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庭筠简介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温庭筠简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温庭筠简介

温庭筠简介范文1

关键词:温庭筠;涉佛诗;矛盾思想;用典;意象

前言

温庭筠(约812C约866),本名岐,艺名庭筠,字飞卿,晚唐时期诗人、词人。出生于没落贵族家庭,富有天才,文思敏捷,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屡举进士不第,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虽然辞藻华丽,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但他的诗歌中有相当一部分是谈佛、咏佛诗,其诗作所反映出的思想也比较复杂,这些可在其诗作意象中找到答案。

一、温诗不受重视的原因探析

人们往往更注重对温庭筠词的研究,而对他的诗歌的研究比较粗浅,有很多诗作都找不到较完整的注解、评价,这种现象值得我们深思。

《旧唐书》本传中说他“士行尘杂,不修边幅,能逐弦吹之音,为侧艳之词”。这样有才华的人,却数举进士不第。其原因有三:首先,少年时所得钱帛,多为狎邪所费,挥金不顾,此本是少年偶尔误为之事,并非长久放荡之行,不料却被恶之之辈,蓄意中伤,遂大肆渲染,加以传播,在世俗中竟成狎邪恶名。其次,温庭筠在833年(21)岁时,入太学,并从太子游。后来因为杨贤妃的谗害,庄恪太子左右数十人或被杀,或被逐,沙汰殆尽,随后庄恪太子不明不白地突然死去。从太子游也曾为人所诟病,认为温庭筠想走太子捷径。最后,当时唐宣宗喜欢曲词《菩萨蛮》,相国令狐暗自请温庭筠代己新填《菩萨蛮》词以进,嘱咐温庭筠千万不要泄漏出去,而温庭筠却将此事传了开来,令狐大为不满。因次便得罪了当朝

权贵。

以人品来否定诗品,本身就犯了先入为主的错误,人们往往因为温庭筠行为的放荡不羁来评价他的诗歌,导致他的诗歌遭到人们的诟病。

对此,《温飞卿诗集笺注》补中,作者郑文为温庭筠进行了大翻身,他说到:“不修边幅”,乃是生活细节,无关道德法度,而显其纯真任性。“能逐弦吹之音”乃艺术修养,对音乐有兴致,属于一己喜好,有何不可。就“为侧艳之词”言,当时民间创出新声,敦煌遗曲是其旧品,飞卿为之,加以改进,使词成为重要文体,此乃不朽贡献。

二、温诗中的涉佛诗

温庭筠的诗中涉及佛教的诗有40多首,为什么会有这么多有关佛寺、僧人的诗作,对于一个花间词人来说确实比较新奇。

温诗中涉佛诗:一是与僧人交游唱和之作;二是咏佛寺、谈佛理的篇目。这些作品宗旨非一,或借前代大德比附与之交往的僧人,或以古代著名居士、旷达名士自比。这与诗人自身经历有较大关系。他一生未曾考中进士,壮年往来各地依附权要做幕僚,到中老年才得以跻身下僚。虽然仕途坎坷,但儒家的功名事业心却一直未曾消磨。然而由于仕途不顺,现实与理想产生了的巨大差距。因此游历佛寺、结交僧侣隐士、赠唱酬答便成了他的生活和诗歌创作的重要内容。

而广交名僧,常居山门,浸染在浓厚的宗教氛围中,谈禅论理,消解了温庭筠心中疲于羁旅的痛苦,使他暂且忘却了仕进的不偶,人生的潦倒零落。可以说佛教是温庭筠心灵的避难所、安慰地。当他既不能在仕途上有所作为,又不肯走隐居之路时,佛教便成了他疗救心灵创伤、抛却人生苦恼的憩息处。正是在这种条件下,温庭筠才写了这么多的涉及佛教的诗作。

三、温诗中的典故、意象的考察

(一)典故考察

在温诗中出现频率较高的是下面几个典故: 谢安、范蠡、严子陵、白莲社。华东师范大学,宋立英的《通过用典看温庭筠其人其诗》一文中对温庭筠诗中的常见典故作了一些论述,可以说分析的非常具体到位。

谢安――理想中的政治人物。

谢安是东晋名相, 初隐居东山,四十始出仕,曾以征讨大都督统军抗苻坚南下, 为东晋保住了江南半壁江山。在《题裴晋公林亭》中, 温庭筠直呼裴度为谢安,谢安出仕前曾隐居东山, 但面对混乱的时世, 他终于放弃隐居, 以拯救天下苍生为己任, 且终其一生为国尽力。裴度也曾建立谢安一样的功业, 但却不能如谢安一样始终受到信任,委以重任, 对此诗人深致惋惜。

严子陵――隐逸的向往。

诗人在诗中多次用到严子陵的典故。《宿沣曲僧舍》“更想严家濑, 微风荡白苹”;《和友人题壁》“三台位缺严陵卧, 百战功高范蠡归”;《渭上题三首》“吕公荣达子陵归, 万古烟波绕钓矶。桥上一通名利迹, 至今江鸟背人飞”。当诗人倦于宦途的奔波, 向往隐居的情绪便时时袭上心头, 严子陵便代表了诗人对隐居的向往。

范蠡――功成身退的典型。

“达则兼济天下, 穷则独善其身”,不仕则隐,是传统知识分子的理想选择。 温庭筠也常处在出处仕隐的矛盾之中, 但他却不肯作出传统的选择, 在仕与隐的矛盾中, 他执著地追求着“仕”。他希望像范蠡一样功成身退。

白莲社――诗人心灵的憩息处。

晋代庐山东林寺高僧慧远, 与僧俗十八贤结社修行, 因寺池有白莲, 遂称白莲社。在温诗中有很多诗作都用了白莲社的典故,如《重游东峰宗密禅师精庐》“暂对山松如结社,偶同麋鹿自成群”;《寄清凉寺僧》“白莲会里如相问, 说与游人是姓雷”;《长安寺》“所嗟莲社客,轻荡不相从”;《赠越僧岳云二首》“应共白莲客,相期松桂前”。在温庭筠的诗中, 寺院是清净安宁的,石路、竹径、流水、青苔, 一片纤尘不染的景色, 古寺悠扬的钟声、僧人虔诚的颂经声, 也同样荡涤了人的心灵,使人心静如止水,空明澄澈。同样, 寺里的僧人在温庭筠的眼中也是潇洒出尘、一尘不染。经历了人生的坎坷,在世俗生活中备受打击的诗人, 不能隐遁避世以求解脱, 那么通过与僧人的交往, 谈禅说理, 以获得心灵的安宁,而白莲社安慰其心灵的良药。

(二)意象考察

在温庭筠的涉佛诗中有几个意象特别常见,“尘”、“乌鸦”。

“尘”意象

在温诗中有很多“尘”的意象,《寄清凉寺僧》:“石路无尘竹径开,昔年曾伴戴来。”《赠越僧岳云二首》:“兰亭旧都讲,今日意如何。有树关深院,无尘到浅莎。”《题僧泰恭院二首》:“忧患慕禅味,寂寥遗世情。所归心自得,何事倦尘缨。”《宿沣曲僧(一作精)舍》:“东郊和气新,芳霭远如尘。客舍停疲马,僧墙画故人。沃田桑景晚,平野菜花春。更想严家濑,微风荡白O。”诗人所谓的“尘”,第一层意思是灰尘、尘土;而更深的一层意思是“俗尘、尘世”。在诗中,诗人对寺庙景色的描写往往都会用到尘字,用鲜明的对比把幽静的寺院环境与浮躁的世俗社会区别开来。

“乌鸦”意象

在唐以前的诗歌中“乌鸦”意象数量很少,即使偶尔有也只是一种辅助意象,唐朝开始出现了大量的“咏乌诗”。在中国各代诗歌中乌鸦意象的基本基调是衰朽、渺茫、萧瑟乃至奸邪,情感是压抑、苍凉、愁郁、凄苦的。如《开圣寺》中“出寺马嘶秋色里,向陵鸦乱夕阳中”。《题西明寺僧院》中“新雁参差云碧处,寒鸦辽乱叶红时”。诗人在诗中用“乌鸦”、“寒鸦”等意象来勾勒了一幅幅萧条的图景,借以抒发自己抑郁、愁苦的情感。

四、温庭筠涉佛诗思想的矛盾性

温庭筠在其涉佛诗中,一方面透露出对寺院环境的一种向往,希望隐居山林、远离尘世;但另一方面又表现出他热衷于仕途之路,他一直在这两者之间犹豫徘徊。

(一)表现隐逸思想的诗作

在《开圣寺》中,“犹有南朝旧碑在,耻将兴废问休公”,开圣寺的兴废变迁已不言而喻,岂敢再去询问休公!这一感慨里却融进了对社会历史的巨大变化的思索,蕴含着诗人内心深处无限悲凉的感悟。在感怀之余,似乎又对使他身心疲惫的功业之事感到厌倦,由此萌生了隐逸的想法。再如《宿沣曲僧(一作精)舍》中“沃田桑景晚,平野菜花春。更想严家濑,微风荡白O。”诗人在和煦明媚的春日里带着旅途的疲惫停住在僧舍, 僧舍周围的景色安祥、宁静, 桑叶茂密, 平畴绿野中油菜花开出一片盎然的春意。晚霞映衬下的原野,景色怡人。血色落日渲染的桑树,宛若梦幻一般。旷野上的油菜花随风轻舞,宛若跌宕起伏的金色花海。昭示着春日农家的生机与绚烂,以及诗人对田园生活的无比喜爱之情。而“更想严家濑”一句更传达出了诗人对归隐田园、隐逸山林的向往。《题僧泰恭院二首》其二“爽气三秋近,浮生一笑稀。故山松菊在,终欲掩柴扉。”也同样表达了诗人对与松菊为伴、隐居山林的愿望。

(二)表现入仕思想的诗作

在《题僧泰恭院二首》其一中“忧患慕禅味,寂寥遗世情。所归心自得,何事倦尘缨。”虽然饱受忧患是温庭筠倾慕禅味的重要原因。但他认为世间诸事应该是直心自得, 任运自然,了无牵绊, 那么又何须对尘缘万象产生厌倦之意呢?本诗也传达出了温庭筠对禅的认识:他显然认为只要体认到了心灵一切具足, 不需要远离尘缨也可以体证禅味。又如《题西明寺僧院》“自知终有张华识,不向沧洲理钓丝。”《赠僧云栖》“开卷喜先悟,漱瓶知早寒。衡阳寺前雁,今日到长安。”这些诗句表现出诗人的自信和雄心壮志,更透露出他想积极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志向。

(三)表现出世与隐退的矛盾心理的诗作

《和赵嘏题岳寺》“疏钟细响乱鸣泉,客省高临似水天。岚翠暗来空觉润,涧茶余爽不成眠。越僧寒立孤灯外,岳月秋当万木前。张邴宦情何太薄,远公窗外有池莲。”这首诗把温庭筠自己内心深处对于归隐和入仕的矛盾表现出来。一方面他向往秀丽清幽的名山胜景,青灯疏钟的古寺氛围, 宁静清寂的禅光佛影;但另一方面,他也希望像张良、邴汉一样功成身退。总之,他一直在这俩者之间犹豫徘徊。

五、结语

无论是温诗还是温词,也无论是其乐府诗还是近体诗,都有一个最基本或者说总体上的风格特征,即含蓄、婉约、朦胧。以前研究者只注重其婉约、浓艳绮丽的风格,而很少涉及其清逸淡雅的一面;此外,在研讨温庭筠的艺术风格成因的时候,则多从审美情趣以及温庭筠的为人品行、放浪生活等方面进行分析,没有注意他诗中与佛教有关的思想。其实他的诗中既有个人身世的悲慨,也有对国事的关注,他以自己的独特意象抒发自己在隐逸与入世之间的复杂矛盾的情感,并非只有绮艳之作,其人也并非是无行文人,对其人其诗应予以客观、公正的评价。

参考文献:

[1][清]曾益.温飞卿诗集笺注[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2]郑文.温飞卿诗集笺注补[M].甘肃文化出版社,2002年.

[3]刘尊明.禅与诗――温庭筠艺术风格成因新探[J].人文杂志,1989年第6期.

[4]吴坤.试论温庭筠诗歌中的佛教意蕴[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2012年第4期.

[5]宋立英.通过用典看温庭筠其人其诗[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5年第5期.

温庭筠简介范文2

【关键词】枫桥夜泊;夜半钟声;考证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这是唐朝诗人张继在安史之乱后,途径苏州寒山寺时写下的诗《枫桥夜泊》。在这首诗中,诗人勾画了月落乌啼、霜天寒夜、江枫渔火、孤舟客子等景象,同时也将自己的羁旅之思、身处乱世无归宿的顾虑恰如其分地流露出来,意境清美,情味隽永,历代各种唐诗选本都有将此诗选入。尤其耐以寻味的是,在此诗流传的千年时光里,历代文人对末句“夜半钟声到客船”中的“夜半钟声”是有是无,存有争论,成为中国古典文学文化史上的“公案”。笔者以下主要就两宋文人对“夜半钟声”的有无观点,做梳理考证举要。

对“夜半钟声”的有无,两宋文人展开了考证举要。

第一种观点,夜半无钟声。

宋人欧阳修认为:“诗人贪求好句而理有不通,亦语病也。……唐人有云:‘姑苏台下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说者亦云句则佳矣,其如三更不是打钟时。”1他有所嘲笑唐人张继作诗并不严谨,为了贪求佳句,明明没有听见钟声而硬写钟声。

宋人魏庆之承袭欧阳修的观点,认为“姑苏台下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是“句好而理不通”,因“三更不是撞钟时”。2

笔者按:持“夜半无钟声”这一观点的评论者不多,而且考证只有一个简单的理由,即夜半三更不是打钟的时间。

第二种观点,夜半钟属实。

宋人计敏夫认为“此地有夜半钟,谓之‘无常钟’,继志其异耳,欧阳认为语病,非也。”3他反驳欧阳修的观点,力挺张继作诗的可信度,确认唐代苏州有夜半钟,也称之为“无常钟”。

宋人陈岩肖也对欧阳修的观点提出异议,他拿亲身经历举证,称“余昔官姑苏,每三鼓尽四鼓初,即诸寺中皆鸣,想自唐时已然也”。又举例称“后观于鹄诗云:‘定知别后家中伴,遥听维山半夜钟。’白乐天云:‘新秋松影下,半夜钟声后。’温庭筠云:“悠然旅榜频回首,无复松窗半夜钟。’”再举皇甫冉、陈羽的诗为例,“则前人言之,不独张继也。”4陈岩肖认为除张继外,另有五位唐人写下“半夜钟”的诗句,证明“半夜钟”并非张继的专利。

宋人王在《野客丛书》卷二十六中也认为唐诗中写到“半夜钟”的很多,不只限于鹄、白乐天、温庭筠的诗句。他又加举如司空文明“杳杳E钟发,中宵独听时”,王建“未卧尝闻半夜钟”,陈羽“隔水悠扬半夜钟”,许浑“月照千山半夜钟”,且考证许浑作此诗正在苏州的华严寺,即苏州“半夜钟”确实可信。王又举例“《江南野h》载李c受禅之初,忽夜半一僧撞钟,满州皆惊,召将斩之,曰‘偶得月诗’云云,遂释之”,据此进一步考证“所谓半夜钟,盖有处有之,有处无之,非谓吴中皆如此也”。王认为寒山寺有“夜半钟”,只是不独有,“夜半钟”也不是苏州地区皆有。

宋人王直方在《兰台诗话》中举例于鹄、白居易、温庭筠三位唐人诗中的“半夜钟”,说明唐代“半夜钟”常见。宋人吴曾在《能改斋漫录》卷三“辨误”中称“王直方《兰台诗话》亦尝辨论第所引,与予不同”,他先引陈正敏《q斋闲览》:“尝过姑苏宿一寺,夜半闻钟,因问寺僧,皆曰‘分夜钟,曷足怪乎’?寻问他寺,皆然始知半夜钟,惟姑苏有之。”因陈正敏称“半夜钟”在苏州又名“分夜钟”,而其它地区没有听说,仅苏州有。吴曾认为陈正敏的说法不准确,他举了唐人皇甫冉《秋夜宿严维宅》诗为证:“昔闻元庆宅,门向会稽峰。君住东湖下,清风继旧踪。秋深临水月,夜半隔山钟。世故多离别,良宵讵可逢。” 皇甫冉在会稽也听到“半夜钟”,说明此钟声不只苏州一地有。吴曾进一步举例,唐人陈羽《梓州与温商夜别》中有“隔水悠扬半夜钟”,以此论“会稽钟声亦鸣于半夜,乃知张继诗不为误,欧公(按指欧阳修)不察,而‘半夜钟’亦不止于姑苏”,且“乃知唐人多如此”,说明唐人笔下多写有“半夜钟”,张继并不拥有专利权。5

宋人陆游也认为陈正敏的说法不准确,即“夜半钟”并不只苏州一地有。他举例于邺《褒中即事》诗云“远钟来半夜,明月入千家”;皇甫冉《秋夜宿?稽严维宅》诗云“秋深临水月,夜半隔山钟”。两例唐诗中的“半夜钟”都不在苏州。陆游臆断“唐时僧寺自有夜半钟”,称“京都街鼓今尚废,后生读唐诗文,及街鼓者,往往茫然不能知。况僧寺夜半钟乎?”6陆游认为唐钟到宋已不传,宋人不知“夜半钟”实属正常。

宋人叶梦得在《石林诗话》中称“欧公尝病其半夜非打钟时,盖未尝至吴中”,他推测欧阳修没在苏州亲闻“夜半钟声”,因此才讥笑张继的“夜半钟”,他考证“今吴中寺实夜半打钟”。宋人王观国在《学林新编》中举例:“《南史・文学传》‘丘仲孚,吴兴乌程人,少好学,读书常以中宵钟鸣为限’,然则半夜钟固有之矣。”又称温庭筠“言姑苏城外寺,则半夜钟乃吴中旧事也”。

宋人范温在《诗眼》中考证:唐以前,《南史》中已有记载“齐武帝景阳楼有三更五更钟,丘仲孚读书以中宵钟为限,阮景仲为吴兴守、禁半夜钟”。到唐代,“诗人如于鹄、白乐天、温庭筠尤多言之”。到自己生活的宋代,“佛宫一夜鸣铃,俗谓之定夜钟。”范温不清楚唐人所谓“半夜钟”,是南朝齐景阳三更钟,还是宋代的定夜钟。不过在范温看来,“半夜钟”到底属什么类别的钟,这对解读张继的《枫桥夜泊》诗没有实质的意义,但他至少认为唐代“半夜钟”确实存在。

宋人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二十三中分别摘引了同朝王直方、叶梦得、王观国及范温的观点,表示认同。

宋人张邦基认为唐代张继的“夜半钟”并非来自南朝齐武帝景阳楼的三更五更钟。“夜半钟”既然属“姑苏城外寒山寺”所有,也是苏州地区确实存在。他还称“平江城中从旧承天寺鸣钟,乃半夜后也。余寺闻承天钟罢,乃相继而鸣,迨今如是,以此知自唐而然。枫桥去城数里,距诸山皆不远,书其实也。”7

宋人龚明之《中吴纪闻》卷一中认为欧阳修的论断“姑苏寺钟多鸣于半夜”不甚准确,应是“姑苏寺钟唯承天寺至夜半则鸣,其它皆五更钟也”。若按此说法,寒山寺钟的夜鸣,并非“夜半”时鸣,而是“五更”时鸣。

笔者按:宋人持“夜半钟属实”这一观点的评论居多。虽认定“夜半钟属实”,但彼此间仍有争论――对“夜半钟”的考证角度不同,信息量也有差异。有以唐证唐,称唐诗中多有“半夜钟”,张继笔下的“半夜钟”当属实;有考证以唐前的“半夜钟”作为唐代的源,以宋代“半夜钟”作为唐代的流,证明唐代的“半夜钟”属实;有考证寒山寺有“半夜钟”,只是并非寒山寺独有,苏州其它寺庙也有,也并非苏州皆有、苏州一地有;还有考证寒山寺钟并非“夜半钟”,而是“五更钟”,清人吴景旭认为宋人龚明之在《中吴纪闻》的“五更钟”观点“最核实可信”8。

笔者的观点:不必拘泥于钟声之有无

宋人追根究底,争论“半夜钟声是有还是无”,提供给后人许多考证信息,具有深厚的文化意义。而之后的明清两朝文人中,多数认为“不必拘泥于钟声之有无”,如明人胡应麟称“张继‘夜半钟声到客船’,谈者纷纷,皆为昔人愚弄。诗流借景立言,惟在声律之调、兴象之合,区区事实,彼岂暇计?无论夜半是非,即钟声闻否,未可知也。”9清人高士奇认为“霜夜客中愁寂,故怨钟声之太早也。夜半者,状其太早而甚怨之,之辞说者,不解诗人活语。乃以为实。半夜故多曲说,而不知首句‘月落乌啼’乃欲曙之侯矣,岂真半夜乎?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意,斯得之矣。”10不无道理。其实早在宋人范温看来,“半夜钟”的类属问题,对解读张继的《枫桥夜泊》诗没有实质的意义;“半夜钟”的有无,明清两朝文人认为这并不是解读张继《枫桥夜泊》的关键点。作为今之读者,能感受江南水乡秋夜之幽静、体味旅人的愁绪才是品读此诗的要旨。

参考文献

1.z清{永、纪昀《文渊阁四库全书》,台湾商务印书馆1984年影印本

2.《续修四库全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3.《丛书集成新编》,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5年版

作者简介:

金苏琪,女,正德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教师,文学硕士。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音乐文学

注释:

1 z宋{欧阳修《六一诗话》,《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478册,第252页

2 z宋{魏庆之《诗人玉屑》卷十一,《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481册,第172页

3 z宋{计敏夫《唐诗纪事》卷二十五,《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479册,第531页

4 z宋{陈岩肖《庚溪诗话》卷上,《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479册,第62页

5 z宋{吴曾《能改斋漫录》卷三,《文渊阁四库全书》第850册,第545页

6 z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十,《文渊阁四库全书》第865册,第85页

7 z宋{张邦基《墨庄漫录》卷九,《文渊阁四库全书》第864册,第89页

8 z清{吴景旭《历代诗话》卷五十一,《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483册,第480页

温庭筠简介范文3

[关键词] 词; 体制; 特点

词,是歌词,是一种按照乐谱的曲词和节拍来填写,歌唱的文学,它与音乐有极密切的关系。所以,词这一种文学样式,它的种种特点,大都是由它的协乐性质所规定的。词在体制上的诸多特点,可以归纳为这样几个方面:词调,词体的类别,词的句式和声调。

一、词调

词调是描写词时所依据的乐谱、乐调,词既然是用来依谱歌唱的标明它是属于哪一种乐调,就很必要了。词与诗不同,在它前面所标示的名称,是乐调的名称,而不是词的题目。例如我们读一首词,可以看到它标志着[浪淘沙]、[西江月]、[水调歌头]等各种名字,这些都是词调。

在词的起始阶段,调名和词的内容往往是一致的,因此调名也就是词名,就是词的题目,例如,温庭筠有[更漏子]词四首,也无一不是咏夜间闺情的,“更漏”是夜的代称,“银镯尽,玉绳低,一声村落鸡。”与“星斗稀,钟鼓歇,帘外晓声残月。”等句都是咏夜景的,[更漏子]既是这四首词调名,词牌,又是这四首词的题目,两者是一回事。其他如张志和的《渔歌子》是咏渔父生活的,白居易的《忆江南》是追忆江南景物的词的内容与词名完全相符,因此词名也就是题目。

但到了五代,特别是宋初以后,情况就很不同了,除了极少数作品,内容和词调名一致外,绝大多数词的内容和调名完全是两回事,这样,为了点名词音译 ,说明所写词的内容,就需另有题目。词调的数目浩繁而情况也颇复杂,主要有同调异名和同调异体两有情况,如[念奴娇]又名[庆长春],[酬江月]、[大江东]、[杏花天]、[寿南枝]、[百字令]、[赤壁词]等就是同调异名,有的词调,可以有数种或十数种不同的别体,在同一词调各体之间,有的只有微小的差别,这种就是同调异体。

总之,原来的词调,乐调早已经失传了,但从唐宗词人按谱协律所作的词来看,可以以约略推知某些词调的声情,这样看来,调名与曲调的乐腔是有联系的。

二、词体的类别

词根据乐调上的变化,发展出长短不同的篇章,一般分为小令、中调,长调三类。按照清代毛先舒的解释,以为五十八字以内为“小令”;五十九字至九十字为“中调”;九十一字以外为“长调”。

词调的繁简长短,影响到调的篇幅字数,其间悬殊是很大的,如最短的令词只有十四个字,十六个字,而最长的长调则在二百字以上,如柳永的[戚氏]算是长调词中很典型的一首,但蓄音填写这类大型长调的人是不多的,从长调词的创作者,一般百字左右的比较常见,如[满庭芳]、[水调歌头]、[念奴娇]等是惯用的。

除有小令,中调,长调的区分以外,按照每一首词的分段情况,还有所谓单调,双调,三叠,四叠的不同。词无论怎样分,但仍是一首,在内容上,构思上一般是前后相连接的,只是有的明显,有的较曲折一些罢了。

三、词的句式和声韵

1、词的长短句式:

词在句式上是以参差不齐为特点的,近体诗(律诗,绝句)是整齐的五言或七言;古体诗,乐府诗有杂言体,但只占一部分,而且即使是杂言诗,往往也是以比较整齐的句式为主,其中掺杂某些长短不齐的句式而已,但词在句式上的基本特征是长短句。词的句式从一字句到十一字句都有。例:一字句:天,休使园蟾照客眠。(蔡仲[十六字令])四字句: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苏轼[永遇乐])

十字句:且说到天涯芳草无归路。(辛弃疾[摸鱼儿])。词确实是长短句式很多样的,但其中四、五、六、七字句式各调中为常见,其他句式少见。

2、词的声律格调:词与近体诗一样,是讲究平仄格调的,词基本上接受了近体诗的轻重省(即平仄声调)双双对比的方式,即近体诗的所谓律句形式。另一主面把平仄分得更细,一方面又对近体诗的平仄对比排列的方式加以突破,并不完全谨守律句的格式,因为词对汉字声调上的要求更严更细,在排列时也要照顾乐调的要求,而不能过分呆板划一。

词中用韵情况,具有复杂性、多样性,它是根据不同的词牌而严格规定的,因为词的每个乐调有每个乐调的声情,而每个字声韵位,都有要付之歌管,便其能够入调而谐和无间。对于词韵的选择和运用,就是必须能够配合乐调的声情,符合乐调发声的要求。

温庭筠简介范文4

摘 要:团扇在汉代就与诗歌结缘,随后这一意象也一度成为文人洋洒诗情的载体。直至唐代,团扇不断被赋予了新的文化内涵,与之先前特定的文化底蕴相互融合,从而丰富了团扇文化,并使其源远流长,经久不息。

关键词:唐诗;团扇意象;扇面;文化意蕴

团扇自西汉出现以来,因其质地轻盈柔和,摇曳生姿,能彰显女性独有的柔美而备受妇女们的喜爱,成为女性随身附带的饰品之一。这样的审美的意识,传至唐代,早已深入人心。但由于两汉之时,团扇制作的工序复杂且成本高昂,多为宫廷妃嫔和大户人家的千金所拥有。直至唐代,国力昌盛,经济繁荣发达,丝织业等各项手工技术得到了空前发展。造纸术的改进,使纸张的质量与种类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于是出现了纸质团扇。唐人对团扇的喜爱,可谓是蔚为壮观。文人雅士也将团扇作为一种衬托风雅的艺术品,不断赋予其更为丰富的文化内涵。

(一) 歌舞之扇,轻盈妙曼

唐代酿酒业发达,诗人偏好饮酒,时常欢聚一堂,饮酒赋诗。诗在唐代属于音乐文学,多配以燕乐,进而形成“歌台舞席”。团扇轻巧柔美,因此成为了舞台上的歌姬用来平添妩媚神韵的工具。诗酒欢宴,歌舞升平,组成了唐人娱乐生活中的美好画面。擅长宫体诗的上官仪曾做过不少应景之作,其中不乏描写扇歌扇舞风情的。《八首应制二首》其一云:“送影舞衫前,飘香歌里扇”惟妙惟肖地给众人呈现出一幅美人执扇起舞,轻舒广袖之图。“新妆漏影浮轻扇,冶袖飘香入浅流。”(上官仪《咏画障》)一句,更是把歌姬歌,扇,舞相映成趣的表演跃然于纸上。卢士政《奉陪武相公西亭夜宴陆郎》“华堂良宴开,星使自天来。舞转朱丝逐,歌馀素扇回。”霓裳羽衣,朱丝随着轻盈的舞步飞扬,素扇在美妙的歌声中摇曳,细致传神地描写了歌姬舞扇的唯美场面。

上述皆为壶觞美酒,觥筹交错的宴飨之作。帷幕熏香之下的歌扇舞裳,给人以欢愉艳美之感。当然文人们也有不少清雅幽静的聚会,此时的歌扇舞裳多营造出一种恬静,闲适的氛围。储光羲的《同武一平员外游湖》:“竹吹留歌扇,莲香入舞衣。前溪多曲溆,乘兴莫先归。”流觞聚会,空竹歌扇,荷香舞裙,尽显高雅空灵。这种闲适无拘之感,大抵符合文人雅士内心的“清高”的情怀,自然要尽兴而归了。

(二) 婚俗之扇,“却掩”古风

团扇在唐人的婚礼中是一种十分重要的道具,其功能相当于盖头,不可或缺。古时新娘出嫁时必须盖头掩面,其用意有二:一是“遮羞”,二是“辟邪”。新娘的盖头除了火红的盖巾之外,还有扇子。由于折扇是明中期才传入的,所以唐代新婚典礼上新娘子手里拿的几乎均为罗扇。新娘自出阁到礼成,一直要以扇掩面,直至新郎在成婚之夕,作一首或几首却扇诗,新娘才会移开扇子,展露芳容。这一婚俗有着悠久的历史,具体始于何时目前无从考证,但是南北朝的一些诗歌有记载。“暂却轻纨扇,倾城判不赊。”(周弘正《看新婚诗》)写的就是婚礼中的“却扇”习俗。

到了唐代,“掩扇”、“却扇”成为普遍的婚俗,因而出现了许多却扇诗。宪宗皇帝之妹云安公主出嫁,进士陆畅奉命作《却扇诗》:“宝扇持来入禁宫,本教花下动香风。娥须逐彩云降,不可通宵在月中。”将新娘比作月宫仙子,雅致而含蓄。“掩扇,却扇”之婚俗在皇室大为盛行,民间更是蔚然成风。唐文人笔下的却扇诗,典雅而含蓄。杨师道曾在《初霄看婚诗》中写到:“洛城花烛动,戚里画新蛾。隐扇羞应惯,含情愁已多。轻啼湿红粉,微睇传横波。更笑巫山曲,空传暮雨过。”其中“轻啼湿红粉,微睇传横波。”一句写出了新娘在移开罗扇之后的娇容,既有出嫁离开父母的伤感,又有初为人妻的娇羞,极为传神。却扇诗中最出名的要数晚唐李商隐在董秀才的婚礼上,以傧相的身份所作的《代董秀才却扇诗》。“遮掩春山滞上才”一句点明了新娘的容貌被纨扇遮掩,因而需以诗却之。

(三) 扇面诗画,包罗万象

扇面诗画,历来都是中国书画艺术的瑰宝。团扇制作精美,且质地非常适宜书画。扇面虽仅方寸之地,但经过精心布局,再加上诗画点缀,审美娱乐功能可谓扶摇直上。自古以来,文人墨客都喜欢在扇面上题诗作画,魏晋六朝时期就已出现。东晋王羲之就曾用在扇面上题墨宝的方式来帮助一位卖竹扇的老妪。随着时间的推移,唐人在山面试题诗作画的兴趣越加浓厚,扇面诗画风靡一时。小小的轻罗绢扇,飞舞龙蛇,山水相映,花鸟相伴,给人以尺幅千里的感觉。唐代周的《簪花仕女图》上的侍女所持的长柄团扇就画有花鸟图。太宗皇帝曾于贞观十八年在团扇是疾书“作鸾凤蝶龙等字,笔势惊绝。”晚唐诗人罗隐也作过一首关于扇画的诗歌,名为《扇上画牡丹》。“为爱红芳满砌阶,教人扇上画将来。也随彩笔参差长,花逐轻风次第开。”诗人用“叶随彩笔”、“花逐清风”来突显扇面上牡丹的灵动与逼真。虽是咫尺扇面,却俨然一派花开富贵的生机盎然,妙趣横生。花间鼻祖温庭筠曾在《清明日》一诗中写到:“清娥画扇中,春树郁金红。”将结伴而游的女子喻为从扇面中走出来的美人一般,婀娜多姿。总的来说,唐代文化开放,外倾,大气而华美。这些文化特色都能从扇面的诗画很好地体现出来。

团扇是中国本土智慧的结晶,与人们的生活的息息相关,不仅是动摇风生,引风纳凉的工具,也是女子遮羞,歌姬献艺的配饰,备受女子青睐。古往今来,文人志士又不断赋予其超实用的文化内涵,使其成为文学诗文中一个重要的意象,或表现美人迟暮的哀怨,或抒发文人仕途坎坷的悲愤,亦或是承载上辈流传下来的“习习古风”。团扇意象在唐诗中的多重所指,正是对当时社会风气以及文人们的人格情趣,审美取向的恰当反映。宋代婉约词派兴起,为契合婉约感伤的主题,团扇意象更是频繁为文人采用并不断丰富其内涵。后世的其他文学作品,尤其是元、明、清三代杂剧,都有许多与团扇有关的优秀作品,诸如《西厢记》,《牡丹亭》等。唐诗与团扇文化的结合,就如同两股清泉,在各自趵突的同时,逐渐汇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涓涓细流。上承魏晋六朝古风,下启宋元缠绵词曲,一路奔腾向前,形成了含蓄而雅致的诗文文化,恒久地在岁月长河中泛起涟漪。(作者单位:重庆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 彭定求编.全唐诗[M].北京:中华书局,1999.

[2] 盛爱平.“扇子”语言和文化[J].修辞学习,1999,(6):34~36

[3] 蔡镇楚,龙宿莽.唐宋诗词文化解读[I].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

[4] 袁行霈.中国古典诗歌的意象[A].中国诗歌艺术研究[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12~

[5] 乔玢.扇之韵[K].北京出版社,2004

温庭筠简介范文5

一、审标题

何为“审”?“审”即仔细思考,反复分析、推究。标题呢?标题是标明文章、作品等内容的简短语句。它最先映入眼帘,留给人最重要的第一印象就是标题,因此绝对不容小看。

通常来说,单单用“无题”或某个词牌名作标题的情况在各类试卷中并不常见,大部分情况下,古诗词均有标题,而且那些标题绝非诗人(或编者)随意为之,它可以交代诗歌的写作环境,如2011年福建省的《晓至湖上》,“晓”交代了时间是早晨,“湖上”告知了读者所在之地;可以传递诗人的写作缘由,如2008年江苏省的《登金陵凤凰台》,就是因为登临了六朝古都金陵的凤凰台,作者才引出了后来的种种感慨;可以表明写作目的,如2011年山东省的《咏山泉》,标题便告知了我们一切,本诗是咏物诗,借咏山泉之特性抒发人之精神;也可以表达诗歌的情感,如2009年江西省的《喜外弟卢纶见宿》,一个“喜”字表露了诗人在诗中抒发的部分情感……

既然诗词的标题有如此重要的作用,我们一定要掌握分析标题的有效方法。只有准确掌握标题中传达出的重要信息,才能更高效地开展对诗词内容的解读。

标题又该如何来审呢?怎样才能把里面蕴含的信息迅速而又准确地挖掘出来呢?其实方法很简单,就是划分标题层次。鉴于现在的高中生并没有系统地学习过语法,所以我们不必苛求每个学生都可以判定标题的具体结构,只要学生能正确划分出标题中包含了几层内容便足矣。

以2004年江苏省的《征人怨》为例,标题只有三个字,只要有正常阅读水平的学生都能迅速划分出其为两层——征人/怨。“征人”告诉了我们诗中主人公的身份,也暗示了这是首边塞诗;一个“怨”字告诉了我们诗中主人公的基本情感,而这应该也是诗人情感的触发点。因此,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①此诗为边塞诗,②此诗一定会写一位征人对战争的种种怨愤,③诗人借此抒发了对征人的同情和对战争的厌恶。由此再去读诗歌,便不难发现诗中确实写了征人的戍边生活,又能很快找出征人所怨的具体内容,虽不能保证完全正确,但毕竟有章可循了,节约了时间,提高了正确率。

二、审作者

每一位作者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个体,他们的经历有所不同,对人生的认识也会有所差异。正因为这样,他们才能形成自己别具一格的诗作风格。

虽说一位诗人的作品风格有可能是多变的,譬如苏轼,他既能吟诵出“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豪放,也能低唱出“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的哀婉。但毕竟,大部分时候我们看到的还是一个豪爽洒脱的东坡居士,偶尔的小悲伤也是情出有因。由此我们不难发现,一位诗人的主体风格在形成之后是不会发生太大变化的,就好比我们不能硬让杜甫一挥衣袖,朗声大喊:“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也不能强迫让李白凝眉长思,低低叹曰:“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一日三变的作者,终也难成大家。如果我们可以做到知人论“诗”的话,就一定可以事半功倍。

高考命题时,很多省份往往刻意避开名家,生怕诗歌落了俗,而江苏省偏偏不避大家,从2007年至今,把辛弃疾、李白、岳飞、王昌龄、杜甫、温庭筠考了个遍,个个都是考生熟识的面庞,就以2009年岳飞的《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来说,且不读别的部分,就作者来说,岳飞这辈子干过的大事应该就是抗金卫国吧,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和他的雄心壮志,中心思想也便有了着落,再去逐字逐句读词,心里就应该有数了。

三、审注释

再说注释。诚然,有些冷僻词的注释对我们理解诗歌并无大的影响,但大部分情况下出卷者不会随意编排注解,我们还是应该擦亮眼睛,看清每一条注释背后的故事。

审注释有时和读作者的功效差不多,面对一个陌生的作者,注释可以告诉你他是谁,诗词的写作背景又大致是什么。例如2012年扬泰南苏中一模试卷考了崔与之的《水调歌头·题剑阁》,大家对作者崔与之并不熟悉,这个原本只能被略过的信息却被注释一下子激活了。注释如下:崔与之,南宋名臣,广东人。此词写于词人出任成都知府兼成都路安抚使时。当时,淮河秦岭以北的大片国土,尽沦于金人之手。

先说对崔与之最基本的介绍:南宋名臣。仅仅“南宋”两个字就可以带给学生多少有用的信息啊!南宋最重要的事件便是抗金,而试卷肯定是代表主流观点的,所以崔与之一定是铁骨铮铮的主战派,思念故土亲人,渴望立马战场,收复失地必定有他的份。

再说后半部分。对于诗词写作背景的介绍,一句“尽沦于金人之手”告诉我们作者此时除了保家卫国,收复失地,回归故土,还百姓一份安宁外,还能想什么别的内容呢?

有了这样的认识之后,我想再去研读诗歌内容就应该简单很多了吧!

以上所举之例重点在于说明注释可介绍作者和写作背景,其对于理解诗词的作用已得明证,但有时一些看似并不太起眼的注释也有大功效。

如2010年北京卷中李白《古风》的二、三两个注释:枳棘,枝小刺多的灌木;鸳鸾,传说中与凤凰同类,非梧桐不止,非练食不食,非醴泉不饮。看似只是出卷者对两个相对陌生的词语作了一个解释,但正是通过这个注释告诉我们,诗句中出现了两组相对的意象:梧桐和枳棘,燕雀和鸳鸾。燕雀原该栖息在矮小的枳棘上,而此刻它却驻足在了高大的梧桐上;鸳鸾原该飞上碧净的梧桐,而现在它却停留在多刺的枳棘上。何意?权贵当道、才能之士被压抑,不就是这样吗?君昏臣佞啊!

因而,我们除了要关注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的注释外,对于一些内涵丰富的意象的注释也万万不可小觑。只有抓住重点注释,方可提高解题效率。

四、审题目

江苏省的高考古诗词鉴赏主要是考查对诗歌基本内容的把握、对诗歌情感的理解以及艺术手法的认识。虽说基本考点不多,但因为命题形式的灵活也难倒了年复一年无数的奋战者。因此认真研读题目势在必行,因为只有我们弄明白要干什么,才能够快速、准确地铲除障碍。

那么审题目时又该注意什么呢?首先一定要找出题目到底问了什么。有时一些试题的题干比较长或者比较含蓄,会对理解造成一些困扰,这就要我们仔细划分出题干的层次,弄明白问题是什么。

如2010年江苏省的《送魏二》,第三问是:三、四两句诗,明人陆时雍《诗镜总论》云:“代为之思,其情更远。”请作具体分析。我们不妨把这道试题略略切割一下:第一,“三、四两句”限定了范围,答题的出发点是这两句;第二,此为他人的一句评论,对评论者可以不管,关键看评论的句子“代为之思,其情更远”,结合此诗为送别诗这一特征,此句翻译为“代替友人为其思考离别后的场景,作者的情谊更加深远”;最后,看“请作具体分析”,此句告诉考生一定要结合诗文内容分析。综合以上理解,我们可以概括出此题的真正问题为二:一是三、四两句写了什么内容,即作者认为友人离别后过着怎样的生活;二是为什么“代为之思”,就能“其情更远”,即此处用了什么手法,为什么用了此手法能突出情意之深,也就是此手法有什么作用(因为是作者替友人思考,所以手法毋庸置疑就是想象,然后再写出想象拓展意境的基本作用即可)。

其次,审题目时我们一定要注意到题干中的一些限制条件,弄明白到底该回答什么。虽说限制好像是障碍,但实际上题中限制越多,答题越有针对性,所以对于那些限制条件,无论是显性的还是隐性的,我们都要一个不落地抓住。

先说显性条件,如2010年广东卷《望江东》,第二问:请从虚实关系的角度分析这首词的上片或下片。此问的限制条件很是明了:①运用的手法是虚实结合,②分析范围为上片和下片任选其一,不用全写。所以在答题时,要记得找出上片或者下片哪里是实写,哪里是虚写,当然作为手法分析题,需在最后添上使用虚实结合的作用。

显性条件易找也易忘。班里的学生经常会在考查“修辞手法”时 ,写上某种“表现手法”,一则可能是概念混淆,但更多的还是审题不够仔细,这样的失分尤为令人痛心。因此,建议学生在做题时一定要细心用笔画出显性条件,以免大意失荆州。

再说隐性条件,如上文提到的《送魏二》中的“代为之思”,看到“代”,便明了不是真实的,而是虚构的,立刻就能抓到想象这一手法,抓住了关键得分便不难了。再如2012年江苏省南京、盐城一模试卷《幽州夜饮》中第二问:颔联中的“迟暮心”化用了屈原《离骚》中的哪一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第一问相对简单,通过“迟暮”,考生不难想到“恐美人之迟暮”。但是第二问有些学生懵了,没读懂诗,自然答不出了。其实细想这一问,出卷者给了很多隐性的提示,既然此句化用了屈原的句子,那么意义上是不是也有共通之处呢?所以大胆写上“哀叹自己迟暮衰老,悲叹自己仕途坎坷、壮志难酬”吧,分数就到手了。

隐性条件虽说没有显性条件显眼,但是一旦挖掘到它,就如同拿到了一张通行证,足够大家畅游诗词丛林。所以平时做题时还是希望学生多留心,多思考,认真琢磨言外之意。

温庭筠简介范文6

摘要宋代出现了一种成熟的文化样式“香文化”,从香料的鉴别、制作到应用都已非常专业化。“香文化”与宋词有着共生互动的关系:词对“香文化”有着多方面的表现,“香文化”对词创作有着重要影响。“香”是词生存的环境要素之一,也是词中常用的意象。“香”一方面体现着雅致富贵的生活方式,一方面象征着相思情事,同时具有坚贞幽洁的比兴义,对于宋词“香艳”风格特征的形成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宋词 香文化 意象

中图分类号:I207.23 文献标识码:A

宋代是我国封建文化发展的高峰期,“香文化”是到宋展臻于成熟的一种文化样式。玉炉香篆、沉水博山,点缀着宋人风流富贵的精致生活。“香”进入词中,成为宋词一个常用的意象:香与重帘密幕、亭台栏杆一起,营造了词中主人公富贵幽洁的居处环境;香缭绕的烟气与杨柳、芳草的风烟相接,牵惹着词人心中的无限惆怅。“香”与词在长期的共生互动中,形成了相似的文化品格――精美婉约。本文从宋代“香文化”入手,分析宋词中香意象的情感内涵和文化意蕴,探讨“香”与宋词托体香艳的外在体貌与寄慨遥深的内在品质之间的关系。

一 宋代“香文化”

中国古代很早就有了用香的记载。《尚书》曰:“至治馨香,感于神明。”《左传》曰:“兰有国香,人服媚之如是。”《离骚》中有着大量的香花香草描写。史载三国时期,魏武帝曹时,分香与众侍妾。南北朝时期,韩寿与贾女的自由恋爱以外域进贡的异香为信物。“香”作为奢侈消费品,很早就进入了文学的视野,与许多著名典故相联系,沉淀着深厚的文化内涵。

到了宋代,用香更是发展成一种优雅而精致的风尚。在很多笔记小说中,我们都可以看到宋人焚香、用香的记载和描写:

赵清献公好焚香,尤喜薰衣。所居既去,辄数月香不灭。(《天香传》)

梅学士询,好洁衣服,以龙麝。其在官舍,每晨起,将视事,必焚香两,以公服罩之,撮其袖以出。坐定徐展,浓香郁然满室。(《宋稗类钞》)

一等不本色业艺,专为探听妓家宾客,赶趁唱喏,买物供过,及游湖酒楼饮宴所在,以献香送欢为由,乞觅赡家财,谓之“厮波”。(《梦粱录・闲人》)

从以上资料可以看出,宋代上至帝王公卿,下至市井细民,用香已经蔚为风尚。如此普及的香料消费和海外贸易的发展是分不开的。宋代的海外贸易达到了空前的繁荣,广州、泉州、明州、杭州等是重要的通商口岸,设有市舶司来管理商船的进出。香料是进口货物的一个大宗,拿淳熙二年来说,这一年运抵中国口岸的香料超过了五百万斤。香料的买卖一度成为国家财政的重要支柱。“皇中,总岁入象犀、珠玉、香药之类,其数五十三万有余。至治平中,又增十万。”(《宋史・卷一百八十六》)

香药的进口是社会香料消费的助推器。南宋末年陈敬杂采沈立、洪刍等十一家香谱,编撰了《陈氏香谱》。《陈氏香谱》所收诸香品中,约有三分之二产自海外。进口的香药被输入府库、贡入朝廷、献于王公贵族之家、由榷货司卖给大众进行消费。

据《陈氏香谱》的记载,宋代“香道”主要包括香料的品鉴、凝和制作、使用等几个方面。香品原料约八十余种,较贵重的有督耨香、龙涎香等,沉香、麝香较常见。香的凝和制作讲究最多,工艺大致有捣、锉、炮、炙、炒、煨、蒸、飞、合等环节,其中捣香、合香最为关键。捣香要注意香捣得既不能太粗,也不能太细。“太细则烟不永,太粗则气不和”。大多数的凝和香方中都包含了两种以上的香料,这就要求“合香”时既要使性状质地不同的香料中和在一起,又要注意使气味互不相掩,制出的香氛层次清晰。“合香之法,贵于使众香咸为一体,麝滋而散,挠之使匀;沉实而腴,碎之使和;檀坚而燥,揉之使腻,比其性,等其物而高下”。

焚香的环节也非常讲究。不同的香品,烧的方法不同。有的要在密室中烧,有的要在通风的地方烧;火功有的要文,有的要武;有的衬银叶子,有的衬云母片;有的以无烟为佳,有的要一线烟线直上不散,有的香烟会结成状。香性燥,因此焚香时如何避免烟燥气很关键。一般选取深房曲室,香炉放置低与膝平,香与炭火之间隔一片银衬叶或云母片,使“香不及火”,香气缓缓散发,飘入厅堂,厅堂中有香而无烟;也可以取一个深的香盘,冲入沸水,在蒸汽蓊郁的时候,把香炉放入香盘内,置香炉中,下衬以银叶或云母片,以香煤来焚烧。这时分解出的香的分子会附著到水蒸气上,香而不燥,温润宜人。香品器名目繁多,有香炉、香盘、香匙、香壶、香罂等,最重要的是香炉,有狻猊、凫鸭等各种形状。李清照词中说“香冷金猊”,就是金色狻猊形状的香炉中香已燃尽的情形。

在一般的士庶家中,焚香是一项重要的待客礼仪。有客人拜访的时候,在献茶、摆酒设肴、举乐、进舞之前,要先焚香。尤其是在设宴待客的时候,从客人到来开始,到宴会结束,会一直香气氤氲,缭绕不散。

士大夫文人以及贵族阶层是研究并发展香道的主力军。在《陈氏香谱》所收录的凝和诸香(合成香)中,冠以士大夫名号的要占到一半以上,如丁公美香篆、李次公香、赵清献公香、丁晋公清真香、韩魏公浓梅香等等。由于士大夫的推崇和参与,香道成了一种精致的雅文化,成为生活品位的重要标志。

二 “香文化”与词的“香艳”特征

在发达的香道文化背景下发展的词,自然就和“香”这一物象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宋词对“香文化”有着多方面的表现,除了最常见的对焚香的描写之外,对香品、香氛、香的凝和制作等也有着不少表现。最著名的为王沂孙的《天香・龙涎香》:

孤峤蟠烟,层涛蜕月,骊宫夜采铅水。讯远槎风,梦深薇露,化作断魂心字。红瓷候火,还乍识、冰环玉指。一缕萦帘翠影,依稀海云天气。

几回娇半醉,翦春灯、夜寒花碎。更好故溪飞雪,小窗深闭。荀令如今顿老,总忘却、樽前旧风味。谩惜余薰,空篝素被。

撇开词所表达的隐含意旨,表面上看,词所写的就是龙涎香的采集、制作和焚烧过程。反过来,“香文化”对词创作也有着重要影响。香是词生存的环境要素之一,是词中常用的意象。

宋词中的香意象主要出现在两种场合:华丽堂皇的庆典与宴会;洞房与香闺。贵重的香炉,珍奇的香料,沁人心脾的香气,缭绕的香烟,总是能营造出一种富贵、高雅、温暖、欢庆的气氛,如米芾《诉衷情》:“绣阁华堂嘉会,齐拜玉炉烟。”晁补之《凤箫吟》:“香浓。博山沉水,小楼清旦,佳气葱葱。”晏殊《望仙门》:“博山炉暖泛浓香。泛浓香。为寿百千长。”在文人士大夫的游宴活动中,香也扮演着一个不可缺少的角色:“明烛薰炉香暖,深劝金杯。”(柔《喜长新》);“兰堂风软,金炉香暖,新曲动帘帷”(晏殊《少年游》)。尤其在文人雅士参与的情况下,香更是必备之物:“麝发雕炉小袖笼。天教我辈此时同”(赵令《鹧鸪天・蓝良辅知阁舟中晚坐会上作》)。香与文人似乎天生的气味相投,美好的品性、高雅的情志似乎都可以用这种付之鼻观的物质来表现。

宋词惯写相思柔情。相思情事发生的场所,不管是热闹宴会上的偶然相遇,还是在春色洋溢的洞房的相聚,都离不开“香”这个引逗情丝、营造气氛的工具。情人别后,相似的情景、氤氲如昨的香气,最能勾起对往事的回忆:

半阴未雨,洞房深、门掩清润芳晨。古鼎金炉,烟细细,飞起一缕轻云。罗绮娇春。争拢翠袖,笑语惹兰芬。歌筵初罢,最宜斗帐黄昏。楼上念远佳人。心随沉水,学兰俱焚。事与人非,争似此、些子香气常存。记得临分。罗巾馀赠,尽日把浓熏。一回开看,一回肠断重闻。(曹勋《念奴娇》)

每当闻到依约似当时的香气,想起对那时心动情景,对比今天的寂寞,更觉相思之苦。可以说,在宋词中,对情事的回忆总是伴随着香温柔欢快燃烧的影子:“调宝瑟,拨金猊。那时同唱鹧鸪词”(周紫芝《鹧鸪天》)、“夜静拥炉熏督耨,月明飞棹采芙蓉。”(蔡伸《浣溪沙》)。在这样的心理背景下,香的存在有时就暗示了情爱故事的发生:“碧桃花落乱浮杯。满身罗绮香煤。”(晁端礼《浣溪沙》)虽然词人在下阙没有明确地写到情事,但一句“满身罗绮香煤”,已含蓄地影射了所可能发生的事情。

香的燃烧伴随着爱情的发生,香的消散又伴随着爱情的破灭。当炉中的香再次温暖地燃起的时候,远别的情人又重逢了:

香烬重燃,罗衾再拂鸳鸯。今宵应解话愁肠。指点尘生绣帐。(晁端礼《西江月》)

循着这一思路,我们可以得出,在宋词中,情事的发生、中断与重接常常伴随着香的燃起、烧尽和重温,香成为爱情的象征物。

从《离骚》开始,中国诗歌就确立了香草美人的比兴传统。刘勰《文心雕龙・比兴》说:

“故比者,附也;兴者,起也。附理者切类以指事,起情者依微以拟议。……观夫兴之托谕,婉而成章,称名也小,取类也大。”

词中所写情事虽然琐屑细微,但往往托喻深沉,以小见大。由于古代交通通信的不发达,情人别后总是要经历长久的等待,音信暌隔,归期遥遥,倚楼而望的思妇尝尽了“过尽千帆皆不是”的失望与哀愁。

东风歇。香尘满院花如雪。花如雪。看看又是,黄昏时节。无言独自添香鸭。相思情绪无人说。无人说。照人只有,西楼斜月。(周紫芝《秦楼月》)

由于“相思情绪无人说”,只好“无言独自添香鸭”,相似的香气是联系昨梦前尘的纽带,相思无人可说,只能频频添香,希冀在香烟中重现过往情事。环境是寂寞的,感情是坚贞的。其不被人理解,仍独自焚香,维护着居室与服饰的香洁,不正是不被世俗所容的高洁之士修身立世风标的写照吗?“春浅锦屏寒。麝煤金博山。”(张元干《菩萨蛮》)珍贵的麝香、描金的博山香炉,映衬出主人的追求美好的高洁心性,也诉说着她的寂寞与孤独。寂寞的美人添沉焚麝,无需更多的言语表达,读者已经能够体会到她的欲说而不能说的心事,体会到她对爱情的坚贞。张惠言认为温庭筠的《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照花’四句,离骚初服之意”,虽然后世学者对此有不同的看法,但词中对闺房中装饰与摆设的描写,却隐然含有对居室主人情感与品质的象征意义。

香烟袅袅,如梦如幻,这一意象所营造的空灵飘渺氛围包含着巨大的心理诱导力。举凡欢乐祥和、相思离别、甜蜜怅惘、坚贞长久,俱可由此生发。况周颐论词讲重拙大,即认为词以表达深厚沉郁的感情为上。“重者,在气格,不在字句”,即以香艳的题材表达深沉的情感、重大的事件。香的深远比兴意义在南宋遗民词选《乐府补题》中的八首《天香・龙涎香》中可谓发挥到了极致,其中代表当推王沂孙之作(见上引),作品以龙涎香为喻,表面上描写了龙涎香的制作过程与香氛,实际上却暗指宋帝陵墓被发掘、帝后尸骨被曝事件,寄托了亡国臣子的难言之痛。它所兴发的深重情感意蕴,足可以当得一个“重”字。

综上所述,宋词中大量出现的香意象与宋达的香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香一方面象征着富贵祥和的生活;另一方面,由于香在爱情相思词中占据着重要的角色,使它又具有了情事的象征意义。在此基础上,香意象延伸出坚贞幽洁的比兴意义,对于拓展词境、表现词心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清)阎若璩:《尚书古文疏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2] (春秋)左丘明撰,(晋)杜预集解:《春秋左传集解》,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

[3] (三国)曹操:《曹操集》,中华书局,1974年版。

[4] (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

[5] (宋)叶梦得:《避暑录话》,《宋元笔记小说大观本》(第三编),新兴书局有限公司,1978年版。

[6] (宋)欧阳修:《归田录》,《宋元笔记小说大观本》(第二十一编),新兴书局有限公司,1978年版。

[7] (宋)吴自牧:《梦粱录》,《四库全书本》(卷十六),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8] (元)脱脱等:《宋史》,中华书局,1977年版。

[9] 唐圭璋:《全宋词》,中华书局,1999年版。

[10] (梁)刘勰,范文渊注:《文心雕龙》,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