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姐的房间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姐姐的房间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姐姐的房间

姐姐的房间范文1

1、牛奶醒酒法。醉酒者可饮些牛奶,以便使蛋白凝固,保护胃粘膜,缓解对酒精的吸收。

2、甘蔗汁醒酒。醉酒神志尚清醒者可自己嚼食甘蔗,严重者可榨出甘蔗汁灌服,能醒酒快。

3、皮蛋醒酒法。醉酒时,取1-2只皮蛋,蘸醋服食,可以醒酒。

4、生梨醒酒法.吃几个梨或将梨去皮切片,浸入凉开水中10分钟,吃梨饮水,可解酒。

(来源:文章屋网 )

姐姐的房间范文2

到重视,他发挥着与接地电阻值同样重要作用。

关键字;防雷接地装置 共用接地接地结构

简介:在防雷工程设计、施工、验收中,人们往往习惯单方面追求接地电阻的数值,将接地电阻的大小,作为衡量防雷工程质量的最重要指标,认为接地电阻越小,防雷效果越好,被保护的对象就越安全。对避雷系统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值有一定的要求是无可非议的,因为接地电阻越小,散流越快,落雷物体高电位保持时间就越短,危险越小,以至于跨步电压、接触电压也越小。然而,理论和实践证明,接地网的结构较接地电阻更应受到重视。下面本人就对现代建筑物防雷接地装置结构作一个探讨。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对现代建筑物这一名词已不陌生。所谓现代建筑物,即标志着建筑物内有供电、计算机、通讯等系统在运行。为了这些系统的安全运行,往往需要多种类别的接地装置,怎样合理、科学的处理其相互关系也就成为不可回避的问题。

1 独立接地已基本被取代

独立接地是指需要接地的系统分别独立地建立接地网,且各接地网之间要求有足够的距离。这种接地方式在50和60年代较多采用,原因是各接地系统之间不会造成相互干扰,这一特点在通讯系统中显得尤其重要。但近年来这种独立的接地方式除非在特别危险的环境下必须采用外,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均采用共同接地方式。这是因为:

1.1各通讯系统、计算机系统和电源系统的接地是为了获得一个零电位点。如果各系统分别接地,当发生雷击的时候各系统接地点的电位可能相差很大。假定“1”为交流电源接地,“2”为计算机系统的逻辑接地,“3”为机壳安全保护接地。在假定电流冲击波从“1”中引进,由于雷瞬时电压可达数十万伏,这就意味着同一台计算机上电源、通讯线和外壳相接的有关部分就要承担各地网间的这一高电压,因此造成有关部位的击穿损坏。对于计算机网络,调制解调器和网卡将首先被击穿。据了解,在计算机通讯网络中,各系统采用独立接地被雷击损坏的概率远高于共同接地的情况。

1.2在一座楼房或一个建筑群范围内,分别做几个互相没有电气联系的地网是相当困难的,尤其在现代的大城市更是如此。因此采用独立接地方式时要求各地网之间至少要有近20m的距离,同时又要与各种地下金属管道、电缆金属屏蔽层和各大金属构件有足够的距离。这些要求在实际设计和施工中是难以做到的。即便在新建系统时做到了,在日后的系统维护和城市其它改造中这些要求也极易受到破坏。

以上是独立接地逐渐被取代的根本原因。

2一点接地及干扰分析

设置独立接地系统的一个主要的原因,是为了避免信号干扰和消除“噪音”。理论和实践证明,不采用独立接地方式,上述问题也是可以得到圆满解决的。

60、70年代,“干扰”也被称为无线电干扰,因为绝大多数电子噪音和干扰信号均在无线电频段内。随着科技发展,大量的电子计算机、数字技术、逻辑电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被采用,干扰的定义也被引申为“电磁干扰”。

电磁干扰可分为导电性电磁干扰和辐射性电磁干扰,前者的干扰能量是通过线材或电缆从一个电路传送到另一个电路的。减少导电性电磁干扰的途径是通过电路的合理设计、采用滤波器和电路的合理接地来实现;辐射性电磁干扰的干扰能量是通过空气中的电磁场传送的。通常在设计电子设备外壳、箱体以及布置设备的线路、接地线时,通过选用理想的屏蔽材料、构造技术和合理布置设备的线路、接地线,以及采用科学的接地技术来减少辐射性电磁干扰。由此可见,做好接地是有效防止电磁干扰的重要途径。

低频干扰绝大部分是通过线路互相耦合而来的,即所谓共阻耦合。当两个电路电流流经一个公共阻抗时,一个电路上的电流在这个公共阻抗上形成的电压会影响到另一个电路,这就是共阻抗耦合。

3环形接地和等电位连接

环形接地网就是把接地体沿建筑物周围围成一个闭合环。这样的接地网可以使界面以内的电场分布比较均匀,减少跨步电压对人的危害,也可减少室内在被雷击时,由于地面电位梯度大产生对设备高电压反击的危险。

等电位连接是把建筑物内所有金属物,如混凝土内的钢筋、自来水管、煤气管,以及其它金属管道、机器基础金属物和大型的埋地金属物、电缆金属屏蔽层、电力系统的零线、防雷建筑物的接地线,统统用电气连结的方法连接起来(焊接或可靠的导电连接),使整个建筑物空间成为一个良好的等电位体。当雷电袭击的时候,在这建筑物内部和附近大体上是等电位的,而不会发生内部设备被高电位反击和人被电击的事故。此外,在电力线、电话线、电视信号电缆、电子计算机讯号传输线等,一切与外界有联系的金属线都要接上合理的过电压保护装置(避雷器),且装置要与建筑物的防雷接地装置直接进行电气连结,使之成为等电位(实际上是准等电位,因为正常时各导线之间的电位差和雷击时的残压与雷电压比较是微不足道的,所以一般把这样的连接也称为等电位连接)。

由于采用等电位连接,不但使建筑物及其内部的设备防雷能力大大提高,也可以放宽对建筑物接地电阻的要求。这样可减少建设投资,减低施工难度,尤其是在干旱、沙漠和山地土壤电阻率高的地区更为重要。

4结束语

综上所述,作为一座建筑物做地网设计时应遵循以下几条:

1.尽量采用建筑物基础的钢筋和自然金属接地物统一连接,作为接地网;

2. 在建筑物中选作地网的桩基础、承台作引下线的柱筋,其驳接处应采取焊接而不应用绑扎代替;

3.尽量以自然接地体为基础辅以人工接地体补充,外形尽可能采用闭合环形;

4.应采用同一接地网,用一点接地的方式接地;

5.若使用高频或超高频设备时,应采用机壳或就近用一金属平面做最短接线的多点接地,以减少高频干扰。

参考文献:

【1】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0年版.

姐姐的房间范文3

摘要:本文阐述了新形势下的住宅建筑设计的节能措施,并分析了住宅的可持续性。最后论述了住宅建筑设计的节能方案。关键词:新形势下住宅建筑设计节能措施

Abstract: in the paper, the new situation of the residential building design energy saving measures, and analyzed the sustainability of the house. It also expounds the residential building design of energy saving method.

Keywords: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residential building design energy saving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住宅节能与规划1.1住宅节能与居住舒适性的关系居住舒适性是目标,节能是方法。不能因节能舍弃居住舒适性,舒适性必须与国情相适应,需要寻找两者的最佳结合点。1.2住宅节能与科技应用的关系住宅节能技术的应用,并非必须依赖高科技。节能应采用“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低成本的适用技术。引进的节能技术应尽快国产化与本土化。1.3住宅节能与地域气候差异的关系应消除推行节能技术的地域偏见。北方寒冷地区采暖的节能固然重要,南方炎热地区的空调节能也同样重要,冬冷夏热过渡地区的采暖、空调节能更加重要。北方应强调保温,南方须重视遮阳隔热,需视气候差异采取不同的节能措施。1.4住宅节能与整体技术的关系要做好保温、隔热、降耗等单项节能技术的设计和应用,但更应重视系统化和整体化的节能技术。应该将居住区规划、住宅设计、材料选用、维护保养、日常运营等各阶段、各环节,作系统和整体的综合考虑。2住区规划的节能措施2.1正确选择朝向居住区具有充足的阳光和良好的通风,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居住条件,她创造了最节能、最舒适的室内外居住环境。我国大部分地处北温带,选择正确朝向,一般以正南朝向或南偏东、南偏西较小角度(10o以内)为好。2.2顺应风流环境选择夏季主导风向为导风口,使住区内风速流畅,降低气温;冬季应阻挡西北风的侵袭,使住区气温温和,避免寒风刺骨。2.3适度的绿化和水面绿化和水面能改善住区微气候,起到调节气温、增加湿度、遮阳庇荫和美化环境的作用。需要合理选择树种,适应当地土壤和气候,合理搭配树种,常年有绿树相伴。切忌种植大片观赏花卉和草坪,不要盲目地移植名贵树种和古老大树,以免事倍功半、得不偿失。水面应从地域水资源条件考虑,面积不宜过大,以免减少活动场地。严禁使用城市供水作为景观水源,应积极采用中水和雨水,保证水质水量,控制维护经费。2.4控制住宅组合的长度住宅单体的多单元组合,可以节省用地,减少建筑物护面积,从而减少能耗;而少单元组合,可以扩大光照面积,并使居住区内的气流畅通。应视不同地域而采取相应的优化组合方式。3住宅单体设计的节能措施3.1适度的面积标准每户面积标准的提高,应与经济发展水平和能源基础条件相适应。超越当前现实,过分追求大面积的住宅,购房热刺激下的互相攀比,均不应提倡。应提倡节约型住宅,合理的使用面积,是当前最有效的节能措施。可以节约建材、节约劳动力和建造、使用、维护过程中的大量能源。3.2合理的平面布置在住宅设计中,首先要确定卧室、起居室、餐厅、厨卫等功能空间的合理尺度、面积、开间和进深,当前有盲目扩大起居室面积,每套住宅设大小几个卫生间,进户过厅和景观平台等的奢华倾向。要关注功能空间的紧凑性,避免与功能无关的空间尺度,出现过多的交通面积等。应尽可能多地布置主要居住空间于南向,并做好日照、通风和空气对流。3.3适当的住宅层高要正确对待住宅层高的概念:层高过低,会减少室内的采光面积,阻挡了室内通风,造成室内空气混浊和空间的压抑感;层高过高,必将浪费建造成本,浪费日常使用的能源;一般以2.8m为宜,不宜超过3m。3.4合理的体形系数规范规定了不同气候地区的体形系数标准值,以控制护结构的面积。为调节体形系数的超限,允许以加强护的保温隔热措施来弥补。夏热冬暖地区为增加自然通风流量适当多些凹口可以理解,但应避免因追求建筑阴影或立面凹凸变化,所造成的过大的体形系数。3.5合理的窗墙面积比应从地区、朝向和房间功能出发,合理选择窗面积的大小。窗面积过大,并不反映建筑现代化。应强调不同朝向、不同功能房间、多层和高层住宅的开窗有别,不能随意开设落地窗、飘窗、多角窗、低窗台。3.6科学的建筑构造围护结构是住宅节能的关键部位。住宅的墙体、屋面、地面、外门窗都直接暴露在室外,应重视维护结构的节能构造设计。还要充分注意不同部位连接处的节点构造,如外门窗与墙体、阳台与房间、女儿墙或挑檐与屋面等处连接部位的构造,避免出现“冷桥”和“热桥”。南方隔热还须重视遮阳,不同朝向应有不同的遮阳构造。遮阳百叶或遮阳窗帘应设在外部。4住宅建筑规划与设计的节地措施4.1控制住宅面积标准资料表明,我国人均城市建设用地仅为100m2左右,其中人均居住区用地指标为17m2~26m2,居住区占建设总用地的25%。如果保持目前的比例,在一定的容积率条件下,每套住宅的面积扩大,势必增加人均居住区用地指标,这就与合理利用土地的国策相违背。因此,适度控制每套住宅的面积标准,抑制过度消费,将使有限的土地资源得到有效的利用。4.2积极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在居住区和住宅单体的设计中,积极开发中心绿地、宅间空地或住宅单体的地下,布置车库、辅助用房等,是提高土地使用率的有效办法。被开发利用的地下空间,可以不计入总容积率,鼓励提高开发地下空间的积极性。当然,也要做好规划,处理好工程技术问题。4.3合理开发利用山坡地和废弃用地随着住宅建设不断迅速发展,可用的完整平坦的建设用地愈来愈少,需要对山坡地或废弃土地等,进行改良后使用。如:山区、丘陵地带的荒坡,湖边的墁滩地,沿海城市还可有计划地采用填海增地的办法。4.4禁止使用粘土砖我国的土地资源非常贫乏,人均可耕地面积只有0.08hm,为世界平均值的1/3,已接近联合国确定的人均可耕地0.053hm的最低界限。国家建设部已三令五申,必须严格禁止粘土砖的生产和使用。需要积极研制混凝土空心砌体、粘土空心砖、工业废料砌体等产品,尽快替代传统实心粘土砖。还要大力推广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等结构类型,并切实解决好设计、构造、施工等有关技术问题。5居住区规划设计中的节地措施5.1围合的居住空间在居住区规划设计中,因地制宜地将行列式的布局改进为院落式围合,使住宅的外部环境成为院落内居民的共享空间。行列布置的东西缺口的适当围合,有效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并可以密切邻里交往,增强居住安全。围合程度应视地区气候而定,围合单元应。5.2集中布置配套公建集中布置可方便管理和使用,又节约用地。5.2.1分散、沿街的商业设施,集中布置成独立的商场建筑;5.2.2机动车库与自行车库,集中设于半地下室或架空层;必需的地面停车场,推广植草砖铺砌地面,增加绿化面积;5.2.3燃气调压站、水泵房、变电室等公用设施,在负荷距离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集中设置;5.2.4集中设置居住区垃圾中转站;为居住区服务的公共卫生间,附设于会所或商场内等措施。5.3综合使用功能,提高土地利用率在城市中心地段的居住区,集多种使用功能于一体,建造综合楼是提高土地利用率的好办法。①集住宅、商场于一楼;②集住宅、商场办公于一楼;③集住宅、商场、办公、文娱活动、车库于一楼等。综合楼可以提高土地使用率,但是,设计难度大,结构和设备管道系统复杂。5.4合理利用各种基地地形在北高南低的向阳坡地形上,应顺着坡向平行布置住宅,既能获得充分日照和良好的通风,且正面视野宽广,可减少住宅之间的日照间距。在南高北低的坡地上,要调整前后排住宅的层数,避免过多拉大日照间距。还要尽量利用高差所形成的、住宅底部的半封闭空间,作为停车、储藏等辅助空间。在东、西向的坡地上,应垂直坡地的方向布置住宅,并跟随坡地的高差改变住宅层数和高度,可以做南向退台的跃层住宅。保持合理的日照间距,节省用地。在平坦的地形上,应布置成正南、北向(可适当偏角),既能顺应风向,又可获得较好日照,是减少间距节约用地的最好办法。在边角地区,根据基地形状,布置塔式、单元式高层住宅;在基地的北侧,布置高层住宅,也是节地的好措施。6住宅单体设计的节地措施6.1适当缩小面宽加大进深单体住宅的建设用地面积=(住宅进深+日照间距)×住宅面宽。因此,住宅面宽对土地用量的增大或缩小非常敏感。通常采用加大进深、缩小面宽,达到节约用地的效果。加大住宅的进深,必须有效地减小面宽,否则,反而会更增加用地。加大住宅进深,还会明显地提高住宅室内的热惰性,有利于节约能源。但是,应解决好对中间部位功能空间的采光与通风。6.2适当降低住宅层高《住宅规范》规定的室内净高:居室不低于2.4m,厨卫不低于2.2m。只要确保《住宅规范》规定的净高,适当降低每层的层高和住宅单体的总高度,就可以直接缩小日照间距。降低住宅总高的节地效果,在高纬度地区尤为明显。住宅层高的确定,当然还应综合考虑室内空间效果、居住习惯、日照和通风质量、心理感受等条件。降低层高后的室内净空,也要由室内装修、结构厚度、通风方式等技术措施的协调配合。6.3处理好屋顶空间屋顶是住宅第五立面,对建筑造型起着重要作用。住宅做斜坡顶屋面,可借助屋面坡度与日照斜率相接近的特点,可再降低住宅顶层的层高。在维持平屋面住宅日照间距的条件下,既取得了改变建筑轮廓、有效地解决了屋面防水和扩大屋顶部位使用空间的效果;也减少了住宅之间的日照间距,节约了建设用地。平屋顶可采用北向的退台,既获得露天活动空间,也可缩小日照间距。6.4做好东西朝向和尽端户型住宅单元的设计东西向住宅在特定条件下可以提高用地效率,但必须解决好东西朝向房间的日晒与通风问题。住宅单元的尽端户,由于三面无遮挡,可较自由布置并加大住宅进深,不影响前后楼的日照间距,有效达到节地的效果。7.结语综上所述,住宅的可持续性,不仅是节能省地,还应包括四节一环保,应是少消耗资源、高性能品质、轻环境污染、长生命周期和多回收利用,做到人、住宅、自然的和谐友好共生。

姐姐的房间范文4

关键词:北方 建筑给水 节能 节水

中图分类号:TE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我国水资源的现状

我国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4。目前在全国600多座城市中,有300多个城市不同程度地缺水,我国的水资源在时空上分布也不均匀,南方水有余,北方水不足。北方节约用水势在必行,尤其是北方建筑给排水的节水节能势在必行。

二、建筑给排水中采取的主要措施

1.使用节水型卫生器具,减少用水量及加压能耗

在选用卫生器具时选用节水型卫生器具和配水管材时建筑节水的一个重要方面。一个好的设备能够对水资源的节约产生非常大的作用,卫生器具和配水器具的节水性能直接诶影响整个建筑节水的效果。卫生器具和配件的选择应符合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CJ164的要求。

(1)在建筑给水设计过程中多方案对比选择节水节能方案。对多组设计方案进行对比选择最经济合理的方案,尤其在较大项目中效果尤为明显。

(2)给水管道的选择。对于为建筑物供水的水泵的扬程的确定主要由用水点与水泵相对高程、用水器具正常工作最小奥压力、局部水头损失与沿程水头损失。其中局部水头损失与沿程水头损失与管道材质的选择密不可分。因此给水管道在建筑给排水节能中起的作用不可忽视,由于不同的管道水头损失大小不一样,尤其在高层建筑中,管道的水头损失直接影响水泵的杨程及功率,选用合理的管材可节约大量电量。

(3)选用节水型瓷芯节水龙头和充气水龙头代替普通水龙头。在压力相同条件下节水龙头比普通水龙头有着更好的节水效果,节水量为3%~50%[1](大部分在20%~30%)。且在静压越

高、普通水龙头出水量越大的地方,节水龙头的节水量也越

大。因此,在北方高程建筑物中安装使用节水龙头效果尤为突出。

(4)使用延时自闭式水龙头和光电控制式水龙头的小便器、大便器[2]。延时自闭式水龙头在出水一定时间后自动关闭,可避免长流水现象。出水时间可在一定范围内调节,但出水时间

固定后,不易满足不同使用对象的要求,比较适用于使用性质相对单一的场所,比如车站、码头等公共场所。光电控制式水龙头使用方便,既卫生有安全,可以克服上述缺点,且不需要人触摸操作,可用在多种场所,但价格较高。目前,光电控制小便器、大便器及洗手盆已在越来越多公共建筑中安装使用,延时自闭阀,尤其是脚踏式延时自闭阀使用方便,卫生在医院等公共建筑中被广泛使用。

2.采取减压措施

在给水系统中合理配置减压装置是将水压控制在限值要求内、减少超压出流的技术保障。

(1)减压阀是一种很好的减压装置,减压阀是将介质压力并达到所求值的自动调节阀,其阀后压力可在一定范围内进行调整[3]。按其结构形式可分为薄膜式、活塞式和波纹管式三类。当用水端停止用水时,也可以控制住被减压的管内水压不升高,既能实现动减压也能实现静减压。

(2)减压孔板和节流塞可用于消除给水龙头前的剩余水头,以保证供水系统均衡供水,达到节水节能的目的[4]。系统比较简单,投资较少,管理方便。实践表明,节水效果相当明显。

3.合理利用市政管网余压

一般市政给水管网压力均在0.2~0.4MPa之间,能够满足三~五层多层建筑供水压力,但无法保证高层建筑物供水压力,因此在同一建筑物内设置不给水方式尽量充分利用市政管网余压。

4.开发第二资源——中水

中水是由给水和排水派生出来的,是指各种排水经过物理处理、物理化学处理或生物处理,达到规定的水质标准,用来冲洗便器、冲洗汽车、绿化和浇洒道路等[5]。中水水源主要来源于建筑生活废水排水,生活废水包括冷却排水、沐浴排水、盟洗排水、洗衣排水及厨房排水等杂排水[6]。不含厨房排水的杂排水称为优质杂排水。国外从20世纪60年代初就开始研究利用中水,我国与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北京建成第一个中水试点工程,现在中水工程的实例日益增多。

5.雨水的利用

雨水利用就是将雨水收集起来,经过一定的设施和药剂处理后,得到符合某种水质指标的水再利用的过程。类似于中水,处理后的雨水作为一种可以利用的水资源,可以用于厕所冲洗、城市绿化、景观用水以及其他适应中水水质标准的用水。现在我国的大多数建筑都将屋顶的雨水直接排入市政雨水管道,这不仅增加了市政雨水管道的承受能力,加大了管径﹑增加了造价,同时也是一种对水资源的浪费。建筑物收集雨水的一般结构是,由导管把屋顶的雨水引人设在地下的雨水沉沙池,经沉积的雨水流人蓄水池,由水泵送至杂用水蓄水池,经加氯消毒后送至中水管道系统。为了解决降尘和酸雨问题,一般将降雨前两分钟的雨水撇除。

随着经济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北方城市对水量需求不断提升,水资源不足和能源浪费问题日益突出,如何在保证安全可靠供水的前提下节水节能是每一个给排水工作人员在设计时所必须重视的问题。

参考文献:

[1]许萍,刘晓冬.节水型水龙头普及中的问题及建议给水排水 Vol.29 No.10 2003

[2]蔡宇仕.建筑给排水设计节水措施的探讨.山西建筑 Vol.31 No. 11

[3]程卫山.节水节能在建筑给水排水设计中的应用.福建建筑,2004年第4期(总第89期)

[4]唐楚丁,镇祥华.建筑给排水节水与环保西南给排水Vo1.24 No.5 2002

姐姐的房间范文5

关键词:临界问题;运动学和动力学;求解方法

定西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研究成果(课题编号DX﹝2012﹞GHB94)

所谓临界状态是指一种物理现象转变为另一种物理现象的转折状态,本文主要讨论运动学和动力学中的典型临界问题,总结解题方法。

第一个问题:在运动学中常见的物体处于临界状态时的解题方法

例题1,一个传送带以速度水平向右运动,物体由左端随传送带运动到右端,已知左右两端的距离是L=10m,在左端物体的初速度是零,然后把其轻轻地放在传送带上,物体由左端运动到右端的时间是t=6s,求传送带以多大的速度运动时物体由右端到左端的时间是最短的?

解决问题:这里先要理解这样一个问题,当物体在速度为的传送带上由左端运动到右端时,它做什么样的运动?有的同学认为物体随传送带匀速运动,这种理解是错误的,因为物体的初速是零,而传送带的速度是,物体的速度小于传送带的速度,所以物体相对于传送带是向后运动的,但物体和传送带之间有摩擦,因而受到摩擦力。因为两物体之间有相对运动,所以受到的是滑动摩擦力,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于接触面的相对运动方向相反,因此可以得到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是向右的,是一个动力。这一点要特别注意,不可认为摩擦力只是阻力,它也可以是动力,在这个动力的作用下,物体能做匀加速运动。接着又有一个问题,物体在运动到最右端的过程中是一直做匀加速运动,还是先做一段匀加速直线运动,然后做匀速运动。这主要取决于物体在运动的过程中有没有加速到和传送带具有相同的速度,如果在运动过程中,物体就加速到了的速度,这样物体肯定先做匀加速再做匀速运动,而这就需要计算辨别一下。因为,物体在整个运动的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大于传送带速度的一半,根据运动学的知识可以判定物体一定是先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然后做了一段时间的匀速直线运动。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列方程解之得。现在要把物体在最短的时间内由左端运送到右端,设物体的加速度是a,由于这一问不知道传送带的速度,所以我们设传送带的匀速运动的速度是v,可以得到:,又因为,,所以,化简得:,因为,所以当,即时,t有最小值,。表明工件一直加速到B所用时间最短。

例题2,在一条平而且直的理想化公路上,有一辆摩托车以初速为零开始运动,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是,然后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运动一段后速度开始减小,最后静止。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大小是,总共运动的时间是130s,整个过程发生的位移是1600m,求(1)在整个过程中,摩托车运动的速度最大值。(2)整个过程中的加速度不变,所发生的位移不变,求最短时间是多少?

解决问题:(1)这个运动分为三个过程,由于加速度是不变的,所以先做初速为零的匀加速运动,匀加速运动结束时就开始了匀速运动,匀速运动的速度就是匀加速运动的末速度,也是整个过程中的最大速度,最后开始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根据位移关系利用推论知识有:解得:。(另外一个根不合实际情况,因而舍掉)

(2)要回答这个问题,最好用v-t图像,由于速度时间图像和时间轴所加的面积表示物体在这段时间内所发生的位移,我们可以证明这样的运动时间是最短的:先做匀加速接着马上做匀减速运动,根据以上分析设整个运动中最短时间为,则,,由上述二式解得:,故,即最短时间为50s。

第二个问题:在动力学中常见的物体处于临界状态时的解题方法

例题3,有A、B两个物体紧紧的靠在一起,放在摩擦不计的水平地面上,它们的质量关系是mB=2mA,如果给B施加FB=2N的力,方向水平向右,对A施加一个随时间变化的力,它和时间的关系是FA=(9-2t)N,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A在末时,物体A的加速度是刚开始时的倍。

B以后,物体B就开始做加速度不变的匀加速运动。

C当t=4.5s末时,物体A的速度将减小为零。

D以后,A、B的加速度方向相反。

姐姐的房间范文6

关键词:钢结构;焊接裂纹;产生原因;预防措施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我国建筑钢结构开始飞速发展,并成为一个新型行业。经过这几十年的快速发展,现在已经具有一定的规模。建筑钢结构也已经由以前的轻钢发展到重钢,厂房也已经由先前的单层发展到多层,钢结构也由单一的H型发展到十字型、箱型等多重结构,再从多层建筑发展到高层,乃至超高层建筑,也由单一的民用住宅发展到工厂厂房、机场航站楼、体育场馆等等。随着科技技术的不断提高,建筑行业也对钢结构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进行钢结构的制作与焊接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由于原材料、制作工艺、制作技术等不足会导致产品存在缺陷。而缺陷中最为严重的就是裂纹,因为裂纹能够直接使钢结构出现破坏。

1焊缝裂纹的分类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钢结构在建筑行业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并且占的比重也越来越大。焊接是钢结构进行连接的主要方式之一,并且焊接质量在钢结构中也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在焊接过程中总是存在一些焊接缺陷,比如:焊接裂缝、未熔合、孔穴、形状缺陷、夹渣等,其中焊接裂缝是对钢结构危害最严重的缺陷,并且在钢结构施工过程中也是最为普遍的问题之一,此缺陷容易依法钢结构件发生脆断、疲劳破坏和腐蚀破坏,对钢结构的质量产生严重影响,并对施工进度产生不利影响,假如这些焊接裂缝没有被及时发现并处理,将会直接危害钢结构工程的安全。根据焊接裂缝的产生原理可以分成:冷裂缝、热裂缝、层状裂缝及再热裂缝四种。

2焊接中的局部变形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2.1产生原因

焊接中的局部变形的原因主要有下面五点:(1)技术加工人员缺乏专业知识,导致操作不当,焊接电流、速度、方向没有控制好,再加上没有进行对称分层、分段、间断焊接是导致钢结构器件发生变形的主要原因;(2)进行加工的钢结构工件的刚性比较小或者不均匀,焊接完成后容易发生收缩,使变性不一致;(3)进行加工的钢结构器件本身的焊缝布置就很不均匀,直接使收缩不均匀,焊缝比较多的地方收缩大、变形也比较大;(4)焊接过程中“咬肉”太多,导致焊接应力过于集中和过量变形;(5)焊接的时候器件放置位置不平,应力在集中进行释放的过程中引发变形。

2.2预防措施

预防工作可以通过以下几点进行:(1)规范焊接步骤降低变形发生率。比如在焊接过程中,可以先对主焊缝进行焊接,然后再对次要焊缝进行焊接,先对对接焊缝进行焊接,后对焊接角焊缝进行焊接;(2)对一些焊缝尺寸比较大的器件可以利用分段、分层、间断施焊的方法,并对电流、速度、方向进行有效控制;(3)设计的时候应该尽量让钢结构器件的各部分刚度与焊缝均匀布置,对焊缝进行应该进行对称设计,尽量减少交叉和密集焊接情况的出现;(4)在进行焊接工件的过程中,应该经常性对工件进行翻动,让变形尽量互相抵消掉;(5)采用手工对一些焊缝比较长的位置进行焊接时,可以选用分段进行间断焊接法,从工件的中间开始向两端进行退焊,焊接进行时,焊接人员应该呈对称的形式进行分散布置,避免因为某一点的温度过高而导致变形;(6)大型工件如形状不对称,应该先将比较小的工件进行焊接,并对其完成矫正后,再对其进行装配焊接;(7)对那些焊接完成后容易出现角变形的工件,在焊接之前要对其进行预变形处理,将焊接口进行垫高,可以使焊接变得更加平滑;(8)焊接过程中可以利用外焊加固件来提升工件的刚性,并减少焊接变形,加固件的应该放在收缩应力的背面。

2.3处理方法

对焊接过程中发生变形的工件,如果变形比较严重,可以使用边考边用千斤顶来进行矫正。如果变形较小,可以直接采用火烤进行矫正。

3钢结构焊接裂纹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裂纹直接影响焊接件的正常使用,在钢结构焊接过程中是一项非常严重的工艺缺陷,焊接裂纹不单单只是在焊接过程中发生的,它还具有一定的潜伏期,有的时候在焊接结束后再次加热过程中也会出现。焊接裂缝出现的部位、大小、形状、原因及机理都不尽相同,本文重点介绍冷裂纹和热裂纹。

3.1冷裂纹

冷裂纹主要出现在焊缝加热后的冷却过程中,当温度降到马氏体转变温度范围时容易出现,在焊接以后也能立即出现,如果焊接结束后,经过很长时间才出现的裂缝 被称为延迟裂缝。形成这种裂缝的主要条件有三个:具有很大的焊接拉伸力;焊接处出现淬硬组织;扩散氢的存在和浓集。主要预防方法有:(1)选择质量较高的钢材,降低钢材中混有的杂物;(2)运用各种方式降低焊接应力;(3)合理规范焊接过程,对焊接各个步骤进行严格控制;(4)可以选用碱性焊条或者焊剂;(5)在进行焊接前一定要确保焊条和焊剂的干燥性,并将上边的污渍进行处理。

3.2热裂纹

此种裂纹大多发生在接近固相线的高温情况下,有明显的沿着晶界分布的特点,但是有的时候也会在比固相线的温度低的时候出现,此时分布特点为:沿多边形化。热裂缝大多出现在焊缝金属内,但也的时候会出现焊接缝附近的金属内。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在焊接结晶过程中,焊接熔池存在偏析现象,低熔点共晶与杂质在结晶的过程中主要变现形式是液态间层,进而出现了偏析,当液体凝固以后钢结构的强度也会降低,当焊接过程中焊接应力比较大的时候,就能把液态间层及凝固的焊接风拉开一段裂缝。所以,热裂纹的出现的主要原因是在冶金过程中各方面因素与应力综合的结构。

面对这种问题我们可以采用以下措施:(1)选用科学、合理的焊接步骤,在选取焊接线超能过程中应该选择较小的,对整体进行预热和锤击,在收弧过程中应该将弧坑填满;(2)对母材及焊接材料中一些杂质的含量进行有效控制,尤其是硫、磷的含量;(3)对焊接缝中化学成分进行调整,尽最大努力将改善焊接缝结构,并提高焊接缝的塑性,进而减少或分散焊接过程中分散程度,有效控制危害;(4)使用碱性焊条或焊剂,碱性的焊材能够有效控制杂质含量,改善结晶过程中的偏析程度。

3.3再热裂纹

3.3.1出现的原因

在钢结构焊接过程中,一些关键构件需要对残余应力进行消除,并且高温回火是最常用一种方法。在进行回火及长期在高温环境中出现的裂纹被称为再热裂纹。主要原因有以下两点:(1)过饱和固熔的碳化物进行第二次加热过程时就会析出,致使境内强化;(2)焊接过程中的残余应力在某一位置过于集中。

3.3.2预防措施

(1)进行选材的时要注意谈话互的沉淀析出;(2)进行热处理的时候尽量避开再热敏感区;(3)尽力控制残余应力,防止过于集中于某处;(4)选用合乎规定设计强度等级比较低的焊条。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对钢结构进行焊接时一定要注意焊接裂纹这一危害,焊接工程师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定进行焊接,防止焊接裂纹的出现。

参考文献:

[1]罗继福.钢结构焊接裂纹的原因及预防措施.《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年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