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传播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媒体传播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媒体传播

媒体传播范文1

内容提要:手机报、手机电视的出现成为2005年传媒发展的一大亮点。新渠道的畅通、新市场的出现,以及同行业的激烈竞争,各报团、电视台将手机媒体的发展视为突围的路子,固然不错。但是手机媒体这个新兴的产物,它真正运行起来所需要的认识就值得我们探讨。本文就试着从手机媒体传播的特性、实际操作中的要求等方面作出探询。

关键字:传播特性新闻选择新闻体裁

就在通讯技术不断发展,手机用户在我国不断增加的情况下,手机媒体的出现似乎成为一种必然。手机报、手机电视如雨后春笋般的冒出,成为2005年中国传媒发展的一大亮点。新闻渠道的畅通,新市场的出现,以及同行业竞争压力的促使,各报团、各电视台对手媒体的青睐就不难想象。但是,在欣喜与兴奋之余,对手机媒体这样一个新鲜事物需要的是更多的冷静。毕竟,手机报、手机电视等手机媒体的出现,仅仅是个开头,并不意味着真正底的成功。要让这种新兴传播渠道下的传播行为,得到受众的认可并良性的运转起来,需要我们对有正确的认识。

一、手机媒体传播的两个特性

(一)、手机媒体传播的运行特性:我们知道,大众传播作为社会上层建筑的一部分,它的运行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综合起来。主要来自于三个方面:一是政治制度;二是社会各利益团体;三是受众监督。在新闻媒介逐步市场化运营的今天,社会各利益团体的影响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广告商的影响。因为广告收入是新闻媒介运行发展的“粮草”。所以,无论是传统的三大媒介,还是新兴的网络媒介,都得腾出大量的版面与空间为广告商摇旗呐喊。而手机媒体传播在这方面可能要成为完全的另例。手机报、手机电视的运行中,不可能像报纸、电视那样大量刊登广告,甚至广告将在手机媒体中消失。这主要基于两方面的原因:

1、手机的物理特性决定了它不适合广告的传播。手机的最大优势在于传播的方便性、快捷性与有效性。然而,正是这些优点决定了它的物理缺陷——显示屏固定偏小。这不符合广告商通过大版面、有冲击性的画面、图片、镜头以及有穿透性的语言来打动受众的初衷。另外,手机的基础功能依然是完成人际间的通讯。

2、手机媒体传播的“微妙身份”不容许广告出现:我们知道手机传播(手机报、手机电视)是新闻媒介和通讯运营商合作的结果。虽然,手机媒体与受众之间存在着传播者与接受者的关系。但我们更为清楚的看到:手机报或手机电视实际上是通讯运营商开辟的新业务。只有手机用户选择了次业务,才能建立新闻媒介与受众之间传播与接受的关系。而通讯商与手机用户是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纯属商业行为。两者的行动都要受到事先签定合同的制约。如果手机报与手机电视中出现了广告,都属违反合同的举动,不会被受众接受。

(二)、手机媒体播内容、传播媒介甚至传播者本身的发展前途。所以,了解与研究手机媒体传播的受众特性,对于手机媒体的运行与发展至关重要。一般情况下,在受众确立的过程中,主要考虑四方面的因素:一是传播的受众特性:受众是传播行为的接受者,是传播活动中信息流通的目的地。他们决定传受众区域;二是受众职业和身份;三是受众的年龄;四是受众的文化教育程度。就手机媒体传播而言,主要是后三者。通过手机渠道获取新闻信息,是手机在新形势的附带功能。而且与其他媒介相比,画面不及电视,声音不及广播,报道深度不及报纸,综合性、丰富性不及网络。这种情况下,使用手机媒体就是“迫不得已”的结果,是非常手段。我们也就不难总结出手机媒体传播的受众特性来:生活节奏快、文化教育程度高、年龄基本上趋于中青年的高收入者。

二、对手机媒体传播两个特性的认识:手机媒体传播没有广告,以及受众的窄化。引出这样一个问题:手机媒体传播将靠什么来维持生计?这可能是许多人的疑问。但如果我们把手机媒体传播的两个特性联系起来分析,就会发现,问题并不是我们所想象的那样,而是别有洞天:

1、手机媒体它不是独立的媒介,是报纸等传统媒介在新情况下的延伸。它将以内生性收入为主,即靠自己的新闻产品的出售为主。我们知道,与内生性收入相对的是外生性收入。这会随市场经济环境的变化出现大幅度动荡。最为关键的是,内生性收入在总收入中占去的比例越大,媒介的经营自就越大。所以,手机媒体一方面开拓了本媒介的经营范围,另一方面对于媒介收入内外平衡和提高媒介自主经营有积极意义。

2、受众明确,对新闻产品提出更高要求:前面提到手机媒体的运行中不会出现广告,以及分析了受众集中,窄化等特点,再加之手机本身传播的有效性,从而对手机媒体传播的内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真正做到以手众为本位,向他们提供真新闻好新闻。

三、手机媒体的实际操作要求:

上面分析了手机媒体传播的特性及对特性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我们再来分析手机媒体在实际操作中的一些问题:

(一)、手机媒体对新闻选择的需求:新闻选择是对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事实加以鉴别,选出新闻媒介值得传播的事实。这对传播媒是普遍适用的。而这里我们所说的手机媒体是传统媒体的衍生物,适用新闻选择自不必说。我们要做的是,根据手机媒体的特性,在新闻选择四大标准——新闻定义、新闻价值、宣传价值、新闻法规的基础上,总结出适用手机媒体新闻选择的标准:

1、强调新闻真实性,新鲜性,真实性新鲜性是显示的生命,手机媒体要传播新闻,必须这一原则,强调向受众提供新闻的真实性和新鲜性。

2、突出新闻的时新性,重要性,接近性,服务性,趣味性

时新性:即时间性,内容新;

重要性:即势必引起人们关心的事实;

接近性:这里强调和受众心理的接近;

服务性:手机媒体的受众集中、相近、提供服务性信息势在必然;

趣味性:富有高尚的生活情趣,能引起他们的感情共鸣。

3、符合新闻法规:即选择新闻法规允许的新闻想受众提供。

(二)手机媒体传播对新闻体裁的要求

新闻体裁是新闻媒体所传播的新闻作品的各类载体形式,是新闻内容与表现形式相统一的的报道样式的统称。有消息和通讯两种体裁。选择什么样的体裁来报道新闻,既取决于新闻本身,也取决于不同媒介的特征。就是同一体裁、同一新闻在不同媒介下的表现形式也不尽相同。所以,分析适与手机传播的新闻体裁,对于手机传播也至关重要。前面提到手机的主要功能是完成人际间的通讯,传播新闻只是手机在新形式下的附加功能,而且受众集中、窄化,这些也就决定了手机传播中所提供的新闻信息要新鲜、明了、简练。消息就是用最快的速度、最间接的方式、最凝练的语言向受众传播最大信息量的一种常用体裁。可见手机传播的要求与消息的特征是吻合的。而通讯要在叙述与描写的基础上进行分析、议论、抒情等,则不适合手机传播。

(三)手机传播对新闻写作的要求:

1动态消息:“迅速简洁的报道最新发生的新闻事实。”这既是它的定义,也是它的写作要求——要迅速、简洁。手机报、手机电视中更需要强调这一点。

2综合消息:即对某事物或同类事物就一个主题进行分析综合。当然,这里的综合有别于报纸、电视等。在手机报与手机电视中的综合要强调围绕新闻点去综合。即根据受众关心的核心综合。比如,对于西甲的报道,你的受众市是皇马的球迷,那么这个消息的综合就得围绕皇马展开;再比如报道一场比赛,手机媒体中不能按照比赛的进程报道,而应围绕比赛结果进行。当然现场直播除外,另外这样的综合需要建立在对自己受众深入了解的基础上。

四、手机媒体传媒带来的其他问题

1、手机本身的问题:伴随着手机报、手机电视的推出,在手机行业必然要掀起一股风暴。什么样的手机既能够完成通讯的基本功能,又能适合手机传播新闻消息,将是风暴的核心。这也就必然带来一次手机换代的浪潮。

2、新闻媒介内部的问题:手机媒体要发展下去,与通讯公司的合作势在必行。虽然两者存在着共同的利益,办好了将是双赢的结果。但两者之间依然存在着理念融合、利益如何分配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处理也将对手机媒体的长远发展产生深远影响,需要新闻媒介研究。

参考文献:《新闻学导论》李良荣1999年10月高教版

《新闻采访写作编辑》刘海贵复旦大学出版社

媒体传播范文2

“潜传播”溯源及其概念

“潜传播”可算作一个较新的名词,在“自媒体”的语境下被人们关注从而成为一种现象。但若溯其源流,“潜传播”在中国古代即已有之,只不过在互联网技术出现之前的几千年中,技术工具的缺失以及封建统治者“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专制思想,使得大规模的“潜传播”既无实现的有力媒介,也无实现的“自由”。

尽管如此,“潜传播”依然在古代中国社会中存在并延续,从远古时代一直持续到明清之后,可以说,只要有统治阶级充当绝对“把关者”的传播,就有民间以童谣、野史、说书等等方式的“反传播”和“潜传播”。几千年的中国社会信息传播史,归根结底是传播与反传播、“显传播”与“潜传播”对立斗争史,加之国人含蓄内敛的性格特征,使得“潜传播”作为一种现象与整个中国文明史相依相随。

但在传播学领域,其作为一个概念被提出却是在新媒体技术被广泛应用、“自媒体”真正拥有话语权的21世纪。可即便至今,“潜传播”也不算是一个有着较高认知度和热度的传播学名词。该词曾在文学研究领域被提及,系从诗歌传播研究的视角,是说“诗人因作品涉及个人私密或自感作品尚不成熟而不想让其逾越自我传播的范围”或是“作品因某种客观条件限制而进入不了其他传播渠道,只能暂时居留于自我传播而等待消失或扩散”。显而易见,这仅是将“潜传播”限定在自我传播的范围内,并不具有较大的传播学意义。

迄今还未有人对“潜传播”这一概念给下过明确定义。但在专业领域内,“传播”的概念已经被清晰定义――“所谓‘传播’,即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而“潜”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有“隐藏;不露在表面;秘密”之意。由此,不难将“潜传播”定义为:通过特定的符号、方式、渠道进行的非公开社会信息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隐蔽运行。

自媒体时代“潜传播”的通道

古已有之的“潜传播”可以通过童谣、江湖暗语、书信、地下印刷品以及人们的口耳相传来实现,但规模往往有限,传播效果亦不明显,更要承担较大的政治风险。而在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的“自媒体”时代,“强权”的把关人渐渐式微,“潜传播”的发生开始有了更大的自由度和较完备的技术条件。如今,每一个人都可能成为一场规模巨大的“潜传播”的发起者或参与者。但至今“潜传播”的通道仍相当有限,一方面博客、播客、网络论坛社区、网络音视频等自媒体平台缺乏“潜”的属性,一方面此类通道大多有着较为强势的“把关人”。目前来看,“潜传播”发生的通道主要为手机短信、网络即时通信以及基于SNS构建的新型专业社交网站。

手机短信是几类主要的“潜传播”通道中隐蔽性较强的一种,它最大的信息传播属性是完全私密,除发送者外,他人不但看不到短信的内容,甚至连“传播”的这种行为――收发都难以完全察觉。此外,由于具有即收即发、快捷便宜等特点,手机短信一直是我国8亿多手机用户最喜爱的信息沟通方式,也是目前最为普遍和大众化的一种“潜传播”方式。然而,手机短信的“潜传播”还主要限于人际传播的范畴,传播内容也以有限数量的文字(目前每条短信不允许超过140个字符)为主。

与手机短信方式进行的“潜传播”相比,网络即时通信(QQ、MSN、移动飞信、阿里旺旺等)则真正意义上为“自媒体”时代的“潜传播”举起了旗帜。基于网络即时通信的“潜传播”已经远远超出人际传播的狭小范畴,它以超强的即时性、群集化、隐蔽性、自主式社会组织和动员方式,成为集人际传播、组织传播、群体传播乃至大众传播为一体的复合化“潜传播”工具。通过网络即时通信,文字、图片、音视频等内容可以实时、高速、隐蔽的在传播对象间传递和分享,而“QQ群”式的隐性网络动员和组织方式更是为“潜传播”创造了令人心仪的技术条件。网络即时通信是目前传播效力最强、最具代表性的“潜传播”通道。

SNS社交网站近年来大热,从国外的“脸谱”(Facebook)到国内的“人人”、“开心”,吸引了无数青年。虽然有一定的开放性,但总的来说,社交网站构建起来的仍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圈子”:部分社交网站实行“封闭式”注册,不注册个人ID或“加好友”、“加圈子”,便无法进行“社交”和“分享”。此外,如“人人”等社交网站具有严密的分级隐私设置,对于特定群体的准人许可和回避有效的维护了用户的隐私权――这也是传者对内容的控制加强的体现。而传者一旦具有较强的内容传播控制权,“潜传播”便有了实现的自由。和手机短信与网络即时通信相比,社交网站中的“潜传播”处于“熟人网络”之中,传者的个人身份相对容易验证(特别是实名制注册ID的情况下),一旦出现传播不良信息很容易确定信源。因此,通过社交网站进行的“潜传播”其隐蔽性和安全性也较为薄弱。但需注意的是,目前众多社交网站已渐渐向“集成性传媒平台”的方向迈进(如网络即时通信和社交网站的融合,典型的有QQ校友与QQ),这一趋势将赋予SNS社交网站以更加强大的“潜传播”功能和社会自组织能力。

“潜传播”的传播模式

传播模式是对传播过程的内在机制与外部联系进行的一种直观而简洁的描述,也是一种从特定角度和层面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自媒体时代的“潜传播”本质上是一种互联网传播,其基本传播模式自然可以从传统的网络传播模式中找到依归,并没有达到颠覆传统网络传播模式的程度。但是,传统的网络信息传播模式是一种开放式的结构,似乎更适用于“显传播”,对于“潜传播”这种社会信息系统的隐蔽运行并不十分契合,在结构和要素上,两者依然有着显著区别。

目前,国内有代表性的网络信息传播模式由北京大学谢新洲教授提出,他将传播者、接受者、信息、媒介、噪音等网络信息传播的基本要素进行概括,建立了网络信息传播的一个基本模式,该模式对网络信息的传播过程进行了概括,将电子邮件、BBS论坛、音频视频等纳入网络媒体这一概念,并考虑到影响传播者和受众的四个要素,通过一个较为简单的图例展示了网络信息的传播过程。

前已述及,理论上“潜传播”的传播模式仍属于网络信息传播的范畴,但传播系统的开放程度、传播媒介、传播内容、传播方向、传播效果等却 有所不同。基于此,笔者在分析各传播要素和条件的基础上,尝试构建了一种更适于描述“潜传播”的传播模式。

在“潜传播”传播模式中,传/受者(C/R)既处在一个相对开放的社会大系统中,同时又通过SMS/IM/SNS等通道进行着非公开的信息传递和分享,从而在社会大系统中构造出了一个个“潜空间”(图中黄颜色部分),该空间中的信息很难被外人所知,但却可以在其内部迅速传递。亦即是说,在信息流动方向上,主要是自外而内或是内部循环,由内而外则是较弱的流向。

在“潜空间”中,由于工具的便利性,内部成员可以进行充分的互动,加之SMS/IM/SNS的使用者之间一般具有较高的相识度,这就使得“隐空间”中进行的传播具有普通传播难以企及的强传播效力和圈内成员的群体自组织能力。

此外,我们知道,自媒体常见的信息传递方式有广播、组播、点播(P2P)等,但对于“潜传播”,广播必不可能,其主要传播类型是组播和点播(P2P)。而在信息符号的使用上,“潜交流”者之间既可以使用通约的语言符号,也可以使用中国古代“江湖暗语”似的非通约符号,这就更加巩固了“潜传播”的私密性和安全性。另外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之所以选择“潜传播”而不是“显传播”,既可能出于个人隐私原因,也有可能是目的或行为的不可告人。此时,隐藏在社会信息传播大系统中的“潜空间”就成了一颗颗危险的炸弹,将严重危害国家和社会的安全稳定――这也正是笔者为何将图2中的“潜空间”用刺眼的黄色表示的原因。

但总的来说,“潜传播”并不都是有害的传播,这种新媒体环境下具有强大效力的特殊传播形式不受时空、现实身份和地位的限制,成员之间沟通便利,地位平等,组织方式灵活,具有明显的民间性。近年来,我国通过“潜传播”形成的社会自组织积极参与社会事务,关注社会,关注国家和荣誉、关注民生、表达诉求、维护权利、践行公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潜传播”的引导与控制

和相对易控易导的网络“显传播”想比,“潜传播”的出现和风行的确给传统的中国信息传播格局造成了深刻影响,对社会主流意识形态、主流媒体公信力以及政府的公众舆论引导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因此,有必要适时、适度地对“潜传播”进行有效的引导和控制:

建立信息公开、机制,最大化缩小“潜空间”。“潜传播”有时是一种无奈,是一种不得已而为之的选择。当主流信息缺失时,民众只能通过“潜传播”进行信息的沟通和交流,以保证自身的利益和安全。当前我国社会处于转型期,各类社会矛盾容易激化,一些较为激烈的民意诉求往往通过“潜传播”酝酿和积聚,危及社会稳定。因此,当由“潜传播”引发网络舆情危机时,政府部门要通过自己的信息平台和主流媒体及时向公众权威信息,满足广大民众的“知情权”,尽量缩小充斥着不确定信息的“潜空间”。

搞好舆情监测,及时处理“潜传播”中的不良信息。自媒体时代,“潜传播”不可避免,也确实很难控制。但即便如此,对“潜传播”中的社情民意也不能不管不顾,在不侵犯传播者隐私的情况下,应利用现有的技术条件保持对各类“潜传播”通道的舆情监控,建立专门针对“潜传播”的舆情发现、分析和处置机制,这是政府部门发现危机、引导“潜”舆论并采取一系列管理措施的关键。

媒体传播范文3

当前的中国媒体正在经历一个崭新的变革。以文字、声音和图像来分类的媒体界限已变得模糊,以纸质、网络、电视、手机等形态来评判媒体的影响力已显得肤浅。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计算机报》作为一家IT专业媒体,该如何体现价值?答案应该是通过专业的视角和内容来提升传播质量,通过专业的营销手段降低目标受众获取信息的成本。

社会思潮的多元化,使信息流呈几何级数增长,让读者在获得丰富信息的同时,也感受到了疲惫与无力。这不仅是由于海量的信息带来了压迫感,更因为信息同质化带来了文化营养流失。《连线》杂志创始主编凯文・凯利在2010年12月中旬接受采访时说:“Twitter尽管是很高层次的一种信息化的分享,但我不想停留在表面,希望有更深层次的了解。”即便他成功预言了互联网的发展空间将非常广阔,也依然承认报纸和书刊在他的阅读中占据很大份量。

也许我们需要回归媒体传播的本位,看看我们的读者需要什么。

以社交网络、微博和LBS为代表的新一代网络传播模式,拓展了信息交流的速度和空间,但这不能取代深层次阅读,尤其是有思想的深层次阅读的作用。至于这类作品的载体是竹简、布帛、浆纸、电子纸,还是光盘、网络、iPhone、iPad,无关宏旨。读者永远需要好故事,在速成、肥皂、媚俗的“泡沫”中,好作品具有穿越时空的生命力。

我们深信,影响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IT领域,不乏好故事。不论是人物、技术,还是产品,其背后都演绎着精彩的传奇。作为一个追求“影响力就是生命力”的专业媒体,《中国计算机报》致力于展现给读者的,不仅是追求速度的单薄的“速记”,更是展现其精神底蕴的深度剖析。

一个有深度的IT专业媒体,应该积极拥抱互联网以及iPhone、iPad、电子书等新媒体终端,能够将新闻事件分析得更透彻更精准,使报纸刊载的文章能在各类媒体的转载中继续保持强烈的穿透力。这样,厂商和CIO之间,厂商和上下游企业之间,厂商和政府主管部门之间,都能够通过我们的内容转换(甚至是话语体系的转换)和各种媒介手段组合,相互了解,相互信任。可以说,专业媒体的内容价值就是将产业界和用户调整在同一个话语体系上,形成“交往”。

媒体传播范文4

关键词 新媒体;媒体环境;企业媒体;传播路径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5)135-0059-01

0 引言

企业媒体是企业信息交流传播的主要方式,是企业组织公共关系处理重要手段。企业媒体传播的目的是:促进企业稳定发展,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塑造企业品牌形象。企业媒体是企业自办以品牌沟通、文化推广、产品促销、客户服务为主的小众媒体,主要形式有:企业报、企业杂志、企业网站等等。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强化企业媒体传播具有重要意义。另一方面,企业媒体除了能够起到必要的企业产品和产业宣传作用外,还是企业文化及企业决策传播的途径之一,并且企业媒体更在企业公关危机处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目前许多企业媒体传播普遍存在问题,无法取得理想效果。

1 新媒体环境界定

自60年代媒体环境概念提出距今已历经数个阶段的发展,每次媒体环境的变化和革新都会对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甚至对人们生活方式都产生着深远的影响。21世纪人类社会进入了信息时代,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媒体环境也随之进入新媒体时代,第四媒体、第五媒体开始成为现代社会的主流媒体。但理论界对新媒体环境概念尚未有统一的说法。学者熊澄宇认为:新媒体环境指的是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基础上出现的一种全新的媒体形态。李文博则认为:新媒体环境是除传统媒体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以外发展起来新媒体形态。虽然各类说法不尽相同,但归纳起来不难发现,所有学者对于新媒体环境的界定都认为是以数字技术、信息技术、通信技术等现代技术为依托,普遍认为新媒体形态的主流是网络媒体、手机媒体。新媒体不论在技术上还是传播形式都已突破了传统媒体限制,使媒体传播发生了质的飞跃,为信息传播带来了无限可能性。新媒体环境与传统媒体环境相比,呈现出了一种互动性信息传播,淡化了信息传播者的中心地位,实现了传播者和受众的角色转换,受众也可以成为传播者,新媒体在不久的将来必成为媒体传播的主要路径。

2 新媒体环境的特征

2.1 传播速度快

新媒体环境的媒体传播路径为网络媒体、手机移动媒体等现代化媒体,其特性决定了新媒体环境的特征,使信息传播不再受到时间、空间、地域限制,实现了二十四小时不间断传播。新媒体环境下,传播速度快,且范围广泛,理论上能够实现世界范围传播,这是传统媒体环境所无法比拟的。并且新媒体环境下,信息传播后效果反馈较快,几乎能够实现在后立即就取得相应传播效果反馈,传播时效性被大大提高,且传播次数不受限制,易操作,传播成本更远远低于传统媒体环境。

2.2 可实现多方共享

媒体传播目的是传播信息、贡献信息,使传播者与受众间建立联系,达成彼此间的认知共同性。新媒体环境在传播过程中能够承载更大的信息量,更能够实现信息共享,因此传播有效性得到了显著提高,在供需的信息过程中,有效加强了传播者与受众思想和态度的交流。

2.3 交互传播模式

传统媒体环境下媒体传播基本为单向传播,并没有良好的沟通机制,因此,一般情况下受众建议很难得到有效反馈,往往反馈具有一定滞后性,这也是传统媒体环境的弊端之一。新媒体环境中,媒体传播由单向转变成了双向传播,构建了一种全新的交互传播模式,受众可通过网络提出建议,与传播者进行交流。呈现出了一种方便、快捷、自由的媒体传播环境。

3 企业媒体的概念

企业媒体是企业自办以品牌沟通、文化推广、产品促销、客户服务为主的小众媒体,是企业组织结构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维护、增强企业公共关系,进行企业信息交流,提升企业形象及实力的有利手段,担负着引领和指导企业发展的重要职能。在企业媒体传播中企业是传播主体,传播的信息和信息接受者为客体。随着经济市场的快速发展,企业媒体的重要性越发突出。加强企业媒体传播建设,提高传播效益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新时代背景下,我国产业结构正在处于转变期,企业生产方式、利益分配、生产关系都受到了不同程度影响,易引起企业员工不满情绪,企业可通过媒体来宣传企业政策,让员工能够了解到企业动态和决策,这对企业稳定有着很大帮助[1]。另一方面,企业媒体更是企业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和载体,对提高企业凝聚力和文化影响力也起着积极作用。此外,更在经营管理决策、市场营销、产品宣传等方面发挥着不可代替的职能。

4 新媒体环境下企业媒体传播路径

通过前文的分析不难看出,新媒体环境是随着21世纪科学技术进步后发展起来的新型媒体形态,例如网络媒体、手机媒体。手机媒体,现如今已逐渐成为了对人们生活产生深远影响的主流媒体,人们在途中多会选择利用手机媒体获取信息,且随着3G技术以及4G技术的广泛推广和应用,手机媒体已逐渐走向成熟,目前我国手机用户截至2014年总数已达到12.6亿。因此,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利用手机媒体进行产品宣传,加强对手机媒体传播途径的利用将成为企业媒体的新路径和新方向。另一方面,随着网络时代的带来,人们对网络的已产生了依赖性,现代社会活动中几乎已离不开网络,每天有无数的人使用网络浏览讯息、资讯,据不完全统计仅中国网民已接近6.7亿人口[2]。网络媒体传播速度快、成本低,是最为理想的企业媒体传播途径。一般情况下,利用网络媒体进行传播的消息,不久便会传播到网络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中。很多企业已经看到了网络媒体的可行性,纷纷建设官方网站,利用网站进行企业媒体传播,开展网络销售、网络广告[3]。网络媒体传播路径具有即时性、交互性、实用性等特点。网络媒体的传播优势十分明显,是企业媒体传播路径的不二选择。企业想要强化企业媒体提高传播传播速度和效率,使其职能得到更好的发挥,必须加强对网络媒体传播路径的应用[4]。此外,近两年微媒体也开始表现出了独特的优势,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利用微媒体作为企业媒体传播路径,并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取得了优异成绩。

5 结论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媒体的重要性越发突出,想要使其发挥职能,应加强新媒体利用,进而实现通过新媒体提升企业竞争力,加强企业信息传播速度,为企业媒体传播创造有利条件,提高传播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周墨菁.企业媒体在企业经营发展中的重要作用[J].湖北职业技术经济管理学院,2012,14(12):119-124.

[2]李志搏.企业危机公关能力构建与实践研究[J].浙江经济管理学院,2011,11(14):132-136.

媒体传播范文5

1.全方位的传播渠道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有机融合,给新闻传播带来最大的变化就是传播渠道得到了海量拓宽。在全方位的传播渠道方面,新闻传播不再只是平面、广播、电视这样的三维空间传播,有了互联网“万维”的空间载体,新闻传播的渠道更宽,效果也更好。

2.全流程网络化生产网络化制作、网络化存储、网络化播出也是新闻传播“全媒体”时代的一个重要特点。在数字化的网络平台中,一条新闻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出去,即可以提高效率,也有利于节省制作成本。

3.全时空多维互动在“全媒体”时代,新闻传播突破了传统媒体只能单向传播的方式,传播者与受众之间不再只是“说”和“听”的关系。一条新闻线索可能只是普通用户终端的一个点发出,经过新闻单位发散之后得到大众传播。但在传播的同时,普通的用户与用户之间,用户与媒体之间还会形成交叉式的多维互动。通过互动,传播的信息更加丰富,传播的效果也得到有效提升。

二、“全媒体”传播对从业者的新要求

首先,完成战略观念转型,适应全新传播生态环境的挑战新闻从业人员要深刻认识这种发展趋势,有效构建用于展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编码方式、解释框架以及传播模式,在全新的传播环境下,强化引导力。在此过程中,新闻从业人员不仅需要澎湃如昨的热血,还需要勇于创新的意志,热情拥抱全媒体时代的到来。

其次,学习互联网环境下生存模式的挑战在新闻传播的全媒体时代,新闻从业人员除了要努力提高自身的新闻业务素养,还要积极补充最新的互联网技术知识。传统的新闻规律、新闻实践和新闻经验一旦跟因特网有机融合,传统媒体的采编经验、采编方法、采编手段等,再结合网络的特性,创造性地运用到网络上,必然会产生更好的效果。

三、总结

媒体传播范文6

但可以明确的是,必须根据品类与品牌在各地的发展阶段制定合适比率。如果品牌长期在媒体舞台上消失,将会导致消费者记忆的淡忘,终将造成品牌的没落甚至消失;而长期过度的线下活动,又会致使品牌资产透支。所以预算分配上战略应大于战术,线上比率应高于50%,7:3或6:4属合理范围;也可以选择在旺季时线上多投入,淡季时线下多投放的方式,或者根据不同区域灵活运用不同策略。具像的说,线上活动是为品牌存钱,线下活动则是取钱,一意的倾向在线活动,将缺乏对销售的驱动,而过度的线下活动则造成品牌透支,因此在预算分配时,收支之间要达到一种平衡。

一、传统媒体与新媒体

传统媒体运作模式是媒体单位生产或购买内容,广告主支付相应费用给媒体单位,媒体单位将内容与广告结合起来放送给观众,观众为了接触内容,付出收看广告的代价,如此造就千亿媒体产业规模,然而,受众接触媒体的本意是内容,因此,“去广告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媒体是时代的产物,时代变了,消费者变了,媒体也就变了,科技进入媒体领域,发展出新媒体的智能接触接口,智能接口与传统接口最大的优势就是辨认(受众)和(与受众)互动。

科技所能,无远弗届,当科技导入传统媒体之后,传统电视变身3D,且可以点播互动,iPad等平板电脑成为印刷媒体发行平台,也实现辨识与互动功能,户外媒体即将搭载微博内容,可以互动,如此趋势,让我们预见在未来的环境下,将不再有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划分,因为所有媒体都将成为新媒体。在整个传播与消费决策过程中,从传统的知名,理解,偏好到欲求的过程中,因新媒体的加入,传播的中段加入了搜索,且在购买使用之后加入了经验分享,在整个传播流程中,前期的广泛知名和消费者理解,仍是传统媒体的强项;中间过程的搜索以及后期的使用经验分享,则是新媒体的专长,品牌传播的重点,在于辨认传播的课题,适当选择媒体,才能打通消费决策的任督二脉,促成最终的销售与再销售。

二、硬广告与软植入

硬广告是出现在广告段(版)位,受众习以为常的广告形式,而软性植入则是根据品牌与内容的契合点,将品牌有机的植入到内容里,植入一般出现在内容上,因此更像是公关,而非广告;硬广告的优势是知名度与理解度的建立,软性植入的强项则是建立品牌形象与偏好,作业的关键是,硬的要够硬,软的要够软。调查显示,消费者对植入具有相当的辨识能力,而一旦消费者辨认出该植入其实是广告时,随即把讯息接受之门关闭,则植入不但毫无作用,且可能平添对品牌的恶感,因此植入既属公关领域,就必须够深入,够隐秘,因为公关越隐秘,杀伤力越大。这就是所谓的要“心中有剑,不需手中有剑”。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