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总结范文1
一、利用书本上的纲目即书本的总体框架串线
美国著名教育家、结构教学理论的代表人物杰罗姆・布鲁姆说:“获得的知识,如果没有圆满的结构把它联在一起,那是一种多半会遗忘的知识。”同学们的基础知识掌握不牢、运用不熟练、知识结构不系统,原因是忽视了对课本知识的整合。只有强化框架复习,将散乱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揭示知识的内在联系,从整体上把握历史知识,才能提升自己的能力。
具体做法是:将大纲要求的每一个知识点,利用目录的表述把其线索化、系统化。也就是把一个个的知识点放到大的时代背景下,形成“总体框架结构――学科主体内容――具体知识要点”这样一个面、线、点相结合的知识网络体系和整体的框架结构。
例如,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目录是“侵略与反抗”,从第一单元包括的五课的课题可以知道外国列强对中国发动的四次大的。有侵略必然有反抗,通过整理相关知识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这一主题的理解。可以列知识结构如下:
侵略 反抗
・・林则徐、关天培抗击英军
・第二次 ・洪秀全、李秀成等率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邓世昌黄海大战
・・反帝爱国运动
这样,通过对教材整体知识结构的梳理,就能明确某一知识点在知识结构中处于怎样的位置。
又如:中国近代史不仅是一部列强侵华史,也是中国社会各阶层的抗争史和中国人民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探索史。可以充分利用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一、二、三单元的目录整合相关知识,建立框架结构如下:
二、对一些散落的零星知识还可以进行合理的联系,利用其内在的联系把这些散落的“珍珠”串起来
我们要善于把同一时期或性质相同、相近的历史事件联系在一起进行概括、比较。
进行知识联系,可以是一课内容中一个事件的逻辑发展关系,如关于中的重大事件及其时间,可以这样联系:1934年10月开始1935年10月吴起镇会师1936年10月三大主力会宁会师,胜利结束。经过这样的联系,记忆起来不是更容易、更牢固吗?
进行知识联系,也可以是一个单元内的联系,如复习第四单元“中华民族的”时,就可以通过总结“20世纪30年代日军发动的侵华”这样一个问题把前两课内容中的重大事件放到一起学习:“1931年(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1937年(全国性的开始)1937年(粉碎了日军三个月的狂妄计划)”。通过总结侵华,也同时总结了中国人民的抗战,更契合了本单元的课题“中华民族的”。并且可以引出本单元第3课内容,总结出中中国人民反抗日本侵略的三次著名战役(、、),使学生认识到正是由于中国人民用血肉之躯铸就了抗日长城,我们才最终取得了的胜利。如此利用“侵华――抗日”这一条线索,我们就轻松地把该单元内容联系起来了。
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总结范文2
中学历史教学除了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和人文社会知识,更要注重结合历史学本身的特点,让学生学会思考"我们从哪儿来,我们将要到哪里去"的道理,为此,教师要把自己定位在学生学习的激发者、指导者和培养者的角色上,教学的重心是促进学生的"学",从而践行"教是为了不教,学是为了会学"的新课程教学理念。
1."谐音"记忆,让课堂变得更有趣
在新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的今天,如何让学生在历史学习中减轻记忆负担、提高记忆效率是摆在中学历史教师面前的一个突出问题。在教学中,我曾尝试运用"谐音记忆法"帮助和指导学生记忆历史知识,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比如八年级上册《八国联军侵华》一课中,我让学生试着使用谐音来记忆知识点,其中八国"俄、美、日、奥、意、德、英、法"谐音为"我每日要一朵樱花",对干涉割让台湾的三个国家"俄、德、法"谐音"我得发",这使学生在笑过、乐过之后,萌生了一些记忆历史知识的方法,进而提高了记忆效率。
2.转换角色,让学生成为课堂"主角"
现代心理学认为:学生只有在民主、平等的教育氛围中才能迸发出想象与创新的火花。采用"家长制"的教学方式,只会大大挫伤学生的自尊心,泯灭学生的好奇心,遏制学生的创新思维,不利于学生个性心理的发展。历史教学的主要途径是课堂教学。传统的课堂教学是"填鸭式的满堂灌",教师"一统天下",学生机械地在书上勾、划、记,思维被禁锢了,想象力被扼杀了,一堂课下来不知所以然,更谈不上智力的发挥。
比如在教学八年级上册《全民抗战》一课时,课本中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讨论取得胜利的原因",若按课本常规,学生只需要掌握课本上原有的两点原因就可以了,即美苏的支持和中国军民的英勇抗战。其实原因还有很多,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让他们分组大胆地讨论除上述原因之外的其他原因,出乎我的意料,学生竟然在短短的二十几分钟的时间内得出了很多原因。我将他们的理由一一列在黑板上面,然后全体师生一起讨论,并逐一排除,最终得出了结论,且课堂气氛热烈,使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3.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3.1 创设历史情境。历史是以往的事件,与学生所熟知的现实距离甚远,而且任何历史时间都是唯一的,不可能重复出现。在中学历史教学中,一方面教师要懂得在课堂上通过多媒体教学,利用视频、图片等为学生创设历史情境;另一方面应让学生尽量多的参观博物馆、历史古迹等。
3.2 创设问题情境。创设问题情境就是教师提出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主要的手段有两个:第一,创设"悬念式"问题情境。教师别出心裁的设置一些学生迫切想要知道答案的问题,也就是留下"悬念",从而激起学生探索的欲望;第二,创设"探究式"问题情境。教师在学生已学知识的基础上,设置一些相互关联、层层深入的探索性问题,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去发现、分析,然后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4.鼓励质疑,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4.1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养成质疑的习惯。具体方法就是当学生发现问题时,教师不要直接告诉学生答案,而要鼓励学生自己去思考问题的答案。有时教师可以有意识的犯错并让学生指出,使学生看到自己独立思考的成果,从而对独立思考有更深的认识,最终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例如:在教学中可以要求每一组的学生都要准备一个问题在课堂上提出来,然后由另外几组同学自己思考答案对问题进行解答。
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总结范文3
一、构建知识结构体系的意义
1.克服学生中存在的机械记忆法
知识结构是由历史知识、历史概念构成的知识网络。对分散的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使学生用整体眼光看到完整的知识架构,把错综复杂、抽象的知识通过知识网络结构图示加以简化,从而获得系统完整的提纲挈领的知识。把书本详细资料通过组织、概念、综合、简化等方式进行具体形象的加工,形成思维导图,使知识保存在自己头脑中,有助于记忆、巩固已学的历史知识。如我们在讲《孔子》时,可以用图示整理法,使学生能从思想、教育、文化三个方面完整地串连起来,便于巩固历史知识。(1)思想:仁礼学说。(2)教育方式:私人传学;方法:因材施教、启发诱导、举一反三等;内容:六艺五经。(3)文化:整理诗、书、礼、易、春秋等儒家经典。
2.有助于学生掌握教学内容结构
由于知识结构图突出历史教材知识结构的特点,而且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对历史知识进行分析、综合、概括、系统化。这个过程使书本知识传借知识结构整理、重视,从而揭示教材内存结构,有助于学生理解和熟悉中学历史教材的规律,并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能力。教师在整理知识结构的同时可以调动学生参与,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更好地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能力。例如,中国古代王朝的演变可以分为形成、发展、强盛、衰落四阶段。比如,讲到资产阶级革命,一般可从背景、经过、结果、性质、影响等方面叙述。分析背景,往往离不开下列三方面内容:一是生产力的发展,新的生产关系的出现;二是原有的封建王朝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三是新旧两种势力的矛盾、斗争,直至激化、爆发革命。荷、英、美、法等国的资产阶级革命都是如此。
3.有助于解决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
历史教学中的难点,往往是学生不容易弄懂概念的意义和它们之间的联系。知识结构图示可以帮助教师在教学中将内容化难为易。例如,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中国社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一节中,“半殖民地”、“半封建”这两个性质较难懂。可以用结构图示表示出来,把这两个概念讲清楚。(1)半殖民地:清政府仍然存在,但在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受到帝国主义国家控制。(2)半封建:中国仍然是以自然经济为主体,但开始卷入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中。
二、构建知识结构体系的方法
1.引导学生模仿构建知识结构
学生模仿教师编写知识结构,是学生编写知识结构的开端。教师应在此基础上给学生创造更多的自编知识结构的机会。学习新课时,多让学生在理解教材内容的基础上进行试编;学完一个单元之后,可让学生编写单元宏观知识结构;复习旧课时,可让学生编写专题知识结构。如《的影响》作一节小结时,当堂构建知识结构,教师要用简明的知识结构形式、板书教材提纲的形式,引导学生进行自编历史知识结构的尝试。《》的危害性:(1)巨额赔款加重了清政府的财政负担,使劳动人民日益贫困;(2)割让土地,使中国的领土丧失;(3)五口通商,不平等贸易开始;(4)关税协定,破坏了中国的贸易自。由此,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总之,指导学生整理编写知识结构,使学生既掌握了基础知识,又提高了学科能力。
2.引导学生抓住阶段特征
掌握好阶段时代特征就能使学生抓住教学重点,掌握好在同一阶段的各方面的内容,就能理解课文基本线索,便于学生自我整理和归纳知识结构图。如讲述汉朝和匈奴之间的关系时,可以引导学生把汉朝和匈奴之间的关系归纳为在不同时期采取了不同的政策。汉朝和匈奴的关系可以这样表述:和亲—战争—和亲。汉初,汉朝国力弱小,匈奴国力强大。所以,汉初不得不对匈奴采取卑微的和亲政策,将皇室公主远嫁匈奴,同时每年提供给匈奴大量的粮食和丝帛。而到了汉武帝时期,汉朝经过文景之治后,国力强盛,具备了强大的实力,于是对匈奴展开了反击,一举收复失地,并把匈奴赶回了漠北大草原,最终使匈奴发生了分裂,再也无力与西汉对抗。汉元帝时期,由于匈奴分裂,其中一部分进入中原地区,逐步与汉民族融合。为了使匈奴更好地融入汉朝,实现汉朝的稳定,汉元帝同样采取了和亲政策,昭君出塞,成为千古传颂的故事。汉朝与匈奴关系的变化,是受汉朝和匈奴实力对比影响的,他们之间关系的变化,就体现出了这一时代的阶段特征。
3.引导学生掌握发展脉络
复杂的历史事件要理出个头绪来,一般应从背景或原因、主要经过、结果、影响或历史意义等几个方面进行概括和掌握。这样掌握的就是历史的结构体系,而不是孤立的零碎的知识。因此,要构建历史知识结构体系,必须抓住历史发展脉络,引导学生注重对学科主干内容的把握。如中国古代史部分,抓住“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制封建国家的发展”;中国近代史部分,抓住“中国近代化的历程”;世界近代史部分,抓住“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等等。这对于学生初三中考复习自主构建历史知识结构体系显得极为重要。
三、指导学生构成知识体系时注意点
1.长时间培养,养成习惯。
学生整理知识结构的能力,需要较长时间的训练和培养。学生历史基础知识越是系统全面,理解越是灵活多变,方法越是熟练,所能掌握和组合的知识结构就越多。因此培养初中学生自我归纳知识结构的能力要从初一年级抓起,从基本知识点抓起,让学生逐步掌握构建章节、单元、专题知识结构的方法,最终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体系。在初中三年内,要始终坚持督促学生课前动手整理、课上完善、课后温习提高,持之以恒地不断归纳总结,才能真正使学生整理归纳知识结构的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学生整理归纳的过程就是思维“编码”的过程,思维能力同时能得到锻炼和培养。
2.自我梳理,形成自己的知识网。
课前放手让学生自我梳理,课内交流完善,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形成良好的知识网络,这是整理最基本的要求和目的。整个过程要求教师放手让学生自我梳理或通过小组合作完成,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交流,弄清知识之间的联系,构建知识体系,使每个人的经验得到共享,激发学生整理知识的热情。教师要注意观察,适时、适当地引导点拨学生。
3.制订计划,优选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