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编制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事业单位编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事业单位编制

事业单位编制范文1

一、全市事业单位运行发展总体呈现良性态势

(一)事业单位机构编制人员总量得到有效控制

近年来,该市坚持从严从紧控制事业单位机构编制,通过健全管理机制、严格执行政策、规范管理程序、推进机构编制实名制等一系列措施,基本建立起了科学的机构编制管理秩序,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走上制度化、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

一是事业单位机构总量得到较好控制。严格执行省、市编办提出的“不再批准设立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的要求,控制事业单位的机构和编制。近年来,该市积极推进事业单位改革,通过对49家经营类事业单位实行改制转企、22个乡镇综合配套改革,以及对教育、农业、国土系统中职能相近、规模较小的事业单位进行资源整合等措施,使得事业单位的机构数已连续多年出现负增长,从的673个减少到目前的548个。

二是事业单位编制数量得到较好利用。坚持严控总量。始终执行“统一承办,一支笔审批,一个文件下达”的“三个一”规定。凡涉及机关、事业单位的职能配置、机构设置、人员编制、领导职数等机构编制事宜,严格按审批权限执行,各部门先报请机构编制部门,经机构编制部门审核后,提请市编委会集体审定或经过编委会提请市委、市政府审批,严格控制事业单位的机构限额和编制总额。坚持收回精减。在至的全市经营类事业单位改制过程中,收回事业编制2247名;的乡镇综合配套改革过程中,以核定的总编制为基数,乡镇事业编制总数由原来的1724名减至1342名,减少382名,精简22.1%;乡镇畜牧兽医改革中,乡镇畜牧兽医站编制由359名减少到194名,精减事业编制165名。坚持调整存量。在严格控制事业单位的编制总额的基础上,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事业单位职能职责调整情况,及时合理地调整事业单位的编制,优化资源配置,做到“编尽其用”。

三是事业单位实有人员数量逐年递减。通过事业单位改制和改革,近几年来事业单位人员得到较大幅度的精减:至的经营类事业单位改制过程中,精减1716人;乡镇综合配套改革中,事业单位分流210人。坚持从严从紧控制事业单位进人,从起该市事业单位实行“凡进必考”的进人政策,严把人员的“入口关”;特别是乡镇综合配套改革后,按照上级要求乡镇事业单位人员都已精简到位,人员基本上实行只出不进的政策,确因工作需要人员可在各乡镇事业单位之间实行调剂;市属事业单位除接收安置干部等政策性增人以及引进必要专业性人才,对人员的绝对增加也实行了严格的控制,至今,该市事业单位人员已连续六年保持了负增长。

(二)事业单位人员待遇稳步提高

近几年,该市通过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进一步理顺了事业单位内部收入分配关系,事业单位人员的工资水平有了大幅度的增长。

一是从人员经费上对全市事业单位的发展给予了保障。目前该市事业单位财政全额预算人员占67%,财政差额补贴人员27%,自收自支人员占6%。全额人员的工资是由市财政全额保障的,差额人员的工资该市一般是按每人1元/年的标准发放的(卫生系统除外),市财政负担的比例达到94%。特别乡镇综合配套改革后,乡镇事业站所人员都按规定缴纳了养老、医疗保险,补助标准由原来的每人4000元/年提高到每人1元/年。

二是改革了事业单位人员的工资结构。,根据上级要求,对事业单位人员工资进行了改革,提高了标准;,对事业单位每人每月增加了300元的绩效工资总额,由单位考核发放,进一步调动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

三是实施了学校教师的绩效工资。在省政府出台《江苏省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实施意见》后,该市有关部门积极研究,拟定方案,想方设法保障教育事业的发展,通过筹集资金,提高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老师的工资待遇,目前这项工作已实施到位。

(三)事业单位资源得到进一步优化配置

经过乡镇综合配套改革,乡镇事业单位直接服务“三农”作用明显加强。乡镇管理的事业单位由原来9个减少为6个,为了加强国土、水利、畜牧兽医、 广电等事业单位工作的规范化、法制化,根据上级要求,将乡镇国土资源所、水利站、兽医站、广电站全部上划到市主管部门垂直管理;既加强了事业站所综合执法力度,也改变了长期以来事业站所多、线长、人员散的被动局面。

(四)事业单位自我发展意识不断强化

通过尝试转变经费管理形式,转换事业单位运行机制,促进了事业单位自身发展。前几年的对乡镇卫生院实施改革,推行“两权分离”,即经营权和所有权分离;对有线电视台、乡镇广电站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对经营类事业单位实行了改制转企,推向市场,增强了竞争意识和责任意识,激发了自身发展意识。

二、存在问题

(一)部分事业单位主体地位不能完全独立。主要存在:少数主管部门将事业单位等同机关内设股室对待,在实际工作中,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机关各股室工作人员一起办公,与机关股室工作人员享受着同等的经济待遇和政治待遇,事业单位法定代表人在形式上和内容上相当于机关的股(室)长,其它单位将事业单位视同机关的办事机构。有的事业单位有独立帐户,但是财务上没有什么财务自,少数主管部门以财务统一管理和“一支笔”审批为要求,实行财权的绝对控制。

(二)部分事业单位人员存在被借和借人现象。部分事业单位人员长期被主管部门借用。为解决人手不足问题,少数主管部门长期借用所属事业单位人员到机关帮助工作。事业单位为维持本单位工作正常运转,只好雇佣部分临时人员来完成工作。

(三)部分自收自支事业单位缺少收费运转困难。8月,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取消和停止征收部分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项目的通知》(苏政发78号),决定取消和停止59项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2项政府性基金项目、规范调整62项行政事业性收项项目,自9月1日起执行。这对该市部分依靠政策性收费生存的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影响很大,不少事业单位举步维艰。

三、对策及建议

(一)改革管理模式,进一步巩固加强事业单位法人主体地位

一是要政事分开。要真正将事业单位从行政主管部门剥离出来,科学界定各自职能,应该由行政机关履行的职责,不能擅自委托事业单位承担;应该由事业单位承担的工作职责,不能变相行政化,做到还事于事,实现事业单位的自我约束和自我发展。

二是要简政放权。主管部门对事业单位不再大包大揽,由微观具体事务管理逐步转向宏观综合管理,从过去行政命令、指令性计划为主的直接管理转移到运用法律、经济手段为主的间接管理上来;主管部门对事业单位的管理职责主要是政策引导,管好领导班子(或只管法定代表人),监管国有资产,并切实采取措施,保障事业单位的独立运作权,使其能够自主决定本单位的发展规划,独立开展活动,并承担民事权利义务,让事业单位离开主管部门的襁褓,进入社会,走向市场,实现自我约束和自我发展,使其从党政机关的附属物转变为社会发展主体。

三是要严格《事业单位法人证书》使用制度。事业单位走向社会,进入市场,只要持有法人证书这一通行证,就可以以法人的名义开展活动,承担相应的责任,任何单位或部门不得以任何籍口刁难事业单位开展工作,充分保证事业单位法人在社会经济大潮中的地位。

四是要规范事业单位财务制度,赋予事业单位法人经济自。按照统一性、完整性、效率性、公开性相结合的原则以及现代企业会计制度,建立健全事业单位收入、支出综合管理体制和严格的财经审批制度,实行专户管理。由财政、审计监督、主管部门定期对事业单位的收支情况进行监督检查,防止以任何名义乱收费或超标准收费;同时,加大对项目资金使用的监督力度,真正做到专款专用。

(二)实行定岗定员,下大力推行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

一是建立人员定编定岗信息库,并随时对其进行更新。各事业单位应按规定及时、如实申报本单位机构、编制、职数、实有人员信息,正确使用《机构编制管理证》,认真落实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的各项规定和措施,各单位信息库中人员的岗位要与实际工作岗位一致,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擅自抽调、借用或混用。

二是从严控制事业单位借用工作人员。对确因工作需要借用人员的,必须要按照规定程序和要求,加强管理,从严控制。要严格借用条件。只有符合因承担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因开展短期性、突击性工作,单位在编在岗人员参加学习培训等原因外出三个月以上,或者是空编较多等三种情况之一的,事业单位才可以临时借用人员帮助工作。但借用人员必须为事业单位正式在编人员,且政治可靠,诚实可信,能够胜任借用期间承担的具体工作。不得借用试用期未满的人员及非事业性质编制人员。要严格借用手续。必须要履行相关审批手续,对因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需要借用的人员,要经主管部门和市分管负责人同意,由市组织人事部门发借调通知;其余情况须由借用单位提出书面申请,说明理由和借用时间,经市组织人事部门研究同意后,办理借用手续并备案。要严格借用管理。在借用期限上,除按照完成市委、市政府中心任务的整体工作进度外,其余一般不得超过3个月。如要延长借用时间,必须要办理借用延期审批手续,但最长不得超过1年。在人员管理上,借用人员的日常管理、考核,由借用单位负责,其人事、工资关系仍保留在原单位。借用期满后,借用人员应及时返回原单位,借用单位也应及时向借用人员原单位书面反馈其工作表现的评价意见。各单位若出现擅自借用人员的情形将追究主要领导的责任,被借用人员在年度考核时,不得确定考核等次。

三是建立混岗滥借人员约束机制,定期对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办法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建立编制、组织、人事、财政、劳动“五位一体”的综合约束机制,以机构编制管理机关核发的《机构编制管理证》为依据,对长期被抽借到其它部门帮忙的人员,可采取核减其原事业单位人员编制、财政经费的制约手段,确保实有人员与批准的编制数和领导职数、财政供养数相对应,对私自借用临 时人员不申报的,市编办将冻结其单位的机构编制、不再办理该单位人员入编手续,组织人事部门不予录用、聘用、调配人员、审批人员工资,财政局不予核拨经费,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不予办理社会保险手续,银行不得开设账户,直到纠正为止。

(三)实行动态管理,规范事业编制配备。

随着时代的发展,各事业单位的职责、工作量不同程度地发生了变化,部分单位原定的人员编制、经费形式等已不适应当前的工作需要。因此,作为机构编制部门,应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职能的调整情况,对事业单位的编制、人员适时地进行调整和优化,对职能增强的单位或新增设的单位要相应地增加编制,对职能弱化的单位要相应地减少编制。通过编制的封存和再调整,以达到合理设置机构,科学调配职能,完善运行机制,提高行政效能的目的。要尽快出台事业单位编制配备具体规定,合理界定各类事业单位编制配备的具体标准,做到科学核定事业单位编制,充分发挥事业编制的使用效率。进一步理顺编制配备上存在的同一事业单位使用不同性质编制的问题,编制性质必须和机构性质相对应。即:全额、差额、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分别只允许使用全额、差额、自收自支事业编制和人员,保持同一性质的事业单位编制人员配备的单一性和统一性,便于机构、编制和人员的规范管理。

(四)加快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

按照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总体要求,在对全市现有事业单位职能和实际运行情况进行梳理分析的基础上,将事业单位分为管理类、执法类、公益类、服务类四大类型,分别实施改革。

一是对管理类和执法类事业单位,按照“清理、归并、精简、规范”的要求进行改革。坚持政事分开,对事业单位承担的行政管理职能,能够收归相关政府部门的要予以收回;实施依法行政,凡明确继续承担执法职能的事业单位,都要依法取得行政许可,在法定授权范围内履行执法职能;同时从公正执法的角度考虑,这部分单位的经费应逐步过渡成财政全额拨款,使它们能够正确履行职能,公正执法,并取得合法合理的罚没收入;在财务管理上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

二是对公益类事业单位,按照“稳定公益性,放活经营性”的改革思路,重新优化调整布局。对部分在提供服务过程中有一定创收能力的公益服务类事业单位,适当给予财政补助,并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向经费自理过渡;对创收能力弱,经济不能自力承担的纯公益的事业单位,要强化政府投入,严格按核定人员编制安排“人头”经费,并根据专项任务和建设项目需要安排专项资金,以保障事业单位健康可持续发展。在部分行业和领域,引进民间资本举办社会事业,实现事业单位投资多元化:按照“提高中间,放开两头”的原则,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稳步推进办学体制改革,广泛吸纳民资外资兴办各类学校。

三是对服务类事业单位,继续加大转企改制的推进力度,财政不再支持或补贴,要积极引导其向企业或中介组织过渡,待条件成熟后,将其退出事业单位序列,转为企业或中介组织。对职能弱化的事业单位,可分别采取清退、清算、整合等不同途径予以处理。

事业单位编制范文2

在事业单位财务分析报告中常用的财务分析方法有:比较分析法、比率分析法、因素分析法和差额分析法。在运用比较分析法时,必须保证对比双方在指标内容、计算方法、计价标准、时间、单位、统计口径等方面保持一致。比率分析法的运用,一是相关指标比率分析,如资产负债率;二是构成比率分析,如收入来源占比;三是动态比率分析,如收支增长率。差额分析法,是对经济指标依照因素分析法分析后,所形成的排列顺序,计算因素变动对经济指标造成的影响和作用。

二、事业单位财务分析常用指标介绍

预算收入和支出完成率,该指标衡量的是事业单位收入和支出总预算及分项预算完成的程度和预算管理水平。人员支出、公用支出对事业单位总支出的占比,该指标通过分析事业支出结构,了解事业单位事业支出的合理性。通过将当年数据与以前年度数据相比较,分析事业单位支出结构变化情况及发展趋势;将本单位支出数据与其他事业单位支出数据进行横向比较,找出本单位与先进单位之间的差距所在,并提示加以改进。人均基本支出,可以了解事业单位正常的人均运转水平,有利于健全定员定额支出标准体系。资产负债率是企事业单位通用的重要财务分析指标,反映了事业单位利用借入资金开展业务活动的能力以及资金的安全保障程度。由于事业单位均属于公益型的机构,而非盈利性机构,所以其资产负债率水平不宜过高,保持一个较低的比例才能与其单位属性相适应。除以上常用的财务分析指标外,事业单位可以根据本单位的业务与经济活动特点,自主设置财务分析指标。首先是各事业单位通用的分析指标,其次是能够充分体现事业单位特点的财务分析指标。

三、《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对财务报告项目进行的重要调整

将“经营成果”修改为“事业成果”,强化了事业单位的公益属性和非营利性,淡化了其经营色彩。这一变动与中央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强化事业单位的公益属性相统一,以利于政府加大对公益事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将“收支情况表”调整为“收入支出表”,对财务报表的填报内容做了较大的调整。除将教育收费收入等作为财政专户管理资金单独反映外,其他相关收入全部纳入预算管理,不再单独反映;把事业单位的支出分为基本支出与项目支出两大类,再按支出经济分类将基本支出与项目支出分为工资福利支出、商品和服务支出、对个人和家庭补助支出、其他资本性支出等明细项目;将结余栏目按照结转结余管理要求,明确区分了结转和结余。随着政府不断加大对公共服务的投入,财政拨款在事业单位收入中所占比重不断提升,为了加强对事业单位财政拨款收支情况的核算和考核,增加了“财政拨款收入支出表”,从而做到细化预算编制、加快预算执行进度、消化结转结余资金。政府支出分类改革取消了基本建设支出的功能分类,要求将基建支出纳入单位的部门预算,在与其他资本性支出统一核算的同时,单独设立了“固定资产投资决算报表”,将事业单位基建帐目并入单位财务报表体系,构成财务报表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事业单位财务规则》要求事业单位将结转结余、对外投资、资产出租出借、资产处置、固定资产投资、绩效考评等作为财务情况说明书的重要内容予以反映。

四、财务分析报告的编制要点

事业单位编制范文3

关键词:事业单位;编制外用工;管理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法制的不断完善,2013年最新实施的《劳动合同法》,对劳动者的社会保障制度的不断完善,编外人员概念在逐步淡化,最终实现无差别待遇。

1 事业单位外用工的现状

事业单位外用工的发展壮大,本来是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解决事业单位编制人员数额少,而工作量大的矛盾,为事业单位的发展提供便利,然而,由于受到多方面的影响,事业单位外用工的员工和其正式的在编人员相比,仍然存在着巨大差异,除了在编制上有着本质的差别,在劳动合同的签订、社会保险福利的待遇、工资薪酬、单位重视度等方面,其都与在编人员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这些问题的存在极易引起单位的内部矛盾、不利于团结合作共同促进单位的发展壮大,劳动纠纷就像定时炸弹一样,时刻威胁着事业单位的和谐稳定发展,这些问题需要事业单位引起足够的重视,加强编外用工的管理工作。

2 加强编外用工管理的几点思考

2.1 改变传统观念,从思想上重视编制外用工

因为长期受到临时工、编制工等传统思想的禁锢,即使大多数的编制外员工和在编员工在单位从事着同等的事情、在同样的岗位上工作,还有的员工甚至当任着单位的关键性职位,在自己的岗位上勤勤恳恳的工作。然而,一直处于编外人员的地位,他们基本上在单位内部一直受到不平等的待遇,既无法得到相应的职称、在岗位晋升、薪酬奖励、福利待遇等方面与在编员工存在着明显的差别。长期处于“二等公民”的尴尬地位,长此以往极易挫伤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内心不满等消极情绪,不利于整个单位内部的和谐稳定。

想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单位的领导需要率先做好改变传统观念的工作,真正树立现代化的任人管理观念,将编外人员和在编人员共同作为单位发展的成员,使得编外人员的地位有所上升,充分重视他们在为单位发展所做的积极贡献。

2.2 规范审批程序,控制编制外人员使用范围及数量

随着社会用工的不断精细化与专业化,以及事业单位改革步伐的不断加快,使得事业单位对于物业、保安、餐饮等后勤部门工作的需求不断增多,对其的重视度也在进一步的加强。未来这些后勤部门极有可能朝着与物业服务企业、安保公司、餐饮企业等签订正式的劳动合同的方向发展。现在,后勤部门既是管理部门同时又是服务性部门,未来随着社会分工的不断精细,后勤部门将会向管理部门的方向发展,其具体的规模也将进行不断的缩减。未来,对于因为人员紧缺问题而不得不任用编外人员的情形下,必须要进行规范的审批程序,定额定量的录用编外人员,对其录用条件、聘用期限等进行严格的把关,完全按照录用的正常程序进行,并及时告知编外人员的权利义务,以防留下用工矛盾的隐患。

2.3 建立考核制度,通过合法途径解除劳动关系

由于长期以来对单位编为人员的重视度步不高,对其录用的门槛也就相对比较低,对其具体的专业素质等方面的要求也比较低,从而使得编外人员在具体的工作中,仅仅关注对编外人员的使用情况,而对其严重缺乏管理,对其工作基本都不进行考核,进而导致他们逐步形成不思进取的的思想,认为只要在工作上没有违反强制性规定,没有犯大错,单位就会给予工资的发放。久而久之,编外人员的积极性就会逐渐降低,工作效率和质量也随之下降,由于在录用人员的时候比较不正规,使得其进行劳动解除的时候也缺乏相应的证据,使得用人单位很难与员工正式解除合同。因此,急需要将编外人员纳入到单位内部的正式考核系统之中,与编内人员按照相同的考核标准予以考核,共同促进单位的发展。

2.4 完善工资管理,建立具有激励作用的工资待遇制度

现在,大部分的事业单位的编外人员和在编人员存在着同工不同酬的现象,尤其是事业单位的后勤工作人员,他们基本上承当了单位内部的大部分既脏又辛苦的工作,然而在薪资报酬方面却又拿着事业单位内最低的报酬。因此,对于编制外的员工应该得到公平公正的待遇,不管是薪酬方面还是福利待遇方面,尤其对于薪酬方面,应该按照同一岗位的编内人员的薪酬标准予以确定,对于薪酬报酬具体构成,其可以分为基础工资、津贴、奖励等几个方面,从而最大限度的减少因为工资薪酬方面的不平等待遇而造成的编外人员的内心不平衡。进而引起单位内部的矛盾。同时,还可以从增加奖励性绩效的比例,将他们的具体工资薪酬待遇和他们工资的具体表现直接联系起来,真正靠自身的能力最终获得其应有的待遇,使得编外人员和在编人员的待遇实现同一水平,进而留住编外人员。

2.5 依法履行义务,逐步完善编制外人员福利保障制度

编外人员应该和在编人员一样受到单位内部的同等待遇,事业单位应该和编外人员签订正式的劳动合同,依法积极履行自己的法定义务,逐步完善编外人员福利保障制度。08年初开始具体实施的《劳动合同法》,对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予以充分具体的保障,要求用人单位应该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然而,在具体的法律实施方面,各个用人单位却没有将其落实到位,没有足额为编外人员缴纳社会保险或者根本没有为其缴纳社会保险的现象非常的普遍,这不仅仅已经严重违反了法律的强制性规定,同时还会严重影响编外人员的生育、医疗、养老等方面的应有的福利待遇。另一方面,编外人员的职称评定、房屋分配等方面也受到不平等待遇,这样非常容易导致人才的流失。所以,事业单位要想留住人才,必须充分尊重法律、并履行法律,积极履行自身的法定义务,定期与劳动者签订正式的劳动合同、按期足额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为劳动者提供应有的最低社会保障,同时,坚持以人为的理念,为劳动者提供应有的探亲假、年休假等假期,并将劳动者的长远发展放在应有的位置上,为他们提供相应的业务培训,对于表现优秀的编外人员,予以应有的提拔,尽量实现编外人员和在编人员的无差别待遇,缓和事业单位的内部矛盾。

2.6 创新管理体制,营造良好和谐的工作环境

对于一直沿用的给予编外人员的边缘化管理模式,事I单位应该进行必要的改革与创新,因为,这些落后的管理模式已经不能够完全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所以,事业单位应该不断创新管理体制,为劳动者营造良好和谐的工作环境,具体可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积极听取编外人员的建议,对其予以充分的重视,激发编外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让他们积极的参与到事业单位的发展壮大中。让他们真正体会到作为单位内部成员的主体感。第二,对编外人员也进行完整的管理体制建设,逐步制定与完善专门的规章制度和工作流程,对其进行岗前培训,并发放员工手册,具体对其权利义务进行明确的规定,从而使得他们明白在单位内的具体职责。第三,努力营造和谐的人文工作环境,使得编外人员在单位内兢兢业业,快乐的工作。

3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新劳动合同法》的颁布与具体实施工作。对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的保护不断加强与重视,即使是事业单位外编制的合同工,仍需受到法律的同等保护,其合法权益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笔者在此基础上从改变传统落后观念、改善工资薪酬制度、创新管理等方面,对完善事业单位外用工管理提出相关的建议,以期为更好的用工制度服务。

参考文献

[1]杨梅.关于事业单位编制外用工管理的思考[J].科技创业家,2013,13:231.

[2]陈静红.关于加强事业单位编外用工管理的几点思考[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10,05:11-12.

[3]赵玲.事业单位编制外用工管理初探[J].医学教育探索,2008,09:1002-1003.

事业单位编制范文4

关键词 事业单位 内部控制 预算编制

一、预算编制对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作用

全面预算具有规划、沟通、协调、监控和绩效评估的作用。预算管理是单位内部控制首要关键岗位和重要内容,也是内部控制的主要方法。预算编制与单位战略流程相一致,预算指标体系科学合理,与业务相整合,与绩效评价系统相一致。只有可靠的科学的编制预算,预算执行、分析、评价才有比较的依据,进而相互制约、相互协调。

二、事业单位预算编制的问题分析

预算管理非常重要,但是在实际工作中预算管理的基础编制环节操作缺少基础调查,直接导致执行、分析、监督、评价各环节没有比较的依据。

(一)预算法要求由下而上的编制程序没有得到有效执行

事业单位预算编制一般在考虑年度重大经济专项业务政策调整后,基本是按照上年的决算加以调整计算预算收支项目金额。事业单位执行收费政策的“调增调减”直接影响收入预算,员工工资福利调整趋势预计影响人员支出预算,业务主管部门对专业工作的新要求直接导致专项的业务经费提高,预算编制人员直接根据变动依据预计测算。领导班子讨论和了解大体情况后报出。有上无下的程序造成某些重要业务可能无资金保障,某些业务空占资金。未将有限资金进行高效细致的安排,未将资金使用在“刀刃”上。

(二)预算项目与预算执行部门业务计划无联结

现在预算文本是按照《政府收支分类科目》支出经济用途分类为项目。除人员经费逐人逐项核对外,日常公用经费和专项业务经费未能根据预算执行部门业务量基数、资产基数、资源耗费基数、业务职能和内容分列项目和金额,没有形成预算执行单位的预算制度。近年编写绩效预算报告书的内容包括上述内容,但没有来于基层的全面计划,没有总体情况的详细资料。例如,当支付超10万元时倒补集中采购计划,再如新闻媒体宣传费,现今新闻媒体多数是事业单位企业化经营,资源权限划分复杂,履行政府集中采购可以发挥采购机构掌握不同媒体宣传形式和不同市场信息行情的优势,可以有效而经济地选择服务商,简化采购单位外行或人情的烦扰。这些细化项目内容,相关预算执行单位没有报送预算编制部门,政府采购预算执行时尚未事先进行详细而具体的准备,影响资金的使用进度,影响业务工作的开展。

(三)编制单位没有对经济事项做必要的市场调查

政府集中采购已具备价格竞争优势,但是分散采购缺少价格监督,维护费常年发生,但是价格监督失控。将一个10万元以上项目分项实施,决策执行监督三权于一人都是常态。没有组织或临时调查和咨询发生劳务的市场行情。预算编制没有细化项目的工作量和价格从而实施内部监督控制。

(四)预算编制脱离实际导致预算的执行、评价没有标准

日常采用总额控制办法比较实际数据与预算数据,但由于业务量发生变化还是收费价格变动,没有业务部门的详细资料可以用来对比分析。先开展的项目就先一步直走了项目资金,某些重要项目未开展,而预算项目资金已执行完满,不掌握业务部门工作预算项目及详细内容,执行没有比较依据,评价又从何谈起。

三、加强事业单位预算编制的对策措施

单位的预算编制应当做到程序规范、方法科学、编制及时、内容完整、项目细化、数据准确。

(一)依据来自基层各预算执行单位的业务计划和资金使用计划

预算编制是上下沟通方式,单位年度业务计划分解下达各业务部门来具体承担,业务部门工作计划要划分各项工作内容、完成途径、方式方法、项目负责人、预计发生费用、考核评价。所有部门完成计划各项工作一定消耗经济资源,所需要的物资、劳务、外购等多种要素,需要资金来保障。预算执行单位根据科室年度业务计划编制:第一,科室项目工作经济耗费计划,是对科室年度业务计划的各项目工作需要资金的详细计算和规划,以工作项目为单位;第二,科室年度经济耗费计划是对年度计划各项工作经济耗费的汇总;第三,科室月度经济耗费资金计划,是为保证年度业务完成工作,按月实施来保证进度。集中上报计划可以约束督促科室全面细致考虑业务,也是考核绩效的依据。费用发生部门有责任提供经济资源需要量及资金计划需要量。

(二)主管领导须了解业务范围内资金需要量

对各个预算单位的资金使用计划进行归类,主管领导掌握评审项目很有必要性,减掉重复无意义的因素,补进已经丢失的必要的内容,将分管的业务模块连接起来,总体掌握资金的安排和流向。专项业务预算单位必须计划各种业务资源消耗量并及时掌握资源的价格信息,控制劳务需求的支出,考虑计量形式及价格收费信息,并掌握合作方基本的信息和资料。

(三)职能部门汇总形成职能计划

预算编制部门按业务流程将各个预算单位需要的资源消耗项目进行统计,初步计算出资金需要量,分解给内部职能科室。需要设备更新维护的下达给设备部门,需要消耗材料的下达给采购部门,需要办公资料的下达给办公部门,需要车辆服务的下达车队,需要培训的下达业务部门,需要水电气能源消耗的下达给总务部门。各职能计划,包括最优库存量、总消耗量、价格、资金需要量、实施进度。政府集中采购制度要求年累计发生金额超过10万元项目必须履行集中采购程序,所以职能部门须细分支出类型。对于非政府集中采购的支出项目,职能部门要依据内部经济组织对价格水平提供监控报告,要求符合决策权与执行权分离内控原则。

事业单位编制范文5

关键词:事业单位;建设行业培训;预算编制;建议

中图分类号:D63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6-0-02

事业单位预算是指事业单位根据事业发展计划和任务编制的年度财务收支计划,是年度经费收支所汇编的预算。事业单位通常根据财政部门下达的预算控制数,结合单位下一年度工作计划,参考前几个年度预算执行情况,充分考虑收入的增减预期,测算编制收入预算;根据事业发展需要与财力情况,测算编制支出预算,形成单位年度预算建议数,报送财政部门审核,经审定批复后,严格执行。当上级行政主管部门下达的单位事业计划与任务有较大调整,对预算执行有较大影响时,事业单位可以向财政部门申请预算调整。

事业单位预算编制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决定了事业单位下一个年度资金的使用情况,是确保单位完成各项计划和任务的有效手段,在加强事业单位内部管理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科学合理、全面准确的预算编制有利于增强预算观念,促使部门重视行业规划和项目研究论证,统筹合理安排资金,提高单位管理水平;有利于加强单位资金全方位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做到办事花钱心中有数。

一、事业单位预算编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不足

作为一名长期从事建设行业培训工作的财务管理人员,笔者在多年组织编制单位预算的工作实践中,积累了一些经验,也发现了一些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

(一)预算编制时间短、任务重,影响了预算编制的质量

财政部门往往每年9月份下达预算编制任务,要求10月份就必须完成下一年度的单位预算编制。预算的编制需要大量的基础数据来支撑,牵涉到业务、项目、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等方方面面。预算编制需要编制人员主动加强与各业务科室(部门)的沟通,在较短的时间内搜集并整理出基础数据。然而很多科室(部门)对于预算管理和预算编制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普遍认为编制预算只是财务部门的事,与其他人无关,缺乏应有的参与意识。基础资料薄弱,导致财务人员在编制预算过程中,一些科目的设置得不到很好的论证,只是单纯地为获取预算结果而编制预算,因而存在大量不尽科学合理的地方,使得预算结果与实际工作存在较大差异。

(二)年度预算与单位年度发展计划脱节

年度预算不只是为了控制成本费用支出,而是要保证单位全年工作计划和目标的实现。建设行业培训主要是组织全市建设系统关键岗位、应急性岗位、操作技能的培训;对本行业新技术、新工艺推广应用组织技术操作规范的培训;根据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委托承办建设行业技术等级培训;协助人事部门做好全市建设系统各类专业技术等级培训;落实建设教育“九五”发展计划,做好全市建设系统教育培训的具体事务性、服务性工作。同时负责全市建设系统企业、事业单位的各种专业工种技术工人的职业技能鉴定。建设行业培训工作的特点决定了培训年度工作计划的不确定性,只有到每年的年底单位才能根据本年度培训班次拟出下一年度的工作计划。而预算编制10月份就必须完成,年度工作计划跟年度预算编制时间上的不一致,年度工作计划不能为预算编制提供科学的指引,造成了预算编制不能完全体现年度工作计划的需求。另一方面,各基层单位都是根据当年年度工作计划测算下一年度的收入和支出,如培训办班支出是按上年的班次来编制下年度的预算,而从上年10月到预算年度的12月培训班次增减变动非常大,当年年度工作计划没有包含这部分,造成了预算编制不完整,预算编制数和实际发生数存在着较大差异,也影响了预算收支的准确性。

(三)科学的定额标准体系尚未建立

预算编制要求在编制预算时要实行严格的预算指标管理制度,公用经费支出实行分类分档综合定额管理。如建设行业目前大多数事业单位由于业务需要聘用临时人员,而单位公用经费定额为在职每人每年5000元,有些单位由于正式人员编制少、业务量大,公用支出定额标准并不能满足业务发展支出的需要。如汽车费用定额预算,建设行业培训人员多为一线工人,单位开展送教下乡活动、培训办班及教师接送等都需要用到车辆,车辆定额经费实际支出存在超标准现象,通常采取的办法是用专项经费来弥补。过分强调预算定额的统一,对各事业单位职能的特殊性考虑不够,不利于单位工作开展。

(四)单位预算编制方法还不够科学

预算的编制方法往往决定了预算管理的科学性、有效性和合理性。现在很多单位预算编制的方法比较单一,大多采取的是“上年基数加增长”的方法,虽然较好地发挥了财政总量控制的优势,但单位习惯地以上一年度的基数为基础,根据单位的职责、任务和目标测算安排本单位的预算,导致预算结果不切合实际,从而影响到预算的执行。单位在编制预算时,采用“上年基数+本年调整数”的预算编制方法也存在较大的漏洞,无法全面综合考虑业务计划变动等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忽略了事业单位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必然造成预算编制数与实际发生数存在较大的差异。

二、编制事业单位预算的几点建议

针对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和思考,笔者试着就如何更好地编制事业单位预算,提出几点建议。

事业单位编制范文6

教育类事业单位是基本公共服务的重要提供者,在现有事业单位中规模最大、分布最广,全省事业编制近半数集中在教育领域。以教育类事业单位为着力点,推进事业单位机构编制标准体系建设,是机构编制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建设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按照中央关于优先发展教育的有关精神,落实国家和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要求,我省重点加强教育领域事业单位机构编制标准建设,陆续推进各类学校机构编制标准的制定出台。2011年修订完善了全省中小学教职工机构编制标准,2012年制定出台了高等学校、公办幼儿园机构编制标准,2013年印发了中等业学校机构编制标准,2016年出台了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特殊教育学校机构编制标准。通过制定和完善机构编制标准,规范了教育类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推动了教育编制资源的合理配置。

总的来看,我省教育类事业单位编制标准体系主要体现了三个特点:

一是以服务教育发展为导向。上述机构编制标准的制定和出台,始终立足省委省政府“科教兴鲁”的战略部署,紧密结合基础教育综合改革、职业教育发展、高等教育改革、解决中小学大班额问题等教育发展和改革的实际需要,加强编制配备和资源调剂力度,为教育事业发展提供支持和保障。2011年、2016年我省两次调整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上调核编比例,完善核编方式,实行班师比与生师比相结合,为保障基础教育编制配置、解决中小学大班额问题提供了支持;2012年省属高等学校根据编制标准重新核编,共核增编制2万余名,2016年中小学重新核编,新增编制9000余名,充分体现了机构编制对教育发展的保障作用。

二是以规范编制管理为核心。机构编制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是制定出台机构编制标准的首要目标。通过制定标准,对各类学校机构设置、编制核定、领导职数等事项逐一规范,改变了机构编制领域长期存在的经验式管理模式,实现了编制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我省幼儿园、中等职业学校、特教学校等机构编制标准,在全面分析同类学校编制状况、人员配置、课程设置、教学特点等编制配备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充分考虑了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财政承受能力等地区差异因素,确定了各类学校的核编比例,体现了编制总量控制与精简效能的结合与统一,在满足教育事业需要的同时,也确保标准现实可行、便于操作。

三是以实现教育公平为根本。合理配置机构编制资源是教育公平的支撑和保障。通过制定和实施机构编制标准,实现教育领域事业机构编制标准全覆盖,努力推动机构编制资源配置的三个公平:城乡配置公平、地域配置公平、一般学校和特殊学校配置公平。2011年我省修订中小学机构编制标准,在全国率先实现核编比例上的城乡统一,对农村学校和偏远地区中小学按照5%的比例核增编制,着力推动编制资源向农村中小学倾斜。在地域配置上,各地实行统一的编制标准,鼓励各市在市域范围内动态调整编制资源,通过重新核定编制,实现编制资源的地区配置均等化。通过健全完善标准体系,规范职业学校、特殊教育学校机构编制管理,调剂补充编制资源,保障不同类型的学生享有公平接受教育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