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电颂朗读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雷电颂朗读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雷电颂朗读

雷电颂朗读范文1

【关键词】教学;学生;兴趣Optimization of Chinese classroom teachingstimulate the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Key words】Teaching; Students; Interest in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唯有“乐之”,才能“乐学”。心理学家也指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语文教师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整个教学活动中,千万不可忽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一定要千方百计地利用各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如何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1注重情感投入,多做激励性评价,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陶行知说过:“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情感在教育过程中起巨大的调节作用,教师对学生的热爱、信任的感情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心理效应,它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励学生的自信心和上进心,还会激起学生对教师的信赖,使教师提出的要求容易为学生接受。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情感效应,去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要让学生真正喜欢你,喜欢你的课,教师得关心、爱护学生,用自己的热情去帮助、诱导甚至感化学生,用真诚的态度同每一个学生交往,让学生从内心里感到教师可亲、可近。让学生乐于接近教师、乐于接受教师的教诲。在这方面教师可利用日记或周记的形式与学生交流,只要你能敞开心扉,用一颗真诚的心去爱学生,学生也很乐意和你交流,只有和学生时时进行情感交流,学生才会喜欢你,语文学习兴趣的种子才会在他心中埋下。

2运用先进的多媒体教育教学手段,使语文课堂变得丰富多彩,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语文这一学科的内容包罗万象,语文学习的方法也多种多样。语文教师应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去激发学生探求语文知识的欲望。课堂教学中,老师在紧张的重点内容教学上应充分抓住学生的有意注意,然后以轻松活泼的非重点内容调节、舒缓学生紧绷的神经,根据他们的心理特点运用各种教学手段,使一节课丰富又多彩。

集音响、文字、美术、动画、影视等于一体的多媒体信息技术在教学中越来越多地得到运用,它的出现和应用,让教师的日常教学如虎添翼,增添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高效性,为深入开展素质教育和教学改革提供了一个师生实践的平台。利用多媒体进行语文课教学,学生可以通过幻灯片充分挖掘文章蕴含的美感,激发学习兴趣,丰富课堂内容,拓展教学空间,突破教学难点,把课本上抽象难以理解的内容转化为形象可感的东西。在展示方式上以图文结合体,使学生利用图片展示的鲜明形象深刻理解和记忆板书的重要内容。同时,还增加课堂教学容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另一方面多媒体教学可以营造恰当的情景氛围。用多媒体创设的教学情景,让学生从视听诸方面接受与课文相关的教学信息,增加对课文的学习兴致,产生学习探究的兴趣,那么这堂课就成功了一半。

譬如在学习沈从文的散文《云南的歌会》这一课时,课前我先在多媒体上播放视频《云南映像》,在舒缓悠扬的音乐声中,一张张民族色彩浓郁的秋天图画在大屏幕上自动翻页,学生在下面不时发出惊叹声,有的还小声说:“不知道秋天也这么美!”。上课时我这样导入:同学们,刚才大家看到大屏幕上展示的色彩斑斓的秋天图画,可以说秋天是一个意蕴丰厚的季节。古往今来,写秋的诗文数不胜数,而不同经历、不同心境的人对秋天会有不同的感受。今天我们来共同欣赏郁达夫笔下的秋又具有怎样的意味。这样的情境导入让学生在领略音乐与图画交织的情境之时,产生对秋天的美好想像,学习热情倍增。“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教师应不失时机地点燃学生的兴趣之火,改变学生被动、消极的要我学为我要学”。如果能就此激起学生探求知识的兴趣,就等于将自律的魔棒交给了学生,学生就能沉浸于自己的世界欲罢不能,孜孜不倦,从而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3设计朗读,让“哑巴语文”变成“响亮语文”, 吸引学生兴趣

3.1借助诵读准确地理解文章意思。如:在《雷电颂》的教学中,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学生对屈原这一人物形象先有一初步的了解,再视频播放朗读,在教学设计中,体现朗读这一重要环节,可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进行朗读比赛等,让学生在读中释放感情,读中品味人格魅力,读中领会屈原的悲剧时代性。在读中才能领悟“湘君”、“河伯”、东皇太一、东君、“大司命”、“少司命”等一系列意象的深层象征意义。

3.2让学生反复诵读,品味语言魅力。仍以《雷电颂》为例,“把你这东皇太一烧毁了吧!把你这云中君烧毁了吧!你们这些土偶木梗,你们高坐在神位上有什么德能?你们只是产生黑暗的父亲和母亲!”,显然作者要表达的感情是炽热的、奔放的、不羁的、酣畅淋漓的!只有反复的诵读,感情才能越来越流畅,对作者情感的领悟才能水到渠成。古人云:“‘读书千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不解说,自晓其义。”就得见于此。

3.3规范的朗读是有声的前提。 寓韵律和美感于朗读

声中,南宋朱熹说:“读之,须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在朗读中要注意体现轻声、语气、重音等重要因素,周振甫在《论诵读》中总结了诵读的种种好处。

雷电颂朗读范文2

关键词:语感;解读文本;入情;动情;移情

语文融工具性、思想性、人文性、艺术性于一体,它承担着传承中华民族文化精神,教会学生读书、写字、作文、做人的重任。我认为优质的语文课应重视品味语言,读出作者的情感,悟出字里行间孕育的情愫。同时教会学生积累、运用语言的方法。语文学科一定要让她姓语,正如叶老所说:“语言是表达思想的工具,是人与人交际的工具。”

那么,在教学实践中应该怎么做呢?

一、培养语感,读中入情

吕叔湘先生说:“语言文字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语感是感性的能力,不是理性的思维,如何训练?除了读还是读,不仅要充分自由地个体阅读,还要声情并茂地朗读。美读吟诵是“人心”感应“文心”,是化别人的文字为自己的血肉。在教《雷电颂》《海燕》时,我让学生先观看朗读视频,然后跟读、自读、赛读,通过反复地读,学生有了语感,很有激情地读出了屈原、高尔基的呐喊,也领会了文中比喻、反复、对比、象征的作用,也逐渐对精美、含蓄的语言有了兴趣。我在批阅作文时就发现了“让考试来得更猛烈些吧”“我要用无形的长剑划破心中的阴霾”等靓丽的语句。还有读了冰心的《荷叶母亲》,学生在《感恩父亲》的作文结尾写道:爸爸,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读书可以怡情,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诗词、散文、记叙文、小说,无论激荡还是沉稳、无论含蓄还是隽永、无论朴实还是形象,都有说不尽的情味,语文课就应该让学生读出这种情,道出这种味。

二、走进文本,细节动情

读书如品茗茶、饮美酒,而要品出这其中的味,就需要师生共同走进文本,解读文本,研读精彩的词、句、段及景物描写或展现人物的细节描写,悟出语言文字背后所蕴含的感情,使读者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而能否达到这种境界,就是界定一堂好课的标准。

在教《背影》《台阶》时,我找到了两文的共同之处,都以线索命题立意,组织材料;都用细节描写刻画父亲;都是朴实自然的语言风格。因而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上,我侧重对“望父买橘”这一艰难背影的细节描写,特别是赏析本段中动词的作用及文中父亲五句朴实的话,在咀嚼品赏词句的过程中,一位爱子情切的慈父形象就会跃然学生心中。有了这样的过程与方法,在学习《台阶》时,学生就很轻松地找到了“洗脚”“踏黄泥”等细节描写,特别是对头发、汗珠的描写朴实中又不失艺术,一位勤劳父亲的形象又定格在学生心中。

情到深处课自优,学生能在感受课文描写的形象中动情,说明在老师的引导下已更深地理解了语言,激起了学生的情感波澜。

三、走出文本,写作移情

朗读使学生入情,解读使学生动情,写作使学生移情。在授完《背影》《台阶》后,我上了一节写作指导课,主题是“朴实自然话父亲”。有个学生是这样细节描写的:

给父亲兑好了热水,父亲慢慢把脚伸进水里,轻轻握住父亲的脚板,只觉得父亲的脚微晃了一下。

“水热了?”

“刚好、刚好。”父亲的倒影轻轻荡漾,逆着灯光,我没看清父亲的表情,只是短短的发梢上因为灯光形成一个光晕,花白的头发更加明显。

雷电颂朗读范文3

【关键词】初中语文;情境教学;多媒体教学;朗读

情境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泰斗李吉林老师悉心研究并付诸实践,取得显著成效的一种教学方法,该教学方法概括了审美教育的操作程序:带入情境,感知美的表现;分析情境,理解美的实质;再现情境,表达美的感受;驾驭情境,诱发美的动因。情境教学“活”、“趣”、“美”的特点,为语文课堂教学增添了亮丽的色彩。怎样把这种教学方法引入中学语文课堂,并且用得恰如其分、恰到好处,值得我们每一位中学语文教师去思索与尝试。

一、编演课本剧,化入情境

关于语文课程的性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告诉我们:“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由此可见,学语文的目的是为了“用”,用语文这个工具来表达思想、交流情感、传承文化。编演课本剧则是激发学习兴趣,创造性运用语言的途径之一。演出课本剧的过程就是把缄默的语言文字转换成适合舞台演出的有声语言、肢体动作。编演活动能够训练学生的想象力,磨练学生的意志,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编演的成功与否,跟学生是否拥有丰富而扎实的语文知识和语文综合素养有关。学生把记叙性的文章改编为课本剧,要花费心思、动起脑筋的。学生要探索剧本的样式结构,尤其要写好剧本中的舞台提示和人物对话。对话语言不仅要求规范、流畅,而且要从书面语言转化为口头语言,要符合人物的性格特点。

编演课本剧是一种创造性活动,编写与排演的过程实质是学生主动学习文本语言、内化文本语言的过程。教师要指导学生把许多叙述性语言转变为可闻、可观、可感的动态台词与动作等。改编是一种创造,表演更是一种高层次的创造。每个学生在课文的阅读理解中都有自己独特体验,对剧本语言领会得愈深入,表演就会愈细致、逼真。改编后进入表演阶段,学生要根据剧本进入角色,要用自己的语言、神态、动作来表现人物的性格,推动剧情的发展,把观众带入故事的情境之中。

通过编演课本剧,可以帮助学生在表演、观看过程中进入课文情境,真切地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如《皇帝的新装》、《吆喝》、《风雷电》等课文,都可以用这种方法展开教学。

二、运用语言,描绘情境

语言,也是营造情境的工具。在情境教学中,教师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情境,有时也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这就需要教师有极高的语言修养,善于用语言创造情境,激发学生情感,让学生透过语言文字进入优美的情境。如执教《五柳先生传》,教师即可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勾画出先生形象特点,再引导学生评析人物精神特征,借此理解语句“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的含义。

语言情境要注重声音美(或铿锵有力,或圆润甜美)、声调美(高低变化,抑扬顿挫)、言语美(或明白如话,或华章叠句)、修辞美(或排比,成排山倒海之势;或对偶,和谐押韵悦耳动听)。以上四者只要配合恰当、有情有味,就可以收到相得益彰的语言效果。例如中学特级教师李镇西教学《岳阳楼记》,在教学即将结束之际,他说出了一番动情的话语,瞻古望今,铿锵有力,意味深长,令学生心胸激荡,意犹未尽,遂进入作者范仲淹的心灵境界。

三、利用课件,呈现情境

多媒体的使用,给今天的语文教学带来了极为便捷的手段支持。教师可通过上网下载与文本内容相关的影视资料、文字图片,制作成能够吸引学生眼球的形式多样的课件。运用课件可以拓宽教学路径,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增强教学实效。如教学朱自清的《春》一课,多媒体出示“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再配以轻音乐,学生在扑面而来的春的气息中,不知不觉进入了课文情境,读写说赞,情景交融,一气呵成。再如教学《雷电颂》一文,可用多媒体播放屈原呼风唤雨的一段影视资料,帮助学生进入情境,以此获得身临其境之感。

此方法借助于现代化技术,对教学基本功要求不高,但其内容的取舍、课件插入时间的设置,均要求教师要有过硬的教学设计和课堂调控能力。另外,在使用时要还注意过犹不及的问题,控制多媒体使用的频率和时间,不宜喧宾夺主,造成学生视觉、听觉的疲惫,给教学带来负面影响。

四、指导朗读,想象情境

有效的语文教学离不开一个“读”字。读,是引领学生走近文本、进入文本情境的一条重要途径。古语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今天的语文教学也强调课文要三读:一读扫清障碍;二读整体感知;三读研读赏析,解决教学难点。读,要读出情味,读出形象,读出感受;读,要读出美感,读出智慧,读出人生价值观;读,可以披文入情,培养语感。在操作层面上,教师可运用多种形式指导学生朗读,引领学生想象情境、进入情境,如:赛读(师生赛读、男女生赛读、小组赛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散读,有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张扬个性,让他们在读中有所领悟有所收获;齐读,有助于营造气势,形成氛围。总之,教师要通过形式多样、不拘一格的朗读,激发学生爱读、乐读的兴趣,使学在读中有所思考,获得感悟,得到启迪,以此走进文本,走进教学情境。

对于科学小品等科普类文章,以上四种方法均不太适合运用。教师可围绕课文主题开展一些主题活动。如科研调查报告、科学资料汇编、科学辩论会等,只要用得恰当,均可带领学生披文入境,收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奇效。如教学《敬畏自然》一文,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展开一次辩论会,围绕“敬畏自然”还是“征服自然”这个话题,让学生展开辩论,进行思维交锋。执教《奇妙的克隆》一文,也可采取类似的方法展开教学。

以上,笔者从四个方面浅析了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实施情境教学法的基本途径和方法。如何让学生跟着教师有效地走进文本,进入教学情境,这是一个值得探讨与实践的课题,有待广大教师认真思索,大胆尝试。

【参考文献】

雷电颂朗读范文4

关键词: 语文教学 语感训练 感情朗读 品味探究 熟读成诵

“语感”是什么?语感就是一种对于语言文字的感觉能力,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对其作过这样的定义:对于语言文字灵敏的感觉,通常叫做“语感”。敏锐的语感既是学好语文的重要条件,也是衡量一个人语文水平的重要尺度。语感在语文教学中处于何等地位?语言学家吕叔湘说:“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可见,语感是言语能力的核心。语感训练应成为语文教学中一项不可忘却、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

一、通过感情朗读,激活语感。

古语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诵读是培养学生语感的最基本而又行之有效的方法。文章乃是情感的载体,是美的载体。大凡经典的美文或精彩的语段,在语言内涵上体现着丰富性、深刻性和含蓄性,在表达形式上则体现着连贯性、规律性和技巧性。这样的美文或语段都是训练语感的宝贵教学资源,教师应努力发现并珍惜这些资源,指导学生运用多种形式,进行有感情的朗读,通过读去感受自然美,体会形象美,品味语言美。学生朗读、品味文本语言的过程,实质上就是激活语感、形成语感的过程。学生会不知不觉、自然而然地从朗读的语调、韵律、韵味,以及生动形象的语汇中领悟到语言运用之精当、意境之美妙、情感之真挚。比如在一次公开课教学中笔者执教朱自清的《春》,上课伊始,首先安排学生欣赏课文的配乐朗诵。通过这种形式的朗诵,文本的语言美、意境美和音乐美水融,得以完美展现,学生无不沉醉其间,真可谓是“耳醉其音、心醉其情”。其次,笔者又让学生跟着音乐练读,效果颇佳。教材中这样的文章或语段俯拾皆是,如《雷电颂》、《安塞腰鼓》、《海燕》、《组歌》、《雨说》等课文,都可运用以读代讲的方法,引领学生走近文本、触摸文本。久而久之,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敏感性和品鉴能力就会大大增强,语感也就形成了。

朗读是激活语感的基本方法,教师不仅要认识到其重要作用,而且要注重运用有效的方法去进行朗读方面的训练与指导。如加强朗读示范,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注重语句的停顿、语音的轻重、语气的选择、语速的快慢、语调抑扬等朗读技巧的指点,以准确地传达情意,增强感悟效果。

二、通过品味探究,升华语感。

推敲揣摩、品味探究是语感训练的重要手段,它是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对语言的深层含义、语体色彩等进行咀嚼、玩味、鉴赏,领略其内涵和表现力。叶圣陶先生谈及语感训练时说过:“不了解一个字,一个词的意义和情味,单靠查字典是不够的,必须引导学生推敲、揣摩、细细品味。这样,学生对语言文字才会有正确丰富的理解力。”可见,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用心揣摩语言,领会那些关键语句和词语的在文本中的真正内涵与表达作用,透彻地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不断地升华语感。

阅读教学中常常用到的品味探究的方法有:联系语境探究法、比较性探究法、质疑性探究法等。文学作品在描写人物时,表现出了很强的形象性,同一意思若采用不同的词语或句式,其表达的效果会迥然不同。不同的词语表达着不同的意蕴,不同的句子表达出不同的语气与情感。语言文字倘若离开了具体的语言环境就失去了其意义,同一个词语在不同的语境里所表现出的情味也不相同。阅读中,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作者遣词造句之精妙,强化学生的语言感受力,有时可以采用删除或变换句子中的词语、变换句型等方法,与原文进行比较,让学生在比较中领会不同词语或句式在表达效果上的差异。譬如,笔者执教《沁园春·雪》,在引导学生欣赏“山舞银蛇,原驰蜡象”一句时,便运用变换比较的方法这样设问:能否把这一句改成“山如银蛇,原似蜡象”?学生通过比较品味,发现这样一改,诗句原有的神韵就荡然无存——因为原句中的“舞”和“驰”两个动词用得极为传神,它把皑皑白雪的覆盖的群山和高原写活了,寓动于静,使景物呈现出勃勃生机。

三、通过熟读成诵,积淀语感。

熟读成诵是培养语感的又一重要途径,语感训练不能缺少背诵,背诵是积累语言、积淀语感的最佳方法。关于吟诵的意义、技巧与要求,叶圣陶先生又指出:“令学生吟诵,就要使学生把吟诵看作是一种享受,而不是一种负担,一遍比一遍读得入调,一遍比一遍体会亲切,并不希望早一点背熟,而是自然达到纯熟的境界。”这番阐述可谓一针见血,击中要害。他倡导的是无负担的、享受性的吟诵,是一种处于自然状态的吟诵。倘若学生的背诵果真能够达到叶老先生所期望的境界,那么学生的语感将相当丰富。所以,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去主动地、有意识地背诵一些优秀的文章或精彩的语段,同时告诉学生: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切忌死记硬背;要在自我陶醉式的朗读中实现熟读成诵,积淀语感之目的。如执教《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指导学生背诵关于写童年乐园的一段文字。笔者首先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个语段,初步唤醒学生的联想与想象,使百草园的景象在他们的头脑中得以浮现;其次指导细细品读,借此感悟这个语段中“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有……”这样一组互相关联的句式的好处;最后反复回忆这个语段内容。这样,学生就愉快轻松地把课文内容熟记于心。

综上所述,语感训练就是培养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理解及运用能力的训练。课堂教学是培养语感的主战场,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咬定“语感”不放松,抓住语感这一根本,让学生在阅读之旅上,始终浸润着语感的雨露,沐浴着语感的阳光,有效地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雷电颂朗读范文5

一、农村学校学生主要存在的问题

1.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目标不明确

在学生的意识中,自己就是差生,没有前途,读书就是“混”日子,“混”个初中毕业证,还能逃避父母监督,免费享受国家贫困补助,完全不为个人前途着想,没有人生奋斗目标,更不会把个人的学习与祖国、社会的发展,民族的振兴等远大理想和社会责任联系起来。他们可谓是“做一天和尚也不撞一天钟”,思想上麻木,而叛逆心理又十分严重,时常还会发生因为老师严格要求而顶撞老师事件。家长们从心里对孩子也不抱什么希望,他们不关注孩子的学习,甚至老师与家长联系,家长态度也很漠然。还有很多家长长期在外打工,对孩子的关心就更少了。

2.语文基础差,综合运用能力偏低

这些孩子基础知识薄弱,拼音书写不规范,注音声调加不准,“班主任”会写成“办主人”,写篇文章二三百字,小学三四年级水平,稍难的文章读不懂,120分的试卷平均分70分左右,最高分八十几,最低分出现个位数。孩子们对学习毫无兴趣,考试有时会交白卷。

面对此情此景,作为老师心中有太多无奈、叹息,但绝不能对他们放任自流。当年鲁迅先生面对国人思想的愚弱、麻木,选择了弃医从文,认为文艺是改变国人的精神、唤醒他们麻木心灵的最好良药。

二、文学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标,进而提高学习成绩

1.朗读优秀课外作品吸引学生,让学生对语文感兴趣

我经常利用课上、自习时间,有选择地为学生朗读优秀的课外文学作品,这些作品以千字左右为宜,开始应选择那些故事性较强、容易吸引学生注意力、对其产生积极影响启迪的记叙性文章。老师读的时候一定要做到发音准确、抑扬顿挫、声情并茂,在每个故事结束后设计两个稍浅显又有思考价值的问题,从而有意识地锻炼学生注意力、思考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如:读《别伤害了金子般的心》,到结尾部分我停下来,问:你认为女主人公会在纸条上写什么?你如何理解题目的含义?读《我与父亲的战争》,问:“我”与父亲的战争分几个阶段?你与父亲有过哪些战争?你现在如何看待曾经的“战争”?这些课外作品对学生是新颖的有吸引力的,能够触动学生心灵的,他们在不知不觉中端正了坐姿,注意力高度集中,而阅读后的几个小问题,又加深了对文章的理解,与语文考试接轨。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这些优秀的课外文章,让学生感到了语文的形象性、情感性和审美性。在不知不觉中有了学习语文的内驱力,端正了学习的动机,对语文产生了兴趣,而“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

2.课内外互相补充,让学生真正爱上语文

课外作品让学生对语文有了兴趣,而要让学生真正爱上语文,爱上语文学科,还得注重课堂教学。课内外阅读互相补充,则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很好途径。如讲《旅鼠之谜》一课时,我补充了《壮哉旅鼠浩浩荡荡祭大海》一文,让学生比较二文之异同,通过比较,学生兴趣盎然,真正理解了记叙、抒情、描写、议论的表达方式,对如何对待生命、怎样看待人口问题,有了深刻独特的认识。学习赏析了课内文章《雷电颂》(郭沫若的戏剧)后,学生情绪高涨,对戏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利用休息时间阅读了原著,日记中写了读后感,课下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我及时抓住此契机,为学生引进先生的戏剧《日出》,认真备了节课外阅读指导课,进一步引领学生走进戏剧、走进名著,在课上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合作交流、分析形象、探究主题、归纳阅读方法;潜移默化地进行读书方法的指导,激发阅读名著的兴趣,营造阅读名著的氛围,促进学生有效地进行课外阅读。为了保证学生充足的阅读时间,我带领学生去图书室选择借阅图书,每周腾出一节语文课让学生自由阅读,并组织学生进行优美片段的摘抄、写读后感,相互交流。一段时间后,学生感到了语文的魅力,语文成绩逐步提高。我也尝到了阅读教学的甜头:它真是丰富学生知识、活跃学生思维、开阔学生视野、培养学生兴趣、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远大理想和志向的一扇大门。

雷电颂朗读范文6

一、积累和梳理是语文阅读中必须要养成的习惯

俗话说:“积土成山,风雨兴焉。”阅读文章就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新课标明确指出:要围绕所选择的目标加强语文积累,在积累的过程中注重梳理;通过对语文知识、能力、学习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要素的融汇整合,切实提高语文素养。

在日常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我经常引导学生进行积累知识和总结、指导方法,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有以下几点做法:

1、立足教材,在诵读中积累语言。

如朱自清的《春》一文景美文美,它以优美的笔触,描写了春回大地的美丽景色,抒发了作者对春天的热爱和赞美。教师可让学生听配乐朗读,可让学生观看记录春天景色的图片、录像,激发学生对春天的热爱向往之情,在此基础上配乐读、表演读,反复诵读。再如郭沫若的《雷电颂》,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来增强作品的艺术表达效果,如用反复、排比、反问,无比愤怒地斥责恶神,达到了最大限度的抒情效果,感人肺腑,撼动人心。句子本身又具有诗的形式美和节奏感,增强了语句的气势,琅琅上口,铿锵有力,适合学生用最激越的感情诵读,体会感情,同时也积累了语言!

2、稳抓阅读,在品析中积累语言。

引导学生学习和积累语言,可在品析中积累。如宗璞的《紫藤萝瀑布》一文中:“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其中“沉淀”一词重复使用,就很有韵味,它化静为动,生动地表现了紫色由浅入深最后到深紫的变化。如此的赏析,宗璞语言的魅力也会“沉淀”在学生的心里。

3、相互交流,在碰撞中积累语言。

交流之于积累的作用尤为重要,因为学生的阅读和生活体验是极具个性化的行为,交流能沟通个体偏狭的理解,使语言的积累达到融会贯通。交流所达到的效率永远是优于个体行为的效率,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把握合理时机,设计灵活形式,如课堂讨论、辩论会、积累成果展示(摘抄笔记、心得体会),让学生练习说话,使学生把学到的语言材料内化为自己的语言材料,并沉淀积累。

4、通过课外阅读中外名著,让学生去感受、体验,并在阅读过程中写读书笔记,记录自己的感受、体验和思考。

二、阅读教学要充分体现师生互动

阅读是让学生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课堂阅读教学应当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双向活动,是两者共同参与、协调完成沟通交流的信息传递过程。教师只有充分发扬教学民主,才能增强学生的课堂“主翁”意识,锻炼他们积极思维的能力和勇于质疑的胆量,让学生不仅主动参与学,也参与教。

在教学中,可以这样让学生民主地参与教学:教师给学生布置的作业,题目是“读书的好点子”,然后提出要求:“您对本学期的阅读教学有何建议,请提出来,越多越好。”通过对学生的建议一一阅读及认真分析,从中选取可行的建议,辟一墙报,命名为“大家的金点子”,并将这些点子逐步运用于阅读教学中,这种方法受到了学生的大力支持,这样作为主体的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就能充分体会到自主学习的乐趣和参与教学实践的快乐。

三、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多媒体运用

语文课堂上,教师与学生应在教学目标的统领下,利用文本这一载体,通过师生交流、合作来完成教学要求。语文课堂的主题应是师生徜徉于语言文字之中,或斟酌品味,或讨论研究,或演讲复述,或倾听沉思。可借助多媒体,使之与文本发生关联,并推动师生、生生合作。

针对鲁迅先生的《祝福》一文,笔者做了如下设计:

1、学生自主阅读,整体感知课文。

完成生疏字词、相关文学知识的归纳、梳理;为祥林嫂制作人生年谱;理清文章倒叙的写作方式。

2、组织学生观看电影《祝福》,让学生带着问题观看,比较电影与原著情节上的不同。

3、转入课文学习,让学生探究两种不同类型作品情节上的异同点和电影作品同文学作品在刻画人物上表现手法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