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团队精神的文章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团队精神的文章范文1
摘 要 中学体育教学是中学阶段重要的课程之一,承载着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以及团队精神的培养使命。本次研究以中学生团队精神培养为核心,探究中学体育教学具体实践途径。21世纪要求人才具有较强的团队精神,中学生作为祖国的花朵,这一阶段将团队精神培养融入到中学体育教学实践中,所能够发挥出的实质作用显著。
关键词 中学生 体育教学 团队精神培养
自进入21世纪,“团队”以及“团队精神”两个词汇具有较高的关注度,一方面是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逐渐走向专业化以及系统化,另一方面也是团队的价值被逐步挖掘。在这样一个大的环境下,中学体育教学实践中注重团队精神的培养显得十分必要。能够在根本上解决人才团队能力较弱以及团队精神培养不全面的状况,为现代体育教学提供新的发展方向,发挥体育教育的潜在价值。 一、培养中学生团队精神的重要性
古语有云:“人心齐,泰山移”,现代我们亦常说:“团结就是力量。”团队精神在现代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已经毋庸置疑,但如何培养团队精神,可以追溯到学生时代。当前,教师既然已经能够意识到团队精神的重要性,那么则更应该加强对中学生的团队精神的培养。学校本就是一个大的团体,一个班级、一个小组是这一个大的团体中的小团体,很多时候都能够展现出团队的价值。如一次运动会、一次学校举办的活动、一次代表学校去参与的项目,都会依据教师与学生的自身努力获得荣誉。在这一过程中,付出的不仅仅是快乐,更能够在团队合作中获得友情与感动。这是一种不可多得的经历,对中学生身心健康成长至关重要[1]。 二、以团队精神培养为核心的中学体育教学实践策略
以团队精神培养为核心,在中学阶段抓好团队精神的培养。对各学科的对比分析之后可以发现,体育教学对团队精神培养所能够发挥出的实效性较强,笔者结合自身经验,提出中学体育教学实践策略,为中学生团队精神培养指明方向。 (一)以团队观念的树立为基础
其一,中学体育教师在开展教学过程中,应该以引导为主要方式帮助学生树立团队观念。教师开展体育教学过程中,应该逐渐渗透团队精神以及团队意识,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实现针对性引导,潜移默化的去影响学生。想要达成的根本目的是让学生对正确观念的认知内化,根据意识主导行动;其二,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教师良好的教学设计一定程度上对学生参与度具有积极影响,通过多手段设计活动性的体育教学内容,增强团体意识与团队凝聚力。活动性教学实施过程教师可充分发挥想象力,融合多种教学资源,让学生在团队合作、交流、互助体验中增强参与意识,放大学生在完成特定目标之后的成就感;其三,团队的构成要素是个体,个体所表现出的向心力是团队精神得以展现的根本目标。开展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角色意识,使中学生发挥出主观能动性,更自信的完成团体任务。当学生获得“挑战自我”之后的,则会为整个团队的集体荣誉努力[2]。总之,团队观念的树立是中学体育教学学生团队精神培养的基础,不单单要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更应该发挥出教师的引导、辅助作用。 (二)以教学方法的创新为核心
中学体育教学学生团队精神的培养,要以教学方法的创新为核心。常用的教学方法中,合作学练法以及组织竞赛法,对中学生团队精神的培养效果显著。在合作学练法方面:传统中学体育课堂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学生主体地位不够明确,仅仅是凭借教师所发出的信号做出被动调整,这一过程忽略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非智力因素,教师无法得到第一手的反馈资料,并且对体育教学评估结果产生影响。而合作学练法扭转了这种传统体育教学的弊端。合作学练法的运用,将每一个学生的目标作为整个团队的目标,教师将目标定位到每一个同学身上,这种状况能够敦促每一个中学生积极参与到合作中,以团队利益为基本目标,互助协作练习,最终为共同目标所努力,为实现团队精神的效果最大化做出努力。组织竞赛法:这种方法在中学体育教学当中的运用,综合学生的体力与智力,改变了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的弊端。组织竞赛并非争强好胜,学生之间的恶意竞争,而是将这种劣势心态转变为优势行为,达成团队合作能力提升的目标,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合作学练法以及组织竞赛法,都能够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发挥自身作用,为团队精神的培养提供服务[3]。 (三)以强化沟通与评优活动为保障
一方面,师生之间、学生之间要形成良性的互动与沟通,教师在教学及其日常生活当中要适当激励学生,以学生心理需求为根本目标,让学生可以实现在自我肯定的基础之上投身到体育学习与实践当中。教师与学生的沟通,有助于学生对团队精神的认知发生转变,进而影响中学生的情感与行为,将团队意识融入到日常生活与学习之中,加深对团队精神的重新理解。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同样重要,通过不断交往与互相帮助,为班级凝聚力打下坚实基础;另一方面,开展评优活动。体育教学过程中,可对日常教学开展集体以及个人的评比活动,形成一个良性竞争氛围,表现优异的学生得到肯定与奖励,在激励他们的同时可以充分调动其他学生的上进心,在团结协作中真正实现自我的进步与升华。强化沟通与评优活动,是提升中学体育教学中学生团队精神培养实效的保障。
参考文献:
[1] 洪军华.中学体育教学中学生团队精神的现状与对策[J].体育科学研究.2011.02:191-192.
团队精神的文章范文2
关键词:花样跳绳;中学生;团队精神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社会的分工越来越细,社会也因竞争而进步,因合作而强大。青少年是人生中生长发育的黄金时期,也是社会化的关键时期。随着身体的发育,青少年在适应发展中认识自我,也在群体中塑造自我。学校给学生天然的社会化环境,让青少年适应竞技,学会合作。“团队精神”成为学生社会化过程中个人与集体价值认同的综合素质基础。2001年6月国务院作出的“关于基础教育与发展”的决定把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摆在首位。2004年5月在“全国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会议上讲到对未成年人要“着力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努力培育劳动意识、创造意识、效率意识、环境意识和进取精神、科学精神、团队精神以及民主法制观念、诚信观念,形成朝气蓬勃、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使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不断得到提高,成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中学生是人生中社会适应的重要转折时期,培养中学生团队精神和社会适应能力成为时代的命题。这些都给学校对学生团队精神的培养指明了方向。中小学也在通过各种课程渗透团队精神的培养和教育。
花样跳绳是集绳技、绳舞、绳操于一体的休闲运动,由于其器材简单、花样繁多、健身效果独特成为吸引国际青少年的一项健身运动,2010年也被上海市教委“阳光体育”工程选中作为“千校万班”活动大力推广的项目,其多元的锻炼价值、多彩表演功能、趣味以及多变的形式成为许多学校特色校本课程的首选。目前上海已有上百所中小学在推广花样跳绳项目。众多学生一起合作而成的花样跳绳表演成为校园炫目的亮点,为合作“花样”而融合在一起的青少年跳绳团队让人们感受到神奇的力量,其体现出来的团队协作精神也越来越受到教育者的关注和研究。为使花样跳绳更好地为青少年阳光体育活动服务,探究花样跳绳促进青少年心理和身体健康成长的内在因素成为花样跳绳推广者的历史使命和神圣职责。
本研究从花样跳绳的合作形式出发,探究在花样跳绳的教学中,花样跳绳对促进青少年团队合作的机理和对青少年团队精神的培养影响因素,为正在进行的花样跳绳课程探究提供可供参考的依据。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上海崇明登瀛中学和上海正大中学初中一年级已接受花样跳绳训练的学生为研究对象。
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根据本课题研究的需要,通过网络查询和检索中国期刊网等方式搜集了近十年的有关花样跳绳和团队精神研究等方面的文章,以了解本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前沿动态。
(2)问卷调查法
本研究以已接受花样跳绳教学的学生为调查对象,设计“中学生在花样跳绳过程团队精神的感受”调查问卷,了解花样跳绳对中学生团队精神培养的效果。问卷通过专家效度检验,对已接受花样跳绳训练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折半法进行信度检验。发放问卷55份,回收55份,有效问卷共计55份,有效率为100%。
(3)数理统计法
对问卷调查结果所得数据运用Excel软件上进行处理。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1.团队精神的认知
(1)对花样跳绳培养团队精神的认知
团队精神是大局意识、协作精神和服务精神的集中体现,是现代社会不可缺少的精神。团队精神更是在花样跳绳多人、多绳协同合作的花样跳绳动作中必不可缺的。在摇绳者、跳绳者的相互合作和角色转换中,明确的协作意愿和协作方式是跳绳花样完成的基础,发挥自己个性和表现特长的同时保证团队成员共同完成任务目标使青少年在跳绳中体会团队精神的力量。
在花样跳绳的教学中,学生通过集体分组的形式进行活动。通过调查发现(见图1),87.3%的学生认为具备团队精神对花样跳绳配合的顺利完成是非常重要的,9.1%的人认为重要,只有3.6%的同学认为一般。由此可见,绝大多数的同学体会和认识到了团队精神在完成花样跳绳过程中的重要性。可见花样跳绳对中学生的团队精神的促进和建设是有很大作用的。
(2)在花样跳绳中对中学生团队精神的收获
随着年龄的增长,青少年与社会的交往越来越广泛。同龄人、伙伴是青少年在社会交往中非常重要的社会关系。现代的花样跳绳在汲取了中华民族跳绳运动精华的基础上,更加突出在与同伴玩跳绳花样的过程中达到娱乐和健身功效,这也恰好满足了青少年的身心发展需要。丰富多样而又复杂的多人摇跳配合、两人配合自摇自跳等跳绳方式对团队成员之间的相互配合协调能力要求很高。通过三个月的花样跳绳训练,同学们在认为花样跳绳团队中的收获(见表1)依次为: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提高(58.2%)、跳绳技能提高(49.1%)、促进和同学间的友谊(45.5%)、责任感和领导能力提高(27.3%)、组织能力提高(21.8%)。同学们通过花样跳绳认识到了队友之间的默契和配合,不但增进了友谊,增长了才干,也提高了自我对团队精神的认知。可见丰富多样的花样跳绳不但给同学们带来快乐,而且对中学生的团队精神也有很大促进和提高。
2.理想团队精神的模式构建
(1)团队的组建
团队中合适的人数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团队氛围和充分的交流机会。在调查学生希望理想的团队模式时(见图2),38.2%学生认为8人以上为宜,30.9%的同学认为6~8人比较合适,有30.9%的同学认为小团队2~6人为宜,可见,不同的同学对团队的组建意见不同,小团队、中团队和大团队的组建有各自不同的优势。主要针对教学的内容和方法不同而形式不同,不同的同学体会不同,需要今后教师在教学中通过集体跳绳项目或跳绳游戏来完成对学生团队精神的引导,给学生营造一种集体的氛围和归属感。
(2)团队成员的构成
团队成员的组成决定了团队的凝聚力、向心力和团队士气等,它会影响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对团队的顺利完成任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表2可以看出学生对花样跳绳课的兴趣和所寄予的期望,为了顺利完成动作,体会更热烈的运动气氛,同学们组成团队的合作意愿依次为:跳绳技能好的同学(60%)、与自己关系好的同学(36.4%)、有异性成员的小组(27.3%)、学习好的同学(20%)和其他(10.9%)。在体育课堂上,运动技能好的同学得到的认可和喜爱。团队合作性的项目给了有明显体育优势的学生一个很好的表现和与人沟通的机会,使学生不仅能够看到别人的成长,也能在别人的成长中看到自己的成长。同时团队性的运动项目也给异性同学创造了合作交流的机会。
(3)促进团队精神的项目
花样跳绳是以突破传统摇绳和跳绳方式为主的跳绳花样组合,不但形式多样,且内容丰富。给了体育课程更大的选择余地,也给学生更多的新鲜感。在花样跳绳教学中,同学们更倾向于小团队的跳绳项目:车轮跳(50.9%)。车轮跳需要两个人的高度合作,能否完成动作,不但需要自己能动作到位,还需要其他同学配合到位,小团体的合作给了同学更多的交流和合作的机会,受到普遍认同。此外,朋友跳、交互绳、跳绳游戏、网绳等花样跳法也受到不同程度的认可。在队员较多的交互跳、跳绳游戏和网绳项目中,需要更多摇绳技巧的配合,队员之间分工不同、体会不同,认识也不同。这与前面调查团队人员构成结果一致,同学们喜欢参与能更多发挥自己才华的团队,技能的提高有利于责任感的增加。随着跳绳技能的提高,在团队中角色的变化,同学们对团队精神的认识会随着团队的逐步扩大而提高。
3.团队精神的打造
(1)团队建设中的角色与分工
团队中核心人物的出色发挥将直接影响团队精神的建设。队长是团队的桥梁,是团队向心力的凝聚者,是团队中的核心人物,在团队中起到重要的带领和协调作用。对担任者的责任心、能力、奉献精神要求比较高。在调查中(见图3),有9.1%的同学愿意担任队长一职,有29.1%的同学会积极为小组出谋划策,有58.2%的同学配合完成队长分配的任务,也有少量的同学(3.6%)对队伍没有贡献。可见大多数同学能积极参与团队活动,具有团队精神。而作为领衔人物,许多同学心理准备不足。除了因为他们年龄小,社会阅历尚浅,知识经验缺乏外,长期生活在受保护、受宠爱的环境使得许多同学还没有真正培养起独立自主的能力,心理上还存在着难以摆脱的依赖感,他们不希望被关注或是独立地承担责任。
这对今后教学中,教师的教学组织和安排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注意所使用的教育引导方法:通过选举产生或是主动担任的领导者应该身先士卒、身体力行。然后,明确组长及组员各自要完成的任务,要让同学感觉到自己就是这个团队中必不可少的一分子,每个人都要承担一定的责任,共同促进团队的发展。
(2)团队气氛的营造
(3)团队精神是通过对群体意识的培养来增强团队的凝聚力
在团队活动中,团队人员齐心协力,拧成一股绳,朝着一个目标努力,团队要达到的目标即是自己所努力的方向。正因为对花样跳绳共同的兴趣爱好,使得更多同学加入花样跳绳队伍,希望在团队中发挥个人长处,共同体验快乐。调查发现,有94.5%的同学认为能够自己和合作完成动作,且态度积极占54.5%,未能充分合作的占同学5.5%。由此可见,绝大多数同学积极参与团队建设,个别同学因教材的难易程度和协调配合能力不够未能充分合作。花样跳绳可以促进学生个体间的交流和启发,发现他人的价值,增强了学生的合作意识以及主动参与的精神。总体体现了中学生对团队精神的使命感、归属感和认同感趋于统一。可见团队形式的花样跳绳可以营造良好的团队气氛,具有很强的凝聚功能。在花样跳绳教学中学生通过团队合作获得成功的体验使抽象的团体意识具体化、形象化,也让中学生在愉悦的活动中自觉养成自我控制力和约束力及互动和互助的团队精神。
三、结论与建议
1.结论
(1)花样跳绳是适合中学生团队精神发展的运动项目
通过花样跳绳教学中分组活动的形式,大多数中学生充分认识到了团队精神的作用,丰富的花样跳绳活动也促进了中学生团队精神的提高。
(2)花样跳绳教学活动很好地促进了中学生团队精神的构建
中学生喜欢不同形式的团队活动,需要高度配合的花样跳绳让同学们在提高跳绳技能和收获友谊的同时,提高了中学生沟通、合作能力。
(3)花样跳绳教学活动给中学生带来了相互合作、表现、沟通、交流的机会
跳绳技能好的团队成员受到认可和喜爱,丰富有趣的花样跳绳让中学生在团队中得到成长的机会。
(4)大多数中学生具有较强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
同学们大多能积极融入团队,主动配合他人完成动作,服从团队需要。受年龄、环境的影响,只有少数中学生具有独立承担责任的勇气和意识。
2.建议
(1)组建不同的团队
教师在花样跳绳的教学中,根据教学的内容、方法、难易程度不同来组建不同的团队,加强学生运动和学习上的交流和沟通,在合作中构建良好的心理品质,通过多样的教学形式来营造一种集体的氛围,培养学生的归属感和责任感。
(2)有效的手段
根据中学生身心特点,在学生团队组建方面,教师需要更多有效的手段来引导团队核心人物的成长和作用的发挥。在团队成员之间合作、信任、理解和宽容中达成共识,形成良好的团队氛围。
(3)回归“快乐体验”
在中学生感兴趣的团队花样跳绳中,通过团队建设让体育回归“快乐体验”,创编一些难度适中但新颖的团队跳绳动作,鼓励学生之间互相帮助或互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
参考文献:
[1]张丽娜.中学生团队精神及其培养[D].辽宁师范大学,2007(6).
[2]康辉斌,陈林丹.中学体育教学中学生团队精神的培养与运用[J].科技信息:基础教育,2009(8).
[3]张富洪.学生团队精神的培养[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4(12):20.
[4]周靖云.论中学生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2(2):4.
[5]段绍斌,刘易华.民间体育资源的开发与学校体育的整合:民间传统体育项目花样跳绳研究[J].群体:研究,2009(7):17.
团队精神的文章范文3
企业团队精神对于企业而言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它决定了企业的前途。目前,在我国各企业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同时,应特别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在加强企业文建设的过程中,关键之一就是要培育企业的团队精神。
所谓企业文化就是大家共同遵守的价值信念,也就是所有员工都心悦诚服的接受的行事准则-一种“我们公司就是这样的”自豪的想法。企业文化是指企业长期形成的、具有企业个性的信念和行为方式。它的主要内容有企业哲学、价值观念、道德规范、企业精神和行为准则等几方面的。目前,在我国企业建设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同时,应特别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在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关键之一就是要培育企业的团队精神。
企业团队精神是一个企业的精神支柱,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前途。塑造和培养团队精神可以有效防止军心涣散,克服产生离心力和出现一盘散沙的状况。理想的团队组织是有效率的,能不断产生创新的,具有良好合作与协作能力的组织。良好的协作能力的组织。良好的协作不仅要求有制度上的协作,而且也要求有理念上的协作,即要求员工要用团队精神的理念指导自己的行作。塑造团队精神必须强调协作原则,优势互补原则,团队一致向前的原则和个人与集体相结合的原则。
一、塑造团队精神要强调协作原则。协作原则是团队精神最主要的内容。企业制度安排要注意强调协作原则,企业对人员的选聘及要排要体现协作原则,企业的岗位设计也要贯彻协作原则。企业要宣传协作原则,政策的制定要有利于发挥协作原则,以实现最有效的协作。团队中的每个人都应以协作原则为工作的最高原则,一切工作服从于协作原则。强调协作原则首先要在价值理念上认同协作原则,真正理解协作原则的含义,如果没有协作原则,企业中的每个部门和个人都强调自己的工作和利益,那么最终难以塑造团队精神,企业整体实力很难得到提高。企业是有众多员工进行分工协作的群体组织,因而分工协作的状况也直接决定着企业的整体实力和综合效益。分工协作是企业正常运转的重要基础,但是良好的分工协作又取决于人的价值观念状况。有些企业内部有些人难以同别人协作,就是因为在价值观念上不承认协作原则,看不到团队的重要作用,只看到个人的作用。如果一个企业没有团队精神理念的存在而仅靠个人英雄主义,则必然会危害企业的整体利益和总体的有效协作,最终必然使生产力难以得到有效发挥。
二、塑造团队精神要坚持优势互利原则。优势互补原则把发挥人们各自的比较优势作为核心,在发挥人们各自优势的基础上进行协作。团队精神重视发挥人的比较优势,坚持优势互补原则,把人们各自的比较优势组合在一起。因为人的能力是有差异的,人的能力表现在不同方面也各有所长。这种差异和特长实际上就是人们各自的比较优势,这些不同的比较优势需要组合,而团队精神理念恰恰是要组合人们之间的这些比较优势,人们的比较优势经组合后才能形成一种更好的综合效应,而这些比较优势的组合又需要以团队精神为基础,如果没有团队精神,都互相看不起对方的比较优势,在这种情形下比较优势是难以组合的。在企业制度设计中,应强调塑造团队精神,企业活力的重要标准之一:是要发挥团队成员各自的比较优势,只有将比较优势有效发挥才能有企业的综合效益增长。而这种综合效益能够增长就必须要以团队精神的理念来指导。因为没有团队精神的理念基础,任何再好的不同优势都难以实现有效组合。因此对于企业有效提高竞争力来讲团队精神理念极为重要。
三、塑造团队精神要强调团结一致向前看的原则。有的企业内部队员互相瞧不起,看不到对方的优势,因果内战不断,从而严重影响企业的整体发展。所以塑造团队精神要强调团结一致向前看的原则。企业中人们的矛盾只能以团队精神来协调。即使有些矛盾是原则性的,也必须能过团队精神达到统一。不利于团队精神的行为要服从于有利于团队精神的行为,大家要以团队精神为重。
四、塑造团队精神要重视发挥团体个人能力与依靠组织力量相结合的原则。提倡团队精神并不是忽视人们的个人能力,而是要强调重视发挥团队个人能力,也要依靠组织力量,这二者必须要有效结合,这两者有效结合的结果实际上就是形成团队精神理念的过程。现在许多企业强调发挥个人能力,但在一个企业中不应存在任何一个人的所谓能力和利益的过度增长。也就是说任何个人能力的发挥都需要一个外部环境支撑,这种外部环境支撑就需要大家的合作。所以强调团队精神就要重视发挥个人能力与依靠组织能力相结合,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价值理念,因为每个人有效作用的充分发挥都需要其他人的配合。那些能干大事的人同样需要一些只能干小事的人的配合,如果没有能干小事的人帮助,他们最后可能什么事都做不好。注重团队精神的企业发展的企业发展会很快,团队精神差的企业往往发展很慢,个人能力虽然重要但团队精神更为重要。如只强调个人能力而不强调依靠组织力量,那么这种企业最终很难保证可以持续发展下去。
老子说:“城中有四大”“道天地人”“人居其一”,这可以说是有关人本思想的最早诠释,也足见“人”这一要素在社会生产中所起的举足轻重的作用。一个企业的生产经营也必然遵守这个客观规律,尤其是有关企业团队精神的建设问题,世界著名的企业莫不强调人在团队精神中所发挥的关键作用,坚持人本主义经营理念是企业兴衰成败的关键所在。
首先,团队是由企业中不同层次,不同分工,不同性格的员工组成的,只有从员工本身着手,激发其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谈及团队精神的发挥。每个员工作为普通的人都有不同的需要,包含心理、生理、社交、尊重、自我实现等不同层次,需要若被满足了,员工自然会投入到工作中,从而保证团队精神最大化发挥。这就要求企业坚持以人为本,充分的尊重人、爱护人、关心人,使每个人都感受到团队大家庭的温暖,而且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尽量满足每个员工不同层次需要,尊重员工、关心他们的生活,这一切将极大的激发员工的献身精神、忠诚团队的信心与决心。
团队精神的文章范文4
关键词 团队建设;基础学科;团队精神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3)27-0027-02
自2007年高校“质量工程”提出以来,团队作为一种高效的工作组织形式,被成功引入高校,“教学团队”建设成了促进教学质量、整合教学资源,教学队伍可持续发展的重点。在团队建设中,团队精神文化作为团队可持续发展的精神动力,是提高团队绩效的首要条件。建设高效、和谐、促进团队可持续发展的团队精神文化,成为团队建设的首要任务。
在高等院校基础学科发展中,教学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由于院校专业设置,基础学科(如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大学英语等)一般采取大班教学,教学任务重、压力大,科研精力不足、项目少、经费少,而在职称评审等各种环境下,教学优势又不能得以体现,造成基础课教师付出与既得利益不成正比,在没有精神支持的前提下,久之则干劲不足,冲力不够。基于此,基础学科教学团队以教学组、教研室为基本教学单位,营造多学科、交叉发展的团队精神势在必行。
1 团队精神建设的内涵
军械工程学院基础课程教学团队以课程组为基础,以教研室为基本单位,建立以“和谐、敬业、求是、创新”的团队精神为指导的多学科教学团队。
1.1 以“和谐”为前提
基础学科教学中不仅存在以教学组和教研室为单位的小团体,还有跨专业、学科交叉的团队。所谓“和谐”就是要以人为本,良性竞争,营造包容、宽松、愉快、合作、信任的氛围。首先,在团队内部能够实现资源共享、统筹分配,各学科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如大学物理课程需要用到高等数学微积分相关内容,基础学科交叉教学团队的形成可以有效地调控教学内容,做到多学科之间互相支持,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其次,在教研室层次团队成员不搞个人主义,或制造表面和谐,能够真正相互尊重,互相关心,彼此理解,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
1.2 以“敬业”为基础
基础学科向以教学为重,而教学短期成效一般不明显,资金投入不足,教学质量的根本提高可以说很大程度上依赖团队个体的道德素质。“敬业”,主要是指要养成尽职尽责的做事风格,对待工作要饱含热忱,做到干一行,爱一行。首先要夯实基本功,具有责任感;其次就是要热爱教学事业,具有奉献精神。在高校作为基础课教师,面临很多实际困难,只有具有高尚的情操、勇于奉献的精神,才能饱含激情与热忱投入到教学第一线。
1.3 以“求是”为立足点
作为一个团队,从长久发展来看,更是需要个体秉承“求是”的理念,爱一行,钻一行,精益求精,要沉下心做学问。研究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求名”,也不是为了“求利”,而是为了“求是”。“求是”包括以下含义:关注科学前沿,客观总结评判;积极探索,努力提高自身水平;,取长补短。
1.4 以“创新”为发展点
发展的关键在于创新,创新也是团队文化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团队文化的核心。一个科研团队,离开了创新,就谈不上一个好团队。这里的创新对于基础学科教学团队而言,不仅包括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创新,还包括与应用前沿相结合的创新,加大成果转化。
2 团队精神建设的策略
创建有团队精神的教学队伍是今后教学工作发展的大势所趋,也是提升团队研究水平、增强整体实力的必由之路[1]。团队精神的形成需要一个过程,重点注意以下几方面:
1)设定团队目标,建立和谐氛围。对于基础学科而言今后势必是教学与科研并举,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同时,加大科研力度。而学科交叉发展也是当前发展的热点,所以团队成员会通过各种渠道与他人合作、共享资源,才能完成教学科研课题[2]。所谓“良木长于润土”,和谐氛围能够使得成员之间互相鼓励,协同发展。而创建这种氛围,首要的就是需要一个宽容的环境,尤其是对于青年教师的成长,宽容激励作用更是显著;其次就是建立大环境的“和谐”,不仅是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甚至是团队成员道德的培养,家庭的幸福都应予以关注。
2)鼓励个性发展,建立良性竞争机制。所谓“”,就是要鼓励个性发展,优势展现,而非张扬跋扈,是要求成员充分发挥自我,在实现团队的共同目标之时实现成员自身的价值。要努力营造“百花争鸣”的态势;教学风格才能多样化,这样的教学团队才能有活力,有新鲜血液的供养,参能不断发展前进。
同时竞争又是个人发展的动力,良性竞争才能保证团队的和谐运转。要关注每个成员的发展规划,帮助其发现并发挥自己优势,意识到自己的劣势,为自己的远景规划而奋斗。
3)树立团队带头人,采取有效地沟通和激励手段。作为一个团队,需要有带头人对工作的方向把握与统筹安排。在基础学科中,好的团队可能涉及不止一个专业,那么领导者的协调作用也是至关重要,同时行业专家的榜样作用也不容小觑,此外还要注重中青年教师的骨干作用,要把他们的活力和热忱传播到整个团队[3]。沟通是团队协同合作、实现共同目标的有效途径,是形成一个优秀团队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4],作为教学任务较重的基础学科,成员之间的相互沟通,资源共享,可以有效地节约时间,提高效率,更快进步,同时也能够加强团队成员之间的情感;而在激励手段方面精神与物质要并举,鼓励创新人才,又要顾及“小草”、“绿叶”。
参考文献
[1]郑崇芝.浅议高校科研团队精神建设[J].高校管理,2009(22):300.
[2]姚志秀.浅析如何培养高等师范教师之团队精神[J].现代阅读,2011(9):8-9.
团队精神的文章范文5
2、五人团结一只虎,十人团结一条龙,百人团结像泰山。
3、团结就有力量和智慧,没有诚意实行平等或平等不充分,就不可能有持久而真诚的团结。
4、不管努力的目标是什么,不管他干什么,他单枪匹马总是没有力量的。合群永远是一切善良思想的人的最高需要。
5、关于团队正能量的句子:凡是经过考验的朋友,就应该把他们紧紧地团结在你的周围。
6、人心齐,泰山移。
7、一致是强有力的,而纷争易于被征服,这就是团队团结的力量。
8、所谓团队精神,简单来说就是大局意识、协作精神和服务精神的集中体现。团队精神的基础是尊重个人的兴趣和成就。核心是协同合作,最高境界是全体成员的向心力、凝聚力。
9、人在一起,不叫团队;心在一起才叫团队。
团队精神的文章范文6
【中图分类号】 G633.9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04―0123―01
一、认真理解团队精神的概念和重要性
“团队精神是大局意识、协作精神和服务精神的集中体现,核心是协同合作,反映的是个体利益和整体利益的统一,并进而保证组织的高效率运转。”通过成员之间相互的信任、沟通、合作产生群体的协作效益,从而获得比单个成员绩效总和大的多的团队绩效。“两弹一星”、“航天飞机”的成功发射,是集体智慧的结晶,这就是团结的力量。像这样的大型项目,单靠一个人是不可能完成的,因此,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是不容小觑的。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让学生充分了解团队合作学习的优点、重要性和在团队合作学习中注意的问题,科学合理地运用团队合作优化体育教学,为培养优秀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利用体育游戏,创设良好的团队合作情境
有些学生不喜欢,甚至讨厌体育课,他们认为体育课枯燥无味,消耗体力。这导致实际的教学效果和预期的目标大相径庭。而体育游戏活动以其丰富的趣味性深深地吸引着学生,能够很好地解决以上问题。因此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游戏内容和教学目标,创设不同的学习情境,为学生营造良好的交流、合作氛围,更好地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如,在短跑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方法就是采用一些专门的跑步练习训练,如小步跑、后蹬跑、30米跑等,反复练习时学生觉得枯燥无味。而采用游戏的方法就可改变这种局面,我把短跑练习设计成游戏“叫号跑”:学生排成四路纵队,依次报数,当我说出一个数字口令,各纵队中排号该数字的学生就快速从队伍中跑出来按要求完成练习,速度最快、动作最标准的队伍获胜。课堂上,所有的学生都兴趣高涨,热切期待老师能叫到自己的编号,于是师生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原本枯燥无味的教学任务。在练习结束后,学生们回味无穷,学习兴趣大增,为下一步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教师在体育教学中组织学生进行游戏,在完成游戏的过程中,引导和教会学生相互交流、相互帮助、共同商讨、共同解决问题,让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相互学习,体验团队合作带来的快乐。
三、让学生体验团队成功,增强自信心
学生存在个性上、体质上的差异,他们在体育课上的表现也不一样。有的学生能显示出较强的能力,而有一小部分的学生因为天生运动能力较差,成了体育课上的学困生。体育新课程理念指出:要让每一个孩子都得到发展,要关注那些经常在角落里的孩子。那么,如何培养这些学困生的自信,让他们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真正地积极参与到体育课中来呢?我认为团队精神的感染和团队成员的带动是一种较好的方法。通过参加一些集体性的体育活动,把一些体育学困生和体育能力较强的学生划分到一个团队中,在体育较好的学生的带动下,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增强自信心,这样他们也能体验团队合作带来的强大能量,也就更乐于参与其中。如,对于游戏“搭桥过河”,可把学生分成若干组,在规定的区域内给相同的两块木板,让各组学生渡过“河”。游戏中各组学生都互相鼓励、互相帮助,能力强的与能力差的学生都能安全到达彼岸。于是,每个学生的脸上都写满了成功的喜。再看那些平时躲在角落里的学生,也走到了“台”中央,笑容也是格外灿烂。
四、讨论交流,体验和巩固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