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带动就业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创业带动就业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创业带动就业

创业带动就业范文1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战略部署,全面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部门关于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号)精神,现就我市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一、统一思想认识,明确目标任务

(一)提高认识。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战略决策,是政府的重要职责,是扩大就业最活跃、最根本、最有效的途径。创业是发展之基、就业之本。创业是劳动者通过创办生产服务项目、企业或从事个体经营实现币场就业的重要形式。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就是要在发展中解决事关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就业问题,实现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的良性互动,确保社会和谐稳定。市、区人民政府应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将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工作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战略举措抓实抓好,以创业带动就业、以创业促进发展,推动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二)指导思想。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坚持“政府促进、社会支持、市场导向、自主创业”的基本原则,扶持生存型、发展型和资本型创业,从创业意识、创业能力、创业环境等着手,逐步建立和形成创业带动就业工作新格局,实现就业工作的重点从“输血型”的扶持就业向“造血型”的扩大就业、带动就业转变。

(三)目标任务。实施以创业带动就业发展战略,建立完善具有特色的创业政策支持体系、创业培训体系、服务保障体系和组织领导体系,进一步激发全社会创业活力,增强城市活力和竞争力,使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使通过创业实现就业和带动就业的人数在新增就业中的比例大幅增加,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明显增强。积极开展创建创业社区、街道和城区等活动,树立一批成功创业典型,创建一批创业园区和创业基地,创建一批创业示范点,力争用至年时间,将我市建设成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

二、完善扶持政策,改善创业环境

(四)加强创业引导。采取积极的创业引导政策,结合《市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和产业导向目录》,引导创业资本合理流动和有效配置,发展配套经济,开展创业和带动就业。引导和鼓励创业资本进入产业园区、产业主体功能区、商贸物流区、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优势产业集聚地和开发区;引导和鼓励创业资本进入节水、节能、节材、节地等政府鼓励类产业,以及高新技术、金融、文化、物流等支柱产业;引导和鼓励创业资本进入中心商务区、专业大市场、特色一条街和社区;引导和鼓励创业资本进入大企业和政府采购项目。重点引导和鼓励大中专院校及技校毕业生、失业人员、复员转业退役军人、随军家属、归国留学人员、农转居失业人员、残疾人等开展创业和带动就业。

(五)放宽市场准入。加快清理和消除阻碍创业的各种壁垒,法律法规未禁止的行业和领域向各类创业主体开放。在符合城市规划、市容、安全、环保、卫生等条件和产业发展要求的前提下,允许创业者以家庭住所、租赁房、临时商业用房等作为创业经营场所。在法律、法规规定许可的范围内,对初创企业,应按照行业特点,合理设置资金、人员等准入条件,并允许注册资金分期到位。适当放宽大中专院校及技校毕业生、失业人员、残疾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科技人员、归国留学人员、复员转业退役军人、随军家属、农转居失业人员等创业的注册登记条件。具体办法由市工商部门牵头制定。

(六)落实税费政策。对符合国家规定享受税费减免条件的企业和人员,依法给予减免。本市登记失业人员、残疾人、退役士兵,以及毕业2年以内的大中专院校及技校毕业生从事个体经营的,应当按有关规定,自其在工商部门首次注册登记之日起3年内,免收登记类和证照类等有关行政事业性收费。

(七)完善小额担保货款政策。本市登记失业人员、农转居失业人员、复员转业退役军人、随军家属、残疾人以及毕业2年以内的大中专院校及技校毕业生,可按规定程序向经办金融机构申请最高额度为10万元的小额担保贷款,对符合条件的人员合伙经营和组织起来就业的,贷款额度可适当扩大。对符合产业政策的小额担保贷款按规定给予贴息。建立小额贷款担保基金的持续补充机制和风险补偿机制,提高代偿能力。建立绩效考核和奖励机制,加强贷后跟踪服务和管理,提高贷款回收率。完善贷款担保模式和审批流程,鼓励降低反担保门槛,提高贷款效率。具体办法由人民银行中心支行、市财政和市劳动保障等部门另行制定。

(八)拓宽融资渠道。拓宽小企业、微型企业融资渠道,鼓励社会资本、外来资本以及民间投资机构设立创业投资风险基金,实现担保基金构成多元化。建立社会担保机构风险补偿机制,鼓励社会担保机构开展劳动密集型小企业的贷款担保业务。按规定为符合条件的小企业、微型企业给予贷款贴息。建立健全创业投资机制,鼓励利用外资和国内社会资本投资创业企业,鼓励设立各种形式的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引导和促进创业投资企业的设立与发展。

(九)加快培育创业载体。大力发展创业示范基地,在电子、服装、珠宝、皮具等专业化市场,或在高新技术园区、大学园区、工业园区等产业集聚地,按创业者规模、失业人员创业数量、吸纳就业人数、创业典型的特色和影响力等条件,由市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统一认定为创业示范基地。建立创业孵化园区,坚持“政府引导扶持、鼓励多方投资”的原则,充分利用各类园区和规模较大的闲置厂房、场地、专业化市场等适合微小型企业聚集创业的场所,建设具有滚动孵化微小型企业的创业孵化园,在园区引入政策咨询、项目评估、创业培训、开业指导、跟踪管理等多功能、一体化和专业化服务。对经过市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认定的创业示范基地和创业孵化园区,实行挂牌运营,并享受公共设施补贴、创业者场租补贴、创业服务补贴等优惠政策。创业人员进入政府投资的创业孵化园区后享受各类优惠政策及服务的期限不超过3年。创业人员按吸纳本市登记失业人员就业情况给予场租补贴,场租补贴时间不超过3年。探索建立创业示范基地和创业孵化园区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办法,并给予表彰、奖励和宣传。留学生创业园和留学生产业园同等享受上述政策。

(十)加强创业人员社会保障。对正在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本市登记失业人员,创业后可将尚未领取完的失业保险金作为创业扶持金,一次性领取。本市登记失业人员、农转居失业人员、归国留学人员、毕业2年以内的大中专院校及技校毕业生、复员转业退役军人、随军家属及残疾人自主创业并按规定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给予3年的社会保险补贴,社会保险补贴标准按劳动保障部门公布的当年企业最低缴交社会保险费标准支付。对因创业失败而处于失业状态的本市居民及时提供各种就业服务和就业援助,个人自愿缴交社会保险费的,按同等标准给予1年的社会保险补贴。

(十一)鼓励创业带动就业。创业人员创办注册资金10万元以下(含10万元)的小型企业或从事个体经营的,根据其带动就业和纳税情况,自首次注册登记之日起3年内,每年给予8000元限额的扶持。对本市登记失业人员、农转居失业人员、归国留学人员、复员转业退役军人、随军家属、残疾人及毕业2年以内的大中专院校及技校毕业生等首次自主创业,领取工商营业执照,正常纳税经营1年以上的,给予4000元的一次性创业资助。创业实体每创造一个岗位并与本市登记失业人员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的,按每个岗位1000元的标准给予一次性奖励。具体办法由市财政、劳动保障部门制定。

三、强化创业培训,提高创业能力

(十二)完善培训体系口加强统筹规划,整合政府资源和社会资源,建立和完善“院校培训、公共培训、社会培训和网上培训”四结合的创业培训网络体系。鼓励各大中专院校和职业院校开展创业意识教育和创业培训,推动创业培训教育与学历教育、职业教育相结合。发展创业培训基地,加强公共创业培训基础设施投入和师资力量建设,充分发挥公共培训机构的主导作用。鼓励工会、共青团、妇联等开展创业教育和创业培训。鼓励社会各类机构参与创业培训,充分利用社会优质资源开展创业培训。创办网上创业培训学院,探索网上培训和网下考核相结合的培训模式,应用信息化手段开展创业培训。

(十三)加强培训力度。拓宽培训覆盖范围,培训对象从以失业人员为主逐步扩大到有创业愿望和培训需求的所有劳动者。扩大创业培训领域,鼓励创业培训进社区、进校园、进军营、进企业。规范培训程序和培训制度,建立师资标准、培训教材、培训模式、绩效测评、上岗证书、档案管理等规范化管理制度,开展创业意识、创业政策、创业能力、创业实训及创业大赛等多形式多层次的创业教育和创业培训,强化培训效果,保障培训质量。

(十四)强化创业实训。发展创业实训基地和创业见习基地。建立或引进创业模拟技术平台,或选择有示范意义的创业成功企业,为有志创业的劳动者提供创业实训和见习机会,积累创业经验,增强创业能力,提高开业成功率和稳定经营率。市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统筹规划创业实训基地和创业示范基地,并按照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鼓励社会中介组织参与运作。

(十五)完善培训补贴政策。对参加创业培训的本市登记失业人员、毕业2年以内的大中专院校及技校毕业生、农转居失业人员、归国留学人员、复员转业退役军人、随军家属、残疾人、在岗劳动者等按有关政策规定给予培训补贴。具体标准由市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制定。四、健全服务体系,提供优质服务

(十六)健全服务组织。全面加强公共创业服务工作平台建设,健全创业指导服务组织,形成市、区、街道、社区四级创业指导服务网络体系。各级创业服务机构承担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的组织、服务和实施责任。市、区、街道应建设专业化的创业服务场所开展综合服务,提供创业培训申请、创业项目查询、专家咨询服务、创业见习安排和后续支持等服务项目。充分发挥中小企业服务机构、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机构和各类创业咨询服务机构的作用,共同做好创业带动就业工作。

(十七)创新服务模式。建立和完善创业信息服务平台,创业信息法规政策、产业目录、创业项目、创业培训机构名单等信息,鼓励组建创业者联谊会,为创业者提供信息交流平台。按“社会化、专业化、市场化”的原则,探索建立社会化的创业服务模式,延伸专业化创业服务,鼓励社会各类中介机构开展项目推介、创业辅导、融资担保、市场开拓、技术支持、信息服务、管理咨询、人才培训等专业化服务项目。探索创业服务外包模式,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鼓励社会中介组织开展项目征集、推介孵化、咨询讲座、网站服务等工作。建立市、区“创业指导专家志愿团”,对创业人员开展专场咨询、“门诊式”咨询、网上咨询等,为创业人员提供个性化、精细化和专业化的咨询和指导服务,其成员由企业家、创业成功人士、专家学者及政府工作人员等专业人员组成。购买中介服务的标准由市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制定。

(十八)开展创业项目服务。按“政府推动,市场运作,搞好服务,注重效果”的原则,建立全市统一开放的创业项目资源库和网站,广泛开发、征集社会各界的创业项目。项目的开发、收集、评估、、推介和跟踪等由中介机构按市场化的模式运作。政府通过建立网站和举办创业论坛、展示会、博览会、交流会、联谊会等形式,多层次、多渠道搭建信息对接平台和交易平台。项目提供者与创业者按市场原则自主交易,风险自行承担。创业项目被创业者采纳并成功实施的,政府给予项目提供机构或个人一定的创业项目使用服务费,并按其吸纳本市登记失业人员、毕业2年以内的大中专院校及技校毕业生、复员转业退役军人、随军家属、农转居失业人员就业的情况,给予项目提供机构或个人一次性创业项目推荐补贴。具体标准由市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制定。

(十九)改善管理服务。政府有关部门应在各自职责范围内改善管理服务,积极鼓励创业。全面实行收费公示制度和企业交费登记卡制度,进一步清理和规范涉及创业的行政审批事项,简化立项、审批和办证手续,公布各项行政审批、核准、备案事项和办事指南,推行联合审批、一站式服务、限时办结和承诺服务等办法。开辟创业“绿色通道”,由市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协调,切实解决创业者办理手续部门多、周期长和程序复杂等问题。禁止任何部门、单位和个人干预创业企业的正常经营,严格制止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乱检查、乱培训行为。

(二十)提供劳动保障服务。为创业者、新创办企业及其所吸纳的员工提供劳动保障服务。指导创业企业结合生产经营需要,宣传劳动法律法规,落实职工教育经费,做好职工的岗前培训和在职培训。组织各类培训机构按照用工需求开展定向、订单培训,为创业企业提供合适人才。对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的符合条件人员,按规定给予相应的职业培训补贴和职业技能鉴定补贴。为创业者及其招聘的劳动者提供社会保障、人事、教育培训、职称评定等方面的政策便利,吸引人才去新创办企业工作,扩大创业带动就业的规模。五、加强组织领导,推动工作开展。

(二十一)强化责任。把创业带动就业工作指标纳入全市就业工作目标责任制,强化责任和考核,并逐步将创业培训效果、创业服务质量、创业初始成功率、创业稳定率、创业带动就业率等作为衡量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主要工作指标。市就业工作领导小组统筹领导和协调全市创业带动就业工作,其办公室负责创业政策制定、组织协调、检查督促和统筹管理等工作,要保障其人员和经费投入。市、区人民政府应把开展创业带动就业工作作为一项战略性工作,统一规划,统筹安排,周密部署,认真实施。市、区人民政府对在创业带动就业工作中取得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应当给予表彰。

(二十二)建立联动机制。建立创业带动就业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在市、区人民政府统一领导下,发展改革、贸工、科技信息、民政、财政、人事、劳动保障、税务、工商、国资、金融等有关部门应当根据国家、省、市有关规定和本意见精神,根据各自职能分工,共同做好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工作。要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等群团组织的优势,推动各条战线促进创业工作的深入发展。

(二十三)加强资金投入。市、区人民政府应按实施创业带动就业发展战略和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的要求,加强资金投入,探索建立促进创业带动就业资金的统一管理使用或转移支付的模式。对发展创业示范基地、孵化基地、培训基地、实训基地、见习基地等给予资金支持;对税费补贴、贷款贴息、场租补贴、社保补贴、培训补贴和奖励等给予资金支持;对创业咨询、创业项目、创业等社会化创业服务给予资金支持。保证人员经费、基础设施和工作经费的资金投入,完善市、区、街道和社区促进创业劳动就业的四级工作体系。市级财政应适当扩大现有担保基金的规模,并将财政担保基金的机构与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相分离,充分发挥财政担保贷款对促进就业的作用。扶持本市登记失业人员创业的各项资金由失业保险促进就业资金和按现行体制分别由市、区财政承担,扶持残疾人创业的各项资金从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中列支,扶持其他人员创业的各项资金由失业保险促进就业资金和市财政承担。

创业带动就业范文2

关于创业带动就业问题,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张小建在2008中国促进创业带动就业高层论坛开幕式上的致辞》中界定,主要从三个层面来理解:第一,关于创业。创业是指全社会具有创业意愿和创业能力的劳动者,通过自筹资金、自找项目、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创办企业、合作组织或者开办新的项目、开展个体经营的活动。第二,关于创业带动就业。是指创业者创办的新企业和新项目,既实现了自身就业,同时又提供了新的就业岗位,扩大吸收更多的劳动者就业。第三,关于促进创业带动就业。促进就业和治理失业是政府的重要职责,促进创业带动就业是积极就业政策中最活跃、最具能动作用的一种机制。政府应该对创业者和创业活动积极鼓励,优化创业环境,主动提供政策支持和服务保障,从过去消极被动的对待甚至是束缚创业的态度,转变为积极去推动,最大程度地发挥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并由此构建就业工作的新格局。

一、创业是实现十七大提出的建设创新型国家、实施扩大就业这两项国家发展战略的载体

党的十七大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中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提出的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已成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和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要求我们在转变发展方式方面能取得重大进展,并显著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使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为此,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将贯彻到我国未来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国家将加大对自主创新的投入,着力突破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技术,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支持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社会公益性技术研究,并进一步营造鼓励创新的环境,使全社会创新智慧竞相迸发、各方面创新人才大量涌现。

国内外经验证明,创业是知识经济时代技术创新的主要实现形式。创业活动推动着创新和技术进步,创业是实现创新的载体,加速了科技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国际上平均85%的新增专利、70%以上的新产品开发,都是由创业企业完成的。近年来,创业活动对我国GDP贡献的潜力在逐渐提升,创业活动从根本上促进了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创新将成为未来经济增长的真正原动力,创业和创新对我国保持经济长期稳定发展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是促进就业的根本机制

从就业的角度看,创业是劳动者个人或团队依据创新的方法主动自找项目、自筹资金、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主创办新的生产、服务项目或企业,所开展的自主经营活动。因此,无论是发展型创业,还是生存型创业都能够带动就业,并产生促进就业的倍增效应。在我国,每新增1家个体工商户,可以带动2人就业;每新增1家私营企业,可以带动13人就业。

创业带动就业是市场经济中最本质的就业机制,是在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下,在政府政策引导、鼓励和支持下,充分依靠全体劳动者的自主能动性、创造性和积极性,利用技术、市场和环境的变化带来的技术机会、市场机会以及环境机会,通过技术创新、市场创新、制度创新、观念创新、产品创新和管理创新等来把握这些创业机会,进而创造出新的就业机会,带动就业数量的增加和就业规模的不断扩大,这是依靠市场实现就业的主要措施,也是一项促进就业工作的最活跃、最根本、最有效的战略。

三、以创业带动就业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创业是发展不可或缺的环节,是发展的主要手段和载体。发展作为我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就是要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创业在现代经济中扮演着核心角色,是发展之基、安民之本、财富之源。创业是解决城乡就业难、财政增收难、百姓致富难的有效措施;对优化经济结构、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提高国家竞争力、促进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就业,是广大人民赖以生存、融入社会、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手段,也是广大人民共享社会发展成果的基本条件。就业,关系到亿万劳动者及其家庭的切身利益,是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安国之策。

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促进创业带动就业,是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的具体体现。当前的主要任务是,要以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国务院关于做好促进就业工作的通知》和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进一步改进小额担保贷款,积极推进创业促就业的通知》精神,着重抓好5个方面的工作:

1.大力宣传创业理念和创业文化,为创业带动就业营造浓厚的创业文化氛围

加快创业带动就业,关键要弘扬创业文化。弘扬创业文化,核心是弘扬创业精神。即把创业精神作为促进全民创业的动力源,让创业成为每个人的价值取向和自觉行动,让追求财富、创造价值这个核心理念融入到每个人的脑海,成为全民的一种现实需要和价值追求,并由此形成全民的创业行动。让创业文化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让创业基因植入到每个社会细胞中,在全社会形成浓厚的创业文化氛围。

2.培育创业主体,提高创业能力

培育创业主体,应多管齐下、多策并举,在全社会形成想创业、敢创业、会创业、创大业的热潮。在培育创业主体上,一是围绕“能人创业”,引导支持具有敏锐市场意识、较强经营本领和特殊才能的人争先创业,成为创业的示范者;二是围绕“知识创业”,引导科技、教育、文化等专业人才转变观念,发挥知识和技术优势,成为创业的引领者;三是围绕“青年创业”,引导大中专毕业生转变择业观念,自立自强,成为创业的生力军;四是围绕“劳务创业”,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在当地兴办二三产业以及回乡创业,成为农民致富的带头人;五是围绕“民生创业”,引导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征地拆迁居民、失地农民等就业困难群体,成为自谋职业、自主创业者;六是围绕“二次创业”,引导创业有成者积极进取、勇于开拓,尽快做大做强,成为全民创业中的骨干力量;七是围绕“外来创业”,引导更多的境内外客商投资兴业,成为创业推动者。

3.完善创业服务体系建设,为创业者提供有力支持

一是完善创业服务体系建设,将建立创业辅导服务网络作为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的切入点;实施产业政策引导;组织有关部门、中介机构向创业者提供管理咨询、技术支持、认证认可、信息服务、筹资融资、人才培训等服务;二是通过降低门槛、提高额度、帮扶担保等措施,发挥小额担保贷款在创业促就业活动中的助推器作用;三是要进一步完善创业服务体系,增强服务意识,净化创业环境,进一步完善创业服务体系,简化办事手续,提高办事效率,增强服务功能,努力形成“一站式”、一条龙的创业服务体系。

4.要以强化责任和协调服务为基础,为创业带动就业提供联动保障机制

一要落实政府部门责任。各级政府都要高度重视创业带动就业工作,把以创业带动就业作为新时期就业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纳入自己职责之中。要建立健全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目标责任制和考核指标体系,将以创业带动就业目标任务层层分解,作为政府年度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还要加强督促检查,建立健全通报奖惩制度,定期通报进展情况,对先进单位、先进个人及时进行表彰奖励,以推动创业带动就业。

二要注重协调服务工作。首先,要积极引进、开发、推介创业项目,建立创业项目信息库,定期举办创业项目展洽会;完善创业项目开发、征集、论证、展示和推介的机制。其次,要积极打造创业实训孵化基地。要依托现有的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充分利用闲置厂房、场地、校舍楼宇等设施,经过改造形成各具特色的创业实训孵化基地,为创业者提供生产经营场地。其三,要积极开展创业专家咨询评审活动。聘请具有企业管理专业背景和创业实践经验的企业家、专家教授以及熟悉经济发展和创业政策的政府部门人员,为创业者提供个性化和专业化的咨询、指导和服务。其四,要跟踪了解创业者的经营情况,定期组织创业者进行创业交流和考察等活动;开展结对互助活动,推动创业健康发展。

创业带动就业范文3

进一步推进我市创业带动就业工作,为贯彻落实国家、省关于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决策部署。按照《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部门关于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111号)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推动建立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创业型城市的通知》人社部发〔〕87号)和《省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公布首批省级创业型城市名单的通知》皖就办〔〕8号)要求,市政府决定在全市开展创建省级创业型城市活动,具体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一)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精神为指导,指导思想:坚持以党的提出的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把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工作摆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政府促进、社会支持、市场导向、自主创业的基本原则,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激活创业主体,完善创业政策,降低创业门槛,优化创业环境,放宽创业领域,保护创业成果,形成全民关注创业、积极创业的浓厚氛围,以创业带动就业,以创业促进发展,进一步推进现代国际旅游城市建设。

二)把我市建成创业环境优良、创业能人辈出、创业服务配套、社会充分就业的省级创业型示范城市;初步形成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组织领导、政策扶持、创业培训、创业服务和目标考核五大体系;全民创业活动指数、创业活动对就业的贡献率、创业活动对企业成长的贡献率、创业环境满意度、创业活力和效率等5项创建评估指标上达到全省领先水平。工作目标:通过两年()努力。

利用2年时间,具体目标是从年起到年。使我市市场主体数量明显增加,每年新发展个体工商户7000户以上,新发展私营企业800家以上;每年再就业培训4000人、农民工1万人,创业培训2000人,创业成功率达到50%,实现城镇新增就业人员1.67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9%以内。

二、创业导向和创业主体

一)围绕“四大基地”和“十大工程”建设,创业导向:充分发挥我市地域和产业优势。重点围绕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我市近期发展重点,主要建立以旅游服务业、食品及农副产品加工业、纺织服装加工业、生物技术及新医药产业、电子信息及软件产业、机械及仪器仪表制造业、新材料产业为主体的创业导向体系,通过创业政策扶持,形成更具地方特色的产业特点,通过创业使企业得以扩张、技术得以进步、产业更加优化、就业更加充分。

二)重点鼓励和引导以下各类人员创业:创业主体:全市倡导全民创业。

自谋职业、自主创业。1.鼓励失业人员自主创业。积极引导失业人员利用已经掌握的专业技术和创业技能。

建设创业型新农村”理念,2.鼓励农民致富创业。树立“培育创业型新农民。围绕游客和市民需求,鼓励农民发展一批集餐饮住宿、休闲度假于一体的特色乡村饭店旅馆;结合农事季节和农特产品加工,鼓励农民发展农耕文化和观赏性、参与性较强的农家乐”体验项目。鼓励农民开展规模种植、养殖和农副产品流通及深加工等形式的创业活动;引导和帮助被征地农民转变观念,自谋职业、自主创业。

投资创业,3.鼓励返乡农民工创业。积极引导他利用资金、技术和经营理念等方面的优势和专长。带头致富。

引导和鼓励他从事个体经营,4.鼓励高校毕业生积极创业。充分发挥高校毕业生的才能和智慧。创办经济实体,创业中实现自身价值。

积极引导退役军人由安置就业向市场创业转变,5.鼓励转业退役军人再创新业。大力开发使用军、地两用人才。通过政策扶持实现自主创业。

兼职从事研究开发和科技成果转化工作,6.鼓励科技人员兼职创业。鼓励科技人员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担任技术顾问、技术指导,或参与技术攻关、新产品开发,允许技术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

为家乡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7.鼓励优秀人才来黄创业。鼓励吸引市外各类优秀人才带着项目来黄投资创业。鼓励籍在外人士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回黄创业。

利用自身资本积累,8.鼓励民营企业二次创业。鼓励民营企业树立创业新理念。符合我市产业规划的新领域和新行业进行二次创业。鼓励民营企业树立创大业理念,通过扩大投资、技术改造、合资合作、重组嫁接等方式,做大做强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

充分挖掘残疾人自我开发、自我创造的潜能,9.鼓励残疾人自立创业。激励残疾人自尊、自信、自强、自立。支持残疾人自觉地投入到创业活动中,通过创业走上富裕之路。

三、全市创建工作从年开始启动,具体工作步骤根据市创建工作的目标和任务。至年底结束:

一)明确各部门职责分工,准备阶段(年1月—5月)建立健全创建工作领导机制。制定实施方案和专项规划;研究制定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的意见,出台相关政策,指导全市创业工作的开展。市有关部门出台创建工作实施细则,各区县制订具体的工作方案,明确工作目标和重点,完善工作措施,并于年5月前将实施细则和工作方案报送市创建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采取多种形式,宣传发动阶段(年5月—7月)召开全市创建省级创业型城市动员大会。利用各种宣传媒体,广泛宣传全民创业的积极意义和创业优惠政策,宣传成功创业典型经验,全社会倡导转变就业思路、人人争相创业的新观念,大力培养勇于创业、乐于创业、善于创业的新时代创业精神,使创业成为人民群众的主动追求和自觉行动。

三)进一步完善组织领导体系、政策支持体系、创业培训体系、创业服务体系和工作考核体系等“五大体系”建设,全面实施阶段(年6月—年7月)全面启动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实施方案。稳步推进创业型城市建设,对照各项创建城市的要求,推进创建工作取得实效。主要工作:各级各部门研究制定完善扶持创业的各项优惠政策;开展面向全体城乡劳动者的创业培训,提升创业能力;完善创业服务机制,开展针对性、个性化的创业服务;创新创业融资机制,加大小额担保贷款扶持力度。开展创建创业型城市系列主题活动,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牵头,推进返乡农民工“回归”工程,引导农民工返乡创业;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牵头,经信委、工商联等部门配合,组织开展“创业金点子”创业项目征集、项目推介活动;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教育部门和共青团配合,结合大中专技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活动,举办实施“创业进校园”活动;由共青团牵头,教育部门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配合,组织开展“青春与创业”活动;由妇联牵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配合开展“巾帼创业”活动;由工会牵头,经信委等部门配合,开展帮助困难职工创业的职工创业”行动;由宣传部门牵头,有关部门共同配合,开展创业促就业宣传等活动。

四)找出不足,总结验收阶段(年8月—12月)对创建工作实施情况进行全面总结。积极调整和完善各项政策措施,巩固创建成果。召开全市创建工作表彰大会,评选表彰“创业之星”等一批成功创业典型,推动创建工作向纵深发展。对创建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全面评估,并通过社会问卷调查、数据统计、创业群体抽样调查等方式,全面做好全民创业活动指数、创业活动对就业的贡献率、创业活动对企业成长的贡献率、创业环境满意度、创业活力和效率等各项创建指标的统计分析,迎接省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对我市创建省级创业型城市的验收评估。

四、创建措施

一)形成推动创建机制,建立组织领导体系。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主要负责人为副组长的创建省级创业型城市工作领导小组,1.建立政府推动的领导机制。成立由市政府分管市长为组长。市委宣传部、市人社局、监察局、财政局、人民银行、发改委、经信委、农委、教育局、科技局、国土局、住建委、城乡规划局、商务局、国税局、地税局、工商局、统计局、总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等相关部门分管负责同志为成员,统一领导创建创业型城市的各项工作,负责研究制定创建工作总体方案和各阶段工作安排,统筹协调,督促有关部门制定完善促进创业的各项政策措施,制定统一标准,评价创建工作开展情况。各区、县政府要相应成立机构,乡镇(街道)社区(行政村)要明确专人负责,形成纵向到底的政府推动创业的领导机制。

明确专人负责,2.建立部门联动的协调机制。创建创业型城市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按照职能分工。切实履行职责,加强协调配合,形成部门联动、共同扶持创业的协调机制。

负责创建创业型城市的日常事务工作,3.建立专门运作的工作机制。市创建创业型城市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办公室设秘书、指导、督查、宣传等四个工作小组。形成推进创建工作专门运作的工作机制。

二)鼓励引导全民创业认真落实鼓励、支持全民创业的各项政策措施,完善政策支持体系。本着“能放则放、能宽则宽、切实可行、操作性强”原则,进一步研究制定扶持创业的具体政策措施,并力求有新的突破。

1.工商政策

凡法律法规未禁止的行业和领域,1放宽准入领域。按照“非禁即入”原则。一律向各类创业人员开放。对国家限制的行业和领域,只要符合规定的条件和标准,鼓励各类创业人员进入。鼓励和支持各类创业人员通过参股、联合、并购、独资方式,参与各个领域的投资建设。

凭居民身份证及前置审批许可等材料直接申办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允许企业跨行业经营,2放宽登记条件。允许具备生产经营条件的创业者。尊重企业对经营范围的表述;凡企业申请登记的经营范围涉及前置行政审批而暂不能提交审批文件、证件的工商机关可在该经营范围后标明“筹备”字样,颁发筹备期营业执照。创业企业设立连锁经营门店的可持总部的连锁经营文件和登记材料,直接到经营场所所在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办理登记手续。

注册资本(金)达到3万元以上的均可投资设立有限责任公司;单位和个人投资10万元以上的可设立一人有限公司;允许公司注册资本(金)两年内分期缴付,3放宽注册资本(金)限制。符合法律规定的投资主体。其中投资公司注册资本五年内分期缴付;分期出资设立的公司,全体股东首期出资合计达到20%即可;出资人可以货币出资,也可以实物、工业产权、非专利技术、出让土地使用权、高新技术成果等非货币形式出资,非货币形式出资比例最高可占到注册资本的70%创业者申办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的一律不受出资金额限制。

或提交住所(经营场所)所在地居民委员会、业主委员会的证明文件,4放宽企业经营场所登记条件。只要创业者承诺遵守法律法规并经有利害关系业主同意。允许非生产类、无污染、不扰民的企业将商住房和住宅作为企业场所;创业者在各类经济技术开发区、科技园区内申办企业及个体工商户,如确实无法提交房屋或土地使用证明文件或县以上土地管理部门出具的批准文件的可依据园区管委会出具的房屋或土地归属证明文件,登记企业及个体工商户住所(经营场所)

2.税收政策

可依税法规定减按20%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自年1月1日至年12月31日,1对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对年应纳税所得额低于3万元(含3万元)小型微利企业,其所得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对创业企业经认定、审核符合国家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条件的可减按15%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2个人增值税应税销售额未达到规定起征点的免征增值税。

对农业生产者销售的自产农产品免征增值税;对农民专业合作社销售本社成员生产的农业产品,3创业人员下乡创办、领办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或从事特色种养业的享受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其中。视同农业生产者销售自产农产品免征增值税。对企业从事农、林、牧、渔项目的所得,可按国家税收规定免征、减征企业所得税。

可按规定享受现行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税收优惠政策。对各类企业招用残疾人达到规定人数和比例的由主管税务机关按实际安置残疾人的人数,4残疾人自主创业。按照国家有关政策给予税收优惠。

3.财政政策

主要用于开展创业培训、组织创业实训、开展创业服务和购买创业成果等。1建立创业扶持基金。

各级政府给予奖励。2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做出突出贡献的成功创业者。

提高小额担保贷款放贷比率。建立担保基金正常增长机制,3增加小额担保贷款基金。并根据国家就业政策和各类创业人员贷款需要,增加担保基金额度,最大限度地保证申请者“应贷尽贷”放贷比率提高到1:5符合贴息项目的由财政全额贴息。

4.金融政策

当年新建、扩建、改建项目,1大力支持创业项目。优先安排贷款资金。建立政府、银行、企业协调联席会议制度,推进政府、银行与企业的沟通联系,搭建政、银、企交流合作平台,有效解决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的资金需求。支持符合条件的创业企业进入资本市场,通过股票上市、企业债券、项目融资、产权置换等方式筹措资金。

简化贷款程序,2加大金融机构的信贷支持力度。降低贷款门槛。提高审批效率。建立机制灵活、资本金充裕、运行规范安全的小额贷款公司,拓宽民间融资渠道,规范发展民间借贷,形成全民创业的多元化融资格局。

整合扩大政策性担保公司的担保资本金规模,3建立完善全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扩大担保业务和担保规模,为创业主体提供融资担保服务。

经社区和担保机构共同评估认可后,4进一步完善小额担保贷款政策。降低小额担保贷款反担保门槛。创业人员或其亲友的房屋(两证齐全)汽车、机器设备(有购置发票)大件耐用消费品或有价证券。均可作为抵(质)押品。第三人反担保的对象,由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扩大到经营良好、收入稳定的各类企业员工、社会团体工作人员;也可以采取创业人员之间“联保”或由经营正常的企业为创业人员提供反担保的办法。对无反担保人或抵(质)押品的可以产权、股权、应收账款、商标、专利等动产和无形资产进行反担保。提高小额贷款额度。经办金融机构对个人新发放的小额担保贷款的最高额度一般掌握在5万元左右。对就业困难人员合伙经营或组织起来就业的可以根据人数和经营项目的具体情况进一步扩大贷款规模,贷款最高额度一般掌握在50万元左右。除国家限制的行业外,当年新招用符合小额担保贷款申请条件的人员达到企业现有在职职工总数30%超过100人的企业达到15%以上、并与其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的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财政部门审核认定为劳动密集型企业的经办金融机构根据企业实际招用人数合理确定小额担保贷款额度,最高不超过人民币200万元,贷款期限不超过2年。完善小额担保贷款贴息政策。除建筑业、娱乐业以及销售不动产、转让土地使用权、广告业、房屋中介、桑拿、按摩、网吧、氧吧外,上述个人贷款均作为微利项目。上述贷款期限最长不超过2年,期确需延长的可申请不超过1年的展期一次。微利项目的利息(含因利率上浮3个百分点而增加的利息)由中央财政全额负担,展期和逾期形成的利息,财政不予贴息。对劳动密集型企业,由财政部门按贷款基准利率的50%给予贴息,贴息资金由中央财政和当地财政各负担一半,展期和逾期形成的利息,财政不贴息。建立小额担保贷款奖励机制。对信用担保机构,按其当年小额贷款担保新增额的一定比例给予适当担保费补贴;对经办银行,允许其将贷款利率在人民银行公布的贷款基准利率基础上上浮3个百分点,同时按其当年发放小额担保贷款新增额的一定比例给予适当手续费补助。

5.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政策

按每人2000元的标准给予一次性补助;对属于就业困难人员的按每人4000元的标准给予一次性补助。1对登记失业人员自愿组织起来通过合伙经营或独自创办企业的根据合伙经营或独立创办企业的人数。

按每人1500元的标准给予一次性补助;对安置就业困难人员,2对登记失业人员创办企业或各类经济实体的根据其安置的登记失业人员人数。按每人2000元的标准给予一次性补助。

确保创业培训后50%开业成功率。选择一批创业成功的典型企业作为创业实训基地,3落实创业补贴政策。根据创业培训合格率等培训效果给予不高于700元/人的创业培训补贴和不高于300元/人创业培训后续服务补贴。为创业培训班合格学员提供6个月的创业实训场地;创业者经过实训基地培训且在半年内实现创业的对实训基地给予一定的补助,用于改善实训条件。

建设具有滚动孵化功能的创业基地,4加快城市创业园(街)凤还巢”农民工创业园等创业载体建设。充分利用各类园区、规模较大的闲置厂房、专业化市场等适合创业的场所。为缺乏创业经验的创业者提供一段时期的孵化和扶持。要调动行业和企业的积极性,发挥行业和企业的功能,建立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创业孵化基地,为创业者复制创业项目或加盟提供便利。鼓励各类资本参与创业园和创业孵化园区建设。统一创业园区扶持政策。全市就业创业园、农民工创业园等各类创业园统一扶持政策:对各类创业实体自进园之日起3年内,按规定免收属于登记类、证照类和管理类等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免缴物管费、卫生费等管理性费用,减半缴纳场地费,适当减免水电费,减免部分从减半缴纳的场地费中支付;各类创业实体招用就业困难人员、签订劳动合同并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相应期限内给予社会保险补贴和岗位补贴,招用城市零就业家庭成员的给予一次性就业奖励。对自筹资金不足的可提供小额担保贷款;对3年孵化期满后出园的微型企业,符合劳动密集型小企业的可提供二次小额担保贷款扶持。

报考公务员时视为基层工作经历;对自主创业专业技术人才可以申报评审市级以上(含市级)各类专家,5对年及以后毕业的从事个体经营创办经济实体的大中专毕业生3年内免费求职登记、参加创业指导、进入人才库。对大中专毕业生的创业经历。创业业绩突出,可纳入人社部门管理服务范围,职称晋升中符合相应专业破格晋升条件的不受身份、学历、资历限制。

落实国家相关政策,6积极为自主择业干部提供创业平台。鼓励自主择业干部从事个体经营或者创办企业。

晋升职称时,7对引进的人才和外来我市自主创业的科技人员。可以为其破格晋升中级以上(含中级)相应的专业技术职称。

从人才资金中给予补助和奖励。8对有重大发明创造或有重大贡献的科技人员。

6.土地政策

优先安排全民创业用地计划指标。1把民营经济发展用地纳入城乡建设用地总体规划。

除以出让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外,2创业人员在办理国有土地使用权手续时。可采取租赁方式用地;创业项目建设需占用农用地的国土资源部门优先安排用地指标,优先办理用地手续;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使用本经济土地创业,可办理集体建设用地征用(占地)手续。

优先供地。7.其它政策对登记失业人员从事个体经营的自首次注册登记之日起,3鼓励各类创业主体以集体土地入股方式进行创业;鼓励高新技术企业二次创业向园区集中。3年内免收管理类、登记类和证照类等有关行政事业性收费,免除前置审批各项费用。创业人员办理税务登记的一律免收税务登记工本费。对发展乡村旅游开发或“农家乐”项目的有关部门在证照发放、税费征收等方面,参照国家有关促进就业的政策,给予优惠扶持。

三)不断提升全民创业能力,健全创业培训体系。

对已经创业企业者开展创业提升培训。1.扩大培训范围。将创业培训范围由下岗失业人员扩展到城乡各类劳动者。

加强师资力量的培养和配备,2.提高培训质量。改善教师素质结构。根据不同群体、不同阶段的创业需求,采取理论与案例相结合、边培训边见习的教学方法,开展创业基础技能培训和项目开发培训,不断提高创业成功率。

努力开创我市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的新亮点。人社、农委、科技、工会、妇联、团委、残联等部门,3.推广和创新创业培训模式。以培训促就业为目的以体现徽文化内涵和符合我市实际的特色劳务品牌为依托。要结合各自职能优势,根据不同的创业模式,提供不同的创业培训模式。

对于尚未有创业意愿的人员,1实施“创办和改善你企业”计划(英文简称SIYB依托各级公共就业培训机构。进行创业意识教育;对有创业的想法,但没有实践经验或知识的人员,重点开展创业基本知识培训,帮助明确创业目标,选择创业项目,掌握开办企业的程序、方法和创业必备的专业知识培训;对已创办企业的人员,重点开展企业管理方面的专业培训,改善其经营管理能力,帮助其进一步扩大企业规模。

组织有创业意向的高校毕业生参加创业辅导和创业培训。2实施“大学生创业助力计划”依托全省高校毕业生创业培训基地。

针对青年创业的不同阶段和不同需求,3实施“青年创业计划”依托各级团组织。构建帮助青年创业的分级培训体系,安排创业导师对创业青年进行一对一陪伴式辅导。

开展各类创业培训。4实施“职工创业、就业帮扶行动”依托各级工会“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对有创业愿望、创业能力的下岗失业人员和返乡农民工。

零就业家庭妇女、返乡女农民工和女大学生,5实施“巾帼创业、就业服务行动”依托各级妇联“妇女就业服务中心”家政服务中心”对有创业意愿的下岗失业妇女、农业富余妇女劳动力。开展创业培训。

建设高素质的中小企业创业指导师资队伍,6实施“创办中小企业”计划。依托各级中小企业服务机构。针对创办中小企业的特点,开展创办中小企业产业政策、工商、税务、财务等相关知识培训,提升其自主创业能力。

对有创业意愿的城乡劳动者,7实施“1+X创业”计划。各部门结合自身优势。探索“1+X创业”培训,实现“帮一个人创业,带一群人就业”

结合农民创业带头人、星火计划带头人计划,8实施“农村致富带头工程”依托农业、科技等部门。开展农副产品生产加工,种植业和养殖业产供销等技能的培训,培养一批带动能力强的农民经纪人。

特别是服务业、传统特色产业和农业类项目,9实施“克隆引智工程”引进经济发达地区优质、新兴和具有创意的创业项目。成立加盟总部和“样板”实训基地,以“克隆”方式复制创业成功模式,创业就业相结合、教学实训一体化、加盟共赢,为创业者提供简单、实用、系统的创业辅导服务,提升创业成功率。

四)为全民创业提供服务。健全创业服务体系。

市、区县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建立各级创业指导中心,1.完善“六位一体”服务体系。要依托公共就业服务平台。不断提升创业指导中心功能,规范创业服务标准,创新服务方式和手段,围绕创业培训、开业指导、项目开发、融资服务、创业孵化、跟踪扶持六个方面的内容,进一步完善“六位一体”创业帮扶机制,为各类创业主体提供“一站式”服务,并逐步将创业服务延伸至社区、村组。

组建创业辅导人员队伍,2.完善创业专家指导团。要通过聘请政府专业人士、专家学者、知名企业家、创业成功人士、社会中介机构人员。根据创业者不同需求,采取会诊、出诊等方式,定期为创业者提供个性化和专业化的咨询、技术、管理等服务,帮助解决创业过程遇到各种问题,提高创业稳定率。

设立创业服务窗口,3.加强创业信息服务。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完善项目开发和推介制度。所属网站和相关媒体开设创业政策和项目信息等专栏,为创业人员提供创业政策咨询、投资信息、市场行情、项目推介、外经外贸和劳务供求等相关资讯服务。各地要积极采取政府开发、社会征集、个人提供、有偿设计等多种形式进行项目采集,开发一批有市场前景,特别是社区服务业方面的创业项目,建立创业项目资源库,实行微机数据库管理。建立政府支持并监管、企业与个人开发、市场运作的创业项目评估和推介制度,提高项目成功转化率。设立创业服务热线,接受创业者的咨询和投诉,提供及时有效的后续服务和跟踪指导。

做好职工的岗前培训和在职培训。组织各类培训机构按照用工需求开展定向、订单培训,4.提供用工服务。为创业者、新创办企业及其所吸纳的员工提供公共就业服务。指导创业企业结合生产经营需要。为创业企业提供合适人才。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要为创业者提供社会保障、人事管理、教育培训、职称评定等方面的政策优惠,吸引人才去新创办企业工作,扩大创业带动就业的规模。

禁止任何部门、单位干预创业企业正常经营,5.提高行政效率。全面实行收费公示制度和企业交费登记卡制度。严格制止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乱检查行为。进一步清理和规范涉及创业的行政审批事项,简化立项、审批手续,公布各项行政审批、核准、备案事项和办事指南,推行联合审批、一站式服务、限时办结和承诺服务,开辟创业“绿色通道“继续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严厉打击欺诈、不正当竞争和制假贩假等扰乱市场经济秩序的行为。

五)保障政策措施落实,健全工作考核体系。

内容包括:创业活动指数、创业对就业的贡献率、创业对企业的贡献率、创业存活率、创业服务质量、创业培训效果、创业环境、创业满意度等反映创业带动就业统计指标体系,并将指标予以分解。建立创建工作台帐,1.健全创业工作指标体系。建立一套完善的创业工作指标体系。对创建工作进行细化量化,明确各区、县,市直部门的工作重点和进度要求,并逐项分解落实。定期对各区、县和市直有关部门的工作进行综合评价,定期督查,及时通报,表扬先进,鞭策落后,保证各项任务按时保质完成。

实施信息化动态管理。按月统计主要目标任务完成情况,2.建立创建工作统计制度。加强基础信息采集。及时掌握创建工作进度,并分析创建工作存在问题,为领导小组决策和调度工作提供依据。各区、县及市直各有关部门每季向创建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告创建工作和政策落实情况,市创建领导小组办公室定期对工作进展情况进行通报,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对市场主体活跃、创业环境优良、民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数量增长快、个体和民营经济财政贡献率高,以及在建设创业型城市中服务优质高效、创业主体评价好的部门、单位给予表扬;对创建工作进展缓慢、政策落实不到位、群众投诉较多的予以通报批评。

创业带动就业范文4

(长春大学学院,吉林长春130022)

摘要:作为大学生培养的重要场所,高校应该对大学生就业状况进行分析,进而加强对大学生的创业教育,发挥创业带动就业效应,从而缓解大学生就业紧张的现状。本文对大学生创业带动就业效应进行分析,提出创业带动就业的影响因素和对策,以期为大学生创业带动就业提供参考思路。

关键词 :大学生;创业带动就业;效应;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4)07—0018—02

收稿日期:2014—02—25

作者简介:徐德斌(1970— ),男,吉林辽源人。长春大学学院,副研究员,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近年来,大学生的就业情况相当严峻,相当一部分大学生面临着就业难的问题,各高校也都致力于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其中,大学生创业带动就业得到普遍关注。大学生创业可以很好地缓解就业压力,帮助大学生找到工作的方向。然而,大学生创业带动就业的影响因素很多,而且情况不容乐观,应该着力加以解决,从而促进大学生创业的进展,发挥创业带动就业的效应。

一、大学生创业带动就业的效应

创业带动就业的效应是指通过大学生自主创办新企业来提供相应的工作岗位,吸收更多面临就业压力的大学生,使其获得就业机会。不论是正在接受大学教育还是已经完成大学教育的大学生,利用其知识和技能开创事业,在为自己创造收益的同时,还可以帮助其他人就业,这就是创业带动就业的优势。创业带动就业是一种倍增效应,一人创业可以创造更多的工作岗位,多人创业会带来更多倍数的就业机会,经过创业的带动效应,创业主体会创造出更多的就业机会,从而实现就业者的持续增加。

二、大学生创业带动就业的影响因素

(一)大学生创业积极性不高

当前,大学生的创业思想较为保守,创业的积极性不高,这一部分要归因于学校教育的弱势,另一部分要归因于学生传统的思维模式。在学校教育中,对大学生创业的指导是有限的,而且学校更鼓励学生找到稳定的工作,且高校学生周围创业成功的例子少之又少,同时,固有的思维通常也引导学生进行就业岗位的竞争,很少有学生愿意投入到大学生创业的浪潮。

(二)大学生创业的素质和知识匮乏

对于大学生来说,他们接受的是传统的知识教育,是为了以后获得工作岗位的基本就业知识。大学生对创业的认识还是比较片面的,他们单纯地认为创业就是开公司和盈利,很难有更深层次的认识。大学生处于成熟转型期,这个时期的学生好高骛远,难以立足实际,对社会经验的掌握不足,创业知识更是缺乏。除此之外,大学生创业的素质也远远不够。他们大多精于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实践和创新能力缺乏,因此,在人际交往方面也会有很大劣势,疲于应付创业所带来的复杂社会关系。即便一些学生能够投入到创业实践当中,但由于创业主体未能做好充分的市场调研,匆忙组建团队,缺乏对市场的分析,很难将企业做活做好。

(三)大学生创业缺乏政府的支持

当前,一些政府部门虽然出台了相关的鼓励大学生创业的政策,但付诸实践的少之又少,创业支持力量发挥的作用微乎其微。这是政府对大学生创业的支持覆盖面不够和力度不足的表现。作为创业支持的核心力量,政府应切实为创业提供实际的支持,而不能把鼓励创业仅仅作为一个口号。

(四)大学生创业缺乏系统的服务平台

当前,各地设立的服务大学生就业人才的交流中心较为普遍,这种服务平台应该有助于为大学生提供一些就业和创业的指导。但是,这些服务平台真正切实开展相关工作的相对较少,相关服务人员素质也普遍不高,难以对大学生创业进行相关指导,这就限制了大学生创业工作的开展,挫伤了大学生创业的积极性。社会服务平台建立的目的就是为了服务于大学生创业和就业压力的缓解,但是,当前服务平台难以发挥作用,影响了大学生创业工作的进展。

三、大学生创业带动就业的对策

(一)改革大学生创业教育内容

在大学生在校教育中,要把大学生创业教育作为重要的教学板块。要改革大学生创业教育内容,除了开展专门的创业教育课程外,要特别注意培养大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同时,要把创新能力的培养和专业教育结合起来,使学生能够逐步形成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要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逐步摆脱死板的课堂理论教学,可以专门为学生设计一些创业计划大赛和企业调研活动等,提高学生的动手和动脑能力,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能够自主参与到实践活动中,增加阅历和经验。在专门课程的开设过程中,要系统地对创业教育的内容进行整合,增加实训课的比重,把团队建设、公司结构、市场分析和预期以及风险评估等等整合成为一套体系,使学生能够更容易掌握企业的基本结构和框架,从而保证学生在今后创业的过程中有章可循。

(二)提高教学团队中师资人员的素质

在大学生创业教育中,要选择高素质的教学团队进行教学,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创业教育核心力量。在实践中,要从有关部门或者企业以及成功人士中聘请专家组建创业导师队伍,承担起创业教学的任务,并对大学生创业进行指导。在进行创业教育的过程中,创业导师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经验,在帮助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帮助其建立创业的信心,帮助学生进行创业前景分析,吸引学生更多地参与到创业实践中去。要鼓励相关教师进行系统的学习,从而掌握创业的动态,提高师资队伍的素质和专业水平。定期选派教师到企业进行调研和学习,保证教师能够充分了解一线信息,有利于对创业教育工作的开展。

(三)推进创业教育实践平台的建立

在大学生创业教育中,学校要不断推进创业教育实践平台的建立,为学生创业实践提供机会。要鼓励学生参与导师的项目,在老师的带动下组建创业团队,使学生能够切实感受组织的作用和力量。要多组织创业实践活动,比如创业计划大赛以及拓展训练,这些都可以帮助学生培养一些创业者的素质。

(四)重视创业教育理论的研究

创业教育教学科研机构和师资是创业教育的核心力量,要想提高创业教育的效果,就要结合国内外最新理论和成果,并结合国内创业教育的形式和现状进行分析,把优秀的理论和方法编入到教学课程当中,及时进行内容的更新,保证学生所学知识的前沿性。同时,要充分改革教学模式,注重案例教学,对一些成功的创业案例进行分析和整合,供创业团队进行学习和参考。除此之外,学校要建立校友数据库,加强与成功创业校友的联系,并邀请成功校友进行讲座,从而激发学生的热情和创业的意愿,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学生能够正确对待创业,并且自愿投身到创业的实践中去,在缓解就业压力的同时,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充分发挥创业带动就业的效应。

当前,大学生就业面临着严峻的考验。随着大学生数量的不断增加,没有解决就业问题的大学生数量逐年累加,社会创造的就业岗位难以承受数量巨大的有就业需求的大学生。如何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就变得尤为重要,同时,这也是缓解就业压力的途径。鼓励大学生创业不仅可以解决一部分大学生的就业难题,而且通过大学生自主或以其他合作形式创业,可以创造出更多的工作机会,就可以吸纳一部分大学生进入到相关岗位,从而更好地缓解就业压力。

参考文献]

[1]卢洪刚,余颖.高校开展创业教育的现实意义及实施途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10).

[2]程新锋,丁养斌,姬洪波.“四融入”促学生以创业带动就业[J].中国成人教育,2010(1).

[3]柴慧婕.科学发展观视域下的大学生创业[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0(11).

创业带动就业范文5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创业教育 现实意义 现状 三位一体

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今后将“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完善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政策,加强就业观念教育,使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以就业为导向”已成为我国高职教育的办学指导方针,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情况已成为衡量高职院校办学质量与办学效益的重要指标,因此,加强创业教育,增强毕业生的创业意识,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将是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新的突破口。

一、高职院校开展创业教育的现实意义

1.创业教育是知识经济发展的需要。

知识经济是以现代高技术为主导的经济,其本质是创新。21世纪知识经济将首先出现在高科技行业,由于科学化、现代化、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所需要的劳动力的质量也随之越来越高,而数量却越来越少,致使社会就业等问题日益突出。解决社会就业矛盾最根本的出路在于创造出新的、更多的产业和工种,从而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根据知识经济发展的这些特点,迫切需要掌握现代化科学技术的、富有创业和创新精神的青年学生来担负起创业的历史重任。因此,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应把培养具有创业能力的人才作为教育发展的目标,努力培养大量的创业型人才,这不仅是高职教育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且是高职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

2.创业教育是培养应用型高级人才的有效途径。

现代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导致社会需求日趋多样化,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是适应多样化社会需求的生产新模式,它必将促使新的产品与行业不断涌现,其中新开办的小企业,特别是高科技小企业具有相对优势,而这些企业正处于创业阶段,急需大批应用型高级人才,在高职学生中实施创业教育是培养应用型高级人才的有效途径。通过创业教育,大学生在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具有远见卓识和丰富的想象力,以及一定的理论知识、经验积累和扎实的技能、业务基础等创业的智力因素方面得到锻炼,培养理想、抱负、信念、意志、毅力等创业的非智力因素,毕业后走向社会能担负起创业的重任。

3.创业教育是适应就业竞争的需要。

目前,我国经济转型面临着劳动就业问题,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呈现多元化的趋势,造成不同经济发展阶段教育与就业的矛盾,所以,在高职院校积极开展创业教育,培养创业型人才,对适应就业竞争和促进社会发展的需要,是至关重要的。培养就业能力是开展创业教育的基础,只有帮助高职学生掌握创业必需的技术,树立献身事业的精神,才能实现学生顺利就业。

二、高职院校开展创业教育的现状

尽管开展创业教育的意义已非常明显,但目前高职院校对实施创业教育仍普遍不够重视,开展创业教育的现实情况也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

1.创业教育开展情况普遍较差。

很多高职院校还未认识到创业教育的重要意义,因而根本就没有开展创业教育。即使有的高职院校开展了创业教育,也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仅仅是在学生毕业前开设的就业指导课中简单介绍一下而已。

2.创业教育形式单一,更多的是偏重理论教学。

很多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多是采用课堂讲授的方式,偏重于理论教学,没有或者很少进行相关的实践,使创业教育流于形式,学生也不感兴趣。创业教育的内容比较片面。开展创业教育的高职院校多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主要是着重创业的意义、创业者需要的素质等方面的讲授,而轻视创业意识与能力的培养,使得学生即使想创业,也不知从何着手。

3.创业教育多为间接教育。

在进行创业教育时脱离现实生活,让学生觉得创业离自己很遥远。有的学生虽然对此感兴趣,但是却没有想到自己去创业,或是有一定的想法却不敢付诸行动。

三、构建“三位一体”的创业教育模式

“三位一体”即“创业教学、创业模拟、创业实践三位一体”。这其中的三个阶段不相互孤立,而是相互联系地组成一个整体。具体表现为以创业教育为基础,通过创业理论课程的教学,使学生积累一定创业所需知识。以创业模拟为实践教学的主要手段,帮助学生了解和认知创业全过程,使创业知识在模拟实践中得到一定的锻炼。创业实践是让学生开办自己的创业企业,在真实的创业过程中使学生的创业能力真正得到提高。

1.创业教学阶段。

(1)开设创业教育课程,培养创业意识。开设创业教育课程是创业教育得以实现的关键。学校在制定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时,要结合专业系统来介绍创业理论、创业知识、创业技能、创业案例等,进一步优化课程建设,争取将创业教育贯穿于整个大学阶段的教学之中。从新生入学开始就开展启蒙教育,把创业启蒙教育列进入学教育与专业教育计划,帮助新生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与自身特点,提前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与设计,唤醒其创业意识,点燃其创业热情,做好自我谋职、自主创业的精神准备。

(2)利用多种途径,营造校园创业氛围。良好的氛围是创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条件。首先,要把创业教育上升到拓宽学生就业渠道、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为社会分忧的高度上,引起高校领导的必要重视;其次,要不断开展创业教育研究,深入探讨创业教育的规律、发展模式和实现途径等,定期召开交流会、培训班,通过学习交流,提升理论水平和教学能力,推动创业教育的发展;最后,要利用各种学校媒体积极宣传先进经验和成功典型,营造出创业光荣的舆论氛围,在良好的创业教育氛围下,对高职学生进行创业信念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创业观,从而扩大创业教育的影响。

2.创业模拟阶段。

在创业模拟阶段,将创业教育与校内实训教学结合,组织学生策划创业、预演创业、模拟创业。比如组织学生参加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创业计划竞赛是借用风险投资的实际运作模式,要求参赛者组成优势互补的竞赛小组,提出一个具有市场前景的技术产品或服务,围绕这一产品或服务,以获得风险投资为目的,完成一份完整、具体、深入的商业计划。完整的创业计划应该包括企业概述、业务展望、风险因素、投资回报、退出策略、组织管理、财务预测等方面的内容。又如在学校内创办一个仿真的市场,让学生通过创办各类企业、经营各种商品,完成模拟企业的人员组合、市场调查、企业注册、摊位的招投标和采购进货等全过程的实训。在实训过程中,同学们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企业组建、工商注册、市场调查、资金筹集、摊位投标、企业策划、商品经营、企业管理等全过程的模拟。

3.创业实践阶段。

实践教学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创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边学边做的原则。因此,高职院校应积极为学生创业营造环境,搭建平台,营建创业环境。

(1)开展校园创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创业技能。建立大学生创业中心、大学生创业园等创业平台,为学生的创业实践提供适当的场所和条件,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实践锻炼,提升创业意识,提高创业能力,增强社会适应能力;为已通过创业计划评估的学生提供资金帮助及咨询服务,并在创业实践基地设立配套的风险投资基金,促进创业教育的发展;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来开展创业教育,鼓励学生创造性地投身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和社会公益活动中,切实提高学生的创业技能。

(2)开展实训实习,体验创业过程。实训实习是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创业意识与创业能力的第一实践基地,是学生创业实践的第一选择,也是创业教育深化的重要阶段。高职院校应积极争取企业和社会各部门的支持,利用寒暑假组织部分学生到企业中去,充分利用实训实习机会,加强对实训实习环节创业教育的指导。要让学生了解行业特点与企业运作方法,拓宽行业知识;让学生耳闻目睹和亲身实践中感受创业的艰难,体验创业的苦与乐,培养脚踏实地的作风、吃苦耐劳的精神,强化创业和竞争意识,使更多的学生脱颖而出,加入创业者的行列。

近年来,高校在校大学生人数急剧增加,社会所能提供的现成带薪就业岗位却越来越少,因此,对既能求职又能创造新工作岗位的毕业生进行创业教育,成为高校职业指导工作的重点,是高校职业指导工作的开展与推动毕业生顺利就业或实现创业的核心任务。创业教育作为新的教育理念和职业指导模式,将大大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这既是大学生就业、创业的需要,又是高等院校主动适应社会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news.省略,2008,11.09.

[2]黄敏.创建以创业带动就业的高职院校创业教育体系[J].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9).

创业带动就业范文6

关键词:唐山市大学生 创业影响因素 创业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47.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10(c)-0000-00

一、唐山市大学生创业带动就业的影响因素

根据对唐山市多所高等学校的大学生进行调查和典型创业者深度访谈,总结出以下三大类影响唐山市大学生创业的因素。

1.环境影响因素

(1)政府政策扶持

为了支持大学生创业,唐山市政府相继出台了许多优惠政策,涉及融资、开业、税收、创业培训、创业指导等诸多方面,具体如设立创业扶持资金、扩大小额担保贷款基金规模和扶持范围、支持创业孵化基地建设、扩大社会保险补贴政策范围、提高创办小微企业场地租金补贴标准、加强创业能力培、鼓励社会组织开展创业培训和服务等措施。唐山市政府出台的一系列优惠政策,目的是为了帮助大学生克服资金短缺和物质基础薄弱方面的困难。但是政府出台政策的出发点很美好,但现实往往非常骨感,这些政策往往是针对大众式的,基于政府投入资金的限制,对本身缺乏资金、筹资经验又不足的大学生而言往往于事无补。

(2)经济发展状况

2015年,河北省GDP达到29806.1亿元,其中唐山市GDP为6100亿元,虽然比2014减少了125.3亿元,但是依旧在省内排名第一。值得注意的是,唐山市第三产业产值比重为32.1%,低于我国46.1%的平均水平,这说明唐山市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力的人数非常有限。对于资金和经验非常薄弱的创业大学生来说,往往⑿〕杀镜姆务业作为自己的创业方向,唐山在服务业方面的创业资源并不充足丰富。虽然随着环保的约束加强和钢铁产能过剩,有着“中国近代工业摇篮”之誉的唐山正积极提高第三产业的增值,但这并不是一朝一夕就改变的,唐山市经济的历史和现状对创业大学生来说是挑战多于机会。

(3)就业形势

2016年,全国大学毕业生有765万人,比2015年增加16万,大学高校毕业人数创历史最高,堪称“史上更难就业季”。近几年,唐山市高校毕业生规模维持在5万人左右。在对唐山市高等学校大学生实地调查的过程中,认为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和严峻的被调查者占绝大多数。受到唐山市经济发展的影响,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没有明显的转好趋势。通过唐山人才市场对2016年年后的统计数据可知,从需求专业看,前5位依次为营销类、计算机类、贸易类、教育类、财务类。与此对应的是,唐山市高等学校中这几个专业的学生人数没有明显提升,有的专业学生人数甚至出现了下滑。唐山市人才市场供需双方在专业上存在着结构性差异,会对大学生对就业、创业的选择产生影响。

2.个人影响因素

(1)创业意向

创业意识是指创业者根据自身和社会的发展需要而引发的创业动机或愿望,是一个创业者素质的最为核心的要素。这种内在精神的驱动力,积极地影响大学生的创业热情和持久力。创业意向受到家庭、同学、朋友、社会等方面的影响,决定着其是否具备事业心、追求卓越、重视效益等方面的能力。

(2)创业知识

很多大学生在考虑创业的时候经常有一种错误的观念,创业知识是在创业过程中逐步学习的,创业准备的时候只重视资金、场地、项目等方面的准备。其实,创业不仅要求大学生具备如商业知识、市场运作,法律法规等方面的创业基础知识,还要求大学生具备如经济学、管理学、人力资源管理、会计、公司法等创业专业知识。这些创业知识如果一味通过边创业边学习边实践,那么大学生创业过程中“缴纳的学费”将会非常高昂,甚至会让刚刚起步的创业事业毁于一旦。

(3)性别与个性

中国的传统文化、角色分工和社会认同仍对女性职业道路的选择有着根深蒂固的影响。通过对唐山市高校大学生的调查可以发现,男生比女生更倾向于创业以实现就业,更进一步的想获得社会的认可;而女性更倾向于选择稳定轻松的工作,做好工作的同时兼顾家庭事务。并且在创业的过程中往往出现性别歧视的现象,男生创业相对女生创业要简单的多,他们更容易获得社会外界的认同和支持。

很多大学生在创业前没有仔细分析过自己的个性,并不知道自己是否适合创业。如果一个对待问题严谨刻板的大学生进行创业,在创业过程中他只会感觉到痛苦不堪,而不会体会到激情喜悦。个性活泼富有激情的大学生,其改变生活环境、实现目标和理想的动力更强,更容易成为创业者,会更加积极主动的投入创业活动中,同时通过创业成功获得心理上和物质上的满足感。

3.风险因素

创业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风险,大学生应当具备一定的冒险和风险承担意识。大学生创业过程中的风险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1)创业项目

从实践上看,大学生的创业项目有个显著的弱点,商业化做得比较弱,技术创新很难产业化。很多大学生的创业项目想法很好,但是不是太接地气,实施起来困难重重甚至是完全不可能实现。大学生创业项目应该跟面向企业和用户,让产品和服务更加具有实用性和适用性。不要一味地追求创业项目的技术性,创业项目的可行性和盈利性才是检验项目商业化前景的重要指标。

(2)创业经验

大学生进行创业的风险很大一部分来自对创业过程中对机会的识别,识别机会的准确性受到市场、政府政策、竞争形势、技术发展等情境的影响。如何在变化的情境中敏锐的洞察到机会,这种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与创业经验或商业经验所形成的实践性内隐知识、价值信念和机会意识等息息相关。机会识别是一个复杂的心智过程,创业经验丰富的大学生会明显好于一般大学生。

(3)社会资源

推广产品、开拓市场、扩大规模,需要有丰富的社会资源。由于大学生长期身处校园,人际交往的范围相对狭窄,人际关系相对简单,因此掌握的社会资源非常有限。刚刚创业的大学生在寻找客户、签订合同方面存在较大困难,导致企业难以盈利、规模难以扩大、企业发展受阻,最终被迫关闭。此外,大学生的创业团队通常是以同学或朋友为主构成的,基于情感维系,而不是基于契约关系,这种重感情轻契约的工作关系,如同一个会增大的恶性肿瘤一样潜伏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一旦受到相关因素的刺激可能会导致团队的解散。

二、唐山市大学生创业带动就业困境的对策研究

1.政府优化创业环境

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就业之源。中国目前在大力提倡“互联网+”和“创新创业”,在“创业经济”下,通过利用通常闲置的资产,中国成百上千万人通过灵活的就业机会来支撑家庭或自行创业。据相关数据显示,到2020年,中国的人均GDP基本可达到3000美元,预计未来五年每年增长40%。如果预测成真,到 2020年“创业经济”将占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10%。

虽然说创业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经验研究无法找到充分的统计证据来证明两者之间的关系,但是政府大力促进经济发展、稳定经济增长、调整经济结构,能够为大学生改善了创业环境。唐山可以紧紧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机遇,抓好临港产业发展,发挥沿海港口优势,加快临港产业聚集。目前,根据《劳氏日报》的2016世界集装箱港口百强排行榜,唐山港凭借2015年集装箱吞吐量达到152万标箱、上升了37%的不凡业绩,位列第94位,而港口经济恰恰主要带动第三产业的增值。

政府优化创业环境,不仅仅是保证创业政策的规范和落实,还应该能够随着大学生创业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相关政策。近年来,政府相继出台一系列的创业扶持政策,体现了政府对以创业带动就业这一口号的大力支持,对了大学生创业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除了建立和完善公共服务平台和多元化的融资渠道,扶持大学生创业,还可以提供创业菜单,提供个性化和定制化创业服务,这样大学生所处的创业环境将对创业结果产生更加积极的结果。

2.大学生积极培养自身创业特质

创业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是一个综合性和实践性很强的研究领域。大学生在其中扮演者多种角色,包括管理者、参与者、创新者、继承者、实践者等等。大学生履行各种角色,必须具备一定的创业特质,如风险承担力、挑战精神、创新、抗压能力素质等。这些创业特质有利于帮助大学生更好地把握创业机遇、认清创业发展道路,以积极主动的态度解决创业中的困难。

创业特质的培养是一项长期工作,高等学校应该强调理想和信念教育,激发学生成就感需要,引导学生自我培养创业特质;其次,多为学生提供实践活动的平台,如建立创业者联盟、开展创业策划比赛、科技创新竞赛等,加快其社会化进程;再者,应该经常邀请企业家,特别是成功创业的校友们回校与学生交流,或聘为大学生的创业导师,为创业大学生树立榜样,增强创业教育的实效性。

创业的大学生应注意在平时工作和生活中加强适应能力和包容能力,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充分利用学校的各种便利资源加强各方面的学习,掌握扎实的创业知识。除此之外,还应重视自身沟通能力、组织能力和团队合作的能力培养,积极参加社会实践,通过在社会、市场中适应、磨练,不断积累经验,获得溶于自身行为和思想的创业特质。

3.注意防范控制创业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