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设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实验室设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实验室设备范文1

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为了更好地满足实验教学、管理、服务的新要求,本文引入了RFID技术,设计了基于RFID技术的高校实验室设备管理系统。重点阐述了整个系统的功能、设备选型、数据库开发,对提高高校实验室的管理效率减少损失具有一定的积极促进作用。

关键词:

RFID;实验室;设备管理

实验室是高校开展教学、科研的重要基地。实验室的职责是围绕高校教学、科研来开展的,实验室的整体水平提升,做到与时俱进,那么教学、科研也会相应地得到提高,师生在实验室所做实验的结果也会越来越接近于标准值。进入21世纪,高校实验设备从采购到日常管理,都实现了管理规范化、网络化。但由于实验室设备比较多、使用周期长、设备在地理位置上比较分散、高校的不断扩长使得校区增多、人员调整频繁等诸多原因,有些设备的监管、清查成了问题。在周期性的例行设备清查时,管理员查找设备都要花费很多时间,对照设备名称、类型、编号等信息。这种做法导致的结果是大量的时间、精力消耗在设备清查上,然而设备管理的可靠性与及时性谁又能来保证呢?为了避免上述问题的出现,除了在制度上加强管理外,还需引入RFID技术加强设备管理。

一、相关技术介绍

(一)RFID系统的基本组成

RFID(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系统通常包括阅读器、电子标签和中央信息系统三部分,RFID系统组成见图1。电子标签又称射频卡,用来存放RFID系统中被识别设备信息的电子装置,由标签天线和专用芯片(包括控制模块和存储单元)组成,对于任一个标签设计了独一无二的标识码,它的作用是对设备的规格、型号、购买日期等信息进行保存,其样式随着应用对象的不同而有所区别.阅读器是RFID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要负责读取或写入电子标签数据和信息的无线电收发设备,又称读写器,通常包括外接天线和自带天线二种,通过非接触的方式向电子标签读取和写入电子数据,达到自动识别物体的目的,有固定式和手持式(便携式)两种。中央信息系统的主要作用是对阅读器获取的电子标签信息进行处理,一般由中间件、数据库和信息处理系统等组成,数据管理系统的作用是对电子标签进行读或写的控制和阅读器读取的数据信息进行存储管理。

(二)RFID系统的工作原理

本系统工作在高频、超高频远距离的RFID系统中,射频识别系统是根据电磁反向散射藕合的原理进行工作的,阅读器先发送出一定频率的射频信号,当标签进入磁场时被激活,并将射频波转换为电能存储在电容中,从而为标签提供能量,标签利用所获得的能量将被识别设备的数据和信息发射出去,阅读器在接收到相关的数据和信息后,天线调节器再把无线信号传送给阅读器,阅读器把这些无线信号进行解调和解码,送至中央信息管理系统进行相关的处理,整个信息的收集和处理全部是以无线射频通信方式进行的。

二、基于RFID技术的高校实验室设备管理系统的设计

(一)功能框架设计

基于RFID技术的高校实验室管理系统在设计方面主要是把提高工作效率、用户需求摆在首要位置,从使用者的角度把整个管理系统划分三个模块:校级管理单元、院级管理单元和一般用户单元。这三个管理单元在实际工作中,在各自不同的权限下进行相应的操作。一般用户模块在进入系统后,权限是对个人信息可以查询和修改,设备、实验室信息、个人借用信息只能是查询。院级管理模块的权限是:对所属院系实验室设备的入库、验收、变动、库存、日常维护、作废操作,还有就是对于入库后的设备进行添加、完善、按一定要求查询信息;对于个人的密码进行修改;对于实验室或者阅读器可以添加、完善和删掉信息;对所属院系的设备进行统计分析,主要是提供各类数据统计及报表打印功能,以满足数据统计和上报的要求。校级管理模块的权限是最高的,在拥有院级管理模块权限的基础上,对整个系统框架进行维修和保护,对全校所有实验室进行总体规划和管理。在充分考虑高校的实际情况,我们设计了这个系统,在充分考虑院级实验室业务实际发生情况及对设备性能的需求,让系统具备开放、高效、前瞻性,综合设备、实验和人员,最终我们采用了RFID技术同互联网结合在一起的B/S三层体系结构,将基于RFID技术的高校实验室设备管理系统集成为设备管理、系统管理、系统查询、统计分析、教学管理等功能于一身。系统各功能模块功能结构如图2所示。

(二)设备选型

1.RFID阅读器。中控美芯的U9188A阅读器。该阅读器工作在超高频860-960MHz,射频功率输出为0—30dBm,内置802.11b/g无线通讯功能,通讯速率高达54MB/秒,满足CISCOCCX2,3安全标准,完全支持CISCOAP及安全规范,支持ISO18000-6C(EPCC1G2),ISO18000-6B协议电子标签。支持ISO18000-6B和ISO18000-6C标准,可读写距离在0—5米.

2.RFID标签。高校实验室的设备一般具有金属表面,因此选择中控美芯的UHF抗金属标签,型号为AlienHiggs—3,无源,读写距离在0—10米,符合标准:ISO18000-6C,工作频率860—960MHz,内存512bits,有效使用寿命≥10年,有效使用次数≥10万次,环境温度范围35℃—120℃,采用铆钉固定或不干胶粘贴于设备表面,性价比较高,能够确保设备的准确登记和资产安全。

3.RFID天线。圆极化RFID天线,型号为C326003。天线增益7±1dBi,特征阻抗50Ω,采用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具有防腐蚀的特点,可用于各种实验室。

4.UHF电子标签通道设备。选择中控美芯的CH—AD—2861,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设计,低功耗,内置蜂鸣器和指示灯。一款高性能的UHF电子标签通道设备,支持UHFEPCGen2(ISO18000—6C)、ISO18000—6B格式电子标签的快速防冲突解析和读写处理,拥有RS232串行通讯接口,可直接与控制器、主机及其它相关设备相连,对高校实验室而言是理想的选择。

(三)数据库创建

创建数据库的主要目标是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的需求和具有良好的数据独立性。本设计选用SQLServer2000作为DBMS,结合高校实验室设备管理系统对数据的实际需求,分析其内部关联性,设计出能准确表示数据关系、规模大小要适当、存取性能好、数据冗余小、并且满足各种查询要求的数据模型。本系统中实体有教师、学生、实验室管理员、实验室、实验仪器,教师的任务是辅导学生实验,负责学生的实验报告、成绩管理;实验室管理员不仅负责管理实验设备、教师、学生、实验室等,而且还要进行院级相关信息展示、对所属院系的相关内容进行日常维护;对于学生而言,主要的操作就是查询所使用院级实验室及其相关设备的信息进行查询、教师及实验选课等有关信息。

三、系统实施效益

RFID是21世纪最具变革力的新兴技术,它的应用给高校实验室设备管理带来了生机和活力。本文以某大学实训中心进行应用试点,安装了《基于RFID实验室设备管理系统》应用平台,给我们的管理带来了如下变化。

(一)不同用户分配不同的权利,可以确保数据的安全

系统中用户分为三种,其中超级管理员拥有最高的权限,其它两种用户拥有不同的权限。每种用户只能处理相应权限范围内的设备信息,既不能越权,又可以使设备的信息相对地安全。所有操作计算机都会记录在案,确保数据变化的可跟踪性,使整个系统的安全性大增。

(二)实现了对设备整个生命周期的管理

利用无线网络和RFID技术,就能完全实现对设备的整个生命周期的实时、动态、智能化跟踪管理,整个设备管理不再需要人为参与。为高校新建项目、改扩建项目的决策、资产合理使用提供了非常有意义的参考数据,资产利用率得到大幅度提高,投资边际效益也有所上升,设备投资减少的同时也避免了设备的闲置浪费。

(三)系统的应用改变了设备清查方式

建立了基于RFID技术的高校实验室设备管理系统后,只要使用阅读器就可以实现远距离读取全部设备信息,不再需要搬动设备、查看和逐一核对等繁琐的工作,设备清查做到彻底和全面。

(四)对设备的纸质文档实现了管理

在购买设备时,随机配送的有用户手册、保修卡、说明书等纸质文档。初始时这些文档被随意搁置。时间久了,当我们遇到问题需要维护时就找不到了。如今,有了RFID标签,可以将RFID标签贴在这些纸质文档上,不仅能随时找到文档,遇到维修等问题时再也不必为找不到保修卡而烦恼了。高校实验室引入了射频识别技术,一方面让实验室的工作效率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另一方面对高校提高综合实力必将做出更大的贡献。

作者:张丽华 单位:华北水利水电大学软件学院

参考文献:

[1]由继红.RFID技术在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中的应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8):200.

[2]高建良,贺建飚,等.物联网RFID原理与技术[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3:65.

[3]王彩峰,王艳.物联网技术在高校校园中的应用[J].现代计算机,2012(2):56.

[4]金蓓莉.高校固定资产管理问题研究[J].改革与开放,2009(8):96-98.

[5]焦萃峰.高校仪器设备管理信息化探讨[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1):10-12.

[6]邱灼雄.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发展趋势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8):192-197.

[7]黄俊祥,陶维青.基于MFRC522的RFID读卡器模块设计[J].微型机与应用,2010(22):16-18.

[8]李松涛,金锐.RFID在实验室资产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30(3):182-185.

实验室设备范文2

关键词:临床实验室;医学实验设备;实验室管理

随着医学科技的日新月异,医学实验成为医学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和培养综合性人才和实现科技创新的重要手段,其中临床实验室是必不可少的条件。其中新医疗设备的引入、旧设备的更替、仪器功能的增加、性能的先进化给仪器设备的管理带来层出不穷的问题。如何能最大程度的利用实验室的仪器,提高实验室效能,同时又能使相应仪器得到很好的维护。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实验室的管理者。因此将、实验室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分析,并提出实验室设备管理体系的升级方案。现报告如下。

1、实验室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及管理系统升级

1.1 设备管理的概念与目的

1.1.1 设备管理的概念:设备管理是对组织内仪器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以达到组织既定目标与责任的动态创造性活动[1]。

1.1.2 设备管理的目的:保证设备的申购、使用规范化,确保检验活动正常进行。

1.2 实验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2.1 管理意识及力度欠缺:在临床实验中,管理者往往只在意实验任务的完成,缺乏自主的器械管理意识,忽视临床实验室的器械的使用监督工作,没有严格的安排器械使用后的检查、维护工作。这导致使用过程中实验人员皆不重视器械的保护,表现出责任心不强的现象,极大的降低了器械的使用寿命,变相地增加了资费投入。

1.2.2 管理理念陈旧,管理手段落后:现在电子技术在医学中得到广泛应用,临床实验器械功能增多,种样愈加繁杂,而现在许多临床实验室中,在设备的具体管理手段上,仍较多采用的是实验室定位,手工登记等陈旧的管理方式,这不仅会限制工作效率,而且易造成管理漏洞。如器械的购入、维护及维修记录不全,甚至有时会丢失器械的说明书、配套软件及相连硬件等。先进的计算机网络管理方法却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应用[2]。

1.2.3 规章制度不健全:影响临床实验室工作水平关键是实验室自我制度管束的健全与否。管理工作不到位的重要原因是制度不完善,有些临床实验室由于没有一套完整的管理体系,设备的管理职责不明,从设备的计划、采购、验收、管理等众多环节都存在问题,如到货的仪器不能及时验收;技术人员或管理人员更替,使部分仪器在购置后多年无人问津,从此闲置,甚至在仪器还没有开箱前就已经被破坏而无法使用。此外还缺乏有效的赔偿机制,很多医学部门的仪器设备存在着毁灭性使用的现象,各种违规操作现象一直存在。同时固定资产的建账时间跨度大,管理体制的变更,固定资产定义的改变,设备账目不清等均造成设备管理的混乱。

1.2.4 仪器的使用者的素质较低:医学的仪器设备越来越复杂,临床实验室呈现结构和功能齐全、技术含量越来越高趋势,这种实验室的工作及管理需要很高知识储备及品质修养。雄厚的知识储备是使用仪器的必需,而优良的品质是在设备的使用维护不可缺少的。而现在很多临床实验室呈现的现状却是,使用者能力参差不齐、机构不合理,很多盲目性的破坏操作,而且缺乏责任心及集体意识,使用后不加检修维护,造成他人实验中问题颇多、设备使用不良。

1.3 管理体系的升级方案

1.3.1 思想重视为提高管理水平的前提:临床实验任务的完成对医疗水平的提高至关重要,这是工作者熟识的,而正也是如此,若不能规范、科学的进行仪器管理,就不能确保这些仪器设备始终处于完好状态,发挥其应有的效能,必能会削弱实验效果水平。因此实验室工作者在思想上要充分认识到爱护仪器、正确使用和管理仪器设备的重要性。可以在招收实验室工作人员之时便对其进行仪器保护意识培养,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1.3.2 采用程序开发及计算机实行现代管理:面对现代医疗设备仪器种类、功能多样化,操作过程及保养维护工作繁杂,要积极运用计算机的高运算能力、存储能力,开发适合实验室的程序软件,建立现代高效的管理体系。应用此体系,严格统一各种设备的采购、验收、使用、检查、维修及借用等记录信息,做到井井有条。

1.3.3 严格实验室的管理制度:完善的管理体系,制度是关键。针对临床实验中对仪器的责任心不强、不良使用甚至是破坏使用,必须建立完善的各种管理规章制度,使实验室的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责任到人,分工明确,并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实施奖惩。特别针对医学中使用的大型精密仪器,其操作规程、管理办法、有偿服务标准、使用登记制度等等必须明确到位,并有专人核查管理[3]。

1.3.4 提高实验室工作人员素质:只有拥有高质量、高素质的人才,才能有高水平的管理格局。作为设备管理员不仅应专业技术过硬,还应具备一定的管理水平和强烈的事业心。要改变实验队伍老龄化、知识结构落后的情况,应在引入高学历、高职称人才的同时加大对在职管理者的培训,鼓励实验室管理人员不断充实和提高自己,充分调动大家的工作主动性。另一方面,实行奖罚结合调动设备管理员的主动性和加强其责任感。

2、结果

随着实验室设备管理的不断科学化正规化,提高了设备的使用效率、延长仪器设备寿命、保障实验数据准确有效、体现质量监督第三方的公正性和科学性。

3、讨论

医疗科技不断发展、外国先进的医疗手段及管理方式流入国内,中国的医学实验设备管理既有自己提高也有与国际接轨的必要。在临床实验室管理中,首先要提高对设备管理的重视力度,然后去深入挖掘现有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已存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设性对策,以期不断完善实验室设备管理系统,充分提高设备的使用效能,实现设备的最大化、最有效利用,以便更好地为提高医疗水平服务。

参考文献:

[1] 王成艳,王 刚,石 枫.完善实验室设备管理的方法与实践[J].中国医学装备,2009,6(3):31.

实验室设备范文3

关键词:;三层结构;;实验室;设备;数据库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1引言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和企业信息化程度的增强,极大的拓展了数据库应用技术的广度和深度。教学仪器、设备、基础设施等都是学校实验室极其重要的硬件资源,只有运用科学的工具与手段来采集信息、进行数据处理,才能全面、综合地利用信息资源,设备管理人员才能及时准确动态地从实物和价值两方面了解各自管辖范围内各类设备的分布情况,掌握设备的新旧程度、使用状态、分布状况,掌握设备内部流动情况,才能以此推动实验室管理技术的进步,改善和加强实验室管理,辅助管理决策,全面提升实验室的管理水平。本文以"开放实验室设备管理系统"(以下简称LEMS)应用软件开发为背景,以实现设备信息全过程管理为目的,结合学校实验室管理特点,论述了基于.NET构架的通用实验室设备管理系统的体系结构、系统开发的主要技术、系统功能的实现及系统在学校的应用。

2开放实验室设备管理系统简介

2.1系统目标LEMS是以实现设备信息全过程管理为目的应用软件,包括:设备采购、验收、入库、借出、归还、日常运行检测、维修、异动、设备报废、设备信息统计分析等过程管理,切切实实地建立起以提高“效率”和“效益”为目标的现代设备管理工作平台。

系统角色主要包括:系统管理员、一般管理员和普通用户。对应各角色的用户主要有:系统维护员、设备管理人员、学院师生。每个角色下可由系统管理员新建多个用户,角色与用户是多对多的关系。系统管理员可以调整分配给各角色的功能模块,因此用户使用权限具有很大的灵活性。

另外,通过使用该系统,师生可以快捷的查询实验室公用设备信息,通过填写设备借用申请单、维修表单,向设备管理员提出设备借用、维修申请,在管理员审核通过后,办理借用、维修手续。

设备管理员可以管理系统数据库中现有设备信息,对每台设备购置、维修、借出、归还等活动进行全过程的记录和管理;设备管理员可根据设备的购置时间、类别、型号等信息进行实时查询,及时了解设备的数量、运行状况及分配情况等,为设备购置、维修、分配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持。

2.2系统特色

* 安全性高。具有权限管理和数据管理机制与安全措施,禁止和预防非法用户访问程序和读取数据,拥有自己独立的数据备份、转储及恢复机制。

* 容错性强。操作错误或数据错误能及时、自动提示,自动对有效数据进行规范化检查。

* 实用性高。坚持以用户实际需求为指导。

* 操作简单、灵活。如对设备入库提供数据导入功能,充分利用原有EXCEL数据,以便加快录入速度,减少工作量。

* 技术先进。但不盲目追求最新技术,以保证开发进度,保持系统稳定。

* 配置灵活,可扩展性好,可移植性好。基于组件的开发模式,可方便的添加、卸载系统模块,基于标准的HTTP/IP协议,使得重用业务逻辑和界面逻辑非常容易。

3系统技术方案设计

3.1系统体系结构设计

LEMS的设计与开发,是以学校实验室设备管理为背景,以软件工程原理为指导,针对实验室设备管理的业务流程和信息流提出的。系统以.NET作为开发工具,结合B/S模式的特点,采用数据库、计算机网络、面向对象的分析和设计方法、组件等技术开发。系统程序与数据库只需在服务器上安装,客户端只要自身的操作系统和浏览器即可。用户通过浏览器,直接对服务器上的数据进行操作,极大地方便信息资源的共享和统一管理、软件的维护和升级。

3.2系统功能模块

LEMS主要包括9个主要模块。

* 系统管理:包括系统设置、角色管理、权限管理、功能模块管理这四个子模块。

* 基础数据管理:维护设备类别、设备生产商、供应商及维修商等信息。

* 设备综合管理:对设备内部转移、价值变化、保管人变化、设备入库、报废、转移、借出、归还等进行动态管理。

* 设备运行管理:设备使用过程中数据。

* 公用设备管理:公用设备的借用、归还等。

* 专用设备管理:专用设备借用(借用协议书)、转移、归还的管理。

* 实验室管理:各实验室信息管理。

* 设备统计分析:按管理要求进行分析。

* 系统维护:管理各种日志数据(登陆日志、操作日志、系统日志),系统监控等。

3.3体系结构建立的原则

LEMS在.NET体系结构的选择上,采取了OOA与 OOD的方法,它基于以下几个原则:

* 尽量创建可重用代码。在确认体系结构和基础代码将要提供什么样的服务时,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找出那些通用的、可重用的任务,这些任务将被不同的程序模块调用。

* 加强设计模式与最佳实践。在设计LEMS体系架构时,采用自底向上的设计方法。对底层进行了最佳模式设计。

* 提供通用功能。提供一个健壮体系结构的另一种益处就是能够被其他组件共享的有用功能,比如定义一些异常类、日志类、页面类等,所有的基页面都继承自这些类。

3.4CMP数据处理模式

在体系结构的数据访问部分,LEMS采用托管容器式持久性(Container-Managed Persistence,CMP)方式,在这种设计模式下我们不必考虑数据从何处来,以何种方式存放。

在传统的数据服务组件中,有一些帮助开发人员创建和执行存储过程的方法,在更为高级的实现中,可以找到存储过程缓存、SQL语句存储等例程,甚至包括连接和过程工厂等,把创建和执行存储过程进一步抽象。

从表面上看,CMP是一种这样的模式:系统中的所有数据对象都不考虑数据的访问方法,所有的业务对象都是纯粹的业务对象,它们维护业务数据并根据业务规则判断这些数据是否正确。业务对象和数据访问层没有丝毫联系。在这种模式下,容器是一个类,它的任务是得到一个未知数据源的业务对像实例,并且进行数据操作,这里的操作指CRUD(Create、Retrieve、Update、Delete)4种数据操作中的任一种。基本的流程如下:

* 业务对象被其他某些控件调用,例如被WEB页面的后台编码调用;

* 业务对象创建一个容器和一个持久对象,也就是一个以托管容器式持久性方式运行的对象;

* 然后业务对象调用容器上的相关SELECT、INSERT、UPDATE、DELETE方法来执行实际的数据访问。

图1说明了CMP如何嵌入到整个系统的体系结构中。

图1CMP和系统的整合采用CMP的体系结构的一个巨大的好处就是整个业务对象中间层不再依赖于任何数据源,它的工作仅仅是维护和验证数据,数据可以来自于SQL SERVER数据库、Oracle数据库或XML文件。

4结论

实验室设备范文4

[关键词]国有资产;实验室设备;信息化管理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5.20.034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5)20-0045-01

1 信息化对国有资产实验室管理的促进作用

高校固定资产,尤其是实验室设备,由高校或财务部直接投资,不存在经济效益的生成,这一特殊属性,容易使人们形成一定的固化思想,高校的实验室设备重在使用,而轻在管理,重在投入,鲜有经济效益一说。因此,现有的高校国有资产实验室设备往往管理松散,管理基础工作薄弱,管理不规范、不严格,存在一定的管理盲区。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引入,可以为实验室设备的维护和管理提供有力的管理工具,为传统的高校实验室设备管理提供信息化的管理系统,以实现整体实验室管理的信息化与规范化,这可有效防止高校国有资产流失,降低传统实验室管理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为师生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实验室环境。总体来说,信息管理手段的纳入,可为国有资产的管理带来3方面的收益。

1.1 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提高实验室管理效率

传统的实验室设备管理需要工作人员的纸笔记录为主,长年累月,将积累大量的设备使用报告数据,这对于实验室使用的查找、更新和维护带来很大不便。而信息化系统的引入,可避免这一情况的发生。信息化的系统的引入,将会使实验室的使用、查询、更新、删除等以一定的报表的形式呈现出来,既节省大量的纸张文件,又方便了实验室人员的数据管理,对实验室数据的保存也具有更积极的作用。

1.2 迅速调出实时信息,方便管理者的决策与评估

信息管理系统可随时准确地统计出实验室设备的现有数量与使用情况,方便教师上课前的准备,教师可一眼了解到现有的实验室设备总数多少,使用多少,剩余多少,以便合理地安排学生的使用情况,提高教学决策的效率。同时,对于实验器材与设备的完备记录,可为外界机构的了解与使用提供有益平台,系统的登记、购入、监管、报废等程序均要有系统化、规范化的制度管理,明确权责,促进设备的合理流动。

1.3 为使用者提供有力后援,提高设备使用价值

实验室本是一项必不可少的教学硬件设备,辅助课堂书本教学,可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吸收与领悟,而高素质的实验室管理可将这种硬件设备转化为有利的教学环境,提高整体教学的有效性。对于外界社会与企事业单位而言,完善的信息服务系统可使他们更便捷地得到相关实验设备的数据,并为接洽设备的使用提供有力平台。

2 国有资产实验室设备的信息化构建

高校实验室硬件设备不断提升,突显了实践教学在高等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因此一套高效专业的信息管理系统将为实验室设备提供更加系统的量化统计与使用管理,为学生和教师的查询和使用,设备的购置、入库、租借等提供有力的系统管理,对实验室的长期管理与作用将受益无穷。因此,构建专业化的信息管理系统对于国有资产实验室设备的管理具有积极的作用,具体而言,信息系统的构建应从以下3个方面的建设来着手。

2.1 构建专业的信息化管理系统

利用当前最普遍的JAVA和数据库技术,构建一套全面而专业的实验室设备信息管理系统,可利用当下适用的浏览器模式,将设备信息浏览器安装至电脑客户端,使用者首先打开客户端的浏览器输入所要选择的设备名称,客户端便通过浏览器与储存数据为终端进行数据交换,从而得出想要的设备信息。这一模式的系统相对其他IT技术较易开发和维护,信息管理成本相对较低。使实验器器材和设备合理得到分配,物尽其用,各尽所能。

2.2 构建校内专业信息系统

传统的实验室教学多按照院、系、专业、班等沿袭的各自的实验室固定展开,这样虽保证了实验器材的固定性,但难免导致实验器材的重复率较高,整体利用率降低,而打造信息化的校内实验设备管理系统可打破院与院、系与系,班与班之间的限制,使设备器材得到更多的优化与组合,设备的利用率得到提高,冷门的设备与器材也可不被闲置,充分发挥实验价值。同时,校内的信息管理系统可对实验室教学的预约、成果交流等提供一定的开放平台,学生可利用网络信息工具进行网上预约、网上选课、网上提交实验结果与报告、网上交流实验心得等活动,满足不同教学阶段不同学生的各种教学需求。对于教师而言,这样的校内信息系统也可增加学生的实验兴趣与学习的自主性与积极性,扩大实践教育的影响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整体实验教学质量。

2.3 构建校外的信息服务系统

对于学校的对外交流与合作而言,构建一套对外的信息交流系统是必要的。高校的先进实验设备、器材、先进的实验设备各类与数量均可得到描述与宣传,方便社会外界的企事业单位进行合作与选择。对外的信息服务系统可详细列出各实验器材的具体的使用时间和期限,使用注意事项,以及供外界使用时的协议或委托书等,便于校方对外界使用实验器材的有效监管。高校的实验室器材不仅是服务于教学,更是服务于未来社会的。因此,建立一套完善有偿的外界服务系统可更大范围地发挥国有资产的使用价值,使实验室器材形成一个自我调节与循环使用的良性状态,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实验室设备的长期有效运转。

主要参考文献

实验室设备范文5

关键词:实验室管理;高等院校;实验室设备;实验室利用率;管理体制

中图分类号:G4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8)34-1919-02

How Initially Searches to Raise the Specialized Bench-scale Equipment Use Factor

CAO Liang-lin, ZHANG Shun-li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llege, Jiujiang University, Jiujiang 332005, China)

Abstract: In the last few years, along with university laboratory construction funds investment's enlargement, the laboratory scale also becomes bigger and bigger, how to display instrumentation equipment's investment benefit, to raise the equipment utilization rate fully, reduces the resources idle and the waste, satisfies the university to develop the need as far as possible, is in the laboratory construction and the supervisory work important research subject, this article from affects the laboratory instrument equipment utilization rate the important attribute to embark, the analysis proved the school laboratory construction corresponding personnel to provide, factors and so on structural style, management system, equipment disposition as well as management level to raises the instrumentation equipment use factor the influence.

Key words: laboratory management;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 bench-scale equipment; utilization of laboratory; management system

1 引言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高校科研的日益重视,国家对于高校实验设备的投入每年都在增加。问题在于增加了设备就要千方百计提高设备的利用率,使有限的资源必须得到有效的共享和利用,以促进高校的更好的发展。因此,如何提高实验室设备的利用率,尽可能地减少设备闲置和浪费,不断适应高校不断增长的教学、科研物质资源需要,已成为当前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工作者所面临的重大课题。

2 实验室设备利用率的现状

目前高校实验室设备利用率普遍偏低的原因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2.1 管理体制落后和管理水平低下

高校当前设备管理手段还比较落后,管理水平还比较低。这突出表现在,许多高校仍然采用手工方式登记实验室设备账卡资料。一些高校虽然已使用了计算机进行辅助管理,但计算机的应用只局限于登记或打印设备账单、资料卡,其使用仍然停留在初级阶段。多数高校没有建立资产管理信息平台,管理人员不能对全校仪器设备实施集中管理和实时监控,无法实施统一安排和调度,从而不能扩大仪器设备的服务面,实现实验室仪器设备跨区域的共享,制约了实验室设备的利用率。

2.2 结构形式不合理

目前,我国高校中实验设备的管理主要是按照院(系)、教研室和课题组的形式进行管理的。 高校仍然存在很多以课程内容设置的、隶属于院(系)、教研室和课题组的分散型实验室。院(系)、教研室和课题组常常根据自己的需求来添置仪器,大家都追求“小而全”。但由于设备经费、实验室人员编制和实验人员水平的所限,又“全”不了, 从而导致实验室功能单一、机时利用率低、设备功能开发不完全等不良现象,严重地制约了实验室设备利用率的提高。

2.3 大型实验设备综合利用率低

大型精密仪器设备和进口设备的利用率不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有以下几点:

1) 设备的功能开发不完全,许多高精功能根本没有开发使用;2) 应用范围非常有限,没有扩展到各个相关学科研究领域,导致机时利用率很低;3) 许多高、精、尖设备的配套设施跟不上,不能投入使用;4) 部分仪器设备只为研究某个科研项目而购置,完成了该科研课题之后,设备就失去了使用价值,闲置起来;5) 购置时缺乏科学论证,造成盲目采购,购进后闲置无用。

2.4 管理人员配备不合理

实验室管理人员缺乏专业技术知识背景,对于一些只能在某种特殊实验中使用的设备了解很少,无法对实验设备进行有效管理,影响实验室设备的充分利用率。另外高校实验室一般只配备三到五名名实验人员。配备的实验人员结构高、中、低档次不分明,没有较高业务素质的实验人员来充分开发和利用实验室仪器设备的新功能。

3 提高设备利用率的策略

提高设备利用率,实质上就是提高设备投资效益。设备利用率的高低,主要反映在仪器设备的机时利用和功能开发利用这两个方面。提高设备利用率,也应该在这两个方面上下功夫。

3.1 加强实验室技术管理队伍的建设

在实验室管理的诸多因素中,人的因素是第一位的,合理地配备实验室的人员,加强实验室队伍的建设,使实验室人员高、中,低档次分明,知知识结构合理,工作职责明确,是提高实验室设备利用率的根本保证。随着信息经济的发展和科技水平的提高,高等院校仪器设备越来越多,因而对实验室人员的技术和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才能保证仪器没备的使用率和完好率,防止闲置浪费。 同时,仪器设备的维修维护、功能利用、功能开发等也离不开实验室人员的技术水平。 在实验室队伍建设方面,各高等学校除了补充新生力量外,应给实验室人员提供定期培训,考察其它兄弟院校或国外学习的机会。实践证明,借鉴他人的经验以提高自己实验室仪器设备的利用率是非常有益的。因此,要提高实验室仪器设备的利用率就必须建立一支结构合理、业务素质高、技术水平高,具有开拓和创新精神的实验室技术队伍,激励实验室工作人员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3.2合理规划实验室结构形式

科学规划的实验室既可以促进高校的科学研究、学科建设及高层次人才培养,又可以稳步提高实验室仪器设备利用率。按照三个层次规划全校实验室建设。 第一层次:是建立基础实验室。该层次的实验室以学校集中投入的方式,组成为全校性的基础实验平台,以满足低年级学生的基础课和技术基础课实验教学; 第二层次:是建立实验教学中心。该层次实验室以校、院(系)共组的方式,按学科或专业大类,建成为全校多学科共享的高水平实验教学中心,将科研和教学仪器设备合二为一,实现有限资源的合理配置,以满足高年级学生的实验教学需要和教师开展科研活动的需要。第三层次:是建立校级以上重点实验室。该层次实验室以专项或专款投入的方式,组成为服务于学校重点学科、重大科研项目、教师培养的高水平开放性的重点实验室。

3.3 引入经济管理手段

高校实验中心和资产管理部门具有对学校仪器设备进行管理、监督、调控的职能。实验中心和资产管理部门应切实履行自己的职权,既要经常督促检查各单位认真执行各项实验室与仪器设备管理制度的情况,不断加大对利用率不高的仪器设备的调控力度,通过各类设备的调拨与重组,优化资源配置,盘活现有资产,又要利用机时定额 、成本核算等经济手段,将仪器设备的利用率与使用单位的经济利益挂起钩来。实验中心和资产管理部门应当根据实验室拥有的仪器设备数量,结合全校的教学、科研、开发任务,核算出各个实验室应承担的机时定额。对于无正当理由没有完成定额的,结合年终考核进行奖惩。用经济手段促进现有设备的有效利用和合理流动,提高投资效益。

3.4 强化设备购置计划管理

仪器设备的购置论证是投资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影响使用效益发挥的源头。购置仪器设备之前,必须充分地做好可行性论证,充分考虑仪器设备的购置目的、用途、主要技术性能指标、学科前沿及发展趋势 、服务面向、功能发挥、安装条件、技术支持、软硬件配套条件等。这些都关系到贵重仪器设备的投资是否科学合理,效益是否充分发挥。同时,在购置时不能片面追求高、精、尖,而应根据教学科研、学科发展及实验的实际需要和现有条件来具体确定所购置的仪器的档次、型号和规格,确保实验室仪器设备选型得当,物尽其用。

3.5 建立设备租赁制度

对于一些临时需用或使用机时较少的仪器设备,实验中心和资产管理部门可以统一管理,采取租赁办法予以盘活,提高其使用率。这也是实行有偿占用的一种措施。学校可以统一购进几台临时需用或使用机时少的设备在校内专管共用,也可以在校际之间开展租赁业务,实行资源共享。此外,财务和资产管理部门还可与校外的设备租赁公司加强联系,为这些闲置设备提供更多的租赁机会。 总之,可以租赁的设备应当尽量租用,这样既可以节约资金,又可以防止设备重复购置和闲置浪费,从而达到提高设备利用率的目的。

3.6 开设独立的实验课程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实验课程大多为理论课程的附属课程,实验成绩一般只是作为理论成绩的参考或以很低的比例计入理论成绩中,忽略了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和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在一定的程度上也造成了学生轻视实验学习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此,对于某些实践操作性较强的的课程,可以独立开设实验课。除了必要的专业设备知识讲解以外,学生都在教师的指导下,按照实验指导书的内容进行实验。在常规的教学时间内,由于学生的理论课程安排紧凑,容易同实验课程安排时间冲突。所以可以利用晚上和周末的时间安排实验教学活动以增加实验课时和提高设备的利用率。

3.7 推进管理网络化

信息不畅,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仪器设备的共享性和利用率的提高。因此,各高等学校应在充分利用现有校园网络资源的基础上,建立仪器设备网络化管理信息系统。为仪器设备的网上查询、网上预约、网上报修、网上审批等提供方便 、快捷 、有力的支持平台,以使仪器设备的所有相关信息均可通过校园网络轻松查询。这些信息包括设备的目前状态、机时安排、科技成果、获奖情况、存放地点 、管理人员等。

3.8 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

仪器设备效益考核评价指标应当以出人才和出成果为衡量标准。确定的指标要切实可行、便于操作,考核结果要真正起到鼓励先进、鞭策落后的目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和使用应当能为实验室提供一套体现实践教学特点和反映教学科研水平的行之有效的方案。各高等学校的仪器设备的效益评价体系,应由高校实验中心和资产管理部门参照国家的有关文件和政策,结合各高等学校的实际情况具体制订并加以引导落实。学校应当以考核评价为契机,完善激励机制,对设备管理规范、利用效率较高的单位和个人予以奖励。对单位,可以此作为学校投资拨给设备费和维修费的依据;对个人,可作为评定业绩和晋升职务的条件。

3.9 开放实验室

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学习兴趣小组,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学习的热情,从而提高实验室的利用率。具体操作时候我们可以通过以点到线,线到面的方式来开展。实验室通过对师生的开放,在本专业学科建设的基础上结合各种竞赛,鼓励广大学生积极参与开放实验室活动。并且带动更多的学生进入开放实验室学习,以开发小组的形式在开放实验室指导教师的指引下,结合实际的科研项目巩固专业知识的掌握和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

参考文献:

[1] 白志学.实验室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建设[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4(8):10-11.

[2] 杨帅.提高贵重仪器设备利用率的措施分析.实验技术与管理,2005(7).

[3] 刘宝臣,迟国东,黄英娣.地方政府在实验室资源配置中的协调作用分析[J].实验室科学,2006(3).

实验室设备范文6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设备;使用;管理;优化

现今,我国大部分高校都已经适应了采用多媒体教学这种方式,一方面是由于这是时展的需要,另一方面是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推动作用,这种新的教学方式对于高校的教学来说是一种进步。然而,纵观我国高校的多媒体教学过程,存在很多的现实问题,这是我们不能忽视的,比如说在设备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致使课堂教学存在障碍等等,再比如在教学设备的管理过程中也会出现管理不善等问题。这些问题都是目前高校需要重视与解决的问题,只有解决这些问题才能确保高校的教学质量,维持高校课堂的正常秩序。

1.多媒体教学设备使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高校的多媒体教学设备构成都是大同小异的,多是由计算机与投影仪等多种电子设备组合成多媒体教学系统。通过一系列的调查与分析总结出,我国普遍存在以下这些多媒体教学设备管理与使用问题:

1.1对于设备的维护不够重视,频发设备故障

绝大部分的多媒体教学设备都需要定时进行维护,才能确保其使用性能,不会在紧密度上有所损失,要及时给多媒体教学设备进行除尘与清洁等等,对于某些电子设备要定时检查其元件的损耗程度,而计算机还需要注意的是即使 ?升级,及时清除电脑垃圾软件与信息等等[1]。一般而言,高校会配备专业的维护人员来对这些设备进行日常基本维护,但是依然有很多学校在这方面没有采取全面有效的维护措施,使得很多设备往往使用很短一段时间就报废了。这不仅是一种资源的浪费,更会影响到高校的正常教学,影响高校老师上课的情绪,耽误大家的时间等等。

1.2许多高校任课老师不清楚多媒体设备的具体操作

这种问题大多表现在年纪比较大的教授当中,也有少部分的新教师对学校的多媒体设备不是很熟悉,进而也不了解这些设备的具体操作流程。对设备不了解也是造成设备出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不仅会对设备造成很大的破坏,也影响了教学质量。很多对设备操作不熟悉的老师都习惯重复按键或者是直接重启,这很容易出现设备死机的状况,也有可能直接造成设备的破坏,这都属于设备的硬件问题。同时,还有少部分老师对教学过程中常用的软件了解不深,未使用普及的软件来辅导教学,容易出现在课堂中打不开教学材料的情况,也影响了正常教学。此外,部分老师使用完后,不关设备就离开,往往等管理人员来检查才关机,因此造成资源的浪费和缩短设备的寿命。

1.3没有规范学生对多媒体教室的使用

大多数高校对学生使用多媒体设备的限制条件并不高,很多学校都有学生可以申请使用多媒体设备的管理制度,这对学生来说固然是件好事,然而相对于老师来说,学生对多媒体设备更加不了解,因而也不懂得如何正确使用多媒体设备,减少设备使用的损耗。还有部分学生在课间休息的过程中使用多媒体设备播放歌曲和视频等等,也有的学生直接在投影幕布上胡乱涂写或者是随意折叠,这都是不爱好多媒体设备的表现,对多媒体设备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损害。

2.高校多媒体实验室设备应用管理的完善对策

2.1建立和完善管理制度

为了能够更好地维护好多媒体设备,延长其服务寿命,高校必须重视多媒体设备的维护,要建立起完善的管理制度,并配备专职维护人员与管理人员,尽可能减少设备事故的频率,进而减少教学事故的发生[2]。设备维护人员要详细记录多媒体设备的使用情况,并清楚多媒体设备的型号、使用情况以及损耗情况等等,便于定期做好设备的清理与维修;管理人员要加强与设备使用者的沟通,以便能够高效解决设备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维护人员还需要对现有的维护制度进行完善,定期对多媒体设备进行检修;要加强对学生使用多媒体设备的条件限制,培养学生爱护多媒体设备的意识,避免学生破坏多媒体设备的情况;要规范教师对多媒体设备的使用,尤其在设备使用结束后,教师应及时关闭多媒体设备,以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2.2要对需要使用多媒体的老师进行培训

由于很多多媒体设备出现故障都是由于任课老师不熟悉其使用和操作情况而导致的,因此有必要对有需求的老师进行培训,提高老师对于多媒体设备的熟悉程度。第一,要让高校的老师认识到多媒体设备维护和使用的重要性,提高高校老师维护多媒体设备的意识;第二,要及时了解任课老师使用多媒体设备的熟悉程度,对于那些新进的(包括外聘)不清楚设备操作流程的老师,需要每学期将其组织起来进行培训,尽量让每个任课老师都能够熟练操作多媒体设备,减少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故障,进而减少设备的损耗;第三,高校可以对自有的校园网平台加以利用,通过这个平台宣传现代教育技术的重要性,并给高线创设很好的多媒体设备维护的氛围。第四,为了进一步增强任课老师对多媒体设备的熟悉程度,可以通过举办各种设备使用大赛,提高任课老师对多媒体设备的学习兴趣,将多媒体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真正为教学质量的提高作出贡献。

2.3进一步规范学生使用多媒体设备的行为

学生对多媒体设备的错误使用以及滥用也是造成多媒体设备损坏的一大原因,因此,为了能够更好地维护多媒体设备,就必须规范学生对于多媒体的使用行为[3]。这就需要任课老师以身作则,养成爱护学校多媒体设备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使用多媒体设备的门槛,确保在有维护人员的指导下开放给学生使用。

3.结论

多媒体设备由于具有非常明显的教学优势而备受重视,而高校对多媒体设备的维护状况却不容乐观,存在着很多的缺陷和不足。为了能够尽量减少教学过程中出现的设备故障,维护课堂的正常秩序,需要建立完善的设备管理制度,配备专门的设备维护人员,对多媒体设备进行管理和维护。此外,从使用的角度来说,要加强任课老师对多媒体设备的熟悉程度,规范学生使用设备的行为,减少设备的损耗,双管齐下才能做好多媒体设备的维护工作。

【参考文献】

[1]韩齐.高校多媒体设备维护之我见[J].山东经济学院,2011(09):125-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