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最苦与最乐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最苦与最乐范文1
生什么最苦呢?贫吗?不是。失意吗?不是。老吗?死吗?都不是。我说人生最苦的事莫苦于身上背着一种未来的责任。人若能知足,虽贫不苦;若能安分(不多作分外希望),虽失意不苦;老、病、死乃人生难免的事,达观的人看得很平常,也不算什么苦。独是凡人生在世间一天,便有一天应该做的事,该做的事没有做完,便像是有几千斤重担子压在肩头,再苦是没有的了。为什么呢?因为受那良心责备不过,要逃躲也没处逃躲呀!
答应人办一件事没有办,欠了人的钱没有还,受了人的恩惠没有报答,得罪了人没有赔礼,这就连这个人的面也几乎不敢见他;纵然不见他的面,睡里梦里都像有他的影子来缠着我。为什么呢?因为觉得对不住他呀!因为自己对于他的责任还没有解除呀!不独对于一个人如此,就是对于家庭,对于社会,对于国家,乃至对于自己,都是如此。凡属我受过他好处的人,我对于他便有了责任。凡属我应该做的事,而且力量能够做得到的,我对于这件事便有了责任。凡属我自己打主意要做一件事,便是现在的自己和将来的自己立了一种契约,便是自己对于自己加一层责任。有了这责任,那良心便时时刻刻监督在后头。
这种苦痛却比不得普通的贫、病、老、死,可以达观排解得来。所以我说人生没有苦痛便罢,若有苦痛,当然没有比这个加重的了。
翻过来,什么事最快乐呢?自然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古语说得好:“如释重负”,俗语亦说:“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人到这个时候,那种轻松愉快,真是不可以言语形容。责任越重大,负责的日子乃越长;到责任完了时,海阔天空,心安理得,那快乐还要加几倍哩!大抵天下事从苦中得来的乐才是真乐。人生须知道有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有尽责任的乐处。这种苦乐循环,便是这有活力的人间一种趣味;却是不尽责任,受良心责备,这些苦都是自己找来的。
最苦与最乐范文2
关键词:中学 语文 听说读写 教学 学生 主体
一、首先要注重学生有效的“听”
“听”是一个人获取外部知信息的一个重要途径,同时也是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方法。长期以来,“听讲”是学生学习的一个主要方法,而如何提升“听”的效果就需要我们认真思考。笔者认为有效的“听”需要做好以下几点:
首先是学生要主动去“听”:我们知道新课改确定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体验与感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对于学习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所以在教学中就需要我们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让他们能够主动的去听课,而不是被动的进行学习。让学生认识到我们平时说话都有一个目的,老师讲课也一样。所以,在听每一堂课之前,学生心里一定要明白,听这一堂课的主要目的是什么,然后,带着这个目的,有意识地去听。这样,一课解决一个问题,久而久之,你的听的能力和语文能力就提高了。
其次是学生要广泛的“听”:初中时期正是学生知识积累的一个关键阶段,此时他们的知识积累对于当前的学习以及未来的发展都有重要的影响意义,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就要引导学生能够不断的拓展知识面,要能够“广泛的听”,不仅要听老师的授课,而且也要听同学们之间的交流内容,比如他们对于事物的看法与态度,另外电视、媒体对于事物的看法等等我们都可以引导学生去了解,提升他们的语文综合认识。
再次是学生要有选择的“听”:初中时期学生的学习科目较多,而学习时间有限,所以面对外界的各种信息,学生的拓展自己知识面的时候也要能够有选择的去听,要剔除糟粕,选一些精华的内容,以便能够不断的提升自身的“正能量”。
二、其次要注重学生有效的“说”
“说”是对于学生学习自主性以及学习积极性要求较高的一项学习项目。“说”关键是让学生能够通过对于外界信息的理解、消化之后结合自身的认知、感情进行一些信息反馈,讲出自己的一些认识、想法、态度等等。在说的过程中,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表达技巧、语言技巧以及对于信息的综合处理能力都会得到一定的提升,同时还能够引导学生之间进行有效交流,让他们各自表达对于事物的看法,提升他们的综合学习认知。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就需要教师能够重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鼓励他们去说,给他们创设环境去“说”,让他们更好的参与到课堂的学习中来,提升学习效果。
比如在教学《最苦与最乐》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就要引导学生积极的去“说”:你认为世界上最苦的事情是什么?最乐的事情是什么?让学生能够结合自身的亲身体会来尽情的说,有些学生就会说“最苦的事情就是感觉欠了别人什么东西”,而有些学生就会说“最乐的事情就是收到别人送的礼物”。面对这些回答,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去联系课文,体会作者的“最苦与最乐”,感受他对家庭、社会、国家以及对自己的责任意识,让学生能够认识到责任的重要性。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于“最苦与最乐”的事情也都会有自己的新的看法,同时对于议论文的基本结构、写作方法以及材料的运用也会有很大的认知提升,很好的实现教学的目的。
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就需要我们能够改变传统的“一言堂”、“填鸭式”的教学模式,要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体验以及学生的学习感悟,让他们能够更多的表达自己的见解,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为语文学习的有效进行打好基础。
三、再次要注重学生有效的“读”
“读”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渠道,也是学生提升自身素质的一个重要方法。古人说“腹有诗书气自华”,有了一定的知识量积累才能够实现自身素质的提升。笔者认为想要引导学生做好“读”的教学,就需要做好以下两点:
第一,对于精读课文和课外的好文章,要反复读。现代教学重视能力的培养,包括学生的阅读能力,不读不行。阅读能力包括:对词句的理解能力,对文中的哲理的领悟能力,对文章主题的发掘能力,对文章艺术性的欣赏能力,等等。古人说得好:“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见“读”的作用是十分明显的。对于语文课本上的文章,学生不读或只读一遍就学透,那是不可能的。通过读疏通文句,通过读领悟主题,通过读产生问题,通过读解决问题;解决不了的,课上再有目的地听取教师讲解,则茅塞顿开。久而久之这样做,阅读能力就会大大提高。
第二,大量阅读好的课外书有益于写作水平的提高。读书人便是写书人,写书人更是读书人。作家之所以能够创作出大量的文学精品,是与他们博览群书分不开的。著名评剧艺术家新凤霞从六岁开始学戏,没有上过学,但她写文章却清新隽永。她完全是靠阅读名著而成为作家的。
四、最后要注重学生有效的“写”
前文我们提到过:“写”是对学生“听说读”等几项学习内容学习效果的直接体现,是学生语文知识的一个综合展示,同时写作也是学生的一项重要技能。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写”呢?笔者认为首先要引导学生的正确认识:很多学生对于作文缺乏科学的认识,认为写作文是一项“作业”,是令人头疼的事情,有了这个观念,写作就很难积极有效的进行,所以就需要教师能够端正学生的认知与态度,让他们感受到作文对于他们成长的意义,让他们认识到作文的魅力,敢于去写,进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另外也要做好教学评价工作,对于学生的作文要善于鼓励,看到其中的闪光点,让学生能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激发他们的写作积极性。当然对于学生作文过程中出现的失误要耐心引导,相信每个学生都会有所进步,有所提升。
“听说读写”是相辅相成的,也是不可分割的,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就需要我们能够科学的认识、全面的引导,以便能够促进学生语文综合技能的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最苦与最乐范文3
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创设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在学习、讨论、活跃思维、交流中求得知识,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一、教师引导,创设教学的民主性
在一堂课中教师是“引路人”,而不是“赶路”人。引路就是引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地,而“赶路”就是教师不堪学生,盲目将教学内容授完,使之达到目的。要想处理好教师引导的作用,关键是将学生视为课堂的主人,处处尊重他们,创设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来体现教学的民主性。教学中不是“一言堂”而是“群言堂”,不是教师说了就是真理,不允许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和观点。如我在教授《走进纽约》一文时,谈到美国大都市的文明、竞争、生活压力大,我们必须调整脚步,学习其先进之处,力争赶上这一问题时,有一位同学便当场打断我的讲授,提出了“老师,你是不是说外国的月亮要比中国圆呢?”我当时没有批评这位同学,只是说了先进就是先进,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如此,我的课,学生主动提问多起来,课堂气氛动起来,学生思维活起来。这完全得益于引导学生,创设民主、平等的师生观。
二、教师策化,发展师生的互动性
课堂教学是师生之间思想的交流和心灵的撞击。在教学中教师不能采用以往的一问一答式的做法,而应让学生广泛参与,品尝到探求知识和道理的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学生渴望参与学习的主动性。如我在指导学生学习梁启超的《最苦和最乐》一文时,一开课,让同学们互相讨论:你们的苦乐观是什么?同学们讨论后便各抒己见,这时教室里热闹异常。有的同学提出“台湾回归祖国最乐“、“过生日最乐”、“做作业最苦”……这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思想交流,即生与生的互动。虽然这些认识并不是很深刻的,但这是他们的主动发现,有创造,值得肯定。我又提出了读课文看看作者提出了一个什么样的“苦乐观”?目的是帮助他们,而并非替他们包办问题答案。经过这样的师生对话,经过学生的反复朗读,终于找出了“不负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使学生从小树立对他人、对自己、对社会的责任感,这也就是师生互动性的表现。
三、教师点拨,培养学生的感悟性
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的智慧和潜能,宁可高看学生一眼,也不低估学生一分。因此,教师要摆正自己的角色定位。学生的发展要靠学生自己完成,只有学生在课堂上难以做到的,教师才能点一点,拨一拨。比如:我教学生学习美国作家凯利的《懒惰的智慧》时,让他们谈谈对懒惰的看法,没有一个同学赞成懒惰,即对懒惰深恶痛疾。此时,我说这是传统思维,而作者却来了个创造性思维,大加赞扬懒惰的好处。这样一点拨,让同学们找出作者不同凡响的“懒惰激励发明,促进人类的进步”的新颖论证,以激励学生感悟生活,想一些“聪明的懒办法”,搞小发明、小创造。
四、教师鼓励、启发学生的实践性
最苦与最乐范文4
2、如果爱是一种感觉,请把它变成信仰。如果爱是一种牵绊,请把它变成呵护。如果爱是一种付出,请把它变成增值的资本。如果爱是自私,我只要你来爱我。
3、结婚10年,我们不再强迫对方一定喜欢自己所喜欢的东西,我们有各自的兴趣,但会时常交流互相欣赏。我们也不再要求对方时刻陪着自己,我们有各自的社交活动,但会相互提醒,共同进退。
4、装满一车幸福,让平安开道,抛弃一切烦恼,让快乐与您环绕,存储所有温暖,将寒冷赶跑,释放一生真情,让幸福永远对您微笑!
5、今天是我结婚十周年纪念日,风风雨雨、坎坎坷坷、辛辛苦苦走了过来不容易,感谢我的家人和朋友一直以来的陪伴!
6、很幸运十年前能够娶你回家,这十年里,你辛苦了。我爱你,老婆!
7、我的日子因你而璀璨、我的心因你而辽阔、我的感情因你而充实、我的生命因你而美满,我的一切一切都因你的存在而感到温馨!
8、这十年婚姻生活里,我们越来越习惯彼此的陪伴,我也比以前更爱你了。
9、人生最美的是过程,最难的是相识,最渴望的是结果!最苦的是等待!最幸福的是真爱,最怕是无情,最后悔的是错过,最想的是和你在一起。
最苦与最乐范文5
我曾看到过,离别十几年的母子在偶然的机会中重逢时,他们流下了泪。曾经的期盼与忧伤,化为泪水中的一个因素,离开了他们,他们不再悲哀,不再重视那个遥远的期盼。珍惜生命里最辉煌的一刻,让思念的泪水永远的干涸,也永远的“看守”着自己的儿子或母亲,不再让对方离去。他们相逢是流出的泪水,我知道,那不是苦涩的,而是甜蜜而欣慰的,虽然里面夹杂着一些淡淡的忧伤,可是更多的,还是重逢时候的欢喜。因为,曾经走过的一切,都已经不重要了。重逢的那一刻,他们一定都感到很幸福。
一个人一生当中总会流泪。我现在觉得,曾经那个和天说好的誓言——不再哭泣。承诺的太莽撞了,因为,这也许是我不能做到的。感动的泪水也是泪,我会被感动得哭,所以我迟早都会失信。唉,现在想想,真是不该立下那个承诺。
——六道轮回,众生之中,唯人最苦。
——苦尽甘来。
我曾在梦里看到过母亲为我而哭泣,现实生活中也看到过。虽然在我和别人眼中,生病是一件小得不起眼的小事情,可是有一次我因为感冒而发烧,所以妈妈因而哭了。那时,我感到我好幸福——我深深的感受到了母亲浓厚的关爱。那中关爱是别人无法给予的,除了自己的母亲。
最苦与最乐范文6
承担责任也可以快乐
林创荣
“责任”一词,曾被简单地定义为一个人不得不做或必须承担的事情。仿佛让人觉得承担责任非常痛苦。
近日一个被称为“向日葵女孩”的女大学生,“7份兼职养全家,带着心脏病弟弟上大学”的感人故事,在网络上广为流传。这名叫何平的苗族女孩使我想起了2005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的洪战辉,他们的经历十分相似。洪战辉的母亲不敢面对残酷现实而离家出走,照顾没有血缘关系的妹妹,对于本身还是孩子的他来说,并非是不得不做的事。就算他选择离开,又会有谁谴责他呢?但他没有,毅然担负起抚养妹妹的责任,虽然这是一件在很多人看来并不是那么快乐的事。
何平,同样扛起了与她这个年龄不相称的重任。面对家庭的苦难,她扮演着母亲和姐姐的双重角色。由于血缘关系,我们姑且认为她对弟弟的照顾是“不得不做”,但当她把自己辛苦积攒的钱及好心人给她的一些财物送给那位辍学打工只为救治重病妈妈的男孩时,你还会认为责任仅仅是“必须承担的事”吗?
责任联系着最苦与最乐。我认为“向日葵女孩”是快乐的,因为她做到了对自己、对家人负责,并且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人。狄更斯在《马丁・翟述伟》一书中说:人能尽自己的责任,就可以感觉到好像吃梨喝蜜似的,把人生这杯苦酒的滋味给抵消了。难怪何平还能面对苦难微笑,成为可敬可爱的“向日葵女孩”。
何平曾说:“自己的‘乐’点很低,一点小事,就能让自己快乐。”在苦难面前,她昂起青春的脸庞对着阳光微笑,她对生活没有更多的要求,把承担家庭、照顾弟弟视为理所当然,责任与快乐在她身上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太阳越大,开得就越灿烂。现在虽然辛苦,但是我要像向日葵一样迎着太阳生活!”只愿温暖的太阳给予这朵美丽的“向日葵”更多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