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网络教育课堂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网络教育课堂范文1
在网络教学环境下,教学信息的呈现方式是立体的、丰富的、生动有趣的!面对如此众多的信息呈现形式,小学生一定会表现出好奇心,一旦发展为认知兴趣,将会表现出旺盛的求知欲,极大提高学生的参与效度。在教学《雨后》时,我首先利用多媒体创设了在阳光的照射下,“嫩绿的树梢闪着金光”,犹如海洋一般的广场处处波光粼粼的情境,激发了学生寻找雨后快乐的欲望。继而,引导学生欣赏同龄人在雨后嬉戏追逐的快乐,此时,学生们眼里闪出羡慕、激动、兴奋的光彩,很快与图中孩子们的快乐感情融为一体。《有趣的生物共栖现象》教学中,整节课,我将学生带入一个新奇的野外探险活动中。所有的学习任务都被我巧妙地设置成探险任务,分四关,等待着学生一一闯过。这种形式,给学生带来了惊喜,闯关的过程既惊险又刺激,每成功闯过一关,学生脸上那兴奋的神情,那自信的眼神,那涨红的笑脸都在告诉着我:我们好快乐!自始自终,学生的情绪高涨,兴致勃勃,在轻松的氛围中顺利完成了学习任务,真正体验到了学习的乐趣。
二、拓展阅读范围,后积薄发。
厚积才能薄发。没有一定的阅读数量,就不可能形成语感,不可能形成丰厚的语言积累,语文素养的提高也就缺少根基和土壤,个性化阅读也就会缺少深厚的文化基础。《有趣的生物的共栖现象》教学中,生物共栖的奥秘无穷无尽,课文中只例举了三种,怎能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呢?我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事先在网上搜寻了更多的有关生物共栖现象的图片和文字,做成网页,学生在这里可以浏览到更多的生物共栖现象。不仅如此,我还为学生提供了好几个有关生物共栖的网址,将学习的范围进一步扩大,让学生尽享网上冲浪的乐趣,汲取更广泛的知识,激发他们热爱科学的热情。有时我常常邀请学生帮我一起备课,这并非是我不备课了,而是我意在调动学生主动阅读的一种手段,让学生在寻找与课文有关的资料中长知识,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如上《圆明园的毁灭》,课前让学生搜集了大量有关资料,对圆明园有了更深的了解。上《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课前让学生搜集大量有关战争带给人民灾难的图片、文字等,学生在搜集的过程中就渐渐对战争的残酷和对人们的伤害有了深刻体会。多媒体的信息表现形式更是强化了学生的阅读需求,促进了多角度积极地学习探索。网络阅读与传统阅读相比较,它从注重积累转向搜索,从注重品味转向选择,从注重内省转向交往,从注重经典转向大众,这种信息的获取方式更利于个性化感悟和思考的薄发。
三、感悟语言文字,获得美感。
语文这门学科它更注重的是学生对文字的理解和感悟。在网络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将无声抽象的语言文字所要表达的内容变成有声有色的动感的画面图象,创设出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情境或氛围,激发他们的想象,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形成审美共振,帮助他们迅速而正确地理解教材内容,同时受到美的熏陶。《雨后》教学中,教室里回荡起欢快的音乐,我邀请学生通过不同的朗读方式和广场上的孩子们共享踩水的乐趣,,孩子们尽情地读,尽情地踩水,教室似乎就是广场,课堂似乎成了雨后的乐园。《西湖的绿》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感受到西湖的满湖烟雨,山水迷蒙,感受到西湖的古木参天、苍翠欲滴,感受到西湖的满池新荷那蓬勃的生机,我将西湖的风光影片、图片串接起来,再配上悠扬的音乐,制作成一个令人赏心悦目的页面,学生可以随意点击进入自己喜欢的西湖胜景。欣赏着美丽的西湖图片,聆听着悠扬的音乐,朗读着诗般的课文,学生们仿佛身临其境,被西湖的绿,西湖的美深深吸引住了。
网络教育课堂范文2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的课堂教学活动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三通两平台”的建设在各地不断展开,“互联网+教学”逐渐进入中小学课堂。课堂教学是教育教学中普遍使用的一种手段,“教学活动”是指在一定教学环境中施教者通过恰当的教学方法对受教者进行某些教学内容的教学,从而达到教学目的的过程。“教”,在新华字典中意为施教者向受教者主动的进行知识技能的传授或指导的行为,与英语中teach、instruct的意义相对应,是教师的一种行为活动。
1 课堂教学
课堂具有双重的含义,一是指物理空间的课堂,即进行教学活动的教室;二是教室课堂的延伸和泛化,即有组织、有规模的学习发生的环境。对于广义的“课堂”概念,比较公认的描述如下:课堂是一种结构化的时期,学习活动在这一时期内发生;通常情况下,一个或多个学生(或称为学习者)和教师(或指导者)的教学构成主要的教学活动;教学内容可能是教材(课本或多媒体教材)的一个部分,在这一活动周期内,教师对学生进行特定科目的知识或是特定技能活动的教学,教学活动通常发生在教室中,也可以发生在有情境的学习环境中。
无论是在现实中的课堂还是在泛化的课堂,与“个别教学”相对应,课堂教学都具有如下几个特征:
1)学习者特征相似,这些相似可以体现在年龄、知识程度、学习风格、学习目标等;
2)教学内容固定,施教者根据一定的教学目标和受教者群体特征,按照各门学科特定的教学内容,组织教材和选用教学方法;
3)具有固定的教学周期和教学时间,施教者根据以确定的教学内容和受教者群体,制定固定的时间表,向整个受教者群体试试教学。
根据课堂的含义和课堂教学的特征,以及教学发生的时空差异和教学传播媒介,可以把广义的课堂分为两类,一类在现实的学校中,教师和学生面对面,进行各种教学活动的传统课堂,另一类是以信息技术为支撑,教师和学生的“教”和“学”活动不一定发生在同一时空,但满足课堂教学活动特征并以网络环境作为载体和媒介的网络课堂。
2 教师在两种不同类型课堂中参与的有关“教”的教学环节和行为活动
对于教师来说,教学通常可以按时间划分为三个阶段:教学准备阶段,教学实施阶段,教学评价与总结阶段。无论是传统课堂还是网络课堂的教学,教师的活动贯穿始终;但由于这两类课堂所依托的教学环境的差异,教师传授知识技能和对学生进行指导,即“教”的活动发生的时间、阶段和场所都有所不同。
2.1 传统课堂的课堂教学基本环节和教师“教”的教学活动
传统课堂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处于同一时空,教学实施阶段是由教师和学生在同一段时间和同一个物理空间协作完成的,教师“教”的活动也集中于这一过程,即课堂教学过程。传统课堂教学由组织教学、复习旧课、讲授新课、总结巩固、布置作业五个基本环节构成(凯洛夫的“五环法”)。教师在这五个环节组成的教学过程中集中进行与“教”相关的教学行为。
2.2 网络课堂的教学基本环节和教师“教”的教学活动
网络课堂在打破了对教学活动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的同时,也将教师和学生在时间和空间上分离,这使得教师“教”的教学活动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发生的时间和阶段,以及发生的环境发生了变化,进而引起教师“教”的方法发生变化。网络课堂和传统课堂相比,更强调学习者的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学习者课堂中主要教学媒介不再是教师,而是教师预先创设的教学环境和在此教学环境中基于不同媒体的学习资料,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自主的安排学习的顺序和节奏,能够更好地适应个体的学习特征,通过和学习环境的交互参与教学活动,使用网络环境提供的学习工具更有效地进行学习。在网络课堂的教学中,教师作为知识传递媒介的作用被弱化,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作用得到了更明显的体现。
网络课堂的教学基本环节包括:网络课程的设计制作和网络课堂环境的建设、实施网络教学、学习支持和学习评价。教师“教”的活动主要集中在前两个环节中。
1)网络课程的设计制作和网络课堂环境的建设
由于教师“教”和学生“学”在时间和空间上不再一致,教师“教”的活动先于学生“学”的活动开始。在网络课堂教学的准备阶段,教师“教”的教学活动就已经开始了,这体现在:
A 教师在学生进入网络课堂学习之前,需要完成对学生进行学习引导的内容的制作,网络课堂的教学引导要满足学生能够根据预设好的引导内容独立完成目标学习任务的学习;
B 对于异步网络课堂,教师可能需要预先录制讲授内容,对学生可能在学习中大量出现的问题进行预判和解答。
2)网络教学的实施
网络课堂的教学形式可以分为两类:讲授式和互动式。
讲授式的网络课堂教学,最具代表性的是网络公开课和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学习者在参与这类网络课堂的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主要通过根据课程的教学计划和教师推送通知的指导来收看和学习预先录制的教学视频和各种教学资源来完成最主要的学习活动。此外,学生可能需要教师通过网络进行个别的学习指导。
互动式的网络课堂教学,通常使用的有小组讨论式和协作式两种教学模式。
小组讨论式可以根据讨论的同步情况分为在线讨论和异步讨论,“在线讨论”顾名思义教师需要通过网络与学生进行语言的交流,教师需要“倾听”、引导,点评和总结;“异步讨论”即教师在讨论区或论坛中设计能引起争论的初始问题,建立相应的主题讨论帖子,学生参与进去进行发言,教师通过学生的反馈情况引出后续更多的相关问题使得学习者获得问题的拓展和解决能力。
在协作式的网络课堂的教学中,教师需要课程设计和课堂环境建设阶段完成协作任务和学习目标的设计和制定,在教学实施环节将其给学生,并在学生进行协作学习的过程中提供支持和指导,以及在整个协作活动结束时组织学生进行总结。
2.3 传统课堂与网络课堂中“教”的教学活动的区别与联系
网络课堂与传统教学课堂相比,在教学环节、教学步骤和教学方法上都有所不同,具体如下表1所示。
3 网络教学平台的特有教学活动
3.1 网络教学平台中教学策略支持的相关教学活动
在网络课堂教学中,需要突出体现学习者的地位,教学活动围绕学生的“学”来展开,而非教师的“教”,网络教学平台中的教学活动设计的目的在与服务学习者的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因此在传统课堂的基础上存在特有的教学策略。网络教学平台教师模块的设计除了教学资源整合、在线交流工具外,还应具备对教学策略设计的教学活动组织。
国外多数教学平台中支持教学策略实施的方式主要是学习路径工具的设计。学习路径功能首先为学习者提供一个可操作的导航树,教师将学习者需要完成的各种学习内容、学习材料以及学习活动包括讨论、联系、作业、测试等都按照一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设计有机排列,学习者可根据自己的掌握情况自由选择路径,教学平台具有学习进度跟踪功能,教师可在平台中掌握学生的学习进步和学习路径情况。学习路径功能类似于传统课堂中的“导学案”,体现在教师“教”上即教师可以灵活的添加、修改或删除学习内容和学习活动,以形成针对不同学习者特征的学习序列,并能够通过平台的反馈掌握学习者的学习进度和学习情况,如下图1所示。
从总体上来看,目前网络教学平台的课程观已经从“以内容为中心”转变为“以活动为中心”,但是在教学策略的设计支持来讲还需要进一步的加强和扩展,使得学习路径的操作更为灵活、学习活动的形式更加丰富。
3.2 网络教学平台中教学评价支持的相关教学活动
作为教学质量的测量标准之一,教师通过评价能够进一步了解教学设计是否科学,是否有效,从而进一步改善教学。在网络化和信息化的今天,教学评价具有“形式多元化”、“形成性评价为主、总结性评价为辅”和“主体转变为互评”三大特征。
除教学策略支持的教学活动以外,对于网络教学平台来讲,在教学评价支持方面也具有传统课堂所没有的优势。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教育信息化的推进,完全地网络教学评价或其与传统课堂评价的结合逐渐成为新兴的教学评价方式。常见的教学平台所具有的评价功能有问卷系统、作业系统、考试系统、测评系统、成绩管理、文件袋等多种形式。其中“测评系统”包括自评、教师评价和生生互评等环节,指包括学生本人、教师在内以及教师指定的其他学生组对学生上交的作业或者作品进行打分和评价,根据教师所设定的权重,得出学生的最终成绩,该“教学评价”即可以是形成性评价,也可以是总结性评价。“文件袋”也被叫做“电子档案袋”,常常与学习路径功能相联系,可以记录学习者学习过程中参与的一些学习活动和学习内容,能够充分的体现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形成性评价的重要方式之一,也是网络学习平台中评价设计的一种趋势,“文件袋”能够以电子档案的方式记录学习者的学习目标、学习材料、作业、参与活动、学习成果以及自我反思等,使得学习者自身和教师家长了解其学习和成长情况更为便利。从教师“教”的角度来看,教学评价功能支持的教学活动应该具备对这些服务支持功能的管理和选择上,如问卷系统中问卷的设计和生产,问卷回答情况的反馈等。
4 课堂网络教学平台中教师模块的设计
4.1 教师在课堂中“教”的活动的信息技术支持
教师在网络教学课堂中“教”的活动主要分为教学内容的加工和操作、师生互动、教学管理和教学辅助环境管理三大方面,其中每个方面涉及信息技术手段如表2所示。
4.2 网络教学平台――教师模块功能
通过传统课堂与网络课堂的特征对比,参考国内外相关网络教学平台中对教师“教”的支持与设计,本研究认为教师模块应具有以下功能:
1)资源整合(文件库或资源库):资源浏览、资源编辑(教师可以上传和修改教学视频、多媒体课件资源、习题库等各种资源并对其进行整合)、资源管理(包括设置资源的权限给不同的用户使用、将不同资源放到不同的文件夹以整合并分享给学生以及分组任务)以及资源审核(批改作业、评价作业和学生作业)等子功能。
2)教学策略支持
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策略选择活动管理、学习路径、教师博客、在线交流、视频会议、邮件系统、公告通知、搜索等功能。
3)教学评价支持
该功能包括用户管理、电子学档、问卷系统、互评系统、测试系统、作业系统、活动报告、学习情况、成绩管理等功能。
4)设备管理
A 网络连接统计及管理:包括电子签到、网络管理等
B 多屏幕、音响、摄像头等物理设备管理:讲授、摄像、录音、问答等设备的支持
网络教育课堂范文3
逐渐普及的电脑和网络走进了千家万户之中。科技的不断进步,给人们带来了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等一系列能够沟通网络的媒介,我国上网的人数正在逐年增加。笔者所进行教学的学校位于福建省厦门市,经过仔细认真的调查和走访,对所教课班级全体学生的家庭网络覆盖情况进行收集,学生的家庭100%有电脑和网络,具备上网的条件。这样,就能够使所有学生一齐使用“一起作业网站”,在网络上完成课后作业和知识的学习。
二、利用网络进行小学英语教学的优越之处
首先,我们从“一起作业网站”能够看到,网络教育可以与课堂教学完全同步,因为它能够提供全国范围内普及的小学和初中各版本、各年级的英语同步教材、课后练习与名校试题。其次,网络教育可以通过游戏化的学习方式,激发小学生这个特殊群体学习的知识主动性,作业题目寓教于乐。这能够提高学生的兴趣,让学与玩相结合,强化小学生英语听、说、读、写等各方面的能力,所以作业形式不只局限词句的认识,在语音、语调的培养上同样有作用,在潜移默化之中提高小学生的英语学习成绩和英语沟通能力。第三,教师在网上直接可以在线批改,自主选择评语,让老师在给予评语时选择性多又不增加工作量;其互动功能,可以为全国的教师提供交流平台,使大家相互交换教学的最新理念、不同的教学方式与理念可以互通。相较于以往的教学,网络教育可以更加直观地让家长了解孩子的学习信息,可以更好地知道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即使在工作繁忙的状况下,也可以很容易地与教师进行沟通。最重要的是,网络教育可以使家长和孩子一同学习,能使学生在家长的支持和鼓励下,一步一步地成长和进步。
三、“一起作业网”的基本情况和操作实施方法
一起作业网立足我国国情,以网络技术配合、促进教学信息化改革,它是一个适合中国教师、学生和家长学习与使用的网络在线学习平台。教师可以使用“一起作业网”轻松实现班级作业的布置和检查,同时可以下载其他学校的教学资源,并且进行在线出题、批改等,能够极大提升教学效率;学生可以通过与教材同步的趣味练习,培养学习兴趣,激发学习主动性;家长可以在线查看孩子的学习成绩报告,并与教师及时沟通、反馈,更好地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进入“一起作业网”以后可以进行注册,使用人分为三种身份:教师、家长、学生。教师的职责就是创建网络上的班级,找到配套的教材和习题,布置网络作业,检查和批改;家长可以在网站上监督并及时查看孩子的作业完成情况、学业学习情况,也可以监督教师的授课情况;学生在进入网站以后,根据自己的网络班级找到需要完成的作业目标。而对于小学英语来说,一起作业网站设置的作业十分符合孩子的年龄和好奇心理,不容易产生反感。
四、小学英语教学与网络教育的结合起到的作用
笔者在实际的教学中已经运用了“一起作业网站”,发现在结合了网络教育以后,同学生与家长的联系比以往更加紧密,深深地体会到了“一起作业网站”给小学英语教学所带来的实惠,它对小学生学习英语兴趣和能力提高具有十分强烈的激发与培养作用。一是将布置、检查英语听说作业变成了现实,不需要占用课堂的时间;二是每日的英语作业在网站会自动批改,并且智能生成班级成绩报告,班级整体的知识点掌握情况一目了然;三是网站上的教学资源能够完美地结合最新颁布的《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提出的要求,各校的试题及时而准确,信息采集方便快捷,可以极大地提升教学效率;四是网站的作业多数以游戏的形式引导学生来解答,能够使小学生对学习更有兴趣。结论“一起作业网站”给小学英语教学带来了良好的启示,为小学英语教学与网络的结合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也提供了一定的成功经验;有利于小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全面发展,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乐趣。当然,它是也存在一些问题,诸如如何能很好地激发小学生对网络学习的兴趣,如何保证小学生在认真学习的过程中不趁机利用网络进行休闲和不必要的娱乐等问题都需要教师和家长共同配合,努力。
网络教育课堂范文4
一、什么是网络语言
什么是网络语言?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给出的权威标准是“指网民在网上聊天室和电子公告牌系统等里面习惯使用的特定词语和符号”。周洪波认为“网络语言,是专指网民在网络交际活动中作为工具使用的,区别于中国语言文字的语言符号系统。它包括具有特定意义的图像、文字、符号、字母以及杂糅组合而成的各种表意图形,表达的意思是在广泛的网络交流当中约定俗成的,是信息时代的产物,而并非是技术层面支持网络应用与运行的计算机编程语言,诸如C/C++之类。①”郭庆花认为“网络语言是人们在互联网上进行信息交流和信息处理的交际符号,它是信息时代的产物②”戚晓杰认为“网络语言是人们在互联网上进行信息交流和信息处理的交际符号,它是信息时代的产物。③”
网络语言是为应对网络交流的表达要求而产生的,互联网时代要求人们在网络资源中以更快的速度、更有吸引力的表现获得更多的关注度,为了提高文字输入速度,网民对文字的要求从精确性、完整性降低到对方能懂即可的程度。年轻一辈在创造和使用网络语言中,融入年轻个性――即是区别于上一辈成年人的用词习惯。于是互联网每天都会涌现成百上千的网络新词,这些新词经过年轻人的选择使用后,有些大面积流传,获得较大范围的普遍认可,它的内涵相对固定和集中,有些则悄没声息地被替代和遗忘。所以笔者认为,所谓网络语言,是网民用于网络人际交流的词汇和符号。
二、网络语言的特点
由此我们总结,网络语言是基于网络人际交流的要求,使用于网络条件的交流词汇和符号。基于网络人际交流的基本特点――人与人的沟通关系是通过两台有空间距离的PC凭借互联网的嫁接――网络语言的目标是使空间被实际隔离的双方能够立即明白对方的表达信息,如果发出和接收双方具有共同的理解基础,双方共同认可的语言可能省略较多的铺陈前提,变得非常的简约;因为言者与听者是存在实际的空间距离的,因此,网络语言无法借助日常语言使用中常伴随有的表情、手势等辅助系统,故而网络使用语言之时,为了克服表情缺陷,大量的网络符号应运而生。因此网络语言具有简约性、形象性的直观特征。
另外,时代潮流的快速更新让新生一代有充分的迫切需要摆脱传统规定之束缚,当新生一代迅速掌握网络工具(并且在此方面领先于老一代人),年轻一代的创造性天赋在网络语言系统中得到了充分的肆意的发挥。网络语言作为新时期信息技术时代的产物,是语言在网络发展过程中的出现的一种变体,也是汉语发展过程中语言形式的一种创新。创新是语言的生命力所在,没有创新也就没有语言的发展。网络语言作为传统语言学与高科技产品相结合以后产生的一种新的语言形式,它方便简约,形象生动,便于网上快速交流,也颇为适应新生代的表达要求。从心理学层面上,网络语言的日新月异是年轻人求新求异气质的淋漓表现。尽管传统语言中有了一些明确的表达概念,网络依然创造出更多的表达式,以显示年轻人对陈规传统的超越。在这场两代人争霸世界的网络战争中,毫无疑问“突破”是最活跃的口号,由此网络语言深刻地反映出“反规范性”的特征。
三、面对网络语言的冲击,思政课堂教学必须积极直面应对挑战
就像网络对现代人生活工作方式的冲击无可避免一样,网络语言对语言规范系统的冲击同样不可避免。大学思政课堂教学必须积极直面应对互联网时出的挑战。
(一)驾驭和发挥网络语言系统的正面效益
我们要善于发现网络语言系统的正面效益。“网络语言具有简约性、形象性、数字化等特点,便于输入。随意性的表达方式、口语化的表述形式及图画性质的表现手段形象生动、幽默风趣。”网上也确实诞生了一些极具趣味性、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如“潜水”(特指论坛里那些只看不回帖的人)、“汗”((1)感叹词,形容词。被震惊后,尴尬、无奈、无言以对的感觉。(2)甘拜下风,自叹不如。可做动词使用)等。此类语言变体的产生极其发展不但满足了人们网络表达的需要,还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汉语表达,为具有凝重的历史底蕴的汉语增加了的现代活力。“网络语言更多地有着生动幽默的表达效果,丰富了现代汉语语料库;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审判鉴赏能力和语言创新能力。④”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个人电脑技术和互联网络的普及,网络语言更是取得了极为迅速的发展速度,有的甚至已经进入我们的日常生活,发展成为大众语言。
(二)正视网络语言渗透的平等性理念及主张
教学中的师生平等理念、学生参与理念应成为现代课堂的重要理念。培养“民主参与型”公民是思想政治教育重要目标之一。但传统思政课堂教学却陷入了一个怪圈:一方面是对民主、参与等价值观的提倡,另一方面却是遵循一种“你说我听”、压制质疑的学生被动接受型的教学模式。因此,高校课堂教学在教学模式上应实现转变,由单向灌输走向互动对话。其次,教师要善于挖掘并实现各学科内容中丰富的育人价值。要改变所认为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是思政课的任务,与专业课无关”的错误观念,要在自己的学科教学中努力寻找思想政治教育间接渗透。
互联网的发展非常迅速。被视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据统计,全国1396所高校中有82%的高校与互联网相连,每天上网的师生超过33万人。无可否认,网络已经成为高校学生学习和生活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部分,并成为大学生社会化过程中一个新的环境因素。但实践也表明,网络又是一把“双刃剑”,其对大学生的积极和消极作用同时存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充分利用现代网络平台为思想政治教育服务,积极发挥网络对大学生自我教育的正面作用,限制其消极作用。
发挥网络对大学生自我教育的正面作用主要表现在:第一、发挥互联网信息共享性优势、丰富自我教育的内容。受信息传播技术发展条件的限制,传统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者和大学生面对的信息量十分有限,而且内容往往显得陈旧,不能很好地吸引受教育者的注意。大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有目的、有选择地从互联网上获取所需信息,并通过对各类信息的比较、鉴别,形成自己的价值观体系。第二、发挥互联网信息虚拟性、互动性优势,创新自我教育形式。传统的多是“面对面”的教育与受教育,接受教育者身份的公开性使其在展露内心真实思想方面受到种种顾虑。网络使人与人的交往成为一种匿名行为,打消了大学生接受教育的顾虑。此外,网络的互动性特点也使信息得以双向传播,受教育者可以依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不受时间、地域限制,随时接受教育。高校要建立和发挥校园网站、BBS、网上校园论坛、网上问答、网上心理咨询等丰富的形式给大学生提供网上双向交流的平台,让大学生的真实思想得以畅所欲言,心中的困惑能得到及时的帮助和指导。在网络环境下,互联网的虚拟性以其独特的价值备受学生的喜爱⑤。
(三)积极规范和合理引导网络语言的使用
网络语言离开网络环境的超范围使用是需要合理引导的。语言是社会发展的产物,网络语言的产生和广泛应用也必然存在着其发生、发展的理据。它并不是网民的随意创造,而是顺应时展的一种必然。有专家甚至预言网络语言的一部分词汇将进入日常交际,甚至可能进入汉语的常用和基本词汇库⑥。
但是,我们又必须承认网络语言确实存在许多不规范现象,而大学课堂教学是讲求规范性的,因此在教师在讲堂上使用或者拒绝使用网络语言必然产生一定的冲突。作为教育对象的大学生是一群可塑性很强的群体,喜欢新事物并受其影响,在他们学习传统语言,为语言打基础阶段,教师维护和加强语言规范性是必然选择。
如何做到规范网络语言?这可能是整体的社会学问题,超越中学语文课堂的空间要求。对于进入课堂领域的部分网络语言,作为语文工作者有义务进行相应的规范改革。一些网络语言具有创造性特点,本身并没有违反已有的语言规范,比如“潜水”、“水军”、“黑客”等只是网络时代为这些新创词汇注入了时新内涵,还比如大量的成语在网络语境下注入了新的内涵,如网民们在形容遇到麻烦时自己应接不暇会说“各种手忙脚乱”、“各种语无伦次”。这些语言使用并没有超越原有语境,表达和接受不会产生歧义,相反更映衬语言的风趣。那么对这些使用频率较高,内涵鲜明的网络用语,有可能在未来短期进入现代汉语组成部分的网络词汇,可以在课堂上进行讨论、争议、使用,在较多的“口头”表达使用之后,再允许少量地有限度地进入写作运用。课堂必须重点“规范”的是同音错别字,出于快速输入的需要,大量使用拼音输入法的网民,在输入语言是会产生较大量的同音错误,而在两台PC上的主人显然心领神会,不受错别字的影响,完全和继续着双方的交流。离开PC及互联网语境,人们使用语言是不以拼音输入为支撑的,同音别字在语言规范是“错误”的表达,我们觉得对明显违背语言规范的用法,应该坚决反对在书面表达上的使用。
今天的大学生其思想政治状况处于改革开放后最活跃的时期,大多数学生爱国情绪高涨、关心国家前途命运。然而,目前我国经济成分的多样化、社会结构的多样化也导致了社会思想的多元化,这使思想政治工作的难度增加了。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发展转折期,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物质成为了推动社会的主要力量和衡量生产关系的主要标准。社会的价值核心发生了变化,必然会影响学生的价值观。同时,由于信息化、网络化的影响,大学生接受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广泛,因而对教师正面引导的可信性表现出选择的态度。不管环境影响如何,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仍是对大学生思想形成和巩固最具影响力的一环。教育者应该引导大学生既积极学习和正确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又自觉鉴别和抵制各种腐朽落后的思想文化,抵制非规范的简便形式,在保持和发展中华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和大力弘扬民族精神的基础上,积极吸取世界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实现与时俱进的发展。
网络已经成为21世纪生活的一个部分,我们必须正视这个现实,同时又严格遵守语言的必要规范,让21世纪的主人在网络时代和未来其他高科技产品时代,掌握语言技巧,同时也令传统的语言文字在E时代散发独特魅力,思想政治教育陪伴学生度过学校的最后时光并迎接最初的社会岁月。
[注释]
①周洪波.中国网络语言词典.序.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年
②郭庆花.网络语言的文化评价及其建设.宜春学院学报.2010年6月
③戚晓杰.网络语言特点探微.2001.8语文建设
④彭巧燕、贺方春.网络语言与语言教育.教育探索.2007.6)
⑤刘妍良.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探析2011.11
⑥李铁范.网络语言研究综述.语文学刊(高教版).2005.(9)1
[参考文献]
[1]戚晓杰.网络语言探微.语文建设.2001,(8):14-151
[2]李军.浅谈网络语言对现代汉语的影响.社会科学战线,2002.(6):265-266
[3]仲伟丽.网络新语文运动.专访申小龙:革命来了
[4]宁方民.网络语言对语文教育的冲击及规范.教学与管理.2005.5
[5]闪雄.网络语言破坏汉语的纯洁.语文建设,20001
[6]王先霈1语言是否应该纯洁,是否能够纯洁.湖北大学学报,2003,(5):31
[7]刁晏斌.网络语言三题.阜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5
网络教育课堂范文5
关键词:高中政治;网络道德;教育;青少年;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3-362-01
随着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已然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除水、电等资源外的另一种无法远离的存在。它作为信息时展的根基,已然悄无声息的融入我们的生活,并为我们的日常生活所用。高中生正处在人生关键时期,已经开始形成独立思想,作为祖国未来的希望、民族发展的接班人,要求高中生必须具备适应信息时展的本领,因此网络成为其学习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存在。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作为思想还未完全成熟的个体,高中生如何在纷杂的网络世界塑造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就成为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重点,下文将对网络道德教育展开论述。
一、网络道德教育的概念
要针对高中政治课堂中网络道德教育进行探究,就必须了解网络道德教育的概念。网络道德教育这一概念是近几年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网络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普及后形成的一种对于网络社会中道德风尚进行塑造和培养的教育内容,其主要作用就是通过对人进行网络道德教育,帮助人们从主观能动性上提高自己网上行为的规范意识,同时在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因网络带来的极特殊的利益关系下,对其道德伦理进行规范的标准。高中生作为对网络接触较为频繁的,并未具有成熟思想和世界观的青少年群体,这种随着社会进步而产生的全新的伦理要求对其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导向作用进一步凸显,因此,作为高中生心灵教育主要阵地的政治课堂,网络道德教育在这其中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高中生网络道德建设的现状
信息时代网络的不断普及与发展虽然为学生学习,特别是处在学习生涯重要阶段的高中生而言存在着极大的好处,但是高中生网络道德建设的现状,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却令人堪忧:
高中生作为思想层面还未走向成熟阶段的个体,由网络带来的异质性会使其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存在错误导向。同时,网络作为虚拟社会被高中生所认识,它虽然推崇自由、公平,但是若这种追求过分夸大,伴随着虚拟性的“保护”下,高中生很容易丧失道德人格,并且这种丧失还会对其现实生活造成极大的影响。高中生作为自制力相对缺乏的一个群体,在巨大的学习压力等现实的面前,容易产生躲避心理,因而导致许多学生陷入对网络无止境的沉迷中,这就容易导致学生现实与虚拟落差下人格错位的产生。因此,面对这种情况下,高中政治课堂作为学生精神层面的引导主体,就必须把网络道德教育作为重点着眼的一部分,尽可能的规避这些不利现象的产生。
三、网络道德教育与高中政治课堂结合的对策
高中阶段作为学生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主要凸显在它的脆弱性和危险性上,而高中政治课堂作为高中生建设精神文明与精神强度的主要阵地,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网络道德教育与高中政治课堂相结合的发展就成为一种必然,笔者认为具体对策可以从以下两点出发:
第一,教师作为政治课堂的引导者,必须做到对网络世界的熟悉认知。众所周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以主导者的地位出现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若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观念,就必须做到自己对于网络世界的正确认知,同时要在学生面前展示自己熟悉的一面。教师可以设计诸如“微机室中的政治课”,利用学生熟悉的网络交流工具进行谈话式授课,拉近师生间距离的同时,让学生真正体验到网络道德在虚拟世界,甚至是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从根本上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
第二,触目惊心的“案例教学法”是网络道德教育与高中政治课堂的结合最直接的手段。网络道德缺失造成现实生活中遗憾的事例时有发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任何对策都不会像“案例教学法”一样能够对学生的是非观造成冲击的强烈性。也就是说,教师在进行网络道德教育的过程中,可以举出实施例子,例如“王某在网络中对心灵脆弱的章某使用语言暴力,致使章某自杀身亡”等,这就能帮助学生直观的了解到在网络中语言暴力的可怕性,从而帮助学生摆正自身的道德观与价值观。
综上所述,网络作为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失的一部分,只要教师在高中政治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引导,那么它必然能够在实现网络道德教育这一重要作用的同时,还能够辅助他们完成繁重的课业,帮助他们迅速掌握一些即时高考信息的同时,还能够帮助教学课改能够有效实施。对于学生的精神层面来看,网络道德教育与高中政治课堂的结合还能够促进高中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引导学生树立美好的理想,为未来发展打下重要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温定刚.中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对策[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1.(01).
网络教育课堂范文6
关键词:课堂+网络;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构建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3)02—0024—02
一、对“课堂+网络”教学模式的认识
目前,很多教师都认识到了信息技术应用于大学英语教学的必然趋势,也认识到将二者结合的必要性,但对于二者的关系以及如何将二者有效的整合还感到迷茫。认为信息技术的应用就是将课堂内容搬到了课件上便是将二者整合是完全错误的,那只是所谓的“整合”,没有将教学系统中的四个要素(教师、学生、教材和教学媒体)考虑其中,没有认清他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及相互作用。这样,就将这种”整合“完全形式化,不能从理念上,从教学方法上、教学模式上做到真正改革,也不能改善教学效果、推进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实施。当然,过度的依赖多媒体、网络,完全丢掉传统的课堂教学也是不合适的。因此,大学英语教师首先要更新教学观念,改善学习方式和重构教学管理手段,真正的将网络与课堂进行高度融合,既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又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合作能力,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那么如何认识“课堂+网络”呢?在现如今的信息技术发展时代,课堂教学仍然处于教学的核心地位,网络技术的应用不能削弱、更不能完全取代课堂教学。而 “课堂+网络”的教学,是改变了教学环境,变换了教学方式,把封闭的课堂变为开放的课堂,拓宽教学资源来源,增强互动性,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效果的教学模式。网络资源、网络技术参与教学,让英语的教与学更加富有时代气息,更加自由。
二、“课堂+网络”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构建的条件
信息时代,网络已经无处不在。校园中,学生在宿舍、图书馆、语音室、自主学习中心都可以轻而易举地获取网络资源,学生的生活、学习都离不开网络,课堂教学当然也离不开网络。在这样的环境背景下,学校也加大了改革力度,每年都加大改善教学条件的力度,已经建成多媒体教室多个,语音实验室13个,2个先进的学生自主学习中心,都可以用于大学英语教学。这些教学资源建设能够满足新的“课堂+网络”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构建。同时,每一位大学英语教师都在网络平台上建设了自己的课程,教师间可以进行课程共享,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也可以在平台上实现互动。学校还引进了新时代交互英语的学习平台,部分学生已经使用此平台进行网络自主学习,专门有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进度、学习内容、学习效果进行监控,每两周还有一次新时代交互英语的面授课程,在广度和深度上,都为“课堂+网络”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构建提供条件。
三、“课堂+网络”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构建
(一)教学内容
“课堂+网络”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突破了教材的限制,大大丰富了教学内容,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能通过多种资源获取多方面的知识。课堂中教授、传递、讨论的教学内容也不单单的局限于文字,图像、声音、动画、录像等各种各样的网络资源都可以融入教学内容,通过教师有目的、有方向的合理使用,真正丰富学生从视觉到听觉到思维的感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好的进行知识”构建。更重要的是,传统的单一的教材内容往往滞后于时代的发展,变得陈旧,没有新意,学生不感兴趣,而课堂中结合网络资源,就能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状况,内容鲜活,富有时代气息。
(二)教学情境
语言的学习不是只靠“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块黑板一张嘴”就能完成的,我们需要很多真实的语言情境,网络资源与课堂教学的整合能够帮助创设真实、直观的语言教学情境。通过情境的创设,语言的教与学变得容易多了。
(三)教师角色
教师是课程设计的核心,是课堂与网络整合的执行者,这种整合的成败关键在与教师。教师就好比是一串项链里面的串珠绳,而学生、教材、网络、环境、任务、活动就相当于珠子,没有绳子,珠子都散了。所以,在网络和课堂整合下,仍然不能忽视教师的作用。他是教学任务的策划者,是教学过程的管理组织者,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同时,在信息技术时代,教师也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
(四)教学互动
教学的互动性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教学目标得以实现。那么在“课堂+网络”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中,四种教学要素(教师、学生、教学内容、网络媒体)是如何相互作用的呢?和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各种要素间的作用加强了吗?从下面的两幅图中我们可以进行对比:
图一 以教为中心的教学结构
图二 学教并重的教学结构
从图中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在两种不同的结构模式中,教学的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以及他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图一中,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在图二中显示,教学要素之间呈现强交互,面对教学内容和媒体,彼此之间都发挥了作用。
(五)自主学习
“课堂+网络”教学模式的应用,增加了课堂内容的容量,但课堂时间必定有限,教师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非常重要。在这种课堂与网络整合的模式中,教师不仅是关注如何去教的问题,也关注学生如何去学。让学生自主学习,不是对学生放手不管,而是为学生设定自主学习的目标,完成课下自主学习的任务,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依然要依靠网络技术,同时伴有小组的讨论式学习、合作式学习、探究式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加强合作精神。
(六)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教师对教学的反思的过程,也是对学生学习情况评测的过程。在网络平台上,要及时针对学生的测评练习做出评价,对于学生的自主学习也要采取措施进行监控和及时评价,对于课堂教学评价更是重要,不能忽视。以形成性评价为主,可以使用语言、制定表格、运用测试等各种方式进行师生互评、生生互评。通过评价,对于教与学中的问题做出及时反应,并进行及时调整。
总之,“课堂+网络”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是新的教学模式的尝试,它有利于促进教师的发展,提升教学效率,改进教学环境,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增强国际竞争力。
[参考文献]
[1]余胜泉,马宁.论教学结构——答邱崇光先生[J].电化教育研究,2003(06).