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职业发展计划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职业发展计划范文1
一、全市种植业发展现状
(一)发展成效
1.种植业内部结构进一步优化,主要经济作物快速发展。全市初步形成了马铃薯、茶叶两个区域性优势产业带和蔬菜、中药材、烤烟三大地方性特色产业板块。主要经济作物发展迅速,已成为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2.绿色产业健康发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稳步提升。全市7县区整体通过无公害农产品产地整县环境评价认定,无公害农产品面积达到218万亩,认定“三品”基地113个,认证“三品”产品59个,提前完成“十一五”100个产地、50个产品的规划任务。农产品质量安全合格率达95%以上。
3.农业基础建设逐步加强,种植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到20**年底,全市有效灌溉面积59万亩,水平梯田面积105万亩,农业机械总动力64万千瓦,机耕、机播水平分别达到13.3%和14.5%,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得到明显提高。气象灾害损失率控制在10%左右,生物灾害损失率控制在3%以下,有力保障了粮食和农业生产的稳定发展。
4.农业科技水平不断提高,信息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主要农作物良种普及率达到95%,农业综合技术入户率达到80%以上。20**年全市设施农业投产面积1.1万亩,年均培训农民50万人次,市、县两级农业专家及时为群众提供农业技术、市场信息和产业政策等服务,使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不断提高。建成了1市7县区农业信息网、75个乡镇信息站和558个村级农村信息站的四级信息网络。
5.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群众温饱基本解决。随着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全市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有了较大幅度提高。近三年平均粮食作物播种面积3**.3万亩,亩产180.0公斤,总产量55.3万吨,人均占有粮食230公斤,群众温饱问题得到基本解决。
(二)主要问题
一是基础条件较差,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高,抵御大灾和突发性灾害的能力还很低。二是种植结构及布局还需进一步优化。三是农业产业化水平较低,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实力弱,产品附加值较低,市场竞争力和辐射带动能力不强。四是农业投入资金不足,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和有效转化。
(三)发展机遇与潜力
1.发展绿色农业自然条件优越。商洛地处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地带,地理区位特殊,生态类型多样,农作物种类和品种资源丰富。独立的地理单元,良好的自然条件,为发展绿色农业提供了有利条件。
2.优势产业和产品基地初步形成。全市已形成两个优势产业聚集带和三个产业板块,区域性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初具规模,为农业产业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3.国家对农业的扶持力度不断加大。一是国家加大了对粮食生产的支持力度,粮农的直接补贴逐年增加。二是国家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科技投入继续增加。三是国家加大了政策性金融支农力度。四是农民工培训力度不断加大,农民科技文化水平和职业技能水平不断提高。五是农业将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招商引资环境更加宽松。
二、总体思路和目标
(一)总体思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重点,实施项目带动、科技带动战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深化种植业结构调整,合理配置资源,优化区域布局,推进产业化经营,全面提升种植业产品市场竞争力,努力实现粮食稳定增产、农业持续增效、农民持续增收和农产品竞争力不断增强,促进我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二)发展原则。科学配置资源,促进可持续发展;优化区域布局,推进产业化发展;坚持市场导向,提升质量效益;依靠科技进步,实施项目带动发展。
(三)发展目标。到2012年,全市坡度在25°以下的耕地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300万亩,单产提高20公斤,产量力争达到60万吨,人均占有粮食250公斤;油料发展到20万亩,产量达到2.4万吨;经济作物发展到110万亩;建设2个具有规模和效益的优势产业带和3个产业板块;建设一批规模较大的无公害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培育一批在省内外知名的农产品品牌;培育一批在市场上有较强竞争力的农产品种类。种植业总产值达到57亿元以上,年均递增16.7%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000元,其中,种植业收入人均达到900—950元。
三、区域布局
(一)粮食作物及其区域布局。按照“稳定面积,提高单产,增加总产”的总体要求,认真实施全省《粮食单产提高工程规划》,努力扩大玉米、马铃薯等高产作物面积,适度压缩小麦面积,加快重点技术推广速度,大力开展高产创建活动,不断提高粮食生产水平。
1.小麦:确保市内居民口粮需求,重点发展中筋小麦。实行良种统繁统供,加快良种更新步伐,提高良种覆盖率。推广节本增效标准化生产技术,改变混种、混收、混储状况,提高专用小麦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重点建设4个优质专用小麦生产带,主要布局在洛南、商州、丹凤和山阳等4县区河谷川塬地带。到2012年,全市小麦面积调减到105万亩,单产提高20公斤以上,产量达到12万吨。
2.玉米:以提高玉米的商品质量和专用性能为突破口,大力发展饲用玉米和加工专用玉米,优化玉米品种结构,实施订单生产,搞好产销衔接,降低生产成本,增强主产区玉米转化加工能力,延长产业链条,提高综合效益。
重点发展山地和河谷川道两个专用玉米优势区。山地专用玉米优势区主要布局在商洛北部4县区海拔900米以上的春玉米产区;河谷川道专用玉米优势区主要布局在丹江、银花河和金钱河流域海拔700米以下的夏玉米产区。到2012年,玉米面积稳定在100万亩,单产提高30公斤以上,产量达到30万吨。
3.马铃薯:加大脱毒种薯、地膜覆盖、垄作栽培等三项关键技术的普及推广力度,主攻单产,增加总产,改善和提高商品薯质量。培育扶持龙头企业,实现加工增值,提高综合效益。
重点建设高淀粉型马铃薯优势产业带和早熟菜用型冬播马铃薯产业片(区)。高淀粉型马铃薯优势产业带的生产重点区域以柞水、商州、洛南等3县(区)为主的海拔900米以上秦岭南麓沿线山区为主;早熟菜用型冬播马铃薯产业片(区)的生产重点区域以镇安、山阳、商南海拔700米以下的河谷川道为主。基本形成马铃薯生产品种专用化、基地规范化、布局区域化格局。到2012年,马铃薯面积扩大到40万亩,优势产业带(区)的单产、总产分别提高30%,商品率达到65%以上。
4.大豆:优化品种、品质结构,重点发展适宜豆制品加工的大豆,在洛南、商州和柞水3县区重点建设洛源、保安、石门、黑龙口、牧护关、下梁等6个优质大豆生产基地,实现大豆布局区域化、质量标准化、生产专业化和经营产业化。到2012年,全市大豆面积稳定在35万亩,产量达4.5万吨以上。
(二)主要经济作物及其区域布局。以蔬菜、中药材、茶叶和烟叶为重点,大力发展经济作物。到2012年,全市蔬菜发展到40万亩、油料20万亩、中药材180万亩、茶叶20万亩、烟叶10万亩、蚕桑8万亩、水杂果10万亩。
1.蔬菜:大力实施全省《百万亩设施蔬菜工程规划》,突出抓好以大棚为主的设施蔬菜发展,按照“优质、安全、营养、特色”的需求,扩大种植面积,保障市场供应。引进推广优质抗病品种,合理调整早、中、晚熟品种比例,推广无公害、标准化设施栽培技术,打造商洛蔬菜绿色、特色、生态品牌,提高质量,增加总量。重点发展设施大棚早春和秋延蔬菜,大力发展精细菜、特色菜等商品蔬菜,加大商芝、荆芥、鱼腥草、蘘荷(阳藿姜)和石腊菜等山野菜家栽技术研发。加快标准化、无公害基地建设步伐,全面提升经济效益和发展水平。
商品蔬菜重点建设七县区城郊蔬菜生产基地、设施蔬菜生产基地和山地夏季蔬菜生产基地,要规模集中连片发展。加大对丹凤等县建设设施蔬菜产业带的扶持力度。特色蔬菜重点建设山阳九眼莲、商州秋紫豆、紫皮大蒜、透心红红萝卜、柞水红油香椿、丹凤香苜蓿、洛南甜椒、黄花菜、菜花等生产基地。到2012年,蔬菜面积发展到40万亩,其中设施蔬菜2万亩,年产量80万吨,产值13亿元。
2.油料:油料重点发展花生和油菜。花生重点推广含油量高、不饱和脂肪酸低的油食两用品种,提高单产水平,并进行深加工。油菜以发展“双低”油菜为重点,实行集中连片规范化种植。
重点建设商南花生优势产区和山阳、商南“双低”油菜优势产区。到2012年,油料面积发展到20万亩,产量达到2.4万吨。其中,花生8万亩,产量1.4万吨;油菜10万亩,产量0.85万吨。
3.蚕桑:实施“东桑西移”项目,按照“区域规划、集中连片、规模发展、集约经营”的思路,加快全市优质蚕桑基地县建设。加大蚕桑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基础设施,加快蚕桑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建立健全蚕桑病虫害防控体系。发展蚕桑专业合作组织,提高蚕农组织化程度。开展桑枝、蚕沙、蚕蛹等综合利用开发,多途径提高桑园产值和蚕农收入。
重点建设镇安、洛南、商南等三县优质蚕桑基地,形成适度规模的优质蚕桑生产基地集群化发展格局。到2012年,全市投产桑园达到8万亩,新建桑园优良桑品种推广率100%,年发种15万张,年产优质蚕茧3800吨,总产值达到7600万元以上,蚕农户均收入3000元。
4.水杂果:坚持适地适树和区域化、规模化原则,推广无病毒良种苗木和丰产集成配套技术,合理调整种类及早、中、晚熟比例,全面提高果品质量。加快良繁、营销、信息服务体系建设,扶持龙头企业,加强贮藏、保鲜、加工等产后环节建设,促进转化增值。
引导发展水杂果生产上山进沟。柿子以商州孝义为中心,重点发展柿饼加工专用品种;葡萄以丹凤棣花、商镇、龙驹寨为中心,重点发展酿酒品种;柑橘以山阳漫川为中心,重点发展鲜食品种;桃、杏、李梅、樱桃以商州陈塬、夜村、三岔河、黑龙口,丹凤万湾、黑沟河、桃花铺、铁峪铺,山阳小河口,柞水红岩寺、凤镇、营盘等地为主,重点发展鲜食品种。到2012年,全市果园发展到10万亩,总产量15万吨,年产值达到2.5亿元。
5.烤烟:坚持以建设现代烟草农业为基本方向,实施以烟水、烟路、烤房、机械化为主要内容的烟田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完善烟草专业化服务体系,提高烟叶生产技术水平,推进烟叶生产信息化建设,促进管理和生产经营信息化,创新烟叶生产组织形式,加快土地流转,推进规模种植,培育一批种烟专业大户和专业合作社。
重点建设“一带一片”两大集约产区,形成“五大”规模种植。“一带”即北部洛南、商州烤烟带,“一片”即南部山阳、镇安、柞水烤烟片,“五大”规模种植即洛南县建成5万亩以上的全省烟叶生产大县;全市建成10个3000亩以上,年产烟叶万担以上的优质烤烟大乡镇、100个300亩以上,年产烟叶千担以上的优质烤烟大村、1000个50亩以上的优质烤烟大片、10000个5亩以上的优质烤烟种植大户。基本形成区域种植、集约经营的烤烟生产格局。到2012年,全市烤烟面积达到10万亩,烟叶产量1.5万吨,烟农收入2.4亿元,财政税收5000万元。
中药材、茶叶产业市政府另有专门发展规划。
四、工作重点
(一)实施三大工程,开展高产创建活动
继续实施种子工程,完善良种繁育体系。以提高优良品种覆盖率和良种对农业生产的科技贡献为目标,加快推进生产专业化、经营集团化、加工现代化、包装标准化、管理法制化、育繁销一体化的产业化步伐。加强种子质量监督检验体系建设,形成网络健全、功能齐备的种子质量监督检验体系。按照建设新型种业体系要求,建立健全县级以上种子管理机构,完善全市种子管理体系。加强种子科研、教学与种子企业的联合,大力开展育种技术研发,通过市场运作、联合开发、委托育种、品种买断、股份合作等方式进行联合,育成一批有突破性的多抗、优质、专用新品种,提高种子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
继续实施沃土工程,加强耕地质量建设。加快中低产田改造,建立高标准、稳产、高产的基本农田。通过保护基本农田、控制非农建设占用耕地、清理非农闲置地、提高耕地补偿标准和实行土地开发复垦等措施,确保全市基本农田总量不减,用途不变,质量不降。到2012年,新修基本农田25万亩,改造中低产田15万亩,培肥地力100万亩次,发展节水灌溉面积15万亩,实现“人均1亩基本农田,户均1亩水浇地”的目标。
继续实施植保工程,完善植物保护体系。加强对农业有害生物的预测预报和预警控制,建立生物灾害的应急反应机制,建立健全防灾减灾体系。加强植物检疫和防疫体系建设,提高疫情疫病和有害生物的监测、检测、防范水平。加强农药质量检测体系建设,提高农业用药安全水平,开展农产品农药残留监测与控制,保证粮食生产和农产品供给安全。
开展高产创建活动,提高粮食单产水平。在全市选择30个农业基础设施条件好的乡(镇),建设30个千亩连片粮食高产创建示范片,实现小麦亩产300公斤以上,夏玉米、马铃薯(折粮)亩产400公斤以上,春玉米亩产500公斤以上;高产创建示范实施面积5万亩,辐射带动50万亩,单产较前三年平均增长10%以上,新增粮食5万吨。
(二)建设四大体系,完善服务机制
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和种子管理体系建设。加快体制改革,创新推广机制,改进推广方式、方法,建立健全市、县、乡、村四级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稳定和壮大农业科技队伍。
加快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农情信息服务和自然灾害监测预警工作,整合农业信息服务资源,提高农业信息服务质量,用三年时间完成信息入村工作,基本实现村村都有信息站,使政策、技术、市场信息的覆盖面达到90%以上。
加快农产品市场服务体系建设。大力扶持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每县区要新建或改扩建1-2个具有一定规模、规范经营的农产品批发市场。鼓励和引导农民进入流通领域,发展专业协会、产销服务队、经纪人队伍和专业大户等多种形式的专业合作组织,逐步建立起以农民及其合作组织为主体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开拓农产品交易市场,实施农产品网上交易,搞活农产品市场流通。
加强农产品质量检测检验体系建设,力争用三年时间建成市级和7县区的检测中心(站),形成省、市、县三级联动的检测网络。
(三)抓好五大产业,推进种植业业结构调整
着力抓好马铃薯、茶叶两个产业带和蔬菜、中药材、烤烟三个产业板块共五大优势产业,继续大力推进种植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发挥区域比较优势,挖掘生产潜力,加大区域布局、作物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力度,推动特色产品和优势产业向优势产区集中,尽快把在全省有一定影响的特色产品和优势产业做大做强。筛选确定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重点扶持发展。积极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四)推广七项技术,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推广粮食高产集成技术,开展高产创建活动,使品种和技术的潜在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推广经济作物优质高效技术,促进农民增收;推广园艺作物生态安全生产技术,推动主要园艺作物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推广优质专用新品种,挖掘良种良法增产潜力;推广重大有害生物综合防治技术,提高生物灾害防控能力和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预报水平;推广测土配方施肥、配肥技术,提高地力,加强耕地质量监督监测和基本农田保护工作;推广旱作节水农业技术,提高农田墒情和旱情监测水平。
依靠科技进步,加速科技成果转化,通过品种改良、新品种选育、实用技术推广普及和高新技术应用,不断增强科技创新和应用能力,积极推进农业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和效益型转变。加快农业科技的研发与创新,把科研和生产对接起来,把成果与效益结合起来,切实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提高新技术的推广与应用水平。不断加大良种良法推广力度,加快推广先进实用、效益显著的农业生产技术。认真组织实施重大农业技术推广活动,加强优质高产、节本增效组装配套技术的研发应用,组织动员广大科技人员进村入户,开展农业科技推广和技术服务,切实做到技术人员到户,科技成果到田,技术要领到人。加快农业推广体制改革,努力实现农业技术推广队伍多元化、推广机制社会化、推广方式多样化,促进各种先进实用技术向农业渗透,增强科技对农业发展的支撑力。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种植业生产尤其是粮食安全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要以提高农民收入,保护农民利益,保障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发展农村经济为目标,采取各种措施,切实加强对种植业生产的指导和宏观调控。建立强有力的农业领导体系和支农责任制,把耕地保护、粮食安全、设施蔬菜生产及农民收入指标纳入各级政府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内容。
(二)加大农业投入。各级各部门要认真落实种植业生产的各项扶持政策,制订配套发展措施,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形成政府财政支持农业的长效保护和支持体系。市、县区两级财政对粮食高产创建和设施蔬菜工程要安排一定的预算资金予以支持。各级各部门要利用国债资金、银行贷款、企业资金和民间资本等形式,努力增加农业投入,为种植业健康发展提供资金保障。
职业发展计划范文2
论文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发展性教师激励机制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内涵及其要求,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构建和实施发展性教师激励机制的主要措施和相关保障,以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进人了快速化发展的轨道,逐步实现了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高等教育的大发展对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但目前我国高校教师队伍数量严重不足,整体师资力量不强,教师专业化发展程度不高,且教师投入教学工作的精力不够,严重地制约了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也影响到高等教育的进一步的发展。为此,教育部提出现阶段要切实把高等教育的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今后一个时期的重点工作。各高校要想方设法建立行之有效的教师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和发挥教师从事教学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并积极创设有利条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以推动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和学校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1 发展性教师激励机制的内涵
1.1激励机制
激励机制通常是指通过一套理性化的制度来反映激励主体与激励客体相互作用的方式。激励机制的内涵就是构成这套制度的几个方面的要素。根据激励的定义,激励机制应包含诱导因素集合、行为导向制度行为幅度制度、行为时空制度和行为归化制度五个方面的构成要素。激励机制是五个方面构成要素的总和。其中诱导因素起到发动行为的作用,后四个方面构成要素起导向、规范和制约行为的作用。一个健全的激励机制应是完整的包括以上五个方面、两种性质的制度。只有这样,它才能进入良性的运行状态。
1.2发展性教师激励机制
发展性教师激励机制是在充分尊重教师的前提下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而建立的一套激励制度及其相互作用的方式。它是主体取向的激励,是重发展而非重功利的激励,是整体目标指向的激励,是即时性和过程性的激励,是正向激励与反向约束的有机统一。
2 发展性教师激励机制的实施
2.1目标导向
实施发展性教师激励机制,其根本目标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使其能最大限度地投人教学,形成个性化的教学风格,加强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反思与调节,主动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逐步成为专家型教师,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
2.2主要措施
2.2.1成就激励
成就激励把激发、形成教师的内部动力机制作为管理目标,通过让每一位教师取得成功,促使全体学生取得成功,最终实现教育取得成功的目标。它改变了传统外压式的强制管理,通过激励让教师积极主动参与学校工作,将学校管理的外在要求内化为实现自身价值的需要,努力获得成功的体验,自我开发内在潜能,实现自主、全面发展。首先,价值激励是第一位的,其核心是以成功为价值指向的教师价值评价体系。它要求正确发现、认识教师,充分肯定每个教师都有成功的需要和潜能,通过多种方式使教师发现、认可并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价值激励通过指明教师个人奋斗方向,展现未来前景,从而激励教师的斗志,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事业心、成就感,树立起“人人都有发展机会”的信念,促使他们更大胆地去创造机会,走向成功。这就要求学校实行科学合理的教师评价机制。其次,要有效实施用人激励。高校管理者要遵循以人为本、德才为先的用人原则,把教师的专业特长、教学科研水平和工作实绩有机结合起来,建立灵活多样的人才聘用制度和职称评审制度。选才要唯才是举,用才要知人善任,验才要注重实绩,护才要无私无畏,育才要着眼未来。让教师在“明责授权”的最佳管理体制中创造最大的个人业绩,实现自身价值。譬如,现在许多学校实施特聘教授制度。再次,学校还要多给教师提供培训的机会,并坚持开放性、国际性的办学理念,及时把国内外、校内外的教育动态、政策法规、科研信息等各类信息传递给教师,使教师对时代精神和学校发展计划、目标等有充分的了解,进而产生强烈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2.2.2物质激励
发展性教师激励机制的核心是分配制度。分配制度将诱导因素集合与目标体系连接起来,即达到特定的组织目标将会得到相应的奖酬。直接的经济利益分配是所有教师最关心,也是影响教师积极性最直接、最关键的因素。所以,学校要重视并做好学校内部的报酬分配,要从学校实际出发,制定分层次、分阶段的分配操作方案,让每个教师获得不同层面、不同角色的经济激励,从而推动学校教学工作的发展。譬如,学校通过设置不同的岗位和相应的岗位职责,并根据教师选岗和完成岗位职责的情况进行相应的奖惩,以引导教师发展,提高教师爱岗敬业的自觉性和责任感。
2.2.3需要激励
实施发展性教师激励机制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满足教师需要。设计各种各样的外在奖酬形式,并设计具有激励特性的工作,从而形成一个诱导因素集合,以满足教师的外在性需要和内在性需要。通常来说,物质需要的满足并不是最终目的。在物质需要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后,精神(需要)激励便成为激励的主导因素之一。一方面,我们要十分重视道德激励和文化激励。注重培养教师的事业心、责任感、学术理想、价值形象和主体意识,并千方百计创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和良好的育人环境,以形成学校文化精神与教师个人价值的和谐统一,使学校成为教师心目中创业的最佳场所。另一面,要在一定范围内选拔某一面最有成就的优秀教师,作为其他教师学习与效仿的典范,发挥其榜样的力量,产生激励效应。从发展动力论的角度看,榜样的激励使被激励者无论在哪个层次、哪个环节都可以获得良性的发展。譬如,许多学校实施“名师工程”,通过教学竞赛和示范教学遴选出教学名师,通过精品课程建设、教改项目建设、教学团队建设和名牌专业建设等项目充分发挥名师的榜样激励作用。
2.2.4民主参与激励
民主参与是增强凝聚力、培养主人翁意识的一种重要手段。教学管理工作的关键是增强人的凝聚力。教职工有权参加重大事情的决策与建议,对领导者进行监督和咨询,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也只有做到了这一点,师生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才能充分地得到发挥。当激励因素存在并且在工作情景中处于肯定状态时,他们才会获得满意感。譬如,许多学校实施校务公开,进一步增强和发挥教代会的民主参与管理的作用,并积极吸引优秀教师代表参与学校管理。
2.3管理保障
发展性教师激励机制是一个庞大的系统,既要求学校管理者树立人本理念、质量理念、效益理念等现代学校管理理念,又要求学校管理者对激励机制、激励频率、激励程度、激励对象把握适度,正确选择激励内容、激励方式,更要求学校管理者正确处理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个体激励和群体激励、当前激励和长远激励等多种关系。只有与时俱进,树立科学发展观,及时调节激励的途径和方式,建立有效反馈机制,才能保证激励机制有效、全面、健康地运行。这就要求学校实施“三全”教学管理模式,即全员管理,把学校全体师生员工纳入教学管理体系;全程管理,把教学的全过程纳人教学管理体系;全面管理,把与教学工作相关的方方面面全部纳人教学管理体系。并坚持以全员管理为基础,以全程管理为核心,以全面管理为保障,大力推进学校教学工作的发展。
3 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内涵和要求
3.1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内涵
实施发展性教师激励机制,其根本目标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从广义的角度说,“教师专业化发展”与“教师专业发展”这两个概念是相通的,均指加强教师专业性的过程。但从狭义的角度说,“教师专业化发展”更多是从社会学角度考虑的,主要强调教师群体的外在的专业性提升。“教师专业发展”则更多是从教育学纬度加以界定的,主要指教师个体的内在的专业化提高。笔者这里提到的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指教师的内在专业结构不断更新、演进和丰富的过程。而内在专业结构指教师的专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伦理、自我专业意识等。1980年,《世界教育年鉴》提出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目标有两个:其一,争取专业的地位与权利及力求集体向上流动。(社会学者的研究取向)其二,把教师视为提供教育教学服务的专业工作者,专业化的目标是发展教师的教育教学的知识和技能,提高教育教学的水平。(教育研究者和实践者的取向)
3.2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要求
首先,教师应成为研究者。教师主体意识和研究意识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支撑。教师成为“研究者”,可以通过加强学习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和教育质量,沟通理论与实践,使得教师群体从以往无专业特征的“知识传授者”的角色定位提高到具有一定专业性质的学术层级上来,使得教师工作重新获得“生命力和尊严”,显示出其不可替代性。其次,教师应积极反思。反思,一般是指行为主体立足于自我以外批判地考察自己的行为及其情景的能力。反思周而复始,循环进行。它要求教师细致观察并发现问题,通过系统的、客观的、科学的分析和研究,对课堂教学进行新的实践,从而提高教育质量和自身理论水平。它强调教师要检查自己的教学实践,回顾、诊断、监控自己的行为表现,以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适应教学需要。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考尔德希德说:“成功的有效率的教师倾向于主动地创造性地反思他们事业中的重要事情,包括他们的教育目的、课堂环境以及他们自己的职业能力。”此外,学校和社会要积极创造有利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良好环境,形成合力以推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职业发展计划范文3
一、强化龙头企业与科技的结合
科学技术是推动农业产业化的第一生产力。龙头企业应依靠科研院所、高等学校的科技产业,并着力使之融为一体。科研院所、高等学校作为创造和传播知识的殿堂,与产业相结合,可以为企业提供知识资源和人才资源。与企业联合、从事研究开发工作也是世界一流科研教育机构的重要业务内容之一。
经过10多年的科技、教育体制改革,研究院所、高等学校走过从80年代的为企业提供服务、提供技术而适当得到回报开始,继而从事产品经营,到最后开发自己的产品、直接创办科技产业的历程。这可以说是中国的一大创举,尤其是目前的一些知识密集、高技术产业已引导行业进步的潮流。农业科研院所、高等学校虽无方正、联想这样的大企业、高技术企业,但依然也有众多的科技产业。科研院所、高等学校的产业之所以得以存在和发展,主要有三个因素:一是技术上有优势,掩盖了市场能力的不足;二是产品具有高知识含量,竞争对象相对较少;三是长期的知识积累和人才积累,实际也是国家科研投资的后续效应。但长期下去,就会出现很多问题。一是资金投入不足,难以形成规模生产;二是不能真正形成产业化。于是就会出现既不象企业,又不象研究机构的局面。因此,科研院所、高等学校的科技产业应面向龙头企业,并着力使之融为一体。
农业产业化的龙头企业要以农业科研院所、高等学校作为技术依托,努力建成集农业科技生产经营于一体、资金雄厚、技术先进、营销灵活的现代农业科技企业;依靠科技进步,高起点、高水平地发展种养加、贸工农一体化;依靠科技力量,内延外引开发新产品,提高龙头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经济实力;依靠科学管理和科技素质的提高,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
二、强化产业化生产与市场的结合
产业化生产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生产商品率高、附加值高的农产品为重点。以市场为导向就是生产必须面向市场,进入市场,因此一方面要深改革,打破条块分割、部门分割,建立平等竞争的多元流通主体,加强对农民和农民联合体(专业协会等)中介组织的培育和扶植。另一方面要建立与生产布局相适应的初级农产品市场网络,并通过初级网络的开拓连接国内外市场。再一方面就是要加强市场预测,逐步建立市场信息网络,指导农民有序生产。
三、强化社会化服务与信息的结合
全方位系列化、综合化服务体系是农业产业化的重要保证。农业产业化使农业由原来传统的单纯的生产扩展到加工、销售、贸易等领域,交叉增加,综合性强,要求社会化服务水平和能力不断提高,以保证农业产业化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从实践来看,比较有效的社会化服务方式是强化市场信息服务和信息咨询服务,为农民提供市场变化信息,帮助农民掌握市场、了解市场,提高农民驾驭市场的能力,减小市场波动对农户的影响,保护农业生产和农民利益。其次,要充分发挥民间组织的信息纽带作用,总结农村专业协会等成功经验,调整充实、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逐步把信息社会化服务纳入农业产业化体系。
四、强化产业结构与创新的结合
知识经济条件下,高技术产业和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成为产业结构的主体。农业产业化也应适应这一变化。从农业经济整体看,要优化乡镇企业与农业的结合。要改变目前乡镇企业与农业脱节的状况,加大农业关联产业群的培育和建设,加强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的连续,为提高农业产品竞争力及附加值而服务。这也是改变乡镇企业低水平重复、产品积压、效益低下的有效出路之一。农业内部在保证完成粮食生产任务的前提下,大力发展多样、优质的非粮食作物和工业原料的生产,从中选择和培育有资源优势、规模基础和市场前景的主导产业,实行贸工农一体化经营,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五、强化产业化经营与人才的结合版权所有
规模化、集约化的现代农业产业化经营体系是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供销社和基地作为龙头,通过“公司+农户”、“基地+农户”的联合,形成贸工一体化,进而发展为贸工农、经科教一体化的产业链,逐步形成农业企业群。在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基础上,发展现代化的农业综合经营,使农业技术经济合作的经营部门、产品、生产环节互补,使产业间、主体间互促互利,形成新的农业产业链。
然而,在农业产业化中,龙头企业最缺乏的是技术和专业人才,科技企业中最缺乏的是市场开拓和管理人才,二者的结合使得农业产业化在人才的培训上必须要有大的突破。通过在职教育和岗位培训,培养一批有深厚知识基础和掌握农业先进技术的科学家、跨世纪农业科技研究人员以及一大批精通业务的科研推广、开发的专业技术人才;同时还要培养善于宏观决策的政府科技领导干部及有远见、善管理、懂经营的专业管理人员;此外,要着重抓好农村普及九年制的义务教育,建立健全农村技术培训体系,加强对农民的职业教育,为切实推进农业产业化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六、强化产业化建设与开放的结合
实施外向牵动是加快农业产业化建设的有效途径,也是知识经济条件下经济一体化的要求。通过扩大对外开放,一方面可以引进资金,引进技术,引进人才,为龙头企业的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注入生机和活力;另一方面还能发展外向型经济,推广农副产品的交换空间,参与国内国际大循环,增加出口创汇。
职业发展计划范文4
全球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持续深入,发达国家在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领域加速布局,抢占未来发展的战略制高点,我国正在实施制造强国、网络强国的发展战略,充分发挥软件的深度融合性和核心的作用,适应制造业和互联网的深度融合。
从制造到智造
近几年,“智能制造”这个词在慢慢被大家所熟知。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今年1月1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规划(2016-2020)》。其中有一项重大的项目工程――推进工业技术软件化的工程,实现工业互联网、工业云,搭建工业软件平台是实现全球共融和推动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
智能制造加速发展是大趋势,它推进工业技术软件化,提高工业软件,尤其是工业物联网软件的供给能力,面向行业智能化转型需要提供高水平的行业解决方案。
将人工智能与工业制造结合是大势所趋。第21届中国国际软件博览会的主题是“软件定义世界、智能引领未来”。在会上,来自行业内的精英们汇聚一堂,共同探讨不同行业对于实现软件化、数字化转型的看法。其中,笔者最关注的是与制造业有关的工业技术软件化的趋势。
工业技术软件化是大势所趋
什么是工业技术软件化?北京索为系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索为公司)董事长李义章表示:“提到工业技术软件化,可以通过美国DARPA 的AVM计划看出些端倪。AVM是2016年启动的计划。美国制造业的核心思想就体现在AVM计划里。AVM的口号就是重新发明制造业。为什么重新发明?因为制造业的方法需要革命性的变化。AVM计划的核心的理念是,把知识和技术进行组件化、模块化。通俗一点地讲就是把知识和技术变成App。我们知道,产品可以模块化,但这个产品系列的模块没有办法用在另外一个产品系列上。我们生成不同的产品模块的方法和技术是一样的。AVM提出把知识和技术组件化、模块化,使得产品的设计和研发工业制造可以快速完成。AVM的计划没有创造任何新的IT或者信息化技术,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工业的知识和技术如何更加高效地使用。AVM计划的核心就是工业技术软件化。”
李义章表示:“工业企业软件化是现在非常重要的趋势。软件化不是会用软件、开发软件,而是企业组织要软件化、业务要软件化、能力要软件化。”李义章举例说道,“波音公司在波音787的研制上用了八千多种软件,其中不到一千种是商业软件,还有七千多种是波音公司的私有软件。飞机设计的知识、技术、方法是在七千多种软件里。这七千多种软件是市面上看不到的,但这些软件恰恰是波音公司最核心的竞争力。这七千种软件代表波音公司的能力。中国制造业和波音公司的差距就这在七千种软件里,有了七千种软件,波音公司离开任何一个人都可以设计波音飞机,这就是核心竞争力。”
工业企业用的工具,包括设计仿真和制造的工具,都经过数字化。过去用图板画图,在实验室做实验,现在在计算机上做仿真。信息化、数据化的工具是过去物理工具的替代,但这些工具的数字化没有改变人的工作模式。人的工作模式需要人学习知识,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并通过人操作工具,完成工作。过去在图板上画图,现在用CAD建模,这个过程是没有变化的。
对于制造业企业而言,现在工具的发展非常快,工具的种类非常多,但人的操作方式仍然是传统的模式,这两者已经严重地不匹配,带来了一些问题。现在很多企业买了全世界最先进的软件和设备都用不好,并不是软件设备不好,而是能力体系没有跟上。很多工程技术人员做的很多工作都是低层次的体力劳动,没有做创造性的工作。
李义章表示:“企业积累的核心技术和核心知识都在人的脑袋里,人离开了就带走了,这是现在人的能力和工具不匹配带来的问题。工业技术软件化就是要解决这样的问题,解决人能力的问题,以及知识如何更加高效使用的问题。改变人和工具的关系,过去是人直接操作工具。现在可以通过一个平台来完成,这个平台像操作系统一样,可以把工程师工作的方法和知识、技术植入到平台上,实现建模、计算、数据处理、生成报告。把这些技术模型化,变成App,有了App就可以通过平台操作工具,这是最大的改变。”
过去人操作工具,现在变成通过软件去操作工具,这是工业技术软件化的核心作用。不管软件还是设备,运行过程中会产生数据,从设备上采集数据,然后做数据的分析、诊断,甚至是预测性的维修,这都是从数据中要发现的规律和新的知识。
李义章表示:“人的行为包括大量的知识。知识工作者有特点,很多的知识都是隐性的,他不一定能总结出来,但活让他干是可以的。对这种隐性知识怎么办?我们需要提供工作环境。工作环境可以记录行为,可以观察人的行为,通过人的行为理念挖掘新的知识。”
形成数据到知识,知识再到模型和软件的闭环,这样的工作闭环和知识闭环构成了智能化的系统。智能化的系统最终的目标是把人解放出来,让人去做创造性的工作,让机器做操作性的执行工作。
工程中间件平台助力制造业发展
软件定义的特点是“以人为本,随需而定”。虚拟化、数字化一切,软件定义带给我们很多可以变化的内容。跨界融合的新面目展现在世人面前,打破旧秩序,重新建立新世界。企业作为经济社会承载体,也是经济社会中的细胞组织,在这样的时代,各类型的企业都要走向软件化的道路,通过企业软件化培养企业新型能力,管理要素需要发生变革,管理模式要进行一些创新。所有生产制造流程优化和集成等,都可以在企业软件化过程中逐步实现,最终形成企业的新型能力,包括对成本的精细控制、对客户需求的实时响应、个性化定制,全生命周期的质量管理。享受信息化的好处,钟爱软件行业带来的益处。企业软件化使得企业效率提高。软件增多会带来质量问题,需要关注软件化过程中企业信息化的质量。
在工业技术软件化的过程中,索为公司是国内的先驱者之一。索为公司是国内集成研发平台、工程中间件技术和市场的开拓者,致力于提供制造业工程领域最先进的技术、产品和服务。
索为公司成立于2006年6月,公司的核心产品SYSWARE工程中间件平全基于自主的技术体系。基于SYSWARE工程中间件,以“知识型工作自动化”为目标,打造“智能工业集成平台”,椭用户实现工程经验模块化、工具软件集成化、产品实际协同化、项目流程一体化的目标,帮助用户提高复杂产品研发的效率和质量,提升用户核心竞争力是索为公司的目标。
SYSWARE工程中间件平台是一种创造性的解决方案,以业务为导向和驱动,关注工程信息化领域中的业务逻辑,在企业产品研发、管理、制造、集成等业务方向上提供基础共性平台,从而为业务人员快速构建和集成应用软件提供基础支持。对于纷繁复杂和多种多样的软件和系统,SYSWARE提供了统一的操作平台,为用户在各系统之间交换数据、实现互操作提供了便利。工程中间件在企业中的位置就相当于计算机中的操作系统。
SYSWARE工程中间件总体架构是由工具适配器层、统一业务层、统一界面框架层、应用系统层、统一工作台面、大数据分析及知识工程、云计算层组成,是信息化建设的一种新模式。在企业IT系统的业务基础架构层面,通过引入先进的统一软件平台,为上层应用开发提供统一的标准、接口和规范,使各类应用的开发有既定的规则,同时基于“平台+组件”的架构实现各类业务的组合和复用,在助力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
职业发展计划范文5
关键词:农业产业集群 地理标志产品 产业化
近年来,农产品的销售已经由过去的卖方市场进入买方市场,农产品也由过去的先验性产品变为后验性产品。所谓先验性产品,是指消费者凭自己的直接判断,就可以把握其质量和价格。这类产品的品牌作用不明显,消费者不需要为此投入来增加对产品价格性能的知识和信息量。所谓后验性产品,是指消费者在购买时仅凭自己的有限知识和信息,很难掌握产品的质量和价格性能比,品牌的作用越来越大。但是,农业生产中,农户由于单独经营,一般很难取得规模报酬,更难建立独立的产品品牌而获得超额利润。因此,通过农业产业集群促进地理标志产品的产业化,是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
农业产业集群与地理标志产品的内涵
农业产业集群是指在特定区域内,基于当地独特优越的自然条件和特色人文环境,围绕某一主导产业的种植、养殖等农业生产活动,大量产业联系密切的企业、组织、协会、科研院所等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上高度集中,并形成产业持续强势竞争力的现象。发达国家和我国沿海地区的实践证明,农业产业集群具有强大的集聚效应、竞争效应、分工效应、区域效应和品牌效益,已经成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农产品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和必然选择。
地理标志是一种与产品生产的地理来源相关联的标志,是国际公认的一个知识产权概念。具体而言,是指识别某产品来源于某地域或该地域内某地区或某地点的标志,而该产品的特定质量、声誉或其他特性主要取决于该地理来源。由此可以看出,地理标志不仅是产品的产地标志,而且也是质量标志、信誉标志,这决定了地理标志负载的产品蕴含着巨大的市场潜力和无尽的财富价值。由于地理标志所指示的为市场所认知的特征,与其地理来源密切关联,涉及产地特有的自然环境条件,包括气候、土壤、水源等因素,并联系特定地域的传统工艺及人文因素,其保护对象绝大多数是农产品。截至目前,我国享有国家地理标志保护的产品已有803个,其中类属农产品的占95%。从全国各地反映的情况看,已经获得地理标志的农产品收购价格普遍上涨了15%-20%。地理标志已成为各地特色经济的品牌,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增长点。
产业集群理论与地理标志这样一个特定制度存在一定的内在关联性。一方面,农产品地理标志作为一种地域性、独特性及制度赋予的特定权利,对其他经济资源具有聚集效应,从而会引导和开发地理标志农产品的产业集群;另一方面,农业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又将会保障、提升地理标志农产品的质量、信誉与品牌,从而促进地理标志产品的产业化发展。
农产品地理标志与农业产业集群的内在关联性
(一)自然条件等准地理标志是农业产业集群形成的基本条件
准地理标志是指潜在的、未经注册但是将来可以形成的地理标志。农业是对自然资源依赖很强的产业,不同的自然条件直接影响着农产品的类型、品质,使不同区域在特定的自然或人文因素的作用下,形成了与该产品特定质量、信誉等密切关联的地理品牌,因其显著的可识别性,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再加上农产品储运的特殊性,进而影响到相关非农产业的发展和布局。这种农业资源在地理空间分布的差异,决定了一些产业为了能充分利用农业资源这种准地理标志优势而集中到特定的区域范围内,便催生了集群的形成。
(二)分工合作需求是农业产业集群形成的内在机制
随着技术进步和农业产业化加速,地理标志产品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中一些生产职能逐渐分离出来,形成了围绕地理标志产品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的一系列独立的、与农业密切联系的产业部门。这种农业及其关联产业紧密联系的发展趋势,使得地理标志农产品生产对分工合作的期望很高。一方面,孤立的农户迫切需要与之关联的企业和研发等单位建立联系,以减少地理标志农产品生产的盲目性、投资和直接交易的成本;另一方面,以地理标志农产品为加工、销售、运输或研发对象的相关企业或机构也亟需与农户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以便能够及时、有保证地获取市场所需求的农产品。这样,对分工合作的需求就直接促进了农业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
(三)集聚效应是农业产业集群形成的市场动力
地理标志作为一种区域共享的无形资产,能够为相关企业带来利益,改变农户或企业的预期,进而改变其策略和行为。凭借地理标志农产品区域品牌的凝聚力,能促进区域内产权相互独立的研发机构、产业主体、相关及支持性产业主体结成介于市场与科层组织之间的中间型体制组织。这样,在科技研发上,既促进研发部门针对市场和产业发展需要研发,又能解决农业技术“准公共品”性带来的个体研发动机不足,保障了研发资金投入。在技术应用上,该组织产生的溢出效应、内部并存的竞争与分工协作关系能有效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和农民的生产水平,可解决产业主体因能力不足,相关与支持性产业在生产资料、产品流通等环节的支持力度不够而无法有效应用成熟技术的问题。地理标志品牌让众多产业主体在研发、营销网络、广告、促销等方面享受规模效应和范围经济效应。
(四)农业产业集群是保护和发展农产品地理标志的重要载体
农产品地理标志作为无形资产,其作用的发挥必然要受到有形资产的制约。从根本上说,有形资产是无形资产的载体,而无形资产“武装”了有形资产,才使他们具有获得额外收益的能力。农产品地理标志在一定地域范围内树立了区域农业的形象、地位,影响了外部市场对区域农业的认识,但这并不意味着农产品地理标志能够脱离农业产业集群独立存在。农业产业集群形成的产业规模、产业集中度、市场占有率是农产品地理标志最初形成的基础;同时,农产品地理标志是否能不断和持久地扩大影响力,更依赖于其有形资产——农业产业集群的进一步发展与壮大。因此,农业产业集群作为农产品地理标志的有形资产主体,它的发展直接制约着农产品地理标志作用的发挥,是保护和发展农产品地理标志的重要载体。
(五)农业产业集群的集聚效应增强农产品地理标志的品牌价值
一方面,地理标志是标示某商品来源于某地区,并且该商品的特定质量、信誉或者其他特征主要由该地区的自然因素或者人文因素所决定的标志。地理标志的获得以符合特定的质量技术标准为前提,它是优质的象征,能够促使产品形成品牌化;使特定地域范围内的生产者和企业形成一种合力,地域内各个企业在合作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产品品质,创造出更加优质的产品,在这样一种良性的竞争中地理标志集体品牌地位将会逐步提高。另一方面,农业产业集群发展本身就具有农产品地理标志的品牌效应。农业产业集群发展本身就是一种很好的区域地理标志品牌,使产业具有强大的竞争力形象,具有集群从众效应和模范作用。
从产业集群角度看地理标志产品产业化存在的问题
(一)地理标志产品标识重申报、轻使用的现象比较普遍
地理标志产品标识对于发挥品牌优势,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由于我国启动地理标志认证时间比较短,地理标志产品标识重申报、轻使用的现象比较普遍。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是宣传重视不够,一些产品注册后知名度虽有所提高,但没有形成社会效应,产品经营者对使用地理标志产品标识的作用和重要性认识不够;二是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识需向省级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申请订购,如果两年不在产品上增加新专用标识,将被注销使用资格,由于担心增加成本,产品经营者使用标识的积极性不高。
(二)地理标志农产品科技含量低、质量控制不规范
科学技术是地理标志农产品的产业集群发展的关键。只有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化设施装备地理标志农产品的产业集群的各个环节,产业集群才能有持续旺盛的生命力。而我国地理标志农产品科技含量低,质量控制不规范,表现在:一是地理标志保护的农产品的产业集群一般都是在劳动密集型的低成本优势的基础上创立的,所以单个小企业不可能有自己的研究与开发机构;二是由于农业的弱势及低效益,长期得不到科研机构和科研人员的重视。农业科研系统从整体上讲,缺乏重大技术发明,已有技术因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的残缺不全难以转化;三是缺乏生产要素流转市场和管理机构。农村可以成为丰富的原材料生产基地,可以提供廉价的劳动力,可以寻求建立销售市场和中介组织。但是,对于科学技术、资金等生产要素,农村地区是难以自我满足的,必须通过政府组建相关机构吸引投资和项目招标等促进生产要素向农村地区流动。因此,我国地理标志农产品科技含量低,农业产业集群的区域创新能力较低,无法进一步挖掘农产品地理标志的潜在价值,不利于制定和提高地理标志产品的生产标准和促进产业升级优化。
(三)龙头企业带动能力不强且地理标志产品规模化、产业化程度低
在农业产业集群中,龙头企业起着上下耦合作用。龙头企业的牵动能力直接决定着以地理标志为基础的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规模和成效。目前,我国很多地理标志产品的生产经营主体小而散,多数产品经营仍以浅层的买卖关系为主,缺少加工、流通环节的转化增值,产业链条短,产品档次低。而且农业仍处于生产要素导向阶段,许多企业片面强调产地的真实性而忽视了商品的内在品质,致使使用地理标志的商品与其他同类商品没有明显区别,传统的质量特点和信誉丧失殆尽。而且地理标志可以为很多家企业使用,有些企业不注重自身实力的培育、自身资源的整合,不注重自身长远战略的规划,只看当前获得的收益,产生狭隘的地理标志主义。一部分企业为了赚取高额利润,粗制滥造、以次充好,生产的产品或者缺乏独特的品质,或者由于缺乏独特的生产工艺和技术诀窍,导致其生产的所谓“地理商标”的产品质量不稳定,甚至生产劣质的产品,造成很多消费者在购买后,便对同一类产品不再问津,从而渐渐地使真正的地理商标产品失去了市场。
(四)为地理标志产品服务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
我国很多围绕地理标志产品而形成的产业集群还是低水平的产业集聚,产业链上环节少且各环节发展不协调,相关辅机构严重缺位。表现在:一是缺少为名特优地理标志产品提供咨询、策划、的服务机构,尤其是能够为地理标志产品拟定技术标准、生产工艺和操作流程的人才和机构;二是缺乏为地理标志产品进入市场流通服务的专业机构或中介组织,使产品的生产商和销售商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渠道;三是地理标志产品行业管理组织和行业技术协会机构不健全,导致我国农村很多低水平的集群产业中各经济主体之间的联系松散,信息交流少,生产结构趋同。
(五)农业产业集群发展中忽视对地理标志主体的培育
农业产业集群中最为常见的中介组织是产销协会,但是现在的产销协会几乎都是小而全的“全职保姆”组织,技术、农民培训、科研、营销服务等一应俱全,但真正需要建立地理标志品牌的时候只能通过政府或其他机构获取资金和政策上的帮助。另外,在地理标志品牌建设过程中往往出现“多头领导”的局面:一方面,技术和资金的支持来源困难使得区域内各利益主体形成弱合作,对地理标志品牌缺乏科学的管理;另一方面,避害趋利的心态使得产业集群中缺乏权威的组织机构监督地理标志的使用。这种管理体制使得一些农户的劣质产品破坏地理标志的形象,而且这种生产标准准入方法很难瞄准真正的优质生产者和剔除劣质生产者。
基于农业产业集群的地理标志产品产业化发展策略
(一)制定地理标志产品产业集群发展规划
在充分考虑各地自然条件、人文因素以及市场需求的基础上,制定科学的产业发展规模。对那些发展前景较好、已有一定规模、产业化发展初具雏形的地理标志产品,重点发展,构筑实施地理标志的特色主导产业。对那些有优势、有特色、有待进一步开发的地理标志产品,要多方支持,逐步壮大规模,尽快促进产业升级;对目前发展规模较小、不易扩张的地理标志产品,要加强保护,确保产品现有的品质特色和规模;对既没有地方特色,产品内质又不突出的地理标志产品,通过市场的调节,使其自然发展。
(二)提升农业产业集群的生产要素条件
生产要素可以分为初级资源要素和高级资源要素。目前地理标志涉及到的主要是自然资源、历史、传统人文等初级要素,这些要素是自然生成的,只要简单的私人及社会投资就能拥有。而对于知识、技术、资本等高级资源要素则需要依靠持续地追加投资创造出来。因此,保护与发展农产品地理标志,使拥有农产品地理标志的产业由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应做好以下工作:一是需要对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的产业加大知识、技术等投入,促使农业产业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发展;二是加强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以支持地理标志农产品产业的持续竞争力;三是要大力提高地理标志农产品品质,积极推进发展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生产,逐步实现地理标志农产品生产、加工、包装等环节的标准化和优质化;四是增强地理标志品牌的个性特征和文化内涵,做好名牌延伸工作,把名牌冠以新的地域产品形式或类别,营造名牌素材,提高地域产品的整体形象,发挥地理标志品牌的综合经济效益。
(三)培育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的产业龙头企业
龙头企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农业产业集群的实力和竞争力,应加大对实施地理标志的农业企业的扶持,强化管理,促使其不断扩大规模,提升产品档次;鼓励现有龙头企业打破所有制、行业、地区界限,通过资产重组、资源整合等措施,使生产要素向龙头企业集中,增加市场竞争力;引导龙头企业加强与科研院校合作,通过技术参股、技术转让等形式,加大科技创新与产品开发力度,实现优势产品从品种到产品的全程开发;大力发展民营中小企业,民营中小企业可以依附龙头企业的市场和经营,配合龙头企业的分工体系,发挥和利用自身资源优势,成为龙头企业的一部分。
同时,龙头企业也可以与中小企业进行转包合作,增强企业的柔性,从而在产业集群内形成大中小企业密切配合、专业化分工与协作完善的网络体系,共同构建产业集群效应;实施“地理标志+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农户”模式,将自然资源(地理标志)、企业资源(市场)和农户资源优化组合起来,引导企业与农户之间建立更加稳定的产销和服务关系,实现零散生产与大市场的有效对接。
(四)建立健全地理标志产品社会化服务体系
一是建立中介服务平台。加大对社会化中介服务机构的扶持力度,培育中介服务体系,尤其是发挥基层农技中心和其它服务机构的作用,为地理标志产品及生产企业提供技术咨询、人员培训和信息服务;二是建立人才培训平台。科技、农业等部门要通过培训班、研讨会或专题论坛等多种形式,培养一批地理标志的工作骨干;三是建立宣传信息平台。充分利用各种博览会、展销会及网络平台,为普及推广地理标志产品、推介地理标志产品及其生产企业、开展地理标志产品生产技术咨询提供服务。
(五)加强地理标志主体的培育
一方面,要解决农业产业集群的产业联系问题。农业产业关联需要许多农民协会、产销组织、政府相关管理机构等,只有预期地培育这些“牵头”的主体,才能更好地促进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另一方面,为区域地理标志的投资、监督、管理等选定地理标志主体。同时,区域地理标志主体能够有效地协调跨行政区划的农产品地理标志管理问题,这样将更有利于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效应整体性和集约化的发挥。
参考文献
1.丁力.中国三农:国际竞争中的观察与思考[M].河南人民出版社,2003
2.王志本.我国传统名特优农产品的地理标志保护[J].农业经济问题,2005(4)
3.尹成杰.新阶段农业产业集群发展及其思考[J].农业经济问题,2006(3)
职业发展计划范文6
[关键词] 职业市场 国际化 发展趋势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职业市场也呈现出国际化的变化趋势,其主要表现是劳务市场、人才市场和移民的流动越来越具有国际性,呈现出跨国竞争的新态势。这种国际化趋势对职业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迫切要求职业教育加快对外开放,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职业人才。
一、劳务市场、人才市场和移民的国际化趋势分析
国际劳工组织(ILO)作为联合国的一个机构,专门研究和世界劳务、人才市场的情况。按照这一组织的研究报告,在全球化背景下,劳务市场、人才市场的流动性呈现出以跨国为主的大趋势,尤其是中、高技术水平的人才,呈现出由低收入国家向高收入国家流动的趋势。在过去的10-20年中,人才的职业流动率加快,平均每3—5年流动一次,而且范围加大,跨行业、跨区域甚至跨国的幅度更大。这就使得劳动、人才市场的竞争进一步加剧。
据世界劳工组织预测,到2010年,全球经济发展将会创造5亿个新的工作岗位。这些岗位分布在不同地区,见表1。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受人口与经济增长速度的影响,就业岗位大部分分布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因此,劳务市场的竞争在未来的5年中,将集中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由此制约着职业教育的对外开放。因此,培养国际化人才,也应该面向发展中国家。
劳务市场和人才市场的流动性和国际性的另一个突出表现就是世界移民的大量增加,这必将对职业教育的国际化产生深远影响。据世界银行的研究,世界高收入国家劳动力将下降,对外移民的依赖率将提高。而联合国估计,全球移民总量约占全世界人口总数的3%,达到1.75亿人。1980-2000年间,流人高收入国家的移民总量每年增长约3%,而20世纪70年代,这一数字为2.4%。按照这一增长率,在过去的30年中,移民在高收入国家总人口中所占比重几乎翻了一番,而这些国家的人口年均增长率(不包括移民)从70年代的0.7%降至90年代的0.5%。移民对一些高收入国家的人口增长带来了重要的影响。
比如在德国、意大利和瑞典,如果没有输入性移民,那么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其人口总数都是下降的。与此相反,1970-2000年间,流入发展中国家的移民平均增长率只有1.3%。由于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率一般都比较高,因而输入性移民在发展中国家(不包括前苏联)人口中所占比重下降了(见图1)。
1980—2000年间,大多数高收入国家移民人口年均增长率都在2%以上。这种增长部分地反映出受以下一些因素的影响:由于收入的提高,高收入国家对服务业的需求增加了;随着技术进步增加了技能的价值,形成了全球范围内对高技术工人的竞争;高收入国家移民网络的增长促使更多新移民的到来。
发展中国家总人口的约31%年龄在14岁以下,高收入国家的这一比例为18%。因此,我们可以预计,进入最适合移民年龄段的人口将会大量增加。1980年以来移民的迅速增长,已经在高收入国家中建立了聚居地,这有利于降低移民的成本和风险。高收入国家人口老龄化导致其劳动力的下降,这些国家对移民服务的需求会增加,而且对移民能够提供的服务(比如护理工作)的需求也会增加。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对招聘移民从事的其他服务(比如家庭和饭店服务员)的需求将会迅速增长。市场关于技术工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这也会吸引移民的流入,尤其是那些来自具有较好教育体系的国家的移民。世界银行其他的预测研究表明,未来20年中,高收入国家劳动力将会缓慢增长然后下降,这是造成这些国家对国际移民需求增长的主要因素之一。
而移民将对移民跨出国带来极大的收入,预计到2025年,移民增加的工资总收入将达到近万亿美元。基于此,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特别是技术性劳动力纷纷采取各种途径,向发达国家移民,其中移民成功的重要条件就是劳动者的受教育水平和职业能力(见图2)。这实际上是职业教育之间的激烈竞争,是职业教育对外开放及国际竞争力水平的表现。
二、加快职业教育对外开放的策略
积极应对职业市场全球化发展的挑战,加快职业教育对外开放,应该采取如下策略:
1.把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作为战略重点,提升人才的国际竞争力。当今,一个国家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其实质就是人才与知识的竞争。作为直接服务于经济建设的职业教育能否得到长足的发展,走出一条培养适应经济建设人才的路子,提高对经济建设的贡献力,这不仅是发展职业教育的生命线,也是影响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国际竞争中存亡与否的重要因素。因此,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把职业教育作为战略重点,借以提高劳动者素质,是提高我国在国际环境中竞争力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
2.转变认识,树立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的新观念。以扩大对外开放为契机,进一步转变观念,在教育贸易服务大格局中确定职业教育对外开放的位置。坚持在开放中求生存,在交流合作中求发展,牢固树立市场观念、发展观念和创新观念,增强WTO规则意识、竞争意识、教育服务意识和教育国际化意识。将职业教育办成在国内外劳动力市场上具有主动性和引领性的外向型人才的培养基地,使职业教育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3.创新职业教育办学体制,形成多元办学的新格局。大胆吸引境外教育投资集团或独资办学或中外合作办学,让国外先进的职业教育模式在我国生根发芽。所谓外国人投资办学,就是指具有外国国籍的个人、财团、民间社团、教育机构等独立投资,在我国兴办各种类型的职业院校。这与外国人包括海外华侨捐资办学不同。后者是只捐款,不管办学,前者是既投资,又管办学。目前在我国,外国人捐资办学的已较多,但外国人投资独立办学的还几乎没有。这种教育模式应该大胆地试验,发展起来。这对于推进我国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是非常有用的。
正如外资企业的领导、管理、经营方式冲击着我国企业的传统领导、管理、经营方式,引起了一系列良性的变革一样,外资独立办学也将对我国的职业学校产生积极的深刻的影响。因为吸引外资独立办学,不仅引进了外国先进的办学经验,把职业教育的发展建立在科技、劳务、人才市场调节的基础上,而且还使学校更贴近职业结构的变化发展,更合乎生产力的发展需要。而这一点正好能解决目前我国职业教育存在的“就业”大难题,即一方面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难,另一方面又满足不了经济发展的需要。所以,吸引外国人独立投资办学,是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及对外开放的必然选择。
4.深化以课程与教学为主要内容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充分培养适用于中外劳务市场需要的人才。要推进我国职业教育国际化,走向世界,在国际职业市场和劳务市场上有一席之地,就必须深化以课程与教育为主要内容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大胆引进国外原版教材,大力推行培养适用于中外劳务市场需要的双语型职业人才。
其一,深化课程改革,大胆引进国外教材。引进国外教材是深化课程改革的突破口。在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的发展中,国外有许多先进的经验和成果,已开发出各种理念先进、结构优化、内容新颖、国际适用的教材,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被许多国家选用。大胆引进这些教材有如下作用:(1)这些教材已经过了反复验证,表明具有较强的实用生命力,反映了现代国际职业发展的趋势和人才培养的需求。使用这样的教材,能够使学生掌握适用于世界职业与人才市场需求的知识和技能,不仅有利于在本国的外资、合资企业就业,而且有利于参与世界劳务人才市场的竞争。(2)这些教材使用外语编写,引进和使用这样的教材,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外语水平,包括外语的语言表达能力、职业竞争能力和国际交往能力。使用国外教材,对于学生的外语水平的提高是非常有效的,这比单一地进行外语语言教学,效率会提高许多倍。这已为大量经验和研究的资料所证明。(3)大胆引进和使用国外教材,不仅有助于学生掌握先进的职业本领,而且有助于学生了解和理解国外文化,学会与不同制度、文化背景的人进行思维与对话。在语言上相通,在思维与看法上就容易相通,容易交流与沟通,从而有助于学生与外国工作人员合作共事,拓宽就业的渠道,扩大就业的机会,提高就业竞争力。
其二,大力推行双语教学,培养双语型人才。据有关研究表明,在未来的五年里,随着我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竞争力的提升,对双语型专业人才的需求将进一步增加。这些人才既要掌握先进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本领,又要精通外语,善于用外语进行工作和交流。要培养这样的人才,单一地开设外语课是不够的,必须在专业课和操作实习课中进行双语教学,即母语与外语的双语教学,因为:(1)有助于学生掌握专业和操作实践的外语,有助于学生就业后在劳动工作中进行外语交流与实践。单一的外语语言教学仅仅解决日常生活中的某些外语交流,而学生由于专业外语和实践外语差,难以用外语进行工作实践交流与操作,从而降低了职业竞争力和劳动效率。所以,进行双语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工作外语能力是非常有利的。(2)有助于学生通过专业外语,直接迅速地学习、掌握国先进的专业知识和本领。双语教学提高了学生的专业外语水平,能够有条件地学习外国的专业教材,了解世界的最新信息,从而提高对外就业能力。(3)有助于学生通过专业外语,与国外的有关专家、工程师、技术人员进行专业交流和前沿问题的探讨,从而能及时地解决生产、劳动中的问题,推进企业的创新。由于语言的便利,学生在就业后可以迅速与外国专家一起工作,对于所发现的问题,能够及时提出和分析,从而直接有效地解决;与此同时,还可以通过生产中和生产外的技术革新活动,进行工艺、技术等方面的创新。
推行双语教学,关键在于双语型的教师。双语型教师的产生,一方面是培养,在相关的职业技术师范教育中,推行双语教学,使学生能够用母语和外语教一门甚至多门专业课;另一方面是聘用国外的职业教育教师,通过他们的外语教学,提高学生的专业外语。两种方法都需要,而且应该并举。
其三,按国际标准统一各种职业技能评估,建立国际通行的职业技能资格证书体系。加快我国职业教育的对外开放,培养国际通用的职业人才,关键在于在职业技能的评估标准与资格认证上与国际接轨,从而为人才的培养规格和人才的就业通行创造基本的条件。
我国目前已经在各地建立了8500个职业技能鉴定所站,有2000个以上的职业和工种,对劳动者进行了职业技能鉴定。最新的统计资料显示,截止到2002年,全国共有5,562,000人获得了不同等级、不同职业的职业资格证书,据1996-2002年获取证书人数的统计数据显示,全国参加职业技能鉴定的人员呈逐年增加趋势,尤其是2001年度和2002年度的增长比例大幅度提升。同时,从1996年到2001年逐年递减的技能鉴定通过率可以看出,随着技能评价的逐步科学化、规范化,我国技能评价的含金量正在提高。
可见,对职业技能人才的评价实行统一的标准、统一的资格认证,是一个大的发展趋势。职业教育要走向世界,必须建立起合乎国际统一标准的职业技能评价体系和资格认证体系。为此,必须积极与国外职业技能评价接轨,引进国外职业资格认证机构,为职业教育对外开放,培养国际化职业技能人才提供服务。在我国注册的国外职业资格认证机构及其证书见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