磺胺类药物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磺胺类药物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磺胺类药物

磺胺类药物范文1

(辽宁省朝阳市畜产品安全监察所 122000)

摘要:磺胺类药物因其自身的特点,已作为一种抗菌药物被广泛应用于畜禽疾病治疗中,但由于其存在严重的副作用,而且在人体内蓄积后会使很多细菌产生耐药性,且有潜在的致癌性,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了解养殖业中磺胺类药物残留的危害及现状对于有效指导兽药残留监管具有重要意义。 ?

关键词 :磺胺类药物;残留;危害

近年来,随着兽药在畜牧业中的广泛应用,尤其是不合理使用,导致动物性食品中药物残留现象时有发生,已经威胁到人类的健康。?

1 磺胺类药物残留的危害?

20世纪40年代以后,各类抗菌药物的不断发现和发展,在临床上逐渐取代了磺胺类。但磺胺类药物仍具有其独特的优点,如抗菌谱较广,性质稳定,使用方便,价格低廉,不消耗粮食,因此,磺胺类药物仍是畜禽抗感染治疗中重要的化学药物之一。磺胺类药物残留的危害主要有毒性作用、过敏作用、生态污染、引发二重感染和形成耐药菌株等方面。?

人长期摄入含磺胺类药物的动物性食品后,药物不断在人体内蓄积,当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就会对人体产生毒性作用,可引起肾损害,特别是乙酰化磺胺在尿中溶解度低,析出结晶后对肾脏损害更大。动物用药后,约60%~90%的磺胺类药物会随动物粪便排出体外,最终进入环境中后仍能稳定存在,破坏土壤和水中的微生物平衡,造成环境污染。另外,磺胺类药物对土壤的呼吸作用、有机质含量、微生物和无脊椎动物的数量以及水的含氧量、水中藻类和浮游植物的数量等都有很大影响。?

动物机体长期反复接触某种抗菌药物后,其体内敏感菌株受到选择性抑制,从而使耐药菌株大量繁殖,使得一些常用药物的疗效下降甚至无效。而且,这些耐药菌株也可能对人医上使用的同种或同类抗生素也产生耐药性或交叉耐药,进而可能出现抗生素无法控制人体细菌感染的情况。有专家对医院2011年细菌耐药性进行监测和分析,结果表明,肠球菌对一、二代头孢菌素、复方磺胺甲恶唑、四环素的耐药率为100%,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等对氨苄西林、红霉素、复方磺胺甲恶唑的耐药率在40%~88%,表皮葡萄球菌对以上药物的耐药率在67%~100%。?

长期摄入含过量磺胺类药物残留食品的人,其胃肠道的正常菌群可能会受到抑制,而条件致病菌大量繁殖,菌群间的生态平衡被破坏,从而引发新的感染,损害人类健康。20世纪90年代,中国出口欧盟的动物源性食品屡屡受阻,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动物性食品中若存在该类药物残留就可能造成拒收、退货、索赔甚至终止贸易等事件的发生,给我国的出口贸易造成巨大损失。?

2 养殖业中磺胺类药物的残留现状?

在实际中,养殖场常用的有磺胺嘧啶钠、磺胺二甲嘧啶钠、二甲氧苄氨嘧啶、三甲氧苄氨嘧啶、磺胺甲基异恶唑、磺胺喹恶啉钠等,根据磺胺类药物特点,要求使用剂量准确,拌料均匀,疗程以3~5天为宜,一般不超过7天。如果不按规定使用和停药,就可能残留在动物体内。2011年10~12月有专家以湖南省永州市8个县区的猪肉为抽样对象,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猪肉中磺胺类药物。结果表明,在抽检的200份猪肉样品中,有31份被检出有磺胺类药物残留,检出率为15.50%,有2份被检出磺胺间甲氧嘧啶超标,超标率为1%。?

根据农业部通报,2011年上半年动物产品兽药残留监控情况结果显示,对1092批磺胺类残留样品检测,2批鸡肉样品超标,占已分析样品总数的1.72%。表明动物源性食品中有磺胺类药物残留。?

磺胺类药物范文2

1 引 言

磺胺类药物(SAs)作为一类价格低廉、抗菌作用高效的化学合成抗生素,得到了广泛应用,但也因此导致SAs在动物源性食品中的残留和蓄积,进而危害人体健康\[1\]。因此许多机构和国家均对动物源性食品中SAs的残留限值进行了规定。我国参考欧盟规定SAs在牛奶和肉类食品中的最高允许限值不得超过100 μg/kg\[2\],同时规定单种磺胺二基嘧啶的最高允许值不得超过25 μg/kg\[3\]。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是检测牛奶及奶制品中SAs最常用的一种方法,但由于牛奶等食品成分通常比较复杂,需要在分析前对样品进行前处理。相对于常规前处理方法,如液液萃取、超临界流体萃取、基质固相分散萃取、固相萃取以及加压溶剂萃取等,固相微萃取(SPME)具有样品和溶剂用量小、操作快捷简便等优点\[4~6\],已被广泛应用到环境监测、食品检验等领域。涂层是SPME的核心部分,商品化涂层由于具有耐溶剂性差、价格昂贵、寿命短且不适于生物样品等复杂基质等缺点,目前应用于动物源性食品中的SAs的前处理研究的报道较少,因此,开发经济、高效以及具有生物相容性的涂层一直是SPME领域的研究热点。目前,在SPME中应用较多的生物相容性分离介质主要有限进介质(RAM)、聚(甲基丙烯酸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Poly(MAAEGDMA)\]、分子印迹聚合物(MIP)和免疫吸附剂等\[7\]。MAAEGDMA聚合物具有疏水的骨架和酸性的侧基,对碱性物质具有很好的吸附作用,同时在较宽的pH范围内性质稳定\[8\]。文献\[9~12\]将Poly(MAAEGDMA)整体材料引入到管内固相微萃取技术(Intube SPME)中,应用于生物样品预处理,得到了较好的结果,但Intube SPME技术\[13\]需要添加额外的仪器设备,且对材料的耐压性有较高要求。

本研究采用原位聚合法将Poly(MAAEGDMA)整体材料直接键合在多巴胺聚合物修饰的不锈钢丝上,作为SPME纤维涂层,继承了SPME相对于传统方法的各种优点,同时也克服了石英纤维作为基底易折断以及以往应用形式需要仪器辅助和压力限制的缺点,建立了检测牛奶中4种磺胺类药物的固相微萃取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

磺胺类药物范文3

磺胺类药物是一种合成的抑菌药,主要通过干扰细菌的叶酸代谢而抑制细菌的生长繁殖,对大多数革兰氏阳性菌和某些阴性菌均有效,可广泛分布于所有组织中。因其性质稳定、价格低廉,在抗感染药物中占有一席之地。不过,用磺胺药治疗尿路感染,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诀窍,才能达到“药半功倍”的效果。

选择合适的制剂

磺胺药物分为短效、中效和长效三种剂型。短效制剂如磺胺异恶唑,抗菌作用很强,尿中浓度较血中浓度高数十倍,故很适合治疗尿路感染,成人每日剂量为4克,儿童为每公斤体重25毫克-50毫克,分4次口服;中效制剂如磺胺甲基异恶唑(SMZ),抗菌作用与磺胺异恶唑相似,它与抗菌增效剂(TMP)合用,疗效增强数倍,对前列腺炎引起的尿路感染更为合适。复方新诺明就是SMZ与TMP所组成的;而长效制剂的特点为服用剂量小,副作用少,服用方便。

首剂应加倍

使用磺胺药物首剂应加倍,以达到迅速抑菌的目的,然后使用维持量(即正常量),待症状消失后,最后给予2-3次最小量。以保持较长时间的药效,防止细菌反弹。用药期间切记不可任意加大用药剂量,增加用药次数或延长疗程,以防药物蓄积中毒。

饭后服,多喝水

空腹服用常会发生恶心、呕吐、食欲减退和胃痛等反应,饭后或用米汤吞服可以减轻其刺激作用。如果喝水少,尿量少,药物在尿中浓度很高,容易在肾小管、肾盂、输尿管、膀胱等处析出磺胺结晶,对肾脏产生机械性刺激,引起腰痛、血尿,甚至发生尿闭等。所以,病人必须多饮水,每天尿量不得少于1.5升。

补充B族维生素

过量服用磺胺类药物会打破肠道内大肠杆菌等菌群的平衡,导致菌群失调,会影响B族维生素的合成,进而会导致体内缺乏B族维生素,引起一系列病症,如易疲劳、抵抗力降低、头痛、恶心、便秘等,皮肤也易干燥并产生皱纹。此外,还会发生口角炎和脂溢性皮炎、粉刺及色斑等。因此一般来说,服磺胺药1-2周就应适当补充一些B族维生素。可选择口服B族维生素药物来补充。吃药期间也可以在饮食上进行调节,牛奶及奶制品含维生素B较为丰富,可以适当多喝。粗粮、豆类、谷物、蛋类、动物肝脏、绿色蔬菜等食品也可多多食用,以摄入足够多的B族维生素。

配点碳酸氢钠

磺胺类药物的代谢产物乙酰磺胺在偏酸的尿液中溶解度较低易析出结晶,而在碱性环境下溶解度却升高,因此,在长时间或大剂量服用磺胺类药物时,病人除多喝水外,还可以加等量的碳酸氢钠(小苏打)同服,用于碱化尿液,提高乙酰磺胺在尿液中的溶解度,增加乙酰磺胺的排泄量,减少结晶尿的形成。

留心副作用

磺胺类药物易引起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及再生障碍性贫血,用药期间应定期检查周围血象变化;肝脏损害,可引起黄疸、肝功能减退,严重者可发生肝坏死,用药期间需定期测定肝功能,肝病患者应避免使用本类药物;肾损害,用药期间应监测肾功能,肾功能减退、失水、休克及老年患者应用本类药物易加重或出现肾损害;因此,凡是有肾功能损害、严重的肝病、白细胞下降以及血小板下降者,均不宜使用磺胺类药物由于磺胺药物可使少数病人出现头晕、头痛、乏力、萎靡和失眠等精神症状,因此,在用药期间,不应从事高空作业和驾驶;过敏反应多见,并可表现为严重的渗出性多形红斑、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等,因此过敏体质及对其他药物有过敏史的患者应尽量避免使用本类药物。妊娠最后3个月的孕妇应禁服。

磺胺类药物范文4

引起药物性皮炎最常见的药物有抗生素、解热镇痛类药物、镇静安眠药、磺胺类药物等。曾有一位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服用萘丁美酮后全身出现散在大小不一的红色风团,无明显瘙痒,伴低热、关节疼痛等,患者以为病情加重了,仍继续用药。最后出现了高热、疲乏、咽痛、呕吐、腹泻等症状,全身皮损发展为弥漫性紫红色或暗红色斑片,触痛明显,1~2天后红斑处出现大小不等的松弛性水疱,稍一搓揉即成糜烂面,像浅表的二度烫伤。遂来医院就诊,诊断为药物性大疤性表皮松解症,这是药疹中最严重的类型之一。其实该患者在用药初期就出现了荨麻疹型药疹的症状,但是没有立即停药,因此加重了病情。

那么,药疹到底有哪些类型呢?

1 荨麻疹型药疹:风团色泽鲜红或暗红,单个风团持续时间常超过24小时。瘙痒、刺痛、胸闷、心慌、憋气甚至出现休克。多因青霉素、水杨酸盐、痢特灵、血清制品等引起。

2 麻疹型及猩红热型药疹:猩红热型病起时为大量密集的针尖大小的猩红色斑点,瘙痒明显。麻疹型皮损以大量暗红色粟粒大斑丘疹为主,对称分布,躯干部位尤其密集。这两型药疹常因磺胺类药物、青霉素、解热镇痛药等引起。

3 固定型药疹:特点为同一部位反复出现的红斑或水疱。常因磺胺类药物、解热镇痛药和巴比妥盐等引起。

4 多形红斑型药疹:黄豆大小至蚕豆大小的圆或椭圆形红斑,对称分布于躯干及四肢。常因磺胺药、解热镇痛药、苯巴比妥等引起。

5 湿疹型药疹:此型药疹多因磺胺药、青霉素、链霉素、奎宁等引起。

6 紫癜性药疹:皮损以紫红色豆粒大小、出血性斑疹为主,多发生于双下肢。常因非那西丁、磺胺药、巴比妥盐及奎宁等引起。

7 痤疮型药疹:大小一致的粟粒状红色毛囊形丘疹,外观与寻常痤疮相仿,但无明显的黑头粉刺。主要由皮质醇激素、溴剂、碘剂、口服避孕药等引起。

8 剥脱性皮炎型药疹:突然发生的大片猩红热样或麻疹样红斑,迅速遍及全身。红斑融合成大片或弥漫性的潮红,有明显肿胀。然后开始出现广泛的表皮剥脱。常因磺胺类药物、水杨酸盐、苯巴比妥及砷剂等引起。

9 苔藓型药疹:部分皮损酷似扁平苔藓,多因长期或大量服用阿的平、氯喹、奎尼丁、砷剂等引起。

10 大疮性表皮松解型药疹:皮损初为暗红色或紫红色斑片,面积急剧扩大,数日内遍及全身。1~2天后广泛的红斑上出现松弛性大疤,有严重的全身中毒症状,伴有高热、内脏受损表现。常因磺胺类药物、解热镇痛药、青霉素、巴比妥盐等引起。

一般来说,常见的药疹有荨麻疹型药疹、固定型药疹、麻疹样或猩红热样药疹、湿疹型药疹、多形红斑型药疹:少见的有痤疮样药疹、增殖型药疹、紫癜型药疹、大疮性表皮松解型药疹、剥脱性皮炎型药疹等。

疑似为药疹后,应立即停用一切可疑致敏药物,患者多饮水,以加速致敏药物的排出。非重症药疹患者停用致敏药物后,皮损多迅速消退。一般给予抗组胺制剂、维生素c等进行治疗,必要时口服糖皮质激素治疗。重症药疹患者应及时治疗,注意保暖、清洁,防止继发感染(肺部及皮肤并发症)以及交叉过敏的发生。

预防药疹的发生,须遵医嘱用药,自己不要滥用药物;不要过分追求所谓的新药、特效药:不要认为剂量愈大,疗效愈好。医生开药前应询问患者有无过敏史,根据适应证尽可能减少用药品种,选用致敏性较低的药物。患者只要注意以下几点,就能有效地预防药疹:

1 了解自己有无药物过敏史,如果有则应该避免服用该药物,并在每次就诊时告诉医生。

磺胺类药物范文5

关键词: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柑橘;磺胺二甲基嘧啶

中图分类号:O657.1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2)07-1456-02

Determination of Sulfamethazine in Citrus by Reversed Phase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JIANG Zhong-yuan,ZHANG Yu-le,ZENG Qi-hua

(Chemistry Department, Zunyi Normal College, Zunyi 563002, Guizhou,China)

Abstract: A reversed phase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RP-HPLC) method for the separation and determination of the sulfamethazine was developed. External standard method was used and the calibration curves showed good linearity over the range of 0.8~15.0 μg/mL(r=0.999 0) for sulfamethazine. The detection limit was 12.6 ng/mL for sulfamethazine. Finally this method was applied for separating and determining sulfamethazinnum in citrus.

Key words: reversed phase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RP-HPLC); citrus; sulfamethazine

随着现代医药科学的不断发展,在畜、禽、牧、水产及农产品等领域应用药物对动物进行预防疾病和治疗,以及促动物生长、提高饲料转化率等方面日益普遍。磺胺二甲基嘧啶(Sulfamethazine,SM2)是抗感染药剂,它是畜牧生产中应用最广泛的磺胺类药物之一。磺胺二甲基嘧啶具有抗菌力强、毒性小、吸收迅速完全,在畜禽及农产品体内药效持续时间长等特点。但过量的药物残留会损害人体健康,已发现磺胺二甲基嘧啶可诱发啮齿动物甲状腺增生或肿瘤[1]。近年来也有将此药物用于蔬菜、水果中进行杀菌的报道。

目前,磺胺类药物常用的检测方法为HPLC法[2-11],主要用于动物性食品中的检测,但果蔬中磺胺二甲基嘧啶的检测尚未见报道。本研究采用超声提取,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柑橘中磺胺二甲基嘧啶的残留量。该方法简便、快速、前处理过程简单、重现性好、方法的准确度和灵敏度均符合农药残留检测要求,且费用较低,适合作为一种常规的残留检测方法。

1 材料与方法

1.1 仪器

LC-20AT高效液相色谱仪(日本岛津公司), 配备SPDM-20A检测器、SIL-20A自动进样器、CBM-20A系统控制器;电子天平(上海越平科学仪器有限公司);微孔过滤装置(北京莱伯泰科学仪器有限公司);SY3200超声波清洗器(上海声源超声波仪器设备有限公司);DHG-9070A型新型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宁波江南仪器厂);0412-1离心机(上海分析机械厂)。

1.2 试剂

磺胺二甲基嘧啶(100 μg/mL,农业部环境保护科研检测所);无水硫酸钠;甲醇(分析纯);乙腈(色谱纯);去离子水。所有溶液使用前均由0.45 μm孔径的滤膜过滤。

1.3 色谱条件

检测波长:270 nm;色谱柱:Shim-pack VP-ODS(250 mm×4.6 mm, 日本岛津公司);流动相:甲醇∶乙腈∶水(含2%乙酸)=15∶15∶70;流速:0.6 mL/min;柱温:25 ℃;进样量:20 μL。

1.4 样品溶液的配制

标准储备液的配制:取1 mL磺胺二甲基嘧啶(100 μg/mL)的标准溶液置于25 mL的容量瓶中,用25%甲醇定容至刻度,制成浓度为4 μg/mL的标准储备液。

标准使用液的配制:用4 μg/mL的标准储备液配制标准使用液系列,用流动相定容至刻度,使其成为一系列的标准使用液。

1.5 提取和净化

准确称取经捣碎柑橘汁液10.000 0 g,置于50 mL棕色容量瓶中,加入30 mL提取液(0.1 mol/L的盐酸溶液∶甲醇=3∶7),将容量瓶置于超声波仪器中超声提取30 min,摇匀,用提取液定容至刻度。再加入2 g无水硫酸钠,2 000 r/min离心2 min,取上清液过0.45 μm有机滤膜待测。

2 结果与分析

2.1 吸收波长的选择

利用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扫描磺胺二甲基嘧啶标准溶液,得到磺胺二甲基嘧啶的最大吸光度出现在270 nm处,且样品中杂质在该波长时对测定无影响,且色谱峰形较好。因此,选择270 nm作为最适检测波长。

2.2 流速的影响

随着流速增加,各峰的保留时间均减少,在0.4~0.8 mL/min均能很好分离,但流速在0.5 mL/min以下时,色谱峰逐渐扩展,检测灵敏度下降。流速在0.6 mL/min以上时,磺胺二甲基嘧啶峰与相邻峰重叠,分离度下降。因此选择流速为0.6 mL/min。

2.3 线性方程和检出限

用配制的系列磺胺二甲基嘧啶标准溶液在0.8~15.0 μg/mL浓度范围内在上述色谱条件下进行测定,得到线性方程为y=1.330×104x-4.024,R2=0.999 0。以7份样品分析结果的标准偏差的3倍计算,方法的检出限为12.6 ng/mL。磺胺二甲基嘧啶标准色谱图见图1。

2.4 方法的精密度和回收率

在选定的色谱条件下进行样品添加回收试验,取柑橘样品3份,按0.10、0.50和1.00 mg/kg 3个添加水平进行回收试验,计算回收率和相对标准偏差(表1)。

2.5 实际样品测定

应用本方法对市场上购买的18个柑橘样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6个样品中检出磺胺二甲基嘧啶, 含量在1.25~3.78 μg/kg之间。柑橘样品色谱图见图2。

3 结论

建立了符合农药残留分析要求的柑橘中的磺胺二甲基嘧啶残留的分析方法,本方法简单、快速,具有很高的灵敏度与精密度,重现性好,回收率稳定。

参考文献:

[1] LITTEFIELD N A, GAYLOR D W, BLACKWELL B N, et al. Chronic toxicity/carcinogenicity studies of sulfamethazine in B6C3F1 mice[J]. Food Chem Tixicol,1989,27(7):45-54.

[2] 邵俊杰,袁智能,聂洪勇,等. 肉中十种磺胺兽药残留量的同时测定方法[J].色谱,19931(6):373-375.

[3] 李俊锁,李西旺,魏广智. 鸡肝组织中磺胺类药物多残留分析法[J]. 畜牧兽医学报,2002,33(5):468-472.

[4] 熊 芳,戴 华,袁智能. 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动物肝中4种磺胺残留量[J].分析科学学报,2002,18(5):415-417.

[5] AMOLD D,聂洪勇. 猪肉中4种磺胺类药物残留的快速HPLC测定法[J]. 分析测试通报,1992,11(3):56-59.

[6] KRISTOF E M.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twelve sulfonmides in honey after acidic hydrolysis by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with post-column derivatization and fluorescence detection[J]. 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 A,2004,1047(1): 85-92.

[7] 张素霞,李俊锁,钱传范. 猪肌肉组织中磺胺类药物的MSPD净化和HPLC测定[J]. 畜牧兽医学报,1999,30(6):531-535.

[8] JEN J F, LEE H L, LEE B N. Simultaneous determination of seven sulfonmide residues in swine waste water by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J]. Journal of Chromatogr A, 1998, 793(2):378-382.

[9] 张利环,张春善,韩河平.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肉鸭组织中磺胺二甲基嘧啶的残留量[J]. 中国抗生素杂志,2006,31(5):309-310.

磺胺类药物范文6

关键词:鸡;传染性鼻炎(IC);治疗;预防

鸡传染性鼻炎(IC)病原,在1932年被成功分离,命名为副鸡嗜血杆菌,称为传染性鼻炎,传染性鼻炎常见于蛋鸡的整个饲养周期,也能感染肉鸡。一般情况下,3~4周龄的肉鸡最易感。传染性鼻炎的潜伏期比较短,感染后24~28h即发病。该病的主要特征是鸡面部出现炎症(尤其是眶下窦),传播快,传染性鼻炎最显著的临床症状发生在上呼吸道,上呼吸道炎症蔓延到气管和肺部时,往往会呈现呼吸困难和杂音;面部水肿,鼻腔和鼻窦出现急性卡他性炎症,有浆液性或黏液性分泌物流出;出现结膜炎;腹泻;采食量和饮水量通常会下降;当鸡群感染的传染性鼻炎发展成为慢性鼻炎并且与其它的细菌病并发感染时,往往会伴随有恶臭味;产蛋鸡群在发病后约5~6d,产蛋量会下降10%~40%。

1 发病原因

应激、鸡舍或鸡笼的舒适度较差,通风不良,饲养管理水平较低,传染源为病鸡和康复鸡,其中感染后耐过的康复鸡因长时间带菌,是最主要的传染源。其传播途径主要以飞沫及尘埃经呼吸传染,但也可通过污染的饲料和饮水经消化道传染。鸡舍内闷热,氨气浓度大,或鸡舍寒冷潮湿,缺乏维生素A,受寄生虫侵袭等都能促使鸡群严重发病。鸡群接种禽痘疫苗引起的全身反应,也常常是传染性鼻炎的诱因。本病多发于冬秋两季,这可能与气候和饲养管理条件有关。

2 症状

病的损害在鼻腔和鼻窦发生,炎症者常仅表现鼻腔流稀薄清液,常不令人注意。一般常见症状为鼻孔先流出清液以后转为浆液粘性分泌物,有时打喷嚏。脸肿胀或显示水肿,眼结膜炎、眼睑肿胀。食欲及饮水减少,或有下痢,体重减轻。病鸡精神沉郁,免部浮肿,缩头,呆立。仔鸡生长不良,成年母鸡产卵减少;公鸡肉髯常见肿大。如炎症蔓延至下呼吸道,则呼吸困难,病鸡常摇头欲将呼吸道内的粘液排出,并有罗音,咽喉亦可积有分泌物的凝块,最后常窒息而死。

3 病理变化

本病发病率虽高,但死亡率较低,尤其是在流行的早、中期鸡群很少有死鸡出现。但在鸡群恢复阶段,死淘增加,但不见死亡高峰。这部分死淘鸡多属继发感染所致。病理剖检变化也比较复杂多样,有的死鸡具有一种疾病的主要病理变化,有的鸡则兼有2~3种疾病的病理变化特征。具体说在本病流行中由于继发症致死的鸡中常见鸡慢性呼吸道疾病、鸡大肠杆菌病、鸡白痢等。病死鸡多瘦弱,不产蛋。

育成鸡发病死亡较少,主要病变为鼻腔和窦粘膜呈急性卡他性炎,粘膜充血肿胀,表面覆有大量粘液,窦内有渗出物凝块,后成为干酪样坏死物。常见卡他性结膜炎,结膜充血肿胀。脸部及肉髯皮下水肿。严重时可见气管粘膜炎症,偶有肺炎及气囊炎。

4 诊断

本病和慢性呼吸道病、慢性鸡霍乱、禽痘、以及维生素缺乏症等的症状相类似,故仅从临诊上来诊断本病有一定困难。此外,传染性鼻炎常有并发感染,在诊断时必须考虑到其他细菌或病毒并发感染的可能性。如群内死亡率高,病期延长时,则更须考虑有混合感染的因素,须进一步作出鉴别诊断。

5 防治措施

鸡场在平时应加强饲养管理,改善鸡舍通风条件,做好鸡舍内外的兽医卫生消毒工作,以及病毒性呼吸道疾病的防制工作,提高鸡只抵抗力对防治本病有重要意义。

5.1免疫接种,预防传染性鼻炎最有效的措施之一就是进行免疫接种,应在小鸡40日龄时每只肌注鼻炎油乳剂灭活苗0.3mL。80日龄每只鸡再肌注0.5mL鼻炎油乳剂灭活苗,可保护整个产蛋期不发或少发病。

上一篇智能制造

下一篇包装色彩设计

相关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