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的小作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小学的小作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小学的小作文

小学的小作文范文1

关键词:小学;作文教学;能力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强调: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

自我从小学语文教学以来,一直在农村小学教高年级语文。就小学语文教学中,我觉得作文教学是最棘手的。农村小学生的作文,常常缺乏真情表现,有时只是虚情假意,乱编的多。语言干巴巴,情思不见影。往往只是只言片语,写不实在、不生动。原因之一是学生平时佳词妙句积累的量较少,感到无语可写。遣词造句,布局谋篇能力差;原因之二是学生手头题材匮乏,没有“真事”,也缺乏“发现”,不善于捕捉素材,对于眼皮底下的好材料,往往听而不闻,视而不见,就很难抒发真情,进而害怕写作文。一些学生为了应付老师的作文任务,笔下的故乡是他乡,笔下的家是别人家,笔下的美景却从未见过……很多学生的写作凭空想象,东拼西凑,乱写一通,甚至有些学生都弄不明白自己写的是什么内容,这样的作文质量每况愈下。针对农村小学作文的教学,下面谈谈自己在作文教学中的几点做法:

1 激发学生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没有写作的欲望,那么习作的教学目的就很难达到。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说:“儿童是个有主动性的人,他的活动受兴趣和需要的支配,强迫工作是违反心理学原则的,一切有效的活动必须以某种兴趣为先决条件。”因此,让学生饶有兴趣的习作,是习作成功的第一步。那么,该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呢?

1、作文命题开放

布置习作时,作文命题要放宽,紧紧围绕学生所熟悉的生活,以学生周围人和事,景和物作为作文内容,以此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使学生感到有一种表达的愿望。如笔者在写作教学时常布置学生写一些命题为《我的故乡》、《爸爸、妈妈、老师,我想对你说》、《校园的早晨》、《我的妈妈》的作文。

2、开展形式多样的作文活动

笔者经常在作文教学里开展各种各样的作文交流活动。有时,我声情并茂地朗读学生的习作;有时让学生上来读自己写的作文;有时让学生互评互改,指出对方的长处和短处;有时把学生的习作贴在教室的佳作栏里。这些活动可让学生在充分肯定的评价中树立起作文的自信。

3、给予学生写作充分肯定

要让学生有恒久的写作兴趣,必须要让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把写得好的作文,面向全体学生进行宣读,让学生有成就感,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哪怕学生写得不成功,教师也要给予鼓励性的评语。为作文中的有点“喝彩”,哪怕只有一个词用得生动,一个句子写得好或一个地方有新意,也要为其叫好。让学生觉得“我也会写”,从“怕写”向“要写”、“乐写”迈步。

2 指导学生多阅读课外书

常言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其中悟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文章愿与积累。只有语言积累到一定的程度,才可能文思如涌,笔下生花。否则,总有思绪万千,笔下也难有只言片语。因此,教学不仅在教学中加强朗读训练,还要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阅读课外书,积累好词好句,积累语言材料。为此,笔者让学生购买一本课外读物,利用周六、周日来阅读。并要求学生在阅读时摘录书中的优美词语,妙语妙句,精彩片段……并反复吟诵。只有长期积累,语言才会丰富,写作时大量生动的词句才会涌现笔端。同时,阅读也是学生获得作文范例的基本途径,学生可以从读中学到“怎样写”。所以需要我们教师长期有目的地培养,让学生从阅读中积累语言材料,从读中学写,读写结合,提高写作能力。

小学的小作文范文2

关键词 小学语文 作文教学 有效指导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也是最令人语文教师头疼的教学内容。在二十几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笔者觉得重指导轻说教是提高作文教学的好途径。在作文教学实践中,笔者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要入手进行有效作文指导。

1指导观察,提取写作素材

首先,观察是作文素材的来源。叶圣陶老先生说过:“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写成什么文字。”在现实中学生怕作文,一拿起笔来就“望天花板”,总觉得没东西可写,或者不知道该写什么和从何写起,是我们面对的事实。究其原因,是没有观察的体验。因此,在每次作文前,笔者都引导学生对要写的事物进行仔细的观察。因为作文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学会积累,就能让学生在下笔之前觉得有话可写了。

其次,观察是否深刻、细致,直接关系到文章质量的高低。以表面抽象的印象代替细致深刻的观察,是习作教学容易犯的毛病。这样的“观察”,即使学生写出了作文,也是空洞无物,甚至脱离实际。那么,如何引导学生深刻、细致的观察呢?笔者认为,在作文起步阶段,就是要从对同一个事物的观察入手,进行方法的指导,如观察顺序(由远及近);观察内容(根、茎、叶、花、果,形状、颜色、大小);观察手段(看、听、闻、尝、触)等。

观察是写好作文的基础和前提,不仅从一开始就要把观察、说话和写作结合起来,而且在引导学生观察之后,要把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贯穿于作文教学的始终,以提高他们认识事物的深度和广度,并有意识地带领他们进入自己的天地,启发他们在自己的生活天地里寻找写作材料。

2指导积累,丰富语言和词汇

当学生在表达事物时,总是显得苍白无力,枯燥乏味。原因是不会把自己心中的话用准确的语言恰当的表达出来。针对这个现象,笔者在阅读教学中就指导学生进行语言的积累。积累分两种:

(1)好词好句的积累。在此,教师要为学生创造大量阅读的条件,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让学生学会阅读,喜欢阅读,自主阅读。在读中自悟,在读中自得,撷取精华,记住其中的要点、自己的感受以及妙词佳句、古诗名句和名人名言等,分门别类地摘录在笔记本上。同时,鼓励学生朗读、背诵好文章。丰富学生的语言材料,这是作文前的不断蓄势、屯聚的过程。待作文时,学生谴词造句一触即发,得心应手,再不感到“心中有话写不出”。

(2)写日记,写练笔。在教会学生学会写日记后,笔者就让学生把生活中的所见所闻在日记中描述出来。写作的内容不限,文体不限,自由表达。我们身边每天都发生着不计其数的新鲜事,我们必须善于引导学生做生活的主人,鼓励学生参加各种有益活动,扩大学生的生活面。同时,必须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体验生活,主动获取写作素材。再者,当学习课文后,笔者就结合单元练习目标,有的放矢的要求学生进行小练笔,把刚学习到的写作方法和学习感受真实的表达出来。

3指导修改,提高习作水平

作文修改是写作教学重要的一环。常言道“文章不厌百回改”,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古往今来,许多著名作家修改文章的佳话不胜枚举。好作文是改出来的,学生的修改能力则是培养出来的。修改的方式有许多种,笔者经常使用的有三种:

(1)展示学生范文,评议优缺点。教师或者学生朗读范文,让学生先思考,通过讨论、交流,后评议。在课堂中充分让学生通过自我实践,自我反馈,发现并解决其中的问题,既提高了他们的写作水平,又能让他们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2)当面批改,指导学生就某句话或者某方面怎样修改。这样,学生就能学会缱词造句段落层次的安排、描写方法的运用,使文章表达的更完整,更具体。

(3)学生交换修改,学习运用学过的修改符号,圈画错别字,修改病句,同时,也学习别人写得好的词句。

小学的小作文范文3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有效性

“妙笔生花”是我们写作向往的一种境界,“妙语连珠”是我们写作追求的一种愿望,“妙手可得”更是我们厚积而后的薄发。写作,应该是一种奇妙的语言再创造,然而就算是五、六年级的学生,多数也怕写作文,觉得作文难。那么如何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和水平,消除对写作的恐惧心理,使他们愿意写作、乐于写作呢?我认为应该立足学生现有作文水平,使教学理论和方法的使用贴近学生生活,通过语言、素材的积累,引领学生对作文产生兴趣,在对作文基本方法的总结中得到启发,寻求写作水平的提高。通过对五、六年级的作文教学,我觉得应力求从以下几个方面具体体现作文教学的有效性:

1.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感受生活,从生活中积累材料

在新课标中,要求培养学生“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因此作文教学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已有的生活材料进行综合思考和书面表达的一种教学,生活是作文的源泉。离开了生活,特别是学生熟悉的生活,学生的作文一定会无话可说。

叶圣陶先生也说过:“作文原是生活的一部分,生活也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也就活泼地流个不歇。”要培养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发现生活中的材料,并充分利用生活素材进行写作。我在双休日时会布置学生写日记,可有的学生总是苦于没有内容可写,怎么办?我就启发学生从以下几方面去思考:一是观察家里的人和事,看看家里的亲人是什么样的人,做了些什么样的事;自己和他们之间有些什么联系,自己做了什么;家里养了小动物,就看看小动物是什么样的,有什么样的生活习性等等;二是观察学校生活,学校的老师、同学和我们朝夕相处,要善于去找材料;课间活动丰富多彩,同学们喜欢的活动可真不少!三是观察大自然,看看头顶上的天、望望脚下的地,蓝天、白云、夜幕下的星空、周围的花草树木乃至吹来的一丝微风,听到的一声鸟叫或许几声虫鸣……大自然给予了我们众多的素材,同学们可要用心去感受;四是种养植物,如种绿豆、黄豆等,观察植物的变化,及时记录下来。这样,学生日记的内容就充实了,题材也丰富多了,观察的意识增强起来,观察能力也逐渐得到培养,作文的兴趣也随之有效地激发起来。同学们慢慢懂得了真实的作文素材就在身边,从自己的生活写起,作文没有那么难!

2.引导学生在阅读中积累,使其在习作时有材料可用,有效地提高作文水平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根据新课程的要求,在教学中要牢固树立阅读为写作服务的思想,把阅读教学始终贯穿于作文教学之中;作文训练,也要与阅读教学紧密结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我很注意把阅读中的作文知识有效、合理地渗透,通过课文讲解、读写指导等训练,来丰富学生的作文知识。我也深知课外阅读对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作用也是非常巨大的。想写好作文,就得有广泛的阅读。因此我会鼓励五、六年级学生多读有益的课外书报,并充分利用“班级图书角”,让学生尽可能地把个人的藏书拿到这里来交流,还从网络上搜寻适合学生看的好书,购买回来放到“班级图书角”,鼓励学生阅读,此外在每年的寒暑假我都给学生布置一道特殊的作业,那就是让家长给孩子买一两本有意义的课外读物。针对本班孩子的实际,有时还推荐一些书让他们看,如《细节决定成败》《生气不如争气》,使家长们把为孩子买书变成一种自觉的习惯。通过坚持,可供孩子阅读的书籍多起来,学生的阅读面拓宽了,语言积累丰富了,见识面也增长起来。同时在阅读中,我鼓励学生从中摘录自己欣赏的好词好句,并积累起来,每天坚持至少积累5个好词,一个好句,有余力者还可以多积累,积少成多。鼓励学生对积累的词汇加以理解、分类、优化和运用,为了加强合理的指导和监督,避免词汇积累有其名而无其实,真正做到有效,我还注意做到以下几点:一是专门给时间阅读,保证落实阅读并作指导;二是定期检查,展示好词佳句,激发了学生读书的兴趣,树立了读书的信心,享受到了读书带来的成就与快乐;三是积累的好词佳句要让学生尽量理解,通过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出词义,用自己的感情朗读词句等做法,强化了学生对词汇的理解,培养语感。这样长期坚持,学生对那些优美词句会不由自主地加以运用,积累的目的就达到了,作文水平就得到有效地提高。

3.重视“说”与“写”的关系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不平衡性,这种不平衡性表现在语言方面则是口头语言的发展先于书面语言的发展。教师要尊重这一特点,在指导学生进行写作时,让学生先说,在说的基础上再让学生去写。

在语文教学中,我有意识地把学生的口头表达与书面作文联系起来,由观察到说话、由说到写,读写结合、以说促写。比如我在教学六年级学生的习作“介绍你的小伙伴”时,要介绍人物的外貌,我就让学生先观察自己的好朋友,长得怎么样?有些什么特征?在小组内介绍介绍,再挑选出有特色的,在班上说一说,让其它小组的同学来猜一猜是谁。这时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各个小组的同学都踊跃地起来说,你说我说、你猜我猜,在学生说的过程中,如何介绍人物他们就越来越熟练了。这时我再引导他们总结方法,用外貌描写的方法描写人物,如写人物的长相和身材,都要抓住特征和神态,做到写谁像谁,使读者如见其人。外貌绝不只是面容和身段,衣着打扮也很重要,一个人年龄,性别职业甚至学历爱好等都能从衣服上分辨出来,甚至能显示出性格来。总之就是要抓住特征写外貌。这样说过之后再写,学生写作的难度降低,书面表达就通顺了很多。

同时我还充分利用口语交际课,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也珍惜每一次和学生,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及时指正学生的口头表达,指引他们不断地在日积月累中得到提高,这样就既锻炼了学生的胆量又有效地提高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所以我认为,重视说与写的关系,多加训练,同时要启发学生在学习中总结经验、方法,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逐渐就会得到提高。

4.善用例文,引导总结

心理学认为,模仿是一种通过观察榜样进行学习的过程。在掌握技能的初始阶段,模仿有着重要的作用,是发挥创造性的基础。我们指导学生学习范文,就是一种模仿,即认真领会范文是如何提炼材料、确立意旨的,其内容与形式又是怎样统一起来的。

因此,作文训练我认为应当发挥例文的示范作用,启发学生通过对例文的学习,从中发现规律,总结方法。比如对于写人的这一类作文,我在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学习中,利用《人物描写一组》这一课,学习《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时,引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文,抓住人物动作:“站、围、蹦、抓、揪、推、拉、拽、顶、扳”以及人物的心理:“欺负对手傻大黑粗,动转不灵;总想使巧招、下冷拌子;不跟他一叉一搂;想用脚腕子去钩他腿”等,从中研读“小嘎子”,体会出“小嘎子”的特点,那就是争强好胜、机敏顽皮、富有心计;抓住“小胖墩儿”的行动:“站、塌、合、转、抓、挠、揪、别、推”来研读“小胖墩儿”,体会出“小胖墩儿”的特点是沉稳、憨厚老实、以实力胜对手。然后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把小嘎子,小胖墩儿进行对比描写的作用,即用小胖墩儿的沉稳,老实反衬小嘎子的争强好胜、富有心计、机敏顽皮。在学习了整个单元的课文后,学生已经有了大量的感性认识,我再适时引导他们总结关于写人的这一类作文的写法,学生就容易得出:要写好写人为主的记叙文,应当从以下几方面入手:①写好人物的形象。一般指写好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人物的形象就突出、鲜明了。②抓住人物的特点。一个人的特点是多方面的,作文时,我们应根据中心思想有所选择地写。③选用典型事例。一个人做的事很多,在作文时我们应选择那些最能表现人物思想、性格和文章中心思想的典型事件。④运用细节描写,充分表现人物。这时,学生就比较有效地掌握了对于写人的这一类作文的方法。

小学的小作文范文4

我在小学的六年里,受教于一些令人尊敬的老师,结识了一些永生难忘的朋友,明白了一些受益无穷的道理,尽管还做了一些幼稚可笑的傻事,但这一切却都是,那么的美好,那么的令人难忘。

翻开我珍贵的毕业纪念册,首先看到了我在一、二年级的样子,那时候,想不了太多,和同学在照片里的样子是傻傻的,傻傻的站着,傻傻的笑着。

往后翻,三年级的时候,记得不会写一次的作文,变写下了四个大字“我不会写”,于是乎,我便“荣幸”的享受了一次老师办公室的空调,从此认真的写作文。

三年级时,我们还流行过玩瓶盖,就是将瓶盖立起,挤压瓶盖,使其弹出从而撞到别人的瓶盖,将别人撞出一开始规定的“界”就算赢。我们弹时还喜欢说一些乱七八糟的口号,这样感觉更有气势一些。

再往后翻,“三”变“四”了,瓶盖早已落伍,换成网游和一种小弹片,小弹片背部有凹进去的地方,刚好能弹,我弹时经常用力过猛,使得弹片只随着手指往前几厘米,同学戏之为“做作”。这其实只是件小事,刚开始时我们只求稀有,后来才发现手感才最重要。我有一个同学曾扔掉了一大把不稀有的,后来真是追悔莫及。

弹片的三分钟热度过去了,渐渐地,我们开始谈论起了网游,谁的兽级高,谁的兽稀有,谁的兽极品,后来,我们还一度掏起腰包购买花钱的东西,如今看来,我们真傻!

又是一年过去,只有网游依旧盛行,班上的女同学的抽屉里,突然多出了一些小说,我们男生对那些小说不屑一顾,十分不理解女生为什么会喜欢这种东西,临近期末时,我们的游戏帐号被人恶搞,我从此决定不玩这类游戏了。

小学的小作文范文5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 备课 教学程序 预习导入 模拟讲授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备课是教学的起点和基础,是决定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如何通过精心备课,设计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引领学生学会感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形成语文素养和文化积淀,是每位教师的毕生追求。

一、从教学程序上做好备课工作

教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当然这个过程不能随心所欲,而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事前设定好规则,设定好路子,让学生跟着教师的引导步入知识的天堂。我认为备课的时候,首先要了解学生之前的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因为语文是一个知识连贯性很强的学科,以前的知识就是现在学习的基础,只有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才能设计好教案;提问是课堂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特别是对小学生,提问不仅仅可以提示他们注意听课,回答老师的问题对他们来说也是一种骄傲的资本,所以认真设计课堂问题是教师需要做好的一项基本功课,既能达到增强教学效果的目的,又可以将走神的学生拉回课堂;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是教学中我们往往会忽视的教学项目之一。我认为,特别是对小学生,我们要时时处处提高他们的思考能力,比如培养他们的发散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所以,在设计课堂教案的时候,我们要思考怎样更好地达到培养他们学习能力的目的。

二、由预习导入,引导学生初读解惑

预习课文的良好习惯应在一开始就养成。第一课时教学时需要对预习情况进行检查、反馈。在预习中学生会有一些疑难,例如《江南》一课,学生在预习时发现一些句子很难理解“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于是引导学生一起读课文,边读边在课文中找到答案,趁机引导学生读好课文,尽量通过读课文内容找到答案,在阅读中发现新问题。接着再引导学生抓住一些关键词,读通一些难读的句子、难理解的词,使学生读得有兴趣,不会觉得枯燥无味,为第二课时的学习做铺垫,激起更高的学习兴趣。

三、让教学变得扎实有效的方法

1.设计质疑课题小问号,带着问题读课文。文章的标题就像眼睛一样,出色的题目,准确鲜明,引人入胜,能提示文章内容,有画龙点睛的作用。引导学生阅读,首先要学会读题目。文章题目就是学生展开阅读学习的突破口。例如《怀素写字》一课,先引导学生多角度地品读好课题,再由课题质疑:“怀素是谁?他是干什么的?他为什么要写字?他的字有什么特点?”带着这些问题阅读,学生会比较有兴趣,自己在课文中找到答案,也会有成就感,阅读兴趣会浓厚,接着趁机引导学生读通一些难读的句子,记牢几个难读、难写、难理解的词,把课文读通。

2.抓重点词句,扎实有效地读课文。《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识字、写字、阅读、作文能力的培养,并指出要十分重视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在第一课时的教学中,我们可以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目的地进行字词学法的指导,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3.设计悬念,激发探究兴趣。“一曲终了,余音绕梁”,会引起人们无限的遐想,给人更多的艺术享受。当第一课时快结束时,教师可设置疑问,抛下话题,启发思考,留下悬念,以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例如,教学《雾凇》一课,初读后充分感受雾凇的美,课堂结束时提出问题:“这么美的雾凇是如何形成的?它需要哪些条件呢?我们下节课来讨论。”以此引起学生细读的欲望,为第二、第三课时的学习打下基础,蓄足气势,达到课虽下、味还在、趣仍浓、思无限的艺术效果。

四、导入新课和设计导语应遵循原则

1.符合教学的目的性和必要性。课堂教学的导入,一定要根据教学目标来精心设计导语,不要使导语游离于教学内容之外。

2.根据授课的内容设计导语。备课时可以从教学内容中抽出有概括意义的一个或几个问题,将其与学生熟知的或似知非知的事例联系在一起,设计出独出心裁的导语。由于每节教材内容有其丰富而广阔的外延,涉及其他方方面面的知识和事物,课堂的起始设计也可以从他们的关联中寻找线索。

3.导入要言简意赅或短小精悍。导入时间过长,会使人有喧宾夺主之感。

4.导入的形式要丰富多彩。任何一种形式的授课技巧,一定要灵活运用,不可形成定式,使人产生呆板之感,导入导语也不例外。

五、备课的“模拟讲授”环节

模拟讲授或训练,作为备课的最后一个环节,往往被人忽视。其实,教案是纸上的东西。纸上谈兵不一定能取得实战效果。这时要进行两个飞跃:一个是把纸上的东西变成脑子里的东西,成为印象,也就是把教案里的文字变成形象,铭刻在脑海里;第二个飞跃是把意识变为行动,也就是按教案的设想进行实际操作。教师写完教案一定要看几遍,边看边想在课堂上如何动作,甚至对着镜子演示一番,像演员排练节目一样,如发现纰漏,及时修改补充教案,直到自己满意为止。这是值得提倡的。如果写了教案就搁置一边,到了课堂上再临场发挥,就有点草率了。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基础,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要上好任何一节课,都必须在上课之前做好备课工作。相信只要我们用心去做,多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就会收到不一样的教学成果。

参考文献:

小学的小作文范文6

一、给学生一双观察、阅读的慧眼

1.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和积累的习惯。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天真烂漫的小学生眼睛里充满了童趣,我们语文教师要善于抓住这个童趣,使之更多地留意身边的人和事、景和物,更多地体味其中的情和理、趣和义,并教给他们通过写日记、周记等方法去思考、去积累,进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提炼出有价值的东西。学生从小养成善于观察、思索的好习惯,不仅为写作文积累了素材,使学生能有感而发、“言之有物”,而且可以受用终身。

2.培养学生爱读书的好习惯。阅读是写作的基础丰富多彩的文本知识是写作的间接素材,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教师指导学生阅读应注意以下几点:①涉猎要广泛。读书不要仅局限于课本或与课本有关的,也不一定是作文书,或者是写作方面的,天文、地理、历史、科技、文学,只要是自己感兴趣、健康有益的书,都可涉及。②勤做笔记。读书时要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随时将重要的内容做出标记或划出来,将精彩的词句摘录下来,将自己的感悟写下来。③帮助学生从优秀作品中学习写作方法、技巧。④建议有条件的学生有计划地读一些有利于提高写作水平的书刊,如《小学生阅读报》、故事大王、语文报、神话故事等等。通过一段时间的阅读,学生会觉得写作时要说的话多了,写出的东西也有血有肉了。

二、给学生一个想写、乐写的环境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写作的根源是发表的欲望,正如说话一样,胸中有所积蓄,不吐不快。”可见,作文教学中,激发写作兴趣,使学生乐于去写是写好作文的关键。刚开始学习写作的学生,常常有一种望“文”生畏的心态,一听到写作文就会眉头紧皱。故此,教师要想打开学生心里的这个“结”,让学生在每次作文时都想写、乐写,就必须从增强自信心、激发兴趣入手,给学生创设一个想写、乐写的环境。如何给学生创设一个想写、乐写的环境呢?我认为要从以下几点着手:

第一,要建立合作、友爱、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民主、和谐、宽松、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

第二,批语要多激励、表扬。评改批语是师生情感沟通的桥梁。学生每次练笔之后,都希望能得到老师的认可,所以教师在写批语的时应始终本着多表扬、多鼓励、少批评的原则,尊重学生个人见解,即使是批评也应以委婉、学生容易接受的语气来写,循循善诱地启发学生学会修改自己的作文;对于写得较好的片段一定要及时表扬,不要吝啬赞美的语言。我经常把批阅后的一些好的文章在课堂上让小当众读给大家听。我发现这种办法特别好,很多孩子都希望自己的作文能够当众在课堂上读给大家听。这样能更好的激发学生写作文的兴趣和内在的动力,作文水平自然会很快提高。

第三,创设展示机会,让学生品尝成功的喜悦。学生有了写作的兴趣,更渴望能得到别人的尊重、赞许、羡慕,从中体会成功的喜悦。所以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十分注意学生这一心理需要,尽量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为此,我在教学中每周安排一次佳作欣赏课,把本周写得好的习作贴出来让大家欣赏,然后请小作者谈谈体会,说说自己是怎样写这篇文章的,再让同学展开讨论,取长补短,共同提高。我还组织学生利用学习园地和宣传窗,展出更多的优秀作品。开展这一活动时,教师要注意选择面,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让优生发挥自己的特长,让学困生发现自己的优点。这样一来,班上便会形成比学赶超的风气,写作兴趣就更加浓厚。

第四,加强作文指导。在作文指导中,老师的任务不仅是要教会学生提取、组织材料,而且要指导学生将提取的材料合理组织、加工,做到把抽象的材料写具体写得丰富;把残缺的材料写得完整;把一般的材料写得典型;把看似“无情”的材料加以挖掘并写出真情实感;把无序的材料组织成有序。经过这样系统的训练,学生写作时就能左右逢源,言之有物,言之成理,从而使学生在更深的写作领域里产生新的兴趣点。

第五,创设情景,激趣。教师要根据学生写作过程的特点,精心设计出一些与教学目的相关且符合学生心理特点的作文情景,如多媒体展示、组织活动、仿写、续写等,激发学生写作欲望。

上一篇足浴

下一篇假如爱有来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