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走路上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走路上学范文1
电影根据真人真事改编。讲述了生活在云南怒江边上的小姐弟俩——姐姐娜香和弟弟瓦娃上学的感人故事……
学校在江对面,为了能上学,姐姐每天不得不冒着生命危险溜索过江,因为通往学校既没有路,也没有桥。看着姐姐能天天上学,弟弟瓦娃羡慕不已,但妈妈一定要爸爸回来带他溜索才放心。可爸爸在外打工总也不回来。于是瓦娃就偷偷溜索过江,来到了日思夜想的学校,偷听了老师讲课。
时值冬天,聂老师却发现孩子们都穿着拖鞋甚至光着脚上课,课堂上满是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操场上是一片欢歌笑语。聂老师为孩子们的脚细心地量了尺寸,给每个孩子都买了双雨鞋。瓦娃偷偷溜索过江,妈妈知道后大怒,最后他以姐姐的红雨鞋做为不去溜索的交换条件??他实在太爱那雨鞋了,睡觉时都抱在怀里,梦里都露着笑容。
日子就这样一天一天平静地过了,有一天,娜香在给家里买盐的时候,看到了一双适合瓦娃穿的鞋。很便宜,才十六块五。可是她的手上只剩下找回的一块钱,她认真地看了看那鞋子,最后把鞋轻轻放了回去。正巧聂老师看到这一幕,她把鞋子买下来,让娜香送给弟弟。兴高采烈的娜香,带着满心欢喜急着溜索回家,溜索到一半时,鞋子从书包里掉了出来,娜香一急,伸手去抓,一不小心却从溜索上翻下来,掉进滚滚怒江中……
瓦娃因为姐姐的离去遭受重大打击,从此后再不说一句话。当聂老师给他上课时,要看看他的画。瓦娃无声地带着老师来到一处房梁前。那是一座美丽的桥,桥下是滔滔的江水,桥上是姐弟俩,手拉着手,快快乐乐地去上学……这是是瓦娃的梦,能走路上学,不再溜索。可是姐姐再也看不到弟弟的画了……
春暖花开的季节,马吉乡第一座“爱心桥”在社会各界的爱心捐助下,顺利建成,瓦娃终于得以第一次走路上学。在初春的阳光里,瓦娃似乎又看到了姐姐,姐弟俩手牵手,小鸟一般从桥上飞过……
走路上学范文2
在苦学中,我放弃了很多曾经的兴趣,就像有人在微博上说的那样――“很久了,没有抚摸过一棵树,没有仔细看看野草或飞鸟……忘记了质朴的自然是什么样的了,我已经是个准机器人了。”
不过好在一天中还能有些许时间放松――那段时间是早晨的上学时间。我选择了步行上学。
到学校有半小时的路程。那条通往学校的路,两边栽着高大的杨树,笔直地通向前方的雾中。时近初冬,从家出发时天还有些昏暗,空气中弥漫着潮湿而冰凉的雾气。我打了个寒战,不由自主裹起了上衣,把双手衣兜。
路灯还在亮着,散发着刺眼的黄光。大概它们也觉得自己不合时宜,便在一瞬间集体熄灭了。早晨的雾色似乎更添了一份凝重。我走出小区的大门,走上那条通向学校的路。鸣笛声如一声清啸,划破了宁静的清晨。我循声望去,红色的轿车从我眼前驰向远方,破开了浓浓的雾。
我觉得四周在一霎时变亮。抬头,风起处,天色已作淡蓝。风已不再刺骨,变成了有点湿润的凉爽。
我沿着路,向东而行。东方的天透出几分明亮。随着周围逐渐地充斥了车与人的喧嚣,光在一点点地变强,直到从树的枝桠间透过强烈的光束,在地上留下斑驳的光影。我饶有兴致地玩味眼前这一道光:化学老师说,这叫“丁达尔效应”。我心思一动,管它什么效应,这道光,真的很美,美得就像那时的温度――从凉爽变得温暖,暖得沁人心脾。阳光洒在脸上,我眯起眼睛,沿着阳光的方向直视太阳,明亮得让人眼花缭乱。
当我走尽那条路,迈进学校时,金色的阳光洒遍了整个校园。
偶尔在夜深人静时,我会想起早晨走过的那段路,也许现在的我,离那束阳光真的很远。那些无所适从,那些亢奋后的低谷,也许只是早晨开始时的雾气。
久违的自然在清晨与我相伴。走在那条路上,尽管晦暗,尽管刺骨,但我知道,第一缕阳光,在路上等待着我。
阳光尚未来到,我在路上刚刚出发。回首是漫漫长夜,而眼前的路藏在层层迷雾之中。也许我不该再去回想过去,毕竟过去的再也回不来。沿着路一直走下去,我相信第一缕阳光会照在我的脸上,我相信一轮红日就在前方,喷薄欲出。
走在萧瑟而刺骨的路上,即使身边再暗,我也会心安。我知道,只要走下去,这条路就会越走越亮。
走路上学范文3
作为陕西省社会科学院一名社会学研究方面的专家,方海韵相信自己的专业判断。以往的工作中,他碰到过更为复杂的项目,“比如论证一些出台的政策适不适合现在社会的情况?不适合怎么去调整和更新?有些项目涉及征地拆迁,需要什么价格补偿才能让老百姓满意,执行怎样的方案才不会影响老百姓当前的生活?”相比之下,给山区修路,算不上一个具有很大挑战性的项目。
但是,对于这个项目,方海韵和他的团队并没有丝毫的懈怠。
不修边幅的方老师
在陕西省社会科学院,方海韵的研究领域属于应用研究方面的政策研究和社会项目评估工作。
方海韵以征迁为例来说明项目评估的重要性:“有些征迁项目,政府单方面出台一个政策,然后按照执行,老百姓不同意,就搞强拆,结果闹出激烈的事件,受到上级部门批评,政府在里面两头受气。”经过社会评估专家前期调研,提出一个既符合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又能让老百姓满意的政策,就可以避免征迁中一些矛盾的激化。
方海韵走上社会项目评估之路,最初的原因也许就是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这些国际机构的理念。短短几年时间,他就吃透了世行的移民安置政策和法律。有些项目只要附上他的报告,动辄数亿元的资金就能顺利获批。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办公北楼的三层,一块挂着“社会项目评估中心”牌子的房间,就是方海韵的办公室。他的另一个身份,是陕西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办公室的门一打开,记者便看到办公桌上铺着厚厚的一层灰,显然很久没有用过。社会学研究所所长牛P带着陕北口音向记者解释说,方海韵一直在外边跑,在办公室待的时间确实不多。于是记者的采访便改在研究所的大办公室进行。
炎炎夏日,方海韵穿T恤短裤,看上去就像个不修边幅的大学老师。他说,他还真是当过老师。1989年研究生毕业后,他进入社科院工作。那年省上出台政策,要求青年学者下乡锻炼,他被分到离西安不远的三原县教师进修学校当了两年老师,一个人带四个班的五六门课,包括教育学、管理学等等。
1992年,方海韵回到社科院,从事青少年问题研究工作。1994年,世行贷款陕西公路发展项目,找到社科院做项目评估。
“当时世行需要一个第三方机构,他们认为交通厅和长安大学(当时叫公路学院)都是官方的,而社科院是一个民间机构,立场相对中立一点。”方海韵介绍说。
虽然没有搞过这方面的工作,但当时的社科院领导觉得这个事儿可以接下来,方海韵被选定为承担此项工作的成员之一。“没想到跟世行合作以后,一发不可收拾,一个项目接一个项目,不知不觉就做了二十多年。”
忙碌的移民专家
“他的报告世行官员非常认可,每个项目只要涉及到移民安置这块儿,世行亚行直接就提出:你们这里只有方老师能做。”张锋利告诉记者。
张锋利是陕西省发改委外贷办项目处的负责人,已经跟方海韵合作十多年。张锋利记得,他们最早跟方海韵合作,是2005年下半年世行贷款的全省农村改水改厕健康教育三位一体建设项目,要求对征地拆迁移民安置情况做社会调查以及移民计划。
“那是我们第一次找方老师合作,第一阶段是项目实施之前,要编一个移民安置计划,调查项目要建设什么内容,涉及多少个县,多少个村,多少亩征地,影响多少户老百姓房屋拆迁,一亩地赔偿多少,拆一户房子一平方米赔多少钱,标准怎么落实,钱怎么来,怎么监督,有一套计划;第二阶段是项目建设过程中,我们又聘请方老师做外部移民监测专家,比如建设期五年,一年出两个报告,监测各个项目县做得怎么样,有没有克扣老百姓的征地款?补偿标准是不是达到了?再关注项目建设以后的影响,修的路,供水设施,搬了新房后生活水平改善了还是降低了,收入提高了没有?总体要做一个社会影响的比对。”张锋利介绍说,“这个项目涉及15个县,282个村,30万人的饮用水安全,那段时间跟着方老师到处跑,要到现场看。”
2008年汶川地震以后,亚行进行优惠贷款搞灾后重建,这是一个紧急贷款项目,前期没有编移民计划,陕西省发改委外贷办项目处就聘请方海韵补做了一个征地拆迁移民计划,然后给亚行推荐。项目建设三四年里面,还要进行恢复重建的效果、社会状况的改善、对老百姓征地拆迁、移民补偿等外部监测。此后,亚行投资的秦岭生态和自然保护项目以及世行贷款的陕西小城镇项目,省外贷办都请方海韵担任项目评估专家。
“陕西小城镇项目涉及汉中、安康、渭南、宝鸡等地九个县区,项目上马前,世行要他确认一下符不符合世行政策和国家政策。他到现场跑了几天,回来打了个报告,两天项目就批下来了。”张锋利说,无论是项目委托方还是实施方,对方海韵的工作评价都很高,认为他的工作不可或缺,总能替他们解决很多问题。
近几年,慕名来找方海韵做社会评估的项目越来越多,他开始有所选择。“主要看能不能给群众带来实惠。西海固的公路改建项目,我为啥愿意做?因为当地群众都高兴得很。”方海韵说。
应对挑战解难题
作为颇得世行、亚行青睐的社会风险评估专家,方海韵深知这些国际机构对于受影响区域社会影响的重视程度。
有一年,他们做西安-陕川界高速公路项目移民安置和监测工作,在另一内资项目与他们的项目交界处,出现一个紧急情况,一个农民由于诉求没有得到满足,要采取极端行为。“这可是世界银行的项目,是不是自己的工作出现漏洞?”世行官员和方海韵赶紧核实,结果问题是出在这一内资项目上。
“这个内资项目为什么会出现这个情况?原来该项目2010年制定的拆迁补偿标准,由于各种原因,直到2013年才开始实施,但项目方仍按2010年的标准补偿,这户农民就不愿意。后来引起政府重视,这户农民的问题才得到解决。”
西安三环建设过程中也遇到移民安置问题,当时南郊一个受影响村的村民也是对补偿标准不满意,要求提高,把村里的路都堵了。
“三环项目涉及到城中村,拆迁量太大。方老师能顺利跟亚行衔接下来,很不容易。世行、亚行对移民安置和社会评估采取一票否决制,如果哪个项目因为移民问题发生纠纷,就可以直接把这个项目停了。”张锋利说。
既要让自己的报告达到外方要求,还要有利于推动国内的工作,这是移民专家方海韵一直面临的挑战。
“我们的方法是把容易引起矛盾的问题提前找出来,让双方坐在一起沟通,我们起桥梁作用,既要照顾到老百姓利益,也要顾及政府的具体情况。如果标准提的太高,财政承担不起,项目还是个空的。”方海韵说。
也有项目由于实施方案出台前,老百姓没有得到完整信息,准备实施时,群众上访、游行、堵路,气氛非常紧张,直接影响到项目建设。
“我们下去调查,村长就说,怕你们进了村就出不来。”方海韵就通过熟人下去摸底,还不敢说是来调研的,随便找村民聊聊天,“好像搞地下工作一样”。
问题得以顺利化解,让方海韵感触颇深,“一些建设项目由于我们参与,政策上有所调整,让老百姓受益了,老百姓就更容易理解建设项目,理解国家的政策。”
虽然发现问题是职业本能,但方海韵发现了问题,往往并不急于捅出。“尽量先沟通各方意见,能解决就解决。如果一发现问题立马就说不行,急急忙忙往上打报告,就会弄得各方面比较被动。”
方海韵介绍说,“移民安置最大的挑战性在于:安置费用是国内配套资金,也就是当地政府掏腰包。按照国家政策,外资不能用于支付这方面费用,但外资对移民安置要求又非常严格,要求跟老百姓磋商,补偿政策要公开透明。受影响的老百姓要妥善安置,占地要赔钱,拆房要给补偿,要确保项目建成后老百姓生活质量提高,至少不低于建设前,这是总原则。”但这个做下来非常难,有些地方财政窘迫,就会有矛盾。“当地政府有时候就有抵触心理,这个项目补高了,其他项目怎么办?”
上世纪90年代初,世行、亚行贷款都是基础设施方面的大项目,铁路、机场、高速公路等等。2005年左右,开始偏重于生态、民生、可持续发展领域,跟老百姓息息相关。
张锋利经常跟方海韵一起下去跑。“方老师喜欢跟老百姓聊天拉家常。有些县为了项目尽快推进,说没问题,都跟老百姓说好了,很快就能启动拆迁安置工作,其实不是这样子,方老师去一了解,觉得启动并不成熟,然后就提出建议。话不多,但很管用。”
外贷办项目处的崔静海最佩服的是方海韵的调研技巧。“比如要了解农户的收入,他不从正面而是从侧面,通过消费情况等等推断出来。”
有时候,方海韵也会帮着地方政府权衡,补偿标准是不是定得高了,如果写进计划,就进入法律文件,到时候你实际支付只能比这个高,不能比这个低,所以他提醒政府尽量不要说大话。“在这个过程中,我感觉他举重若轻。”张锋利说。
张锋利告诉记者,陕南山大沟深,陕北黄土沟壑,方海韵几乎都跑遍了。在他看来,社科院的研究员并不都是要搞那些高大上的社会学研究,方老师做的事情同样价值非凡。
“再贫困的村,他都不嫌弃,我觉得这就是扎根。”张锋利回忆说,“2005年搞农村改水改厕健康教育,我们跟方老师一起下去,当时耀州、志丹都是集雨窖,30多万人存在饮水安全问题。我们这个项目通过各种方式解决饮水安全问题,打井,修坝,其中也牵扯到征地拆迁。面对这几十万老百姓,他必须扎下去做社会影响评价。等水质改善了,厕所改善了,再宣传饭前便后要洗手。接着,还要监测老百姓的健康水平是否改善?收入提高了没有?项目持续多年,还要抽样调研,过一两年跟踪一次,这样弄出来的东西是非常有意义的。”
不像权威的权威
自1994年接手世界银行第一个项目至今,世行官员已经换了几茬,方海韵仍在往山里跑。
亚行官员每次来还要问他,这个项目程序是怎样的?世行是怎么做的?世行也会问亚行的项目怎么做的?他们都愿意让他把项目负责下来,这样省心。
方海韵办过学校读物,出版过青少年教育的书,也发表过一些心理学方面的文章,时隔多年,却早已想不起它们的名字。
1999年拿到副高职称时,方海韵是全院最年轻的副研究员,但现在仍停留在副高职称。“没时间,也不关注这些。”就这样,一年又一年,他成了院里资格最老的“副高”之一。
按照社科院的科研量化标准,方海韵每年的工作完成120分就够了。往年他只报符合自己分数的成果,多了不报。去年所里分数低,所长让他多报一点。结果报了900多分,全所最高。
方海韵打算将来能腾出手时,把自己对世行、亚行项目评估的心得经验系统总结一下,出本专著。
其实,社科院不仅给方海韵提供了这个平台,也给予他充分的理解支持。有一次,一个项目要法人代表签字,院长正在省委开会,为了不耽误他的工作,院长专门跑回单位给他签字,签完又去开会。这份支持和信任令他十分感动。
“评估中心挂在社会学所,我的工作随时需要同事们配合。只要我提出要求,我们的牛P所长,还有其他同事,没有说不行的,”方海韵低调务实,他说,他之所以愿意接受记者采访,只是想让外界知道,“社科院有纯粹搞理论研究,有协助政府起草工作报告和政策文件的工作,也有很接地气的工作。”
方海韵组建了一个小小的工作团队,包括自己一共五人。办公虽设在社科院,但大多数时间都在外调研。一些调查项目,他也会根据情况邀请院里各方面专家参与。
如今,除了世行、亚行推荐的项目,方海韵也通过社科院项目评估中心这个平台,开展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干得有声有色。
2013年,国家发改委出台政策,重大建设项目上报可行性研究报告时,必须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很多人不知道怎么做,但方海韵已经积累了二十年世行、亚行社会风险评估经验,可谓驾轻就熟。
2014年至2015年,方海韵一口气做了十几个国家重大建设项目社会风险评估,其中四个都是世界五百强企业,投资都在几十亿元。他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在省内已经具有较大影响力。项目方只要附上他的报告,通常就认为在社会稳定风险评估这方面不需要再去调查。
经常和他一起调研的陕西省发改委外贷办项目处负责人张锋利感叹,“跟方老师从头到尾跑下来,也写不出方老师的报告。其举重若轻的能力,非一般人所能企及。”
社会学研究所所长牛P告诉记者,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实质上是政府对敏感公共事务管理由事后“被动应对”实现向事前“主动介入”的根本性转向。他也试图总结方海韵“追根溯源”调查评估的经验,但是并不容易。
方海韵很注重参与性调研方法。“在一个项目评估过程中,不仅仅是我们这些外来者,当地官员、受影响人都要参与其中,要让他们有话语权。”方海韵说,他每做一个项目,都会搭建一个参与性小组,大家的诉求都得到了合理的解决,就不用采取激烈的方式了。
多年接触世行项目,方海韵深有感触。过去,他总认为政府制定的政策肯定都是对的,参与后发现并非如此。“很多政策的确需要一个评估论证的过程,才不至于和当地实际脱节。每当此时,我就觉得我们还是有存在价值的。”
日理万机的“万教授”
牛P比方海韵大两岁,2000年到社科院时,方海韵已在世行项目上跑了六年,是院里最年轻的副研究员。十六年过去,牛P已经是社会学研究所所长,正高研究员了,方海韵还在一个项目一个项目地跑。
牛P私下把方海韵称为“万教授”。“他确实太忙了,日理万机。我和他开玩笑,你忙得把你头上那一点都不见了,方教授忙成万教授了。”
牛P调到社科院,最先接触的就是方海韵。当时,方海韵在做西禹高速项目的收尾工作,牛P跟着他去帮忙核实数据,补充一些材料。令牛P印象深刻的是,“方老师能把这种工作当一种乐趣来做,愿意和老百姓直接沟通交流,甚至还解决他们一些实际问题。”
牛P记得,当时有个项目要影响当地学校,当地不想拆这个学校,方海韵就和项目方协商沟通,最后把这个学校保住了。
此后,牛P还参与过不少项目,跑了不少地方,这些项目通常周期都很长,要不厌其烦地去核查数据,做问卷调查。“做这种工作,一要耐心,二要吃苦,还要有一种做实事的职业精神。”
据牛P介绍,社会学研究所几乎每位研究人员都跟方海韵到项目上跑过,就连其他所的一些年轻人也乐此不疲。“在做项目过程中,方老师也热心一些公益事业,最近他又在资助几个贫困生,不仅他自己做,还动员周边人资助。”
牛P告诉记者,现在机制、体制不利于产生方老师这类人才。从智库建设角度讲,这类人才很有价值。“社科院的学术氛围比不过高校,直接服务于省委省政府抵不过两个研究室(省委政策研究室和省政府研究室),但方老师做的这类项目,显示出了社科院的优势。”
牛P认为,这些项目对所里的年轻人是很好的锻炼。搞社会学研究一定要接触实际,要调查研究,从理论到实践的东西,服务于地方的功能会大大降低。
聂翔是社会学研究所的科研人员,经常跟方海韵跑项目,他也觉得下基层调研,对自己做科研能够提供一些机会和信息。这一次,他跟随方海韵到宁夏考察,在同心一个村子住了几天,做了一个少数民族残疾人的调查研究,收获很大。
很多调查工作还需要委托在校大学生做。杨凯第一次接触方海韵的项目就是读研时参与的社会调查。作为方海韵的助手,他现在主要负责数据分析和处理。调研过程中,他也收获了独特的经验性的东西,比如:临近村庄的状况可以总结出一定的规律;村会计比村长更了解村里情况;想干事儿的村干部通常很利索,亲力亲为。
杨凯最佩服方老师源自经验的判断力。“既要保证老百姓的利益,也要跟世行亚行充分沟通。实际情况永远不可能等到完美的理想状态,如果怕担责任,一味等,项目就没办法顺利推进了。”
一条路的社会经济学
“一个副研究员怎么修起路来,天天在路上?”
2016年7月10日中午一点,方海韵和刚从美国回来的儿子见面不到十分钟,就坐上车赶往500公里外的宁夏固原,留给儿子一脑门的疑惑。
亚行一天几个电话,催着要移民安置报告。此行六天,他们要跑四个县,晚上连夜赶报告,还要即时翻译成英语。7月15日调研结束,就是给亚行递交报告的Deadline(最后期限)。
本刊记者跟随方海韵团队赴宁夏进行了采访。
晚上七点,团队到固原住下来。80后队员杨凯用手机导航找到一家手抓羊肉,绕着固原城走了大半天才找到。70后队员聂翔早已熟悉这种节奏,“我们出来总是饥一顿饱一顿。有时候早上进村,下午四五点才吃上饭。”
回宾馆休息已是晚上十点,方海韵安排好第二天的出发时间,就回房间干活。当时正是欧洲杯决赛之夜,但工作压身,他也没法放松,拿了三瓶水回房间泡茶加班。他说,通常要工作到凌晨三点,睡到六点就醒了。
睡眠严重不足呀?记者惊讶于他这个年龄还这么拼命。“我有秘方,在车上睡觉。”司机江师傅也了解他的“习性”,在车上总提醒他睡一觉。也佩服他想睡就能睡着,一下车又精神抖擞。
在自己熟悉的领域,方海韵显然得心应手。这是宁夏自治区政府担保的一个项目,具体实施单位设在交通厅。方海韵起草的移民安置报告书,是以政府的名义给亚行做出承诺。7月15日,他要交出整个项目七个县区的七份报告。
到宁夏第二天,方海韵穿上了衬衣西裤,他的身份毕竟是自治区政府委派的专家。但衬衫西裤也拘束不了他的行动,他的身影活跃在田间、地头,老乡家,热炕前,羊圈旁。微胖的体型,却自有一种敏捷,这种敏捷,来自于对这条路的熟悉和亲近。
他们一天要跑完王团至预旺公路61.51公里,这是宁夏最干旱贫瘠的地方。在方海韵眼里,这条路绝不是西部风光片里纯美的风景,道路两旁的生活,包含着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的诸多课题。
沿途经过受影响的九个村,杨凯拿个本子向受到影响的村民核实一些数据,方海韵在旁边听着,和村民拉拉家常,看似随意。一上车,他就跟杨凯仔细梳理新发现的问题。然后赶往下一个受影响的村。
2016年3月,宁夏回族自治区交通厅聘请方海韵起草亚行贷款六盘山扶贫农村公路开发项目移民安置计划。3月20日至4月25日,方海韵对道路两旁受影响区社会经济概貌和发展程度进行了详实的调查,并进行了公众咨询。这次再访,主要是现场核实部分征地拆迁影响情况。在对调查数据和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基础上,完成给亚行提交的移民安置报告。
方海韵深谙亚行政策和国内政策之间的差异。比如房屋安置补偿方面,亚行政策要求重置价格的补偿标准。中国法律认为折旧是合理的,相同结构旧房的补偿标准低于新房的补偿标准。方海韵会在报告中提出这方面差异,并强调:“所有亚行贷款项目的补偿标准都基于重置价格。”
源自对亚行理念的深刻认同,方海韵编制的移民安置计划总能达到亚行的要求。
播撒智慧的快乐行者
在宁夏调研的几天,方海韵和他的团队每天起早贪黑。下午收了工,吃完饭,方海韵给伙伴们买一些水果,还有当地的酸枣茶和零食,然后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写报告。他的报告几乎都是这样用“腿”跑出来的。
杨凯对方海韵的效率由衷佩服。“亚行宁夏项目为啥推荐方老师,看中的就是方老师的工作经验。本来需要半年完成的工作,方老师两个月就完成了,亚行官员这次还要给方老师介绍一个广西扶贫项目,由于工作日程的冲突,被方老师婉言谢绝了。”
如今,方海韵大量时间都花在调研路上。他说,这一方面来自“被需要”的快乐,另一方面来自家庭的熏陶。
方海韵的父亲是一位著名律师和资深法学家,八十多岁还在接案子,也是工作狂,每天比儿子出门还早。母亲则是成绩斐然的艺术家,在古典诗词作曲方面独树一帜,曾在国内外举办过多次个人专场音乐会,不久前刚刚获得省文化厅授予的终生成就艺术家荣誉。
在外人看来,一天睡三个小时,一年三百多天扑在工作中,实在有些不可想象,可方海韵说,他从小受到的教育即是如此。“父亲心疼我太累了,有时半夜看到我房子灯还亮着,电脑也不关,因为我随时都要发邮件。”
今年4月,方海韵终于抽出时间,陪母亲回了一趟老家四川。沿途经过安毛高速时,他给母亲讲起沿途参与的项目所遇到的各种小插曲,比如包家山隧道透水的烦恼,紫阳那个隧道通车时的热闹。“现在这条路多漂亮。”看着母亲脸上的笑容,方海韵享受到一种极大的快乐和成就感。
走路上学范文4
【关键词】教学反思;教学追问;学科意义;教学意义
【中图分类号】G424.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3-0131-02
上世纪九十年代,国际上有一个关于教师专业发展的通用公式,即“教学经验+教学反思=专业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也指出,“教师应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新课程背景下,我们都在强调要加强教学的反思,倡导“反思即研究”的理念。一直以来,作为教师专业发展和提高业务水平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教学反思近来受到越来越多的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和普通教师的重视。
但是,教学反思不是简单的、一般意义上的“回顾”和“得失总结”,而是要去反省和思考、探索和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各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反思的目的,是教师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并进而形成自己对教学现象、教学问题的独立思考和创造性见解。因此,简单地回顾教学的过程,从中总结出教学过程中的“得”、归纳出几个方面的“失”,还不是真正意义的教学反思。当然,“得”与“失”是需要总结,教学总结也是一种教学反思,但它仍仅仅停留于肤浅层面;真正意义上的教学反思不能仅止步于一般的教学总结,还应该更进一步。
教学反思的核心是“教学的追问”,是在回顾总结的基础上的更深层次的对学科意义和教学意义的叩问。本文试以语文教学为例,来谈谈对教学反思的粗浅认识。
1教学反思要追问宏观的学科意义
任何一门学科,都有其本身所具有的特定而又丰富的学科意义和学科价值,而学科教学也就应该笼罩于学科意义之下,体现学科特点,承载学科意义和学科价值。
因此,教学反思需要我们不断去追问学科教学所承载的学科意义和学科价值。
追问于学科的特点。任何一门学科都有其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独特的地方,这就是学科本身所具有的特点。而教学实践就应该紧紧围绕并能够鲜明地体现学科的特点,要有学科本身特有的“味道”。那么,教学的反思就应该去追问,课堂教学的实施过程有没有彰显出学科应有的特点,教学的实践是不是该学科应有的或是必须的走向。
即如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学,面对纷繁的教学现状,我们常常可以听到这样一句“时髦”的评论:“什么课都像,就是不像语文课。”初听这句话,仅仅是感觉可能有些内涵;但是再见识了有些语文课堂之后,我的感觉却是,这句话非常“经典”,“经典”于揭示了时下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面对这样一种现象,的确有很多东西值得我们去反思,去追问。但是,最值得追问的还是两点,即为什么会出现“什么课都像,就是不像语文课”的现象?怎样才能做到“什么课都不像,就是语文课”?通过不断追问,我们就可以明确一点,正是教学中语文学科应有特点的残缺,直接导致了“语文味”的丧失。那么,我们就可借此再进一步去追问,语文教学中如何彰显语文特点?如何来营造语文教学特有的“味道”?如此连续的、寻根究底的追问,就能探寻出认识层面上的语文教学的学科意义,也能探求出实践层面上的具体有效的实施手段。
追问于学科的价值。学科意义本来是实施学科教学首先要思考和追问的问题,但却被很多教师很随意地置之度外。如同学科特点一样,任何学科也都有它的学科意义,由此也派生出其应有的学科价值,如理论价值、文化价值、应用价值等等。学科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弘扬学科意义,实现学科价值。那么,教学反思就应该追问于此。
举一个例子。本人曾两次执教贾平凹的文化散文《秦腔》,自觉能够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案,精选教学的切入点和突破点,也自觉课堂教学的思路清晰完整。但是,每次教学结束后总感觉残缺了一点什么。那到底残缺了什么?通过学习和反思,我逐渐认识到,这节课残缺的正是语文的学科意义和价值,缺的是这节课所应承载的对中华传统文化精髓的吸收、传承和进化——这正是语文教学的价值,因为语文是民族文化的载体。换一句话说,这一节课我的主要任务和指向,是肢解文本的内容,再“嚼碎之后喂给学生”,而没有真正实现语文意义和语文价值。
以点可以带面。或许对教学进行反思时,我们都应该来追问,我们的课堂教学能给学生留下怎样的学科意义,有没有真正实现学科的价值?语文如此,其他学科的教学也应当如此。虽然学科与学科之间,在学科意义和学科价值上均有所不同,但追问于学科意义和学科价值的教学反思的实质是相同的。
2教学反思要追问微观的教学意义
如果说学科意义的追问属于认识层面的话,那么教学意义的追问则属于实践层面。
教学实践是达成或实现学科意义和学科价值的主要途径,课程背景下的教学反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总结回顾,而是教师遵循学科意义对课堂教学实践进行自我诊断与自我修正,是以解决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为基本点和切入点,注重探究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有强烈的问题意识,通过对自己教学行为的追问,实现自我提升、自我超越。
因此,教学反思在从宏观上追问学科意义和学科价值的同时,也要从微观上追问教学本身的意义和价值。就如语文,在通过借助于追问的反思明确语文学科的意义和价值之后,我们还要追问怎样的教学才是有意义、有价值的语文教学,才能实现语文意义和语文价值,语文又需要怎样的教学;还应该对照我们的教学实践活动再行追问,这样的教学有没有价值和必要,是不是语文学科本身所需要的一种教学。只有解决好这些问题,才有可能避免出现前面所说的“什么课都像,就是不像语文课”的现象。
我想,其他学科的教学亦然。这种追问,既是认识上的追问,也是操作上的追问。只有不断的追问,才能澄清误区,回归教学的本真。关于学科的教学意义,各学科都有专门的论述,这里不再赘述。
走路上学范文5
在教学改革的理念上,突出科学性
大视野决定大境界。课堂教学改革必须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符合教学规律,符合学生成长规律,符合新课程改革要求。只有把改革置于这样宏大的视野中,才能做到理念正确、思路清晰、措施具体,教学改革才能少走弯路。
注重以生为本。课堂的主体是学生,在教改实践过程中,我们坚持做到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差异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在每一个阶段,都注重学生参与,为学生提供空间和舞台,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注重因材施教。我们不做精英教育,因为那过于功利,以牺牲大多数来成全极少数,以牺牲兴趣和快乐成全成绩,以舍弃学生利益来成全教师利益和学校利益。我们只做平民教育。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给予不同的教育,让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体验到生命课堂的喜悦和幸福,让学生的人生因为适当的教育而更加精彩。注重循序渐进。学习名校经验,是为了寻找适合自己的道路;勇于承认缺点和失误,是为了扬长避短、去伪存真;严格管理、快速推进,是为了摒弃私心杂念,从自发变成自觉。探索道路上的每一步,都遵循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不急功近利,不顽固保守。科学的理念,让教改前进的步伐踏实坚定。
在教学改革的建模上,突出包容性
学习名校经验,为我所用。“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在教改模式构建过程中,我们以包容之心向全国教改名校学习。资金上,大力支持;人员上,通力配合;成效上,严格把关;经验上,资源共享。全校所有教师分期分批赶赴全国教改名校学习:首先是校长、副校长层面,其次是中层干部、教学骨干层面,最后是普通教师层面。从杜郎口中学,我们学到了“预习与展示并重、交流与测评同举”;从洋思中学,我们学到了“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从兖州一中,我们学到了“问题分级别、制作导学案、课堂向课前与课后延展”……在学习过程中,我们的头脑越来越清晰、信念越来越坚定。
广泛听取意见,及时自我修正。教改初期,我们听到了很多质疑声。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既没有因噎废食,也没有一意孤行。而是组织骨干力量,外出学习,查找原因,深入分析,广泛交流,最终问题得以解决。对于教改先行者和优秀的理论书籍,我们以虔敬之心潜心研读。感谢山东杜郎口中学副校长孙玉生,感谢尝试教学理论创始人、可敬可爱的邱学华老先生,他们都曾为我们指点迷津。“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我们的建模之路,因为包容,所以生机盎然。
在教学改革的实践上,突出本土性
改革的实践证明,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课堂教学改革尤其如此。我校教师具备老铁路人的品质:纪律性强、乐于奉献、善于团结、吃苦耐劳、坦诚质朴。这是一种日益稀缺、弥足珍贵的精神传承。这种传承营造的敬业乐业的良好氛围让教学改革得以发生。学校教师队伍虽然年龄偏大,但是教师专业水平高,第一学历为本科的比例在市里也是首屈一指的。教师业务素质强,在鸡西市教育局两年一次的教材知识统一考试中,我校教师成绩优异。优秀的师资队伍是教改实践虽经曲折依然前行的保障。学校生源不占优势,这种情况下,采用小班额授课制,学生展示、教师点拨都大有可为。小班额授课制为教改提供了可行性。
结合校情、师情、学情,我校探索出“自学、展示、评价、检测”的“四环”课堂教学模式。自学能力关乎学生长远发展。尝试教学理论认为,学生是自己练会的,不是老师讲会的。在课堂上,长期坚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他们会学得积极、主动,学得快乐、有效,为能力提高提供可能。小组展示激发学生内在动力。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意义建构”是学习过程四大要素。在课堂中,通过学生展示,提供情境,在同伴互助、交流互动中,完成知识的消化、内化。为了提升展示的品质,学科教师先在班级重点培养几个“小老师”,“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这样,参与和带动的学生越来越多,被课堂遗忘的角落越来越少。评价机制有助于提升效率。在课堂评价中,我们给予教师最大空间,尊重并相信不同教师有各自独到的选择,不同的评价彰显教师不同的教学艺术和教学个性。尊重和信任本身就是最好的评价,教师要这样评价学生,学校也会这样评价教师。自下而上的评价永远比自上而下的评价来得人性化。堂堂清和分层检测确保有效。传统课堂学生成绩提升较慢、效果不明显,原因之一是做不到堂堂清,每一节课留尾巴、有漏洞。检测环节要求教师做到当堂问题当堂消化,由堂堂清发展到周周清、月月清。
在教学改革的管理上,突出有效性
带头关注教改、研究教改,教学管理有条不紊、富有实效。我很少待在自己的办公室,常常深入教学第一线。深入教研组,参加校本研修。我带领领导班子和教研组教师共同听课、研讨,督促教研活动富有针对性,有鲜明的主题,能够兜出问题、解决问题。深入教师办公室,了解教师备课情况。走进办公室,既能了解教师的困惑,又能增进理解。在教师安排上,学校力求做到新老结合、蓝青结对,老教师可以汲取新鲜元素,年轻教师能够学到经验,使备课更富有特色和针对性。吕伟老师的快速成长与李光库主任四年的帮助引导是分不开的。深入班级,参与学生教育工作。我们始终坚信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善教的老师”。所以,我们号召校领导带头当起“潜能生”德育导师,常常与他们见面沟通、交流交谈。带动之下,全校所有中层干部、教师都与“潜能生”建立帮扶联系。深入课堂,掌握教改第一手材料。我校实行“推门听课”制度,常常随机听课,全校每一位教师在公开课和常态课上的表现,我都能做到心里有数。
教学常规管理科学规范,为教改事业保驾护航。用制度保障教改顺利进行。用真正的公平提升教师工作热情。用量化管理达到奖惩分明的目的,对于优秀的教师及时进行表扬,不合格教师给予诫勉。在领导班子的带动下,我校中层干部、学年组长、教研组长都把工作重心放在课堂教学上,放在教学管理上,放在教育科研上。在“四环”课改激发下,教师在辛苦工作的同时,体验到了事业给予的幸福感,体验到了变革带来的喜悦。
在教学改革的推进上,突出持续性
到田家炳中学担任校长之前,我在局机关工作过,参与过教改的理论培训和实践探索。在麻山英林学校担任校长期间,在课堂教学形式与内涵上进行了尝试与改变,努力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教学质量也有了明显提升。对于课堂教学改革,我始终是始终充满期待、满怀热情的。
田家炳中学的教改实践从2008年9月开始,截止到2010年8月,原田家炳中学校长鞠长生根据工作需要调到鸡西市第四中学任校长。到我接任校长的时候,田家炳中学已经在鞠长生的带领下,走过了两年的教改时光,学校的探索与实践已经在鸡西市小有名气,在教改理论和实践上已经积累了不少经验,对于学生的训练、对于教师的培训都取得了一系列成效。
来到田家炳中学之后,虽然对于教改事业的热情和执著没有改变,但从何处开始,怎样走下去,我却不得而知。于是,我用一个月的时间带领领导班子展开调研。在与教师的座谈中,我发现教师们对教改所持的态度还是认可的。在过去的两年时间里,田家炳中学敢于推进教改,积极探索方式方法,已有的经验和成绩是全体教师集体智慧的结晶,也是现在学校与众不同的优势和积淀。任何改革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如果重新选择、重新开始,那么原来所做的一切努力都将化为乌有,最终浪费的是学校的资源、教师的经历和学生的宝贵时间。相反,如果选择传承与延续,继续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继续走教改之路,就会实现价值最大化。所以,走改革快速发展之路,成为我坚定的选择。只有传承教改的先进经验,才能凝聚人心,才能在已有的基础上不断创新。
走路上学范文6
一、校园文化注入清新源泉
第一次踏入大学南路小学时,就对校园里温馨的标语,鲜艳的色调所吸引,那彩色的墙壁上有着李茵校长、大队辅导员周老师等老师们的寄语,而和它对应的是那么多张快乐的笑脸,这些是孩子们在大学南路的天地里开展的各种活动的照片,让我深深地感到这片海洋是完全属于这里的孩子们,是一个开放的、打造幸福的快乐场所。当走进学校的德育室时,迎面映入眼帘的就是“润物细无声”五个鎏金大字,然而在我跟岗的这一年时间里,也正感悟到了它所代表的文化精髓。学校是育人的特殊场所,它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石都体现教育的引导和熏陶,以“树”文化为主题,进行了综合的形象设计,取义百年树人。学校有悠久的历史,在这近百年的历史进程中,学校像一棵大树,滋润了无数的莘莘学子。他所积淀的文化内涵像一片片落叶随风飘落到尘世间。树是大自然的空气净化器,学校始终不离不弃的教育理念就是以培养人为根本,启发、教育学生一定要成为参天大树。对于孩子们来说,这样的校园文化就如一缕缕清泉时刻滋润着他们成长。
二、多彩活动洋溢快乐音符
工作在大学南路小学的感受就是:孩子们真的很幸福!面对现在的教育形势,四面八方越来越多的教育压力让他们无法真正的快乐,而我在这里却看到了很多孩子们的笑容,每个周五的下午,站在校门口,映入眼帘的都是活泼的孩子们,唱着跳着进入校园,再看他们的肩上卸下了重重的书包,显得那样的轻松……学校在课程改革的大潮中大胆创新,开展“特色教育”,力求把时间、健康、快乐送给孩子,成功积累和提升了办学品位,从而促进学生、教师、家长共同发展,学校根据学生的兴趣、特长,长期开设20个兴趣小组,科学小制作、铜管乐队、合唱队、舞蹈队、鼓号队、小提琴队、少儿绘画班、电脑绘画班等,打破了班级、年级界限,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结合,实施分层教学,聘请校内、校外辅导员定时、定点、定人开展活动。每年的象棋文化节、主题月活动、亲农实践活动等都特别贴近学生的生活,多彩的活动陪伴着孩子们洋溢出快乐的音符,他们的才华在此得到了施展,灿烂的花朵在大学南路这片净土上竞相开放……
三、校本研修促进内涵发展
一所好的学校,一定离不开好的教师团队。务实、高效、敬业、豁达是他们留给我的印象,自信、阳光、积极乐观是他们传达给每一位学子的幸福密码;她们衣着华丽但工作朴实,她们活泼轻松但工作认真,她们紧跟教育脉搏但却孜孜不倦地坚持学习,深入到她们的教育世界,原来是校本研修这棵参天大树在滋养着教师专业发展的每一个分支,并逐步使它走各成熟,枝繁叶茂。在教研管理上,他们追求“大气”,从学校的长远发展上去谋划,用心给师生们创造成长空间,全心全意在提升教师的教育理念,提高教育质量,在教师专业成长上做实事。他们开展的课例研究教学活动,我也有幸参加,当我深入到数学学科的研究与讨论中时,我真实的感受到参与的每一位教师都有着很强的问题意识、规划意识、合作意识、研究意识、反思意识、分享意识,真正的把学生能学到什么,学会了什么放在了首位,也真正明白了“减负”的最佳的途径就是提高课堂效率。高效的教学无疑离不开高效工作的教师们,所以大学南路小学教研之风真正是内涵发展的正风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