,并都客死他乡。蒲宁虽出身贵族,却在非贵族的环境中成长,早期外部环境就很不稳定的经历,使他遁入了内心世界。他质疑理性,并坚信上帝才能解开世间的谜团。而茨威格作为西方的犹太人,成长的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没有给他造成任何精神上的压抑感和屈辱感,也没有任何犹太文化和宗教的限制,使他和众多的西方犹太人一样,感到他们所处的天地是一个富有希望和光明的天地,对生活、对未来充满了信心。因此,他渴求的安宁、太平,很大程度上是寄托在外部世界的。⑧当外在环境突然动荡不安时,他的内心也随之焦灼不安,却又找不到安宁的坚强依靠,也无法做到转向完全信仰上帝以求心灵的庇护。他作品中的很多主人公也不是虔诚的上帝信徒,不是通过向上帝忏悔而是通过其它方式来获取内心的安宁。内心的躁动不平可能是茨威格有大量的兴趣探究各式各样的心理世界(尤其是激情似的爱情)的原因之一,然而,文学创作却抚慰不了这位敏感作家内心的不安,对外部世界怀有的希望总是虚妄,而内心世界的希望又无从建立。二战期间,他在绝命书中写道:“在我自己的语言所通行的世界对我说来业已沦亡和我精神上的故乡欧洲业已自我毁灭之后,我再也没有地方可以从头开始重建我的生活了。……而我的力量在无家可归的漫长流浪岁月中业已消耗殆尽。”⑨茨威格怀着与《来信》中的女子类似绝望的心情,走向死亡。“某些诗人出于对自杀和杀人现象的不忍之心,对人类的信念产生了普遍的怀疑,普遍的怀疑反过来逼死了这些诗人。”⑩茨威格最后的自杀似乎也诠释了他对信仰上帝的怀疑。

心中信仰上帝,才不会彻底地放弃希望。蒲宁和笔下《友人》的女子,在绝望中仍怀有希望,才使得《友人》比《来信》仅从标题上看就显得更加温情。这也是蒲宁能在艰苦的环境中以八十三岁的高龄辞世、而茨威格在他国受到很高待遇的情况下仍选择自杀方式结束生命的原因之一吧。

注释:

①④【俄】伊凡蒲宁、戴骢主编.蒲宁文集.合肥:安微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第128页. 第124页.

②【奥】茨威格、张书玉译.永不安宁的心.北京:华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34页.

等待中的爱情范文5

“我等待……自己快快长大……等待临睡前的亲吻……等待妈妈的蛋糕早早出炉……等待雨快点停下……等待圣诞节来临。我等待……爱情……”从盼望快快长大的孩子,到恋爱结婚的青年,到为人父亲的中年,再到妻离子别的老年,在《我等待》一书中,法国插画作家塞吉・布罗什用简单的线条、平淡的叙述,传递出期盼、甜蜜、渴望、悲伤、痛苦等人生况味,让人不可避免地陷入对时间与生命的沉思。

塞吉・布罗什表示,6年前,当看到大卫德・卡利的文字,接到出版社的插画请求后,立刻被这个简单的文字吸引了。但他提出,要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去画,不想添加太多的色彩,风格力求简单。出版社最终同意了。在创作过程中,布罗什曾想过用树叶来联结一幅幅生活瞬间,但一次在飞机上思考如何更好地完成任务时,突然发现在法语里“完成任务”一词也有“红线”的意思,于是想到了用红线串起人生的不同阶段。

红线的创意让这本书更有味道,人生变成了一条延续不断的生命线。后来,布罗什惊奇地发现,在许多国家,红线都有独特的象征意义,更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而这本书文字中虽然没有任何表现情绪的词汇,但却超越了年龄与民族的藩篱,获得了许多读者的共鸣,也成为他迄今为止最满意的作品,确定了他的童书风格,并改变他的人生。

“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在《匆匆》一文中,朱自清用时光的飞逝来描述生命的短暂,但在《我等待》里,生命因为等待而被无限拉长。在布罗什看来,甜蜜的等待渗透着浓浓的爱,而有爱的人生才是完整的人生。他创作《我等待》,某种程度上是对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现代社会的反抗,希望人们的生活节奏慢下来,静下心来享受每一个日出日落,让等待变成生活和生命的一部分,在等待中品味幸福。

等待中的爱情范文6

ぃ酃丶词] 亲情;爱情;事业;人性

什么是亲情?什么是爱情?什么是幸福?什么是快乐?什么是活着的价值?什么是生命的意义?这些主题在一部影视作品中或多或少都能找到答案或者会得到一定的启示。霍建起的电影作品《那山那人那狗》(以下简称《那》)用田园诗般的叙事风格,给出了看似平平淡淡但却是感人的答案。

影片的故事情节非常简单:在湖南茫茫的深山中送了一辈子信的乡邮员,由于身体的原因退休了,送信的工作由他惟一的儿子接替。面对儿子第一次送信,老邮员反复叮嘱,还是放心不下,于是带着长年跟随的忠实伙伴狼狗老二,陪着儿子走一趟送信之路。尽管情节简单,但这次的223里邮路,既是儿子的第一次体验之路,又是父亲对工作的最后一次告别之路,更是找回父子亲情、重温爱情、品味幸福和感受人生的意义的温暖的邮路。于是那山、那人、那狗构筑了一幅幅美丽的画面,一串串人性的感动,并以其对人性的自然流露深深打动了异国的观众。该片不仅荣获金鸡奖最佳影片奖、“五个一工程”奖、上海影评人奖以及大学生电影节最佳演员奖,还获蒙特利尔电影节“最受公众欢迎奖”、印度电影节“金孔雀奖”等,在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国家放映,都获得了很高的评价。

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美术系的导演霍建起自幼酷爱绘画,绘画也成为他认识电影、理解电影以及表达这种认识和理解的重要途径。他曾经说过,电影里要有漂亮的演员、漂亮的颜色和漂亮的音乐。《那》是漂亮的,无论是电影画面还是演员的表演,无论是音乐还是叙事的方法,这些都为电影的成功奠定了基础。然而《那》最成功的地方还是在于主题。影片播出之后即被观众概括为一个关于父子之间由隔膜与摩擦到理解与融合的亲情故事。然而事实上,如果我们像饮茶一样仔细品味影片,就会发现所表达的东西不仅仅是讲述一个大多数观众所概括出来的亲情故事,如果只是这样一个简单的故事,那么就不会给观众留下如此深刻的印象了。

导演霍建起在他的创作杂谈中说到:“我们通过这部电影要传递给观众的是父子间深沉、温馨的情感,是对青春岁月的怀念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我们还要通过这部电影表达很多我们想表达的东西。因为我更注重呈现生命的一种状态,把生命当成一个画面和过程来呈现。我关注的是人,而不是事。” 那么在影片中导演呈现的是怎样的人生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还是要回到影片中,只有找到那些感动我们的东西,才能找到电影中所呈现出来的生命的状态。

电影感人之一――感人的亲情

《那》中所表现的亲情是最容易被观众感受到的。影片开始的时候,儿子和父亲是有隔膜的。明明是和父亲告别,儿子只是冲着门说“我走了”,儿子的旁白:“长这么大,爸都很少叫一声。”父亲其实也是觉察到了儿子不叫他“爸”这件事,在儿子和妈妈告别的时候,父亲充满嫉妒地嘟囔了一句:“妈、妈的,叫得亲。”随着电影的推进我们知道了原因。作为乡邮递员的父亲,一年365天几乎都在邮路上跑,年轻时候跑外县,一个月回家一次;后来跑这条山路,3天一个来回,家里所有的一切都交给了妻子。儿子小小年纪就担起了家庭的重担,我们从影片中的一个细节得知,儿子15岁的时候因为犁头掉下来而在后颈部留下了一个疤。15岁还是很多独生子女撒娇的年龄啊!影片结尾处儿子叮嘱父亲“有事就找许万昌”,由此我们知道了这么多年来是儿子代替父亲打理家中事务。

体味亲情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也需要一个契机。这一次父子同走邮路,让父子之间有了一次接触和了解的机会。父子二人一步步跋山涉水,心灵也一步步靠近,无数动人的细节感动了所有的观众。当儿子走在山间小路上,回头没有看到父亲和老二的时候,焦急地返回去寻找父亲,看到父亲后长吁了一口气;儿子背着父亲过河的时候,父亲流下感动的热泪,面对儿子却又故作镇静地掩饰过去;当儿子叫一声“爸”的时候,父亲激动了,对着老二说“听见了吗?他喊我爸了”;儿子在山顶上凝望着父亲落寞的背影,绽放出谅解的微笑;父亲在追赶被风吹走的信的时候,儿子担忧地失声呼喊他;儿子和父亲一起洗脚,在睡梦中还是像孩子一样将腿搁到父亲的腿上,父亲流露出宽厚慈爱的笑容;父亲在最后目送着儿子独自上路的时候,将狗推向儿子远行的方向时昂扬的神情……

徒步在山间小路上,周围是壮阔的山林、青翠的田野,这一对父子展开前所未有的认识和了解,年轻气盛的儿子终于了解数十年来,父亲邮差工作的辛苦与意义;老乡邮员也体会到30年来,妻子终日等待的无奈和儿子长大成人的骄傲。

什么是亲情?亲情就是有怨怼也还不能放弃牵挂,就是在瞬间就可以消除所有的隔膜,就是一个动作就可以宽容所有的过错。

电影感人之二――感人的爱情

人们常说,爱一个人是心甘情愿的,是无以回报的奉献,是无休止的等待,是永远没有尽头的盼望和牵挂。影片中所讲述的父亲母亲的爱情是对这句话的最好诠释。影片中有一段儿子的独白:“小时候我很爱看我妈笑,可只有在三个人聚在一起的时候,我妈笑得最开心。”“我妈老说我爸在外面苦,从不怪他。” 如果儿子不说,父亲还不知道母亲等待的辛苦。为了爱情,母亲放弃了自己生活得最舒服的山里,放弃了做神仙的后代,而选择了辛苦等待。

爱情有很多种。父亲和母亲的爱应该是一见钟情式的。如何去守候爱情?方式也有很多种,其中有一种最美丽的方式就叫做等待。霍建起对于等待是情有独钟的。在他后来的影片《暖》中,贯穿其中的就是女主人公暖对爱情的等待,第一次是等待省里剧团的小武生,第二次是等待井河,两次等待让观众的心充满了辛酸与刺痛。在《情人结》中,他又一次以等待的方式完成女主人公对爱情的诠释,居然用了整整七年的时间等待侯嘉的归来,不管结果如何,七年的等待都让观众的心里充满了感动。在《那》中,母亲和父亲的爱情也是在等待中完成的。这样的等待,这样的坚守,注定是美丽的,注定是令人感动的。在现代人喧嚣的现实生活中,等待已经成了很稀有的了。还有多少女人愿意为爱情去等待,从美丽等到衰老,从年轻等到年迈,还要独自品尝等待中的孤独与寂寞。看别人是美丽的故事,放到自己的身上就是很多人无法承受的痛苦。

父亲退休了,母亲再也不用苦苦地等待父亲了,母亲对父亲的等待终于有了结果,她和父亲可以好好地安度晚年。可是另一种等待开始了,那就是母亲对儿子的等待。这样的艰苦工作总要有人去做,等待也就永远存在了。如果那位美丽的侗族姑娘嫁给儿子,那么新一轮的等待式的爱情不就又重新上演了吗?

母亲是静候的小站,母亲是父亲的港湾,母亲是父亲心灵深处的幸福与温暖。

这是另外一个版本的《我的父亲母亲》。

电影感人之三――感人的事业

影片中的父亲大半生没得过什么荣誉,没有升职,没有做过一件值得大家夸耀的事,也没有一段让儿子骄傲的精彩片段。从小到大,儿子甚至是有意无意地冷落着父亲。影片中秘书的一句话让观众感慨良多:“外面来我们这的老师、医生、储蓄员、公安,各个能当劳模当干部,就你啊,光是走啊,走啊,这么多年了。”

我们可以想象,在绵延一百多公里的崎岖山路上,一个人在一条狗的陪伴下身背沉重的邮包默默行走的场景。30年,他一个人,跋山涉水、风餐露宿,按时把一封封信件准确无误地送到每一个村民手中。30年,他一个人,一路奔波不喊累、不叫苦,战胜孤独和寂寞,成为封闭的山里人家和外界沟通的一条重要的途径。不仅如此,还告诫自己的儿子:“你也记住了,不许自己喊苦。”不为私心所扰,不为名利所累,不为物欲所惑,他将自己生活的全部都献给了山里的群众。

古人曰:“所营谓之事,事成谓之业。” 高尔基曾经说过:“也许普通的工作就是伟大的任务,真正的英雄行为。”马克•吐温曾经说过:“当一个人专注在一桩事情上的时候,这种热情是意义深重的。”有谁能说父亲的所作所为不是事业?谁能说父亲的行为不是英雄的行为?记得2005年《感动中国》的十大人物之一――王顺友,就是四川木里藏族自治县邮政局的一个普通的乡邮员,影片中的父亲不就是另一个王顺友吗?他用自己的崇高品行为自己的事业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他的榜样行为和他的那些朴实的话,不仅是在感动儿子,也感动了每一个观众。

电影感人之四――美丽的人性光辉

电影中感人的画面之一就是父亲给五婆送信。那不能算是一封信,因为是没有邮票、没有地址、没有任何内容的空白信纸。有的是什么呢?是10元钱。要知道,上世纪80年代初期作为乡邮递员的父亲能挣多少钱呢?经历过那个时期的人都知道10元钱具有多大的购买力。父亲给五婆的不仅仅是10元钱,还通过自己的行为满足了五婆的期待,给五婆孤寂的晚年生活以安慰,给了五婆无限的憧憬和希望。相比之下,五婆的那个孙子,自从考上了大学就再也没有回来过,连他父亲死了也没有回来,只在过年的时候才寄一张贺卡和一张汇款单。五婆孙子的形象在影片中并没有出现,可是观众们却觉得是那么地熟悉他。

曾经说过:“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从父亲对儿子的交代中我们知道父亲十天半个月就会去一次,而且也让儿子这样做。这是父亲人性光辉的最完美体现。它深藏在父亲的日常生活当中,质朴、持久,让每一位观众都获得了感动的精神力量。

在送信的一路上,儿子渐渐理解了父亲一生努力的真实含义,因此儿子在言语和行动上都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别说我爸什么也没有得到,至少这些乡亲们肯定会想他的。”侗族姑娘的一句话:“这喜酒就是因为你来才定在今天的。”那一刻我们知道了山里人把父亲当成了朋友,当成了亲人,而不仅仅是一个邮递员。

影片中父亲的一生有爱情、有事业、有友情,到晚年的时候找回了珍贵的亲情,这不就是美丽人生吗?接替父亲工作的儿子,尽管和父亲的生活会有不同,但在父亲的影响下,也会过一个非常有意义的人生。

我们现在生活的世界是一个喧嚣的世界,物质、金钱、名誉、地位成为人们狂热追逐的对象。我们已经很难见到一个人的一生如此执著、踏实、平静、质朴、善良、不疑、不欺。在激烈竞争的今天,观众们应该也是希望自己能拥有一颗平静的心,诗意地居住在大地上吧。导演霍建起所演绎的这样的一种生存的状态,应该是他通过影片要表达的完美的人生境界。

人类世界共同的主题是对美好情感的追求,对爱的渴望、对亲情的表现、对生命的珍惜,这已成为全世界优美文化得以沟通的基础。我们需要更多的优秀的影片来唤醒人们心底的温情,让人们追逐的脚步暂时停一下,找回亲情,享受爱情,审视自己的事业,寻找人的生命价值的真正所在。

[参考文献]

[1] 霍建起.《那山那人那狗》创作杂感[J].电影艺术,1999(04).

上一篇演讲致辞

下一篇我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