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社区服务报告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社区服务报告范文1
一、现阶段全区社区建设中社区服务的基本情况
至*年底,在我区现有的39个社区(其中1个与村合署)和77个行政村中,总数115个单位已有85个建成社区服务中心,建成率达74%;69个创建成区级和谐社区,达标率达60%。同时有15个单位通过了市级“和谐示范社区”命名,3个单位获省级“和谐示范社区”表彰。从上述达标单位的工作情况看,都通过统筹推进了城乡社区建设,利用新建和改扩建建成的社区服务窗口和平台,初步实施和提供了为辖区居民、党员和驻地单位的相关公共、便民利民、自助互助、党建等有效服务,为我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改善基层居民生活质量和满足精神物质初步提供了需求渠道,其主要成效体现为:
(一)基础设施投入加大,服务环境明显改良。按照锡发[2004]22号、锡发[2007]39号、锡办发[2005]22号、锡办发[2007]78号和锡办发[2007]79号等文件的要求,区、镇、社区(村)各级都相继加大了对社区为改善基础设施的多元化专项投入,通过“四个一批”(即规划布置新建一批、资源共享整合一批、加层扩建解决一批、房产置换落实一批)的办法,分别按村(1000-1500平方米)和社区(800-1000平方米)的标准,对集办公、服务和活动用房为一体的社区服务中心用房进行了新建和改扩建,至08年底,建成总面积达13.5万平方米,总投资1.15亿元(其中区财政已拨出740万元专款,用于对达标单位给予一次性以奖代拨补贴)。社区基础设施的改良,使社区工作环境日益完备,社区服务和活动条件明显改善。
(二)政策体系基本构成,服务机制逐步建立。社区建设专项文件的陆续出台,各级工作机构的建立和实施方案的推行,费随事转工作经费三级保障机制的落实等一系列保障措施,源头上无疑为社区服务输送了工作血液和提供了政策扶持。08年按锡办发[*]93号推进的服务进社区活动,实现了区级部门、镇(街)和社区(村)服务工作的对接、联动和双向考核。部门社区服务工作指引的制定实施、岗位责任制度的建立、操作指南的上墙公示、工作流程的编划明晰,服务卡片的广告化发放,均为社区实行优化便捷服务、实现长效管理创造了有利条件。
(三)平台作用初步发挥,服务功能有效拓展。按区内业已形成的区、镇、社区(村)三级联动服务机制,建成的社区服务中心总体上已利用各自设立的“厅、站、室、校、场、栏”等,因地制宜地开展了相应的社区管理、服务和相关活动,基本展示了服务进社区活动确定的公共服务的信息采集、项目受理、咨询代办等社区服务的规定动作,并在便民利民服务项目上,套路多样,各施拳脚。同时在社区活动中通过整合和利用人才、场地、器材、项目等资源优势,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区文体活动、彰显各自特色,营造了氛围,凝聚了人心。
(四)工作指引贯穿主线,服务项目形式多元。以社区建设指导委员会成员单位构成的十四个主要业务指导部门,都针对各自服务重心前移下靠的操略,制订出台和汇编了服务进社区实施方案与工作指引,基本为社区服务提供了政策依据、业务运作渠道和操作方式。各社区(村)亦以服务进社区服务活动为抓手,结合自身优势设立多种类型的服务项目,为民提供相应的社区服务。其中以黄土塘村、廊下村为代表的村民论坛,张泾社区的“相约星期四”活动,东湖塘社区的少儿书画沙龙,青虹路社区的乒乓球协会,人民路社区的器、乐、演、唱,桑达园社区的花卉制作,宛山村的电子触屏服务指南,春江花园社区的电信“1890”便民利民服务声讯热线,寨门村、锡通社区等居家养老服务站所等,均在服务项目和型式上引成了特色品牌,展示了亮丽的风景。
(五)考核举措双向落实,服务效能得以体现。按区社区建设指导委员会印发的《*年度服务进社区活动考核办法》规定的基本原则、考核对象、考核办法和考核结果运用的要求,实行了区直政府部门、镇(街)、社区(村)三个层面的分级考核,落实了对各自推进服务进社区活动中的工作措施、推进力度、目标任务等进行相互监督、考核评估的工作举措,确立了定量和定性两个方面务实的考核标准,实现了上下结合、横向互动的双向考核,并把考核结果纳入到最终作为评定区直政府部门、镇(街)机关工作绩效、社会建设等工作的重要指标和社区(村)和谐社区建设考评体系之中。措施的得力,使社区服务工作效能得以有效地体现。
二、社区服务中亟待解决的薄弱环节
(一)思想认识有待提高,服务理念尚需更新。社区服务是社区建设的基础性工作,也是党和政府关注民生、为民解困、密切联系群众和让人民群众享受改革开放成果的实事工程,是社会建设过程中发展和受惠相承和必然的因果产物。然而在某些部门和基层组织认识上还存有差距,观念上未跟上时展节奏,行政化倾向仍较明显,重经济轻服务的陈规理念尚未转变,社区服务“上热下冷”现象仍较普遍,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社区建设推筹向纵深推进的进程。
(二)工作机制有待完善,服务措施尚需扎实。初步建立的区、镇(街)、社区(村)三级组织体系和三级联动服务机制以及三级运作资金保障体制,为社区开展相关公共、便民、互助和党建服务提供了组织保障、工作渠道和运作基础。但在实际工作中,如何使社区服务实施创新、务实、灵活、增效、贴心的长效机制,提高居民群众的幸福感和满足度等方面,其服务措施还不够扎实,形式主义倾向较重,缺乏夙求的活力。
(三)设施利用有待整合,功能发挥尚需扩展。基础设施的改良无疑为社区建设形象提升和工作条件改善增色添彩。但有些基层单位对设施利用缺乏科学性、合理性和前瞻性,未实施有效的整合,布局错位混乱,标志张冠李戴,致使社区服务和活动的开展缺乏了程序化、规范化、人性化和便民化前提。同时,在社区功能设置上也缺少与时俱进的战略眼光,机械刻板地左顾右盼或生搬硬套,缺乏挖潜创新的勇气和韬略。另外在社区共建共享工作上,缺乏沟通和协调,未使驻区单位闲置的资产、场所及器械得到有效的开放和利用,使社区服务功能得不到充分发挥。更不可取的是,少数社区新建的办公大楼,热衷于把办公室装修得富丽奢侈,面积超标,违背了社区建设基础设施“办公用房要少,服务设施要齐,活动场所要大”的初衷,在居民群众中也产生了不好的社会影响。
(四)工作思路有待拓宽,亮点特色尚需打造。08年度开始启动的服务进社区活动,有效地推进和激发了社区服务的进程和活力,随着试点工作已有序展开,不少社区已结合自身优势亮剑斗法,打出了特色品牌。但部分单位服务理念不清,思想狭窄,举措不力,棋路不畅,以致固步自封,停滞不前,更无打造亮点特色品牌的招数和愿景。
(五)队伍建设有待加强,民间作用尚需发挥。作为社会新崛起的一项工作,基层社区建设及服务工作需要一批以具有专业知识的专职社工为骨干的人员来承担,也需社区民间团体组织此股“第三种力量”的补充发挥作用。而目前区内现有的社区工作队伍组成,普遍有原村社干部交叉任职,素质能力与时代要求不相适应,年龄文化断层脱节,虽经08年组织的社工专项培训和考核,通过者也为数不多,在社工比重中还未引成相应气候。同时由于社工人员招录、选拨、培训以及薪酬等机制未充分健全,社区工作吸引力不强,因而队伍总体素质的提高程度缓慢;而社区民间团体组织发展的重视不够和处于启蒙初级阶段,经合法登记和备案的为数不多,阵容不整,仅分别为5家和125家,可谓凤毛麟角,并因规模小,活力差,难以形成社区服务的重要补充力量。
三、对打造社区服务特色品牌的思考和建议
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完善我区和谐社区构建体系,充分利用和依托社区服务中心现有平台,努力挖掘自身资源潜力和拓宽服务领域,并针对服务进社区工作开展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着眼于打造社区服务特色亮点品牌,完成09攻坚战略最后一役,特对我区的社区服务趋向作如下思考和建议:
(一)提高思想认识,完善工作机制。要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坚定贯彻落实国发[2006]14号和苏政发[2007]84号精神,按民政部和谐社区建设“六大标准”规范社区建设,在加强组织保障体系的基础上,调动各方积极因素和社会有生力量,切实有效的开展社区服务。应对现有社区服务工作机制作进一步的充实和完善,特别是在现有考核措施框架内,建议通过建立社区服务居民建议(意见)信息反馈制度、增设服务品牌特别成就嘉奖等举措以适应新时期社会建设发展的时代潮流,从制度、人才、财力、体制等方面切实为开展新型社区服务提供有效保障和开辟优捷途径。
(二)注重专项宣传,营造和谐氛围。要在总结目前取得成绩的基础上,借鉴周边和先进地区成功经验,充分借助电视、报刊、网站等媒介和宣传栏、黑板报等形式,切实加大对社区建设的服务导向和宣传。同进可利用开办培训班、开设论坛讲座、召开交流、推进会、制作工作展牌、创办简报等方式,来宣传展示社区建设成果和推介社区服务项目,营造社区服务浓厚氛围,把党和政府的关怀信息和利民举措传递和惠顾给千家万户。
(三)拓展服务功能,打造特色品牌。在实施社区服务过程中,应不断拓展和延伸相关服务功能,增设为民服务项目,确保在按标准完成规定动作出牌的同时,依托资源、人才和项目优势编排自选动作来打好组合拳,以此打造社区服务的特色品牌,展示亮点。具体可探讨采用下列方式:一是规范社区设施标志。即在已建成的社区服务中心,在统一悬挂按省市规定制发的“江苏社区”标志牌的基础上,拟考虑对社区设施门面和外墙统一修饰标志性色调,佩制统一格式的门楼牌匾,以提高设施建筑的可识别性。二是推进信息化服务管理进程。即利用已建成的社区微机管理系统,实现与上级网络的连网和对接,建立分支网站和设置功能模块与社会媒介的通联,在获取政府公共信息的同时,为社区自身信息和社会事务信息开辟通道,扩大社区的知名度。同时鼓励有条件的社区在服务大厅设立触摸屏等现代信息咨询平台,利用科技载体,开设“社区服务项目”、“社区办事项目”、“服务项目操作须知、流程”等专题栏目,以及建立电子文档等手段,传递社区服务信息,公开社区事务,为民提供优捷服务。三是巩固公共服务延伸平台。在按部门社区工作指引确定的服务内容及标准开展的如就业促进、社会保障、综治平安、文教体育、卫生就医、计生管理、优抚救助、环境整治等公共服务的过程中,依托正在筹建的镇(街)行政服务中心,联手推行区、镇(街)、社区(村)三级扁平化管理举措,建立和健全相应的工作制度,明确岗位职责,划分授权界限,区分服务模式,明晰操作流程,核定接转办结时段,引成上下联动、优势互补、科学衔接的社区公共服务网络。四是健全便民服务项目体系。可借鉴春江花园社区“1890”便民利用服务电信声讯热线的成功经验,集辖区和生活圈内便民服务的项目和种类,经优化整合后组成连锁服务群体,为居民提供快捷高效、质优低偿的如家政、中介、餐饮、护理、修配、送货、代购、洗涤、搬家等上门服务。五是搭建社区建设论坛。要广泛开展社区建设交流互动活动,通过设置社区论坛,刊发社区工作简报,组织片区交流及观摩考察等形式,来借鉴和推广成功经验,总结利弊得失,切磋努力方向,取长补短,使社区服务层次不断提高,水平日益提升。六是打造社区服务特色品牌。基层社区要充分整合社区资源,挖掘服务潜能,培育特色亮点。应在现有优势展示项目的基础上,如电讯服务、论坛、书画创作、健身操练、竞技体育、教育培训、科普推广、文娱表演、操作比武、普法咨询、阳光关爱、邻里互助、居家养老、爱心家园、绿色上网、志愿者行动等项目上加以充实、整固、完善、提高,并加以适量投入,坚持长效管理,创出特色,打出品牌,扩大影响,使全区社区服务呈现群星灿烂的壮观局面。
(四)共驻共建共享,携手互动奋进。社区服务公众化对象涉及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每一个企事业单位和居民群体。在现阶段社区建设事业中,驻区企事业单位和居民作为社区成员,被社区经济和社会建设授予共享和决策参与权的同时,也赋予了承担共建的职责和义务。值此,应从下列方面携手把社区服务推进到新的层面:一是驻区单位在参与社区决策的同时,要主动配合和整合现有的场所设施,在加强管理的基础上择期向驻区居民开放,并参与驻区的社会事业建设和提供力所能及的资金物资援助,共同为社区和居民分忧解难;二是社区的服务对象应涉及和照顾到驻区单位员工需求利益,引成互惠互利的双赢局面;三是在实施对居民服务的同时,居民也应增强对社区建设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以主人翁姿态舒发参与热情,爱护社区和驻区单位的公共财物,增强环保意识。通过三者之间的良性互动,携手营造社区服务共建共享的良好氛围。
社区服务报告范文2
一、强化内部管理,提高服务质量
1、完善管理制度。
修订中心的管理制度和考核办法,工作守则进一步细致化,启动实施正式职工质量考评细则。
2、加强服务质量考核。
成立服务质量考核检查小组,对服务岗位工作质量定期检查评分,并根据考核情况对应岗位工资和津贴,使员工不断提高服务意识,增强责任感,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促进服务质量的提高。
3、调整职工岗位设置。
终止与保安公司的合同,调整部分职工自愿到楼栋保安岗位,使岗位设置更趋合理高效,职工收入增加。
4、加强形象建设,展现精神风貌。
为正式职工和聘用人员配发工作服、发放工号牌。
二、对日常工作常抓不懈,圆满完成与学校服务合同约定要求。同时广开创收渠道,增加中心效益。
1、完成校园环境日常保洁和垃圾清运工作。
年内对垃圾车进行了改装;配合后勤处整改了校办前垃圾站。
2、完成全部物业管理服务合同,按时落实全部费用。
续签招标物业管理合同项目:实验大楼、校办公楼、图书馆、景德楼、至善楼(经过争取,年增服务费2万余)
新签物业管理合同项目:里仁楼、江边食堂办公用房部分。
长塘山新增加车辆管理项目,小区车库投入使用,小区路面新划车位线。
与有关单位进行协商,为启动学堂坡小区管理做准备工作(讨论学堂坡拉闸门维修方案,争取收费)。
3、搞好校园绿化维护,定期修剪、施药除草、抗旱补苗、处理危树,修整苗圃等。完成大学生供需见面会、CUBA、国庆、文艺汇演等重大活动的摆花任务。
4、农贸市场提质改造后,环境改善的同时,加强了管理。农贸市场和经营性门店的租金全部及时收齐,足额上交中心财务。
5、工程建设项目
配合做好绿化工程及维修项目的审计和结算。
年内完成长塘山一期、二期绿化工程的结算。
完成新闻传播学院前坪改造的一审工作。
完成农贸市场二期改造隐蔽工程的签证,年内到位经费28万元。
由第三方出资形式,对原液化气站房屋进行改造建设,投入使用。年增管理费7万元。
在三角花园建设3个门面,投入使用。
苗圃内新建工具房,同时对周边环境进行改造建设。
对多处临时工住房进行修缮。
三、其他工作
1、中心党支部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组织党员、骨干到江西萍乡参观学习。
2、迎接文明创建期间,修补校内石桌石凳;添置垃圾桶;楼道刷白;增加卫生保洁次数、绿化修剪维护;做好菜市场的检查测评。
社区服务报告范文3
【德】反映了一个人的思想觉悟、工作作风和道德品质。我努力从本职工作做起,不断加强学习,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尽职尽责地完成各项工作。坚持做到“在认认真真学习上要有新进步,在堂堂正正做人上要有新境界,在踏踏实实做事上要有新成效”。无论做什么工作都能摆正自己同组织、同事业的关系,在工作和事业面前顾全大局,不争名夺利,不计较个人得失,任劳任怨。
【能】一个人综合素质的高低,工作能力的强弱,决定着他能否履行好岗位赋予的职责和完成好领导交给的各项任务。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自己的能力。1、坚持不懈加强理论学习、提高理论素质;2、我坚持经常下社区,了解实际情况,扎实有效地开展工作;3、坚持每年走访服务商,共同探讨社区工作的新思路,新途径。4、和同事们搞好团结、维护和谐;在工作中做到了相互支持、相互帮助、相互配合。
【勤】反映一个人的工作态度和事业心。自从担任社区服务中心副主任以来,我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满腔热情地投入到繁忙的工作之中。在工作中勤奋认真,勤劳奋进,以身作则。
【绩】一、求助中心自从04年成立以来,我们开展了单位、家庭保洁,水电暖安装、维修,职介、婚介、房介,管道疏通,搬家服务,屋顶防水、防渗,家电维修,上门开锁等60项便民利民服务。为了这些项目很好的开展,我们联系了120多家挂靠入网服务商。
二,为了更好的服务居民,我们开通了便民服务热线7908890,平均每天受理群众来访来电10多次我每次都是耐心细致地做好解释和服务工作,做到件件有落实,事事有交代,达到群众的满意。
三为了让广大社区居民及时了解党和政府对下岗职工的优惠政策以及了解职介,婚介,房介信息,我们在本辖区大的生活区抹了30多块黑板,由社区居委会专人负责信息。
四、为了更大范围的服务群众,使求助中心家喻户晓,我们在市区大的生活区订了200块公益广告牌,群众有难拨打7908890热线服务电话。
五、关心弱势群体,把党的温暖送到千家万户。
1,求助中心刚成立时我和小高在平房那负责职介婚介房介,共帮助50多个下岗失业人员就业。例如塑料厂下岗工人张某,他下岗后,老婆和他离了婚,房子和孩子判给了老婆,他没了住处,只靠100多元的低保金生活,实在租不起房子,到我们求助中心求助,希望我们帮他找个照顾老人,或者看大门的工作。我不辞辛苦多方联系,给他在衡水六中伙房找到一个工作,不但解决了他的吃住问题,还使他有了一份稳定的收入。
2,3年多来帮助37户中低收入家庭租到了住房。由于拆迁,很多居民需要租房子住,例如家住棉机厂的邢老先生,他的房子拆了,在市区租一套房子租金要500多元,他每月退休费800多元,他还有糖尿病,高血压,每月吃药100多元,老伴没工作,退休费扣除房租和药费所剩无几,他希望我们求助中心能在附近农村帮他租一套便宜的住房,我通过在麻森乡政府工作的朋友在农村帮他租了一套住房,每月租金100元,老两口非常满意。
六、关心老年人的感情生活,使他们老有所乐。为6位老人找到了人生旅途上的伴侣。例如家住棉机厂的王老太太,她老伴去世了,孩子们又不在身边,倍感孤独寂寞,想找个老伴,又不好意思找亲朋好友帮忙,打电话请求我们求助中心帮忙。我广泛的发动我的同学们,朋友们帮忙,得知财政局一位老干部的老伴三年前去世了,也很想找个知冷知热的老伴,在我的努力下,两位老人结成百年之好,现在过着幸福的生活。
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领导的爱护和同志们的帮助,在此谢谢大家!
社区服务报告范文4
关键词:小微金融服务;社区金融;白云区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3-000-03
近年来,随着广东社会经济的高速增长,社区金融服务需求开始不断增加。但与日益凸显的社区居民金融服务需求相比,现有的社区金融供给总量、供给方式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为了增加社区金融供给,加快金融服务下沉,广州市各大商业银行近年来均先后提出了进社区开展金融服务的思路。但由于社区金融在中国尚属新鲜事物,很多用户对其不了解,很多金融机构也未予以足够重视。为了进一步推进广州市金融服进社区,找到一种满足客户群体金融需求的经营服务模式,解决社区居民金融服务不足的问题。本文以广州市白云区为重点,针对小微金融用户、金融机构、社区居民等相关主体对于小微金融服务的需求展开调研,通过分析现状、问题及趋势,对未来广州市推进小微金融进社区服务提供理论参考。
一、社区小微金融服务概述
社区类金融机构是指从事社区类金融机构信贷行为。依托在地方人文关系的基础之上,从事着关系型贷款服务的机构[1]。近年来,广州社区小微金融服务机构发展较快,但也面临社区基础金融服务不均等、效率低,社区金融服务发展滞后,专营性金融机构不足、企业融资渠道少,金融机构存贷比偏低、资金供给量不足,小微企业风控难度大、银行偏好“保大放小”,信用担保体系薄弱、金融机构认同度低,社会诚信体系缺乏、企业违约风险加大等问题。
二、广州市白云区社区小微金融服务现状
现阶段,广州市白云区拥有社区金融服务站36个,农村金融服务站3个。无论在总量、规模还是服务质量方面,均难以和广州市其他区域相比。整体呈现出三个基本特点:一是在区域方面,各类不同级别的社区金融服务发展水平并不平衡,越是大型社区,金融服务站点布局越是紧密,而小区域和村镇等级别的社区,金融服务水平明显示弱,无论是机构设置还是网点设备等,呈现弱化趋势。二是客户群体方面,社区金融更多侧重于中、大型社区中的中高端客户以及白领阶层。而针对当年城市人口发展老龄化的局面,并没有太多关注体现在“一老一小”群体的金融服务需求方面。三是目前的社区金融机构网点分布不平衡,在较为繁华路段和中心商业区的金融物理网点分布较多,但在真正需要社区服务的各类社区和居民集中居住地段,配置的金融物理网点明显不足,给社区金融需求满足造成一定影响。
三、广州市白云区社区小微金融服务的问题
1.社区金融服务效率有限、整体水平不高
广州社区金融服务的诞生和兴起,是伴随着广州市城乡建设的快速发展应用而生的。随着社区规模的日渐扩大,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在广州市一些大型住宅区和集中住宅区均出现了各类社区金融服务的需求。金融服务需求的内容也从原有的简单存取款过渡到投资理财、小额信贷等多种领域[2]。但从目前广州社区金融发展的整体水平来看,现有的社区金融服务范围较小、服务效率有限,整体水平难以和江浙等同类发达地区的发展水平相比。多数社区金融服务机构仅仅具备简单的存取款一体机和1-2名工作人员,办理的业务范围也以存取款为主,多元化、深层次的业务内容尚未得到w现,不少地区的金融服务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服务盲点,难以满足区域金融服务需求的基本要求,更难以通过机构网店传递服务理念,形成服务特色产品。
2.社区金融服务网点较少,服务渠道有限
现阶段,广州市白云区专供社区服务、小微群体金融服务的专门性金融机构服务网点较少,社区居民、小微群体融资渠道严重不足[3]。据不完全统计,2015年,广州市白云区共有各类金融机构物理网点329家。其中,驻区商业银行共18家,具备独立法人资格银行业金融机构1家,商业银行一级支行21个,银行柜员机数2175台,其中存取款一体机数约1620台,POS机数约为2973个,从业人员约4631个。此外,白云区拥有社区金融服务站36个,农村金融服务站3个(表1)。
但上述金融机构中,真正服务社区居民、服务小微企业的金融机构并不多。绝大部分金融机构如国有控股的大型商业银行均以大规模客户群为首要服务对象,门槛较高,其并不是专营型的针对小微金融服务群体的服务机构,致使普通居民一旦有融资需求却难以问津。如其中,中信银行服务的客户群体户均贷款额超过2000万元,建行服务的客户群体户均贷款余额达973万元。而真正如民生银行、民泰银行等村镇银行这些民营小型金融机构,其服务的客户群体户均贷款额均在100万元以下,已成为白云区当地重要小微金融服务机构。因为缺乏专门的小微金融机构,一些小型的融资群体往往在发生融资需求时转而寻找小贷公司、民间借贷等其他途径。由于民间借贷的成本较高,除了本身较高的利息支出外,企业还需要支付各种保证金、担保费、中介费等费用,使得风险不断加剧。
此外,在当前金融竞争日益激烈的经济环境下,各大商业银行的金融服务网点设置往往以盈利性作为基本出发点,更加关注短期利益和眼前效益,能从企业的社会责任出发,考虑长远利益和社会效益的并不多[4]。因此,在利益和成果导向的基本前提下,各大商业银行在设立时,首选的地址均在白云区经济较发达地区。如一些商业中心、产业集聚带、园区密集地等,以便能较快实现当年设立和尽快盈利的目标,尽快稳定业务来源。因此,该类物理网点的主要服务群体以公司业务为主,间接辐射周边社区,对于社区居民的金融服务功能非常有限。与此同时,广州市对于小微金融进社区项目的扶持政策有限,即使有少量进入学校、社区等地展开金融服务网点布局的金融机构,也因资源少、成本高、业务少、利润薄等原因,难以支持,往往需要本机构其他金融业务作为补贴才能持续下去。更有一些地理区位优势不足的社区,自始至终无法进入各大商业银行网点布局的视野,社区金融服务需求与社区金融产品供给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3.社区金融机构认同度低
目前,白云区的社区金融服务机构以村镇银行和小贷公司为主,含部分大型商业银行分支机构。但由于村镇银行等小型金融服务机构在广州市的发展地位尚不稳固,非业界人士对其的认同度较低,导致该类金融机构虽然在社区中设置物理网点,但却缺乏业务来源难以维系。社区居民往往倾向于选择大型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办理业务,但在白云区各类社区中,该类金融机构的物理网点却十分缺乏。此外,在小贷公司方面,广州白云区内注册登记的小额贷款公司共3家,融资性担保机构共2家。3家小额贷款公司注册资本合计5亿元,2014年度投放贷款521笔,投放金额15.02亿元,纳税总额1990.44万元。截止2014年底,累计投放贷款1363笔,累计贷款金额39.5399亿元,为地区企业、居民贷款融资提供了有效补充。2家融资性担保机构注册资本合计3.1999亿元,2014年度合计业务收入为0,净利润-248万元。此外,近年白云区已有两家融资性担保公司退出市场。因为小微企业贷款具有少、频、急、短等特点且服务的是抗经济周期能力差的小企业,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小微金融服务机构的自身营风险,从而加速了小微融资性担保公司退出市场的步伐[5]。
4.地方政府对社区金融支持力度有限
对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予以政策倾斜,有助于小微金融机构展开金融服务、金融风险防范。在我国现行“一行三会”垂直领导的金融审慎监管体制下,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金融监管职权配置严重失衡,地方政府金融事权缺失。目前,区县级金融工作部门唯一有权实施直接监管的机构是小额贷款公司,对银行、证券公司、期货公司、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各种类金融机构、各种金融中介机构只有协调力,没有控制力。地方政府推动地方金融改革发展的意愿强烈,但工作抓手少,对地方金融发展的推动作用仅停留在实施政策引导扶持、推动政金合作等方面,推动力度明显不足。
四、提升白云区社区小微金融服务的举措
1.进一步加大社区金融服务网点建设
针对目前广州市白云区社区金融服务网点严重不足和分布不均的局面,当务之急就是要进一步加大社区金融服务网点的建设。政府可通过在政策、规划、制度等方面适度倾斜,在考核标准方面设置社区服务指标等方式,适当引导各类金融机构科学布局,不仅仅以盈利为目的,更要根据全区金融发展的规划,在各类社区设置不同等级的社区银行、社区金融机构,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社区金融服务需求。实现区域之间、社区之间的金融服务网点平衡。
2.积极创新社区金融服务产品种类
要结合社区居民和小微群体的金融需求特点,积极创新符合社区金融需求的特色金融产品。特别是商业银行,还需对小微客户进行细分,以采用不同的业务流程、量身打造金融产品、创新贷款流程及风险管理工具和理念。如针对社区金融中需求的存取业务、网络服务、投资理财、小额信贷等主要金融需求,积极开发适合不同社区层次、规模的个性化、差别化社区金融服务产品,促进金融服务不断下沉到社区、服务到基层[6]。同时要促进社区金融服务软件的提高,如积极培养社区金融服务的专业团队,培训专业化的金融服务人才,帮助其掌握社区金融服务特点与流程、提供上门服务等。通过软硬环境的改善,切实提升社区金融服务产品质量和水准。
3.不断完善社区金融服务平台
不断完善社区金融服务的公共平台,为进一步推广和深化社区金融服务提供保障。如要针对社区居民金融业务需求的特点,从用户需求出发,为用户着想,结合具体业务,适度简化各类业务办理程序,减少社区居民和小微群体在办理业务中存在的信息不足、流程不熟等困难。同时,加强对于社区居民金融信息平台的建设,建立统一的社区金融服务公共信息平台,对不同群体展开分类管理和后续服务,力推网上银行与物理网点相结合的方式,帮助社区居民实现简单业务足不出户就可以办理,复杂业务能尽快找到社区网点办理的金融需求与愿望。
参考文献:
[1]许英明,汪远航.提升城市社区金融服务的路径和机制――基于公共服务视角的分析西南金融,2013(2):13-16.
[2]樊大志. 强化创新社区金融服务[J].中国金融,2012(21):21-23.
[3]罗剑. 大型银行的金融创新实践――成都武侯区社区金融案例分析[J].西南金融,2011(11):44-45.
[4]蔡宁伟.社区银行的内涵特征、历史沿革与模式创新――基于中外社区银行的内容分析与案例研究[J]. 兰州商学院学报,2015(3):46-49.
[5]郭明奇,刘书钢,果蕾,等.社区银行机构发展研究[J].华北金融,2014(3):47-50.
[6]赵志刚.发展社区金融重在服务模式下沉[J].西部金融,2014(8):75.
社区服务报告范文5
社区成立于2002年3月26日,位于市区西南方向,面积约1.56平方公里,辖区内有13条街道,10个市区级单位,2943户居民,8060人。社区党委下设3个支部,共有党员193名,辖区内有省级重点保护文物观音阁和天主教堂两个景点。环境优美的茶文化广场是辖区居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争创一流的环境吸引更多的群众,营造“人文社区”以优质的服务凝聚群众,共建“民主社区”。
社区党总支成员5人,居委会成员5人,社区“五心”服务大厅工作认真配合做好政府各项工作,真正起到了基层组织的作用。
社区“五心”服务宗旨:人员8人,社区两委一厅成员均具有良好的素质,工作责任心强,两委班子团结协作,充分做到依法办事,与党同心、与民连心、工作尽心、服务热心、共筑爱心。
二.社区群团组织社会服务中心工作定位:
社区群团组织社会服务中心由党政领导、群团实施、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制保障,是联系党和群众的纽带。
应积极完成区社会服务中心安排的工作任务,为社会组织、志愿者和社会工作者开展活动提供人力和物力等方面支持。
收集、整理本辖区群众的需求,工作中我们应主动动员当地社会组织积极参与社会管理与服务,积极协助社会组织完成社会服务项目;引导外地和本地的社会组织、志愿者和社工人才有序参与社会建设。
建立完善服务站的规章制度,确保工作有人开展、有资源开展,完成好上级社会服务中心交办的工作任务。充分利用本辖区的资源及承接的社会资源,定期开展群众需要、主题鲜明、针对性强的各类活动,并积极鼓励、发动当地群众的广泛参与,构建和谐的邻里关系。
三、社区群团组织社会服务中心工作开展情况:
通过入户走访、与村民聊天、查阅相关资料、联系并对接相关部门等方式,了解掌握所在服务区域内人口数,男女性别比例,老年人、成年人、青少年各年龄段实际人口的比例,留守儿童(学生)、残障人员、农民工等群体基本情况,建立了基本情况数据库,为群团服务工作的开展提供基础数据支撑。通过社区探访了解了社区的基本情况,了解和掌握社区的人口数,人口动态,年龄结构,居住分布等人口资料和有关的环境资料,通过对社区的走访了解社区的现状,更好的为开展工作打下了基础,也意识到没有充分的社区探访,基层工作就缺乏预见性、主动性。在探访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由于缺少经验,对探访者的沟通还需要进一步的提升,并做规划。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这个社区有很强的团队意识,刚到社区的时候,社区主任就大致介绍了一下社区的基本情况,也了解了社区的同事,在工作的时候有工作由于时间紧、任务重,本人已尽力但仍无法完成任务的工作的时候,社区的同事都会主动地一起分担任务,也说社区是一个大家庭,我们也是一个大家庭,彼此就要互助。在我到社区还在熟悉环境的时候,同事们给予了很大的帮助,带领我去熟悉社区,了解社区的范围,大家都非常热情友好,对此我很感动。所以我感到不管做什么工作团队协作、相互支持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非常重要。
四、遇到的困难:
在工作中经常会遇到很多困难,如:
1、遇到自己的想法与领导的想法不同,有时候会发生冲突的情况,这时候往往对开展活动是非常大的阻力。比如有一次机会有公益组织愿意入驻我们只需我们场地场地上的支持,但是领导并未同意,事后我深究原因:主要是我缺少与领导沟通,未能让他了解我们工作带来的的意义。现在我觉得只有这样才能让他们支持我们的工作。
2、与社会组织的沟通中,因为我们缺乏专业的知识,与他们交流就会出现一些困难。所以要加强自己这方面的学习。
3、总觉得人力不足,在开展活动的时候,能帮忙的人总是少,体会到人多才会力量大的一个道理。
4、社区资源缺乏,场所狭窄,在开展室内活动时经常没有选择的余地,没有更安全更适合的地方开展活动,这是一个局限。
五、下一步工作打算:
社区群团组织社会服务中心负责合理配置项目资源,确保公益项目有效实施;收集群众在生计发展、精神文化生活、社区服务、权益维护等方面的需求;广泛发动基层群众成立社区互助互益性各类组织,参与城乡社区治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
探访社区能够充分掌握社区基本情况。从而了解和掌握社区真正的需要是什么,需求什么,使社会工作与服务找到正确的切入点,也便于更有效地挖掘并整合资源更好地满足社区的需求,使社会工作与社会服务的提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社区的需要。在社区探访中充分的让我们了解到社区的基本情况,所存在的问题,亟待解决的问题和居民对社区的印象以及期望做到的改变,为今后开展工作打好了坚实的基础,社区探访对社会工作与服务提供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更好的为社区服务做好准备,在社区的探访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为此也吸取了经验教训,也总结了一下社区探访的技巧:
(1)要有充分的准备(比如准备好访查笔记、目标社区的基本概况、所属区域、具体的地址地点、社区的特色等);
(2)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包括探访地点,比如社区机构或服务单位等。最好包括最基层的正府部门,如村/居委会等)。
(3)注意探访时的交流方式,留心搜集目标社区的民情民生,以及该社区管辖范围内的其它社会服务/福利机构的特点
社区服务报告范文6
本文作者:冉光付 查字典原创投稿
关于申办社区卫生服务站的报告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广大人民群众既需要物质上的小康,也更需要精神上的小康。没有农村人的健康就没有农村人的小康。因此,在新溪村人民的强烈呼吁下,也为了顺应形势,更为了解决农村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远等实际问题,改善农民的基本医疗保健和初级医疗状况,我院成立了卫生考察小组并且联合了乡政府相关领导对我乡新溪村进行了实地考察,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一、 该村地理位置及交通条件
该村位于渝、湘、鄂三省交界处,可以说是一个对外窗口,地理位置得天独厚,交通条件十分恶劣,距离可大乡中心卫生院大约13公里,人民群众出行非常不便,人民群众不仅有病无法治,遇急难以救。
二、 人口现状
该村原是一个独立乡,人口众多,近占全乡三分之一的人口,其中低保户人口和贫困人口也占全乡很大比例,人民群众的健康素质较低,每年非正常死亡的人口也较多,人民群众迫切需要就近保健、就近医疗。
三、 现实条件
硬件设置:有原乡政府办公楼作为安全可靠的卫生服务办公点,既不需维修也不需重建,这从物质上提供了保障,也减少了我乡的医疗卫生投资负担。
软件及人力配置:经院务会讨论,院员工一致同意轮流到村卫生站服务。同时药品实行统一订购统一管理,卫生服务及技术资源共享。这为村卫生站的设立和开展提供了管理和服务上的保障。
以上情况完全属实,在我们的精心考察下,已得到员工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出谋划策和支持,望局各领导调查审核批准!我们将会不遗余力地为老百姓提供优质的医疗保健和初级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