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记叙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叙事记叙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叙事记叙文

叙事记叙文范文1

联 想

就事写事,必然受到时间、空间的限制,有些事件涉及的范围不广,不易创造美妙的艺术境界,难以调动读者感情。这时可以运用联想法,使内容更丰富,形象更生动,如在巴金的散文《灯》中,由眼前的灯联想到“远古的火炬”;在秦牧的散文《土地》中,由眼前的土地联想到晋公子重耳逃亡时重视土地的故事,说明“土地”的宝贵。这些联想使关于“灯”或“土地”的论述更深刻,从而深化了主题。联想出来的“虚”形象有时很美、很动人,可以补充“实”形象的不足,使“实”形象更完整。如方纪的散文《挥手之间》中,作者在读到的诗歌《沁园春 雪》时是这样联想的:“他们从这里看到了决定历史命运的真正力量,听到了革命进程的脚步声音……诗的每一个字,如同火炬一般,燃烧起来。刹那间,整个前沿阵地一片通明!”这里“听到了革命进程的脚步声音”“火炬一般,燃烧起来”“刹那间,前沿阵地一片通明”等,以“虚”形象补充了“实”形象,有利于调动读者的感情。

心理活动

描写心理活动比较自由,可以抒情,可以议论,可以再现形象,可以补实际的不足。如鲁迅在《一件小事》中有这样一段描写:“我这时突然感到一种异样的感觉,觉得他满身灰尘的后影,刹时高大了,而且愈走愈大……”这里用虚写的形象与实际的形象作对比,以示“我”的自责,使读者感觉亲切。

梦 境

梦原本是虚幻的,任何生动的梦都是虚假的,但用梦来反映人物的追求、理想,却能收到美妙真实的效果。如杨朔的散文《荔枝蜜》的结尾:“这黑夜,我做了个奇怪的梦,梦见自己变成一只小蜜蜂。”人本不能变成蜜蜂,但梦中这个变化,就生动地表达出作者甘于奉献的高尚精神,这样主题自然就鲜明了。

议 论

就事写事,往往难以使人认识深刻,但若加以精辟议论,便立刻能使其升华,意义不同一般。如在刘宗明的《一件珍贵的衬衫》中,作者是这样写的:“然而,从这件小事上,我看到的是那平易近人的高贵品质,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关怀,一个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本色。”这使一件平凡的衬衫(实事)升华出不平凡的意义(伟大),主题更深刻。

传 说

在记叙现实事物的基础上,引用一些传说,就会发现该事物的历史背景,让人想到历史渊源,从而显示出该事物的意义。如吴伯箫的散文《难老泉》中为了说明“难老泉难老”,在介绍“难老泉”来历时,引用了一个美丽动人的“饮马抽鞭,柳氏坐瓮”的故事,把现实与历史联系起来,展示出中国人民长期奋斗的优良传统,加深了“难老”的意义。

写 景

记人叙事时,进行一些恰当的景物描写,或表明发生的时间,或渲染当时的气氛,或烘托形象,或揭示事物的意义,均可补充“实”的不足。如郭少华的散文《温馨的风》的结尾写道:“哦,好一片花涛香海。丽日当空,迎面缓缓送来一阵温煦而芳馨的风,那风,直扑到我怀里,一路疾苦,简直爽然若失了。”作者特意描绘的这个景是与情交融的,以此景完善了“实”的记述。

抒 情

叙事记叙文范文2

经典作品之所以经久不衰,常读常新,是因为作者在创作时给读者留下了足够的审美空间,为读者第二次创作提供了宽松的环境,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审美特质使经典作品的生命得到无限的延展。在各类文学体裁中,诗歌的语言表现力最强,这就是因为诗人创作时给读者预留的审美空间较大。当下中学生记叙文写作状况堪忧,虽然其中原因众多,但我认为关键所在是学生所写作文缺少一种独特的“韵味”。那么,这种“韵味”如何而来呢?我们可以借鉴诗歌的写法为记叙文写作留足审美空间,并以此来提升记叙文的“韵味”。

一、闻声识人――犹抱琵琶半遮面

记叙文写作,塑造人物形象尤为重要。高中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塑造人物的基本技法,如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等。在记叙文写作时,多学生都能对人物进行精细的典型的刻画,能够形象地把人物展现在我们面前。然而,很多时候读者阅读之后看见了这个人,也能感受到了这个人,但仔细品读就会觉得少一点什么,也就是这“一点”让作文未能达到上层佳作的境界。到底少了什么呢?下面我阅读几首诗歌,看看诗歌中是如何塑造人物形象的。例如,韦庄《菩萨蛮》(其二)“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这首诗中刻画了两个人物,其一就是作者自己,其二是酒家之女。诗人对酒家女的塑造如若用“惟妙惟肖”来形容就是对诗人的亵渎,神来之笔不能言喻。江南的一切都好,美女也好,但是怎样才能写出江南美女的共同特征,诗人可以说是一番精致雕琢。江南水乡,水润肤色,诗人便抓住了江南女子肤色“白皙”的特点,以点带面地写出江南女人之美。然而作者并没有对酒家之女做全面细致的描摹,全面细致的描摹也许只能做到“惟妙惟肖”,却难以写出江南女人的神韵。诗人先写酒家之女似月般美好的总体印象,再腕白皙到“霜雪”的程度这个典型细节,十个字便传神的从一面一点两个角度将此美人的神韵现出。然则除了“皓腕”便再无可写之处了吗?不,正相反,正因为“皓腕”这一细节,引发了读者无尽的联想,酒家之女美不在笔下,而在每个读者的心中。我们阅读之后,似乎没有看见这个酒家之女,又似乎看见了酒家之女,这便是诗人高明之处,留足了想象的空间,让后来读者能够根据审美特质去无限地填充补全酒家之女的形象。再如,宋代词人晏几道《鹧鸪天》中的“彩袖殷勤捧玉钟”、宋代词人贺铸《青玉案》中的“凌波不过横塘路”都是运用这种方式来描绘美女。这样的例子在古代诗词中比比皆是,这绝不是偶然的出现,而是一种必然的写法,这种手法却长期的被我们所忽视。一个时代与另一个时代,人的审美情趣可能发生了变化,但从来没有停止过对“美”的追求,然而“美”又如何界定呢,不同时代不同人有着不同的界定。古代诗人们就是抓这个特征,才在诗歌创作时留下足够的审美空间,让后世之人根据自己的审美特征尽情的想象、补充,以此来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

二、景中藏情――此时无声胜有声

记叙文写作抒情是必不可少的。而当下中学生记叙文中的抒情很是让人生厌,其原因多是无病,高喊口号。学生在记叙文写作时不懂得如何“隐藏自己的思想脉络”,而是全方位的把“思想脉络”暴露给读者。这势必会让读者感觉这种情感好像是作者硬塞给读者的,而读者却不一定认同。那么,如何“隐藏自己的思想脉络”就成为记叙文抒情的关键所在。下面我阅读一首诗歌,来感受一下诗歌中是如何“隐藏思想脉络”的。例如,宋代诗人梅尧臣《东溪》“行到东溪看水时,坐临孤屿发船迟。野凫眠岸有闲意,老树着花无丑枝。短短蒲耳齐似剪,平平沙石净于筛。情虽不厌住不得,薄暮归来车马疲。”本诗起句便写了诗人乘船到东溪去看水,到了东溪,登上孤屿,被眼前的美景所陶醉,不由地留恋忘返。中间两联用“野凫”“老树”“蒲耳”“沙石”四个意象写出东溪景色的“美”与“闲”,推己及物,物我两忘。尾联两句之中“情虽不厌住不得”是直接抒情,而“薄暮归来车马疲”便是以景结情。薄暮催人归去,车和马也劳顿了一天。既体现了诗人公务缠身不能久留的无奈,又体现了诗人东溪赏景的闲情逸致。我们虽没有直接读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但“薄暮”和“疲”似乎在诉说着什么,有着强大的吸引力与穿透力,让每位读者能与诗人达到精神上的共鸣,或喜,或泣。又如,唐代诗人王昌龄《从军行》中的“高高秋月照长城”、明朝诗人杜庠《赤壁》中的“荒矾鸥鸟满烟芜”,都是在Y句中“隐藏自己的思想脉络”,并以此来拓展诗歌的情感意蕴,把有限变成了无限。这种借景寓情、以景结情比直抒之情更富感染力与穿透力,别具一种不言而喻的情韵。记叙文写作也应如此,有时候不直接言说也许比直接言说表现出来的意蕴更加广阔、深厚,真正高明的写作要做到“一枝一叶总关情”。

三、跳跃叙事――拨弦转轴三两声

叙事记叙文范文3

一、文体更加规范。所选作品大都以记叙和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情节性、叙事性强,细节生动,文体特点鲜明。

二、内容更加丰富。选文内容涉及生活的各个方面,贴近学生生活,生活气息浓郁,语文味浓厚。

三、语言更加规范。所选文章质量较高,描写细腻,语言优美,表达规范,艺术手法丰富多彩。

命题有如下特点:

一、重视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整体把握情况。试题引导学生从整体上对文中主要事件和主要人物进行把握,对行文思路进行梳理。如“文中的‘他’为孩子做了一件什么事?”(重庆市A卷)、“‘特殊的圣诞礼物’在文中具体指的是什么?”(海南省卷)、“文中的‘我’是个什么样的形象?”(河南省卷)、“根据小说的情节,以谢达为陈述对象,完成下列表格”(广东省卷)等。

二、重视考查学生对文章的谋篇布局的理解情况。命题人抓住关键点,从局部人手设题,引导学生着眼全文,理解文章的谋篇布局。有的抓住标题命题,如“分析本文标题的作用”(山西省卷);有的抓住文章开头命题,如“纵观全文,第①段内容似乎和下文‘描花’’这件事关系不大。你认为第①段能否去掉?为什么?”(山西省卷);有的抓住结尾命题,如“联系全文,简要分析结尾的妙处”(河南省卷);等等。

三、重视考查学生对语言的理解与品味情况。有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词句含义能力的,如“‘集中营的课堂’有什么深刻含义?”(广东省卷)、“请结合全文说说你对‘一寸长的暖’的理解”(重庆市A卷);也有考查学生品析语言特色能力的,如品析加点词语或文中某一句(段)的表达效果。

四、重视考查学生对文章的写作手法的理解情况。如“请按事情发生的先后顺序概述‘我’和‘他’之间的故事”(河南省卷),从表面上看是考查学生概括文意的能力,其实暗中考查了学生对记叙的顺序问题的了解情况。学生若要正确答题,必须先弄清楚文中顺叙了什么故事、插叙了什么故事。

叙事记叙文范文4

所谓虚实结合,就是指把抽象的叙说与具体的描写结合起来,或是把对回忆、想象的描写与对眼前现实生活的描写相结合的一种写作手法。运用虚实结合的写作手法,可以使文章内容更加丰赡,所表达的思想感悟更为深刻,从而赋予了被表现事物以多层次感与丰富感的特征。

同学们在运用这种方法写作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虚实结合在文中的具体含义。这里的“虚”指的是与被表现事物相关的回忆、背景、想象及心理活动;而这里的“实”指的则是对真实的、正在发生的事件的叙写。二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即学即练】

母亲的鼾歌

丛维熙

母亲的鼾歌,对我这个年过五十的儿子来说,仍然是一支催眠曲。

在我的记忆里,她的鼾声是一支生活的晴雨表。那个年月,我从晋阳劳改队回来,和母亲、儿子躺在那张吱呀吱呀作响的旧床板上,她没有打过鼾。她睡得很轻,面对着我侧身躺着,仿佛一夜连身也不翻一下;唯恐把床弄出声响,惊醒我这个远方游子的睡梦。夜间,我偶然醒来,常常看见母亲在睁着眼睛望着我,她可能是凝视我眼角上又加深了的鱼尾纹吧!

我真无法计数,一个历经苦难的普通中国女性,她体躯内究竟蕴藏着多少力量。年轻时,父亲被追捕,肺病复发而悲愤地离去。她带着年仅四岁的我,开始了女人最不幸的生活。风摇晃着冀东平原上的小屋,树梢像童话中的怪老人,发出尖厉而又显得十分悠远的声响。我在这古老的童谣中闭合了眼帘,到童年的梦境中去遨游!

我的母亲!也许只有我在梦中憩睡的时刻,她才守着火炭早已熄灭的冷火盆独自神伤吧!

我不曾忘记,①在那滴水成冰的严冬,母亲怕我钻冷被窝,总是把我的被褥先搬到炕头上;她怕被窝热度不够,久久地坐在我铺好的棉被上,直到焐热了被窝为止。我年幼,不理解母亲那颗痴心,死活不睡热炕头;她只好把被窝又搬回到炕的那一边去,催我趁热躺下。

我不是一个听话的孩子。下河洗澡,摔跤“打仗”……干的都是一件件让母亲忧心的事情:和小伙伴们在墙头上追逐,掉下来摔死了过去;和小伙伴们玩“攻城”游戏,石头砸伤了我的左眉骨,再往下移一寸,我就变成了独眼少年。为了给“野马”拴上笼头,更为了让我上学求知,当我十几岁时,一辆带布篷的马车,连夜把我送到了唐山——我生平第一次坐上了火车,从唐山来到了北平。母亲像影子一样跟随我来了,为了交付学费,她卖掉了婚嫁时的首饰,在内务部街,二中斜对过的一家富户当洗衣做饭的保姆。当我穿着戴有二中领章的干净制服,坐在课堂上学习的时候,同学们不知道我的母亲,此时此刻正汗流浃背地为太太小姐们洗脏衣裳呢!母亲也想象不到,她靠汗水供养的儿子,并不是个好学生。我不是为苦命的母亲解忧,而是增加她额头上的皱纹。回首少年时光,这是儿子对母亲最严酷的打击!

可是母亲一如既往,洗衣、做饭、刷碟、扫地……两只幼小就缠足了的脚,支撑着苦难的重压,在命运的回肠小路上,默默地走着她无尽的长途。星期六的晚上,我照例离开二中宿舍,和她在一起度过周末,母子俩挤在厨房间的一个小床上安息。记得那时,她从不打鼾,我还在幽暗的灯光下看小说,她就睡着了。母亲呼吸均匀,面孔恬淡安详,似乎她不知道人生的酸甜苦辣,也没意识到她心灵上的沉重负荷……

1979年的元月6日,我终于回到了北京。如同鬼使神差一般,她从那一天起又开始打鼾了。我住在上铺上,静听着母亲在下铺打的鼾歌,内心翻江倒海,继而为之泪落。②后来,我们从十平方米的小屋搬到了团结湖,我常常和母亲同室而眠,静听她像摇篮曲一样的鼾歌。

(选自《中华百年经典散文·情感世界卷》)

1.文章第二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是虚写还是实写?在文中主要起什么作用?

(解题思路:本题是对虚实结合和修辞表达的综合考查,解答时,同学们可根据虚实结合的具体表现,并用自己所掌握的修辞手法在文章中的作用来回答就可以了。)

叙事记叙文范文5

为谁“含愁”?为十年征戍在外的夫君。一个明月夜,把相思之愁融进了所捣的“流黄”(所捣的衣物)中,抑或绵绵的相思长夜,只有用这百无聊赖的捣衣之事来打发了。烘托手法精致。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

李白的诗歌以想象奇特见长,用喻新奇。诗人因怀才不遇,壮志难酬而生愁思,抽象的“愁”, 这里有了长度,愁长似“三千丈”的白发,夸张到了极致。同一朝代的另一位诗人白居易,也有相似的人生体验,如他的诗“人言柳叶似愁眉,更有愁肠似柳丝”(《杨柳枝》),诗人用“柳叶”和“柳丝”把“愁”的形状都描绘出来了,二人写“愁”有异曲同工之妙。

“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杜甫《曲江》)

春天来了,本来生机盎然,可“一片花飞”让作者感受到春天又将消失的消息。敏感的、特别珍惜春天的诗人,又怎么不愁呢?一瓣花被春风吹落,就感到春色已减,暗暗发愁,而如今眼前是“风飘万点”的残酷现实,因此,愁之深就可见一斑了,而这里“愁”也超过一般意义的闲愁了。

“关门不锁寒溪水,一夜潺送客愁。”(李涉《再宿武关》)

李涉,唐人,仕途中,一贬再贬,这两句是诗人再宿武关时,去国离乡的愁苦情怀的真实写照。

那流过古关的潺的溪水,仿佛是为他的不幸远别而呜咽哭泣;又仿佛是从他的心中流出,载着绵绵不尽的离愁长流远去。“送”把溪水声、心声叠合一体了。“锁”字更是神来之笔:雄伟的武关之门,能封锁住千军万马,但此时对淙淙寒溪水送来的愁声却无能为力,怎么“锁”也锁不住,足见“锁”的分量之重!一个“锁”字,把看不见摸不着的“愁”活灵活现地展示出来了。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王昌龄《从军行》)

万里之外边疆戍卒,听到悠悠笛音,不免想念家乡亲人。此时无法消除思亲之愁。诗人通过妻子的思想表达丈夫思归而又不得归的感受。丈夫、妻子由于常年烽火征战而相隔万里,彼此相思之愁自然而然。这里丈夫思归巧妙地通过从深闺中妻子来表达,一石二鸟。再者,“羌笛”、“关山月”等特定意象为边疆戍卒更增添了悲壮意味。

“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贾至《春思》)

这两句诗,巧在诗人不说自己愁重难遣,而把“愁”、“恨”责怪到“东风”、“春日”头上,怨它们冷漠无情,不把愁遣去,反而把愁延长了。似没有道理,实际自有其理在:诗人的愁无迹无形,不是东风所能吹去,但东风来,既能驱去严寒使草木复苏,诗人也希望把心中的愁吹去,因未能吹去而失望,而怨恨;再者,春天来了,白昼变长,诗人感觉日子更难打发,因而感觉愁长了。

“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李商隐《代赠》)

诗讲究意境美的。诗句字面意思明确:芭蕉叶还没有展开,丁香还只是花蕾,它们对着清冷的春风,哀愁无限。这是女主人公看到的景象,是实写。同时,也是借物写人,芭蕉喻情人,丁香喻女主人公自己,隐喻二人异地同心,却在为不得与对方相会而愁苦。比喻、起兴言于此,而在彼,意象信手拈来工巧天成。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李白《菩萨蛮》)

诗词讲究意境,讲究渲染。这里,“平林”、“寒山”、“高楼”构成一个个变换的画面,“漠漠”、“伤心”、“暝色”更增添了凄冷,空漠惆怅情绪笼罩身为他乡之客的词人,倚高楼,睹此景,穷途无归的思家苦闷,自然“愁”上心头。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李Z《摊破浣溪沙》)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

菡萏,荷花别称。“西风”、“香销”、“叶残”,特定意象,构成深秋景象。词人是南唐中主李Z,他统治的后期,称臣于周,没有了自主,国家由盛而衰。自己的王朝的走向正如这荷花的生命走向,夏日繁盛,秋日凋零。看到眼前凋零景象,触景生情,“愁”情自不言说了。

儿子李煜,没有从父亲因袭的奢华玩乐中振作起来,继续玩弄他的词章。历史证明,南唐断送在他手中。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国家葬送了,但些许词作成就了李煜。你看,沦为阶下囚的李煜,故国之思,亡国之痛,这种“愁”源源不断,确如滚滚东流的长江水,个中滋味只有李煜才体会得出。可以说这父子二人的词,儿子的词句在层次和深度上有了递进。

“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青玉案》)

“都几许”,总共多少?“一川”,满地。

此句,词人望美人不来而生清愁,清愁多少?像初春遍地萌动的百草,远看有,近看无;又像这个季节满城柳絮弥漫,“剪不断,理还乱”:闲愁之多形容殆尽。末句又用比喻,江南梅雨是独特的天气现象,燥热、潮湿,绵绵多日。这里,以此为喻体,写出闲愁的绵绵不断,独到,清新。由于此句工巧,词人因而又被古人称为“贺梅子”。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欧阳修《踏莎行》)

用“春水”喻愁,早春冰雪融化,细流涓涓,因涓涓而不断,“迢迢”印证了“愁”(离愁)的绵绵不断。这里,闺中因思夫而生愁的细腻心理形象地表达了出来。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李清照《声声慢》)

夫亡家破,饱经风霜的李清照,黄昏时,倚着窗儿,无精打采地看着眼前的绵绵秋雨,点点滴滴,敲打着梧桐叶,与其说秋雨打在梧桐叶上,不如说打在主人公孤寂的心坎上。又用“梧叶”、“芭蕉”特殊意象,情景交融,“愁”到极致。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武陵春》)

依然写的是李清照人生的后期,这里,“愁”让舴艋小船“载不动”,可见“愁”不但有了形,而且更有了重量。足见愁多愁重,比喻新奇而凝练。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苏幕遮》)

依然是羁旅情怀。明月夜独依高楼,羁旅愁思袭上心头,借酒浇愁,可借酒消愁愁更愁,相思浊泪,自然而然了。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徐再思《[双调]水仙子・夜雨》)

叙事记叙文范文6

〔宋〕欧阳修

予少以进士游京师,因得尽交当世之贤豪。然犹以谓国家臣一四海,休兵革,养息天下以无事者四十年,而智谋雄伟非常之士,无所用其能者,往往伏而不出,山林屠贩,必有老死而世莫见者,欲从而求之不可得。其后得吾亡友石曼卿。

曼卿为人,廓然有大志,时人不能用其材,曼卿亦不屈以求合。无所放其意,则往往从布衣野老酣嬉,淋漓颠倒而不厌。予疑所谓伏而不见者,庶几狎而得之,故尝喜从曼卿游,欲因以阴求天下奇士。

浮屠秘演者,与曼卿交最久,亦能遗外世俗,以气节相高。二人欢然无所间。曼卿隐于酒,秘演隐于浮屠,皆奇男子也。然喜为歌诗以自娱,当其极饮大醉,歌吟笑呼,以适天下之乐,何其壮也!一时贤士,皆愿从其游,予亦时至其室。十年之间,秘演北渡河,东之济、郓,无所合,困而归,曼卿已死,秘演亦老病。嗟夫!二人者,予乃见其盛衰,则予亦将老矣!

夫曼卿诗辞清绝,尤称秘演之作,以为雅健有诗人之意。秘演状貌雄杰,其胸中浩然。既习于佛,无所用,独其诗可行于世。而懒不自惜,已老,胠其橐,尚得三、四百篇,皆可喜者。

曼卿死,秘演漠然无所向。闻东南多山水,其巅崖崛峍,江涛汹涌,甚可壮也,欲往游焉。足以知其老而志在也。于其将行,为叙其诗,因道其盛时以悲其衰。

庆历二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庐陵欧阳修序。

——选自《四部丛刊》本《欧阳文忠公文集》

我年轻时因考进士寄居京城,因而有机会遍交当时的贤者豪杰。不过我还认为:国家臣服统一了四方,停止了战争,休养生息以至天下太平了四十年,那些无处发挥才能的智谋雄伟不寻常之人,就往往蛰伏不出,隐居山林,屠宰贩运,必定有老死其间而不被世人发现的,想要跟从访求他们,与之结交而不可得。后来却认识了我那亡友石曼卿。

曼卿的为人,胸怀开阔而有大志,今人不能用他的才能,曼卿也不肯委屈自己迁就别人。没有施展志向的地方,就往往跟布衣村民饮酒嬉戏,闹得痛快颠狂也不满足。因此我怀疑所谓蛰伏而不被发现的人,或许会在亲的玩乐中得到。所以常常喜欢跟从曼卿游玩,想借此暗中访求天下奇士。

和尚秘演和曼卿交往最久,也能够将自己遗弃在世俗之外,以崇尚气节为高。两个人相处融合毫无嫌隙。曼卿在酒中隐身,秘演则在佛教中隐身,所以都是奇男子。然而又都喜欢做诗自我娱乐。当他们狂饮大醉之时,又唱又吟,又笑又叫,以共享天下的乐趣,这是多么豪迈啊!当时的贤士,都愿意跟从他们交游,我也常常上他们家。十年间,秘演北渡黄河,东到济州、郓州,没有遇上知己朋友,困顿而归。这时曼卿已经死了,秘演也是又老又病。唉!这两个人,我竟看到了他们从壮年而至衰老,那末我自己也将衰老了吧!

曼卿的诗清妙绝伦,可他更称道秘演的作品,以为典雅劲健,真有诗人的意趣。秘演相貌雄伟杰出,他的胸中又存有浩然正气。然而已经学了佛,也就没有可用之处了,只有他的诗歌能够流传于世。可是他自己又懒散而不爱惜,已经老了,打开他的箱子,还能得到三、四百首,都是值得玩味的好作品。

曼卿死后,秘演寂寞无处可去。听说东南地区多山水美景,那儿高峰悬崖峭拔险峻,长江波涛汹涌,很是壮观。便想到那儿去游玩。这就足以了解他人虽老了可是志气尚在。在他临行之时,我为他的诗集写了序言,借此称道他的壮年并为他的衰老而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