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县域产业发展的思考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县域产业发展的思考范文1
继2008年县委、县政府把魔芋确定为县域农村后续产业之后,通过行政推动、市场拉动、示范驱动、科技带动“四轮驱动”措施,全县产业基地快速发展,魔芋已成为中高山区域农民增收的重要项目。但在产业发展过程中也伴随着生产环节病害重、种源缺、规模小,经营环节机制僵,加工环节链条短等问题,需要各级各部门加快攻坚破解,以确保产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一、成效及特点
1.生产基地初具规模
主攻发展10个中高山无烟无矿基地镇,带动全县发展魔芋总面积5.8万亩,建成规范化林下育种基地5500亩,涌现出了桐木、、双河、棕溪等一批魔芋千亩重点镇,涌现出了桐木涌泉、茶园、仁河口水泉坪王莽山、茨坪等一批规范化栽培百亩示范点,基地初具规模,每年可开挖2万亩,产鲜魔芋2万吨左右。
2.龙头引领作用显现
县内健兴魔芋公司经技改扩建,具备芋角、精粉、微粉等初加工及魔芋系列食品生产能力,目前年可生产精粉、微粉能力3000吨,年可消化1万吨鲜魔芋,产品销往日本、韩国等国内外地区,供不应求。企业采取“订单生产”模式,在小河、仙河等重点镇建立了收烘(购)站(点),农民产品不愁卖,起到了一定的引领带动作用。
3.产业投入持续增加
县政府协调农业、扶贫、信合等部门捆绑项目支持魔芋产业,每年安排必要的经费和奖励资金。魔芋公司积极争取省财政、计划等行业专项资金,加快企业技改,开发新产品,延伸产业链,扩大生产规模。许多大户、老板、能人看好魔芋前景,积极把三产及其它收入反哺魔芋产业,形成联动效应。
4.合作机制初步成型
“企业+政府+农业部门+基地+农民”的分工合作机制已实施多年、初步成型,政府考核推动、部门技术服务、企业盘活生产、市场效益驱动、农民自主参与,产业化生产的各个要素得到有效整合,形成了企业、政府、农民三方共赢机制。
二、问题及成因
1.主要问题
主要问题是病害重;管理机制不够灵活;产品结构单一,技术含量低,产业链条短。
2.成因分析
2.1地块选择不当。主要表现在选择在600米以下低海拔区域大田种植,选择在光照太强的阳坡直观坡面种植,盛夏35℃持续高温造成绝收;有些虽选择在阴湿地块,但渍水造成涝害;有些选择在1000米以上高海拔地区种植,冬季冻土层过厚造成冻害;有些选择在粘重的黄泥巴土壤种植,造成水肥通透不畅等。
2.2种源管理不当。近几年我县相继从云南、湖北及商洛等地调种,大多数外调种子的农户病害发生较重。主要是外省市老牌基地病原菌逐年积累、种子本身带菌传播,在运输途中包装不科学、机械碰撞损伤,加之运回后晾晒、消毒不到位,在下种之前已埋下病害传播隐患。
2.3栽培方法不当。应采用充分腐烂的农家肥、林下枯枝烂叶表土层、烧火粪,增施钾肥。魔芋根系分布在球茎上部,应推行“肥做床”、“肥盖面”、种芋坐中央的施肥方式。间套模式只能在中高山阴坡地区推行,且玉米、魔芋密度不宜过大。
2.4田问管理不当。魔芋80%含水,干物质仅占20%,茎叶稍微碰撞即会造成“伤口流水”,引发病菌侵入。
三、形势及前景
1.市场前景广阔
魔芋主要成份为葡萄甘露聚糖,含有十七种人体所需氨基酸,防癌抗癌,应用领域广泛。由于适生区较窄、病害难防难治、基地面积、较小,产品供不应求,价格逐年上扬。魔芋产业大有作为。
2.适生区域广泛
魔芋性喜温暖、湿润、背风向阳的林下小气候,我县地处秦巴山地,年平均气温、日照时数、无霜期、降雨量等气候特征适宜,县内可供魔芋生长的中高山适生林地面积大,巴山地区、旬河流域、蜀河流域适生区域十分广泛,产业基地具备做大做强做优的气候地域条件。
3.多方推动有力
县委、县政府已将魔芋产业列入农村后续产业,作为“农业30亿工程”的重点项目之一予以推进。
4.综合效益显著
若建成基地10万亩、每年开挖5万亩,产量可达5万吨,可带动农民增收2亿元、实现加工增值2亿元。种植、加工及带动的二、三产业,可解决就业1万人以上。生产环节以农家肥为主、无污染,加工企业环节以机械研磨为主、无工业污染物排放,属绿色产品,符合生态立县、产业富民战略。
四、思考及建议
1.科学化规划
魔芋属阴性植物,不同于其它农作物,对种植地块要求十分严格,规划是否科学关乎魔芋产业的成败,考虑轮作倒茬,必须把魔芋布置在实生地块。应选择规划在海拔600米以上、阴坡、背风、沙壤土、肥沃、潮湿的林荫地,避免夏季温度过高、太阳直射时间过长影响生长发育,规避“两病”发生。
2.模式化发展
模式化是对过去实践的总结和提炼。近几年县内很多大户在川道浅丘地区采取魔芋间套玉米模式、但还是不能安全度夏,有些外调种源、碰撞染病绝收。必须汲取教训,顺应魔芋生物学特性,重点推广林下栽培和房前屋后堆栽两种模式,“还芋于林”、“自繁自育”,创造冷凉湿润、肥沃疏松、生态自然的生长环境。
3.科技化支撑
推行全生育期防病栽培措施,每个技术环节都要以防病为核心,重点要把好八个技术关口,即:科学选地关、芋种自繁自育关、大小分类栽种关、使用农家肥料关、还芋于林栽培关、科学田管关、安全越冬关,依靠科技,防病避灾,促进魔芋产业增产增效。
4.产业化引领
在抓产中环节建基地的同时,要重视产后加工及产前信息引导,实现产、加、销一体化、贸工农一条龙服务。千家万户自发种植很难统一标准,鼓励企业从产前抓起、亲自建立标准化生产基地,与农户缔结利益共同体,承担社会责任。。要招商引资把产业链条向食品、医药、添加剂等下游产品延伸,实现多环节加工增值。
县域产业发展的思考范文2
***区新兴产业的发展现状与思考
大力发展新兴产业,不仅是响应省委、省政府对新兴产业的倍增计划,也是推动科技进步,创新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举措。经过几年的发展,***区已经形成了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电子信息与物联网四大新兴产业的基本框架。新兴产业的发展将为***区的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动力和新的增长点。
一、新兴产业的发展趋势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国际性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新兴产业的发展更加得到了各国政府的重视,尤其是美国、日本、欧盟等主要发达国家都将注意力转向新兴产业,并给予前所未有的政策支持。美国将政策重点放在新能源环保产业上,仅在电动汽车产业发展上就投入140亿美元的财政支持;欧盟重在提高“绿色技术”和其他高技术至全球领先水平,并决定在2013年之前投资1050亿欧元用于“绿色经济”的发展;日本围绕工程技术、信息技术、医药等领域,制订了“技术创新25”。我国在过去30多年的发展中用“市场换经济”形成了粗放型的发展方式,有限的资源高强度的消耗,再加上我国土地、劳动力、原料等主要成本都在不断上涨,导致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等问题更加突出,在这种经济方式不能适应现在的发展要求时,我国也充分认识到了发展新兴产业对发展经济的重要意义,鼓励和加快发展新兴产业已经纳入“十二五”规划。从各国纷纷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加快对新兴技术的支持,可以看出以新兴产业的发展来抢占新一轮经济增长制高点已经形成共识。
二、新兴产业的发展优势
1.地理优势:立体式的交通网和得天独厚的江海综合资源,为***的跨越发展提供了强大支撑,随着苏通大桥的通车,我区与上海产生了同城效应,和苏南实现对接融合,再加上我区已经加快融入到南通主城区,在吸引高端国际资金本和跨国公司投资方面优势更加明显。
2.政策优势:在区政府的牵头下,***积极实施江海联动、跨江合作,一个全新的“一园三区”大舞台正在形成,这将成为打造特色产业,延伸新兴产业链提供强大支撑。
3.基础优势:近年来,***积极培育大企业、龙头企业、上市企业和特色企业,形成了一定规模的工业基础。在江苏省确定的19条新兴产业链培育企业中,***就有15家企业入选,比如综艺集团、东源集团、江海电容、通达动力、中航虹波、桑夏太阳能等,许多企业都涉及到新兴产业领域,这就对新兴产业的发展起到了强有力的支撑作用。
4. 人才优势:发展经济,人才先行。目前,***区人才总量为13.49万人,其中高级技术职称或研究生以上学历的8000人。在全省县(市)区中率先建成江苏省留学回国人员创业园,目前已吸纳17家留学人员企业入驻;建有中联科技、***建总等6家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总数列南通各县(市)区之首;建有力普电子、创斯达机电等4家企业院士工作站和32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十一五”期间,我区连续两次荣获省人才工作先进县(市)区称号。这样我区发展新兴产业就有了一定的技术优势。
三、新兴产业的发展现状
目前,全区新兴产业现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15家,1-6月份累计(下同)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13亿元,同比增长37.3%,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总量的31.7%。实现利润总额14亿元,同比增长45.6%,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的32.2%。
1.新材料产业:全区新材料产业共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3家,主要包括钢丝绳、冶金、光学玻璃、人造纤维等行业,共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1亿元,同比增长79.9%,占全区新兴产业主营业务收入总量的10%。骨干企业有华盛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和帅宙特钢,其中华盛实现主营业务收入9.4亿元,利润实现0.6亿元,两项同比增长都超过100%,在全区起到了率先作用。***区新材料产业中比较有特色的是钢丝绳行业,企业数占整个新材料产业的大部分,发展空间比较广阔,钢丝绳作为基础材料蕴含了一定的科技含量,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也是全区已经形成的特色产业之一。
2.新能源产业:全区新能源产业共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0家,主要包括太阳能、光伏、智能电网、风电设备等领域,共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4亿元,同比增长28.1%,占全区新兴产业主营业务收入总量的48.7%。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是利国利民,造福子孙的战略举措。全区以骨干企业为龙头,已初步打造形成集光伏、太阳能、风电等新能源利用和设备制造产业链。比如,“综艺集团”的光伏项目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已经成为国内领先的薄膜太阳能电池生产厂商;又如“桑夏”太阳能,其生产规模在全国同行业内名列前五强,成为国家免检产品和中国弛名商标,并高票中标国家家电下乡产品,每年可节约数十亿度电,减少污染排放数百万吨,为我国的节能环保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与光伏、太阳能相比,***区风电设备制造产业基础也比较扎实,比如“虹波风电”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壮大已一跃成为国内外知名企业的优秀供应商。在此基础上“综艺集团”又在总投资5亿美元的基础上再以9980万美元扩建二期工程,“东源集团”投资3.5亿元新上了风电一期工程,这些项目促使***区的新能源产业呈现出了扩张快,投入大,后劲强,发展前景好的新局面。
3.节能环保产业:全区节能环保产业共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9家,共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0亿元,同比增长79.6%,占全区新兴产业主营业务收入总量的9.3%。虽然企业数量在全区新兴产业中比例最少,但基础稳定,发展迅速,对全区的经济贡献也很可观,形成了“华新环保”、“华通锅炉”、“海华管桩”等一批骨干企业。其中,“华新环保”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2亿元,在节能环保产业中起到了一定的带头作用。
4.电子信息与物联网产业:全区电子信息与物联网产业共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3家,主要集中在电子元件及组件的研发和制造,共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8.5亿元,同比增长33.1%,占全区新兴产业主营业务收入总量的32.0%。主要骨干企业有“江海电容”,“中联科技”。其中,“江海电容”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6.93亿元,同比增长27.4%;“中联科技”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3.36亿元,同比增长21.7%,对新兴产业及全区的工业经济快速运行做出了贡献。据福布斯杂志预测,到2020年全球信息技术市场年产值将增长到20万亿美元,我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信息产业市场。在国际大环境的影响下,***区的电子信息产业也将得到全面而迅速的发展,形成以“江海电容”、“中联科技”、“综艺电子”、“桑夏软件园”等为龙头,打造新型电子元器件及相关电子材料和以软件、IC智能卡等为特色的电子信息产业。
“十二五”期间***区将陆续制定新的新兴产业倍增计划,加大培育一批大企业、大集团,加快发展一批特色产业园区,促使新兴产业成为引领“十二五”发展的重要产业。到2015年,争取建成3个主营业务收入超100亿元的特色产业园区,1个超千亿元的特色产业基地,实现应税销售800亿元,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比重38.0%。其中,新能源产业实现销售收入(下同)300亿元,新材料产业120亿元,节能环保产业100亿元,电子信息与物联网产业280亿元。
四、新兴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新兴产业发展所需的制度环境尚不健全。当前的制度环境与新兴产业的发展速度已经并不十分相适合。市场、法律、科技、税务等联动不够,政府调节经验不足,要有“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工作思想,不能各自为阵,应形成和谐、轻松的大环境,为新兴产业的认证、审批、帮扶打开通道。
2.缺乏创新能力。一方面是研发资金的投入不足,另一方面是创新机制不完备,比如政府对新兴产业的税收奖励不够,科技部门对企业创新成果转化的引导和帮助不够等,还有一方面是企业的发展目标和市场定位不明确,比如许多新兴产业的产品都是销往国外市场的,加上大部分原料还需从国外进口,造成两头在外,中间制造环节留在国内,污染较多,效益较低,产业发展的持续性,稳定性难以保证,导致企业缺乏创新的动力和有利条件。
3.部分新兴产业规模偏小,布局分散。有的特色产业分散在各个镇区,没有形成规模的特色区域,布局比较分散,不利于抓大放小,统筹规划,容易造成产能过剩,这样就会直接导致整个新兴产业的综合竞争力低下,成套能力薄弱,服务水平落后,规模难以提升。
4.融资体系不够完善。资金问题现在仍是企业发展的瓶颈,特别是新建企业,资金不够,信誉不够,难以得到融资支持,造成融资一步不到位,生产、研发步步受牵制的不良循环。
五、新兴产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1.优化产业布局,提高新兴产业聚集度。以“园”、“区”为平台,走集群化发展道路,在开发区和锡通科技园的基础上继续打造***新兴产业的特色产业区,发挥新兴产业基地发展规划的约束功能,找准切入点,明确产业定位,在此基础上加大对外招商的力度,积极引进配套企业,大力延伸新兴产业的产业链,推进新兴产业向园区聚集,项目向园区集中,凸显区域特色竞争优势。
2.强化政府的引导作用。结合***区的实际情况,制定和完善促进新兴产业发展的具体政策,鼓励企业用合股、抱团的形式由传统产业向新兴产业进军,加大科技、税收、金融、进出口等部门的联动,为新兴产业的审批、认证、服务开辟绿色通道,帮助搭建融资大平台,引导、扶持、奖励新兴产业的生产和研发,同时加大对淘汰落后产能企业的政策约束,宣传指导企业走品牌发展道路,争创知名、著名、驰名商标,培育拥有自主品牌的产业集群品牌,放大示范效应。
3.以高新技术推动新兴产业。树立科技就是生产力,科技就是经济效益的发展理念,掌握关键核心技术。一方面以高新技术来淘汰落后工艺、技术和设备,推广资源节约和替代技术、延长产业链;另一方面把信息技术应用于产品的设计、制造、管理、营销、服务等全过程,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市场应变能力。实现区委、区政府2015年新兴产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超过3.0%,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年均增长30.0%以上,建设10个科技公共服务平台的发展目标。
县域产业发展的思考范文3
[关键词]养猪产业 调研 建议
为进一步了解阳高县养猪产业发展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和差距,规划未来发展思路和目标任务,制订可行的发展规划,促进养猪产业又好又快发展,按照阳高县畜牧兽医中心的统一安排,笔者深入全县各乡镇,对全县养猪业发展情况进行了详细调研。
一、养猪业的发展现状
阳高县地处山西省东北部,晋冀蒙三省(区)交界处,煤都大同的近郊区,历史上曾是中原粮区向草原牧区的过渡地带,属半农半牧区。全县辖7镇6乡,256个行政村,总人口28.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3.8万人。全县国土面积166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船万亩,2009年粮食总产量达1.6亿公斤。
养猪业是阳高县的优势产业,是山西省养猪大县,历届政府一直把生猪发展作为全县农业经济的主导产业。尤其是2004年我县被列入山西省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建设的重点县之一后,阳高县委和县政府紧紧抓住发展机遇,依托优势,强化领导,制定措施,攻坚克难,强力推进,畜牧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强劲发展势头。2009年年底全县生猪饲养量达到53.2万头,2010年12月底,预计全年生猪饲养量可达到60万头,其中存栏量达到27万头,出栏量达到33万头。
纵观全县养猪业的发展历史,该县养猪业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1.养猪历史悠久,基础好
阳高县养猪业有着悠久的历史。1990年被省政府确定为首批建设的十个商品瘦肉型猪基地县,1992年“五化”养殖模式在市繁改站的组织下在北徐屯乡示范推广,涌现了以北徐屯范富、项学存为代表的养猪大户,带动北徐屯成为全省养猪大乡。2003年后,一大批民营养猪场孕育云阳大地,养猪小区、养猪大户逐年增多,首先是基业养猪场的建成,随后永佳养殖场,龙泉科技养殖公司,智鑫养猪场相继建成。计委“蔬菜大棚”演变成养猪小区,整个区域有29个养猪户,其中200头以上的有9户,小区内经常保持生猪存栏5000多头,最高时达到7000多头。大白登镇张园村在养猪大户张守山的带动下,形成全村养猪,户均60多头,成为名副其实的养猪专业村,全村农民靠养猪脱了贫致了富。
2.生产方式向规模化迅猛发展
纵观阳高养猪业,全县主要有庭院式养殖、专业户养殖和工厂化养殖三种生产方式。虽然庭院式养殖仍在全县养猪业中占有主要地位,但是随着标准化养猪小区、养殖园区和大型养殖场不断兴起,规模化、集约化和工厂化生产方式逐步凸显出来,占据畜牧业生产地位越来越高,尤其从2001年该县被列入山西省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建设的重点县之一后,政策支持、资金补贴等一系列优惠措施,大力推动了全县规模养殖的建设步伐。目前,全县已建成生猪标准化养殖小区31个,圈舍面积6.5万平方米,投资近6000多万元。2010年又引入北京顺鑫农业股份公司投资近2亿元建设种猪繁育场项目,现已建成在北徐屯乡柳家泉建成1个,投资9650万元,2011年在大白登镇曹庄村建设同样规模的猪场1个。全县养猪业由养猪大县向养猪强县步入发展。
3.良种繁育体系建设逐步完善
县畜牧部门一直坚持“良种服务中心、点、技术服务站和繁改员”四级辐射的繁育体系建设,现已建设良种繁育基地6个,猪人工授精点34个,依托6个乡镇畜牧兽医中心站建立技术服务站,大力推广三元杂交商品瘦肉型仔猪,形成“纯种公猪、二元母猪、杂交肉猪”的良种格局。截至目前,全县人工授精率已达到78%,良种的覆盖率已达95%以上。
4.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能力显著提高
经过多年来的投资建设,全县基本建成县、乡、村(场、小区)三级防疫网络的动物防疫体系。一是县级防疫体系建设。县防治站现有人员8人,其中中级职称4人,2007年争取省级投资80万元,建成动物疫病监察实验室,购置各类先进仪器设备30多台件;二是乡镇防疫体系建设。全县乡镇中心站共有6个,全面进行基础设施改造,每站配备了冰柜、冷藏箱、喷雾消毒机等防疫设备。全县基层站现有在职技术人员72人,2008年基层人员发放全额工资;三是村级防疫体系建设。全县选拔村级防疫员249人,落实了工资补贴,做到了行政村1人,养殖量大的村2人。
动物防疫工作中,全县严格按照“加强领导,密切配合,依靠科技,依法防治,群防群控,果断处置”的工作方针,坚持季防月补的防疫制度,严格操作规程,做到边防疫、边发证、边上标、边登记,一畜一证一标识,家禽一户一证,确保了防疫高标准、高密度、高质量,免疫密度常年保持在100%,抗体监测合格率达70%以上。
二、存在问题分析
1.散养方式仍占有主导地位
阳高县畜牧生产已经摆脱了传统单一的饲养模式,逐步步入规模化、集约化和工厂化方向发展,但是,专业户养殖和工厂化养殖方式占全县饲养总量不足30%左右,传统的庭院式养殖仍然是是我县养殖业的主要经营形式。
2.养殖户的整体文化素质不高
阳高县大多数养猪户多以中老年人为主,文化水平比较低,初高中毕业生占极少数。多数人缺乏最基本的养殖技术知识,只是模仿别人跟着干,即使是在村里公认的养猪能手对现代养殖技术知之甚少,这样从事养猪生产具有很大的盲目性和风险性。
3.种猪繁育体系仍不完善
截至目前,全县已建成种猪场6个,猪人工授精点34个,年可出栏二元、三元杂交仔猪40多万头。但是,品种混乱、盲目引种问题普遍,品种退化、血液混杂或纯繁等问题依然突出。
4.市场应对能力低,波动性大
阳高县养猪仍以小规模分散饲养为主,农民组织化程度相对较低,畜牧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行业协会还未充分发育,所以养猪业在产业链中仍处于高风险、低收益的弱势地位。同时市场预警缺乏和风险防范机制不健全,在行情低迷、风险来临时缺乏有效的应急防范措施、反应滞后,“一哄而上、一哄而下”现象普遍,养猪业发展波动性很大。
5.疫病防护意识差
疫病控制上“重治轻防”的思想严重。把疫苗当作灵丹妙药,认为一旦疫苗打好就万事大吉,把疫苗当作药物来治疗;缺乏持久有效的免疫制度化管理措施,图方便、凭经验,缺科学依据,再加上疫苗市场管理混乱,个别兽药销售部对疫苗质量、贮存以及使用知识缺乏,冷链条件简陋,以次代好,免疫失败现象突出。
6.基层防疫体系建设与养猪业快速发展不相适应
近年来,我县各乡镇中心畜牧兽医站在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改善了办公条件,落实基层兽医人员工资,但是面对日益繁重的畜牧工作,基层站设备简陋、疫苗保管和运输的冷链设施差、专业技术人员少、素质低等问题突出,基层防疫体系建设已满足不了养殖业的快速发展。
三、建议
1.科学布局,加快公猪站和人工授精站点建设
提高公猪站和人工授精站点建设门槛,规范资质化管理,对全县现有站点进行注册登记,取缔不具备种公猪饲养条件的养殖场或养殖户,培植一批规模较大、设施完善、技术过硬的的种猪生产企业,以生猪良种供应能力和良种化水平,加快生猪良种推广力度,杜绝疫病传播。
2.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提高养殖户组织化和规模化水平
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发展和培植生猪精深加工龙头企业,延长生猪生产的产业链,提高畜禽产品加工附加值和抗风险能力。另一方面,扶持大型规模养殖企业,建立养殖基地,成立养殖协会等生产经济合作组织,推行订单生产,提高生猪生产组织化程度。
3.加强养猪业行业预警体系建设,尽快建立我县畜牧市场信息监测体系,要深入研究分析生猪供求关系和周期性波动规律,确定生猪生产的总体增长速度和猪群比例结构,对生产、流通、销售各环节进行适时监测,正确引导养殖户生产经营,规避市场风险。
4.转变生产方式,走出庭院养殖
充分利用雁门关畜牧经济区项目和现代农业建设的有利契机,积极扶持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科学合理引导小区建设,改变传统的庭院养殖方式。
5.加大科技推广力度
通过举办技术培训班、印发技术资料、开展电视、广播、报纸技术讲座和技术咨询、科技入户工程、送技术下乡活动等多种形式,积极推广应用养殖新技术,推行健康养殖、清洁养殖和生态养殖,提高养殖户、场的饲养管理水平,增加养殖效益。
县域产业发展的思考范文4
[关键词]:武山县 蔬菜产业 建议对策
一、武山蔬菜发展的现状
“—亩园等于十亩田”,武山自古就有种菜的历史。改革开放后,洛门镇东街村党支部书记王义仁开始在自家的承包地里钻研反季节种植大棚蔬菜技术,以提高蔬菜种植的产量与效益。在王义仁的带动下,东街村成立了全县第—个农民蔬菜专业研究会,先后发明了单棚、双棚、彩棚、双棚加地膜四项大棚种植技术。1986年,王义仁创造了蔬菜大棚亩产值3000元的奇迹,在全县引起了轰动,武山县委、县政府对洛门镇农民科技种菜的典型事迹进行了广泛宣传,并倡导全县人民科技种菜,脱贫致富。从此,武山的蔬菜产业发展—浪高过—浪,蔬菜种植迅速向县内的渭河、大南河、山丹河、漳河和榜沙河流域发展。
近年来,武山县按照“川区抓蔬菜、山区抓洋芋、集中抓养殖、普遍抓劳务”的农业工作思路,以扶贫开发为切入点,依托整村推进、产业化扶贫和科技扶贫项目,大力在渭河、南河、榜沙河、山丹河四大流域发展蔬菜产业,采取政府推动、科技带动、市场拉动、服务联动、产业互动等措施,通过渠路配套,整流域开发,蔬菜生产基础设施得到很大改善,建成了广武以东渭河两岸、大南河和山丹河沿岸的塑料大棚基地,以十一大园区为核心的日光温室基地,广武以西川区露天夏秋菜基地,浅山区复种地膜蔬菜基地,并且产销两旺,使全县蔬菜产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完成了胡萝卜、洋葱等12类21个食品的绿色A级认证,其中韭菜为全国首家认证,荣获“中国韭菜之乡”的称号;建成了韭菜、洋葱、胡萝卜、蒜苗、莴笋及复种菜瓜等六大无公害蔬菜示范基地,马力北顺、滩歌黑池殿等日光温室示范园区的精细绿色蔬菜基地;完成了周庄“盘龙”韭菜、马力“红名”牌黄瓜等商标注册。通过10多年的艰苦努力,初步形成了以日光温室、普通温棚、正茬菜和复种菜为主要类型的蔬菜产业发展模式,蔬菜品种日益繁多,种植规模不断扩大,产品质量明显提高,管理技术更趋完善,营销渠道逐渐顺畅,蔬菜产业已步入精细化发展轨道,呈现出种植区域化、生产专业化、服务社会化、产销一体化、流通信息化的雏形。截止目前,蔬菜种植面积达25万亩,其中:日光温室1.42万亩,普通棚7.31万亩,复种6.5万亩,正茬露地菜 4.71万亩,菜用洋芋4.6万亩,全县无公害种植面积达21万亩,总产量66.2万吨,总产值达5.82亿元。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武山县蔬菜产业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全国的蔬菜强县区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1.群众对蔬菜生产的社会认知力不足。武山县是传统农业大县,群众对蔬菜生产和消费已习惯于原有的传统模式,生产中只注重产品的外在质量而忽视了内在的质量安全。
2.蔬菜生产的区域化、规模化程度比较低。尽管武山县已初步建成了蔬菜生产基地,形成了一定的生产格局,但仍存在种植区域分散、品种布局杂乱、规模化程度低的问题。目前全县仅有很小的数家蔬菜加工生产企业,加工范围窄,辐射带动能力有限。
3.蔬菜生产水平低,设施栽培面积小。由于县域蔬菜栽培相对分散,群众在种植上追求“小而全,小而杂”,生产上务作简单,管理粗放,生产水平较低。设施栽培面积相对较小,反季节蔬菜供应十分有限,尤其是冬季蔬菜市场仍然存在只靠韭菜单一产品外销的问题。蔬菜病虫害发生较重,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蔬菜的产品质量和品质的提升。
4.蔬菜产业缺乏较大的项目支持,对群众扶持的力度不大,科技推广投入不足,基地建设配套设施设备落后,生产的机械化程度和科技应用水平不高。
三、对策建议
今后及“十二五”时期,武山县蔬菜产业发展目标是:建成中国西部蔬菜产业强县,把该县建成关中—天水经济区重要的蔬菜外销基地。以增强蔬菜产业竞争力为核心,狠抓技术推广、产品推介,不断做大、做强蔬菜产业,坚持走“调整结构扩规模、完善设施夯基础、推广科技提质量、精深加工增效益”的产业发展路子,加快形成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社会化服务、产业化经营的蔬菜产业发展新格局。
1.优化蔬菜区域布局,推进蔬菜规模化、专业化生产。按照“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统一规划,区域布局”的原则,突破“小而全”生产格局,推进规模化、专业化生产,重点建设专业化生产基地。根据主产区乡镇的资源优势,确定骨干品种与专业村,逐步形成一村一品、一乡一业、规模化经营新格局。
2.依靠科技进步,提高蔬菜生产水平。积极调整蔬菜品种结构,逐步推广优势品种。由技术部门每年引进、推广适宜的主栽蔬菜新品种,不断提高科技含量,提高生产整体效益和质量档次。以市场为导向,调整播期与上市期、上市量,避免同品种、同季节的积压,夺取高效益。在栽培上,大力推广应用蔬菜综合配套栽培技术,努力提高蔬菜单产,提高产品质量和商品率。
3.健全完善蔬菜营销体系,疏通销售流通渠道。以蔬菜加工企业为龙头,扩大订单蔬菜面积,提高加工增值效益。与农户签订产品购销合同,根据产品订单指导菜农安排生产,严格兑现合同,保护菜农利益。组建蔬菜产业协会,组织蔬菜经销商、种植户及蔬菜产业主管部门成立产业协会,开展技术信息交流服务,开拓省内外市场,提高产品质量、生产规模,拓展销售渠道,促进全县蔬菜产业快速发展。建立营销体系,运用现有运销企业、大户、行业协会在周边城市设立直销点、代销点和连锁店,在各个主产区乡镇设立配菜收购站,解决蔬菜销售难的问题。
县域产业发展的思考范文5
一、核桃产业化发展现状
南江县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中国核桃之乡”。现有核桃宜林地60余万亩,90以上属土地肥沃的核桃丰产区。已培植500-20__亩规模不等的核桃丰产示范园(片)45个,年产量10万公斤以上的核桃乡5个,年产量万斤以上的核桃社31个,年产量超千斤的核桃大户20__多户。目前,核桃总规模达17万亩,520万株,核桃产量350万公斤,实现产值近3500万元,林农核桃单项收入户均400元以上。建立了一支以200多名科技人员为主的核桃科技服务队伍,培育了核桃产业化发展的各类龙头企业8个,主导产品“米仓山牌核桃”、“米仓山牌核桃仁”双双荣获国家AA级绿色食品标志认证。
二、核桃产业化发展的主要措施
(一)科学规划,政策保障。县委、政府把核桃产业化发展作为三大绿色产业之一来抓,成立核桃产业化发展领导小组、核桃产业发展中心和核桃科研所,实行核桃产业化发展目标管理责任制。根据核桃生产的自然条件、种植基础和技术要求,反复分析论证,科学规划了9条万亩核桃长廊,总规模达21.3万亩,覆盖全县33个核桃生产基地乡镇,190个村,38000多户。把核桃发展目标分年度下达到乡镇,落实到农户。县人大颁布了《南江县核桃产业化发展管理办法》,县府制定了《南江县核桃产业化发展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全县各级都把核桃产业化发展作为考核的重要内容,换届不换目标,换人不换规划,一届接着一届抓落实。
(二)科技支撑,夯实基础。全县形成了背靠四川农大、省林科院等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的科技服务体系,省林科院原院长杨西岳、川农大原副院长肖千文等专家常年在南江指导核桃科研和生产。全县有200多名科技人员从事核桃育苗和技术服务等工作,探索出了一套切实可行的核桃低改及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配制了国内领先水平的“核桃灭虫灵”。在上两乡桂花园建立了四川省唯一的优质核桃采穗圃100亩,在赶场西坝村、流坝金台村等地建立了优质核桃繁育基地450亩,年出圃优良嫁接苗300多万株,在桥亭乡建立核桃原生资源保护区1000亩,核桃科技示范园区占核桃栽植面积的50以上。从新疆、云南、山东等地引进12个优良早实核桃品种,开展四川“十五”重点科技攻关,现已进入田间对比试验阶段。20__年核桃嫁接成活率达70以上,核桃普防面达60,重点村社防治面达100,全年防治丰产核桃树28万株,较20__年增产20,科技贡献值达20__多万元。
(三)创新机制,加大投入。坚持以业主投入为主体,信贷投入为补充,采取多元化的投入机制。一是业主开发。依托退耕还林发展核桃,退耕还林政策由农户享受,在农户自愿的基础上,将农户分散的坡耕地集中起来实行业主开发。杨坝林业站与新民乡硝洞村31户村民签订联合经营协议,兴办核桃丰产园679亩,8年后进入盛产期,年产值可达109万元,户均增收6000元。赶场林业站在桥亭乡龙门村建立了1139亩核桃栽培基地,采取地上栽核桃,树下种植优质牧草,地边栽植金银花的复合型开发模式。上两林业站依靠自身的经济实力和技术优势,在溪口村至姜家湾一带采取业主开发的方式,营造核桃丰产园3000亩,农户享受退耕还林政策,产品利润4:6分成,效益明显。二是大户带动。培植大户,推进适度规模经营,促进生产要素在更大范围内流动和优化组合。通过支持发展,全县干果年产量超千斤的大户有20__余户。桃园镇岩房村三社21户有18户年产核桃上千斤,熊昌富今年可收核桃5000公斤,产值3万多元。红星乡黄柏垭村万尚礼,共栽植核桃3200株,20__年产核桃7500公斤,产值4.5万元,今年可超过20__年产量。三是企业参与。企业积极参与,形成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链,经济效益更加突出。南江县林产品公司投资100万元,在大河镇建立了1500亩核桃基地,农户享受退耕还林政策,待有产出收益后,企业按保护价收购产品,实现了农户、企业双赢,每亩土地可增收1000元。四是股份合作。实行资金共投,风险共担,收益共享的多元化股份合作制,根据投资多少确定股份和享受收益。基层林业站和农户之间,农户相互之间实行股份合作的办法较多,不仅可以实现规模经营,而且增强了抵御风险的能力。五是个体承包。核桃的产业化发展群众是基础,全民参与是关键。四年来,全县通过退耕还林,与3.5万户农户签订了个体承包合同,共新植核桃12万亩400余万株。
(四)把握重点,优化环境。坚持政策导向,强化宣传,形成全县上下狠抓核桃产业化发展的浓厚氛围。坚持以土地流转为突破口,以种苗基地建设为重点,大力发展专业户和专业村,抓点示范。具体实施过程中坚持“五个统一”。即:统一种子供应,统一组织育苗,统一技术标准,统一检疫检验,统一苗木销售。实行种苗质量承诺制、终身负责制和“三包”责任制,即数量不够包补,不合格苗包换,核桃实生苗包调。夯实了基础,确保了工程质量。
(五)狠抓品牌,提高效益。抓好产品加工,主导产品“米仓山牌核桃”、“米仓山牌核桃仁”荣获20__年西博会优质农产品称号后,又获国家有机食品认证。龙头加工企业巴山山核桃公司20__年可实现营销量150吨,产值150万元,利润15万元,创税金5万元。全县现有核桃营销企业巴山山核桃公司、县土产公司、县供销社等三家股份制企业,营销、贩运大户102家。20__年,核桃产量352万公斤,县内销售和县外销售相结合,产品直销广元、成都、重庆、深圳、上海等地。20__年3月在日本东京福冈举办的国际食品和饮料展及中日绿色食品洽谈会上,“米仓山牌”产品深受日本客商及消费者好评,认为“南江核桃品种优良,核仁饱满,壳薄体大,香脆可口,营养丰富”,产品即将打入日本市场。品牌效应和规模效益使农民可 直接增加收益2450万元,林农户平增收820元,人均增收210元。同时核桃产业化发展也带动了相关产业发展,使全县人均增收70元以上。
三、核桃产业化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认识滞后。个别地方没有把核桃生产作为农民致富、财政增收的骨干产业来抓。突出表现在宣传不到位,只重短期经济效益,忽视长远的生态和经济效益;重建轻管,没有把核桃当作庄稼务,核桃成活率、保存率、丰产率、结实率偏低。管护措施不到位,苗木毁损严重。
二是投入不足。核桃生产依靠退耕还林项目调剂,农户自主投入意识淡薄,特别是后期投入严重不足,核桃基地建设局面难以打开。核桃生产的经营管理仍然停留在粗放经营水平上,不利全县核桃产业化发展。加之自然灾害频繁,因灾造成苗木损失,加大了补植补播费用。
三是龙头企业培育迟缓。核桃营销市场有待规范,没有龙头精深加工企业,商品率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强。需要培育一个能够带动基地发展的龙头精深加工企业。
四是缺乏专业技术人才。核桃产业化发展需要大批专业技术人才,而现有的科技人员仅以林业部门为主的200多名林业员,个别人员知识老化,已不能适应形势的发展需要,严重制约了核桃产业化发展。
四、核桃产业化发展应采取的主要对策
(一)加强领导,强化宣传,确保认识到位。立足县情,狠抓核桃产业化发展是加快南江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和现实选择。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负责抓,具体人员全力抓,宣传要到村到户,确保干部群众认识到位。
县域产业发展的思考范文6
关键词:产业集聚区 发展 河南濮阳 县域经济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5)10-188-02
一、河南省濮阳县产业集聚区概况
濮阳县产业集聚区原规划面积7.8平方公里,具体范围为北至晋豫鲁铁路南300米、南至金堤、西至大庆路、东至金堤,总规划面积13平方公里,其中产业用地9.5平方公里,功能服务用地3.5平方公里。主导产业为光电子和医用新材料。根据主导产业定位,集聚区规划建设四大园区,其中:(1)生产服务配套园3.5平方公里,占总规划面积的27%,主要引进公租房、金融、市场、研发等生产企业入驻,形成二、三产业联动发展格局。(2)光电产业园4.5平方公里,占总规划面积的34.6%,主要引进电光源、光电子和与光电子相关的企业入驻,在集聚区形成竞争力强的主导产业。(3)医用新材料产业园2.5平方公里,占总规划面积的19.2%,主要引进医用材料、医用设备、医疗用品制造企业入驻。(4)综合加工产业园2.5平方公里,占总规划面积的19.2%,主要引进机械制造和物流企业入驻。
二、濮阳县产业集聚区发展现状
1.主导产业初步形成。县产业集聚区现有企业33家,其中限额以上企业28家,包括光电子项目12家、医用新材料项目6家。投产项目23家,在建项目10家。今年一季度县产业集聚区开工新上项目19个,总投资58.83亿元;亿元以上工业项目16个,总投资52.97亿元。
2.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一是路网框架不断拉大。累计建成道路88公里,2012年全年新开工25条道路44.9公里,建成道路17条28公里,其中新规划区开工建成11条道路17.2公里。2013年一季度产业集聚区新开工红旗路东延、富民路东延、大庆路南延、文化路北延4条道路。铁丘路东延至106国道,西延至濮上路,新规划区内的文明路、盘锦路与濮阳市市区相贯通,产业集聚区的交通优势更加凸显,产业集聚区的框架得到进一步拉大。二是配套设施不断完善。雨污水管网共建成88公里,天然气管网25公里,投用垃圾处理站1座,建成加油站1座,新规划区内标准化厂房在建10栋,投资1亿元的教育培训中心已经开工建设,产业集聚区科技研发与信息服务中心规划选址已完成,预计今年9月份开工建设。日益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为项目集聚发展提供了坚强有力的保障。
3.生态绿色初见成效。今年以来,抓住春季绿化的大好时机,对铁丘路及产业集聚区已建成路网全部完成景观绿化。产业集聚区累计植树29.97万株、栽植草坪28.5万平方米、绿篱10.33万米,新增绿地面积60余万平方米。全力推进总长37公里的106国道绿化景观带工程,已开挖河道45公里,整理地形36公里,新植树木3万余棵。产业集聚区的绿化得到了整体提升,环境得到了美好,生态绿色屏障初步形成。
4.产城良性互动实现融合发展。产业集聚区与濮阳县中心县城相毗邻,随着产业集聚区的发展壮大和区域调整,道路、供排水、污水、水电气等全部与县城贯通,市政服务功能实现“无缝对接”。临近产业集聚区建设的商住小区已达9处,五星级宾馆1处,投资1亿元建设了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吸引了近千名农村人口向县城转移,产城融合一体发展有力推动了濮阳县的城镇化进程。产业集聚区内的15个村庄、3800户、15000人规划为南北两个社区,实现了土地的集约节约利用,可腾出建设2299亩,为濮阳县中心城市的进一步发展拓展了有利的空间。
三、推进产业集聚区发展的有利措施
1.加强领导,合力推进。成立了产业集聚区、专业园区工作领导小组,分设融资、项目审查和手续办理、项目推进、土地报批、社区拆迁和建设、环境治理、综合服务、专业园区8个专业组,分工负责,合力推进,做到每项工作都要负责跟踪服务,积极协调解决工作中的矛盾和问题。
2.制定政策,多方扶持。2010年7月20日,县委、县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产业集聚区建设的意见》(濮阳县发[2010]14号)。2012年5月5日根据新形势的需要,出台了《关于促进产业集聚区专业园区快速发展的若干意见(试行)》(濮阳县发[2012]4号),明确了总体目标、重点任务、推进措施,制定了财政、土地、项目、产业政策、人力资源等5个方面具体的支持措施。出台了招商引资办法,把产业集聚区作为招商引资的重要平台,围绕主导产业招商选资,实施了异地招商税收二八分享政策,提高了招商引资奖励金额,对重大招商引资项目引荐人给予重奖,其中对固定资产投资达1亿元以上的安时锂电项目第一引荐人奖励50万元,并落实了相关待遇,极大地激发了全县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的热情。
3.强化服务,提高效能。对入驻企业实行一站式、保姆式服务,实行县级领导分包企业首席服务员制度,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入驻企业签约后,由县产业集聚区统一办理各类手续,明确办理时限。同时,加强治安环境综合治理,严禁乱检查、乱摊派、乱罚款,优化了企业发展环境。
四、影响发展的制约因素
1.周边竞争加剧。目前,濮阳县周边各地产业集聚区竞相发展,相互赶超的竞争趋于强化。由于均处在推进工业化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对资金、企业、人才等要素的需要趋于激烈,尤其是在招商引资上竞争更为激烈,为承接沿海地区的产业转移,各地出台了形式各样的招商引资政策及优惠措施,这些都给濮阳县产业集聚区发展带来了压力。
2.土地、资金紧缺。尽管经过濮阳县各方面的不懈努力,产业集聚区取得了明显成效,但随着产业项目的不断入驻、道路框架的不断拉大,尤其是产业集聚区规划调整后,新的规划区面临大量的建设任务,土地、资金短缺问题将更加突出。土地方面:由于省里对各地市工业用地指标实行总量控制,分到县里的工业用地指标更为有限,土地已成为制约产业集聚区发展的最大瓶颈。资金方面:由于银行贷款门槛高,融资能力有限,造成企业资金困难。
3.入驻企业整体档次不高。目前入驻的33家企业中,省级技术研究中心的只有一家,市级技术研究中心的有两家。入驻的企业中形成产业链条的企业很是有限,目前产业集聚区内形成上下游产品链条的只有林氏一家,一期的原材料和二期的产品可以形成产业链条,而二期的产品档次较低,目前尚处于亏本运营阶段。
4.基础设施不足,人才缺乏。省里对产业集聚区要求“七通一平”(水、电、气、路、通信、暖、邮、土地平整),而濮阳县产业集聚区目前差距还很大,老产业区实现了“三通一平”(电、路、水、土地平整),自2014年6月省里批复调整规划以来,县委、县政府不断加大文明路、盘锦路等新区道路建设,其他方面尚有很多不足。目前,产业集聚区内现有企业从业人员中高级管理人才、策划人才、销售人才严重缺乏。
五、几点思考
1.围绕主导产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随着我国东部沿海产业转移步伐的加快,中西部地区迎来了新型工业化快速发展的大好历史机遇。濮阳县应紧紧抓住这一大好机遇,进一步解放思想,围绕主导产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瞄准世界500强和国内500强企业,招大引强,上大项目,大上项目,拉长产业链条,挖潜发展空间,提升入驻企业的整体档次和科技含量,增强产品市场竞争能力。
2.多措并举,破解资金土地瓶颈。资金方面:一是建议上级加大对省级贫困县的扶持力度,对产业集聚区建设的服务功能配套设施资金方面给予倾斜。二是积极采取BT、BOT等多种模式加大融资力度,进一步解决资金困难问题。三是出台相应政策,吸引民间资本投入。土地方面:一是将加强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纳入省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每年明确一定数量的用地指标,并实行实名单列。二是按照《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中允许河南省“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上先行先试”的原则,实施差别化土地管理政策,试行产业集聚区单独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并根据实际用地需求,试行与审批级次相配套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滚动修编制度。三是实行产业集聚区建设用地增加规模与投资强度、容积率、建筑密度、税收金额挂钩政策,同时在产业集聚区划定一定比例的多层标准化厂房专用区域,提高土地使用效益,节约集约使用土地。
3.加大力度,实行人才对接。一是围绕主导产业开展针对性、专项实用培训计划,依托阳光工程、“雨露计划”等载体主要开展普通工人岗位培训、技术工人技能提高培训和行政人员管理培训。二是与高等院校积极对接,组织开展“校企合作”岗位对接,推进优质技工院校与产业集聚区重点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大力开展定向、委培、订单培训,引进一些高科技人才。三是根据产业集聚区实际,创新人才引进工作机制,研究制定包括工资、待遇、住房、职称、户口、子女入学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产业集聚区引才的“一站式服务”,开辟人才引进“绿色通道”,营造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良好环境。
参考文献:
[1] 濮阳县:培育产业集聚发展最强增长极.济宁日报,2013.10.29
[2] 宋歌.河南省产业集聚区建设的现状分析与对策建议.企业活力,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