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游戏中学到了语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我从游戏中学到了语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我从游戏中学到了语文

我从游戏中学到了语文范文1

对于文字量比较大的有剧情的游戏,我最大的受益是认识许多字,而且通过这中途径认识的字,还记得格外牢固。

以前玩《三国志》,军政中有一项指令叫“徵兵,这个“徵字对于我们来说确实有难度。然后大家一起讨论时各种名词出现了:“徽兵、“微兵、“募兵等等,真是众说纷纭。这时我们才翻开字典,才知道那个字念“zhēng。想也可笑,如果我们在做阅读时看到这个字,谁会有兴趣去查字典,也许在我们口中它还是念“微、“徽、“募呢。而且,此后这个字我记得很扎实,这可不像以往忘性大的我呀!

四大名着是中学生必读篇目,但大家手中的不是小人书就是连环画,看来文言文还是很有威力的。我认为其中《三国演义》本来十分吸引人,可如果直接读原着仍会败在文言文之下。这时我玩起了游戏,相比之下游戏更让我容易接受,不一会,我出现了疑问:吴国的周瑜这样一位文韬武略的儒雅之士怎么会被气死呢?于是我立即翻出了《三国演义》,顾不得难懂的文言文,各类工具书也“上阵,颇有“打破沙锅问到底的架势,结果一口气读完了赤壁之战那部分。也许不玩游戏就不会激起我对读原着的兴趣,《三国演义》还不知要被封尘多久呢。

受益最多的,还是各种以我国古代为背景的角色扮演游戏,在游戏中能了解那些年代中的历史时间、奇闻轶事抑或是民间传说。如果说只是知道些名人名事不免有些片面:亲眼看到文天祥的宁死不屈,才真正明白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包含着的深深的爱国情感,才真正被他那种民族气节深深折服;亲眼看到李逍遥与赵灵儿痛苦地分离才明白了爱情是一种多么伟大的情感,从此不再纳罕阅读中的儿女情长;亲眼看见日军在中国的杀戮罪行,才使心灵尚且幼稚的我产生了与鲁迅的共鸣,明白了他笔下的愤慨,也让我被一种民族使命感包围着……

我从游戏中学到了语文范文2

语文,是我们学科中较重要的一科。但它,不仅可以在课堂上学习,也可以在课外、报刊、影视、游戏……中学到。我就在游戏中学到了不少的语文知识。

记得那是我上一、二年级的事了。一天,表哥到我家玩。晚上,表哥说要跟我玩个游戏,看着他那笑眯眯的脸,我猜那肯定是个很有趣的游戏。他首先神秘地坐在一旁想了一会儿,接着就在一张纸上写下了这一句话:纸不要送给他。然后他说要我在这句话中加一个标点符号,使这个句子的意思改变了。一开始,我便专心致志地坐在那里,望着题目,左思右想。这道题对于现在的我来说非常简单,但对于当时的我来说,却难极了。我反复思考: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纸不送给他,反过来便是纸送给他。噢,我想到了,只要在“给”字前面加一个逗号,不就行了吗?接着,我便在纸上写了答案:纸不要送,给他。在一旁的表哥马上鼓起了掌,同时还诧异地望着我,我不禁开心地笑了起来,见牙不见眼的,开心好像就要涌出来似的。接着,表哥又出了一道类似的题目:纸不要让他乱画。这次的题看上去比上一道深了,但是有了上次经验,我很快就想出来了,便得意忘形地笑了笑,说起答案来:纸不要,让他乱画。在旁的表哥又是一阵雷鸣般的掌声,我的成就感又大大增加了。这时,表哥凑进了我的耳朵说:“我们玩一个更有趣的游戏!”我好奇地望着表哥,笑盈盈地问道:“是什么游戏呀?”“是猜字游戏。”说起有关猜的问题,我就头晕了,但我这人就爱新鲜、刺激,什么都要试试,便答应了。表哥思忖了一下,开始在纸上写了:一对明月,毫不残缺,躲在山下,左右分裂。一看这字谜,我便想都不想地说不懂了,只见表哥一副不满意的神情,我又转过了头去想:你这表哥,就要逼我下死海了。但我想了半天,还是想不出来,只好带着期待的目光望着表哥。表哥看我这般模样,无可奈何地说了答案:“是‘崩’字。”又一会儿,表哥就想出了另外一道题目:手提包。这题目非常短,但是要想理解却不容易,我本来不想思考的,但我一向好胜,一下子便沉入思考。我首先想:“手提包”就是手里拿着包子。噢,应该是个“抱”字吧!我喜气洋洋地说:“是个‘抱’字。”只见表哥马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我渐渐对这个游戏有了兴趣。然后,他又出了一道题目:半个人。噢,这可容易多了,我一看题目,就脱口而出:“‘伴’字。”“好。”在旁的表哥又鼓起掌来,我充满了信心,开始把注意力放在游戏中。不到一两秒,他又说了道题目:一剑穿心。不一会儿,我便开始思考:“一剑穿心”中必有一个‘心’字,那还有“一剑”去了哪里?难道……难道是“必”字。一说答案,又迎来了表哥的掌声,我的信心大增,开始骄傲起来。最后,表哥“奸笑”起来:“现在我出一道最深的题,‘傻人’”。我“不禁被吓了一跳”,我的动力好像有一股逆流在阻塞着似的,信心减少了。但我还是“一如既往”地想:“傻人”之中的字肯定有个单人旁,但“傻”字和单人旁又不能组成字。那么……是什么字?我想了好久,仍然没有想出来。这时,表哥向我投来了鼓励的目光。这仿佛增加了我的自信心。我决心要把它想出来。接着我就想:会不会用“傻”的同义字呢?噢,“傻”的同义字是“呆”,再加上个单人旁不就是个“保”字吗?接下来的,就是表哥排山倒海的掌声,我的心比吃了蜜糖还要甜。

从这次游戏中,我学到了许多语文知识,譬如:从第一个游戏中我学到了要注意领悟句子的深刻意义,还学会了符号在不同位置能起不同作用;从第二个游戏中,我学到了平时要留心观察字的特点,还要动脑筋想问题,灵活地运用近义字、词,将词变成字或将字变成偏旁,此外还要多识字,这需要注意平时积累。这就是我从游戏中学到的一些语文知识。今后,我还要更加努力学习语文,争取在每次测验、考试中获得更好的成绩。

我从游戏中学到了语文范文3

关键词:说话训练;低年级;说演结合;有效途径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21-110-01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而说话又是人们进行交际的手段。为此,语文教学大纲把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做为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这就要求我们全体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学生说话能力的培养,多年的教学使我认识到说、演结合是进行低年级说话训练的有效途径。我是从以下几点进行这方面训练的。

一、表演搭桥,巩固说的兴趣

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常常把动画片和电视上看到的内容在生活中加以模仿。可他们注重的只是表面现象,为把学生的表象和说话联系起来,把喜爱的比比划划同说话能力结合起来,我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训练:

1、借助表演,让学生置身具体的环境之中,有话可说

小学生年龄小、接触事物范围窄,虽有说的欲望,但却缺少说的内容。为此在教学中针对学生表演兴趣高,在教学中让学生把生活中的经历表演出来,把电视上看到的感兴趣内容表演出来,使学生看表演,练说话,以便有的可说。例如,一年级学生刚入学,单纯让学生说见到的事,他们缺乏观察能力,缺少兴趣,为此,针对小学生对游戏的爱好,我利用晨读说话时间,让学生每人看电视学一有趣的动作并表演出来,其它同学轮流把观察到的表演说出来。同时利用自习课、说话课的在班级表演贴鼻子,画嘴巴,找朋友等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练说,在游戏中增长知识。

2、借助表演,让学生抓住说的重点,掌握说的方法

小学生说话的最大缺点,就是说话时抓不住重点,叙述时眉毛胡子一把抓,如同记流水帐一样,为让学生叙述时抓住重点,我设计了这样一节说话课,在教学看图说话《在公共汽车上》,指导学生按顺序观察图画后,没有让学生说,而是让学生自由结组,把图上内容表演出来,选择好的一组在全班表演后,再练习说。这样由于学生进入了情境之中,感受到并体会到当时人物的动作,所以不仅抓住了重点,而且条理清楚的说出了人物的心理活动。

程序词的运用,动词的选择,拟人化的作用,对于孩子们来说是个难点。为化难为易,让学生们尽快掌握说的方法,比如在教学课文《小马过河》改变常规,让学生先编排课本剧,让其它同学依课本剧叙述后再同课文形成对比。为让学生尽快掌握程序词的运用,把手工制作引进课堂,借助于制作不倒翁,用橡皮泥制作小动物,折纸拼图等游戏。在用好先,然后,最后等程序词时能恰当地使用“切、插、扎、揉、搓、拼”等表动作词语,同时,学会用拟人化的方法,说出自己的感受。如:一个同学制作完后,说那个不倒翁,在我的桌上来回摇晃,像个老爷爷,似乎在对我说:“你看我多自在,左摇、右摇、就是摇不倒”逗得我哈哈大笑语为简单的游戏,使学生在玩中学到知识,在演中学到方法。

二、说演结合,提高说的质量

低年级儿童年龄小,常常在说的过程中忘记了演,在表演中忽视了说,为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我在训练过程中注重了说演结合。

1、以说促演,提高学生的表演能力

说是演的基础,小学低年级儿童模仿力强,想象丰富,常把枯燥乏味的语言文字想象成有血有肉的动画,把童话故事配以优美的动作。为此,我在教学中把教材中的童话,愚言等故事,改变传统的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方法,以讲故事的方式,向学生讲述,让学生借助于自己的理解,互相讨论,自由结组,编成课本剧,以加深学生的理解,增强学生的表演能力。

2、以演带说,提高学生说的水平

惟妙惟肖的表演,不仅有益于身心,陶冶学生的情操,而且对提高学生观察、思考、想象能力起到重要作用。为使学生说的水平不断提高,我在教学中,以学生的表演,带动学生说话,收到了良好效果。如在教学《酸的和甜的》一课时,为让学生把狐狸、兔子、猴子、松鼠的想法,充分表达出来。一面让学生到前边表演它们的动作神态,使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当时情境,从而展开合理想象;一面让学生就看到表演,设身处地想象,如果你就是那只狐狸或猴子,你会怎样想、怎样说。经过坚持不懈的训练,不仅学生的思维想象力得到明显提高,而且学生说的水平也日渐增长。

3、说演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我从游戏中学到了语文范文4

新世纪,孕育新的希望,带着激情与憧憬。在课改的两年半时光里我有忧愁,有疑虑,有苦恼,有辛酸,但更多的是喜悦,是欣慰,是希望,是信心。

如果用歌词来形容课改的话,一年级时的感觉是"像雾,像雨,又像风",现在感受是"想说爱你不容易"。

传统的教育犹如一座冰山,把思想的火花全部冻结在顺从之中,而新课程的出现,好像一艘锋利的破冰船,开启了全新的教育领域,真可谓"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苏霍姆森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有一处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以前课堂上我总是不放心这儿,不放心哪儿,教的太死,学生的主体地位未能充分得到发挥。自从参加了新课程学习与实践,我从"一讲到底的传统角色中彻底解脱出来,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为学生提供有效的课程资源,努力使自己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评价者,注重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新知,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教材,让学生自己去讲解;操作,让学生自己去参与;问题,让学生自己去解决。课堂教学得到开放,学生的自主能力明显提高。

1.开放语文课堂,当好引导

开放的富有活力的语文教材让孩子们有了耳目一新的感受。面对崭新的教材,只有多收集查找资料,采取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才能满足课改的需要。课文教学中,我让学生在唱一唱,读一读,画一画,演一演中,深入领会课文内容。如果学完《鲜艳的红领巾》一课时,让大家和着音乐唱这首歌;学《小池》这首诗时,我让学生伴着古筝乐去朗读这首诗,引导学生入情入境的体会,语文描绘的美丽景色;学完《美丽的小路》一课时让学生分角色表演,学生创造潜能得到发挥。在学完葡萄沟一课时让学生动笔画一画《葡萄沟》的美丽景色,写一写感受,学生感觉到学习语文不是枯燥无味的,听、说、读、写、背。还有更生动有趣的内容。

在识字教学中,我坚持"先学后教"的原则,每节课都从学生的自主学习开始,学生自己选择不同的方法记住字形,然后全班交流。教师的引导只是体现在恰到好处的点拨上,学习生字前提问哪些是你已经认识的?是怎样认识的?学生会说阅读课外书时认识的,看电视时认识的,与妈妈逛街看到标牌认识的等等,并及时鼓励学生说,你真会识字,继续努力。"这样学生自主识字的兴趣会更高,还可以在生活中识字。接着在各种各样的游戏中,巩固识字。如利用"找朋友"游戏来组词,利用"火眼金睛"游戏为形近字组词,通过"变魔术"游戏,以熟带新,认识生字。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游戏中就巩固了生字。

课改提供了一个让学生施展写作才能的广阔舞台。在2年级上学期我教学《假如》一课时,让学生以"假如我有一支马良的神笔"开头写一首小诗,如果学生写的小诗超出我的想象,内容有关爱老人的,热爱自然的,保护环境的,抒发远大理想的,在学习"拍手歌"后,我让学生仿写,学生的作品不仅合辙押韵,而且还蕴含了一定的道理。同时,给学生以激励评价,你的作品写得很有韵味,老师相信你一定会成为一名了不起的作家。学生在评价中获得成功感,增强了写好作文的信心。

总之,只有深刻领会新课改倡导的理念,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目的,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在快乐的气氛中始终保持高昂的学习兴趣,就能使语文教学改革,沿着成功的方向不断前进。

2.开放数学课堂,让学生自主去探索

在数学教学中,我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例如在教学"认识人民币"时,我发现学生积累了相当丰富的有关人民币的知识。于是启发学生:关于人民币你们知道些什么?说给大家听听。学生你一言我一语,相互启发,不仅大致覆盖教科书中的知识点,而且还生成了许多新的内容,如有的说:五角和一元人民币上画有少数民族人物像,有的说:我知道十元人民币上画的是。有的说:人民币上还画有桂林山水三峡风光等我们国家风景很美的地方。有的说:拿一张人民币对着光看,能看到藏在里面的图案,那是识别人民币真伪用的。学生在联系生活实际中学到了许多有用的知识。

课改要求在数学教学中要结合教学内容,多让学生摆一摆、画以画、折一折、听一听、想一想、说一说,尽快可能力给学生提供动手、动脑、动口的机会。例如,我在教学平行四边形时,让学生用纸折平行四边形,再用剪刀剪平行四边形,然后用图钉和纸条作平行四边形。让学生感知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接着让学生说一说平行四边形的特点,在方格上画平行四边形。学生在玩合做中牢固地掌握了知识。

我从游戏中学到了语文范文5

关键词:低年级;语文;学习习惯;培养

低年级是基础教育的起始阶段,更是进行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关键时期,习惯的好坏,不仅影响孩子的学习,而且影响孩子的性格、行为、生活等,甚至会影响孩子的未来。小学低年级是学生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最佳关键时期,抓住这个时期有意识地进行培养,使之形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尤为重要!

如何在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体会:

1.激发语文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进入一年级后,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充满期待,教师可根据这一特点,因势利导,利用一些孩子喜闻乐见的形式,如儿歌、谜语、游戏等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学生一开始就喜欢上语文。比如在汉语拼音教学中,我常常利用顺口溜、开火车等形式,使拼音字母活起来,帮助学生记忆。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对语文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再培养好的学习习惯!

2.学会倾听的良好学习习惯。

注意倾听他人的意见,准确表达自己的思想,是学生学会求知的重要途径,也是尊重他人的表现。培养学生养成学会倾听的习惯非常重要。低年级孩子中尤其是一年级的学生,从他们来到学校第一天开始,就要教导他们学会倾听,养成倾听的好习惯。现在不少学生上课不会听讲,不知道听什么,别人回答问题认为与自己无关,而往往此时,老师会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点拨,提炼出问题的要点,教会学生方法。因此,在课堂上我要求学生要做到三到:耳到、眼到、心到。眼睛看着说话人的表情,耳朵听着说话人的声音,将全部注意力集中到说话人身上,训练他们注意倾听的习惯。

3.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一年级的学生,刚开始学写汉字时,兴趣极浓,字写得很认真,教师可因势利导,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要使学生写一手好字,必须先从握笔的方法和坐姿开始,严格要求,反复训练,对不好的坐姿和握笔方法及时发现,及时纠正。书写时,教师首先要以身示范,不论什么情况,只要面对学生都应该规范地书写汉字,绝不潦草,不管是板书还是作业批改中,都要让学生感受到这一点。第一学段,写字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点,每节课都应不同程度的安排有写字内容,还需要老师范写。开始练习,要从田字格练起,写字前,要认真“看”、“想”、“找”,“看”就是要仔细观察、分析,找出字的结构特点(如字的结构,左窄右宽,上小下大,左低右高等),“想”就是想清字的书写笔顺,各部件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摆放,“找”就是找出字的主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然后描红、临写,才能将一个字写得规范、美观。开始可能会难一些,可是好习惯一旦养成了,学生写起字来得心应手,好习惯会陪伴他的一生!

4.培养学生独自识字的习惯。

识字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在识字教学中,我采用编字谜、编生字故事、编儿歌、开火车等形式来进行识字教学。通过多种生动活泼的方式来识字。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动脑来记字,这样更加令他们印象深刻,写字的时候也更不容易错。“开火车”也是孩子们比较喜欢的识字方式,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让学生在游戏中学到了知识。

5.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让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也是我很重视的。每一位教过语文的老师都明白,学生的语文素养不能单靠课堂上老师的讲解就能形成,更大程度要靠学生日积月累的阅读。而低年级的识字教学与学生的阅读是紧密相关的。为了扩大孩子们的阅读量,培养孩子们的阅读兴趣,我鼓励他们多读书,读好书。给他们推荐一些少儿读物。动员孩子们将自己喜欢读的书带来放在班上的“图书角里与同学交换着读,每天请一个小朋友上台将自己最喜欢的书大声地朗读一段给大家听。这样,孩子们都争先恐后地做准备,班上的读书气氛相当浓厚,有的孩子一下课就捧着书认真读,“图书角”里也增添了不少好书,有《十万个为什么》、《宇宙的奥秘》的科普读物,也有《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等名著。

通过读课外书,拓宽了孩子们的知识面,也能加深他们对课文的理解,我认为让孩子们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对他们的一生都是影响重大的。

6.教会学生课前预习的习惯。

教会学生课前预习不仅有利于语文教学,更有利于学生今后阅读能力的提高。一年级学生已经认识了自然段,会查字典,具备了一定的识字能力,因此可以指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必须教给学生方法,并进行检查,多鼓励。我是从一下几个方面要求的:(1)借助拼音,读通文章,画出生字,不理解的字、词尽量查字典解决。(2)给课文标自然段。(3)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4)把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通过预习既锻炼了学生的能力,也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7.培养孩子大胆发言,口语表达的能力。

我从游戏中学到了语文范文6

【设计过程】

学习目标:1.学习抓住景物的主要特征进行描写;2.能灵活运用多种方法写景;3.能在写景时融入情感,学会用景物描写烘托人物心情。

教学重、难点:抓住景物的特征并运用多种方法进行描写;能在写景时融入情感,学会用景物描写烘托人物心情。

教学过程:

一、游戏:文字接力

看图片分别完成下列问题,将答案分条写出来。选一名志愿者板前完成。

A. 从图片上,我看见了 (填景物);

B. 它像 (写一个比喻句) 或 它 (写一个拟人句);

C. 我仿佛听到(闻到、尝到、感觉到) (填一种感觉);

D. 我的心情也 (心情或感受)。

以板演内容为例,导入怎样让景物描写生动起来。

二、认识描写

1.说说你了解的描写;2. 品评投影描写的概念,让学生全面认识描写。

三、添枝加叶

1.继续以学生板演内容为例按要求修改。

A.画面中还能看到哪些景物;B.给景物加一个恰当的形容词;C.让修辞更贴切;D.让感觉更细腻;E.你还可以怎样改?马上动手修改,看谁能让描写更生动!

2.边修改边总结出让描写生动起来的方法,并板书。

四、名家引路

欣赏朱自清的《春》片段,找出你最喜欢的一处,说说理由。

五、群言堂

1.再次总结让描写生动起来的方法。(1)眼中有景;(2)抓住景物的主要特征;(3)恰当运用修辞;(4)调动多种感官;(5)注意描写的高低、远近的顺序;(6)适当联想和想象(虚实结合)。

2.重点强调:写景的最高境界是能用景物描写烘托人物心情。

六、妙笔生花

题目:校园冬雪

要求:运用今天学到的写法,参照例文任选校园的一处写一写校园冬雪,200~300字即可。

问题:欣赏的同时,别忘了评价,结合本节课所学的描写方法评价他(她)的优点和不足。

【教学实录】

师: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个文字游戏,这个游戏需要一名志愿者到讲台前板演游戏过程,一会儿我们要拿志愿者同学的板演内容作为讲课的例子,哪位同学愿意配合?(一名学生举手)同学们请准备好纸和笔,让我们一起看大屏幕(投影出示雪乡图片)。

师:我们的游戏分四步,首先让我们观察图片,记录下你从图片上看到的景物。

生:写几个?

师:把你观察到,你认为有用的都记录下来备用。(生观察图片,记录图片中的景物。)第二步,继续观察你记录下的景物,你看它像什么?有着怎样的情态?写一个比喻句或者一个拟人句。(生观察图片,按要求写句子。)

师:继续看图片,发挥想象,透过静止的图像我们有没有听到什么声音?闻到什么味道?有着怎样的触感?让我们一起完成第三步。

师:下一步,此时此刻你的心情怎样?请写出来。(生迅速写出自己的心情。)

师:感谢这位同学的配合,请回到座位。请大家把你本子上的游戏内容连起来读一读,再读读黑板上的内容。

(生读完自己的语段后齐读:从图片上,我看见了一片森林,它像山峰的衣服,我仿佛感觉到它的温度,我的心情开朗起来。)

师:你发现了什么?

生:连起来是一段景物描写。

师:对了!可是这段景物描写有没有什么问题呢?

生:不生动。

生:不精彩。

师:不通顺、不连贯这些问题我们稍做修改就可以解决,不精彩怎么办呢?这就是我们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怎样让景物描写生动起来?(板书课题:让景物描写生动起来。)

师:首先让我们认识一下什么是描写,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理解说一说你印象中的描写是什么?

生:描写就是把自己看到的景物描述出来,让没有看到的人通过这个描述感受到。

生:描写就是画画,用文字画出自己看到的景物。

师:同学们说得真形象。让我们看一看文学上对于描写的定义(大屏幕出示描写的定义及分类),请一名同学来大声地读出来。(生读。)

师:好,认识了描写之后我们下一步的任务就是以黑板上志愿者同学的语段为例,参考你本子上的内容,通过“添枝接叶”让这段描写生动起来。(投影出示:添枝接叶。)老师给大家提供了几个参考的方向。(投影出示:A.画面中还能看到哪些景物;B.给景物加一个恰当的形容词;C.让修辞更贴切;D.让感觉更细腻;E.你还可以怎样改?马上动手修改。)让我们一起修改,看如何让这段景物描写更丰满更生动。

师:首先,我们还看到了哪些景物?

生:蓝天、松树、白云、小屋、山峰……

师:加上这些景物我们的语段就丰满起来了,接下来我们给每种景物加一个恰当的形容词,看谁的形容词用得好?

生:茂盛的森林。

师:大家觉得这个形容词用得怎么样?

生:不太合适,茂盛形容一棵树还行,森林用茂密更合适吧!

师:对,茂盛突出了森林树木多而繁茂的特点。看来形容词不能乱用,要用得恰当就要抓住景物的主要特征。(板书:描写 抓住特征)这一点非常重要,抓住了特征景物就形象鲜明,抓不住就似是而非。接着加形容词。

生:广阔的蓝天。

师:好!抓住了天空广大的特点。

生:温馨的小屋。

师:好,温暖!

生:高耸入云的山峰。

师:行吗?

生:好,突出了山高大的特点。

生:连绵的山峰。

师:重岩叠嶂的感觉。

生:挺拔翠绿的松树。

师:加了两个形容词很好,合适吗?

生:翠绿好像不太合适。

师:为什么呢?

生:松树是墨绿色的。

师:挺拔墨绿的松树,行吗?(生笑。)

师:大家笑了,就说明不大合适。到我们大脑里的词库找一找哪个词语更合适。

生:深绿。

生:老绿(笑)。

师:显得太沧桑了,那这样老师给大家提供一个词语你看合不合适――苍翠。

生:好,这个恰当。有种“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的感觉,能突出冬天松树的特点。

师:我们看抓住景物的特征多重要。我们继续修改,看怎样让修辞更贴切。看例句――森林像山峰的衣服,这个比喻句贴切吗?

生:贴切。

师:为什么?

生:树木像衣服一样覆盖在山峰上,还会变颜色,夏天是绿色的,到了秋天就变成了红色、黄色的,冬天又变成褐色的,多漂亮啊!

师:说得真好。我们志愿者同学的句子很完美,那接下来说一说你们写的比喻句或拟人句吧。

生:雪给小屋盖上了一床厚厚的棉被。

师:大家觉得这个句子怎么样。

生:我觉得给小屋戴上帽子更好一些,盖被子用在大地上更合适。

师:说得太好了,无论是拟人还是比喻关键要贴切。

生:小屋是群山倾诉的对象。

师:这个句子怎么样?

生:用松树更好一些,因为小屋是人盖的。(生笑。)

师:哦,不能做好保密工作,把秘密都告诉人了。那单纯的从句子上看这个句子怎么样?

生:用了拟人的修辞,挺好的,贴切。

师:是啊,松树也好,小屋也好,都是画面中的一景,都可以这样写。这个句子还是很有灵性的,这位同学赋予了小屋和群山人的生命特征,一个倾诉一个倾听,多么默契啊!我们看贴切的修辞让景物有了生命,瞬间生动起来。(板书:运用修辞。)

师:除了比喻和拟人我们还可以运用哪些修辞手法?

生:夸张、排比、对偶、反复。

师:是啊,可用得很多,关键在于要用得恰当得体。接下来让我们一起研究如何让感觉更细腻,看黑板上的例句:我仿佛感觉到它的温度。这是一种触感,衣服给人温暖的感觉,志愿者同学写得很好。把你们写的说给大家听一听。

生:我仿佛听到大山的倾诉。

师:好,接着前面的拟人句写的。

生:我仿佛听到大山在哭泣。

师:大山怎么哭了?

生:因为植被被破坏了,衣服破了。

师:看我们林区的孩子环保意识多强烈啊,时刻不忘保护生态环境,很好。

生:我仿佛听见狂风呼啸的声音。

生:仿佛听见雪花簌簌落下的声音。

师:好,“簌簌”这个词语很有诗意。

生:小鸟的啼叫,野兽的嚎叫。

师:对比好明显,别只顾着听,还可以闻一闻。

生:我仿佛闻到松树的清香。

师:好,大山的味道。

生:小屋里饭菜的香味。

生:雪后清新的味道。

师:不错。

生:我仿佛感觉到了刺骨的严寒。

师:嗯,这才是我们北方的冬天。看我们大家一起丰富了这段景物描写的感受,让感受多元化,描写内容也就充实了。(板书:调动感官。)

师:下面说说你独特的想法吧,为了让描写生动起来我们还可以怎样修改?你们给老师几个建议好不好?(生沉默。)

师:我要一起写这么多的景物,我得从哪里开始呢?

生:我知道了,要注意描写的顺序。

师:是啊,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描写,才能达到移步换景的目的。通常我们怎样安排描写的顺序呢?

生:由高到低,由远及近。(师板书:描写顺序。)

生:我还写了树林里的动物活动情况。

师:这个图片里看不到,你怎么写呢?

生:那就得发挥想象了。

师:好,描写时联想和想象也是经常用到的,比如朱自清的《春》里就有这样的句子。

生:(齐答)闭上眼,眼前仿佛都是桃、杏、梨。

师:对啊,其实刚才咱们听到的声音和闻到的味道就是通过想象得来的,由此可见想象和联想也要以现实为依据,否则就是空想。(板书:联想、想象。)

生:像《三峡》里的“素湍绿潭,回清倒影”就是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

师:你的知识积累很扎实啊,对,这也是写景时常用的。(板书:动静结合。)

师:我们看到现在为止我们这一张图片上要写的东西好多,可用的方法也好多,是不是都写上,都用上就好呢?

生:不是。

师:那我们如何取舍?

生:围绕中心选择。

师:对,任何形式的写作都是为主题服务的,景物描写还要和情感的抒发结合起来才有生命。课进行到这里关于景物描写的方法我们总结了很多,可是这都是我们的观点,下面我们来读一段名家作品,看大作家是如何进行景物描写的。(投影出示名篇朱自清的《春》片段,找出最喜欢的一处,说说理由。)

生:“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这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表现了鸟儿因为春的到来而感到喜悦。

师:哪些词语最能体现鸟儿的喜悦之情?

生:“卖弄”“呼朋引伴”,都能看出鸟的喜悦。

师:真不错,画面感很强的一个句子。

生:“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我喜欢这句,这里用了比喻的手法,把风比喻成母亲的手,体现了春风轻柔的特点。

师:好,抓住了春风的特征。

生:这里还引用了诗句。

师:对,引用诗句也是一种修辞手法,恰当地引用可以增添文章的文学色彩和文化内涵,是个好方法!

生:“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这句话从嗅觉的角度写出了春风清新的特点。

师:文字里还有其他感官的描写吗?

生:“母亲的手抚摸着你”是触觉角度,“呼朋引伴”“牧童的短笛”都是听觉角度,还有视觉描写。

师:调动了多种感官,多角度感受春风。整个语段读起来你的心情怎样?

生:快乐。

师:是的!作者的心情怎样?

生:也是快乐的。

师:作者有写自己很快乐吗?你怎么感受到的?

生:从字里行间都能感受到。

师:不错,“一切景语皆情语”这就是景物描写的一个重要作用:对情感的烘托作用。(板书:烘托情感)能在写作中做到这一点,我们的景物描写就更加生动了。

师:同学们,本节课进行到这里我想大家一定都跃跃欲试地想要妙笔生花了。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个作文片段练习,让我们学以致用,施展才华吧!(投影:妙笔生花 题目:校园冬雪(片段)。要求:运用今天所学,对冬天的校园进行描写,200~300字即可,看谁的笔下最先飞出美丽的花朵。生写草稿,师巡视,个别指导。多数学生写好之后,教师用实物投影展示,当面评改。)

师:我看大部分同学都写完了,哪位同学愿意展示一下你的习作?展示的时候我们每一位同学都是小评委,欣赏的同时,别忘了评价,结合本节课所学的描写方法评价这篇习作的优点和不足,看谁的评价最全面!(生送上习作,师用实物投影展示在大屏幕上。)

生:(读习作)白雪皑皑,校园里的雪像一件洁白的大衣,在这个寒冷的冬天给了校园温暖。教学楼上、塑胶跑道上甚至大门上都可以看见雪的影子,像是一个忠实的伙伴,日日夜夜陪伴着这美丽、诗情画意的校园。看着这样的美景,我的心也变得明亮起来。

师:下面请评委发言,结合本节课所学评价一下这篇习作。

生:他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手法让描写更生动。

生:他抓住了雪的特点进行描写,还运用了修辞手法,最后一句抒发自己的心情,写得还是不错的。

师:很好,你给了他一个很高的评价,我们这位小作者抓住景物特征进行描写,方法运用也很恰当得体,可见平时作文能力也很强。继续努力,争取成为我们黑土地上的小作家。同时我们的小评委评价有理有据,对于这节课的知识能学以致用,总结评价能力强,也非常优秀。课下请大家把习作工整地抄写在小作文本上。

【课后反思】

参加“送教下乡”这样的大型活动应该选择什么样的课型呢?犹豫了很久我还是选了平时教学的两个难点:文言文和作文。此课就是其中之一。

1. 快乐游戏作文法的尝试

为了排除学生写作文时的畏难情绪,我一直在尝试一种“游戏作文法”。就是在作文课前,根据自己指导写作的内容设计一个小游戏,学生在轻松的游戏中放下了负担,打开了思路,或说或写。为了将自己的游戏内容进一步完善,接下来教师指导的方法他们也乐于接受,作文效果就自然好起来。

本节课为了指导学生进行景物描写我在课堂伊始设计了“文字接力”游戏,让学生观察图片在游戏中一步步写出自己看到的和想到的。这个游戏趣味性虽然不强,但好在全员参与,大家在老师的投影引导下一步步带着好奇的心理完成对图片的描述。其实就是完成了一次简单的描写,为后面的指导提供了依据。

2. 生成性教学资源的开发和使用

开始备课时指导的内容选择的是现成的语段,让学生修改后指导写作方法。在讲课的前一天我做了一次大胆的修改,就是删掉现成的语段,全部用课堂上学生生成的语段做指导内容。课堂伊始做游戏时我选了一名志愿者在讲台前边完成游戏边将自己的想法写在黑板上,在征求了志愿者同学的意见后,以这位同学写出的语段为例边修改边总结景物描写的方法。这个大胆的尝试在课堂上得到了肯定,学生对同学的语段更感兴趣,没有任何顾虑,纷纷提出修改意见,志愿者本人也在苦苦思索如何让自己的语段更精彩。这样全体学生都有了积极性,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学生们的修改意见也特别多,课堂内容也丰富了起来。这节课在亚林一中上课时效果尚可,听取了张老师的意见进行修改后,等到海林林业局一中时再上课时就很成功。原因是对教学资源的大胆开发给学生提供了一个研讨的空间,让教学资源从教材转向教师和学生。

3. 作文课上的有效评价和指导

备课时和省农垦教师进修学院的语文教研员戚甫筠老师、省教育学院语文教研员张春晖老师探讨过这节课的教学设计,两位老师都提出了对作文课上的评价问题。我当时很不解,评价和修改是在作文课第二课时评改课上进行的,放在一起多紧张啊。可是在上课和研讨的过程中我逐渐发现,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的互动评改是必要的,这不但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一个准绳,也是学生对当堂作文指导内容的一个反馈和巩固的过程。最后“我来当评委”环节进行得也很顺畅,甚至是热烈,学生这一节课学习的方法终于有了用武之地,对同学的作文或赞赏或指出不足之处,有理有据,说得头头是道。

这节课边写边改,在指导的过程中修改,既有个性化的生成,也有共性化的指导和分析,学生展示环节欣赏着学生笔端流淌的语言文字,欣赏着他们笔下的校园美景,我的心也跟着沉醉了。

都说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不过我喜欢这种遗憾,正是在一次次的修改中完善了我的思路,充实了我的课堂,让我自己也在学习修改和实践中实现了进步和飞跃。因为这些遗憾让我领悟到做一名教师任务的艰巨与责任的重大,鞭策我不断学习,不断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