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故乡的野菜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故乡的野菜范文1
关键词:三全食品;股权激励;企业财务绩效
一、引言
近年来,股权激励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的关注点。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各行各业为了留住人才、聚拢人心、降低委托成本,开始放眼于股权激励计划。但是大多实行股权激励计划的行业外部环境不同,企业内部治理结构不同,同一企业实行的股权激励计划也大不相同,有些企业的股权激励计划以失败告终,而有的企业则能借此推动企业向前发展。这就引发我们深思,股权激励对企业绩效究竟有何影响,以及如何制定符合企业自身的股权激励方案。本文以案例形式选取了三全食品作为研究对象,三全食品有限公司是中国冷冻食品行业的领导者,是该行业中较早一批进行股票激励计划的企业。本文将研究三全食品两次股权激励计划,探讨股权激励与企业财务绩效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出两次股权激励计划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二、案例分析
(一)案例公司简介
三全食品是速冻食品行业中成立最早、市场占有率最高的一家大型企业,是家喻户晓的老品牌企业。中国的第一个速冻粽子、第一颗速冻汤圆就是出自三全食品董事长陈泽民先生之手。自三全食品成立以来一直坚持秉承着“三全“原则———“全面的质量管理、全新的生产工艺、全方位的优质服务”,也正因此其能够从一个不为人知的小厂变成大型的众所周知的速冻食品生产企业。目前三全食品有三十余家分公司和工厂,产品多以汤圆、水饺等为主,三全食品的市场占有率高,是百家口中常说的老品牌、值得信赖的老品牌,其常年处于行业内第一的地位。
(二)三全食品两次股权激励计划
1.第一次股权激励计划———股票期权,2014年1月4日三全食品对外公告其第一次股票期权激励计划草案,具体如下表1所示。结合公司2014年发展的大背景之下,速冻食品行业内竞争十分激烈,速冻食品行业多家企业开始争先恐后地开展并购活动。三全食品为了稳固自身龙头企业的威望,加固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于2013年进行了龙凤实体的收购事件。企业在2014年初就对外公告股权激励方案以及激励对象,其目的不仅是为了稳固员工忠诚度,凝聚人心,更是为了在收购龙凤实体之后能够达到拉拢龙凤实体的优秀员工以及稳固现有员工的双重效果。2.第二次股权激励计划———限制性股票,2016年9月28日三全食品对外公告企业的第二次股权激励计划,这次股权激励方案的激励模式不同于第一次。企业在结合第一次股权激励的经验基础之上,根据公司的市场环境以及处于成熟期发展阶段,将第二次股权激励模式调整为限制性股票。
三、三全食品两次股权激励的效应分析
(一)盈利能力分析
第一次股权激励计划的模式是股票股权。三全食品在2014年进行股权激励计划之后,其主营业务利润率、净资产收益率和营业利润率均出现了下降的趋势,分别从2014年的33.76%、4.36%和-0.24%下降至32.11%、1.86%和-1.29%。2013年至2014年企业的盈利能力大幅下降,其主要原因是三全食品收购主营业务相一致的龙凤实体。企业为达到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的目的,并购龙凤实体能够强强联合、优势互补。企业在收购事件之后,加大对收购对象的供应链、采购、内部员工的整合。且同时伴随着行业内思念、湾仔码头等企业低价竞争情况越演越烈,企业在为了扩大三全食品市场也投入了不少资金。在本次计划开启后可以明显地看出三全食品的营业利润率出现了两年的负值,在2014年为-0.24%,2015年为-0.29%。与此同时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也由2014年的4.36%下降至2015年的1.86%,其也呈现着下降趋势。营业利润率反映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产生利润的能力,持续两年的负值体现了第一次的股权激励计划对企业的盈利能力并没有帮助。第二次股权激励模式更改为限制性股票。2016年后三全食品的主营业务利润率持续保持在35%上下波动,前后两次股权激励计划中该指标都保持着较平稳的波动。根据企业年报中显示其主营业务收入的数额呈现着连年增加的情况下,而企业的主营业务利润率却保持着平稳的波动,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企业在销售环节把控良好,却忽略了把控成本问题。企业在实行第二次激励计划之后,开始出现好转的态势,营业利润率和净资产收益率分别由2016年的2.07%和0.14%上升至2017年的3.60%和1.87%,都呈现着稳步上升的趋势。这表明第二次股权激励的效果不同于第一次,本次激励计划能够增加企业的营业业绩、提高企业的收益水平,推动企业的盈利能力发展。
(二)营运能力分析
企业的营运能力代表着企业经营运行的能力,这里用来分析三全食品该能力的指标分别是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和总资产周转率。第一次股权激励之后,企业的应收账款周转率从2013年的14.53次下降至2014年的13.47次,2015年其也下降至11.40次,其明显地出现了下降的趋势。应收账款周转率体现了企业在经营业务的过程中获得应收账款及等到企业真正收到这笔款项所需花费的时间,也即反映了企业回笼资金的能力。该数值与企业资金利用率成正比,该值越高体现企业回笼资金的速度越快、资金利用率越好、账龄较短、资金风险越低。在此次股权激励计划中企业应收账款周转率出现下降的情况,其原因主要是企业在其他品牌的低价竞争环境下,允许大订单顾客通过赊销方式进行购买,进而增加三全食品的产品销售量,稳固其市场地位。股权激励对该指标并无重大影响。在本次股权激励计划中存货周转率和总资产周转率都有小幅度地上升,分别由2014年的3.27次和1.13次上升至4.12次和1.15次。存货周转率体现出企业对于存货管理的水平,该数值越高,反映企业存货的流动性越强以及企业变现能力越强。且股权激励对象名单中核心销售人员占大比重,这说明此次股权激励对企业营运能力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第二次股权激励计划之后,企业的应收账款周转率呈现着大幅度上升趋势,由2016年的11.90次上升至2017年的13.05次,且该数值呈现着持续上升趋势,比值一直保持在13次以上,这表明企业的营运资金周转保持着较快的水平。存货周转率和总资产周转率呈现着平稳地上升趋势。在两次股权激励计划中企业对于激励对象大多是核心销售人员和技术人员,这也说明第二次股权激励计划对企业的营运能力有着提升的作用。
(三)偿债能力分析
企业的偿债能力代表着是否能够偿还到期债务的能力,其中包含短期偿债能力与长期偿债能力。本文对于考察短期偿债能力选用三全食品的流动比率与速动比率两个指标,对于考察长期偿债能力选用三全食品的资产负债率指标。在短期偿债能力方面,三全食品在第一次股权激励中其速动比率有着小幅度上升,从2014年0.63次上升至2015年0.69次。三全食品的流动比率其总体变动幅度并不大,从2014年的1.09次下降至2015年的1.07次。在第二次股权激励计划中,三全食品的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这两个指标开始有着小幅度地增加,分别从2016年的1.08次和0.59次上升至1.10次和0.62次。且在后期该两指标总体呈上升的走向,这说明企业的变现能力增强了,可以看出第二次股权激励计划对于三全食品的短期偿债能力是有着积极影响。在长期偿债能力方面,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呈现着逐步上升的走向,通过对三全食品负债总额相关数据计算发现,三全食品的负债总额是逐年上升的趋势,主要是三全食品向银行等金融机构进行贷款获得资金来支撑项目的运行。两次股权激励计划实施之后,企业资产负债率仍是呈现上升趋势,这表明两次股权激励对于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的影响力并不大。
(四)成长能力分析
企业的成长能力是指企业的未来发展的能力,企业进行股权激励的长远目标是为了提高自身的成长能力。本文选取营业收入增长率和净利润增长率两个指标对三全食品的成长能力进行分析。第一次股票期权激励计划之后,三全食品的营业收入增长率在2014年当年是13.63%,该指标在2014年当期保持着良好的营业收入增长趋势,但是在2015年该指标急速下降至3.49%。这说明股权激励对于当年的营业收入有着明显的提升作用,但是对于之后的考察期并没有起到很好的提升作用。在2014年三全食品的净利润增长率是负值,且在2015年该指标更是下降至-56.83%。这主要原因可能是在企业前期发展中行业内其他企业的恶性低价竞争以及原材料等涨价等,致使企业出现了利润负增长的情况。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第一次股票期权激励计划对于三全食品的营业收入增长率当期有着一定作用,对于三全食品净利润增长率的作用并不大。第二次限制性股票期权激励计划之后,三全食品的营业收入增长率在2016年当期为12.83%,在之后三全食品在该指标上也保持着较为平稳的增长率,但是后期效果并不如当期的增长率明显。可见两次股权激励计划对于企业当期的营业收入增长率效果明显,但是其对于之后考察期的营业收入增长率并没有明显效果。三全食品的净利润增长率在本次计划中有着迅猛发展,在2016年为13.09%,在2017年一路上升至82.45%。可见,第二次股权激励计划对于企业成长指标的影响要明显优于第一次。
四、三全食品股权激励存在的问题
(一)业绩考核指标选取单一
在三全食品两次股权激励方案中采用了营业收入增长率作为企业的业绩考核指标,该指标主要是用来考察企业的成长发展能力。仅用该单一指标作为三全食品整个企业的业绩考核指标,虽该指标会对企业的成长发展能力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一个企业若想要全面发展、稳固市场地位,不仅要看重其成长能力,也要提升企业的其他能力发展,例如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偿债能力,三全食品应该要考虑到其他财务指标做出的贡献。
(二)业绩指标水平不够合理
在第一次股票期权激励计划中,三全食品对于2014年、2015年、2016年业绩考核指标是营业收入增长率不少于30%、69%、120%,但从表3可得知企业在这三年中并没有达到指标要求,此三年的实际情况分别为13.63%、17.60%、32.68%,且实际数据与业绩考核指标相差过多。这说明企业在设定业绩指标水平的时候过于理想化了,没有切实考虑到企业自身情况。在有了第一次股票期权激励计划的经验基础之后,企业开始尝试其他的激励模式,转向实行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在第二次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中,企业由“理想主义者”变成了“现实主义者”,大幅度地降低了对营业收入增长率的要求。企业是基于2015年的营业收入,业绩考核指标要求2016年、2017年、2018年营业收入增长率分别为5%、10%、16%,然而现实情况是12.83%、24.04%、30.72%,我们可以明显看出三全食品在这三年是远超地完成目标。在企业进行股权激励时,设置较低的业绩考核指标会使员工、管理者对于工作没有危机感、紧迫感,对企业的业绩发展可能起着负面作用,这并不是我们进行股权激励的初衷。
(三)激励计划期限不够合理
三全食品两次股权激励计划的激励年限都为三年,在与其他企业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的年限相比之下,三全食品的激励年限过短。在前面的财务分析中,我们能得知财务业绩指标的提升在当期有着积极作用,但有时会在激励年限的末期出现颓势的现象,由此可见激励计划期限过短也不利于企业全面地、长远地发展。
五、股权激励优化建议
第一,设定业绩指标多样化。在业绩指标中三全食品以单一的营业收入增长率为考量,仅注重了企业的单一发展能力,企业应当注重多方面对本身的考核,应当注重全面促发展的理念。三全食品在业绩指标中没有注重考核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偿债能力各相关的指标。在企业其他指标的考量中,盈利能力可以体现出企业通过经营活动赚取利润,来增加企业的市场占有率。营运能力可以体现出内部人员运用生产资料给企业创造利润的能力。偿债能力可以体现企业运用资产和经营过程中创造的收益可以偿还债务的能力。不同的指标能够反映企业不同的能力,对于企业而言都是十分重要的,企业在具体选取业绩考核指标的时候应结合企业自身发展的状况,顺应行业的发展,选择重要的业绩指标,指标应多样化、合理化。第二,合理设置股权激励计划年限和指标水平。据目前研究显示股权激励计划较合适的限期在4—5年,而三全食品的两次股权激励计划期限都是三年,这相比其他企业而言激励年限少了1—2年。这也是一定程度上造成员工看重眼前利益,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企业绩效的长期发展,三全食品应适当地延长激励期限。且就三全食品两次股权激励计划业绩考核指标水平而言,第一次的业绩考核指标营业收入增长率设置与企业当时的发展水平相比过高,使得企业都未能达到目标,而第二次股权激励计划指标水平设置过低,企业翻倍地完成目标。业绩考核指标水平设置过高,企业未能完成目标,这会打击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进而会对企业的业绩有着负面作用。指标水平设置过低,企业顺利完成业绩考核,这会让员工逐渐养成懒散的心态,没有营造拼搏、向上的工作态度,这不利于企业长远发展。故企业应结合行业外部环境与企业自身发展状况设置合理的指标水平。第三,完善企业内部治理机制。在指定股权激励方案时,应保证制定过程中公开公正的透明度,加强独立董事、薪酬委员会和监事的独立性。并且股权激励计划要代表多方的权益,不应当受到高管层的牵制与操纵。同时中国证监会需要制定相关政策,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避免不合理的股权激励方案和不当实施的操纵行为。
参考文献:
[1]李蜜.基于GL实施股权激励对财务绩效的影响[J].财会学习,2021(11):68—69.
[2]郭芸婷.股权激励对财务绩效的影响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20,23(15):26—27.
[3]刘芳明.三全食品公司的财务现状分析[J].商讯,2020(10):25+27.
[4]涂桂英.股权激励对企业财务绩效的影响分析[J].全国流通经济,2019(19):109—110.
故乡的野菜范文2
关键词:固定资产;折旧方法;企业财务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2-0-01
通过调查研究发现,不同的固定资产折旧方法,会发挥差异化的效用,并且也会差异化的影响到企业业绩、利润以及国家的税收。那么企业就需要结合自身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固定资产折旧方法。
一、固定资产折旧对企业财务的影响
一是对成本费用的影响:除了在产品或者劳务成本中计入固定资产折旧额之外,还会将一部分在期间费用中计入。因为固定资产有着较大的价值,那么在整个使用期间都会贯穿折旧计提,在产品或者服务成本中依然会计入很大的折旧额。要知道,折旧额和成本费用呈正比的关系,也就是折旧额越大,那么就需要越高的成本费用。如果其他条件是相同的,那么企业前期的成本费用,匀速折旧费就会低于加速折旧法,而后期的成本费用则会正好相反,因此,就需要选择合理的折旧计提方法。
二是对企业利润的重要影响:确定下来的折旧方法,会对产品和劳务成本中的折旧成本直接决定下来,因此,企业利润的分配会在一定程度上收到选择的折旧方法的影响。如果选择的折旧方法,会提高折旧成本,那么如果其他因素是固定的,就会减少企业可以分配的利润。相反,如果选择的折旧方法,降低了折旧成本,保持其他因素不变,就会增加企业可以分配的利润。
三是对企业市场价值的重要影响:在一定时间内,企业市场价值会对企业的利润水平分配产生一定的影响。如果企业采用的是股份制形式,当企业具有较高的利润水平,那么就会有较高的股息或每股收益,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就会升高企业的股票市价,提高企业的市场价值。相反,就会降低企业的市场价值。那么要想平息市场波动带给企业价值波动影响,就可以对折旧方法和折旧政策进行合理选择。
四是对企业筹资量的影响: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损耗,这样就需要对此进行补偿,被人称为折旧额。折旧额的多少会受到三个因素的影响,分别是折旧年限、折旧方法和固定资产价值。在某一个时期内,有很多的折旧,那么就说明企业留下了很多的现金。
二、企业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选择
通过上文的叙述分析我们可以得知,采用折旧方法的不同,会对企业各个方面产生影响,比如企业缴纳的所得税、企业利润、企业形象等等,还会对公司未来发展产生影响,因此,公司企业就需要结合自身的具体情况,对固定资产折旧方法进行合理选择。
一是结合固定资产的使用规律,来对折旧方法进行合理选择:企业持有固定资产,主要是用于商品的生产、劳务的提供等等,作为一种有形资产,通常使用寿命在一个会计年度以上。因为固定资产有着较长的使用年限,那么通过计提折旧的方式,就会在成本或者费用中转移它的价值。因此,企业需要对固定资产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进行充分考虑,之后慎重选择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如果在各个使用年限内,固定资产会给企业带来差别不大的经济利益,并且有着类似的损耗和修理支出,那么平均年限法是不错的选择。但是,通过调查发现,大部分固定资产的使用规律是早期给企业带来很高的经济效益,但是在使用过程中,固定资产的效用却逐渐减少,那么也会逐渐减少计入产品成本和费用的折旧金额。
二是要结合企业固定资产的磨损状况来对折旧方法进行选择:固定资产的磨损价值会通过固定资产折旧反映出来,其中包括两种损耗,分别是有形和无形的。需要充分考虑这两种影响因素,之后才可以对折旧政策进行合理选择,因为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和折旧方法的选择会收到这两种因素的决定性影响。如果固定资产有着较快的无形损耗,那么加速折旧方法是不错的选择,这样折旧就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
三是要结合企业财务利益对折旧方法进行选择:因为固定资产有着较长的使用年限,那么通过计提折旧的方式,就可以在产品成本和费用中加入固定资产的价值,折旧方法的不同,会对固定资产价值的确认产生影响,销售成本的核算也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这样就会影响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企业在选择折旧方法的时候,就需要充分结合财务利益来进行。
四是要结合纳税角度来对折旧方法进行选择:在选择固定资产折旧方法之前,还需要将纳税影响因素充分纳入考虑范围,因为企业需要纳税,并且如果企业有着较大的规模,纳税在支出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税制条件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折旧方法,对企业税负产生的影响也是差异化的。因为纳税紧密联系着国家折旧政策,因此,纳税考虑是不超出国家折旧政策的弹性范围。企业选择合理的折旧方法,纳税可以延期进行,这样资金时间价值就可以有效的获得,同时,国家有时也会一些折旧政策,采取加速折旧的方式,让企业可以更好地获得时间价值,这样对于企业的发展十分有利。
三、结语
通过上文的叙述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企业财务会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影响,因此,企业就需要结合自身的具体情况,依据制定下来的经营目标,对折旧方法进行合理选择,最大限度地扩大企业经济效益,促进企业更好更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焦清平,刘少文.工业企业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剖析[J].工业技术经济,1995,2(6):123-125.
故乡的野菜范文3
【关键词】 事业单位财务规则; 高校固定资产; 高校财务
2012年2月,财政部颁布了《事业单位财务规则》(以下简称新规则),自2012年4月1日起在事业单位全面实施。此次财务规则是对财政部1997年颁布的《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原规则)进一步的修订和完善,时隔15年。新规则从预算管理、收支管理、资产管理等多方面进行了规范,其中资产管理中对固定资产界定、分类等方面进行了修订。固定资产管理是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在高校。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有其自身的特点,新规则的实施必定会对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带来影响。
一、新规则对固定资产修订的内容
近年来,财政部相继出台了《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暂行办法》、《中央级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处置管理暂行办法》等规章制度,对事业单位资产配置、使用和处置作出了规定。而事业单位财务会计改革却未能跟上资产改革的步伐,导致固定资产管理与财务核算口径的不一致,新财务规则的颁布实现了资产管理规范化、制度化、统一化。新规则对固定资产的规范较原规则有以下不同:
(一)固定资产标准界定上
新规则对固定资产标准进行了重新界定,即“单位价值在1 000元以上(其中:专用设备单位价值在1 500元以上)”,它与原规则“一般设备单位价值在500元以上,专用设备单位价值在800元以上”的标准相比,提高了标准。
新旧规则之间的15年,我国财政支出规模逐年加大,物价指数上升,人员工资、会议费、差旅费等标准几经提高,而固定资产标准却一直不变,造成了固定资产管理成本高、使用效率低,科学化、精细化管理难以实现。标准提高既是适应了资产管理的需要,顺应了经济改革的趋势,也更加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更加便于固定资产的核算。
(二)固定资产分类上
新规则将固定资产分为六类,即“房屋及构筑物;专用设备;通用设备;文物和陈列品;图书、档案;家具、用具、装具及动植物”,与原规则固定资产分类“房屋及建筑物;专用设备;一般设备;文物和陈列品;图书;其他固定资产”相比,固定资产的类别更加科学,范围更加广泛。
随着经济发展水平和文化物质需求的提高,事业单位资产规模逐渐加大,项目类别逐渐增多,原有分类难以实现明细化管理。2011年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颁布了《固定资产分类与代码》(GB/T14885-2010),规定了固定资产的分类、代码及计量单位,新规则对固定资产的分类正是与此分类保持了一致。
(三)固定资产计提折旧上
新规则在专用基金管理中规定“实行固定资产折旧的事业单位不提取修购基金”,而原规则并未作规定,这为事业单位对固定资产是否计提折旧费有了选择。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一直保持不变,难以反映固定资产的真实价值。根据会计准则相关的会计原则,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使其账面价值与实际价值保持一致,既是对固定资产使用过程中磨损程度的补偿,也有利于对固定资产进行价值管理。新规则允许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为以后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的制定奠定了基础。
(四)固定资产使用上
与原规则相比,新规则要求“事业单位应当提高资产使用效率,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实行资产共享、共用”。
固定资产购置需要的资金数额一般较大,实现共享、共用,可以避免固定资产的重复购置、闲置,提高它的使用效率,充分发挥固定资产的效能、效用,同时可以减少资金的浪费,将资金用到更需要的项目上,利于整个社会资源的良性循环。
二、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特点
(一)固定资产数量大、项目多
高校是集行政、教学、科研为一体的公益性组织机构。大量、众多的固定资产保证了高校行政办公、日常教学、科学研究、教辅活动等方面的正常运转。在教学活动、科研项目上,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来支撑教学质量的提高、科研成果的完成,不同教学活动、科研项目对固定资产需要不同,因此固定资产数量大、类别多是必然的。如理科科研中实验仪器设备等专用工具,随着科学技术进步,更新较快,资产购置较频繁,不同研究领域投入的资产类别不同,有大型的精密仪器,也有众多的小型实验仪器设备;而文科科研注重于文化繁荣,在文物和陈列品、图书、装具上投入较多。所以高校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它的固定资产数量大,类别多。
(二)固定资产购置资金来源渠道多样性
事业单位资金多为拨款性质的财政性资金,而高校资金来源渠道则具有多样性。高校资金除财政直接拨款外,还有大量的其他资金来源,主要表现在科研活动资金上。高校科研资金投入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科技部、省社会科学基金、省自然科学基金、各类研究所、各类协会、企业资助、校企联合等,这样高校固定资产购置资金来源则呈现为多样性。多样性的资金来源,保证了高校行政、教学、科研活动的高效运转,提高了办学质量,促进了科研成果的产出。
(三)固定资产管理上的多部门参与
在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在购置、建卡、财务核算、保管使用、处置等各个环节是由多部门共同参与的。固定资产购置上属于政府采购范围内,由学校专设的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来操作;不属于政府采购范围的,可以由国有资产管理部门采购,也可以由资产使用单位自行采购。固定资产卡片建立,则统一由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登记、建卡。固定资产资金管理上,由财务部门来进行会计核算。固定资产保管使用上,由具体购置部门或人员保管使用。固定资产处置上,由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财务部门、使用部门、保管人员共同完成。
(四)固定资产使用上具有灵活性
高校固定资产使用上具有灵活性,尤其在科研资金购置的固定资产使用上。科研活动是教师正常教学活动外进行的科学研究,教师在项目的研究时间和研究空间上具有灵活性,他们可以在学校专门的实验室或办公室来进行研究,也可以在家里或其他适宜的场地进行。再者,不同仪器、设备可以交换使用,专用精密、大型仪器设备可以付费使用。因此固定资产的灵活使用保证了高校科研项目的顺利进行和完成。
三、新规则对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影响
(一)提高固定资产科学化、精细化管理
新规则对固定资产的重新界定和分类,有利于提高固定资产管理的科学化水平和精细化程度。物价指数的上升,原有的固定资产标准已不能适应经济发展和资产管理需求,新规则的实施使得固定资产数量上、价值上更趋于科学化、精细化。固定资产新的分类也满足了资产管理要求,因为物质文化生活的丰富和多样性,会使得资产购置项目多样化。新的固定资产分类几乎涵盖了所有的资产项目,这样有利于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对资产建卡、会计核算方面更具体、详细,在统计某一方面数据上,更具有针对性和综合性。
(二)促进固定资产管理上的一致性、统一性
新规则对固定资产的规范保持了与政府相关部门已有文件对固定资产管理的一致性、统一性,如《固定资产分类和代码》、《国有资产处置规范》等文件。固定资产管理的一致性、统一性,有利于高校各部门之间对固定资产指标数据统计、指标口径、指标范围等方面相互印证、监督,避免一个指标两个数据现象的发生,也有利于固定资产的清查工作顺利进行,保证账账相符、账实相符,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三)推进固定资产的信息化管理,提高管理和使用效率
高校固定资产数量大、项目多,但重复购置问题一直存在,导致资产使用效率低下,资金、资源浪费问题严重。新规则要求资源共享、共用,高校可以以此为契机,建立资产共享平台,由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牵头,利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将固定资产信息公开化、透明化,广大师生可以通过这一信息化平台,了解固定资产购置情况,并结合自己工作内容需要,通过付费或者交换使用方式,在现有固定资产中申请使用,这样整个学校固定资产就可以流动起来,既保证了正常使用,又节省了资金,同时也提高了固定资产的周转率和使用效率。
(四)将固定资产的成本核算提上日程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是否计提折旧一直是专家和各部门讨论的话题。事业单位和企业会计核算的记账基础不一致: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实行收付实现制,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不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固定资产使用过程中的磨损价值得不到补偿,直到资产报废,账面价值仍是历史成本,不能反映固定资产真实的价值。新规则允许事业单位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实行成本核算,有利于它的价值补偿,反映资产的真实价值。对于高校来说,固定资产数量大,项目多,计提折旧有助于固定资产的更新、换代,使固定资产更好地服务于行政、教学、科研活动,并利用固定资产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创造有价值的科研成果,提升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 财政部.事业单位财务规则[S].2012.
[2] 财政部.事业单位财务规则[S].1996.
故乡的野菜范文4
投资是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经常性的活动,通过投资能够有效扩大企业生产规模、延伸企业产业链、获取品牌和渠道等核心竞争要素。受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财务数据的模糊性、决策主体的有限理性等因素影响,投资项目决策是一项复杂的管理活动。从企业投资活动的目标角度,获得经济效益是企业进行项目投资的价值体现,从财务角度加强对项目可行性分析也是项目投资决策的重要基础。企业投资项目财务风险评价和决策往往始于项目立项阶段,通过评价对备选方案进行优先序排序,发现财务风险最低的投资方案,是有效规避项目投资风险的关键所在。企业投资项目财务评价问题的特征在于相关指标数据通常建立在预测的基础上,难以用精确数值表征,指标数据通常需要用区间数等模糊方法表征,这就要求相关的评价方法(指标赋权方法、备选方案排序方法等)能够有效结合企业投资项目财务评价问题的上述特征。因此,从理论角度和实践角度加强企业投资项目财务风险评价和决策方法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二、文献综述
投资项目风险评估问题始终是理论研究与管理学实践中的重点问题。焦媛媛等(2002)将信息论方法引入项目组合风险测度问题中,提出了项目组合风险测度模型,并运用该指标测算了项目组合的净现值,从而为多项目的投资组合决策提供了新的路径;仰炬等(2004)将神经网络方法应用到投资项目风险评估中;梁静国(2005)针对投资项目信息不确定、高风险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聚类的指标权重确定方法,进而将人工智能领域的证据理论引入投资项目风险评价中,提出了一种考虑权重的证据合成方法;杨青等(2006)根据投资项目选择问题的特点,结合其特征设计了选择、交叉和变异算子,进而开发了一种具有较快收敛速度的遗传算法;党兴华(2006)提出了基于风险矩阵的风险投资项目风险评估模型,并将多属性决策理论中的群体Borda排序方法应用于项目风险排序中;张识宇等(2011)从产品竞争力、团队素质、资源利用等方面建立了项目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了基于Theil指数的指标权重确定方法和灰色关联综合评估模型;将多属性决策的理论与方法应用到投资项目风险评估是该问题的新方向,刘晓峰(2007)系统研究了多属性决策方法在投资项目经济评价中的应用,先后提出了确定性信息、非确定性信息、决策时空环境、决策主体环境等不同情况下的投资项目多属性决策方法。
区间型多属性决策问题由于其普遍的现实性成为多属性决策问题的研究重点,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区间数多属性决策方法的研究及其应用研究两个方面。在区间数多属性决策方法研究方面,朱方霞等(2005)定义了区间数的相离度,进而提出了将区间数决策矩阵转换为相离度矩阵的方法,并以相离度矩阵为基础提出了基于信息熵的区间型指标客观赋权方法;陈侠(2006、2007、2008)对多属性决策问题中的专家有效性以及专家意见的一致性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通过定义专家决策矩阵与综合评估矩阵对应元素之间的距离提出了一种对专家进行分类的方法,通过定义区间数距离提出了专家意见一致性的测度方法,进而提出了专家群体共识性的测度方法;朱方霞等(2007)综合考虑区间数多属性决策问题的效益性和方案的成功率,提出了区间数的可行度概念和一种能够有效兼顾效益和成功率的区间数多属性排序方法;高峰记(2013)证明了四种可能度排序方法的等价性,提出了基于优序数的区间数排序方法;常志朋等(2014)提出区间型多属性决策问题可将区间数视为属性空间的超长方体,并应用二维正交表表示待决策方案,提出了基于信噪比的决策方法与理想点贴近度和排序方法。在区间数多属性决策方法的应用研究方面,冯卉等(2007)将该方法应用于空中目标威胁评估中,提出了基于决策心态指标的区间数评估技术,实践证明该评估方法能够有效减少评估误差;张亦飞等(2007)认为区间型数据代替精确数表示灾害等级更具有适用性,提出了基于线性加权的区间数隶属度距离评估方法,从而有效提高了灾害评估的有效性;于涛等(2006)应用区间型多属性决策方法解决了企业业务流程再造的遴选问题。
通过对现有文献的梳理,发现投资项目的财务风险评价问题是理论研究与实践的重点,通过评价和决策,在初始投资阶段发现最有价值投资项目,规避财务风险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但是,现有的企业投资项目的财务风险评价方法侧重传统评价方法的简单应用,评价方法缺乏与企业财务风险评价问题特征的有效结合。本文认为,企业投资项目财务风险评价的主要特征在于评价指标的非确定性以及指标数据表现的模糊性。为此,将区间型多属性决策的理论和方法引入企业投资项目财务风险评价中,该方法有效结合了研究对象的特征,也为提高企业投资项目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提供了可行路径。
三、企业投资项目财务风险区间数多属性决策模型设计
企业投资项目财务风险评估问题的特点在于为决策提供支持的数据建立在预测的基础上,受外部经济环境、项目管理水平、市场需求变化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与项目相关的财务数据通常难以以精确数表现,而以区间数等模糊性的指标数据表示方式(例如预测项目收益为500万~800万之间,将其表示为[500,800])更符合实际要求。因此,结合研究对象的上述特性,区间型多属性决策方法应用于企业投资项目财务风险评估问题具有理论适用性。
(一)决策指标体系分析与构建 投资是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经常性经济行为,概指通过厂房、机械设备等生产要素的投入实现生产规模直接扩大的目标,或通过收购其它企业股权实现生产规模间接扩大的目标。从项目生命周期的角度,投资项目的决策包括事前决策、事中决策和事后决策,其中,项目的财务风险分析是项目事前决策的重要内容。投资项目财务风险分析的目标在于通过特定财务指标的分析,遴选最优投资方案,规避投资决策风险。一般而言,企业投资项目财务风险主要体现在盈利风险、融资风险和偿债风险等方面:
(1)盈利风险。企业通过投资扩大生产规模的目标在于实现经济效益,缺乏经济效益的投资项目孕育着盈利风险。盈利风险通常可以通过项目净现值、项目内含报酬率和项目投资回收期三项指标度量。净现值是绝对数值,指项目生命周期内产生的现金流量的贴现值与项目初始投资之间的差额,净现值越大表示项目的盈利风险越低,因此净现值为正的项目具有投资的财务可行性,反之则不具有投资价值;内含报酬率是相对值,是指使项目生命周期内产生的现金流量的贴现值与项目初始投资相等的贴现比率,项目的内含报酬率越高,表示项目的盈利能力越强,盈利风险越低,投资价值越高;投资回收期是指使项目生命周期内产生的经济效益能够覆盖初始投资的时间,亦即初始投资能够回收的时间,投资回收期越短,表示项目的盈利风险越低,项目的投资价值越高。
(2)融资风险。大型投资项目由于投资数额较大,单纯凭借企业自有资金的积累往往难以项目投资的资金需求,这就产生了投资项目融资的需要,也就带来了融资风险。从影响因素的角度分析,融资风险受到企业自身信用结构、投资项目优良性、宏观经济与金融政策等因素的影响,例如具有较高担保能力的企业和能够产生较为稳定的现金流量的企业较容易在各层次资本市场融资;从风险表现的角度分析,融资风险可能表现为无法成功融资或者融资额度难以满足项目投资需求等。为了评估融资风险的高低,以项目投资的“自有资金比率”指标作为融资风险的评估指标,该指标越高,表示项目投资的融资需求越低,融资风险也越低。
(3)偿债风险。偿债风险与企业融资风险密切相关,通常而言,金融机构在向企业提供融资安排的同时,要求企业履行分期支付融资所产生的债务利息的义务。按期履行融资所产生的债务利息的义务是企业获取后续融资安排的前提和基础。为了评估偿债风险的高低,以项目投资的“债务利息保障倍数”指标作为偿债风险的评估指标,该指标通常以投资项目产生的息税前利润与项目融资产生的债务利息的比值作为计算依据。该指标越高,表示项目投资的债务偿还能力越强,偿债风险也越低。
(二)财务风险决策属性赋权方法 权重体现了指标重要性程度的差异,权重越高,代表了指标的重要性程度越高。科学计算指标权重,是有效进行多属性决策的基础,权重的研究也是多属性决策问题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传统的指标赋权方法包括以层次分析法为代表的主观赋权法、以熵权法为代表的客观赋权法和结合两者特征的组合赋权法,但是上述方法均面向指标数据为精确数的指标赋权。为了将上述方法拓展到指标数据为区间数的指标赋权问题,朱方霞(2005)等定义了区间数的相离度,进而提出了将区间数决策矩阵转换为相离度矩阵的方法,并以相离度矩阵为基础提出了熵权法应用于区间数指标赋权的算法流程:
定义 1 称αij=[α■■ ,α■■]为区间数,其中α■■ 为其下限,α■■ 为其上限,且α■■ ≤α■■ 。
定义 2 称α*■ =[α■■,α■■ ] 为区间数的理想属性值,其中α■■=maxα■■ ,α■■ =maxα■■ 。
定义 3 设α=[α-,α+],b=[b-,b+]为两区间数,令D(α,b)=■,称D(α,b)为两个区间数,α=[α-,α+],b=[b-,b+]的相离度。显然,D(α,b)越大,表示两个区间数之间的距离越远,当D(α,b)=0时,称两区间数相等。
定义 4 称相离度矩阵D为规范化决策矩阵,其中pij=dij/?蒡dij。
定义5 称相离度矩阵D各指标的熵值为Sj=-k?蒡pijLn(pij),其中k=1/Ln(n)。
区间型多属性决策指标赋权的基本步骤可以概括为:(1)将区间型决策矩阵转化为相离度矩阵;(2)将相离度矩阵转化为规范化相离度矩阵;(3)计算规范化相离度矩阵各指标熵值,并根据熵值的归一化结果确定各区间型指标的权重。
(三)财务风险决策方法与算法步骤 具体如下:
记 ,称矩阵
为矩阵的规范化矩阵,其中,对于效益型指标,b■■ =α■■ /?蒡α■■,b■■ =α■■ /?蒡α■■;对于成本型指标,b■■ =1/α■■ /?蒡1/α■■,b■■=1/α■■ /?蒡1/α■■。
结合区间型多属性决策熵权法,可以计算得出加权规范化决策矩阵。
定义 6 称Z+=(Z■■,Z■■,...Z■■)为区间型理想点,称Z-=(Z■■,Z■■,...,Z■■)为区间型负理想点,其中,Z■■=[maxZ■■,maxZ■■],Z■■=[minZ■■,minZ■■]。
定义7 称决策对象到区间型理想点的距离为d■■=?撞
Z■■-Z■■)+(Z■■-Z■■),称任一决策对象到区间型负理想点的距离为d■■=?撞 (Z■■-Z■■)+(Z■■-Z■■)。
定义 8 称任一决策对象与最优目标之间的贴近度为D■■=■,以D■■为决策依据,D■■越大,表示待决策对象越优。
结合区间型属性信息熵赋权方法,区间型多属性决策排序的基本步骤可以概括为:(1)根据指标类型的差异,将区间型决策矩阵转化为规范化矩阵;(2)根据指标权重将规范化决策矩阵转化为加权规范化决策矩阵;(3)确定区间型理想点,计算各决策对象与区间型理想点和区间型负理想点之间的距离;(4)计算各决策对象与最优目标之间的贴近度,并根据贴近度计算结果排序与决策。
四、企业投资项目财务风险区间数多属性决策模型实证应用
(一)案例背景 2012年12月,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将汽车产业划归为产能过剩行业,提出通过整合的方式促进汽车产业有序协调发展,并提出大力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新能源汽车以动力电池和电控系统为汽车提供动力,能够在有效保证汽车续航能力和提速动力的情况下,降低对环境的污染程度,代表了汽车产业发展的趋势。
某汽车制造集团拟抓住汽车产业发展的趋势,积极投资新能源汽车项目。经过论证,提出四项备选方案:方案1(X1),全面投资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动力电池、电控系统研发、四大工艺(冲压、焊接、涂装、总装);方案2(X2),考虑到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核心,仅投资高续航里程的动力电池研发;方案3(X3),投资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动力电池、电控系统研发,并与电力供应商合作开展快速充电桩的研发;方案4(X4),仅投资具有高续航能力的动力电池和电控系统研发。
现根据各投资方案相关财务风险指标的预测值,应用本文建立的属性权重未知的区间型决策矩阵方法选择最优投资方案,各决策方案原始数据如表1所示。
(二)区间型指标赋权 在企业投资项目财务风险评估中,净现值指标、内含报酬率指标、自有资金比率指标和债务利息保障倍数指标均为效益型指标,而投资回收期指标为成本型指标,根据指标的上述特点,根据区间型决策矩阵计算相离度矩阵D和规范化相离度矩阵D*:
计算各指标的熵值:I1=0.788,I2=0.645,I3=0.763,I4=0.745,I5=0.758,通过归一化方法计算各指标权重分别为0.213,0174,
0.206,0.201,0.206。
(三)计算区间数与最优向量贴近度 具体如下:
(1)区间决策矩阵规范化。根据净现值指标、内含报酬率指标、自有资金比率指标和债务利息保障倍数指标均为效益型指标,而投资回收期指标为成本型指标,区间型决策矩阵转化为规范化矩阵,规范化决策矩阵如表2所示。
(2)计算加权区间决策矩阵。根据各指标权重和区间规范化矩阵计算加权区间规范化矩阵,计算结果如表3所示。
(3)确定区间型理想点和区间型负理想点。区间理想点= ([0.053,0.074],[0.042,0.073],[0.036,0.126],[0.051,0.078],[0.045,0.081])
区间负理想点=([0.036,0.060],[0.023,0.039],[0.024,0.063],[0.026,0.056],[0.032,0.063])
(4)计算各方案与理想方案的贴近度并排序。经计算,各方案与区间理想点、区间负理想点的距离以及贴近度如表4所示。
根据各决策对象与理想方案的贴近度关系可以看出,四项投资方案的优先序为X2、 X4、 X1、X3,即方案2仅投资高续航里程的动力电池研发是该汽车集团现阶段介入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最优投资方案。
五、结论
以企业投资项目财务风险评价问题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认为企业投资项目财务风险点主要存在于盈利风险、融资风险和偿债风险等方面,企业投资项目财务风险问题的特征在于财务指标数据通常建立在预测的基础上,难以用精确数值表征,通常需要用区间数等模糊方法表征。结合研究对象的上述特征,认为区间数多属性决策方法应用于企业投资项目财务风险评价问题具有理论适用性,进而将基于熵权的区间型数据赋权方法和基于贴近度的区间型数据排序方法引入企业投资项目财务风险评价问题中,并通过具体案例详细演示决策方法的应用步骤。从理论和实践角度相结合的企业投资项目财务风险评价问题的研究可以从以下方面予以进一步拓展:一方面,可以结合具体项目特征开展有针对性的财务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细化和优化问题研究;另一方面,为提高项目投资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可以开展区间型群决策方法在企业投资项目财务风险评价中的应用,研究重点在于专家赋权、专家意见一致性检验、专家意见集结方法等方面。
参考文献:
[1]焦媛媛、韩文秀、杜军:《组合投资项目的风险度分析及择优方法》,《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2年第7期。
[2]党兴华、黄正超、赵巧艳:《基于风险矩阵的风险投资项目风险评估》,《科技进步与对策》2006年第1期。
[3]朱方霞、陈华:《确定区间数决策矩阵属性权重的方法――熵值法》,《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05年第5期。
[4]冯卉、邢清华、宋乃华:《一种基于区间数的空中目标威胁评估技术》,《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06年第8期。
[5]张亦飞、程传国、郝春玲、赵海涛、徐伟:《一种灾害等级的区间数评估模型》,《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07年第4期。
故乡的野菜范文5
现将财政部(92)财会字第58号《关于股份制试点企业股票香港上市有关会计处理问题的补充规定》转发给你们。该补充规定仅限于经国家批准的香港上市企业执行。
凡经国家批准的在香港上市的股份制试点企业可根据《股份制试点企业会计制度》及该补充规定的要求,结合企业的具体情况,制订本企业的会计制度,并报市财政局(会计处)、市税务局备案。
附件:财政部印发《关于股份制试点企业股票香港上市有关会计处理问题的补充规定》的通知(92)财会字第58号
国务院各有关企业主管部门,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厅(局),各计划单列市财政局:
为了适应股份制试点企业在香港上市的需要,经同国家体改委研究,现将《关于股份制试点企业股票香港上市有关会计处理问题的补充规定》印发给你们,请转发给经国家批准的香港上市企业试行。
各企业可根据《股份制试点企业会计制度》及本补充规定的要求,结合企业的具体情况,制订本企业的会计制度,并报当地财税部门备案,同时抄报我部。
附:关于股份制试点企业股票香港上市有关会计处理问题的补充规定
为了满足股份制试点企业发行的股票在香港上市的需要,现对财政部、国家体改委(92)财会字第27号文的《股份制试点企业会计制度》(简称《会计制度》)补充规定如下:
一、关于外币业务
1.《会计制度》中的外币帐户是指发生外币业务的货币性帐户,包括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应收帐款、应付帐款、应收票据、应付票据等。
2.企业发生的外币业务,将外币金额折合为人民币记帐时,应按国家外汇牌价进行折合。如企业自外汇调剂中心购入外币所支付的人民币金额与国家外汇牌价有差额的,仍应按照国家外汇牌价进行折合登记有关帐户,其差额单独设置“调进外汇价差”科目进行记录和反映,随购入外币的使用而转销。如企业在外汇调剂中心卖出外币,其同帐面汇率计算的差额,应先弥补调进外汇发生的价差,弥补后仍有剩余的,应列作当期收益。
3.月份和年度终了,应将外币帐户的外币余额按照期末国家外汇牌价折合人民币,其同帐面汇率计算的差额,列作汇兑损益。在编制期末会计报表时,应将有关货币性帐户的外币金额及其折合率在财务情况说明书中予以说明。
4.年度终了后至会计报表报出前,如发生有国家外汇牌价调整幅度较大时,应对上年末外币帐户的余额按调整后的折合率进行折算,折算后的数额与原帐面数额的差额,可区别情况处理:该项差额如为汇兑收益或虽为汇兑损失,但该损失占上年实现利润的比例不足5%的,可不进行调整,该项差额如为汇兑损失,且数额较大或占上年损益的比例大于5%的则应对上年末会计报表加以调整,并在财务情况说明书中予以说明。
二、关于坏帐准备
企业的应收帐款应提取坏帐准备。提取坏帐准备的计算方法,以及提取比例由企业自行确定。企业采用的计提方法及提取比例与国家统一规定不一致的,在企业计算交纳所得税时,可按国家统一规定进行调整后申报纳税。坏帐准备的计提方法和国家统一规定的差异,应在财务情况说明书中将其差异予以说明。
三、关于存货
企业的存货应当按照历史成本与可变现净值两者孰低的方法进行计算。
在确定存货的历史成本时,应采用先进先出法或加权平均法、移动平均法。
企业存货可变现净值低于历史成本的,应调整存货的帐面价值,其调低部分计入本期损益。企业计算交纳所得税时,如税务规定有要求,应按税法规定的方法进行调整后申报纳税。
存货估价时所采用的会计政策,应在财务情况说明书中予以说明。存货可变价值低于历史成本的差额,应在资产负债表中的存货项目栏内加以注明。
四、关于长期合同工程
长期合同工程是指建筑一项资产或构成一个单项工程的几项资产,合约期超过一个会计年度以上期间才能完成的合同,建造资产的合同直接有关的提供劳务的合同,也包括在法内。
长期合同工程的收益应当采用完成百分比法或完成合同法进行会计处理。完成百分比法,只有在合同的财务成果能够可靠预计时才能使用。对根据合同规定已完成的工程进度和尚未完成的工程量,如预计可能发生亏损的,应当计提亏损准备。但企业在计算交纳所得税时,此项亏损准备应按国家统一规定进行调整后,申报交纳所得税。
五、关于非常项目
非常项目是指企业发生的正常业务经营以外的事项或交易所产生的盈利或损失,包括由于自然灾害发生的损失及其他非正常损益。
企业非常项目应列作营业外收支计入当期损益,并在损益表中单列项目反映,同时将每项非常损益的内容及金额,应在财务情况说明书中予以说明。
六、关于长期投资
企业对其他单位的投资占该企业资本总额20%以上但少于50%并对被投资企业有重大影响时,或虽不足20%但对被投资企业有重大影响时,以及占被投资企业资本总额半数以上时,应采用权益法记帐。
企业对其他单位的股票投资,如果发生股市价持续低于面价,而且预期于短期内不可能改变时,可以按预计将要发生的损失计提亏损准备。
七、关于递延税项
企业按会计规定计算的收益、费用与按税法规定计算的收益、费用的内容不同或时间不同而导致计算的利润不同,在交纳所得税时应按照税法的规定进行调整,并按照调整后的数额申报交纳所得税。
对于企业应交所得税款可以采用两种会计处理方法,即应付税款法或递延所得税法。
在应付税款法下企业按照税法规定计算的应交所得税,列作企业利润分配。由于按税法规定与按会计规定计算收益、费用的时间不同,使计税所得额与会计所得额之间的差异,即时间性差异及其对纳税可能产生的影响,应在财务情况说明书中予以说明。
在递延所得税法下,由于上述时间性差异对所得税发生的影响,应将按照企业本期利润计算的应交所得税,列作利润分配;同时,将按照税法规定计算的应交所得税与按照会计规定计算的应交所得税两者的差额,作为递延税款项目,根据具体情况,分别采用“递延法”或“债务法”进行会计处理:
“递延法”是把本期由于时间性差异而发生的递延税款,保留到这一差异发生相反变化的以后期间予以摊销。当税率变更或开征新税时也不作调整。
“债务法”是把本期由于时间性差异而发生的预计递延税款,保留到这一差异发生相反变化的以后期间予以摊销,当税率变更或开征新税时,要作相应的调整。
企业发生的一个时期的纳税所得和会计收益之间的差额,虽在本期发生,但以后期间不能抵转的,应采用应付税款法进行会计处理;凡以后期间可以抵转的,应采用递延所得税法进行会计处理。但在以后相当长的期间(至少三年)内,不会发生相反变化的时间性差异,也可采用应付税款法进行会计处理。
在采用递延所得税法进行会计处理时,原则上应采用递延法,如税率变化或企业经营发生较大变化时,经董事会同意,也可采用债务法。
八、关于借款费用资本化
借款费用资本化是指购置某些资产而借入的款项,其借款费用计入所购资产历史成本的会计处理方法。
借款费用发生时开始资本化。借款费用停止资本化的时间是:
1.在资产已为其预定用途或出售所作筹备工作完成时;
2.对于向其他企业投资,在被投资企业开始生产经营时;
3.正常的建设过程中断时间较长时。
九、关于股东权益
为使香港的会计报表阅读者易于理解,在香港公告的财务报告中,应将属于股东权益的各项目分为三个项目:第一为股本;第二为资本公积;第三为留存收益,包括盈余公积金、集体福利基金及未分配利润三个项目,在财务情况说明书中,应当详细说明上述各项具体内容及增减变动情况。
十、关于或有事项和资产负债表日以后发生的事项
或有事项是指资产负债表日止既存的事实或状况,这种事实或状况可能会给企业带来损益,但其最终结果有赖于未来不确定事项的发生或不发生方可证实。或有事项可能构成损失时,应合理估计可能损失的金额,在财务报表中列作损失;或有收益不在财务报表中列作收益,但应在财务情况书中予以说明。
或有事项是否在财务报表中列作损失,应看其是否具备以下两个条件:
1.财务报表日前得到的信息表明,很可能资产负债表日止资产已受到损害,或负债已经发生;
2.损失的金额可以合理估计。
若只满足上述第一个条件,则不在财务报表中列作损失,但应在注释中予以披露。
资产负债表日以后发生的事项,是指那些在资产负债表日和财务报表公布日之间发生的事项。资产负债表日以后发生的事项,能提供新的证据,有助于对资产负债表编报日的财务状况作出更为切合实际的估计,应对有关资产和负债进行调整。资产负债表日以后发生的某些事项,不影响资产负债表日的资产和负债状况,但将影响报表使用者做出正确的估价和决策的,不必调整有关的资产和负债项目,但必须在财务情况说明书中予以说明。
十一、关于子公司的会计报表
故乡的野菜范文6
中国人历来信奉“吃”这一字真诀,林语堂在《吾国与吾民》中说,西方人对待吃,仅把它看成是给机器加油料,而中国人则视之为人生至乐。“吃”字不上桌,中国文化的肚子就会瘪下去,也少了许多色香味。
可是,柴米油盐酱醋茶中,文人说茶,不会油腻了满腹诗书,论及其他就呛了烟火气,吃下去是个好,说出来却是个俗,挺尴尬的。“是真名士自风流”,食物不能闭口不吃,当然也决不能闭口不谈。苏轼被贬黄州时,发明了“东坡肉”,还乐呵呵地向人们传授他的烹调经验,“慢着火,少着水,火候足时它自美”,既是在做菜,也是在做心境。金圣叹临刑前,悄悄告诉儿子说,“豆腐干与花生米同嚼,有火腿味”,大灾祸输给了小诙谐,死倒不是个事了。清代袁枚也是个美食家,他曾作了一首诗,名曰《鸡》:“养鸡纵鸡食,鸡肥乃烹之。主人计固佳,不可使鸡知。”鸡若知道了,当啐他一脸米。近代还有梁实秋,写《雅舍谈吃》,却不怕这“吃”字太过霸道,张着大口把“雅”字饕餮了。而把“吃”写“雅”了,那又是一种境界。
然后,施施然走出来一个汪曾祺。汪曾祺是“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同时也被誉为“最后一位文人美食家”。他写了许多美食散文,平淡似大碗茶,自然若一茬春韭,家常如小葱拌豆腐,字里行间都能榨出味来,在鼻孔里、心尖上乱挠。谈美食,断不能写成菜谱,白开水一般,香不起来。汪曾祺在做美食散文这盘菜时,暗暗放了一味作料——情,具体来说就是乡土情。他是沈从文的弟子,师徒二人都害了乡土相思病,这一病就入了膏肓,扁鹊也难治。沈从文的乡土散文具有抒情性,汪曾祺则淡化感情,着墨于“记人事,写风景,说文化,述掌故,兼及草木昆虫”,以平淡出之。它不是酱醋,上了色,一眼瞧见端倪;而是化在菜里的盐,欲知滋味,得夹一筷子,慢慢嚼。如《故乡的野菜》一文,他写了好几种故乡的野菜,先用白描,看不出悲喜,但写至灰菜,乡土情再也撇不开、捺不住了,感情逃出了“文字狱”。你终于知道,他最怀念的一种野菜,叫家乡。
《海味·南方》一文中,小作者从大师傅和爷爷的笑中读到了相同的含义——“高兴于他人对自己家乡美味的肯定,感动于他人对自己乡土风情的共鸣”。海味,南方,我的家。
无论是野菜抑或海味,味到浓时即家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