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教师诗歌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赞美教师诗歌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赞美教师诗歌

赞美教师诗歌范文1

【关键词】教书育人 为人师表 敬业奉献

【中图分类号】I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10)12-0075-02

【Abstract】The original of ‘An Eulogy On Chrysanthemums’ publishes in ‘Education Art’ on October, 2009 version, the primary intention is to eulogize teachers by means of eulogizing chrysanthemums, likening teachers to chrysanthemums. This article is entitled:A Song Of Eulogizing Teachers――‘An Eulogy On Chrysanthemums’ Appreciation. As ‘An Eulogy On Chrysanthemums’ appreciates, by dicussing the thoughts and feelings on the two aspects of ideological contents and creation, teachers have been eulogized more fully. For example: Why do we compare teachers to chrysanthemums? Why is the sentence “Chrysanthemums are really attractive. But I eulogize teachers even more. ” said? How do teachers embody their noble, moral characteristics and heroic spirits? Why are teachers honourable and respected? etc. The contents on the questions have not been narrated or not in detail in the orginal. But in this article, detailed despcription on the related contents has been given.

【Key words】Impart knowledge and educate people Be a paragon of virtue and learning Love the cause of education and devote oneself to the cause

本文划线部分均为引用原文。

菊 颂

《菊颂》全文分三部分,第一部分只两句:我赞美,赞美淡泊名利、不落俗流、志存高远的高尚品格。我赞美,赞美独傲寒霜、洁身自爱、宁静以致远的英雄气概!开门见山,言简意赅,表述了冷艳清贞的品性、精神气概,及对的殷殷之情!以此作为全篇的引言,也为后面做好了铺垫。

第二部分《咏菊》诗:

咏菊

谁纳秋凉亦莽莽?

西风萧瑟仍盛放。

不慕群英竞春艳,

缤纷唯尔傲寒霜!

注:莽莽:草木茂盛的样子。“莽莽”is translated into English word “luxuriantly”. It is the adverb of adjective “luxuriant”. Luxuriant means growing thickly and strongly; lush.

这首诗不仅形象地描述和展现了乐观、豁达的胸怀和积极、奋进的英姿,而且自始至终洋溢着一股气魄!――一股矢志不渝、坚韧不拔的气魄。这使我们更深切地感受到了所特有的志气、豪气!但我的目的不仅仅是咏颂,更重要的是以物喻人、借物咏人。下面《菊颂》的第三部分――感言,也是全文的主旨所在,以比喻教师进而赞颂教师。

第三部分首先引用:“诗言志。”承上启下,紧接其后就是全文的主旨:“教师如同具有高尚的品格和英雄气概――淡泊名利、不落俗流、志存高远;独傲寒霜、洁身自爱、宁静致远。确惹人爱,但我更赞美教师。”因为再美丽、可爱只能是美化环境,供人欣赏。而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他(她)们从事着光荣、伟大的事业――教书育人。这也是他(她)们努力追求并为之奋斗一生的、恒定的志向和信念。为人师表是每一位教师坚持不懈,并终身恪守的职业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身践行,用行动诠释对事业的执着、挚诚和挚爱是教师的品行特征和风格。无论做人、做事,无论何时、何地,教师总是不忘自己身份,自觉自愿、积极主动地履行自己的职责、尽自己的义务。他(她)们从不趋炎附势,见利忘义。他(她)们辛勤耕耘从不张扬,甘于付出不图回报。为人师表、无私奉献是教师独具的、可贵风尚和风范。纯朴、恬淡、达观、包容,气质、气度非凡;谦逊、坚韧、敬业奉献,而且自享其乐!胸怀宽广、境界脱俗。以上全都是教师高尚品格和英雄气概的体现。他(她)们是最可亲、可敬、可爱的人,是真正的英雄!所以我喊出了:“我为自己一生以教师为职业而感到骄傲和自豪!”,这是发自肺腑的心声!此时此刻,除了向可最亲、可敬、可爱的教师致敬和祝福,我再也找不到更合适的词语来形容和表达我崇敬的心情了!这便是最后的:“在2009年教师节即将到来之际,迎国庆及九九重阳赏菊之时,向所有辛勤耕耘、默默奉献的教师致以由衷的敬意和最美好的祝愿!”直抒胸臆,情真意切。

每年除教师节、国庆节及重阳节以外,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生日9月28日,也在这个绽放的时节。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孔子文化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影响力越来越大。世界各地设立孔子学院,学汉语的人也越来越多。世界很多国家和地区都有自己的教师节日期,国际社会设定每年10月5日为世界教师节日。这些都说明尊重、尊敬教师已是当今社会人们的共同意愿。开,香,我为教师放声唱,教师的高尚品格和英雄气概我们讴歌,我们颂扬!淡泊名利、不落俗流、志存高远;洁身自爱、宁静致远、独傲寒霜。《菊颂》就是一首赞歌,一首赞美教师的歌!

《菊颂》由汉语篇和英译文一起组成。涉及到了文字、语言、文学、文化和汉、英两种语言的语言艺术、文学艺术、文化艺术以及这些方面的交流等等。我是一名英语教师,能用母语汉语和第二外语英语两种语言来表达内心感触,表达尊重、尊敬教师这个当今社会人们的共同意愿,我感到十分骄傲和自豪!以下是《菊颂》英译文与同仁共赏:

An Eulogy On Chrysanthemums

I eulogize Chrysanthemums, eulogize her noble, moral characteristics of seeking no vanity, holding aloof from the unrefined, cherishing high and lofty aspirations. I eulogize Chrysanthemums, eulogize her heroic spirits of confronting severe frost proudly by herself, preserving self-respect all her life , keeping quiet to go a long way!

Ode To Chrysanthemums

Who, enjoying the cool of autumn season while living luxuriantly,

In soughing west wind, like you, can still bloom attractively;

And never envy other flowers competing for beauty in spring.

赞美教师诗歌范文2

一、要适当补充篇目

教学场景之一。在学完了《鲜花和星星》之后,教师引导学生:“孩子们,今天,我们一起欣赏了五颜六色的鲜花,老师也看到了小朋友们在静静的夜里,举起小手数着满天的眨着眼睛的星星。其实呀,金波爷爷为我们写了许许多多小诗呢!”(课件出示金波作品《长出翅膀的太阳》封面)……

思考:对于小学生来说,应该引导学生诵读更多的富有情趣的儿童诗,但是,纵览小学语文教材,儿童诗的篇目显然少了点。于是,作为孩子语文学习过程中,最初接触的文学样式的儿童诗,在一定的时候,已经失宠于儿童文学了,也被阅读教学边缘化了。因此,笔者以为:在儿童诗教学中,千万不能忘却了课外儿童诗的整合,将课堂延伸到课外,在立足文本的基础上,去阅读更多的童趣小诗。让孩子走进美丽的大自然,让月亮,星星、春风、雨露、雪花、小鸟……走进孩子的视野,与孩子的情感融通。

在这一场景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学习《鲜花和星星》补充《长出翅膀的太阳》。这样学生就会带着对儿童诗的好奇心理,以及对金波爷爷无限的崇拜,去与一首首小诗对话,去享受儿童诗给自己带来的诗意世界。

二、要重视诵读训练

教学场景之二。在教学《鲜花和星星》一文第一部分的时候,教师将教学重点定位于循序渐进的诵读策略。具体分为三个朗读层次:首先,要求学生读准诗歌中需要轻声读的词语,为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诗歌打下坚实的基础。其次,在诵读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感受到鲜花很多,并且通过朗读找出诗歌中的关键词语。第三,当学生在感受到徜徉于鲜花丛中的快乐时,再让学生诵读第一部分,读出自己对鲜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思考:透过儿童诗的语句,学生可以充分感受到诗歌内容的丰富。感受到蕴藏在每一行诗里的意境之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在诵读的基础上,对诗歌进行必要的分析思考,是可以的,也是必须的。但是,我们千万不可以片面地理解诗歌分析。有的教师引导学生逐字,逐词,逐句地去理解感悟。有的甚至已经将这样的理解,简单为明晰字、词、句的意思。这样一来,诗歌的整体美荡然无存,因为诗歌已经被“肢解”得七零八落。学生对诗歌的好奇心也在分析理解的过程中被扼杀了。谈何意境,谈何美丽?

在这一教学场景中,教师将教学重点定位于循序渐进的诵读训练。这给我们以启发:在儿童诗教学中,教师必须以各种策略激励学生大声诵读,在这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会自然而然地形成自己的独特的情感体验。有了独特的体验,学生诵读诗歌的热情就会高涨起来,对诗歌浓厚的兴趣就会在这一过程中逐渐形成了。

三、要强化诗歌练笔

教学场景之三。在教学中,为了引导学生进行儿童诗的创作训练。教师采取了三个步骤:首先,引导学生观察全诗,找出诗歌两部分有什么一样的地方。(形式一样:这里――,那里――真比 );接着,出示课件,引导学生将诗歌补充完整:“我喜欢池塘里的荷花,这里――,那里――,真比――。我喜欢草原上的羊群,这里――,那里――。真比―― ”最后,教师提醒学生:“孩子们,除了一池的美丽的荷花,除了草原上的羊群,还有什么呢?大树上有什么呢?小溪里有什么呢?大海里有什么呢?花园里有什么呢?田野里有什么呢?……你能不能模仿书上的样子写下来呢?”于是,学生开始创新练笔……

思考:笔者以为,小学生应该接触更多的儿童诗歌,也应该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写诗歌的时空。因为,就当下的儿童诗教学现状来看,诵读、理解已经成了儿童诗教学的重点,而儿童诗的创作似乎已经被诗歌教学遗忘了。其实,创作对于儿童来说,与他们的年龄特点与心理更加的匹配。

在这一教学场景中,学生诗歌创作的兴趣得到了很好的激发。作者采取三个步骤,在观察《鲜花和星星》结构的基础上,在学生脑海里形成初步的仿写模式。然后进行练习的迁移,让学生明确怎么样进行仿写练习。接着,鼓励学生联系生活进行创作。这样一来,学生的创作热情得到了保护,创作的信心也会进一步增强。学生就会将自己丰富的想象以儿童诗歌的形式融于笔端,表达出对大自然无限的热爱和赞美之情了。

赞美教师诗歌范文3

弯路。

于是,我在开学初利用两周时间,以第一课《在山的那边》为诗歌学习的起点,分阶段、有侧重地对七年级上册语文书中所有的诗歌进行了系统的学习。到六课诗歌都已全部学习完毕,我明显感受到了学生在诗歌朗读、把握情感和揣摩词语这三个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

下面以学习第六首诗歌: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为例,谈谈学生的学习效果。

师:请一位同学为我们朗读,大家着重从句中节奏和节次间停顿的把握这两个角度来欣赏评价朗读的效果。

生1:读全文。

师:请同学们来说说他朗读中的优点和不足。

生2:他读音准确,节次间的停顿也恰当,但句中的节奏体现得不够好。

如:“定然/在天街/闲游”一句,他读成了“定然在/天街/闲游”。

师:你听得真仔细,纠正得也准确。你能在他的基础上,不仅读出节奏,而且读出点诗味吗?

生2:我试试吧!(生读)

师:(鼓掌)你为什么能读得这么好?

生2:我觉得这首诗主要是作者心中的想象,而且是在夜空下的想象,所以我就读得轻柔、舒缓一些。

师:我们明白了,语气的轻重、语调的高低是与诗歌内容相关联的。比如,读《理想》这首诗,语调整体就比较高昂,语气也要更坚定有力,才能体现作者对理想的赞美。谁能根据这个规律,以学过的诗歌为例,谈谈语气语调与诗歌内容的关系?

生3:何其芳的《秋天》,描绘的画面宁静恬淡,所以朗读时语气就较轻松,语调也较柔和。

生4:曹操的《观沧海》抒发了他渴望一统天下的豪情,所以语气语调都更高昂、铿锵。

生5:张峰的《化石吟》抒发了对化石的赞美,也写出了化石的神奇,问句要读出惊讶,一些语句要读出由衷的赞叹。

师:对,内容决定了朗读时的语气和语调。诗歌读出诗味,才能将诗人的情感传达给听众。你认为这首诗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生6:对天上的街市的喜爱和向往。

师:你是从哪些语句感受到的?

生6:“我想那缥缈的空中,定然有美丽的街市。”“美丽”这个词可以体现作者的喜爱之情。“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世上没有的”可以流露出向往之情。

生7:“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这句想象牛郎织女生活得自由幸福,可见他心中对这种生活的向往,这句中的“定能够”体现出坚定的信念。

师:所以你在读“定能够”时加重了语气,是吗?

生7:是的。

赞美教师诗歌范文4

一、结合自身的体验加以想象

学生欣赏诗歌时,要对所欣赏诗歌的内容加以想象。古代诗歌不像古代散文那样直白及容易理解,是借助于赋比兴的诗歌欣赏手法加以表现。某些诗歌中的某个字也就能够表现出整篇诗歌所具有的精神境界。其中还有某些不曾道出的感情,使得情深立现。比如:李白所写的《送孟浩然之广陵》中:“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在这首诗歌中,要引导学生结合自身情况加以想象,有没有独自出门的时候,当只身一人游走在长江,只见一艘帆船的孤寂。学生则会体会到诗人的一往情深。在欣赏古诗的过程中,要对诗歌中的个别字准确把握,因为诗人主要是借助于某些字来寄托自己的全部情感。

有些诗人,主要是喜欢寓情于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首先要引导学生对诗歌所呈现出的景象加以体会,然后在景象中对体会到的作者全部感情加以体会。通过自己的感受,对诗人的感觉有所体会。

二、找寻“诗眼”

古诗词中的某个字或者某个词有时就是一幅画、一个生活中的场景,其中包含着许多说不清道不完的深深意蕴!欣赏古诗词词语所需的最佳途径,主要是对画面加以想象,把画面与体味含义加以统一。一首词中值得欣赏的词语有很多,这些需要有教师的引导,由学生做出选择,不用字字求得解释。如果在选择重点的欣赏词语时,应当在学生对全诗的画面加以想象后,选择某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词语,就是找到我们所谓的“诗眼”。比如《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以“忆”字为主,让学生说一说诗人在“忆”什么,这首诗主要写的是什么,还要请学生在诗句中找出和“忆”有关的字眼。有些还可以与诗中的“思”字及“知”字相联系,进一步感悟到诗人的思乡之情。王安石的《泊船瓜州》一诗中,其中的“绿”字是诗的“诗眼”,这使得全诗的境界全出,因为它妙在形象,妙在自身的意味上。这样让学生学会了反复推敲与研磨,使学生领悟到诗人的用字之妙,进一步体会诗中所蕴含的意境。诵读大量的古诗词,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提高人文素养。

三、研读古诗文,体会作者的情感

1.了解写作背景

小学阶段所学到的古诗词中,有许多古诗词有不同的作者,也

有不同的背景,表情达意也有所不同。以“送别”诗为例,在学白的《赠汪伦》时,诗中以汪伦的歌声送友,李白借用潭水抒发对友人的深深感情;在学白《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时,李白目送自己的朋友,用长江的水比喻与友人间绵绵不绝的情意;在学习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时,王维借酒送友人,借朝雨、青柳以及美酒来表达对友人分别的伤感之情。从诗中淋漓尽致地表达出作者所具有的恋恋不舍之情。

再例如:翁卷在《乡村四月》、范成大在《四时田园杂兴》以及张志和在《渔歌子》中,为我们所描绘出的田园风光真是风景优美,也表达出人们对大自然、对劳动人民的赞美之情。在写景诗中,不同的是李白所写的《独坐敬亭山》,除了对敬亭山秀丽风光的赞美之情,还有“尽”“孤独”以及“只有”等词都体现了诗人非常孤独寂寞的心情。在背景资料的了解中,我们了解了李白的才华横溢,青年时的雄心壮志,但是遇到这样无奈的朝廷,在黑暗的统治中感觉到了世态炎凉,在长期的漂泊生活中饱尝了人间辛酸滋味,产生了孤独寂寞的情感,在读其诗时,要有压抑孤独心境的

表达。

2.课外拓展

以最简单的诗句“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为例,我主要是让学生以画画的方式理解诗句。在学习白居易的《忆江南》时,我搜集了大量江南的美丽风光,用这些美丽的图片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魅力,进一步引导学生感悟诗人为何对江南难忘,进一步读出对江南的赞美之情。

送别诗主要通过学生与朋友分别的故事及心情,体会到朋友间的恋恋不舍及离别之情……古诗词距离我们的年代久远,但是,古人的心情和感受都包含在这短小精炼、意味深远的诗文中,这些贴近人们心灵的诗句才会成为千古名句,通过它与我们生活进行比照,就会更好地理解诗文。

总之,中华古诗词具有独特的韵味及作用,在古诗词教学方面除了提高学生学习中华民族语言的能力,还要学习优秀文学的表现手法及技巧,还要能够担负起培养年青一代的情感这一重要责任,让学生在健康美好的情感熏染下,能够提升人生境界。在古诗词中运用理想、道德及情感意志等的见解,能够比较有效地启迪学生的思维,净化心灵,发展学生的能力,提高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

[1]浙江省教育委员会师范教育处.小学语文教学技能[M].北京出版社,2012.

赞美教师诗歌范文5

一、朗读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语言

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课文的时候,要求学生读准字音,不添减文字,不读破词句,就是说要读通句子。学生在各种形式的朗读中,与字词多次“见面”,牢固掌握字的读音,强化识记字形,从而有效地识字、识词。反复的朗读,能使学生读得正确,读得流畅,增强语感。教师在此基础上加强指导,可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朗读兴趣,培养他们自觉朗读的习惯。

语文教材中选编的文章,大多是文质兼美的名家名篇,为学生学习语言文字提供了丰富隽永的材料。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能充分利用教材,指导学生朗读,对学生理解语言文字,掌握规范的语言文字大有裨益。对方言区的学生使用规范的语言文字更能起事半功倍的作用。

学习语言,主要不是依靠理性分析,而是靠语言的直接感受和积累。如《小石潭记》一文,柳宗元用亲身的经历向读者介绍了小石潭的清幽、寂静。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反复的朗读,从所见的景物到勇特写的镜头描绘游鱼和潭水、潭上景物和自己的感受,总体上写出小石潭及周围幽深寂静的景色和气氛,在写景中传达贬居生活中孤凄悲凉的心境。学生通过阅读,感受到其中写景抒情的妙处。初中阶段是人一生中记忆力最好的时期,教师充分利用教材指导学生朗读,甚至熟读成诵,让学生直接感受语言,积累语言材料,了解多种的语言表达方式,就能学会运用语言文字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抒发自己的感情,从而发展语言。

二、朗读有助于审美教育

在教材中有许多描写自然景物的文章,如《与朱元思书》《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满井游记》等,都用优美的文字描绘出秀丽的自然风光。教学时,教师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用声音再现画面,让学生进入意境,认识文中所描绘的事物的形状、颜色,感受自然的美。

如《满井游记》“高柳夹堤,土膏为润,壹望空阔,若脱笼之鹄”“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通过朗读,学生脑海出现:满井初春大地回春,空旷辽远,一片生机的景象,柳条和麦苗也跃然心中。“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妆儿蹇者”“凡瀑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这些语句诱发学生去观察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美。教师用绘形绘色的朗读,让学生感到这的确是“借景抒情”好篇章!文中作者把对自然景物的赞美之情倾注在字里行间。教师把自己对作品的理解融入朗读中,感染学生,使学生入境入情,不但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更唤起美的共鸣,使学生领略到自然美,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在语文教学中,通过朗读再现自然美,让学生从中感受自然美,诱发他们去想象,能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培养他们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使他们树立起正确的审美观。

在语文教材中,还有为数不多的诗歌。诗歌的语言富于节奏感、音乐美。诗的内容,诗人的情感是通过充满节奏感和音乐感的语言表现出来的。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反复地吟诵才能体现出来。通过朗读,品味诗句,让学生逐步学会欣赏诗歌鉴赏诗歌,培养学生爱美的情操。

三、朗读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

赞美教师诗歌范文6

《长江之歌》是一首抒情风格的进行曲。它们气势宏大,舒展起伏的旋律形象地描绘了长江的波澜壮阔、曲折回转的情景,乐曲用单三部曲式写成A+B+A+尾声的结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乐曲长江之歌教学反思,望大家喜欢。

乐曲长江之歌教学反思范文一苏教版语文教材第十一册第一课是一首诗歌《长江之歌》,这首诗用第二人称的语气表达了对长江的赞美和依恋之情,读起来充满激情和力量。诗分两大段,前段表达对长江养育之情的感激和赞美;后段表达对历史和时展的讴歌和赞美。在这首诗里,我们仿佛看到一位充满温情的母亲正向我们走来,她温柔而有力量,博大而又无私,宏伟而又壮观,健康而又美丽。让人不由对她产生敬仰和依恋。

在这首诗歌里,长江不再仅仅是长江本身了,她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是中华民族历史的见证,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如何通过教学让学生充分感知感悟文本,激感呢?

我是这样做的:

一、以长江为话题,激发学生对长江探究的欲望和要求。通过谈话让学生产生对长江的兴趣,产生探究的问题,产生了解长江的强烈愿望。

二、多角度审视长江。课前已布置学生搜集有关长江的资料。课堂中让学生对资料进行整合,用简要的语言介绍,并加上自己的感受和体会。体现资料为学习服务,交流为提高语文能力的功能。在这里,学生有的介绍了长江的发源和流量,有的带来了有关长江的图片和歌曲,有的朗读了长江的诗歌和散文,在诸多交流中,学生对长江有了深入的了解,学生知道了长江是我们的母亲河。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我告诉学生长江给了多少诗人诗的灵感,不同的人看长江会有不同的感悟,如《三国演义》片头曲和 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这让学生对长江有了更多的感慨,为感悟文本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三、感悟文本,升华情感。我用声情并茂的范读激起了学生的情感。在此基础上,学生自由高声朗读起来,那投入的样子真让人神往,几分钟过去了,学生纷纷举手说自己的体会,有的说:“我觉得长江是位伟大的母亲,她无私地哺育着我们。”有的说:“我觉得长江既温柔而又充满力量,你看她……”我在黑板上写下了“温柔而有力量”一石激起千层浪,“博大而无私”“宏伟而壮观”“热爱而依恋”这些关键词都从学生口中如诗一般地流淌而出,带给我不小的惊喜,学生是伟大的,他们的心是智慧而敏感的。学生还发现了作者用“你”而没有用“她”;发现了文本第一段和第二段有相似之处而又有不少不同;发现了“走和奔”给人的感觉不同;发现诗中第一段和第二段中有两句话是一样的;提出“为什么说长江能推动新的时代?”等有价值的问题。

在这个环节,我记下学生的问题,让学生在书中做上记号,引导学生展开讨论,要求学生认真读课文,尝试解决这些问题,在学生有困难时稍作点拨,这些问题解决了,对课文的感悟也就到位了,在讨论的过程中,辅助以感情朗读,很明显看得出学生的情感在不断深入,不断升华。

第二课时,我让学生认真补充阅读了《三国演义》中的《滚滚长江东逝水》和苏轼的《赤壁怀古》,要求学生背诵课文和这两首补充诗歌,较好地拓展了课文的学习时空。学生写写学学生再次感受到“长江是历史的象征,她是一条母亲河,更是一条历史之长河”,有的说:“母亲是无私的,母亲永远是天底下最美的人,母爱永远是天底下最伟大的爱。”有的说“不同的人看长江会有不同的感悟,千百年来她给了诗人多少诗的灵感!”……

乐曲长江之歌教学反思范文二新学年,在新接手的班级上第一课——《长江之歌》,为了能尽力上好这一课,给学生留下良好的印象,在上课之前作了充分的准备,认真阅读教材,上网查找各种资料。根据教材的实际着力与立足教材实际,透过诗歌高度浓缩的语言特征拓宽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能积极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将诗歌的语言与丰富的信息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学习中不感觉到乏味。为此,设计了这样的教学思路:读题,谈话交流长江的相关信息,初读文章整体感知诗歌外在的结构,交流初读后的感受,精读时扣住“无穷的源泉”“母亲的情怀”研读教材,突破重点难点,最后适当补充其它诗歌,以求升华对文本的认识。

对自己的教学设计感觉良好,在教学中也努力按照所设计的思路进行教学,总体教学应该是顺利的。学生对教师所补充的材料有着很浓厚的兴趣,从中反映出他们对学习的渴望。可总觉得学生在课堂不敢积极的参与,很多的时候,他们,面对教师的提问总是沉默以应答,特别是一些女同学。不知道是他们对长江的了解知之甚,还是学生对教师有陌生敢,就感觉文本与学生的距离相当的远,一部分同学对问题的理解还是相当浅层次的。出现这样的问题应该不能把这些责任都归咎与学生,还是应该更加深入地了解学生的实际,教学设计能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

针对第一课所出现的问题,在以后的教学中必须加以改进,让学生在学习中有更多的收获与进步。

上一篇紫水晶

下一篇祝老师新年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