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风景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江南风景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江南风景范文1

古上海是一个纸醉金迷的地方。东方明珠在晚上华丽地立在东方。下了车,是傍晚,我嗅到了温湿的空气,来到了南京路,步行街。

不知为何,上海建筑给我的感觉是亲切,与北京庄严的感觉迥然不同,就好像来过一样。街道两旁金碧辉煌,中国式的飞檐,高屋重脊,斜挂着招牌,万家灯火似泛光的海洋,浦西灯河似的南京路,五光十色,耀眼夺目。夜色下的城,一片流光溢彩,翩翩几多歌舞。

深蓝色的帷幕,谈蓝色的云看得一清二楚,雅曲悠悠,一汪明月夜,华灯祭起,千万盏,流光溢彩,错综缭乱,金光闪闪;城如画,瓦欲流,似依水宫殿,夜下月华楼。人熙熙攘攘,川流不息,我仿佛回到上个世纪,看到那时的上海的繁荣,看到“大世界”纸醉金迷歌舞不休,我看到人们穿着长袍,拿着烟斗,坐着老爷车,来去匆匆。上海的夜,热闹、繁华、美丽,配上天宇的深蓝,更显得雍容。

穿过古老高大的西欧风格建筑,通体明亮的墙,连成一片,向远处望,黄浦江两岸,全是灯火的海洋。来到外滩,一眼便看到了对岸的标志性建筑,东方明珠。配合四周挂满霓虹灯的楼房,再重复到单调的灯火中,它站在那里,身披彩绸,与明月站成一个高度。“红锦地衣随步皱。 佳人舞点金钗溜。”我只想到了这句话,那种华丽的感觉,正像宫廷中的佳人,绝世而独立。水面上泛着一层红光,灯火辉煌的游船上,是否有抱着琵琶,身着旗袍的江南女子在轻声吟唱?倒影和波光,好一派快乐和放松的张扬!

江南风景范文2

白马秋风塞上,狼烟四起,高墙堡寨横列自然在情理之中;杏花春雨江南,水网密布,人烟辐辏,似乎与堡城形象不入。然而在浙江温州,一座城堞高耸、墙体坚固的堡城――永昌堡历经近500年风雨依旧巍然屹立,成为婉约江南的一道独特风景,吸引着人们前去游览、驻足。

水乡里的厚墙坚堡

自温州机场大道向西,经河泥荡公园南折入永强大道,但见高楼林立,店铺鳞次栉比;行至衙前村,抬眼西望,塘河之西一席斑驳石墙高高耸立,南北绵延近800米,城门高悬“永昌堡”3字,一座旧时阁楼雄踞城门之颠,重檐庑殿顶为盖,红漆木柱为撑,居高望远,一派防御性堡城气势。堡城选址非常讲究,《永嘉场英桥重建城堡记》说:“余既倡筑堡之议,乃宅中向东,坐山面海,天马在南,黄石在北,大海带环,内河四绕,虽蕞尔之区,而一郡山水总揽殆尽。”这里背依大罗山,正对东海之滨,山溪与塘河蜿蜒其中,风清气爽,是宜居之所。

即便与北方堡寨、堡城的厚重相比,永昌堡也毫不逊色。它外墙高8米多,厚度近4米,城墙全部用坚石垒砌而成,中间夯土垒高。砌石由周边大罗山花岗岩巨石切割而成,石质坚硬耐用,生命力持久。堡城空间上呈长方形,占地约600亩。方形城墙上还等距离分布有12座空心敌台和900多个便于防守性射击的城堞;敌台上层是t望射击区域,下层供驻防者休整,设计科学合理。与北方堡城不同之处在于,“城外环河水四面引二渠贯城中,楼橹雉堞,衢市梁井,无不斤斤备也”,永昌堡内部巧妙引入塘河,在堡内形成东西两条主渠(习惯上称为上下河),渠岸用花岗岩斜筑,还可行船。

走进堡城,引入的内河经多次分流,在城内形成一片水网。河流密布,自然桥梁众多,与堡城共生的左昌桥、右昌桥如彩虹卧波一般,造型优美;石板平直铺就的昌盛桥光洁平整、行车无碍;桥面遍刻云纹、回纹等吉祥图案的东引桥上依旧行人如织。桥下绿水映红花,若不是抬眼处厚重高耸的城墙,真有踱步西湖苏堤的感觉。

水乡江南,人口众多,耕地稀少,在浙南地区甚至有“六水三山一分田”的说法,人们对土地的利用向来谨慎、珍惜。永昌堡内却显得舒缓,除上河、下河沿岸建筑密集外,堡城东侧还留有大面积田地。按最初设计,堡内共规划百亩粮田用地,为长期被围守城准备。历史上,永昌堡未曾遭遇超过两周时间的包围,倒是田里的稻花与油菜花交替绽放,在堡城汇聚成一种特别美好的味道和画面。

河两岸的些许老宅大院,动辄都有数百年历史。明嘉靖年间督察院佥都御史王诤故居都堂第、三开间悬山顶的布政使祠和有“江南故宫”美誉的王氏宗祠等一字排开,等待着游客的造访。久远的时光消磨了这些曾经阔大建筑的华丽,灰黑的岁月痕迹清晰点缀在斑驳的外墙上,一株两株绿草也从老宅墙体中恣意生出,石碑上“居是堡者必讲信修睦,振寡邮孤……合斯堡如一人”的族规乡约已然字迹模糊。

盐场里的王氏宗族

关于永昌堡的建造,正史中要么语焉不详,要么用笔寥寥,让这个矗立了近5个世纪的古堡多少显得神秘。倒是当地《东嘉英桥王氏族谱》用或粗或细的线条勾勒出了堡城修筑的历史剪影。

话说明嘉靖年间,中国东南沿海正遭受严重的“倭患”,温州地区尤甚。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三月,乐清、瑞安、永嘉、平阳等境府城及瑞安、乐清二县盘石、宁村等所皆被围逾月;四月,流寇从乐清进犯温州府城,屯聚于大南门外,日磔人于市以示威……流寇无规律的袭扰加上朝败,导致卫所制度废弛,使温州沿海原有的“有船守t,有寨传警,有烽堠墩台,卫所之外有巡检司,司有弓兵而沿海居其半”的三卫八所形同虚设。

面对流寇袭扰,当地宗族首领王叔果、王叔杲兄弟意识到“兵不固营垒为战斗计,危道也,莫若相度筑堡聚守为万全策”。为此他们一方面上疏朝廷,一方面带头捐出3000多两白银积极施工建堡。从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深冬至来年腊月初,仅仅11个月,永昌堡就完成建设,总耗银7000余两。永昌堡建成后,精明的王氏家族将盐课司、巡检司等政府机构也迁入,组成军民联防的铜墙铁壁,被后人称赞“屹为一方巨镇,咸以县治无以过也”。之后,流寇倭兵虽有5次短暂围堡,但最终无计可施、仓皇而去,堡城也得以完整保存至今。

今天看来,永昌堡的修筑细节仍令人着迷。就费用而言,同时期浙江余姚县新建周长1440丈的内城就耗银5.33余万两,而周长860丈的永昌堡耗银仅7000余两,同比例相当于节约了两万多两白银。据史书记载,王叔果时任广东按察副使,官俸约每年45两白银,其弟王叔杲还没中举人尚无俸禄,王氏兄弟首捐巨资不知来源何处。另外,与余姚内城修建的官方背景相比,永昌堡从设计到建造完工均由当地百姓自发完成。那么,乡土水准是如何塑造了百年经典呢? 王氏宗祠 永昌堡古宅

原来,这里曾是南宋以降著名的产盐基地,“其土积卤,其业宜盐”,史称永嘉场。至今当地仍有“潮涨吃鲜,潮落点盐”的说法。明时永嘉场“其民藉皆系于灶,当赋盐入廪转饷塞上”,鉴于产盐及盐税巨大,朝廷专设“盐课司”管理,额征盐课银高达每年1469两。有盐场即有盐民,有盐民自然有因盐而富的豪族,王氏尤称著姓。王氏宗族的形成是永嘉场社会关系中的大事,这支五代后唐时由福建迁徙台州、又自台州迁居此地的王姓移民,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在盐业生产中不断发展壮大,从明初“子姓仅百人”到嘉靖年间的“奕叶百千”,成为影响温州地区的名门望族。《东嘉英桥王氏族谱》说:“温之濒海曰永嘉场。场故多豪,其甲第栋相接者数十里。而独王氏为最盛。王氏之为世者十二,为见指者以千数,而独二公之王父溪桥公为最盛。”

江南风景范文3

富有特色的写生之地首推“江南水乡”,江苏周庄、同里、嘉善西塘、桐乡乌镇等。各学校美术专业的学生都会在春、秋季云集在这几个写生点。在这几年的写生教学过程中,笔者认为在色彩风景在基础教学中还没有形成规范的教学方法和体系,通常只有水粉、水彩的特性与技法的介绍、习作的构图等,而真正涉及到风景写生活动方法的非常少。

在近二十年的美术专业基础教学实践中,笔者认为在色彩风景写生方法上的研究已愈发重要。色彩写生是美术教学实践的一部分,应在整体教学中有明确的位置,每一次写生活动的安排,都应有教学理解念和教学目标,它是处于哪个学习阶段,应完成什么目标,这都是非常重要的问题。

笔者以浙年艺术学校二年级美术班学生去江南水乡嘉善西塘写生活动为对象,在教学活动方法上作了一些新的探究。

一必须有明确教学目的

风景写生是美术基础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是中等专业学校美术专业的必修课之一。作为2002级美术班是第一次风景写生,重点应让学生掌握色彩风景写生的方法和步骤。教学难点是如何把自然界的景物综合加工,把看到的最美的东西加以组合,成为一幅完美的画面;其次是如何把握画面的总体色调(掌握室外的光色变化)。教学目的是充分利用自然条件,集中时间通过一定数量的外光写生作业,使学生掌握风景写生的一般方法和规律,同时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必须有完整的写生活动过程

活动分三个阶段进行:前期准备期、活动实践期、调整展览期。

前期准备期,是色彩风景临摹阶段,是在写生前在画室中进行的。经过色彩静物写生的系统训练,在对水粉画的特性、工具和材料的运用,用笔、用色的方法上有了一定的掌握后,通过对优秀的水粉或油画、水彩美术作品的研读和临摹,来学习别人的处理手法,以达到放开眼界、博采众长、丰富自己的目的。临摹能使学生更快地掌握风景写生的方法,这也是学生学习风景画最快、最有效的方法之一。然后再结合写生训练,全面锻炼学生综合利用各种手法、处理复杂色彩关系的能力。

在学生临摹练习的同时进行课堂教学。结合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讲述风景画的概述、如何选景、如何构图、写生的方法步骤及画面一般的处理方法。

在临摹作品的选择上,笔者选择近年来较优秀的、印刷精良的、篇幅较大的水粉、水彩、油画风景作品的印刷品为临本,内容以江南水乡或民居为主。教学内容上以透视、构图为着重点。透视是水乡蜿蜒的河道、高低错落的房屋、笔直延伸的街道在画面中构成的关键,是景物中的近、中、远三种层次的深远空间的具体表现。构图上要有统一(色调)、变化(对比),一般采用对比与调和的方法,明暗、疏密、动静、虚实、高低、远近、强弱等。写生的方法步骤中,采用由远到近的分部进行法,由近及远的层次推移法,或全面铺开的统一调整法。特别强调景物中天与水的画法,顺光与背光(逆光)的天空和景物的关系;平静的水、流淌的水、荡漾的水的具体表现方法。使学生边临摹优秀作品中学习,为写生打好基础。

教学中要表现的重点是水。因为水是生命之泉,在江南水乡它与人们的生活与感情息息相关,所以是水乡风景中必须表现的绘画题材。

平静的水:止水如镜,清澈地反映出水边的景物—倒影,倒影的形与陆上的形形成对称,但在画面表现为色彩和明暗对比弱。静水的表现技巧常常先用垂直笔法表现倒影,然后用横笔表现水纹:水纹的透视关系是近宽远狭、近长远短、近强远弱。

流淌的水:用曲线表现流水的结构与方向,其倒影随曲线断续映现。

荡漾的水:用碎片法,表现平行型的波纹。河边因行船等活动引起的浪纹即属此类,有时为局部水面的动荡,其倒影随波摇曳断续可见。

风动涟漪:用交叉法,表现微风吹皱水面形成的鳞鳞细波。

“水天一色”也是水乡风景中的一大特色,是指水面从某个角度望去,反射了天空之色。而水面除了反射天空之色外,便是其水的固有色,只有靠近色彩,景物的倒影才会有其景物的颜色影响。静水的倒影是垂直的趋向,常多用垂直的笔触画出,并辅以水平的波光使水面平起来,倒影处理得概括而虚幻,多是先画倒影再画较亮的水面及波纹。

活动实践期,是色彩风景写生实践阶段。到了写生目的地后,笔者先带领参加写生活动的15名学生,考察整个写生区的地形,熟悉环境,做到心中有数。接下来就开始让学生三五成群地在一个写生点寻找自己感兴趣的写生角度。要求学生尽力避免画色调雷同、环境相似的风景,应选择具有明显特点的、有区别的环境来写生,更不能重复表现同一角度的同一景物,以免写生后的作品雷同。

在真正进行水粉风景写生前,应先进行一些风景速写练习,以帮助学生构图和景物的选取组织及掌握透视关系,然后进行简单的房屋和景物写生。首先进行简单的房屋写生:房子体积感强分面清楚,外光色彩也很典型。可就近选一简单的小房,如阳光明朗则有冷暖不同的明暗两面,作画时应注意分析天空、地面、房顶、墙面的色彩关系与差别。在进行简单的景物写生时应注意选择一种有远景、中景和近景的画面,观察其远、中、近三景的色彩差别,要求在色调统一的前提下,使画面具有深远的空间感觉。要达到这种感觉,除了色彩上的递变之外,在表现手法上(用笔、干湿、造型)要有相应的处理。最后进行较复杂的街景写生:街景写生难度较大,但相对而言,街景主体房屋都是固定的。街景色彩的特点是色彩的纯度对比比较明显,路面及建筑虽有新旧之分,但大体上是以灰色为主的,而街道的装饰点缀着无数鲜艳的色彩,呈现出一片沸沸扬扬的闪烁之感,所以画的时候既要表现出这种感觉,画出丰富的色彩,又不要画“花”。画点景人物及车辆等重要细节,只需描画出感觉上的具体,不要画得过分呆板、孤立,与画面的整体风格不相吻合。

调整展览期,是在写生过程中进行或写生活动结束后进行的讲评和调整完成作品的过程。写生过程中的讲评与修改:是指学生白天写生的作品,晚上指导老师逐一进行作业讲评,让学生集体参与,指出写生作品中较好或不足之处,学生再在写生作品的基础上,修改、调整画面的关系、色调等,使画面的表现形式统一,画面完整。

对那些在实景写生期间来不及修改的作品,在写生活动结束返校后,学生要在画室中完成,目的是训练学生的整体记忆和主观表现能力。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记忆、自己的速写作品、自己拍的一些照片来完成作品。在这时学生画的作品都较概括、整体、主观、大胆、熟练,作品也较成熟和完整。

水粉风景写生的习作展览,是教学活动的成果展示,是写生活动方案的重要环节。2002级美术班嘉善西塘写生活动结束后,在学校成功地举办了《水乡行—02美术班赴嘉善西塘写生作品展》。15名学生,一周的写生时间,共60幅精选作品,本次展览在学校引起了不小的震动,鼓舞了学生创作的信心。

三必须有活动总结

风景画的创作是通过表现大自然来抒发个人的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体裁。一幅好的风景画并不仅局限于简单地模仿对象,而是以客观自然为依据,通过自己独特的感受,创造性地再现自然美,反映出作者的理想、愿望和感情,有深刻的诗意和特有的情调。

通过本次写生活动,学生掌握了风景写生与静物、人物写生相比较而言,风景写生具有以下的一些特点:其一,光源变化大。风景画里对光的表现是一个重要的课题,自然界光的变化必然导致色彩的变化,这种光色特点可谓复杂纷繁,但仍有一些基本的规律可循。天晴时,室外景物阳光直接照射,光线集中,光色对比强,投影清楚而透明,物与物之间光色相互反射影响也相当大,调子也更明朗,甚至暗影里也有光流穿过;天阴时,景物明暗对比弱,色彩关系柔和。其二,季节、气候与地理环境不同,景物的环境色变化比室内的静物、人物复杂。如早、中、晚的自然景物色彩各有不同,四季色彩更替与阴、晴色彩变化也迥然有异,如西北戈壁滩与江南水乡色彩格调相差甚远。这样无疑给室内的色彩写生带来更大变化,也带来了不同的境界。其三,视野广阔、深远、上下、左右距离相差大。与静物画相比,风景写生空间更为增大,透视也更为明显(包括色彩透视),景物随空间推远,其明暗和色彩对比变化比较明显。

概括、洗练、强调、集中都有一个原则:从生活出发,充分体现自然的美。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又是为了让学生充分感受大自然,并在大自然中领略到的艺术感受。

江南风景范文4

【内容摘要】

多年的多媒体教学,如那习习春风给沉寂的语文课堂带来了活力, 而《棉花姑娘》一课的教学实践,让我们再次 “沐浴春风”,品味着多媒体给语文教学带来的甜头。教学中,多媒体那声画并茂,视听结合,图像鲜明生动的多媒体教学环境,早以拨动孩子的情弦,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的兴趣,在动画情境的触动下,孩子们自主发现、自主思考,诱发新的表演情境,逐步形成、完善了自己的认识。在录相的演示中,CAI课件把孩子们融入到社会这个大课堂中,学生在开放的教育环境中拥有更大的学习选择范围,面对即时的和综合的带有明显社会生活性的信息,学生参与社会问题的探索能力获得显著发展,创造性潜能也获得充分的开发。

【关键词】CAI情境 自主探究 创造性潜能

【正文】

90年代以来,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现代化的多媒体早已成为时代的宠儿走进语文教学的课堂。这种新的技术手段、方式方法,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透彻地理解讲授内容,追求“省时”“高效”的课堂目标,有明显的优势,亦为沉寂的语文教学带来了“清新的风”。在《棉花姑娘》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再次“沐浴春风”,品味着多媒体给语文教学带来的甜头,下面,就结合本课的CAI教学实践,浅淡学生在CAI情境中的探究实践教学心得。

一、动画入境,拨动情弦

心理学认为,兴趣和情绪这些人的主观内部状态,对人的注意力分配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小学儿童思维的基本特点是: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对于儿童而言,更表现出好奇心、求知欲、追求感官的新异刺激以及一种追新逐异的心理活动的需要。因此,在语文教学当中,仅以文字的形式让其感悟文章所要表达的情感,并转化为自己的语言,中间缺乏形象的声像资料的依托,那是很困难的事。为了让孩子们有广阔的自主发现、自主思考、自主学习的空间,在教学中,我改变教学策略,设计有新意的教法,充分利用CAI情境,运用声画并茂,视听结合,图像鲜明生动的多媒体教学环境,以拨动孩子的心弦,从而激发学习的兴趣。

实录如下:

【复习生字词后,初读课文,找到棉花姑娘都请燕子、青蛙、啄木鸟帮忙了......师:棉花姑娘请燕子、啄木鸟、青蛙帮忙也不知道情况如何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播放flash动画.动画中三个小动物依次飞来又飞去.棉花姑娘与它们交谈只出现“对话云朵”云朵里省略号不断闪动,云朵消失,棉花姑娘伤心的低下头……)

(观看中,孩子们像发现了什么.几个同学在下面窃窃私语起来。)

师(捉住时机):怎么样?你看到了什么?

生1:把手举得高高得:我看见燕子飞来又飞走了,棉花姑娘就不开心了。

生2接着他的话柄:啄木鸟也飞来了,好像也没帮上忙

师(追问):怎么呢?

生2:(充满回答问题的自信):我看到啄木鸟飞走了.棉花姑娘好像在哭。所以我想.它没有帮上忙

生3:棉花姑娘的叶子和叶干上都长了蚜虫。

生4:青蛙也没帮上忙。

生5:它们好像在说话。

师顺势追击:那你想知道什么呢?

生5接着说:我想知道它们说了些什么。】

正是在这样动画情境的创设中,随着学生看一看、听一听、说一说、想一想,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犹然而生,学生的学习的兴趣浓了,才能满腔热情地投入思维活动,具有丰富的表现欲望,从而在直观、新奇的情境中初步感知事物的美。

二、借情促境,自主探究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人的内心有一个根深蒂固的需求……总想感到自己是发现者、探索者、研究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追求特别强烈,但如果不向这种需求提供养料,即使接触实际现象,也缺乏认识的乐趣,这种需求就会逐渐消失,求知欲望也随之一道消失。要增强学生成为发现者、探索者的愿望,从而培养学生创造能力,这是未来人才的需要,是素质教育的更高要求。教学中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我通过制作、搜集与课文内容有关的图片、录相、头饰将学生的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并在课堂教学中增加学生自由活动的时间,尽可能多地留给学生动眼、动脑、动口、动手的时间。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质疑问难。同时也支持学生互相帮助,互相配合,合作学习与创造。

实录如下:

【师:燕子没帮上忙,啄木需要鸟和青蛙总该帮上忙了吧?

生:齐说没有

师:那啄木鸟和青蛙是怎么对棉花姑娘说的呢?(同时出示课件:啄木鸟、青蛙和棉花姑娘对话图。图上仍是带着省略号的“对话云朵”)

生1快速找到:啄木鸟说:“对不起,我只会捉树干里的害虫,你还是请别人帮忙吧。”

生2不甘示弱:青蛙说“对不起,我只会捉田里的害虫,你还是请别人帮忙吧。”

师:(带上棉花姑娘头饰):现在我就是棉花姑娘,谁愿意来当当啄木鸟和青蛙,我们来对对话吧。

全班争抢着要上台扮演。

指名生3、生4上台和师配合表演。

师调动全班:你们想演吗?

同学们叫着、嚷着要求表演。

师(微笑着,神神秘秘的):嘘,同学不要着急,在你们的抽屉里有许多头饰呢,我们一起带上,四人小组把小动物们和棉花姑娘的对话演一演,好吗?

孩子们开心极了,拿出头饰来带上,自主分配起角色演了起来……】

第一自然段的学习中,我放录像让学生配解说词,自主发现问题,探讨问题,解决问题;在动画的演示过程中,孩子们自主发现,自主思考;在角色扮演过程中, 教师扶放并行,孩子们用“扶”的方法,积极、主动与同桌的交流、讨论,将课文内容表演出来,逐步形成、完善了自己的认识。学生本质上是活泼好动、好胜好强的,希望表现自己并得到承认与尊重的,因此,在课堂上,面对形式多样的情境,面对自我表现的机会,他们更主动积极地投入到整个活动中,语文的学习也变得更有效。

三、课内渗透,课外延伸

有位教育改革家说:“如果在封闭的低层次的信息环境里呕心沥血,充其量呕出个‘遗老遗少’,就像婴孩被狼叼走后养大,再勤奋也不过是狼孩级的智能。”今天的学校处于社会生活的包围之中,无时无刻不在受着信息大潮的冲击。生活的外延有多大,语文教学的天地也就有多大。因此,要想方设法把学生的目光引向校园外那个广阔的天地,让学生通过多种渠道接触实际,参加实践,了解社会,增长才干。这也正是我们教学的真正目的,更是“学会”和“会学”最本 质的区别。在教学中,我通过CAI动画孩子们形象的感知燕子、啄木鸟、青蛙帮不上忙的原因,同时也了解它们的本领之大。像它们这样的益虫还有很多很多……

实录如下:

【师:原来七星瓢虫才能帮棉花姑娘,那燕子、啄木鸟、青蛙就没有自己的本领吗?

生:不是

师:想不想和我一起去看看他们的本领?

生(一听说看,可开心了):想

播放燕子、啄木鸟、青蛙捉虫动画过程中,孩子认真地听着讲解员的介绍,当听到惊人数据时,时不时的发出“哇、哇”的惊叹声。

动画播放后,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生1:我知道七星瓢虫能帮棉花姑娘治病

生2:我知道燕子会捉空中飞的害虫.

生3:我知道啄木鸟是森林医生,它们捉90%的越冬害虫

生4:我知道他们都是益虫,而且都有自己的本领

师:说得真好呀.那你还知道大自然中哪些动物本领大吗?

生1:我知道蜻蜓会捉害虫

生2:我知道壁虎会捉害虫

生3:我知道猫头鹰会捉田鼠】

……

CAI课件把孩子们融入到社会这个大课堂中,它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开放的立体的自由空间,个体间的交往机会大大增加,创造的群体力量也能充分体现。学生在开放的教育环境中拥有更大的学习选择范围,面对即时的和综合的带有明显社会生活性的信息,学生参与社会问题的探索能力获得显著发展,创造性潜能也获得充分的开发。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多媒体教学如“春风绿江南”般激活了我们的课堂,而也正是由于信息技术的介入给教育带来了机遇,孩子们在这架“信息”桥梁上高速驰骋,兴趣盎然地与大家合作、交流,分享感受、想法和活动成果。在这信息技术教学中开展探究式学习,改变了知识的传输方式,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实践能力,把静态的教学变为全体学生主动参与的开放式动态教学,尤其是重视了学生个性化的教育,使得每一个学生都有尝试成功、学会创新的机会。

【参考文献】

江南风景范文5

风兮兮寒雨,画笔筒灯,一缕烟雨楼台万树柳絮,步步行者,水飘花零梦如雪,寒冬水月怀如歌,画意者,纸墨沾水,一幅烟雨花如初之上,刻意情浓,歌曲婉转,一株株柳树迎风飘逸,欲酒当歌望江南,烟雨似酒百万达,万家灯火阑珊处,诗如画,笔如丝,挥洒墨迹成千古,楼台登高远,石柱围墙守四方,湖中雨景细如丝,恰似一幅无墨画,似景观望已沉醉,不知朝夕是何时,一切枉然是离情。

江南是一个烟雨如画的地方,是古代诗人和画家的栖身之地,也是追求悠闲自在的世外桃源之地,这里有优美的风景和意境,有自然雕刻的奇山怪石,细雨如丝的柳树,飘逸渡江的船只,沿江欣赏风景的游客,这一幅幅的景观,吸引着无数名人来这寻找灵感,用自己的笔墨和画意描绘出心中的图景,将时光瞬间定格在这个美好的时刻,让江南风景永远留在画册中,温壶一酒,在江南湖中,畅饮一杯,可以温暖心中的寒冷,还能欣赏湖中的纵横四海,窥探千年历史的尘封,小雨滴落,在飘雨的空中,瞬间成为一粒洁白的冰霜,飘飘而摇摆,让人身居其中,感动无限的美好。

风飘叶落知美景,随着阳光的绽放,湖面的雾气逐渐被驱散,没有留下任何的痕迹,天空中依然笼罩着一层朦胧的雾,好像有点儿不舍之情,此时的湖面已经恢复了原有面貌,一切又回归到了平常,柳树依旧随风而去,缓慢的流水依旧流逝,水中的鱼儿畅游天下,相互追逐和嬉戏,并不害怕行人的脚步,千帆竟传相互嬉戏,穿梭于江南之中,楼台亭阁上是文人墨客的相互交谈之处,以文对心,用优美的文字书写江南的美景,用灵动的笔刻画一幅幅有色彩的画册,用敏锐的眼光捕捉每一瞬间的美,把最美的画面留在文字与画之中,相互融合一起,形成永久的历史画册。

江南烟雨,是一幅画意的年华,也是文字的优美情调,寄情意于画册中,留名于世间,让江南成为画中之美,意情于心中,挥写岁月如歌的时光。

江南风景范文6

二十四桥仍旧伫立,桥边红药年年妖娆盛放,是等待途经的过客,还是等待一个不会归来的故人?

月色清冷,波心微漾。此时,该有一位玉人,素手纤纤,执一支彤色箫管,让泠泠箫音划过长夜,惊起沉睡的相思。

我掬一捧月华注入茶壶,在红泥小炉上细细煎煮。袅袅茶烟升起,幽香漫入无边夜色之中。寂寂长夜,我在月下独饮一盏香茗。青瓷盏中,茶水由滚热渐至温凉,却仍不愿归去。

自己也说不清楚,究竟是想等待什么。一个未归的故人,亦或是一个未完的故事?

落花时节,江南风景正好。我独自走过烟雨长桥,青石巷陌,所有景色一如那年初见,只是,再不曾邂逅那抹白衣胜雪的身影。

我走过三月的江南,烟雨迷濛,飞花漫天。我曾以为世上最令人迷醉的风景,而今,都归于沉寂。

于是,便将所有关于江南的记忆研成水墨,染就半朵青莲,静静开在红尘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