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大学毕业生的反思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一名大学毕业生的反思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一名大学毕业生的反思范文1

关键词: 大学毕业生 “蚁族” 低收入群体

随着中国社会城市化、人口结构转变、劳动力市场转型、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等一系列结构性因素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选择在大城市就业。再加上我国就业形势变化、房价过高、大学生就业观念滞后等原因,在大城市中逐渐出现一个特殊的群体――“蚁族”,即“大学毕业生低收入聚居群体”。这个群体和蚂蚁有许多相类似的特点:高智、弱小、群居。“蚁族”最初的定义是“大学毕业生低收入聚居群体”,现在这个概念已经延伸了:人人心中都有一个“蚁族”,每一个人都有蚂蚁的一面。那些渺小的、一步一步不断奋斗的人,都是“蚁族”。京蚁、沪蚁都已经有人在研究了,那么南京的“蚁族”又是一个什么样的状况呢?他们是否有不同于其他“蚁族”之处呢?带着这些疑问,我们进行了本次调查研究。不论以前是“蚁族”,现在是“蚁族”,还是将来可能会成为“蚁族”,我们都应该调整好心态,积极面对未来。政府和社会也应该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支持,切实解决“蚁族”的生活、工作、心理问题。

调查组在南京使用滚雪球的调查方法进行取样,共发放问卷210份,回收有效问卷190份,回收率为90.48%。问卷内容包括基本信息、工作状况、收支状况、居住状况、婚姻情感状况、长远规划、心理健康状况七大方面。

调查结果显示,190个调查样本中,“蚁族”在男女生中的分布比例大致相当,分别占58.42%和41.58%。学历方面,70%左右为本科生,而且不少出自“211”大学,这说明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年龄方面,14.21%的“蚁族”在22岁以下,74.74%的“蚁族”在23―25岁,9.47%的“蚁族”为26―28岁,1.58%的“蚁族”在29岁以上,说明大部分“蚁族”是大学刚毕业初入社会的年轻人,却必须在刚入社会时就承受来自工作、生活、社会各方面的压力,这对“蚁族”的身体和心理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在参加工作的时间上,26.32%的“蚁族”工作不满一年,47.37%的“蚁族”已工作1―3年,分别有13.16%和13.15%的“蚁族”工作4―6年和7―9年,而工作10年以上的“蚁族”寥寥无几。刚毕业的大学生占了南京“蚁族”的一半,而经过几年奋斗之后,“蚁族”现象已逐渐消失,这对于不管现在是“蚁族”还是将来会成为“蚁族”的人来说都是一种好现象。对于多数人来说,“蚁族”或许只是人生路上一段不可缺少的经历。

一、工作状况及长远规划

根据调查,30.53%的“蚁族”的工作与专业一致,47.37%的“蚁族”的工作与专业不相干,22.11%的“蚁族”的与专业有相关性。被调查者中一半以上都是从事销售行业,他们的收入普遍在1500―2000元之间,超过2000元的极少。还有一部分则是理工类院校的学生,从事与专业相关的工作,工资在2000―3000元,也有少数热门专业(资源相关、高端产业等)的大学生在3000元以上。20.53%的“蚁族”还时常要加班,63.68%的人偶尔有加班的情况,其中近60%没有加班费。有59.47%的“蚁族”希望自己可以尽快涨工资,13.68%的“蚁族”希望公司方面替自己缴纳三险一金,29.47%希望公司能提供临时居住的房屋,16.84%认为自己的技术能力还有待提高,希望公司能够组织相应的培训,还有7.37%有其他方面的希望(少加班或不加班,给加班费,节假日可以休息,专科本科可以同等地位地竞争上岗,等等)。在这样的工作环境下,52.63%的大学毕业生认为自己的工作可以有比较不错的未来,16.32%不看好正在从事的工作可能换工作,还有31.05%对自己当前从事的工作没有看法。

对于未来的发展,65.08%的大学毕业生对自己的未来有一定的规划,34.92%没有;15.34%准备在这里奋斗1―2年,65.61%给自己的奋斗期为3―5年,还有19.05%准备奋斗6―10年。如果奋斗不成功,有56.91%的大学毕业生会回家,43.09%不愿意回去。对于自己在这个城市未来的发展,56.08%的大学毕业生都是充满了信心认为未来一定比现在好(其中以刚毕业的大学生居多),37.04%没有太多的期望,抱着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过一天日子打一天工的态度生活(工作时间4年以上的居多),还有6.88%对自己的未来茫然失措,不知道自己的未来在什么地方(多是工作两三年的人)。

48.40%的大学毕业生认为自己可能就是“蚁族”,51.60%认为自己不是。有58.92%的大学毕业生认为“蚁族”的出现是由大学扩招造成的,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将可能导致严重的社会问题;41.08%认为这是人生中的一个必然阶段,没有经过艰苦地奋斗怎能成功,所以他们坚信:只要我们还在努力,未来就一定会更好。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多数的大学毕业生在刚毕业走出校门的时候都充满激情和希望,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不断地奋斗却只能换来微薄收入时,开始陷入迷茫状态,不知道自己未来将会怎样。在这样的继续“奋斗”过程中,大家最初的激情也就慢慢褪去,对于生活和未来的期望也随之变得平淡,更有甚者破罐子破摔。

二、生活条件差,缺乏社会保障

对于大学毕业生的工作和收入情况有了一个大致了解以后,我们进一步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日常生活包括的内容非常多,本次调查着重从消费、居住和婚姻三个方面进行了解。

(一)消费情况。

在对南京“蚁族”的调查中发现,受访者月收入基本都在1700―2000元之间,61.58%会出现入不敷出的情况,不少人认为父母辛辛苦苦把我们拉扯大,现在轮到我们照顾他们了,可是我们却连自己都养活不了。南京的工资不高,但是生活成本却不低。71.58%的大学毕业生对自己的收入状况不满意,如果月收入只有2000元,在南京生活确实还是很艰苦的。

我们通过对过去一个月的主要消费项及支出的分析,发现“蚁族”支出最多的项目是房租,平均每人每月443元,其次伙食费,平均每人每月414元,这与近年全国大城市房租提高和物价上涨有关。

刚毕业的大学生基本都是一个人生活,房租和伙食费自然会占很大比重,每个月用于储蓄和购物的钱也不少,在这些数据中关于学习方面的数字引起了我们调查组成员的注意。我们发现“蚁族”们用于学习以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的费用最低,很多人完全没有或者只花少量时间精力来提升自己。造成这个的原因是什么呢?第一,作为职场新人,每天的工作很忙,基本抽不出时间来学习;第二,在除去房租等必要生活费后已经没有钱来购买学习资料;第三,依赖于公司进行培训,等等。不管出于什么原因,在青春年少的时候,好好地学习,充实自己,才能给自己未来的启程做足厚实的铺垫。学历代表你的过去,财力代表现在的努力,学习能力代表则你将来的成就。不管现在如何,保持学习是未来的立足之本。

(二)居住状况。

因为收入较低,不能承担过于昂贵的房租,南京“蚁族”和全国其他地区的“蚁族”一样,大多居住在远离城区的城乡结合部或者更偏远的郊区,主要分布在玄武大道地区、城东马群的百水芊城、城北月苑小区周边、四方新村等,大约占被调查人员的30.16%。此外,还有很多租住在离市区相对远些的老小区,如江宁、马群、栖霞等地。从调查数据上来看,这部分人群占了17.99%,但另一方面,我们也惊讶地发现,南京“蚁族”有超过一半的人居住在市区,这也许可能与南京目前“蚁族”规模尚小,而廉租公寓也大多分布在市区有关。所以从居住地来看,南京“蚁族”主要集中在城中村和一些离市区较远的棚户区,但还没有形成像北京那么大规模的集中居住地,他们的居住地周围也存在大量的外来打工人员,在市区主要集中在廉租公寓,在郊区则零星分布。在居住面积上,南京“蚁族”也有着和全国其他地区“蚁族”明显不同的特点,在被调查人群中,居住面积小于15平方米的只占16.4%,更有38.62%的“蚁族”居住面积大于30平方米。因为收入有限,所以大部分“蚁族”都是合租的,比例达71.43%。有超过一半的南京“蚁族”居住在市区,再加上南京的公共交通系统还是比较发达的,南京“蚁族”普遍反映出行比较方便,只有3.17%的人回答交通不便。因为居住面积较大,治安环境不错,55.79%的受访者对自己目前的居住状况还是比较满意的,但也有25.26%的受访人员表示不满意,可能与他们的居住环境和居住面积有关。

(三)婚姻情感。

因为收入水平较低,工作流动性较大,居住不固定,“蚁族”的社交圈子也比较小,大多局限于公司和网络,所以恋爱对象的选择范围较小。在调查中,有60.53%的受访者处于未婚且无恋人状态,36.84%的受访者虽有恋人但没有结婚,只有2.63%的受访者已婚。在有恋人的这部分人群中,绝大多数都是自己的以前同学,还有就是同事或者朋友介绍。对成家立业的先后,有一半多的人选择成家与立业同时进行,但也有36.84%的受访者选择先立业后成家。在对恋人的期望上,75.53%的受访者希望自己的另一半能和自己一起共同努力。这说明,“蚁族”们的事业进取心都很高,大多数人都对自己的前途抱有希望,也对自己的未来很有信心。在有恋人的受访者中,对自己的情感满意与否的人各占一半左右,这其中的不稳定因素主要是收入和工作不稳定。从受访者的年龄来看,大部分“蚁族”在25岁左右,如果经济条件允许,这部分人的结婚比率应该是很高的,但由于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和固定的住所,他们无法在爱情和婚姻上考虑更多。

同时,随着时代的变化,人们的婚姻观也逐渐变得现实起来,像“蚁族”这样的低收入群体,再加上没有住房,想在这个大城市站住脚都比较困难,更不要提谈婚论嫁了。但我们也应该认识到,长此以往,这种现象必将对社会造成严重的影响,特别是未来我国男女比例会出现严重失衡。

三、心理健康状况:挫折感、焦虑感较为严重

作为一名“蚁族”,其必然承受来自自己和外界不同的压力。在工作方面,65.43%的“蚁族”认为有压力,而有34.57%的“蚁族”认为没有压力或压力较小,其中部分“蚁族”因为刚刚开始工作,经验不足,薪金较低,可能在工作经验丰富之后工作压力会有所减少,工资也会提高。对这部分人来说,他们对自己的工作相对来说还是比较满意的。但是对大多数“蚁族”来说,其从事的工作都是销售、保险一类的跑腿工作,提升的机会较少,因而在南京工作的压力太大。在收入水平方面,79.26%的“蚁族”有压力,只有20.74%没有压力,低收入是“蚁族”的一个重要特点。作为一名大学生,一名“211”大学的本科毕业生,低于2000元的工资确实太少,而在南京生活的成本虽然没有北京上海那么高,但绝大多数人时常面临入不敷出的境况。在婚姻方面,45.41%的“蚁族”有压力,54.59%认为没有。对于“蚁族”而言,在面临生活、工作、社会多方面的压力时,有一部分人会同时感到未来婚姻情感方面的压力,而另有一部分人会把这种压力暂时搁置,专心于事业,但是就长期而言,婚恋压力会越来越大,或多或少是对“蚁族”心态的一种挑战。在居住方面,多数人因为房租问题住在城郊结合部,离工作单位较远,人均居住面积较小,治安卫生差等问题突出,虽然南京“蚁族”居住的“蚁巢”相对于全国其他城市条件较好,但仍不尽如人意,居住问题也形成了“蚁族”生活中的一大压力。如此多的压力,“蚁族”平时多用上网、睡觉、吃东西等方式来排遣,网络聊天、在网上更新自己的状态几乎成了“蚁族”们每天必做的事情。相对于用一些消极的方法来解决问题,“蚁族”还是应该采取积极的方法来勇敢面对生活。总体而言,“蚁族”们对自己现状还是抱有希望,相信再经过几年努力,自己的付出会有收获,40.74%的“蚁族”对自己目前的生活状况感到比较满意,33.86%对自己并不满意,还有一些人对所处的状况还有点迷茫,找不到生活的出路。

四、“蚁族”产生的主、客观因素

“蚁族”的形成,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如城乡二元结构下,不同的就业和发展机会,不同的生活条件,以及大学生自身的期望、理想、能力,等等。

(一)客观因素。

1.大城市的吸引力。大城市可以提供更为优厚的待遇和更好的发展空间,拥有良好的地理位置、交通条件;另外,由于我国户籍制度的客观影响,大部分来自农村的大学生都倾向于留在城市工作,随着北京上海等地物价房价飞涨,特大城市的“蚁族”的生活压力变大,于是他们选择逃离北上广,转向南京这样的城市。

2.就业形势。2003年初,我国首批扩招大学生进入社会,与下岗再就业职工和民工潮汇聚成就业洪峰,造成我国就业压力空前增大。此后,我国大学毕业生人数连年增加,而与此同时,我国社会正经历城市化、人口结构转变、劳动力市场转型、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等一系列结构性因素的变化,在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再加上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在我国的城市特别是大城市中,必然出现大学毕业生滞留现象。很多企业不愿花代价培养新人,招聘时都要求有工作经验,对于刚毕业的大学生而言,没有机会,哪来工作经验。

3.高等教育与社会需求的矛盾。近年来,社会对大学生需求的增长速度并没有赶上大学毕业生增加的速度,伴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大量接受了大学教育而没有一技之长的大学生面临着就业尴尬局面。此外,学校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错位,专业供需矛盾突出。为什么找工作如此困难?郎咸平曾提出一种产业链理论:产品设计、原料采购、产品制造、仓储运输、订单处理、批发经营、终端零售这是整个产业链的7个环节。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分别占了这条产业链的6和1,6就是产品设计、原料采购、仓储运输、订单处理、批发经营、终端零售,而1是产品制造。发展中国家1是根本,而发达国家则控制了6。大学生学习的,主要是6范围内的知识和技能,然而这6个产业链环节主要控制在发达国家的手中。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大学毕业生想要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不得不出国,或者挤在国内的大城市抢工作。

(二)主观因素。

1.择业观相对落后。1998年开始大学扩招,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必然会从精英化走向大众化,很多人在思想上还没有完全适应这种转变,越是人才饱和的发达地区或大城市,前去择业的就越多,反之,越是急需人才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或农村越难招到人才。

2.过于自信。很多大学生自我感觉太良好,总是眼高手低,适合他们的工作或者说他们可以胜任的工作,都是他们看不上眼的工作。目前大学毕业生对于求职存在着认识不足和准备不足的问题,只知道要找工作,但是根本不清楚自己喜欢什么、自己的优势在哪儿,不知道自己真正想做什么。很多人不知道各种工作或者职业到底意味着什么,在看到职位名称后就开始主观臆测,想当然地认为这会是什么什么样的,或者是受到周围人对这些职位和工作的看法的影响,自己却并没有深入了解这一行,以至于在做决定时非常茫然。

3.追求梦想等综合因素。为了自己的梦想,认为在城市会有更好的发展空间;希望能够把父母接到城市一同生活;希望下一代能有一个更好的学习成长的环境。

五、解决“蚁族”困境的思考

基于上述分析,为了改善大学毕业生低入群体在城市中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和条件,我们认为应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缩小二三线城市和一线城市的差距。

“蚁族”之所以宁愿蜗居在大城市也不愿回家,是因为二三线城市与大城市差距实在太大。

(二)改革高等教育制度,反思教育扩招和教育产业化。

学校要对学生所学的知识框架结构有清晰的说明,应用型科学和研究型科学需要有不同的教育方式,最重要的是大学的教育不可以商业化,不可以像市场一样“跟风”:社会上某一时间要什么样的人,学校就开设什么样的专业或课程。

(三)提升职业能力。

你想留在大城市,获得机会和享受优质生活,你需要大都市。但是你有什么资本让大城市需要你,这就要求大学生不断加强自身专业技能的学习,不断提升自我价值。

(四)转变就业观念。

不要局限于大城市,可以考虑去一些发展潜力好的二线城市。一线城市是冒险者的天堂,并不适合所有人,那里机遇与风险并存,并不是每个人去了都可以淘到金子的。另外,到一线去争的是空间,到二线去争的是时间。挑好一个正值上升期的二线城市,考验的是着眼未来的视野和以时间换空间的大智慧。要在工作与生活中寻找中庸之道,就去找你内心的“1.5线城市”,毕竟它们能在你有生之年变成一线城市。

(五)加强心理辅导。

“蚁族”作为现代社会一个庞大而又不可忽视的群体,已经形成“蚁族”特有的文化,并且在逐渐地成为这个社会的中流砥柱。总体而言,“蚁族”们对自己的现状还是抱有希望的,相信再经过几年努力,自己的付出会有收获,但是如果两三年以后还是一样的状况,肯定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希望社会能多关注和支持他们,给予正确的引导。

(六)以正确的眼光看待这个群体,不要过度关注。

社会不应靠说教去告诉“蚁族”走哪条路,而应用真爱和良心去温暖这个群体。更重要的是在关爱之余,要给他们留有足够的空间,让他们经营自己的人生。

(七)其他。

建设“蚁族”集中住宅和廉租房,促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鼓励青年自主创业……

“蚁族”受过高等教育,乐观开朗,敢于接受挑战,相信通过奋斗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大学校门已走出,而社会的大门还没有完全敞开,这是一个艰难的过渡,也是一个必然阶段。不少“蚁族”表示,从表面看他们很苦,其实那是打拼的过程,人生的经历本就包括艰难和辛酸,条件差正应该是艰苦奋斗的起点。不管是选择留在大城市继续追梦,还是选择逃离北上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相信风雨之后总会有彩虹。

参考文献:

[1]廉思.“蚁族”:大学毕业生聚居村实录[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廉思.“蚁族”Ⅱ谁的时代[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0.

[3]张慧鹏.“蚁族”,个人的悲剧抑或是时代的创伤[J].中国工人,2010,(6):20-25.

[4]阳玉平.我国“蚁族”之理性审视[J].社会科学家,2009,(12):102-104.

一名大学毕业生的反思范文2

[关键词] 大学生就业;就业指导;课程设计;教育

[中图分类号] G4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893X(2013)01?0057?03

一、大学生就业指导课设计的教育目的

设计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的教育目的主要有三方面:一是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客观评价自己,端正就业心态,确定适合自己的求职目标;二是帮助大学生了解当今就业形势、最新的就业信息、市场急需的人才类型以及现今用人单位招聘的员工所应具备的素质,掌握就业技巧;三是帮助大学生在掌握前两个方面知识的基础上进行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确立奋斗目标,在奋斗的过程中要及时为自己充电,培养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以便在求职浪潮中更具优势和自信心,从而找到一份令自己满意的工作。

二、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的设计体系

(一)建立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的课程意识

1. 开设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是时展的必然[1]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竞争机制已被引入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领域,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大学生要想在竞争中更具优势,找到一份令人满意的工作就必须了解当今就业形势、掌握就业技巧、提升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正是从这个方面给予大学生最及时的帮助,因此这门课的开设是时展的必然。

2. 开设大学生就业指导课能帮助大学生实现更好的就业

目前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有很多,外部原因例如就业政策和形势的变化,国家和政府不再对大学生实行包分配政策,大学生自此也就失去了“天之骄子”的身份。而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还是大学生自身的问题。当代大学生基本上都是独身子女,遵循的是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的直升式求学路线,他们缺乏社会的历练,就像是温室的花朵,在就业遇到挫折时往往无所适从。同时,他们也缺乏对自身的正确认识,有不少大学生仍抱有自己是天子骄子的思想,找工作时挑三拣四,向用人单位提出不切实际的要求,从而让用人单位对他们望而止步。而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的开设目的不仅在于向学生介绍就业形势和择业技巧,更重要的在于它是想通过分阶段系统的教学,帮助学生准确认识自己和了解社会,并根据市场对职业的需求以及学生的求职目标,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使其进一步确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 开设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有利于学校就业工作的开展

目前,学生的就业问题已成为高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各高校也已经充分认识到就业工作的重要性,为了提高就业率,都加大了对这方面的投入,尤其是就业指导教师队伍的建设。而开设大学生就业指导课能够帮助毕业生实现充分的就业,因此这可以保证学校就业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构建全程化、系统化的就业指导课程体系

就业指导课的教育目的决定了就业指导课应贯穿于整个大学期间,因此在新生入学时就应该开设就业指导课,实现教学的全程化,但是在进行全程化教学时就业指导课的内容应根据不同阶段各有侧重[2]。

1. 大一阶段:帮助新生适应大学生活,确立奋斗目标

由于高中和大学的学习和生活方式都迥然不同,大一新生往往不能在短期内适应新的环境和学习生活方式,常常会感到迷茫、不知所措,没有明确的奋斗目标。这个阶段的就业指导课程目的就在于帮助学生尽快找到奋斗目标和定位人生方向,使他们对自己的未来有一个初步的职业生涯规划。因此这个阶段要注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择业观。同时要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当今的就业形势,了解自己专业的培养目标,然后结合自身的特点合理安排自己大学四年的生活。

2. 大二阶段: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为将来就业充电

现代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对从业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大学生要想实现充分就业就应注重自己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包括合作能力、组织能力、交际能力和创新能力等多方面的能力的培养。只有具备了这些能力,大学生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满足社会对人才素质的需求。

3. 大三阶段:注重专业技能的培养,提高学生就业竞争能力

进入大三阶段,学生无论是在心理还是身体方面都比较成熟。这一时期的就业指导课,应该针对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对学生进行社会现实说教,引导学生努力提高自己的“硬件”和“软件”水平,为将来的就业做好准备。如英语等级证书、计算机等级证书、专业奖学金、学生干部经历等。同时,也要为他们提供动手和实践的机会,提高他们实践能力,从而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以弥补专业理论教育的不足。

4. 大四阶段:帮助毕业生全方位了解就业动态,为毕业生提供最及时的就业信息,实现就业前的最后充电

这个阶段是大学生走向工作岗位的预备阶段,这一阶段的就业指导课程应侧重于为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的一个大综合,如就业形势的分析、就业信息的获取、面试技巧的掌握等等。同时学校还可以开展一些经验交流会,请一些就业还不错的校友来学校为毕业生做现场答疑解惑,使毕业生获得一些就业经验。同时这一阶段还应侧重于就业技巧的全方位介绍[3]。

(三)着眼实战课程演练——求职准备专项介绍

1. 就业信息的获取途径

途径一:校园招聘会。首先,向学生详细介绍校园专场招聘会的各个流程:宣讲——收取简历——筛选简历——笔试——面试——签协议。其次,向学生介绍参加校园专场招聘会时应注意的一些问题。例如事先了解用人单位信息;提前进场,认真听企业宣讲,了解岗位需求和应聘要求;制作个性化的求职简历;不要带过多证书和个人信息原件等方面应注意的问题。途径二:网络。首先,在就业指导课上应向毕业生介绍一些比较权威的就业信息网,以便他们能及时获得就业信息,更好地把握就业动向。例如一些企业网站、政府门户网站(中国国家人才网、中国南方人才市场网、中国上海人才市场网、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网络联盟)、专业招聘网站、人才市场网站以及BBS等相关网站。其次,要学生在获取信息时要警惕一些问题。例如信息的时效性、合法性;不要随意向一些网站发送个人资料等细节性问题;途径三:注重亲友团的作用,有效利用人际资源。就业指导课上可以介绍一些方法帮助学生有效的利用人际资源,例如列出有可能帮助你的人,然后再逐一拜访并留下简历和电话,最后认真处理各方面推荐工作。中国是一个人情大国,人情因素在就业过程中起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途径四:常年性的人才市场和毕业生就业市场。就业机遇的把握靠自己,多跑跑人才市场,了解市场行情,对就业是有很大帮助的。而且这也是毕业生和用人单位进行“双向选择”的最好渠道。

除了以上信息获取途径外,毕业生还可以关注一下政府和学校的毕业生就业工作指导、服务机构的信息、人才中介和新闻媒体等方面的信息。

2. 就业形势的介绍

列举一些实际的数据介绍现在就业市场需要什么方面的人才,应具备什么方面的素质,这样有利于在校大学生能够及时为自己充电,从而实现毕业生的充分就业。就业形势的客观介绍有利于大学生就业心态的转变、就业思想的更新。

3. 求职材料的准备

求职材料的准备是很重要的,因为用人单位在选择员工之初就是通过它来认识你的。求职材料主要是指自荐信和个人简历,自荐信和个人简历做得好是个人赢得面试机会的“敲门砖”。因此就业指导课上要向学生介绍自荐信和简历的写作格式以及写作要求,例如自荐信要能吸引用人单位的注意;个人简历要简洁明了,切不可为了追求花哨而把简历做得过于繁琐,因为用人单位是没有时间从你那冗长的简历中去搜索他所需求的东西的。

4. 面试时的注意事项

面试是毕业生与用人单位面对面的交流,它是毕业生充分展示个人才华的大好机会。面试的顺利与否决定着毕业生能否取得这份工作,因此毕业生一定要在面试时给考官留下一个好的印象,让考官欣赏自己。首先,就要注重自己的仪表和一些求职礼仪。例如面试时服装要大方、得体,一举一动更要洋溢着优雅和自信;对考官要尊重等一些求职礼仪。其次,在面试时应该避免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例如坐在椅子上,耷拉着肩膀,含胸驼背等一些不好的行为习惯。这些不好的行为习惯要改变,要在面试时展现当代大学生的良好风貌。

(四)打造大学生良好的就业心态

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容易出现以下一些不良的就业心态: 第一,盲目自信,急功近利,期望值过高。这类大学毕业生自持有高学历,自诩为“天之骄子”,一切以自我为中心。选择职业的标准是“三高”和“五个一点”,即起点高、薪水高、职位高和名声好一点,牌子响一点,效益高一点,工作轻一点,离家近一点,管理松一点。让用人单位望而生畏、不敢录用。第二,缺乏自信,自卑感严重。大学生在刚开始择业时,往往雄心壮志,希望能大展拳脚。但现实是残酷的,当遇到挫折时,他们往往会产生自卑心理,缺乏自信心。然而在当今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缺乏自信心的人终将会被社会淘汰的。第三,择业焦虑感严重。大学生在就业时往往抱有一蹴而就的思想,因此在择业过程中情绪往往比较焦虑和急躁,希望能早点找到工作,尤其是在看到身边的同学工作都已经稳定下来了,而自己的工作还没有着落时,这种急躁的情绪体现的更加明显。这种急躁心理,往往使他们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不利于他们的择业[4]。

以上就业心态在不同程度上都会影响到毕业生的择业和今后的发展,因此《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要向学生介绍克服这些不良心理因素的方法。

首先,要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学会自我反思。自我反思是指在遇到挫折时,能冷静地分析自己的缺点和优点,从而思考自身存在的问题。要向学生介绍当今就业形势,让他们客观看待自己,既不过高地评价自己,也不过低地评价自己,保持一颗平常心。这样就不会因为有盲目自信的心理而引起用人单位的反感,也不会因为自卑心理而错失就业机会。要让学生认识到现代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对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学生在校期间和择业期间都应该及时为自己“充电”,提升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对自己未来发展方向制定一个明确的目标。

其次,全面掌握择业技巧。大学毕业生心理问题的形成,一方面的原因就是由于没有掌握就业的具体方法和技巧,以致到处碰壁的。因此,全面掌握择业技巧,做到知己知彼就非常必要了。例如,广泛收集就业信息,扩大就业领域,从而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学会自我推销,通过自荐信和简历的形式来展现自己的能力。

再次,学会给自己进行心理减压。竞争的日益激烈使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而压力过大会影响到就业的实现。因此,大学生有必要学会自我减压的方法。第一,通过合理宣泄的方式,即可以向朋友、家人、老师倾诉,也可以找个没人的地方大声呼喊等方式进行合理的宣泄。第二,当产生不良情绪时,可以通过转移注意力的方式把情绪转移到其他活动中去。第三,要善于自我安慰,有一点阿Q精神。求职的道路不是一帆风顺的,因此在择业的过程中如果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还是无法成功的话,可以说服自己适当让步,不必过于苛求[5]。

最后,积极参与心理咨询。有些毕业生心理承受力不强,遇到挫折时往往会产生一些不良的心理问题,如抑郁症、强迫症等,这时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就不能因为怕被别人说成有精神问题而羞于求助心理咨询机构。市场经济的发展,竞争的日益激烈,出现心理问题是很正常的现象。

参考文献:

[1] 郭忠孝,张永明,田爱民,等.开设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的重要性与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2004(6):86-88.

[2] 刘颖.关于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的几点思考[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04(2):17-18.

[3] 卢琪.《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探析[J].就业调研,2005(8):55-56.

一名大学毕业生的反思范文3

2、农科大学生在新农村建设中大有作为。对于新农村建设,高等农林院校大学生在学科、专业等方面更有优势,投身于新农村建设将成为他们科学而合理的选择。首先,高等农业院校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对”三农”有着与生俱来的特殊感情,与其他高校的毕业生相比,他们更愿意扎根农村,更能艰苦创业,可以在广阔的农村找到自己的落脚点,为新农村建设建功立业。其次,高等农业院校学生知识结构与农业紧密相连,投身新农村建设可以很好地发挥他们的专业特长,带领广大农民克服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大力发展集约农业、规模农业、生态农业,推动我国的农业产业化和现化建设。第三,高等农业院校学生对信息时代与农业发展的关系有深刻和具体的理解,他们善于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中捕捉机遇,掌握信息,帮助广大农民回避市场险。第四,高等农业院校学生投身于新农村建设,其影响力将会大大超出这一事情本身,不但会引导大量青年农民回到自己的家园,开创自己的事业,而且还会吸引大量的城市资本投入到农村,从真正意义上实现城乡之间的良性互动。(1)(P81-82)因此,高等农林院校的大学生投身新农村建设可以在推动农业科技创新、提供农业科技服务、开拓农村市场、加强农村基础教育、促进农村文化建设、增强农村的民主建设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二、当前高等农林院校大学生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基本现状分析

1、高等农林院校大学生服务新农村建设已经取得的成效(1)建立了服务新农村建设的高等农科教联盟服务。如在教育部、科技部、农业部等部委的大力支持和领导下,由中国农业大学牵头,联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等八所农林高校,通过联盟协作方式,利用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平台等现有网络资源,采取“日校+夜校,一师兼两教”的模式所建立的农业教育培训和科作者简介:郭丹(1983-),女,南昌理工学院经济管理系教师。·40·技推广综合服务体系,即高等农科教联盟。中国农大等网盟高校在河北曲周、陕西、江苏等地建成了一批示范基地,开展了各类面向“三农”的科技与教育服务,探索出了一套新型的以高校为主体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模式。通过农科教联盟开展的各类科技与教育活动,十多万农民接受到了实用科教知识服务,农科教联盟取得了初步运行经验,为新农村建设作出了积极作用。

(2)各农林高校利用自己的优势积极探索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各种方式与机制。各农林高校利用自己的人才、专业以及学科等优势在服务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其中较有特色的有:中国农业大学实施“村官”计划,2006年和2007年共有包括28名研究生在内的234名毕业生到平谷、密云、朝阳、怀柔、通州、门头沟六个北京郊区县的村镇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或村委会主任助理。河北农业大学自1979年开始利用自身人才、科技优势,主动为“三农”服务,而开创以承担河北省太行山开发研究项目为契机,组织广大师生走出校门、深入太行山区,开始以科学技术全面开发太行山的探索和实践的一条成功道路,即“太行山道路”。十多年来,河北农业大学累计培训达1.2万人次,2003年开始启动“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到今年,已为农村培养1 8 2 6名大学生。“太行山道路”沿着“人才富民”的道路深化延伸。北京林业大学创造性地开展了以学生党支部与京郊农村党支部结对子和学生环保社团与京郊农村共建生态文明村两项活动为内容的红绿相映“1+1”实践项目,动员全校师生对口支持新农村工作。四川农业大学近三年到农业产业化企业就业的本专科毕业生约占总数的60%,400多名毕业生参加西部计划,128名选调生到基层服务新农村建设。当然,还有其它农业高校,如中国林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等高校也在服务新农村建设方面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2、高等农林院校大学生服务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近年来农林院校大学生与新农村建设的对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其缺陷也是明显的:即农林院校的大学生一般是在高校或“组织”的号召下,才投入新农村建设服务的。而且这种服务大都是具有一定的阶段性,比如三下乡”活动和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缺乏长效机制。目前,农林院校大学生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法律规范与政策配套措施还不完善,农林院校大学生自发、自愿、自觉地投入新农村建设思想动力机制还没有真正形成。最后,学界对农林院校大学生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方式、政策、机制等缺乏具体深入的探讨。因此,农林院校大学生与新农村建设的对接刚刚开始,新农村建设人才供给的长效机制没有形成,还远远不能满足新农村建设对所需人才的需要:一方面,从现实来看,目前我国新农村建设所需人才严重不足,处于“低谷”,尤其缺乏的是农林类人才;另一方面,近年来我国传统农林类高校毕业生一次就业率一直呈明显下降趋势。据有关统计,2002年为45%,2003年为40%,2004年为38%,2005年与前年同期相比又下降了10个百分点,而找到工作的农林科类毕业生中有95%的留在了城市,绝大部分从事着与农业无关的工作。据农业部对农业院校毕业生去向的调查显示:一般农业大学有26.7%毕业生去乡镇工作,重点农业大学有13.7%毕业生去乡镇工作,大部分毕业生都没有去农村。这就反映了高等农林院校大学生实际上还存在较重的“离农”现象,这种状况将直接制约新农村建设所需的人才供给,造成农林高校大学生的就业困难,对于新农村建设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将是十分不利的。

三、高等农林院校大学生服务新农村建设的障碍因素分析

1、传统就业观的负面影响。目前,我国传统的就业观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铁饭碗”观念。我国长期的应试教育和就业由国家“统、包、管”的分配体制,造成了“毕业即就业”的局面,大学生毕业就意味着端上了“铁饭碗”,而不认为参与新农村建设的工作是“铁饭碗”;二是“学而优则仕”的就业观念。认为读了大学就应当理所当然当国家干部,就应该有一份待遇丰厚的固定工作,片面认为留在大城市、大单位才能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才能实现自己理想和抱负。如果大学生毕业再回农村,就会有人说,这是人才浪费,这是教育的失误,这种传统的就业观影响着农林院校大学生参与新农村建设的动机与行为。

2、农林院校大学生自身能力素质的欠缺。首先,我国有一部分农林院校的大学生在校期间不注重自身能力的提高与完善,不注重系统的专业基础与理论的掌握,而且动手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比较差,他们并没有关注新农村建设对人才规格的要求。其次,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公共精神的缺失。比如,相当一部分部分大学生往往具有较强的功利思想,如学知识就关注计算机、英语等立竿见影的东西,考研就是为了更好就业,考公务员就是为了谋求公务员这一职业的稳定与待遇(公务员的本质涵义是为社会公众服务),而对社会责任、社会公德、公共利益等方面就表现普遍的弱化与淡漠,他们并没有从国家的前途与命运的角度去关注新农村建设,没有把新农村建设与社会的发展、祖国的前途、个人的命运有机结合起来。最后,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缺乏吃苦耐劳的品质,认为农村经济社会条件艰苦,无法满足自己的要求,无法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与理想,而不愿意到农村基层就业。

3、农林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滞后。一是教学内容陈旧且与生产实践相脱节,不少农林院校仍旧偏重于传统的理论灌输,忽视知识的应用性,缺乏对适应新农村建设相关专业与学科最新理论动态的把握。二是专业设置缺乏市场调研,培养与需求脱节。在高校扩招的大背景下,许多农林高校仍沉溺于计划经济的惯性之中。它们没有以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为依据来建设特色专业并适时调整优化专业结构,不少专业仍是过去计划体制的产物。三是实践性教学环节薄弱,毕业生动手能力差。大部分农业院校在人才培养目标中强调得多,而在教学环节中,却重视得不够。而且不少教师并没有对新农村建设进行深入的实地调查,缺乏相关的知识与经验,以至于培养的人才难以适应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4、基层政府的用人机制不当。首先,基层政府用人机制不规范和不透明,存在较为普遍的官僚主义作风。他们不是用人唯贤,而是用人唯亲,不是公平竞争,而是暗箱操作;其次,相当一部分乡镇政府还没有对农林院校大学毕业生资源的开发利用进行统筹规划,没有把毕业生支(下转第50页)·50·多、种类比较集中的县区市建立新的检测中心,引进先进的检测设备和方法,以优惠的费用对农产品进行监控检查,提高检验检疫的效率。或者,由政府牵头或者提供专项资金,由检测设备比较齐全、人员配备较为宽松的龙头企业提供服务,对区域内的出口农产品进行自主检查。

(3)短期内,给以农产品出口企业政策扶植,对生产出口农产品的农民进行直接的损失补贴,协助企业和农民为农产品寻找其他替代市场。可以一方面开发国内高端市场,另一方面在世界其他国家展开农产品营销活动。(4)对国内的“龙头公司+生产基地+农场工人”的模式,因地制宜加以引导推广,合理地促进其发展,但是要防止坑农害农问题的发生;对合作社的发展和联合,也要视具体情况合理地引导扶植,但是要采取措施尽量减少企业和合作社的外部交易成本。

(5)除了对国外针对农产品的检验检疫信息加强收集、整理、以外,还要合理地运用世贸组织规则,据理力争,并且联合其他受“肯定列表制度”影响的国家,与日本方面进行充分地交流磋商,要求日本给以一定的缓冲或者支援协助。

5、国家政策支持力度不够。一是目前国家对农林高校的投入力度不够。在国家的教育政策中,对高等农林教育政策的倾斜力度不大,尤其在经费投入、人才引进、事务管理等方面的支持性政策不够。这就直接制约了农林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二是国家对农林院校大学生服务新农村建设的一系列支持性与保障性政策还不完善,还没有建立农林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绿色通道”。比如在打破就业的城乡待遇差别,为投身新农村建设的毕业生提供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提供一定的安家费和创业风险投资资金,在税收、贷款、行政事业性收费方面实行优惠,提供甚至包括土地在内的一定自然资源的优惠使用权,提供公务员录用、学习深造的优惠待遇等方面的政策急需配套实施。

6、社会舆论宣传引导不深入。首先,相当一部分新闻媒体对新农村建设中出现的典型案例以及热点问题缺乏密切与深度关注,从而在社会上难以形成一种关心与服务新农村建设的舆论导向;与此同时,农林高校对新农村建设的宣传还不深入和广泛。据一项来自浙江大学700名本科生的调查与分析,对新农村建设有所了解的城市和农村学生,依靠校内宣传来了解相关知识的分别仅为4.8%和6.86%。这种状况值得我们反思。对于新农村建设,如果缺乏正确健康而有效的主流舆论引导,势必制约农林高校大学生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广度与深度。

四、结语

新农村建设为农林院校大学生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战略机遇,农科大学生可以在新农村建设中大显身手,并且有所作为。而且,各农林高校在服务新农村建设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是,我们必须看到,目前我国新农村建设所需的农林技术类、管理类等人才是相当匮乏的;而另一方面,广大农林院校大学毕业生就业的首要选择仍然是沿海大中城市,真正自愿去农村或相关单位工作的为数不多。如果这种状况持续下去,不仅会造成农林院校大学生就业的困难,影响社会的稳定,而且必然直接影响到新农村建设的进程,进而制约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全面推进。因此,为实现农林院校大学生与新农村建设的双向互赢、良性互动,需要学界和务实界高度重视农林院校大学生与新农村建设的对接问题,并认真研究,积极探索,采取有效的政策措施,促使广大农林院校大学生扎根基层,服务于新农村建设。

参考文献:

一名大学毕业生的反思范文4

浙江师范大学教育评论研究所所长,教授。浙江省151人才(第二层次),浙江省高等学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兼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育评估分会常务理事,浙江省高等教育科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

大学毕业之后,刘尧做了十年的中专数学老师,对中国应试教育弊端体味深刻。带着对教育的满腔热爱,他离开了熟悉的数学教学岗位,决定成为一名专业的教育研究者。他要做中国教育这棵参天大树的“啄木鸟”,在教育实践中叩问中国教育发展中的各种问题,寻找教育的“精神家园”。

“转型”而来的教育研究者

刘尧出生于陕西农村,1978年高中毕业的他幸运地参加了全国高考,并被汉中师范学院数学系录取。对高考,刘尧充满了感激,他认为高考改变了他的命运,帮助无数农家学子实现了求学的梦想。大学毕业之后,刘尧成为一名中专数学老师,教授《高等数学》。

20世纪80年代,刚经历过浩劫,人们对知识的渴望特别强烈。“当时,人们的娱乐方式很少,识字的人都喜欢读书、读报纸,读书成为生活的主流,那个年代的阅读背后有一种振兴中华的人生理想。”刘尧回忆说,“那是个全民读书的时代,各类书籍都非常受欢迎,现在的年轻人无法想象那时全民‘饥饿’的阅读感觉。”

到了90年代,“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成为很多师生的座右铭。在当时,大量做题是提高分数的最便捷途径。在做好教学工作的同时,刘尧开始反思教学中的问题,他隐隐约约感觉到数理化不是教学的全部。

“那时学生读书的目的很单一,就是为了考中专、考大学,捧一个‘铁饭碗’。”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们也开始对教育进行反思。1993年,报告文学《夏令营中的较量》引发了国人对教育的思考。这其中就包括刘尧。

如何排解自己心中的疑惑?刘尧试图从教育大家、教育经典中找寻答案。他开始阅读、陶行知、雅斯贝尔斯等中外教育家的著作,并被这些教育大家的思想深深地吸引,感觉自己找到了“知音”,“第一次接触这些学者的书,就觉得他们把自己想说的话给说了出来。那段时间,我也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一名教育研究者,能够对教育现象进行系统研究,解决自己心中的疑惑。”

1992年,已经做了十年数学老师的刘尧迈出了职业生涯的关键一步。他选择离开自己熟悉的数学教学领域,去追寻自己的教育研究之梦。他先后来到咸阳师范学院与浙江师范大学。

世纪之交,全中国都开始倡导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在亲身教学经历中,刘尧感到素质教育一直没有达到应有的育人图景——中小学生的书包越来越重,学习的内容越来越多,学习的难度越来越深,与之伴随的是中小学生体质的不断下滑。

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成为一个完整的人,还是让学生成才,成为一个成功者?

刘尧给出了自己的答案:教育最重要的使命是使每一名学生能够实现人生价值,能够首先成人,在成人的基础上再成才,而不是把学生当作工具。“从容而自豪地做平凡人,是绝大多数人的成功状态,也是我们应该追求的人生境界。教育是培养人的,应当允许人有不同的发展路径。”

大学要让学生“精神成人”

从1992年进入高校后,刘尧逐渐将高等教育作为自己的研究重心。

在高等教育从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型过程中,中国高等教育在内容、规模、质量上都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为社会培养了大量的高级专门人才。身处高校,刘尧作为一名教育研究者欣喜之余,也有一些担忧。除了大学扩招背景下高校教学质量的下滑,最让他忧虑的还在于一个根本问题上的模糊,那就是现代大学自诞生起就需要面对的问题:大学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具体来说,中国大学培养的学生应具有怎样的素质?

作为一名教师,他有着切身的体会,“虽然大学里的高楼越来越多,校园越来越气派,但一些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却杂草丛生。随着物质无限度的发展,大学教育中人的灵魂已被物质欲望挤满。”

作为一名20世纪80年代的大学毕业生,刘尧感觉当代大学生与他们那个年代的大学生明显不同,他们的大学时代,绝大多数都很“书生气”,物质虽然贫瘠,但精神世界很丰富,“大家都爱好哲学问题,喜欢探讨人生理想,意气风发地以改造社会与振兴国家为己任,每个人心怀梦想。”

“读大学时,我们谈论最多的是我们能为国家做什么,国家需要什么我们就学习什么。课余时间,我们都是泡在图书馆里,阅读各种书籍,把读书视为自己的乐趣。每个大学生都有一种天生的优越感,使命感特别强烈。”

而当下,随着教育与经济的发展,大学的入学门槛越来越低,大学为更多的学子敞开了校门,而一些不良社会风气也侵蚀着“象牙塔”。

刘尧去过很多大学,包括一些985、211院校,他发现在校园里最受欢迎的讲座是暑假兼职招聘会、考研讲座、四六级考证与职业技能培训等很现实的对今后工作有益处的培训。那些人文讲座则备受冷落。他还发现大学语文等实用性不强的课程很不受学生待见,许多大学生从来不翻阅经典名著,认为这对今后的就业毫无帮助。

而在就业率等重重压力下,一些大学也越来越注重专业技能的教育,却忽视学生的人文教育。今年备受关注的大学寝室投毒案件再次让刘尧痛心疾首,也让他对高校的人才培养心存顾虑。“大学精神的迷失和市场的诱逼使大学越来越功利化。中国大学在促使学生学历成人时,却轻视了精神成人。”

在指导研究生过程中,刘尧发现读研之初,每个学生都雄心壮志,可是一段时间之后,由于各方面的压迫和诱惑,一些学生会变得很浮躁,很多人都会想着如何去赚钱。

刘尧深知很多学生外出兼职为家庭减轻负担情有可原,但他始终认为作为一名学生最重要的还是将精力放到学习上。刘尧要求自己的研究生尽量以做学问为主,对家境贫寒不能完成学业的学生,刘尧则想方设法地以安排勤工俭学、科研助理等形式帮助学生完成学业。

“当下你处于什么角色,你就要履行好什么职责,学生的天职就是学习,这既是每个人在人生这个阶段该做的,也是为以后的工作和生活奠定基础。”很多毕业多年的学生还记得刘尧老师多年对他们的教导,有学生唏嘘到读研阶段是“布衣暖,菜根香,读书滋味长”。

“人是要有点儿精神的,大学生更需要信仰与精神的支撑。大学要让学生精神成人,唯有此,国家的发展与民族的振兴才有希望。”刘尧感慨地说。

教育评论要发挥“正能量”

从教30余年,从中专数学老师到大学教授,刘尧见证了中国教育的发展。在中国教育跨越式的发展过程中,教育多样化和多元化给大众带来了诸多困惑。如何去看待教育现象?如何去解决教育问题?如何提高人们对教育的辨识度?这些问题与教育发展息息相关,也一直困扰着刘尧。在长期的反思过程中,他意识到创建常态化的教育评论学体系是当务之急,也是引导教育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1995年,刘尧发表了《关于教育评论学之我见》与《建立教育评论学学科体系初探》两篇颇有分量的论文,开始了创建教育评论学的工作。

这之后,他连续发表了一系列教育评论学研究文章和研究性著作,引起了教育界人士的积极反应,不少学者都参与到探讨之中,教育评论学队伍不断扩大。

“教育是一棵参天大树,而教育评论就是这棵大树上的‘啄木鸟’。”在刘尧看来,教育评论是教育的免疫系统,要对教育文化进行鉴别与评说,产生社会舆论作用,从而使教育在社会和人的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

为了更好地发展教育评论,浙江师范大学于2001年成立了国内首家教育评论研究所,刘尧出任所长。教育评论研究所先后与多家学术性期刊,以及中国教育科研与计算机网合作开办了教育评论专栏。

刘尧与教育评论研究所的老师就各种教育现象、教育热点进行深入浅出的分析,充分发挥教育评论的正面导向作用。在教学和科研工作中,刘尧一直反思并追问教育,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来坦然地、大声地向教育界及社会宣布自己的见解。

“静坐独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是很多名人雅士的座右铭,而刘尧则秉承了西北人敢爱敢恨的特点,他认为教育评论要说长道短、论是非,以批判的眼光去看待教育发展中的问题,要营造一种有利于教育评论的环境和气氛,进而促进教育的发展。

为了培养教育评论人才,刘尧为高等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开设了《教育评论学》选修课,为教育学专业本科生开设了《高等教育评论》研究性课程。他希望每个有志于从事教育工作的人都有自己的态度与观点,心中都存有真、善、美的标准,对教育发展作出合乎规律与情理的选择和判断,从而使教育能够获得更好的发展,对社会进步作出应有的贡献。

一名大学毕业生的反思范文5

关键词:黄源深 成才的"瓶颈" 虞建华 "知"与"用"

中国大学的扩招,英语专业毕业的学生越来越多,看似英语人才有些过剩,实则“小才拥挤,大才难觅”。英语教育已经陷于纯粹的口语、词汇、句法等基本功教学及应付各种等考试,专业知识课,如文学课,只在高年级开,也似乎成了可有可无。英语专业学生的思辨能力和中文水平历来被公众诟病。笔者有幸参加了高等教育出版社在宁波举办的中国英语教学方法高级研修班,从中受益匪浅,在这与各位同仁分享。[1]

研修班上,黄源深教授集中探究了英语专业学生成才致命的“瓶颈”: 英语写作基本没有过关;中文掌握不够水准;知识面狭窄,人文素养欠缺;思辨能力薄弱。英语写作基本没有过关表现在:辨不清口笔语文体差别,通篇简单句;语感弱,中文腔重;词汇量小,酷似小学生的写作;只会描述,不会说理。而只会说几句,不会写,充其量可做个导游,相当于一文盲,却难以胜任众多其他工作。中文掌握不够水准一向是外语专业人的恶名,中文水平直接影响对外语的理解、表达和翻译能力。“几年前上海的一次翻译大奖赛,一个新加坡人战胜了几百个有专业英语背景的中国人,拔得头筹,而令人惊讶的是他不是赢在英文水平上,而是在中文表达上”(前言)。知识面狭窄,人文素养欠缺同样直接影响外语阅读能力、表达能力和翻译能力。外语学生和老师在学和教中,多只见语言的字词句,忽略语言传递的信息和存在的文化。思辨能力薄弱体现在:写文章长于描述,短于立论,课程论文和毕业论文缺乏观点、分析和论述;听讲座提不出问题,更难有论点的交锋;讨论会甘当听众,无法贡献自己的见解;头脑空空,没有想法。结果是,“走上社会后,善于复现相关语境,却难以贡献独特见解,缺乏创造力。他们也许能适应模仿性工作,亦步亦趋跟从别人,却无法独当一面,闯出一片天地来。”[2]

有鉴于此,黄教授做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尝试”,精挑细选编写了一部针对性很强的《英汉散文比较欣赏》,不失为一种局部性补救尝试,以期提高英文写作水平,提高中文水平,提高思辨能力,扩大知识面,提高人文素养。之所以说是“前所未有”,是因为“已有的英语散文教材都是基于一国一语编写的,唯《比较赏析》打破了这一传统,把两种不同语言、不同文化背景和不同时代的名篇佳作按照其“契合”之处予以匹配并进行比较赏析。”(秦秀白,2012:105)针对性强是指黄教授身为教师多年,洞悉英语专业学生的长处和短处,毕业生的成功和问题所在,有鉴于学生成才的“瓶颈”,独辟蹊径,精选历代英汉名家各20篇,以散文的形式和内涵的相似行成对成单元。秦秀白教授认为每单元的英汉散文具有至少两个契合点:“题材相同或相近”和“谋篇布局和遣词造句的手法相近”。内容“涵盖了政治、军事、教育、艺术等重大题材,也包括洞察世情、感悟人生、咏物明志、追求理想、修身养性的抒情随笔” (2012:106)。《比较赏析》的另特色是编者在选用的英文文本和汉语文本上都标出了重点段落,要求学生细读或背诵。这些英文散文都是正式文体,可让学生辨明口笔语文体,学会使用地道的标准的简明的句式,及篇章写作的逻辑性和说理,减少中文腔。而相对应的中文散文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中文水平和对英文的透彻理解,也有益于学生的中英互译水平的提高。中英散文对比学习,也因其题材多样和内容的深刻,可拓宽学生的视野和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比较欣赏》是“一种局部性补救”,是指这本书对突破英语专业学生成才“瓶颈”的一个突破性的开端。要克服英语专业学生的弱点,决非一部教材、一朝一夕所能为,需要全方位长时期治理,但只要我们下定决心,不怠不惰,坚持不懈,才能逐步打破“英语专业人的恶名”的魔咒。[3]

上海外国语大学的虞建华教授在探讨高等院校文学课的“知”和“用”时,提出了三对相对的命题:无用和有用,工具学科和人文学科,学以致用和学以致知。目前的英语文学课教学所遭遇的是,“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对大学毕业生的需求发生了巨大变化,实用型的大学毕业生更受用人单位的欢迎,外国文学遭到冷遇,受到轻视,甚至忽视,大学生对外国文学的喜爱近年来已经几乎降到了冰点。”(刘波、罗承宁,2003:86)“英语”专业,各高校对其定位不同,态度不同:多数将它当作“应用专业”,以语言技能训练为主要手段,以语言运用能力为目标。少数将它当作“人文专业”,以人文内涵为主要内容,培养国际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学科定位的模糊性,带来了实施教学方面的混乱。以语言应用为目标的专才教育成为主导,学生通适性能力的培养、文化视野的开拓、健康人格的塑造和人文精神的陶冶遭到忽视,毕业生总体上呈现“小才拥挤,大才难觅”的状况。[4]

英语文学课的有用性,回归人文学科,当学以致知是有充分理据的。老清华、北大和解放前的西南联大英文系除去专门把文学当专业学习外,在语言习得方面也以大量的文学阅读为主,然后配以写作训练。在国际上,外语本身从来算不上大学的一个学科,外文系设置的专业和学科决不是听、说、读、写的技巧训练,它们的外文系就如同中文系在中国,而是英美和西方文学、文化和语言学等。抗战时期教学条件极差但人才辈出的西南联大的英文系,语言能力课(相当于现在的精读、泛读、听力、写作等课程)只占年总学分的不到16%,英语语言水平的提高,是通过诸如散文、英诗、西洋戏剧等其他课程来实现的(刘意青,2010:1-2)。“上个世纪80年代,随着我国的对外开放,大学校园里曾出现过人人都在读外国文学名著、人人都在讨论外国作家、场场外国文学讲座都座无虚席的盛况。”(刘波、罗承宁,2003:86)。目前国内一些重点院校,比如北京大学英文系,已从一年级就开设出英语文学、语言学、文化和文学理论等各种课程,并把这些课程与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的语言训练紧密地结合起来(刘意青,2010:1-2)。黄源深教授建议大幅度调整课程结构,语言技能课应控制在25%以下,文化知识课,包括语言学、文学、欧美文化等,比例应占60%左右,知识可用英语授课。英语专业应该回归到人文学科本位,其意义在于,“学生通过阅读英美文学作品,主动参与文本意义的寻找、发现、创造过程,逐步养成敏锐的感受能力,掌握严谨的分析方法,形成准确的表达方式。这种把丰富的感性经验上升到抽象的理性认识的感受、分析、表达能力,将使学生受益无穷(王守仁,2002:11)”。虞教授以一段生动形象的视频来展示文学语言的魅力。一个乞丐手身边放着一块牌子,写着:I’M BLIND. PLEASE HELP ME,但人来人往,施舍的寥寥无几。后来,一个女青年把牌子翻面,重新写上:IT’S A BEAUTIFUL DAY AND I CAN’T SEE IT,结果,很多行人开始不断地施舍。这两句话,意义上没有太大差别,但深层次上,却有天壤之别。前者是事实陈述,直接请求,以乞丐为中心,而后者是诗一般语言,个人叙事,事实的陌生化,以行人为中心,叙事空白得以填补,乞丐的目的不是直接请求而是暗含其中等。虞教授还提到,曾被一名外籍教授请求回答一道“选择题”:“Professor Yu, which would you prefer: a student who can only stutter out his ideas or one who speaks fluent English but has nothing to say?”这一问题,不得不令人反思目前高校英语专业教育存在的弊端。[5]

鉴于文学课对于英语专业教育的重要意义,虞教授借鉴了以往英语短篇小说编写的经验,特编写了《英语短篇小说教程》,以期“知”和“用”的紧密结合。虞教授的选材的依据是,语言浅显易懂,又是名家大家作品;一定要短,在短时间内能读完;蚕食空间,让学生发散想象空间;脱离文学史,使短篇小说自成体系。名作的浅显和短可让学生不会花太多时间就可以读懂,参与讨论,发挥学生的想象空间,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思辨能力,避免学生无时间阅读,老师自我陶醉地对文本赏析,老师热,学生冷。脱离文学史,可避免老师和学生花太多的时间去了解文学史,没时间研读、分析、赏析文本,本末倒置。虞教授编写此教材是期盼学生“通过文学作品,可以最直接、最形象、最生动地了解英语民族诸方面的文化因素”,学生“不仅要有熟练的外语运用技能,更需要提高人文造诣,对语言对象国家要有更深的文化浸润,对其历史渊源、、思维方式、习俗礼仪等诸多方面要有更透彻、更细致、更广博的了解,以获得更多异域文化的体验,提升进行深层次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从根本上讲,文学中涵容的人文精神,要比文学文本反映的语言知识更加重要,因为编码于文学作品中的精神文化方面的东西,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底蕴,并且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6]

终上所述,两位教授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和探究了因市场经济的冲击和功利性教育的影响,高等院校英语专业的教育偏离了人文学科的正常轨道,导致了学生成为大才的“瓶颈”和文学学习“知”的缺失。两位教授有针对性地编写了《英汉散文比较赏析》和《英语短篇小说教程》,无疑会对目前的英语专业教育改革起到非常大的促进作用。[7]

参考文献

[1] 黄源深,徐凯,周小进.英汉散文比较赏析 (A Comparative Approach to English and Chinese Essays) [Z].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2] 刘波,罗承宁.高校外语专业外国文学教学的困境与对策.华南理工大学学报[J].2003 (2).

[3] 刘意青.序[A].方岩.英语短篇小说选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4] 秦秀白.在散文鉴赏中感悟中西文化的契合与碰撞――《英汉散文比较赏析》评介.中国外语[J].2012(3).

[5] 王守仁.应该终结“文学史+选读”模式.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科版)[J].2002(2).

一名大学毕业生的反思范文6

一、找准定位融入团队

作为管理培训生,进行伊始,我就把找准定位,融入团队放在首要位置。在四个月的实习中,我既要求自己在基层岗位上抓住机会熟悉业务流程,更时刻提醒自己要尽快融入环境、团结干群。有了这样清晰的定位后,使我的轮岗工作更有针对性。实践证明,这样的思路十分切合管理培训生这一角色的需要,对我的轮岗实习工作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柜面业务轮岗中,我试着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来发现和分析问题,虽然短时间内无法达到综合柜员的熟练水平,但通过流程的学习,分析风险点,了解银行业务中的最基本元素,体验柜员的工作生活,整理、发现和分析银行业务问题的思路,这些会为今后的管理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矗

有了临柜学习的基础,我走出柜面,开始担当大堂经理。虽然前期积累下的业务知识在五花八门的客户问题面前显得捉襟见肘,但是更加激发了我不断积累学习的热情,虚心请教同事,耐心听取客户意见。另外,秩序井然的营业风貌对于分行一楼大堂这样的窗口部门显得尤为重要,作为大堂经理,我把维护经营秩序作为大堂工作中的突出重点。有了前期与柜面人员的熟识,我依靠团队,积极与柜面协同配合,有理的要求,尽快疏导,满足解决;无理的要求,沉静忍让,温和劝退。

身处柜面服务、大堂管理这样的前沿阵地,我获益良多,不仅充实了业务知识,更加积累锤炼了营销经验和协调能力。

二、扎根基层研习管理

除了在轮岗阶段,扮演好基层员工的业务角色,我更要求自己时刻从管理者的角度反思所见所学,有意识的将管理理论运用到工作实践当中,激活团队,整合资源。在一些事关全局的重点工作和关键问题上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总结了一些较为具体的工作思路:

柜面管理方面,针对柜面服务效率不高、柜面营销与结算速度矛盾等问题,我认为应对柜员的服务水平实施科学量化,挑选出具有代表性的业务骨干,对其单位任务效率作出精确测算,并将平均数据作为操作标准进行推广。在提高单位业务速度的基础上,复合业务的效率也将得到改善。并且,随着柜面结算业务绝对时间的缩短,柜员将能投入更多精力延长柜面营销的相对时间。

基于以上认识,在由“柜面结算型”向“产品销售型”的转变过程中,我觉得必须突出做好三项工作:一是提高柜员操作水平是根本保证;二是转变传统服务意识是关键;三是提高营销能力是必然要求。通过“标准引路,逐步推进,注重实效”,全面提升柜面服务效率。

大堂管理方面,因地制宜,根据分析测算我行大堂经营面积和管理人员分布情况,绘制了大堂管理流程图,提出了以维护大堂经营秩序为重点,疏导分流客户为方向,以“分区管理,钉岗不盯人,柜面协同”的工作策略。特别是在预防、解决客户纠纷方面,提出“感觉要敏锐,反应要迟钝”,要求大堂管理人员要防消结合,细心观察,耐心倾听,三思而后行。

由于这些思路源于基层,来自群众,更得到了领导和前辈的指点,部分想法已经在工作中得到了实践和检验,也调动了团队成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以后的工作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矗.

三、以人为本加强学习

作为刚刚走出校门的大学毕业生,面对崭新的职业环境和陌生的专业知识,我始终提醒自己摒弃经验主义和本本主义,以人为本,勇于实践,在与领导及同事的学习交流当中,找问题、找差距、学做人、学管理。在各项工作中,我有幸接触、结识了一批交通银行系统内的杰出领导和优秀员工,他们当中有管理卓越的支行行长、业绩出色的营销经理、业务扎实的骨干柜员,还有许多与我们同样背景的各地总、分行管培生,在与他们的交流学习中,发现的自身不足和吸取的实践经验,与校园中的理论相比,显得弥足珍贵。

回顾营业部的四个月工作,感受最深的也是,只有在武汉分行这样敢于“解放思想”的企业文化中,在营业部这样特别有战斗力,特别能打大仗、硬仗的单位中,我才有机会接触这么多能人志士。体会最深的有三点:

一是在交行人眼里,办法总比问题多。面对各项工作和困难,作为一名交行人,我学会了要不畏困难,迎难而上,以奋发进取的状态和昂扬向上的斗志,影响带动团队坚定必胜的信心。同时,更要引导大家正确客观分析形势,群策群力,战胜困难;

二是始终以人为本,解决工作中的许多问题和困难,抓住人本就不难。作为管理培训生,在加强业务知识学习的同时,要始终把管理人,激励人,运作人作为自己首要考虑的问题,作为克服困难,考虑工作的关键之举紧抓不放,这也是对未来合格管理者的基本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