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庭坚传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黄庭坚传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黄庭坚传范文1

关键词:黄庭坚 涪州 黔州 创作 生活

黄庭坚(1045-1105),江西修水人,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年号涪翁,北宋著名诗人、书法家,治平年间进士。擅长诗词,为江西诗派首领。书法成就颇高,与苏轼、米芾、蔡襄齐名,合称“四大家”。宋哲宗即位,召他为校书郎。为《神宗实录》检讨官。

北宋党争剧烈,宋哲宗亲政以后,主张变法的变法派逐渐在朝中得势。绍圣初年(1094年),黄庭坚的政敌弹劾他在纂修《神宗实录》时“修先帝《实录》类多附会奸言,诋斥熙宁以来政事”,黄庭坚因这个罪名被贬为涪州别驾。黔州(今重庆市彭水县)安置。次年正月,黄庭坚离开开封,四月二十三日到达彭水,寓居彭水县城开元寺,为避亲嫌,于元符元年(1098年)移居戎州(今四川省宜宾市)。宋任渊《山谷内集诗注》所附《年谱》元符元年条下云:“按《实录》,绍圣四年三月,哲宗正丞张向提举夔州路常平。十二月壬寅诏涪州别驾黔州安置黄庭坚移戎州安置。以避使者亲嫌故也。”又云:“山谷三月间离黔,六月抵戎州……”并注引山谷《与杨明叔大字跋尾》云:“绍圣五年三月哉生明,涪翁将迁于焚道,治舟开元寺江曲之间。焚道即戎州。”

黄庭坚堂弟黄嗣直当时正为“涪陵尉”,所以黄庭坚在涪陵有短暂停留,主要有两点原因:一是身体不适,需要看病休养;二是想与兄弟家人共叙骨肉之情。黄庭坚此次“少留”涪陵,并作《赠嗣直弟颂十首(并序)》。《山谷内集》卷十五有《赠嗣直弟颂十首》,诗前有《序》云:“涪陵与弟嗣直夜语,颇能明古人意,因戏咏云:‘人皆有兄弟,谁共得神仙。’故作十颂以记之,此二句唐赤松观舒道士题赤松子庙诗也。”(按:这与唐代著名道士诗人舒道纪《题赤松宫》一诗中的两句“人皆有兄弟,谁共得神仙”的文字顺序略有不同:“松老赤松原,松间庙宛然。人皆有兄弟,谁得共神仙。双鹤冲天去,群羊化石眠。至今丹井水,香满北山边。”

黄庭坚在彭水的一个重要活动就是结交佛、道,研习经文,汲水炼丹。他寓居开元寺,与寺内僧众亲同一家,一道参诵佛经。还攀爬上摩围山麓的云顶寺游玩豪饮。他对黔州的范道人称赞不已,说与他交谈“日闻所未闻。不知老之将至”。于是习道术,造炉汲水炼丹。遗存丹泉井。在他的诗文中也能看到他运用佛典、公案来写自己的悟道心得体会,表现的正是诗人在获得生死解脱之后所体悟到的人生哲理。

《赠嗣直弟颂十首》正是他此一人生感悟的诗性表达:

饥渴随时用,悲欢触事真。十方无壁落,中有昔怨人。(其一)

去日撒手去,来时无与偕。若将来去看。还似不曾斋。(其二)

正观心地时,丝发亦无有。却来观世间,冬后数九九。(其三)

涪陵萨堆子,且道也旁行。亦嚼横陈蜡,不爱孔方兄。(其四)

万里唯将我,回观更有谁。初无卓锥地,今日更无锥。(其六)

向上关捩子,未曾说似人。困来一觉睡,妙绝更通神。(其九)

往日非今日,今年似去年。九关多虎豹,聊作地行仙。(其十)

这些禅宗偈颂大多运用佛典、公案来写自己的悟道心得体会,表现的正是诗人在获得生死解脱之后所体悟到的人生哲理,所有诗句无不指向不受世俗污染的淡泊志向,是“平常心便是道”的审美愉悦。

他在黔州期间的书法当不少,除了绿阴轩下摩崖题刻“绿阴轩・山谷书”外,其他却漫没无迹。清道光年间。县城居民在小北门掘得一块石碑,其上有字:“杨浩明州梨任子修自城西来,会于石间。涪翁题。”据《碑目考》载:“鲁直谪黔,有‘涪翁策杖。至此观江涨,雨余天欲凉’十五字墨迹,在嘉禾堂。”惜清光绪初年时即已不存。2000年,彭水出土一南宋摩崖石刻,据黔州知州郭麓记载,彭水县政府附近有黄庭坚所书“飞来峰”题刻。可是并未露其尊容。现唯一幸存的绿阴轩题刻,我们还能够领略其风采。

黄庭坚在黔州期间创作了大量的诗词文章。按他自己的话说:“数年来绝不作文字,犹时时作小记序及碑刻耳……至于诗,不作也是元祜五年也。”(《答从圣使君书》)谪来黔州后,“似得江山之助”,一发不可收。稍有闲暇,便与黔州参军李长倩、训学王充等人谈论诗文。挥笔创作。现存文集中,此间关于黔州的作品有诗20首、词12篇,还有专著《草》和《王全州祠堂记》等。这些诗词文章均以彭水、黔江(旧时,乌江的别称)为背景,或描太平盛世之貌,或诉钟爱山水之情,或叙遭遇不平之声。

《竹枝词》是巫山一带民歌,多为女子歌唱,后风行于巴渝、湘鄂西地区,始于唐,一般为七言,山野之风十足,刘禹锡发现之。至明代已消亡。黄庭坚作《竹枝词》传于巴娘,令以歌之,知北宋末黔州女子尚能歌之(详见《三峡竹枝论》)。“四海一家皆兄弟”,惠洪《石门文字禅・跋山谷字》:“山谷初谪,人以死吊,(黄庭坚)笑日:‘四海皆昆弟,凡有日月星宿处,无不可寄此一梦者。”’这里有竹枝词、舞红裳等歌舞令人陶醉,也有稻、粟、茶叶、惠酒、鱼、余甘等饮食水果让诗人品尝,他对当时彭水十分流行的民歌《竹枝词》特别欣赏以至入迷,在《答从圣使君书》中就说:“钦仰风流,恨不得陪耳。”称道:“荔枝阴成棠棣爱,竹枝歌是去思谣。”他创作的《竹枝词》,留下了“鬼门关外莫言远。四海一家皆兄弟”的千古名句。

黄庭坚因简牍得罪,故谪居黔州期间仍心存余悸,深感自己戴罪之身将“不复齿于士大夫”,故终日废绝人事“谢病杜门”。努力将自己封闭起来。但事实上他却不可能做到与世隔绝,其高尚的人品及渊博的学识,自然会吸引远近的文人学子前来向他求教,常有“门生抱经来咨问”;而他的爱才之心又常常会使他突破心理牢笼,每当发现可造之材。他总是愿意加以揄扬、指点,乐于为他们指示“进学畜德”之途,并戏谑地说自己这种乐于指点后学的习惯乃“俗气未除耳”。他在《与王子龙书七首》(其一)中亦云:“至于乐闻士大夫之好学,有忠信根本,可以日就月将者,则惕然动其心,此则余习未除耳。”故《豫章先生传》有云:“(黄庭坚)与后生讲学,孜孜不怠,两川人士争从之游,经公指授,下笔皆有可观。”

黄庭坚在黔州遗留下来的诗词书法,对黔州(今重庆市彭水县)文化的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他的精神成了激励彭水学子的灵魂支柱。人们将他生活的地方以物化的形式保留下来,如摩围阁、怡思堂、万卷堂、绿阴轩,人们还将他汲水炼丹的泉井命名为“丹泉井”,将他涤笔的池子称为“洗墨池”。这些对今天发展彭水的文化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万卷堂”和“绿阴轩”更是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万卷堂”在今郁山镇,是黄庭坚曾经讲学过的地方。 黄庭坚逝世后改为“丹泉书院”,以堂前有丹泉井命名,仍然堂悬“万卷堂”匾额。这是彭水民众集资兴办的最早的学校之一。经明朝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县令曹栋重建和清朝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知县杨于高募捐扩建,成为彭水县三大书院之一。此书院选聘名人执教,秉承山谷居士遗风,治学严谨,颇有成效。仅同治八年(1869年)起的三十二年间,培养的近200名学子中,京考恩科第一名1人,二甲进士2人,省考中举4人,州考秀才23人,补为廪生16人。故而川东道台锡佩赐联云:“从渝州按步而来,喜闻岩邑弦歌,真不愧位列三贤,堂开万卷;是黄庭坚读书所在,留得墨池模范,又何难诗雄四海,文冠一时。”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废科举,改建为丹泉小学堂。民国初年改称彭水县第二小学校。1937―1942年,在此兴办黔彭联立初级中学。解放后改称郁山镇中心小学校。为彭水培育了大批优秀少年儿童,成为全县重点小学校。

绿阴轩,址在彭水县城乌江东岸峭壁之巅。此轩原建筑为四出飞檐的独亭,雕花门棂,有矮栏可依凭,与摩围诸峰隔江相望。门楣悬挂黄山谷手书“绿阴轩・山谷题”楷书匾额一方,字色粉绿,檀木衬底,清秀雅致。轩旁有古榕,干枝道劲,气根虬接,附崖攀石而立。轩成后,山谷常与邑中文人雅士游歇于此,凭栏望江而坐,或谈论诗文,或缀章联句,或展卷作书。曾多次重修,现在连遗址也遭损毁。原轩旁四周及古榕下遍刻历代游人题咏,现不复存在。只有轩下崖壁上还留有“危然大块”、“岩迎碧水”、“山静日长”等题刻还清晰可辨。

黄庭坚在彭水的文化遗产。为发展乌江和彭水的旅游业增添了更为丰富的人文内涵。他在彭水生活的经历,以及遗留下来的关于黔州和彭水的诗词歌赋、文章、书信,增添了彭水旅游的神秘色彩和文化内涵。因他而遗存下来的绿阴轩、摩围阁、洗墨池、丹泉井、黄庭坚衣冠冢和三贤祠遗迹,给彭水积淀了厚郁的人文精神,与此同时,这些文化遗产还可以为建设青少年教育基地提供参考,以此让黄氏文化、山谷精神代代相传。

参考文献:

[1]毕沅.续资治通鉴[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2]任渊.山谷内集诗注[M].文渊阁四库本:第1114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3]黄庭坚.山谷内集[M].文渊阁四库本:第1113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4]全唐诗:第二十四册[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黄庭坚传范文2

对联曾被谑称为文字游戏,其中包含着诸多的游戏规则,这个特点符合青少年“乐嬉游而惮拘检”的天性。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欣赏对联,了解作家,感知自然人文,颇有趣味。而学生撰写简单的对联,又能打下用字、炼字、遣词造句的语言功底,以自己独特的富有个性的视角感知自然,感知文化,从而在轻松愉悦的状态下培养语感,达到乐学之目的。

一、 对联涵泳,激活课堂,提高教学效率

1. 导入新课,预热课堂。用对联导入新课,能起到预热的作用。由于对联本身所具备的对称美、音韵美和意境美,很容易在学生的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导入新课,出示对联,能把同学们的情绪一下子调动起来。如上钱泳的《治水必躬亲》,为改变学文言文学生们急着记文章翻译、机械理解文章情感和主题的现状,我引入了海瑞写的两副对联。

对联一:政善民安歌道泰,风调雨顺号时清。

对联二:三生不改冰霜操,万死常留社稷身。

课堂一开始,我就请学生把它们书写在黑板上,相机出示,课堂顿时活跃了起来。有的学生说,这两句话读起来很顺口;有的说,很对称;有的学生问,“三生不改”是谁啊?我因势利导,问:“同学们,这两副对联是什么意思?”同学们热情高涨,各抒己见。我及时表扬,继续问:“同学们,想知道这两副对联是谁写的吗?为什么他能‘政善民安’‘不改冰霜操’呢?”“想知道!”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带着笑容回答,就这样通过对联导入新课,直接切入课文。

2. 介绍作者,言简意赅。经典诗文的作者介绍是理解文章的重要抓手,可我们往往习惯于介绍作者的生平,在课堂上读一遍,或者是让学生自己去上网搜索。一次我听公开课《再别康桥》,上课老师单单介绍徐志摩就用了近15分钟时间,不外乎是徐志摩的生平、身份、求学经历、海外深造、感情花絮等。他可能是为让学生在全面了解作者后能更好地理解文章,可恰恰因作家经历丰富,介绍起来文字繁多,学生听完后反而一头雾水,抓不住诗歌的精髓。而我上这篇文章时另辟蹊径,通过对联进行介绍,既全面,又言简意赅。

两卷新诗,廿年旧友,相逢同是天涯,只为佳人难再寻;

一声何满,九点齐烟,化鹤重归华表,应愁高处不胜寒。

这是郁达夫先生给徐志摩写的挽联,上联写徐志摩一生主要贡献以及与己的情谊和志趣;下联写诗人逝世前后的情景,寄托了作者对徐志摩惨死的悲痛和对挚友的深情。

同时我还介绍了写的挽联:

谈论是诗,举动是诗,毕生行径都是诗,诗的意味渗透了,随遇自有乐土;

乘船可死,驱车可死,斗室坐卧也可死,死机偶然耳,不必视为畏途。

蔡先生感叹徐志摩的一生是诗人的一生,是诗意的一生。我就势引导学生在《再别康桥》中去追寻诗人心灵深处的一处温柔,它如同天空的云淡风轻,会触动每一个灵魂。就这样通过对联教学,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3. 拓展课文,增添情趣。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对联拓展课文,能唤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活跃学生的学习情绪。如上《核舟记》时,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苏轼与黄庭坚、佛印的生活趣事和深厚感情,我引用了相关的对联故事。

佛印和尚好吃,每逢坡宴会请客,他总是不请自来。有一天晚上,坡邀请黄庭坚去游西湖,船上备了许多酒菜。游船离岸,坡笑着对黄庭坚说:“佛印每次聚会都要赶到,今晚我们乘船到湖中去喝酒吟诗,玩个痛快,他无论如何也来不了啦。”谁知佛印和尚老早打听到坡要与黄庭坚游湖,就预先在他俩没有上船时,躲在船舱板底下藏了起来。

明月当空,凉风送爽,荷香满湖,游船慢慢地来到西湖三塔,坡把着酒杯,捻着胡须,高兴地对黄庭坚说:“今天没有佛印,我们倒也清静,先来个行酒令,前两句要用即景,后两句要用“哉”字结尾。”黄庭坚说:“好吧!”坡先说:

浮云拨开,明月出来;

天何言哉?天何言哉?

黄庭坚望着满湖荷花,接着说道:

莲萍拨开,游鱼出来;

得其所哉!得其所哉!

这时候,佛印在船舱板底下早已忍不住了,一听黄庭坚说罢,就把船舱板推开,爬了出来,说道:

船板拨开,佛印出来;

憋煞人哉!憋煞人哉!

坡和黄庭坚看见船舱板底下突然爬出一个人来,吓了一大跳,仔细一看,原来是佛印,又听他说出这样的四句诗,禁不住都哈哈大笑起来。

同学们聚精会神地听着,脸上露出会意的微笑。

二、 搜集对联,实践创作,浸润传承文化

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应积极开发、合理利用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在课堂和课外实践过程中,我充分利用对联的搜集和创作,浸润其中,从而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传承中华文化。

1. 课堂呈现,课文联动。如学了朱自清先生的《背影》,学生收集并展示了与《背影》和朱自清有关的对联。有冯友兰先生撰写的:

人间哀中国,破碎河山,又损伤背影作者;

地下逢一多,辛酸论话,应惆怅清华文坛。

袁敦礼撰写的:

至性怀亲留背影,

大文传世见心声。

郝御风撰写的:

夫子最堪思,岂止人间传背影;

高墙已不见,忍从言表忆传风。

课堂上,同学们呈现搜集到的与课文有关的对联都很积极,他们为自己的辛苦劳动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肯定而高兴,一改沉闷的课堂气氛,课堂效果也随之提高。

2. 师生合作,升华主题。让学生创作对联,更能挑战学生的思维创造力,引起探求和解决的欲望,在充满挑战的同时又具趣味,从而感受着对联中包含的文化积淀和审美趣味。

在感受文章的内容和主题时,我经常师生合作,一起创作对联。在上完《三峡》一课时,老师出上联:观夏水漫至山陵;有学生对:览飞瀑悬挂林间;还有生生互对:树荣草茂春秀丽,山险水急夏奔流。

3. 课外实践,创作赏析。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充分利用文本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学完了诵读欣赏中的《对联六副》,我建议学生在父母的陪同下,利用周末或者长假去游览太仓名胜古迹。一个阶段下来,学生收集了很多关于太仓名胜的对联。

黄庭坚传范文3

关键词:王安石实行变法革新;黄庭坚反对变法革新

北宋末年,宋神宗赵顼,为了富国强兵,缓和国内矛盾,任用革新派人物王安石为宰相,实行变法。

王安石(1021―1086)江西临川人,生前曾封荆国公,亦称荆公。父亲做过地方官,他本人也做过几任地方官,对地方的民情比较熟悉。宋仁宗庆历七年――皇元年,他任勤县(今浙江宁波)知县期间,组织农民修堤堰,挖陂塘,兴办农田水利。在青黄不接的春季,把县仓存粮贷给农民,秋收时纳少量利息偿还,使农民免受豪强富户的重利盘剥,也增加了县仓的存粮,初步显示出政治家的才干。他很博学,对诸子百家之书,无所不读,还向有实践经验的农民调查访问。由此看出,他不同于墨守成规,食古不化的俗儒,腐儒,而是比较能够把书本知识和社会实际相对照,形成自己的观点。

宋仁宗嘉三年(1058),王安石从地方调到京城开封做管理财政的官员,发现许多积弊,他向宋仁宗写了近万言的《言事书》。针对宋代面临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所造成的内外交困,政治和经济的危机,提出“政易更革”的变法主张,但暮气沉沉的宋仁宗并没有在意。

嘉八年(1063),宋仁宗死,宋英宗赵曙继位,改年号为治平元年。治平四年(1068),宋神宗赵顼即帝位,任王安石为宰相,正式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变法革新运动。

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措施有:

1.农田水利法――开垦荒地,兴修水利,积极发展农业生产。五六年之内,兴修了水利工程一万多处,灌田三十六万多倾。北方一些兴修了水利的地区,把旱地变为水田,把世世代代都种玉米、高粱、小麦的旱地变为种水稻,使北方农民也能吃上南方人吃的佃粮――大米。

2.方田均税法――丈量土地,按土地的数量、肥瘠等情况征收赋税。实行方田均税法的结果,前后丈量出地方官僚隐瞒的土地二百几十万倾,迫使豪强地主不能不交纳赋税,并且不许他们将赋税转嫁给农民。这样,既增加了国家赋税的收入,也相对地减轻了农民的负担。

3.均输法――过去地方“上供”物品,都由各地分散购置,富商大贾往往乘机操纵物价,囤积居奇。均输法改为由朝廷设“发运使”,统一购置,一方面既免去了富商大贾从中操纵的弊端,另一方面也收到了“便转输,省劳费”的效果。

4.青苗法――每年青黄不接时,政府以较低的利息贷款或实物给农民,收百分之二十的利息,叫做“青苗钱”。青苗法的实行,限制了高利贷者盘剥农民的行为。

5.免役法――北宋时,差役繁重,当役人受苦不堪。免役法规定“凡当役人户按等弟出“免役钱”,就可以不再充役;享受免役特权的官僚地主,也要按财产多少,出“助役钱”;由国家用免役钱和助役钱雇人充役。实行免役法,减轻了人民服役的痛苦,同时也使大地主、大官僚的特权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6.市易法――政府设“市易司”,平衡物价,小商贩也可向市易司借贷资金或赊购货物,年息二分。这样就使大商人不能垄断市场,并且增加了政府的收入。

7.保甲法――组织农户,十家为一保,五十家为一大保,五百家为一都保。一家有壮丁二人的,出一人为保丁。保丁在农闲时集中进行军事训练,平时担任巡逻放哨,维持地方的治安,战时保卫疆土。诸路(“路”是行政区域的名称,当时全国分二十三路)保甲,后来还代官府养马,备战争之用。保甲法的实施,加强了国防力量。

王安石变法,虽然从维护封建地主阶级政权利益出发,然而变法的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对人民的剥削,客观上有利于社会生产的发展,所以这次变法在历史上是具有一定进步意义的。

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列宁对王安石变法作了高度评价,指出“王安石不愧是‘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见《列宁全集》第10卷第152页。载吴政著《黄庭坚在宜州文献诸说考证品评》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103页。)

由于新法触动了大官僚、大地主、大商人的利益,变法开始就遭到了保守派的坚决抵制,其中司马光算是代表。一批老重臣,还有两宫太后(仁宗曹后,英宗高后),一些亲王和皇亲国舅作为保守派的后盾。熙宁三年(1070)二三月间,他连给王安石写了三封信,以关心规劝为名,行攻击污蔑之实,公开挑战。同时又向宋神宗告状,指责王安石“首倡邪术,欲生乱阶,”是“民贼”,“贱臣”,“乱臣”,并说,“臣之与安石,犹冰炭之不可共器,若寒暑之不可同时”。(《司马温公文集》卷一《奏弹安石表》)

元丰八年(1085),宋神宗赵顼崩,宋哲宗赵煦还不满十岁,由守旧派头目英宗后神宗母高太后摄政,把守旧派头目司马光请来做宰相,对变法革新的措施全部否定,王安石等一批变法革新派被处放。

为了加强守旧派势力在朝廷的统治,高太后下诏将被贬为德平镇监镇(相当于镇工商所所长职务)的黄庭坚调到朝廷任著作郎,兼修《神宗实录》检讨官。

黄庭坚是一贯站在守旧派立场反对变法革新的。黄庭坚在北京国子监教授任上就一直反对变法革新,他主要对《免役法》、《市易法》、《农田水利法》不满,大肆攻击,如北方农民兴修水利,把旱地改为水田,由种玉米、高粱等旱地作物改为种水稻,黄庭坚称之为“夺民固习”。意思是说,这样做,是剥夺了北方农民旱地种植作物的旧习惯。王安石把每年农民按政府调遣,背井离乡到外地服役二个月,多的三个月的劳役,改为有偿服务,即按官员、地主、商人的收入的高低,按比例出劳役钱,使服役者有一定的收入。这种“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的变法措施,应该说是于劳动者是有利的。守旧派代表们则死守儒家“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陈词滥调,说官员、豪绅是“劳心者”,不应该出“劳役钱”,劳动者是“治于人”的,白白服劳役是应该的。“市易法”本来是打击奸商“囤积居奇”的,于民有利的措施,黄庭坚也极力反对攻击。

文史评论家朱东润教授对黄庭坚的评价是正确的:“庭坚对于新的措施是不满的:主要的见于改进农业生产,整理黄河水道和执行市易法三个方面。”(朱东润:《黄庭坚的政治态度及其论诗主张》见《中华文史论丛》第3辑,第225―237页,北京・中华书局,1953.载吴政《黄庭坚在宜州文献诸说考证品评》广西师大出版社,2013年版,第118页。)

应该说:黄庭坚是个热衷于投身政治,而又不善于从事政治的人物,他不具备“识时务者为俊杰”的品格,而是“豫章黄鲁直,既拙又狂痴”的人物。他在北京国子监教授任上,由于攻击变法革新,受苏轼“乌台诗案”牵连,被罚铜二十斤,贬到江西太和县作知县,还不汲取教训,仍极力反对“市易法”,使大奸商大肆囤积居奇,时而造成群众“有盐无米食”,时而又造成群众“有米无盐食”的惨景。由于黄庭坚抵制变法,政绩不好,被贬谪到德州德平镇任监镇,负责一个镇的工商税收工作。宋神宗死,高太后摄政,任司马光为宰相,为了加强守旧派在朝廷的政治势力,把黄庭坚调到朝廷任著作郎和修《神宗实录》检讨官。黄庭坚又利用职权之便,含沙射影攻击变法革新。朝廷史官把他拿到陈留勘问,列了他一百二十条罪,庭坚承认犯了三十二条,故遭涪州、黔州、戎州之贬。黄庭坚对这次贬谪,只认识到“投荒万死”的艰苦的一面,而没有认识到反对革新变法的错误的一面。

高太后死,宋徽宗即位,提出新旧两党并用政策,准备把黄庭坚调到朝廷任吏部员外郎。庭坚在回朝廷途中,路过荆州,应承天院主持智珠之请,写《承天院塔记》,又大放阙词,归纳起来,共有三条:

1.“观天下财力屈竭之端,国家无大军旅勤丁赋之政,则蝗旱水溢,或疾疫连数十州。”言外之意,造成北宋末年“天下财力屈竭”的原因,不是频繁的军事调动和征兵,也不是繁重的赋税苛政,更不是虫灾、旱灾、水灾和“瘟疫”,显然是指神宗、哲宗实行变法革新造成的。

2.“天下之善人少,不善人常多。”显然是说神宗和哲宗治理的天下是好的人少,不好的人多。

3.宋徽宗的父亲和哥哥“王者”,只知道用“刑赏”“治其外”,而不知“佛者”能“治其内”。

4.由于黄庭坚在任地方官时抵制攻击变法革新,调朝廷修《神宗实录》时,又攻击变法革新,今又利用写《承天院塔记》再次攻击变法革新。新老旧账齐算,宋徽宗钦定,开除公职,送宜州管制。

黄庭坚于崇宁三年五月十五日来到宜州府接受管制。(宜州府是地级机关,而不是龙水县。现在有的把“州府”和“县衙”混淆了,称“大宜州”和“小宜州”这是谬误。)

宜州府的沿革是:宜州府庆远府宜山行署宜山专署。

宜州市的沿革是:龙岗县龙水县宜山县宜州市。所谓“大宜州小宜州”之说纯属谬误。

黄庭坚崇宁四年(1105),在南楼写《范旁传》刻石,用“讲学”,讽咏朝廷,未闻宋徽宗大赦王命,于九月三十日病死于南楼。终年六十一岁。

参考文献:

[1]刘泽华等编著《中国古代史》(下)48―60页,[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2]主编《中国历史常识》第三册,75―78页,[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7963。

[3]朱东润:《黄庭坚的政治态度及其论诗主张》,见《中华文史论丛》第3辑,225页―237页,[M].北京:中华书局,1953.

[4]黄庭坚.宜州乙酉家乘.

黄庭坚传范文4

2013年《考试大纲》中关于文言文阅读的总体要求是:“能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内容要求包括: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B级。

1.考查范围。

关于“常见文言虚词”这一点,《考试大纲》已明确规定了18个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名称速记排列:之乎者也,因为所以,何则而于焉,与其乃且若),但平常学习中也要适当涉及这18个之外的常见虚词,来补充对虚词的理解和把握。

2.考查内容。

“虚词的用法”指的是虚词的词性、语法功能和在句中的关联关系(词法、句法)。再次明晰是“理解……在文中的”这个说法的含义。这个说法的含义,是指具有在阅读材料中根据上下文的语境懂得并能判断或加以具体解释的能力,而不是要求考生凭着对这些虚词的掌握情况随意去历数那些常见文言虚词具有哪些用法。换句话说,就是不能机械地背诵常见的18个虚词的意义,而应在具体的语境中辨识并运用,真正读懂和领会、掌握某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应当特别注意的是:近年来,考查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时都引用教材中的文言文语句,与所选的阅读材料中的句子放在一起加以比较。

3.考查形式。

(1)选择题。一般设四个选项,要求比较虚词在两个句子中用法的异同。(一般一个句子出自阅读材料,另一句出自必修教材课文。)

(2)主观题。结合句子翻译考查。

【技法接招】

文言虚词,其实并不虚无,只要大家多多积累,用心揣摩,定会很好地掌握它的。下面介绍几种理解虚词的基本方法,以便给同学们以实质性的帮助。

1.语境判定法。

一个虚词往往有多种用法,要理解其句中用法,必须根据上下文来确定。如“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赤壁赋》),后句没有紧承前句“一世之雄”的功名大加赞许和充分肯定,而是用“安在”逆接,可见句中的“而”为转折连词,可译为“可是、却”。再如“弃甲曳兵而走”,是一面逃跑,一面还拖着武器,动作是同时进行的,也就是“弃甲曳兵”是修饰“走”的,由此推断“而”是修饰关系。

2.位置分析法。

有些虚词在句中的位置不同所起的作用也不同,因而理解虚词的作用和意义时,应从虚词在句中的位置和前后关系、搭配习惯及其使用规律等方面入手。如“乎”作语气助词,表感叹、疑问或反问时,一般位于句尾或句中;作后缀,一般用在形容词后;作介词时它位于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之前,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处所、范围、对象等;用于形容词后,表示比较。

3.结构推断法。

一是可以根据句子的对称关系来推断。文言句子讲究整齐、对称,抓住这一点,我们可从一个词的意义和用法推知相同位置的另外一个词的意义和用法。如“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句中的“而”是连词,表修饰关系,那么“以”也该和它相同,作连词,表修饰关系。二是根据词语在句中所作的成分来推断。不同的句子成分就决定了词语的词性和用法。如“纵其所如,或立于陂田”、“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两句,第一句的“其”在句中作主语,因此应该是代词“它”(指鹤);后一句的“其”不作句子成分,只表反问语气,因此应该是副词。

4.语法辨析法。

即通过分析句中的语法结构去理解虚词在句中的用法。如“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句中有三个“为”,前两句的主语是“人”和“我”,宾语是“刀俎”和“鱼肉”,句中的两个“为”应为动词谓语,译为“是”;末句“何辞”,即“辞何”,是个动宾结构,主语承前省略,可见句末的“为”是表疑问的语气词,不表示实在意义。

5.成语联想法。

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惯使用的、简洁精辟的固定词组或短句,绝大多数都来源于古诗文,因此,其中许多词语的含义与用法和文言文中的完全相同。根据这一特点,利用自己熟悉的成语来推断文言虚词的含义,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如“急急乎唯进修是求”,句中“是”的意义和用法,就可根据我们熟悉的成语“唯命是从”“唯利是图”来推断,即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又如“其始相助,后必相恶”中的“相”,我们可以用成语“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这一相同结构的成语来推断,这里“相”是虚指代词“他”,又称为特殊作用的副词。

6.标志识别法。

有些虚词是构成文言特殊句式的标志词,抓住这些标志,我们就能迅速地确定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了。一些判断句中的标志“者”、“也”、“乃”等,其词性和意义是确定的,只要判断出是哪种标志,就能分析出它的用法和意义了。如“使小人在侧,臣之罪也”中的“也”,只需抓住该句是“判断句”这个标志,就能确定“也”是助词,表判断语气。而“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中的“也”虽是助词,但不是判断,只在句中起停顿的作用。

【实战示例】

黄庭坚传

黄庭坚字鲁直,洪州分宁人。幼警悟,读书数过辄成诵。舅李常过其家,取架上书问之,无不通,常惊,以为一日千里。举进士,调叶县尉。熙宁初,举四京学官,第文为优,教授北京国子监,留守文彦博才之,留再任。苏轼尝见其诗文,以为超轶绝尘,独立万物之表,世久无此作,由是声名始震。知太和县,以平易为治。时课颁盐,诸县争占多数,太和独否,吏不悦,而民安之。

庭坚学问文章,天成性得,陈师道谓其诗得法杜甫,学甫而不为者。善行、草书,楷法亦自成一家。与张耒、晁补之、秦观俱游苏轼门,天下称为四学士。而庭坚于文章尤长于诗,蜀、江西君子以庭坚配轼,故称“苏、黄”。轼为侍从时,举以自代,其词有“环伟之文,妙绝当世,孝友之行,追配古人”之语,其重之也如此。初,游皖山谷寺、石牛洞,乐其林泉之胜,因自号山谷道人云。

(选自《宋史・黄庭坚传》)

1.下列句中加点的“其”的用法与“则或咎其欲出者”中的“其”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陈师道谓其诗得法杜甫

B.其词有“环伟之文……”之语

C.其重之也如此

D.乐其林泉之胜

【剖析】

选D。A.代词,指代黄庭坚,可采用“语境判定法”判定,前文是讲黄庭坚的学问文章,故这里指代黄庭坚;B.代词,他的,可采用“语境判定法”判定,文中是苏轼曾举荐黄庭坚代替自己,夸赞黄的词;C.代词,指代苏轼,可采用“语境判定法”判定,这里指苏轼看重黄庭坚;D.指示代词,那,可采用“语境判定法”判定,这里是指代那个地方。

2.下列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①学甫而不为者

②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B.①而庭坚于文章尤长于诗

②樊哙覆其盾于地

C.①蜀、江西君子以庭坚配轼

②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

D.①其重之也如此

②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剖析】

选D。A.而:连词,①表转折,译为“却”,可采用“语境判定法”判定,前文是讲学习杜甫,后文是讲不模仿杜甫,所以是转折关系;②表因果,译为“因而”,可采用“语法辨析法”判定。B.于:介词,①表比较,译为“比”,可采用“结构推断法”加以判定,前面是讲文章,后面是讲诗,两者是一种比较关系;②表地点,译为“在”,可采用“语法辨析法”加以判定,表盾覆的地点,属介宾短语后置。C.以:介词,①译为“把”,可采用“语法辨析法”加以判定;②译为“因为”,可采用“标志识别法”加以判定,“以……故”是一个固定的短语,译为“因为……的缘故”。D.也:都是表停顿的语气词,可采用“标志识别法”加以判定。

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剖析】

此句可译为:黄庭坚担任太和县知县,把平易当作治理的措施。当时课颁盐策,其他县都争着占多数,太和县独不这样,县吏们不高兴,可是该县的老百姓都喜欢。

翻译这个句子的时候,要注意两个虚词,一个是“以平易为治”中的“以……为”,这是个固定结构,可采用“标志识别法”加以判定,可译为“把……当作……”。另一个是“而民安之”中的“而”,可采用“语境判定法”加以判定,这里表示转折,可译为“可是、然而”。

【知识锦囊】

要想准确理解常见虚词,除了熟练掌握18个常见虚词的多种义项外,还应该注意以下问题:

1.分清虚实。文言文中的“虚词”与今天所说的虚词的概念是不完全相同的。文言虚词多由实词转化或借用而来的,因此有的词既可作实词,也可作虚词,阅读时应加以辨别。

2.辨明用法。所谓辨明用法,就是根据上下文,从多种用法中认定其属何种用法。如“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说》)中的“之”作结构助词“的”;“锲而舍之,朽木不折”(《劝学》)中的“之”作代词。

黄庭坚传范文5

大家一路辛苦了,大家来天柱山旅游观光!天柱山景区因为你们的到来而倍添光彩!我是来自安徽旅行社的导游,我叫王萍,三横一竖王,大家可以叫我小王或王导.坐在我们旁边的着位呢,是我们的司机王师傅,王师傅可是一位有着多年驾驶经验的老司机了,所以大家坐他的车可以尽管放心!在今天的游程中呢,如果大家有什么问题,都可以向我们提出来,我们将尽可能为大家解决.好了,最后,我提前预祝大家本次天柱山之旅愉快!

现在时间还早,先让我来介绍下天柱山的大致概况吧!天柱山在长江北岸、安徽省潜山境内,因其高耸挺立,如巨柱擎天而得名。天柱山过去还有潜山、皖山、万岁山称。据说,称万岁山是因汉武帝南巡时,亲临皖山设台祭岳,敕封皖山为“南岳”,在祭岳时,人群高呼万岁,所以将此山称为万岁山。隋唐以后,南岳改为衡山,天柱山被列为国内五大镇山之“中镇”。唐代大诗人李白曾写了一着赞美天柱山风景奇秀的诗“江上望皖公山”,皖公山即天柱山,诗云:“奇峰山奇云,秀木含秀气。清晏皖公山,绝称人意......”

车过旌驾桥,我们就进入了天柱山的南哨三祖寺景区.三祖寺景区是天柱山人文景点最集中、文化品位最高的一个文化精品景区。我们将在这里感受到天柱山神秘的宗教文化和帝王文化,观赏到具有历代书法艺术长廊之称的国家重点文保单位摩崖石刻群。

( 进入其南大门野人寨上行不远就到达三祖寺。这是天柱山最著名的景点。相传,寺始建于南朝,现仅存藏经楼、偏房数间和屹立于寺前的觉寂塔。三祖寺西,有大石累累的山谷 ,谷侧陡岩直立,谷中流水潺潺,松竹遮天蔽日,称之为“山谷流泉”。山谷门有一石洞,石洞前有一巨石状如卧牛,称“石牛古洞”。相传,北宋人黄庭坚曾坐此石上读书,并自号“山谷道人”。在这里的一块巨石上刻有黄庭坚的诗和同时代大画家李公麟所绘的黄庭坚坐于石牛上的画像。这件珍贵的古代诗画刻石,现仍清晰可见。)

话不多说,我们现在就出发吧 。很快我们就到野人寨景区了! 野寨是“野人寨”的简称。这样依山傍水、风景如画的地方怎么取名“野人寨”呢?这里有两个动人的传说:一说是很早以前,这一带常有野人出没,伤害人畜。当时的一位县令决心牺牲自己,解救民众。他带上好酒好菜,深入野人洞中,陪野人喝酒,命人用生铁水将洞口凝住,和野人同归于尽。其二,说是在南宋末年,本地土豪刘源率十万义兵在天柱山抗元。他自号“刘野人”,在谷口扎的第一寨命名“野人寨”。刘源抗元前后十八年,最后被内奸出卖壮烈牺牲。后人为纪念他,野人寨的名字延用至今。

现在我给大家一个小时的休息时间,大家可以随意拍照,请大家一定要注意安全,那我们一个小时后见吧!

一个小时的时间过的可真快啊,不知道大家玩的开心与否!好吧,现在我们继续我们的游程吧!。我们现在来到了三祖寺前的广场了。抬眼望去,红墙黛瓦的寺院建筑,被绿树翠竹包围着。整个山形宛如一只振翅欲飞的彩凤,觉寂塔就建在凤冠上,东西两侧逶迤的山岗呈环围合抱之势,恰如凤翼护卫着庄严佛地。常言道:“远看山包寺,近看寺包山。” 三祖寺,全称“三祖山谷乾元禅寺”,是中国禅宗三祖传经布法的场所,在中国佛教发展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1983年,国务院批准公布为全国汉族地区重点开放寺庙。

三祖寺的建筑群,沿着凤形山的山势自下而上依次架造。从山门一直通向祖师殿,全都处在一道中轴线上。烧香礼佛,应从山门进入。三祖寺的山门,也叫三门殿。正门名“般若门”,即“智慧之门”;东边门名“解脱门”,意为摆脱烦恼业障的束缚而获得自由,也称“自由之门”;西边门名“精进门”,意指在去染滤净的修行过程中,要不懈地努力,也称“勤修之门”。门楣上,悬挂着全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题写的“乾元禅寺”匾额。

黄庭坚传范文6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痛不蕲三折肱。

想见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

黄庭坚,字鲁直,北宋著名诗人。其诗学杜甫、韩愈,追随杜甫“语不惊人死不休”作诗的态度,继承韩愈险怪奇崛的艺术风格。他主张“无一字无来处”,写诗求新求硬求奇,善于运用典故,提倡“点铁成金”、“脱胎换骨”。他把古代典籍中的词语略加转化、铸造,吸收、融合在自己的诗作中,从而使诗歌的内涵更加丰富,情致更加含蓄。这首诗就集中体现了黄诗的这一艺术风格。

此诗是他寄赠好友黄几复的,作于宋神宗元丰八年(1085年)。当时,黄庭坚身在山东德州德平任上,而黄几复任广东四会县的知县。黄庭坚与黄几复同为江西人,早年交游,又为同科进士(1085年)。二人交情很深,黄庭坚为其写过不少诗作,如《留几复饮》《赠别几复》等。《寄黄几复》是一首浓情厚意的诗作,作者从自己和友人身处两地入手,回顾了两人的交往,叙述了两人当下的处境,赞许了黄几复廉正、干练和好学的品质,并对其凄凉的境况深表同情,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切怀切和思念。

诗的首联用典,山东德州、广东四会,皆地处海滨。所以诗人首句言“我居北海君南海”,霍松林先生评说此句“起句突兀,用‘海’指居处,见海天茫茫,突显二人相隔之远”,已露两人相隔千里,相望而不能相见之意。此句语出《左传・嬉公四年》中的“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作者化用此句,却把他与黄几复任职的地点巧妙的结合,毫无斧凿之痕,以示天各一方,音信渺茫,自然引起下句“寄雁传书谢不能”,鸿雁传书为常用典故,表示传递书信(见《汉书・苏武传》)。然而诗人引用它,却用“谢不能”使其传出新意,丰富了诗的张力。我托雁儿为我捎去书信,雁儿却谢绝了。衡阳有回雁峰,传说鸿雁只能飞到衡阳就掉头了,而广东四会在衡阳之南,所以托鸿雁捎书去也被谢绝,此句将鸿雁拟人,感情涌现。这两句以遥远的距离,音信难通为感情的触动点,真切地表达了作者对黄几复的深情厚意和相思之苦。

颔联“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是全诗的最精彩的诗句,两句诗在当时就很受人赏识。张耒赞其为“奇语”。两句全用名词,为我们创造出两幅清新而动人的画卷。前者写诗人与黄几复昔日在京城畅叙的豪情,回忆了当年相聚时借酒助兴的良辰美景;后者写两人一别十年,天各一方的另一番情景:江湖飘泊,又有萧萧夜雨,而且掐指算来,独对孤灯已有十年了。“一杯酒”,语出杜甫《春日忆李白》中的”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虽是平常字眼,却关连当日朋友京城相聚的轻松快意,与“桃李春风”组合,写尽了阳春烟霞之景,少年得意之态;”十年灯”写两人分离之久,漂泊之苦,再现险恶江湖、夜雨孤灯、深宵不寐的情景。这不禁令人联想起戴叔伦《除夜宿石头驿》中的诗句“旅馆谁相问?寒灯独可亲”来,同时也表达出朋友相互间阻绝不断的浓浓思念与牵挂。颔联两句奇就奇在以寻常语表现了不寻常的人事经历和感受,给人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至今读来,依然令人感动。

颈联“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三折肱”,上句说其廉洁,心思用在治病和读书上,无暇理家居,作者化用《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中的“家居徒四壁立”,以其清贫写其为政廉洁,盛赞友人操行品格;下句说其善治病济民,友人的才干出众。古代以治病喻治国,《国语・晋书》曰:“上医医国,其次救人。”典故“三折肱”语出《左传・定公十三年》:“三折肱,知为良医”。有久病成医之意。当然不是说黄几复会“治病”,而是说他善”治国”。此诗中喻朋友处理政事干练,具有治国济世的出色才干,用不着折断三次,就已经是良医了。言外之意是他已经有政绩,显露了治国救民的才干,这样的人才为什么还不被重用?表现了作者对朋友的深深的同情。

尾联“想见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想象友人目前的情景。“想见”回应首句的”我居北海君南海”,写出他垂老之时,唯有读书排遣心中的孤寂。这里是以“读书”暗写友人理政才干,政令清简,无力而治。最后一句“隔溪猿哭瘴溪藤”则写友人的生活环境恶劣,用“猿猴的哀啼声”反衬环境的寂寥,用“瘴气的弥漫”反衬环境的恶劣,给整个图景带来凄凉的氛围,诗歌以景语作结,不平之鸣,怜才之意,也都蕴涵其中了。同时也表现出作者难以再和友人相聚的无奈。当时南方为瘴疠之地,故“瘴溪藤”是用典型的事物代其居地,从而照应了开头的“君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