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含有动物名称的成语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含有动物名称的成语范文1
小学生四字成语
鹤立鸡群、鸡鸣狗盗、鹬蚌相争、蚕食鲸吞、蛛丝马迹、龙争虎斗、龙马精神、
龙飞凤舞、龙腾虎跃、龙骧虎步、龙潭虎穴、龙跃凤鸣、车水马龙、指鹿为马、
兔死狐悲、鸡犬不宁、心猿意马、狼吞虎咽
含有人体器官的成语
眼高手低、目瞪口呆、胸无点墨、头重脚轻、手足轻深、口是心非、手疾眼快、
耳闻目睹、头破血流、眉清目秀、袖手傍观、口出不逊、
手无缚鸡之力
含有昆虫名称的成语
飞蛾扑火、金蝉脱壳、积蚊成雷、蟾宫折挂、蚕食鲸吞、蜻蜓点水、螳臂挡车、
蛛丝马迹、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含有一组近义词的成语
见多识广、察言观色、高瞻远瞩 、左顾右盼 、调兵遣将 、粉身碎骨
狂风暴雨、旁敲侧击、千辛万苦、 眼疾手快、 生龙活虎 、惊天动地
七拼八凑 、胡言乱语、改朝换代、 道听途说
含有一组反义词的成语
前呼后拥 东倒西歪 眼高手低 口是心非 头重脚轻 有头无尾 前倨后恭
东逃西散 南辕北辙 左顾右盼 积少成多 同甘共苦 半信半疑 大材小用
先人后己 有口无心 天经地义 弄假成真 举足轻重 南腔北调 声东击西
转危为安 东倒西歪 反败为胜 以少胜多 由此及彼
多字格成语
九牛二虎之力、 手无缚鸡之力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人不可貌相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天时地利人和、习惯成自然 、一年之计在于春
久旱逢甘露、 一言以蔽之、解铃还须系铃人、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静如处女,动如脱兔、 急来抱佛脚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宁为鸡首,无为牛后 、三人行必有我师、 化干戈为玉帛
描写情况紧急的成语
千钧一发 刻不容缓 迫不及待 十万火急 火烧眉毛 燃眉之急
描写人物神态的成语
心旷神怡 心平气和 目不转睛 呆若木鸡 眉开眼笑 愁眉苦脸
愁眉紧锁 目瞪口呆 垂头丧气 嬉皮笑脸
描写英雄人物的成语
一身正气 临危不惧 光明磊落 堂堂正正 大智大勇 力挽狂澜
急中生智 仰不愧天 镇定自若 化险为夷
描写春天美好的成语
春光明媚 万紫千红 春雨如油 生机勃勃 春*满圆 春意盎然 鸟语花香
春暖花开 百花齐放 和风细雨
“想”的成语
苦苦地想(苦思冥想)静静地想(静思默想)想得周全(深思熟虑)
想得混乱( 胡思乱想)想得厉害(浮想联翩)想得很多(左思右想)
想得荒唐(痴心妄想) 想得离奇(异想天开)想了又想(朝思暮想)
“多”的成语
观众多(座无虚席)贵宾多(高朋满座)人很多(摩肩接踵)
人才多(人才济济) 兵马多(千军万马)事物多(林林总总)
色彩多(五彩缤纷)类别多(千差万别) 困难多(千辛万苦)
话儿多(滔滔不绝)读书多(博览群书)见识多(见多识广)
变化多(千变万化)走得多(走南闯北)颜色多(五颜六色)
花样多(五花八门)
带有“看”的近义词的成语
见多识广 望而生畏 察言观色 一视同仁 一览无余 高瞻远瞩 坐井观天
举世瞩目 管中窥豹 左顾右盼
带有“龙”字的成语
含有动物名称的成语范文2
[关键词] 文化生态学;动物成语;汉英翻译
【中图分类号】 H31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3)11-180-2
一、汉语动物成语概述
随着中华民族和汉语的发展,汉语成语逐渐丰富起来,每条成语都有其成形发展的历史。
(一)汉语动物成语的来源
动物成语的出处有寓言故事、文学作品、古代神话传说及民间口语。历史悠久的动物成语大量浓缩汉民族的生活经验和真知灼见,是汉民族精神和物质文化的代言人。
寓言篇幅短巧,充满智慧和哲理,有讽刺或劝诫的意义,便于使用,因此被凝炼成成语。动物因其形象性和生动性跃居寓言故事的主人公地位,如守株待兔、叶公好龙等成语;文学作品中一些词语经不断加工、反复使用,演变成常用词汇并转变为成语。许多动物成语来源于文学作品,如井底之蛙、一丘之貉等成语;神话指的是是人类演化初期发生的单一事件或故事并且传承者对这些事件、故事必须信以为真,因此神话为创造汉语成语提供丰富的材料,如画龙点睛,杯弓蛇影等成语;民间口语是古代人的口头话,被沿用至今,是动物成语的又一个重要出处,比如亡羊补牢、骑虎难下等成语。
(二)汉语动物成语的形成
每个成语都会经历一个演化过程。汉语动物成语形成最普遍的方式就是直接摘取、压缩、改换文章内容。
如,《心书・兵机》中:“将能执兵之权,操兵之势,而临群下,臂如猛虎加之羽翼,而翱翔四海。”如虎添翼,正是去掉“猛”和“羽”压缩这一句话演化而来;再如,《魏书・烈女传》中:“人生如白驹过隙,死不足恨,但夙心往志,不闻于没世矣。”白驹过隙,正是直接摘取这一句话中的“白驹过隙”而演化成成语。苏轼的《三马图赞引》中:“振鬣长鸣,万马皆喑。”被后人用“齐”将“皆”替换,这才形成万马齐喑这一个成语。
(三)汉语动物成语中动物形象的文化意义
通过与动物的接触和对动物的了解,人们发现人类的性格和动作行为与不少动物的秉性有着相似之处,而且同一种动物所承载的文化意义大同小异。
如,马是最早被中华民族驯养的动物之一,因其吃苦耐劳、英勇无畏、勇往直前的优点成为人类的得力助手。在古代,马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它不仅给人类提供食物(肉奶)及交通运输工具,还是战场不可缺的“武器”。汉民族常用马寓意远大前程象征杰出人才,从金戈铁马、汗马功劳、快马加鞭、马到成功、龙马精神等成语中可看出对马的喜爱及褒奖之情。再如,虎是百兽之王,备受畏惧和崇敬。在汉文化中,虎象征的文化意义有褒有贬,虎的褒义文化意义主要象征威猛、果敢和力量,有卧虎藏龙、龙争虎斗等成语;贬义文化意义主要象征凶残和狠毒,有为虎作伥、谈虎色变等成语。
二、动物形象在汉英文化中指示意义的异同
语言是文化最主要的承载形式,不同的民族的语言都能影射出所属的民族文化。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对动物的情感不尽相同,也有相近之处。相同点和不同点在各文化中运用动物词汇进行暗含或指代的语言过程中的相近或相悖的现象便可看出一二。
在汉文化中,狗是一种卑贱、受人指使役使或助人作恶的角色,因此在有“狗”组成的汉语成语无一例外都具有贬义色彩,如猪朋狗友、狗仗人势等;在英美文化中,狗受人喜爱热爱,与狗相关的词汇或短语洋溢着对狗的赞美及热爱之情,如 Love me, love my dog.(爱屋及乌)等。马无论是在汉文化还是英美文化中都吃香,都受到赞美,都有正面的象征意义。鸡、牛、羊、蛇只在汉文化中有象征意义。
可见汉英文化中一些动物形象相同,一些动物形象在此文化中存在而在彼文化中不存在,一些动物形象反差甚大。这给英译汉语动物成语的译者提出难题:是要替换某动物词汇还是要保留?或是通过意译呢?
三、文化生态学概述
自20世纪以来,形成和发展一个跨学科研究的新领域――文化生态学。最初,只有人类学家们进行关于文化生态学的研究,其主要内容是探讨人类文化与人类所处的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
20世纪上半叶,美国早期重要的人类学家,如弗兰兹・博厄斯和克罗伯,在研究北美的土著民族如印第安人时思考文化与环境的联系后,有的学者主张“可能论”,即环境可能决定文化,博厄斯和克罗伯就是这一主张的支持者;有的认为环境直接决定文化,即“决定论”。他们的研究为文化生态学开辟道路。
20世纪中叶,作为克罗伯的学生,美国的人类学家斯图尔德通过他的著作《文化变迁理论》论述并解释文化生态学的基本概念,该作的问世被学术界广泛认为是文化生态学正式诞生的标志。其观点是,文化与其生态环境不可分离,两者互相作用并影响对方,文化和生态间在形成文化变迁的过程中发生互动作用。这一观点被认为最早明确奠定文化生态学的基础。斯图尔德强调在文化变迁中,生态因素尽管不是唯一,但是一个重要决定因素并认为文化生态学就是要研究环境对文化的影响,认为特殊类型的生态决定作为文化载体的人的特征。斯图尔德重点阐明不同地域环境下文化的特征及其类型的起源,得出了相似的生态环境会产生相似的文化形态及其发展过程而不同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与之相应的文化形态及其发展过程的差别这一结论。
四、文化生态学在汉语动物成语英译过程中的启示
翻译不仅涉及语言翻译还涉及文化交流。对汉语动物成语进行英译,若是一味舍弃具有汉文化特色的动物词语的寓意,抹杀汉语动物成语中的文化生态现象,势必无法达到成功进行文化交流的目的。反对归化翻译的韦努蒂提出的异化翻译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保护源文化生态的作用。异化翻译旨在限制归化翻译所带来的“翻译的种族中心主义的暴力”,在生成目的语文本时,通过保留原文中某些异国情调的东西而打破目的语习惯的语言和文化规范,带领目的语读者去异国他乡旅行,见识异域风光中的他者而更清楚地看清自我。
如,在翻译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时,英文中有与之意思相对应的Nothing ventured, nothing gained,可不宜套用,因其无法传神表达汉人是如何通过日常生活经验创造这个成语。古时中国东北及华南地区多有虎出没,袭击村落和抢食牲畜现象时有发生,汉文化中虎有凶残威勇的形象。虎生活的地方,“虎穴”便有“危险的地方”之意。为除虎患,村民便入虎穴杀虎崽除后患,盖“虎子”含“达成的目的”之意;在英国,虎是罕见的。若只为让英国人直观方便理解此汉语成语直接使用现成的英语成语,实为抹杀汉语成语的精华。应保留动物在汉文化寓意的形象,采用直译的方法翻译此类的汉语动物成语。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宜译成 How can one catch tiger cubs without entering the tiger’s lair?既把其意思完整表达又保留虎的文化寓意。
如,“画蛇添足”的英译。在中国蛇是很常见的动物。蛇无脚若画蛇时画脚,意味做多余的事,与英语中over-egg the pudding意思相同。在古中国精通琴棋书画是对知识分子的要求,作画是古代中国知识分子的日常学习活动之一。在翻译画蛇添足时,最好能采取直译,蛇无脚是常识,通过直译能向英美人输出中华文化,让他们了解“中国人在表示‘做了多余的事’时是用画蛇给蛇加上脚来表达”的这么一个文化内涵,Draw a snake with feet这一译法较佳。
异化理论用外来的文化价值观挑战本土的主流文化价值,目的在于改变目的语的语言和文化,在保护汉语动物成语当中的文化生态现象起到有效的作用。在汉语动物成语的英译过程中,应尽量保留动物汉文化象征意义,不仅能向外输出大汉文化中的瑰丽部分,让外国人了解中国文化和古代中国人所生存的环境,还能为国外研究古代中国社会、自然和人的学者提供实物依据。
参考文献:
[1]房培. 汉语动物成语问题探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7.
[2]黄育馥. 20世纪兴起的跨学科研究领域――文化生态学[J].国外社会科学, 1999, (6).
含有动物名称的成语范文3
古典诗歌是我国珍贵的文化遗产,也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朵奇葩。“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诗圣杜甫的话道出了古典诗歌的巨大魅力。
吟读古诗,让我们感受到李白的飘逸、杜甫的沉郁、孟浩然的清新、白居易的平易通俗、王维的诗情画意;吟读古诗,如同面对良师益友,让我们可以聆听教诲,受到启发;吟读古诗,如同徜徉在花海,让我们感受到艺术奇葩的芳香,得到艺术雨露的滋润。
过年时,我们吟: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雨时,我们吟:清明时节雨纷纷;中秋时,我们吟:明月几时有;思念时,我们吟:每逢佳节倍思亲;送别时,我们吟:劝君更尽一杯酒;喜悦时,我们吟:漫卷诗书喜欲狂;感叹时,我们吟: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激越时,我们吟:凭栏处,潇潇雨歇……下面,让我们一起漫步古诗苑,去感受中华诗词源远流长的历史风貌,领略它多姿多彩的创作风格,含英咀华,共同接受一次古典文化洗礼。
【活动内容】
一、分门别类话古诗
(一)自然界的颜色丰富多彩,赤橙黄绿青蓝紫。这个世界因为有了色彩,才更加美丽。现在我们就来填一填古诗词中的颜色名称。
1.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2.(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3.(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4.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5.渭城朝雨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6.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二)下面诗句中含有植物的名称,我们来填一填古诗中的植物名称。
1.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2.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3.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4.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5.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6.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三)很多同学家里都养过小动物,小动物既可爱又好玩,在古诗中那些动物更是活灵活现。下面我们来看一看这些诗句中写的是哪些动物。
1.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2.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3.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4.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5.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四)南京、开封、洛阳都是大家熟悉的地名,古诗中也会出现地名。我们来看看下面这些含有地名的诗句。
1.(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2.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白帝,今位于重庆市奉节县)
3.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三秦,今陕西省一带)
4.(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姑苏,今江苏省苏州)
5.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二、成语出自古诗
1.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不拘一格)
2.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扑朔迷离)
3.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青梅竹马)
4.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心有灵犀)
5.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春风得意)
6.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桃花)
7.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老骥伏枥)
8.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无可奈何)
三、醉月赏花唱古诗
请你来点歌,男女生各选唱两首,看谁唱得好。
歌曲1:但愿人长久(王菲)
歌词: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今夕是何年……
歌曲2:相见时难别亦难(徐小凤)
歌词: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矩成灰泪始干……
歌曲3:满江红(张明敏)
歌词: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四、灵活巧妙用古诗
下面是一位同学巧用古诗写的作文片段,请结合语境补写诗句。
(1)有幸去杭州,正赶上江南的雨季,阴雨绵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诗提起了我的兴致,竟决意去冒雨游西湖。
(参考: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2)今年的中秋节不比往年,我是“_________________”了,古诗云“_________________”,这真是一点儿也不错的。
(参考: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跟踪训练】
一、全班分组,以小组为单位,由组长抽签背诵相关主题,每小组背出相关主题的2首诗,就可获得基本分100分。
1.描写春、夏、秋、冬的诗词。
2.抒发爱国情怀的诗词。
3.含(写)月的诗词。
4.描写离别情愁、相思苦的诗词。
5.描写边塞生活的诗词。
二、各组每轮派一人参加抢答诗歌,答题者不能重复,答对得一分,答错不得分。
(一)猜一猜
1.唐朝虞世南有首咏物诗:“的历流光小,飘弱翅轻。恐畏无人识,独自暗中明。”请问此诗所写何物?
2.表达不断进取、对前途充满信心的诗句,你记得有几首?
(二)悟一悟
3.新事物终究要取代旧事物,用刘禹锡的话来说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书读得越多,写起文章来就越顺手,诚如杜甫所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教师节,你和同学去看望小学老师,买了一张贺卡,要在上面写上赞美的话。你可以用哪些诗句来表达你对老师无私奉献精神的赞美之情呢?
三、默写古诗。
1.正是江南好风景,_________________。
2.葡萄美酒夜光杯,_________________。
3.江山代有才人出,_________________。
4.海日生残夜,_________________。
5.深林人不知,_________________。
6.苍苍竹林寺,_________________。
7.国破山河在,_________________。
含有动物名称的成语范文4
话说隋朝大将杨素,设难题面考一位士子。
杨素提问:“倘若国家忽然命你做将军,守一座很小的城池,兵力不足一千,军粮仅够数日。城外敌兵数万,你怎个处置?”士子问:“可得救兵否?”素说:“正因为没有救兵,所以让你来决策。”士子答:“情况真如公所言的那样,唯有败北了。”杨素听状,大笑了之。今日的领导,喜欢听下面拍胸表态,不惜报假情,许假诺,不顾实际情况,不管条件是否具备,很欣赏用胆子来开路和冒险。
杨素接着问:“坑深一丈,你掉进坑底了,有什么法子出来?”士子沉思后问:“有梯可用否?”素说:“如果有梯子,还考你干嘛。”士子无计,问:“是白天还是黑夜?”素说:“这关白天黑夜什么事?”士子说:“如不是黑夜,我又不瞎,怎会陷进去呢?”杨素听罢大笑。逃出这样的陷坑,自己都没有答案啊。要知道,自古至今,多少人陷进去后哪出得来嘛!
时值隆冬,杨素提第三个问题:“家人被毒蛇咬伤,你怎医?”士子想,肯定是无医可请才让我来医了,自己不懂医,家人又死不得,士子只好说:“取五月初五南墙下的雪涂伤口,即愈。”素说:“五月天何来雪?”士子急得口吃:“五五五月无雪,今腊腊腊月哪来的蛇?”杨素闻状,大笑,绝倒。
(选自《新民晚报》)
1.智力题
推测国籍
在某旅馆内相邻的四个客房中住着不同职业、不同国籍的A、B、C、D四个人,他们分别来自英国、法国、德国、美国。现在已知:
1.德国人是医生;
2.美国人的年龄最小,是个警察;
3.C比德国人年纪大;
4.B是一位法官,而且他是英国人的朋友;
5.D从来没有学过医。
请问,根据以上信息,你能推测出这四个人的国籍吗?如果可以,那么他们分别是哪国人?
2.谜语城
刺绣。(猜一成语)
四季青,巴掌大,用手摸,毛虫扎。(猜一植物)
不大不大,浑身净画,背个纸口袋,走遍天下。(猜一用品)
八只脚,抬面鼓,两把剪刀鼓前舞,生来横行又霸道,嘴里常把泡沫吐。(打一动物)
农林牧副渔兴旺。(猜一体育项目)
3.数字盘
请将数字1至19(10除外)这18个数字填入边沿的空位处,要求每两个相接的数字相加都等于20,怎样填?(张祉浩)
4.看图猜成语
5.鸟名组字
大自然鸟儿的种类很多,请你写出含有下列偏旁的鸟儿的名称。
鸟名:
(王宝琪)
(作者地址:江苏射阳县新洋农场中心小学)
6.看服饰,猜民族
7.小侦探
滑雪板之谜
挪威有滑雪王国之称,它是冬季奥运会众多滑雪健儿活跃的舞台。在其首都奥斯陆郊区的霍尔姆斯特兰,每年举行的跳台滑雪锦标赛现是闻名于世。
一个冬天,有情报说滑雪场的一个别墅里潜入了一个被通缉的逃犯。警察得知后,立即出动进行搜捕,但来晚了一步,别墅现场迹象表明罪犯已经逃跑。看来他是滑雪逃跑的,因为雪地上留有滑雪的痕迹,但很奇怪,滑雪楹的印迹呈交叉状,这倒使警察感到吃惊。
那么,逃犯的脚到底是怎么回事?
(选自《超级神探之一分钟破案》
2012年第10期答案
1.智力题
7点38分和8点44分。
2.谜语城
芋头、雨、跳棋、喜鹊、接二连三
3.符号换数
黑=6,红心=8,方=3,梅=4,脸(白)=7,脸(黑)=5。
4.移火柴变三角形
5.树的名称
杏 梨 桃 桔 柚 李
松 柏 柳 槐 榕 枫
6.考眼力
9B-7E、3E-4G、9E-9F、3H-2C、3A-5C五组格子的图案两两相同。
含有动物名称的成语范文5
[关键词]动物词语 联想意义 文化内涵
美国社会语言学家Carol R. Ember曾经说过,语言能够通过词汇来反映与之相对应的文化。人们经常根据动物的习性将这些词汇与特定的性格和特征联系起来,词汇在人们心中激起某种特定的联想意义。笔者通过查阅词典、文献资料等,搜集整理了大量含有动物名称的相关词语,在分析对比的基础上,探讨这些词语所表达的各种意义,挖掘它们隐含的文化内涵。
一、动物词语的语义基础
之所以在汉语和英语中人们借助动物构成各种语言形式,表达丰富的语言意义,是和其生活地域、生活习性、人与自然关系、文化价值观等因素有关联,有着深厚的语义形成基础。
1. 根据形体、生活习性特征表达的语义
英汉语言都有根据动物的形体生理特点及生活习性所形成的词语。它们形象逼真地反映了这些动物的生活规律,以感性认识为基础,从而引申出一定的语言意义,例如,蛇(snake)是一种爬行动物,体形柔软易弯曲,在行走时,蜿蜒曲折前行,因而英汉语言中都有“蛇行(snake its way through)”。另外蛇能分泌毒液,隐匿于草丛中,因而有“阴险、狠毒”的联想意义,英语中有“a snake in the grass”,比喻伪装成朋友的阴险之人。又如,鸡(cock)的生活习性之一是清早鸣叫,因而汉语中有“闻鸡起舞、雄鸡一唱天下白”等词语,英语中有“cock-crow(黎明)”等词语。
2.根据人们对待动物的情感态度所表达的语义
现实生活中,人们和各种动物发生着各种各样的关系,人们对动物形成一定的情感态度,进而影响到这些动物词语的褒贬意义,赋予语言以丰富的感彩。
对待某些动物,由于各民族呈现大致相同或完全相同的态度,体现在这些词语上,它们表达相同的语言意义。例如,英汉民族都把“羊(sheep)”看成一种善良、温顺、柔弱的动物,因而在其意义表达中包含了相同的情感态度。汉语中有“像小绵羊一样温和、乖巧”,英语中有“as gentle as a lamb / as meek as a sheep”。“猪(pig)”的生活习性、环境决定了中西文化中都认为猪是懒惰、肮脏的动物,因而有关猪的词语都含有贬义的感彩。
二、英汉不同文化背景下产生的不同文化内涵可归纳为三种情况
1.英汉表达同一内涵的动物词
虽然东西方文化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但两者之间还是具有一些相似之处,因为人们对同一个世界的认识总是相似或相同的。比如中西方文化中对于“猴、蛇、狐狸、狼”等动物都有相同的态度。例如,英语中可以用“horse”指各类人,“a dark horse(黑马)”,“a willing horse(积极工作的人)”,“a Trojan horse(潜伏在内部的敌人)”。汉语中有“犬马、驽马、响马、马贼、探马、马前卒、老马识途”等。汉语中有狡猾的狐狸,英语里有“a sly/ crafty fox”,“as cunning as a fox”等。又例如:“a fish in troubled water(浑水摸鱼)”,“as timid as a mouse(胆小如鼠)”,“as busy as a bee(像蜜蜂一样忙碌)”,“as strong as a horse(人强马壮)”,“a case of dog eat dog(狗咬狗)”等。
2.表达不同内涵的动物词
由于不同的地理环境,不同的历史因素,不同的宗教影响,不同的物体或概念对不同的民族却会产生不同的联想,从而导致不同文化内涵的存在。例如:bear(熊):在中国人的心目中,熊的形象一般是行动迟缓、笨手笨脚,含有愚笨、无能和无用之意,因此汉语中有“你真熊”、“熊样”之说。在英语中熊被认为是凶猛、残忍的动物,用来指人时,则意指A bad-tempered or bad mannered person (粗鄙之人、鲁莽之人),惯用语like a bear with a sore head则表示“脾气暴躁、态度恶劣”。如:Florence and Dorothy were both dancing,but Jeremy,who did not dance,was standing by her, looking as sulky as a bear with a sore head.
佛罗莲丝和多罗蒂都在跳舞,杰瑞米没跳舞。他站在她身旁,满面怒容。
bat (蝙蝠):中国传统文化中,蝙蝠被认为是幸福的象征,因为汉语里‘蝠’与‘福’同音,而‘蝠鹿’皆音‘福禄’,因此蝙蝠以表示财富、位、吉利。在欧洲民间传说中,蝙蝠总是和罪恶和黑暗势力联系在一起,和中国对猫头鹰的感觉相近。英语成语中也体现了对于bat有坏的联想,如as blind as bat (有眼无珠),has bat in the belfry (异想天开)等。
3.不同动物词表达同一内涵
处于两种不同语言社会中的人们,由于不同的社会阅历和风俗习惯很可能会导致观察事物的方式和角度不同。因此,不同的动物词汇载体可能会在两种文化中产生同一联想。如中国人认为虎是百兽之王,它是权势和勇猛的象征。相反,西方人认为狮子才是百兽之王。因而我们会说“拦路虎”,“狐假虎威”,“虎口拔牙”,“置身虎穴”,而西方人却说a lion in the way or a lion in the path,like a donkey in a lion’s hide,beard the lion in his den,place oneself in the lion’s mouth。很多汉语中带鸡的习语在英语中都被转化成与鹅或鸭相关的习语。泥鳅 (loach)的体表很光滑,所以很难捉住。因而我们常用泥鳅一词来形容世故、狡猾和不可靠的人。然而大多数说英语的国家没有泥鳅,所以泥鳅就不能引起他们的这一联想,但是他们的确有一种能引起相似联想意义的动物,那就是eel(鳗),所以人们会说,(as)slippery as an eel。
本文就英汉语言中这些动物所代表的语义进行了对比和分析,通过对这些词语的比喻、联想、象征意义的探讨,挖掘了它们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在这些有关动物的词语中,中国文化侧重品德和人格意义,注重他们的内在特征,而西方文化侧重外在形象和体征意义,注重他们的外在特征,因而产生了这些词语文化方面的差别。通过以上研究,有助于更深刻的了解了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中这些动物代表的形象及比喻和象征意义的差异,找到产生这些语言差异的文化根源,避免语言交流的障碍和误解。
参考文献:
含有动物名称的成语范文6
[关键词] 文化差异 商标翻译 语用转移
商标是商品的标志和符号,无论从心理学还是从营销学的角度来讲,商标名称都对消费者的心理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商标有其深刻的文化内涵,异域文化可能会使商标原有含义发生改变,不但无法“诱惑”消费者,还可能产生误导,因此,商品在国外销售时应注意标识符合当地文化心理的“本土名”,以达到让消费者喜欢和接受的目的。因此成功的商标翻译不仅要表现商品特性,要使人产生联想,在形式上还要朗朗上口,便于记忆。
美国著名语言学家尤金・A・奈达(Eugene A Nida)提出了“动态对等”(dynamic equivalence)翻译理论,即译文读者的理解与感受应与原文读者的理解与感受基本一致。商标翻译应遵循这一理论,要使异地消费者对产品产生同样的兴趣,在翻译过程中就不必拘泥原文,要大胆创新,不求貌似但求神合。
商标的翻译方法一般分为直译法,可以分为语义直译,音译或拼音法。如Rolex劳力士、Kodak柯达、Sony索尼、Haier海尔等;意译,根据原来商标的含义,译为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如Apple 苹果、 Bluebird蓝鸟、Dynasty王朝等;音、意结合,采用音节和字面意思结合,以求最完美的效果。Safeguard如舒肤佳、Gold Lion金利来。但无论运用哪种方法,都要注意商标是一种文化现象,尽量避免文化传递中的失误。
一、商标体现不同的民族思维特色
东西方语言文化显著的区别就是东方含蓄,而西方直白。一些优秀的进口产品在商标翻译中巧妙地运用了中文这种特征,把美好的祝福蕴涵在其中,像“家乐福”,“百事可乐”等。消费者还可以透过品牌的概念意义去领悟深层的文化内涵,如我国借用古典文学的“杜康”酒、“红豆”服装;国外借用希腊神话中胜利女神的名字“Nike”作为运动鞋的商标,以及以莎士比亚故居的河流命名的Avon化妆品等。我们从以下几方面分析这种民族特色对商标翻译的影响。
1.商标翻译要注意不同民族在审美观上的差异
英语商标倾向于使用人名,如Ford(汽车);而汉语商标多选用地名或动植物名,如“青岛”啤酒、“熊猫”电视等。在对外翻译这类商标时,要注意相同的动物或植物在不同文化下可能产生不同甚至完全相反的联想意义,因此要注意了解该动植物在产品输出国所产生的文化意义,寻找符合该文化联想的翻译。
在中国人心中,海燕是勇敢的象征,许多商品也用‘海燕’作为商标,但把“海燕”产品打入国际市场时要注意该商标的翻译,因为在西方人心目中海燕是预示灾难、暴力的东西,不能直接译成Petrel,而要找出一种象征吉祥的飞禽来代替Petrel(如英语中eagle),才能达到商标的文化对等或相似。又如,凤凰牌自行车英语商标Phoenix让懂英语的中国人联想到吉祥,但汉语商标翻译是向外国人推销中国产品,不能以本族人的标准来评判商标翻译的合适与否。若将“凤凰”译为Phoenix出口到西方国家,可能不会带来好的销路,因为凤凰在那里是凶猛的怪物。我们认为是吉祥象征的孔雀(Peacock)在英国文化中也不带来吉祥,却有贬义,指洋洋得意、炫耀自己的人,所以“孔雀”彩电在出口时用的商标不是Peacock而是另外起了一个名字:Uranus(天王星)。
2.商标翻译要注意不同的民族价值观
中国文化的价值观是通过“内敛”、“克己”来表现深厚的人文主义精神,倡导“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德观念。商标同样以其精炼语言表达了这一概念。如“乐凯”胶卷,“乐”为快乐,“凯”为技胜一筹,拥有“乐凯”,便是“幸运”,而其英文商标“Lucky”,在国内外市场都引起了消费者的心理认同。“Lucky”(幸运)不仅与“乐凯”读音相似而且意义相通。乳酸饮料“乐百氏”英译名“Robust”(健壮),雅戈尔衬衫“Youngor”,(与younger相似有更年轻之意)等商标翻译既抓住了大众向往安康快乐的心态又表明了产品的品位特征,可谓一举两得。
同样,进口商品在商标翻译中也妙用了中国文化的这一特征,为产品打开了中国市场。美国著名的饮料“Coca Cola”被译为“可口可乐”,迎合了大众“幸福多多,欢乐多多”的心理,也为公司带来了财源。同样,“Gold Lion”原译为“金狮”,但“狮”在港澳地区和“输”发音相似,因此妨碍了销售,后来保留了“Gold”的意译“金”而把“Lion”采取音译为“利来”,从此商品的利润和它的名称一样滚滚而来。Merced-Benz同样是一个成功的音译商标,它是以奥地利巨商之女的教名Mercedes和该企业第一位创始人的姓氏Benz合二为一形成的,过去曾音译为“默塞得斯・本茨”,台湾译为“宾士”,香港译为“平治”,后被大陆改译为“奔驰”,这样既保留了源语的部分语音,同时较好地体现了它的语用信息。而德国BMW的翻译可谓是独树一帜。 BMW是Bayerishe Mtoren Werke(巴伐利亚汽车公司)首字母缩写名,原名称中只有企业和产地信息,并无更多的文化涵义,但在翻译时略去了最后一个字母W,根据B和M两个字母按汉语的双音节Bao Ma发音,译为“宝马”,使BMW蕴含了丰富的汉语文化信息,宝马风驰电掣,一日千里。
中国人凡事都希望图个吉利祥和,喜欢使用含有8,6,1的数字,因为他们的谐音分别可以理解为“发发发”,“顺顺”,而在英语中seven才能给人带来好运。美国有一种汽水叫Seven-up,如果直译“七上”,很容易想到汉语成语的“七上八下”,不会讨中国人喜欢。为此,译者将up略去增译了一个“喜”字,这一增译巧妙地表现出来了源语中seven的吉利祥和的语用意义。
3.商标翻译要注意不同的民族个性
中国人比较保守而西方人比较开放,中国人比较含蓄而西方人较为现代。日产唇膏的英文商标为“KissMe”,表达了该产品可使女性更加妩媚性感,而中国女性尚未达到对“真性感”的赞誉进行致谢的开放程度。因此,中译文“奇士美”不失为一种变通手段,避免了“吻我”的尴尬。“护舒宝”卫生巾的英译商标“Whisper”(低语)更是情趣盎然,既尊重了人们对性器官禁忌,又让人感受体贴入微的呵护。而法国香水“Poison”(毒药),译成汉语“百爱神”比“毒药”更容易给中国女性提供想象空间,而有较强的冒险意识的西方现代年轻女性更相信 “Poison”的魅力。
二、商标翻译词在不同文化中的语用转移
1.词汇在习惯用语中产生了语用转移
有些汉语商标词在英文中有其对等的词汇,但是组合在一起可能会导致语用上的转移,这主要涉及到一些习惯用语。例如,上海产“白翎”钢笔,其英译为“White Feather”,在英语国家却无人问津,这源自英语中成语“to show the white feather”(临阵逃脱)中,白色羽毛是胆小鬼的象征;还有一种“白象”牌电池,英译成”White Elephant”,本是无可厚非,但White Elephant是固定的英文短语,意为“沉重的负担”或“无用而累赘的东西”。
2.词汇具有多种含义,容易引起歧义
如“帆船”牌地毯译成Junk出口后,无人问津而改译为Junco后才打开销路,因为Junk除了帆船之意外,还有垃圾的意思。又如,“金鸡牌”闹钟英译名引起尴尬,“Golden Cock”中的Cock除“雄鸡”外还有“雄性生殖器”的意思,译为Golden Rooster 更为贴切一点。而 “杭州西湖藕粉”在国际市场屡屡受挫,其英文商标”Hangzhou Lotus Roots Starch”产生的语用意义负迁移应负主要责任。《新英汉词典》将”starch”在译成“淀粉、淀粉类食品”,而在英语中,它除指“粉”外,还暗含有长胖或增肥的危险,这就能理解为什么英美顾客看到产品名后望而却步了。
3.拼音翻译引起的歧义
拼音是商标翻译的一种常见方法,但是汉语拼音和英语词都是拉丁字母,有时有些商标的汉语拼音可能碰巧为英语词。例如,Puke(扑克的汉语拼音)恰好是英语中呕吐的意思。我国一种出口化妆品“芳芳”,在汉语中这个名字确实很好,容易使国人在心中升起美好联想,而”fang”,在英语中指长而锋利的毒牙,恐怕没有人敢用这种东西来妆扮自己了。
三、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