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河比赛作文六年级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拔河比赛作文六年级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拔河比赛作文六年级

拔河比赛作文六年级范文1

今天,我们作文班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手指拔河比赛。经过激烈的讨论,我们决定让班长当裁判。

班长宣布了比赛规则:一、二大组选五个同学,三、四选五个同学当队员。抽签决定谁和谁比赛。班长在桌子中间画了一根直线,并把直尺的正中对准直线。谁先把直尺拔过直线,谁就获胜。第一组是王承和余忠忠比,只见他们目不转睛地盯着直尺,用三只手指拼命地盯着直尺。王承比赛时非常沉着冷静,余忠忠一不小心直尺就被王承拔过去了。余忠忠输啦,他不服气,第二局时他用尽了吃奶的力气,心是慌慌张张的,王承也用尽了全身力气。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比赛规则中有一条是“三局两胜”决定胜负,由于慌张,余忠忠第二局又输了。最精彩的还是咱们女同学的比赛。何治霖和马兰宇比。别看何治霖比马兰宇个子矮,但胜利的天平却在何治霖这边。近了!近了!直尺渐渐地移向何治霖这边,何治霖脸色憋得通红,一用劲直尺就拉过了中线,一连两局何治霖都赢啦!唉!我们六年级的还拔不赢四年级的,真丢脸!

这次比赛使我更深刻地理解了“心急吃不了热豆腐”的含义,这就是做什么事都要沉着、冷静,千万不要慌张,否则就会一事无成

拔河比赛作文六年级范文2

小学六年的生活,让我经历了很多事,也明白了很多事。一至三年级的时候,我过的那么愉快,现在想起来,还意味深长呢。四至六年级的时候我被分到了E班,在一个陌生的班级,和几乎陌生的人中慢慢成长起来。

在同学们的话中,我们E班是一个组合精英班,各色各样的人集合在一起组成一个班级,如果不是老师的管教,我们就“唯恐天下不乱”了。说到班上的人,调皮的,聪明的都各具特色,就连傻的都傻到冒烟。

先想吴丽,吴丽分为三大部分,1/3淑女,1/3活泼,1/3胆小。吴丽淑女在班上大多数女生都很疯狂,而她从不卷入那些是是非非,,和我们一起玩耍。吴丽活泼在玩耍时总是像精灵一样跑来跑去,哎哟,不要误会啦,我们玩的游戏不跑必被抓。吴丽胆小可是名副其实的,如果老师上课让她回答问题,她声音小得跟苍蝇叫似的,如果问题回答错了,她脸就会涨得通红。

还有就是温志豪,这个萝卜,在五年级中午吃饭时讲一些恶心的话,让我们看着饭菜都难以下咽。对了,我和他担任音乐委员,可几乎都是我在起歌,而他在底下管纪律,我可不喜欢这样。

对了,还有王凤姿,她可是个才女,不仅写了一手娟秀的字,写的作文还是数一数二的棒呢。哦,还忘了说,王风姿和兰梦霞可是一对死党,她们不仅学习好,而且一个比一个开朗,她们还经常说搞笑的话逗笑对方。

哎,说到这儿,我不得不想起我们班的“屁神”,黄文韬,每次不经意都会放一个响屁,熏得全班都捂住鼻子,但笑声却久久回荡。还记得一次黄老师正在说话,黄文韬突然放了一个屁,黄老师的话戛然而止了,全班都习惯性的捂住鼻子,打开窗户,就连黄文韬自己也挥动小手,扇去臭味,黄老师就“夸”黄文韬真是一个活宝啊。

我们E班虽然是个组合班,但一旦团结起来,那力量简直可以“超越一切”。就像一次拔河比赛,我们班的矮个头和另一班的大个儿比赛拔河,因为我们的团结力,战胜了,是那些老师万万没有想到的事。

快要毕业了,我倒开始舍不得老师了。我们的班主任黄老师,她教我们语文,可能是语文学的词汇多了吧,讲出来的道理就能使人连连赞好。黄老师开心时,脸上灿烂地似一朵花,生气时,紧锁眉头,却不忘给我们讲道理。

拔河比赛作文六年级范文3

【关键词】距离产生美 四“精”

常常会有这么一种感觉:浏览网页上某某风景区,那人间仙境往往吸引我恨不能当下就去云游一番,可等到真正踏入时,也不过一般而已。也许这就是“距离产生美”吧,即使再短小的距离,因为有了间隙,就会有思考、发展的空间,教学中也同样适用。为什么这么说呢?源于我在本学期做的一项实验:班级学生24人,新的24本习作本厚度为3.8厘米,现在临近学期结束,24本习作厚度变为5.2厘米,与学期初相差了1.4厘米。也许这微不足道的1.4厘米的距离不会引起别人的注意,但却让我看到了学生们在这1.4厘米的距离上,展现出的百分之百的美丽。

怎样让1.4厘米的距离产生百分百的美丽呢?其实我在开学初就暗自思索这个问题,并结合学校工作安排,为学生们量身定制了习作学期大单元活动:①漫话暑假生活②“我的梦 中国梦”③感恩④寻访家乡美味⑤体育游戏节⑥踏秋⑦读一本好书⑧交一个知心朋友等系列。

框架思好了,该怎样去实施,让这百分之百的美丽散发出来呢?我在习作教学中摸索着,力求做到“精”。

一、设计“着眼点”力求精心

“情不动,故辞不发。”学生们面对作文往往抓耳挠腮,笔重千斤,追根溯源是他们对笔下事物还处于陌生状态,没有情感体验也就没有写作的欲望,自然难以下笔。写作前,教师应该精心设计导入,唤起学生们对所写事物的认知,进而产生写作的冲动。

为了写好感恩系列文章,我先让每个学生聊聊自己与父母相处的细节。课上,学生们聊着聊着,动情之处引得大家潸然泪下,廖晶、黄梓依曾几度哽咽,很多学生感同身受。渐渐地,有的学生眼睛红红的,有的学生低头沉思着,整个教室里弥漫着浓浓的感恩的情意。我又趁热打铁,让学生们回家对父母说一声“爸爸、妈妈,我爱你!”反响很大,当天晚上就有家长打电话给我,诉说着当时的情景。第二天学生们讲述时,台下鸦雀无声,学生们屏息凝听,当一个个学生动情叙述完后,一阵阵雷鸣般的掌声自发地响起,我特别感动,没有想到这一创新设计会带来如此效应。下笔时,学生们托腮沉思,满面春风,习作气氛一下子调动了起来。这样的导入“动之以情”,拨动了学生们情感的心弦,激起了学生们情感的涟漪,使之迸发出真实的情怀。此次感恩系列文章很成功,学生们的美丽萌芽了,邱同学的习作《妈妈,我爱您》、田同学的《幸福的滋味》发表在了省级刊物《关心下一代周报》上。

二、体验“生活化”力求精彩

陆游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诗外的功夫就是真实的、生活化的体验、感受。因此,我们教师应让学生们走出课堂,走向生活,走向自然,进而感受精彩的生活,体验精彩的生活,认识精彩的生活。学生们积累的素材多了,厚积才能薄发。如指导写秋的文章,我带领学生们去江海风情园踏秋,我们带上包包,徒步前行,很多娇气的学生克服腿酸、腿疼等困难来到目的地。与大自然亲密接触,学生们一路欢声笑语,忘却了任何烦恼,徜徉在秋的气息里。他们攀爬细如绳索的吊桥;放飞手中千姿百态的风筝;倾听缓缓流淌的潺潺水声;站在楼宇俯瞰浩渺壮观的长江;动手包一包皮薄馅多的馄饨……边玩边学。迷人的秋景,处处散发着浓浓的秋意,在学生们心灵深处放飞,化为语言文字时也就成了真话、实话、心里话了,这样才能写出真情实感的文章来。尽管王××的饺子并未包成功,“唉!我包的四不像简直惨不忍睹,再瞧瞧其他同学的杰作都已经下锅了,我只能去蹭吃了。”可它是那样真实地发生了,又那样真切地被记录下来了,以《特殊的实践活动》为名发表在《××教育》上,体验生活让学生们的美丽露出“尖尖角”了。

三、实践“过程性”力求精致

实践活动是促进学生们作文的源头活水,也是学生们学习活动的摇篮。玩是每一个孩子的天性,玩能促使所有的孩子或多或少地在实践中体会,在体会中感悟。我们班的学生也因此有了一句口头禅:“专注地学习,尽情地玩耍。”

如果实践过程设计精致新颖,学生们一下子被吸引了,就会全情投入到活动中。所以,我认为实践活动是激发学生接近生活、发展思维、生成情感、真实行为的过程。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秉持着这一理念,在指导学生们写体育比赛(活动)的作文前,我结合学校举办的“风驰电掣体育游戏节”的各项比赛,尤其关注拔河比赛的过程,学生们情绪高涨,个个跃跃欲试,拔河的同学大显身手,尽情拼搏,大家双脚死死抵着地面,小脸憋得通红,你来我往,不分胜负,周围同学挥舞手臂,呐喊助威,这情、这景、这活生生的画面是生活的写照,也是写作的活水源泉,这时实践活动也就成了一种写作需要,写作乐趣,自然、有血有肉的文字得以生动再现。王××写拔河比赛的文章――《团结就是力量》发表在省级刊物《创新作文》上。比如学校里每个班级会在每年的立夏这一天组织学生举行斗蛋比赛,但我认为仅仅斗蛋,并不能让学生真实地了解立夏这个节气,怎样才能真正学习、认识传统节气“立夏”呢?我指导他们分工查阅了立夏的来历,有关立夏的诗词歌赋,各地过立夏的风俗习惯,每个小组各做了一份关于立夏的小报,最为重要的是在立夏来临前一个月有计划地开展了一次综合实践活动――腌制咸鸭蛋。那一天,大家分组带来了蛋、盐、酒、盆,就地取材挖了泥土,在用酒浸泡鸭蛋,和泥撒盐的过程中,尽管大家错误百出,但经历了一次实实在在的腌制咸鸭蛋的过程,并且等到立夏来临时,大家吃到的是自己亲手做出的咸鸭蛋,意义自然非同一般。这一整个主题大单元活动下来,不愁学生们无话可说了,这一过程也促使他们的美丽进一步绽放了。

四、评价“展示性”力求精当

拔河比赛作文六年级范文4

在我国,最早提出“微课”概念的,应该是广东省佛山市教育局胡铁生老师。他把“微课”定义为“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反映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教与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的有机结合。”后来,翻转课堂传入我国之后,人们把萨尔曼?可汗式的微型教学视频和“微课”关联起来,从而使原有的“微课”概念逐渐演变为视频格式的微型教学资源。

而我们这里所探讨的“微课”,是用于帮助学生学习的短视频及辅助资源。鉴于这样的定义,所以微课是支撑学生学习所用的教学手段。由于它的“短、小、精”特点,让课堂教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正因为它的成功,引起了我们的好奇,如果把它带到小学习作课堂上,会有怎样的一种变化呢?经过一段时间的探讨,我们发现了,它在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提高习作课堂的有效性,促进习作交流与评价等方面都有很大帮助。

一、微课在习作教学中的有效性

1.有效激发欲望,让学生习作兴趣盎然

众所周知,中小学生在习作学习过程中兴趣索然,习惯缺席。据研究表明,小学高年级学生喜欢习作的占32.84%,其余67.16%的学生均无自觉的写作需求,平时多奉命而作。因此,新课程再次强调了作文兴趣与习惯的培养。

而微课的出现,恰恰可以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学生对视频、网络都充满着好奇和向往,如果让学生感到学习知识不一定要面对着枯燥无味的书本,而是来自于生动、形象、有趣的动画视频,那么,他们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是不是更强烈呢?

如:在讲授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习作《把自己想象成大自然的一员》之前,我把自制的微课放在班级Q群里,让学生通过计算机、手机等观看微课,并完成课前的学习。这微课,我特别剪辑了电影《昆虫总动员》中,几个精彩的片段加以分析。让他们在观看的过程中找出动物世界与人类世界的异同点,在上课的时候提出,互相讨论。结果我在上习作课时,完全不需要帮助学生“议思路”,学生们已可以把自己“化身”成大自然中的一员,并能说出“自己”在大自然中的生活、变化以及感受。后来,我只需要在“布局谋篇”上下功夫,学生们就可以轻松地完成习作了。

正是因为课前的微课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动机,让学生有了写作的欲望,那么,他们才会自觉地、积极地搜集材料,这样就不会出现“没有东西可写”的现象了。

2.有效地促进课堂效率,实现个性化教学

无论是张化万的生活作文教学,还是李吉林的情境作文教学,如果脱离了真实的情境感受,那么所写出来的文章都是虚假的,都是毫无意思的。而在我们的小学课本当中,有很多的习作题材,由于学生平时观察不细致,积累不及时,所以在写作时,头脑没有办法再清晰重现当时的情境,更不会有不一样的感受了。

而微课,可以弥补这样的缺陷。例如,习作《记一次有趣的活动》,我们尝试把学校里举行的演讲比赛、故事比赛、诵读比赛、运动会、六一汇演等活动,通过剪辑制作为微课视频。当这些活动重现于学生面前时,不仅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对于思路的开拓,感受的再现都有很大的帮助。在此基础上,我们再把微视频对焦于某一特定的事物,如:播放拔河比赛视频,我们把镜头定格在一方的表情、动作等方面,然后引导学生细致观察,适当表达。

学生有了这样的再观察,再体验,对于完成习作难度就没那么大了。同时班里的学生是存在着差异的,学生的接受能力也不一样。同样的一个微课,有的学生看完一遍,就可以弄懂,并开始着手写作。有的学生可能要看二遍三遍,还有的学生可能看了二、三遍后,还需要教师从旁指导。因此,在微课的学习过程中,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观看时的选择是不一样的。当优生在习作时,教师分身出来,帮助接受能力较差的孩子,对他们进行更详细、更耐心地引导,从而实现了课堂上的个性化教学。

3.微课促进了习作的交流与评价

习作指导课结束后,教师面临着“评改作文”的苦恼事,因为那是最花时间和精力的。但当我们埋头苦干,把许多时间花在了习作批改、评语的环节上,耗费大量的心血,到最后发现实际效益却是微乎其微。原因主要是学生最关注的是成绩栏上的“优、良、中、差”而忽略了评语、旁批。再且,学生对教师“语句通顺,条理不够清晰”之类的评语没多大兴趣。

于是我们想到了课后微课,课后微课重点是复习巩固,扩展学习,迁移应用。而运用在习作课上,我们把微课的重点定为“习作评价”。传统的习作评价依赖于教师本人,评价较为单一。而这类微课主要结合习作主题教会学生如何评价自己的习作。同时,这类微课也可推荐给家长。发挥家长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也参与到孩子的习作评改当中,从而实现习作评价多元化。学生们的习作在“师生、生生、自评、亲子共评”多种评价下,更容易得到成就感,习作的兴趣更浓厚。

二、微课在习作教学使用中,遇到的困惑

1.资源不足

一个微课虽然是短短的5―10分钟,但制作一个微课从“选择主题、制作微课教学课件、教师教学活动实施过程,到最后的录制成功”却需要花费相当长的时间与心思,而能从网上搜索到的、合适的微课又不多。所以对于从事一线教学的教师来说,长期这样自己制作微课使用是不可能的事情。

2.硬件条件的限制

习作教学的微课,需要建立在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终端仪器设备上,以实现“随心所欲”的学习,对于一些低下层的外来务工人员,家庭经济条件不允许,没有相应的设备与网络,这是没有办法全面推进的。

3.如何在微课中,培养学生习作的各方面能力

拔河比赛作文六年级范文5

摘 要 体育兴趣是小学生进行体育活动的前提,结合高青县农村学校体育教学实际情况,对如何培养和激发小学生的体育兴趣进行分析。

关键词 农村小学;体育兴趣;身体素质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11-0077-02

要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就要多做体育运动。笔者调查发现,很多农村小学生对体育运动兴趣不高[1]。如何调动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是摆在体育教师面前的一道难关。基于此,笔者对农村小学生的体育兴趣进行调查分析,希望通过调查寻找适合学生学习体育的方法,调动学生对体育的学习兴趣,最终使学生发展体育特长,增强身体素质。

1 研究对象及方法

研究对象 抽取高青县花沟镇的5所学校(花沟中心小学、唐口小学、榆林小学、龙桑小学、耿家小学)的1496名学生(男821名,女675名)进行调查。

研究方法 问卷调查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发放问卷1496份,回收有效问卷1407份,回收有效率94.05%。数据处理法:计算器计算后进行总体比率的假设检验。

2 调查结果分析与研究

调查结果 为了了解当前乡镇小学生对体育的学习兴趣,笔者把学生对体育的爱好程度分为爱好、感兴趣、一般和不感兴趣这四类。结果显示,有42.1%的学生比较爱好体育,42.6%的学生对体育感兴趣,对体育爱好和感兴趣的学生比例达到84.7%。这个数据表明,绝大部分学生对于体育运动还是比较感兴趣的。有8.4%的学生对体育表现出兴趣一般,6.9%的学生对体育不感兴趣。在这个调查中,男、女学生对于体育的态度没有明显不同。

原因分析 调查结果表明,那些爱好体育以及对体育感兴趣的学生认为,体育课让他们非常愉悦,身心放松[2];而那些对体育不感兴趣的学生则认为体育课太单调乏味,运动项目比较少;还有一部分学生觉得平时学习负担比较重,根本没时间锻炼,长此以往,对体育运动的兴趣也受到抑制。很多家长认为,让学生进行过多的体育活动是不务正业,而且会影响文化课的成绩,这种思想落实到学生身上,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3]。

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球类、武术、游戏等项目较喜欢,原因在于:首先,小学生特别是四、五、六年级的小学生身心活跃,对那些形式活泼、内容丰富的体育活动更加感兴趣;其次,现在一些农村小学场地器材比较缺乏,加上学校课外体育活动又少,他们渴望参加各种体育活动。调查发现,学生不喜欢田径、体操和健美操这几个项目的比例较高,实际调查表明,他们认为这几个项目枯燥、乏味,健美操动作复杂,又没条件练习。另外,许多学生对锻炼身体的方法了解太少,也是他们不喜欢体育运动的一大原因。

采取的对策

1)加强宣传及思想教育。长期以来,很多家长对体育这个学科的认识一直存在偏差,在他们看来,学生上体育课只是为了玩,好学生就是要考高分,爱玩的学生一定学习不好[4]。因此,他们大多不会主动培养学生的体育特长。这就导致学生形成一种思维定式,不能意识到进行体育活动的重要性。基于这个现状,首先要多做宣传,让学生认识到进行体育活动的重要性。学校可以通过开班会,在学校宣传栏宣传,组织丰富多彩的运动会等,让学生认识到体育运动的重要性;其次,培养热爱体育学生的体育特长,让他们更加热爱体育,在进行体育运动的同时,身体素质得到提高。

2)充分利用小组合作机制,将小组合作引入体育课堂中。小组合作往往被当作文化课教学中的组织形式,其实,只要稍作修改,完全可以被体育课等外堂课所用。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一起讨论、商量后,各组分别总结出该组的学习目标及计划,并写出具体的实施步骤[5]。比如在教学小学武术操时,笔者利用小组合作的形式,组织各个小组进行教学,让在体育方面出色的学生帮助、带动本组学生发现、解决问题,促进学生之间团结协作的精神。

3)丰富教学内容。小学生一般对新事物比较好奇,对于新知识接受得更快;如果一直重复那些单调的活动,他们更容易产生厌倦心理,积极性也不高。因此,体育教师要多从生活中发现既可以激发学生运动兴趣,又可以有效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活动,不断丰富教学内容,让学生边玩边学[6]。如面对大多数学生觉得比较枯燥的田径课教学,笔者没有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一节课教一种技术,而是设置多种练习方式,包括障碍跑、负重跑、各种姿势跳跃、追逐球等。这样一来,学生在练习的同时积极性得到提高,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发挥了主体作用。另外,一些学生对体育活动不感兴趣,一定程度上是由于学校安排的体育活动项目或形式不符合学生的生理特点,不能激发起学生参与进去的兴趣。因此,教师应花费更多的时间了解学生心理,根据学生心理活动改善体育活动项目及形式[7]。

4)推广“课程超市”,为学生构建锻炼的平台。在立足乡镇小学实际的基础上,坚持因地制宜,新建与改建相结合,建立“乡村少年宫”,从学生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出发,开展“特色大课间”“阳光星期六”等活动,为农村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5)加强对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管理,给学生提供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学校可以根据自身特点,适时举办一些比较有创意的小型体育比赛,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项目,让学生在比赛中体验到成功的乐趣,从而爱上体育。比如由于合校的缘故,普通的校田径运动会已经不适合唐口小学的实际情况,因此把由原来带有浓重竞技色彩的田径运动会改为更适合低年级学生参与的趣味运动会,项目丰富多彩,有拔河比赛、跳绳比赛、投篮比赛、实物投准、乒乓球比赛等,倾向于师生共同参与,加强师生间的关系,让教师更好地融入学生,实现学生与教师无话不谈。教师带领学生积极参加体育活动,从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体育兴趣。

3 小结

在农村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特点制定适合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积极争取学校领导的支持与帮助,是搞好农村小学体育工作,实施新课标,推行素质教育的重要因素。同时,教师应从实际出发,多进行创新教学,使体育课的形式不断丰富,让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随之提高。

参考文献

[1]康黎岚,周S.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自我体育锻炼兴趣和习惯[J].福建体育科技,2009(3):61-62.

[2]姜晓珍,白文飞,等.影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形成的外在因素调查[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2004(3):341-344.

[3]陈雁飞,胡峰光,等.中小学生的体育态度、行为与家长体育素养的调查与分析[J].安徽体育科技,2005(2).

[4]张静毅.体育教学中如何运用心理规律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J].少年体育训练,2006(3):9.

[5]王进,等.中学生体育活动参与兴趣影响因素的探索:以杭州市高中学生为被试[J].体育科学,2008(7):3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