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二级答案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计算机二级答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计算机二级答案

计算机二级答案范文1

【关键词】新生儿肺炎;盐酸氨溴索;大剂量治疗

新生儿肺炎在新生儿中的发病率比较高,能引起呼吸困难、呼吸衰竭及心力衰竭等合并症,甚者会危及新生儿的生命。本院自2010年7月至2012年1月收治了85例新生儿肺炎患儿,笔者对其进行了分组对照治疗研究,发现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盐酸氨溴索,能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7月至2012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85例新生儿肺炎患儿,其中男48例,女37例。足月儿65例,早产儿20例,日龄为1h-20d。体重2.5-6.0Kg。85例患儿均出现轻重不同的呼吸困难,还表现为气促、紫绀、及吸气性三凹征。进行胸部X线检查显示,所有患儿都出现不同程度的肺纹理增粗及肺部的斑点或斑片状阴影。将所有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n=43)和对照组(n=42)。两组患儿的性别、年龄及基本病情等基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两组患儿都进行抗感染治疗,同时针对患儿出现的呼吸困难,给予吸氧,吸痰以确保呼吸道畅通,补液治疗以保持水电解质的平衡。治疗组除了进行上述治疗还给予盐酸氨溴索,剂量为7.5mg/(kg・次),并配入5%的葡萄糖液静脉点滴,每次输注时间>5分钟,每6h1次,治疗时间为3-5d。

1.3观察指标观察治疗后两组患儿的疗效,还要观察患儿的肺部音、咳嗽、咳痰消失时间,同时还要观察患儿的体温变化情况及患儿产生的不良反应。

1.4疗效评定疗效标准以卫生部制定的小儿肺炎疗效标准为依据。患儿的肺部干湿音基本不存在,呼吸困难、气促、咳嗽症状有较大地改善,体温恢复正常为显效;患儿的肺部还存在可闻及的干湿性罗音,呼吸困难、气促、咳嗽症状较治疗前有所缓解,体温较治疗前有所降低为有效;患儿在治疗后肺部的干湿音仍然存在,呼吸困难、气促、咳嗽症状没有缓解,体温仍没有降低为无效。

1.5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l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χ±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

2结果

2.1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93.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1.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两组患儿的症状及体征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观察组在咳嗽、咳痰、肺部音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方面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3两组不良反应比较两组患儿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治疗组也没有发现因使用盐酸氨溴索而出现相关的不良反应,两组患儿的血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均未出现异常。

3讨论

新生儿呼吸系统发育还不完善,其支气管、气管及肺部的气道较狭窄,气管软骨功能也不完善,胸廓也不能很好地支撑,易造成气道的憋塞纤毛运动差而肺间质发育比较旺盛,咳嗽反射弱,呼吸道易为黏液阻塞,因此新生儿易患肺炎,且容易引起呼吸道的阻塞,患儿出现气喘、气促等呼吸困难症状,甚者还会出现呼吸衰竭,导致患儿死亡。早产儿发生肺部炎症时,会大量消耗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肺泡Ⅱ型细胞合成分泌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往往不足或缺乏,使肺泡壁表面张力增高,肺泡逐渐萎陷,出现进行性肺不张、酸中毒;肺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血浆纤维蛋白渗出,形成肺透明膜,从而导致以呼吸困难甚至呼吸衰竭为主要表现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最终导致其死亡。可见,在对新生儿肺炎的治疗中,一定要注意有效地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的畅通,促进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合成及分泌极其重要。

盐酸氨溴索是一种新型黏液溶解剂,经过多年的实验室观察和临床检验,也逐渐成为呼吸系统的常用药物,尤其在新生儿肺炎及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它的药理作用有如下几个方面:①溶解呼吸道内的黏稠分泌物,使痰液和纤毛分离,对气道的分泌细胞也产生作用,减少其黏液和浆液的分泌量,起到稀释痰液的作用[1]。②有利于生成新的纤毛上皮,恢复正常的纤毛清除功能,维持呼吸道自净功能,避免有害物引发损害,盐酸氨溴索以其具有抗感染、抗氧化特性,能阻断NRDS的进展环节,改善酸中毒,使痉挛的肺小动脉舒张,肺动脉压降低,促进血氧供应,促进肺通气[2]。③对促进肺泡合成和分泌活性物质,维持或增强肺的通气功能,避免肺泡发生萎陷或发生肺不张[3]。④能促使巨噬细胞吞噬或杀灭细菌,还能减少炎性介质的释放,减轻肺部的炎症反应,还能清除自由基,减轻对肺组织的损害。⑤和抗菌药一起使用可以增加肺组织中抗菌素的浓度,提高抗感染治疗的效果[4]。

本研究结果表明,新生儿肺炎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盐酸氨溴索辅助治疗,相对于常规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提高,在咳嗽、咳痰、肺部音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方面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且没有发生明显的不良反应。可见,盐酸氨溴索辅助治疗新生儿肺炎疗效较好,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史湘英,骆萍,车颖悟.盐酸氨溴索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62例的疗效观察[J].哈尔滨医药,2007,27(2):32-33.

[2]李纯苓,谢仁红.固尔苏联合盐酸氨溴索在57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治疗中的应用[J].临床医学医学信息,2011.10,24(10).

计算机二级答案范文2

【关键词】 肺透明膜病;早产儿;盐酸氨溴索;肺表面活性物质

肺透明膜病(HMD)是早产儿的常见病,亦称为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主要是由于早产儿肺发育不成熟,Ⅱ型肺泡上皮细胞分泌合成肺表面活性物质(PS)不足而引起的弥漫性肺不张。主要临床表现为生后不久即出现进行性加重的呼吸窘迫和呼吸衰竭,病死率高。生后尽早使用外源性PS替代疗法是预防或治疗肺透明膜病的重要措施,但PS价格昂贵,又需经气管插管给药,使临床使用受到限制。自2009年我们使用大剂量盐酸氨溴索静脉注射防治HMD,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住我院新生儿科的早产儿93例,按照《实用新生儿学》第三版肺透明膜病的诊断标准,排除先天性心脏病、胎粪吸入综合征、严重宫内感染、先天性隔疝等,诊断为肺透明膜病。男52例,女41例;胎龄28~36周。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6例,对照组47例。治疗组胎龄28~29周5例,30~32周15例,33~34周16例,35~36周10例。对照组胎龄28~29周4例,30~32周16例,33~34周15例,35~36周10例12例。出生体重:治疗组≤1500 g2例,1501~2500 g31例,>2500 g 13例;对照组≤1500 g 2例,1501~2500 g32例,>2500 g 13例。1 min阿氏评分:治疗组0-3分2例,4~7分15例,≥8分29例;对照组0~3分2例,4~7分14例,≥8分31例。两组病例在性别、胎龄、出生体重、病情轻重方面无统计学差异。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儿入院后均给予常规保暖、吸痰、抗感染、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中毒,心电监护,氧饱和度监测,根据病情需要给予吸氧或简易CPAP吸氧或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组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用微泵静脉注入盐酸氨溴索(沈阳新马药业有限公司,批号:H20050243)30 mg/kg.d,用7.5%葡萄糖5 ml稀释,分4次给药,每6 h一次,疗程3~5 d。

1.3 疗效评定 临床治愈标准:气促缓解,紫绀消失,呼吸音正常,血气PH值及PaO2正常,X线双肺阴影消失,含气量正常。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χ2统计学分析方法,P

2 结果

2.1 两组早产儿HMD发生率比较 治疗组发生HMD6例,占13.04%,对照组发生HMD10例,占21.28%,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不同胎龄早产儿HMD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χ2=8.426,P=0.025)。见表1。

2.2 两组早产儿HMD治愈率、死亡率比较 治疗组HMD治愈5例,治愈率83.33%,对照组治愈7例,治愈率70.00%,治疗组高于对照组,两组治愈率有明显差异(P

3 讨论

3.1 肺组织本身的弹性阻力约占肺总弹性阻力的1/3,而表面张力约占2/3。PS为Ⅱ型肺泡上皮细胞分泌合成,覆盖在肺泡表面,其作用使降低肺泡液气界面的表面张力而使肺泡的回缩力变小,防止肺泡萎缩,保持功能残气量,稳定肺泡内压,减少液体自毛细血管向肺泡渗出。早产儿HMD是因为PS缺乏,发生广泛肺不张,吸气阻力增大,导致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和代谢性酸中毒,进而使肺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液体漏出,肺间质水肿和纤维蛋白沉着于肺泡内表面形成嗜伊红透明膜,使气体弥散障碍,加重缺氧和酸中毒,进一步抑制PS合成,形成恶性循环。严重低氧和混合性酸中毒导致肺血管痉挛,肺血管阻力升高导致动脉导管和卵圆孔开放,导致心脏水平的右向左分流,形成持续胎儿循环,进一步加重缺氧和酸中毒。患儿表现为紫绀、气促、,呈进行性加重。而PS的合成和分泌与胎龄成正比,胎龄越小早产儿HMD发生率越高[1]。

3.2 盐酸氨溴索为粘液溶解剂,肺脏为主要靶器官。大剂量氨溴索具有促进肺泡Ⅱ型肺上皮细胞分泌PS的作用,防止肺泡萎缩和肺不张[2], 还可减轻超氧阴离子及过氧化氢对肺的氧化损伤;抑制白细胞和肥大细胞释放组胺、白三烯和细胞因子,减轻炎症反应,减少上皮细胞的损伤,维持肺泡上皮的完整性和功能性[3];促进纤毛上皮的再生和纤毛正常功能的恢复,加速黏膜纤毛的运动,从而维护上呼吸道的自净机制[4]。调节浆液腺和粘液腺的分泌,有利于排痰,廓清呼吸道[5]。通过以上机制改善肺的顺应性和气体交换,防治肺透明膜病的发生。许多研究成果表明,应用盐酸氨溴索预防和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均可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减少呼吸衰竭、肺出血、肺部感染、颅内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

3.3 本组资料表明,早产儿生后立即大剂量静脉使用盐酸氨溴索能明显降低HMD发生率,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外源性PS替代疗法是治疗HMD的根本方法,但因其价格昂贵,且需经气管插管给药,使其临床使用大受限制。盐酸氨溴索价格低廉,使用方便,毒副作用少,可作为防治早产儿HMD的常规用药。

参 考 文 献

[1] 金汉珍,黄德珉,官希吉.实用新生儿学.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422-423.

[2] 陈德斌,包英,张有龙.氨溴索和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对比观察.中国实用用药,2008,3(7):5-6.

[3] 汤煜.盐酸氨溴索治疗早产儿肺透明膜病的疗效.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6,21(2):113-114.

[4] 阚清,顾筱琪,周晓玉.正常胎儿肺发育调节研究进展.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6,21(20):1428-1430.

计算机二级答案范文3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方法;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2)24-5862-02

Teaching Method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urse in University

SHI Mei-fang, LIU Chun-yu

(Changsh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Changshu 215500, China)

Abstract: Indluding many years teaching, on the university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lass teaching method to make preliminary exploration and research.

Key words: Information technology;Teaching method;Teaching effect

1概述

《大学信息技术》是各所高校都开设的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其理论课程以讲解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为主,而将工具性、操作性的内容放到实验课中。该课程理论内容包含有:信息技术概述;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软件;计算机网络与因特网;数字媒体及应用及计算机信息系统与数据库六部分。内容多,涉及的知识面广,对于生活在现代信息社会中的大学生,这些方面的基础知识是必须知道及掌握的。作为老师,要利用有限的课时,把这些内容作系统的讲解,而且还要学生能理解和掌握,这就要求我们探索出一种新的教学方法,以适应新的教学体制。

学校非计算机专业的理工类学生,要求参加计算机二级考试,现学校开设的与之相应的课程有:程序设计基础课,包括有:Visu? al Basic语言,C语言。而在江苏省的计算机二级的理论考试中,《大学信息技术》占二十分,占了理论总分的三分之一。

江苏省的计算机二级考试每年的合格率一直徘徊在30%左右,我们学校的合格率比此略高,因为这和学生的学位授予有关系,所以成了学位授予的障碍,在这样的现状下,学校想要提高学位授予率必先要提高学生的计算机二级考试合格率,这就更显示出计算机二级考试的重要性。为此,学校特别是我们计算机学院,对公共课做了一系列改革,其中包括,调整《大学信息技术》和《程序设计基础》的课时,把前者从原来的3(理论)+2(实验)压缩到现在的1(理论)+2(实验),后者从原来的2(理论)+2(实验)增加到现在的3(理论)+2(实验),目的很明显,就是为了提高计算机二级的合格率。

2教学方法介绍

从2011级开始,理工类的《大学信息技术》课时的改变,让我们又面临一个新的问题,课时少,课程内容多,怎样把这么多的内容,在仅有的16课时里面把它讲完,讲透,讲好?通过几个学期实践下来,老师们也想了很多方法,大家也经常一起互相探讨,总结了以下几种方法:抓重点法;做真题法;上网互动法等。现对这几种方法作个介绍。

2.1抓重点法

该方法的特点就是教师在上课时把每章的重点提出来,作主要的讲解,每章都有它的侧重点,往往这些重点也是本章的难点。只要把这些内容向学生讲解清楚了,学生就会理解和掌握本章的知识。其余的部分学生可以通过自学就能了解和掌握。例如:第二章“计算机组成原理”里“PC主机的组成”这一节,就是本章的重点兼难点。它主要介绍了PC机各组成部分的功能及相互的联系。学生只要把这部分内容弄懂了,对计算机的组成及各组成部分的功能和相互联系也就掌握了。教师可以用比较少的时间来讲解这部分的内容,可以讲得很透彻,学生理解起来也容易。

2.2做真题法

该方法的特点就是老师从以往等级考试的真题中选取典型的题目,在课堂上,针对这些题目作讲解。先把题目给学生,引导学生带着问题,从书本的相应章节去找答案,学生会在“找答案”的过程中,去阅读本章的相关知识,从而达到掌握该部分知识的目的。例如:有这样一个题目:因特网中的IP地址可以分为A类、B类、c类、D类等。在下列4个IP地址中,属于c类地址的是。

A.28.129.200.19B.88.129.200.19 C.188.129.200.19D.222.129.200.19

学生看到这个题目,他首先要知道,什么是IP地址?IP地址有什么特点?IP地址的分类依据是什么?带着这些问题,他会到“第四章计算机网络与因特网”中找答案,从中知道IP地址的有关知识,也就会知道,IP地址的分类是根据首字节的值来划分的。有关这部分的内容,通过这个题目就使学生全部掌握了。

2.3上网互动法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给教育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该方法的特点就是教师通过网络,把和本课程有关的一些内容,包括教学大纲,教案,课件及相关练习题在网站上,让学生随时,随地上网去学习和做练习。练习可以做成小测试的形式,学生完成作业后,由系统直接打分,这样,学生就会知道自己哪些方面掌握的不够好,在这方面加强训练,或者有什么问题,可以通过论坛向教师提问,也可以同学之间相互讨论,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从而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

3总结

当然,这三种方法也不是独立的,可以多种方法并用,但,不管采用哪一种方法,目的就是要让学生掌握这门课程的内容。老师作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部分,主要起一个引导的作用。传统的“以教师教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必须要把它转换为“以学生学为中心”的现代教学模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不断探索和研究新的教学方法,旨在提高教学效率,得到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张福炎,孙志挥.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教程[Z].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35-223.

计算机二级答案范文4

关键词:C语言,实验教学,计算机考试软件

 

1. 引言

C语言是国内外广泛使用的计算机语言。目前全国各高等院校面向计算机相关专业和非计算机理工科专业普遍开设了C语言作为基础必修课程。。

作为计算机类专业基础课,C语言是掌握计算机程序设计基本方法、形成正确的程序设计思想的入门课程,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和拓展打下编程基础;作为非计算机类的公共基础课,C语言课程是激发学生逻辑思维的课程,为后续专业理论深入研究提供了有利的计算机方法和应用工具。同时随着《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的全面展开,C语言课程成为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的重点课程之一。虽然C语言课程越来越普遍,越来越重要,但是由于授课对象都是初次接触程序设计的大学低年级学生,其丰富的语法、复杂的结构层次、新颖的思维模式让学生会逐渐产生畏难情绪。因此,采用何种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思维,从而提高学生的编程能力,是这门课程对我们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通常,课堂教学以PPT或板书形式强调语言本身的语法教学,虽然学生掌握了不少语法知识,但是在面对实际问题时,却不知如何下手,不能灵活运用,甚至学完了这门课程还不会上机调试程序、解决问题并最终实现目标程序。而实验教学不同于课堂教学,它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运用综合知识的能力。因此,加强对实验教学重要性的认识,不仅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有效手段,也是提高C语言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

2. 实验教学安排

教材以谭浩强的《C程序设计》为例,可以看到章节的划分以数组章节为分界点。我们把实验教学内容分为前期基础性实验,和后期综合性应用实验。前期基础性实验对数据类型、运算符与表达式等基础语法,以及顺序、选择、循环等基础结构进行设置;后期综合性实验以一道实际应用大题目贯穿数组、函数、指针等章节的复杂知识点。

2.1 前期基础性实验

在前期基础性实验过程中,针对以往学生上机实验不能自觉完成、拷贝程序等不良现象,为了让学生一开始就养成良好的上机实验态度和上机实验习惯,同时为了让学生尽可能理解和掌握每节课的知识点,打好前期语法基础,我们尝试了上机实验课程配套使用计算机考试软件做习题的方式,取得了显著教学效果。首先,选取选择题、判断题和程序填空题题型让学生练习,这样,学生会自觉地对应习题题目到书上找知识点去解决问题,另一方面,以他们熟悉的题型开始接触,不会产生畏难心理。

在实验过程中,同学之间会互相交流和请教;同学之间也会针对某个大家都做错的问题进行激烈讨论;如若几个学生讨论后仍然不能解决,他们会主动请老师解答;同时,对于学生提问多次的问题,老师也将进一步在习题课上作为典型例题再次举一反三的讲解。这样的前期实验教学过程可以加深他们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以一道例题为例:

main()

{ int i,j;

i=010;

j=10;

printf(“%d,%d”,++i, j++);

}

在学习完数据类型和表达式章节和输入输出章节后,设置这道输出程序结果的选择题。。学生在做这道习题时,一致认为习题给出的答案是错误的,同学热烈讨论过后,问老师题目答案是不是出错了,这时老师才提示大家忽略了一个细节,并告知答案没有错,这道题目不仅需要学生掌握自增、自减操作符的应用,还需要掌握常量的知识要点。这样当个别同学领悟到整数常量八进制形式的这个知识点时,会留下深刻的印象。。随后在习题上,老师再次将这道习题作为典型例题向所有学生进行讲解,如此下来,学生遇到类似的题目,会比较小心并且能深刻理解常量方面的知识点。

在每届学生学习C语言的过程中,计算机考试软件中的题库可以随时根据计算机二级考试大纲进行更新,这样既考虑到C语言课程的教学质量,同时又和二级考试紧密衔接在一起。

2.2 后期综合性实验

经过前期基础性实验教学,学生慢慢适应C语言的总体结构和思维方式,不会这么惧怕C语言的学习,这时适时引入后期综合性实验教学。从理论联系实践的角度,选择一个大的程序设计题目贯穿后面所学数组、函数、指针等知识,使学生对计算机语言编程解决实际问题有更深刻的感受。在此上机实验过程中,老师应以鼓励学生动手、激发学生兴趣为指导思想。老师通过巡回指导,发现学生解题的新思路、新方法,以及学生学习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并实时地提出问题,对学生进行正误判析,解决普遍性问题,或者请有独特思路的同学演示自己的方法或程序,对比各种方法的优缺点,鼓励大家再提出新方法。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方法效果显著,课堂活跃,学生的参与程度很高。

2.3 评分制度

无论是在前期基础性实验,还是后期综合性实验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适当的进行上机实验分数评分和加分制度,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学生角度而言,他们一定程度上还是比较在意分数,并且解决问题、得到分数的同时也能给他们带来有成就感。

3 结束语

实验教学的改革,尤其是通过基础性实验和综合性实验两阶段的训练,克服了只重视语法授课过程而缺乏运用与动手等综合能力的培养,创建了解放思维的导向活动,提供了学生发挥创造力、想象力的自由活动空间。总之,在C语言教学中,不应该忽视实验教学环节,在此环节中还有很多潜力值得我们教师挖掘,还有许多方法需要我们教师探讨。

参考文献

1.谭浩强. C程序设计(第三版)[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2.邹玉波. 对C语言教学改革探讨[J].教育研究,2007,9(7):126.

计算机二级答案范文5

关键词: 民办高校 NCRE 大学计算机 教学研究

随着计算机技术及互联网的发展,信息技术已经融入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改变人类的思维、生产、生活、学习方式。面向全体高校学生的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的重要程度逐渐提高,“大学计算机”作为通识型(基础类)课程的观点逐步得到教育行政部门与高校的认可①。民办高校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大学计算机”课程不仅要兼顾“思维”和“技能”的培养,还要引导学生获得国家级别的资格证书,以提高就业竞争力。鉴于社会的客观需求,经原国家教委批准,原国家教委考试中心于1994年面向社会推出了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National Computer Rank Examination,简称NCRE),其目的在于以考促学,向社会推广和普及计算机知识,为用人部门录用和考核工作人员时提供一个统一、客观、公正的标准②。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民办院校,以NCRE为指导的大学计算机课程建设与改革是十分必要的。

1.民办高校大学计算机教学现状

自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在高校中面向全体非计算机专业学生普及开展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到目前为止,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经历了三个阶段“起步创始阶段――普及规范阶段――深化提高阶段”,其教学内容正在实现由“基于知识的技能传授”向“基于应用的思维能力培养”的转变。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办公自动化软件是当代大学生必须掌握的计算机软件之一,各高校根据自身的人才培养目标,对大学计算机通识型(基础类)课程的设置不尽相同,对于独立院校教学内容多以办公自动化软件高级应用为主。与此相对应,2013年NCRE考试体系中增加了二级MS Office高级应用,很多民办高校开始了以NCRE为指导的课程改革尝试。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有些高校提出“课证结合”的教学理念,授课内容以二级真考题库为主,要求学生必须通过全国计算机二级考试,获得合格证书。

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大学计算机的教学任务包含学生计算机操作技能的培养,很多民办高校都加强了公共机房的建设,课程全部安排在机房上课,每人一台计算机。上课时使用多媒体教学软件,教师端可以通过广播的方式,让学生端实时接收教师桌面操作情况,方便教师向学生下发教学文件,收取学生电子版作业,也可以通过教师端实时关注学生端的操作情况。机房中每台电脑安装NCRE二级MS Office高级应用模拟考试环境,有答案解析及自动评分功能,方便学生自学和课堂操作练习。

“大学计算机”是多数民办高校为学生第一学期开设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根据各学校不同的课程培养目标不同分配的学时数不同,以长春光华学院为例,大学计算机开课学时为44学时,为了提高二级过级率,在第二学期初开设考前辅导课(24学时),均在公共机房上课。

2.民办高校大学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教学内容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

课程教学内容以NCRE考试内容为指导,但为了使学生快速通过NCRE教学内容逐步演变为直接讲解真题题库习题,直接围绕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培训展开,教学内容局限于Word、Excel、PowerPoint三款软件的具体操作,对公共基础知识的讲授以基本概念和解题思路为主,在有限的课程学时内,大部分学生的学习通过死记硬背,缺少思维的训练,不利于学生对计算的正确认知和计算思维的培养,不能满足信息社会对大学生的基本要求。

2.2教学资源缺乏

(1)缺少开放实验室。虽然教学基础设施设备能满足课程教学需要,大一学生计算机拥有率比较高但没有达到100%,民办高校学生的特点是思维活跃但自主学习意识和自我约束能力较差,容易受到周边环境的影响,所以集中上机的操作环境和交流研讨的氛围是必不可少的。

(2)教材建设需要加强。多数高校大学计算机教材只采用纸本教材,授课时限制,丰富的教学内容被一再压缩,缺少综合案例,软件操作部分,罗列了详细的操作步骤,上机只需要几步就能完成的操作,用文字表述需要很繁琐,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了。将NCRE二级MS Office高级应用考纲融入教学内容建设中,需要完善现有的教材。2013年NCRE才增加了二级MS Office高级应用,其公共基础部分考查的内容与其他二级考试的公共基础部分不完全相同,而且没有完全符合这门考试的公共基础部分教材。需要对真考题库选择题进行深入分析,分类、提炼、总结,形成教学内容编入教材。

(3)教学方法陈旧。课堂教学仍然采用传统的工厂化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进行理论讲授、操作过程演示,然后学生完成课堂练习任务。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已经不适用于现在的学生,因为随着我国计算机教育在中小学阶段的普及发展,大学生对计算机已经不是“零起点”,而且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与思维能立参差不齐,一刀切、统一的教学内容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要,学生表现出学习积极性不高,对教学内容不感兴趣。对操作技能部分统一讲解,基础好的学生有厌学心理,认为一学就不用那么大费周章,面对考试可以自学练习题库、死记硬背通过考试;对于基础不好的学生,会感觉讲课内容难于理解,很难在短时间内消化吸收课堂讲授的内容,每节课上得很吃力,导致身在曹营心在汉的普遍现象。

(4)考核方式单一。目前,课程考核方式大多是“出勤+实验+期末考试”,在“课证结合”的教学改革中,用NCRE考试成绩替代期末考试,虽然也是一种进步,但考核方式过于单一,这种终结性考核缺乏及时反馈、无法及时改进教学、教学效率低下,无法有效地约束学生学习,没有形成性考核,教师无法掌握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很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学习态度越来越散漫,虽然第一学期学生的出勤率比较高,但第二学期的考前辅导课程的出勤率就难以控制。

3.大学计算机教学改革实施方案

3.1兼顾“计算思维”与“操作技能”培养的教学内容建设

新版的《基本要求》中明确了大学计算机教学的三个知识领域,即系统平台与计算环境、算法基础与程序开发、数据管理与信息处理,并给出了对应的子领域、知识点、需要关注的计算思维培养重点等内容。根据“课证结合”教学基本要求,结合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NCRE)二级MS Office高级应用考试大纲,对《基本要求》给出的“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知识体系及需关注的计算思维培养重点”内容进行裁剪和重新组织,设计适合民办高校大学计算机教学的三个知识领域对应的子领域,如图1所示。

根据子领域创建知识模块,对真考题库中的选择题和操作题做分类、去重,创建模块题库资源,并根据题库资源及知识点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案例。

3.2完善教学资源建设

开发多媒体教材。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多媒体教材初露端倪,将抽象的内容、操作步骤等的讲解用多媒体的方式体现,这样不仅能减少纸本教材的厚度,还能增加教材中涵盖的内容,为学生自学带来方便。

建设网络学习资源。在“互联网+”时代,“移动学习”盛行之时,丰富网络教学资源,方便学生随时随地学习。学校可以搭建网络教学平台,进行网络答疑和辅导。没有网络开课权限的教师还可以通过超星云舟平台创建课程专题,添加文本、图片、视频、音频等富媒体教学资料,实现教学资源共享,跨校学习。

3.3采用现代化教学工具

将现代化工具应用到教学中,会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利用个性化教学,使教学模式改革实践成为可能。

操作视频的录制。专业的视频编辑软件很多,不易于短时间内学习,常用的视频软件有屏幕录制专家和Camtasia Studio。“Camatasia Studio软件(录制操作视频)+手机(录制音频)”组合是一个经济实惠的解决方案。视频编辑软件实现操作视频的录制及编辑,可以录制幻灯片画中画形式,也可以录制屏幕操作演示,对录制的视频进行编辑操作,可以添加字幕、标注、编辑声音、剪辑视频等。一般家用计算机和机房的计算机都采用集成声卡,录制的声音效果不好,在录制操作视频时,同时用手机录制声音,通过QQ软件将音频发送到电脑,再将声音与操作视频进行整合编辑。

根据教学实践积累的经验,将常用的教学工具总结如下:

想要将这些现代化工具真正融于教学环节,首要解决的问题是培养和提高教师基于信息技术平台开展教学活动的能力,培养和提高学生通过计算机、多媒体课件和网络资源进行学习的能力③。

3.4“形成性考核+总结性考核”取代“总结性考核”

课程考核是课程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④,应该强化形成性考核,改变仅以NCRE考试定结果的终结性考核。形成性考核可以加强课程教学过程的及时反馈,有利于教师及时了解教学质量,增强教学的实效性;使学生及时了解自身的学习情况,增强学习的有效性。以NCRE考试是否通过为标准考核学生,通过率低,一次性通过率仅为30%左右,而且抽到的考题难易程度不同,不能客观反映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根据某高校新规定,期末考试成绩占50%以内,平时成绩占50%以上,为了提高学生NCRE二级过级率,将NCRE考试成绩取代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40%,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60%,以强调学习过程的重要性。具体考核标准如下:

课程总成绩=平时成绩(60%)+NCRE考试成绩(40%)

平时成绩=课堂考勤(5%)+随堂测验(至少3次,25%)+实验(25%)+课堂表现(5%)

使用蓝墨云班课APP完成课堂签到、随堂测试教学环节,既节省时间又能保存信息,期末可以导出学生签到情况统计表和测试成绩单。教师利用蓝墨云班课教师端APP发起签到或测试,然后学生利用蓝墨云班课学生端APP签到或作答,无法签到的学生,教师可以手动录入签到信息。

4.结语

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民办高校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将NCRE二级MS Office高级应用考试大纲及要求融入“大学计算机”中,在培养学生“计算思维”能力的同时,提高学生信息素养与应用能力。以培养“计算思维”为核心、NCRE考纲为指导的大学计算机教学改革还在不断探索中,“混合式教学”模式将会引发课程的进一步改革发展。

注释:

①参考《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2015征求意见稿)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计算机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编制.

②引自网址http:///web/ShowAction.a?about_ncre.

③《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编制.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④罗三桂.我国高校课程考核改革趋势分析[J].中国大学教学,2014,(12):73-76.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姬朝阳.基于NCRE导向的大学计算机公选课建设研究[J].许昌学院学报,2015,34,(2).

[3]罗三桂.我国高校课程考核改革趋势分析[J].中国大学教学,2014(12):73-76.

[4]申俊瑛.以NCRE为指导改进VFP程序设计教学[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5,(5).

计算机二级答案范文6

【摘要】在高职院校,计算机是一门很重要的学科,而《C语言程序设计》则是计算机学科中一门基础专业课

程,如何让基础比本科生差的高职院校的学生去学好这门课程,是许多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课教师的难点。

本文是笔者在C语言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教学改革,希望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教师素质的提高起到一些促进

作用。

【关键词】C语言实验教学高职院校

一、引言

C语言是一门各大院校的基础计算机课程,等级考试二级的考试语言。并且C语言是一种通用性计算机

程序设计语言。它兼有汇编语言和高级语言的双重优点,运用它既能编写操作系统软件,又能开发各个领域

的应用软件。C语言计算机语言的入门基础语言,学好了C语言,不管今后再学习其他各类语言,就有了坚实

的基础。但是在职校,学生本身的基础就比较薄弱,又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很多学生只能简单的掌握

C语言的一些基础知识,像函数调用,指针的引用,结构体,共用体的知识点就掌握不了了,而且C语言是

没有固定的计算机老师来教授的,几乎任何计算机老师都上过这门课程,但大部分老师都没有精力去钻研

这门课程,基本操作也不熟练,调试程序也难通过,这样一来学生就出现厌烦,消极的情绪,达不到实验

的教学效果[1-2]。

二、网络环境下C语言实验系统的设计

1、系统设计思想

C语言实验系统具有比较完备的C语言知识体系的介绍,有培养兴趣的综合性实验设计题,具有出现各种

问题的解决方法和资料库,这个系统是用JSP开发B/S模型的网络环境下的C语言实验系统[3]。

2、系统设计模块

(1)新手上路模块:主要是介绍C语言的入门基础知识。

(2)基本操作模块:主要是介绍调试环境。

(3)进阶实验模块:每一实验章节都有50道实验题,学生可以抽取调试,不会的有答案介绍。

(4)问题中心模块:学生可以提问,老师定时回答。

(5)专题汇总模块:包括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的模拟试题,在线模拟考试,评分。

三、实验教学过程

严格制定C语言实验课的成绩和评分标准,课后严格要求学生填写实验报告。以2010级计算机软件(1)

班为例,学生实验课按学号和姓名上机登陆,根据自身的能力选择题目的难易进行实验,进入相应的章节

,题目会自动出来,然后根据题目编写和调试程序,上机老师随机抽出实验题目,由老师边调试边讲解让

学生记住常见语法错误和熟悉调试程序的过程,这样对学生既有压力又有动力,学生可以学到知识(实验

教学过程如图1所示)。

选择难度低又完成较早的同学可以重新登陆,选择难度较高的题目再做,对于学习好的同学在完成自已的

实验任务后可以进入C语言的在线学习,遇到问题可以自已查找资料学习,遇到的难题可以在线和老师同学

交流。

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开始慢慢对C语言编译器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对编译器的提示也开始看得懂了,

对调试程序也有了兴趣,可以在线讨论,学生在这里可以交流心得体会,好奇和求知欲在他们体内逐渐膨

胀。

四、教师素质的提高[4]

"双师型"的教师要求教师既要能将课上好,又要能将实际应用带入课程,使教学从实践中来,又服务于实

践。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现代教育技术和成果的应用,以及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对老师素质提出了

更高要求。在将实验平台搭建于课堂之上后,由于是在课堂上编写程序,而不是已编写好的程序的展示,

这就要求老师具有良好的计算机编程工具的使用能力、字符输入能力和程序设改革以往的考试由任课老师

自己命题并且考核成绩为平时成绩(30%)+考试成绩(70%)的模式,实现教考分离,准备建立网

上考试系统,把平时测验和期末考试有机地结合起来。严格按教学大纲要求建立高质量的试题库,并根据

教学的发展积极探索考试内容和方法的改进,不断的充实和完善试题。

五、结束语

采用在网络环境下C语言实验教学系统进行教学以来,老师不用对同一错误讲解多遍,几乎所有学生都

会参加程序的调试,老师和学生配合得更好,形成了良性循环。本着教学内容突出基础理论知识的应用和

实践能力培养的原则,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教学效果显著。但在

实验前学生无法知道实验内容和题目而进行准备,还有些学生由于底子薄自学能力和动手能力不够高,在

具体实验过程中无法完成实验任务,所以在今后的C语言教学实验过程中还须做进一步的进行改革和摸索。

参考文献

[1]徐章艳."C语言程序设计"实验教学的探讨[J].电子电气学,2004,(2):84-85

[2] 孙仲廷.《试讨论如何实施C语言实验教学》省略

[3]杨红云,邱晓虹,于义科.计算机相关专业适应市场需求的教学改革初探[M].江西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